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圈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1983年3月1日,是一个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进程中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生效;国家海洋局所属的海监船亮相,“中国海监”11号、41号、71号分别从青岛、上海、广州起航,巡察中国四海,标志着我国海洋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船换舷号人换装
1983年3月1日,青岛的天气虽然晴朗,但早春的西北风依然强劲。青岛大港内北海分局原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调查船大队所属的“曙光05”船已更改舷号为“中国海监11”船,静静地停靠在码头上,乳白色的船体,船艏两侧用黑体字书写着舷号。舷号后自船舷至水线有4条天蓝色斜线,标示着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对中国海监船的首次亮相,当天的《青岛日报》是这样介绍的:“为便于国内外船只识别和在海上执行任务,‘中国海监11’执法船舶具有表示其使命的标志和船名。”
在当时,不用说是社会上,就是海洋局系统的很多人,对于海洋执法工作的理解也并不十分深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刚刚完成了军转民改制后,北海分局和船队的主体人员是刚刚脱掉军装的军人。面对新的任务,大家有令就行。那一天,随船出海的人员都随身带着一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船... 阅读全帖
O***2
发帖数: 622
2
作者:牛泪|来源:多维博客|日期:2012-08-21 0420
薄谷开来虽然被依法判处死缓,但从整个的处理过程和结果看,当局的司法信誉不仅未
能藉此建立,反却因此丧失殆尽。目今环球各界言论,除文明办、中宣部控制的党国喉
舌和极个别如被过激舆论抨击为自欺欺人的无赖党棍,恐怕没有任何人、任何评论人士
会认为这件事情完全是在法治的轨道上的处理,论者莫不对当局表示鄙视与质疑,并将
此案审判视为当局践踏司法之新耻。
不要责怪这些鄙视与质疑,因为当局在此案的处理上足以令任何一个正常人产生这种极
端负面的不信任情绪。对造成这种事态的原因,中共必须认真检讨反思,一桩透过司法
处理的刑事案件,尽管当局已尽量透明司法处理,为何仍然形成如此巨大的杀伤力?这
到底是外界敏感多疑?是当局手法原始?是中共政治文化黑暗面作祟?还是其政治信誉
素来不佳所致?
薄熙来事件是数十年来中国政坛最大的政治地震,他所折射出的中共政治文化和体制设
计的先天缺陷,他给中共政治形象和革命事业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他给中共高层政治结
构带来的震荡冲击,他所造成的空前绝后的狂热争论,都绝非聊聊几篇官样文章或轻描
淡写的“依法处理”就能清洗...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写的《邓小平传(1904-1974)》,即日起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官方首次为邓小平立传。
邓小平“文革”期间被打倒的经历如何展现,尤为引人关注。该书用三个章节,讲述了邓小平从“文革”初期被打倒到1973年复出工作的历史。
该书称,促使毛泽东重新起用邓小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邓小平在被打倒之后,始终没有消极应对,而是积极地频繁地用书信的方式保持着与毛泽东的联系。
新京报从中央文献研究室获悉,书中引用的毛泽东、邓小平书信往来,展现出当时两人关系的微妙变化,其中部分书信首次公开。
邓小平一开始对“文革”认识不清
邓小平曾说过:“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标志着“文革”正式开始。
“文革”开始后,北京大学内突然张贴出攻击北大党委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大字报。针对当时一些报刊的反常举动和北大出现的混乱局面,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召集会议,决定向《人民日报》社和北大派遣工作组。
围绕着派遣工作组问题,刘少奇、邓小平等和林彪、江青等展开了争论。最后工作组被迫撤回,刘、邓在“文革”初期的这次...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59
4
http://sq.k12.com.cn/discuz/viewthread.php?
tid=458581&page=1&authorid=1223695
周恩来:腥风血雨的卅年代和动乱的文革年代【撰稿人原著,后附历史资料照片】
一):回首,四十年前那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
1967年5月文革进入了高潮,北京红卫兵和造反派对周恩来发难,抛出当年国民党时期
报刊关于"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并准备楸 叛徒来打倒周恩来(周恩来卅年代笔名之一为伍豪),而这
份"启事"实际上是国民党捏造的声明,实际为了报复周恩来而做的一个举动 ,因为在此前周恩来已
对叛徒顾顺章的家属进行了秘密处决,虽然在1932年3月党中央已经证实这个"启事"是国民党用来诬
陷周恩 来并瓦解中共的一个阴谋,并且党中央也曾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ZF主席毛泽东的名义发布布
告澄清了事实,但是此时周恩来心中还 是不平静,调阅了卅年代年上海的旧报,把1931年到1932年报
刊有关伍豪事件等内容编为 [大事记]连同一封信呈交给毛泽东,再次阐述了所谓伍豪叛变事件的全部
过程,在这份呈交给毛泽东的信中附上的[大事记]中周恩来如下写道:"1...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为主席录传统戏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Xiqu 讨论区 】
发信人: ilmioben (ilmioben), 信区: Xiqu
标 题: 我为主席录传统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4 14:13:21 2010, 美东)
孙以森(口述) 本文采写/杨敏
1966年文革开始后,传统戏曲作为“毒草”遭到批判。在此后将近十年里,由江青亲自
审定的八个革命样板戏独占戏曲舞台,经电影、电视、广播反复强制性播放,后有“八
亿人民八个戏”之说。但在文革最后的几年里,由江青亲自领导,文化部牵头专门为中
南海录制了一批传统戏曲。这批传统戏曲的录音部分,最后归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
部的录音资料库,其中一些录音在后来也曾陆续播放,少数录音在客观上成为较珍贵的
录音史料。
文革一开始还有电视节目,大约半年之后,电视就停播了。所以那个年代就只有广
播,广播里又只有样板戏。我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戏曲组当编辑,后来当副
组长,虽是“革命”期间,但工作还是很忙的。
我是安徽寿县人,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在中文系工作。两年后
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文艺部戏曲组...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3742
6
教育部原部长何东昌回忆,一九七七年八月四日至八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
与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八月六日下午,会
议讨论的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这个热点问题,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
,决定仍然维持“文革”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并刚刚将方案送出上报中央。这引起了
与会者的反对,纷纷揭露这种办法的弊病,并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
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这些意见得到邓小平的支持,他要求教育部立即把报送中央的报
告追回来。邓小平的明快果断,当即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考场
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三日到九月二十五日,教育部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上
最大的障碍和阻力就是一九七一年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通过的《纪要》,由于是
毛主席圈阅“同意”,并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国的,“推荐上大学”这种
招生办法就成了金科玉律。其实,大部分与会代表都不支持《纪要》,但没人敢站出来
打破这块坚冰。
原人民日报记者穆扬就此展开调查并将这些代表的意见写成内参报送中央。九月二
十日,教育部传达了邓小平对内参的看法。他说,...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7
事实上,在哪个年代,还和老毛对着干,
在老毛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
这话完全不是玩笑.
只要看看当年的下发中央文件
第一句话"毛主席已圈阅"
然后是中共中央.....
比什么李锐,彭德怀的老婆和他们决裂有震撼的多了.
这个有太多的政治上的高压.
a**i
发帖数: 5846
8
当年中央下发的文件第一句都是“毛主席已圈阅”?really?
g*****g
发帖数: 6798
9
"毛主席已圈阅"
这句话成为体制,成为中共中央的一切下发文件的第一句话
说明党的政治局,中共中央已经彻底丧失了集体领导这么回事,
毛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
其他的不评价,没太多时间,抱歉.
p******r
发帖数: 6213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草地惊变到西路军
zt
西路军失败了。但如何评价西路军,如何正确对待西路军的将士,一直是李先念和陈云
的心病。
1937年12月,毛泽东在接见李先念等西路军领导人时说:“西路军的失败,主要是张国
焘机会主义错误的结果,他不执行中央的正确路线,他惧怕国民党反动力量,又害怕日
本帝国主义,不经过中央,将队伍偷偷地调过黄河,企图到西北去求得安全,搞块地盘
称王称霸,好向中央闹独立。这种错误的路线,是注定要失败的。”
毛泽东的这一观点最终体现在1951年10月第一版《毛泽东选集》中收录的《中国革命战
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及其注释中。文章中写道:“为敌人吓倒的极端的例子,是退却主
义的‘张国焘路线’。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
的破产。”
李先念一直想把西路军的问题搞清楚,就此他同陈云进行了多次交谈。1981年11月22日
,陈云对李先念说:“西路军问题不能回避,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物。”
1982年2月27日,陈云同李先念说:“西路军是当年根据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决定而组
织的,我在苏联时,曾负责同他们联系援助西路军武器弹药的事,而...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6213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草地惊变到西路军
2
1983年3月8日,陈云对李先念的《说明》作出文字表态:“先念同志:你写的关于西
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和所有附件,我都看了两遍。这些附件都是党内历史电报,
我赞成把此件存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党的中央档案馆。先请小平同志阅后再交中央常委一
阅。”
同年3月12日,李先念给小平同志一信说:“送上《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
说明》和陈云同志的批语,请阅。您在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日,曾将竹郁同志写的《‘
西路军’疑》一文批给我看,我又送给了陈云同志,因为陈云同志对西路军的问题有些
了解。他看后要我写份材料存档。由于我对当时的全面情况了解不多,四十多年来又没
有研究过,对重要历史事实根本不清楚。近一年来,我花了点时间回忆,又派秘书查阅
一些历史档案,才写出这份材料,并请(徐)向前同志看过。请您审改后,可否按陈云同
志的意见处理。请予指示。”
邓小平看了李先念的《说明》和陈云的表态信后,于1983年3月22日批示:“赞成
这个《说明》,同意全件存档。”(“全件”指包括先念同志选送的一批电报在内)。当
时的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赵紫阳同志也都圈阅同意。
我在此前研究和撰文争论的过...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6213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草地惊变到西路军
zt
西路军失败了。但如何评价西路军,如何正确对待西路军的将士,一直是李先念和陈云
的心病。
1937年12月,毛泽东在接见李先念等西路军领导人时说:“西路军的失败,主要是张国
焘机会主义错误的结果,他不执行中央的正确路线,他惧怕国民党反动力量,又害怕日
本帝国主义,不经过中央,将队伍偷偷地调过黄河,企图到西北去求得安全,搞块地盘
称王称霸,好向中央闹独立。这种错误的路线,是注定要失败的。”
毛泽东的这一观点最终体现在1951年10月第一版《毛泽东选集》中收录的《中国革命战
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及其注释中。文章中写道:“为敌人吓倒的极端的例子,是退却主
义的‘张国焘路线’。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
的破产。”
李先念一直想把西路军的问题搞清楚,就此他同陈云进行了多次交谈。1981年11月22日
,陈云对李先念说:“西路军问题不能回避,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物。”
1982年2月27日,陈云同李先念说:“西路军是当年根据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决定而组
织的,我在苏联时,曾负责同他们联系援助西路军武器弹药的事,而...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6213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草地惊变到西路军
2
1983年3月8日,陈云对李先念的《说明》作出文字表态:“先念同志:你写的关于西
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和所有附件,我都看了两遍。这些附件都是党内历史电报,
我赞成把此件存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党的中央档案馆。先请小平同志阅后再交中央常委一
阅。”
同年3月12日,李先念给小平同志一信说:“送上《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
说明》和陈云同志的批语,请阅。您在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日,曾将竹郁同志写的《‘
西路军’疑》一文批给我看,我又送给了陈云同志,因为陈云同志对西路军的问题有些
了解。他看后要我写份材料存档。由于我对当时的全面情况了解不多,四十多年来又没
有研究过,对重要历史事实根本不清楚。近一年来,我花了点时间回忆,又派秘书查阅
一些历史档案,才写出这份材料,并请(徐)向前同志看过。请您审改后,可否按陈云同
志的意见处理。请予指示。”
邓小平看了李先念的《说明》和陈云的表态信后,于1983年3月22日批示:“赞成
这个《说明》,同意全件存档。”(“全件”指包括先念同志选送的一批电报在内)。当
时的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赵紫阳同志也都圈阅同意。
我在此前研究和撰文争论的过...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4
【阿波罗新闻网2011-05-08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当林彪的权力已达到顶
峰的时候,林家为了既能娶到称心如意的媳妇,又能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打着招收“
特种兵”的旗号,为林家“选美”。堂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大军区、几大兵种也卷
入其中。
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当林彪的权力已达到顶峰的时候,林家为了既能娶
到称心如意的媳妇,又能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打着招收“特种兵”的旗号,为林家“
选美”。堂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大军区、几大兵种也卷入其中,争先恐后地成立“
选美”办公室,把“选美”当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以招收“特种兵”、“外事工作
人员”、“话务兵”等名义,秘密筛选“标准姑娘”。为了解当时在全国各地招收“特
种兵”的不同情况,今将在宁波鄞县招收“特种兵”、“外事工作人员”这一段鲜为人
知的历史披露于众。
神秘客到鄞县“招兵”
1971年初春的一天上午,在浙江鄞县县委办公室里来一男一女两位军人,向文书自
我介绍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的,男的姓霍,女的姓王。然后拿出浙江省委书记
陈励耘(林彪集团成员)写给各县、市革命委员会主任的亲笔信。文书接过信一看,主...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从未披露的野史? 毛泽东的情人自白录(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2 20:09:53 2011, 美东)
这是一段奇遇,故事发生在香港回归的一九九七年,迄今已经相隔十四年。
我在香港做新闻人物专访,可谓「不计其数」,一般都是当月发表,为甚么对这样有趣的人物故事,竟能搁 置十余年隐忍不发?那要从和陈小姐的最后一次见面说起。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三日,是我太太的生日,三天前约陈小姐一聚,她说要请我们吃饭。晚上七点,我们在铜锣湾雪园酒家相会。陈小姐是一位很健谈的人,我们已经见面谈过几次。谈她要出书的事。她委托我做经理人(口头表示),帮她找出版社,让出版社出钱买她的故事,她深信「李志绥写的都是关着门外的事,关着门里面的事,要我来写」,一定比李志绥的书更畅销。她说台湾两大报都要连载她的故事,还有一位女作家蒋×也要为她写书,她拒绝了。她问我李志绥回忆录赚了多少钱?我听说四十万美金。她不屑地说:「四十万?炒一层楼就够了,我不是垃圾,我是...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2004 (挑灯看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绍光/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1 11:01:00 2012, 美东)
王绍光/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王绍光博士专访
《南风窗》记者 阳敏
王绍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
》主编,1990年-2000年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学
者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 右早在计划
之中;有些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才演变为
反右的——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以下简称“王”):“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整风
”。我一般讲毛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1949年之
后他有三次大的社会实践,第一次是“百花齐放”,第二次是“... 阅读全帖
f****s
发帖数: 276
17
胡耀邦和赵紫阳下台后,邓小平失去了推动改革开放的最得力助手。“第三代领导核心
”的江泽民不仅不推动改革开放,而且从理论上批判改革开放。邓想来想去,万般无奈
,只有亲自出马,在女儿邓楠的帮助下南巡,以老迈之躯推动停止转动的改革开放车轮。
1992年1月17日,一行专列从北京开出,向南方疾驰而去。车内的邓小平以88岁高龄再
次南下,在夫人、女儿和老朋友、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陪同下,从1月18日到2月21日,开
始他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之行,史称“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南巡”的直接起因是由于江泽民推行极左路线,反对改革。邓南巡之后,阻挡
公开报导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也是江泽民。但是,江泽民后来却恬不知耻地把改革的功劳
抢到自己手中,并且收买外国人写书来欺骗各界民众。事实上,当年帮助邓小平推动改
革开放起最大作用的,是掌握军权的杨尚昆、杨白冰兄弟,在随后的岁月里在经济领域
起最大作用的是朱镕基。十四大之后失去军权的杨氏兄弟,则成了江泽民的死对头。江
泽民和曾庆红不仅在1998年害死了杨尚昆,并且一直想把杨白冰置于死地而后快。这其
中除了个人恩怨之外,就是江泽民一方面妒嫉杨氏兄弟的功劳,另一方面要...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舒云:百问九一三(5)
81、九一三当天,周恩来为什么召开三次作战会议?
周恩来接到北戴河8341部队转报的林豆豆说叶群、林立果要挟持林彪逃跑的电话后,他
返回会议室,要求所有参加会议的人不能外出,也不能打电话。同时在门口布置警卫看
守,不让里面的人出来,黄永胜就这样被“关”在了人民大会堂。一直到中国驻蒙古大
使许文益从坠机现场回来,从专线电话中报回电报密码,报告机上九人全部死亡的确切
消息,周恩来才让所有在人民大会堂讨论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政治局委员回家。周
恩来秘书纪东回忆:黄永胜跑得很快,总理让我通知他谈话,我到人民大会堂门口才追
上他。周恩来与黄永胜又谈了20多分钟的话,才放他走。
这就是说,9月13日凌晨,周恩来通知所有政治局委员到人民大会堂开会时,黄永胜早
就在人民大会堂。而吴法宪在9月13日零时左右经周恩来同意,去了西郊机场。他一直
呆在西郊机场,直到9月13日13时多,吴法宪才在李德生、杨德中的“押送”下,来到
人民大会堂。据吴法宪回忆录记载,周恩来、张春桥已经先到了,他们两人同吴法宪紧
紧握手,周恩来说:政治局准备集体办公。他和张春桥、姚文元、黄永胜和吴法宪在人
民大会堂,李先念、李德生、...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如果是造假
好问题。为啥古代黄色手抄本
比如项羽红笔圈阅过的少女之心
一本也没有留下来?
H******7
发帖数: 34403
20
还是土共厉害,发明了圈阅,连三个字都省了
s*******w
发帖数: 2257
21
情人曝毛泽东多次强暴她 周邓都玩女人
http://www.creaders.net 2015-01-06 21:37:11 开放杂志
[21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开放杂志编者按;《司徒华回忆录》,提到八九年六四事件后港支联曾协助一名「
毛泽东情妇」移民美国。她就是毛身边仅次于张玉凤、孟锦云的女人陈惠敏(陈露文)。
本刊主编一九九七年在香港与其相识,协助她出版回忆录,并记录多次深入谈话的内容
,撰成此文,以飨读者。
这是一段奇遇,故事发生在香港回归的一九九七年,迄今已经相隔十四年。
我在香港做新闻人物专访,可谓「不计其数」,一般都是当月发表,为甚么对这样
有趣的人物故事,竟能搁置十余年隐忍不发?那要从和陈小姐的最后一次见面说起。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三日,是我太太的生日,三天前约陈小姐一聚,她说要请我们
吃饭。晚上七点,我们在铜锣湾雪园酒家相会。陈小姐是一位很健谈的人,我们已经见
面谈过几次。谈她要出书的事。她委托我做经理人(口头表示),帮她找出版社,让出版
社出钱买她的故事,她深信「李志绥写的都是关着门外的事,关着门里面的事,要我来
写」,一定比李志绥的书更畅销。她说台湾两...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9806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共党内民主坚持了多久?
中共山头多,但平衡各个山头靠的不是选票,而是私下沟通+毛主席这个权威。所以才
形成了选举不重要,上候选人名单重要这个怪圈... 基本上就是书记处先拟定名单,各
个山头都通好气利益平衡了,然后毛主席圈阅,最后开胜利大会。
G*******r
发帖数: 65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光荣的临汾旅
临汾旅是唯一有荣誉称号的师旅级部队,也是驻军在我家乡的军队。我也曾经在该旅驻
地军训过,对这支解放军部队最有感情。
南京紫金山下,驻扎着一支战功赫赫、名扬海内外的陆军部队临汾旅。这里有曾让许世
友将军十分留恋的“七班战友”,还有让外国将领竖起大拇指的“枪王群体”,“光荣
的临汾旅”的战旗被收入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5月10日上午,金陵晚报记者走进临汾旅,在旅副政委张志政、政治部副主任夏建喜的
带领下走进临汾旅历史陈列馆,在雕塑、图片、坑道、实物、沙盘模型的交替演绎中,
拨开历史谜团,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神奇穿越之旅。
第49期
刊头题字 向守志上将
为什么叫“临汾旅”?
65年前临汾城外发生了一场惨烈战役
在南京这座兵城里,人们对“临汾旅”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却很少有人知道“临汾旅”
这个名字的来历,更鲜有人知道它竟与65年前发生在山西临汾城的一场战役有关。
顺着旅历史陈列馆的长廊转过一个弯,眼前蓦然出现一个用粗糙的黄泥糊满四周的拱门
,门里的道路崎岖,光线昏暗,拐角处码满了半人多高的方型麻布包。
“这是按照当年那场恶仗的实际情况复原的部分坑道。麻布包代表当年破城所用的炸药
...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毛泽东,一代乱世枭雄
毛泽东,一代乱世枭雄。 (2016-02-05 12:06:36)
钟声
不能不说,毛泽东天资聪慧,勤奋努力,博览古籍,精通帝王之术。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毛泽东的理论基础,是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不能上升为哲学,个人以为,阶级斗争是毛泽东夺国制国的手段。
毛泽东经历的一生,中国处于极度贫穷落后状况,他深知,要武装夺取政权,就必须得
到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什么阶层占据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自然是工人和农民。他
们就成为毛泽东一生的依靠对象。
工人农民在落后的中国不仅人数众多,而知识文化最低,是一股十分容易利用的力量。
国民政府后期腐败,引起老百姓的不满,特别是工农阶层,对欺压他们的贵族阶层深恶
痛绝。共产党许以田地,财产,许以翻身做主人,号召黑手举起霸主鞭,自然一呼百应
,跟着共产党闹革命。
原始的共产主义具有巨大的蛊惑力,本来属于地主资本家的财产,被剩余价值理论一鼓
捣,就变成了属于工人农民的东西了。谁不愿意不劳而获?谁不原意打倒地主分田地,
谁不愿意一朝就从打工仔变成工厂主人?
大量的工农,成为共产党的主力军,他们对生命没有认识,洒热血,抛头颅,为毛泽东
打江山在所...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毛泽东,一代乱世枭雄
毛泽东,一代乱世枭雄。 (2016-02-05 12:06:36)
钟声
不能不说,毛泽东天资聪慧,勤奋努力,博览古籍,精通帝王之术。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毛泽东的理论基础,是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不能上升为哲学,个人以为,阶级斗争是毛泽东夺国制国的手段。
毛泽东经历的一生,中国处于极度贫穷落后状况,他深知,要武装夺取政权,就必须得
到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什么阶层占据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自然是工人和农民。他
们就成为毛泽东一生的依靠对象。
工人农民在落后的中国不仅人数众多,而知识文化最低,是一股十分容易利用的力量。
国民政府后期腐败,引起老百姓的不满,特别是工农阶层,对欺压他们的贵族阶层深恶
痛绝。共产党许以田地,财产,许以翻身做主人,号召黑手举起霸主鞭,自然一呼百应
,跟着共产党闹革命。
原始的共产主义具有巨大的蛊惑力,本来属于地主资本家的财产,被剩余价值理论一鼓
捣,就变成了属于工人农民的东西了。谁不愿意不劳而获?谁不原意打倒地主分田地,
谁不愿意一朝就从打工仔变成工厂主人?
大量的工农,成为共产党的主力军,他们对生命没有认识,洒热血,抛头颅,为毛泽东
打江山在所...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人民燃起了神州圣火
人民燃起了神州圣火
2018-3-6 22:45| 发布者: 水边| 查看: 3642| 评论: 4|原作者: 丑牛
丑牛
今年春节,最大的盛会在哪里?在韶山。
六七十万人赴韶山给毛主席拜年
除夕之亱,十几万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会铜像广场,为毛主席守亱,向毛主席拜
年。
韶山成了中华民族的圣地,出了个圣人毛泽东。
圣地是人民的选择,圣人是人民的拥戴,圣火是人民点燃。
毛主席逝世后,这里曾一度寂寞。
改革开放的序曲吹响,主调就是“批毛”、“反毛"。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並展开了一场“大讨论”。醉翁之意不在酒,讨论的並不是哲学,而是对毛泽
东思想的大批判。
从始至终,参加这场“讨论"的组织者之一的沈宝祥教授就直言不讳地承认这一点,他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未》一书中写道:
“粉碎‘四人帮’以后,开始是揭露和批判林彪、‘四人帮`歪曲和篡改毛泽东同志的
指示,以后,有些文件是毛泽东圈阅同意了的,有些文件是他审阅同意的,就不点名地
加以批判,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话,有些事,虽然是毛泽东同志同意...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27
1971年毛泽东在外地视察,在列车上听一个服务员说,为了买一条涤纶裤子排了两
个多小时队。他回来对周恩来、李先念谈了这件事,并说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搞点化纤
?当时,我国还没有自己制造大批化纤设备的能力,而西方国家正面临一轮经济危机,
国际上工业设备价格便宜。周恩来立即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组织筹划大规模引进外国先
进技术设备。1月22日,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联名向周恩来报送国家计委《关于进
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建议引进我国急需的化纤新技术成套设备4套、
化肥设备2套,以及部门关键设备和材料,约需 4亿美元。2月5日,周恩来批准了报告
,并强调要在消化、吸收后,再创新、改造。

随后,周恩来以此为突破口,要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找主要工业部门,把急需引
进的项目通盘考虑一次,搞一个全面规划报给他审批。8月6日,国家计委提出了《关于
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问题的报告》,估价约4亿美元。8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予
以批准。11月7日,国家计委再次提出《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建议进
口6亿美元的23套化工设备。周恩来圈阅批准这个报告的同时,又要求
p**p
发帖数: 10318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请密切关注今天胡哥的讲话精神
也不是全部讨论通过,一般不管紧要的不需要讨论。极其重大的,中宣部负责人士上报中央,常委圈阅提出个别修改意见,统一后即可。
C********n
发帖数: 6682
29

王绍光: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作者:阳敏
王绍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
》主编,1990年-2000年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
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右早在计划之中;有些
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才演变为反右的——
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以下简称"王"):"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整风"。我
一般讲毛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1949年之后他有
三次大的社会实践,第一次是"百花齐放",第二次是"大跃进",第三次是"文革"。"百
花齐放"是他的一个试验,他已经意识到中国新建立的,尽管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主义制度,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虽然干部大量是工农苦出身的,以前跟民
众结合得也比较密切,但是这时候有脱离群众的危险性,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他
要"大鸣大放...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30
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
张 玉 凤
http://www.zbjgjs.gov.cn/News_View.asp?NewsID=210
1976年1月8日上午10点,毛主席几乎一夜未合眼,此时他正卧床,侧身听着文件。负责
主席身边工作的张耀祠同志急匆匆地赶到游泳池毛主席卧室,将周总理逝世的噩耗报告
了毛主席。
主席听后许久一言未发,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对于周总理的逝世,主席显然早已料
到了。在近几年的医生报告中,早有所觉,长期的伤感,使他的眼泪枯竭了。此时,他
已无法向这位患难与共的同志、战友表露他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几天后,中央拟好了有关周总理追悼会的规格,参加追悼会的政治局及党、政、军负责
人的人数和悼词一并送主席审阅。
中央考虑到主席病重,便没有安排毛主席参加有关周总理逝世后的一切活动。
毛主席审阅这个报告时,我一直守候在侧,不知道为什么在我这个普通人的心里,一直
存有一线希望,或许会有四年前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那样的突然决定,或许也能去参加
周总理的追悼会。一句憋在我心里许久的话,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象孩子般地冒昧地
问主席:“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吗?”一直处于悲伤中的主席,这时...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503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轮说说,恢复高考是对是错?
如果对, 你反毛算什么毛轮? 一九七一年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通过的《纪要》,
是谁圈阅批示"同意"?
如果错, 邓小平勇敢地把黑锅背身上了, 怎么反而受到你们毛轮的耻笑呢?
w****2
发帖数: 12072
32
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王绍光博士专访
本刊记者 阳敏
王绍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主编,1990年-2000年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右早
在计划之中;有些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
才演变为反右的——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以下简称“王”):“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
“整风”。我一般讲毛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
1949年之后他有三次大的社会实践,第一次是“百花齐放”,第二次是“大跃进”,
第三次是“文革”。“百花齐放”是他的一个试验,他已经意识到中国新建立的,尽
管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虽然干部大
量是工农苦出身的,以前跟民众结合得也比较密切,但是这时候有脱离群众...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33
很长,但值得读
三峡工程的决策程序和组织结构决定了这样一个结果∶三峡工程如果成功,则为个别领
导人和科学家立碑树传,流芳千古;三峡工程如果失败,则无人要为这个错误决策承担
责任。
一、必须面对子孙的问题
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之后,三峡工程的问题就渐渐显示出来。原来计划在1997年完工的
三峡升船机到2007年也还没有踪影;原来计划将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全部在当地安置,但
是在移民安置过程中不得不将近二十万的农村移民远迁他乡异地安置。三峡总公司的新
领导有意传出三峡大坝有裂缝的消息,目的是不愿意为三峡大坝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后
果承担责任。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实践证明三峡水库并非想象中的“高峡平湖”
,而是高峡出斜湖。三峡工程的淹没范围和移民人数将大大超过全国人大所批准的113
万,而且新近开发的、已经安置移民的许多新城镇,将来也会被水库所淹没。三峡水库
蓄水一个多月后,三峡水库库区千将坪发生严重滑坡,造成数十人死亡和失踪。虽然官
方立即否认千将坪滑坡和三峡工程有关,但是事后被中国和日本的地质学家证实,三峡
水库蓄水诱发了滑坡灾害的发生。三峡库区可能发生滑坡的地区从论证报告的一百四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34
核心提示:1984年国庆阅兵上“小平您好”的横幅,其实并不是首次将邓小平称作“小
平”。当年4月,一武汉职工向邓小平写信申冤,便称呼其为“小平同志”。邓在信上
圈阅曰,“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重处理!”
本报讯(记者 戴红兵 实习生 谢悦)众所周知的1984年国庆阅兵上“小平您好”的横
幅,其实并不是首次将邓小平称作“小平”,此前一位普通的武汉职工写给邓小平的信
件,昨日在汉面世:信中首次称“小平同志”,这个称谓得到邓小平的肯定和赞许:“
我很喜欢”。
昨日,在崇仁路武汉市收藏品市场庆祝建党90周年收藏特展上,一件特别的收藏品引人
注目。这是一封写给邓小平的信,写信的陈先生曾是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厂的职工,1984
年4月,他给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邓小平写了
一封信,申诉冤案。
陈先生写道:“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
。”只见“小平”这两字被红笔打了个圈,在信纸左侧空白处,有这样一行字:“头一
次看到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重处理!”据收藏该信的武汉市收藏家联谊会文献专
委会主任肖琴学介绍,经有关部门鉴定,... 阅读全帖
r****f
发帖数: 1041
35
你不知道铲子的常委名单都要先经美犹圈阅同意才算数的么?
这些狗逼都要给美犹交投名状的,子女也都要质在美国才能上台当狗奴才,继续吸血买
美国国债的。
f*********d
发帖数: 3358
y***u
发帖数: 7039
37
1976年毛泽东预论身后事
转帖:wanshi
(本文系根据多种较可靠资料汇编。转帖仅供各方参考,不代表本博博主观点)
毛泽东与毛远新等人的最后谈话(1976年1—6月)
一、关于邓小平:
毛说:“小平看不起那些人,我在还可以,我死了,谁也压不住他。他这个人
对三自一包那些东西还是有感情的,对走资派恨不起来。”
当问起毛泽东同越共中央第一书记黎笋说邓小平是少壮派是否有意传位给邓时
,毛泽东说:“他只要表态对文革有个基本认识,就不能动。你们这些人加起来也比不
了他,他不是总理和老总,不妥协,不认输,外面是棉花壳,里面是钢铁公司。你们不
了解他,我是知道的。”
二、关于华国锋:
毛泽东说:“(华国锋)他是一个老实人,可是老实也就是没用。他上来的好
处是中间派,既不会左,也不会右,也容易被各方面接受。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都要
看。这件事不要和江青他们讲,也不要让华知道。”
三、关于江青、张春桥、王洪文:
毛泽东说:“江青这个人得罪人太多,容易把人推到墙角里去,逼得人家造反
。我看我要死了她是不好办的,人家都是敷衍她,不买她的账嘛。我就教育她要她团结
大多数,她是不...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8
1976年毛泽东预论身后事
转帖:wanshi
(本文系根据多种较可靠资料汇编。转帖仅供各方参考,不代表本博博主观点)
毛泽东与毛远新等人的最后谈话(1976年1—6月)
一、关于邓小平:
毛说:“小平看不起那些人,我在还可以,我死了,谁也压不住他。他这个人
对三自一包那些东西还是有感情的,对走资派恨不起来。”
当问起毛泽东同越共中央第一书记黎笋说邓小平是少壮派是否有意传位给邓时
,毛泽东说:“他只要表态对文革有个基本认识,就不能动。你们这些人加起来也比不
了他,他不是总理和老总,不妥协,不认输,外面是棉花壳,里面是钢铁公司。你们不
了解他,我是知道的。”
二、关于华国锋:
毛泽东说:“(华国锋)他是一个老实人,可是老实也就是没用。他上来的好
处是中间派,既不会左,也不会右,也容易被各方面接受。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都要
看。这件事不要和江青他们讲,也不要让华知道。”
三、关于江青、张春桥、王洪文:
毛泽东说:“江青这个人得罪人太多,容易把人推到墙角里去,逼得人家造反
。我看我要死了她是不好办的,人家都是敷衍她,不买她的账嘛。我就教育她要她团结
大多数,她是不...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280
39
要圈阅
b****k
发帖数: 315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极端自由派媒体也发现风声不对
最早出现的思想库可能是1980年形成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它的成员是一批
具备“通天”关系的高干子弟和知识分子子弟。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社科院的支持下
,该组成员四处调研,并把报告直接送到中央领导人办公桌上,为1981年中央农村工作
会议准备了第一手调查数据。之后,他们又参与了中央关于农村的几个“一号文件”
的制定。后来,发展组成员分别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简称体改所)等研究机
构。随着改革向城市和工业方向推进,体改所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八十年代中国最有
影响的思想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9年。在此前后,另外一些智囊机构也应运而生
,包括国务院内设立的若干个研究中心(后来整合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信国
际研究所等。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研究领域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因此,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部委办、各重点高校属下的研究机构开始越来越积极
卷入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即使在以前被视为非常敏感的外交领域、两岸关系领域,近
年来也出现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思想库。此外,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各民主党派也频繁
利用“直通车”的便利向政府高层建言、反映...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6009
41
呵呵,那个弱智见过几个文革时的文件啊?
文革期间,党中央就是毛泽东的幕僚.
中央文件的头条是"毛主义已圈阅"或者是"毛主席已批准"
没有这句话的,直接当擦屁股纸就可以了.
h*h
发帖数: 27852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从未披露的野史? 毛泽东的情人自白录(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2 20:09:53 2011, 美东)
这是一段奇遇,故事发生在香港回归的一九九七年,迄今已经相隔十四年。
我在香港做新闻人物专访,可谓「不计其数」,一般都是当月发表,为甚么对这样有趣的人物故事,竟能搁 置十余年隐忍不发?那要从和陈小姐的最后一次见面说起。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三日,是我太太的生日,三天前约陈小姐一聚,她说要请我们吃饭。晚上七点,我们在铜锣湾雪园酒家相会。陈小姐是一位很健谈的人,我们已经见面谈过几次。谈她要出书的事。她委托我做经理人(口头表示),帮她找出版社,让出版社出钱买她的故事,她深信「李志绥写的都是关着门外的事,关着门里面的事,要我来写」,一定比李志绥的书更畅销。她说台湾两大报都要连载她的故事,还有一位女作家蒋×也要为她写书,她拒绝了。她问我李志绥回忆录赚了多少钱?我听说四十万美金。她不屑地说:「四十万?炒一层楼就够了,我不是垃圾,我是...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0533
43
一边在网上高谈阔论民主,一边自己根本没兴趣去了解自己选区的代表候选是谁。更别
提选举相关法规程序了。非得别人送到眼前自己圈阅才好。这就是国内一些民主爱好者
了。
g******4
发帖数: 6339
44
王绍光/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王绍光博士专访
《南风窗》记者 阳敏
王绍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
》主编,1990年-2000年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学
者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 右早在计划
之中;有些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才演变为
反右的——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以下简称“王”):“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整风
”。我一般讲毛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1949年之
后他有三次大的社会实践,第一次是“百花齐放”,第二次是“大跃进”,第三次是“
文革”。“百 花齐放”是他的一个试验,他已经意识到中国新建立的,尽管是以公有
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虽然干部大量是工农苦出
身的, 以前跟民众结合得也比较密切,但是这时候有脱离群众的危险性,还存在一系
列的问题...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6009
45
你丫对文革史,党史究竟知道多少?
文革是的中央文件看过几个?
称毛是独夫民贼/独裁者是完全没有错的.
知道中共中央文件的抬头是什么么?
第一句话,毛主席已圈阅.
毛完全凌驾于党和党中央之上的独裁者.
R*N
发帖数: 2173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39个料 zz
首先感谢法国人
本文收录法国人近期在tg主要两贴内约一万三千余字的言论,略有整理
原帖
http://club.tgfcer.com/thread-6445612-1-1.html
第一卷,从政治局谈开
很多海外媒体不太了解,或者说心里明白装糊涂。
1,政治局常委这个级别除非是重大的政治错误,否则基本是铁凳子。尤其是现在已经没
有威权人物的情况下,很多决策都是表决的形式。如果因为投反对票而决心整人,没人
会开这个例子。
2,重大决策除了政治局常委投票之外,退休的常委(除了胡启立)和万里(非常委,但
是享受常委待遇)只要健康没问题都有投票权。现任常委投票决定的事情,如果这些退
休常委投票没通过,那么常委会是要重新讨论的。当年的陈良宇和现在的薄熙来都是常
委会和元老们投票做的决策。
3,重大决策,一些阿猫阿狗之类的屁事不用,但是会通报,如果元老有意见会在通报上
批示。
4,军方不参与,但是会通报。特例是刘华清。
瓜爷没死的话,瓜爹早就副总理,而不是被踢去重庆了。瓜爹当时和上司吴仪矛盾闹得
很大。吴仪是亲自投诉到今上那里。
5,目前的元老,退休的常委去掉胡启立,再加上万里。就这些人。有个特例... 阅读全帖
z***y
发帖数: 13818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天朝为什么不能金融打击菲律宾
同意
送温家宝同志圈阅
s******s
发帖数: 13035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江core真的现身了
上次那个啥解密的我觉的很靠谱。就是前任常委大事全都有投票权,
小事都有圈阅权,不是你说的啥退休老干部。真正退休的只有朱
O***2
发帖数: 622
49
作者:牛泪|来源:多维博客|日期:2012-08-21 0420
薄谷开来虽然被依法判处死缓,但从整个的处理过程和结果看,当局的司法信誉不仅未
能藉此建立,反却因此丧失殆尽。目今环球各界言论,除文明办、中宣部控制的党国喉
舌和极个别如被过激舆论抨击为自欺欺人的无赖党棍,恐怕没有任何人、任何评论人士
会认为这件事情完全是在法治的轨道上的处理,论者莫不对当局表示鄙视与质疑,并将
此案审判视为当局践踏司法之新耻。
不要责怪这些鄙视与质疑,因为当局在此案的处理上足以令任何一个正常人产生这种极
端负面的不信任情绪。对造成这种事态的原因,中共必须认真检讨反思,一桩透过司法
处理的刑事案件,尽管当局已尽量透明司法处理,为何仍然形成如此巨大的杀伤力?这
到底是外界敏感多疑?是当局手法原始?是中共政治文化黑暗面作祟?还是其政治信誉
素来不佳所致?
薄熙来事件是数十年来中国政坛最大的政治地震,他所折射出的中共政治文化和体制设
计的先天缺陷,他给中共政治形象和革命事业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他给中共高层政治结
构带来的震荡冲击,他所造成的空前绝后的狂热争论,都绝非聊聊几篇官样文章或轻描
淡写的“依法处理”就能清洗...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646
50
阅,转锦涛 近平同志圈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