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圣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n
发帖数: 8253
1
两年前写的帖子
====================================================
网友问:涅槃是在五蕴之内还是五蕴之外?
如觉答:涅槃不在五蕴之内,也不在五蕴之外,是和五蕴互斥又互补。
互斥:意思是说五蕴和涅槃完全排斥。五蕴在,就不可能有涅槃。涅槃在,就绝无可能
有五蕴。
当众生身处轮回,有无明贪爱或者“识”在的时候,则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除此无
它。
还未解脱的众生,仅仅是五蕴;已经解脱的圣者,还有识在的时候,也仅仅是五蕴。
当圣者在有色身的情况下以涅槃为所缘的刹那,也绝无任何五蕴,此刹那也并不存在能
缘的识或者出世间道心。(南传阿毗达摩此处有严重错误,为分别说部见解,不符经典

当圣者色身灭,则是无余涅槃,五蕴完全灭尽不会生起,此也没有任何五蕴。
互补:意思是指五蕴和涅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存在形式。当众生有无明,有贪爱,有识
,则表现为五蕴。无无明,无贪爱,识灭,则表现为涅槃。熄灭无明,熄灭贪爱,熄灭
识,于是由生灭相续的五蕴"成为"毫无任何五蕴的涅槃。这里的"成为"类似于水加热成
为水蒸气,是由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另外一种存在形式,而不是产生...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
☆─────────────────────────────────────☆
bigfool (fool) 于 (Wed Sep 12 14:24:55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系列的缘起参见“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1)”的第一段。)
5.所谓现代的‘原始’佛法
‘原始’佛法现在好像很热门,也很能满足一些人的心理需要,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5.1 ‘原始’是个什么意义?
‘原始’是个意义很含混的词。判断佛法,可以说它是佛法和非佛法,
或者是究竟佛法和非究竟佛法等等。原始不原始和佛法有什么直接联系?
相信佛法的人都认为自己学的都是佛陀的教法,都是从佛而来的方法。
法义的正确与否难道还和佛陀说法或者佛法传播的时间有关系?
考古的人和考据研究佛教的外行人用‘原始’佛法这样的词可以理解,
佛教人士用‘原始’佛法这个词就比较奇怪了。
用‘原始’佛法这个词的不少佛教人士,大概是想说明自己的才是
真正的佛陀说的法,其他的都是后来添油加醋的伪法,至少是不纯正的佛法。
想自我标榜也标榜的这么拐弯抹角,真是让人摇头。
5.2 佛法可以靠考据么?怎么来判定佛法?
考据只能限于...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
☆─────────────────────────────────────☆
runsun (runsun) 于 (Thu Nov 1 03:44:00 2012, 美东) 提到:
修者从本质上了知到,一切有为法每次重新生起后就坏灭掉。发展到行舍智后,禅修者
就能觉知到一种超越生灭现象的状态。这意味着他已经超越行法倾近了涅盘。行法和涅
盘是完全相反的,两者是不相容的。一者存在,另一者就消失。没有生起的地方,那里
就是涅盘。相反,有生起的地方,那里就没有涅盘。(这如同)在黑暗中无法看到光明
,在光明中也无法看到黑暗。
Meditators know inwardly that every conditioned thing comes up afresh every
time it dissolves. As knowledge of equanimity about formations (sankhārupek
khā ?āna) develops, the meditator becomes aware of a state that is beyond
the ph...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
Background:
妙贤与摩诃迦叶都是喜欢修行的人,他们婚后是一对离欲夫妻,分床而睡。
"迦摄波" below->摩诃迦叶 (Mahākāśyapa)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3/1443_002.htm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毘奈耶卷第二
尔时妙贤。既无所依不闲时务。
但覩外相便生敬重。遂诣无衣外道而为出家。此女容仪端正无匹。外道既见咸生
染心。虽极厌污不能远离。遂被五百无衣外道共行非法。妙贤骂曰。仁等作此鄙恶之行
。岂成修道。女身柔软。既被轻辱受苦难堪。即以其事告无衣外道女。诸女答曰。汝可
往诣大师晡刺拏处具述斯事。女闻此教。便诣师所礼双足已。作如是言。我今遭厄极受
辛苦。幸愿慈悲曲垂恩济。彼便报曰。我由斯众恭敬尊重多获利养。如其制约悉皆分散
。令我门徒遂成衰减。任随彼意我不能知。既见殷懃遂行泥印。令二百五十人以
为番次。时此女人稍减忧恼。
------------------------
无衣(露形)外道 taking turns.
------------------------
其...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实观——阿姜查《无常》
索达吉堪布: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
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也要全部观无常。那么,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呢?下面具
体讲几个例子:
(一)走路
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观想这条路是无常的,从粗大角度来讲,它终究会被各种灾害所毁
,从细微角度而言,它是刹那刹那迁变的;同?保闵硖逡彩俏蕹5模院蟛灰欢ㄔ俾
饭饫铩<热蝗绱耍痪偈帧⒁煌蹲愣家缋砣绶ǎ贾找哉钌愠肿约骸H纭栋
闳羯闼獭吩疲骸靶凶∽跃哒娱钅拘砦扌穆摇!?
对于无常,世间人在亲友病逝时,才有一点感触,伤心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而作为修
行人,即使两个人身体很健康,离别时也应该当成永别:“我们以后不一定能见面了,
极乐世界再见吧!”时时有种无常观,这是相当重要的。世间人或许觉得这不吉祥,但
实际上并非如此,修行人之间需要一种观无常的微妙缘起。
(二)住处
所居住的处所,从现相上讲是无常的,没有什么可贪执的;从实相上讲,就像具髻梵天
对舍利子所说,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是清净刹土,我们应当如是观想,不能认为这是
脏乱差的地方。很多修行不好的人,看这个世界肮脏不堪,所接触的人也全部视为妖魔
鬼怪,这样的心态对修行极有损害。
(三)...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6
唯识宗基本教义
以第四章所述经典为基本依据,玄奘、窥基两代佛学大师创立了既大同于印度唯识学的
基本面貌,又在许多方面迭有创新的法相唯识宗。法相唯识宗基本教义可从四层面去归
纳:其一,以八识为内容的“心识论”;其二,以“识变说”为基础的“唯识无境”论
;其三,以“识体、理体两分”为特色的佛性论;其四,以“转识成智”为归趣的“五
重唯识观”。以下分而论之。
第一节 五位百法
唐代以来,人们都习惯于将玄奘所建立的佛教宗派称之为“法相唯识宗”。由于这一缘
故,人们常常以“法相”和“唯识”来总结印度瑜伽行派的教义和修持方法。“法相”
是指世间所有一切存在(包括精神层面的存在和物质层面的事物)的相状。“相”有“
相貌”、“义相”、“体相”等三层含义。“相貌”是指人的感官以及意识能够分辨的
各种存在的行状,“义相”是指人的意识能够分别、思维、判断的“相状”,“体相”
是指诸法所具有的本质性的“相状”。印度瑜伽行派将一切法分为五位一百种,简称为
“五位百法”,玄奘则接受了这一学说。
中土法相唯识宗遵从世亲《百法明门论》而列“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色
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7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8
末学先忏悔,以前经常给别人取外号,恶口骂人,也曾经议论过或附和过谤法谤僧,今
后当勤精进忏悔。
● 平时不要给他人取绰号、叫恶名。在我们五明佛学院这类情况较少,但有少数人喜
欢给他人叫什么大鼻子、小眼睛、小个子、大胖子等。或说:“那个大个子不在!”若
这样,也许自己后五百世一直转生为大个子,看起来很不庄严。所以,往往我们一不小
心在生活中造了很多恶业。那位法师大管家恶口骂的是位罗汉,而我们这里有许多是发
了大菩提心的菩萨。若对境是大乘菩萨,其恶口相骂的业报将是不可思议的。对此,我
们很多人不重视也不知道有这样的因果报应,故从此,在生活中一定要谨小慎微。
● 成熟业缘有三个条件:一、对境是得果之圣者;二、意乐上相续生大嗔心;三、究
竟恶口相骂。我们是学大乘法的修行人,多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如果不注意而恶口骂
人,则果报不可思议,当慎之!
● 当高僧大德在弘扬佛法时,总有魔来干扰,借人之口乱造谣言。
● 我们现在应观清净心,在我们五明佛学院,我觉得至少有三百多位得地菩萨,这是
毫无疑问的。那么平时,我们说话、办事一定要谨小慎微。虽然在显现上有些菩萨似乎
有烦恼,行为似乎也不如法,但这也许是...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饮酒之过失
饮酒之过失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学不放逸心解脱,救度放逸恶趣隘,
恭敬顶礼遍知已,书此利他祈加持。
诚如全知金刚持鄂钦·根嘎桑波曾经亲口说:“在拥有修行正法的特殊身份——纯净
暇满人身的此时此刻,为了达到成就无上珍宝菩提的目的,一定要如理遵循正确的见解
和清净的行为,依靠符合佛法的正命来养活这个暇满身。愚昧无知的人们依靠放逸的美
酒、杀生的血肉养活暇满的身体,并且声称:‘在正法小乘戒律、金刚乘中也说可以喝
酒、吃肉。’他们自己步入这种非理境地的同时,还让别人也酗酒吃肉,就像蛤蟆坑里
有伤的蛤蟆一样(有伤的蛤蟆会使其余的蛤蟆染上它的伤)。丧失了佛陀所欢喜的行为
,被恶知识所左右,完全是给自身带来巨大祸害的举动,也是下劣的做法,因此务必予
以遮止。”除非是成就者,酒能使上上下下的所有人失去理念,在今生来世都会导致大
难临头。恶魔、非天迷醉人的伎俩就是酒。
讲饮酒过患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总说酒的过失;
二、分说与别解脱戒相违;
三、分说与菩萨学处相违;
四、分说与密宗誓言相违;
五、宣说戒酒的功德利益。
一、总说酒的过失也包括饮酒者犯罪之理、卖酒者犯罪之理两个方面。
1、...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0
【八】
我想我之前曾简短讲过这个
龙树菩萨写了【中观论】
他在礼敬的部分写道(仁波切以藏文读诵)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意思是 佛陀是唯一的 是最殊胜的说法者或老师
这不只是种虔敬的表达
也不是诗意的写法
佛陀是殊胜的说法者或导师
藏文称为‘嘉华滇巴’这句话其实是有要义的
任何非佛者
包括十地菩萨在内 都没有佛那样的功德
那实际上是佛的十力之一 第十力是非常殊胜的力量
显然的 不要说我们
像我这样试图在此授课的人
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这个力
当像我自己这么平凡
有污染的有情众生 当我们教法时
会用很多很多的方法 这其中的大部分方法
都是很平凡的 有污染的
首先 如果你不小心 动机会是来自于
想要得到权力 财产 徒众
供养那类的污染
但即便如此 非常偶尔的时候
像我这样的人偶尔也会有 某种慈悲心 真心
为了利益他人而给予教法 不殊胜的老师可用的方法
基本上我们就是猜测
你...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11
顶礼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纵览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并不信仰宗教,而信仰宗教的教徒则可按常规分为佛教徒、基
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这三大部分。作为佛教徒,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法,若
按所信奉教义及流传地区的不同可基本分成藏传、南传、北传三大系统,无论哪一种体
系,也无论哪一种传承,作为佛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全都是佛陀亲传的妙法甘露,
也全都有确切的历史考证。所有教派自古以来都有代代相袭的大成就者,一切法门亦无
不是秉承世尊教义的通往最终解脱的清净通途。若能一以贯之、融通并包,则万千法门
自可汇成佛法的整体义海,任何修行人也都能从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甘霖法意。
不过让人倍感诧异的却是,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信奉外道的人士对佛法反而不怎么攻击
,恰恰是佛门内部的一些自立山头之人动辄就以佛教的权威面孔自居,时不时就要从自
宗的立场、观点、利益出发,对别的教派、别的宗门大加贬斥。要么评论别宗为魔说,
要么认定他派是邪道,似乎只有自宗才是唯一正确地抉择了佛陀密意的究竟宗乘。比如
有些净土宗人斥责禅宗、华严宗为痴人妄说;更有相当多的汉地佛教徒因理解不了密宗
的见解与行为从而对藏传佛教频频发难……在这一...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上师瑜伽·祈祷莲师
上师瑜伽·祈祷莲师
——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修上师瑜伽。
这个上师瑜伽,是祈祷莲花生大士。大家应该清楚,藏地密法中大多数的上师瑜伽,都
与莲花生大士的修法有着密切联系。加行组修“不共加行”时,本来应该先修皈依、发
心、金刚萨埵、曼茶罗,再修上师瑜伽,最后是颇瓦法,这么一个次第。但有时为了修
行方便,也有些传承中规定,最好能先修上师瑜伽。
上师瑜伽不仅是前行,也是正行。这次依靠种种缘起,我提前介绍一下莲师的上师瑜伽
,同时要求有信心的道友,平时多修这个上师瑜伽,常念莲花生大士的七句祈祷文和心
咒。
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作为显密双修的行者,祈祷莲师非常重要。在末法时代,不管是
为了自己修行顺利成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圆满成功,一切重大的事业均离不开莲师的
加持。尤其对汉族四众弟子而言,若能广泛弘扬莲师法门,在各地建造一些莲师像,异
口同声地祈祷莲花生大士,将来应该会有不可思议的兴盛佛法之缘起。...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54
13
往生西方
极乐世界
佛菩萨的净土很多,都具有同样不可思议的功德,但由于诸佛菩萨往昔的因缘与愿
力不同,有的净土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去,比如东方现喜刹土;;有的净土凡夫虽然能
够前往,但因为业障深重,无法现量看到,比如文殊菩萨的圣地五台山、普贤菩萨的圣
地峨嵋山,而阿弥陀佛的净土极乐世界是凡夫也可以带业往生的。
阿弥陀佛初发菩提心时,发愿如果将来他能成佛,凡是念他的圣号,忆念他、祈祷
他、想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如果没能往生到极乐世界,他就不成佛。而阿弥陀佛已经成
佛,正在极乐世界广转法轮,他所有的发愿都实现。所以祈祷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
世界,比发愿去其他刹土更容易实现。
阿弥陀佛与南瞻部洲的众生因缘很近,到了极乐世界以后,我们将永远从痛苦的轮
回中得到解脱,并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最快七天就可以成佛,实现自利利他的心愿,
任运度化众生,这是阿弥陀佛的悲心与愿力所致。
往生极乐世界后,可以随愿前往所有佛菩萨的净土,拜见诸佛菩萨,获得加持。关
于极乐世界的功德,在汉传佛教的《净土五经》和藏传佛教的《净土教言》等经论中都
有详尽的宣讲。
净土法门
现在是末法时期,修行佛法的违缘多、顺缘少,而且众...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4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74.htm
二千五百多年前,位于印度恒河下游南岸,有一个大国,称为「摩揭陀」国。
佛陀晚年时,摩揭陀国的国王,名叫「阿闍世」,正与北方邻族的跋耆人交恶,常
常对他的幕僚表示,跋耆国仗其人口众多,国势日强,对我越来越不顺从,威胁愈来愈
大,我应当找个机会,把他们彻底消灭掉。
佛陀入灭的前一年,有一次来到了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地区游化,住在王舍城城
郊的灵鹫山中。
阿闍世王听说佛陀住在不远的灵鹫山中,便派遣他的亲信,一位名叫「禹舍」的大
臣,就攻打跋耆国的事,去征询佛陀的意见,因为阿闍世王知道,佛陀是不会妄语,说
话实实在在的圣者,一定会据实以告。
大臣禹舍衔命来见佛陀,备了最好的车,以及五百位随从,隆重地乘车来到了灵鹫
山。待车行至路的尽头,大臣禹舍下车步行至佛陀的休息处,礼见佛陀。一番问讯行礼
后,大臣禹舍先代阿闍世王向佛陀请安问候,然后便说明了来意。
佛陀因而告诉大臣禹舍说∶
「禹舍!过去,我曾经到过跋耆国游化,为他们说过『七不衰法』,如果跋耆人信
受奉行了『七不衰法』,那么跋耆人一定会胜。」
于是,佛陀回...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15
一篇因果观察的文章。
包含阿秋喇嘛的观察,亚青寺白玛呈列活佛的观察,阿松活佛的观察。
还有通过回忆,催眠等方式追忆到前世等等情形的。
一系列公案,让我们在诚信因果的同时,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或欣慰,或惭愧。
一一对应,比照自身,过咎自改,功德增上。
本文分作八类(一,杀生之异熟果;二,对世间物质生贪之异熟;三,说粗暴语之异
熟;四,享用僧财之异熟;五感受诸业之异熟;六,善业异熟;七,因业力而真实回忆
前世之情况。八,依催眠而忆前世者。)大神通者讲述148例真实的前世今生因果故事
!请见者多多转载,利益有缘!
前世今生因果分类直指
(来自阿秋喇嘛、白玛呈列活佛、阿松活佛的观察)
先发殊胜菩提之心,
继攒三阿僧祗二资,
终获究竟圆满佛果,
敬礼第四佛释迦佛!
其无欺教言之甘露精华,
惠施法恩于堪忍刹众生。
然因众生业显不思议力,
而有不悟或错解之士夫。
故以佛经典及正法教言,
成就者所见境界之实证,
对现前之无欺因果分类,
而成此圣者教言之汇编。
一般而言,古往今来,传播到南瞻部洲许多国家的佛法。虽有兴有衰,但其精华至今
未泯灭!不仅皈依三宝之世风尚存,且有具缘众生依...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直到埋葬此身,我会一直的修行-顶果钦哲法王陛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7 23:04:22 2013, 美东)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藏区25大圣地之一宗学寺博客,原文标题为《顶果钦哲法王:生
活起居中的上师瑜伽》,链接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2f93f0102e2lf.html
一般来说,谈到“佛法修行者”一词,我们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面对任何状况,不
论好坏,甚至能够把最坏的经验拿来当催化剂,帮助他在修行道路上进步。人生的遭遇
应当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待修行、经验和领悟,我们应当了解,所有遭遇,不论正面或负
面,都是修行道上的开示。
不论是好的和坏的经验,都可能使障碍生起,这些障碍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心意,
或者征服我们。我们要像大地一样,不去分辨好坏、有利或不利,而同样地养育所有众
生;很单纯地,大地就在那里。当修行者面...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1i0ge.html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界的很多科学家对经典物理的严密性极为满意,认为物理学发展已
经到了巅峰,所有的问题已经解决。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可以被现有理论精确解释
,力、热、光、电、磁……,物理学似乎尽善尽美,一切基本原理都被发现,有些人甚
至声称物理学已经终结,但类似开尔文这样的物理学家却知道,在经典物理灿烂的天空
上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朵是美国人迈克尔逊和莫雷的试验,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两个
问题导致经典物理的大厦出现了严重漏洞,甚至有倾覆大厦的危险。而这两个问题的最
终解决,一个诞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外一个诞生了量子物理,进而产生了20世纪
初的辉煌的物理学革命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
类似的现象,似乎在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里面也出现了,上座部佛法的理论体系是建
立于阿毗达摩之上,很多学习上座部佛教的人被阿毗达摩所构建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惊
叹,有人认为它超越了一切,精确解释了所有的色法和名法和身心生灭的现象,为解脱
建立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阿毗达摩在南传的地位甚至高于经藏,被认为是...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1i0ge.html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界的很多科学家对经典物理的严密性极为满意,认为物理学发展已
经到了巅峰,所有的问题已经解决。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可以被现有理论精确解释
,力、热、光、电、磁……,物理学似乎尽善尽美,一切基本原理都被发现,有些人甚
至声称物理学已经终结,但类似开尔文这样的物理学家却知道,在经典物理灿烂的天空
上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朵是美国人迈克尔逊和莫雷的试验,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两个
问题导致经典物理的大厦出现了严重漏洞,甚至有倾覆大厦的危险。而这两个问题的最
终解决,一个诞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外一个诞生了量子物理,进而产生了20世纪
初的辉煌的物理学革命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
类似的现象,似乎在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里面也出现了,上座部佛法的理论体系是建
立于阿毗达摩之上,很多学习上座部佛教的人被阿毗达摩所构建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惊
叹,有人认为它超越了一切,精确解释了所有的色法和名法和身心生灭的现象,为解脱
建立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阿毗达摩在南传的地位甚至高于经藏,被认为是...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不做任何事的艺术-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2 10:54:22 2014, 美东)
英文编辑/审稿:Suzie Erbacher、周熙玲;中文审稿:马君美
禅定、瑜伽、或气功,我想这在最近都成了时髦的事儿。大家认为打坐禅定是佛教徒做
的事情,所以佛教和禅定通常被牵扯在一块儿。
何谓禅定?
「禅那」、「三摩地」或藏文的「贡」,这些词都包含了无穷的意义。对于我们大部分
人来说,禅定就是双腿盘坐、身躯挺直、几分钟内什麽事都不做,我想这可以是禅定。
以这种方式了解禅定很好,不过了解的不完全。我说这种了解的方式很好,是因为「什
麽都不做」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啊!现在这个时代,「不做任何事」是一个非常非常珍
贵的力量或能力。
今天晚上回到家裡,你们应该坐在客厅的沙发椅上,试著几分钟之内什麽也不做。我想
你们可能办不到,迟早会去找电视遥控器。也许你宁愿看报纸,当然,很快地你会感到
...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102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佛法讨论中的逻辑悖论

注意最后这段话,对于圣者来说,戒律是无稽之谈?圣者也可以杀人?也可以邪淫?戒
律能和上面这种例子做类比吗?
嗯,某些大师是这样鼓吹的,他们主张对开悟的圣者而言,根本没什么戒的概念,什么
事都可以是合理的,只要冠上度人的名义。密宗甚至有诛杀术。
但是我非常肯定的是,佛法不是这样!
就哪怕是佛陀,他也永远不可能去残杀无辜,佛陀是已经真正认识到恶行是不能做的,
断除了行恶的习气,而凡夫则是不知道善恶,或者明知是恶,但是还被习气所驱而不自
主的行恶。所以就需要戒律来约束。
戒律从根本上,就是为了培养明确的善恶观念!直到最后形成对善恶的清晰认识之后,
然后自然的产生行为,而这个时候的行为,依然是善,而不是无善无恶。
某些大师鼓吹无善无恶,不过是用此来吸引一些糊涂蛋而已。这其实根本就是一种洗脑
手段,甚至暗藏了一些非常恶心的目的。
g*******r
发帖数: 1414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问题
首先如何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能推出吃饭喝水也是虚妄?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的?
另外有没有看出您后面讲得话,说是佛教,其实更像中国版的基督教?您多读几遍自己
发的帖子应该能感受到。您讲的“圣者”和“无量愿力功德的诸佛”就是基督教的耶稣
,“凡夫”就是sinner。您已经把佛神化,把佛的修行描绘成普通民众不可达到的境界
,然后把修行的模式描绘成神化的个体的某种贡献的结果去相信,这已经跟基督教教义
几乎吻合。
我不知道您从哪里得到对某些佛经的诠释,但是
“那么不只是拜佛念佛,吃饭喝水也应该是虛妄”
“所以这句经文讲的是圣者的解脱境界。而凡夫.....”
这本身有悖佛理,区分圣者和凡夫是最大的悖理
如果佛教真如此
不信也罢
所以更加说明一点
如果您真的是修行者
那么佛教的悲哀不是质疑和讨论,而是盲信
佛教的最大挑战不在外道,而来自佛教世界内部
Y**u
发帖数: 5466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问题
您说的有少许道理, 从你的角度看..而且是您的悟性较之为高的原因..
佛教在世间这部分的确为适应众生做了一些调整. 但这是合理的.
举一个例子, 唯识和中观, 两个重量级别的佛法理论, 不是也因为自证分争吵了这么多
年吗? 甚至我也可以说万法唯心, 这不是唯识版的基督教吗? 真是那样吗? 中观再牛
不是也不破名言吗? 所以难道是唯识和中观和错吗? 还是人之错..?
金刚经和阿弥陀佛经. 您喜欢任何一个, 恭喜您.. 但是另一个也绝非我们想象的不堪
. 把圣者神话, 非圣者之意. 圣者的功德也是依世俗语言的建立的方便. 对一部分众
生绝对是有必要的..
前面有师兄给的建议很好, 不接受的可以先放放...相信一定有合适的因缘来得到这个
答案..
P******n
发帖数: 329
23
之前我说我一直认为有泾渭分明的五蕴流。
现在我同意fivestone的看法,即,没有泾渭分明的五蕴流,否则就是身见。
这样一来,一个显然的问题就是因果会不会错乱。答案是如果抛弃那种认为有泾渭分明
的五蕴流的身见,根本就没有因果错乱不错乱这个问题,问因果错乱就已经带着那种固
有的身见了。阿含经里有教导:没有作者,没有受者,只有业报。当然有人会把这句话
理解成没有轮回的主体,并不能说明没有泾渭分明的五蕴之流,对于此,我无话可说,
因为我长期以来也一直这么认为。至于现在我为什么会有这个转变,我只能说来源于对
无常无我的思维观察。
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是,既然没有泾渭分明的五蕴流,为什么我们常看见“谁谁谁的前世
”这个说法?理解这个就像理解一个有多个自变量的函数,即这一世是函数的一个值,
而前世n多造作即是自变量。注意这里我只提到了前世n多造作,而没有提到是谁的造作
,这里的前世也不止前面一世,而是n多世。当我们说谁谁谁的前世,也就指这n多造作
中的一个。
再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是,佛住世的时候,经常会说某某某身坏命中,往生何处。既然没
有一个泾渭分明的五蕴流,那这个往生何处又做何解?特别是三果圣者,...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罗汉,杀贼,无生
阿罗汉到底有哪些定义?阿罗汉如果直接翻译就叫作应供,又称為杀贼,或称為无生,
一般民间有时也会把阿罗汉简称為罗汉。
如果以声闻的修行果位来讲,是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当他证得四果,也就是在
声闻人的最高果位时,他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是依照 佛所教导的四圣諦、八正道,他
在蕴、处、界裡面去作观行;他去观一切法苦、空、无我、无常,渐渐地、慢慢地去断
尽三界贪爱;从断我见断掉我见烦恼,再来断掉我执烦恼,所以在这一生捨寿的时候,
他愿意将自己、自我把他灭尽;所以当自我灭尽以后,他就不在三界中出生,所以就脱
离生死轮迴的苦,就直接入无餘涅槃,这样的一位圣者,我们就称他叫作阿罗汉。
所以阿罗汉是经过须陀洹、斯陀含和阿那含,来成就阿罗汉。须陀洹我们一般称他為初
果,斯陀含就是二果,阿那含就是三果,最后成就阿罗汉,就是我们俗称的四果。所以
阿罗汉很简单的一个定义是说:他能解脱於三界的束缚,所以阿罗汉又称呼為应供;恰
巧佛的十种称号当中也有一种叫作应供;阿罗汉也叫应供,佛也叫应供,所以有些人就
误认為,佛就等同於阿罗汉,阿罗汉就等同於佛,所以会有这样一个误解。有机会再进
一步说明。
应供的意思其实就是...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尊者阿姜查: 解脱之钥 (转载)
走中道
我是这样修持的。这是修持的捷径。即使你要同我争论佛法或者阿毗达摩,我不会参与
。与其争论,我会给你这个理由,让你充分思考。重要的是理解佛陀的教导,修行的中
心是放下。要带着觉知放下,而不是毫无觉知,象水牛奶牛那样什么也不关心。那是不
正确的。你放下,是因为你对常规世界与概念有了洞见,对不执取有了洞见。佛陀教导
说,开始时,你要多练习、多培养、多亲近。他教导我们这样做。你应当尽量亲近佛、
法、僧。他教导我们这样开始修,带着诚意与决心来靠近、紧紧抓住。
另外,佛陀关于不要嫉妒别人的一段教导,(在佛法传授上)有类似意义。他说,人们应
该靠自己的劳动成果谋生,用自己的奶牛水牛和田地养活自己。这样做没有恶业。如果
你取他人财产为生,会造恶业。许多人听了这个教导,信服这个教导,就去自食其力。
这样做当然有一些困难和苦。有苦,是因为他们得为自己的产业流汗。因此他们去见佛
陀,讲述自己的苦,抱怨说,产业正是麻烦不快的源头。过去佛陀教导他们,困难与麻
烦来自竞争,想获得本来属于别人的东西。因此他们理解成如果遵照这个教导自食其力
,不靠剥夺别人,那么一切麻烦就会解决。可他们那样做时,发现还是有麻烦...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你说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A B 是世间法, C D 是出世间法
牛顿是世间法, 因为看地到, 有计算
而相对论在能实证之前是出世间法?
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方式, 你不能够把世间和出世用刀切的, 也是龙树在中论中解释
了的
有前世后世就要有一个个体贯通? 这是一个你被时间欺骗了的结果
你觉得时间像河流一样过去就是寂灭
龙树是这样解释时间的, 这和现代物理学对时间的诠释很像了
观时品第十九
此下有三品,明从因到果──向得中的问题。向与得,是通于三乘的。三乘圣者,
由现观而悟证圣果,所经的时劫不同。如说:声闻,利根三生成办,钝根六十劫证果;
缘觉,利根四生成办,钝根百劫证果;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以现观品以下,说观
时品。三乘圣者的修因证果,也有不同。如说:声闻修四谛的因,证阿罗汉果;缘觉修
十二因缘的因,证辟支佛果;菩萨修六度万行的因,证无上佛果:所以说观因果品。三
乘圣者的修行,到某阶段,即成就他所应成就的功德;在某些情形下,又失坏了他的功
德。如初果有退或无退;七地前有退或无退等:所以说成坏品。上来所说的诸品,是各
就一事说;这三品,虽约向得中的问题而说,却可以通于一切,而含有普遍性...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你说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A B 是世间法, C D 是出世间法
牛顿是世间法, 因为看地到, 有计算
而相对论在能实证之前是出世间法?
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方式, 你不能够把世间和出世用刀切的, 也是龙树在中论中解释
了的
有前世后世就要有一个个体贯通? 这是一个你被时间欺骗了的结果
你觉得时间像河流一样过去就是寂灭
龙树是这样解释时间的, 这和现代物理学对时间的诠释很像了
观时品第十九
此下有三品,明从因到果──向得中的问题。向与得,是通于三乘的。三乘圣者,
由现观而悟证圣果,所经的时劫不同。如说:声闻,利根三生成办,钝根六十劫证果;
缘觉,利根四生成办,钝根百劫证果;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以现观品以下,说观
时品。三乘圣者的修因证果,也有不同。如说:声闻修四谛的因,证阿罗汉果;缘觉修
十二因缘的因,证辟支佛果;菩萨修六度万行的因,证无上佛果:所以说观因果品。三
乘圣者的修行,到某阶段,即成就他所应成就的功德;在某些情形下,又失坏了他的功
德。如初果有退或无退;七地前有退或无退等:所以说成坏品。上来所说的诸品,是各
就一事说;这三品,虽约向得中的问题而说,却可以通于一切,而含有普遍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宇宙生命的“事实真相”
佛教自称是“正法”,别的宗教也可以称他们是“正法”,凭什么说您们是“正法
”,别人不是?
“正法”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不是没有理性的标
准。“正法”就是对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及生命的现象,能够提出符合“事实真相”及可
以亲身验证的事实证据,才能称为“正法”。因为,正法是说明宇宙生命的“事实真相
”,故也称为“实相”。由于,释迦牟尼佛说出了“实相”,所以,众生才能够根据“
实相”的法道,逐渐修行而亲证解脱及成佛。
正法是有层次差别的,邪教以杀害众生作为正法,正教以行善求生天堂作为正法,
或以修定求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作为正法,但不究竟。佛教的小乘与中乘是以断除生死
轮回,实证无余涅槃作为正法,仍未究竟。佛教的大乘是亲证法界实相而且悟后进修到
成佛来广利众生,以此为正法,才是究竟。
既然“事实真相”才是“正法”,当然是可以亲身验证的,不是想像、猜测的学说
或议论而已。由于,佛教是强调亲身验证,是富有实证的精神,也符合现代科学的实验
精神。
佛法所谓的“明心见性”也以同样的“实证精神”加以检验,并亲身体验以确定其
正确性。佛教的“正法”正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虚空粉碎 大地沉落
要与大家一起讨论的议题是:禅宗就是禅定吗?
其实禅宗不是禅定,禅宗与禅定两者差异是非常的大;但是很多人却是误会了,以
为禅宗就是禅定。如果以为禅宗就是禅定,那误会就非常大,禅宗实证的内容也不是禅
定所证的内容,并且禅宗的悟入也不是透过禅定的方法而悟入,而是透过参禅的方法,
最后一念相应而悟入。
我们先从实证的内容来说:禅宗所实证的内涵不是禅定的内容。因为一般禅定的实
证内容是属于三界境界,例如四禅八定的世间有为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内容只是通于世
间法而已;因为禅定的实证内涵乃是意识境界,是与世间共,也与外道共。但是,禅宗
所证悟的标的却不是这些三界境界,禅宗所证悟的内容也不是意识境界,禅宗证悟的内
容是与禅定所证的内涵大大不同;禅宗所证悟的标的乃是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
,也就是生命的本源、因果的所依。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
真如,乃至有的经典直接叫作识、如、心;这个心的实证内涵不是第六识的境界,它所
实证的部分,禅宗所实证的内容乃是实证第八识真心,而不是七转识的妄心。佛陀及诸
大菩萨,常常会依于不同的根器众生,或依于不同层面,来用种种不同的名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一因的真实义
看见达照法师写的文章:《邪因外道-萧平实的“造神运动”》,不得不让人摇头
,世上竟然有这么荒谬的出家人,连最基本的佛法知见──能生万法的第一因,也就是
万法都要以真心第八识为根本依的道理都不知道,却在这里大放厥词,洋洋得意写了二
万多字来毁谤 平实导师,曝露他对佛法的无知,也曝露他没有任何佛法正知见。像这
样的人,若非处于末法时代,何能至此?真是可悲、可叹啊!也因此缘故,本文辨正,
都不尊称达照法师,仅以达照称呼之,何以故?达照本身没有佛法正知见故,将外道法
引入佛门,破坏 佛的正法故,毁谤完全符合 佛说的胜义僧 平实导师故;然而契经都
说,一但谤佛、谤法、谤胜义僧,其戒体(不论是声闻戒体或菩萨戒体)已失,本质已经
不是出家人,仅具有出家表相的凡夫而已,所以不尊称为达照法师,仅称达照而已。
一、第一因的真实义:
所谓第一因,即是无上因,表示没有其他的因可以超过祂,因为这个第一因、无上
因就是 佛所说的真心第八识,何以故?当中阴身投胎时,是由真心第八识携带意根投
胎于受精卵中。由于第八识有大种性自性的关系,能够执持受精卵,能够接触四大、摄
取四大,长养这个受精卵,使得这个受精卵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释印顺在《佛法概论》中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1
然大乘经与小乘论都是依于佛说而流传的典籍,佛从初转法轮到入涅槃,所说之法从无
矛盾之处,更不会把佛教分化,不论是教义或教派。对于三藏经论不能正确理解,无法
融会贯通者,才会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孔子于儒家之世间
道的说法都可以一以贯之了,何况是同为佛陀所说的三乘佛法竟然说会使佛教分化?释
印顺所说的有没有道理?值得我们来探讨。
注1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35
对佛法若不能通达,不要说是大乘、小乘,即使是同样的大乘法也会认为有冲突;
不是还有人说参禅不能与念佛同时修吗?他们说:参禅是空,念佛是有,禅与净土不同
路,不能合修;还说:参禅的人念了佛号就要漱口三日,听见佛号耳朵也要去洗一洗。
您若相信这种说法,那就只能站到一边去,那一边叫作佛门外道;以为说那是佛法,其
实是外道邪见。譬如经典说“一切诸法有生有灭有相有为”,这个大家容易信受;但到
了二转法轮,讲般若时,佛就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像达赖喇嘛这类不懂
佛法的人,就会说佛陀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一)

在讨论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得先从一场学术研讨会开始说起。话说公元2008年5月
31至6月1日,连续两天由某某大学和某某文教基金会,举办了第七届的“人间佛教薪火
相传学术研讨会”。在会中有人质疑某某法师认同大乘非佛说一事时,有位蓝姓教授是
如此回答的:“大乘非佛说在学术界已经是常识了。”意思是说:大乘非佛说已经是学
术界普遍承认的主张。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大乘法真的不是佛所亲说的吗?果真如此的
话,那么请问:出家二众早晚课诵《金刚经》和《心经》,究竟是在诵些什么呢?为了
证实大乘经典确实是佛所亲说,不是后人所杜撰,这个单元,就让我们来为您作完整的
介绍。
有关大乘非佛说的诤论,大约起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也就是在部派佛教后期,大
乘经典开始流行时,传统的各个佛教部派,不承认这些大乘佛教经典的地位,认为这些
经典,都不是释迦世尊所亲说;对这些大乘经典的权威性,及法义内容有所质疑,于是
就有了大乘非佛说这样的主张出现。因此大乘非佛说的论点,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了。虽然大乘非佛说,从古一直延烧到近代,但历代以来,总是有证悟的菩萨据理力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
释印顺在《般若经讲记》中说:“佛陀创觉了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1
然而,他所谓的“诸法实相”与“缘起性空的中道”却不是佛陀所开示的中道实相——
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而是否定第七、第八识而说的无因唯缘之意识心中“缘起性空、一
切法空”的概念,本质即是无因论、断灭空的六识论恶邪见。但释印顺却又怕被说是断
灭见,因此就施设建立了“意识细心”及“灭相真如”,正是兼具了断常二见,完全落
在二边,哪里会有中道可说!
佛法所说真正的中道是指胜义谛的真实中道,也就是诸法实相—第八识真心如来藏
—之涅槃中道体性。譬如《央掘魔罗经》卷 4:
(佛告文殊师利:)“是故如来说一乘中道离于二边,我真实、佛真实、法真实、
僧真实,是故说中道名摩诃衍。”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众生不知中道,妄
想说余中道。”2
就如经中所开示的,此唯一佛乘的大乘中道才是真正的中道,但因甚深微妙故众生
难知难解,因此世尊虽然在初转法轮时即已为众生宣演此涅槃本际之中道实相,然二乘
人不知不解唯一佛乘的胜妙义理故,闻佛开示后就解读成二乘法修行事相上之中道。譬
如《中阿含经》卷 43〈根本分别品〉:
莫求欲乐极下贱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再说《观经》中关于诸法实相的证得,从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开始,就渐次宣说理
入的部分,建立学人正确的知见,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1十方如来都是法界身,法界身即是诸佛法界藏身,行者于
此观进行时,要有正知见,了知法身虽然无形无相,但此法身却能变现蕴处界等一切法
,普遍涉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与众生同在;所以行者透过观想佛时,观想诸佛三十二相
八十种随形好同时,能够随应此智慧正理而不著于色相来想佛,故经中才说“应当要一
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这里就是在建立理行的正知见与行门要领。接下来,若是利根
的人,于《观经》中的第九观遍观一切色想时,即可悟入诸法实相如来藏,譬如说:
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
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2
“见十方一切诸佛”并不是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因为单是一佛的身相就已广大
无边,又如何能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这里指的是“亦见佛心”,即是见佛的法身,
不是见佛的应身与报身。法身即是诸法实相——如来藏,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说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3...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生大梦之形成
谈到五欲,一般人所了解的通常是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粗重的欲望;也就
是对于财物、男女色、名声、酒肉饮食以及睡眠等五种世间粗重境界的贪欲。而在佛法
当中,所谈的范围则就非常地宽广,把六种感官所接触到的五尘境界全都函盖在内了;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个识,在面对色尘、
声尘以及香、味、触尘等五种五尘境界的时候,就会对其中的韵味等等产生了乐受而爱
著不舍,因此而生起了贪著之心,想方设法想要继续追求或者保有,所以才称之为五欲
。而意识在这同时,又能够了别五尘境上所显现的微细法尘,产生了对事物的种种认识
,以及得失、分别等等的境界差别;所以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又合称
为六尘。
一般凡夫众生因为不了解五欲六尘本自虚妄不实,而执著以为是真实接触到、得到
的境界,所以就不断想方设法想要去执取,甚至不择手段而去造作了种种的恶业。而佛
弟子在听闻四念处、四圣谛等基础佛法知见之后呢,知道执著五欲六尘就是在积集未来
生死轮转的苦因,所以应当要摄心内住,而远离五欲六尘的贪爱。有许多修行人因此就
远避到渺无人烟的荒山野地,有的人因为没有办法降伏男女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佛法门三资粮之信
前面已经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殊胜的地方。念佛法门既然是这么殊胜,而且有那
么多好处--可以让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或者是往生到纯一清净的这个世界,
乃至可以帮助我们实证佛法明心见性--既然念佛法门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应该来
修集、来实践这个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主要修学的内容就是信、愿、行。信、愿、行是
三资粮,我们如果能够修集这个三资粮,就可以让我们逐步来达成我们的目标,所以我
们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到其他的清净世界,乃至要明心见性,都可以逐步
来完成。
我们首先来看这个求生诸佛净土的三资粮,首先就是要谈到“信”。信是信、愿、
行三资粮里面的首要。我们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好比是我们去
移民。如果我们要移民到美国去,我们首先要相信确实有美国的存在,如果我们不相信
这个世界上有美国,那我们怎么会想要去移民到那个地方去呢?所以说我们要往生西方
极乐世界,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首要就要先相信确实有西方极乐世界。那为什么我
们要相信呢?因为这是 佛陀跟我们讲的,佛陀祂有四智圆明。世尊能够有四智圆明的
道理,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所能够认识的非常有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就是禅定吗?
禅宗就是禅定吗?其实禅宗不是禅定,禅宗与禅定两者差异是非常的大;但是很
多人却是误会了,以为禅宗就是禅定。如果以为禅宗就是禅定,那误会就非常大,禅宗
实证的内容也不是禅定所证的内容,并且禅宗的悟入也不是透过禅定的方法而悟入,而
是透过参禅的方法,最后一念相应而悟入。
我们先从实证的内容来说:禅宗所实证的内涵不是禅定的内容。因为一般禅定的
实证内容是属于三界境界,例如四禅八定的世间有为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内容只是通于
世间法而已;因为禅定的实证内涵乃是意识境界,是与世间共,也与外道共。但是,禅
宗所证悟的标的却不是这些三界境界,禅宗所证悟的内容也不是意识境界,禅宗证悟的
内容是与禅定所证的内涵大大不同;禅宗所证悟的标的乃是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
藏,也就是生命的本源、因果的所依。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
、真如,乃至有的经典直接叫作识、如、心;这个心的实证内涵不是第六识的境界,它
所实证的部分,禅宗所实证的内容乃是实证第八识真心,而不是七转识的妄心。佛陀及
诸大菩萨,常常会依于不同的根器众生,或依于不同层面,来用种种不同的名称,来称
述这个第八识真心阿赖耶识,...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8
益西彭措堪布:
学佛人的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
学佛者应当谨记: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
下面三颂是语言方面取舍的教言。先讲一个故事: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
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大鹤就把它衔住飞过都邑。甲鱼一直不肯沉默,
不断地问:“这是什么?”这样大鹤就开口回答,刚一开口,甲鱼就坠落地上,被人们
屠食。我们不注意自己的口舌,就和这个比喻一样,随意开口诽谤或赞叹,容易成为堕
落之因。
下面正式讲教言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对境绝不能诽谤,什么对境绝不能赞叹,什么对境应当不赞不谤,
不加任何评论,然后按教言谨慎取舍。这些是因果上很重要的学处,如果取舍不对,单
单以自己的语言就会造下毁坏自他的恶业。语言上的取舍是一个大问题,这些方面一定
要学好,日常生活当中处处要谨慎。如果没有正知正念,一天以自己的口舌就可能造下
弥天罪业。
首先讲不能诽谤的地方:
不能诽谤有三种:
不谤众望所归者,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己善知识。
不能诽谤的方面有三种,就是不能诽谤众望所归的有德之士,不能诽谤他人买...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9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菩萨与六度波罗蜜---如本法师
大乘佛法以六度万行为修行大纲,菩萨修行在因地的时候,必须依六波罗蜜为修行法则
,一一进修入道,依六度波罗蜜的修证作为桥梁,才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到达涅槃安乐
的彼岸。也就是 菩萨修行为因,成就佛道是果,而由因到果之间,尚有一段距离,而
这段距离,就有待菩萨广修六度波罗蜜来圆满成就。
六度波罗蜜是菩萨实践的法门,是成就佛道的阶梯,是转凡入圣的宝筏;此六度法
门成就的时候,就是菩萨成就佛道的时候。
由此可知,菩萨道与六度波罗蜜是一体,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离六度无菩萨
,离菩萨无六度;六度因菩萨而有,有菩萨方有六度,菩萨与六度之关系,形影不离。
六度即:
一、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度悭贪。
二、持戒(律仪度、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度毁犯。
三、忍辱(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度嗔恚。
四、精进(断精进、修精进、求化精进)度懈怠。
五、禅定(身定、口定、意定)度散乱。
六、般若(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度愚痴。
菩萨道之精神与特色
菩萨道的精神与特色总摄归纳为五,即:一慈悲无尽。二智慧无尽。三时空无碍。
四空有...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6802
40
来自主题: _BibleStudy版 - 【一年精读圣经】7/9 箴言 第9章
【箴九7】「指斥亵慢人的必受辱骂,责备恶人的必被玷污。」
辱骂(和合、RSV,此译较好):吕译、思高、AV、RV 作「耻辱」。一个人越是顺着愚
昧而行,越少招致责备;一个人越是顺着智慧而行,却越多遭受责备;这样的责备乃是
智能施教的方式。「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太十三12~16)。
——《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九10】「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愚拙或智慧,这问题的关键,在乎迅速顺服或迟延不顺服。我们中间有些人
已经做了父母,我们知道有时儿女们在性情上的差别,是何等的大呢!有的孩子会立刻
顺服,另外有的以为借着拖延,就可以避免顺服。如果你的孩子是属于后者,而你又过
于懦弱,常常让他有路可遁,那么这位懂得拖延的孩子,实在是一个聪明者,因他的不
顺服是很成功的。但如果你坚持你的话,不许儿女有违,那么,你那位面对现实,立即
顺服的孩子,就更加聪明了。让我们清楚明白神的旨意,假如神的话可以打折扣,那么
你设法转弯抹角来避重就轻,也可算为聪明,但如果神是不改变的神,祂的旨意也是永
不改变的旨意,那你就该作智慧人了。请你立刻顺服,赎回光阴。
―― 倪柝声《...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宾克:神的圣洁(选自《神的属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5:57:13 2012, 美东)
http://wellsofgrace.com/messages/pink/sdsx/08.htm
第八章 神的圣洁
“主啊,谁敢不敬畏祢,不将荣耀归与祢的名呢?因为独有祢是圣的”(启15:4)。唯
独神的圣洁无所依赖,无限无度,永不改变。在圣经中,神常被称作“圣者”,因为祂
里面蕴含着一切美德。祂全然纯洁,无瑕无疵,甚至丝毫没有罪的痕迹。“神就是光,
在祂毫无黑暗”(约一1:5)。圣洁是神本性的卓越所在:伟大之神“至圣至荣”(出15
:11),因此我们读到“祢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哈1:13)。正如神的大能
与受造物天生的软弱,神的智慧与人知识的局限和错谬形成鲜明对比一样,祂的圣洁也
与一切道德污点和玷污完全对立。在古时,神就指定要以色列歌唱的人“颂赞祂圣洁的
妆饰”(代下20:21)。“神以能力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将震动世界的父子对话
将震动世界的父子对话(图)发表时间: 2016-07-02 20:00 作者: 当归
宝石埋在黄沙里,明珠混在鱼目中,如何发现,就看您的智慧了(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7月02日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从不同角
度做了不同的论述。而儒释道三家思想更是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即便在当今
社会,仍有不少信佛信道之人,每于亲朋相聚,说东道西,便难免涉及到此类话题,现
实中人真的信神吗,怎样才叫信?为什么信?佛家有句话:佛性一出,震动十方世界。
看看这位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很是发人深思!
父亲:儿子,我想和你谈谈(语气比较郑重,使孩子也认真对待起来)。
儿子:好吧,您说。
父亲:你说你信佛,你相信真的有佛吗?
儿子:相信,都知道释迦牟尼是佛。父亲:你没看见也信吗?
儿子:信,都传了二千多年了,那么多人信,还有许多佛教故事记载。父亲:好,如果
你出生在释迦牟尼佛时代,你遇到他会相信他是佛吗?
儿子:……
父亲:再若把二千多年前的事情换成现在,你也用现代人的思维想问题,看到一位衣衫
破旧或朴素的要饭人,在教人向善度化着人,你会把他和佛联系起来吗?
儿子:……
父亲:...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43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合集] 名侦探柯南分集剧情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Mon May 16 17:59:41 2011, 美东) 提到:
每楼对应一集~~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Mon May 16 18:00:30 2011, 美东) 提到:
名侦探柯南剧情第1集 云霄飞车杀人事件  酒会现场发生山崎总经理被害事件。解决
这个事件的是以福尔摩斯式的推理能力而声名大噪的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某天,
新一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同班同学毛利兰相约到游乐场游玩时,意外的在云霄飞车上遇到
了杀人事件,在新一的推理下,很快协助警方破了这个案子。不过,这时有两个黑衣人
的身影进入了新一的视线……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Mon May 16 18:01:03 2011, 美东) 提到:
名侦探柯南...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2365
44
中国祖先都是尊重强者
至于强者尊重不尊重圣者以及尊重哪个圣者就完全看强者喜好了……
S********6
发帖数: 1264
45
AKB48:不用沙林的奥姆真理教
字号:小中大2013-08-03 09:24:41
更多
79
关键字 >> 日本美少女偶像AKBAKB48精神现象学大岛优子渡边麻友前田敦子秋元康
日本人有组合美少女团的嗜好。如出道于1985年的小猫俱乐部(おニヤン子クラブ)。
如出道于1997年的早安少女(モーニング娘)等。推出真实世界鲜活,粉嫩,慵懒的青
春偶像,使粉丝们有意无意地陷入虚幻世界的喃喃呓语,获取精神和肉体上的自恋与意
淫,这是日本人的拿手好戏。而出道于2005年12月的AKB48则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再现。
那么,AKB48在日本意味着什么呢?
你可以说,它意味着新的性感群像的诞生。你看那掀动的超短裙在舞台上闪烁其词。白
色泳装透出本不该透出的私密。如最近大岛优子和渡边麻友二名主将,携手推出居家写
真。她们脱下上衣,蹦出青涩嫩乳在床上互拥互推,画面精致撩人。再如“王牌阿酱”
前田敦子第五本写真集《不器用》,去年3月由小学馆出版。这是她步入20岁后的首部
写真集。在巴黎街角眨眼的写真,以及非常有人气的舔嘴角的封面写真,性感诱人。
你可以说,它意味着AKB商法的诞生。《真夏的sounds ...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46
来看看 LZ所说的孔庙:
北魏太和初年,孝文帝下诏全国各郡县学均祀孔子,帝国的学子都奉孔子为先师。太和
十三年(489年)孝文帝在其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立“先圣庙”,这是在曲阜以外
建立的第一个孔庙。自此,孔庙在中国遍地开花。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的
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
文化蛮荒的元代却尊孔到了极致。元大德六年(1313年)至大德十年(1317年)在京师大都
建造专供帝王祭孔的庙宇。元代还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元年(1308年)武
宗在加封的诏书中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
。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可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续文献通考卷48,学校二》)。这一封号被题在了墓碑上“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
w*********g
发帖数: 30882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百年病灶:瓦哈比在中国
百年病灶:瓦哈比在中国
HuaLee
来自: HuaLee 2014-06-26 10:23:10
瓦哈比耶派在中国人们习惯称它为"三抬",因他们在礼拜当中,比其他穆斯林多抬两次手
,所以 人们称这伙人为"三抬",现在瓦哈比耶派不但在中国已经站住了脚跟,而且大有泛
滥之势,目前这个派别中传教的多半是年轻人,[因为懂伊斯兰教的人不可能参 加这个派
别],也有许多人不是传业宗教人士,不过在朝觐其间,或者通过其它渠道被国外或国内老
瓦哈比看准后,通过洗脑,临时培训一段时间后,就成为成了一 名传教大师,他们为了吸
引信徒,,不论走到哪儿都以金钱做诱饵,凡是加入他们的人,他们就给修建清真寺,并且
在节日其间还不时地送米,送面,送肉等,用这 种办法来笼络人心.[在我们这里,他们就
是这样做的],他们的大本营就在沙特阿拉伯,传教资金也由沙特政府提供. 他们每加入
一个新成员都要 拍照,建立个人档案,他们的传教活动都是有组织的,不但有上线人和下
线人,而且每个点都有一名负责人,都与沙特传教机构保持着关系.
一.瓦哈比派
近代伊斯兰教改革派别。18世纪中叶,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卜(1703——17...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8
两千年的噩梦——关于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
儒家文化的最大毒害在于它助长了宗法社会中反人性的一面。
它是以家庭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度,周易系辞中说:有天地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这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伦理学。可以说,儒家文化既
不关心天地鬼神,也不关心形而上学,它是一种专门研究怎样“治人”的学问。
一、礼
在汉语中有一个独特的词叫做“做人”,也就是说,人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自然
而然生成的,为什么要做呢?显然是因为自然的人不够完美(奇怪的是,在三字经中开
篇第一句就是在赞美人的本性)。那么,什么人才是完美的呢?孔子认为,上古的贤圣
是完美的,但因为孔子时代去圣已远,这些孔子心中的偶像是否真的完美是不可知的,
可以说,这些圣贤不过是孔子的想像而已。相反,与孔子同时代的许多圣贤(如老子)
他却视而不见,从三皇五帝到周公,这一系列圣人名单中,竟没有一个不是政治家,可
见,在孔子心目中,有政治抱负,能够立德、立功、立言者才是圣人,孔子自己也最想
成为这样一位圣人,可惜因为他并没有政治才能或运气不好,在功名上一生都未能如愿
,只好退而求其次——著书立说以立言。在孔子时代,战...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唐虞之道》存简29枚,竹简两端平齐,简长28.1至28.3厘米。
《唐虞之道》赞扬尧舜的禅让,着重叙述舜知命修身及具有的仁、义、孝、悌的品德。
简文有关舜的史实亦见于《史记·五帝本纪》等书,但简文全篇未见传本。 [1]
注①整理者为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简释文工作由彭浩(荆州博物馆)、刘祖信及王传
富负责。 [2]
文字释读编辑
释读: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
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故昔贤仁圣者如此。身穷不贪,没而弗利,穷仁矣。必正其身
,然后正世,圣道备矣。故唐虞之(道,禅)也。
夫圣人上事天,教民有尊也;下事地,教民有亲也;时事山川,教民有敬也;亲事祖庙
,教民孝也;太学之中,天子亲齿,教民弟也;先圣与后圣,考后而甄先,教民大顺之
道也。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施,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
。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六帝①兴于古,皆由此也。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
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古者虞舜笃事瞽叟②,乃戴其孝;忠事帝尧,乃戴其臣。爱亲
尊贤,虞舜其人也。禹治水,益治火,后稷治土,足民养生。(夫唯)顺乎脂...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469
50
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连载:大唐圣主李世民(7)(图)
周若水
李世民兵征天下(绘图: 曹醉梦 / 大纪元)
(接上)
第七章 隋炀帝丧命江都城 唐高祖登基太极殿
中原大乱,李密的瓦岗军又屡犯东都,东都急报一次次传到江南。杨广派心腹之臣王世
充帅江、淮劲卒回东都拒寇。此时的杨广已无心北归。为避战乱,杨广想在江南的丹阳
另建都城,企盼着凭藉长江天堑做为据守江南的屏障,继续做着他沉醉不知昏晓的南国
大梦。
杨广或许已经忘了,当年还是晋王的他,以二十岁的英年雄武,亲率五十一万隋兵,横
跨长江踏平南陈,将《玉树后庭花》之主陈叔宝押回长安,斩杀了南陈的奸佞臣子。天
堑似乎专为护佑贤德仁智之主,对于昏庸残暴之君,却毫无凭藉之用。
帝王一旦国破,他的宫殿、他的妃嫔、他的珍宝、他的公主……也就都成了别人的战利
品。隋文帝杨坚的宠妃宣华夫人,就是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后被杨广所蒸;杨广的
宠妃陈贵人陈婤,则是陈叔宝的第六女。那时的杨广,更想得到一位极品的南国佳人,
却不幸被大臣高颖斩杀了。
这位南国佳人张丽华,是陈叔宝的宠妃。陈叔宝处理国政时,都要将张丽华抱在膝上。
张丽华侍宠乱政,一手遮天,把个南陈朝廷搅得...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