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姚文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n
发帖数: 2343
1
左起)张春桥、江青、周恩来、姚文元、毛泽东、戚本禹、王力、关锋、穆欣
c*********d
发帖数: 9770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天安门事件真相——把“四人帮”利用《人民日报》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3 12:25:06 2019, 美东)
人民日报1978年11月21日第1版
本报记者
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天安门事件昭雪平反了!
天安门事件根本不是什么“反革命政治事件”,而完全是革命行动。这是人民的结论,
历史的结论。真理战胜了邪恶,被颠倒了的历史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这是华主席为首
的党中央领导我们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的伟大胜利,是坚持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
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的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社曾经被“四人帮”篡夺了领导权,成为他们制造反革命舆论的一个重要工具
。天安门事件前后,“四人帮”及其心腹利用《人民日报》搞了许多假情况,造了许多
谣言,上欺中央,下骗群众,对导致天安门广场流血事件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他们在
四月八日抛出的题为《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报道,歪曲事实,诬蔑群众,
陷害邓小平副主席...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
人民日报1978年11月21日第1版
本报记者
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天安门事件昭雪平反了!
天安门事件根本不是什么“反革命政治事件”,而完全是革命行动。这是人民的结论,
历史的结论。真理战胜了邪恶,被颠倒了的历史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这是华主席为首
的党中央领导我们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的伟大胜利,是坚持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
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的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社曾经被“四人帮”篡夺了领导权,成为他们制造反革命舆论的一个重要工具
。天安门事件前后,“四人帮”及其心腹利用《人民日报》搞了许多假情况,造了许多
谣言,上欺中央,下骗群众,对导致天安门广场流血事件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他们在
四月八日抛出的题为《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报道,歪曲事实,诬蔑群众,
陷害邓小平副主席;其后又利用这一事件,大作文章,疯狂镇压革命群众,妄图打倒从
中央到地方一大批党政军负责同志,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犯下了大罪。人民日报广大职工
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揭发了他们在天安门事件中犯下的大量罪行。现在,天安
门事件平反了,人民日报职工同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同时也深感有责任把被颠倒的
天安门事件的真相公之...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
毛泽东漏算哪一步棋致使身后其方针路线被翻盘?
本帖最后由 rave 于 2015-9-3 19:13 编辑
东方日报
汪东兴与毛泽东
林彪
人活百岁,终究要走。前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最近走了,享年一百岁。这一阵子中共
走了三位百岁元老:万里、张劲夫、汪东兴。以党内地位、革命资历而论,汪东兴最高
最深。他的特殊地位、特殊功劳也是许多革命元老不能比拟的。他在延安时期就是中央
警衞工作的领导人。解放后,出任中央警衞团团长,是毛皇帝的「御前带刀侍衞」。后
出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继续兼领「御林军」,可说是中央警衞工作资格最老的首长。
因为这个地位极为特殊、重要,毛皇帝崩后,他参与、策划、执行了抓捕江青、王洪文
、张春桥、姚文元的行动,作用关键,没有汪东兴,华国锋、叶剑英的「粉碎四人帮」
、「挽救革命、挽救党」是不可想像的。如果当年汪东兴站在「四人帮」一边,被抓捕
的就是华国锋、叶剑英及一大批革命元老,已被软禁的邓小平性命也堪忧。
汪东兴当年之所以站在华、叶一边,是因为他痛恨江青。这里面除了许多鸡零狗碎的「
日常恩怨」外,最重要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汪东兴曾经和毛皇帝的接班人林彪走得很近。
而江青和林彪在...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粉碎“四人帮”全景写真
http://www.sjzdx.gov.cn/Item-1625.aspx
来源:炎黄春秋杂志2000年第11期
作者:纪希晨
责任编辑:杨京彬
最后的岁月
健康情况一直较好的毛泽东,曾以矫健的体魄,乘风破浪,横渡万里长江。
但是从1971年“九一三”发生林彪叛逃事件以后,他的身体就日渐走下坡路了。林
彪,这个被写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上的接班人,“最最亲密的战友”的驾机逃亡,给毛泽
东以极大的精神创伤。
这次事件的打击如此沉重9即使像毛泽东这样身经百战,饱经沧桑,扭转了历史巨
轮的伟人,也是难以承受的。尽管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批阅文件、主持会议,听取报告;
像往昔一样的在宽大空旷的厅堂里踱步,从窗口凝望云天,远远注目着中南海的风光,
但是总难以压抑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他两天两夜不曾睡觉,不停地在房间的地毯上踱步
……
他感到孤独了,他常常躺进长沙发里,点燃一支烟,一支接一支地抽。他手捧着头
,望着烟头上的一丝青烟,陷入长时间的思考……
1971年11月下旬,毛泽东曾患过一次重病,经过医生全力抢救脱险,但是他的身体
一直没有复原,一双脚浮肿得很厉害。原先的鞋不能穿了,身边的人员只好赶制了两双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6
核心提示:“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
究小组”,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
学朗润园湖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
秀才们”根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
当时的“学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
江青曾得意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
江青把“梁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
责。”写作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
来的”。
摘自《读书文摘》2004年第12期
作者:尹家民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7
核心提示:“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
究小组”,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
学朗润园湖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
秀才们”根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
当时的“学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
江青曾得意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
江青把“梁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
责。”写作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
来的”。
摘自《读书文摘》2004年第12期
作者:尹家民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8

没有啊,那就全贴出来:
口述人:李传俊,1942年8月生,曾任北京军区部队机要参谋,1966年8月~1972年12月
在中央文革办事组工作。
口述时间:2004年7月30日
提问人:郑仲兵、李宇锋
参加者:王广宇、阎长贵
调入中央文革办公室
李宇锋(简称:李):您是什么时候调入中央文革办公室的?
李传俊(简称:俊):我是天津人,长在北京,1962年2月入党,大学文化程度。
1966年8月我在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任机要参谋,总政通过北京军区调我到中央文革小
组办公室(后改为办事组)工作。那时,军委三大总部和军事院校搞运动,所以总政只
能从野战部队调干部充实到中央文革办事机构工作。从全军各部队调来的有宋伟、田会
贞、高长山、张根成等,包括记者站记者在内有一百多人,都是资格比较老的营团职干
部,他们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我是最年轻的。不久,为了加强领
导力量,又调来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王道明、廖初江等。
最初,我搞文件收发,干了8个多月。1967年4、5月,王道明调任中央文革办事机
构总支书记,他就把我调到中央文革办公室下属的电话联络组负责电话记录和领导交办
事情。电话...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9
http://hx.cnd.org/?p=131589
【本文作者曾任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现在为中国人民争
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也是共识网组织撰写的《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2016)》的
主编之一。本文记述了1967年中国红卫兵代表团对阿尔巴尼亚的访问,也是中国红卫兵
对国外的唯一一次访问。】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一场“史无前例”、被认作是“伟大创举”的政治运动,在中国
大地上狂飚骤起。在这场“荡涤旧世界一切污泥浊水”、“誓让天下一片红”的汹涌大
潮中,坚信“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红卫兵,成为“天不怕地不怕”的时代骄子
,成为披风斩浪的“弄潮儿”。
他们不但要在全中国范围内扫残云,主沉浮,反修防变闹革命,同时还“以天下为己任
”,要在全世界范围内驱虎豹,缚苍龙,扫除一切害人虫,实现“赤遍全球是我家”的
革命抱负和理想。1967年,中国红卫兵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既是“激情燃烧”岁月
荒诞不经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极左思潮导致中国外交扭曲畸形的突出例证。
中国共青团全面瘫痪,姚文元率红卫兵组团出访阿尔巴尼亚,周恩来等人亲自送行
1967年,中国派出红卫兵...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于洪君:荒诞岁月中的荒诞外交:中国红卫兵代表团访阿记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17 14:18:46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31589
【本文作者曾任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现在为中国人民争
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也是共识网组织撰写的《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2016)》的
主编之一。本文记述了1967年中国红卫兵代表团对阿尔巴尼亚的访问,也是中国红卫兵
对国外的唯一一次访问。】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一场“史无前例”、被认作是“伟大创举”的政治运动,在中国
大地上狂飚骤起。在这场“荡涤旧世界一切污泥浊水”、“誓让天下一片红”的汹涌大
潮中,坚信“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红卫兵,成为“天不怕地不怕”的时代骄子
,成为披风斩浪的“弄潮儿”。
他们不但要在全中国范围内扫残云,主沉浮,反修防变闹革命,同时还“以天下为己任
”,要在全世界范围内驱虎豹,缚苍龙,扫除一切... 阅读全帖
O***2
发帖数: 622
11
辛子陵:毛泽东传位心路追踪——打开文化大革命黑匣子的密码(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如狂飙突起,把全国人民吹得晕头转向,也把全世界的观察家们
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毛泽东要干什么。许多善良的知识分子都是从正面意义上理解毛泽
东的。认为他的本意是要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要发动群众改造党,监督党,
使党革命化和民主化。这历史的一幕过去了四十多年之后,留下的浩瀚的决议、文告、
公报、声明、社论、传单、大批判文章以及各种不同角色的当事人的回忆录,仍使人眼
花缭乱,扑朔迷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毛泽东就是要把他的真实
意图深深地掩藏起来,这个目的他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例如至今有人说毛泽东充满了
高尚的动机,是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把事情搞乱了。其实,返璞归真,事情原很简
单,毛泽东要掩盖三年大跃进(主要是饿死三千七百五十万人)的错误,又犯了十年文
化大革命的错误,弄巧成拙,越描越黑。“人相食,你我要上书的!”刘少奇这话对毛
泽东的刺激太深了。要使自己死后不被清算,靠刘少奇是不行了。至于林彪,只是打倒
刘少奇的一根棍子,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而已。他玩接班人这张牌最终是要传位...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674
12
1979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由胡耀邦任组长的“两案”审理领导小组。汪文风任领导小
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二组(负责四人帮案)审讯组组长。《党史博览》2000年第12期
刊登由汪文风口述,王凡、刘东平整理的长文《隔离审查期间的“四人帮”主要成员》
,披露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毛远新等人的讯问过程。文章说,毛远新先
是抵触,后有悔悟,他在交代材料中得出结论:“文化大革命错了,完全错了,彻底错
了。”毛远新说:“文化大革命,自始至终,贯穿着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和广大群众所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与完全脱离实际的错误路线的斗争。
这种斗争,有时是公开讲话中就有差异,更多的时候采用各人都引用毛泽东的话,但引
用的内容不同,说出的道理不同,结果是以各说各的,各干各的方式来进行”,“‘文
化大革命’把一切都搞颠倒了,使国家落后的15年到20年,使广大干部、群众受害遭殃
,使党和国家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经部分中央领导人提议,发起组织“童怀周”编辑出版《天
安门革命诗抄》的汪文风,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他刚进中纪委,恰逢中央
决定把公...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突然发动“评《水浒》”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江青伺机反扑。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事情的发生,颇为偶然:
那是1975年5月26日,一个四十四岁的女讲师,奉召进入中南海,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她叫芦荻。笔者在1990年6月与芦荻作了长谈。据她说,她本名芦素琴,1931年出生在
东北辽阳。曾就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进入解放区,改名芦荻。1954年执教于中国
人民大学。“文革”中调往北京大学中文系。
毛泽东患眼疾以来,虽有张玉凤为他读文件、信件,但他毕竟是个酷爱文史、手不释卷
的人,要张玉凤读古籍,就勉为其难了。为此,毛泽东要中共中央办公厅遴选一位熟悉
古典文学的大学教师,为他侍读古籍。中共中央办公厅派人前往北京大学,从中文系教
师中初选了四位,内中有芦荻。毛泽东听了关于这四位教师的简历介绍,选中了芦荻。
其原因是毛泽东曾读过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历代文选》一书,芦荻是选注者
之一,他熟悉她的名字。
芦荻以极为偶然的机缘,进入中南海。夜里,她为毛泽东侍读。读毕,毛泽东常与她谈
论古典文学,有时一谈便是两三小时。在毛泽东晚年,很少有人能够这样经常跟毛泽东
长谈。
1975年8月14日...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4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13/163420065484.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3日16:34 南风窗
文_本刊记者 章剑锋 发自上海
斗室之间,尘埃尽染。堆满书籍的两张架子床上,蛛丝斜挂。3月上海,正值雨季
,天阴沉沉,破旧的书房里寒意犹深。午后,一只白猫悄悄走进来,一纵身,跳上了朱
永嘉的膝头。
猫的主人坐在两张架子床间的局促空地里,一盏灯打亮他的背面,整个面孔却为屋
内的阴暗笼罩。
“我的编制还在复旦,也不算复旦的人,基本上就在家里。他们给我生活费,给我
图书馆借书证,有这些条件我就够了……我出来的时候已经59岁了,退体金200块钱一
个月……”
34年前,运动需要,朱永嘉因“写作组”而兴,由复旦大学一名普通教员一跃而起
,成为上海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文革”期间,他直接领导着上海市委写作组
,专供张春桥、姚文元及当时的上海市官方“御用”,被张、姚等人倚为腹心。
身为通晓历史的知识分子,朱永嘉手眼虽能通天,但是机关览尽,内心始终处于一
种履冰临渊的彷徨状态。权力机器一旦开动,...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520
15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七号上午,我来到北京大学俄文楼,这是首都红卫兵代表大会总部
办公地点。午饭后我就顺便在工作人员宿舍睡个午觉。当时我担任北京航空院会革命委
员会主任和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常委职务。我也是首都红代会核心组的副组长。对于大学
红代会的日常工作由我校陈良同学,常驻红代会代表我处理。大部分时间忙于北航的运
动。
熟睡之中,我被陈良叫醒,他很激动地说:“快、快起来,清华出事啦!多少万人把
清华包围了,工人要强行拆除武斗工事,!”
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拍手叫道,“那太好了,那太好了!”
陈良问:“怎么好?
我说:“这样不就把武斗问题解决了吗?”
陈良说:“还搞不清怎么回事!”
我下了床说:“走,我们去看看。”
我们就赶紧从北大往清华走。清华大学围墙外面的路上人声鼎沸,停靠着许多卡车、
吉普、大轿车……我们走近看,车上贴着“北京针织总厂”“、新华印刷厂”等字样。
路边、树下、河坡到处是密集的工人。他们处在热烈而有组织的状况。
我看着这样少见的情景,想起谢富治在北京市革委员会跟我们讲过的话:“我可没你
们那么大的胆子,一声令下,随便就在北京开十万、二十万人...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16
◆◆◆◆◆◆◆◆◆◆◆◆◆◆◆◆◆◆
◆                ◆
◆  华 夏 文 摘 增 刊   ◆
◆  文革博物馆通讯(四六八)  ◆
◆                ◆
◆◆◆◆◆◆◆◆◆◆◆◆◆◆◆◆◆◆
China news digest -- chinese magazine(cnd-cm)
·—·—·中国新闻电脑网络(CND)主办·—·—·
—— 增刊 第六三五期 ——
(二○○八年三月十七日出版)
————————————————————————————————————
本期目录 (zk0803d)
————————————————————————————————————
【史海钩沉】 文革中对爱...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17
http://www.cnd.org/CR/ZK08/cr468.gb.html
【史海钩沉】
文革中对爱因斯坦的批判运动(上)
·胡大年·
〔本文摘自胡大年著《爱因斯坦在中国》(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一书
中的第五章:“爱因斯坦:从批判中重生的偶像”的原定稿。在中国出版时有所删
改——编者〕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对中国来说完全是一场悲剧和灾难。这场
主要由毛泽东个人发动的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可能是最具毁灭性的影响。〔1
〕由于文化大革命是以摧毁文化机构开始的,中国的科学和科学家都属于最严重的
受害者。文革期间,爱因斯坦和相对论遭到了有组织的批判。该批判运动于196
8年首先发难于北京,1970年代又在上海得以扩张和加强。陈伯达和姚文元支
持了这种批判,并利用它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在陈、姚这些激进的领导人倒台之
后,大多数政治和哲学上的批判都于1976年停止了。但由这些批判所引发的一
场关于相对论的大争论,却又持续了6个月。直到1979年,中国政府才正式给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四人帮”被捕当天都在干啥
送交者: 章无计2013年11月07日21:33:57于[史地人物]
江青悠闲地去摘苹果,张春桥在物色“伴”,姚文元一整天都心神不宁,王洪文去开政
治局常委会前还看了会电视,“四人帮”在1976年10月6日晚被粉碎,被捕前,江张姚
王四人中,姚文元当天似乎有种预感,他对女儿说“如果爸爸死了,你们不要难过”。
江青到景山公园摘苹果
1976年10月6日的白天,江青并没有预感到这是她仅存的自由日。当天上午,她打电话
给摄影师杜修贤,让他下午1点到毛泽东的住处“游泳池”来。杜修贤赶到时,曾在毛
泽东身边工作的人也来了。原来,江青召集他们学毛选,除了杜修贤,其他的人已学习
了多天。
“你们知道中央谁反对毛主席?”正学着,江青一声高腔惊得其他人抬起头,但谁也不
敢搭她的话头。江青见其他人茫然,很开心,拍了一下大腿:“万里!”再学习一会后
,江青又大谈起中央的局势:“中央领导人的排列顺序要按主席生前排列的排,谁也不
能改动……中央有人想整我,我不怕!”讲够了,江青才宣布:“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和大家合影。”
拍完照,杜修贤想走,被江青喊住了:“老杜别走!我们一起去景山公园摘苹果,还要
照一些照片。...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12853
19
我搜的时候, 看到姚文元回忆录, 很有意思:

姚文元新撰《回顾与反思》爆历史真相。
姚文元在回忆录被禁后,去年冬天又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就本人亲身经历,所参与、
所见的历史事实,能以回顾、叙事的形式写下来。他的这一要求获准,还为他配备了一
名资料助理员。
姚文元用了近八个月的时间,写了五万多字的《回顾与反思》,并澄清了若干重要历史
事件的真伪。其中爆出了若干历史真相,实际上这是他回忆录的简本。
以下是该《回顾与反思》的部分内容。
毛泽东对林彪外逃事件的反应
毛泽东在获知林彪乘飞机外逃苏联时,还不全信,他叫总理(周恩来)再了解进一步情
况。等到林彪乘飞机外逃已四个多小时,警卫部队找不到林彪后,总理作第三次报告时
,毛泽东还半信半疑,对在场的政治局委员说:「他(林彪)会害怕我不能容留他,要
走人。」毛仰望著天花板长叹一口气,说:「高,高超!我被他骗了,骗了二十二年。
你们都被骗了!不要做事后诸葛亮!」毛泽东还指著周恩来、江青责骂道:「一个总理
,一个我老婆,都把副主席抬得天一样高,我也受你们的骗了。」
姚文元写道:林彪事件后,毛泽东一度精神恍惚,摔东西,骂人,驱赶身边的工作人员
。有时,...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8441
20
文革悲剧之谜的解释:
张春桥是蓝衣社(华蒂社)特务而非叛徒
——对于文化大革命性质的再思考
何新按语:2003年,我在《论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晚期思想》一文中论及:
“文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毛所使用的江张姚王一流皆属下下流品人物。此辈
既缺乏政治智慧与才能,其人格形态又至为猬琐卑劣,唯以诌佞毛泽东为能事(于二十
四史中可入《倖臣传》)。”
本文即是对此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后草写的续篇。
顺便说明:本文所引用的史料和资料来自中共中央关于四人帮政治历史的文件、建国以
来毛泽东文稿以及国内公开出版的有关回忆录和文革史料。
1977年中共中央关于四人帮罪行文件的附件之一:
导 论
毛泽东说:“我一生就是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打倒国民党蒋介石,一件是文化大革命。”
【背景资料】
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回忆:“见过尼克松后,有一天他对我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两
件事,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那个小岛上,另一件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我说:你做了那
么多的事,怎么只有两件?他说:值得提的就是这两件。”
这两件事均彻底改变了中国现代史。但是对于后一件事——文化大革命,尽管当事人的
回忆以及有关史料已...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1
2008年08月25日09:0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十年前,我们几个人都在中央警卫部队工作。我们有幸直接参加了解决“四人帮”的
战斗。这场伟大斗争是在华国锋、叶剑英直接领导指挥下,由汪东兴具体组织实施的,
任务由中央警卫局和中央警卫团执行。除了组织指挥、值班联络、后勤保障的同志外,
还抽调了十几人组成四个行动组。第一组:组长李广银,组员霍际隆、吴兴路、王志民
,负责解决王洪文;第二组:组长纪和富,组员蒋廷贵(本文口述者之一,时任中央警
卫团二大队大队长,退休前任中央警卫团常务副团长)、徐金升(本文口述者之一,时
任中央警卫团一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退休前任中央警卫团副团长)、任子超,负责解决
张春桥;第三组:组长高云江,组员黄介元(本文口述者之一,时任中央警卫团警卫科
副科长,退休时任中央警卫局警卫处警卫参谋)、马盼秋、马晓先(女),负责解决江
青;第四组:组长滕和松(本文口述者之一,时任中央警卫局警卫值班室一科科长,退
休前任中央警卫局警卫处警卫秘书),组员康海群、张云生(本文口述者之一,时任中
央警卫团警卫科警卫参谋,退休前任中央警卫局警卫处警卫参谋)、高风利,负责解决
姚文元。另有李...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767cad0100wrir.html
老友 http://blog.sina.com.cn/u/1937145005
文革史料: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罗思鼎、初澜
梁效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
判组的笔名,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
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还用过柏青、高路、景华、安杰、秦怀文、郭平、施
均、金戈、万山红、祝小章、梁小章等十几个笔名,但以“梁效”的使用频率最高、名
声最大。
与同时期的“罗思鼎”(上海市委写作组)、“池恒”(《红旗》杂志写作组)、
“初澜”(文化部写作组)等其他写作组相比,梁效更具有政治影响力,其消息来源也
更广,名气更大,网罗的知名学者更多。
梁效产生的历史背景
1973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筹备十大的工作会议。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
议上,毛泽东批驳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
路线... 阅读全帖
h*******2
发帖数: 5093
23
来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aha
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7750447.html
粉碎“四人帮”,是当代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历时十年、给中华民族带来深
重灾难的"文革"浩劫从此结束,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隔离审查”,22日,《人民日报》进行了公开报道
。在这十余天的时间里,“四人帮”垮台的消息是如何迅速传遍全国的?“小道消息”
在人民大众中又是如何悄然传播的?人们得知喜讯初则震惊,既又怀疑,随后便是惊喜
,这种得到重大喜讯唯恐不确的急迫心情,又是怎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和党心、民
心所向的?莽东鸿同志的文章,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引子
1976年10月6日晚8时至8时30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及毛远新,被以华
国锋、叶剑英为首的党中央“隔离审查”。中央为稳定局势,在此后的半个月内,逐步
实施向党的高层内部传达"四人帮"垮台的消息,同时禁止传媒公开报道有关消息。但是
,"小道消息"仍然迅速传遍全国。消息传到哪里,哪里的人们开始都是震惊、怀疑,随
后便是惊喜。
1.传达:由高层至基层...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接班人与文革起源
辛子陵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南京军事学院出版社社长、
国防大学《当代中国》编辑室主任等职。其七十万字巨著《红太阳的陨落:千秋功罪毛
泽东》影响甚大。
1966年文化大革命如狂飙突起,把全国人民吹得晕头转向,也把全世界的观察家们
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毛泽东要干什么。许多善良的知识份子都是从正面意义上理解毛泽
东的。认为他的本意是要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要发动群众改造党,监督党,
使党革命化和民主化。这历史的一幕过去了四十多年之后,留下的浩瀚的决议、文告、
公报、声明、社论、传单、大批判文章以及各种不同角色的当事人的回忆录,仍使人眼
花缭乱,扑朔迷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毛泽东就是要把他的真实
意图深深地掩藏起来,这个目的他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例如至今有人说毛泽东充满了
高尚的动机,是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把事情搞乱了。其实,返璞归真,事情原很简
单,毛泽东要掩盖三年大跃进(主要是饿死三千七百五十万人)的错误,又犯了十年文
化大革命的错误,弄巧成拙,越描越黑。“人相食,你我要上书的!”刘少奇这话对毛
泽东的刺激太深了。要使自己死后...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5
www.bcbay.com 2015-05-16
中共党史学者辛子陵认为,文革期间,毛泽东为了保证自己身后不被清算,决定传
位江青、毛远新。毛泽东将政治舞台上的人物换了一茬又一茬,绕这么大的弯子,就是
为了让江青在他去世时顺利接班。毛泽东打接班人的牌,选辅政大臣,以革命的名义,
完成家天下的布局,这是打开文革这个黑匣子的密码。毛泽东与全党博弈,眼看完成了
家天下的布局,但功亏一篑,最后输了。本文选自中评网,原题为《毛泽东,接班人与
文革起源》,作者辛子陵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南
京军事学院出版社社长、国防大学《当代中国》编辑室主任等职。其七十万字巨著《红
太阳的陨落:千秋功罪毛泽东》影响甚大。
1966年文化大革命如狂飙突起,把全国人民吹得晕头转向,也把全世界的观察家们
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毛泽东要干什么。许多善良的知识份子都是从正面意义上理解毛泽
东的。认为他的本意是要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要发动群众改造党,监督党,
使党革命化和民主化。这历史的一幕过去了四十多年之后,留下的浩瀚的决议、文告、
公报、声明、社论、传单、大批判文章以及各种不同角...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6
http://history.sina.com.cn/bk/wgs/2014-05-18/212191175.shtml
2014年05月18日21:21人民网
“文化大革命”骇人听闻,不堪回首。然而,“文化大革命”究竟是怎么搞起来的
?毛泽东说:“‘文化大革命’这个火是我放起来的!”林彪1966年10月25日在中央工
作会议上讲话时也指出:“这个运动(指“文化大革命”)从头到尾是主席发动的,主席
领导的。”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点燃了“文革”的第一把火。针对姚文元
文章的出笼,江青曾说:“因为主席允许,我才敢于去组织这篇文章。对外保密,保密
了七八个月……”
毛泽东为什么要放“文化大革命”这个火?又怎样放这个火的呢?应该说,这决不
是他一时的冲动,而是自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来,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
”倾错误日积月累逐渐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毛泽东看来,当时的党中央已经出现了修正
主义,资本主义复辟迫在眉睫,时刻都可能发生,如不发动一场大革命,党就要变质,
国家就要变颜色了。毛泽东1966年10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说:“引起警惕,
还是二十三条那个时...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27
由于江青在毛泽东去世前后的一系列恶行已经重重得罪了汪东兴,叶剑英对此也非常
清楚,而他本人与汪东兴的关系过去一直还比较好。
此时中南海和中央各部门的警卫由汪东兴指挥的8341部队负责,因此粉碎“四人帮
”能得到他的支持最好。
叶剑英在参加毛主席吊唁仪式的第二天,于中间休息的时候到福建厅找到汪东兴。
见面后叶剑英便说:
“一方面我来看看你,一方面来听听你对形势的看法。毛主席逝世是一件很不幸的
大事,我们都很悲痛,可是还有人不顾大局多方干扰。江青在讨论毛主席丧事的会议上
,闹着要开除邓小平同志的党籍。姚文元跟着起哄,不必去说它了。而政治局中竟有人
毫无根据地说主席脸色发紫,怀疑是医生害死的,弄得医生们很紧张。好在王洪文、张
春桥都参加值班,不然又要颠倒是非了……”
叶剑英说“来听听你对形势的看法”,显然是想让汪东兴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这
时汪东兴马上表示了对江青一伙的强烈不满,并说了一些这些家伙胡闹的细节。
叶剑英接着问:“现在江青他们还在中南海活动吗?”
汪东兴回答:“江青这两天在中南海跑到毛主席住地,要看主席那里的文件,被拒
绝后江青大为不满,她又要闹事了。主席逝世后,他们的活动更加频...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4304
28
25年前的10月6日,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历史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20多年过
去了,有关这场斗争的方方面面,已有大量的文章和作品陆续问世。但参与这场斗争的
亲历者之一,原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部队政委武健华同志最新撰写的长篇回忆,确
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在此我们选摘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毛主席逝世,举国悲痛。1976年9月9日,凌晨2时许,中央政治局在毛主席住地召
开紧急会议,讨论治丧问题。江青在会上大哭大闹,说毛主席是被邓小平气死的,要求
政治局继续批邓并立即作出开除邓小平党籍的决定。江青闹得很厉害,致使会议没法继
续讨论问题了。后经与会大多数政治局同志的抵制,一致认为治丧问题是当务之急,会
议才没有讨论江青提出的问题。
会议接着研究,如何解决毛主席的遗体保留问题。“四人帮”这时躲开了,他们不
参与这件事情是存心找茬儿。如果不保留毛主席的遗体,“四人帮”就会将它作为指责
中央和华国锋的一条罪状;保存遗体的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很大,如果要保留,一旦遗
体出现了意外的情况,那就更是逃不掉的一条罪状。“四人帮”居心险恶,因为这件事
,华国锋还同江青吵过。
1976年9月10日,...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ongfong5 (fongfong5), 信区: History
标 题: 8341部队指挥人汪东兴为何支持抓捕江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4 21:05:24 2011, 美东)
由于江青在毛泽东去世前后的一系列恶行已经重重得罪了汪东兴,叶剑英对此也非常
清楚,而他本人与汪东兴的关系过去一直还比较好。
此时中南海和中央各部门的警卫由汪东兴指挥的8341部队负责,因此粉碎“四人帮
”能得到他的支持最好。
叶剑英在参加毛主席吊唁仪式的第二天,于中间休息的时候到福建厅找到汪东兴。
见面后叶剑英便说:
“一方面我来看看你,一方面来听听你对形势的看法。毛主席逝世是一件很不幸的
大事,我们都很悲痛,可是还有人不顾大局多方干扰。江青在讨论毛主席丧事的会议上
,闹着要开除邓小平同志的党籍。姚文元跟着起哄,不必去说它了。而政治局中竟有人
毫无根据地说主席脸色发紫,怀疑是医生害死的,弄得医生们很紧张。好在王洪文、张
春桥都参加值班,不然又要颠倒是非了……”
叶剑英说“来听听你对形势的看法”,显然是想让汪东兴表明自...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0
海外经常会“精心编造”关于中国政坛的种种荒诞的政治谣言,诸如“华国锋是毛泽东
长子”、“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是胡乔木所写”、“彭加木出现在美国华盛顿餐馆
”等,还有所谓“田家英是汪东兴指使内卫枪杀”,甚至还谣传所谓“毛泽东涉暗杀田
家英案”。( 2002年香港《动向》杂志刊登罗冰的文章《毛泽东涉暗杀田家英案》,称
田家英不是自杀而亡,而是被汪东兴的警卫开枪打死,并暗示此事与毛泽东有关系。这
篇文章在海外广为传播。其实,所谓田家英是“他杀”,纯系子虚乌有的讹传。)
我曾采访过与毛泽东秘书田家英之死相关的当事人田家英夫人董边,“中央文革”小组
组长陈伯达,组员王力、关锋、戚本禹,还采访了田家英挚友、毛泽东通讯秘书李锐。
现把我采访所得的情况,记述如下。
田家英夫人谈田家英离世的前夜
我1989年9月16日、17日在北京采访田家英夫人董边,录了7盒磁带,她很详细回忆了田
家英之死。我至今仍保存着她的谈话磁带。
董边说,1966年5月22日——星期日,这天给了田家英沉重的一击。
下午三时,中南海“喜福堂”田家英家门口(据董边记忆——作者注),忽然来了一辆轿
车。从车上下来三个人——中共中央组...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ongfong5 (fongfong5), 信区: History
标 题: 8341部队指挥人汪东兴为何支持抓捕江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4 21:05:24 2011, 美东)
由于江青在毛泽东去世前后的一系列恶行已经重重得罪了汪东兴,叶剑英对此也非常
清楚,而他本人与汪东兴的关系过去一直还比较好。
此时中南海和中央各部门的警卫由汪东兴指挥的8341部队负责,因此粉碎“四人帮
”能得到他的支持最好。
叶剑英在参加毛主席吊唁仪式的第二天,于中间休息的时候到福建厅找到汪东兴。
见面后叶剑英便说:
“一方面我来看看你,一方面来听听你对形势的看法。毛主席逝世是一件很不幸的
大事,我们都很悲痛,可是还有人不顾大局多方干扰。江青在讨论毛主席丧事的会议上
,闹着要开除邓小平同志的党籍。姚文元跟着起哄,不必去说它了。而政治局中竟有人
毫无根据地说主席脸色发紫,怀疑是医生害死的,弄得医生们很紧张。好在王洪文、张
春桥都参加值班,不然又要颠倒是非了……”
叶剑英说“来听听你对形势的看法”,显然是想让汪东兴表明自...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陈丕显回忆录中的真假史实
http://history.dwnews.com/news/2014-04-04/59463061.html

【多维历史】2014年04月04日 06:16
专述文革经历的高干回忆录,近年极之罕见。故此,副标题为“在‘一月风暴’的中心
”的《陈丕显回忆录》年初在境内外同时高调推出,各地报刊又争相转载推介,就显得
有点儿特别而不寻常。〔1〕
陈丕显文革前夕官至华东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是中共建国以降继陈毅、柯庆施
后中国这一最大都会的一把手。文革后,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陈自
述写该书的目的,“是想从一个角度揭露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的罪行”。作者特别引
述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的定
性——“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
重灾难的内乱”,并称,他的这部书稿,就是“遵循这个决议所阐明的原则,以我在‘
文革’中的经历来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探索和研究”。〔2〕
那末,我们还是看一看,作为典型的官式文革史观——“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
团利用”这一所谓“原则”,究竟谬误何在?而陈丕显...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泽东的“南姚北禹”
送交者: 仰望星空2011年11月17日09:49:05于[天下论坛]
-11-17 00:12 作者:李桑榆
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一旦新闻成为政治的女仆,新闻人抛弃客观、公正立场,而为
政客驱使,新闻就成了谣言的散发地,政治运动的催发剂。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针对文化
的杀戮,也是针对文化人的杀戮。当年,在1950年,针对“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揭
开整肃知识份子之序幕,1957年“反右斗争”的幸存者们,如周扬、舒芜等无一幸免被
文化大革命所打倒。
毛泽东亲自树立了新的文化权威与舆论操控者。戚本禹1965年12月8日在《红旗》杂志
第十三期发表发表《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攻击翦伯赞是“超阶级”、“纯客观”的资
产阶级观点。受到毛泽东称赞:“现在的权威是谁?是姚文元、戚本禹……要年纪小的
、学问少的、立场稳的、有政治经验的坚定的人来接班。”成为毛的笔杆子,姚文元和
戚本禹红极一时,人称“南姚北禹”。
文革前的普通新闻人
姚文元父亲是翻译家姚蓬子,和胡风是朋友,姚文元也算是胡风的弟子。他21岁时,恰
逢自己崇拜的胡风受到全国性大批判,父亲也被牵连,他也被调查。
我们无法探知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在...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4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0_09
批林批孔大会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8年第8期 作者:史义军 原题为:“九一三”事件后的“批
林”内情
林彪事件给全党和政坛带来强烈震动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林彪
集团的余党或自杀毙命,或束手就擒。林彪集团的灭亡,客观上宣告了毛泽东的“文化
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也给全党和政坛带来了强烈的震动。4天后,即1971年9月
17日,周恩来将《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稿报毛泽东审查。这份通知稿的主要内容
是:一、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叛党叛国,
自取灭亡。二、林彪叛党叛国,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来阶级斗争和
两条路线斗争的继续,是林彪这个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阴谋家的总暴露、总破产。三
、我们党是从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四、当前全党必须提高革命
警惕,防止敌人破坏,必须继续加强战备。五、林彪叛党叛国问题,根据内外有别、有
...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5
http://www.wengewang.org
第一章 邂逅
按:以下文字从美国女学者罗克珊·维特克《江青同志》一书第一章17-42页(Comrade
Chiang Ch'ing by Witke, Roxane, Publisher: Little, Brown and Co. 1977)节译
,黎漓译,江上有奇峰校。
1971年夏,在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不承认”原则之后,中美关系开始发生戏剧性的转变
,由此也引发了我意想
不到的中国之行。“不承认”原则源于我们“冷战”期间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从中共方
面看,是美国政府自己
找上门来的。在这一奇怪的时刻,源于“现实政治”的原理,我们原来对中国所持的对
立立场,开始转为急于
与之进行对话。紧接着基辛格国务卿与周恩来总理的秘密会晤之后的是尼克松总统大肆
招摇的北京之行。
革命中国的领导者们能把八亿多人的力量团结起来,以对抗那些过去曾经统治过他们的
外部势力。对他们的成
绩,我们不能不表示钦佩。同时出于某种政治上的原因,我们又要与他们对抗。现在,
当人们从电视上看着这
场历史性会面的镜头时,不禁要问:我们原来那种含糊而又奇怪的政策,是否应该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6
http://history.sina.com.cn/bk/wgs/2013-11-29/180675480.shtml
2013年11月29日18:06 党史博览
核心提示:“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是社会法西斯主义,他们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
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的家长制
生活。当然,我们不否定他在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革命者在历史上
曾给过他应有的地位和支持。”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8年第8期 作者:史义军 原题为:“九一三”事件后的
“批林”内情
林彪事件给全党和政坛带来强烈震动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
林彪集团的余党或自杀毙命,或束手就擒。林彪集团的灭亡,客观上宣告了毛泽东的“
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也给全党和政坛带来了强烈的震动。4天后,即1971
年9月17日,周恩来将《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稿报毛泽东审查。这份通知稿的主
要内容是:一、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叛党
叛国,自取灭亡。二、林彪叛党叛国,是长期...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7
在“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作者,即第一个将“血统论”通俗化的前北
京四中学生刘辉宣的回忆录里,是这么说遇罗克之死的:
"后来才知道他的死不是因为《出身论》,而是在“文革”前不久发表的反驳姚文元对
《海瑞罢官》批判的文章,那就是反对文化大革命。"
刘辉宣很聪明地给遇罗克之死安了个理由——反对姚文元即反对文革。不过这个确乎是
在嫁祸。因为没有写《出身论》只反驳姚文元的人,似乎都没被枪毙。
让我们看看第一个反驳姚文元的人——马捷的命运吧。
马捷,本名马以鑫,出生于1948年4月21日,是上海敬业中学学生。撰写此文时年方17
岁半,文革爆发时则满了18岁。写完这篇文章后没多久,就赶上高考改革,于是马捷和
大部分同龄人一样,去了黑龙江嫩江农场。最有意思的是,马捷撰文反驳姚文元一事居
然在农场里传开了,农场领导知道马捷反驳文革红人姚文元后居然没有给他小鞋穿,居
然还把他调到文艺宣传队发挥特长。更有意思的是,在1973年,马捷居然被推荐上了上
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为一名当时非常吃香也非常难得的工农兵大学生。现在的马捷,
即马以鑫,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博导。
如果遇罗克知道同样撰文...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8
在“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作者,即第一个将“血统论”通俗化的前北
京四中学生刘辉宣的回忆录里,是这么说遇罗克之死的:
"后来才知道他的死不是因为《出身论》,而是在“文革”前不久发表的反驳姚文元对
《海瑞罢官》批判的文章,那就是反对文化大革命。"
刘辉宣很聪明地给遇罗克之死安了个理由——反对姚文元即反对文革。不过这个确乎是
在嫁祸。因为没有写《出身论》只反驳姚文元的人,似乎都没被枪毙。
让我们看看第一个反驳姚文元的人——马捷的命运吧。
马捷,本名马以鑫,出生于1948年4月21日,是上海敬业中学学生。撰写此文时年方17
岁半,文革爆发时则满了18岁。写完这篇文章后没多久,就赶上高考改革,于是马捷和
大部分同龄人一样,去了黑龙江嫩江农场。最有意思的是,马捷撰文反驳姚文元一事居
然在农场里传开了,农场领导知道马捷反驳文革红人姚文元后居然没有给他小鞋穿,居
然还把他调到文艺宣传队发挥特长。更有意思的是,在1973年,马捷居然被推荐上了上
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为一名当时非常吃香也非常难得的工农兵大学生。现在的马捷,
即马以鑫,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博导。
如果遇罗克知道同样撰文...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9
☆─────────────────────────────────────☆
tgbrfv (cn) 于 (Sun Feb 5 12:53:13 2012,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jiapingao (jia ping ao),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三重门》里大量的有关毛时代的资讯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5 12:45:52 2012,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cd70301010is5.html
在《三重门》里,出现了大量的有关毛时代的一些资讯,不要说是中学生韩寒了,就是
那个时代的人,也没有如此深刻的储备。
小说里写道:“林父高论说最好挑一个贯通语数外的老师,……毛泽东有教诲——守住
一个,吃掉一个!发表完后得意地笑。”
这段话里的毛泽东的语录,一般人还真的不知道。中学生韩寒却熟练运用,涉笔成趣。
再看这一段:“另一种是‘蛇吞式’,一口一个,饥不择食,石头也下咽。太粗暴,都
给人以不安全感。况且毛主席教导我们‘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于是林雨翔猛咬一
口,...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九一三事件 毛泽东六大部署把林彪逼上绝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5 21:39:12 2015, 美东)
——毛泽东逼出来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作者:王年一、何蜀、陈昭
林彪对毛泽东的故伎重施自然有数,但林彪既不像彭德怀那样据理力争,也不像刘少奇
那样认真检讨,而是采取他独具特色的对策:一顶二拖。于是,毛泽东为了达到打倒林
彪的目的,展开了一系列“把林彪逼上绝路”的六大部署。毛泽东把林彪逼到这一步,
林彪已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彼时彼地,林彪还能怎么办?低头认“罪”显然是行不通
的,彭德怀、刘少奇不是都低头认“罪”了吗?但他们的下场如何?林彪不想“认罪”
,只想“认命”,“反正活不多久了,死也死在这里。一是坐牢,二是“从容就义”,
但叶群、林立果又不愿意认命,于是就有了林彪被逼出逃的“九一三”事件。
毛泽东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以推行“文化大革命”,曾把原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
树为党的第二号人物,并在1...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1
——毛泽东逼出来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作者:王年一、何蜀、陈昭
林彪对毛泽东的故伎重施自然有数,但林彪既不像彭德怀那样据理力争,也不像刘少奇
那样认真检讨,而是采取他独具特色的对策:一顶二拖。于是,毛泽东为了达到打倒林
彪的目的,展开了一系列“把林彪逼上绝路”的六大部署。毛泽东把林彪逼到这一步,
林彪已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彼时彼地,林彪还能怎么办?低头认“罪”显然是行不通
的,彭德怀、刘少奇不是都低头认“罪”了吗?但他们的下场如何?林彪不想“认罪”
,只想“认命”,“反正活不多久了,死也死在这里。一是坐牢,二是“从容就义”,
但叶群、林立果又不愿意认命,于是就有了林彪被逼出逃的“九一三”事件。
毛泽东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以推行“文化大革命”,曾把原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
树为党的第二号人物,并在1969年春天召开的中共“九大”上正式确定林彪为毛泽东的
接班人。那时在全国各地每天例行的“政治祈祷”(“早请示晚汇报”仪式)中,大家
都要“颂祷”这样两句话:“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敬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然而,
两年之后,中共中央突然宣布,1971年9月13日,林彪“仓惶出逃,坠机在蒙古”...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2
——毛泽东逼出来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作者:王年一、何蜀、陈昭
林彪对毛泽东的故伎重施自然有数,但林彪既不像彭德怀那样据理力争,也不像刘少奇
那样认真检讨,而是采取他独具特色的对策:一顶二拖。于是,毛泽东为了达到打倒林
彪的目的,展开了一系列“把林彪逼上绝路”的六大部署。毛泽东把林彪逼到这一步,
林彪已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彼时彼地,林彪还能怎么办?低头认“罪”显然是行不通
的,彭德怀、刘少奇不是都低头认“罪”了吗?但他们的下场如何?林彪不想“认罪”
,只想“认命”,“反正活不多久了,死也死在这里。一是坐牢,二是“从容就义”,
但叶群、林立果又不愿意认命,于是就有了林彪被逼出逃的“九一三”事件。
毛泽东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以推行“文化大革命”,曾把原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
树为党的第二号人物,并在1969年春天召开的中共“九大”上正式确定林彪为毛泽东的
接班人。那时在全国各地每天例行的“政治祈祷”(“早请示晚汇报”仪式)中,大家
都要“颂祷”这样两句话:“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敬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然而,
两年之后,中共中央突然宣布,1971年9月13日,林彪“仓惶出逃,坠机在蒙古”...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43
中共中央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的通知
中发[1976]16号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大军区、省军区、野战军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党委
、领导小组或党的核心小组,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
现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通知你们。
一,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进行反党篡权的阴谋活动,罪行极为严重。
他们不听毛主席的话,肆意篡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国内国际一系
列问题上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搞修正主义。
他们结成“四人帮”,进行分裂党。篡党夺权的宗派活动。一九士四年十月,“四人帮
”背着中央政治局,私自派王洪文去见毛主席,告周恩来总理的状,妄图利用十届二中
全会和四届人大组织他们的“内阁”,遭到毛主席的痛斥。一九七六年二月三日,在中
央发出一号文件的同一天,张春桥亲笔写了一个《一九七六年二月三日有感》,疯狂反
对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提议华国锋同志为国务院代总理。他们对毛主席亲自提议任命华
国锋同志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极端不满,妄图取而代之。
他们大搞阴谋诡计,私立秘密联络点,私整中央负责同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海日向往的公社
巴黎公社原则在文革中的蜕变
作者: 李逊
公社是毛泽东的毕生追求,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宗教。[1]纵观毛的一生,除了年青时对
公社理念的不倦探索甚至实践,执政后更曾掀起两次大的公社热潮:第一次从中国文化
溯源,第二次向西方巴黎公社借鉴。两次热潮事先都未经中央决策层讨论,最后都以失
败而告终。尤其第二次公社热的失败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法国巴黎公社在历史上只存在
了七十二天(如果从巴黎公社正式成立算起应该只有六十二天),留下更多的是彼岸的
理想,而不是现实的操作样本;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大革命发动者的叶公好龙和实用主义
。当理想危及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便马上毫不犹豫地离弃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巴黎公社
原则。[2]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巴黎公社原则在文革中的这个蜕变过程。
一、巴黎公社——毛泽东的乌托邦
第一次公社热在1958至1959年。一些农村合并合作社办“大社”,以调动更多生产资源
。毛泽东非常支持,说乡社合一,将来就是共产主义的雏型。之后,毛泽东在多次谈话
和视察中都提及公社设想,赞扬说“人民公社好!”全国于是掀起大办农村人民公社热
潮。毛甚至在城市也推行“公社”,到1960年7月,全国所有城市都基本...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45
四 人 帮 十 大 罪 状
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
决议》。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根据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
通过的这个决议,四人帮有以下十大罪状:
1、进行分裂党、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妄图架空毛主席。
2、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3、妄图打倒周恩来同志和一大批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军负责同志。
4、打击和诬陷邓小平。
5、在领袖毛主席病重期间,丧心病狂地迫害毛主席。
6、阴谋推翻党中央,实行反革命复辟。妄图使中国共产党变为修正主义的党,使
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使社会主义的中国重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国家。
7、篡改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篡改党的基本路线,颠
倒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敌我关系,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推行一条极右的反革命的
修正主义路线。
8、是一伙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是一伙彻头彻尾的极右派。
9、他们是地主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典型代表,是蒋介石国民党在我们党内的典
型代表。他们的社会基...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12853
46

【编者按】8月8日,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播出,颇受瞩
目,引来热议。第一集的内容涉及粉碎“四人帮”,澎湃新闻特别摘录《中国共产党九
十年历程》第八卷《文化大革命》中的相关内容。
(1976年10月6日)晚6时40分,汪东兴带领执行任务的警卫人员已经来到怀仁堂各
就各位。
晚7时,华国锋和叶剑英的红旗轿车几乎同时到达怀仁堂院门前。
华国锋和叶剑英一道来到怀仁堂的正厅。正厅的摆设变了样:一扇屏风,将整个大
厅隔成了前后两个厅。前厅仅留下两张罩着白色的套衣的高背沙发,斜对着门,其余什
么也没有。
叶剑英和华国锋分别坐在沙发上,汪东兴带着几个警卫退在屏风后面,注视着门口
,负责“会议”的安全。
张春桥:事前真的不知情
7 时55分,院内传来了脚步声。第一个走进怀仁堂大门的是张春桥。在张春桥身后
紧跟着他的贴身警卫。当张春桥走进怀仁堂大门时,第一个行动小组的负责人纪和 春
迎上去,不动声色地恭迎着张春桥。张春桥上下打量了一番就问,叶剑英和华国锋是否
到了。此时此刻,汪东兴、叶剑英和华国锋早已在大厅等候了。
正当张春桥的警卫想跟着张春桥一起进正厅时,被两位卫兵拦住了。...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12553
47
来自主题: Joke版 - 叶剑英用酒肉腐蚀王洪文,
1973年中共十大召开前,在九届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让王洪文担
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提议后,政治局委员都不表态,场面十分尴尬。许世友上将提出:
副主席一个就可以了。他的意思很清楚,周恩来担任副主席,不赞成将王洪文放上去。
在中央党政军直属机关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会议上,周恩来传达和解释毛泽东选
调王洪文到中央工作的思想,试图说服大家。尽管如此,许世友仍然不服气,多次插话
陈述自己的意见。张春桥指责许世友“反对毛主席的意见”,许世友当众大声呵斥:“
你有什么了不起。”本文摘自《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运动史稿》,作者李逊,香
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四人帮中,王洪文年龄最小,资历最浅,地位却最高
王洪文被关注
毛泽东对王洪文的了解最初得之张春桥。张春桥、姚文元1967年初回上海工作时,
每隔几天就要向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写书面报告,汇报上海情况。据徐景贤回忆,毛泽东
当时“给了张春桥一个任务,要他物色新的上海市委领导的人选”。这样,从张春桥一
系列书面汇报中,毛泽东陆续了解了工总司及王洪文的情况。
1967年1月夺权后,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成立,王洪文成为市革会的七...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166
48
文革结束后,康生被开除党籍、撤销悼词、骨灰迁出八宝山。遗孀曹轶欧被开除北京人
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委员等职务,但保留党籍,就此淡出视野,直至1989
年因病去世。中国知名高层作家师东兵1989年三访曹轶欧,在访谈中,曹轶欧对中共处
理康生问题不满并为康生辩护,同时披露了文革期间中共领导人许多鲜为人知的斗争内
幕。 www.6park.com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与叶永烈、权延赤齐名的大陆政治文学“三驾马车”之一,师东兵
至少采访了三位中共主席或总书记、一位中共副主席、五位政治局常委、九位政治局委
员。然而这些前领导人子女全都发表声明,否认师东兵曾采访过他们的父辈。师东兵则
表示,事情已经超出私人范畴,含有政治目的。师东兵三访曹轶欧全文如下。 www.
6park.com
www.6park.com
文革期间康生(右)与毛泽东等人合影
www.6park.com
作为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和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康生的夫人,曹轶欧一
下子从受人尊重的顶峰跌落到横眉冷对的沟底。还是彭真出面作了工作,把以王光美等
人带头贴大字报要把她赶出高干楼的风波平息下来。从此,曹轶欧基本上...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会的有王世敏、王朝文、孙中原
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史国衡等六个人。
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
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为了编一份材料,前一段,我们去林彪住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来源:《炎黄春秋》2014年第6期
作者: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会的有王世敏、王朝文、孙中原
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史国衡等六个人。
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
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