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od_CHN_Hist版 - “文化大革命”中的梁效、罗思鼎写作组
相关主题
范达人在“梁效”的经历(上)
文革史料: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罗思鼎、初澜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范达人:“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汤一介:参加“梁效”,我不能原谅自己
江青曾建议救活陈景润 毛泽东批示:请姚文元办
沙叶新:参加徐景贤的遗体告别
简单介绍一下“梁效”
梁效阴魂为何依然在神州游荡?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梁效话题: 江青话题: 迟群话题: 写作组话题: 罗思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e
发帖数: 22064
1
核心提示:“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
究小组”,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
学朗润园湖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
秀才们”根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
当时的“学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
江青曾得意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
江青把“梁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
责。”写作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
来的”。
摘自《读书文摘》2004年第12期
作者:尹家民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在社
会上引起波澜……
“文革”写作组:发动“文革”的鼓手与号角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在社
会上引起波澜。但写作组的出现并非始于“文革”。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1958年,随着我国经济上“大跃进”的开始,文艺的“
大跃进”也被提出。在当时“一切都为政治服务、文艺为中心工作服务”口号的号召下
,运动中明确提出“集体创作”与“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所谓“
三结合”的创作方法。这一时期,集体创作的运用,在多种文体如报告文学、剧本、史
传文学、回忆录的写作与学术论著、工厂史、公社史、部队史等的编写上较为普遍和有
效。形式上,或发动集体力量群策群力,或进行少数人自由结合的小规模的集体创作,
既可以共同构思,共同执笔;也可以共同构思,一人执笔;或是群众口述,文艺工作者
执笔。作品经过多人的修改润饰与意见的补充,政治上往往可靠稳妥,也有一定的“文
学性”。
另外,60年代,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争和分歧,中共中央起草和发表“反修”文
章,特别是“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发表,让人们对集体写作班子的力量开始刮目相
看。但这些写作班子多为中央领导机构临时筹集的,并没有固定的人员。
到了“文化大革命”就不一样了,这些写作组,成了发动“文革”的鼓手与号角。在“
文革”中,有时即使个人署名的文章,也可能是集体的产物,能在重要的刊物上占据位
置。比如“文革”初始“姚文元”的重头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实际上是由江青、张春桥等人操纵的“写作组”组织写作、以姚文元个人名义发表的。
这样做,是为了使文章看上去“操作”的痕迹少一些。可以说,“文革”就是从毛泽东
通过江青组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写文章批判吴晗开始的。一些知名的写作组以后几乎
成了常设机构,他们经常或偶尔采用的笔名不断地见于报端。熟悉当时情景的人都知道
,遇有重大事件,必有写作组“指导性”的文章出现,写作组成了中央文革小组及相应
组织的代言人。直到“文革”后期,所谓“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仍是通过写作组写文章,引导批判指向,传达“最高指示”。
写作组的文章,通常以化名出现,取其谐音的居多。比如北大、清华“两校”写作组化
名“梁效”;中央党校写作组化名“唐晓文”;上海市委写作组化名“罗思鼎”(镙丝
钉谐音);其中的文艺组又化名“石一歌”,指的是专写鲁迅作品评论的“十一个人”
;“方岩梁”取自毛泽东诗词“风物长宜放眼量”后三字;“丁学雷”是上海丁香花园
的“学雷锋”小组。也有一些不取谐音而取某种含义的,比如文化部写作组化名“初澜
”或“江天”,与江青有关:“初澜”取义于“青出于蓝”,乃“出蓝”之谐音;“江
天”之意一望而知。北京市委写作组化名“洪广思”。除了基本的、常用的笔名之外,
还有许多一次性出现的笔名,别看他们的名字只在报端一闪,其作用却如晴天惊雷一般
,非同小可。比如“初澜”的一篇批判晋剧《三上桃峰》的文章,将“桃峰”与王光美
下乡蹲点的“桃园经验”联系在一起,给这出戏扣上了“为刘少奇鸣冤叫屈”的大帽子
,使大批干部挨了整,下了台,有的还被关起来隔离审查。
“丁学雷”、“罗思鼎”反戈一击,投靠张、姚
与许多省市一样,上海市委写作班在“反右斗争”前已经存在。在20世纪60年代,毛泽
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才有了笔名“丁学雷”、“罗思鼎”。“罗思鼎
”取意于雷锋名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革命镙丝钉。“文革”中发迹的徐景贤就是“丁
学雷”写作组负责人。他原是中共华东局的一名宣传干事,因为写过一部人物传记《穆
汉祥》(穆汉祥,交通大学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一些杂文而被张春桥看中,被调入
了上海市委写作班子,后成为写作班的支部书记。他积极响应柯庆施提出的“写十三年
”的号召,参加话剧《年青的一代》的修改,也成了作者之一。随着话剧被搬上银幕,
徐景贤的名声大振。“文化大革命”前夕,柯庆施死后,曹荻秋担任上海市市长,市委
写作组一直延续下来,仍是市委的工作班子。就在姚文元抛出评《海瑞罢官》的大块文
章,上海市委陷入被动、被喊着“打倒”时,徐景贤还在为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市长
曹荻秋起草检讨书。
眼见陈、曹成了“被砸烂的旧世界”,善于见风转舵的徐景贤开始向张、姚的大船靠拢
了。
经济文化发达的上海,对政治具有闻风而动的传统,“文革”的形势在这里迅猛发展。
1966年11月25日,“罗思鼎”的头头———上海市委写作班历史组负责人朱永嘉被复旦
大学红卫兵揪回学校批斗,要他交代在市委写作班里都接受过陈、曹的什么“黑指示”
,替他们写过什么“黑文章”,不交代就要“砸烂狗头”等等。情急之下的徐景贤在11
月28日清晨拨通了北京“中央文革”的电话,向张春桥、姚文元报告情况,请求援救。
张、姚早有计策:要“丁学雷”、“罗思鼎”赶快脱离旧市委的“贼船”,“奔向光明
的彼岸”。
刚从上海返回北京的张春桥怕泄漏风声,特地把电话打到上海的家里,把意见告诉妻子
文静,再由文静转告徐景贤。姚文元则直接跟徐景贤通电话,要他转告复旦大学的红卫
兵:“朱永嘉同志在批判《海瑞罢官》中,做了许多工作,是姚文元同志的助手。你们
马上释放朱永嘉同志……”朱永嘉由此获得“解放”。
此后,姚文元多次给徐景贤打电话,催促他“起义”、“反戈一击”。姚文元话已经讲
得很明白:“在打倒上海市委之后,写作班子能不能成为我们的工作班子?”
徐景贤心领神会:就是说上海市委很快就要“改朝换代”了。在权衡利弊之后,他紧急
召集写作班子的全体成员,传达了姚文元在电话中透露的重要信息,提醒大家何去何从
,赶快决定。那是一个“造反有理”、“造反光荣”的时代,“秀才们”没有多想,都
希望及早转舵,跟上形势。会议从当天下午一直开到深夜,没有人犯困。市委写作班党
支部副书记郭仁杰激动万分,说出了一段“名言”:“革命方觉北京近,造反才知主席
亲。现在到了决定我们写作班命运的时候了,现在正需要从市委内部杀出来的———那
就是我们!”开头那两句话后来成了上海广为流传的革命口号。
上海市委写作班的动向被发行量极大的上海市委内部刊物———《支部生活》的造反派
头头王承龙获知,他遂与写作班建立“联合阵线”,一起举起造反大旗,成立了“市委
机关革命造反联络站”。并写出大字报,其中除了当时流行的口号,主要内容是:
中共上海市委写作班造反声明:……上海在大乱,这样革命的大乱好得很!我们,中共
上海市委写作班全体工作人员和市委文革组成员徐景贤(丁学雷小组负责人)、朱永嘉
(罗思鼎小组负责人)郑重声明:我们要造反,我们要造上海市委顽固推行的资产阶级
反动路线的反,我们要造上海市委内部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大反特反,
反到底!
上海市委中的老爷们,我们这个反是造定了。你们把那些惯用的什么打击迫害、造谣中
伤、欺骗拉拢、分化瓦解等等卑劣手段,统统使出来吧。我们有毛主席撑腰,有革命造
反派小将支持,什么都不怕。我们上了梁山,就绝不再回头。而你们除了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外,休想捞到半根稻草!
炮打上海市委!火烧陈丕显!揪出曹荻秋!打倒杨西光(笔者注:时任上海市委候补书
记、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很快被“打倒”)!砸烂常溪萍(笔者注:时任上海市委教育
卫生部部长、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在“文革”前曾被派往北大担任该校社教工
作队党委副书记,后被迫害致死)!
1966年12月18日
消息很快传到北京,张春桥很满意,让姚文元打电话表示支持,并说:“口号提得很好
,四个人分四档,表示是有区别的。”
就这样,上海市委写作班集体加入了造反派的行列,成为张春桥、姚文元控制的重要舆
论工具。徐景贤也就成了排在张、姚之后的上海“徐老三”。
“罗思鼎”写作组的负责人朱永嘉原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师,《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
官〉》写作的过程中,曾请他帮助查阅过明史资料,朱由此发迹,后来成为上海市革命
委员会常委、复旦大学革委会主任。
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在北京决定发动上海“一月革命”,夺取领导权时,首先飞回上海
,给“丁学雷”、“罗思鼎”布置任务。当天下午2时,武康路2号的小楼里坐满了人,
其中有徐景贤、郭仁杰、王承龙、朱永嘉等。
张春桥分析完上海当时的形势后,对秀才们说:“一月是关键性的一个月。陈、曹的垮
台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和文元这次回上海,目的就是在推倒陈、曹之后,在上海建立崭
新的政权,而你们———‘市委机关革命造反联络站’,将是新政权的工作班子。”
秀才们听到这些话,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不但抓住了“笔杆子”,同时还拥有了“印把
子”。
过了两天,按预定计划,“市委机关革命造反联络站”会同“工总司”,在人民广场召
开了10万人大会,挂出了“打倒以陈丕显、曹荻秋为首的上海市委大会”的横幅。徐景
贤和王洪文在台上“慷慨激昂”发表演说。大会结束之后,上海外滩的一幢十几层的高
楼上,从楼顶垂下来四条大红标语,写着“欢迎张春桥、姚文元当市委第一书记和第二
书记、市长和副市长”。这些字句就是丁学雷的“擂主”徐景贤拟的。
当这四条标语已经成为事实,张春桥、姚文元再次衣锦还乡时,并没忘记这帮秀才们的
作用,在万人大会上,张、姚为他们声张道:“大家都还记得,这一场‘文化大革命’
的序幕,就是从《海瑞罢官》这个反动戏的批判开始的,而这个正是毛主席亲自发动、
亲自在上海揭开的。毛主席对上海造反派提出来的口号———火烧陈丕显、揪出曹荻秋
、打倒杨西光、砸烂常溪萍背得熟极了,我还背不出来呢!……”
这帮造反的秀才尝到了甜头,得到了鼓励,已经从简单的写文章变成了既能“文攻”又
能“武卫”的“两栖作战部队”,变本加厉地为“新政权”鼓与呼。
“梁效”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文化大革命”也造就了不少“时世英雄”,迟群、谢静宜便是其中两人。
在“文革”前,迟群只是八三四一部队的一名宣传科副科长,谢静宜也只是这个部队中
的一个机要工作人员。当“文革”风暴骤起时,全国红卫兵小将、造反派们纷纷揭竿而
起,批斗所谓“党内资产阶级当权派”。随着形势的发展,全国的局势变得非常混乱。
1968年夏,许多大、中学校和单位混乱形势严重,于是,中央不得不做出派工宣队、军
宣队的决定。不久,八三四一部队进驻清华、北大,成立军宣队,维持学校的秩序。正
是从这时候起,迟群和谢静宜两人开始崭露头角,引起了江青的注意,并成为她的亲信。
迟、谢二人之所以很快得到江青的欢心,一是因为他们既是军人又身处在大学要地;二
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性格有优势,执行命令坚决果断,不得胜利决不罢休;三是对江青百
依百顺,甚至逆来顺受。他们打倒老的清华大学领导后,由迟群担任清华大学革委会主
任、党委书记;谢静宜担任清华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直至担任中
共北京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委员。
迟、谢二人的“辉煌成就”,就是在“批林批孔”中大搞影射史学和“批邓”运动中的
具体表现,他们手下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是人们熟知的“梁效”。
“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究小组”,
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学朗润园湖
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秀才们”根
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当时的“学
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绝大多数人
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江青曾得意
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江青把“梁
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责。”写作
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虽然“文革”写作组已经成为历史,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多数成员不愿重提
旧事。但作为当年“梁效”写作组成员的周一良先生却不避讳忌,在多年之后写出的回
忆录《毕竟是书生》中详细地描写了他在这个组织中的情况,作了反思。周一良在书中
介绍说:
“梁效”设立支部书记1人,由迟群、谢静宜手下的八三四一部队的一名干部担任;副
书记2人,北大、清华各出1名。三十几名成员中,两校之外,还有少数人民大学的教师
。成员除老教授晚间回家外,都集中住宿,每天三段时间都须到班。“梁效”纪律森严
,不得随便请假,不得向外面(包括自己家人)透露工作内容。集中驻地在北大朗润园
的北招待所,门禁森严。给外人以神秘之感。“梁效”主要任务是写作,由中青年同志
担任,为“四人帮”制造反动舆论。写作意图由迟、谢两人下达,或由《红旗》、《人
民日报》等报刊的编辑口头传达,有时甚至写成书面提纲交给各写作小组。几个写作组
之外,有个研究组,后改名注释组,有几名老教授在内。江青听毛主席谈话,遇到她不
知的人物或不懂的典故,立即通过迟、谢两人命令这个组查阅报告,起了供顾问咨询的
作用。“梁效”还要求老教授对于写作组的文章在文献典故方面发挥所谓“把关”的用
处……
1984年,冯友兰教授在回顾了“我在‘文革’中所走的弯路”这段历史,本着“修辞立
其诚”的做人准则说:“如果自己没有真实的见解或有而把它隐藏起来,只是附和暂时
流行的意见,以求得到某一方面的吹捧,这就是伪,这就叫哗众取宠。照上面所说的,
我在当时的思想,真是毫无实事求是之意,而有哗众取宠之心,不是立其诚而是立其伪
。”冯友兰的这番话,是当年许多知识分子共有的心声。应该说,除了知识分子自身的
弱点之外,在那个特殊年代,相当数量的正直的人们为了避免一时的精神或皮肉之苦,
而违心地说了一些错话写了一些文章,甚至参加了这样那样的写作组,他们与那些主谋
者不能一概而论。
主谋者们没有逃脱掉历史的惩罚。
1976年10月10日这一天,正好是星期日。按迟群给“梁效”定的“铁的纪律”,笔杆子
们不能随便外出,傍晚都要回到朗润园湖边的楼里。和往常一样,看过书报之后,他们
陆续上床睡觉。可是刚过半夜12点,楼前突然响起了摩托车声。还没等他们清醒,一队
解放军战士已经神速地包围了这座灰楼。被动静惊醒的“梁效”的笔杆子们,一坐起来
,就有人来通知他们到一楼的会客室集中。因为当时的写作已经成了政治任务,半夜被
叫醒是常有的事。甚至还有人仍在做着美梦:“说不定是首长来接见!”他们根本不知
道外面发生的重大事件。会客室里,一位陌生的北京卫戍区的军官向他们宣布:“中央
决定,‘梁效’的材料封存上交。现在大家就收拾一下自己的用具,回家去,明天到校
党委集中学习。但主要负责人不能走……”在10月6日晚上,北京卫戍区已经在市委大
楼逮捕了迟群、谢静宜。
至此,“梁效”们没有笑到最后,“罗思鼎”也没有顶住历史的车轮,等待他们的是历
史的审判。虽然他们的任务还是“写”,不过不是再写什么“锦绣文章”,而是写交代
材料了。
1982年8月21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对“四人帮”在上海的重要
案犯徐景贤、王秀珍和陈阿大、叶昌明、黄金海、戴立清、马振龙、朱永嘉等进行公开
审理,做出判决。徐景贤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朱永嘉有期徒刑14
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83年11月2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判处迟群有期
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在此之前,谢静宜已被免去党内外职务。
1973年9月4日,《北京日报》发表了《儒家和儒家的反动思想》,署名为“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批判组”,这是这个写作班子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以后他们在报刊上发表的文
章,多数署名“梁效”,有时也用“柏青”、“高路”等笔名,间或还有什么“秦怀文
”、“安杰”、“景华”、“郭平”、“施均”、“金戈”、“万山红”、“祝小章”
、“梁小章”等等笔名的出现。
“梁效”最辉煌的“成就”是“批林批孔”,大搞影射文学
为了给“批林批孔”运动制造声势,1973年9月8日,迟群按江青的指使,背着中央,召
开“全国教育系统批孔座谈会”,率先打出“批孔”旗帜。他在会上说:这是部署性的
会,不但教育战线要批孔,其他战线也要批,中央现在还没有班子,你们的材料可给我
们。
与此同时,迟群、谢静宜积极搜罗“批林批孔”材料。他们在江青的指使下,到林彪居
所毛家湾去搜查,寻找林彪与孔孟、儒家之间的所谓联系。终于由“梁效”的秀才们编
出《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送给江青看。迟、谢二人在后来的中央国务院直
属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谈到了有关编写这个材料的情况:
迟群:这个材料是在我们主席、江青同志直接关怀下编写的,是在江青同志直接地、具
体地指导下编写的。
谢静宜:这个过程是这样的,当时我们向毛主席汇报林彪也有孔孟之道的言论的时候,
主席说,噢,凡是反动的阶级,主张历史倒退的,都是尊孔反法的,都是反秦始皇的。
问到林彪有哪些孔孟的言论或者类似的语言,主席让我们,就是让我和迟群同志搞一个
材料送他看一看。所以我和迟群同志就召集了几个同志议了一下,整理了一个初稿,这
个稿子只有两三页,送给了主席,也送给了江青同志。江青同志看了以后,立即找我们
去了,就是说,给我们提了意见了,感到东西不多。江青同志批示:东西不多,有些不
够准确,还有一些个别的是牛头不对马嘴。
迟群:当时讲到了,抓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是当前的一个大方向。
谢静宜:当时我们提议,想成立一个班子,专门下点工夫好好地搞—下。江青同志同意
我们这个意见,而且指示我们要老、中、青三结合,还提议我们要到毛家湾去,找资料
。所以这样一来,东西就多了,他们那个大瓷缸子里头的东西,条幅、横幅,我们反正
到那里翻箱倒柜呀,东西很多,材料这样就丰富了。后来,就编了一本,送给主席和江
青同志。主席、江青同志看得非常细,连封皮、标题、前言、内容,一字一句地、不漏
地看完,特别是在内容方面……
迟群:还有些问题要不要联系实际呢?有的人成天在那儿讲“批林批孔”怎样联系实际
啊,其实有的实际就在他的身上,就在他那个单位、那个地区,就在他脑子里。举一个
例子,我们有一个片子,是意大利拍的一个纪录片,叫作《中国》……我们有些个很好
的建筑,一些个场面,一些面貌吧,他不拍,专门突然地给你出来一个镜头。其中有一
个女同志和他们拉了一个车子,在那个胡同里头,他专门给你放大成一个特写镜头,把
你搞成这个形象。所以像这样的片子,实际上就是一个间谍加汉奸搞出来的,难道不需
要联系吗?
……
意大利摄影师安东尼奥尼是意大利共产党员,他来华拍片是周恩来总理批准的,他拍的
《中国》并无错误。而这天正是周恩来在主持会议,江青一伙的用心可见一斑。出席会
议的江青也不时插话,好不得意。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把江青捧上了天。而江青更是
趾高气扬,将到会的“尊孔”的郭沫若叫起来,站着,当着近两万人指责郭沫若“‘十
批’不是好文章”(作者注:“十批”指郭沫若的旧作《十批判书》,当时社会上盛传
毛泽东有一首《读〈封建论〉———呈郭老》的诗,诗中有一句便是“‘十批’不是好
文章”),羞辱这位文坛老人。郭沫若后来对夫人于立群说:“他们是针对总理的。”
对这次动员大会,江青甚为得意,掩饰不住地哈哈大笑:“周总理都叫我搞得没办法了
!”
除了布置“梁效”等写文章“批林批孔”外,他们还嫌秀才们的分量不够,特别是不能
从“堡垒内部打出来”。于是仍以郭沫若为对象,拉拢他们,企图从另一侧面攻击周恩
来。那次大会以后,张春桥专门来到前海西街18号郭沫若的住宅,逼迫他写文章,要他
承认他在抗战期间写的剧作和论著是“王明路线的产物”,是“反对毛主席”的,叫他
在文章中“骂秦始皇的那个宰相”。郭沫若执意不从,说:“我当时骂秦始皇,是针对
国民党蒋介石的。”
过一段时间,江青也亲自找上门来,纠缠折磨郭沫若。她同样是逼郭沫若写“批宰相”
的文章,还以批判安东尼奥尼摄制的纪录片《中国》为名,影射攻击周恩来。郭沫若当
时不断咳嗽,很少和她说话,她却东拉西扯纠缠了3个小时才走。当晚,郭沫若就开始
发烧,到医院诊断为肺炎,好在抢救及时,没什么大碍。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梁效”是“批现代大儒”、“批宰相”的急先锋和主将。他
们炮制的文章有:《林彪与孔孟之道》、《孔丘其人》、《赵高篡权与秦王朝的灭亡》
、《读〈盐铁论〉》、《“克己复礼”再批判》、《再论孔丘其人》等等。这都是多有
所指和别有用心的政治文章。
1974年2月20日,迟、谢指使“梁效”用不同的笔名,在《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上发表
了8篇“批林批孔”的文章,继续围攻周恩来。2月26日,迟群和谢静宜向“梁效”写作
班子布置传达了江青给出的3个题目,其中之一是《孔丘其人》。迟群传达了江青对这
篇文章的具体要求:要突出两点,一是孔丘稍一得势就杀人,杀少正卯;二是孔丘到处
碰壁,还要写上“孔丘压迫妇女”。迟群说,文章要“写得生动、深刻,不要太长”,
“要在5000字之内”,在“3月8日以前完成”。不久,稿子写完送给迟、谢,他们一看
,说:“还差得远呢!”迟群点着秀才们的脑门说:“文章要写得更深刻,更生动活泼
,要把孔丘写得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写得好,3月8日以后写成也行。”3月8日到
了,迟群再次向他们布置:“要集中揭露这个人,但又不要孤立批孔丘,要和我党的路
线斗争、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历代反动派、党内机会主义头子要抬出来……要在孔丘的
家世上做文章,把孔丘的祖父、父亲的姓名写出来,注上音,以说明孔丘代表的是没落
奴隶主阶级利益,不适应历史潮流的需要。”“梁效”按照迟群的意见又写了一稿,但
江青仍不满意。她拿眼瞪着迟群说:“《孔丘其人》你们写得出来写不出来?写不出来
我另找别人。”迟群只得把稿子拿回去赶紧修改。
4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江青点题授意并经过她与姚文元审定的《孔丘其人》。写作
组炮制的这篇文章,通篇并不着墨批林彪,而是别有用心地说:“孔丘出身的没落奴隶
主贵族家庭,在这个社会大变革中急剧地衰落下来。”“孔老二这个家伙却是‘述而不
作’,根本写不出什么东西。”“在他71岁、重病在床的时期……”甚至把鲁国当时根
本没有的“宰相”头衔硬加在孔丘头上。文章特别突出了江青交代的“针对性”、“现
实感”。这次江青面有喜色,连声夸奖:“写得生龙活虎。”
迟群听后,很是得意,继续表白道:“有人问我,《孔丘其人》中的孔丘指谁?我说,
你看着像谁就指谁!”谁都知道,当时周恩来差不多这个年龄,而且积劳成疾,身患绝
症。“梁效”的文章正是影射周恩来。
与《孔丘其人》同时在《红旗》杂志上发表的署名“罗思鼎”的《评〈吕氏春秋〉》,
是另一篇以吕不韦这个“宰相儒”攻击周恩来的文章。姚文元在布置“罗思鼎”写这篇
文章时,特别指出“这是一篇政治文章”,重点是批“折衷主义”。1974年2月4日,姚
文元又就这篇文章的写作提出:“批判《吕氏春秋》文望认真抓紧改出。要有揭露批判
其折衷主义贩卖孔孟之道搞复辟、搞阴谋、搞分裂的内容。”3月5日,姚文元在催促这
篇文章快些脱稿时,又强调:“不写为学术性的。”定稿前,姚文元对文章亲自作了修
改,最后经张春桥“审阅”定稿。
这年的9月8日,迟群召集“梁效”成员,作了一番“影射史学”的纲领性讲话。他说,
今天主要是讲古为今用的问题,即“研究儒法斗争的现实意义到底在哪里”?“现实意
义,有一条比较清楚,古今一致的东西”。“现实意义”还有一条,就是“解决颠倒了
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我感兴趣的是第一条,紧扣住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不然,研
究它干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不要以为在结论上有了定论就可以了
,有些问题结论很简单,主席说‘古为今用’四个大字就解决了,但具体的要有历史方
针。不是不清楚,大家面对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但往里一深入,就遇到一些问题。
这不是不可解决的,就和其他领域里的观点一样,如30年代的肺结核和现在的癌症一样
。”
迟群还在这次讲话中宣布了写作班子的纪律:“要保密,过去已经发生了几起,轻了,
既往不咎。在这个班子,更要注意这一点,因为我们是中央抓的班子,不准无组织纪律
。”
“梁效”等写作组编写了大量的影射史学的文章,江青则怀揣着个人目的,四处“送材
料”,真有点自产自销、兜售独家秘方的味道。在上海滩混迹于舞台的江青,一夜间成
了无文不通、无史不晓的历史学家,的确让人吃惊。但是当你知道了她背后有庞大的写
作组为她提供材料时,你就不会奇怪了。
“罗思鼎”的头头都认为他们所干的事,说出去要杀头
与“梁效”相呼应,“罗思鼎”也开始大量发表文章。1974年9月15日,上海市委写作
组直接控制的《学习与批判》创刊,他们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论尊儒反法》一文。从党
的十大到1976年10月,这个写作组除了常用的“罗思鼎”笔名外,还用过石仑、康立、
翟青、齐永红、史锋、史尚辉、曹凌益、戚承楼、勒戈等。他们在《红旗》杂志等报刊
上发表了大量的“左”倾文章,还进行了大量的反动活动。写作组的头头说:“我们所
干的事,现在说出去,现在杀头;将来说出去,将来杀头。每一期《学习与批判》就是
一块我们的墓砖。”
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方向问题上,周恩来根据实际情况曾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
根据周恩来几次讲话的精神,《人民日报》在1972年10月发表了一整版批判极“左”思
潮和无政府主义的文章,受到厌恶“文化大革命”的群众的欢迎。当时,在上海的张春
桥和姚文元,立即授意《文汇报》搞了期《内参》上送,说《人民日报》发表批极“左
”的文章是错误的,是否定“文化大革命”。11月,外交部和中联部提出关于召开外事
会议的请示报告,其中提出要以彻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
义为会议的中心内容。这个正确意见,得到周恩来的批示同意,但引起江青、张春桥、
姚文元等人的攻击反对。张春桥说:“批林彪是否就是批极‘左’和无政府主义?我正
在考虑。建议外事会议批林要批得全面一些。”江青说:“我个人认为批林彪卖国贼的
极右,还要着重讲一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
对批林性质的认识分歧很大,最后由毛泽东裁决。毛泽东从他晚年的“左”倾错误理论
出发,对这个问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在1972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肯定林彪反革命
集团是极右,而不是极“左”,否定了周恩来的正确意见,给江青一伙壮了胆。根据这
次谈话的精神,写作组立即炮制“新年献词”,在1973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解
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上刊登,强调“批林整风”的重点是批判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
义路线的极右实质。从此以后,只准批林彪的极右,不准批林彪的极“左”。江青一伙
乘机大批所谓“右倾回潮”,把“批林整风”运动引向他们心中的目标。联系这个背景
,毛泽东对周恩来有些不满,提出注意中国出“修正主义”的问题,提出“批孔”问题
,就不难理解了。而江青一伙正是利用这一点,认为时机已到,便组织“梁效”编写《
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作为批判林彪、影射周恩来的弹药。
这一年,周恩来始终在困难地支撑着。活跃的“梁效”、“罗思鼎”在江青、张春桥、
姚文元的布置下写了许多文章,控制着运动的方向。1974年1月1日,《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发表社论《元旦献词》。社论说:“国内外一小撮阶级敌人
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说明这场革命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我们一定要
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批林,批判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就是批判修
正主义。我们要充分利用林彪这个反面教员,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反修防修的教育。
……要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在批判中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中外反
动派和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是尊孔的,批孔是批林的一个组成部分。”社论明确
提出继续批判“尊孔反法”,批判“修正主义”。
1974年1月12日,江青、王洪文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向全国转发“梁效”汇编的《林彪
与孔孟之道》,毛泽东批示同意转发。中共中央于1月18日将《林彪与孔孟之道》作为
1974年1号文件下发。于是,“批林批孔”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他们的
意图也一步一步地显露出来。
现在看得很清楚,“四人帮”一伙攻击周恩来,是为了继毛泽东、周恩来之后,由江青
组阁、张春桥当总理。所以“梁效”、“罗思鼎”的文章开始朝着这个目标靠拢。8月1
日发表在《红旗》杂志上的“罗思鼎”的文章《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借用刘邦美
化吕后,说“刘邦、吕后刚毅地消灭了韩信、彭越等人的叛乱,保卫了西汉王朝的中央
集权制”。只是由于毛泽东讲了“四人帮”问题,他们才把原稿中肉麻吹捧吕后的露骨
言辞忍痛删去。在炮制此文的同时,“罗思鼎”还奉命赶写《论吕后》专文,并按照江
青的口径,写作时遵照三点要求:“吕后是了解刘邦最深的,追随刘邦最紧,与刘邦生
活时间最长,刘邦所建立的功绩与吕后是分不开的”;“吕后是刘邦最合适的接班人,
是刘邦法家路线的忠实继承者”;“吕后是按照刘邦生前的法家路线办事的,除吕后外
,没有任何人能够完成刘邦的未竟之业”。实际就是让读者把文中的“吕后”在脑中转
化成江青。由于写得太露骨,文章未被发表。
上海写吕后,北京则侧重写武则天。8月20日的《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登载了“梁效
”写的《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说武则天当皇帝,上表拥戴的就有6万多人。文
章的结论是:“她终究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杰出人物,称之为:法家女皇武则天,应
该说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为了给“四人帮”组阁制造舆论,“梁效”借古讽今,编造历史总结出“要有法家集团
在中央主持工作”的所谓历史经验,为了江青当女皇,大肆吹捧武则天是“法家女皇”
。甚至连江青带头穿“开襟领连衫裙”,“梁效”都将其与武则天扯在一起,说“武则
天是新式衣装巾袍的积极拥护者”。
江青把吕后、武则天尽量朝自己身上拉,以满足她要作女皇的私欲。但她也非常清楚,
周恩来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于是又利用“风庆轮事件”,批判“洋奴
哲学”、“崇洋卖国”。“罗思鼎”根据姚文元定的调子,在《学习与批判》第3期上
,抛出了署名“景池”的文章———《从“洋务运动”看崇洋媚外路线的破产》。紧接
着,上海《朝霞》杂志(笔者注:1974年1月在上海创办的文学月刊《朝霞》,登载诗
、小说、散文和评论,是“文革”中集中、鲜明地表达激进派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的文
学刊物)也加入了攻击周恩来的多重唱,他们刊载“罗思鼎”以史经名义发表的《李鸿
章出洋》,伪造了一个李鸿章买洋船洋舰的情节,影射周恩来的适当向外国买船的主张
是“崇洋媚外”。5月17日《北京日报》发表的柏青的《从〈乡党〉篇看孔老二》,更
是露骨地以孔老二重病在床,影射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把孔老二“张开胳膊”改为“端
起胳膊”,对周恩来进行人身攻击。6月14日,江青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战士批林批
孔汇报会”上,大讲所谓“儒法斗争史”,要求写文章批“现代的儒”。江青说:“现
在文章很少提到现代的儒。”“难道我们现在没有儒了吗?没有,为什么反孔老二?现
在没有儒?有很大的儒。”第二天,江青又对“梁效”、“唐晓文”的成员再次重复说
:“现在文章很少提到现代的儒,除了林彪、陈伯达以外……难道现在没有儒了吗?没
有,为什么反孔老二?”她的亲信怕大家还是联系不上周恩来,在一旁提醒说:“注意
这个大儒不是指刘少奇,也不是指林彪、陈伯达……”
邓小平成为他们攻击的又一个目标
1975年,随着“四人帮”活动的猖獗,全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秩序越来越混乱。从1月
起,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和解决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等
各方面问题的一系列会议,着手进行整顿。邓小平的复出,使“四人帮”组阁的计划又
出现了新的障碍。于是,江青等人就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邓小平。
从1975年9月开始,迟群、谢静宜按照张春桥、姚文元的意图,亲自点题,提供材料,
交代要点,指挥“梁效”写作班子,炮制了许多旨在煽动打倒邓小平的诬陷文章。11月
,清华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吴炜煜写了一篇名为《论走资派还在走》的大字报。迟群看到
后,立即找到吴炜煜说:“你的大字报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走资派还在走。
这将在今后有很大影响,你应当继续写下去,不要放弃这个题目。”
在他的指使下,吴炜煜一口气写了10篇批判文章,有的发表在《人民日报》、《北京日
报》上。文章诬陷邓小平“‘三项指示为纲’的杏黄旗一举,‘还乡团’、‘复辟派’
以及一切牛鬼蛇神纷纷出动,向无产阶级及其革命事业猖狂进攻”。并说:“我们要把
眼睛盯住走资派,不停顿地向走资派进攻,同他们进行不妥协的斗争。”
迟群、谢静宜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1975年8月13日和10月13日,清
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和其他几位同志,先后给毛泽东写了两封信。信中报告了迟群和
谢静宜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严重问题,揭露他们在清华园狼
狈为奸、大搞法西斯统治的罪行。由于信是请邓小平转交的,毛泽东产生不满,他认为
邓小平偏袒了刘冰等。
11月3日,清华大学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毛泽东对刘冰等4人信件的批示。以传
达这个批示为起点,逐渐开始了主要是针对邓小平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12月
1日,迟、谢布置“梁效”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的文
章。这是第一篇有影响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章。
受到保护后迟、谢二人从此更加卖力地诬陷邓小平。1976年1月到4月,迟、谢按照张春
桥的指使,让写作班子编造了“邓小平言论摘录”。按江青的意见,编造了《邓小平言
论与马列毛主席教导对照》、《邓小平言论与孔孟之道对照》、《邓小平与机会主义路
线头子言论对照》等一大批诬陷材料。
6月,迟、谢又按照张春桥、姚文元的旨意,把从国务院非法搞来的邓小平起草的两个
文件和一篇文稿,即《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几个问题》、《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
问题》、《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诬蔑为“三株大毒草”。他们在文章前加了前
言、按语,又让写作班子写文章,编成“三本册子”,有选择地大量印刷,向全国发送
,据统计,“三本小册子”印了8000万册。
1976年2月,迟群同刘庆棠、毛远新、徐景贤等人,共同策划拍摄了反动影片《反击》
。他亲自指挥清华、北大一些人组成剧本创作组,要求他们,“作品点上面的人物……
使人一看就知道是邓小平”,“人物处理可以由下面来体现,根子追上去,直到邓小平
”。迟群在审查剧本时,故意把剧中领导干部的职务改为省委第一书记,影射邓小平,
并借剧中人之口大骂各级党政军领导是“还乡团”。电影拍完后,张春桥提出“要选一
个适当时机再拿出来”。
1976年9月9日,当毛泽东刚刚去世时,迟群在清华大学发表讲话,仍保持着他那火药味
十足的腔调:“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大家要坚定、镇静,化悲痛为力量,特别是
警惕国内外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警惕还在走的走资派的破坏和捣乱。要求民兵树立高
度的战备观念,一旦有了什么情况,能够做到要多少人就出多少人,要到什么地方就到
什么地方。我们要把情况想得复杂一些,斗争想得激烈一些,千万不要书生气十足。”
直到10月7日,“梁效”的长文《〈论总纲〉和克己复礼》仍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并配上了通栏标题:《深入批判邓小平授意炮制〈论总纲〉》。
被历史定罪的“文革”写作组
与此同时,上海昔日的笔杆子们也开始盯着枪杆子了,他们也在行动。已经成为上海市
革委会常委的“罗思鼎”负责人朱永嘉,在1976年10月8日晚上参加完密谋武装叛乱的
会议后,先到《文汇报》、《解放日报》和广播电台打招呼,要他们不发中央消息,只
发上海的消息。回到写作组住处,他向秀才们交代:“可能出事了。”他要后来的市革
委会写作组负责人王知常准备有关语录和赫鲁晓夫如何上台的材料,有时间再讨论《告
全国人民书》。
10月12日晚上8点半,朱永嘉等4个市革委会常委召集了总工会和写作班子成员,在康平
路开会,继续策划武装叛乱。会议气氛紧张,在吵吵嚷嚷中,朱永嘉突然站起来,两手
卷起袖子,十分嚣张地抛出了要在13日6点钟之前大干的方案,口号是4个“还我”:“
还我江青,还我春桥……”要民兵进驻电台,要电台广播告全市人民书。朱永嘉还写了
一张“民气可用,决一死战”的条子,在会场上传阅。王知常接着说:“现在不能再等
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回来做决定了。要么大干,要么不干,口号是‘四个还我’。
”王洪文的秘书肖木急促地说:“现在不能再等下去了,等马天水他们回来,就来不及
了。”会上还有人叫嚷,要封锁长江航道和机场,破坏电网,把上海搞瘫痪。朱永嘉又
说:“上海带一个头,外省市也会跟上来的,这样就迫使他们放人(指被抓起来的“四
人帮”及其爪牙)。如果被镇压了,失败了,那就像巴黎公社一样,历史上也会记上我
们的业绩的。我们这样干了,也对得起几位领导了。”最后他和王知常提出:“民兵,
你们工人干部去搞;报社、电台我们搞。我们和肖木一起起草宣言,天亮6时前派民兵
占领电台,向全世界广播我们的宣言。要干就大干!现在不干,将来会在历史上留下惭
愧!”
然而随着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人的运筹,朱永嘉等写作班的“大秀才”们的最后一梦
也破灭了,他们留在历史上的不是“惭愧”而是骂名。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梁效”等写作组中也吸收了一些在学术上确有造诣的老学者老教
授。著名哲学家、北大教授冯友兰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批林批孔”之初,也写了两篇
批判孔子的文章,并刊登在《北京大学学报》上。由于毛泽东对这两篇文章的赞同,它
们先后在《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上用同一个编者按语发表了。后来毛泽东在圈阅
过一份有关“批林批孔”的文件后,针对所列孔子言论和注解,在文件旁批道:我看可
将冯友兰、魏建功吸收到两校大批判组当顾问,史料和文字可以请教他们。毛泽东很清
楚,目前大批判组的这帮年轻秀才,写写口诛笔伐的现实文章还可以,但对历史实在是
知之甚少,只有请那些老学者帮忙,也算是“革命的大联合”或曰“三结合”罢。
冯友兰从此成了迟群、谢静宜重视的专家学者。
对于自己成为“梁效”顾问的过程,冯友兰曾谈道:“这年(编者:指1973年)秋天,
有一天,校党委政工组叫我去清华开会,会议由迟群、谢静宜主持,说是要组织力量批
林批孔,成立北大、清华两校大批判组。谢静宜拿了一本赵纪彬的《孔子诛少正卯考》
给我,说:‘江青要你看看。不久还要找你谈谈。’后来并没有找我谈,当时宋柏年(
北大党委政工组干部)对我说:“你不必天天到,当个顾问吧。’我当时的理解是,我
只是挂个名,不一定有实际工作。因为宋柏年在此以前曾到我家里,问我一些成语、典
故的意义和出处,叫我帮他查书,大概还是要我帮着做这一类的事。”
对于自己在“梁效”中的作用,冯友兰曾说:“他们有事才来叫我,所以并不经常去。
我去参加过一些批林稿子的讨论,查过一些成语、典故的出处。例如‘天马行空’最初
见于何书,少正卯的‘少正’二字是官名还是姓氏,‘忠孝节义’四字连用最早见于何
书等等。有时也推敲一些古书,例如《易·系辞》的‘尺蠖之屈,以求伸也’的意义。
”除了这些事,冯友兰还参加过“梁效”的一些会议和活动。就这些事而论,冯友兰在
“梁效”中并没有起多么大的作用,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文献咨询员而已。虽然“文革”
刚结束时人们对于冯友兰等“梁效”顾问有过各种非议,但后来证明符合事实的并不多
。他们不可能在大批判组中起多大的作用,对于“四人帮”的活动他们也不可能了解多
少底细,更不用说参加党内的政治斗争。
z**********e
发帖数: 22064
2
核心提示:“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
究小组”,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
学朗润园湖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
秀才们”根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
当时的“学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
江青曾得意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
江青把“梁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
责。”写作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
来的”。
摘自《读书文摘》2004年第12期
作者:尹家民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在社
会上引起波澜……
“文革”写作组:发动“文革”的鼓手与号角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在社
会上引起波澜。但写作组的出现并非始于“文革”。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1958年,随着我国经济上“大跃进”的开始,文艺的“
大跃进”也被提出。在当时“一切都为政治服务、文艺为中心工作服务”口号的号召下
,运动中明确提出“集体创作”与“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所谓“
三结合”的创作方法。这一时期,集体创作的运用,在多种文体如报告文学、剧本、史
传文学、回忆录的写作与学术论著、工厂史、公社史、部队史等的编写上较为普遍和有
效。形式上,或发动集体力量群策群力,或进行少数人自由结合的小规模的集体创作,
既可以共同构思,共同执笔;也可以共同构思,一人执笔;或是群众口述,文艺工作者
执笔。作品经过多人的修改润饰与意见的补充,政治上往往可靠稳妥,也有一定的“文
学性”。
另外,60年代,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争和分歧,中共中央起草和发表“反修”文
章,特别是“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发表,让人们对集体写作班子的力量开始刮目相
看。但这些写作班子多为中央领导机构临时筹集的,并没有固定的人员。
到了“文化大革命”就不一样了,这些写作组,成了发动“文革”的鼓手与号角。在“
文革”中,有时即使个人署名的文章,也可能是集体的产物,能在重要的刊物上占据位
置。比如“文革”初始“姚文元”的重头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实际上是由江青、张春桥等人操纵的“写作组”组织写作、以姚文元个人名义发表的。
这样做,是为了使文章看上去“操作”的痕迹少一些。可以说,“文革”就是从毛泽东
通过江青组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写文章批判吴晗开始的。一些知名的写作组以后几乎
成了常设机构,他们经常或偶尔采用的笔名不断地见于报端。熟悉当时情景的人都知道
,遇有重大事件,必有写作组“指导性”的文章出现,写作组成了中央文革小组及相应
组织的代言人。直到“文革”后期,所谓“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仍是通过写作组写文章,引导批判指向,传达“最高指示”。
写作组的文章,通常以化名出现,取其谐音的居多。比如北大、清华“两校”写作组化
名“梁效”;中央党校写作组化名“唐晓文”;上海市委写作组化名“罗思鼎”(镙丝
钉谐音);其中的文艺组又化名“石一歌”,指的是专写鲁迅作品评论的“十一个人”
;“方岩梁”取自毛泽东诗词“风物长宜放眼量”后三字;“丁学雷”是上海丁香花园
的“学雷锋”小组。也有一些不取谐音而取某种含义的,比如文化部写作组化名“初澜
”或“江天”,与江青有关:“初澜”取义于“青出于蓝”,乃“出蓝”之谐音;“江
天”之意一望而知。北京市委写作组化名“洪广思”。除了基本的、常用的笔名之外,
还有许多一次性出现的笔名,别看他们的名字只在报端一闪,其作用却如晴天惊雷一般
,非同小可。比如“初澜”的一篇批判晋剧《三上桃峰》的文章,将“桃峰”与王光美
下乡蹲点的“桃园经验”联系在一起,给这出戏扣上了“为刘少奇鸣冤叫屈”的大帽子
,使大批干部挨了整,下了台,有的还被关起来隔离审查。
“丁学雷”、“罗思鼎”反戈一击,投靠张、姚
与许多省市一样,上海市委写作班在“反右斗争”前已经存在。在20世纪60年代,毛泽
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才有了笔名“丁学雷”、“罗思鼎”。“罗思鼎
”取意于雷锋名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革命镙丝钉。“文革”中发迹的徐景贤就是“丁
学雷”写作组负责人。他原是中共华东局的一名宣传干事,因为写过一部人物传记《穆
汉祥》(穆汉祥,交通大学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一些杂文而被张春桥看中,被调入
了上海市委写作班子,后成为写作班的支部书记。他积极响应柯庆施提出的“写十三年
”的号召,参加话剧《年青的一代》的修改,也成了作者之一。随着话剧被搬上银幕,
徐景贤的名声大振。“文化大革命”前夕,柯庆施死后,曹荻秋担任上海市市长,市委
写作组一直延续下来,仍是市委的工作班子。就在姚文元抛出评《海瑞罢官》的大块文
章,上海市委陷入被动、被喊着“打倒”时,徐景贤还在为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市长
曹荻秋起草检讨书。
眼见陈、曹成了“被砸烂的旧世界”,善于见风转舵的徐景贤开始向张、姚的大船靠拢
了。
经济文化发达的上海,对政治具有闻风而动的传统,“文革”的形势在这里迅猛发展。
1966年11月25日,“罗思鼎”的头头———上海市委写作班历史组负责人朱永嘉被复旦
大学红卫兵揪回学校批斗,要他交代在市委写作班里都接受过陈、曹的什么“黑指示”
,替他们写过什么“黑文章”,不交代就要“砸烂狗头”等等。情急之下的徐景贤在11
月28日清晨拨通了北京“中央文革”的电话,向张春桥、姚文元报告情况,请求援救。
张、姚早有计策:要“丁学雷”、“罗思鼎”赶快脱离旧市委的“贼船”,“奔向光明
的彼岸”。
刚从上海返回北京的张春桥怕泄漏风声,特地把电话打到上海的家里,把意见告诉妻子
文静,再由文静转告徐景贤。姚文元则直接跟徐景贤通电话,要他转告复旦大学的红卫
兵:“朱永嘉同志在批判《海瑞罢官》中,做了许多工作,是姚文元同志的助手。你们
马上释放朱永嘉同志……”朱永嘉由此获得“解放”。
此后,姚文元多次给徐景贤打电话,催促他“起义”、“反戈一击”。姚文元话已经讲
得很明白:“在打倒上海市委之后,写作班子能不能成为我们的工作班子?”
徐景贤心领神会:就是说上海市委很快就要“改朝换代”了。在权衡利弊之后,他紧急
召集写作班子的全体成员,传达了姚文元在电话中透露的重要信息,提醒大家何去何从
,赶快决定。那是一个“造反有理”、“造反光荣”的时代,“秀才们”没有多想,都
希望及早转舵,跟上形势。会议从当天下午一直开到深夜,没有人犯困。市委写作班党
支部副书记郭仁杰激动万分,说出了一段“名言”:“革命方觉北京近,造反才知主席
亲。现在到了决定我们写作班命运的时候了,现在正需要从市委内部杀出来的———那
就是我们!”开头那两句话后来成了上海广为流传的革命口号。
上海市委写作班的动向被发行量极大的上海市委内部刊物———《支部生活》的造反派
头头王承龙获知,他遂与写作班建立“联合阵线”,一起举起造反大旗,成立了“市委
机关革命造反联络站”。并写出大字报,其中除了当时流行的口号,主要内容是:
中共上海市委写作班造反声明:……上海在大乱,这样革命的大乱好得很!我们,中共
上海市委写作班全体工作人员和市委文革组成员徐景贤(丁学雷小组负责人)、朱永嘉
(罗思鼎小组负责人)郑重声明:我们要造反,我们要造上海市委顽固推行的资产阶级
反动路线的反,我们要造上海市委内部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大反特反,
反到底!
上海市委中的老爷们,我们这个反是造定了。你们把那些惯用的什么打击迫害、造谣中
伤、欺骗拉拢、分化瓦解等等卑劣手段,统统使出来吧。我们有毛主席撑腰,有革命造
反派小将支持,什么都不怕。我们上了梁山,就绝不再回头。而你们除了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外,休想捞到半根稻草!
炮打上海市委!火烧陈丕显!揪出曹荻秋!打倒杨西光(笔者注:时任上海市委候补书
记、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很快被“打倒”)!砸烂常溪萍(笔者注:时任上海市委教育
卫生部部长、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在“文革”前曾被派往北大担任该校社教工
作队党委副书记,后被迫害致死)!
1966年12月18日
消息很快传到北京,张春桥很满意,让姚文元打电话表示支持,并说:“口号提得很好
,四个人分四档,表示是有区别的。”
就这样,上海市委写作班集体加入了造反派的行列,成为张春桥、姚文元控制的重要舆
论工具。徐景贤也就成了排在张、姚之后的上海“徐老三”。
“罗思鼎”写作组的负责人朱永嘉原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师,《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
官〉》写作的过程中,曾请他帮助查阅过明史资料,朱由此发迹,后来成为上海市革命
委员会常委、复旦大学革委会主任。
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在北京决定发动上海“一月革命”,夺取领导权时,首先飞回上海
,给“丁学雷”、“罗思鼎”布置任务。当天下午2时,武康路2号的小楼里坐满了人,
其中有徐景贤、郭仁杰、王承龙、朱永嘉等。
张春桥分析完上海当时的形势后,对秀才们说:“一月是关键性的一个月。陈、曹的垮
台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和文元这次回上海,目的就是在推倒陈、曹之后,在上海建立崭
新的政权,而你们———‘市委机关革命造反联络站’,将是新政权的工作班子。”
秀才们听到这些话,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不但抓住了“笔杆子”,同时还拥有了“印把
子”。
过了两天,按预定计划,“市委机关革命造反联络站”会同“工总司”,在人民广场召
开了10万人大会,挂出了“打倒以陈丕显、曹荻秋为首的上海市委大会”的横幅。徐景
贤和王洪文在台上“慷慨激昂”发表演说。大会结束之后,上海外滩的一幢十几层的高
楼上,从楼顶垂下来四条大红标语,写着“欢迎张春桥、姚文元当市委第一书记和第二
书记、市长和副市长”。这些字句就是丁学雷的“擂主”徐景贤拟的。
当这四条标语已经成为事实,张春桥、姚文元再次衣锦还乡时,并没忘记这帮秀才们的
作用,在万人大会上,张、姚为他们声张道:“大家都还记得,这一场‘文化大革命’
的序幕,就是从《海瑞罢官》这个反动戏的批判开始的,而这个正是毛主席亲自发动、
亲自在上海揭开的。毛主席对上海造反派提出来的口号———火烧陈丕显、揪出曹荻秋
、打倒杨西光、砸烂常溪萍背得熟极了,我还背不出来呢!……”
这帮造反的秀才尝到了甜头,得到了鼓励,已经从简单的写文章变成了既能“文攻”又
能“武卫”的“两栖作战部队”,变本加厉地为“新政权”鼓与呼。
“梁效”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文化大革命”也造就了不少“时世英雄”,迟群、谢静宜便是其中两人。
在“文革”前,迟群只是八三四一部队的一名宣传科副科长,谢静宜也只是这个部队中
的一个机要工作人员。当“文革”风暴骤起时,全国红卫兵小将、造反派们纷纷揭竿而
起,批斗所谓“党内资产阶级当权派”。随着形势的发展,全国的局势变得非常混乱。
1968年夏,许多大、中学校和单位混乱形势严重,于是,中央不得不做出派工宣队、军
宣队的决定。不久,八三四一部队进驻清华、北大,成立军宣队,维持学校的秩序。正
是从这时候起,迟群和谢静宜两人开始崭露头角,引起了江青的注意,并成为她的亲信。
迟、谢二人之所以很快得到江青的欢心,一是因为他们既是军人又身处在大学要地;二
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性格有优势,执行命令坚决果断,不得胜利决不罢休;三是对江青百
依百顺,甚至逆来顺受。他们打倒老的清华大学领导后,由迟群担任清华大学革委会主
任、党委书记;谢静宜担任清华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直至担任中
共北京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委员。
迟、谢二人的“辉煌成就”,就是在“批林批孔”中大搞影射史学和“批邓”运动中的
具体表现,他们手下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是人们熟知的“梁效”。
“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究小组”,
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学朗润园湖
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秀才们”根
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当时的“学
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绝大多数人
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江青曾得意
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江青把“梁
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责。”写作
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虽然“文革”写作组已经成为历史,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多数成员不愿重提
旧事。但作为当年“梁效”写作组成员的周一良先生却不避讳忌,在多年之后写出的回
忆录《毕竟是书生》中详细地描写了他在这个组织中的情况,作了反思。周一良在书中
介绍说:
“梁效”设立支部书记1人,由迟群、谢静宜手下的八三四一部队的一名干部担任;副
书记2人,北大、清华各出1名。三十几名成员中,两校之外,还有少数人民大学的教师
。成员除老教授晚间回家外,都集中住宿,每天三段时间都须到班。“梁效”纪律森严
,不得随便请假,不得向外面(包括自己家人)透露工作内容。集中驻地在北大朗润园
的北招待所,门禁森严。给外人以神秘之感。“梁效”主要任务是写作,由中青年同志
担任,为“四人帮”制造反动舆论。写作意图由迟、谢两人下达,或由《红旗》、《人
民日报》等报刊的编辑口头传达,有时甚至写成书面提纲交给各写作小组。几个写作组
之外,有个研究组,后改名注释组,有几名老教授在内。江青听毛主席谈话,遇到她不
知的人物或不懂的典故,立即通过迟、谢两人命令这个组查阅报告,起了供顾问咨询的
作用。“梁效”还要求老教授对于写作组的文章在文献典故方面发挥所谓“把关”的用
处……
1984年,冯友兰教授在回顾了“我在‘文革’中所走的弯路”这段历史,本着“修辞立
其诚”的做人准则说:“如果自己没有真实的见解或有而把它隐藏起来,只是附和暂时
流行的意见,以求得到某一方面的吹捧,这就是伪,这就叫哗众取宠。照上面所说的,
我在当时的思想,真是毫无实事求是之意,而有哗众取宠之心,不是立其诚而是立其伪
。”冯友兰的这番话,是当年许多知识分子共有的心声。应该说,除了知识分子自身的
弱点之外,在那个特殊年代,相当数量的正直的人们为了避免一时的精神或皮肉之苦,
而违心地说了一些错话写了一些文章,甚至参加了这样那样的写作组,他们与那些主谋
者不能一概而论。
主谋者们没有逃脱掉历史的惩罚。
1976年10月10日这一天,正好是星期日。按迟群给“梁效”定的“铁的纪律”,笔杆子
们不能随便外出,傍晚都要回到朗润园湖边的楼里。和往常一样,看过书报之后,他们
陆续上床睡觉。可是刚过半夜12点,楼前突然响起了摩托车声。还没等他们清醒,一队
解放军战士已经神速地包围了这座灰楼。被动静惊醒的“梁效”的笔杆子们,一坐起来
,就有人来通知他们到一楼的会客室集中。因为当时的写作已经成了政治任务,半夜被
叫醒是常有的事。甚至还有人仍在做着美梦:“说不定是首长来接见!”他们根本不知
道外面发生的重大事件。会客室里,一位陌生的北京卫戍区的军官向他们宣布:“中央
决定,‘梁效’的材料封存上交。现在大家就收拾一下自己的用具,回家去,明天到校
党委集中学习。但主要负责人不能走……”在10月6日晚上,北京卫戍区已经在市委大
楼逮捕了迟群、谢静宜。
至此,“梁效”们没有笑到最后,“罗思鼎”也没有顶住历史的车轮,等待他们的是历
史的审判。虽然他们的任务还是“写”,不过不是再写什么“锦绣文章”,而是写交代
材料了。
1982年8月21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对“四人帮”在上海的重要
案犯徐景贤、王秀珍和陈阿大、叶昌明、黄金海、戴立清、马振龙、朱永嘉等进行公开
审理,做出判决。徐景贤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朱永嘉有期徒刑14
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83年11月2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判处迟群有期
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在此之前,谢静宜已被免去党内外职务。
1973年9月4日,《北京日报》发表了《儒家和儒家的反动思想》,署名为“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批判组”,这是这个写作班子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以后他们在报刊上发表的文
章,多数署名“梁效”,有时也用“柏青”、“高路”等笔名,间或还有什么“秦怀文
”、“安杰”、“景华”、“郭平”、“施均”、“金戈”、“万山红”、“祝小章”
、“梁小章”等等笔名的出现。
“梁效”最辉煌的“成就”是“批林批孔”,大搞影射文学
为了给“批林批孔”运动制造声势,1973年9月8日,迟群按江青的指使,背着中央,召
开“全国教育系统批孔座谈会”,率先打出“批孔”旗帜。他在会上说:这是部署性的
会,不但教育战线要批孔,其他战线也要批,中央现在还没有班子,你们的材料可给我
们。
与此同时,迟群、谢静宜积极搜罗“批林批孔”材料。他们在江青的指使下,到林彪居
所毛家湾去搜查,寻找林彪与孔孟、儒家之间的所谓联系。终于由“梁效”的秀才们编
出《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送给江青看。迟、谢二人在后来的中央国务院直
属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谈到了有关编写这个材料的情况:
迟群:这个材料是在我们主席、江青同志直接关怀下编写的,是在江青同志直接地、具
体地指导下编写的。
谢静宜:这个过程是这样的,当时我们向毛主席汇报林彪也有孔孟之道的言论的时候,
主席说,噢,凡是反动的阶级,主张历史倒退的,都是尊孔反法的,都是反秦始皇的。
问到林彪有哪些孔孟的言论或者类似的语言,主席让我们,就是让我和迟群同志搞一个
材料送他看一看。所以我和迟群同志就召集了几个同志议了一下,整理了一个初稿,这
个稿子只有两三页,送给了主席,也送给了江青同志。江青同志看了以后,立即找我们
去了,就是说,给我们提了意见了,感到东西不多。江青同志批示:东西不多,有些不
够准确,还有一些个别的是牛头不对马嘴。
迟群:当时讲到了,抓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是当前的一个大方向。
谢静宜:当时我们提议,想成立一个班子,专门下点工夫好好地搞—下。江青同志同意
我们这个意见,而且指示我们要老、中、青三结合,还提议我们要到毛家湾去,找资料
。所以这样一来,东西就多了,他们那个大瓷缸子里头的东西,条幅、横幅,我们反正
到那里翻箱倒柜呀,东西很多,材料这样就丰富了。后来,就编了一本,送给主席和江
青同志。主席、江青同志看得非常细,连封皮、标题、前言、内容,一字一句地、不漏
地看完,特别是在内容方面……
迟群:还有些问题要不要联系实际呢?有的人成天在那儿讲“批林批孔”怎样联系实际
啊,其实有的实际就在他的身上,就在他那个单位、那个地区,就在他脑子里。举一个
例子,我们有一个片子,是意大利拍的一个纪录片,叫作《中国》……我们有些个很好
的建筑,一些个场面,一些面貌吧,他不拍,专门突然地给你出来一个镜头。其中有一
个女同志和他们拉了一个车子,在那个胡同里头,他专门给你放大成一个特写镜头,把
你搞成这个形象。所以像这样的片子,实际上就是一个间谍加汉奸搞出来的,难道不需
要联系吗?
……
意大利摄影师安东尼奥尼是意大利共产党员,他来华拍片是周恩来总理批准的,他拍的
《中国》并无错误。而这天正是周恩来在主持会议,江青一伙的用心可见一斑。出席会
议的江青也不时插话,好不得意。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把江青捧上了天。而江青更是
趾高气扬,将到会的“尊孔”的郭沫若叫起来,站着,当着近两万人指责郭沫若“‘十
批’不是好文章”(作者注:“十批”指郭沫若的旧作《十批判书》,当时社会上盛传
毛泽东有一首《读〈封建论〉———呈郭老》的诗,诗中有一句便是“‘十批’不是好
文章”),羞辱这位文坛老人。郭沫若后来对夫人于立群说:“他们是针对总理的。”
对这次动员大会,江青甚为得意,掩饰不住地哈哈大笑:“周总理都叫我搞得没办法了
!”
除了布置“梁效”等写文章“批林批孔”外,他们还嫌秀才们的分量不够,特别是不能
从“堡垒内部打出来”。于是仍以郭沫若为对象,拉拢他们,企图从另一侧面攻击周恩
来。那次大会以后,张春桥专门来到前海西街18号郭沫若的住宅,逼迫他写文章,要他
承认他在抗战期间写的剧作和论著是“王明路线的产物”,是“反对毛主席”的,叫他
在文章中“骂秦始皇的那个宰相”。郭沫若执意不从,说:“我当时骂秦始皇,是针对
国民党蒋介石的。”
过一段时间,江青也亲自找上门来,纠缠折磨郭沫若。她同样是逼郭沫若写“批宰相”
的文章,还以批判安东尼奥尼摄制的纪录片《中国》为名,影射攻击周恩来。郭沫若当
时不断咳嗽,很少和她说话,她却东拉西扯纠缠了3个小时才走。当晚,郭沫若就开始
发烧,到医院诊断为肺炎,好在抢救及时,没什么大碍。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梁效”是“批现代大儒”、“批宰相”的急先锋和主将。他
们炮制的文章有:《林彪与孔孟之道》、《孔丘其人》、《赵高篡权与秦王朝的灭亡》
、《读〈盐铁论〉》、《“克己复礼”再批判》、《再论孔丘其人》等等。这都是多有
所指和别有用心的政治文章。
1974年2月20日,迟、谢指使“梁效”用不同的笔名,在《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上发表
了8篇“批林批孔”的文章,继续围攻周恩来。2月26日,迟群和谢静宜向“梁效”写作
班子布置传达了江青给出的3个题目,其中之一是《孔丘其人》。迟群传达了江青对这
篇文章的具体要求:要突出两点,一是孔丘稍一得势就杀人,杀少正卯;二是孔丘到处
碰壁,还要写上“孔丘压迫妇女”。迟群说,文章要“写得生动、深刻,不要太长”,
“要在5000字之内”,在“3月8日以前完成”。不久,稿子写完送给迟、谢,他们一看
,说:“还差得远呢!”迟群点着秀才们的脑门说:“文章要写得更深刻,更生动活泼
,要把孔丘写得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写得好,3月8日以后写成也行。”3月8日到
了,迟群再次向他们布置:“要集中揭露这个人,但又不要孤立批孔丘,要和我党的路
线斗争、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历代反动派、党内机会主义头子要抬出来……要在孔丘的
家世上做文章,把孔丘的祖父、父亲的姓名写出来,注上音,以说明孔丘代表的是没落
奴隶主阶级利益,不适应历史潮流的需要。”“梁效”按照迟群的意见又写了一稿,但
江青仍不满意。她拿眼瞪着迟群说:“《孔丘其人》你们写得出来写不出来?写不出来
我另找别人。”迟群只得把稿子拿回去赶紧修改。
4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江青点题授意并经过她与姚文元审定的《孔丘其人》。写作
组炮制的这篇文章,通篇并不着墨批林彪,而是别有用心地说:“孔丘出身的没落奴隶
主贵族家庭,在这个社会大变革中急剧地衰落下来。”“孔老二这个家伙却是‘述而不
作’,根本写不出什么东西。”“在他71岁、重病在床的时期……”甚至把鲁国当时根
本没有的“宰相”头衔硬加在孔丘头上。文章特别突出了江青交代的“针对性”、“现
实感”。这次江青面有喜色,连声夸奖:“写得生龙活虎。”
迟群听后,很是得意,继续表白道:“有人问我,《孔丘其人》中的孔丘指谁?我说,
你看着像谁就指谁!”谁都知道,当时周恩来差不多这个年龄,而且积劳成疾,身患绝
症。“梁效”的文章正是影射周恩来。
与《孔丘其人》同时在《红旗》杂志上发表的署名“罗思鼎”的《评〈吕氏春秋〉》,
是另一篇以吕不韦这个“宰相儒”攻击周恩来的文章。姚文元在布置“罗思鼎”写这篇
文章时,特别指出“这是一篇政治文章”,重点是批“折衷主义”。1974年2月4日,姚
文元又就这篇文章的写作提出:“批判《吕氏春秋》文望认真抓紧改出。要有揭露批判
其折衷主义贩卖孔孟之道搞复辟、搞阴谋、搞分裂的内容。”3月5日,姚文元在催促这
篇文章快些脱稿时,又强调:“不写为学术性的。”定稿前,姚文元对文章亲自作了修
改,最后经张春桥“审阅”定稿。
这年的9月8日,迟群召集“梁效”成员,作了一番“影射史学”的纲领性讲话。他说,
今天主要是讲古为今用的问题,即“研究儒法斗争的现实意义到底在哪里”?“现实意
义,有一条比较清楚,古今一致的东西”。“现实意义”还有一条,就是“解决颠倒了
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我感兴趣的是第一条,紧扣住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不然,研
究它干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不要以为在结论上有了定论就可以了
,有些问题结论很简单,主席说‘古为今用’四个大字就解决了,但具体的要有历史方
针。不是不清楚,大家面对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但往里一深入,就遇到一些问题。
这不是不可解决的,就和其他领域里的观点一样,如30年代的肺结核和现在的癌症一样
。”
迟群还在这次讲话中宣布了写作班子的纪律:“要保密,过去已经发生了几起,轻了,
既往不咎。在这个班子,更要注意这一点,因为我们是中央抓的班子,不准无组织纪律
。”
“梁效”等写作组编写了大量的影射史学的文章,江青则怀揣着个人目的,四处“送材
料”,真有点自产自销、兜售独家秘方的味道。在上海滩混迹于舞台的江青,一夜间成
了无文不通、无史不晓的历史学家,的确让人吃惊。但是当你知道了她背后有庞大的写
作组为她提供材料时,你就不会奇怪了。
“罗思鼎”的头头都认为他们所干的事,说出去要杀头
与“梁效”相呼应,“罗思鼎”也开始大量发表文章。1974年9月15日,上海市委写作
组直接控制的《学习与批判》创刊,他们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论尊儒反法》一文。从党
的十大到1976年10月,这个写作组除了常用的“罗思鼎”笔名外,还用过石仑、康立、
翟青、齐永红、史锋、史尚辉、曹凌益、戚承楼、勒戈等。他们在《红旗》杂志等报刊
上发表了大量的“左”倾文章,还进行了大量的反动活动。写作组的头头说:“我们所
干的事,现在说出去,现在杀头;将来说出去,将来杀头。每一期《学习与批判》就是
一块我们的墓砖。”
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方向问题上,周恩来根据实际情况曾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
根据周恩来几次讲话的精神,《人民日报》在1972年10月发表了一整版批判极“左”思
潮和无政府主义的文章,受到厌恶“文化大革命”的群众的欢迎。当时,在上海的张春
桥和姚文元,立即授意《文汇报》搞了期《内参》上送,说《人民日报》发表批极“左
”的文章是错误的,是否定“文化大革命”。11月,外交部和中联部提出关于召开外事
会议的请示报告,其中提出要以彻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
义为会议的中心内容。这个正确意见,得到周恩来的批示同意,但引起江青、张春桥、
姚文元等人的攻击反对。张春桥说:“批林彪是否就是批极‘左’和无政府主义?我正
在考虑。建议外事会议批林要批得全面一些。”江青说:“我个人认为批林彪卖国贼的
极右,还要着重讲一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
对批林性质的认识分歧很大,最后由毛泽东裁决。毛泽东从他晚年的“左”倾错误理论
出发,对这个问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在1972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肯定林彪反革命
集团是极右,而不是极“左”,否定了周恩来的正确意见,给江青一伙壮了胆。根据这
次谈话的精神,写作组立即炮制“新年献词”,在1973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解
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上刊登,强调“批林整风”的重点是批判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
义路线的极右实质。从此以后,只准批林彪的极右,不准批林彪的极“左”。江青一伙
乘机大批所谓“右倾回潮”,把“批林整风”运动引向他们心中的目标。联系这个背景
,毛泽东对周恩来有些不满,提出注意中国出“修正主义”的问题,提出“批孔”问题
,就不难理解了。而江青一伙正是利用这一点,认为时机已到,便组织“梁效”编写《
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作为批判林彪、影射周恩来的弹药。
这一年,周恩来始终在困难地支撑着。活跃的“梁效”、“罗思鼎”在江青、张春桥、
姚文元的布置下写了许多文章,控制着运动的方向。1974年1月1日,《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发表社论《元旦献词》。社论说:“国内外一小撮阶级敌人
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说明这场革命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我们一定要
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批林,批判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就是批判修
正主义。我们要充分利用林彪这个反面教员,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反修防修的教育。
……要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在批判中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中外反
动派和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是尊孔的,批孔是批林的一个组成部分。”社论明确
提出继续批判“尊孔反法”,批判“修正主义”。
1974年1月12日,江青、王洪文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向全国转发“梁效”汇编的《林彪
与孔孟之道》,毛泽东批示同意转发。中共中央于1月18日将《林彪与孔孟之道》作为
1974年1号文件下发。于是,“批林批孔”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他们的
意图也一步一步地显露出来。
现在看得很清楚,“四人帮”一伙攻击周恩来,是为了继毛泽东、周恩来之后,由江青
组阁、张春桥当总理。所以“梁效”、“罗思鼎”的文章开始朝着这个目标靠拢。8月1
日发表在《红旗》杂志上的“罗思鼎”的文章《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借用刘邦美
化吕后,说“刘邦、吕后刚毅地消灭了韩信、彭越等人的叛乱,保卫了西汉王朝的中央
集权制”。只是由于毛泽东讲了“四人帮”问题,他们才把原稿中肉麻吹捧吕后的露骨
言辞忍痛删去。在炮制此文的同时,“罗思鼎”还奉命赶写《论吕后》专文,并按照江
青的口径,写作时遵照三点要求:“吕后是了解刘邦最深的,追随刘邦最紧,与刘邦生
活时间最长,刘邦所建立的功绩与吕后是分不开的”;“吕后是刘邦最合适的接班人,
是刘邦法家路线的忠实继承者”;“吕后是按照刘邦生前的法家路线办事的,除吕后外
,没有任何人能够完成刘邦的未竟之业”。实际就是让读者把文中的“吕后”在脑中转
化成江青。由于写得太露骨,文章未被发表。
上海写吕后,北京则侧重写武则天。8月20日的《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登载了“梁效
”写的《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说武则天当皇帝,上表拥戴的就有6万多人。文
章的结论是:“她终究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杰出人物,称之为:法家女皇武则天,应
该说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为了给“四人帮”组阁制造舆论,“梁效”借古讽今,编造历史总结出“要有法家集团
在中央主持工作”的所谓历史经验,为了江青当女皇,大肆吹捧武则天是“法家女皇”
。甚至连江青带头穿“开襟领连衫裙”,“梁效”都将其与武则天扯在一起,说“武则
天是新式衣装巾袍的积极拥护者”。
江青把吕后、武则天尽量朝自己身上拉,以满足她要作女皇的私欲。但她也非常清楚,
周恩来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于是又利用“风庆轮事件”,批判“洋奴
哲学”、“崇洋卖国”。“罗思鼎”根据姚文元定的调子,在《学习与批判》第3期上
,抛出了署名“景池”的文章———《从“洋务运动”看崇洋媚外路线的破产》。紧接
着,上海《朝霞》杂志(笔者注:1974年1月在上海创办的文学月刊《朝霞》,登载诗
、小说、散文和评论,是“文革”中集中、鲜明地表达激进派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的文
学刊物)也加入了攻击周恩来的多重唱,他们刊载“罗思鼎”以史经名义发表的《李鸿
章出洋》,伪造了一个李鸿章买洋船洋舰的情节,影射周恩来的适当向外国买船的主张
是“崇洋媚外”。5月17日《北京日报》发表的柏青的《从〈乡党〉篇看孔老二》,更
是露骨地以孔老二重病在床,影射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把孔老二“张开胳膊”改为“端
起胳膊”,对周恩来进行人身攻击。6月14日,江青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战士批林批
孔汇报会”上,大讲所谓“儒法斗争史”,要求写文章批“现代的儒”。江青说:“现
在文章很少提到现代的儒。”“难道我们现在没有儒了吗?没有,为什么反孔老二?现
在没有儒?有很大的儒。”第二天,江青又对“梁效”、“唐晓文”的成员再次重复说
:“现在文章很少提到现代的儒,除了林彪、陈伯达以外……难道现在没有儒了吗?没
有,为什么反孔老二?”她的亲信怕大家还是联系不上周恩来,在一旁提醒说:“注意
这个大儒不是指刘少奇,也不是指林彪、陈伯达……”
邓小平成为他们攻击的又一个目标
1975年,随着“四人帮”活动的猖獗,全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秩序越来越混乱。从1月
起,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和解决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等
各方面问题的一系列会议,着手进行整顿。邓小平的复出,使“四人帮”组阁的计划又
出现了新的障碍。于是,江青等人就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邓小平。
从1975年9月开始,迟群、谢静宜按照张春桥、姚文元的意图,亲自点题,提供材料,
交代要点,指挥“梁效”写作班子,炮制了许多旨在煽动打倒邓小平的诬陷文章。11月
,清华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吴炜煜写了一篇名为《论走资派还在走》的大字报。迟群看到
后,立即找到吴炜煜说:“你的大字报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走资派还在走。
这将在今后有很大影响,你应当继续写下去,不要放弃这个题目。”
在他的指使下,吴炜煜一口气写了10篇批判文章,有的发表在《人民日报》、《北京日
报》上。文章诬陷邓小平“‘三项指示为纲’的杏黄旗一举,‘还乡团’、‘复辟派’
以及一切牛鬼蛇神纷纷出动,向无产阶级及其革命事业猖狂进攻”。并说:“我们要把
眼睛盯住走资派,不停顿地向走资派进攻,同他们进行不妥协的斗争。”
迟群、谢静宜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1975年8月13日和10月13日,清
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和其他几位同志,先后给毛泽东写了两封信。信中报告了迟群和
谢静宜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严重问题,揭露他们在清华园狼
狈为奸、大搞法西斯统治的罪行。由于信是请邓小平转交的,毛泽东产生不满,他认为
邓小平偏袒了刘冰等。
11月3日,清华大学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毛泽东对刘冰等4人信件的批示。以传
达这个批示为起点,逐渐开始了主要是针对邓小平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12月
1日,迟、谢布置“梁效”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的文
章。这是第一篇有影响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章。
受到保护后迟、谢二人从此更加卖力地诬陷邓小平。1976年1月到4月,迟、谢按照张春
桥的指使,让写作班子编造了“邓小平言论摘录”。按江青的意见,编造了《邓小平言
论与马列毛主席教导对照》、《邓小平言论与孔孟之道对照》、《邓小平与机会主义路
线头子言论对照》等一大批诬陷材料。
6月,迟、谢又按照张春桥、姚文元的旨意,把从国务院非法搞来的邓小平起草的两个
文件和一篇文稿,即《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几个问题》、《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
问题》、《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诬蔑为“三株大毒草”。他们在文章前加了前
言、按语,又让写作班子写文章,编成“三本册子”,有选择地大量印刷,向全国发送
,据统计,“三本小册子”印了8000万册。
1976年2月,迟群同刘庆棠、毛远新、徐景贤等人,共同策划拍摄了反动影片《反击》
。他亲自指挥清华、北大一些人组成剧本创作组,要求他们,“作品点上面的人物……
使人一看就知道是邓小平”,“人物处理可以由下面来体现,根子追上去,直到邓小平
”。迟群在审查剧本时,故意把剧中领导干部的职务改为省委第一书记,影射邓小平,
并借剧中人之口大骂各级党政军领导是“还乡团”。电影拍完后,张春桥提出“要选一
个适当时机再拿出来”。
1976年9月9日,当毛泽东刚刚去世时,迟群在清华大学发表讲话,仍保持着他那火药味
十足的腔调:“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大家要坚定、镇静,化悲痛为力量,特别是
警惕国内外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警惕还在走的走资派的破坏和捣乱。要求民兵树立高
度的战备观念,一旦有了什么情况,能够做到要多少人就出多少人,要到什么地方就到
什么地方。我们要把情况想得复杂一些,斗争想得激烈一些,千万不要书生气十足。”
直到10月7日,“梁效”的长文《〈论总纲〉和克己复礼》仍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并配上了通栏标题:《深入批判邓小平授意炮制〈论总纲〉》。
被历史定罪的“文革”写作组
与此同时,上海昔日的笔杆子们也开始盯着枪杆子了,他们也在行动。已经成为上海市
革委会常委的“罗思鼎”负责人朱永嘉,在1976年10月8日晚上参加完密谋武装叛乱的
会议后,先到《文汇报》、《解放日报》和广播电台打招呼,要他们不发中央消息,只
发上海的消息。回到写作组住处,他向秀才们交代:“可能出事了。”他要后来的市革
委会写作组负责人王知常准备有关语录和赫鲁晓夫如何上台的材料,有时间再讨论《告
全国人民书》。
10月12日晚上8点半,朱永嘉等4个市革委会常委召集了总工会和写作班子成员,在康平
路开会,继续策划武装叛乱。会议气氛紧张,在吵吵嚷嚷中,朱永嘉突然站起来,两手
卷起袖子,十分嚣张地抛出了要在13日6点钟之前大干的方案,口号是4个“还我”:“
还我江青,还我春桥……”要民兵进驻电台,要电台广播告全市人民书。朱永嘉还写了
一张“民气可用,决一死战”的条子,在会场上传阅。王知常接着说:“现在不能再等
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回来做决定了。要么大干,要么不干,口号是‘四个还我’。
”王洪文的秘书肖木急促地说:“现在不能再等下去了,等马天水他们回来,就来不及
了。”会上还有人叫嚷,要封锁长江航道和机场,破坏电网,把上海搞瘫痪。朱永嘉又
说:“上海带一个头,外省市也会跟上来的,这样就迫使他们放人(指被抓起来的“四
人帮”及其爪牙)。如果被镇压了,失败了,那就像巴黎公社一样,历史上也会记上我
们的业绩的。我们这样干了,也对得起几位领导了。”最后他和王知常提出:“民兵,
你们工人干部去搞;报社、电台我们搞。我们和肖木一起起草宣言,天亮6时前派民兵
占领电台,向全世界广播我们的宣言。要干就大干!现在不干,将来会在历史上留下惭
愧!”
然而随着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人的运筹,朱永嘉等写作班的“大秀才”们的最后一梦
也破灭了,他们留在历史上的不是“惭愧”而是骂名。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梁效”等写作组中也吸收了一些在学术上确有造诣的老学者老教
授。著名哲学家、北大教授冯友兰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批林批孔”之初,也写了两篇
批判孔子的文章,并刊登在《北京大学学报》上。由于毛泽东对这两篇文章的赞同,它
们先后在《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上用同一个编者按语发表了。后来毛泽东在圈阅
过一份有关“批林批孔”的文件后,针对所列孔子言论和注解,在文件旁批道:我看可
将冯友兰、魏建功吸收到两校大批判组当顾问,史料和文字可以请教他们。毛泽东很清
楚,目前大批判组的这帮年轻秀才,写写口诛笔伐的现实文章还可以,但对历史实在是
知之甚少,只有请那些老学者帮忙,也算是“革命的大联合”或曰“三结合”罢。
冯友兰从此成了迟群、谢静宜重视的专家学者。
对于自己成为“梁效”顾问的过程,冯友兰曾谈道:“这年(编者:指1973年)秋天,
有一天,校党委政工组叫我去清华开会,会议由迟群、谢静宜主持,说是要组织力量批
林批孔,成立北大、清华两校大批判组。谢静宜拿了一本赵纪彬的《孔子诛少正卯考》
给我,说:‘江青要你看看。不久还要找你谈谈。’后来并没有找我谈,当时宋柏年(
北大党委政工组干部)对我说:“你不必天天到,当个顾问吧。’我当时的理解是,我
只是挂个名,不一定有实际工作。因为宋柏年在此以前曾到我家里,问我一些成语、典
故的意义和出处,叫我帮他查书,大概还是要我帮着做这一类的事。”
对于自己在“梁效”中的作用,冯友兰曾说:“他们有事才来叫我,所以并不经常去。
我去参加过一些批林稿子的讨论,查过一些成语、典故的出处。例如‘天马行空’最初
见于何书,少正卯的‘少正’二字是官名还是姓氏,‘忠孝节义’四字连用最早见于何
书等等。有时也推敲一些古书,例如《易·系辞》的‘尺蠖之屈,以求伸也’的意义。
”除了这些事,冯友兰还参加过“梁效”的一些会议和活动。就这些事而论,冯友兰在
“梁效”中并没有起多么大的作用,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文献咨询员而已。虽然“文革”
刚结束时人们对于冯友兰等“梁效”顾问有过各种非议,但后来证明符合事实的并不多
。他们不可能在大批判组中起多大的作用,对于“四人帮”的活动他们也不可能了解多
少底细,更不用说参加党内的政治斗争。
1 (共1页)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梁效阴魂为何依然在神州游荡? (转载)
毛泽东钟情的谢静宜 究竟隐藏多少秘密zt
姚文元:毛泽东曾多次提及身后让江青做党主席
粉碎“四人帮”全景写真
罗克珊.维特克《江青同志》选载——第一章 邂逅
评“四人帮”的影射史学
科学家陈景润文革期间受到的关怀
风流张春桥文革期间竟如此选老婆
林彪读懂了《论语》吗
范达人在“梁效”的经历(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梁效话题: 江青话题: 迟群话题: 写作组话题: 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