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岑春煊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f**********y
发帖数: 230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政坛PS事件】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ingbeauty (qualcommgir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晚清政坛PS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7:26:04 2014, 美东)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230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晚清政坛PS事件】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岑春煊在第一次两广总督任上,弹劾、查办了一大批地方官员和富有商
人,因此得罪了他们的中央总后台庆亲王奕劻,于是,这些利益阶层就悬赏港币百万,
要把岑春煊排挤出广州,香港同盟会首领陈少白毅然接下了这个单子。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最恨保皇党,保皇党当然也把慈禧作为最主要的攻...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3
来自主题: Joke版 - 【晚清政坛PS事件】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ingbeauty (qualcommgir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晚清政坛PS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7:26:04 2014, 美东)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作者: 熊飞骏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埋葬了中国两千二百年的皇权专制。中国人习惯把辛亥革命归功于孙
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其实辛亥革命并非孙中山和同盟会组织策划的。
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块。武昌起义则与同盟会
一点也不相干,武昌起义其实源于一起失控的群体性事件。
太平天国暴乱后,满清统治集团放弃“满贵老革命”独裁的传统国策,依靠延揽曾国藩
、左崇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无“打江山背景”的汉族后起之秀,扩大专制政府的统治
基础才逃过了生死一劫。随后上台执政的慈禧太后也一直延续重用汉族才俊的人事路线
,依靠汉族人才的智慧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四伏的统治瓶颈。
1908年慈禧太后升天后,满清权力高层犯下了一个致命的认识错误,误以为只有当初打
江山出身的满贵老革命的后代——也就是“太子党”最忠诚最可靠,汉人则“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不可重用。新任摄政王载沣把清政府的中流砥柱袁世凯革职;同时把良弼
等满清少壮亲贵委以重任。
慈禧太后在世时清政府就走上了“预备立宪”之路。1911年5月8日,清政府首届责任内
阁诞生。13位内阁大臣中“满贵老革命后代”就占了9人,其中皇族7人;四个...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史鉴:反贪是借口 实为政治斗争
福建布政使李赓芸自杀,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是颇为轰动的事件。
李赓芸自杀是因涉嫌受贿,接受讯问时被辱而起。受贿只是嫌疑,并非事实。事情的起
因,是原先李赓芸任福建漳州府知府的时候,有监造战船的职责,后来升任道台,但战
船还没有修好,于是留下仆人监工修造;由于修船的钱不够用,仆人便向漳州府下属的
龙溪县知县朱履中借了三百银元;借钱的事当时李赓芸并不知情,后来知道了,就让仆
人如数还钱,但是仆人好像没有把钱还给朱履中。之后,朱履中因贪污被查,他便向闽
浙总督汪志伊、福建巡抚王绍兰控告李赓芸索贿,说他的钱都送了上司。汪志伊与李赓
芸有点过节,很想借此整一整李赓芸,于是向中央报告李赓芸涉嫌受贿,应当免职查办
。中央同意,汪志伊、王绍兰便指派福州知府涂以辀主持讯问。涂以辀知道汪志伊与李
赓芸的关系,为了阿谀汪志伊,逼令李赓芸承认受贿一千六百银元。李赓芸不肯承认,
涂以辀盛气凌人,严词训斥,辞色俱厉。李赓芸觉得大受其辱,愤激之下,留下诉冤遗
书自尽。
李赓芸死后,仆人到北京告状,朝野哗然。于是中央派出专案组南下福州调查。专案组
到达福州之后,被老百姓包围,他们纷纷为李赓芸诉冤,请求予以昭雪。...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瞎聊几句大炮和陈炯明
有關陳炯明叛孫的資料
作者:沈雲龍 傳記文學第191號(1978年04月)
自本刊本年二月號出版後,即得寓居香港之友人呂君偉東函告,因閱及拙文「陳炯
明叛變與聯俄容共的由來」,對孫、陳之爭,深以引用資料過於簡略,無從了解其真象
及癥結之所在,良用為憾,經自動代為搜集,不辭辛勞,從「陳炯明先生哀思錄」、「
陳競存先生年譜」(陳演生編)、及馮平山圖書館所藏「華字日報」中抄錄若干資料見
寄。呂君為粵之海豐人,與炯明為同鄉,熟悉其身世。現年逾七旬,精研佛法,別號靜
菴居士,喜吟詠,著有「靜巷詩詞鈔」。筆者有感於呂君誠摯之盛意,且所抄示者,已
罕有流傳,爰再加補充,並依時間略事排比,公諸於世,以為治民國史者求真求信之參
考。
孫、蔣,兩公對陳之期待與論評
民國九年七月,北方直皖戰爭結束,直勝而皖敗。時中山先生寓滬,乃命援閩粵軍
總司令陳炯明,將所轄閩南二十餘縣交還皖系閩督李厚基,而於八月十五日誓師漳州,
遣第二軍許崇智、第一軍葉舉、鄧鏗率所部分右、中、左三路回粵,討伐廣州軍政府主
席總裁岑春煊及桂系粵督莫榮新等,初時攻勢凌厲,桂軍不敵,先後佔領大埔、饒平、
詔安、梅縣、潮州、汕頭等...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7
五、回忆粤军援闽各役
蒋介石任援闽粤军总部上校参谋后,颇得陈炯明、邓仲元之信任,一切作战计划,
均交由蒋一手草拟,蒋所拟计划经陈炯明批准后由总部编印装成一册,分发至各支队司
令执行。按照所颁作战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用兵力二十余营,以许崇智
支队所属四个营任左翼,集中蕉岭,向武平、上杭进攻,俟占领后进窥长汀、连城。中
路分两部,以李炳荣支队、熊略支队共五营,从大埔方面进攻永定以进窥龙岩;以邓本
殷支队、罗绍雄支队共六营(交由叶举指挥)从饶平方面进攻松柏关以窥平和。右翼则
由参谋长邓仲元指挥洪兆麟三营及其他两营集中澄海、黄冈以监视诏安、云霄之敌。在
行将开始总攻以前,蒋介石还曾奉命至蕉岭大埔前线视察,并与各将领交换意见,随即
下令于5月17日全线总攻。左翼许崇智支队进展最顺利,不三日已占领武平、上杭,由
于许崇智在闽颇有虚声,且事先曾派旧部运动驻武平、蕉岭边境之福建省防军谢某一营
反正过来(编为第三十一营),同时,又运动武平、上杭民军蓝玉田、钟大辉各一大队
归附,因此,驻武杭敌军无甚抵抗而败退。中路我军进攻永定数日不克,陈炯明急令许
崇智派队协攻,许偕我亲率谢文炳、徐军雁两营前...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主席带小妾接见美国总统照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岑春煊的朋友李大总管又把岑春煊从生死线上给“捞”了回来,
挽救了他的政治生命。要问李莲英是如何施展魔法的?说白了很简单,他也玩了回PS技
法,这在清人著作《世载堂杂忆》中有记载,“将西太后(慈禧)相片,作观音装,中
座;李自作韦陀装,立太后左。”就是说李莲英将慈禧的老照片给 PS了!——这是晚
清历史上第三起有名的PS事件。
在李莲英搞的PS照片中,慈禧依然保持着她观世音的造型,而李莲英摇身一变,由原来
照片中的善财童子变成了护驾的韦陀。逢了个太后心情很好的日子,李莲英拿着PS过的
照片去叩见慈禧,说:“太后您瞧,奴才什么时候侍奉 老佛爷照过这样的照片?呵呵
,这不过是民间的小把戏罢了!奸诈之人设计出来讨巧卖钱的伎俩,以混淆是非,陷害
忠良,此风不可长,老佛爷您应该颁布命令禁止啊!”慈禧是何等聪明之人,见了李莲
英PS的照片,听了他说的话,一时恍然大悟,对岑春煊的愤恨也冰释了。多亏了李莲英
的鬼才和将计就计,岑春煊重获重用。
w*******t
发帖数: 845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清庆亲王的生意经zz
搞庆亲王上瘾了。。。
看起来在04年老江正式退位的事情上,庆亲王果真耍了手腕,阴了老江一把
大清庆亲王的生意经zz
文/靳鹏
1917年,清廷授封的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奕劻死在天津,时年七十九岁。庆王府按惯
例,向北京紫禁城中的小朝廷讨谥号,为其评定一生功业,故而停尸不殓。
内务府大臣初拟谥“哲”,按谥号解,知人曰哲。溥仪不同意,亲选四字,让内务
府选择,为“谬、丑、幽、厉”。谬丑者,南宋孝宗憎秦桧之恶,封以此谥;幽厉者,
周朝之幽王、厉王,皆为残暴昏庸之君。
溥仪之父载沣闻此,终觉同为宗室,有所不忍,劝溥仪网开一面。溥仪仍不肯。后
在亲贵力争之下,才赐谥“密”字,密者,“追悔前过”之意。
清帝逊位之后,清廷的孤臣孽子,大多迁居青岛,以示远离政治,避居海角,不食
周粟。而七十余岁的老亲王奕劻独独选择在天津,与这些宗室或遗臣,往来无多。宗室
遗臣谈及奕劻,态度大抵与溥仪相近,或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
titu奕劻
荣辱忽焉,皆在圣意
自1861年祺祥政变至于辛亥革命,五十年间,“罪人之后”奕劻能力不高,学问不
行,却始终做官做的顺风顺水。在前清的最后十年,奕劻或为领班军机大臣,或为内阁
总理...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962
10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桂系沉浮录
桂系军阀(陆荣廷、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

在蒋介石统治中国的二十二年当中,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都曾被他打败或吞并,但是,
其中有一个军事集团却又例外,它能够长期保持其军事实力并与蒋介石作抗衡,这就是
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 为首的桂系军阀集团。桂系军阀存在的时间很长,分为旧
桂系和新桂系两个阶段。旧桂系的首领是陆荣廷,所以,有关桂系军阀,还得从陆荣廷
谈起。
陆荣廷,广西武鸣人。壮族。1859年8月13日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小名阿宋,字
干卿。陆荣廷出生后不久,父亲陆业秀就被人打死,母亲不久改嫁,他被交由邻居收养
。七、八岁时,由于养母家生活亦极端贫困,陆荣廷经常到别人家的果园、菜地偷东西
吃。有一次,他到野外雀窝里捉到几只乳雀,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生油炸了吃,养母一怒
之下把他赶出家门。陆荣廷食宿无所,只得回到生母处。但十岁时,生母又病死了,他
只得到雨伞店当徒工学艺,因受不了老板娘的虐待,只得出走,成了行乞的流浪儿,过
着讨吃、偷盗、浪荡的生活。
1879年二十一岁时,陆荣廷到了龙州厅当县役,结识了一些衙门中人,交游了一些江湖
朋友,听了不少草莽英雄的故事,使他萌发了闯荡江湖...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主席带小妾接见美国总统照片
人肉PS,慈禧太后年代就有过。岑春煊(右)和梁启超(左)的照片被陈少白用翻拍技法合
成在一起,制成了一张“合影”,然后在上海、天津、北京乃至于香港、南洋、美洲广
为散布,成了轰动当时的大新闻。朝廷大员岑春煊与康梁等保皇党结为一伙的传言,很
快就传入慈禧耳中,起初她还不信,但是有人把“合影”照和相关报纸文章恭呈到老佛
爷的案头后,她也就不能不信了,气得大骂岑春煊忘恩负义,并罢免了他的两广总督职
务,命他火速到京交代情况。此事的前前后后都由陈少白一手策划,得到幕后指使者很
多钱,在香港置办了好大的产业,这在当时革命党中广为流传。
c**********t
发帖数: 58
12
该动脑子的是你,壮族为什么在49年前默默无闻,到50年代标定民族成分以后,
迅速成为中国第一大少数民族?
记得有个广西汉族人的文章讲过,当时是整乡,整村的将自认是汉族的人,标定为壮族。
我还没找到那个文章,你先看看维基百科上怎么讲的一些壮族历史名人的身份吧:
萧朝贵(太平天国西王),韦昌辉(太平天国北王),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郑献甫(清
代学者),陆荣廷(旧桂系首领),岑毓英(云贵总督)、岑春煊(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家)、
卢焘(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韦拔群(中国现代农民运动领袖),韦国清(原全国人
大副委员长),甘苦(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现璠( 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覃
应机 。 对于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郑献甫、陆荣廷、岑毓英、岑春煊等历史人物
,到底是壮族,还是实际上是汉族,是存在争议的。
为什么这些人的民族属性存在争议? 就是因为49年后的中国政府才考证出他们原来他
们是壮族。
G***Y
发帖数: 9698
13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广州自来水的前世今生
广州自来水 流淌110年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11-1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刘幸
当街坊拧开家中水龙头,潺潺细流让生活变得轻松与方便;然而你恐怕没想到,这
股细流已经在广州流淌了110周年。从最初权贵使用的贵价水,到如今满足1600万名市
民日常所需;从仅仅珠江西航道取水,到如今东、西、北三江取水……110年来,广州
自来水的发展可谓筚路蓝缕;如今,广州自来水已家大业大,供水水质提前2年满足106
项新国标要求。那么广州自来水是如何诞生的?110年来,她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110年,她创造了哪些广州乃至中国的第一呢?本文一一为你揭晓。
文/ 广州日报记者刘幸
图/ 广州日报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黄炜
神奇身世
外地人叩开广州自来水现代化大门
生活在广州,我们每天都用自来水。但你们知道为何叫“自来水”吗?严格说来,
广州历史上,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并非第一家。市民从南门走进白云山,不久就能见到雕
塑,叙述了广州自来水最早的一段古。据说,自来水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发明的。
苏轼到岭南做客时,得知广州人民只能饮苦涩的水,便写信给广州太守,建议引山
泉水入广州,为民造福。他的方案是:...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428
14
来自主题: MedicalCareer版 - 退一步,海阔天空。版主隐退把。
嗨,淡定,淡定。。。。。
Plus:如果sillybird不要我道歉,我没义务向其他人解释的义务。就此打住了。
●四川人爱称“老子”
除了开口问好之外,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也能体现不同地区间的居民特性。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老子”一语在四川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之高,普及程度之宽
,出场场合之广,也是十分惊人的。
流行于西南地区的一句俗语说:“四川老子云南妈,贵州儿子背盐巴”。可见四川人动
辄称“老子”,名声在外,绝非杜撰。《成都人》一书记载说,成都人开口动辄称“老
子”。“老子怎么样怎么样”、“你敢惹老子”……几乎张口就是“老子”,闭口也是
“老子”,一骂人,或者一提虚劲(虚张声势显逞能之意),乃至寻常说话,声声口口
都离不了这“老子”二字,简直成了口头语。甚至小辈在长辈面前,学生在师长面前,
也时不时顺嘴就这样“老子”了起来。听的人往往也并不介意,似乎称“老子”跟我一
样,成了成都人特爱用的第一称代名词。成都人如此,四川人也不例外。
与北方人的习俗比较起来,这真是一令人费解的现象!北方人骂人,把人家比作孙子,
把自己比作老子,这显然是属于明目张胆的损人行为,拿四川话说,是...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2728
15
鉴于讨论到最后又有演变为吵架的趋势,所以合集了。
想讨论的,可以另起帖子。但是如果有演变为吵架趋势的话,将会做类似处理。
大家周末愉快。
☆─────────────────────────────────────☆
snowfox01 (雪山飞狐) 于 (Fri Jan 21 19:28:39 2011, 美东) 提到:
一点建议 to 现任版主:
现在的版主能力有限,估计你的社会阅历太浅, 难以驾驭网上复杂的情况。以前是一
味姑息某一ID,导致许多有异议的兄弟姐妹离开此地,麦地成了“一言堂”。之后,有
人反抗,"网王"对你不封杀异议的人大怒,威胁出走,在你百般道歉的情况下,仍然分
裂麦地。你当初吓坏了,到处道歉,还没有普通网友showdown镇静, 可现在麦地也没像
有些人诅咒的“烂掉"
你阅历太浅,缺乏处理公共网络的智慧,不是删贴就是合集(此贴不可恢复)。退了吧
,你自己也挺累的。像老版主“大奔”建议的,请些观点中位的人士,有能力驾驭网上
讨论的人士来担当版主。
任何网站都不只是发帖,阅贴,mitbbs最大的是么未名水世界。有讨论,有不同见解,
才能有更多的人愿意来上网...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6799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新娘失踪案里看人性
新娘失踪案里看人性
阿扯
我老人家向来不读书而不学无术,这两天偶来兴趣跟人学读书,就摸起来福尔摩斯探案
集来看。近代有云:岑春煊不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张之洞有学无术,端方有学有
术。其实这是相对而言,我老自知,离岑春煊的学术不知道差的有多远呢。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这福尔摩斯的前几章一读之下,有了个有意思的发现。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末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社会财富的产生以工商业来主导
,农业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小。这个背景下,贵族们的财富来源越来越缩水,而新富则层
出不穷。
俗话说,缺啥补啥。就像我天朝的那些教育程度低的新富们愿意找个名校PHD女婿一样
,十九世纪后期的美国暴发户也希望女儿嫁给英国贵族,以提高社会地位。穷贵族则可
以通过娶新富的女儿来获得价值可观的嫁妆资产,重新过上优越的日常生活。这其实是
双赢的局面,互相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此种风气一时盛行,以至于英国的舆论界大声疾呼,我们的上流社会要被美国的表亲们
把持了。
其实想一想,最着急的当属穷贵族的女儿们。他们的潜在结婚对象都娶了外国的富有女
人,那本地的女人就只好在“大龄剩女”这条路上狂奔,总不能让她们随便嫁人吧,...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7
从1917年孙中山先生率海军南下护法以迄1926年蒋介石夺得党政军大权止,这十年
间,广东军政局面事变纷呈,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情形复杂,今以衰朽之年,就当时亲
历见闻,忆述往事,挂漏、误谬之处,在所难免,以稿聊备史家参考云尔。
一、随中山先生南下护法见闻
1916年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中山先生自日本还居上海。随命中华革命党各
省讨袁军事结束。广东方面虽曾驱走肆虐数年之“袁朝”郡王龙济光(龙奉段祺瑞内阁
任为琼崖督办,率所属“济军”移驻琼崖),但桂系旧军阀陆荣廷却接踵而来,陆本人
及其所部将领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先后任广东督军,盘踞肆虐,与北洋军阀相勾结
。是年冬,我奉召自广州至上海准备赴南海清理中华革命党公债借款,寻以段内阁对此
债款口惠而实不至,我便留滞上海环龙路四十四号(中华革命党事务所),协助朱执信
办理党部文书事务,为期约半年。我对此笔墨生活不甚安心,1917年4月间乃请示中山
先生,拟告假一个月赴北京游览观察当地情形。中山先生便止我说:“现在段祺瑞意欲
对德宣战,冀借此大借外债扩充其嫡系实力并以武力统一全国。但国会议员及社会各方
面多不赞同此举,段乃嗾使听命于他的各省...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18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壮族介绍
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
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的先
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
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改称壮族。
目录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6 壮族地区
* 7 民族艺术
* 8 民族禁忌
* 9 民族经济
* 10 民族宗教
* 11 民族历史
* 12 民族区域自治
* 13 地理特点
* 14 气候特点
* 15 居住地特点
* 16 建筑风格
* 17 古文化
o 17.1 水稻人工栽培法世界之最
o 17.2 衣着方面的世...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政坛PS事件】 (转载)
岑春煊曾经主政四川,自称是东汉二十八宿之一、死在四川的岑彭的后代,还去拜祭岑
彭的墓。此人的政治手段还是不少的。
w***u
发帖数: 17713
20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桂系沉浮录
岑毓英,岑毓宝,岑春煊一门三总督之后就有些桂系痕迹了。
c***s
发帖数: 70028
21
盖棺不能定论:“文化领袖”郭沫若遭人质疑的是是非非
郭沫若逝世已经20年了,但对他的评价,很多方面尚未定论,特别是他的人格问题,更是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他很伟大,有的说他很平庸;有的说他是“青春型”人格,有的则说他是投机分子;有的说他是敢于创造的天才,有的则说他是御用文人;有的说他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有的则不以为然,等等。郭沫若究竟具有怎样的人格,他在现代和当代文化界、知识界、教育界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面评述,只想就其有关的点点滴滴的具体问题谈点看法,供读者参考,也请专家学者赐教。
(一)信仰中的人格问题
严格地说,信仰并不属于人格研究范畴。但在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我们宁可把信仰共产主义视为一种高尚和伟大的人格体现。这时的郭沫若真的信仰共产主义吗?不是。共产主义对于郭沫若来说,只能算作一种倾向,一种想法,一种愿望而已,始终未形成为真正的信仰。尽管在作品中,在一定的场合,他也曾喊“我是个无产者”,“我愿意成为共产主义者”的口号,这正如他自己所坦言的,那“只是文字上的游戏”;瞿秋白也认为这是“吊膀子”罢了。
下面的例证也说明这一点:
①1926年初,郭去...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郭沫若的人格问题
http://www.zxls.com/Article/Class109/Class106/200501/2005012800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郭沫若逝世已经20年了,但对他的评价,很多方面尚未定论,特别是他的人格问题,更
是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他很伟大,有的说他很平庸;有的说他是“青春型”人
格,有的则说他是投机分子;有的说他是敢于创造的天才,有的则说他是御用文人;有
的说他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有的则不以为然,等等。郭沫若究竟具有怎样的人格,
他在现代和当代文化界、知识界、教育界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
面评述,只想就其有关的点点滴滴的具体问题谈点看法,供读者参考,也请专家学者赐
教。
(一)信仰中的人格问题
严格地说,信仰并不属于人格研究范畴。但在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我们宁可
把信仰共产主义,追随共产党视为一种高尚和伟大的人格体现。这时的郭沫若真的信仰
共产主义,跟随共产党吗?不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对于郭沫若来说,只能算作一种倾
向,一种想法,一种愿望而已,始终未形成为真正的信仰。尽管在作品中,在一定的场
合,他也曾喊“我是个无产者”,“...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1794
23
估计是岑,慈禧西逃一个叫岑春煊救的驾。
w*******e
发帖数: 26
24
维基辛亥革命回顾:
自1895年的公車上書,在知識分子中普遍出現要求更深層的改革。當中康有為、梁啟超
等人物成為維
新派,主張在體制內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國,在皇權之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
度。維新得到
光緒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開展戊戌變法。但是進行103天以後,因清室內保守
勢力發動政變
而告流產。部分維新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度,將政治實
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主張這種變革方法的當時被稱為“保皇黨”或“立憲派”。
立宪运动的兴起
主条目:立宪运动
虽然早在戊戌变法期间及之前,魏源、洪仁玕、王韬、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就先后提出
过立宪,但立
宪真正为中国官僚、士绅等广泛关注还是在20世纪初。1901年,原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便
曾发表《立
宪法议》,鼓吹君主立宪制。梁启超也成为日后中国立宪派的首领。在该文中,梁启超
认为世界之國
分为“君主之國”、“民主之國”两类,而世界之政分为“有憲法之政(亦名立憲之政
)”、“無憲法之政
(亦名專制之政)”两类。“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國民謂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
曰君主專制政
体,二曰君主立憲政体,...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26
25
维基辛亥革命回顾:
自1895年的公車上書,在知識分子中普遍出現要求更深層的改革。當中康有為、梁啟超
等人物成為維
新派,主張在體制內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國,在皇權之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
度。維新得到
光緒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開展戊戌變法。但是進行103天以後,因清室內保守
勢力發動政變
而告流產。部分維新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度,將政治實
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主張這種變革方法的當時被稱為“保皇黨”或“立憲派”。
立宪运动的兴起
主条目:立宪运动
虽然早在戊戌变法期间及之前,魏源、洪仁玕、王韬、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就先后提出
过立宪,但立
宪真正为中国官僚、士绅等广泛关注还是在20世纪初。1901年,原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便
曾发表《立
宪法议》,鼓吹君主立宪制。梁启超也成为日后中国立宪派的首领。在该文中,梁启超
认为世界之國
分为“君主之國”、“民主之國”两类,而世界之政分为“有憲法之政(亦名立憲之政
)”、“無憲法之政
(亦名專制之政)”两类。“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國民謂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
曰君主專制政
体,二曰君主立憲政体,...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6
逃亡大使馆:从急先锋到替罪羊
雪珥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否决资政院的要求,但这相当于向宣称代表大
多数人民的资政院开战。这篇电文被次日(26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曼彻...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63
2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unfair (unfair),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5 21:12:22 2012, 美东)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2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谌旭彬:刺杀体制内改革派
谌旭彬:刺杀体制内改革派
安徽巡抚被革命党刺杀
凡大转型的时代,必然也是一个讨价还价的时代。晚清也不例外——其具体呈现是
:朝廷希望维持君权至上之现状;民意(准确而言,是士意)大多数则已倾向于立宪,
要求限制君权,造就责任政府;而迫使朝廷接受民意的“砍价”手段,则是革命与暗杀
——古语所说“矫枉必须过正”,今人所谓“改革是倒逼出来的”,正是这个意思。
“但愿满人多桀纣”:革命党热衷于暗杀体制内改革派
1907年7曰9日,《纽约时报》刊发新闻《安徽巡抚遭革命党刺杀身亡》,报道说:
“汉口,7月8日讯:清国安徽巡抚昨日在安庆被人刺杀,刺客竟是该省警察局副局
长。当时,这位高级警官正执行公务,负责护送数位政府要员参加省巡警学堂的毕业典
礼。当巡抚正要进入学堂大门时,这名警官拔出手枪向他连开数枪,三颗子弹击中,巡
抚当场毙命。刺客被立即抓获,并就地处决。斩首前,他承认自己属于极端革命组织的
成员。此后,无进一步骚乱发生。”
被刺杀的安徽巡抚恩铭,是当政的庆亲王奕劻的女婿,一位体制内的改革派。其本
人虽然对宪政改革所知有限,但能罗致聘用严复这般对议会政治极有研究的改良知识分
子担任安徽高等学堂监...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1
29
近日,中共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來正式被提起公诉,被指控涉嫌受贿、贪污和滥用职权
,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薄熙来被公诉体现中央“打老虎”决心”,这是新华网25日一篇网评文章的标题,也
是中国国内很多媒体报道此事的主要观点。报道称,薄熙来25日被提起公诉,起诉书指
控,被告人薄熙来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
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贪污公款,数额巨大;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
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并予以数罪并罚。中国国内各大网站纷纷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说,这一事件表明中国
领导人的反腐决心。
比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就认为,这种大案要案对于中国反腐的确有一
定意义,而更重要的是利用制度和法制来反腐。通过完善制度、强化法制,再做好监督
执行方面的工作,对于任何违法违纪行为都严格依法依规处理,这本身也会大大加强中
国的反腐。当前,中国在反腐上应该寻找一些制度上和结构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找到
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腐败问题。比如说,现阶段,中国一些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过
多、过大,再加上监...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30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李毅青海社会学演讲 讲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ela (kel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毅青海社会学演讲 讲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30 10:47:11 2013, 美东)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1070991.html
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723808.htm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7YdMn5em4ny1KwsQrrk65hKw
李毅青海社会学演讲
====================
当今中国社会结构分析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尊敬的马教育长,尊敬的几百位在职干部研究生,尊敬的青海大学教授、研究生,女士
们,先生们,早上好!
首先向各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各位工作在青海,生活在青海,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
贡献。感谢给我这个机会来西宁分享一些研究结果。雄伟青海,壮丽青海,对我教育很
大。(顺便说一下,我在这里讲的内容,与中国大陆任何单位没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1
《大公报》记者于立忱,1934年被报社派驻东京。她长得亭亭玉立,皮肤又白又嫩,两道柳眉、配着满口贝齿,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一见就给人亲切可爱的印象,这正是当记者的标准条件。不过她认识郭沫若后受骗怀孕,并自杀了!
郭沫若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张琼华、(1890—1980)1912年结婚,旋即被抛弃,但未离异,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无子女。第二位夫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1994)日本女子,1916年恋爱同居,后被抛弃,五个子女。解放后由中国政府安置,副部长级待遇,七十年代末始任全国政协委员,直到病逝止。再就是于立群,(1916—1976)被称为“抗战夫人”,1938年初与郭同居,共生四男二女,1979年3月缢死于北京故居。
另外,他还有婚外情人三五个:彭漪兰(安琳),南昌起义途中的“革命伴侣”,1927年10月底,起义失败后回到上海,在内山书店楼上同郭度过短时“蜜月” 后被抛弃,下落不明;于立忱(1912—1937),于立群的胞姊,被抛弃后自杀;黄定慧(黄慕兰,1907——,郭的早年密友,大革命时期的一代风流,武汉市党部妇女部长,尚健在,定居山西省;妓女×××等,姓名不详,只...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2
《大公报》记者于立忱,1934年被报社派驻东京。她长得亭亭玉立,皮肤又白又嫩,两道柳眉、配着满口贝齿,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一见就给人亲切可爱的印象,这正是当记者的标准条件。不过她认识郭沫若后受骗怀孕,并自杀了!
郭沫若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张琼华、(1890―1980)1912年结婚,旋即被抛弃,但未离异,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无子女。第二位夫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1994)日本女子,1916年恋爱同居,后被抛弃,五个子女。解放后由中国政府安置,副部长级待遇,七十年代末始任全国政协委员,直到病逝止。再就是于立群,(1916―1976)被称为“抗战夫人”,1938年初与郭同居,共生四男二女,1979年3月缢死于北京故居。
另外,他还有婚外情人三五个:彭漪兰(安琳),南昌起义途中的“革命伴侣”,1927年10月底,起义失败后回到上海,在内山书店楼上同郭度过短时“蜜月” 后被抛弃,下落不明;于立忱(1912―1937),于立群的胞姊,被抛弃后自杀;黄定慧(黄慕兰,1907――,郭的早年密友,大革命时期的一代风流,武汉市党部妇女部长,尚健在,定居山西省;妓女×××等,姓名不详,只...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3
因雅安地震的震后救助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再次成为焦点。正当红会对外宣布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之时,有英媒披露称,郭美美是原红会副会长郭长江包养的“二奶 ”。郭长江则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儿子。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郭长江的名人父亲郭沫若,就有一段始乱终弃的风流往事。
郭沫若曾经在日本渡过漫长的留学生活,并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整整十年,可以说,郭沫若青春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日本。这个被鲁迅骂作“流氓加才子”的大文豪,由于其文化大革命的骑墙草作风,更加上要把骨灰撒在大寨的做作表现,留给后人诸多诟话。
郭沫若
事情回到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溪镇的张家小姐张琼华,和远房的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本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所以没经他本人同意便把婚事定了。
旧式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不便拒绝,只好趁这一年的年假回故乡草草完婚。
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和新娘才第一次见面。揭开新娘头上的脸帕时,郭沫若心里怦怦直跳,他屏住呼吸想要看个仔细,但昏昏然只见一双三寸金莲,一对翘天的猩...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4
1928年2月24日,郭沫若走投无路,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日本流亡生涯。在这种险恶背景之下。支撑家庭生活重担的是无怨无悔的安娜,而郭沫若的六根依旧未能清静,大约在1933年前后,郭沫若在外寻花问柳,染上性病,并且传染给安娜,一时间手足无措,为此不得不写信给恩师小野寺直助先生,恳求他介绍关东地区的专家名医给予治疗。本文摘自网络,作者佚名。
万年郭沫若
郭沫若曾经在日本渡过漫长的留学生活,并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整整十年,可以说,郭沫若青春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日本。这个被鲁迅骂作“流氓加才子”的大文豪,由于其文化大革命的骑墙草作风,更加上要把骨灰撒在大寨的做作表现,留给后人诸多诟话。
事情回到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溪镇的张家小姐张琼华,和远房的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本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所以没经他本人同意便把婚事定了。
旧式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不便拒绝,只好趁这一年的年假回故乡草草完婚。
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和新娘才第一次见面。揭开新娘头上的脸帕时,郭...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5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但郭沫若在中共建政前后的表现,饱受争议和质疑,如鲁迅和林语堂都曾公开批评郭沫若的品行。除此之外,郭沫若本人的情感生活较之其政治生涯同样丰富多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郭沫若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就为不少人所诟病。作家李奉先与个人博客发表文章《郭沫若六个婚恋女人11个子女今何在》,盘点郭沫若风流情史。
1957年11月12日,毛泽东率宋美龄、郭沫若(右)等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纪念活动(图源:AFP/VCG)
媒妁之约——张琼华
郭沫若,四川乐山沙湾镇人,本名郭开贞。1912年旧历正月十五日,二十岁的郭开贞奉父母之命,和苏溪张家的姑娘琼华结婚。郭开贞本以为新娘子会像三嫂一般美丽清新,哪料大失所望,且不说三寸金莲,掀开新娘子的头巾,朝天猩猩鼻孔。第二天随新娘子回家,发现她还抽水烟,更增了他心里的不快。这两天的婚礼,对他来说是名副其实的“结婚受难记”。
张琼华从入门的第一天起,就尝到了“无夫即无主”的难处。婚后第五天,郁郁寡欢的郭开贞便坐船去成都了。这一年的暑假曾回家居住,但他每天晚上都睡在厢房的长凳上,绝不和张琼华同房。...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144
36
是很好看也, 我补一下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
=no05&idArticle=1842&flag=1
晚清政潮
清光绪三十二年,天津道员段芝贵在给庆亲王奕劻的儿子载振贝勒办的寿宴上,献
出花十万大洋买下的天津名伶大美女杨翠喜,并将其秘密送入载府中当小妾。载振被他的
这份重礼弄得心花怒放,作为回报,段芝贵在数月内就由小小的道员升任黑龙江巡抚。这
等献美邀宠的案例,古往今来多得去了,玩得好甚至还可以搞出数段名垂千史的风流佳话
,然而段芝贵本人也没料到,这次普普通通的献媚居然引发了晚清的一场巨大的政潮,当
朝一等一的显赫人物,权势熏天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领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
内阁学士,军机大臣瞿鸿禨,邮传部尚书,慈禧太后的宠臣岑春煊等等都先后卷入其中,
甚至事关国运的一场政治改革也因此而胎死腹中。
段芝贵生平别无他长,只是论起拍马献媚,投机钻营的确称得上是专业人士。他在
津门仅仅当一个小小的讲武堂教习的时候,就通过买通袁世凯的师爷得知袁对一名青楼艳
l*w
发帖数: 3758
37
他可以找其他人啊,张之洞,刘坤一,盛宣怀,王文韶等等,包括谭钟麟,岑春煊。你
投简历那能只投一份,还是最牛叉的老板。
s****y
发帖数: 858
38
第四章:武林公司大斗法
(1)少年思想导师
公元1903年,大中国热闹非凡。
陈少白狗皮倒灶,以江湖人物的身份解除了朝廷重臣岑春煊的职务。
而孙文发36誓21约10刑,于檀香山加入了洪门,并被封为红棍。此后洪门兄弟们倾
家荡产,连总舵都被孙文卖掉了,筹资起事。但因为高僧普航、悟玄兼江湖英雄毕永年
这三位一体的人物死掉,孙文已经没有了号令武林的资本,再加上融资方面他又比不了
康有为和梁启超这两个捞钱天才,所以此时的孙文,说得上又重返事业低潮了。
而在上海的租界里,由大同书局秘密出版了十九岁少年邹容的《革命军》。
此书一出,堪称惊天动地,清廷评价说:此书逆乱,从古无有。
这本书彻底的将袁世凯送出去的留学生们转变成为了革命党,也将国内的有远见的
官员全部转成了立宪派,而且少年邹容还在这本书中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文本风格——口
号式文体,这种风格直到今天仍然被使用。
邹容说: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
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
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命反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
f*****e
发帖数: 939
39
朱永嘉: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结论(全文)
作者:朱永嘉
按:
这是我一篇讲中国近代史的旧作,作于今年四、五月间,在箱底压了半年多,写作的
目的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故在十月间,放在博客上,供大家阅读批评,纪念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还是富有历史和现实意
义的,这一百多年如果以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界的话,前面我们是在民族危机和
灾难深重中跌跌冲冲地慢慢跋涉过来的,49年以后的历史,我们同样也是摸索中不断前
进的,邓小平说过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换一句话,我们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
础上摸索着前进的,现在人们喜欢说中国的崛起,换一句话说从49年起,中国人民站起
来了,逐渐摆脱别人的指挥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当然,这个过程我们也为
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吸取了不少教训,但毕竟走过来了,中国也就是中华民族在国
际上的地位影响,已是举世瞩目的对象了,我们并不讳言,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无论
政治、经济、文化那一个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可以站着摸索着走自己的路,
同时我们又是与世界各国人民最友好的国家和民族,总结...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8811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郭松龄反奉 5
郭松龄的早年
郭松龄,字茂宸,光绪九年农历九月(1883,也有份六十年代的手写材料上有一条不知
名审稿人的眉批,说郭属羊,应为1882年生)生于盛京(奉天,沈阳),可能是个天蝎
座,血型啥的不清楚,比毛主席大十岁。父亲据说是塾师,他自己也务农做工,算是苦
出身吧。1905年入奉天陆军小学,后入奉天陆军将弁速成学堂,再入北洋第三镇见习,
期满后回奉天入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受陆军统领朱庆澜赏识,后随朱调成都驻防,在此
期间爆发了辛亥革命。据说革命前,郭松龄已经加入同盟会,还据说辛亥革命时,他潜
回奉天密谋起事,结果被巡防营抓了;但另有一说,他在四川革命后就离开了,回奉天
找工作。一个南方回来的人,穿着、剪辫都惹人怀疑才被捕。总之多亏其未婚妻韩淑秀
得知相救,最后脱险。这段里面还有些传说,说韩淑秀法场拦刀,冒死求情,还有说她
打点了张作霖的五姨太,张电话过去时候,那边差点就要人头落地了。也有一说是关在
牢里,逢民国建立,清帝退位,才放了出来免于一死。
但是这些故事,俺只能说有待进一步确证,原因是韩淑秀刑场救夫的故事,仅见传闻再
传闻的一段记述,而郭入同盟会决心回奉天密谋起事的这些叙述,仅见于李...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63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否决资政院的要求,但这相当于向宣称代表大
多数人民的资政院开战。这篇电文被次日(26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曼彻斯特卫报》(The Manchest...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6240
42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
1.曾国藩呈身清廷,奔辏至死,功成之后,大刻《船山遗书》。于书中关涉“胡虏”之
明文显处,故意剔去,听其空白,留待后人补葺。
2.蒋公日记当事人评价一则(出自共谍陈公博):我听说蒋先生曾在他的日记略述三月
二十之变的来由.不过截至我写这篇记载为止,蒋先生还没有将他的日记公布,他的记
载只是一种非卖品,专用以为对于他的部属宣传,我始终没有读过。
3.政协传统娱乐提案一例:1957年某山东学究提案:太祖偕诸大臣至泰山封禅,以告太平
4.东京立宪党梁启超等人仿日本政友会组织“政闻会”,同盟会去踢场,现场千余人,
政闻会不过两百人,梁启超刚言“我国必须立宪”,张继掏出铁棍叫到:“马鹿,立宪
个狗屁!”同盟会五百余人全部掏出铁棒木杖一整乱打。事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
曰“此辈如北美红番之野蛮,实非我中国人也”
5.光绪三十二年西太后遣内侍至当时北京唯一白话报纸《京话日报》报社传口谕“每天
要看”,此后该报报头既刊出“进呈两宫预览”字样。
6.旧政协期间,某次私下宴会,...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907
43
作者:马勇
所谓”近代中国”,可能有很多解读,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其实就是一个传统的中
国面对西方挑战而给出的回应。西方的挑战,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传统中国文明面对
一个全新的工业文明。中国能不能在西方全新的工业文明挑战后给予积极回应,能不能
在精致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增加一个工业文明,确实一度成为中国人的焦虑。不过从过往
一百多年中国现代化史的角度想想,并不那么可怕。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是
一个不必怀疑的主题,关键只在于中国怎样走上世界?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中国取得
了巨大成就;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并将这些制度文明拣择性地融入中国既成制度架构
,中国也在甲午战争之后做了认真的尝试,直至维新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发生,中国
终于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沉痛反省,开始了新政,进而开始了预备立宪。应该承认,
中国在这个时间段的尝试并不错,踏准了世界历史的节奏,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全
新的宪政国家指日可待。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皇族内阁,一个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
将先前努力付之东流,中国还能走上宪政之路吗,成为许多中国人1911年下半年的现实
焦虑。
忍不住发难
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4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十一国)《辛丑条约》(1901)
《辛丑条约》(1901年)
条约原文:
一九○一年九月七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北京。
大清钦命全权大臣便宜行事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
大清钦差全权大臣便宜行事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
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鸿章;
大德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穆默;
大奥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齐干
大比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姚士登;
大日钦差驻扎中华全权大臣葛络干;
大美国钦差特办议和事宜全权大臣柔克义;
大法钦差全权大臣驻扎中国京都总理本国事务便宜行事鲍渥;
大英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萨道义;
大义钦差驻扎中华大臣世袭侯爵萨尔瓦葛;
大日本国钦差全权大臣小村寿太郎;
大和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克罗伯;
大俄钦命全权大臣内廷大夫格尔思;
今日会同声明,核定大清国按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历光绪二十六
年十一月初一日文内各款,当经大清国大皇帝于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中
历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降旨全行照允,足适诸国之意妥办(附件一)。
第一款
一、大德国钦差男爵克大臣被戕害一事,前于西历本...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5
日俄战争时北洋清军和日军的合作,吴佩孚获日军勋章
1903年11月底,日本参谋本部派遣曾做过北洋军教官的日军大佐青木宣纯以使馆副
武官的身份紧急来华,与袁世凯面商日中联合组织情报机构和招募东北“马贼”等事宜。
1903年底,青木宣纯与袁世凯就谍报合作达成一致,袁从北洋军中挑选数十名精干
士官,与其组成了联合侦探队。这些北洋军官大多毕业于测绘学堂等军事学校,故工作
颇有成效,其中就有后来成为直系军阀头目的吴佩孚,他原是北洋督练公所参谋处军官
,参加日军的谍报活动后,几次进出东北,工作深受好评,其间曾被俄军俘获,但拒不
招供,被判死刑后跳车逃生,战后晋升上尉军衔,日军授予其勋章。
同时,直隶总督府每天还将东北和蒙古的情报通过袁世凯的日本顾问坂西利八郎转
交天津驻屯军司令部。另外,日军在山东烟台的情报工作也得到了袁世凯及其北洋军的
支持。
清军为日本特工提供炸药支持
清军为日军“特别任务班”袭扰俄军的活动提供了炸药、经费等援助。战争期间,
日本以北京为根据地,由使馆副武官青木宣纯联系在华浪人、特务及少量中国人,组织
了“特别任务班”。其成员打扮成汉、蒙...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101
46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一代文人巨匠,中国革命文化界领袖的形象郭
沫若身上,孔老夫子的这句话又让他言中了。
郭沫若这位风流大才子,他的花心要多花有多花。他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
最无辜的第一任妻子张琼华。
1912年2月,在父母的包办下,郭沫若与张琼华无奈而结婚。
郭沫若与新婚妻子实际两人并没有感情。在享受五天新婚生活后,郭沫若离家返成都,
旋即抛弃他的新婚妻子。但两人并没有离异,在这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寒暑里,张琼
华一直孤独一人守在郭沫若老家,守着郭沫若的双亲。她守着活寡。
1913年春。郭沫若考入成都四川高等学校(辛亥革命后四川高等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学校)
理科,未学。夏被天津军医学校录取,未就学。年底得长兄资助,决定东渡日本留学。
1914年1月,在兄长的资助下抵东京。首先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后因重听而弃医从
文。年秋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同学。
1915年 秋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阅读泰戈尔、屠格涅夫、歌德、海涅
等人作品,与斯宾诺莎思想接近。
1939年郭还乡时,向还在守活寡的张琼华鞠躬表示歉意。这一个鞠躬能告慰张琼华68年
的辛酸吗?郭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
一、罗氏小传
罗振玉,清同治五年(1866)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南门更楼
东(今罗家巷)寓所。祖籍浙江上虞县永丰乡。字式如,又字叔言,号雪堂。因溥仪曾书
赠“贞心古松”四字以褒其忠心,故晚年常以“贞松堂”作为斋名,又号贞松老人。
1940年5月14日因病逝世于旅顺洞庭街一巷3号的罗公馆内。
罗振玉的曾祖父是罗敦贤、祖父是罗鹤翔。他的父亲罗村勋,一生只是个小官:“历署
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他的叔叔罗树棠也只是个“遂昌教谕”
而已。他的生母是范以煦的长女。不论是当时的罗家还是范家,家境并不富裕,地位也
不显赫。罗树勋和范氏共生五男五女。五男为:长男罗振鋆、次男罗振镛、三男罗振玉
、四男罗振常、五男罗振銮。罗振玉自幼李岷江诵读诗书,勤奋好学、饱读经典。还在
年少之时写下的《存拙斋札疏》一文居然得到晚清著名学术大师俞樾的赞赏!足见他的
天资和学养。
16岁中秀才后更加倾心于金石考据之学。中日甲午战争后,他开始追求变法图强,留意
新学,并以农学为切入点,翻译介绍日本和欧美的农学著作,并协办武昌农校、江楚编
译局、苏州师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钟灵毓秀的浙江,在近现代出了不少知名人物。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清末民初鸿儒,他
叫陈黻宸,字介石,也叫陈介石,是温州瑞安人。他的学问师承永嘉学派,是永嘉学派
在清末复兴的中坚人物,被誉为“浙江大儒”、“史学巨子”,与陈虬、宋恕三人是清
末民初名贯学术界的“东瓯三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史
学家。曾先后担任浙江省谘议局议长、浙江省民政部长、民国首届国会议员、众议院议
员。他支持革命,致力于中国文教、卫生、思想上的革新、进步。
陈介石,1859出生于温州瑞安,20岁考取生员,业师孙锵鸣赞其课作,誉为“龙门飞将
”。22岁入求志社,号称布衣党,未几社员纷纷易服,陈介石终身布衣不改。陈虬创办
利济医院并附设利济医学堂,向同乡求助,没有一个人相应,陈介石就把自己当私塾老
师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全部给了他。他任教于多家书院,培植家乡子弟,历时20年。
1898年8月,陈介石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叶瀚在上海创设速成教习学堂任教,两年以后到
杭州养正书塾(后改为杭州府中学堂)任教习,学生汤尔和、马叙伦、杜士珍等八九人
“披帷入室列坐,问胸中所疑,漏下犹不去”。1902年5月发生学潮,他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末:盛宣怀逃亡记
他创办了中国
第一个股份制企业 轮船招商局
第一家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铁路干线 京汉铁路
第一所大学 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
第一所高等师范学校 南洋公学(上海交大等)
第一座公共图书馆
中国红十字会
……
他是盛宣怀(1844-1916),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人。祖父盛隆,举人出身,当
过浙江海宁州知州;父亲盛康,进士出身,当过布政使。
因受到李鸿章赏识,成为清末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
的大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
关注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一、逃亡者
1911年10月27日,大清国国会(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
邮传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民意”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
判程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
会史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两天(10月25日),资政... 阅读全帖
q*******8
发帖数: 133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先富代表入选中共中央委员会
四、间谍大战
—-群魔共舞于樱花节,同为《田中奏折》,英、德、美间谍垂涎三尺,土肥原
老谋深算重金收买法国女郎,借用涂满唇膏的嘴放出烟雾。
1929年的春天,在世界情报史上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季节。
当神奇的樱花公主从日本列岛南端开始跳着轻盈的欢快舞步,一路以魔术般的
纤手把娇嫩碧绿的樱蕾化作绚丽多彩的樱花,经九州、京都、名古屋,姗姗到达东
京时,世界上最美丽、最欢乐的樱花节就被人们盼来了。
今年的樱花节虽仍然红火热闹,一个个主人照样慷慨好客,一群群艺妓依旧花
枝招展,但细心的人们却可以发现,整座东京市却谍影憧憧,平添了浓厚的紧张气
氛。据说至少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名情报人员一下涌进东京,都绞尽脑汁,
想把世界情报史上罕见的《田中奏折》搞到手。
这可忙坏了日本警察。东京警视厅紧急征调3000名外事警察,对皇宫、总
理府和外务省等重要部门加强了重点警卫,这就和樱花节的欢乐气氛显得有点不那
么协调。
但大多数日本人对此似乎并不理会,他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向满城的樱花树
林,看罢绯红的片片轻云,再观似一夜之间纷飞飘垂的红雾,离开...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