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带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小说里淡化了哲别的能力,其实作为郭靖的射箭方面的启蒙老师
,哲别不是个小人物,虽然武功没有很高,但是带兵打仗的能力很强。
只是金庸的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不是哲别和铁木真,只是作为把郭靖出生的背景引出来
的次要人物,所以并没有描述太多,但是有一些背景介绍,几句话却轻轻带过了哲别的
勇猛和带兵打仗的厉害之处。
铁木真和札木合是好不容易才打败的哲别,然后铁木真爱才,留下来哲别在自己身边。
后期铁木真扩充版图,带兵打仗靠的都是哲别。
记得小说里曾经说过,哲别带着几千人埋伏起来,就打败了三万多谷儿只的人军队。
这等勇猛和智商,在蒙古人里算是很高的了,后来打败阿兰人的又是哲别。
甚至连当时在俄罗斯位置的人,都是被哲别带兵打败的,一直打到了欧洲。
但是后人却只知道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却没有人知道哲别,这是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历史上是有这么个人,曾经有历史文件说铁木真有一员猛将,说的应该就是哲别了。
但是后期因为战功太高,再加上铁木真年事已高,变得疑心病很重,所以铁木真也渐渐
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可惜了。
t***o
发帖数: 4265
2
很奇怪的现象:支持薄熙来的人都没想薄熙来带兵谋反,这是不可能的事;
黑薄的温狗们,却一个劲地坚持薄熙来带兵进京,是害怕薄熙来真的带兵谋反吧?
b*******8
发帖数: 37364
3
中国被欺负与否,这个可以讨论,但与皇帝不带兵打仗没直接关系。就算皇帝直接带兵
打仗,皇帝只能从宗室中选,不如武将可以海选,皇帝代代能打好外族的概率,远不如
武将。

发帖数: 1
4
清朝最后一个藩属国就是尼泊尔,那么尼泊尔为什么直到1908才脱离和清朝的藩属地位
,清廷面对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不让尼泊尔带着大炮来支援呢?
清廷虽然和尼泊尔是藩属关系,可是历史上尼泊尔入侵中国多次,当然寡不敌众都以尼
泊尔求和而终结,可是虽然是人家求和,却从清廷捞了一堆好处走了,所以多次犯境。
那么就是这么个不听话的藩属国成为了最后脱离清廷的一个,为什么呢,主要是清末缅
甸等地都沦为英殖民地,而尼泊尔看到这些国家的处境,还不如跟着老大哥混,毕竟不
是殖民地,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比起西方的殖民统治,中国的藩属国制度要文明的多
”。是的,所谓的进贡其实都是朝廷损失的多。
所以,为了不成为英殖民地,尼泊尔竭力希望保持和清政府的藩属关系,因为这样英国
入侵尼泊尔在国际法上就有了些障碍。
当朝廷遇到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京师震动,尼泊尔希望带兵入境协助作战
为什么被清廷委婉拒绝了呢?
当时朝廷考虑的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无利不起早
不用说你肯定带着什么阴谋诡计过来的,我和平年代你都带兵来捞好处,现在过来岂不
是趁乱打劫,略我百姓又当如何。我且无法抵抗太平军,让你过来岂不是引虎驱...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5
老蒋至死不知真相 毛泽东带兵长征为何从不中埋伏
信源:文史长廊|
长征期间曾任红三军团长、红一方面军司令员的彭德怀说过:“凭着红军指战员的英勇
和出色的侦察工作,才免于全军覆没而到达陕北。”在万里征途中,红军时时受敌重兵
围追堵截,却未中过一次埋伏,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都能准确地找到空隙钻出,
这主要是依靠电台侦察及时掌握了准确的情报。
提前开始培训电讯人员 掌握破敌密码独特方式
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中,有一批侦察兵,抓舌头、化装探路立下了大功,不过这类侦察
一般只具有战术价值,很难了解到敌军高层计划和整体部署。
在长征途中不间断地侦破国民党的密码,才是红军侦察工作最出色之处。如今,尘封的
档案已公之于世,那些隐蔽战线英雄的历史功绩也终于可以大白于天下。
1976 年深秋,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当时的中央调查部长罗青长谈起了情报工
作说: “《长征组歌》中不是有这么一句吗?‘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不错,毛主席
用兵确有过人之处,但他也是以情报做基础的。”“红军之所以敢于在云贵川湘几个老
军阀的防区内穿插往返,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我们在龙云、王家烈、刘湘、何键的内部
安插了我们的人,并
y********n
发帖数: 3922
6
毛问许世友,有人反对我怎么办?
许世友说,我带兵勤王,从南京打到北京,
中共军队里面,这样的事情可能不可能?
军区司令可以直接调动所属兵马,还能打到北京??
走路去还是坐火车去?
后勤怎么办?
b******n
发帖数: 4225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也说曾国藩的儒生带兵
儒生带兵,确实在战事方面是个短板
但是在跟朝廷打交道,搞政治方面比武将有优势
所以湘军势力中李鸿章迅速独当一面,而鲍超虽然百战百胜只能吃吃童子鸡
左宗棠部下就吃了很多这种亏,不受朝廷重视,不能形成自己势力
r******y
发帖数: 12263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带兵这个活很难呀
大部分军事文学描述的都是战争场面, 不过我很好奇战场背后的故事, 如何带兵.
想起来就很麻烦, 十几万人的部队, 一大早起来,收拾行李, 吃喝洗漱, 然后进军, 一
会就要午饭, 然后晚上就要停止进军 (这个命令传达下去,也要很久吧) 然后晚饭休息
..
更别说古代信息不发达, 传令兵要跑来跑去的, 想来实在繁琐呀
j********p
发帖数: 9680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带兵这个活很难呀
带兵绝对比带老百姓容易。古今没区别。恩威并用。违反军纪的肯定处理。还有最重要
的知道为何而战,才能出战斗力。
HQ
发帖数: 1920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带兵这个活很难呀
你这个
容易
要看是怎么定义带兵了
e**a
发帖数: 2169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带兵这个活很难呀
看看拿破仑如何带兵:
d******a
发帖数: 32122
12
法国德国和俄国有皇帝带兵打仗的传统
英国后来没有了
S*******s
发帖数: 13043
13
这个不是反例啊。他就是楼主说的回来欺负皇帝的武将。
类似的还有李二
当然楼主想说的改成接班人不带兵打仗可能更准确些
r******y
发帖数: 9892
14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05/news-gb2312-604186.html
来源:解放军报
37岁的杨卫东是带兵冲进重灾区汶川映秀镇的第一个军人。
解放军报汶川5月19日报道,5月12日下午3时许,正在川西北某地驻训的成都军区
某集团军红军师炮兵团奉命奔赴汶川灾区抗震救灾。部队开至都江堰,师首长向该团副
参谋长杨卫东下达命令:“立即组织小分队,往汶川震中方向探明道路,上报情况!”
杨卫东挑选了21名精干的官兵,背上卫星电话和简单的行囊跑步出发。刚走出都江
堰,一片大滑坡就将道路完全阻断。此时,大雨倾盆,余震不断,山崩石飞。杨卫东将
人员分为3个小组,一组探路,一组随行,一组断后扶助,在落石的空隙中艰难前行。
天渐黑,没有指北针,没有照明设备,没有开路工具,杨卫东果断命令分队沿岷江一侧
攀援前行。
翻越两道山梁,前方又出现一座陡峭的高山,悬崖下是奔流的洪水,往前已完全看
不到路。怎么办?杨卫东把部队召集到一起,大喊:“同志们,我们今天要拿生命作赌
注,与时间赛跑,因为时间就是灾区群众的生命!”他找到一处山泉流淌的水沟,根据
经验,
b*****d
发帖数: 61690
15
汪洋带兵勤王!
M******8
发帖数: 10589
16
支持薄贼的还能泄露薄贼的军事机密?
带兵谋反,世界上还有比这更需要保密的事情吗?
你的兵还没凑齐,就张扬得满地球都知道你要造反,你嫌你主子死得慢还是怎么的?
j********p
发帖数: 9680
17
老毛把林彪拉到后面,
小林啊,你看看,
我们利用这次机会把那些投降的2货都给收拾了你看如何?
林彪说,主席,这样不好吧?
"怎么不好?"
"他们既然都投降了,就是自己人了,为什么还要杀掉呢?"
"小林啊,你就是太年轻了,你军事上还行,政治上太嫩了.兔森颇,桑太M丝内V.你知道项
羽为什么放心让章邯去当王?"
"主席,这个我知道,他把投降的三十万秦军都给活埋了."
"你明白了就好.现在咱们这边来的投降的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太多,
我们要是不把他们的棋子都消灭掉,
将来哪天饱不齐他们要造反.
到时候咱们的子孙就人头不保了.
怎么样,你带兵去朝鲜.
借美国人的火力,把那些投降的2货消耗一部分,
也不用都消灭,耗费个七八成就行了.
要做的让别人看不出来,也可以让我们的战士一起牺牲一部分吗.
掩人耳目.具体的做法你都知道了,
比如集体冲锋,人海战术什么的."
"主席,这,这,噢,我的旧伤口又犯了,
我得赶紧回去看医生,疼死我了."
v********d
发帖数: 4413
18
他是统帅好不?什么叫直接指挥,带兵打仗的都听他的,你说是谁在指挥。
照你这么说,二战也不是艾森豪威尔打赢的,他亲自指挥过一场战斗没有嘛?
u**c
发帖数: 17972
19
至少要有12个月的连队带兵经历,叫commanding time,否则不予提拔到领导军队的岗
位,有过海外作战经历的军官优先提拔。没有当过连长的,最多只能走技术路线,一般
到中校就是职业尽头。钱学森混了个上校,那是战时特例了,他也算是为美军立过功的
。对比一下解放军的将军们,不是拼爹就靠钱,不拼爹不会拍马屁靠战功上来的就一个
廖锡龙,现在还退了。尼玛你凭什么和美军打?靠你在美国瑞士银行的美元把美军砸死
H*********S
发帖数: 22772
20
很多人对带兵打仗的理解是一手左轮一手砍刀带队冲锋,士兵跟着大家一起冲。。。连
长带一百号人一起冲。。。师长带一万号人一起冲。。。
a***g
发帖数: 3377
21
你知道我的意思是,房毫无带兵经验,毫无临阵机断的能力(除非他是天才)。
主席在秋收起义失败以后,就那么几百人,他的临阵机断的能力得到几乎所有下级军官
(连排级)和士兵的认可。你去看看多少后来的回忆录里都有非常详细的描写。
而且,在秋收起义的时候,主席是政治决策者。不是军事决策者。但是,那个时候政治
决策几乎没有很多的市场,而临阵机断的军事决策能力当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卢
德民牺牲以后,和当时的秋收起义的别的团级以上领导(当时的团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营
)。
我相信有聪明人,但绝对不信共军的领导有那么多的军事天才。
B*******e
发帖数: 142
22
元帅中我最喜欢林彪,大将中我最喜欢陈赓。
貌似喜欢陈赓的人不多,我最喜欢他为人处事的滑头劲,带兵打仗的灵活性,我的风格
和他很像。
m***a
发帖数: 2262
23

说老毛不会带兵的,请参见《井冈山的斗争》一文。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281125.
htm
尤其是“军事问题”一节。
p******o
发帖数: 9007
24
为啥呀,没有美国支持,常公公就不会反攻大陆?那题目应该改成如果李将军带兵直接
进攻大陆,有孙立人或常公公什么事啊?
a*****n
发帖数: 682
25
李世民带兵穿过玄武门,奇袭东宫,射杀太子李建成。老三齐王李元吉闻之大惊:“东
宫守卫森严,太子怎么会被二哥偷袭?”李世民大笑:“父皇昨日下旨,建成的小区,
也得开放道路啊!”

发帖数: 1
26
老毛其实是光杆司令,只能靠拉一派来大另一派。
老毛喜欢斗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位子不稳,除了几个将,就没有人了。
不像其他开国皇帝,都是自己带兵起来的,可以有大大小小的将领使用

发帖数: 1
27
主席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操过白妞
盹盹盹

:老毛其实是光杆司令,只能靠拉一派来大另一派。
:老毛喜欢斗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位子不稳,除了几个将,就没有人了。
:不像其他开国皇帝,都是自己带兵起来的,可以有大大小小的将领使用
w**********i
发帖数: 601
28
英国27岁女军官汉纳·温特伯尔尼(Hannah Winterbourne)原本是男儿身,就在派驻阿富汗期间,因不愿继续活在谎言里,决定男变女,并于2013年返英后开始接受变性手术,成为英国陆军第一位也是军阶最高的变性军官。
温特伯尔尼上尉目前在皇家陆军工兵部队服役,带兵超过100人,但她拒绝透露变性前的本名,称那是过去的“标签”。
她日前接受访问时透露:“一开始有些人会觉得震惊,毕竟这不是陆军每天会碰到的现象。但是大家不久就了解,我的工作和性别无关,我还是可以胜任变性之前的工作。”
W******e
发帖数: 3319
29
带兵打仗选兵的资源多,这批兵不行, 换一批强的。 孩子好坏都换不了的, 强也好
弱也好, 扔也扔不了。 找到最适合他(她)的学习方法, 最适合他(她)的性格和
能力的方向。 没必要一定要个输赢。

发帖数: 1
30
《二十四史》从小学初中就可以读了,我是从10岁开始读《后汉书》的,大家可以直接
读繁体字或者简体字,但不要读翻译的,你一开始读不懂就慢慢读,挑自己喜欢的读。
《二十四史》有几百几千本,随便拿出一套来,就够一个人看好久,要挑自己喜欢的度。
清朝的曾国藩、李鸿章都是“状元”。
曾国藩考了好几次,也没有考上,于是用几乎所有的家当买了《二十四史》
(当时的《二十四史》大约顶现在一辆普通小轿车的价钱),要不是曾国藩老爸是地主
,估计就破产了。
后来,曾国藩认为自己已经博贯今古了,于是就再考状元了。
李鸿章参加科举要比曾国藩顺利得多,所以,只能是当作“神童”了。
想想看,连续好多年,李鸿章所在的省,每年至少有几万人在勤奋学习为“高考”,
从10多岁到50、60岁,但只有李鸿章一个人考上了,李鸿章有多厉害!
但后来,李鸿章也必须拜曾国藩为老师,否则,李鸿章也混不出来。
袁世凯后来威风的不得了,实际上,袁世凯的军队,还不都是曾国藩、李鸿章给打的基
础。
曾国藩通过读《二十四史》,自学成材,直接成为一个大军事家。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威力。
读《二十四史》,你首先要读的,就是诸王传记。 一、诸王带兵比...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11826
31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再竞猜一题目
神仙搜好不要忘了最后总结一下,呵呵。版务快速搜的,这个准不准?
http://tieba.baidu.com/p/84254258?pn=1
作者号称读遍《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唐朝十大武将武力排名:
1.薛仁贵 (武力最强,无异议,带兵能力也很强,可惜,杀投降的俘虏,道德水平不
好)
2.罗成 (无此人)
3.尉迟恭 (武力很强,带兵能力一般)
4.秦琼 (武力很强,带兵能力一般)
5.郭子仪 (武力很强吗?带兵的能力还不错,插一句,如果算中唐的话,李光弼、白
孝德、李愬、张巡算不算?)
6.侯君集 (带兵能力强,武力不知道)
7.李靖 (带兵能力强,武力一般)
8.李绩 (带兵能力强,武力也较强)
9.苏定方 (带兵能力强,武力不知道)
10.程咬金 (武力很强,带兵能力一般,和薛礼一样,杀投降的俘虏,道德水平不高)"
如果只算隋唐时期,应加上罗士信、裴行俨、薛仁杲(杀人魔头,但武力很强),如果
算中晚唐,应加上白孝德、南霁云。
A*D
发帖数: 1783
32
现在霍士其已经了无睡意,大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浑浊的眼神迷迷蒙蒙盯着火堆,也
不知道在思虑什么心事。段四坐久了,觉得身上僵冷得有点熬不住,站起来扭胳膊踢腿
走了几步,小声问:“十七叔,要不要吃点东西再睡?”
他这么一说,霍士其也觉得肚子里空落落地饿得难受,舔了下干燥的嘴唇,问道
:“除了羊肉,还有什么能吃的?”
“您等着。”段四说着话就笑嘻嘻地去。不一刻又拿着几块馍和饼回来,分了两
个饼给霍士其,笑道,“知道您现在受不了羊肉的膻腥,我给您夹了几块干牛肉。这里
还有两葫芦酒,咱们俩把它分了。”腰里摘下个葫芦,先递给霍士其。霍士其只喝了两
口就把葫芦交还段四,说:“我不大善酒,有两口祛个寒意就好,剩的你都喝了吧。我
就吃这肉馅饼子。”段四一笑,也不再劝,接了葫芦擦也没擦就仰头吞了几口,哈了口
酒气,就势便坐下来,拿了个肉馅馍大嚼。
霍士其不说话,就是默默地撕了饼子慢慢咀嚼。通过刚才的一番交谈,他已经看
出来了,这个段四虽然相貌平平毫不出奇,可天分必然极高,眼界虽然不广但是有经历
有蹉跎也有些识见,说不定还读过一些书,就是被滚刀肉的臭脾气和上下不尊的一张嘴
给拖...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33
近日,大陆各大论坛和部分媒体继续热炒当年林彪曾一语道破朝鲜战争真相:“朝鲜战
争是斯大林挑拨东西方关系的一个阴谋”,而并非是中共所宣传的什么“抗美援朝、保
家卫国”。
林彪一语道破朝鲜战争惊人真相
10月19日,署名为“周杨1920”的民众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上发帖曝料当年林彪
对朝鲜战争的大实话,其后此帖在论坛上成为最为火热的帖子之一。
据官方媒体的报道,林彪曾清醒地认识到:“朝鲜战争是斯大林挑拨东西方关系的一个
阴谋,纵容北朝鲜袭击南朝鲜,引发联合国出兵北朝鲜。”这实际已经击穿了中共当年
所宣传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类的谎言。
朝鲜战争即将开展,关于由谁来带兵出征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说“林
彪托病拒绝带兵”;另一种说法是“林彪真有病不能带兵”,对此史料显示,林彪并没
有在带兵出征问题上退缩。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请求中共政府出兵。10月2日至10月5日,连
续四天,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出兵朝鲜问题。讨论中,
很多与会者表示反对出兵朝鲜。林彪质疑:“苏联为什么不出兵?苏联老大哥建国几十
年了,我们才建国几个月,...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贾似道有可能是好人
跟大家一样,我印象里被灌输的概念就是,贾似道是坏人。
但是看《马可波罗》,贾似道是宋唯一的主战派,不惜把老皇帝等死,不惜杀掉皇太后
派去求和的使臣,也要阻止议和,并最终于城破时,力战汉奸而被杀,当然在剧里是作
为反面大boss被过关杀怪了。
虽然电视剧剧本可能与历史史实有差距,但至少说明,在外国人编剧眼里,贾似道才是
那个给他们留下了麻烦印象的人。
当然,在他们眼里,贾似道主战是为了阴谋夺权,尼玛,我居然有点无法反驳,好像还
蛮说得通的。
于是去看维基,再多的资料我也没那历史功底去看,中文维基的定性也是坏人,但具体
事实的列举里还是有很多可疑之处的。
1.按维基说法,贾似道第一次带兵,屁都不懂,直接与蒙古私自议和,遭拒,蒙哥死于
钓鱼城后,贾似道吃定了忽必烈要回去争汗位,再次与忽必烈议和,成功签订卖国不平
等条约,并趁蒙古撤军时进攻,仅仅杀伤了170多敌人,然后就大吹大擂,却故意隐瞒胜
利的真正原因。
这里面就存在疑点了,滤掉这段话里的贬义词,不就是,贾似道假装议和迷惑敌人并成
功的杀伤了敌人么。议和是假装的,却在定性时就说成是私自议和。通过假装议和来迷
惑敌人,明明体现了娴熟的军事能...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曾国藩本传
前言
曾国藩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然而对他的评价却大毁大誉,
差之天渊,正如章太炎所论:「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又一次出现研究、评论、仿效曾国藩的热潮。不仅
是史学界、文化界、士农工商无不关心死去百余年的曾国藩。有人称之为「曾
国藩现象」。
曾国藩毕竟是历史人物,这本《曾国藩本传》旨在如实反映曾国藩的一
生史实,帮助大家研究了解,或能透视「曾国藩现象」的本质。
总序
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研究、评论曾国藩的热
潮。当前,这个热潮已波及到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并广泛
影响到政界和工商界。被人们称之为「曾国藩热」或「曾国藩现象」。
对这一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出现的历史文化现象,有人作
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考察。认为其基本原因是:世界范围的儒学复兴热潮,
为「曾国藩热」的产生准备了良好土壤;新形势下新道德重建的社会呼声,
为「曾国藩热」创造了必要前提;领袖崇拜的自然延伸和向纵深发展,推动
了「曾国藩「热」的出现和形成;长篇文学作品《曾国藩》的出现,促使「曾
国藩热」由学术热潮转为社会热潮,等等。
上述分析无疑是有道理的。但...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6
李秀成自述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① 被拏,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②大人量广,日食资
云。又蒙老中堂③ 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遂(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
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
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
玉鉴。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三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
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後母所生。④
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长、次兄往家种田。洪秀全
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
1837 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後,俱讲天话,凡问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
上芾,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
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後,具〈俱〉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具〈
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1382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林彪一语道破朝鲜战争惊人真相
林彪一语道破朝鲜战争惊人真相
10月19日,署名为“周杨1920”的民众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上发帖曝料当年林彪
对朝鲜战争的大实话,其后此帖在论坛上成为最为火热的帖子之一。
据官方媒体的报道,林彪曾清醒地认识到,“朝鲜战争是斯大林挑拨东西方关系的一个
阴谋,纵容北朝鲜袭击南朝鲜,引发联合国出兵北朝鲜。”这实际已经击穿了中共当年
所宣传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类的谎言。
朝鲜战争即将开展,关于由谁来带兵出征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说“林
彪托病拒绝带兵”;另一种说法是“林彪真有病不能带兵”,对此史料显示,林彪并没
有在带兵出征问题上退缩。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1951年1月1日,金日成请求中共政府出兵。10月2日至10月5日,连续
四天,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出兵朝鲜问题。讨论中,很
多与会者表示反对出兵朝鲜。林彪质疑:“苏联为什么不出兵?苏联老大哥建国几十年
了,我们才建国几个月,陈毅说得对,我们需要休养生息。”
林彪还表示:“美国已经给我们信息,如果中国不出兵朝鲜,立即与中国建交。这可能
是一个阴谋,但不失为一个机会。”
林彪认为:“朝鲜战争是斯...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1374
38
在关于1950年10月中国出兵朝鲜的讨论中,中国学界和社会上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说法
,即毛泽东本来想请林彪挂帅出征,但林彪反对出兵,故称病不出,后中央决定改派彭
德怀带兵赴朝作战。笔者在研究中看到一些文献,并对知情者做过采访,发现这种说法
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这件事不仅关乎对林彪个人的历史评价问题,而且涉及毛泽东和
中共中央对出兵朝鲜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选择主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有
必要把历史的真相尽量搞清楚。
关于林彪“称病不出”的说法,就目前笔者所见,没有任何文献证据,只是出自一些当
事人的回忆①。
最早谈到这个问题的大概是1982年出版的《聂荣臻回忆录》,其中说到:“林彪是反对
出兵朝鲜的。毛泽东同志原先决定让林彪去朝鲜指挥志愿军,可他害怕,托词有病,硬
是不肯去。奇怪得很,过去我们在一起共事,还没有看到他害怕到这个程度。”②聂荣
臻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总参谋长,他的回忆很有权威性和影响力③。
1989年10月张希在一篇文章中写到:1950年10月2日中央书记处在颐年堂开会,毛泽东
主张出兵,谈到挂帅问题时,毛略显急躁地说,原定粟裕,但他有病在青岛休养。后与
常委商量...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22804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ynic (cynic@mitbbs 1998->2010->?),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沈志华:朝鲜战争初期林彪“称病不出”质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1 14:59:14 2013, 美东)
在关于1950年10月中国出兵朝鲜的讨论中,中国学界和社会上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说法
,即毛泽东本来想请林彪挂帅出征,但林彪反对出兵,故称病不出,后中央决定改派彭
德怀带兵赴朝作战。笔者在研究中看到一些文献,并对知情者做过采访,发现这种说法
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这件事不仅关乎对林彪个人的历史评价问题,而且涉及毛泽东和
中共中央对出兵朝鲜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选择主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有
必要把历史的真相尽量搞清楚。
关于林彪“称病不出”的说法,就目前笔者所见,没有任何文献证据,只是出自一些当
事人的回忆①。
最早谈到这个问题的大概是1982年出版的《聂荣臻回忆录》,其中说到:“林彪是反对
出兵朝鲜的。毛泽东同志原先决定让林彪去朝鲜指挥志愿军,可他害怕,托词有病,硬
是不肯去。奇怪得...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40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草清
书吏们也纷纷攘攘吵着,这时候就听外面一阵板子chōuròu声,还夹杂着凌luàn的惨呼。
“来了来了……可算是来了。”
书吏们抹着额头的汗,庆幸不已,这是他们手下的巡役赶过来救主了。
mén外几十号巡役挥着木棍,打得人群如cháo水倒卷,眼见围拥之人就要溃散,又一拨套着“巡”字号衣的人马出现了。
“干什么干什么?人家只是在说话,你们怎么就动手了?当自己是官差呢?”
刘兴纯lù面了,他带的可是巡检司的正经巡丁,这么一喊,那帮巡役人一愣手一软,顿时被人群又倒推回去。
“出来说话”
“别躲耗子了平日在咱们船上那些神气呢”
人群又吵嚷起来。
嘎吱一声,mén开了,终于有个书吏脸sè发白,xiǎo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背后好几双手赶紧把他推了出来。
“那个……大家别闹,过年嘛,和气生财,jiāo了钱就走。”
那书吏指着远处江面木mén说着,那里停的都是jiāo了钱的船只,只等第二天开关就放行。
回应他的是一堆杂物,甚至还有唾沫...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里有张国焘回忆录买啊?
许世友谙练中共官场生活
许世友虽然出身行伍,但并不是「大老粗」,他胆大心细,富于机变,很熟悉中共官场
的游戏规则。他早年一直在四方面军带兵。1931年,张国焘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
委会主席。张国焘到任后,曾中生、许继慎等人对张的许多做法很不满意,他们召集过
包括许世友在内的一些人开会,评论张国焘,许世友不发言。后来一定请他讲话,他就
说:「张国焘是中央的代表,反对他不是反对中央吗?中央不比我们高明?」
这个会议,后来被张国焘定义为「反党」会议,而许世友的这个讲话却大受张的欢迎。
以后,张国焘对许世友大加提拔,成为四方面军的主将之一。
许世友后来回忆说:「我觉得当兵打仗,不听上面的要吃亏,曾中生他们太书生意气了
。党内除了毛主席,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手,老张(许世友一生都称呼张国焘为老张)
手很黑,一般人斗不过他。」
在延安批判张国焘时,许世友一直想不通。传说许世友不服毛泽东,准备带兵离队等等
。对此,许世友曾说:「我敢带兵出逃?我们党是甚么样的党?军队就归你个人所有?」
他的这三个疑问句,确实让那些编故事的人无法响应。
真实的情况是:许世友的确想不通为甚么要批判张国焘,他在一次会议上...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24594
42
武警河南总队直属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胡晓,入伍15年,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
等功2次,2014年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提名奖和第七届“河南省青
年卫士”称号,被表彰为“武警部队学习成才标兵”。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年味未消,战鼓已响。是夜,位于郑州东郊的训练基地突然
响起尖锐的警报声,河南总队直属支队特勤中队新年度军事训练箭在弦上:四名劫匪劫
持人质后躲进攀登楼内负隅顽抗。
月光下,特战队员秘密行动,占领有利地形突然出击,三名劫匪束手就擒。然而即
将归队的队员们万万没想到,此时三楼另一房间内还有一名人质。打草惊蛇,激怒劫匪
,人质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一个黑影如神兵天降般从楼房后面破窗而入。“砰!
”子弹正中劫匪后脑,人质成功获救。
这名从天而降的“神兵”就是河南总队直属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胡晓。入伍15年来
,他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2014年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提名奖和第七届“河南省青年卫士”称号,被表彰为“武警部队学习成才标兵”。从一
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响当当的特战队长,胡晓血液里一直流淌着勇往直前的刀锋精神。
直面考验迎难而上
在胡晓...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4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评帖子《河殇时代的终结》
观点和罗辑思维那期《民主小时候》比较像。
感谢大家来到罗辑思维捧场。我们今天这期节目开宗明义,就是为了卖这本书,叫《伯
罗奔尼撒战争》。那这本书是由甲骨文品牌推出,在《罗辑思维》独家首发的一本关于
古希腊历史的名著,虽然是名著,但是我心知肚明,伯罗奔尼撒,好奇怪的名字,大家
觉得很陌生。如果倒转几年,我还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打死我都不敢碰这样的选题的
,这是收视率自杀,老百姓对它无感嘛!但是好在《罗辑思维》这个节目我自己说了算
,所以就可以任性一把,来触碰这个很陌生的话题。
确实,在人类的知识结构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主题专业的研究者对它极
其重视。比如说在西方几千年的历史上,只要搞政治学的,只要谈到民主这个话题,它
就不得不回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不得不以这场战争为背景,来认知和解读民主这个词。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呢,这场战争完全就是一个知识黑洞,大家就好像把它遗忘掉了,
这可不只是咱们中国人,你即使去问西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哪怕他是文科生,你问
他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咋回事,他未必说得出来。你看,这段历史此前的历史很热闹很有
名,希波战争,希腊和波斯打的那场战争。我们耳熟能详的...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44
然而,问题在于,伊俄实在是英俊得过份,而且几乎是时时刻刻与流砂形影不离。
伊俄已是青年,身量完全长成,充满成熟男子的魅力,他本身的容貌身材就把李察
完全压倒,而且气质神圣高雅,再配上永恒龙殿战斗神官专用的装备,耀眼得就象是一
颗太阳。李察在他身边一站,就是一个尚属青涩的少年。虽然无论近身还是远战,李察
都觉得,自己有十分把握切了这小子。
流砂对伊俄十分信任,而且不拒绝他的接近。这让李察心中总象是横了一根什么东
西,想要询问流砂,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伊俄的举止行为看上去就象是流砂的贴身护
卫,为她做任何事,然而又保持了严格的最低距离。
10厘米的底限吗?似乎还是有些近了。李察情不自禁地想着。
而且李察又想到了另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伊俄真是流砂的护卫?谁见过神术师的
护卫也是一个神术师的?
永恒与时光之龙的神恩成千上万,李察不过看见过区区一百多种,根本不知道天选
卫士是什么。不过,如果李察知道得更多一些,恐怕依然不会淡定。天选卫士和母巢创
造出来的批量战斗兵器不同,不光有极高的智慧,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灵魂。除了对主
人忠心不二,在其它事情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性。这一点,绯色与之相似。
就在李察...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599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清鼎盛时的清缅战争,居然打平了,缅军战力很强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2:16:47 2015, 美东)
背景[编辑]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1]。在对原缅属
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
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
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
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
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
。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
乾隆皇帝
导火线[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
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缅兵入境骚扰[编辑]
公元1762...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599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清鼎盛时的清缅战争,居然打平了,缅军战力很强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2:16:47 2015, 美东)
背景[编辑]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1]。在对原缅属
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
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
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
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
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
。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
乾隆皇帝
导火线[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
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缅兵入境骚扰[编辑]
公元1762...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hinknet (我是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许世友:党内除了主席,谁也斗不过老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7 02:03:14 2011, 美东)
许世友原先最服张国焘
《党史文苑》2004年第7期
许世友虽然出身行伍,但为人胆大心细、富于机变。
他早年一直在四方面军,张国焘来鄂豫皖之后,曾中生、许继慎等人对张国焘的许
多做法都很不满,他们曾经召集过包括许世友在内的一些人开会,议论张国焘,许世友
不发言,后来一定让他说,他就说:“张是中央的代表,反对他不是反对中央吗?中央
不比我们高明?”这个会议后来被张国焘定义为“反党”,而许世友这个讲话却大受张
国焘的欢迎,以后,张国焘对许世友大加提拔,成为四方面军的主将之一,名次在王树
声之前。
许世友后来和老人回忆的时候说:“那时候,我是无门无派,我就是觉得当兵打仗
,不听上面的要吃亏,曾中生他们太书生意气了。党内除了主席,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
手,老张(许世友一生都称呼张国焘为老张)手很黑,一般人斗不过他。”
说许世友不服毛是文人瞎扯...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5
48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596
49
摘一段看看,好像说的有些道理, 尤其说陈寿的那段.
细说三国》二七、诸葛亮德为人
在所有的三国人物之中,最能受到当代与后世的人崇敬的,是诸葛亮。孙权与蜀汉
结盟,盟书中没有提到后主,也设有提到他孙权自己,却明明白白标出了“诸葛丞相”
四个字。赞扬诸葛丞相“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被诸葛亮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司马懿,一生不曾在别人手中吃过败仗,应该是对诸葛
亮“恨之入骨”了。这位司马懿却在蜀汉军队撤退以后,视察了一番诸葛亮的营垒布置
,忍不住说出“天下奇才”四个字,表露了内心对诺葛亮的佩服。
诸葛亮不仅有才,更重要的是他有德。刘备在临死的时候,一面对诸葛亮亲口说:
“君才十倍曹丕”;一面写给后主与鲁王、梁王等几个儿子,说“能叫人佩服的不是才
,而是德。……你们应该以(诸葛)丞相为师”。字里行间,刘备向儿子们称许了诸葛亮
的道德足以服人。
刘备左右的两员虎将,具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羽、张飞,膂力与诸葛亮不成比例,
在年龄上也比诸葛亮多出了一大截,而且关羽也念过《左氏春秋》之类的书,张飞写字
也写得出够资格刻在石头上作为碑铭的雄浑的字;这两人虽然在刘备开始对诸葛亮礼遇
之时,有点儿不以为然,过不了... 阅读全帖
p********f
发帖数: 787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聂荣臻在建国之前打仗了吗?
为将之道,带兵打仗,会带兵的不一定会打仗,会打仗的不一定会带兵,罗聂带兵都是
一流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