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平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s
发帖数: 992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UAAFA (美亚团结促进会),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参议员刘云平声明:会投票反对修订后的SCA5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1 18:19:55 2014, 美东)
加州参议员刘云平Ted Lieu已经明确表示,如果SCA5修订案再回到参议院,他会投反对
票。以下是他的声明: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and support of me over the years. I appreciate your
friendship and guidance.
I wanted to give you an update on SCA 5. As you may know, Senators Yee, Liu
, and I were blindsided by what happened. There was no opposition to SCA 5
when it was introduced in 2012 or when it pass...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9926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UAAFA (美亚团结促进会),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参议员刘云平声明:会投票反对修订后的SCA5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1 18:19:55 2014, 美东)
加州参议员刘云平Ted Lieu已经明确表示,如果SCA5修订案再回到参议院,他会投反对
票。以下是他的声明: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and support of me over the years. I appreciate your
friendship and guidance.
I wanted to give you an update on SCA 5. As you may know, Senators Yee, Liu
, and I were blindsided by what happened. There was no opposition to SCA 5
when it was introduced in 2012 or when it pass...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王力诗词格律
王力诗词格律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
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
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
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
lóng,“宗”zōn 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
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凈无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
两山排闼送青来(l...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2496
4
平仄两读字总表
作者:周拥军
字 平韵部 仄韵部
中 韵部 平声 一东 韵部 仄声 去声一送
词组 ~间。~国。~原。~游 词组 射~。~伤。~计。~意
例句 却嗟流水琴中意。 例句 君看琴中意,何尝在玉徽。——宋祁《秋
日四首》
——朱淑真《春昼偶成》
重 韵部 平声 一东 韵部 仄声 去声一送
词组 ~复。~申。~阳。~逢 词组 ~量。尊~。~兵。~大
例句 钟山只隔数重山。 例句 花重锦官城。
—— 王安石《泊船瓜洲》 ——杜甫《春夜喜雨》
从 韵部 平声 二冬 韵部 仄声 去声二宋
词组 顺~。服~。~父。~戎 词组 侍~。仆~。(名词)
例句 笑问客从何处来。 例句 门前仆从雄如虎。
——贺知章《回乡偶书》 ——郑板桥《道情》...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10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诗入门】何谓平仄? zz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428721/
来自: 陈某熙(我会一直记得,并祈祷你幸福安康) 2011-02-06 11:22:14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
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
「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
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现代汉语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并
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6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Prostitute(入戏), 信区: Faculty
标题: 古诗文中45个最易读错的字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Oct 12 11:10:15 2017,GMT)
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我们今天列举45个最容易读错的字。
1、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不能
念成“biǎn”。
2、令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唐李商隐《筹笔驿》)这里的“令”字应念“l
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不能念成“lìng”。
3、胜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南朝陈徐陵《侍宴》)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唐杨炎《赠元载歌妓》)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唐赵嘏《听琴》)最
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霜降红梨熟,
柔柯已不胜。(宋苏轼《梨》)
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胜”字... 阅读全帖
c*******7
发帖数: 17225
7
现在人气越来越旺了,本来是想自己写,后来实在也写不了这么全面,还是转吧。
希望大家多多探讨。以下正文。
因为是转贴,如果有任何问题希望大家指出,如果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探讨。以下正文
=============我是可爱的正文分割线=====================
前言:认为格律诗困难太过束缚的人 可以去写古体诗······古体诗最大的格律
特点就是······没有格律要求········ 甚至是韵·········
··(不过鄙人建议 即便是古体诗 韵还是要压的········中途换不换韵就无
所谓了········)
平仄 píngzè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 指语音的
高低、升降、长短。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
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
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178
8
第七章 怎样写快板
从“快板”这两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一)既是“快”板,就得干脆、有劲
;一句跟着一句,顺嘴往外溜。怎么能够作到顺着嘴往外溜呢?回答是:必须好好地运
用大白话。请看这两句吧:“秋老虎,好热天!满身大汗嘴发干!”
这不能算是多么了不起的句子,可是比起:“秋老虎,日炎炎!汗出如浆透衣衫!”
就好得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前两句是口语,能够顺口溜;后两句夹杂着文言,
就一疙瘩一块的不能顺口溜。能够顺口溜的就合乎快板的规格。
所以,写快板的窍门之一就是用字要通俗、现成,念起来顺口,听起来好懂。快板
的特质就是“出口成章”,漂亮干脆。快板要从大白话里找出文艺性。这就是说,要把
白话运用得滴溜溜地转,既不向文言求救,也不随便乱凑。好的快板令人不由地赞叹:
这些白话多么美,多么悦耳呵!
旧体诗里讲究用典故,讲究字字有来历。写快板不必费这些事。我们不必管舅舅叫
“渭阳”,也不必管老百姓叫“布衣”。我们可以利用口头上的成语、俏皮话等等丰富
我们的语言。在适当的地方可以用“歇后语”。这些东西是人民口头上的,我们若能很
好地去运用,就能教我们的语言生动、亲切。譬如:
“大家一齐想窍门,
...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2496
9
把王力先生的这部分书贴在这里
古体诗: 不喜欢格律束缚的可以这样写(有例子哦)
【第六节 古体诗】
第六节 古体诗
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这是一种半自由体的诗。现在把古体诗的韵
、平仄、对仗等,并在一节里叙述。
(一)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
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我们在本章第二节讲律诗的韵是时候,
已经把平声30韵交代过了;现在再把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开列在下面: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
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
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63]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
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
十二禡、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
、三十陷...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0
http://hx.cnd.org/?p=108115
春节将至,又到了对联创作和张贴的旺季,谈一些对联创作中的禁忌以便大家更好的写
作或鉴赏中国文学中的这一奇葩。以下所谈的主要是自己在对联创作中和这几年在《百
度·知道》回答知友有关对联方面的知识时所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的感悟和体会,论述
若有不足和不当的地方,欢迎各位指出和拍砖。先看两个例子:
例一,有人在百度提问:“欢聚一堂迎新年,欢声笑语贺新春”。此对联后字都是平声
,请问这对联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为什么?
本人的回答是:严格来讲你这两句不叫对联,只能叫顺口溜。仅从写作技巧上来看,一
幅说的过去的对联,不仅要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而且要忌重复用字(特殊情况除外)
和忌尾字三连(三连平或三连仄)。具体到你这幅对联,”欢聚一堂”和”欢声笑语”
,先不说重复用了“欢”字,两组词在词性上就是不对的,前者为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动
宾词组,后者为两个名词组成的联合词组。后面“迎新年”和“贺新春”又重复使用了
“新”字,而且,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对联的术语叫“合掌”,也是应当忌讳的。
最后,尾字还正如你也注意到的,上下联都是平声,而且,上联还尾...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797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蝶恋花·答李淑一韵部韵脚
一,你如果真的“能够拿这个来批评我的也不会太多。”那么就该知道词韵从来没有正
式规定,只是采用约定俗成的方式来遵守一些比较知名或者有重要影响的人的方式。二
,词韵如果有律诗的韵的规定,就不是从来一韵到底,而是必须一韵到底。三,说那么
多废话没用,我相信你自信“买买提,能够拿这个来批评我的也不会太多。”也不会比
王力更权威。我就转个王力的诗词格律内容说一下吧。
(一)词韵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 上去三声分为十
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 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
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 诗韵大致合并,和上章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
。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后面,以供参考[28].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1 )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2 )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3 )平声支微齐,又灰半[29];上声纸尾荠,又贿半;去声寘未霁,又泰半、队
半。
(4 )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5 )平声佳半,灰半;上声蟹,又贿半;去声泰半、卦半、队半。
(6 )平声真文,又元半,上声轸吻,又阮半;去声震问,又...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2
西澳凯文:毛泽东诗词之我见(三)
发表于 2015 年 12 月 26 日 由 沉尽
(前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出路在于继承中的“扬弃与创新”
中国古诗词走到今天,其继承与发展,像其它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譬如京剧,已有
不断且加速走下坡路的感觉,式微或败象已现。要想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文学中的这一
奇葩,并继续创造辉煌,必须大力改革,兴利除弊,割除自唐宋以后几百年来形成的痼
疾与沉珂。必须大胆有所扬弃,有所创新。那么,扬弃什么?创新什么?这是本章想要
讨论或曰想向一些大师们讨教的问题。
1. 对反馈回来的几位网友评论意见的回复
在展开本章内容之前,先来看一下三位网友对本人上篇文章的评价,愚以为这三位网友
的意见也还言之有物,像个讨论问题的样子,并以此作为本文的开篇。至于那些偏激和
自损人格的言论,前篇文章已提到,今后将不予理会,实在是不屑一顾。
网友香椿树写道:“让所有人都喜欢毛是不可能的,新旧社会的官商学黑都会憎恨毛,
因为在他们眼里,贵贱颠倒,毛唤醒了底层反抗之心再也无法用儒规佛命来压制,所以
说算是遗祸万年也不为过。至于诗词吗不过是抒发一种感觉,平仄韵律乃是一个建议,
孔乙己的...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1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王力诗词格律
拗救的问题,我自己的总结:
拗救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犯孤平与拗句。孤平只针对对句,意思就是除了韵脚,一句中只
有一个字或没有字是平声。拗句则是泛指,指该平而仄,该仄而平的句式。
以五律为例,拗救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在对句中犯孤平。
平平仄仄平 —>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 仄仄仄仄平
在对句中的孤平只能自救。自救的原则就是将孤平后一个字也改为平声,形成双平声即
可。但是这样的改动,又要注意一个避免原则,就是在节奏点上,即二、四位置上平仄
不能变。
所以,在平平仄仄平句式中,仄平仄仄平 —> 仄平平仄平就是自救,这就是所谓的“
一拗三救”。但是平仄仄仄平无法自救。仄仄仄平平句式同样无法孤平自救。
第二,拗句的救法。
在出句中,拗句可以自救,也可以在对句中救。自救的原则如上,只要满足双平声即可
,但是又最好要避免改变节奏点的平仄。
所以在出句中,平平平仄仄的以下变式都没有问题:
平平平仄仄 —> 仄平平仄仄
以下变式不要用(节奏点平仄问题):
平平平仄仄 —>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以下变式也不可以用(无双平声):
平平平仄仄 —>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1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拗救的问题
拗救的问题,我自己的总结:
拗救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犯孤平与拗句。孤平只针对对句,意思就是除了韵脚,一句中只
有一个字或没有字是平声。拗句则是泛指,指该平而仄,该仄而平的句式。
以五律为例,拗救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在对句中犯孤平。
平平仄仄平 —>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 仄仄仄仄平
在对句中的孤平只能自救。自救的原则就是将孤平后一个字也改为平声,形成双平声即
可。但是这样的改动,又要注意一个避免原则,就是在节奏点上,即二、四位置上平仄
不能变。
所以,在平平仄仄平句式中,仄平仄仄平 —> 仄平平仄平就是自救,这就是所谓的“
一拗三救”。但是平仄仄仄平无法自救。仄仄仄平平句式同样无法孤平自救。
第二,拗句的救法。
在出句中,拗句可以自救,也可以在对句中救。自救的原则如上,只要满足双平声即可
,但是又最好要避免改变节奏点的平仄。
所以在出句中,平平平仄仄的以下变式都没有问题:
平平平仄仄 —> 仄平平仄仄
以下变式不要用(节奏点平仄问题):
平平平仄仄 —>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以下变式也不可以用(无双平声):
平平平仄仄 —>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11672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平仄?
给你转贴一个:
1、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
、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2、现代汉语中的平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
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
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
(第四声)。
3、四声与平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
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
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868
16
来自主题: Korea版 - 平水韵表
http://www.bu5.net/hxsy/sccs/psyp.htm
平水韵共一百零六韵,分为平声三十韵(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
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所谓上平声、下平声,是平声上卷、平声下卷
的意思,没有别的意思。
一东,二冬。。。
如果有智齿韵,应该有假牙韵。
l********r
发帖数: 868
17
来自主题: _Korea版 - 平水韵表
http://www.bu5.net/hxsy/sccs/psyp.htm
平水韵共一百零六韵,分为平声三十韵(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
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所谓上平声、下平声,是平声上卷、平声下卷
的意思,没有别的意思。
一东,二冬。。。
如果有智齿韵,应该有假牙韵。
w********9
发帖数: 8613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嘉绒语和藏语用s-前缀表使动
很值得一读
http://www.sohu.com/a/321211805_488532
孙玉文:从出土文献和长韵段等视角看上古声调(一)
2019-06-17 19:33
从出土文献和长韵段等视角看上古声调
孙玉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
摘要:清代至今,对于上古汉语的声调有不同看法。本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
视角论证作者本人所持古有五调的看法。先从《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四)》所收《妄
稽》《反淫》两篇赋的残简所用韵脚字论证西汉初有五调;然后通过先秦至西汉的长韵
段论证上古有五个声调。最后论证:有些学者提出的上古上声[-ʔ]尾、去声[-s]
尾的说法不但跟他们构拟的系统自相矛盾,而且还缺乏系统性,不合事实;中古的声调
系统在上古汉语中仍然是超音段音位,不是音段音位,中古汉语的声调在上古依旧是高
低、升降、长短的区别。
关键词:出土文献;长韵段;上古;声调;系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汉语联绵词形音义综合研究”(17BYY022)
作者简介:孙玉文,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古声调跟...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1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转帖]平仄易误用的字·杨维仁
平仄显示查询
http://www1.hotqq.com/cgi-bin/mz/poetry/dispingze.asp
[转帖]平仄易误用的字·杨维仁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一、场(下平七阳韵)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二、俱(上平七虞韵)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杜甫:咏怀古迹)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三、谊(去声)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四、茗(上声)
五、令:作「使」字解释时读作平声,详见下文。
六、思
作名词时读作仄声
七、暇(去声)
八、教:作「使」字解释时读作平声,详见下文。
九、倾(平声)
十一、惩(平声)
十二、癸(仄声)
十三、泡(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
十四、探(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但唐人亦有用作仄声者)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李白:送羽林陶将军)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十五、暝(仄声)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平仄两音意义不同者
疏 仄-名词       平-形容词
难 仄-名词       
g***t
发帖数: 2278
2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发包子求助 宝宝名字二选一
平包括阴平(1)阳平(2),仄包括上声(3)去声(4)和普通话中已消失的入声。
“施艾杋”在音韵上属于“平仄平”,感觉比较好些。
“施艾梵”在音韵上则是“平仄仄”,这样的组合貌似不多。一般人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仄的貌似也较少些。
以上仅考虑了音韵的因素。
下面摘抄一段网上的文字仅供参考:
一个能够朗朗上口的好名字,往往是在音韵的调整上下过一番功夫的。姓名只有三个字
,因而平仄的排列组合方式也无外乎八种,而在这八种中,较为不错的还是以下四种了。
1、平仄平:这是最完美的一种组合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好名字很多都符合此规律,如
金世遗、檀羽冲、金碧漪、江海天、江上云、江晓芙、龙剑虹、凌未风、云紫萝、唐晓
澜、云舞阳、姜雪君、蓝玉京。其实这也不难解释,平仄平相间,而平声较多,使得音
韵富于变化,却又趋于稳定与和谐,如果要在音韵上下功夫的话,这当是最好的选择。
不止是梁书,很多佳名实则都是暗此排列的,如花满楼、黄药师、徐子陵,再如林月如
、桓远之、陈靖仇,信手拈来,往往都是符合此规律(平声姓的)。
2、平平平:在平声姓里出现率仅次于平仄平,如:张丹枫、唐经天、陈石星、金逐流
、缪长风、张华昭、杨云骢...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一写就错和一读就错的100个汉字
第一部分:一写就错的100个汉字(括弧里的字是正确的)
1,繁华地带入(如)厕难
2,甘败(拜)下风
3,路上的猪被车压(轧)死了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了)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2
西澳凯文:毛泽东诗词之我见(二)
发表于 2015 年 12 月 20 日 由 沉尽
——王康先生《思与诗- -却话毛泽东诗词》读后之二
(接前文)
2. 毛诗词之“出律失韵”辨析
上篇提到:王康先生宏文中采用的一位女士评价毛泽东诗词的那一段,仅仅在“犯复”
一个问题上就滔滔不绝,洋洋千言。原以为该女子有李清照填词之奇才,林黛玉论诗之
高见,虽不能做到字字珠玑,句句璀璨,也定会有不少妙论奇谈以振聋发聩。让人如醍
醐灌顶,茅塞顿开。谁知其人之评论品读下来,实乃一个“无知者最无畏”,“人有多
大胆,地有多大产”。将“伟大领袖”当年脍炙人口的,连王康先生也曾顶礼膜拜过的
“光辉诗篇”,几乎句句都给恶评,首首皆与否定,直从九霄之上贬入尘泥之下。想王
康先生也“少年时代曾是毛的狂热信徒”(王康自述),信当有其信的理由;虽然对毛
后来已深恶痛绝,但凭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本色,不会看不出此女子这一段在“
Talking Rubbish”(道垃圾)。如果说当天因行色匆匆,急着要用,来不及仔细审查
,不得已而用之;但如今已时过多日,并已被《美国之音》,《华夏文摘》等多家媒体
选用,怎可以一而再,...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讨论一下汉语和汉语改革
一下转贴:
先列出普通话声母韵母表:
声母: b,p,m,f,d,t,n,l,g,k,h,j,q,x,y,z,c,s,zh,ch,sh,r
共22个
韵母:a,o,e,i,u,ü, ê,ai,ei,ao,ou,ia,ie,ua,uo,üe,iao,iu,
uai,ui,an,en,in,ün,ian,uan,un,üan,ang,eng,ing
,ong,iang,uang,iong, ueng(同ung) 共36个
声母表可加上方言中广泛使用的:[z][v][ ?]3个声母。 [z]为r的平舌音, [v][ ?]为
微疑母
韵母表可加上io,üa,üo,uao,üang,uong,üong 7个复韵母。
这样就可以组合成 (22+3)*(36+7) = 1075个开音节。
一些建议:
[z]写为r, 现有的卷舌r写为rh 以便与zh ch sh相吻合。
因为ü与u太相似就用Ψ符号代替ü;
? 代替e, ê 写作e, ? 代替 ng 这三个音就与国际音标吻合了
ke 写成k ? , kê 写成ke, 。ing写成i ?, ang 写成a ? , üe 写成 Ψe, ueng
写成u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24
岁末词话(转载)
(按:本文出自红墙,是红墙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原文分若干次贴出,显得有些零乱。
我特整理出完整版,立此存照,只图今日不该留白,并向作者表示敬意。
张老三
2013年9月9日)
作者:生理药理
宋无名氏《绿头鸭》
醉留人,相逢谁在香庭?处飘萍、凄凉酒病,故国梅花归情。粉墙移,隔花似见,月暗
处、流落佳人。夜冷花零,孤窗曲径。前朝旧事随烟平,看流瓦、清辉佳丽。宝奁挂秋
英。离别恨,飞上银霄,耿夜孤明。
梦觉来,露痕轻缀,浣手重赋清景。燕交飞、暗香拂面,转楚腰,犹说盈盈。忆得中原
。风吹画栋,翠香飘落锦衫青。且休问,笙歌朱户,枉自夸娉婷,到如今,梅花折尽,
难寄离情。
伟人走了,前朝旧事并没有随烟平,剩一群蒋狗还在他的足迹旁边嗅来嗅去,狂吠个不
停。有些新狗也跟着吠声吠影。趁着诗人毛泽东诞辰119年之际,我就借洪七公的打狗
棒一用,揍它几棒。主席说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没办法,臭虫太多,扫
的时间长了点,只好分成若干小节,一段一段地扫。
(一) 引子:问题的提出。
(二) 东方文明的失败。
(三) 诗歌例外,我们大幅胜出。
(四) 抄袭还是化用?
(五) 用典与引申...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嘉绒语和藏语用s-前缀表使动
看孙玉文文章中这些数据:
依这种办法去研究,学者们发现:上古声调研究中,最没有分歧的是平声和入声。据《
上古汉语有五声说》提供的材料,《诗经》中出现平声字的韵段共993个,平声自押829
个,几占84%;平声与别的声调相押164个,不到17%。有入声字的韵段共336个,入声自
押261个,几占78%;入声与别的声调(主要是去声)相押75个,不到23%。由于平入二
声对应关系明显,因此上古有这两个调类,这没有不同意见。
x*******a
发帖数: 11067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一首古诗,大家评评?
胡说一下个人简单感觉,等着被楼上拍:2、4、6、8句末尾要押平声。在每句的2、4、
6位,上下两句一般要平对仄或仄对平. 有个口诀叫1、3、5不论,二四六分明。七律的
颌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工整。
这首要是认真七律的话,最大的问题是3、4句完全没对上。
转个律诗入门: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
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
,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
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押韵亦称“压韵”。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
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平仄,声律专名。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
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7639
27
来自主题: Joke版 - Re: 买房以后(zz)
河马快才,打油诗是快得让人很佩服的。
不过阁下这么夸他平仄对偶就有点不着边际
不知所云不按君臣不间不界了。
此诗平起,首联上句连用三个平声,
下句继续连用两个平声,这叫失对。
颔联上句继续平声,这叫失粘。下句还是
平声。。。颈联两句,都是仄起。尾联
下句,犯了孤平。
当年赵老师观嫦娥升空诗兴大发,口占
一律,结果被魏老师给耻笑了。不过紧爷
也算从善如流,貌似后来又发表了首就没啥
低级错误了。

不错呀,起承转合,平仄对偶皆一流呀。
x*****u
发帖数: 3419
2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该死十三元”平议z
“该死十三元”平议
作者:星 汉
《中华诗词》 2009年第4期 字数:2795
平水韵的“十三元”这个韵目中。单凭普通话的语感,“魂浑温孙”诸音很容易和
上平声的“十一真”、“十二文”和下平声的“十二侵”混淆;而 “元烦言轩”诸音
很容易和上平声的“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的“一先”、“十三覃”、“十四
盐”、“十五咸”混淆。一个“十三元”就扯进去平水韵 10个韵目,占了平水韵30个
平声韵目的三分之一。以其不易分辨。当今从事传统诗词创作的人,几乎无人不知“该
死十三元”这句话。于其所自,笔者知道有 10余种记述,它们都和清代的高心夔有关
。高心夔(1835-1883),字伯足,号碧湄,江西湖口人。成丰十年(1860)庚申恩科进士
,官吴县知县,《续碑传集》卷80有传。所见有关高心夔的记述,多有歧义,笔者于此
略作剖析,以就正于方家。
笔者所见最早记述“该死十三元”的当是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光绪八年十月二十
六日日记,谓高心夔:
朝考以诗出韵,置四等归班。以己未会试中式,覆试诗亦出韵,置四等,停殿试一
科。其出韵皆在十三元。湖南人王闿运嘲以诗云:“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京师
M******8
发帖数: 8425
2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卷四)
92 标题 诗律(三)
Thu Oct 26 20:59:31 2000
粘对: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
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
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
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
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
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
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
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
仄起: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
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
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
l**********1
发帖数: 765
3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ZT: 关于对联----超长,不喜慎入
关于对联
作者:半仙 来源:zgdldq.blog.163.com 发表时间:2009-11-19 11:47:57 评
论 0 条 | 查看所有评论
1、作为国粹的对联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
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所有,是中国人民(包括普通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长期的文化建
设、文化传承中创造、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文化样式;它与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
精神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民风民俗、文化基因等等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中
国这块土地滋养出的、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花朵。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国粹,可以通过
不断的熏陶由陌生、隔膜到接受、欣赏,甚至可以通过不断的欣赏和把玩之后模仿和学
习。但这种模仿和学习也必须是以纯粹的中国方式来进行,一旦脱离或者抛弃纯粹的中
国方式,则无法进入这类文化符号,更惶论运用之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说:任何
外国人,无论他对于中国的国粹熟悉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将其移植为他国的文化样式
,更不能使之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融为一体。这是因为,如对联、律诗和京剧一类国粹,
且不说它们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350
31
唐宋音的韵书存世吗?
历代汉朝代音韵有典籍如下:
[编辑本段]
隋代
《切韵》系韵书 隋代陆法言《切韵》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后世传统韵
书演变的基础,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著述。原书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
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见《切韵》音)。
[编辑本段]
唐代
《唐韵》 这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唐代孙勉作,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之后。因为它定名为《唐韵》,曾献给朝廷,所以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
质,比起较它早出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还更著名。
[编辑本段]
宋代
《广韵》《集韵》《礼部韵略》等
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
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切韵》
、《唐韵》的音系,是汉魏以来集大成的韵书,所以对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
《广韵》共5卷,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
去声60韵,入声34韵。每一个声调中的每一个韵部和其他声调中相应的韵部,有一定的
搭配关系。入声韵只和有
d*****u
发帖数: 17243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入声是古代汉语的糟粕
古代的“平声”到底怎么样,没法精确地知道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平”是对应的当时的平声字
比如“风”和“逢”,都是平声字,它们就对应到“平”
S*******C
发帖数: 7325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说说毛泽东诗词-周泽雄
☆─────────────────────────────────────☆
fead (fead) 于 (Sun Feb 7 11:10:12 2010, 美东) 提到:
毛泽东本色是诗人。诗人而兼一国之尊,于国于民是否有利,当然可以探讨。西哲
柏拉图当年将诗人请出“理想国”,想必有他的道理。中国帝王史上真正堪称大诗人的
,只有两位,魏武帝曹操和南唐后主李煜,其余种种,不过雅喜涂鸦而已。曹操雄才大
略,鲁迅先生对他都敬佩有加。李煜则昏聩懦弱,以泪洗面,别说摆帝王的谱,质之以
普通男人的标准,也难说够格。他如乾隆之辈涂鸦族,涉艺与做秀无异,书摹二王而格
不肖,诗耽唐宋而气不逮,徒见雅音靡靡,情思昏昏,遂把父祖辈打下的铜铁江山,逐
渐摩玩成一张柔丽宣纸,终成一代不如一代,一朝崩塌一朝的坏局。可见,诗人而兼国
君,慨乎言之或可,概乎言之则非。
比如开国之君与守成之主,生命气象就可能天差地别。后者不过赖先祖荫庇,黄袍
加身匹似现代社会高中六合彩,所以除了有数几位中兴之主外,多不足挂齿。而前者,
无论“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曹孟德,“一条杆棒... 阅读全帖
g*z
发帖数: 3227
34
来自主题: Carolinas版 - 两卡颂
1。关于平仄。一般来讲,现代汉语的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都是“平”,第
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都是仄。“画”、“卡”都是仄声,没问题,不一定要都
是第三声。但是,一般用平声做韵脚,仄声做韵脚的少。
2。关于入韵。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都没问题。
3。关于韵脚。你把《赋得古原草送别》念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
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个韵脚
,“荣”“生”“城”“情”,按现代汉语拼音,ong, eng, eng, ing,但都是平声“
八庚韵”里的字。
【八 庚青韵】
〖平声〗庚更羹盲横觥彭棚亨英瑛烹平评枰京惊荆明盟鸣荣莹兵兄卿生甥笙牲檠擎鲸黥
迎行衡耕萌氓甍宏闳茎莺樱泓橙争筝清情晴精睛菁旌晶盈楹瀛嬴赢营婴樱贞成盛城诚呈
程酲声征正钲轻名令并倾萦饧庚虻棚撑瞠枪伧峥苹枨猩珩蘅桁铿嵘丁嘤鹦铮砰怦绷轰訇
瞪蜻茔璎桢撄祯柽蛏青经泾形刑邢硎型陉亭庭廷霆莛蜓停丁宁钉玎仃馨星腥醒惺俜娉灵
棂龄铃苓伶泠零玲翎瓴囹聆听厅汀冥溟暝螟铭瓶屏蒸承丞惩陵凌绫冰膺鹰蝇绳渑乘胜升
兴缯凭仍兢矜徵凝称登簦灯僧崩增曾憎罾层能棱朋鹏堋弘肱薨腾滕藤恒鲮...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LOL 难为你辛苦把这么长一篇歌行平仄敲出来。我们常说的旧诗,本就分古体与近体,
格律诗是近体诗,从来没听说过拿近体格律去套古体。所以我真心不懂你敲歌行做啥。
近体诗,格律是基本。既然你都把五美吟也敲出来比对了,刚好,我们拿律绝平仄来看
,实际上就是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这几种。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再加上平仄对,加上粘对,加上押
平声韵,这是基本。入门来说,流行口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四六一般需
要分明,但是一三五不论也要看情况,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比如不可犯孤平。这么
看五美吟,很清楚它们格律基本是符合的。你敲的平仄,颇多关键地方搞错了,不知道
是疏忽还是怎样。比如第一首,头白西边尚浣纱,白在平水是仄声,不是平声。所以这
里根本不出律。再比如第三首,绝艳惊人出汉宫,出在平水也是仄声,非平声。这句也
合律。再第四首,何曾石尉重娇娆,石在平水也是仄声,非平。都缘顽福前生造,福也
是仄,非平。第五首,长揖雄谈态自殊,揖也是仄声,非平。岂得羁縻女丈夫,得是仄
声。这些字都是入声字。对一遍就知道,五美吟格律基本符合,而且...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254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总结一下就是:原来这十美吟是古绝,可以不管格律。再说还有神奇网友姐姐捣乱。
别的格律就算不管,四句都平声结尾是不行的,所以只好说,这很可能是抄写过程发生
的错漏,或不认识繁体字私自改写造成的--其实这一条可挡所有质疑,用不着说是古绝。
leawolf,新的游戏出来了:
青门何人缀钗头,孤城残梦汀水流。零落风烟不相逢,君子无心解闲愁。
展眼春尽剩余年,浪迹萦帘夜梦寒。怅忆君言慰奴身,银月盈亏离恨连。
这两首四句平声结尾,第三句抄写过程发生错漏,或者可能是繁体字而被改成平声,那
么这里的相逢、奴身,原本最可能是什么字呢?要求:必须足够难认:-)
l*****f
发帖数: 13466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LOL 难为你辛苦把这么长一篇歌行平仄敲出来。我们常说的旧诗,本就分古体与近体,
格律诗是近体诗,从来没听说过拿近体格律去套古体。所以我真心不懂你敲歌行做啥。
近体诗,格律是基本。既然你都把五美吟也敲出来比对了,刚好,我们拿律绝平仄来看
,实际上就是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这几种。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再加上平仄对,加上粘对,加上押
平声韵,这是基本。入门来说,流行口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四六一般需
要分明,但是一三五不论也要看情况,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比如不可犯孤平。这么
看五美吟,很清楚它们格律基本是符合的。你敲的平仄,颇多关键地方搞错了,不知道
是疏忽还是怎样。比如第一首,头白西边尚浣纱,白在平水是仄声,不是平声。所以这
里根本不出律。再比如第三首,绝艳惊人出汉宫,出在平水也是仄声,非平声。这句也
合律。再第四首,何曾石尉重娇娆,石在平水也是仄声,非平。都缘顽福前生造,福也
是仄,非平。第五首,长揖雄谈态自殊,揖也是仄声,非平。岂得羁縻女丈夫,得是仄
声。这些字都是入声字。对一遍就知道,五美吟格律基本符合,而且...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254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总结一下就是:原来这十美吟是古绝,可以不管格律。再说还有神奇网友姐姐捣乱。
别的格律就算不管,四句都平声结尾是不行的,所以只好说,这很可能是抄写过程发生
的错漏,或不认识繁体字私自改写造成的--其实这一条可挡所有质疑,用不着说是古绝。
leawolf,新的游戏出来了:
青门何人缀钗头,孤城残梦汀水流。零落风烟不相逢,君子无心解闲愁。
展眼春尽剩余年,浪迹萦帘夜梦寒。怅忆君言慰奴身,银月盈亏离恨连。
这两首四句平声结尾,第三句抄写过程发生错漏,或者可能是繁体字而被改成平声,那
么这里的相逢、奴身,原本最可能是什么字呢?要求:必须足够难认:-)
n*****w
发帖数: 1325
39
☆─────────────────────────────────────☆
faycute (faycute) 于 (Sat Sep 11 20:42:05 2010, 美东) 提到:
大概18集的时候,就是宝玉挨过猛打后送了几块旧帕子给黛玉,黛玉在帕子上做“
彩线难收面上珠”那三首诗的时候,很多字发音都好奇怪啊,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这里的日被蒋妹读成“热”)。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这里的斑斑变成“伯伯”)。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这里的渍也变成了仄)。
还有后面凹晶馆和湘云联诗的时候,黛玉第一句竟然是唱出来的。
实在不明白,是特意安排的,还是?
☆─────────────────────────────────────☆
silentmoon (沉默是金) 于 (Sat Sep 11 22:30:57 2010, 美东) 提到:
故意的吧,据说那个是古音
☆─────────────────────────────────────☆
digital (你是疯儿我是傻?) 于...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2177
40
都不乍地,但是后一个更不乍地。妆是平声,经也是平声,加上后面连着两个平声,相
当不乍地。
——非文青留
a*********7
发帖数: 30080
4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Re: 夜行
你再仔细看看? 按方舟子的说法(他要是错了另当别论),孤平并不是一句中只有一
个平音字,而是“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他举的例子是“仄平仄仄平”--
臂悬两角弓,就是除了平音韵脚,只有一个平。
【孤平和三平调】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
就成了: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
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
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M******8
发帖数: 8425
4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卷四)
85 标题 谈谈诗歌的音韵(1)
Fri Oct 13 15:13:25 2000
汉字是一字一音的。有些字有几种读音,也是每一种读法一个音。汉字
的语音无论在古代在现代都有四种声调,即有“四声”。
在古代,通常是这样分四声的:
平声:这个声调包括阴平声(汉语拼音的第一声)和阳平声(汉语拼音
的第二声)。而在某些韵书中则分得更细。如《五音集韵》中就分:上
平,中平,下平。
上声:多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三声,而有些字按今天的读法已变成了去
声字。
去声:多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四声,少数按今天的读法变成了上声字。
入声:古汉语的入声字读音短促,这个声调在今天普通话中已不存在,
分别并入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中。今天某些方言中还保存
有入声。读诗时,很多时候按汉语拼音来读,有些字平仄是不合格律的,
这种情况往往就是由于入声字在今天已不存在所导致。
而在现在汉语中,四声为:
阴平:第一声,读音高而长,但不升不降。
阳平:第二声,读音低而长,也不升不降。
上声:第三声,读音上升而短。
去声:第四声,读音下降而短。
汉字的四种声调,可以分平声和仄声两类。现代汉语第一和第二声归为
平声字,第三和
M******8
发帖数: 8425
4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卷四)
95 标题 诗律(六)
Fri Nov 10 17:44:29 2000
格律诗中如果出现了拗句,则可在本句或邻句中改变其它字的安排而
进行补救,称为“拗救”。通常有两种情况:
1 当句救。
既改变本句中某个字的平仄安排。但注意由于格律诗每句尾的平仄是
有规定的,因此句尾的平仄不能改变。通常是将五言句三四两字、七
言句五六两字的平仄对调。如: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其中出句按格律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而诗中的“时”却是平声。
因此,把应该用平声字的第五字改用仄声字“旧”,以作补救。
2 对句救
如果在本句中没法补救,那么可以在下一句适当的位置进行补救,这
样就形成两个句式对称的拗句,以使句子读起来还算顺口。如: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首句的格律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现在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字,因
此就在下句第三字本应用仄声的地方用了平声字“成”,以作补救。
但诗人往往不愿意因律害意,因此有条件时固然可以去补救不合律的
字句,但很多时候,受字面字意的限制,并不去勉强补救。
p******e
发帖数: 5174
4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MMJJ2008专缉之诗歌的音韵
85 标题 谈谈诗歌的音韵(1)
Fri Oct 13 15:13:25 2000
汉字是一字一音的。有些字有几种读音,也是每一种读法一个音。汉字
的语音无论在古代在现代都有四种声调,即有“四声”。
在古代,通常是这样分四声的:
平声:这个声调包括阴平声(汉语拼音的第一声)和阳平声(汉语拼音
的第二声)。而在某些韵书中则分得更细。如《五音集韵》中就分:上
平,中平,下平。
上声:多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三声,而有些字按今天的读法已变成了去
声字。
去声:多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四声,少数按今天的读法变成了上声字。
入声:古汉语的入声字读音短促,这个声调在今天普通话中已不存在,
分别并入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中。今天某些方言中还保存
有入声。读诗时,很多时候按汉语拼音来读,有些字平仄是不合格律的,
这种情况往往就是由于入声字在今天已不存在所导致。
而在现在汉语中,四声为:
阴平:第一声,读音高而长,但不升不降。
阳平:第二声,读音低而长,也不升不降。
上声:第三声,读音上升而短。
去声:第四声,读音下降而短。
汉字的四种声调,可以分平声和仄声两类。现代汉语第一和第二声归为
平声字,第三和
f**I
发帖数: 84
45
好吧,认真探讨一下。最后一句的“节”古音为入声,但此处应当用平声。我假设作者
使用了古音,因为像前面的“绝”与“竹”都是只有按古音才入律。除此之外,以平仄
论,还有什么问题?另外,颔联上句的“客”本应用平声,但是用仄声也可以;一般这
种情况下句的第三字会改用平声拗救,所谓“徐浑体”,但是不拗救也不能说出律。
d*****u
发帖数: 17243
46
中古的四个声调到了现在的北京话,发展成了阴平1,阳平2,上声3,去声4
四个声调,调值是55,35,214,和51。他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中古汉语 现代北京话
平声 阴平(高天诗),阳平(婆平同)。
上声 上声(马果尾),去声的一部分(断贿厚动)。
去声 去声。
入声 阴平(发拉桌),阳平(白节十),上声(铁法塔),去声(木入鹿
)。
大家肯定更加关心如何根据现在北京话的声调来推测古代的声调。下面
是基本的对应关系。
现代北京话 中古汉语
阴平 清声母的平声,清声母的入声(部分)
阳平 浊声母的平声,全浊声母的入声,清声母的入声(部分)
上声 清声母和次浊声母的上声,清声母的入声(部分)
去声 去声,全浊声母的上声,次浊声母的入声,清声母的入声(部分)
上面的对应关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声调方面和声母方面。
声调方面可以用一下几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v**n
发帖数: 135
47
全浊平声也不送气吗?比如前面提到的这几个字“朋”“驼”“葵”?如果是的话这点
确实更像湘语。
找到一篇,方言2005年第4期李小凡的文章,用中古全浊声母的映射来划分方言。
1。系统地保留全浊声母--吴方言
2。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逢舒声保留浊声母或并入不送气清声母, 逢促声并入送气清
声母多于不送气清声母--湘方言
3。全浊塞音、塞擦音全部并入送气清塞音、塞擦音--客赣方言
4。全浊塞音、塞擦音多数并入不送气清塞音、塞擦音--闽方言
5。全浊塞音、塞擦音逢平声并入送气清塞音、塞擦音, 逢去声和入声并入不送气清塞
音、塞
擦音,若逢上声, 保持阳上调的并入送气清音, 归入阳去调的并入不送气清音--粤方言
6。全浊塞音、塞擦音逢平声并入送气清塞音、塞擦音,逢上去入三声并入不送气清塞音
、塞
擦音--官话方言
可能也只是个大概,因为他马上提到山西晋中一些地区中古全浊声母字今白读音无论平
仄均为不送气清声母,但又不愿划成独立的方言。你的方言按他的标准可能会划到湘语
里去。
柳州话不颚化是中古汉语的遗留吧,颚化程度最深的应该是华北东北,但底层仍有保留
,比如北京附近庞各庄聂各庄,“各”其实就是“...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2496
48
《平水韵部》中平仄两读的常见字(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一)古代平仄两读,现在也平仄两读的字.
没、正、长、调、中、重、间、难、强、冠、荷、和、缝、论、燕、任、咽、便、骑、
分、华、兴、攒、予、看、奔、教
这些字中的大部分字,读平和读仄时意义不同。
如“燕”,做动物名解时读仄,如“春燕”;读国名、地名解时读平,如“燕国”、“
燕山”。
(二)古代平仄两读,意义相同的字,如“看”。
醒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听 大多数情况下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但用于“听凭”一意时,须读去声
看 古代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现在平仄意义不同
过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望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忘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三)古代平仄两读,现在只读仄声的字:
纵、撞、治、誉、篦、叹、过、亢、忘、望、醒、否、探、嵌、不、要、胜
这一类字中有些字,在古代读平和读仄时意义不同,如“纵”,做方位词解,与“横”
相对时读平,做副词“纵然”解时,读仄,现在一律读仄声。
令 字作「使」字解释时,应读为平声。
教 字作「让」字解释时须用作平声。
(四)古代平仄两读,现在只读平声的字:
思、闻、行、从、吹、王、...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1337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入声是古代汉语的糟粕
你没看懂他的意思吧?你说的是随是个平声字,对一个入(仄)声字,平仄可以对上。
他说的是这个入声的短促跟平声的舒缓相对本来就不美。
w*********l
发帖数: 1337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入声是古代汉语的糟粕
是啊。水木上有过一个帖子,考证很多地区入声的调值和去声相等。声调合并是有的,
但是既然韵书说有四声那证明官方汉语是区分四声的。
另外,平上去入不是像今天普通话一声到四声有固定的调值。就是一个分类而已,某地
的去声换到另一个地方还是去声,不过有可能调值完全不同 ; 也可能那另一个地方去
声和平声合并,调值相同,但是不是到了那里就读“平声”。任何一个汉语方言都可以
找出从“平上去入”四声演化的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