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 发帖数: 780 | 1 我一直认为建文帝下落之谜很难解开,因为要想解开它,现有的文献资料已经用尽
,基本不会再有新的内容。一定要有新发现的地方文献或者考古发现,才能解决这个问
题。现在有了永州的新发现。
我了解到建文帝下落“永州说”的研究情况之后,认为提出说法的研究者没有很好
利用已发现的材料,他们发现的材料很多,利用不够,对材料的解释也有错误。比如,
不能想象“高祖”、“梅”就是朱元璋和梅殷,那绝对不是,这就解释错了,人家的祖
上一定是叫什么梅。一定是这样的,中国的传统是,追尊四代以上的先祖都叫高祖,但
不是说一定指皇帝朱元璋。后来他们修改了论文,文章写得很不错,越来越有水平了,
我愿意推荐这篇文章到明史研究的专业辑刊上发表。不过如果他们要再做更深入研究,
最好一起商量,并且补充更新的材料。
他们现在做的工作是建文帝研究中的难点。建文帝的下落,从他失踪后就在找,一
二百年后还有人找,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一
点贡献,哪怕最后不能做定论,即使能证明他们的发现与建文帝遗臣有关,我认为也是
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自从朱棣夺位,建文帝下落不明,在全国各地先后出现100多种关于建文帝...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
这个事是张居正记错了。
《明史。姚广孝传》的一段记载说:
(永乐)十六年三月入觐,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
再,语甚欢,赐以金唾壶,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
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
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
,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
就是说,大和尚溥洽知道建文帝在哪。
《明英宗实录》正统五年(1440)十一月丁巳:
有僧年九十余,自云南至广西,云:“我建文帝也。张天师言我四十年苦,今数满
,宜还国。”谒思恩自言。岑瑛送之京师。会官鞫之。其姓名为杨应祥,钧州人,洪武
十七年度为僧,游两京、云、贵,以至广西。上命锢之锦衣卫而死。同谋僧十二人俱戍
边。
这件事本末清楚,记载详尽,应该无可怀疑。建文帝生于洪武十年(1377),至英
宗正统五年(1440)不过63岁,老僧自称90余岁,肯定是假的。经审问,老僧有名有姓
,鞫狱之人必不敢杜撰。这是几个僧人共谋的诈骗事件,由90余岁的老僧杨应祥假冒建
文帝,最后事情败露。结果,老僧被关入锦衣卫...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关于建文帝,金庸的先祖早论证过了。
查继佐在《罪惟录》中,关于建文帝出亡的不同说法,就罗列了23种之多。因为没有确
切证据,作为严肃的史学家,查继佐提出“十六辩”,即“十六疑”,对它们一一加以
驳斥,把23种传说全部否定了。
帝子出走何事,而五六十人闻之,后此无一败?疑一。
鬼门可出,水关何必复导?疑二。
金川既启,廷臣惊惧不知所出,在外小臣安敢遽入大内?小臣能入而不能出?疑三。
兵势汹汹,此何时?而神乐道士惓惓梦中之言,舣舟待命?疑四。
且二十二人信宿王升处也,疑五。
遁野亦多人,而必以为尽与帝周旋,疑六。
亡名者必诬之以名,疑七。
仲彬家吴,吴之人无踪迹取功名者乎?疑八。
得相聚,疑九。
革诰敕亦早,此系逆案,而邑丞之但身临史民也,疑十。
既疑仲彬匿帝,必大索,能哂而去之,疑十一。
期襄阳胡遂弗后,疑十二。
一再迹云南,必晤帝,疑十三。
帝既目善冠盖,而万里复走仲彬者再,疑十四。
岂不闻胡濙之出,又奚乎天台?疑十五。
间关晤接,无他言,而琐及所献,疑十六。
建文帝出亡之说,看似很完整,其实漏洞百出。
最后,查继佐说:
按出亡之说,传二十有三,岂无一真?惟传二十有三,乃信无一真也。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 出土几件玉器跟文献记载一致。据记载,建文帝曾将这几件玉摆件玉牌分别赏赐给几位
身边近侍。如果这次发现的是某个侍卫的墓,那只可能出现其中的一件。现在几年都凑
齐了,证明这只能是建文帝墓。建文帝死后,侍卫们把以前赏赐给他们的玉牌拿出来陪
葬。
经鉴定墓主年龄约在21到25岁之间,说明建文帝出逃不就就去世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
么朱棣多次寻找,都无法发现建文帝的下落。 |
|
|
K**********n 发帖数: 10466 | 6 笑死了,当时朵颜三卫给朱棣当雇佣兵呢,能放过建文帝这富贵?
还跑到西伯利亚,你也不看看建文那小身板和智商,能转进出南京都算他赢了。
只好学轮子,悲愤地自焚了。 |
|
K*****2 发帖数: 9308 | 7 里贝里是不是建文帝在东非的后代和在德属坦葛尼喀的德国人混血的后裔 |
|
H*******s 发帖数: 537 | 8 朱元璋把那么多文臣武将都除掉了,加上前三个儿子都死了,一个钳制朱棣强而有力的
人都没有,建文帝也挺悲催的。 |
|
发帖数: 1 | 9 大明 建文帝、嘉靖帝
北宋第二个皇帝、南宋第二个皇帝 |
|
|
|
z*********e 发帖数: 74 | 12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
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文即位,次年改元建文
,这就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
这位皇帝少年执政,在位四年,被四叔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闹出了长达三年的“靖难之
役”,最终兵败丢皇位,从此下落不明。在明朝十七位帝王中,属于命运悲惨的一个。
但在《明史》等官方史书中,对这位失败的帝王,评价却极其高,《明史》说他“天资
仁厚”“亲贤好学”,也就是说是个品格厚道,任用贤臣,且刻苦学习的好皇帝。更认
为他在位期间,革除了诸多朱元璋时代的弊政,深得天下人心。
而细看他登基后做的事情,这样的评价,也确实有道理,他治国的最大成就,就是“建
文新政”,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先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赦免朱元璋执政时期,
各类案件的受株连官员,平反其中的无辜人员。同时一改朱元璋时代重武轻文的政治习
惯,大力卓拔文臣,走“文治”的路线。六部尚书的官职,也从原先的二品提拔到一品
,他所建立的执政团队,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臣子,更是后来明朝内阁制度的雏
形。同时还大力修订《大明律》,删除其中诸多苛刻条令,全国范围内大规模... 阅读全帖 |
|
l****w 发帖数: 515 | 13 http://www.jllib.cn/ffy/2e2p.htm
原文链接里面还有很多图片
三个皇帝与两座皇宫
图/文:冯方宇
------------------------------------------------------------------------
----------------------------------------------------------------------------
-----------------------------
皇帝的返乡
公元1375年4月,一如既往的春意浓浓,47岁的朱元璋衣锦还乡,带着开国者无限
的自豪,朱元璋脸上春风得意。此次回乡,阵容庞大,仪仗齐全,俨然是真龙天子的威
仪。这是他征战多年,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反乡,次行的目的是祭扫父母的陵墓,还要
亲自视察中都皇宫的修建状况。
车驾进入洪武门,踏上洪武街,横穿云霁街,进入大明门,两旁的部府建筑仍在做
最后的紧张施工。穿过宽阔的凸字形广场,入承天门,正式进入紫禁城,再经端门,过
外金水桥,来到了午门前,朱...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4 发信人: zhongaoao(), 信区: PoliticalScience
标题: 明建文帝书生气的悲哀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at Sep 30 11:45:37 2017,GMT)
可以说削藩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君王,都会干的事情。比如汉景帝削平七王之乱。比如
康熙削三藩之乱。又比如建文帝朱允炆想削朱棣等藩王的权力。虽然结果不一样,但是
其用心都是稳固皇权,防止尾大不掉之势,这无可非议。
可惜的是,建文帝身边的人,不给力。而且建文帝自己也是一个安逸环境中的长大的人
,比起身经百战,在残酷环境里做大的叔父,他真的很嫩。建文帝因为天资聪颖,善于
读书,而被朱元璋看中。即位之后,他改年号洪武为建文,就是他用心文治的一个信号
。他想纠正朱元璋的残酷刑法,做一个讲仁政的好皇帝。
可惜几个叔父势力越来越大,使得建文帝感到几分威胁,他的谋士齐泰和黄子澄,建议
他削藩,还拿历史上的成功案例鼓励和刺激他。可惜这几个主要谋士,都是读书人,理
想很丰满,实际经验不足。再好的理想和计划,也执行不力。后来,建文帝开始削藩,
朱棣走投无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开始造反。
四年时间,朱棣获得了胜利。在打仗...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5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史事件特别多,有一些人的行踪成谜,或者说下落不明,下面
,我们就一起聊聊我国古代那些迄今仍下落不明神秘人物。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
老子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
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
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的最终归宿,一直是个谜团。
有一种说法是,老子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大多数人认同的是老子骑青牛出
函谷关,下落不明了。大多数人接受出函谷关这一说法,出了函谷关又去哪里了呢?有
可能经流沙奔印度去了。还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归隐后的老子练内丹、
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总之老子的下落至今仍然是个谜,等待更多
的史籍和文物去破解这个谜团。
西施,功成名就下落不明
西施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
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
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与越国另一美女郑旦合称“浣纱双姝”。
西施根据传说在吴亡后和心爱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
中国历史上神秘消失的“五大名人”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史事件特别多,有一些人的行踪成谜,或者说下落不明,下面
,我们就一起聊聊我国古代那些迄今仍下落不明神秘人物。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
老子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
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
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的最终归宿,一直是个谜团。
有一种说法是,老子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大多数人认同的是老子骑青牛出
函谷关,下落不明了。大多数人接受出函谷关这一说法,出了函谷关又去哪里了呢?有
可能经流沙奔印度去了。还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归隐后的老子练内丹、
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总之老子的下落至今仍然是个谜,等待更多
的史籍和文物去破解这个谜团。
西施,功成名就下落不明
西施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
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
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与越国另一美女郑旦合称“浣纱...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7 原创:谌旭彬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腾讯新闻原创栏目《短史记》,疑今察古,鉴往知来。
图1:电影《邪不压正》中的廖凡与朱元璋
文|谌旭彬
“廖凡与明太祖朱元璋撞脸”,是姜文电影《邪不压正》中一个很有趣味的镜头(见图
1)。
朱元璋真的长着一张“猪腰子脸”(也有人形容为“鞋拔子脸”)吗?
与“清朝的刻意丑化”无关
明清两代藏于宫内、传世至今的朱元璋画像,共计13幅。这些画像,可区分为两种截然
不同的面貌(见图2)。
一种是面如满月、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一盛年,一老年,共计两幅。另一种,脸长额
隆、鼻如蒜头、下额前突,颇为怪异,即俗谓的“猪腰子脸像”,共计十一幅。前者当
是明代官方确定的“标准像”,后者为何会藏入清宫南熏殿,迄今并无史料可以说明。
图2:朱元璋传世的两种容貌截然不同的画像
坊间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称朱元璋“猪腰子脸”的历史形象,是清朝为打击汉人,
而刻意制造的一种丑化。
这种揣测自然是不成立的。这两种不同的历史形象,早在明朝就已经出现了。
比如,活跃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官员张翰,在其《松窗梦语》一书中,记录了这样
一段亲身经历:
“余为南...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18 方孝孺他本可以不死。有一个俗名叫姚广孝、法名叫道衍的和尚,很为他在朱棣面前说
了情。
这个保方孝孺的姚广孝,可不是凡人。燕王朱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夺他侄子朱允
炆的江山,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和尚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据明人笔记《革除逸史》载:朱棣到南京后,“未几,获文学博士方孝孺,上欲用之,
示其意,执不从,遂就刑”,将大儒召至帝座跟前,下榻握手,捧茶延坐,商量起草登
基诏书事宜,显然,姚广孝的话,是相当起作用的。
然而,一切都如和尚所料,方“必不降”,朱也必“杀孝孺”。死难消息一来,他只有
双手合十,阿弥托佛,摇头轻叹了事。因为,姚广孝与方孝孺,虽同为知识分子,却分
属两类,姚是明白人中极明白的一类,绝不做傻事;方则是看似明白,其实并不明白的
一类,常常倒做不成什么事。
方不可能降朱,朱也不可能宥方,姚广孝早就估计到这出性格悲剧。但是,若不为方求
情,有点说不过去,情求过了,朱也点头了,他的良心也就得到安宁。虽然他对朱说了
“幸勿杀”,并没有说绝对不能杀,再说他有什么资格,对未来的皇帝下命令。因此,
方不领情,是方的事,朱要杀方,是朱的事,与本人无关。我做我能做的,这是姚广孝
...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254 | 19 第一位,老子西去
你了解老子出关之谜吗?历史记载,老子晚年乘青牛云游天下,传讲道家学说以经国济
世、开化西域。西行途中老子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被关令尹喜挽留著书,写下了中
国思想史上的千古名篇、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
老子(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 ),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是古代圣人之一,学识卓越,成为孔子的老师。尤其是其创立的道家学说影响华夏
几千年,尤其是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名句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而且,其在道教神
话传说中更是太上老君。但是,其在函谷关创作完道德经之后,就骑青牛出关,一路西
去,从此不知去向。
老子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故博学多才。孔子周
游列国时曾到洛邑拜访过老子,也就是史说的“孔子问礼”。
老子观盩厔依山傍水、峰峦起伏,风景异常优美,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
遗址即今存的楼观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楼观台八公里的西楼观,故有学者将此地定为
道教的发源地。
另一类说法是老子出关后骑着大青牛继续西行,再往后就音信全无。有人说老子出散关
,经流沙奔印度去...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20 驳史盲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明史部分75大谬误 【陈浩然】
1.P196“这是明太祖真容,你给他画成这样,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画得跟秦皇汉
武似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他也宰了你。”
看完此条,第一印象就是袁老师不读史书。《明史·太祖本纪》载:“(太祖)比
长,姿貌雄杰,奇骨灌顶,质疑廓然,人莫能测。”袁老师的故事,估计出自《菽园杂
记·卷十四》:“高皇尝集画工传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
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仍命
传数本以赐诸王。盖上之意有在,它工不能知也。”里面只是说“自以为必见赏。及进
览,亦然。”只是没赏画师而已,可哪里说什么“画得像也杀你,画得天庭饱满地阁方
圆也杀你”?杀画师一说出自民间传言,可也没说什么“画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也杀了
你”,传说中最后一个画师也没被杀,反而让太祖大为满意。袁老师张口就说:“画得
像也杀你,画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也杀你”,真是能发明历史啊
2.P196"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
明确实有皇帝长期不上朝的案例,但只是神宗30年未上朝,世宗25年...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1 据报道,历史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不仅仅是因为从时间上来说,那些都是过去的人和事,而是因为那些成为过往的东西还值得今人去研究探讨,同时对现实生活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面对那些历史未解之谜,今人也会花尽心思,甚至穷尽一生去追寻真相。人们总是会去相信,宇宙之大,时间的长河里总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事。就比如说,这些年兴起的“穿越风”,尽管有些虚构性,但是在中国历史中,有六位名人就突然消失了,传闻他们就是穿越了!
这第一位就是老子,他是道家的始祖,他的思想,无论是放在古时,还是现代,都可以是智慧的象征。那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句至今都受世界很多国家的推崇,这一治国理念似乎是永不落时的。后来老子辞官不做,骑着青牛一路西行。路过函谷关的时候,被关令尹留下著书,于是老子写出了《道德经》,写完之后继续西行,从此音讯全无,史上再没有他的任何记载。去了哪里,没人知道,但各种传说还是有的,有人说去了四川青羊宫,在那里变成了一个婴儿;有人说他去了印度,收了个徒弟叫释迦牟尼;还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甚至有人说他穿越了!
第二位是一位国色天香、倾国倾...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574 | 22 中国封建社会的律法是非常严酷的,尤其是政治犯罪,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
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族成员的共同死罪,这就
是古代所谓的“株连九族”罪。
在古代,九族之诛往往施之于重大政治犯罪,凡是与犯罪人沾亲带故都将受到无辜株连
。最极端的当属“十族”的特例,说到特殊,是因为这一骇人听闻的暴行在一部漫长的
古代史中仅有一例,这一惨剧的主角就是明初学界巨擎方孝儒。
方孝儒,生于公元1357年,卒于公元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初浙江宁海人。他
是一代名儒宋濂的得意门生,是当时的大儒。他博学多才,通晓经史,文章盖世,是朱
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方孝孺被蜀献王朱椿(
朱元璋的第十一子)特聘为世子之师,并为其读书处题额“正学”,时人遂尊称其为“
方正学”。
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将方孝儒招至南京,委以翰林侍讲学士之职。此时,建文帝年
纪尚轻,缺乏治国治军的本领,加之方孝儒又是他的老师,更受到其百般信赖和倚重,
“国家大事,辄以咨之”。方孝儒对建文帝赤胆忠心,全力扶持。
建文帝即位之初,一直忧心忡忡,害怕他的叔叔们王权...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eer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eilu (HI), 信区: QueerNews
标 题: 中国神秘的预言 冥冥之中有定数(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0 23:15:37 2017, 美东)
中国神秘的预言 冥冥之中有定数(图)
ttp://img2.secretchina.com/pic/2017/12-9/p2050031a244820024-ss.jpg
谶谣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图
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古代政治预言─谶谣,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
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本文作者钩沉索隐,以严谨的治学方法
将为你一解悬疑。
什么是谶谣
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唐朝之后,是一个战乱仍频的时代,叫“五代十国”。在十国中
,有一个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叫南唐,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李煜,人称李后主。李后
主统治南唐时,喜欢吟诗填词。一日,他听见近侍来报,说都城金陵的街头有一群儿童
传诵着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谣:
索得娘来忘却...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4 2017-12-10 10:05
谶谣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图
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古代政治预言─谶谣,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
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本文作者钩沉索隐,以严谨的治学方法
将为你一解悬疑。
什么是谶谣
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唐朝之后,是一个战乱仍频的时代,叫“五代十国”。在十国中
,有一个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叫南唐,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李煜,人称李后主。李后
主统治南唐时,喜欢吟诗填词。一日,他听见近侍来报,说都城金陵的街头有一群儿童
传诵着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谣:
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
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
李后主一听便知,这不是文人所作的诗词,而是一首神秘的谶谣,只是他无法破译这里
面所包含的有关未来的信息,便不再费神思索,而继续写诗填词去了。
据古代史书《南唐近事》所载,这首童谣所“预言”的事竟“验若合符”。事情是这样
的:李后主喜欢吟花讽月,自然喜欢美人坐怀。他娶了一位美妃周氏,接着又把她扶为
皇后。自娶了周氏以后,李后主便与她形影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5 中国神秘的预言 冥冥之中有定数(图)
ttp://img2.secretchina.com/pic/2017/12-9/p2050031a244820024-ss.jpg
谶谣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图
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古代政治预言─谶谣,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
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本文作者钩沉索隐,以严谨的治学方法
将为你一解悬疑。
什么是谶谣
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唐朝之后,是一个战乱仍频的时代,叫“五代十国”。在十国中
,有一个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叫南唐,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李煜,人称李后主。李后
主统治南唐时,喜欢吟诗填词。一日,他听见近侍来报,说都城金陵的街头有一群儿童
传诵着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谣:
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
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
李后主一听便知,这不是文人所作的诗词,而是一首神秘的谶谣,只是他无法破译这里
面所包含的有关未来的信息,便不再费神思索,而继续写诗填词去了。
据古代史书《南唐近事》所载,这首童谣所“预言”的事竟“验若...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6234 | 26 朱棣造反成功简直就是不可复制的。必须是建文帝白痴无比并且加上朱棣不世英才才行
。朱棣差一点,建文帝强一点(哪怕是不如吃肉的白痴皇帝都行),朱棣一点成功的希
望都没有。光铁铉,盛庸就够了。其实建文帝不说:勿伤吾皇叔。朱棣就死几回了。
哪怕最后南京城下,建文帝御驾亲征,朱棣的士兵都不敢进攻皇帝。就算据城守上1、2
个月,朱棣也就完蛋了。 |
|
k**o 发帖数: 15334 | 27 我看,朱棣本来不想造反的,因为建文帝搞削藩,已经拿下了周、代、岷、
湘、齐好几个王爷了,朱棣这些人才开始自危,但就这也没敢说要造反。
然后建文帝大臣齐泰捏造朱棣造反的罪名,下令逮捕朱棣部下邓庸,又密令
北平指挥使张信,去燕王府逮捕朱棣,抄家。
历史在这里开了个玩笑,所有人都不知道,朱棣曾对张信有旧恩,张信转头就
将此事告密给朱棣,朱棣才下决心造反。如果张信没告密,而是按令逮捕朱
棣,也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另外建文帝也不是赶鸭子上架,而是自己也挺想当皇帝的。否则朱棣起兵
之后,直接禅让不是更和谐?有人来接班,建文帝不高兴?何必惨烈到战
到最后一刻城陷身死都不投降。 |
|
s*******u 发帖数: 676 | 28 建文帝不只是姓朱,他就是猪。一个人犯错误难免,但是在重大决策上犯错,而且是一
连串的错,神仙都救不了他。汉景帝当年削藩导致叛乱情有可原,他没有历史借鉴。汉
武帝聪明用了推恩,你好我好大家好,把问题解决了。血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摆在那儿
,建文帝选了硬削,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当时最让朝廷放心不下的就是朱棣
,有人建议擒贼擒王,趁他没下定决心反叛、没做好准备的时候一举把他拿下。建文帝
不听,他选择了先拿弱小的藩王开刀,一个个下手,愣是把朱棣给惊起来,让他明白燕
王做不下去了,那他不反又怎么办?第三,朱棣的儿子都在南京为人质,朱棣很难下决
心。建文帝真想得周到,放了,送回北京。朱棣起事没了顾忌。第四,战争开始了,下
令战场上不得伤害燕王。这就不是一般的猪能想得出的主意了,会有什么结果不用说了。 |
|
a******i 发帖数: 174 | 29 明清时期,“状元”特指殿试第一名,依次而下,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
称“解元”,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科举之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个“状元”已属不易,连中“三元”则尤为难得,至于从县试到殿试,六战六捷,
六获第一,难度自然最大。历史上只有一人曾从县试到殿试六夺第一,他就是明代的科
场奇才黄观,时人称其“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黄观,生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南直隶贵池人(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父
亲黄古出身书香门第,后家道中落,不得不入赘贵池上清溪的许家,成了“倒插门“的
女婿。黄观出生后,即从母姓,名叫许观,直到他做了礼部右侍郎以后,才获得恩准恢
复原姓,改称黄观。
黄观酷爱读书,他的老师是元末学者翰林待制黄冔。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黄观以
贡生的身份入太学。这年八月,他参加乡试的考试,获得第一名,中“解元”。次年应
会试,又得了第一名,中“会元”。同年,他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的殿试,再
次获得第一名,中“状元”。这样,明代第一个连中三元的读书人就诞生了。
一个考生只有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8 | 30 河北省农村流传着一种说法:自己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
为燕王扫北,把河北一带的人都杀死了。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领重兵镇守北平(即今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
早死,朱元璋死后,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炆继皇帝位,年号建文。
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建议,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全国各地的叔父们的兵权。燕
王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河北和山东一带进
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史称"靖难之战",即民间流传的"燕王归北"。
燕王为什么对河北一带百姓大肆屠杀呢?史书上说:“惠帝(即建文帝)承太祖(朱
元璋)遗威余烈,因势初张,仁闻昭宣,众心悦服,成祖(即燕王)奋起方隅冒不韪以争
天下”。可见当时百姓在思想上倾向建文帝,而不倾向燕王。其实燕王在发动"靖难"战争
之前早就看出这一问题了。当僧道衍密劝燕王发动战争时,燕王曾忧虑地说:“民心向彼
,奈何!”(《明通鉴卷十一》)。 不出燕王所料,当他发动"靖难"战争后,各地官民
对他进行了顽强抵抗。据《南宫县志》记载,"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 |
|
c***s 发帖数: 70028 | 31 末代皇帝溥仪之族兄溥侗、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河南都督张镇芳之子张伯驹、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为民国四公子。在此我只记溥侗和袁克文,另两位,张伯驹名声太大,张学良我不喜欢。所以提及前两位公子,只因感慨于民国时期上流社会的贵族,他们脸上所蕴藉的那种教育,那种文气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少见到了。
溥侗经常唱一曲《弹词》——因为这是一出独角戏,乃是李龟年流落江南,话“天宝”旧事的故事。所以,当他抱着琵琶出场亮相时,活画出当年的天宝人物,把李龟年那慷慨悲凉的心境、无可奈何的感叹,刻画的惟妙惟肖。溥侗后来来到了南京,正和当年李龟年流落江南一事相仿。七·七事变后,溥侗没有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而是避居沪滨的租界里面。后来,他做了汪精卫的蒙藏委员会委员长。抗战胜利后,溥侗名列汪伪名单之内,于是,下狱,中风,还是他当年的学生,为他奔走,被保释出外就医。1952年6月,溥侗在沪上落寞去世,谭腔研究家陈彦衡说溥侗:“有时粉墨登场,名贵之气出于天然,尤非寻常所能比拟。”溥侗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他在七岁时即被授予二等镇国将军。自幼即按部就班地习读经史,学作诗文,1911年清政府“谕旨颁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2 末代皇帝溥仪之族兄溥侗、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河南都督张镇芳之子张伯驹、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为民国四公子。在此我只记溥侗和袁克文,另两位,张伯驹名声太大,张学良我不喜欢。所以提及前两位公子,只因感慨于民国时期上流社会的贵族,他们脸上所蕴藉的那种教育,那种文气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少见到了。
溥侗经常唱一曲《弹词》――因为这是一出独角戏,乃是李龟年流落江南,话“天宝”旧事的故事。所以,当他抱着琵琶出场亮相时,活画出当年的天宝人物,把李龟年那慷慨悲凉的心境、无可奈何的感叹,刻画的惟妙惟肖。溥侗后来来到了南京,正和当年李龟年流落江南一事相仿。七?七事变后,溥侗没有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而是避居沪滨的租界里面。后来,他做了汪精卫的蒙藏委员会委员长。抗战胜利后,溥侗名列汪伪名单之内,于是,下狱,中风,还是他当年的学生,为他奔走,被保释出外就医。1952年6月,溥侗在沪上落寞去世,谭腔研究家陈彦衡说溥侗:“有时粉墨登场,名贵之气出于天然,尤非寻常所能比拟。”溥侗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他在七岁时即被授予二等镇国将军。自幼即按部就班地习读经史,学作诗文,1911年清政府“谕旨颁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33 (ZT)
明成祖朱棣生母是谁这个问题自从朱棣登上皇位伊始便引起了争议,只是当时迫于形势
,这种争论只是在民间口耳相传,但几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时
间的推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经过几百年的议论和考证,明成祖朱棣的生母主要有以下
四种说法:
一说是孝慈高皇后,也就是大脚皇后马秀英,朱元璋的原配夫人。这种说法基本是官方
的权威记载,明朝官修史书《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靖难事迹》等即是这样记
载的。据《靖难事迹》记载:“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愍王挟,次晋恭王
桐,次上,次周定王。”这里的“次上”就是指朱棣,是高皇后的第四个儿子,而朱棣
更是反复地亲口说“朕高皇后第四子也”。
到了清代,万斯同编纂的《明史8226;成祖本纪》中说道,朱棣“母孝慈高皇后,与兴
宗孝康皇帝(即太子标)同”,朱好阳编纂的《历代陵寝备考》中则说:“后生懿文太
子、泰王樉、晋王桐、成祖、周王”。也是沿用了明代官方史书的说法,认为朱棣是马
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由此可见,明成祖的母亲是马皇后的说法在正史中一脉相承,众口一词。但据民间传说
,马皇后并没有生育能力,太子朱标、燕王四子朱棣等都不是她... 阅读全帖 |
|
Z*********i 发帖数: 3422 | 34 建文帝要有这魄力就不是建文帝了。事实上在整个靖难之役过程中,由于朱棣每次都亲
自上前线,所以屡次遇险。之所以活下来,不是有天佑,而是建文帝怕担弑叔的罪名,
严令不准在战场上伤害到朱棣,所以他才能屡次化险为夷,不然几次陷入重围时,只要
建文的军队不分敌我,万箭齐发,朱棣早就挂了。想不出朱和尚这么残忍好杀的主居然
能生出这么妇人之仁的孙子。 |
|
h******x 发帖数: 10156 | 35 撰文/陈良飞
自夏朝始,中国历代统治者正式建立的大小国都或陪都有298个,如果加上一些王朝末
期匆匆选定的“国都”和农民起义政权所在地,这个数目会增加到350个左右。如此频
繁的建都、迁都史,在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
迁都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条件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迁
都案例中,有的因素凸显,而有些不那么突出。
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天命自居,对国都的选择与营造极其重视,一旦确定就不再轻言迁都
。无论被迫迁都还是主动迁都,统治者常常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社会压力,更考验
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主动迁都者尤甚。
进攻与退守
在古代中国,选取一个“固若金汤”的都城几乎是所有统治者思考国都问题时的首要因
素。大多数时候,统治者会寻找一些具备良好地形据守条件的地方作为国都。但出于加
强防御的考虑,统治者有时会将国都主动设在靠近军事冲突前沿但本身易守难攻的地区
,既能扼守军事要塞,又不易被侵占,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鹤看来,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
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从三
河缩小到一个地... 阅读全帖 |
|
d****z 发帖数: 9503 | 36 这个不好说。建文帝手下废材在兵临城下的时候确实不行,但是刚即位的时候,控制首
都还是不成问题的吧。就算建文帝自己不行,明太祖也会给他安排好的。明太祖不会让
他的指定接班人在他死后立刻连控制首都的能力都没有。即位之初,建文帝应该有能力
在南京拿下藩王的。软禁就可以了,让他们在南京守陵27个月。 |
|
f*l 发帖数: 742 | 37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政
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
是明太祖。从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
,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
,太祖其季也。母陈氏。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应天孝陵”到明毅宗:“绍天绎道
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母贤妃刘氏。年号崇祯(1628
年-1644年)昭陵。”明朝共传十六位皇帝。
十三陵
大多史学家都认为明朝是16皇帝(从太祖到毅宗),也有的认为是17帝(加上安宗)。
有的人认为:“如果承认南宋最后两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赵昰(景炎帝)和在崖
山即位的宋末帝赵昺(祥兴帝),就应该承认明朝最后几位皇帝即19位(加上安宗,安宗
,昭宗三位)。”
明朝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
间阉党专政... 阅读全帖 |
|
k******1 发帖数: 103 | 38 最喜欢的小说是《明朝那些事儿》明朝是个很有意思的年代。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
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
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
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宦
官那样,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握有
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
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从此一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二百多年间,宦官们熙熙攘
攘,你去我来,活跃在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甚至出现“九千九百岁”的魏
忠贤这样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奸佞之生不偶然,半由人事半由天。让我们从魏忠贤的
前辈们谈起。
明代的宦官,最初除了做奴才的份儿外,没有更多的权力可言。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雄
才大略,戎马一生,为朱家子孙们争来的天下,染着斑斑血迹。
卧榻旁岂容他人酣睡,显然不仅是一个赵匡胤的隐忧,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有过之
而无不及。功臣、大将们兔死狗烹,权力禁脔,又岂容宦官染... 阅读全帖 |
|
i*****y 发帖数: 3449 | 39 其实中国自元朝以来一直也有贱民阶层,所谓的贱籍和乐户,当年建文帝的忠臣的后代
都被罚世世代代做妓女和男妓,这个制度是被雍正废除的。
贱籍就是不属士、农、工、商的“贱民”,通常为固定某些姓氏,世代相传,不得改变
。他们不能读书科举,也不能做官。这种贱民主要有浙江惰民、陕西乐籍、北京乐户、
福建两广的疍户等。在绍兴的“惰民”,相传是宋、元罪人后代。他们男的从事捕蛙、
卖汤等;女的做媒婆、卖珠等活计,兼带卖淫。这些人“丑秽不堪,辱贱已极”,人皆
贱之。在陕西,明燕王朱棣起兵推翻其侄建文帝政权后,将坚决拥护建文帝的官员的妻
女,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身陷火坑,陪酒卖淫,受尽凌辱。安徽的伴儅、世仆,其
地位比乐户、惰民更为悲惨。如果村里有两姓,此姓全都是彼姓的伴当、世仆,有如奴
隶,稍有不合,人人都可加以捶楚。广东沿海、沿江一代,有疍户,以船为家,捕鱼为
业,生活漂泊不定,不得上岸居住。江苏苏州府有丐户,也为贱民。雍正对历史上遗留
下来的乐户、惰民、丐户、世仆、伴当、疍户等,命令除籍,开豁为民,编入正户,废
除贱民阶级,[1]但针对福建的福州疍民的歧视禁令仍然一直存在到清末,直到中华民
国时期才... 阅读全帖 |
|
H*******s 发帖数: 537 | 40 所以么,要是没有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发动胡惟庸案,开国的那些文臣们不死,肯定会
教建文帝在政治上如何与藩王们斡旋;即使发动了胡惟庸案,如果不在洪武二十六年发
动蓝玉案也行。因为纵使建文帝被人撺掇瞎削藩引发靖难,但是有蓝玉之类的大将在,
朱棣造反了也能被压下去,加上朱棡在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建文帝的悲剧也就注定了。 |
|
y****i 发帖数: 2108 | 41 包子比较像明成祖朱棣, 都喜好残暴统治,施政举措竟然也有几分相似。任用酷吏,
禁忌犯上,北征南战,设立监察机构, 迁都。朱棣最后在位22年,死在征蒙古的战场
上。
为政举措编辑
政治
加强皇权
(一)清除藩王
永乐初,朱棣为了安抚诸位藩王,稳定国内局势,同时表示自己和建文帝的不同,曾先
后复周、齐、代、岷诸亲王旧封;建文帝的弟弟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
148516;尚未就藩,朱棣皆降为郡王,同年又将已就藩的朱允熥、朱允熞召到燕京,以
不能匡正建文帝为由废为庶人,软禁于凤阳,仅留朱允𤐤奉祀懿文太子,而朱
允𤐤不久也于永乐四年死于火灾。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周
、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
护卫;削齐王护卫及官属,不久废为庶人。
(二)清除异己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
朱棣塑像
朱棣塑像
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
村里为墟。后遂泛指朱棣穷治忠于建文诸臣之举。如方孝孺被灭十族[29] ,谪戍者八
百七十三人,...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3789 | 42 对于双子,我只有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这是一个脑力和行动力都超强的星座,简单
地说,四个字--聪明能干。而双子的缺点就在于他太聪明能干了--他活力四射,精力旺
盛,无处不在,又无所拥有。
明成祖朱棣这位双子座的皇帝,他到处耀武扬威,四面开花,无所不至,完成了无数惊
天动地的伟业,却连个好名声都没给自己留下。
这倒使人想起, 双子 有一种含义就是代表分裂的价值。无所不在又无所拥有,也许这
是双子作为风象的宿命,风过不留痕。
明成祖朱棣,元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1360年阳历6月1日出生,双子座。
其实他相当能干,甚至可以说是能干得惊人
朱棣之所以留下恶名,是因为他抢了侄子的皇位,手段也比较残暴强硬。他是朱元璋的
儿子,被封为燕王,但是他夺走了年轻的建文皇帝的江山,而后又对拥护建文帝的旧臣
残酷镇压。
朱棣残暴的名声掩盖了双子座的许多优点。不过,其实朱棣身上并不缺乏双子座最著名
的特征--聪明能干。
细读朱棣的故事,你会发现他能干得惊人--迁都北京、浚通大运河、编纂《永乐大典》
、5次亲征漠北、80万大军下安南、遣郑和下西洋、设立奴儿干都司、经营边疆、放松
海禁等等。
明代最耀眼的几个事... 阅读全帖 |
|
d********f 发帖数: 43471 | 43 袁世凯次子死后仅留二十元 千余青楼妓女为其送葬
2012年01月25日01:26:16 [新闻大杂烩]
末代皇帝溥仪之族兄溥侗、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河南都督张镇芳之子张伯驹、奉系军阀
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为民国四公子。在此我只记溥侗和袁克文,另两位,张伯驹名声太
大,张学良我不喜欢。所以提及前两位公子,只因感慨于民国时期上流社会的贵族,他
们脸上所蕴藉的那种教育,那种文气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少见到了。Mitbbs.com
溥侗经常唱一曲《弹词》――因为这是一出独角戏,乃是李龟年流落江南,话“天宝”
旧事的故事。所以,当他抱着琵琶出场亮相时,活画出当年的天宝人物,把李龟年那慷
慨悲凉的心境、无可奈何的感叹,刻画的惟妙惟肖。溥侗后来来到了南京,正和当年李
龟年流落江南一事相仿。七?七事变后,溥侗没有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而是避居沪滨
的租界里面。后来,他做了汪精卫的蒙藏委员会委员长。抗战胜利后,溥侗名列汪伪名
单之内,于是,下狱,中风,还是他当年的学生,为他奔走,被保释出外就医。1952年
6月,溥侗在沪上落寞去世,谭腔研究家陈彦衡说溥侗:“有时粉墨登场,名贵之气出
于天然,尤非寻常所能比拟。”...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44 发信人: benchi2(benchi2),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李自成到底怎么死的?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Oct 9 10:29:56 2017,GMT)
中国史书爱拨弄野史,有些人明明已经死去,结果非要安一个野史趣味的尾巴。比如唐
玄宗的杨贵妃,缢死在马嵬坡,但后世却有人说她没死,死的只是她的丫鬟。杨贵妃东
渡了日本,受到热烈的欢迎。还有一个就是明朝的建文帝,被朱棣的军队围杀,却有人
说他化妆成和尚,逃出了兵荒马乱之地,朱棣下半辈子一直寻找建文帝的下落,甚至郑
和七次下西洋也是为了找到建文帝。
当然还有一位也是如此,那就是明末造反的李自成。他兵败被杀,可是后人也说他当时
并有死,而是出家当了和尚,归隐于山林和佛卷之中。
说到李自成就不能不提,他究竟是英雄还是乱雄。他领导受压迫的农民进行起义无可厚
非,但是由于他的折腾,造成清军趁火打劫,明朝和大顺政权双双被灭,实在是不应该
。在我看来,李自成在历史上起到的负面作用更加突出。否则的话,清军不可能以那么
少的兵力,入主中原。
溯源来说,要不是崇祯皇帝的国库空虚,想励精图治,取消滋生腐败的驿站制...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18251 | 45 河北省广大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
我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是说,自己的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来的
。如果接着要问:为什么迁移呢?那就得从“燕王扫北”说起了。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领重兵镇压大都(即今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
早死,朱元璋死后,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火文)即皇帝位,年号
建文。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建议,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全国各地的叔父们的兵
权。燕王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河北、山
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史书上称之为“靖难之战”,民间传说则为“
燕王扫北”。
在此期间,人民遭受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
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史书上记载,河北这块地方“青辚白
骨”,“怵目惊心”,满目荒凉。而山西洪洞一带,却无兵荒马乱之苦,连年风调雨顺,
四境安宁,人民生息繁衍,一片升平景象。
“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1403年,燕王军攻占南京,建文帝于战乱中失
踪。燕王即皇帝位,改 |
|
a********w 发帖数: 458 | 46 万维读者网 作者: 元日天 2010-03-30 12:25:44
万维网友元日天来稿:中国古今的历代统治者为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都是大
力扶持自己的
政治势力及支持者,同时对敌对势力进行残酷无情的打击报复的,打击和扶持那些派别
都是有所选择的。例如三国时期,司马氏在扶持自己的势力的同时对忠于曹魏的大臣和
将领毫不留情地杀戮,直到最后把敢于反抗的皇帝曹髦血淋淋地刺死,为打击曹魏派别
,其手段不可谓不血惺。明成祖朱棣夺了亲侄子的皇位后,把建文帝宫中的宫人、女官
、太监被杀戮几尽;他一次性枉杀1万4千多人。他还将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如方孝儒等人
全部杀死;仅方孝儒一家,灭“十族”就杀掉873人!对于建文忠臣的妻女,朱棣竟把
她们送进妓院、军营,让人轮奸。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不
幸的是建国后的几十年历史又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打上时代烙印的正是工人,农民和
教师三种人。
当年文化大革命时代,教师由于经济待遇低微,有的教师还受到批斗,因而普遍怨
恨毛泽东,反对文革。工人和学生由于有点文化,觉悟高而成为造反派的主力军,在毛
泽东的号召下,工人和 |
|
b*****t 发帖数: 9671 | 47 上午12:24(21 小时前)从 明镜博客 作者:金复新有报道说,在薄先生主政的渝州,
俨然已是一个独立王国了。除了军队和外交还没有脱离中央,其它各方面都自行其事,
自搞一套,甚至连网络封锁在渝州某些地方都可以自由开放,宣传口径也不和中央保持
一致。
我一直在担心,他这么搞究竟在为什么做准备?如果薄先生未能在十八大如愿进入政治
局常委,他将会如何发作?有这种担心的人可能不止我一个,我在网络看到有人担忧中
共的分裂可能并非始于西藏新疆,而是始于渝州。如果薄在十八大获得满意的位置还好
说,一旦所欲不遂,完全有另立中央的基础和理由,诸君如果现在身处熙来同志的位置
,十有八九也会这么做。理由有三:
第一,从个人心理不平衡角度讲。假设您是一位北大等一流院校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正
在一所中学教书,业务上精益求精,成绩斐然,家长交口称赞,只是为人有点清高,不
会拉帮结派。结果在评定职称的时候,那只有初中文凭的教师,却率先评上了特级教师
,更何况这初中生教学水平很差,即使有所成绩,也都是靠关系从区教委朋友那里弄来
考题泄露给学生而取得的。其真正的本事不在业务,而是在单位有兄弟伙相互提携,给
领导送礼,向... 阅读全帖 |
|
O*******k 发帖数: 901 | 48 来自: 明镜博客 - FeedzShare
有报道说,在薄先生主政的渝州,俨然已是一个独立王国了。除了军队和外交还没有脱
离中央,其它各方面都自行其事,自搞一套,甚至连网络封锁在渝州某些地方都可以自
由开放,宣传口径也不和中央保持一致。
我一直在担心,他这么搞究竟在为什么做准备?如果薄先生未能在十八大如愿进入政治
局常委,他将会如何发作?有这种担心的人可能不止我一个,我在网络看到有人担忧中
共的分裂可能并非始于西藏新疆,而是始于渝州。如果薄在十八大获得满意的位置还好
说,一旦所欲不遂,完全有另立中央的基础和理由,诸君如果现在身处熙来同志的位置
,十有八九也会这么做。理由有三:
第一,从个人心理不平衡角度讲。假设您是一位北大等一流院校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正
在一所中学教书,业务上精益求精,成绩斐然,家长交口称赞,只是为人有点清高,不
会拉帮结派。结果在评定职称的时候,那只有初中文凭的教师,却率先评上了特级教师
,更何况这初中生教学水平很差,即使有所成绩,也都是靠关系从区教委朋友那里弄来
考题泄露给学生而取得的。其真正的本事不在业务,而是在单位有兄弟伙相互提携,给
领导送礼,向上级哭闹。而且...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9 【翻墙必看】大陆医生接触病人多了长教训
【大纪元2016年05月31日讯】大纪元每天为读者梳理翻墙必看的文章:
1、大陆39个心内科医生集体吃素的背后
大陆一医院心内科39位医生的午餐基本全素。医生们表示平时接触的心脑血管病人多了
,长教训了:“我们每天接触到那么多病人,2/3是冠心病,这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基
本是由糖尿病、高血压,引起血管堵塞。而这些慢性疾病,与饮食富营养有直接关系。”
2、清除多名江派干将后 当局召开三大科技会议
相隔38年后,日前当局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
大会即“三会合一”,习近平发表讲话。官媒给予高度评价。这也是在江派背景的科技
届重要官员落马或被清除后召开的重要会议。
3、“六四”27周年前夕 大陆秘密电台播真相
5月29日,为纪念六四,中国民主党成员在中国大陆通过自制的电台秘密播出了《六四
真相》的节目。负责这一行动的中国民主党韩国党部的朴成秀先生表示,虽然当天维持
播放的时间并不长,听到的人并不会太多,但是这样的行动是在努力打破中共资讯封锁
,挑战中共一党独裁专制,从这一点看意义重大。
4、前驻韩美军司令:朝鲜内部不稳 ...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50 在德国媒体的采访中,里贝里曾爆出自己可能有中国血统,并说他的家族一直流传着祖宗曾做过和尚和乞丐的故事。里贝里的一位堂兄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发现,自己家族流传下来的传说与明太祖朱元璋极其相似。
朱元璋画像与里贝里,是不是很像?
朱元璋画像与里贝里,是不是很像?
四大证据:
1. 据说里贝里的一位祖宗当了皇帝不久后,被亲人夺位而逃亡到波斯,后来来到了法国。
2.里贝里家中至今保存着一些不知名的中国文物,像极了中国古代皇宫的用品。
3.里贝里的祖先留下了一句后代都要记住的话——我们的家乡在遥远的东方。
4.里贝里家族中保留的一些习惯与中国民俗几乎一样。
专家说法: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哈哈,太逗了,有意思啊!仔细看看,里贝里和朱元璋还真像。里贝里脸颊和颧骨的轮廓确实在欧洲人中不常见啊。”
毛佩琦(著名明史专家):里贝里是中国明朝皇室后裔并非不可能,这条消息很有意思。很显然,这是关于建文帝后裔的又一传说,建文帝不仅逃到了海外,而且逃到了欧洲,到了法国。这里面蕴藏的传奇色彩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