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当读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d
发帖数: 9770
1
http://hx.cnd.org/?p=110825
上:经斯大林毛泽东理解现代中国
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有一些人被称作“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他们以自己非同小可的作
为改变了本国、进而有力地影响了本区域乃至世界事务,这些人中大概就数毛泽东的优
质个人传记最为罕见。
所以,当西方学术界2007年报告有一位原籍俄国的学者即将出版一本资料丰富的毛泽东
传时,从欧美到亚太,多数读者都期盼着能早日享受开卷有益的快意。可是,该书原版
是俄文的,非俄语世界又等了五年才读到编译的英文版。现在中译本在台北出版了:潘
佐夫、梁思文《毛泽东:真实的故事》。
为何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多位世界历史性个人,以毛泽东的优质传记相对最稀缺?这显然
不能归咎于本时代缺乏既有学术功力、也有兴趣为毛作传的人;实际上,无论是健在的
还是过世不久的华人洋人学者里,我们都能列出数位充分够格的执笔人。
过往一直缺乏毛优质传记的原因一串,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中国缺乏一套以法治为准则
、有明确时间界限的官方档案解密程序,以及严格照此办事的负责部门。研究者在中国
内地一旦遇到这类问题,只能在“有关部门”的雾霾中迷失。
那么如今这个中译本(为避...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17729
2
自己对号入座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
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
死人的工作做;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
大学生也只能洗厕所的;当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工作要靠自己找了;我们要谈恋爱的
时候,爱情也变成钱情了;我们该工作的时候,碰上了上山下乡,当我们工作正起劲的
时候,碰上了下岗
m*****e
发帖数: 10963
3
虽然偶老绝不赞成一棍子打死周,但本文确实值得一读,。。。
===========================================================
周恩来弥留时露诡异微笑 做作表演直到生命最后(图)
文章来源: 北京之春 于 2016-01-10 10:11:37
976年元旦过后,周的病情继续恶化,已近弥留阶段,偶尔从昏迷中醒来,还要身边的
工作人员给他念毛泽东诗词,“当读到‘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甚至露出笑容
,还喃喃自语道:‘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啊。”本文摘自2003年8月23日《北京之春》
,作者胡平,原题为《解读晚年周恩来》。
[​IMG]
周恩来与毛泽东最后一次握手
一、评周最难
评周最难。评周之难,不仅在于我们对其行为难有全面的了解;评周之难,尤其在于我
们对其处境难有准确的把握。
相比之下,评毛要容易一些。毛晚年享有绝对权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在当年的中国
,唯有毛一人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其意志、思想和个性。所以,晚年毛泽东的形象是清
楚的,明确的。我们对之既不难解读,也不难评判。
晚年周恩来的情况就不同了。在文革中,周始终是...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
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11038887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凤凰原创 2016/06/21 15:52
原标题:考去美国当医生
在国内,患者无论疾病大小都会选择三甲医院,他们知道,如果想治好病,大医院才是
靠谱的。而同样地,医学生们也必须遵循类似规则:想做好医生,必须去三甲医院。
去美国当医生也许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但并不更为容易。
上个月,张扬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毕业照拍完不过一个月,他已经出现在
美国,准备在那儿开始他的住院医生涯。同学们大多留在国内,按照交大八年制毕业生
的惯例,会在上海某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他选择了另一条路——考取美国医
师执照,然后在美行医。
越来越多的中国医学生开始知道这件事——参加一个叫做USMLE(美国医师执照考试)
的考试,毕业后直接去美国做医生。首都医科大学一场名为“深度分析‘赴美行医之路
”的讲座,学生们坐满了教室,一度过道也站了十多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尚是大一、大
二新生。讲者李旸是他们的师兄,去年9月辞去做了十多年的外科医生,专职...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dlife 讨论区 】
发信人: perfectcat (perfectcat), 信区: Midlife
标 题: 年少不懂林教头,读懂已是中年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3 02:38:27 2018, 美东)
中国人有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年少气盛读水浒,总喜欢那些血气方刚的英雄:武松、鲁达、李逵......
快意恩仇,以为这样的人生才精彩。
而谈到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除了一开始被他的名号唬住,心里头总有些不待见,就这
么一个“怂人”也能称之为英雄?
直到而立之年才发现,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活成了林冲的模样。
“少不读水浒”,并不是说年轻人不适合读这部名著,而是因为有些事情你不曾到了一
定年纪亲身经历,永远也不会明白。
人到中年,无非一个字——“怂”。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林冲一出场就是一位中年大叔,所以我们并没有看过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年轻时候的风
采。
但是,从他闲暇时光能够携美眷逛街、陪好友喝酒可以看出,即便这个男人算不上功成
名就,也称得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了。
可惜...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1249
6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博士生应慎读文献!(ZZ)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13429-882834.html
我所见过的老先生教授们,无不强调在科研的起步阶段要读文献,而且要多读文献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耳朵都听起老茧了。
在此,我要反其意为之,来陈述我的观点。那就是,博士生读文献应慎之又慎,宁
少勿滥!(真正意义的学术型硕士生较少,我视同为博士生)
博士生入学,首先要选题开题。最常见的模式,是导师大概指一个方向,然后给学
生至少一年的时间,自己选题。这段时间,学生主要的活动就是大量阅读文献。
但是,叫一个未入门的科研新手去大量阅读原始文献,其实是不妥当的!常常听到
有教授抱怨,自己的某某学生,都三四年了,还没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这与不够科
学的方法不无关系。只要方法得当,博士前几年的彷徨、无助、苦闷、老虎吃天无处下
手阶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叫一个本科毕业程度的学生直接去阅读自动控制理论前沿领域
的论文,基本是看不懂的!相信新手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一篇论文,看一天,不懂;
翻来覆去看三天,还是不懂;不信邪!再看一个星期。好像有点迷迷糊糊的感... 阅读全帖
b***i
发帖数: 10018
7
☆─────────────────────────────────────☆
AiUWa (Nemo妈) 于 (Tue Feb 28 14:53:48 2012, 美东) 提到:
上个礼拜左glute痛,休息。养了2天没感觉了。去跑步,左膝盖痛,决定休息一个礼拜
,其实才一天后就不痛了。但是我是小心出名的,所以继续养着。
书其实还没看完。看到一半的地方吧。
一些完全没有organize好的想法。
1. 在还没看书之前,测了一下平时easy long run的心跳。136-146之间。然后看书知
道怎么算MATHR.发现我如果take on LHR training的话。心跳要保持在134-144之间。
所以自己最舒服状态跑步差不多就是他建议的那样了。但是想想次次出门跑步都要像
easy long run的pace.没有speedwork,tempo, 难道不会很boring么?
2. 他说在build up aerobic base之前,任何anaerobic运动都会有坏影响。这点非常
turn me off.
3. 作者说用MAF办法,并且配合良好的饮食,压力控制好之类。...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8
8
我也很惊讶于美国人的爱读书,记得我10年前来美国,在美国国内的机场候机和登机后
,一个强烈的映像是那么多人在安静地读书,这个强烈的印象到现在也是很深刻,似乎
在咋天。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周围的中国朋友不怎么爱读书,说到一些很有名的作家,很茫然的
样子,总是有点困惑地问那些诗词,那红楼梦有什么好看的?
小时侯,家里是没有书的,印象中有一本残缺的鲁迅文集,后来实在没有书看,有人家
有毛泽东选集,就借来看。到初中时,看了许多的武侠小说,偶然间,借到了红楼梦,
看了好多遍,当时,不是很懂,只是觉得比武侠小说有点意思。
然而,我始终不喜欢语文课,所有对文学一点点的兴趣被什么分析中心思想等等全破坏
了,就像口味老是被不好吃的菜破坏了一样,所处的时代也是认为学好数理化最重要的
时代,所以,考大学的时候,毫不犹豫选的是数学。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似乎没有什么
文章留下什么印象。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课文,大多是缺少美感,引不起自己内心深处
的共鸣,有一些诗词当然是好的,但老师水平不高,不能够分析这些诗词美在哪里,好
在哪里。
我读到的真正的喜欢的白话文的书除了红楼梦,是第一次去老婆家(那时还没有结婚)
,我在...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史有感(介子推和严子陵)
读史有感(介子推和严子陵)
介子推(?-前636年),一作介之推,又称介子、介推,春秋时期周晋(今山西介休)
人,晋文公重耳的辅臣,骊姬之乱发生后,他跟随重耳出奔,历尽艰辛,忠心辅佐重耳
得以返国,介子推却淡泊功名,归隐乡间。”《维基百科》
关于介子推的历史记载非常有限,传说居多。其实冷静地想一下,历史说到底都是一些
传说,无非是现在我们认为过去人的某些言行,有着那些影响,至于那人真正的想法,
或者说真正是什么样的人,有谁能知道?
那些人都死了,我们无法问;甚至记录这些言行的人也死了,真假又怎么能知道。我们
现在就来看一下关于他有那些传说,还是很有些意思的。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历史名人,但其经历非常坎坷,无人能比。他的父亲喜欢
年轻漂亮的小老婆,准备把君位传给他的弟弟,这样他就危险了,只好流亡。重耳之所
以能成大事,就在于有一些能干人死忠于他,跟他一起受苦受难,介子推是其中之一。
有一回为重耳管钱的头须带着钱开了小差,估计是认为革命没有希望了。重耳虽然是不
凡之人,但肚子一样会饿,饿了一样走不动,于是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0
(评论很长,每段的标题很提纲挈领。)
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
——从莫言《檀香刑》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缺失
余杰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上个世纪之交德国人在山东修建
胶济铁路、民间爆发义和团运动、袁世凯进行残酷镇压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
密县东北乡”的一场血腥的斗争、一种可怕的刑罚以及一段疯狂的爱情。《檀香刑》既
是一部具有史诗般辉煌气质的小说,也是一本社会史和文化史的鲜活素材。它的目光指
向一百年以前的历史书页里,它的尾巴却遗留在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之中;它是虚构,
也是纪实,因为它表达了当代文化人对百年历史的记忆、追溯乃至重构。
《檀香刑》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莫言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才华。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无疑可
以列入最优秀者的行列。《檀香刑》也大气磅礴地显示出莫言在民间文学上的自觉求索
。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是少数有向土地沉潜倾向的作者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檀香刑》也凸现了包括莫言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当代作家在思想能力上的缺陷和在精神
向度上的偏差。作家对历史的反思迷失在他本人充沛的激情之中,作家对现实的关照消
解在他本人灿烂的文字之中。莫言没有走出他自...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1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维特根斯坦(重言式)
读维特根斯坦(重言式)
重言式在数理逻辑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恒为真的命题;换句话说,不需要条件
,从空集都可以得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任何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用数学是最容
易理解什么是重言式,1+1=2,不需要任何条件。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很多地方谈到了重言式,其目的就是要说明所有逻辑命
题都是重言式,数学如果是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那么数学也是重言式;而所有的科
学命题必定不是重言式,因为科学命题都必然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比如牛顿力
学必须得在绝对参照系中来处理,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因为我们把人分为二类,男人和女人,当然任何人不是男就是女,这句话永远不会错。
但是,“人都是要死的”这个命题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个重言式,恒为真了。从现代
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所谓人就是一个集,规定这个集所用的特性就是DNA,满足某种DNA
模式的生物就是人。
所以说,只要有一个人还活着在,我们就不能说这个命题一定为真,因为我们从生物学
上并不知道人为什么会死。当然,一个人都没有了,这个命题就无疑了,但却不知道由
谁来说。当然,如果你预先给...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4682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金瓶梅 红楼梦以及逼格
国学导航-秋水堂论金瓶梅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2/qstljpm/001.htm
前言
一、源起
八岁那一年,我第一次读《红楼梦》二后来,儿乎每隔一两年就会重读一遍,每一
遍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十九岁那年,由于个人生活经历与阅读之间某种奇妙的接轨,
我成为彻底的"红迷"。在这期间,我曾经尝试了数次,却始终没有耐心阅读《金瓶梅》
。对《金瓶梅》最完整的一次通读,还是我二十三岁那年,在哈佛念书的时候,为了准
备博士资格考试而勉强为之的。
直到五年之后,两年之前。
前年夏天,十分偶然地,我开始重读这部奇书。当读到最后一页、掩卷而起的时候
,竟觉得《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更好。此话出口,不知将得到多少爱红者的白眼
(无论多少,我都心甘情愿地领受,因为这两部杰作都值得)。至于这种念头从何而起
,却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说尽的--因此,才会有现在的这本书。简单讲来,便是第一
、《金瓶梅》看社会各阶层的各色人等更加全面而深刻,更严厉,也更慈悲。《红楼梦
》对赵姨娘、贾琏、贾芹这样的人物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与同情,就更无论等而下之的,
比如那些常惹得宝玉恨恨的老...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3
读龙应台献给父母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2016-06-03 11:43:45)
借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三天前,我打开时,读中文书的喜乐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完只在一小时前,有很多感触想抒发。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我前几年了解,就像那本
《巨流河》,不敢轻易去借,去打开。在《读者》杂志里读到过转载的一节,已经是沉
甸甸的。那是坐在太阳底下等孩子放学读几页,慢慢擦去眼角泪水的读书体验。但是与
作者创作时的艰辛相比,我的眼泪是沧海一粟般。书的后面附注了128条参考出处,感
谢的人有191位。
书是从她父母来台开始写。龙爸爸槐生是湖南衡山农民孩子,太穷,吃不饱饭,记忆里
最重要的一碗白米饭是母亲省给他的,但是从学校赶回家的他因为太饿,头昏而没有接
住碗,摔在地上。这件旧事龙爸爸曾经在龙应台小时候反复讲,兄妹们听厌了,包括母
亲在分手一刻递过来的布鞋鞋底。只有当她陪着年迈的父亲听剧院的四郎探母,看见不
停流泪的老父亲和周遭同样流泪的老人。
龙妈妈美君是新安江淳安镇绸布商店的小姐,兵荒马乱她把第一个儿子留给乡下的婆婆
,这个叫应扬的男孩与母亲在火车站一别之后,对母亲的记忆停格在那一幕。多少次,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我最近看到一篇《鲁迅终于滚蛋了!!!》的文章,——此文大家可在网上搜索,读者
可以自行去看——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今天就特意聊聊这个话题:当作为民族魂
的一代人物鲁迅逐渐从教科书被撤走了以后——因为订阅号中有许多人是家长,比较关
心这个课改。
我在北京这些年,接触过编写教材的相关权威人士,听过他们对于课改的相关看法。其
中,他们也重点谈到过鲁迅,觉得删减一些很有必要——毕竟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现在
是新的时代,鲁迅的文章与时代脱节太大,有的学生根本看不懂。
当时我由于尚没有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为此不置可否。但最近几年,却恍然明白,——
好的文章,作为孩子,为何一定要马上看懂呢,就不能先行了解吗?何况自己当初有些
不懂,但是后来却发觉他说的却是那样的妙不可言。这种体验何尝不可?!
试问一下,我们的孩子,有几个懂得四书五经的真义?如果要懂,最起码要懂得说文解
字,要懂得训诂学,对每一个字词有深入的了解之后,方才知悉古人的真意——可是这
并不妨碍我们从小就接触,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国宝,我们国家的文化精粹。
在燕园的日子,我还特意选听过两年高远东教授的鲁迅研究课,理解了鲁迅的部分复杂
的思想和...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695
1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你是才情横溢的女子
一抹思绪润满心田,若茉莉一般淡淡散放着素白的芬芳,在我的脑海里弥漫,忆起
初见你时的模样,微笑满溢,我”知道”,那是你最美的模样。
静静地夜晚,捧一盏清茶,细细啜饮,空气中,淡淡的花草香味,若隐若现,”习
惯”的点开空间,看到你”最新”的”文字”,“彼岸花开,花开彼岸,花开无叶,叶
生无花,花叶生生相惜,永世不见”。那”一个”个黑色的铅字,像一只只幽灵,扯住
我的思绪,渐渐拉远,忆起那个一身才气、低调而内敛的女子。
漫漫”红尘”,”时光”缓缓,淡淡的花香袭来,心也莫名的愉悦起来,陈奕迅的
“好久不见”一直在耳边萦绕,便想轻声的问一声,好久不见,一切,可安否?
一直很想为你写点什么,可每每提起笔来,却又不知如何下笔,该如何描述你呢?
我只怕我笔墨笨拙,写不出你的风姿灵韵,又怕我把字乱排,亵渎了你的飘逸芬芳。无
边无际的”网络”中,遇见你,是我的缘,虽然你我素未谋面,每每读你的文字,便是
享一场”文学”盛宴,让人如品一杯名茗,香浓四溢。它们嘻笑着,我便”高兴”,它
们黯然时,我便神伤。”心情”跟随着你文字的点点滴滴,起起伏伏。
便常想,你一定是那素衣女子,为人处事,带着清风漫过河堤的淡然,...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6
时光苒茬,记忆中总有这样一些女子,初见便定格了一生,低眉浅笑见润色了时光,惊艳了岁月。她们青春已逝,我们也已长大,即使风霜侵染了那些容颜,依旧会记得第一眼的那份悸动。
林凤娇——天王的女人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识得林凤娇这个名字?年轻一辈所谓的认识,可能也只限于她是成龙的老婆、房祖名的妈妈吧? 她,林凤娇,曾是70年代一颗非常闪亮的明星。她的美丽、聪慧、温婉、坚忍、娴淑、朴实所放射出来的夺目光辉,在文艺片当道的年代,使她赢得了台湾首席女星的地位,与林青霞平分秋色,并称“二林二秦”(林凤娇、林青霞、秦汉、秦祥林)。
与林青霞比起来,林凤娇的美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仔细分析起来,林凤娇的作风优雅而美。在李行导演的眼中“美人的迟暮也是美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有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而林凤娇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953年6月30日出生于台湾的林凤娇...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7
昨日凌晨,乐嘉在微博上发布一篇长文,题为《写给15岁的女儿》。他在文章中就恋爱、做人、学习、阅读等问题以信件的方式跟女儿交流,原因是“丫头你不知,爹也害羞,有很多话,一直没和你说,今日和你聊聊”。这条微博被网友广泛转发和评论,不少网友表示,读了之后泪流满面,“刚读前两段就眼眶发热了”,“那颗慈父心让人感动”。
文章里,乐嘉以一个正在过37岁生日的父亲的身份,寄语15岁的女儿。他透露,女儿如今正处于青春萌动期,“男孩的爸妈是我的粉丝,问我是否可以签本书送他爹娘”,他说自己并不是排斥早恋,而是希望女儿明白,“你们交往无妨,但你不要影响目前的成绩,如果你的成绩学期结束时有跌落,那就证明你不喜欢他,你们趁早分开,因为好的情感是滋生向上的力量的,是可以让你们变得越来越好”,此外,不要过早偷尝禁果,“作为你爹,我暗地祈祷这一天的到来,是能在你18岁以上,过早对你身体发育毫无好处”。
此外,乐嘉希望孩子能多阅读,“我知道你志比天高,但你要真想超过天,首先你要知道天有多高,多看杂书,会让你逐渐认清天到底有多高”;不炫耀,“若你只是希望通过炫耀老爹现时所有的名气以达到提升自己的被关注和被认可,炫耀会让你...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522
18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19
毛泽东半部《资治通鉴》治天下
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
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
本文摘自《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 郭金荣 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当时听毛泽东吟诵这些诗句时,小孟便跟他开玩笑地说:“您会那么多诗,出口成
章,老是文绉绉的,我可听不懂。您是个大主席,又是个大诗人,真了不起啊。”
“这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名句呀,很有名嘛。”这次毛泽东让小孟读《长恨歌
》,她倒回忆起毛泽东吟诵过这首诗。她开始翻目录,但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嘴里还
不住地念叨着:《长恨歌》,白居易……
毛泽东看小孟找得怪着急的,便打趣地说:“孟夫子,还是让我来找,你是视而不
见哟。”小孟还是不服气,便说:“您先别着急,我肯定能找到。”“如何查目录?孟
夫子,这是有规律的嘛。这首诗是七言古诗,你应该从这个项目里去找才是。”
小孟连“七言古诗”这项也找不到,越着急越找不到,她便不情愿地把书递给了毛
泽东。毛泽东拿过书,翻了两下就找到了,马上递给小孟:“孟夫子,有眼不识泰山,
这不是嘛!”
小孟接过书来,开始朗读起来,...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yetiti (yeti),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转发:关于进化和起源的一篇文章--我读过的最好的科普作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4 03:33:26 2013, 美东)
神棍请自动绕道,只是和搞生物的同学分享一篇好文
转载: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3656795/?r=1
在以前本小组的讨论中,我曾提到 “比如你如果不理解所有生物共有的膜渗透能量供
应化学原理,你就根本无从评价任何生命起源的理论。”
**********************
一 直觉与反直觉
直觉(intuitive)和反直觉(counterintuitive)是科学讨论在描述一个科学理论或
者发现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二分法。这个叫法本身并不那么科学和严谨,但是其中的意
味却是无限深长的。
既然不严谨,我也不去定义它,只看范例:
最简单清楚的直觉理论,在古希腊科学有很多范例。比如“物体排开的水量等于它的体
积”。比如欧几里得平面几何中的公设和简单定理。“凡直角...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20306
21
一般说来,你的室友,你的亲戚,你的中小大学的老同学,你的同事,上司,下属,你
的老师,你的学生,本来这些人平时对你印象还算过的去,觉得你还算人模狗样的。
然后这些人上网查阅了一下你在各个网络论坛里的发言,读了几条或几十条你发的帖子
/微博/博客,就发现仅凭这些帖子已经可以证明你是个傻叉或精神病患者。 这是多
么的令人疑惑?
你看看你认识的其他人,有的人在商场当售货员,有的人在工厂当工人,有的人当中学
教师,有的人在部队里当个小排长,有的人在档案馆当管理员,有的人在大学里当副教
授,有的人在IT公司当码工,有的人在当医生,有的人在当一个小酒店的老板,这些
人贫富不同,学历不同,但他们平时给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的印象都是基本正常的人,是
吧? 如果这些人在网上发帖子,事实上他们中很多人也经常上网,至少应该在发表的
文字上表现的会比现实中好些吧?
比如你当医生,哪怕你在现实中真的是个庸医,你好歹还在正常上班拿工资,甚至还在
升迁,还当上了科室主任,对吧?
然而你在网上发了几个帖子,别的不了解你的人,不需要去查证你作为医生的实际岗位
工作表现,仅仅读了你的发几个帖子,这些帖子就已经证明了你不仅是个...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6689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小团圆》:不团圆
怪名字
《小团圆》的故事从抗日战争时的香港开始,女学生们个个都有生僻字怪发音的拗
口名字。读到快一半,突然明白了这些名字是什么意思,譬如:
九莉 - Julie
比比 - Bebe
安竹斯 - Andrews
塞梨 - Sally
婀坠 - Audrey
剑妮 - Jenny
茹璧 - Ruby
蕊秋 - Rachel
楚娣 - Judy
明白了就很想笑,忍不住,把故事里淡薄悲凉的气氛都破坏了。想起来师太也爱用
这样的翻译,把年轻女孩子趋之若鹜的高端时尚珠宝牌子翻译成令人匪夷所思的中文名
,长,拗口,俗艳,完全不顾原文名字原本的音节节奏,营造一种貌似神秘高贵的异国
情趣;但背地里的感觉倒是她在耍读者玩儿呢,暗中笑得比谁都响。
张爱玲的这些个翻译,虽然知道大概是当时英文名字的俗译法,但加上特殊的句读
,讲一半便停顿且下句无主语的行文法,香港寄宿女校嘁嘁喳喳的大环境,我怎么读都
透出隐隐一股子地摊言情的味道,总是正经不起来,真该死!
大家庭
清末遗老的大家族,可真是庭院深深,错综复杂的亲疏关系,你死我活的财产争夺
,小孩子从生下来要学会的第一样事便是勾心斗角步步为营。盛九莉小时候父亲抱她坐...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3
写在张爱玲去世20周年(上) – 读胡兰成的《我身在忘川》
2015-09-10 05:03:25
之秋
之秋日常首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 7096次)
9
今年九月八号是旷世才女张爱玲去世二十周年,各类媒体上有不少纪念文章,每每提及
张爱玲的话题,张爱玲的前夫和乱世才子形象的胡兰成也必然会被连根拔起。胡兰成曾
经赠给张爱玲一句话“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而张爱玲予胡兰成的“因为懂得,所
以慈悲”则更为经典和惊艳。
今天傍晚路过公园捕捉到如图中墨尔本春天的信息,此情此景中,我于是想起来读一篇
一直存在手机里胡兰成的小短文《我身在忘川》。在繁琐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有时读一
下这样飞扬的文字,同听一首好听的歌,欣赏优美风光一样,都常常能使人心头滋润起
来。
这一篇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信《我身在忘川》,流畅的生花妙笔,真是美得不能再美。
当然文章后面的作者为人得另论。六七十年以前,这种寓情于文,言为心声的好文笔,
于今天都很少人能超越:-“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
。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吗?”还
...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2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当董文华上了赖昌星的床
我们所处的时代,天天都是愚人节...........    一年级,老师问我们:小朋
友们,你们长大想干什么?我们争着举手回答“我长大了要当农民”、“我长大了想当
工人”、“我长大了要做一名解放军”、“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
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发现工人下岗了,农民流浪了,解放军成了都市高楼里的
看家狗,而科学家都成了商人。   小时候,爸爸妈妈要我们努力学习,说读书是唯
一出路,说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跳出农门,说大学毕业后有了城市户口就可以吃公粮,说
当我们成了国家干部我们就什么都有了,房子、老婆、孩子……
十年寒窗。后来我上了大学,吸干了父母的血汗,什么也没学到。毕业了,女朋友
出去做台了,我大热天系着廉价领带到处推销我的袜子。如今我房子没有,老婆是我骗
来的,孩子是我自己捣鼓出来的,户口是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暂住证”。户口暂住了
,于是孙志刚被害了;教育改革了,于是马加爵杀人了。
十年前我听说要减轻学生负担,八年前我听说要减轻农民负担。如今我才发现当年
我们班几个高材生现在都是驼背,说是从小被书包压的,而农民同志们都涌向了城市,
女的M Y,男的...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34403
25
1、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
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
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
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
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
,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
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
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
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
么危...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yetiti (yeti),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转发:关于进化和起源的一篇文章--我读过的最好的科普作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4 03:33:26 2013, 美东)
神棍请自动绕道,只是和搞生物的同学分享一篇好文
转载: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3656795/?r=1
在以前本小组的讨论中,我曾提到 “比如你如果不理解所有生物共有的膜渗透能量供
应化学原理,你就根本无从评价任何生命起源的理论。”
**********************
一 直觉与反直觉
直觉(intuitive)和反直觉(counterintuitive)是科学讨论在描述一个科学理论或
者发现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二分法。这个叫法本身并不那么科学和严谨,但是其中的意
味却是无限深长的。
既然不严谨,我也不去定义它,只看范例:
最简单清楚的直觉理论,在古希腊科学有很多范例。比如“物体排开的水量等于它的体
积”。比如欧几里得平面几何中的公设和简单定理。“凡直角...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yetiti (yeti),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转发:关于进化和起源的一篇文章--我读过的最好的科普作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4 03:33:26 2013, 美东)
神棍请自动绕道,只是和搞生物的同学分享一篇好文
转载: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3656795/?r=1
在以前本小组的讨论中,我曾提到 “比如你如果不理解所有生物共有的膜渗透能量供
应化学原理,你就根本无从评价任何生命起源的理论。”
**********************
一 直觉与反直觉
直觉(intuitive)和反直觉(counterintuitive)是科学讨论在描述一个科学理论或
者发现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二分法。这个叫法本身并不那么科学和严谨,但是其中的意
味却是无限深长的。
既然不严谨,我也不去定义它,只看范例:
最简单清楚的直觉理论,在古希腊科学有很多范例。比如“物体排开的水量等于它的体
积”。比如欧几里得平面几何中的公设和简单定理。“凡直角... 阅读全帖
t*5
发帖数: 60
28

[回复] [回信给作者] [本篇全文] [本讨论区] [修改] [删除] [转寄] [转贴] [收藏]
[举报] [ 8 ]
发信人: GoooG (pumpkin), 信区: Biology
标 题: Re: 英语句子什么时候连读,什么时候不连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8 11:59:24 2016, 美东)
谢谢您的详细回答。
您说的1和2都是正确的。
除了这两条,还有其他的理由不连读吗? 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个美学因素在里面。
// 美学当然有,但是在其次. 和连读, 或者更广泛些,和英语发音,有关的是
phonology, 甚至是biological features(刚意识到这是biology版,所以大家可能比
我更了解),
之后才是美学。
也就是说,如果连读会使语句听起来更优美,那么就连读;
如果连读会使语句听起来不优美,那么就不连读。
// 连读是发满每一个发音的一个自然的结果,而不是手段。
不同的人,对美学的体会不一样,所以一个人的连读,另一个并不连读。
// 有可能,但是多数不是为了美学的缘故。
同一个人,读不同句子...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8425
29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梦久已忘身是蝶
1
常常在想,如果柳七和黄景仁在傍晚,人来人往的街头相遇,该是何等热闹:
“哟,仲则这是上哪儿去啊?来一杯?”刚从酒吧出来的柳七晃晃手里的啤酒瓶冲黄景
仁搭讪。
“唔,七哥有啥推荐么?听说街对面新来一妞,点正,同去?”
于是二人同去。
于是酒腻脂香中,柳七说“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黄景仁嗤了他一下:“明灯锦
幄珊珊骨,细马春山剪剪眸。——哥我当年遇到过更好的”。。。。。
终于酒残歌阑,淡月晓风,柳七思绪绵绵,“哪堪屈指,暗想从前”,那些“未名未禄
”的日子,流连于“绮陌红楼”之后,剩下的都是“临水登山”时“憔悴长萦绊”之“
名利”未遂的感叹。向来嫌弃柳七罗嗦的黄景仁,回他道:“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
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那些近乎龌龊的不堪往事于是被岁月反复提炼,腌臜的薄幸的酒臭的落魄的都渐渐随风
消散,“深情的”“风流的”“文采的”(如果有的话)却慢慢被沉积被放大;乃至终
于后世人忘掉了酒痕,渐渐从字里行间寻求共鸣,将自己一点点代入前人的辞藻中,选
择性地记住那些美好的一面。名利不遂,想象前人亦是如此;酒色风流,倒是一脉相传
;怀才不遇,千秋惟我与前辈一般...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我又看到了活着的毛主席
——感谢吴连登同志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12/202615.html
陶 冶
我又看到了活着的毛主席,这可决不是说梦话,而是真真切切的,比他在世时看得还清
楚还准确。因此,我要感谢吴连登同志,他的记忆力是那么好,表达的是那么从容,语
气是那么平和,心态是那么端正!
我之所以这么看重心态,也是近来才悟到的。因为一个又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志,相处的
本来很好,用现在的标准和叫法,已经堪称“朋友”了,可是,就因为我向他们宣传了
毛泽东思想,肯定老人家的功绩,痛批毛主席晚年糊涂,仍然恋政不放权必然出错论,
称道了人民公社等“三面红旗”,怀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平等的
氛围,对那场“浩劫”说点儿公道话,就引起了他们的反感而离我而去。我不隐讳,在
“他们”之中也不乏“她们”,可是我把她们视为朋友却不是当下所谓的“女朋友”。
在我眼里,注重的不是异性,而是“党性”。只要合乎党性的思想、行为我都赞成,自
然视其行为人为同志。在人的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的今天,不是同志的都能成其为
朋友,那么我们能够堪称同志的人为什么不能互称...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1
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与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勉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融入农村,服务农民,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成长,为重庆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市领导张轩、何事忠、马正其、范照兵、陈存根、余远牧、陈景秋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开始前,大学生“村官”们齐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声嘹亮,充满青春的活力。
在市委组织部和有关区县、乡村的领导汇报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后,大学生“村官”们便接过话筒,踊跃发言。
“村官”虽不好当,但只要有信心、肯奉献,对群众有真情,做群众工作讲方法,大学生就能够有所作为
“从象牙塔到大农村,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和跨越。”彭水自治县汉葭镇镇南村党总支书记周晓琳说,一年多里,她走遍了全村715户,工作虽然繁琐而单调,但她明白,只有把这些小事做好了,才能担当更大的责任。
荣昌县远觉镇狮子桥村主任助理李坤初次走访村民,看到端来的长板凳上有油渍,拿出餐巾纸来擦,搞得很尴尬。现在,他逐渐认识到,对待群众要有真情,做群众工作要讲方法,让群众做的事自己先带头,农民才会把你当“自家人”。现在,他带头创办养牛场,已经引导10户农民加入。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2
2月26日,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1730名早慧少年奔赴西安,参加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复试。经过层层选拔后,148名初中生被预录取。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在148名被录取初中生里,有7名是四川学生,这7人中有6人是成都学子。昨日,当成都晚报记者试图走近这些“神童”时,却意外得知,6名成都学生已有一半打算放弃入读少年班,他们更愿意按常规升学方式,报考自己心仪的高中和大学。
被西安交大2012年“少年班”预录取的四川7名学生包括: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2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1人、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1人、新都一中实验学校2人、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1人。
四川上榜考生(部分):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
陈泳舟15岁男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
叶子瑜14岁女
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李文霏14岁女
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叶晰萌15岁女
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
戴安迪15岁男
成都半数中榜学生对少年班“不感冒”
不愿隐没在“神童班”
更愿参加高考读名校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采访到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考生陈泳舟、叶子瑜,两人告诉记者,因种种原因自己正考虑放弃入读西安交大,选择常规升学方式,报考喜欢的学校。与此同时,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老...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3
左图:马冬晗(右)和双胞胎妹妹马冬昕。
右图:马冬晗的学习计划表。均据网友供图
近日,一张“最牛学习计划表”走红网络。这张周计划学习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学习任务:“复习几何”、“自习大物”、“听CNN”等。每天除了午饭和晚饭时间,几乎全与学习相关。除了周末,她每天只睡5个小时。她被网友送了一个外号,名曰“学霸”。
计划表的主人来自清华大学,就读于精仪系博士一年级。她是清华特奖答辩全票通过者,大学三年学分第一;她还是学生会主席、辅导员。有人对她膜拜,也有人说她读成了书呆子。但她对别人的评价并不在乎。引发关注的,还有她的双胞胎妹妹,2008年与其同时保送到清华,现被保送直博,还当选了海淀区人大代表。
昨天,本报对话了马冬晗。访谈中,她多次打断记者说要和同学去交流课题。在时间上,她有严格的自我管理。
人物:马冬晗
1989年11月生于大连。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博士一年级。
□谈过往
四年坚持做计划表
从妹妹那里我学着制作周计划学习表,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一直到大四毕业,我每周都制作学习表,目前都还保留着。
京华时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制作周计划学习表?
马冬晗:大一下学期。计...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4
据说,约有249.6万成都人都曾经或正在琢磨一件事: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琢磨这件事的人年龄超过60岁,被称作“老年人”。
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把精力花在“设计第二人生”上——即入读老年大学。
83岁的唐陵,在成都市老年大学已兴致盎然读了28年,如今还在坚持每周上课;同班同学刘信清,也读到了第28个年头,病痛缠身仍坚持从华阳坐车到成都市中心上课;80多岁的王大爷,坐轮椅也要上学,把50多岁的女儿从陪读变成了同班同学……
10月19日早上7点过,83岁的唐陵从位于成都东郊的家里出发,在114路公交站坐上车。随后她换乘112路公交继续赶路,约摸50分钟后抵达目的地成都市致民东路16号。
这里的成都市老年大学是唐陵每周一都不能缺席的地方,今年是她入学的第28个年头。
学文学、学养花、学音乐
“学得太多用不完了”
时间接近9点,唐陵进校门后如期见到老同学,众人三三两两结队走进学校报告厅。
成都市老年大学一周一次的必修课在早上9点准时开始,这门课唐陵已经上了二十几年,久到她都记不清具体时间。今天到堂的100多个学生里,近20个人和唐陵一样,都有20年以上的学龄。
最“资深”的当数唐陵。“建校的第二年...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读史有感(戴高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exasredneck (德州乡巴佬),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读史有感(戴高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3 11:33:28 2012, 美东)
读史有感(戴高乐)
戴高乐(1890-1970)是法国著名政治家,在其政治生涯中,有二次对法国历史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戴高乐的父亲是耶稣会学校的教师,所以他一直是一个天主教徒,这一点恐怕对他的影
响非常之大,因为他一直是一个极有信念的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毫无怀疑,没有犹豫
。和同时代的那些著名政治家相比,相当突出,罗斯福,丘吉尔身上政客的气味都很浓
,至于斯大林,信念就是他自己。这一点戴高乐倒和希特勒相近,不过他从来没有企图
独裁,这一差别可是天壤之别。
戴高乐读的是军校,然后就是作为下级军官参加一战,能打而且非常英勇,在在著名的
凡尔登战役里中弹,于是被追授一枚最高荣誉十字勋章,但他没有死,而是醒来发现做
了德国人的俘虏。
在战俘营里结识了图哈切夫斯基,此人被认为是苏...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6
资中筠:一代风骨今何在?--读《民国那些人》
发表于 2015 年 09 月 30 日 由 lixindai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人们惯于以“动荡不安”来形容: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
”、党争、内战、列强瓜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民生凋敝……。近一、二十年以来
,历史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对民国史的研究逐渐采取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史学界有识之士的努力,那个时代的真面目连同其积极的建树逐渐现出轮廓。其
中最重要的、对后人深有启发的,是在各个领域内的“文化人”或“知识人”所代表的
精神。那个时代、那些人,其实离我们不远,有一些还与我们共同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
的风雨。但是其风骨、学养、识见似乎又离我们的时代很远,我们看到的是逝去的背影
,面貌已经模糊。近年来,经过一些有心人的钩沉探秘,以及某些同辈或后辈的回忆录
,一些被否定的人物得到公允的评价,被遗忘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被屏蔽或歪曲的史
实得以返真。现在,关于那一代文化名人的个案或集体的研究方兴未艾,应该说是在一
片功利和浮躁的风气中,学术文化出版界的一个亮点。
我手头这本《民国那些人》又另有特色。那是《中国青年报》“冰...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又看到了活着的毛主席
——感谢吴连登同志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12/202615.html
陶 冶
我又看到了活着的毛主席,这可决不是说梦话,而是真真切切的,比他在世时看得还清
楚还准确。因此,我要感谢吴连登同志,他的记忆力是那么好,表达的是那么从容,语
气是那么平和,心态是那么端正!
我之所以这么看重心态,也是近来才悟到的。因为一个又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志,相处的
本来很好,用现在的标准和叫法,已经堪称“朋友”了,可是,就因为我向他们宣传了
毛泽东思想,肯定老人家的功绩,痛批毛主席晚年糊涂,仍然恋政不放权必然出错论,
称道了人民公社等“三面红旗”,怀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平等的
氛围,对那场“浩劫”说点儿公道话,就引起了他们的反感而离我而去。我不隐讳,在
“他们”之中也不乏“她们”,可是我把她们视为朋友却不是当下所谓的“女朋友”。
在我眼里,注重的不是异性,而是“党性”。只要合乎党性的思想、行为我都赞成,自
然视其行为人为同志。在人的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的今天,不是同志的都能成其为
朋友,那么我们能够堪称同志的人为什么不能互称...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38
ZT: 时事的解读 - 读了它,重庆乃至中国的事就好理解了
******
历史上一个怪案子 --- 作者: 特务啊
这个案子一直困扰着我有好些年头了。大概有二十多年吧。自从那疑云索绕我心头后,
我一直在注意这方面的
点点滴滴能读到的公开信息。这里我特意强调是公开的信息。因为一开始我得要给读者
一个交代。免得以为我
有什么秘密的信息来源。我是学理工的。写这类东西不是我的专长。况且,我还得养家
糊口,不可能全职进行采
访调查。没那资源。而且,对这个案子,如果调查它陷得太深,还有那么一点对自身的
安全但心。我不想成为江
南第二。所以首先要声明一下。我在这里谈到的。都是从公开渠道得到的信息。加上合
理的推理。胡适说过,大胆
假设,小心求证。我要改为:合理假设,严密推理,仔细求证。虽然我在这里,匆匆忙
忙粗糙地写下以下这些事实
与看法,但我相信我的判断。仔细求证还应该更严密细致,出于显然的原因,只能到此
为止。希望大家补充。有内
幕的,爆料上来。
事情得从一个电视节目说起,美国有一个电视频道是我最喜欢的,那是《历史》频道。
刚来美国时,历史频道正好
在播送一个有关越南战争的系列。其中有个细节特别...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39
比较长,读起来还挺有趣的。
http://note.youdao.com/share/?id=01b7af90cba73e80e50fc31ba2a110
昨天晚上, 崔永元和方舟子在微博掐起来了。起因是一截老玉米。
2013年9月7日,我去北郊参加了由方舟子建议举办的,由基因农业网操持的一
个关于转基因玉米的品尝活动。那天我打车去晚了。一截生硬的老玉米,我在嘴里嚼着
,我开玩笑说,这什么转基因玉米啊?难道你们把坦克的铠甲转到玉米里面去了吗?怎
么这么硬啊?
众人笑而不语。方舟子说这是做饲料用的不是直接给人食用的。
啊呸……
不期这件事情陆续发酵,引出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我的两个老朋友
半夜掐架大概就属于这一类。
今天一大早,腾讯编辑呼叫我,问我对昨天晚上的事件什么看法。我迷迷糊糊
地答道,不知道他们两个掐架啊,没有看他们掐架的内容,哪里会有什么看法呢?
……
匆匆看过之后,以下是我对腾讯编辑所提问题的回答。
问,司马老师昨天晚上你在干什么?您觉不觉得有点奇怪...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40
原标题:神童母亲忏悔录
儿子两岁识千字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却遭退学
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
这是一个有关神童和他母亲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
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
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
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硕博连读。
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
,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从此,“神童”魏永康和母亲曾学梅,就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 张丹
2003年,魏永康被学校劝退时,怒气冲冲的母亲曾学梅来到北京。“我当时恨不得
他死了才好。”曾学梅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
死!”
“神童”儿子
●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1岁3个月大的魏永康写下了七八十个不同的字。
是什么让母亲讲出如此绝情之语?故事还要从1984年的冬天说起... 阅读全帖
b*****9
发帖数: 8922
41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合集] 读庄子,思海归。(ZZ)
☆─────────────────────────────────────☆
outcry (outcry) 于 (Sat Aug 14 17:31:46 2010, 美东) 提到:
读史有感(庄子之大盗)
庄子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你害怕小偷,把钱紧紧地锁在箱子里,可真正
的大偷,却会连箱子都跟你一起背走,把钱放在箱子里,那不过是为了大盗
省去了麻烦。从某些方面来看,这概括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仍不失为极深
洞察。那个小偷能偷几千亿美圆,但美元一贬值,登时美国的债务就少了几千个亿,于是那些
人就成为了救市的英雄。中国也一样,用不着去抢银行,把房价一涨,自然就把你银行
的钱抢走许多,那些人一样是社会精英,成功的企业家。
而且你自己还要赶紧帮着抢,其实抢来抢去,都不过是在抢自己罢了。
实际上美元贬值对我们这些人影响最大,真正的富翁,两千万变成一千万,还是有钱人
;穷人根本没有什么存款,不会有什么影响;而我们有个十万,变成了五万,就叫真正被偷了。
当银行存款的数目在增加,太太自然总是很高兴。我这人喜欢发牢骚,就说:那个增加
不过是假的,美元贬值早就超过了你...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63
42
文科的,不是很了解哦。回国的话,几个都差不多。
在新加坡的话,可能读传播吧,然后在新加坡当记者,不行就回国当记者,回国进高校。
现在NUS,NTU的进高校,已经很难了。
劝你别在新加坡读,一读准后悔,去美国读一个,然后回国进高校的可能性比较大。现
在新加坡的博士也差不多要5年,和美国的一样时间,毕业了很多人做千年老薄厚,怎
一个悲惨了得。NUS毕业了,跟老板做三五年薄厚,换去NTU接着做个3五年,再去澳大
利亚做个3五年,最后消失了。看见好多四十七八岁了还在做薄厚的,不知道为啥?
我觉得你,去美国读个博士,去澳大利亚,或者新加坡当教授,当不了,然后回国。文
科的,去读经济、金融的出路比较好。心理学什么的,我觉得不怎么样。
P****e
发帖数: 389
4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谭复生诗文笔记
自序
—— 题《莽苍苍斋诗卷》
秋花漫楚岗,一雁起沅湘。
云涌邀折翼,渊深候引吭。
扁舟鱼龙语,杯酒莫邪光。
忽梦奇男子,蘼芜随梦长。


第一次听说谭嗣同的名字,大约是在中学的历史课上。那时我对戊戌变法到底要干什么
,六君子中那五个是谁等等,都一概敷衍着乱背,眼睛只在扫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
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诗时,小小被灼了一下,从此就记住了谭嗣同这个人。但对于他
生死以之的事业,却仍旧漠不关心。后来我又听说,这两句诗也是他去世后被康、梁改
过的,谭君的原作是“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功罪后人论”。
假如改诗的说法是真的,那么我便对他一无所知了。
这种一无所知又似曾相识的状态保持了近二十年。有一天我在答疑室里读《清词三百首
》,正看到清末,龚自珍之后,诸派皆如虫鸣衰草。苏辙倘在,大约又会来一句“此真
亡国之声也”吧?于是又出了陈廷焯辈,穷极无聊之下,把前人词当作政治谜语从新解
读一番,读出了忠君爱民的深意,便感叹世风不古,今人已不再把跑步进入原始社会作
为自己的治世之梦云云。
忽然有一首词叫我眼前一亮——那是首《望海潮》的词牌,附题“自题小照”: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4
☆─────────────────────────────────────☆
SeeU (See you) 于 (Sat Nov 13 13:36:58 2010, 美东) 提到:
刚开始听开印法师讲《摄阿毗达摩义论》。录音中提到,一位法师告诉他,他所见过的
人,读过论典的人讲佛法比较精确。他也觉得多半如此。
印度或南传的论典,不论是部派,唯识,还是中观的,能读通一部,对佛法的认识会全
面准确的多。
像藏传格鲁派考格西的方式,是更严格的训练。我见过几位 Geshe,回答问题都很严谨。
好好学习一部论对听闻正法,如理思维很有帮助。
☆─────────────────────────────────────☆
runsun (runsun) 于 (Tue Nov 30 07:15:51 2010, 美东) 提到:

古代的什么三藏法师经律论全搞通了?
我印象当中就是一个玄奘,但是自己搞的唯识宗却很快灭亡了。
中国就是一些半吊子禅师比较能吃得开,只要敢说,再加上一些比较古怪的作风,那就
是大牛了。
另外在南传,论藏被认为是属于佛陀所说的,地位非常的高。
这里SeeU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Mon Aug 22 00:58:36 2011, 美东) 提到:
(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
。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
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
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
。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
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石记:观色无常,则于色贪欲断。观受想行识无常,则于受想行识欲贪断。
问题:是欲贪断,还是五蕴断? 还是两者是一回事?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22 01:14:46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172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实观——阿姜查《无常》
先把无始无明的问题放一放,请教一下“内观”。我总觉得这“内观”和我们普通的自
觉自知有不同之处,但无法描述,只能用例子来说明。
当你听了一个笑话,并觉得很好笑,这时你会开始观察么?“我为什么觉得好笑?什么
是好笑的感觉?这个感觉是缘什么生起的?这个笑话是怎样与五蕴六入处相互作用并让
我觉得好笑的?”
这样的话你还会觉得这个笑话好笑吗?这种不好笑的感觉和笑话本身不让你觉得好笑一
样么?
当一部电影有一处有让你感动并流泪,这时你会开始观察么?“我为什么感动?什么是
感动的感觉?这个感觉是缘什么生起的?这段镜头是怎样与五蕴六入处相互作用并让我
感动的?”
这样的话你还会感动吗?这种不感动的感觉和这段镜头本身没打动你一样么?
当读一篇论文时,你会开始观察么?“我怎样理解该论文的观点的?什么是理解的感觉
?这个理解是缘什么生起的?这段文字是怎样与五蕴六入处相互作用的并让我理解的?”
这样的话你还能读得进去吗?这种读不进去的感觉和文章本身太艰涩的而无法读懂一样
吗?
。。。
反之,听了一个笑话觉得不好笑,再怎么观察这种不好笑的感觉,也不会笑出来;看了
部电影觉得不感动,再怎么观察也感动不起来;读一...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172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实观——阿姜查《无常》
先把无始无明的问题放一放,请教一下“内观”。我总觉得这“内观”和我们普通的自
觉自知有不同之处,但无法描述,只能用例子来说明。
当你听了一个笑话,并觉得很好笑,这时你会开始观察么?“我为什么觉得好笑?什么
是好笑的感觉?这个感觉是缘什么生起的?这个笑话是怎样与五蕴六入处相互作用并让
我觉得好笑的?”
这样的话你还会觉得这个笑话好笑吗?这种不好笑的感觉和笑话本身不让你觉得好笑一
样么?
当一部电影有一处有让你感动并流泪,这时你会开始观察么?“我为什么感动?什么是
感动的感觉?这个感觉是缘什么生起的?这段镜头是怎样与五蕴六入处相互作用并让我
感动的?”
这样的话你还会感动吗?这种不感动的感觉和这段镜头本身没打动你一样么?
当读一篇论文时,你会开始观察么?“我怎样理解该论文的观点的?什么是理解的感觉
?这个理解是缘什么生起的?这段文字是怎样与五蕴六入处相互作用的并让我理解的?”
这样的话你还能读得进去吗?这种读不进去的感觉和文章本身太艰涩的而无法读懂一样
吗?
。。。
反之,听了一个笑话觉得不好笑,再怎么观察这种不好笑的感觉,也不会笑出来;看了
部电影觉得不感动,再怎么观察也感动不起来;读一... 阅读全帖
m********l
发帖数: 791
48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
本人是在一个midwest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university读硕,目前在读统计和CS的dual
MS Degree。学校统计排名倒数,自己是本科机械背景出身的,在目前学校的IE系念了一年的
PhD,quit转系了之后来来到了现在的program. 自己的统计数学背景一般,因为是机械
出身的,编程也很薄弱,出于就业的考虑来到了现在的program。目前自己的第一个学期刚
结束。另外,本人今后也是不准备往学术界发展。
====================================
本来我的初衷就是学好statistical programming,Master毕业然后去CRO或是银行啥的
做个data analyst,或者在CS这几年锻炼一下编程做个码工啥的。由于目前也没有找工的经
历,因此对我今后的就业方向也阐述的比较模糊。但是自己的最近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想继
续读个PhD:
1. Master找工作还是location很重要,目前学校的地理位置对于统计实在是不理想。
但是PhD对地理位置反倒没有太高的要求,看的还是自己的实力。
2. Master...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5352
49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合集] 想读个master, 该抓哪一头?
☆─────────────────────────────────────☆
kwlsm (kwlsm) 于 (Sun Sep 25 02:10:48 2011, 美东) 提到:
在家做了好几年全职妈妈,如今两个小孩分别上幼儿园和小学了, 所以想重新读书找工
作。以前本科和硕士都是学物理的,但没有在美国读过书,也觉得自己不擅于做研究,
所以想换个好找工作的专业。目前想读的是统计或者会计。
以前考的GRE到明年11月满五年,数学和Verbal分别是800和500,写作3.5好像。虽然分
不高,但也不想重考了,带两个小孩考试太辛苦。 所以想今年年底申请,那就意味着
至少1月前要考好托福。托福以前也都考过,但都过期了(3年半前考的),也就89分。
阅读,听力分数还行,可口语,写作就17,18分。现在要重考得话,还是怕writing和
Speaking。 想申请离家近的UCLA的生统master, 但人家的writing和Speaking单项要求
很高(25和24),再加上自己在家复习也效率不高,所以挺愁的。
认识一个朋友,刚刚去这个学校读这个专业,我知道其实她托福的单项都没过,但...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7045
50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5月不读书,6月徒伤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nter 俱乐部 】
发信人: Milito (曾哥最天使~纵笔肆狂言), 信区: Inter
标 题: 5月不读书,6月徒伤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4 06:38:44 2011, 美东)
标题借用哈我一朋友的感慨,顺便再多抄两句他的:
世界如此广袤,书斋如此狭小,谁neng钻进去,又neng坐下来?
废话说完,开始正题。。。
1 首先要推荐的是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
以下是我为它写的书评,没有剧透,放心阅读。不过那天喝高了,有点语无伦次。。
http://www.mitbbs.com/clubarticle_t/StoneStory/156963.html
我很少喜欢看小说的,不过这个我可是买了纸书的
我认为这是钱德勒7部长篇小说中嘴好的一部,尽管我只读了这个和长眠不醒。。。^_^
后来贝大妈搜索到了此书和其它钱德勒作品的epub爱风版,可以导入ibook和stanza读。可以在等飞机的时候看。我以前都是带纸书的。不过经常发现自己想看的并不是带的那本。有了爱风版就方便多了。
贝大妈找到的网站是:
http://www.coay...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