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总指挥部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j
发帖数: 6435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共军战胜国军
没有右路军参谋长这一说吧. 只有随右路军行动的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
x***u
发帖数: 6421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线建设的决策过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umu (朽木☀江湖夜雨十年灯),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三线建设的决策过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 23:17:23 2010, 美东)
揭秘:毛泽东提出“三线”构想的深层原因
2010年11月03日 09:56:11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红墙知情录(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尹家民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红墙知情录》(全三册)作为《红墙见证录》的姊妹篇,以亲历者的口述,知情
者的笔录,平实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重大决策的幕后
故事,重大时刻的动人细节。
以下为《红墙知情录(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节选。(孙琳)
1964年的一天,毛泽东站在巨幅中国地图前问周恩来:“你说的那个地方叫什么名
字?”周恩来回答道:“那里荒无人烟,只有漫山遍野的攀枝花……”毛泽东听罢,脱
口道:“那就叫它‘攀枝花’。”
毛泽东“三线”构想的深层原因
所谓“三线”,是毛泽东亲自划分的,他按战略地位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
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一线、二...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3
(一)屠城背景
南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古称邕州,简称"邕",别称"邕城",碧绿的邕江穿城
而过。历史上的南宁属百越领地,自古以来,南宁就是中国南部著名商埠和主要物资集
散地。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市成为自治区首府至今。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旖旎
、充满诗情画意的南国名城,可谓是"半城绿树半城楼",有花园城市的盛誉。
60年代 韦国清(右)与周恩来在广西
1968 年的南宁,已然杀机四伏。虽然南宁市革委会在4 月13 日成立了,但两派的斗争
仍然没有停止,其原因是南宁市革委会实际上是偏向于"联指"一派的,这就遭到"四.二
二 "派的反对。在此种情况下,市革委会和区革筹、广西军区对待两派不能一碗水端平
,而是重复了1967 年时支一派、压一派的错误,这就进一步激化了两派的矛盾。"四.
二二 "派抵制革委会的错误,批评革委会,"联指"派和革委会的领导们认为这是"反对
新生的红色政权",要求与之坚决斗争。由此,两派的矛盾和斗争就急剧加速了。
韦国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次会议上讲话
广西"四.二二 "派的确是激进的造反派组织,他们认为不平等的事必欲拼死抗争。面对
"联指"派的...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4
☆─────────────────────────────────────☆
ssgo2008 (bear2008) 于 (Fri Nov 12 00:25:21 2010, 美东) 提到:
(一)屠城背景
南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古称邕州,简称"邕",别称"邕城",碧绿的邕江穿城
而过。历史上的南宁属百越领地,自古以来,南宁就是中国南部著名商埠和主要物资集
散地。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市成为自治区首府至今。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旖旎
、充满诗情画意的南国名城,可谓是"半城绿树半城楼",有花园城市的盛誉。
60年代 韦国清(右)与周恩来在广西
1968 年的南宁,已然杀机四伏。虽然南宁市革委会在4 月13 日成立了,但两派的斗争
仍然没有停止,其原因是南宁市革委会实际上是偏向于"联指"一派的,这就遭到"四.二
二 "派的反对。在此种情况下,市革委会和区革筹、广西军区对待两派不能一碗水端平
,而是重复了1967 年时支一派、压一派的错误,这就进一步激化了两派的矛盾。"四.
二二 "派抵制革委会的错误,批评革委会,"联指"派和革委会的领导们认为这是"反对
新生...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5
你就不懂在那里胡说,继续。扯什么的淡呢?唐朝贞观元年到贞观四年还连续四年大旱
呢,为什么就说丁戊奇荒是有名的大灾,贞观元年那次没算?你知道灾荒旱灾水灾蝗灾
等都不一样,如果轮番上阵更不一样,在什么地区不一样,是不是在同样地区连续受灾
也不一样?你知道91年到95年的所谓连续受灾是什么情况?你就不能查查资料去?张嘴
就凭着你的立场和屁股位置胡说?
还老天爷很明白,这三年不算什么?真是啥都当游戏数字看了。另外告诉你,这篇文章
后面还有,只是我选了灾情部分,后面讨论的是人祸部分,最终人家定性的是有人祸,
有天灾。这么大的灾荒不算什么,搞笑了。再给你转一个文章,里面也是各种应用数据
都是表明了出处的,你不相信就去查原始资料。
1959-1961年全国干旱灾害探讨述评
一、灾害状况与灾情概述
1.灾害状况
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全国性旱灾,从气象、水文、农业、民政和统计
部门记录的原始资料文献看,这是建国以来第一场连续多年的干旱灾害。按照国家气象
局分析发布和出版的权威性资料文献[1],水利部统计归纳的资料和研究出版的专著[2]
,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汇编的《中国灾情报告》[3],概...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6
"密电"问题产生的过程
1937年3月,延安发起了大规模批判张国焘运动。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
出了一段举座为之震惊的话来:"张国焘在分裂红军问题上做出了最大的污点和罪恶。
左路军和右路军的时候,叶剑英把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
。因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如果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
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66页
)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密电"之说的源头。
1951年8月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在对"巴西会议"的注释中,有这样
的叙述:"这时,张国焘率领一部分红军和中央分裂,不服从中央的命令,并企图危害
中央。中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脱离危险区域,并率领服从命令的红军向陕北前进。"(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根据1952年8月第一版重排本,1966年改横排本第
501页)这里的"企图危害中央"、"脱离危险区域",就较"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大
大地跨前了一步。
"文革"前后,时任沈阳空军副司令员的吕黎平说得更为具体:"密电"是他亲自参与
译出的;"密电"内容性质...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7
zz永远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徐向前
《人民日报》1977年9月19日第1版
在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无限怀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
毛主席亲手缔造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和我们的国家。半个世纪以来,毛主席在创建
我军的艰辛历程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毛主席建军路线的重要原则
之一,就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主席明确地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
不容许枪指挥党。”这是我军能够永不改变人民军队性质,不断夺取革命胜利的根本保
证。今天,我们缅怀毛主席的光辉业绩,重温毛主席的教导,更深刻地认识到:只要阶
级和阶级斗争还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柱石——人民军队,就应该存在,毛主席规
定的党指挥枪的原则,就必须永远坚持。作为跟随毛主席革命多年的“老兵”们,应该
成为忠实地捍卫和执行这个原则的模范。
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六年,我们全党
全军在毛主席领导下,同张国焘展开了一场严重的路线斗争。回顾这段历史,吸取正反
两方面的经验,是非常有教益的。
一九三五年一月初,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
全军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8
http://www.searchina.net.cn/UserBlog/Default/log.asp?logid=1364
1958,福建厦门,麻雀被列为公害之一,随时遭到捕杀
极其荒唐雷人的一首《麻雀诗》: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塌下来你不管。
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
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
麻雀麻雀气太娇,虽有翅膀飞不高。
你真是个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
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
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
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拍马屁文人郭沫若
“社员同志们,消灭麻雀是毛主席、党中央交给咱的政治任务,咱大队要家家户户齐动
员,男女老少都上阵,做到人人手里有弹弓,不会使弹弓的就敲铜锣,没有铜锣的就敲
脸盆,没有脸盆的你就扯脖子喊,喊,人人都会,是不?干啥啊?你说干啥?就为了吓
唬麻雀那狗东西!大家要记住一条,不让麻雀落地,落树枝上、房檐上也不行,累死那
些个糟蹋粮食的小兔崽子!”(《旧事》第7期)
在首都北京,全市300万人民总动员,1958年4月19日那天,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鞭炮
齐鸣,像是在...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杨迪之子三谈“毛岸英之死”
作者:北京杨子
发表日期:2011-1-14 9:51:00
三.答疑
拙作《杨迪之子谈毛岸英之死》在网上发布后,原本打算就此歇了,不再说什么。可是
,众多跟帖旋即而到,支持的,反对的,各说各理煞是热闹。静心观察一下,我发现还
有不少网友对有些细节尚存疑惑,同时另有几篇评论、回忆的论点讲述,也存有颇多的
谬误,就感觉很有再说几句的必要,算是对上一篇文章的补遗吧。
1,关于“蛋炒饭”引来了美机的轰炸
总看到一些网友争论不休,议题就是,“毛岸英等人生火做饭,招来了美国飞机的轰炸
”。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也不是这样的,客观地说,毛岸英的牺牲应当是一个偶然事件。
在出事的前一天傍晚,志司的领导和有关人员都看到一架美机在志司上空盘旋良久。当
时它虽没有什么特别的动向,但却引起了大家的警惕、担心:志司是否暴露了目标?美
机近期是否会来空袭?于是,志司首长当晚便发布了防空预警,规定了若干防空纪律。
第二天,美机果然临空轰炸,致使毛高二人不幸牺牲。
不错,杨迪在巡查时是看到了“烟筒冒烟”,但根据事前事后的情况判断,美机的这次
轰炸是例行飞行,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也就是说,美军实际上并没有因“烟筒冒烟...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10
一段永难忘怀的亲身经历
——当年点騐延安共军印象记
退 思
这是五十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一段重要往事;今日旧事重提,仍不失其珍贵真实的价值。
记得民廿六年(一九叁七)春,亦即西安事变过後,七七事变之前,南京国府军委会决
定收编在陕北延安的共军,是年一月间发表顾祝同为「西北行营主任」坐镇西安。稍後
即决定由中央党政军各部门遴选必要人员,会同陕西省地方人员组成一视察团,赴陕北
延安作一次实地视察。以为尔後处理该区军政问题的参考。
先从南京飞西安
大约是一九叁七年二月末,军事委员会指派涂思宗中将为视察团团长,令他率领中央遴
派的视察人员先赴西安;到达西安後,则请示行营主任顾祝同决定行止。笔者是时服务
於军事委员会调统局,被指派为中央视察人员之一,并用涂团长随从参谋的名义,随涂
氏一行赴陕北考察。
我於奉派后,即请示涂团长:「何时起程?乘何种交通工具?」
涂先生说:「已决定乘飞机,起程日期还未定,但必在叁两日之内,请等候通知。」
大约是叁月初的一天下午,便接到涂先生的通知:「嘱於翌晨到飞机塲集合,一同乘专
机,由南京直飞西安。」
次日晨,我随涂先生提前先到飞机塲,与其他人员会合後,上机直飞西安。到...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志丹之死
1935年2月,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5月,红26军、红27军会合
后组成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7/content_694190.htm
你还装上瘾了,非要我google不可.
我跟你说了,这些具体字眼压根没意义.关键是他前后的地位落差.

西北军委主席。这些人抄错误答案抄得不亦乐乎。
g****t
发帖数: 31659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志丹之死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7/content_694190.htm
1935年2月,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5月,红26军、红27军会合后组成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

LINK
f********t
发帖数: 6999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洪泽湖水位下降致明祖陵地宫拱门重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00:56:27 2011, 美东)
洪泽湖水位下降致明祖陵地宫拱门重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0日04:09 扬子晚报
江苏大旱
宜兴高淳盱眙出现特大干旱
本报讯 当下省内出现的旱情,从时间上看并非孤立的。昨日,记者从省防汛抗旱
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去年10月至今,江苏出现少有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局面。据统计,
今年1月以来,全省降雨严重偏少,特别是江淮之间、苏南地区,降雨量为近60年来最
小值,全省主要江河湖库的水位,普遍比常年同期偏低,洪泽湖水面比去年秋天小近1/
6。当下我省河湖水库蓄水严重不足,面对下月初的水稻插秧用水高峰,省防指下发紧
急通知,要求抓紧调水补充河湖库水源,杜绝水源流失,严禁小水电站擅自发电,确保
城乡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据介绍,今年1月以来,全省降雨严重偏少,特别是江淮之间、苏南地区,降雨量
为...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14
第57军
1937年11月,缪徵流的第57军奉命驻防南通、启东、海门、如皋、靖江一线的
江防要点。112师在无锡附近与敌接战,紧接着又参加了巩卫江阴、固守镇江的战斗
,损失较大,师长霍守义负伤,全师撤往江北。12月10日,112师开赴南京前线
。12日,日军向南京发起总攻,112师671团、673团在南京城北长江一线阵
地阻击日军,伤亡惨重。第112师副师长李兰池在率队冲锋时于南京太平门附近中弹
壮烈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谥为少将。
11月间,第57军的第111师在靖江、扬州一线抗击登陆日军,打响了靖扬之战,
几次战斗均极为激烈。11月25日拂晓,日军以猛烈炮火轰击长江北岸111师阵地
,占领施家桥,掩护大批日军登陆,旋又占领了都天庙。111师333旅的万毅部全
部退守横沟桥。上午8时,日军沿扬州城公路向333旅阵地冲击,111师师长常恩
多亲率两营官兵与敌浴血奋战。酣战之际,常师长又果断地命令662团出击,连续击
退日军步兵的三次反攻。日军遂调来坦克在前面开路,后继以步兵再次冲向111师阵
地。常师长指挥士兵以平射炮和集束手榴弹向敌坦克猛轰,并以猛烈火力向日步兵射击
。战至下午4时,日...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15
揭开历史的迷雾,抗日英雄赵侗被八路军伏击致死的真相(组图)
本文试图分析当年抗日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儿子赵侗被伏击背后的真相. 由于众所周知
的原因, 相关的资料并不容易找到。目前的资料全来自于网上的信息,且文章出处和内
容真实性有待查证。仅供政治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探讨之用。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加
以讨论和指正。
1. 关于赵侗
赵侗(1912年-1939年),原名赵连秀,一作赵同,满族,中华民国时期抗日将领,辽
宁岫岩人。 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物理系,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参加学生运动,
南下南京,参与反对不抵抗政策的游行。珍珠桥惨案发生后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与苗
可秀等人前往北平组织“东北学生军”。
1932年,赵在母亲赵洪文国的支持下,毁家纾难,参加邓铁梅部义勇军,成功说服李子
融、刘景文等人同邓合作。1934年2月1日,与苗可秀等离开邓部,独立成立少年铁血军
。不久,在日军的围剿下,邓铁梅牺牲,少年铁血军遂成为辽宁南部主要抗日力量。
1934年,日军抓捕了赵的父母,威逼其投降,被拒绝,后赵以手中的汉奸姜人杰与其交
换。1935年7月25日,苗可秀被捕牺牲。
1936年1月25...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里有张国焘回忆录买啊?
“密电”问题产生的过程
1937年3月,延安发起了大规模批判张国焘运动。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出了
一段举座为之震惊的话来:“张国焘在分裂红军问题上做出了最大的污点和罪恶。左路
军和右路军的时候,叶剑英把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
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如果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的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66页
)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密电”之说的源头。
1951年8月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在对“巴西会议”的注释中,有这样的
叙述:“这时,张国焘率领一部分红军和中央分裂,不服从中央的命令,并企图危害中
央。中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脱离危险区域,并率领服从命令的红军向陕北前进。”(《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根据1952年8月第一版重排本,1966年改横排本第501
页)这里的“企图危害中央”、“脱离危险区域”,就较“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
大大地跨前了一步。
“文革”前后,时任沈阳空军副司令员的吕黎平说得更为具体:“密电”是他亲自参与
译出的;“密电”内容性质...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17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总调度长安路生:安姓的起源
一、姓氏源流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孙安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自行
为政的国家,长时间跟中原没有关连,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安氏。一直到汉朝时,才
重归中原,我国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3、出自他姓或赐姓安氏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下同),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
② 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
③ 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
④ 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
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
国(古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
,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
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仲公上交贺龙信的前前后后
·李幼华·
我是李仲公的女儿。现旅居德国,为德籍华人。李仲公与贺龙过去历史舞台上的一
段小插曲,而今却变成了一个大话题。现在,中国大陆境内的许多报刊杂志及网页上,
均可以看到“贺龙受害始末”、“李仲公为什么诬陷贺龙”之类的文字。近年来,我清
理父亲留下的笔记、文稿之类的遗物,加上我对这一事件的亲闻亲见,并走访了一些健
在的当事人,有必要站出来说一说这件事情,作为一面之辞公诸于众,供历史研究者参
考。

父亲李仲公是贵州贵阳人,十八岁考入北京法政学堂。1913年底受汤化龙、孙洪伊
进步党资助,与李大钊等人东渡日本留学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回国后担任教育
部编审员、众议院首席秘书,与李大钊等人共同创办《晨钟报》。1918年应黔军总司令
王文华之邀回黔,任黔军总司令部参赞和贵州政治会议委员,参加过护国、护法诸运动
。1922年。父亲再次东渡日本继续完成早稻田大学学业。此时。父亲胞弟、我的五叔李
侠公正留学日本明治大学,父亲与黔籍学生周逸群(日本庆应大学学生)、毛景周(日
本士官学校学生)等人结识。1924年2月回国参加国民革命,东征时担任东江绥靖委员
会秘书长。与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共产...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20
再说一遍,秋收的主力是武汉国民政府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是叶挺
独立团的直系血脉,从总指挥卢德铭,师长余洒度包括三个团长往下都是行伍出身、身经
百战、经历多年北伐的职业军人。具体请参看司马戢写的一棹人千里。
s******8
发帖数: 7105
21
黄永胜和叶群的真实关系
2006-11-01 21:25
现在网上给林彪翻案的人不但把林彪给描述得一尘不染,而且把这种范围也扩大到了林
彪原来手下得四大金刚身上,比如说到黄永胜时,有些人就认为黄永胜和叶群的荒唐事
属于子虚乌有,根据就是因为黄永胜已经变成了阶下囚,而叶群也暴尸荒野。那么,我
们不禁要问一问,是不是说某人成了阶下囚或者政治上的失败者,他的某些罪名就一定
是强加给他的呢?是不是某人死掉了,他生前的某些事实就可以一风吹了呢?我们就不
妨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看一看历史上的黄永胜和叶群的实际关系吧。
关于黄永胜和叶群的事情涉及到一个当事人的问题,到底谁看见他们乱搞了呢?但是,
没有当事人的前提下,法律还承认相关的旁证。目前最为有力的旁证是叶群的亲生儿子
林立果对叶黄之间的通话进行了录音。
有人或许问这个录音会不会以后为了批判林彪、黄永胜而费尽心机制造的伪证呢?从目
前披露录音带也就是听过录音带和参观过林立果住处的当事人的回忆看,录音带不是刻
意的录音叶黄之间的另类通话的,而是包括其他人和叶群之间的通话,换言之就是说林
立果偷录叶群的电话已经是由来已久,至于林立果为什么这样做,恐怕只有...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2130
22
一、壮丁多被征去当红军,苏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1、“全苏区大约有二三万担红属的田荒芜着(瑞金全县红五月底止,约有二千七百余
担未
莳)……原因除了当地耕田队的消极怠工在以外,有些地方确实是因为劳动力缺乏”(然
之,《把优待红军家属工作彻底改善起来》,《斗争》第66期,1934年6月30日)
2“(万泰县的刘士进)两个儿子都当红军,分到的六十二担田,前年已荒了十担,今
年又
荒了六担……现在有好久没有米吃。”(《铁锤向着窑下区》,《红色中华》第204期
,1
934年6月19日)
二、“扩红”的手段粗暴
3、“城市少共市委组织科到群众家去宣传当红军,如发现家里动员对象不在家时,便
认为
是逃跑了,是‘反革命’了,于是甚至把其家属捉起来。石碧区个别乡召开扩红动员大会
时,群众进入会场后,即把门关上,开会动员后让群众‘报名’,不肯报名的人,便不准
他离开会场。方田区军事部长把不去当红军的群众,派人用梭标解到区苏去。”(《宁化
落后的原因在哪里?》,《红色中华》第238期,1934年9月26日)
4、“在扩大红军工作中,强迫命令是常见的事,如若谁一次开了小差,那就非绑起来
不可
……这种命令主义...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3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05/25/c_12138724.htm
2010年05月25日 10:38:20  来源: 人民网
贺龙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陷害,其中一条十分重要的罪名是说他曾“通蒋”,
向蒋“说情”“乞降”。而进行如此恶毒陷害的关键人物,是国务院参事室原参事李仲
公。那么,李仲公为什么要陷害贺龙呢?
作为蒋介石亲信,李仲公差点被贺龙所杀
1925年4月,任澧州镇守使时的贺龙
李仲公,曾是一个十分反动的人,后投机革命。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他被任
命为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处处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1927年,宁汉分裂。蒋介石、汪
精卫两人都在积极做争取对方手下军队的工作。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头,李仲公为蒋介石
出了不少主意,他重点拉拥护汪精卫的军队,意图使这些军队反戈一击,站到蒋介石一
边来。在1927年初到重庆策动刘湘拥蒋反共之后,李仲公又来到汉口,准备策动驻扎在
汉口的一些将领拥蒋,反对仍打着拥共招牌的武汉国民政府。当时,贺龙的部队归属于
唐生智指挥,而唐生智拥护汪精卫。汪精卫仍然打着革命的旗号,仍然表示继承孙中山
的革...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4
谁在西安事变后“坑”垮东北军:不是蒋介石
作者:杨奎松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扣。蒋介石决定全面控制陕西及贯穿陕
甘两省的主要交通线,中央军大举西进。蒋介石与东北军及十七路军关于两支队伍撤军
的谈判陷入僵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刚刚平息了的内战的烽火,转瞬间又重新在西北
燃烧起来。
红军积极主张联合抗日,不愿参加对蒋作战。东北军高级将领和杨虎城对战与和摇
摆不定。而东北军中下层军官强烈要求张学良回陕,否则,坚决与中央军作战。
红军不愿参加作战的态度,根本上阻止了杨虎城的摇摆。
中共代表关于红军不愿参加作战的表态,迅速在西安左派军官内部传开,一时间东
北军、十七路军的军官中间,都出现了关于“红军出卖朋友”的不满言论。1937年1月
30日中午时分,又有几批军官前往周恩来等中共代表驻地表示强烈抗议。这种情况不能
不引起周恩来等人的担心。周恩来估计东北军高层将领至今态度不够明朗,而无论东北
军,还是十七路军,部队很大程度上都控制在这些中下级军官的手中,三位一体(红军
、东北军、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最巩固的部分原来也是建立在与这些中下级军官...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5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01
2012年01月06日07:47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尹家民
核心提示:他向王金岭哀求道:“王参谋,你给我向毛主席打报告,向周总理打报告,
权当历史上不曾有我彭德怀,权当不认识我,让我回老家当农民吧!如果我的罪大于功
,就干脆把我处决算了!这里我实在呆不下去了!”
本文摘自《红墙见证录(一)》,作者:尹家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春去秋来,中国的历史在曲折中前进。1965年9月21日,彭德怀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
请求允许他回农村去。彭德怀的信当天下午便送到毛泽东案头。毛泽东看信后,于23日
早7时半,叫秘书打电话给彭德怀,约他8时半前去谈话。彭德怀谨慎了些:“主席习惯
晚上工作,上午要休息,我晚上去吧。”秘书答:“叫你上午就来吧!”
彭德怀即乘车前往,8点15分到达颐年堂,毛泽东已在门口等候,看到彭德怀过来,远
远就伸出了手。
两人握住手,打量着。毛泽东的目光扫过彭德怀黑瘦的面容,斑白的两鬓,似生伤感,
说:“几年不见,你显老了。”
彭德怀勉强笑了笑:“...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6
谌旭彬: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
读书笔记: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
终于读完黄道炫先生的新著《中央苏区的革命》(社科文献出版社),收获颇丰,尤其
是对江西苏区百姓在“革命”笼罩下的真实生活,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著作史料引用丰
富,许多未曾见过,分享几例,从中不难窥见1930年代江西苏区,在“革命”辉煌表象
下的民生实况。
一、壮丁多被征去当红军,苏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1、“全苏区大约有二三万担红属的田荒芜着(瑞金全县红五月底止,约有二千七百余
担未莳)……原因除了当地耕田队的消极怠工在以外,有些地方确实是因为劳动力缺乏
”(然之,《把优待红军家属工作彻底改善起来》,《斗争》第66期,1934年6月30日

2“(万泰县的刘士进)两个儿子都当红军,分到的六十二担田,前年已荒了十担,今
年又荒了六担……现在有好久没有米吃。”(《铁锤向着窑下区》,《红色中华》第
204期,1934年6月19日)
二、“扩红”的手段粗暴
3、“城市少共市委组织科到群众家去宣传当红军,如发现家里动员对象不在家时,便
认为是逃跑了,是‘反革命’了,于是甚至把其家属捉起来。石碧区个别乡召开扩红动
员大会时,群众进入会场...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章伯钧为啥不给平反?
1927年8月章伯钧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11月南昌起義失敗
后,到达香港,从此脱离中共。追随邓演达创建“第三党”(即現在的中國農工民主黨
)。1933年参加福建事變。事變失敗後流亡日本。1935年,从日本回香港,改组“第三
党”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提出过《请结束
党治,立施宪政,安定人心,发扬民力而利抗战案》著名提案。1941年3月29日中國民
主同盟秘密成立,是五人常务委员会之一员,章兼任组织部长。1945年1月,民族解放
行动委员会在重庆创办的《中华论坛》出版,章任主编。1947年2月,中华民族解放行
动委员会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章伯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國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
交通部部长,《光明日報》社社長。1957年在“大鸣大放”中提出批评共产党的政治见
解,建议实行“两院制”,被指为要搞“政治设计院”(1957年5月22日《人民日報》)
。1957年6月8日成为中...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8
揭开历史的迷雾,抗日英雄赵侗被八路军伏击致死的真相
本文试图分析当年抗日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儿子赵侗被伏击背后的真相. 由于众所周知
的原因, 相关的资料并不容易找到。目前的资料全来自于网上的信息,且文章出处和内
容真实性有待查证。仅供政治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探讨之用。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加
以讨论和指正。
1. 关于赵侗
赵侗(1912年-1939年),原名赵连秀,一作赵同,满族,中华民国时期抗日将领,辽
宁岫岩人。 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物理系,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参加学生运动,
南下南京,参与反对不抵抗政策的游行。珍珠桥惨案发生后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与苗
可秀等人前往北平组织“东北学生军”。
1932年,赵在母亲赵洪文国的支持下,毁家纾难,参加邓铁梅部义勇军,成功说服李子
融、刘景文等人同邓合作。1934年2月1日,与苗可秀等离开邓部, 独立成立少年铁血
军。不久,在日军的围剿下,邓铁梅牺牲,少年铁血军遂成为辽宁南部主要抗日力量。
1934年,日军抓捕了赵的父母,威逼其投降,被拒绝, 后赵以手中的汉奸姜人杰与其
交换。1935年7月25日,苗可秀被捕牺牲。
1936年1月25日,...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海反革命武装叛乱事件
http://art.tze.cn/Refbook/entry.aspx?bi=m.20080317-m300-w001-02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社会主义时期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事件

1976年10月间,“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策划的未遂武装暴乱。这一事件的原委是:“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长期在上海纠集一些流氓、文痞、社会渣滓及卖身投靠的
老干部拼凑成文武两个班子,造舆论,抓武装力量。早在1967年7月,张春桥在他审定
的一份报告中就提出“以枪杆子保卫笔杆子革命”,指使王洪文等人在上海建立由他们
控制的武装力量。1970年8月,林彪一伙提前“接班”的篡权阴谋被揭露以后,江青、
张春桥感到他们“只有笔杆子,没有枪杆子不行”,让其帮派骨干马天水等加快组织扩
展他们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在上海建立起一支与人民解放军相对立的“第二武装”。
1973年9月,王洪文对王秀珍说:“要建立全国民兵总指挥部,由我亲自抓。”“上海
民兵是有战斗力的,今后打仗靠这支民兵队伍。”1976年8月,姚文元亲自修改审定上
海写作组在《红旗》杂志发表的《加强工人民兵建设》一文中,提出...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21039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蒋匪军顶着个国军的帽子通吃
黄埔军校毕业的汉奸:
刘明夏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禹平。湖北京山人。父从教,经济中等。县立京山初级中学
、中央军官训练团将校班毕业。父刘英为老同盟会员。1914年随父往日本读小学,1
916年回到北京,入私立圣心小学毕业。1919年到上海,入教会办澄阳中学肄业二年。
1921年父于武昌牺牲,无经济援助辍学。1924年春由湖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詹大悲
和孙镜推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在学期间加入中国
共产党。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第六团连党代表,第十
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参谋长、团长,曾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受党委派琼崖开展工农
武装斗争,任琼崖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东路军总指挥。1929年脱离中共组织关系。同年
秋到南京黄埔同学会登记,派中央训练团将校训练班受训。后任第一集团军独立第二旅
参谋长、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集团军第三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后任第十四军
第九十四师师长,1939年7月授少将军衔。中条山战役失利被日军俘虏,曾任汪伪少将
参赞武官,汪伪财政部税警总团副总团长和上海特别市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等。1943年
1...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31
砸大昭寺——拉萨红卫兵的第一次“革命行动”
作者:唯 色
那是1966年8月下旬的一天。但确切的时间对于很多当事者已不记得。或许那只是细枝
末节,不必铭记。或许那些日子,每一天都与往日不同,具有破旧立新的意义,纷繁的
事件穿插、重叠,使某一个日子在记忆中模糊不清。
然而那天发生的事件,不论当时还是今天都令人震撼,如同西藏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地震
。当年拉萨中学的学生久松(化名)回忆说,拉萨红卫兵的第一次“革命行动”是去大
昭寺破“四旧”。她的母亲肯定地补充道,那是一个星期三。那个星期三对于这位虔信
佛教的藏族老人应该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就在那天,神圣的宗教殿堂被公开践踏,庄
严的宗教圣物被任意破坏,显然是老人一生中从未遭遇的劫难,所以在她的记忆里留驻。
如果是8月下旬的星期三,那就应该是24日。
事隔20年,被列为“西藏党校增刊”的一本出版有限、内部发行的《西藏大事辑录(
1949—1985)》,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8月24日  拉萨一些学校的‘红卫兵’开始
走上街头,大破‘四旧’”。作为当时西藏自治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西藏日报
》,对此只在1966年8月26日(星期五)第一版,以...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32
真有毛泽东指责张国焘分裂中央的密电吗?
送交者: 高伐林 2012年04月01日16:25:3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叶剑英饱览历史风云,“一生唯谨慎”,有自己行事的逻辑和风格。不过,他终究
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道难解之谜:那就是据说他看到并密报给毛泽东,导致两大红军主
力分裂的那份密电,究竟有,还是没有?
老高按:前几天去一位朋友家参加party,主人心细,请的都是与武汉有点瓜葛的
朋友,让大家能有更多语言,虽然主人夫妇俩,倒是都与武汉并无关联。
也巧,这几位朋友,除了我,都算是“官二代”,有的资格还甚老,其中一位的父
亲,是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元帅等人的老部下,曾经在红四方面军担任红军总司令
部参谋部某局局长,负责红军电台报务工作。中共建政之后,他担任了很高的职务,也
在“文革”中饱受折磨。他虽然于20年前去世,但因为他在长征时的职责,成为后来“
张国焘密电”这一长征中著名公案的当事人之一,时常在有关党史文章中被人提起。
这段故事,我们早就耳熟能详: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后,混合编成了左路军与右
路军。是北上还是南下,张国焘与毛泽东争论不休。张国焘给陈昌浩发了一份密电,命
...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去世后,四人帮根本没胜算
掌握了几个民兵而已,南京军区和上海警备区还是中央的。
上海民兵的编制是特殊的,别的地方,民兵自己的编制只到营,民兵团长就是军分区派
下来的军官了。
上海民兵有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上海50万民兵,其中装备跟正规军一样甚至比一般正规
军还要好(有重炮、装甲车、无线电台)的,有5、6万。
徐景贤、陈阿大等人曾经设想发动武装起义,虽然必败无疑,但是能打三天五天也好,
让全世界都知道就行。
c***h
发帖数: 1862
34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 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
并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
日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 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35
难道伪军没有一个是从八路转过来的?
在14年对日作战中,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伪军,其中东北地区的伪满洲国军最高峰时达30
余万,关内伪军在1945年春到达40余万。中国境内出现70万以上的伪军,其中必定有大
量伪军将领。过去,我们对国军投日事件关注得比较多,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数据是国军
投日的高级干部(副旅级及其以上级别)达到60多人,中下级干部和士兵达到50万。经
过几个月的研究,我发现,国军高级干部投日人数的确超过60,但投日的官兵人数也就
20万左右,50万这个数据绝对夸张。
研究了国军伪化情况,我发现还有一项历史空白,就是共军投日情况。鉴于共军在抗日
战争中的最大编制就是集团军(八路军后改编为18集团军),其团级干部在建国后授衔
至中将或少将,由此可推断,在抗战时期共军中,副团级干部可以算得上高级干部。对
于东北抗日联军,其一个师部队的人数大致只相当于关内的一个团,因此,其副师级干
部大致只相当于关内的副团级干部。华南游击队的情况不祥。以下分为两部分,即高级
干部单独投日事件和官兵集体投日事件来详述这一历史空白。
当然,历史是复杂的,除了极少数人没人自愿当汉奸。汪精卫在年轻时还曾满腔...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9月9日,巨星毛泽东陨落
9月9日,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他的生命定格于1976年的这
一天,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天。
这一个个“9月9日”,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伟人波澜壮阔一生的大致轨迹。从投身
革命至1949年9月9日前后,是他参与领导党和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完成民主革命任
务、成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到1965年9月9日的一系列“9月9日”,则是在完成社会主
义改造后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再到逝世的诸多9月9日时间串里,当是他着重于巩固政权而搞了“文革”,当然其中仍
穿插着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努力。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也正是这天,遭遇了唯一一次被捕,后机智
逃脱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根据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以中共
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天,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军事家征
程的日子。
参加起义的主力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湖南平江
、浏阳的农民军,湖北崇阳、通城的部分农民军和安源的工人武装等。起义部队合编为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共...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7
揭开历史的迷雾,抗日英雄赵侗被八路军伏击致死的真相
核心提示:“确定一个不留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能留一个活口。所以打完后一个一个
检查,没死的再补一枪。这需要什么样的仇恨啊?八年抗战,共产党军队对日本侵略军
怎从来没这么狠过啊?赵侗离开八路军第一是受排挤,二是亲身所见八路军根本就不抗
日。赵侗不过就是想自己去东北抗日。现在看来最大的原因是八路军看中了赵侗部队的
精良武器。但公开干又怕此事一旦传开影响恶劣,所以干脆杀人灭口,一个不留。
本文试图分析当年抗日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儿子赵侗被伏击背后的真相. 由于众所周知
的原因, 相关的资料并不容易找到。目前的资料全来自于网上的信息,且文章出处和内
容真实性有待查证。仅供政治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探讨之用。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加
以讨论和指正。
1. 关于赵侗
赵侗(1912年-1939年),原名赵连秀,一作赵同,满族,中华民国时期抗日将领,辽
宁岫岩人。 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物理系,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参加学生运动,
南下南京,参与反对不抵抗政策的游行。珍珠桥惨案发生后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与苗
可秀等人前往北平组织“东北学生军”。
1932...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8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并
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日
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合...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党与镇反
这种级别的人镇反时也杀了不少:
1、宋鹤庚,字皋南,1883年生于湖南湘乡。国军上将,1923年随谭延闿入粤投孙中山
,被任命为湖南讨贼军湘军第一军军长。不久辞职回乡,闲居上海、长沙、湘乡。1949
年临近大陆沦陷,宋鹤庚拿出自己私藏的枪支,授意他的侄子组织湘乡县花桥警察队,
投奔中共地下武装姜亚勋部。1950年镇反开始时,宋鹤庚居住于上海的女儿家,被上海
公安机关逮捕,押解回湘乡。1952年1 月,湘乡县人民法庭以宋鹤庚反抗革命罪名判处
死刑,立即执行。
2、陈春霖,别字思棣,1900年出生,四川资阳人。第四十四军军长,归属于罗广文第
十五兵团序列。1949年12月随同罗广文率部在川西起义。在镇反中于1951年11月9日被
西南军区军法处判处死刑。
3、徐经济,字子固,1905年生,山东日照人。1949年在汉中任新编第五军军长、陕南
行署主任兼陕南游击自卫军总司令。1949年12月30日率新五军在西南起义。1951年在镇
反中被处决。
4、尹作干,字子固,1905年生,山东日照人。1946年任整编第十五师参谋长,并参加
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1948年任第九师师长,9月授衔陆军少将,1...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时常会想念杨靖宇(ZZ)
呵呵,将军又转进了。这事跟美国有关系吗?反正你将军替日寇舔PY的事情都是公开的
,大家都知道啊。我可以大喊三声我喜欢美国这地方,你将军也大喊三声你喜欢日本侵
略军,好不好?
至于新四军不打日军,李将军你来解释一下下面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1、王荣春 历任新四军2支队3团1营政治教导员,支队政治部统战科科长,1939年1月6
日当涂博望对日作战中阵亡。
2、萧国生 历任新四军1支队1团政治处宣教股长,2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3月7日
反日军扫荡作战中率一个连掩护主力突围时阵亡。
3、王赤 江抗第三路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春在武进坂上镇西王村追击日军时中弹
阵亡。
4、时雨 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宣教科科长,1939年9月在无锡梅村对日作战中阵亡

5、文明地 历任新四军4支队7团3营政治教导员,9团政治处主任,5支队教导大队
政治教导员,5支队8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秋率部在嘉山县石坝圩伏击日军时阵亡。
6、刘震英 历任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新六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12
月27日反扫荡作战中与日伪夜战中阵亡。
7、陈文甫 宿西独立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宿县独立团副团长兼1营...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41
整个抗日战争,国共两军在各个时期均有降日将领出现。由于敌我整体上存在力量、装备、素养等方面的差距,导致战争呈现出异常严酷的局面,这是客观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战争动员等准备不足,广大地区的全民抗战气氛并没有有效形成,组织上特别是思想上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还有,多年来军阀割据占山为王的草寇思想在一些“部队”内依然占有较为明显的支配地位,有吃有喝有奶便是娘,力量的存在就是势力的存在,就是人生的存在。
就在日本军队长驱直入的当头,一些腰里别着枪杆子的人因各种因素的掺杂作用,思想产生了动摇,投降了日寇。
这其中,有不少国军黄埔系嫡系将领,更多的是地方派系将领。不一列举。
八路军。新四军中也有降日将领,东北抗联系列中的将领居多,相对其他作战系列的军官较少。
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军中,也有不少人因为没有处理好个人和组织的关系而降日,或者既不容共也不降日,而是投靠了国民党。等等。
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苏鲁豫支队4大队政委王凤鸣,参加过长征,原是罗荣桓的警卫员,参加过平型关战役。1939年,他参与主持湖西区“肃托”,滥杀无辜,罗荣桓对其严厉批评,并打算将其交到延安处理。王凤鸣遂于1941年叛变投降...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国军其实还是很威武的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国军其实还是很威武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0 00:56:00 2015, 美东)
http://lt.cjdby.net/thread-1956741-3-1.html
经过了第一次围剿残军的战斗失败后,缅甸政府痛定思痛,对缅甸国防军进行了有针对
性的训练,同时向国外大量购买战机及火炮,准备第二次围剿残军的行动。还有花重金
聘请“英属印度国际兵团8000人”,克钦土司军10000人等雇佣兵准备参战。
在李弥接手残军后,台湾与美国全面扩大了对残军的军援,台湾空投了武器装备给残军
,同时李弥在占领区修建了一个机场”江腊机场“接受台湾与美国的援助,台湾不但给
了武器装备,也给李弥送来了700名基层军官,用以提高残军的战斗力。还在占领区开
设“反共大学”吸引当时的民族少年进行军事教育,坤沙,罗星汉,彭家声等日后纵横
金三角的毒枭武装均出血于残军的“反共军事学校”,这个学校人数最多时有学员2000
多人。
在53年时候,残军控制的势力范...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43
杨虎城凭在中原大战中的战功执掌了陕西的军政大权,与蒋介石的关系也可谓进入了“蜜月期”。不料,好景甚短,就在杨虎城刚抵达西安的第四天,11月4日,蒋介石即派郑州行营主任何应钦飞抵西安进行视察。表面上,蒋介石因为杨虎城替他打败了冯玉祥有功,特派何应钦为代表到西安来慰问杨。当时受杨虎城指派负责招待何应钦的连瑞琦回忆说:“何对杨说:‘蒋总司令希望杨在西北整理五年,就是在五年之内,不至有什么变动。过去冯玉祥在西北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设施,一律由杨负责接收整理,中央决不插手干涉。’”
陕西机器局是由冯玉祥遗留下来的六个兵工厂改组而成,六个厂共有五千多工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大革命时代汉阳兵工厂的工人。制造武器的品种是捷克式机关枪、步枪、迫击炮和炮弹等。
何应钦来陕西时视察了陕西机器局,并同意机器局划归省办。杨听说后很高兴,对连瑞琦说:“这与咱们的计划相吻合。但是蒋介石一贯是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对于这种人要随时提高警惕。”何回南京后不久,蒋介石指示军政部来电:“陕西机器局交由中央接办。”杨接电后,十分愤怒地说:“蒋介石欺骗我。”在陕期间,何应钦召见了陕西民军总司令甄士仁,许诺为甄编几个师,直属... 阅读全帖
n********k
发帖数: 216
44
1996年4月21日晚,俄罗斯空军根据车臣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所持手提式电话
发出的电波信号,判断出其所在位置,随即发射两枚空对地导弹,杜达耶夫当场身亡。
杜达耶夫的葬礼于4月24日举行,泽-扬达尔比耶夫被任命为他的接班人。车臣战争爆发
以来,杜达耶夫成为焦点人物。他原为俄罗斯空军将军,后自封“车臣共和国总统”,
旨在脱离俄罗斯,谋求车臣独立,给俄政局带来极大震动。此间舆论认为,杜达耶夫之
死将使车臣局势更加复杂。
2006年6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针对俄境外的恐怖分子下达了必杀令:俄特工部
门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找到并且消灭杀害俄罗斯驻伊拉克外交官的凶手。随后,俄罗
斯国家杜马及上议院的全体大会同意授予普京在国外动用特工部门的权力。
其实,在前苏联时,针对境外威胁国家安全的敌人,已采用过追杀机制,只是鲜为
人知罢了。
跨国绑架
苏联特工部门在国外的“主动行动”始于1927年11月,当时,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
批准了一项斯大林口授的命令:“那些拒绝回到苏联的人员,就属于违法人员。对这些
违法人员,将实施下列惩罚:1、没收被告所有财产;2、在确定...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45
在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前,各苏区的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失利后,被迫长征。那么长征期间红军兵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长征到达陕北
时红军还有多少兵力?
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
到陕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到三万人。”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中进一步
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说:“共产党在一九三七年,因为在
内战时期受了挫折的结果,仅有四万左右有组织的党员和三万多人的军队。”
那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到底是3万多人,还是2.5万人?各路红军长征胜利分别保
存了多少兵力?
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到达陕北时保存了多少兵力?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军委第1野战纵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下
设4个梯队)、第2野战纵队(由中共中央机关、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后勤部队、
卫生部门、总工会、共青团等组成)和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共8.6万余人。
1934年11月底至1...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辛亥 | 一个帝国的崩溃,导火索竟是因为找不到一个烟灰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5 10:55:20 2016, 美东)
2016-10-10 C70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号gjrwls
功能介绍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
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经公众号谈资有营养(微信号:tanzifeed)授权转载。
page
1
宣统三年农历八月十九,宜动土,忌祈福。
这一天是1911年10月10日,星期二。当时中国还没有武汉这个名称,只有武昌、汉口和
汉阳。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是北京的爱新觉罗·溥仪,再过几个月满6岁。
这年3月,广州黄花岗起义,24岁的林觉民从容赴死,他临行前的《与妻书》一直被选
入中学语文课本;7月,清政府将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准备卖给外国,又
未能补偿民间损失,遂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保路运动;9月,一向被认为温和闲适的成
都,保路却...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7
史海:当年陈云一句话促成邓小平对越南动武(图)
陈云一句话促成了邓小平决定对越用兵。(网络图片)
1979年在邓小平决策攻打越南之前,很多军方高层和文职官员都怀疑是否明智,叶
剑英和粟裕等将帅都反对。还有一些官员担心,这有可能把苏联的庞大军力拖入冲突。
邓小平征求其他元老对苏联可能干涉的看法。陈云仔细评估后认为,苏联在中苏边境的
兵员严重不足,进攻中国需从欧洲调兵,而这得一个月才能完成。如果作战时间很短,
苏联插手中越战争的机会极少。本文选自《邓小平时代》,作者系亲共学者哈佛大学教
授傅高义(Ezra F.Vogel),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1978年夏天,苏联和越南不断加强合作,使中国官员担心越南军队可能利用便于调
动摩托化部队的旱季进攻柬埔寨。越南在1977年7月已经占领了老挝,而12月就将进入
旱季。
邓小平曾对美国人说,为遏阻苏联的扩张,必须展示不惜一战的决心。柬埔寨已经
成为中国的附庸国,如果中国对入侵柬埔寨的行为不作出强硬反应,苏联和越南就有可
能自信地以为它们可以扩张到泰国和马六甲海峡。如果越南打算入侵柬埔寨,苏联很可
能会送去更多的人员和军事装备帮助它进行侵略。邓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本文摘自《读·党史》第2辑,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原标题为“周恩来被黄埔同学搭
救”。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当时,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
义的周恩来亦不幸被捕。如遭遇不测,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关键时刻,是一位名叫鲍靖
中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挺身而出救了他。
1927年4月11日晚,正在上海工人纠察队总指挥处驻地――商务印书馆俱乐部工作
的周恩来,突然接到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师师长斯烈送来的急信,请他和工人纠察队副总
指挥顾顺章一起到第二师师部商谈重要问题。当时上海形势已万分紧张,种种迹象表明
,一场严重的反革命逆流即将出现。在场的人都反对周恩来或指挥部其他负责人前往,
认定此信绝对是一个骗局,若真的赴约,极有可能是有去无回。但是,为了谋求解决危
局的办法,周恩来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即便危机四伏,他毅然决定前往。
周恩来等人一来到位于宝山路天主堂的第二师司令部,随行卫士即被缴去了所带的
枪械,一场特殊的谈判随即展开。起初,斯烈很客气,声称请周总指挥来,是要消除误
会,共商合作。可是一谈到保持工人武装、制止流言飞语等具体问题,斯烈便环顾左右
而言他。很显然,他是别有企图,有...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49
小毛当时对媳妇说,少则3月,多则半年他就会回来。 考虑到小毛去得又是最安全的志
愿军总指挥部,人是镀金的可能性非常大。屁民就不要挥洒自己廉价的同情,红贵族的
根本不稀罕。
t****x
发帖数: 1650
50
结案
一般来说,刑事案件抓住了案犯,案件也就基本进入尾声了。可是对于张子强犯罪集团
来说,由于这个犯罪集团犯罪时间之长,人数之多,案值之大,涉及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目前得到的所有线索又都是不完全的。而且在抓捕现场,从张子强身上搜出的香港居
民身份证上的名字是“陈庆威”,胡济舒的柬埔寨护照上的名字叫“陈树光”。
因此对张子强、胡济舒的审讯一度陷入低谷。预审组发现,从张子强的口供矛盾中寻找
缺口,虽有些效果,但很难突破,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专案组调整策略,决定加紧外围取证。于是广州警方迅速逮捕了张志烽,并重点跟上了
一个叫“大个D”的人。当时总指挥部提供的情况是,此人会开车,涉嫌参与1997
年绑架勒索郭炳湘案,并用分得的巨款在广州某地购了房,一直住在广州,行踪诡秘。
根据有限的情报,要在广州查出一个不知真名的会开车的人,其难度可想而知。几天后
,侦查员将侦查范围缩小到芳村花地湾红棉苑某幢楼房,发现房主陈某的父亲叫陈树汉
。侦查员将情况报到省厅指挥部,指挥部立即反馈了最新情报:陈树汉就是“大个D”。
4月10日深夜12点左右,几名侦查员敲开了陈家的宅门,侦查员冲进铁门的一瞬间
,立即判断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