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悉檀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Y**u
发帖数: 5466
1
☆─────────────────────────────────────☆
rapier (Avanti) 于 (Sat Dec 11 01:04:54 2010, 美东) 提到:
阿弥陀佛是太阳崇拜的佛教化
有许多迹象显示,阿弥陀佛信仰与太阳崇拜发生密切关系,亦即阿弥陀佛便是太阳崇拜
的佛教化,阿弥陀佛本身便是太阳。
阿弥陀佛的梵名 Amitabha 便是「无限的光明」,它又是无量的生命(Amitayus)。印
度雅利安人自古趄便敬拜圣火,并视太阳为神,Mitra 便是太阳神名。印度人处于烈日
之下以为太阳威力强大,其「光」是无限的(Amitabha),也是永不停息的(Amitayus
)。印度酷热,四月至九月间,气温高至华氏一百五十度。对太阳威力的这两个称呼,
后被多神崇拜的大乘佛教摄取而成了一个佛名——阿弥陀佛了。
对此,中国「高僧」印顺法师亦说:「在梵语 Amiti(写错了,应为 Amita 龚注)的
后面,附加 bha,译义即无量光。无量光是阿弥陀佛的一名,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
与太阳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太阳神名弥陀罗(
Mita...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一佛乘,无二无三
诸佛说法都有“四悉檀”,就是从四个方向演述种种法,遍施给一切众生,让众生
能成就佛道。因为众生根器千差万别,因此诸佛施教法无定法,依四悉檀,随众生心根
器而为众生说法。四悉檀就是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
世界悉檀是宣说娑婆世界三界六道,乃至十方三世诸佛世界的世界相,含括了三世
流转的时间迁移,以及四至周边的空间范围,这无量无边的世界正是众生流转生死的世
界,也是众生成就道业的世间。第二是为人悉檀,也称为各各为人悉檀,就是应众生各
别的根基与能力,而述说各种能出离世间得解脱的法门,让众生据以修学而生起善根,
因此又称为生善悉檀。第三是对治悉檀,就是针对各各众生不同的贪瞋痴等烦恼,因病
而给予法药,这是为了教导众生灭除烦恼垢染、消除恶业;因为能断除众生的种种恶行
与恶业,所以又称为断恶悉檀。第四法是第一义悉檀,是破除一切的论议言说,直接以
第一义来诠解阐明诸法实相之理,让众生真正契入实相,因此又称为入理悉檀。
世尊说法时常因说法时机不同,闻法弟子因缘差异,应机逗教,为了能度人解脱而
有这四悉檀的随宜说法,以利益弟子。或者为说世界悉檀,或者为说为人悉檀,或者说
对治...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
《印顺法师的悲哀》读后(上)
林建德
既然「人间佛教」是印顺法师的中心思想,
那么它是否禁得起考验?究竟有那些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是否如恒毓所质疑的「充满了错误的内容」?
前言
印顺法师的思想近来在台湾与大陆引起一定程度的讨论,半年多前,笔者在「现代禅」
网站看到恒毓先生所写《印顺法师的悲哀》一书,一路读来,有关他对印顺法师的批评
几乎全然难以同意,于是以此文表达个人的看法。
恒毓之所以用「印顺法师的悲哀」作为书名 (1),是认为印顺法师的佛法思想充满谬误
与邪见,所以在书中做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印顺法师的思维过于简单,与无比深刻、
严谨的佛法思维很不相称……印顺法师的著作中居然大量存在违背佛法的论断和对佛法
的种种曲解……」又说∶「印顺法师的著作只是充满了各种知识性的言论,很少有佛法
的智慧,而其所表述的知识又往往是正确与谬误不相上下。」及「我们所揭示的印顺法
师的理论、逻辑和知识性错误就至少有十二个方面。而这,其实在我所发现的印顺法师
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中不过是冰山之一角,还有大量的问题,我真的不忍心写出来……」
这种种的描述多少让人心惊胆跳,学佛者将「因盲目阅读印顺法师的著作而落入...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一义
大智度论
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
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实,有以世界悉檀
故实,有以各各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
云何名世界悉檀?有法从因缘和合故有,无别性,譬如车,辕轴辋等和合故有,无别车
也。人亦如是,五众和合故有,无别人也。」
问曰∶「如佛说∶『我以清净天眼,见诸众生死此生彼,随善恶业受果报,善业者生天
人中,恶业者堕三恶道。』复次,经言一人出世,多人蒙庆,福乐饶益,佛世尊也,如
法句中说∶『神自能求神,他人安能救神,神自行善智,是最能自救。』如瓶沙王迎经
中说∶『凡人不闻法,凡人著于我。』又佛二夜经中说∶『佛从得道夜,至般涅盘夜,
是两夜中闲所说经教,一切皆实不颠倒。』若实无人者,佛云何说人等?」荅曰∶「人
等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故无,第一义故有,人等亦如是,第一
义故无,世界故有,所以者何?五众因缘故有人,譬如乳色香味触,因缘有故有,若乳
实无乳因缘,亦应无今乳,因缘实有故,乳亦应有,非如第一人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
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为世
S**U
发帖数: 702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须弥山
《长阿含﹒世记经》在《南传长部》并没有对应经,应该是部派而非原始经典。
即使认为《长阿含﹒世记经》是原始经典,它在佛法的地位如何呢?
南传觉音论师的《四部》注释说,四尼柯耶的性质是∶吉祥悦意、满足希求、破斥犹豫、显扬真义。
龙树大智度论说∶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实,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
四阿含中,杂阿含╱相应部的性质才是佛法的第一义。长阿含的性质是满足希求,世界悉檀。说白了就是随顺世俗希求,接引入佛法,而不是直说佛法观点。
原始结集,不将佛经集为一部,而分成四阿含╱四尼柯耶四类,也是为了解读佛经时,有所依据。
S**U
发帖数: 702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一义
「悉檀」为梵语。
第一义悉檀 ultimate reality
诸佛、辟支佛、阿罗汉所行真实法。
世界悉檀,又称「乐欲悉檀」,即佛陀随顺世间法而阐明因缘和合的道理。
各各为人悉檀,又称「生善悉檀」,即佛陀应众生根机与能力不同,而解说各种出世的
实践法,令众生起善根;即先观察众生禀赋与根器,再随机说法,建立信心,循序渐进
,善根滋长。
对治悉檀,又称「断恶悉檀」,即佛陀针对众生的贪、瞠、痴等烦恼,对症下药,使其
灭除烦恼并摆\脱恶业。如以不净观对治贪欲。
意义
在佛教中,四悉檀的主要意义为「称机说法」,以不同的方法说法,以做到利益众生、
佛法正信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唯一的真神
我们要谈论的题目是: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吗?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谈谈
佛教的法界观以及世界观,之后再来谈谈有关于佛教对于上帝是否存在的看法。
我们先讨论什么叫作“界”。在佛法中,这个界字有很多的意义,最根本的是指有
情众生以及世界一切法的根本因,三界万法都是由这个根本因来出生的。例如,契经当
中有一首偈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成唯识论》卷二)就是在说明这个
根本因,也就是在说明,一切有情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是从无始以来就本
然存在著,而一切世界山河大地,都是由各个共业有情的本心如来藏当中所含藏的业种
感应而出生的。
同样的,“法界”这个名相,从理上来说,也是在说一切万法的根本因如来藏,也
就是所谓的“一真法界”。这个理上来谈的法界道理,是属于 佛陀说法四种悉檀当中
的第一义悉檀。譬如,佛曾经在《不增不减经》当中开示: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舍利弗!我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甚深义理就是第一义谛;而
第一义谛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法能够超过祂,因为诸...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8
第三章 有關禪、密、淨土的爭論
有關中國的禪、密、淨土等佛教宗派,印順法師在不同的場合有相當不同的觀點。
講經時,他喜歡照本宣科,不多發表個人的意見。比如,他在講《寶積經》的時候說:
專在事相上修行,修行又難,功德又少。如能與法相應,心心流入法性大海,那就
捷疾無比。……悟入法性,纔能易疾成佛。雖然如來適應眾生根性,說些易行易成法門
;唯與法相應的法行,才是第一義悉檀。如說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為易行道;這是說極
樂世界修行容易穩當,決定能不退轉菩提心,並非說容易成佛;生了淨土,還得修行,
一直到得無生忍,纔能通入法性大海,一帆風順!還有些說欲樂為方便,容易成佛,那
無非世界悉檀,以欲勾牽,使人樂於修學而已。又有些經文,為了懈怠眾生,聽說三大
阿僧祇劫修行,就心怯引退;所以說三生、一生,即可成佛,那是對治悉檀。有的不知
佛法人人可修,人人可成,懷疑自己,於是佛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性。眾生即佛,指心
本淨性為成佛因,以啟發向上向善的菩提心,那是為人悉檀。然約究竟義說,唯般若與
法相應,纔能入法性海,疾成佛道。
因為上述觀點的表達是在講《寶積經》,他基本上沒有離開經文的說法,而僅僅是以判
教的方...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一义
http://www.fzrj.com/bookbig5/29/yinshun29-02.html
大略的说,初期「佛法」是第一义悉檀;初期的「大乘佛法」,「为离诸见故」说一切
空,是对治悉檀;后期的「大乘佛法」,明自性清净心(如来藏,一切众生有佛性),
是为人生善悉檀;「秘密大乘佛法」是世间悉檀。
南传佛教大师觉音,为四部作注释,名义恰好与四悉檀相合,因此明白了四部阿含的不
同宗趣(悉檀)。这四大宗趣,在『杂阿含经』与『相应部』中,也是存在的。如『杂
阿含经』的「修多罗」是第一义,「弟子记说」是对治(除疑),「如来记说」是为人
生善(心清净,从这一分中开展出来),「只夜」是世间。四部阿含的四大宗趣,对于
法义的抉择,真实或方便,应该是有权威的指导作用。
w*****r
发帖数: 710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顯如法師论《法華經》
「初期大乘」的「念佛」發展,本書25頁引《法華經》說:「更以異方埂,助顯第一
義」,這裡的「第一義」是指【《雜阿含經》為本的「四部阿含」】(30頁7行),或
《般若經》的空義?「異方便」就是:「念佛」而衍發的菩薩六度大行;造佛塔、佛像
(西元一世紀起)和禮拜、供養佛塔與佛像;稱念佛名;往生淨土……。特別是「觀想
念佛」,從念佛相好的定境中,導出「是心作佛」、「三界唯心」的思想。「後期大乘
」的「念佛」,主張人人本有如來藏(真我),與「佛法」時代的「無我」說,背道而
馳,【不但觀外在的佛,更觀自身是佛】。到了「秘密大乘佛法」時代,發展出可以即
生成佛、不需行菩薩道的法門。佛弟子對佛的懷念,投射在佛陀觀上、影響佛教最為深
遠。
「念法」方便,在「初期大乘」的《般若經》、《法華經》,提倡讀、誦、書寫
、布施經典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般若「是一切咒王」。「佛法」時代所禁止的咒術,滲
入「大乘佛法」。到了「秘密大乘」的時代,咒語成為修持的要目。
「念天」方便的演變,【佛與人間弟子,勝過了天神,是「佛法」的根本立場】
;「大乘佛法」興起,龍王、樹神、執金剛神,主地神、男女夜叉,...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1
阿SEE, 以下不就是在說你嗎 ?
『地獄只是聖人教化的恐嚇手段 ???
佛陀在阿含部的『起世因本經』、『大樓炭經』特別詳細的說明了世界悉檀,把整個三
界從地獄、餓鬼、畜生、人間、講到天道,佛講世界悉檀. 所以講地獄、畜生、餓鬼之
難處,原因是因爲眾生實在太剛強了.
但是有一部分專做佛學研究的佛弟子們不相信有地獄,不相信有餓鬼道這等事,爲數還
不少. 所以書中或文章中有時暗示地獄只是聖人施教的方便說法。意思是實際上沒有地
獄這回事。可是令人不懂的是,既然崇尚原始佛法,而原始佛法的教典中有四阿含. 佛
陀很詳細的說明了從地獄到天界的事。那說沒有地獄的所謂佛弟子到底信不信佛法? 說
沒有地獄的所謂佛弟子是不是指佛說錯了 ? 因爲信佛法,所以身披法衣, 出家受聲聞
戒。可是又否定佛在四阿含講的世界悉檀,不信佛在阿含所講的地獄果報。那這樣到底
信不信佛呢? 到底是不是佛教徒 ? 很耐人尋味.
佛說明地獄中的種種苦難,當然是恐嚇,但是恐嚇不一定是假的,這就是恨鐵不成鋼。
但是佛的恐嚇是真實說,如果謗正法、謗賢聖、殺害眾生、殺人越貨,一定得要下地獄
,雖然是恐嚇,卻是真的。所以把地獄中的各種境界...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地狱的刑具从哪来?
佛陀在阿含部的『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特别详细的说明了世界悉檀,把整个三
界从地狱、饿鬼、畜生、人间、讲到天道,佛讲世界悉檀. 所以讲地狱、畜生、饿鬼之
难处,原因是因为眾生实在太刚强了.
但是有一部分专做佛学研究的佛弟子们不相信有地狱,不相信有饿鬼道这等事,为数还
不少. 所以书中或文章中有时暗示地狱只是圣人施教的方便说法。意思是实际上没有地
狱这回事。可是令人不懂的是,既然崇尚原始佛法,而原始佛法的教典中有四阿含. 佛
陀很详细的说明了从地狱到天界的事。那说没有地狱的所谓佛弟子到底信不信佛法? 说
没有地狱的所谓佛弟子是不是指佛说错了 ? 因为信佛法,所以身披法衣, 出家受声闻
戒。可是又否定佛在四阿含讲的世界悉檀,不信佛在阿含所讲的地狱果报。那这样到底
信不信佛呢? 到底是不是佛教徒 ? 很耐人寻味.
佛说明地狱中的种种苦难,当然是恐吓,但是恐吓不一定是假的,这就是恨铁不成钢。
但是佛的恐吓是真实说,如果谤正法、谤贤圣、杀害眾生、杀人越货,一定得要下地狱
,虽然是恐吓,却是真的。所以把地狱中的各种境界一一说明,这都属於是宣说刚强之
语, 正也是佛陀的教化.
佛陀说明地狱中的...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从弥陀的光环到地狱的有无
从弥陀的光环到地狱的有无
佛在阿含部的『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特别详细的说明了世界悉檀,把整个三界
从地狱、饿鬼、畜生、人间、讲到天道,佛讲世界悉檀. 所以讲地狱、畜生、饿鬼之难
处,是因為眾生太刚强了.
但是有一部分专做佛学研究的佛弟子们不相信有地狱,不相信有饿鬼道这等事, 為数还
不少. 所以书中或文章中有时暗示地狱只是圣人施教的方便说法。意思是实际上没有地
狱这回事。可是令人不懂的是,既然崇尚原始佛法,而原始佛法的教典中有四阿含. 佛
陀很详细的说明了从地狱到天界的事。那说没有地狱的所谓佛弟子到底信不信佛法? 说
没有地狱的所谓佛弟子是不是指佛说错了 ? 因為信佛法,所以身披法衣, 出家受声闻
戒。可是又否定佛在四阿含讲的世界悉檀,不信佛在阿含所讲的地狱果报。那这样到底
信不信佛呢? 到底是不是佛教徒 ? 很耐人寻味.
佛说明地狱中的种种苦难,当然是恐吓,但是恐吓不一定是假的,这就是恨铁不成钢。
但是佛的恐吓是真实说,如果谤正法、谤贤圣、杀害眾生、杀人越货,一定得要下地狱
,虽然是恐吓,却是真的。所以把地狱中的各种境界一一说明,这都属於是宣说刚强之
语, 正也是佛陀的教化.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一)
那在讲到《阿含经》在佛法中的定位之前的时候,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含经》
总共有几部呢?《阿含经》各自在说些什么样的内容呢?《阿含经》总共有四大部,《
阿含经》有《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还有《杂阿含》,叫作四阿含、四
大部。那四大部的阿含其实已经总述三乘佛法了,这个我们在后面再来作一个详细的一
个说明。
我们现在大约说明一下,《长阿含》是在说明什么呢?《长阿含》最主要是以四圣
谛还有八正道,还有十二因缘法等等二乘法为主,而且兼破六十二外道见。那《中阿含
》呢?《中阿含》所说的与《长阿含》大略相同,这两部经都兼说“世界悉檀”、“为
人悉檀”、“对治悉檀”,而且这个当中其实 佛已经隐含“第一义悉檀”。因为第一
义隐覆难知,所以没有具有法眼的人并不能够了知,但是 佛其实已经在这个地方隐含
第一义悉檀,在阿含里面已经埋下伏笔,作了说明了。
另外一部叫作《杂阿含》。《杂阿含》所说的大部分都说什么呢?其实《杂阿含》
所说的,大部分都是叙述第一义谛。《杂阿含》虽然偏说二乘菩提,但是在这个中间其
实 佛已经处处隐覆密意而说有如来藏;在这个时候其实在阿含里面已经有说“如来藏
”,还有...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5
六字大明咒是伪咒,出自伪经《大乘庄严宝王经》不可持诵——转帖
一、《大乘庄严宝王经》卷4说:【佛告善男子:「于波罗奈大城有一法师,而常作意
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我今欲往波罗奈大城,见
彼法师礼拜供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
明陀罗尼,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如见功德圣地,又如见福德之聚、如见珍宝之积、
如见施愿如意摩尼珠、如见法藏、如见救世者,善男子!汝若见彼法师,不得生其轻慢
疑虑之心。善男子!恐退失汝菩萨之地,反受沈沦,彼之法师戒行缺犯,而有妻子,大
小便利,触污袈裟,无有威仪。」】
(1)请问以上的《大乘庄严宝王经》,是真经还是伪经?
(2)其中所谓六字大明陀罗尼:「唵.么.抳.钵.讷铭(二合).吽」是否为藏密所说
的六字大 明咒「唵.嘛.呢.呗.咪.吽」之来源依据呢?
(3)其中述及有一出家法师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虽彼法师戒行缺犯,而蓄养妻
子,身上袈裟沾到大小便,无有威仪,然能受持如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者,见彼法师如见
如来无异……等。请问不守戒律、蓄养妻子之出家法师,只要能受持读诵此咒...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6
有关中国的禅、密、净土等佛教宗派,印顺法师在不同的场合有相当不同的观点。讲经
时,他喜欢照本宣科,不多发表个人的意见。比如,他在讲《宝积经》的时候说:
专在事相上修行,修行又难,功德又少。如能与法相应,心心流入法性大海,那就
捷疾无比。……悟入法性,纔能易疾成佛。虽然如来适应众生根性,说些易行易成法门
;唯与法相应的法行,才是第一义悉檀。如说极乐世界种种庄严,为易行道;这是说极
乐世界修行容易稳当,决定能不退转菩提心,并非说容易成佛;生了净土,还得修行,
一直到得无生忍,纔能通入法性大海,一帆风顺!还有些说欲乐为方便,容易成佛,那
无非世界悉檀,以欲勾牵,使人乐于修学而已。又有些经文,为了懈怠众生,听说三大
阿僧祇劫修行,就心怯引退;所以说三生、一生,即可成佛,那是对治悉檀。有的不知
佛法人人可修,人人可成,怀疑自己,于是佛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性。众生即佛,指心
本净性为成佛因,以启发向上向善的菩提心,那是为人悉檀。然约究竟义说,唯般若与
法相应,纔能入法性海,疾成佛道。
因为上述观点的表达是在讲《宝积经》,他基本上没有离开经文的说法,而仅仅是以判
教的方式将禅、密、净土视为非究竟的法门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妙义是佛亲口宣说

要继续跟各位来探讨的还是“唯识妙义是佛亲口所说”的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自古以来很多人就在探讨心识的问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是哪一个识呢?大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的时候,也说是“
唯心论”。从古时候的印度,一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在探讨的这些唯
心的问题,它所探讨的这个“唯识”是哪一个识呢?基本上他们所探讨的这个识,都离
不开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六识----也就是见闻觉知心的六识,这个识根本不是 佛所说的
这个“唯识”。佛所说的“唯识”为什么祂是妙义呢?为什么说唯识祂妙呢?祂是妙在
何处呢?因为唯识是出生三界万法的根源,祂是一切法出生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三
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在说:我们这个欲界、色界、无色
界都是唯心所造;三界的这些六尘万法都是唯识所现。
所谓“三界是唯心所造”那我们就要探讨说:是不是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
呢?如果说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的话,就是表示说:我们这个宇宙世间它是客观的存
在的、它是常住的,但是我们现观这个宇宙世间其实它是会坏灭的。如果有一个客观的
三界存...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带领佛教徒归主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藕益大师:教观纲宗/释义
教观纲宗 / 释义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释义
----------------------------------------------------------------------------
----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
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
圆二种教 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
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
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正说圆
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0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 耶惟檀王妃
当佛陀在迦毗皤窣堵城中时,提婆达多因杀害莲花色比丘尼,被萨迦国王驱逐出境。无
处可去的提婆达多,决定到迦毗皤窣堵城。
到了之后,他又琢磨:「我现在没有能力杀释迦比丘,也没有能力证得佛果,不如回到
悉达多太子的王宫去,跟那些王妃搞好关系,再设法篡夺王位。」
他作着这样的美梦,于是就派人跟耶输陀罗、耶惟檀等说:「释迦比丘说自己远离贪心
,可是又娶了这么多的王妃。若没有贪欲心,就不应该娶妃子,这种作法真的很不如法
。如果您们对提婆达多有信心的话,可以跟他商量,他很想做国王的。」
听后,两位王妃非常不以为然,于是一起商量对策:「如果直接拒绝,对提婆达多应该
没有什么教训的作用。不如让他来王宫,我们再当众羞辱他吧!」
于是,她们派人告诉提婆达多:「我们很乐意让你来宫中,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我
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提婆达多听了欣喜若狂,立刻赶赴宫中。当时宫中仍有悉达多太子的法座,他得意洋洋
地想坐法座,但诸天认为提婆达多无法无天,便以神变把法座隐藏起来,提婆达多只好
自讨没趣地离开。
这时,耶惟檀王妃已带着所有王妃坐在宫门前的台阶上,准备接待提婆达多。当她见到
提婆达多得意忘形地走来,内心觉得...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耶惟檀王妃
当佛陀在迦毗皤窣堵城中时,提婆达多因杀害莲花色比丘尼,被萨迦国王驱逐出境。无
处可去的提婆达多,决定到迦毗皤窣堵城。
到了之后,他又琢磨:「我现在没有能力杀释迦比丘,也没有能力证得佛果,不如回到
悉达多太子的王宫去,跟那些王妃搞好关系,再设法篡夺王位。」
他作着这样的美梦,于是就派人跟耶输陀罗、耶惟檀等说:「释迦比丘说自己远离贪心
,可是又娶了这么多的王妃。若没有贪欲心,就不应该娶妃子,这种作法真的很不如法
。如果您们对提婆达多有信心的话,可以跟他商量,他很想做国王的。」
听后,两位王妃非常不以为然,于是一起商量对策:「如果直接拒绝,对提婆达多应该
没有什么教训的作用。不如让他来王宫,我们再当众羞辱他吧!」
于是,她们派人告诉提婆达多:「我们很乐意让你来宫中,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我
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提婆达多听了欣喜若狂,立刻赶赴宫中。当时宫中仍有悉达多太子的法座,他得意洋洋
地想坐法座,但诸天认为提婆达多无法无天,便以神变把法座隐藏起来,提婆达多只好
自讨没趣地离开。
这时,耶惟檀王妃已带着所有王妃坐在宫门前的台阶上,准备接待提婆达多。当她见到
提婆达多得意忘形地走来,内心觉得...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2
《印顺法师的悲哀》读后(下)
林建德
印顺法师一生努力为行菩萨道,换来的是批评与不认同,无怪乎他有「冰雪大地撒种的
痴汉」之感叹。
所以,如果印顺法师真有悲哀,这似乎才是他的悲哀。
修证的基础在闻思
关于「修证」的部分,恒毓在文章前面曾引到现代禅张嘉尹教授的话∶
李元松认为,台湾佛教的另一困境是对于佛教修证原理与方法的无知。佛教的修证,无
论是阿含、般若还是禅、密、净土,都是有系统、有次第的,而且是具体、明确的。但
是台湾的佛教界,上焉者尚能遵循经教,教育学人;中焉者把心理学知识与劝人为善的
人乘佛教相结合,误以为这就是修行;下焉者则强调灵异感应、健身养生、消灾解厄。
……对台湾佛教最具影响力的印顺法师因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佛法修证道的重要性,将志
求解脱的壮志贬抑为「小乘急证精神的复活」,认为传统汉传佛教中重视修证道的禅、
密、净土是偏离正道的佛法。不少佛教徒与佛学研究者均受其影响,对禅宗、密教和净
土宗存有否定和排拒的心理。这种种因缘都使汉传佛教的修证道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
上述引文中,笔者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笔者同意「台湾佛教的另一困境是对于佛教
修证原理与方法的无知」,而台湾佛教... 阅读全帖
t*********8
发帖数: 6
23
话说民国元年(1912年)的八月底,云南鸡足山悉檀寺内已经一片初秋的气象。秋风肃
杀,落叶纷飞。天色已近黄昏。雄伟的万寿殿上,三个人正坐着议事。中间一人是个青
年军官,约莫三十岁样子。还有一个戎装打扮的军人和一个老者,坐在两旁。这时候,
从门外大步走进来一个清瘦老者,身形高大,穿着藏青色僧袍,神色庄严慈和中,却有
一股凛然之气。
三人停止了说话,抬起头来,认真地打量着这个和尚。殿中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只听
见秋蝉的声音,在众人耳朵里面回响。
老和尚在大殿中间站定,迎着众人的目光,静静地环视了一周。他判断正中的青年武官
,应是他要找的云南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的李根源将军。老和尚以前从未见过他
,不过根据此人长相看,国字脸,浓眉大眼,目光透出英武之气,必然处事杀伐果断,
因此非李根源莫属。而且年纪轻轻就任如此大官,少年得志,必有过人之处;当然也极
可能刚愎自用,不听劝告。
想到这里,老和尚的内心波澜起伏。打从不顾卫兵阻拦,闯进大殿起,他早已把生死置
之度外。他知道今天的形势极其险恶。如果论理不成功,李根源是否会当场杀了他,这
并不重要。他担心的只是没法走出这个大殿,全寺的近千僧人肯定会...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4
极乐世界 VS 太阳崇拜,這是印順老法師的老話題了,
从地狱的有无到极乐世界的有无.....
佛在阿含部的『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特别详细的说明了世界悉檀,把整个三界
从地狱、饿鬼、畜生、人间、讲到天道,佛讲世界悉檀. 所以讲地狱、畜生、饿鬼之难
处,是因为众生太刚强了.
但是有一部分专做佛学研究的佛弟子们不相信有地狱,不相信有饿鬼道这等事, 为数还
不少. 所以书中或文章中有时暗示地狱只是圣人施教的方便说法。意思是实际上没有地
狱这回事。可是令人不懂的是,既然崇尚原始佛法,而原始佛法的教典中有四阿含. 佛
陀很详细的说明了从地狱到天界的事。那说没有地狱的所谓佛弟子到底信不信佛法?
说没有地狱的所谓佛弟子是不是指佛说错了 ? 因为信佛法,所以身披法衣, 出家受声
闻戒。可是又否定佛在四阿含讲的世界悉檀,不信佛在阿含所讲的地狱果报。那这样到
底信不信佛呢? 到底是不是佛教徒 ? 很耐人寻味.
佛说明地狱中的种种苦难,当然是恐吓,但是恐吓不一定是假的,这就是恨铁不成钢。
但是佛的恐吓是真实说,如果谤正法、谤贤圣、杀害众生、杀人越货,一定得要下地狱
,虽然是恐吓,却是真的。所以把地狱中的...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順法師否定淨土法門(ZZ)
印順法師說:「仔細研究起來,阿彌陀佛與太陽是有關係的。印度的婆羅門教,有以太
陽為崇拜對象的。佛法雖本無此說,然在大乘普應眾機的過程中,太陽崇拜的思想,也
就方便的含攝到阿彌陀中。
這是從哪裡知道的呢?一、『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是落日觀;再從此逐次觀水、觀地
、觀園林、房屋,觀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這即是以落日為根本曼荼羅;阿彌陀佛
的依正莊嚴,即依太陽而生起顯現。
『無量壽佛經』(即大阿彌陀經)說:禮敬阿彌陀佛,應當『向落日處』,所以,阿彌
陀佛不但是西方,這實在就是太陽崇拜的淨化,攝取太陽崇拜的思想,於一切——無量
佛中,引出無量光的佛名。」(摘自印順法師一九九八年著《淨土與禪》22頁)
---
對於淨土法門,臺灣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昭慧法師的觀點應當能夠反映印順法師的思想
。她說:
《《現代一些閱讀印公導師所著作的《妙雲集》之士,都非常排斥「淨土法門」,
而完全抹煞它的應機性,筆者以為:這未必是印公的本意!因為,如果導師完全否認淨
土法門的正當性,應該會與密教法門同等對待;但是不然,在其著作的字裏行間,對「
淨土」與「密教」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對往生淨土的法門,他在批判偏鋒、簡...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6
看你如何理解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的意思。
大智度论是以四种意趣(悉檀)说佛语是真实。杂阿含经说(四念处等),论师说是第
一义悉檀。
到了如来藏思想兴起,就以佛性为第一义。
S**U
发帖数: 7025
27
此经出自<长部>,<长部>的性质,属于「世间悉檀」,其中随顺当时印度世俗的说
法,是不了义的。南传的觉音论师对四阿含的注释书名,就隐含此义。觉音的<相应部
>注,叫<显扬真义>,与<大智度论>所说的「第一义悉檀」同义。
解读四阿含时,以<杂阿含经>为本,其他三阿含为辅,是原始佛教研究的趋势。

,
S**U
发帖数: 7025
28
一、前言
根源于佛陀自觉的佛法,自印度南北分传,为了有益于人心,为了(部分或澈底)解决世间的苦痛,法门竞出∶或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或说「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或说「不净观是甘露门」;或说「无我我所离贪瞠痴」,真是波澜壮阔、浩瀚无涯。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即在契机(适应不同根机)的原则下,将一切法门(不论是主张空或有)以四种悉檀(宗趣、教法)加以统摄,并以「第一义悉檀」许\为真实而不可破坏的究竟了义。
与佛有缘的朋友,不论是新学或老参,假如他是真诚的关注生命,而且不一味的「信仰增上」(以信仰为先,不重视理性的分别观察力,致缺乏适当的简择批判精神)应当含触及一个终极关怀的问题∶「法海汪洋,固然是法书无量,在遍尝法味云深不知处时,到底洲褚(彼岸)在何方?」本篇习作除尝试会通三法印与一实相印外,更愿意与道友们共同探讨、寻找并归向那「清净解脱宁静」的「第一义洲褚」。
二、世代圣典的启示
面对多方面传出的经与律,应如何的不轻信、不诽毁,古来在南北传阿含及各部律典中(如《增壹阿含》「声闻品」及《长阿含》「游行经」等)即有「四大教说」的提示。
四大教说的大意为∶各处传来的经律,如果与固有经律之...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贴扯 '大乘佛化人生' 了
要说汉传佛教不是佛法,有点冤枉它,它会理直气壮地把三法印拿出来挥舞:我都有,
我都有!
如果把真正的佛法比喻成一颗明珠,汉传“大乘”佛教就是一大团包裹着这颗明珠的大
粪,大粪的基本成分是各种各样的外道学说,但是它们在汉传里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
“方便”,和“大便”押韵,而大部分的汉传佛教学人都啃着大粪津津有味,同时陶醉
在可以用这个“方(大)便”度脱世人上。
============================================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第169页~170页中说:
『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说: 『何者
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这与奥义书所
说我,是常、是乐、是知,似乎相差不远。』
印顺法师的著作《华雨选集》中,第75页说:『「如来」有神我的意义,胎「藏」有『梨
俱吠陀』(注:婆罗门教的经典四吠陀之一)的神话渊源,所以如来藏、我的思想与传
统的(「佛法」与「初期大乘」)佛法,有着相当的距离。…。如来藏说,有印度神学
意味,而教典的传出,正是印度教复兴的时候;如解...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0
请专楼专用, 谢谢..
发信人: rapier (Avant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开贴扯 '大乘佛化人生' 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00:37:50 2011, 美东)
要说汉传佛教不是佛法,有点冤枉它,它会理直气壮地把三法印拿出来挥舞:我都有,
我都有!
如果把真正的佛法比喻成一颗明珠,汉传“大乘”佛教就是一大团包裹着这颗明珠的大
粪,大粪的基本成分是各种各样的外道学说,但是它们在汉传里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
“方便”,和“大便”押韵,而大部分的汉传佛教学人都啃着大粪津津有味,同时陶醉
在可以用这个“方(大)便”度脱世人上。
============================================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第169页~170页中说:
『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说: 『何者
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这与奥义书所
说我,是常、是乐、是知,似乎相差不远。』
印顺法师的著作《华雨选集》中,第75页说:『「如来」...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1
☆─────────────────────────────────────☆
Yisu (大头教主) 于 (Mon Dec 5 09:37:28 2011, 美东) 提到:
请专楼专用, 谢谢..
发信人: rapier (Avant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开贴扯 '大乘佛化人生' 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00:37:50 2011, 美东)
要说汉传佛教不是佛法,有点冤枉它,它会理直气壮地把三法印拿出来挥舞:我都有,
我都有!
如果把真正的佛法比喻成一颗明珠,汉传“大乘”佛教就是一大团包裹着这颗明珠的大
粪,大粪的基本成分是各种各样的外道学说,但是它们在汉传里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
“方便”,和“大便”押韵,而大部分的汉传佛教学人都啃着大粪津津有味,同时陶醉
在可以用这个“方(大)便”度脱世人上。
============================================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第169页~170页中说:
『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旅途的脚印》---业 感
杂阿含经八四八经
如来说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涅盘,即身观察,缘自觉知。
这非常清楚表示,佛法是以灭烦恼,导向涅盘,当下可见的法为核心。与此相违,就不
是那么重要。
后代论师以四种目的(与角度),来解释佛经。如龙树菩萨的四悉檀。
1. 以导向涅盘为目的,是第一义。
2. 须弥山、四大部洲,是世间悉檀。
四大部洲的说法,杂阿含的修多罗部分并没有。
须弥山在杂阿含,只是指一座大山。
W*********E
发帖数: 19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相信阎罗王吗?
佛教相信阎罗王吗?
张正钧
个人觉得说,不应当在相信与不相信上面来讨论。这就好像说,有一类的众生多半不信
地狱的存在,因为不相信地狱的缘故,所以往往敢于恣意妄为,因此而就造作很多的恶
业,捨报之后当堕地狱。乃至会有假名善知识暗示说:「哎呀,地狱其实是圣人施教的
方便,并没有地狱。」不是不相信有没有地狱,就因此就没有地狱;这就好像说,在几
十年前,大家也都不相信说人类可以登陆月球,不相信归不相信,人类最后还是登陆月
球了。又好像说,不论有人在认为说到底有没有天龙八部,但是世界之中,始终会因为
种种业力的交感而产生天龙八部;当然,有一部分是菩萨发愿往生的。
那么到底这个佛教相信阎罗王的题目,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思惟什么事情?或者是说,我
们来想想看说,佛为什么要为我们宣说阎罗王这一位有情?可是再进一步思惟之前,我
们得先要瞭解一下,阎罗王在这个世间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而经典中提到阎罗王这个
角色,又是怎么说的呢?
先看《长阿含经》第十九卷里面的记载:【佛告比丘:「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
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乃至无数
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然...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4
我知道大德您是不赞同那些许多大乘经里提到的 Physical 地狱处所与描述,如上刀山
下油锅. 鬼卒插人,抱铜柱等,你的看法,在我们人间的知识分子及现有感观经验下说这
些是迷信很合理.
但是佛经提到三界二十五有,这个宇宙与各种眾生业力所成就的种种世间,很难以我们人
间的经验感知能瞭解. 阎罗王,被狱之说,在三藏十二部中多处可见,这是 世尊用世界
悉檀的善巧方便来教化眾生。悉檀有宗义跟遍施的意思。
宗义是说用宣说三界中诸世界的别别的相貌,然后令佛法的宗旨可以遍施於有情。所以
,下根器人听到阎罗王的事情而生畏惧,乃至於说听到天界的种种殊胜而生羡慕;而中
根器的人听闻了以后,努力的去恶向善;那上根器的人听了以后,证知种种的业报差别
。就如以下阿含部中的记载,
《长阿含经》第十九卷里面这麼说:【佛告比丘:「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
,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乃至无数眾鸟
相和悲鸣,亦復如是。然彼阎罗王昼夜三时,有大铜鑊自然在前,若鑊出宫内,王见畏
怖,捨出宫外;若鑊出宫外,王见畏怖,捨入宫内。有大狱卒,捉阎罗王卧热铁上,以
铁鉤擗口使开,洋铜灌之,...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5
《佛说不增不减经》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舍利弗!我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甚深义理就是第一义谛;而
第一义谛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法能够超过祂,因为诸法都是以祂为因,藉著种种其他法为
缘而出生的;所以,第一义谛就是佛所说的第一因,祂是无上因,没有一个法是可以超
过祂,是祂出生了有情众生的五阴世间以及器世间;所以说众生界其实就是如来藏,如
来藏就是出生一切法的法身,所以说如来藏是出生一切法的根本心。”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事上来说的话,因为有情众生的福德以及智慧各个不同,依
著有情众生所造的善恶业,这些业种都会收藏在如来藏中,未来生所感得的异熟果报,
也就会有四圣六凡等十法界的不同。四圣指的是,佛、菩萨、缘觉以及声闻等四种证得
佛菩提道或是解脱道的圣人,而六凡则是指,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
种还在生死轮回当中的凡夫。这个从事上来谈的四圣六凡等十法界,则是属于 佛陀说
法四种悉檀当中的世界悉檀。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当头棒喝
在《起信论》里面所说的“止”的意思是“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指的是实证般若实相
的离一切世间戏论的境界;而“观”的意思“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指的是现前观察世
间万法皆由实相因第八识如来藏心出生,一切善恶业也都由如来藏记存的智慧现观。在
这里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里说的止,是心得决定、无所怀疑住于如理作意的第一义
谛智慧“明见”境界,而不会单纯的是四禅八定的定境修证。因为禅定的止与实证解脱
智慧无关,更与实证般若智慧无关,只是将觉知心制心一处、安住在定境中。纵使证得
四禅八定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定,仍然还是世间中的定境,仍不脱世间戏论,所
以不是马鸣菩萨所说的能“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既然无法离开戏论,便仍在生死当中
尚未解脱。
马鸣菩萨在这里对于止观的开示,是佛法般若实证智慧上的心得决定、心不动摇的
止,显然对于许多将止观一味解释成静坐禅定、一念不生的说法,无疑的作了一个当头
棒喝般的破斥。因为这样狭隘的将止观解释成静坐求一念不生,事实上是对于佛法的内
涵并非真正的如实了解,其实是以定为禅,而又证不到禅定境界的错误行门。因为这样
既不能真正的证得“息灭一切戏论境界”第八识清净...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7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轉】]當佛教遇見耆那教
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 (p179-207): (民國95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當佛教遇見耆那教
──初期佛教聖典中的宗教競爭與詮釋效應
呂凱文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p. 179
提要
與佛教同屬於新興宗教思潮的沙門陣營的耆那教,不僅是佛教初興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
之一,同樣也為佛教傳統建構中的宗教制度發展等帶來刺激與滋養。雖然彼此教義有差
異,但是由於雙方實際興起與發展的時代重疊,宗教術語亦甚為接近,在宗教文化共構
處甚多的情形下,學界戲稱兩者為「姊妹教」。礙於彼此宗教競爭,佛教看待耆那教的
態度與耆那教理解自身宗教傳統的心態不同,從而「佛教聖典中的耆那教」與「耆那教
聖典中的耆那教」之間的兩種形象存有差異。若是如此,初期佛教聖典所見的宗教競爭
暨隨之引發的詮釋效應等諸問題,值得注意。
本文擬就前述問題進行論...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39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大甩您来评评这个人的七律
# 001 草樹色初春【便。】
林園氣色蕩精神 草樹扶踈初識春 山展畫圖花綻曉 庭添容飾雪消晨
湖南碧岸新蘆露 陌上黃梢嫩柳塵 籬菊三分梅五出 東風吹起望慇懃
# 002 山水花皆滿【紅。】
有水有山西也東 春花皆發滿望中 柳堤絮亂雪無地 梅嶺粧餘霞在空
錦繡谷彌雖襲彩 楓松江獨不知紅 縱令仁智尋邊畔 箇裡濃香豈得窮
# 003 當水草初生【題中。】
野塘眇眇水蒼蒼 遠草初生望自當 含色菰蔣春岸縟 抽心杜若霽沙芳
倩看韶景湖南露 不似涼秋塞外霜 一道青煙微尚嫩 何蘆何荻迢思量
# 004 月下對花柳【粧。】
元來花柳興尋常 月下對之彌斷膓 面可相當浮鏡黛 目難暫捨映珠粧
青煙迎霽消無色 素艷混輝辨以香 此夕若非清影夕 春山錦繡暗中裝
# 005 道場花木新【題中。】
寂寞道場無客臻 唯看花木万株新 民村老柳俗塵舊 淨土妙蓮異彩均
諸樹雨薰耆堀曉 悉檀風飄玉泉春 嶺霞林雪莊巖地 昔佛於斯轉法輪
# 006 同前【道場花木新。題中。】
被牽花木至何鄉 洛邑東山...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6489
40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Mon Aug 22 20:38:09 2011, 美东) 提到:
# 001 草樹色初春【便。】
林園氣色蕩精神 草樹扶踈初識春 山展畫圖花綻曉 庭添容飾雪消晨
湖南碧岸新蘆露 陌上黃梢嫩柳塵 籬菊三分梅五出 東風吹起望慇懃
# 002 山水花皆滿【紅。】
有水有山西也東 春花皆發滿望中 柳堤絮亂雪無地 梅嶺粧餘霞在空
錦繡谷彌雖襲彩 楓松江獨不知紅 縱令仁智尋邊畔 箇裡濃香豈得窮
# 003 當水草初生【題中。】
野塘眇眇水蒼蒼 遠草初生望自當 含色菰蔣春岸縟 抽心杜若霽沙芳
倩看韶景湖南露 不似涼秋塞外霜 一道青煙微尚嫩 何蘆何荻迢思量
# 004 月下對花柳【粧。】
元來花柳興尋常 月下對之彌斷膓 面可相當浮鏡黛 目難暫捨映珠粧
青煙迎霽消無色 素艷混輝辨以香 此夕若非清影夕 春山錦繡暗中裝
# 005 道場花木新【題中。】
寂寞道...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來藏思想ZT
從經典上來說,《華嚴經》是含有如來藏思想的最早經典。《法華經》、《維摩詰所說
經》,
也都有含蓄的如來藏說。而明確地表現出如來藏思想特色的,是《如來興顯經》、《大
哀經》、
《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前十卷)、《大雲經》、《大法鼓經》、《央掘魔羅
經》、《勝鬘經》、
《入楞伽經》、《不增不減經》、《無上依經》、《勝天王般若波羅密經》、《大乘密
嚴經》等。論
典方面,則以《寶性論》、《佛性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為代表。《大乘起信論
》與《楞嚴
經》,也是表現如來藏思想的經論,素為國人所熟悉,但或有懷疑這兩部經,是出自於
中國論
師的「偽作」。現在從這些經論中,嘗試歸納出四點,來說明如來藏思想的特色:
一、以通俗的譬喻說明為基礎:《華嚴經》以蓮實藏在蓮花中,待花謝了,蓮子(比喻作
如來)才會出現在蓮台上,來作譬喻說明。《大法鼓經》引用《法華經》的「化城喻」
、「窮子
喻」來說明。《大般涅槃經》以五味來說明佛性。《央掘魔羅經》以《雜阿含經》中,
央掘魔
羅持劍追殺釋尊,釋尊所作的譬喻說為根據,作進一步地發揮。《如來藏經》更以萎華
(凋謝
的蓮花)有佛、蜂群繞蜜、糠糩粳糧、不淨處真金、...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48
42
烦不烦是你的事,说不说是愚的事。
该说的愚就说,不该说的愚就不说。四悉檀你听说过吗?
对密宗,愚表明态度就可以了。无需多言。
其他的都好说。
嘿嘿
p****y
发帖数: 23737
43
研究四悉檀的目的,是要使大家明白佛法並非硬性的,一成不變的法,而是隨機緣、
需要安立,隨時代的遞嬗而巧妙不同。古德說: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多門,為八萬四千法,法法可通涅槃。無二路,意指心法一路,為直探自性清
淨心,達到「唯心淨土」的境界。說權說實,都是轉染成淨的方便,但最根本的原則絕
對不可更易,即為依中道而開顯戒、定、慧三增上學,所完成的無上菩提,才是修行的
正途。
p****y
发帖数: 23737
44
四悉檀是什么你懂?好意思拿出来训人?
看点佛书就以为自己是“内道”是“佛子”,有资格批人了?
r****n
发帖数: 8253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一义
后面的关于阿含经部分的解释,是牵强附会。
龙树本人弄出的四悉檀,重点在于所谓的应机说法,有方便说和第一义说。在这种理论
下,大乘的凡是有问题的,违背佛法的,被说成是方便说,而龙树本人的空性论,被弄
成是究竟说。
在阿含经里面,没有大乘的那套互相矛盾的东西,整体都非常统一的。
大乘的这种应机说法,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是在为大乘的各种矛盾问题补窟窿
。试图自圆其说,属于诡辩性质
龙树,就是个诡辩家。玩弄出这些永远不败的逻辑。
像大乘的如来藏思想,密宗双修思想,明显违背佛法,这根本不可能是什么方便说。
a*******g
发帖数: 867
46
呵呵,你对密宗的“即生成佛”,根本就不懂。我虽然对密宗了解不多,也可以帮你科
普一下。
(4)能海上师关于即身(生)成佛与示现八相成佛
1、《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
◎时属假法,无起无尽。中间不住,三世无从安立,论云无方距果远,果近善方便,成
佛时劫远近,视方便如何耳。

假法属不相应行法(参考《百法明门论》),三大阿僧祇劫成佛者,乃对治之方便,如
了知一切法无自性,即慧资粮,悲心圆满,即福资粮。成佛无定时,福慧双足即成佛,
非于时上计也。
又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及立地成佛,二说皆是,然亦皆不可执著。如果烦恼障、所知障
,一切断尽,当然成佛。不关时间之长短。何以故?时间是假法故。
◎总之,成佛在菩提心圆满,并非于时间长短等计算也。何以故?时间即不相应行之假
法故。
问:“时间既假,何以又说三阿僧祇成佛?”曰:“是对于骄慢者说。若对于怯弱者说
,则又说即身成佛,总之对治悉檀耳。”
“然则成佛之说,时间长短不一,果无一定标准乎?”曰:“有,即视其悲心及菩提心
是否充足、圆满。此心一充足圆满,即是成佛,无问时间也,即初地所发的如地等心。”
。。。
从事相上讲,历史上的大乘祖师无一成佛。从道理上
b*****l
发帖数: 382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分 大乘,小乘两各版就好了
四教义卷第一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
夫众生机缘不一。是以教门种种不同。经云。自从得道夜乃至泥洹夜。所说之法皆实不
虚。仰寻斯旨。弥有攸致。所以言之。夫道绝二途。毕竟者常乐。法唯一味。寂灭者归
真。然鹿野鹤林之文。七处八会之教。岂非无顿渐之异。不定秘密之殊。是以近代诸师
各为理释。今所立义意异前规。故略撰四教门用通。大师渐顿不定秘密之踪。若能达斯
旨者。则如来权实信矣。无方至人本迹渊哉难究。况复此渐顿不定秘密之迹。皆无滞也
。今明此义略开七重
第一释四教名。第二辨所诠。第三明四门入理。第四明判位不同。第五明权实。第六约
观心。第七通诸经论也。第一释四教名。四教者。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
。此四通言教者。教以诠理化物为义。大圣于四不可说用四悉檀。赴缘而有四说。说能
诠理化转物心。故言教也。化转有三义。一转恶为善。二转迷成悟。三转凡为圣。故教
以诠理化物为义也。略为五意。一正释四教名。二核定四教。三引证。四料简。五明经
论用教多少不同。第一正释四教名。即为四。一释三藏教名。二释通教名。三释别教名
。四释圆教名。第一释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缘生灭四圣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所
言三藏
J******s
发帖数: 7538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正见
又作谛见。相对于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确的佛理知见,特指具有佛说“为人悉檀”佛法
的四谛知见,也就是佛教对于世间谛理与出世间第一义谛法义的如理如实智慧见地。
你显然把正见局限化了,hohoho
===========================================================
对四圣谛的智慧就是正见[1]。在八正道中,正见是最基础的内容[2][3]。
佛陀将见解分为三类:邪见[4]、有漏正见[5]、无漏正见[6]。
在《巴利大藏经》中,舍利弗尊者开示了获得正见的十六种方法。分别为:道德、食、
苦、十二缘起支、漏。
道德:指分辨善、恶、善根、恶根[7]。其中不善为十种不善业道,也称“十恶”(杀
生、不与而取、邪淫、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悭贪、嗔恚、邪见),而不善根是
指“贪、嗔、痴”(三毒)。
食: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8]。
苦:是了知四圣谛。
十二缘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缘法分别了知其本身、集、灭、道,亦称四十四种智。
漏:其方法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灭、知达漏灭之道”。[9],原意为从脓疮流
出来的脓,也代表已发酵许久的酒,...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退出江湖了,呵呵
姐姐好牛啊,今生没别的梦了?
第一义悉檀你得到了,haha
Y**u
发帖数: 5466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SeeU和RunSun同学请进

就也是强迫别人接受一种观点, 相反的观点罢了? 对不对, 这个您认同吗?
的权力。言论自由是原则问题,与观点无关。
PA 的话本身不也是言论吗?PA 的话也是一种观点呀。。 为什么不能自由呢?
主的职责,别人也是一样,必须公平,不要双重标准。
我也很少直接评论,道理相同。只有我觉得实在太离谱的时候,才会说一下。
碍,必须破除,这是对治悉檀。印度论师无论大小乘,普遍的催邪显正,this is a
very honorable tradition in Indian Buddhism, 有些论从名称就明白表示催邪显正
的立场∶如辩中边论,制恶见论,辩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有的是在论的开头表示催邪显
正,如入中论。汉传佛教徒未必理解而已。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