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慧力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
W*********E
发帖数: 197
1
今日回顧李老師於佛法的判攝抉擇,我個人對他的瞭解如下:
李老師基本上以緣起性空見為根本見地,接近中觀應成派的看法;然而與月稱、宗
喀巴、達賴等師不同的是,李老師謹守經驗主義的立場,不去討論他沒有親證體驗的事
;因此對於阿賴耶識,他不像月稱等應成中觀師那樣公然否定阿賴耶識的存在。李老師
並認為各系的佛法都只是「渡江之筏』而已—它們是讓人用來修行解脫的—令人達到唯
證乃能相應的涅槃體驗,因此他比較重視它們在修證上的有效性,理論是否嚴密完美較
不在意。有一次在私下場合,李老師曾經對我說,他認為 龍樹菩薩的中觀只是嚴謹地
立足在現象論及經驗主義的立場來觀察身心現象界,由此得到「戲論滅盡」的見地與體
證,如此可以止息無明與貪愛而解脫,他自己也因此身心脫落的體驗不斷的生起與深入
。唯識真常經論,他比較沒有深入去研究;因為他注重實證涅槃體驗,唯識較繁瑣,他
較不喜歡,就實證來說,能真正掌握簡潔扼要的中觀大意就夠了。唯識宗立阿賴耶識,
對他來說,像是基督教的上帝,從哲學上來看,是囑於第一因的問題,如何證明呢?因
此嚴守經驗主義的立場——擱置判斷。現代禪的禪,最貼切的表達可說是「中觀禪」。
p.301也...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
发信人: SeeU (See yo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温宗堃∶「外观」的当代诠释--南传三大传承对此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4 14:04:39 2013, 美东)
原来有这种说法。 感谢法友提示。
我再看看阿含。
了解
这个”识”的解释,有点复杂。
很多南北传论师解释不同。
但是记得 中阿含还是长阿含,阿难还是佛陀是说转生识还是入胎识之类。
说明前世如何转为今世。
这是”缘摄受智”所要解决的疑问
原来 “不求前际”,”不求后际”,是指不用神通看前世,不用神通看未来世。
这与马哈希、焦谛卡、阿姜念强调 ”缘摄受智” 不用神通看前世,不用神通看未来世
是要看当下因缘。
是一至的。
但是可能帕奥禅师会要求看前世来世。
这看起来正是”缘摄受智”所针对的智慧。
看阿含时,有时会看见”流”,xx流,
一直不明白为何这么说
原来可视为process,
“生命之流,是一个变化的process, 不是一个一个entity转变”
“若错认为一一个体,就有一异、常断的问题”
听法友一席话,很有帮助。
虽然也知道是过程,但法友一席话,让我更加...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苦心不苦
恐怕那种普通人说的苦乐,其实都是苦,因为有“我”的缘故。
这是舍利弗所说的重点。
因为普通人即使身体很好的时候,也因为考虑到无常迅速,而产生忧愁。
并非身体痛的时候才会产生苦。身体不痛,也会产生苦。
普通人所谓的“苦乐自然”是一种暂时忘记自我,压抑一下,麻醉一下自己,
不去想,不去看,然后释怀一小会儿。这是靠定力,而不是慧力。
普通人讲的“忘我”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只是暂时忘我,不是无我。
单靠定力麻醉的,应该说还不是佛法(的智慧)。
马克思说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恰好反了,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非佛法是人民的鸦片”,
因为他们找不到真正的解脱道路,
只能靠拼命工作、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
以便暂时忘记自我问题,而得到短暂的松绑感觉。
等到黑白无常一到,也就乖乖地跟着走了,
没能力像庞居士一家那样来去自如。
r****n
发帖数: 8253
4

这种不二,就是错误的不二论,是邪见,就像对波粒二象的理解,只有玻尔等人的观点
才是正确的,而薛定谔和爱因斯坦的观点则是错误的,他们的观点,就是认为波和粒可
以同时存在,但玻尔的波粒二象,则认为二者互相排斥,不可能同时存在。到目前为止
所有的不二论,不论是婆罗门的梵我不二,还是大乘的空色不二,实际都是错误的,而
且都是神我常见。
因为只要违背互斥性,是必定走向神我常见的。只是大乘做了一些掩盖调和而已。看起
来不像神我,实际还是神我。
五蕴和涅槃,也本就是一个波粒二象问题。
凡夫是因为无明,不能认识到五蕴本身就是苦的,产生贪执,要么对五蕴紧抓不放,这
是贪,要么对五蕴排斥,这是嗔,所以才造成生灭的不断延续,进而造成轮回。
必须要搞清楚的是,只要有五蕴生起了,就必定是苦,和你是否贪执无关,和你是否有
苦的感受无关。
经典上说的也非常明确,只要有色受行想识的生,就是苦。
日常是指行住坐卧。
无五蕴,无生灭的胜义究竟真实法。一种抽象的,非时空性的存在方式。
佛陀只要五蕴的识熄灭,则必定涅槃,而以佛陀的定力和慧力,基本上任何时间他想要
涅槃,即可以涅槃。
但是只要涅槃,则必定不能说话,不能行动,...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5

的。
你反驳的时候,都是只顾反驳,甚至自己刚说过的话都可以忘掉,只为了反驳而反驳。
,下面是你说的话,“佛任何时间想要涅磐即可以涅磐。”进出自如,这不就是控制
的意思么?你是说佛也神我见了?
-------runsun--------
佛陀只要五蕴的识熄灭,则必定涅槃,而以佛陀的定力和慧力,基本上任何时间他想要
涅槃,即可以涅槃。
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快
G**W
发帖数: 186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神会禅师的悟境
见性在分判上实有两种 :
第一種, 见性者,实即是「亲见有情悉皆具足成佛之智慧德性」,则是诸人所自行定义
之见性,故彼诸多祖师所言之见性者,实即明心而亲见如来藏具有能令众生成就佛道之
真实体性,即是由如来藏心体上面亲见真如法性之见性也。
第二種, 在《大般涅盘经》中 佛所说之眼见佛性者,确实可由肉眼而见,非诸已真明
心之菩萨摩诃萨所能臆想而知也,由是缘故,此经中有如是一段 迦叶菩萨与 世尊间
之问答: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佛言:「
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随顺契经,以信故知。」】
又如同经【 佛云:「佛性亦二:一者可见,二丶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丶诸佛世
尊。
不可见者:一切众生。眼见者,谓十住菩萨丶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佛性。」】如是
眼见佛性之法,必须亲从大善知识修习,亦必须具足定力丶慧力丶大福德三者,方有因
缘可得眼见.
==
第一种是一般大乘弟子能够理解的, 第二种难思,难证,是闻所未闻法.
依第二种來說,確有人先眼见佛性後再明心, 至於是什麼因緣會如此,
還真不知道.
O******1
发帖数: 13088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怀瑾“还精补脑”之法
须知心地风光,是活泼泼的,不干枯的。真到啪嗒一下,破了初关的人,颇不容易,真
为难得。倘若果能如此,这一关的功用变化来了,现在姑且不说试听看。总之:由破初
关而得定的人,渐渐渐渐地,身体如果原有宿疾,便百病丛生了。内部原有病根的话,
各种病都给你发出来,头痛的就头痛得更厉害,背痛的背痛得更厉害,有疮的,疮发得
更快,有毒的一身发烂、发痒、发酸、发麻。因为这个时候,色身气质变化,剥复之机
来了。一张皮被剥了一样。剥与复,两个字是卦名,《易经》上的卦名,剥极了,要坏
到极点,反是没有精神,反是枯槁了,反是瘦了,反是……
古人到达这个情形,他不在乎的,只管修道不管别的。现在的人医学常识发达,三
天没有大便,哎呀!该要大便中毒了;又一样,哎哟,该是有病了。你看现代人修道,
对于这个身体看得比什么都贵重,什么叫做“生死以之”?根本没有这个精神。尤其是
医学发达了,半吊子的医学知识大家都会一点点,也不是真医生,多少都看了报纸,懂
了一点医学常识,那个报纸有些宣传的理论,他就把它真当医学理论。嗨!他顾虑身体
不得了喽!没有那个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其实真正懂医学的常识,这又蛮好,尤其学
医的,这个可以...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3088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怀瑾“还精补脑”之法
须知心地风光,是活泼泼的,不干枯的。真到啪嗒一下,破了初关的人,颇不容易,真
为难得。倘若果能如此,这一关的功用变化来了,现在姑且不说试听看。总之:由破初
关而得定的人,渐渐渐渐地,身体如果原有宿疾,便百病丛生了。内部原有病根的话,
各种病都给你发出来,头痛的就头痛得更厉害,背痛的背痛得更厉害,有疮的,疮发得
更快,有毒的一身发烂、发痒、发酸、发麻。因为这个时候,色身气质变化,剥复之机
来了。一张皮被剥了一样。剥与复,两个字是卦名,《易经》上的卦名,剥极了,要坏
到极点,反是没有精神,反是枯槁了,反是瘦了,反是……
古人到达这个情形,他不在乎的,只管修道不管别的。现在的人医学常识发达,三
天没有大便,哎呀!该要大便中毒了;又一样,哎哟,该是有病了。你看现代人修道,
对于这个身体看得比什么都贵重,什么叫做“生死以之”?根本没有这个精神。尤其是
医学发达了,半吊子的医学知识大家都会一点点,也不是真医生,多少都看了报纸,懂
了一点医学常识,那个报纸有些宣传的理论,他就把它真当医学理论。嗨!他顾虑身体
不得了喽!没有那个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其实真正懂医学的常识,这又蛮好,尤其学
医的,这个可以...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9
佛陀一转法轮,讲的是阿含诸经: 主要的內容為二乘解脫道的修證,以現觀蘊、處、
界無常而斷我見與我執的法門,即聲聞、緣覺所修的解脫道,總名二乘菩提,以弘演出
離三界生死之解脫道為主,所度部眾為聲聞部;聲聞所證果位共有四果,也就是初果須
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羅漢;而阿羅漢在捨壽滅盡五蘊、十二處、十
八界之後就可以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永遠不再於三界中受生出現,永離三界生死的
輪迴。精進而且慧力好的人,若是因緣具足時,只要一世就可以完成解脫果的修證。這
個階段主要是講四聖諦、八正道、十因緣、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主要的代表經典
為《四阿含經》,也就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及《增壹阿含經
》。
佛陀二转法轮,讲的是波若诸经: 此階段的代表經典為《心經》、《金剛經》、《小
品般若經》及《大品般若經》等般若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就是《心經》,在此
經中講到空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相對於初轉...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抛砖】浅谈刹那无常

“世间”,其实就是带”我”的观念。
“世间”也就是贪嗔痴。
“世间”是指各种苦乐(通常只是一种欲望的苦乐)、贪爱、愤怒的总集合。
厌离世间,不表示会自杀或什么事都不做
厌离世间是,有一股力量离开贪爱与愤怒
厌离世间(出世)的意义在,不再喜欢世间苦乐、贪爱、愤怒,就很像出家人。
“无常”愈强,”世间”是愈弱
Ya 佛陀说这些,本来只是对出家的比丘说的。
对在家众,就是乐善好施,别做坏事,与人和乐相处就好。
佛陀说,他说的法(佛法)不见得世上每个人都接受。(大概就出家人听就好)
我们在家众都只是try try看,
从中得到贪爱与愤怒减少的平静与愉悦(禅悦,”正定”的喜悦),
过点好日子,与家人和乐相处。
Ya 放着就好,
其实,谁刚开始不是听一听,放着而已 : )
我想,等我年纪大了,也没多少”世间”,还能拿得出来就好。
通常都是做一点点试试,
有了轻安(七觉支中的倚觉支)、 喜悦(七觉支中的喜觉支),
日常生活的心事家事烦恼减少,觉得比以前愉快,坏习惯突然可以改过,
与人相处也比较和乐
其它再说。
没好处,谁要试。
钉得深不深
就像我们现在看什么都带”我”的观念,
“我”就像钉子...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1
谢谢提点, 我也是初学佛法,说说我的观点,
--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明心见性,离苦,得大自在,修证涅槃。
不能同意更多, 没错!!
--修行者拜佛外在是动的, 内心是静的,为的是要"信心清静,则生实相"。
× 内心已经静了, 自然见得实相, 那你还求什么, 如果内心没有静, 你觉得仅仅
是求佛
有用吗?靠地还是修行, 不是吗?
--普通人求佛拜菩萨,是有福报的,参见了凡四训。甚至是一点清静愿力,也可以增加
福报。
× 我去求佛希望可以中乐透, 后有豪宅香车宝马美人, 我这样去求有福报吗?
应该是没有, 但是如果我求父母平安, 免祸消灾, 你可能会说这样是有福报的, 但是
如果你想着有福报了, 那也是心动了, 就是为自己了, 而且个人认为求父母平安,
免祸消灾,
归根结底还是为自己求, 为什么, 为自己心安理得, 看不得自己爱的人受痛苦,多
和自己的亲人
交流交流, 和气的说说心理话, 比求佛好一些, 个人愚见
当然, 我也没说不要求佛, 之时求佛不能是表面文章,如何求, 我也不知道
只不过我知道用我10年阳寿换我爱的人免入“地狱”, 这种求, 应该是没有效果的
--故事里讲的天人,要...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义净法师的故事(5)
五、因缘巧成
炎夏,骄阳似火。
扬州的天气像火炉一样,蒸气逼人,没有风,没有云,人们热得就要喘不过气来了
。义净和善行在扬州谢司空寺坐夏,今天是最后一天。
日已近午,两人在房内趺坐。离开齐州时的高兴和激动已荡然无存。义净闭目不语
,善行一脸沮丧的样子,常偷眼看看师父。义净虽说闭目不语,可内心如风起云涌,极
不平静。头上的汗一道一道淌下来,却擦也不擦,仍动也不动地坐在那里。当初在长安
结志西游的处一法师,因侍奉母亲而不能去了;现在弘袆和玄瞻也改变了初衷,要专修
净土法门,也不愿去印度了。
怎么办?
善行明白师父的心情,有心安慰,但不知说什么才好。不禁瞥了瞥师父身旁的一个
包袱,那里面是一匹琵绢和一件如来等量袈裟。听说义净要赴西天佛国,齐州诸寺和百
姓送来很多织绢,乞求义净带往印度供施。义净望着那堆成小山般的织绢发了愁。中土
与印度远隔千山万水,怎样才能将它们带去?后来,慧智禅师想了一个办法,将送来的
这些织绢每匹剪下一块,最后缝合到一起,剩余的都退还。用缝合到一起的这些绢,裁
制了一件如来等量袈裟,恰好还剩有一匹。虽说只有一匹琵绢和一件袈裟,可这是山东
道俗对佛祖的一片心意啊!情义之重,...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的真精神
学佛只是一念之转,转有著烦恼心,归无住空净心,要寂然无所作著便是佛境,故心净
则佛土净。此是正法。
心量宜大,以慧力观照一切本空,便不执取坚固,自然退让,在表面似乎吃亏,但
修德成就,功夫精进,根本上大得便宜,是真布施,此以除贪。
心能平等,法法都幻,有什么得失成败,自然宽宏不计较,且心平则气和,气和则
血顺,少病少恼,且可长寿,是真忍辱,此以除嗔。
心不执著,则事理通达,因果分明,无谓忧怖,自然不起,安得苦果,即是持戒,
此以除痴。
心意超然,彻见本性空寂相貌,归于大空,是为得体,于人事人情上,实地研究,
处处热心,事事方便,归于圆通,是为得用,以虚灵之佛量,起大悲之妙用,不是沉空
守寂,为焦芽败种。
一心于法,一门深入,但明法本一时之借用,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归到见性,
当下成佛,莫怕无明,只要心能空寂,无明顿化,莫住无明,若一失照,即流浪生死,
万劫沉沦。
非到明心见性后,不知自己之无明也,既不知无明所在,则永无拔除之时,是明心
见性为成佛第一关键,明心后,一念间无明顿化,否则压制而已,虽修千年,无明仍在
,与未修正等。
莫自弃,勤恒而进,终必有成,莫自满,累劫之债,非一时可了...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
http://www.yxjs.org/wenji/02_wxlasl/01_wxljsqj/08_amtjls.htm
阿弥陀佛本尊咒
即大往生咒,三咒应连持,年老人单持第三咒十字亦可。
一、嗡,卑马,达拉,塞,沙哈。
二、大也他,嗡,阿米迭阿米迭,乌巴委,阿弥达省巴哇,阿弥达,比真迭,阿弥
达。嗄米尼,冈冈拉,格衣帝嘎里,萨哇,格削,牵洋嘎利,沙哈。
三、嗡,阿弥达,札卑,阿弥达,哞。
此咒应面授方可持诵。
经义略说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无非使众生摄心归一,做到一不可得,方是度尽苦厄
。随机应化,非有定法,念佛法门,亦是方便法门之一种,不可专执持名为念佛,凡内
观自性,外参经论,念念不离觉性,皆念佛也。千百年来,念佛者多,成就者少,其原
因为:一贪得便宜,不耐吃苦;二不明心要,力量不足;三分宗立派,秽净之见横生;
四不得持名法门之诀窍。今先要明白此念佛之物,究为何物?终日受苦颠倒流浪生死之
物,又为何物?然后再去念佛,心地明白,方可我不离佛,佛不离我,佛我同光,体用
如如,在在净土,处处西方,行者须明生死事大,加意痛切,努力精进,则生西并非难
事,阿鞞跋致,此生定可证到也。
...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15
《二规教言论》讲记(四)(上)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二规教言论》。
违盟无耻非法行,所获财食无愧用,
不顾闲言恶语故,身神肩神皆消遁。
如果大肆享用通过一些欺骗的手段、比较恶劣的行为所得到的衣食、钱财,还没有
一点惭愧之心,身神、肩神都会远离。
无论是做买卖,还是与人之间交往,都要实实在在,不能使用狡诈、欺骗的手段。
现在有很多这样阴险狡诈的人。有些人总说些不靠谱的话,为了让对方相信,还赌咒、
对天发誓,实际上都不是真实的。虽然发誓了,却不守护自己的誓言;虽然承诺了,却
不去实现承诺。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欺骗手段。比如说做买卖,若是通过合理的途径,如理如法地做
也不会造业。否则,正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引导文》里讲的,做买卖也具备了十种恶
业。确实如此,若通过欺骗的手段去做,既伤害了他人,也跟他人结上了恶缘,将来是
要感受恶果的。也许当时得到了一些利益,很得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因果是不虚
的,自己早晚都一定会感受恶果。那个时候才会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但是一切都...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精进
定力的修持有静中的定力(打坐)及动中的定力(动中还保持着未到地定的定力). 老和尚
一定是多生累劫习定,不是一蹴即成,也不是一生就能成就.
没有定力,即使慧力很好,烦恼现行时降伏不了,没有益处,性障也难除.
赵州老和尚的定力,是行者学习的目标.
謝謝主文分享.
c***h
发帖数: 2262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非大非小——阿姜查

解决的方法是
继续加强内观力,也就是定力加强 慧力(正见)加强,也就是让心更清净
心更清净 五盖(贪嗔)就愈远离 观察力就会愈敏锐 愈会不用力排斥
也愈会体会无我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在佛门中有人主张“顿悟与渐悟”,或者主张“开悟来得很快,我们称为顿悟;需
要长时间修持的,我们称为渐悟”,或者主张“悟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累积多了就
会开悟”,或者主张“很简单,你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并且通过训练与修行的过程,
经过一段长时间,可能会达到最高点,这即是被称为渐悟”。这样说法,如果没有佛法
正知见以及没有证悟的人,真的很容易被这样的知识所误导,说那是正确的,因此跟随
这些知识修学佛法;可是对证悟的人来说,那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误导众生很严重。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如果顿悟与渐悟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说法
?后学告诉你:从来只有顿悟与渐修,没有所谓的“顿悟与渐悟”。或许有人会继续提
出质疑:“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从来只有顿悟与渐修,没有所谓的顿悟与渐悟?”既然
是这样子,后学就举经典与禅宗证悟祖师为例来说明。
首先,以经典为例来说明。大家都知道,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那就是十信、十住
、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位就是十种长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的阶位。
于圆满后,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也就是开始修菩萨六度的种种行。
菩萨于六度最后一度般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涅槃
什么叫作涅槃?所谓涅者不生,盘者不灭,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祂从本
以来没有出生过,未来也不会消灭,这样的涅槃才是真正不生不灭的法。涅 槃表示从
本以来没有出生过,故名“不生”;既然是不生,当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灭”,故名
“不灭”;合此不生与不灭的体性,所以涅槃亦名为不生不灭。
涅槃有四种,那就是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无住处涅
槃;其中二乘人只能证得前二种涅槃,不证后二种涅槃,菩萨则必须亲证四种涅槃才能
成就佛道。

1.二乘所证两种涅槃

什么是“二乘”,二乘就是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声闻菩提就是成就阿罗汉的法,
缘觉菩提就是成就辟支佛的法。为什么是菩提呢?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觉悟涅槃 的
道路,或是觉悟涅槃的方法就是菩提。二乘所觉悟的涅槃跟大乘所觉悟的涅槃是不一样
的;二乘所觉悟的涅槃,是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大乘所觉悟的涅槃是有余 依涅槃、
无余依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

什么是二乘的圣人呢?就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还有辟支佛,这些就是二乘圣人。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的本体论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
个问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
读不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
楚佛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
针对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
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愍(min)众生,
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
众等至心归命礼。(一拜)
南无皈依金刚上师。(一拜)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拜)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
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一拜)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
佛、世尊。(一拜)
(以下一佛一拜)
南无普光佛
南无普明佛
南无普净佛
南无多摩罗跋栴檀香佛
南无栴檀光佛
南无摩尼幢佛
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南无摩尼幢灯光佛
南无慧炬照佛
南无海德光明佛
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
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
南无大悲光佛
南无慈力王佛
南无慈藏佛
南无栴檀窟庄严胜佛
南无贤善首佛
南无善意佛
南无广庄严王佛
南无金华光佛
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怎么样去理解跟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

凭藉著中国文化旧有的文化,往往大家都会用一个方式去理解它,也就是把“住”
这个字,把“住”这个字把它解释成执著的意思。这里面最具体的例子就是,所谓的“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那这句话形容的是说,当我们非常喜欢,比方说一段音乐
的时候,我们可能连续三天,这个音乐都不断的好像在耳朵里面都不断的在播放一样,
用这种状况来形容所谓执著的感觉。也就是,当我们的感官机制接触到外面环境的时候
,那里面一旦接触的时候,会产生种种的反应,面对著这个的反应,如果我们的反应是
把它牢牢的抓住,就好像我们刚才讲的余音绕梁三日都不绝于耳,心里面一直把这个音
乐连续放了三天都停不下来,这个我们就把它想像成《金刚经》里面的住的意思,也就
是执著。
当然在这个样子讲之下,这样子理解之下,我们对于《金刚经》里面所谓的“应无
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自然而然会把它解释成说,心里面碰到了外面的环境的时候,哪
怕有种种的反应,但心中不会受到影响,不牵不挂犹如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也
没有任何的罣碍,当然因为没有罣碍,自然也就没有烦恼,这个就是依照著“不执著”
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熊本体之诤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个问
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读不
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楚佛
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针对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此现实的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果阿那含--不还果
继续接著上次的内容,为各位讲说初禅。上次说到,初禅的发起有五支功德,觉、
观、离生、喜、乐,喜和乐是说初禅发起的时候,是有境界受的!是因为色界的五阴在
这一个欲界的五阴身中发起来,色界的五阴微细,欲界的五阴粗糙,两者相合,所以当
两种身在同一个身中发起的时候,彼此会互相接触摩擦,因此会生出乐受,心喜就与身
乐同时的发起;然后会出现十六种乐触变化的现象,这是过去所没有体验过的上地境界
,所以(知见不足的)行者此时会心生大惊怖。十六触生触曰初禅,从这,我们也可以
知道,禅定的证得是有顺序的,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一个禅定是以前一个禅
定作基础而发起;所以如果有人说:“我是先证得四禅,再回来修初禅与二禅。”当知
此人其实误会了禅定(根本就没有禅定的实证)。
初果断我见,二果薄贪瞋,都还不算是声闻法中真正的圣人,只能叫作预入圣流的
预流果;因为初果与二果人的欲爱未断,还没有能力解脱于欲界,仍然会往返人间;要
从证得三果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圣人。三果人好像是一支射出去的箭,它直接射向于解
脱,不会再回头了,因此三果人叫作不还果,这就是佛在《杂阿含经》中所说的:“离
贪欲、心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次叙蕴我、处我、界我,及其生起次第,广令佛门四众可以依之实地观行而断我见
。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则此界将可渐转清净,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可
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若佛门弟子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
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
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
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福报
亦可因而日渐转增,从此以后,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人间净
土也!人间净土之成就,在于心净则土净,而非泥土大地之清净故;心方是真实之土故
,众生心净则国土亦将随之渐渐清净,净业使然故。如是方是真实人间净土之建设者。
甲、五蕴我
五蕴我者,谓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蕴者何义?谓众集义、积聚义。
色蕴者,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经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经由四大所成之食
物而长养,是故新陈代谢、念念变异、生住异灭,由生而长,由长而变异、而老,由老
而死;有生则必有灭,是由物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佛法门与开悟是否有关系?
要比较有效的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无生法?无生法指的是:这个法不
是被出生的法,祂没有出生的时候,从无始劫以来,祂自己就本自存在了;因为祂的存
在,不需要其他的因缘来成就或支撑,因此也不会因为其他的法的改变或灭失,而使这
个无生法消失,或者在体性上产生改变,所以无生法本身也是不灭的。这个无生法就是
每个人都有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如来藏心。
譬如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2中的开示:“若法无生,亦则无灭,即是
诸佛
秘密之教;如是妙理,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性相湛然,名曰真如、亦名法界、亦名实际
,随顺因缘而不违逆,是为正法,其性常住,永无隐灭。”这个无生法祂是真实
不虚,
而且对于六尘境界如如不动,因此说祂具有真如体性;同时因为祂有常住的体性,永远
不生不灭,因此才可以成为众生永恒的依靠。如果能够先从熏闻正确之佛法知见开始,
经过种种培植定力、慧力、福德之行,将来就有机会能够经由禅法,亲证自己本有的如
来藏心,这个就是大家所说的开悟明心。因此,开悟就是找到了如来藏心这个无生法,
并且能够安忍于在生灭性的意识心之外,别有如来藏心之本来无生、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有菩萨问到:祖师有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既然能生,为何不去?
这是个有趣也很有意义的问题。“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两句话,其实是兼
从理与事两方面来说的,因为常常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被提到,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探
讨这个问题。先来说第一句“生则决定生”,这一句中的“生”讲的是念佛求生诸佛净
土,尤其是往生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诸佛出于世间,都是为了利益有情,因此在佛
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当中,一一法门都是为成就众生的道业而施设,这正是诸佛的通愿,
就是要摄受一切有情都能成佛。我们应当知道:诸佛菩萨的所愿、所说、所行,都是以
利益众生为出发点,所教导的各种修行法门都是应机施教、对治无明;广义的来说,都
可说是为人悉坛,所以各个法门在表相上就显得各个不同,各法门之中又各有无量差别
;因此善知识常说“法无定法”,一切都是以于佛法中成就有情为根本。
而净土的《佛说阿弥陀经》,是 释迦牟尼佛不请自说,述说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
德庄严,劝导弟子们念佛往生的经典。在经文中 释迦牟尼佛甚且三度对舍利弗尊者等
弟子们说:“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或者说:“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例如经文里
面说:“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当今世界上确实是有很多人不信宗教,或是不信佛法,他们认为:所有宗教不管是佛教
、基督教或是伊斯兰教,都是假的、是迷信的,目的只是要人们拿钱出来供他们教徒们
自己使用而已,是欺骗人的行业。然而,宗教是否真的全部都只是骗人的东西呢?如果
我们以世间上的道理来说,说宗教是骗人的东西,那么科学与哲学当然更是骗人的东西
了;因为就科学来说,科学家们所提出来的定理定律,一开始,都是以假设的理论、大
胆的信念为基础,再去做进一步推论,一步接著一步的假设、研究与推测的,如此一来
,岂不是一开始就已经不是真实的事相了吗?一开始就已经是假设性的论说了。很有可
能在一百个、一千个假设里,才有一个最后证实是正确的理论,其他的九十九个假设,
都成为虚幻的想像、都成为了骗人的东西了;那么在哲学这一方面,又是如何的现象呢
?被称为科学之母的哲学,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纪,则是走入了象牙塔的世界里,在那里
述说著没有多少人能够听得懂的梦音呓语;更有人发出“哲学已死”的论调,来说明哲
学的当今无用论。如此看来,现代人所赖以生存的万能科学,原来是不实的假设所堆砌
的假象;现代人所信受的哲学亦只是一群一群不同的人,粉墨登场,在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熊本体之诤
在“对佛陀以及佛教批判”中 提出了一些观点。
容当一一辨正。
观点既然提出来, 佛教正法从来无惧一些所谓的批判。
不过,末法时期佛教正法确实面对着错综复杂局面。
佛门内外都存在着对佛法的不正确的知见。
首先要辩证的是:“佛陀不承认时空外的非五蕴的
本体的存在”。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
这里上提一篇已发帖文来论证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个问
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读不
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楚佛
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针对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走出虚拟世界 证悟法界实相
美国大片 “Matrix”译为《骇客任务》,《黑客帝国》,主要包括三部作品. 第一集于
1997上演.
故事是说,二十一世纪初,人工智能的技术有重大的突破,计算机能够自行学习
,代替人类做很多事,但是计算机却发展出自我意识,不愿再听命于人类。人类企图关
闭电源,结束计算机的自我意识,计算机却抢先一步宰制人类的命运,培植人类做为电
力的来源。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都被放在一个个的电池槽里,全身插满了管线,计算
机建构一个称之为“母体”( Matrix )的庞大系统,产生虚拟实境的讯号,欺骗人类
的大脑,人類從小到大所經驗的各種感官知覺,全部都是「母體」發送腦波程式給大腦
所造成的假象。例如,吃一塊牛排,眼睛見到的肉質色澤、口中咀嚼的口感,都由電腦
所控制安排著。「母體」甚至還控制著時間觀念,它讓所有人都以為生活在廿二世紀的
時空下。 只有少数反抗军没有被计算机奴役,他们扮演骇客( Hakers ),不断侵入
母体,企图拯救被奴役的人们.
主角尼欧( Neo )被解放之后,离开电池槽,来到骇客的宇宙飞船。为了了
解什么叫做“母体”,他再度进入虚拟实境。在虚拟实境中,...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1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一) (zt)
问: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李清水)
答: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
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
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问:昔闻‘三世因果’丝毫不少,则是说或数世而后受报,或数劫而后受报,敢问此世
间有无永远安宁,和平之可能?待弥勒尊者降生时,此间有无受恶报众生?战争、命案
有无发生可能?若无何故?(莫我虚)
答:此问题浅说不圆,深说难解,兹取折中之说。永远安宁,惟佛净土。此界名曰娑婆
,乃恶心众生其业所现者,原则无常,必经成住坏空阶段。世界尚不能永常,安宁焉有
永远之理。纵至弥勒降生,不过较末法现象少佳耳。五逆十恶,仍旧发生,成住坏空,
依然流转,如果天下太平,弥勒何苦来此。
问:闻已圆寂的章嘉大师是禅宗大德,而敝人是拜章嘉大师的(集体拜师),若依敝人
个性言,自觉宜修禅宗,若依环境言,则宜修净土宗,不知我应该何者为妥?(张维明)
答:章嘉大师实是密宗。应知皈依者,系皈依僧团也。此僧团中诸法皆备,若论修法,
则须视个人之根器,契合为佳。居士既以环境...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2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一) (zt)
问: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李清水)
答: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
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
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问:昔闻‘三世因果’丝毫不少,则是说或数世而后受报,或数劫而后受报,敢问此世
间有无永远安宁,和平之可能?待弥勒尊者降生时,此间有无受恶报众生?战争、命案
有无发生可能?若无何故?(莫我虚)
答:此问题浅说不圆,深说难解,兹取折中之说。永远安宁,惟佛净土。此界名曰娑婆
,乃恶心众生其业所现者,原则无常,必经成住坏空阶段。世界尚不能永常,安宁焉有
永远之理。纵至弥勒降生,不过较末法现象少佳耳。五逆十恶,仍旧发生,成住坏空,
依然流转,如果天下太平,弥勒何苦来此。
问:闻已圆寂的章嘉大师是禅宗大德,而敝人是拜章嘉大师的(集体拜师),若依敝人
个性言,自觉宜修禅宗,若依环境言,则宜修净土宗,不知我应该何者为妥?(张维明)
答:章嘉大师实是密宗。应知皈依者,系皈依僧团也。此僧团中诸法皆备,若论修法,
则须视个人之根器,契合为佳。居士既以环境...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3
来自主题: _Arahan版 - 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彻见无常?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彻见无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6 23:15:50 2009, 北京)
无常在佛法实修当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在整个证果解脱的过程当中,都离不开对无常
的透彻观察.真正的彻见无常,意味着必然见到苦,也必然见到无我。佛陀说“无常想
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盘”,又说“無常想修習多修習
。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可以说整个佛法四念住的修行,实际
就是围绕无常想,无常观而展开进行。那么为什么我们无法见到无常呢?
1.定力不足。
散乱的心以及粗糙的定力无法识别身心现象极高速生灭相续的真实本质。定力就像显微
镜的放大倍数,定力越强,放大倍数越高,越能看到极细微的生灭现象,将相续的假象
打破。但是必须要注意,在色界和无色界禅定当中是不可能见到无常性的,必须出定才
可以,而在欲界定包括刹那定当中,则有机会见到无常性。但是这需要比较强的慧力。
对于大多数人,比较稳妥的还是需要先修好色界禅定。
n***e
发帖数: 146
34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Re: puppeteer习惯谈事没尾的?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puppeteer习惯谈事没尾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5 01:53:18 2008)
Good. :)
是指如不行则不碰, 如碰则需有 "观" 行尽之心愿, 如碰则不随喜好
择而 "观", 如碰则只 "观" 与 "愿", 是 "应", 而非 "强", 或 "求", 更非
找些什么彻底了解被观对相的心愿的这种污染的花样行为.
有了如上, 才有使实相不变质的能力, 有了此能力才有遇到可被 "观"
之实相时, 实相他不变质. 你看J, 为什么他禅定力比你远远的差, 但
慧力比你好? 只因为他喜做如上, 但他只喜做如上, 却不喜和实相会
面. 而你禅定力, 甚至 "观" 之力比他远远的好, 但你因没如上, 故无
和实相会面之机会, "观" 尽天下万物之时, 也不会有个实相让你可观.
没什么不对. 但这只是个空泛的虚言.
这些全是垃圾, 全是戏论.
q****u
发帖数: 1421
35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九)
卷九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
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欲习既除
。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身心
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
名大梵天。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
漏不动。名为初禅。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光光相燃。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吸持圆光。
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愁
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世界身心。
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阿难。此三胜流
。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
三...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36
sigh...我没有禅定,我知道我这辈子再怎么努力,禅定对我而言是件很困难的事,
智慧我一般般,我拥有的只是向往光明美好的心,也许还有一点点明锐的直觉。
哪怕知道道路,要自由飞翔谈何容易?
拥有修行大慧力如你都被困,我又怎么可能飞得起来?
我常觉得人生路不好走,一个人在旅途很久很久,跌倒,爬起,再跌倒。。。
p****y
发帖数: 23737
37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打坐讨论

waichi不是说你“慧力”特别好么,比一般人/甚至比你聪明的人好,
我猜你这样的人,跟一般人不一样,不打坐不修行心对修行也有兴趣,
一般人不打坐是不会想念的,越不打坐越不喜欢打,越玩就越喜欢玩。
对。
p*******r
发帖数: 4048
3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知道,提放,转到
不对,我是有兴趣的,我只是慧力不足,而且我有很多业障,估计是以前理论知道多了
,要磨掉。
p*******r
发帖数: 4048
3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知道,提放,转到
不对,我是有兴趣的,我只是慧力不足,而且我有很多业障,估计是以前理论知道多了
,要磨掉。
p*******r
发帖数: 4048
40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2-28-10修行记录

这东西其实挺简单,
比如说,你现在在走路,我问你,你为什么走路,你告诉我,是为了回家。
回家就是心向。
和走路有关的心理活动就是心行。
但你走路的时候你时时记得为什么?时时知道什么是心向?不会,所以你迷惑。
其实是你的心向“创造”了一个世界,他把你的生活中的缘组合成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
,在这个模式
里,你注意了某些东西,忽略了某些东西,做了一些决定,你下一段时间做的东西都是
在这个行为模
式里。
所以如果要搞清楚,我现在的理解,觉得只有两条路:
1 创造和心向一致的心行条件,比如你心向念佛,心行也只有念佛,这就相对简单。但
一般的人肯定
心行有杂行,所以就做不到。
2 心向随生随灭,也就是无住生心,所以心向和心行就一致了,就不会生出这个“世界”,就无造作,
这就是纯观的修法。但一般人没这慧力。
r****n
发帖数: 7315
41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我看你的理解不对。以你之慧力,你没有过第一步。
waichi给你说的是‘菩萨戒’,免你玩神通,瞎发愿到地狱度众,而磨灭了自己的修心
v*******e
发帖数: 1715
42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9-15修行记录
这是个好问题。
觉知的丧失。或说不能做到秒秒分明,才是核心。
这就是不自由,。。。我觉得这就是心力弱吧。。。不肯定。
觉知是第一步,有了觉知才能保持决定。...哪怕决定不做,也是明明白白的死。
觉知就是观力就是慧力 ,
没有定力,明明白白的看自己土鳖,也是慧。
练习觉知,要从生活一点以滴练习起,也靠打坐中了解观。。。这个我不完全肯定。
我那个list,与其说是在练定,其实是在练习觉知。
f*******8
发帖数: 3612
43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全部实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19:26 2008)
笑翻.
你个真正的 “心"一定是如如不动的, 没什么狂乱, 你个真正
的 “心" 也一定是能起用. 你正是全没啊.
你的所谓全观的根本就是妄心. 把常人见脑杂念就称为全观,
你的全观之心是死的呀? 它不能起用呀? 它不能专一做事的
呀? 你日常做事很心散, 不能很专心的呀? 你日常做事很专
心, 就是修专心禅呀? 你日常做事很专心, 就不能全观呀?
别人心不专一做事, 或心专一做事, 也能全观. 而你却是个死
的妄乱心, 不专一做事就伪成全观, 即连全观又专一做事之
能也没.
谈到观明暗你更是笑坏人, 明暗本就指全部, 明暗本就指一
切有形无形, 别人观一切就不是全观, 你观一切就就是全观.
呵呵.......无耻的runsun, 自己才著空修初禅而不自知, 稚幼
行为, 笑坏人喔. :) .......................

==
对付自欺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表演, 然后指出任其左闪右避,
并不时...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4048
44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靠, Waichi当年说得这么清楚呀! 我真是瞎眼了。。。
是指如不行则不碰, 如碰则需有 "观" 行尽之心愿, 如碰则不随喜好
择而 "观", 如碰则只 "观" 与 "愿", 是 "应", 而非 "强", 或 "求", 更非
找些什么彻底了解被观对相的心愿的这种污染的花样行为.
有了如上, 才有使实相不变质的能力, 有了此能力才有遇到可被 "观"
之实相时, 实相他不变质. 你看J, 为什么他禅定力比你远远的差, 但
慧力比你好? 只因为他喜做如上, 但他只喜做如上, 却不喜和实相会
面. 而你禅定力, 甚至 "观" 之力比他远远的好, 但你因没如上, 故无
和实相会面之机会, "观" 尽天下万物之时, 也不会有个实相让你可观.
f*******8
发帖数: 3612
45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这是从我的历史记录中找出来的一篇,经常看的。
其中谈到定-观-全观的关系。不过waichi估计是经常故意把词混淆着用,
免得人背书背的太熟,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懂不懂了。全观和修全观大概也不一样。
我从这后面所得的是:你必须在所有不同情况下,都清醒,才算是真清醒。
只能做自己喜欢的、习惯的,还算是执着、attachment.
再一个就是要有次第,和一门深入,
一开始不能四处出击,不断变换。
但到一定时候,就必须变换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执着。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全部实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19:26 2008)
笑翻.
你个真正的 “心"一定是如如不动的, 没什么狂乱, 你个真正
的 “心" 也一定是能起用. 你正是全没啊.
你的所谓全观的根本就是妄心. 把常人见脑杂念就称为全观,
你的全观之心是死的呀? 它不能起用呀? 它不能专一做事的
呀? 你日常做事很心散, 不能很专心的呀? 你日常做事很专
心, 就是修专心禅呀? 你日常做事很专心, 就不能全观呀?
别人...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4048
46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靠, Waichi当年说得这么清楚呀! 我真是瞎眼了。。。
是指如不行则不碰, 如碰则需有 "观" 行尽之心愿, 如碰则不随喜好
择而 "观", 如碰则只 "观" 与 "愿", 是 "应", 而非 "强", 或 "求", 更非
找些什么彻底了解被观对相的心愿的这种污染的花样行为.
有了如上, 才有使实相不变质的能力, 有了此能力才有遇到可被 "观"
之实相时, 实相他不变质. 你看J, 为什么他禅定力比你远远的差, 但
慧力比你好? 只因为他喜做如上, 但他只喜做如上, 却不喜和实相会
面. 而你禅定力, 甚至 "观" 之力比他远远的好, 但你因没如上, 故无
和实相会面之机会, "观" 尽天下万物之时, 也不会有个实相让你可观.
f*******8
发帖数: 3612
47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反观反观,反观什么,为什么反观?
没说不要方向啊。
我顶多说,法门不是目的。这个意思是“特定的法门形式”不是修行的根本目的。
有时必须回顾根本目的。但并不是说要取消法门。
(这句话其实只是在某些时刻做提醒用,就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一个意思,
为了不忘根本目的。但如果时机不对的话,这话其实可以忽略)
几个方面。
1. 你说的方向,就是明确法门要求,也就是明确实验方案,实验要求。
这肯定要的。不做试验肯定没结果。
2. 火药足,就是愿力,兴趣。
3. 反观,就是清晰明了,其实这个贯穿整个过程。
a. 是否做到了实验方案的要求。
(如果真做到了,一定有不共的实验结果,当然前提是相信人家高人给你的方案
都是对机的,这才有b)
b. 是否明确了知实验结果。(这需要一定的反观或辨别力。试验结果出来了,没看
见没看清也没用,禅定力不代表慧力)
如果ab都有了,才有c.
c. 事后分析,分门别类,甚至要有人给你解释这实验结果意味着什么,
比如用唯识来解释,命名各种现象。
同意火药足有愿力是根本。志不强者智不达。
------------------
除了愿力,还有难点在哪里?...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4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反观反观,反观什么,为什么反观?
没说不要方向啊。
我顶多说,法门不是目的。这个意思是“特定的法门形式”不是修行的根本目的。
有时必须回顾根本目的。但并不是说要取消法门。
(这句话其实只是在某些时刻做提醒用,就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一个意思,
为了不忘根本目的。但如果时机不对的话,这话其实可以忽略)
几个方面。
1. 你说的方向,就是明确法门要求,也就是明确实验方案,实验要求。
这肯定要的。不做试验肯定没结果。
2. 火药足,就是愿力,兴趣。
3. 反观,就是清晰明了,其实这个贯穿整个过程。
a. 是否做到了实验方案的要求。
(如果真做到了,一定有不共的实验结果,当然前提是相信人家高人给你的方案
都是对机的,这才有b)
b. 是否明确了知实验结果。(这需要一定的反观或辨别力。试验结果出来了,没看
见没看清也没用,禅定力不代表慧力)
如果ab都有了,才有c.
c. 事后分析,分门别类,甚至要有人给你解释这实验结果意味着什么,
比如用唯识来解释,命名各种现象。
同意火药足有愿力是根本。志不强者智不达。
------------------
除了愿力,还有难点在哪里?... 阅读全帖
g***o
发帖数: 283
4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反观反观,反观什么,为什么反观?
waichi说“心”立只一刹那,这就是动机。
还说“心向行”三者要一致,反观心向和心行能判断立心是否符合所修无相法吧?
写了上一段,查了下保存的,06年waichi和pupp详细讨论过,帖子名”制心一处“。嗯
,很多不理解的,实修更是遥不可及,先在世间法里练习有效沟通,培养慧力
g***o
发帖数: 283
50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还是应该努力

这很好,锻炼慧力呀
这个不是知道就行的,业力来了你扛不住或者业识使你当时迷惑了
这是普遍现象,有个哈佛教授实践讲学了几十年,提出我们的认定常常小处与大处自相
矛盾
外道是执着和所行在道外吧。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