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慧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g*******r
发帖数: 1414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我什么时候说他不是大乘?
我恰恰在说你们说的这些才都是大乘
大乘的问题就是言多必失
然后上来一千个诠释家来给救火
后面得一万张嘴来巧舌如簧的运用文字润色里面的有无
“另一方面,“只度自己先”和“暂时因缘不具足,教化不了,转变不了他,但是心里
要发誓发愿:等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一定要感化他、转变他”: 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
,一定要感化他、转变他”这两句话的区别,你真的无法体会?我不相信。”
第二句话说的就是自己得先度自己,然后成佛再度别人。不管是因为自私还是有没有能
力,本身这句话就是这么讲的,不承认就只能渲染。何况声闻乘也从来没说过只度自己
不度他人
说来说去,给自己开个后门,那你这最高的菩萨乘跟声闻乘有什么区别?
多出来的全是巧舌如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不认为中国当下的文化是政党所致,全是宗教文化的结果。你现在
天天看党媒整天把一个简单的事情一定要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跟你现在做的
事情有什么区别?都是自以为高明而无任何内部自省能力,剩下的就是拼凑文字,然后
把剩下的矛盾推给他人。
承认存在矛盾有这么难么?
T*******e
发帖数: 108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是我先跑题的,这是我的能力不足导致的。
第二句话不是“自己得先度自己,然后成佛再度别人”的意思,你把这句话曲解和放大
了。
一 原文中的成佛了代表修行的已知最高水平,这个说法可以看成是,我一定有办法来
度你,我都成佛了嘛。且原文中强调“成佛的时候一定要来感化他、转变他”,这是在
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还有他。 而你把“成佛时要度”的概念替换成了“成佛再度别人”。
二 原文是远离恶友,对于恶友,暂时转变不了,应当发愿,成佛的时候来度他。如果
是一个听劝的善友呢?还需要等到成佛的时候吗?而你把“恶友”这个概念替换成了“
别人”,无疑放大了原文的意思。
p******n
发帖数: 2449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这些道理说的不错。
第一,什么是恶友,滋养贪嗔痴的是恶。
第二,如何远离,心不动不容易,找个善友,吸引力大过恶友,就自然远离。
最可怕的是吸引力大的恶友,比没吸引力的更可怕。
关键是要能明辨善恶。还能碰到善友。
m****h
发帖数: 1672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自己难道不就是自己的第一个恶友吗?没有自己内在的影响,如何又能有外在的恶友。
佛眼看人是佛,牛眼看人是牛。人眼里的善恶,都是在一念之间。
先清了自己内心的明镜,才能看清恶友恶知识。
当你自己内心的明镜已清,又那里来的恶友恶知识,都是在一出戏而已
M*******A
发帖数: 1445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首先得想办法有这个“明镜”
没有的时候,远离让你无法得到这个明镜的境界
m****h
发帖数: 1672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在圣经中确实有很多地方和佛法很相像,
不止是基督耶稣的教导,在旧约中,也有很多像佛法的教导。
最有特点的就是传道书: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和万法皆空很像。
再有就是对我执和偏见,在圣经的旧约中都有很多教导。“众人都行自己眼中为正的事”
就是我执的例子。
这些都比耶稣时代要早不知道多少年。
所以我不认可百度的这个说法。
我认为如果是用不同的途径寻求真理,所发现的结果就有一致的地方。
t******g
发帖数: 17520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按照主贴的善恶标准,个人觉得
最可怕的不是恶友, 恶友说不定是好事
没有恶友如何让你珍惜善友?
最可怕的是一种猪一样的善友,甘若醴的交往方式
猪一样的善友, 会对你声声符合, 当你如珍宝,
对别人的指责, 不管好坏总是充当盾牌的角色。
同样, 礼尚往来, 你同时也会扮演对方猪一样的善友。
这何尝不是一种轮回呢?
交友和学佛一样是一个有机的过程, 有了烂疮就要挖了,
而不是捂着。别人来捅一下也是好事
g*******r
发帖数: 1414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说得好,愚善的后果甚至劣于恶行
所以佛教以智慧为本,不是善恶
m****h
发帖数: 1672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善和恶的判断必须有标准,愚善并非善的过错,而是标准本身不对。
智慧也必须有一个目的,否则,智慧就是没有目标的弓箭。
用智慧做蠢事比没有智慧更惨。
历史上用智慧做蠢事的人比比皆是。
所以,目的是比智慧更高级的,善恶的标准是比善恶本身更高级的。
g*******r
发帖数: 1414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不同意 :)
用智慧做蠢事比没有智慧更惨。==> 证明还是不够智慧
智慧高于一切
有大智慧,会明白 善恶,愚蠢和精明等等标准,包括目标都是无明之苦
当然,人们会说“你说智慧,自然就会有不智慧喽”
可能确实在在世的语言描述里,只能这样讲
但我现在越来越体会到,智慧其实就是那个涅槃,梵,那个一元的ultimate状态。
有没有神佛,有没有善恶,有没有目的,甚至有没有智慧这个话题本身,在智慧中都是
不存在的问题。
m****h
发帖数: 1672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你说的那个是没有目的的智慧
没有目的的智慧本身是没有标准的。因为无论如何做,结果如何,
因为没有目的,所以都不存在好不好,所以就不存在‘更高的智慧’
没有目的,你如何能定义一个智慧比另一个更高?
t******g
发帖数: 17520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所以我开门第一句就是按照主贴的善恶标准(当然这也是我的推测)
世间的智慧就是经验的积累, 无他, 从来不会凭空而来, 是被
利用的,就像你工作的training, 说白了就是记忆的积累。。。
我觉得每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即是因又是果, 而目的,
我觉得是一种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假象, 不能用有或者无, 或者是或有或无
来形容。因为这种目的很容易就推导到, “人为啥活着”, 不是吗?
我今天利用我的智慧工作了一天赚了钱, 赚钱为了啥, 糊口, 糊口为了啥
活命, 活命为了啥?
赚钱养孩子, 养孩子为啥? 让他们好好活着。。。
至此, 值得考虑的问题还有“人的purpose是什么”?
善恶的评判从来就是标签, 个人觉得善人, 恶人的概念是不究竟的
如果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善的以后,他就去做了一件恶事, 就变成了
善人做恶事, 这就是个驳论。。。
所以这世上只有善行, 而没有善人, 反之亦然
t******g
发帖数: 17520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按我粗浅的理解
佛教的慧确实是没有目的的
不受过往和未来的羁绊
m****h
发帖数: 1672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没错啊,如果是没有目的性,那就不存在哪个智慧更高。
你可以想得到是好,智慧让你想得到。
我也可以说想不到是好,我虽然没有那种‘想得到’的智慧,但是我有‘想不到’的智
慧,
大智若愚。
g*******r
发帖数: 1414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真正的智慧应该没有标准,没有哪个比哪个高。ultimiate的状态是唯一的。但确实用
入世法来描述只能用二元的term
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感觉,到这里现眼
我觉得真正的大智慧应该越来越趋近于淡化甚至消除各种标准
原因?因为无常啊。没有什么是常的,标准自然也是无常的,一定要定下一个常量做标
准去比较 -- 苦恼就来了
用在入世法的操作上,比如善恶,这个就是个很难衡量的标准:
空间上:杀人犯可能是个好父亲,救死扶伤的英雄可能总是虐待自己的动物....那个是
善人哪个是恶人?
时间上:曾经同性恋被认为变态,十恶不赦,现在可以当街接吻,办婚礼 ...以前的算
不算恶人,现在算不算善人?
没有那么简单的判断。
标准的定力,当然对维持社会运行是必不可少的。但历史反反复复都在证明,最终人们
都会因为这个标准的定制挑起冲突矛盾,最终甚至违反原来的标准。
m****h
发帖数: 1672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没有标准,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高低。
如果没有高低,我又如何能,又何必要,去追求更高的智慧?
t******g
发帖数: 17520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你说没有目的性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一个“没有目的性”的目的性了
有判断的就不会是真智慧, 能想到的也不是
“想不到”的也不是, “来了”只有敏感的人会察觉
如果你认为大智若愚是一个人“拥有”大智, 像傻子一样
这样的认知是不完全的,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文中大智, 大巧, 大音, 大象,能够并列,个人拙见, 应该都是无我的
g*******r
发帖数: 1414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也许得到终极智慧的一个基本条件
就是停止最求"更高"的智慧?
终极智慧,如同空间,space
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庄子说:道在屎尿中
也许忘记智慧,忘记我的存在
本身就是终极智慧? :)
t******g
发帖数: 17520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取决于“目的”这个若有若无的“幻想”
m****h
发帖数: 1672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谢谢,
‘没有目的性’如果也是目的性,也要去掉的话,
而且‘判断’也去掉的话,就只剩你说的‘觉察’了,
但是,‘觉察’是非常私人的感受,可是‘无我’,那么‘觉察’又从何而来。
完全没有标准,而且和自己都无关,那么真智慧就和‘无’差不多了
恕我愚鲁,但是我认为求道的人必须是真诚的,如果冒犯,恕罪。
按我的理解,这个真智慧,和基督教说的‘灵’差不多。
m****h
发帖数: 1672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也许这个有点道理,既然没有更高,那么立地就已成佛
不过,那样,求道又有什么意义。那样,我们又在这里唠叨什么?
糊涂中。。。
t******g
发帖数: 17520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没事, 大家互相学习
佛教用观照这个词来替代觉察, 用般若替代智慧
无我, 可以用“心”, 其实脑子一直是在有我的状态下的
比方说你的大脑一直在传递和接受信息, 感知着自己的身体
真放下也是很难的,所以你也不用担心觉察哪里来
扯得有点远了。。。
学佛早晚是要谈到“空”的,不用逃避
以上是纯粹个人理解
不懂基督教的灵就没办法比较了
大家就事论事, 不同意见是要受到欢迎的, 只要
有证有据就可以了(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哈哈)
t******g
发帖数: 17520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对了贴个这个 希望有帮助
http://www.longyuan.net/fxtx/tx52/T5262.htm
对上部座(小乘)的理解是作者的见解, 不代表我的立场
佛法特重般若。菩萨所修的六度法中,最后一度就是般若。般若华语译为“智慧”,譬
如人的眼睛;其它五度如行路的脚。如果没有般若的慧眼为前导,那么五度所修的功德
,都如盲人行路,不但容易行入歧路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还有堕坑落阱的危险。
从修证佛法的程度次第说,般若分为三种:第一、文字般若。是指从佛所说的经教
文字,或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而引生的智慧。《般若经》说:“般若当于何求?当
于须菩提所说中求。”因须菩提解空第一,最善说般若;般若是说一切法皆空的。这文
字般若,就是解空的智慧。但文字般若的范围甚广,不独指经典文字。凡能代表正当思
想的文字、语言、图表、符号等,藉以修学佛法的方便作略,都可以摄入文字般若。
第二、观照般若。是观察诸法事理的智慧。对于人生社会一切事理,加以深刻的观
察、分析、体验,而能辨是非,别邪正,从而实践修行的智慧。《大智度论》说:“从
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名般若。”诸法实相,其...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还有伪善, 哈哈哈
g*******r
发帖数: 1414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您说对了 :)
可能本来就无任何意义
可能本来就无任何可求
也许这就是道,就是梵
可能当我们满脑子求道求佛之想,已然背离了佛道
可能当我们满脑子善恶好坏之分,自己可能已然站在非善的一面
人们总会问:“不学好,那学坏了怎么办”“不做选择,那就是什么都不干了吗”
放弃善恶,放弃标准
你不会成为一个善人
你不会成为一个恶人
你会成为一个天然的人
你不会不做选择,你会做天然的选择,无我的选择,智慧的选择。
也许这就是终极的智慧。就是天道,就是梵
这都是我个人的理解,只是我现在切身体会到卡拉玛经和老庄的那些话的智慧
这就是为何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也许天道,就是个没有标准的环境。
m****h
发帖数: 1672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嗯,谢谢。
我是基督徒,但是和佛教还算有点缘分。当年钟满大师升座,送了几本书给我家,还有
个杯子,上面是心经。我也看了不少佛经,他给的一本小册子说,自性本清静,何来烦
恼无明,如果搞清楚这个问题,包你出生死。我自己也不是很明白。
基督徒胡乱批评佛教我是不支持的。起码好多基督徒并不明白佛教。
我认为佛教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层次,基督教是从神到人的启示。方式不同,但是共同点
都是寻求真理。
而且圣经旧约的传道书很像佛经的味道,互相佐证,也许我能更明白真理。
m****h
发帖数: 1672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这个好像有点道家的味道了
t******g
发帖数: 17520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哈哈, 这样也就有点不想偏的偏了
纯推测
就我们“现在的状况”要做天然人了,就要修
不修是没办法的, 自省=观照, 在理解层面的观照
g*******r
发帖数: 1414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同意您的这个说法
各大宗教最后很多观点实际上殊途同归
其实教徒的表现最终也是十分类似
教会里,佛院里,在各自潜心祈祷念佛号的可能不少都是希望神佛给回馈点什么的
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沮丧,惆怅,然后加大期待
做得好的教徒佛徒到达已经境界似乎也都是无我的。真正的基督徒也是放下自己的一切
,按照神的旨意去做,是有智慧的人。不妨把这个神,当成天道,或者这个放下自己的
一切,当成无我,也就跟佛教道教差不多。我见过很多基督徒朋友其实什么都不执着,
金钱,身体,甚至去天堂都交给主去安排。我很惊讶于他们放下我执的境界。
跟基督教的区别是,佛道教原本是少有的不需要对教主有任何崇拜信仰的,这也是我对
于佛教的境界最为崇拜的地方,而且佛教富含哲学哲理。我对于基督教对于神的执着实
在是过不了那个关。
但我现在觉得其实教于教之间也没什么可比,最终都是人我的问题,佛教现在又回到了
多神崇拜的老路。也许宗教本身就是“我”的体现。
g*******r
发帖数: 1414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这又演化出来一个问题
什么是修?
正经的在蒲团上打坐算修
平常过日子算不算
被老板骂了,跟配偶相处不愉快,身体出了问题等等
遭遇这些然后观察自己的心境,发现自己是如何变得不天然的
是不是也算是修
修这个东西,可能也没有标准
但刨除杂念后,选择去在蒲团上修,去报班去修,马桶上去修,
都是天然的选择,没有最好的标准 :)
m****h
发帖数: 1672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谢谢你能理解,
其实很多基督徒并不是很明白他们信仰的内容。特别是很多僵化的东西,我不喜欢。
对我而言,其实要说放下,交给主,就如同佛教徒说无我,但是’无我‘也是执着。
我事情当头,也会忙乱不安。因为我是人,是人就有软弱。但是,并不会太害怕。
也许这就是’无我‘和’放下‘的区别。
我认为智慧必须有目的,善恶也必须有标准。
基督就是这个目的和标准,这样我更容易理性的理清这些头绪。我不认为这是盲目的崇
拜。
你也许可以把这看成一种方法。但是我必须坚定不移的信这个方法才能有效。如果我只
把他当成方法,这就成不了方法。
但是,我并没有资格批评其他的想法,我所知也有限。
比如佛教的智慧为本。在我看来是很有味道的一种思想方法。
还有道教的清静无为,也很有味道。
总之,谢谢和你们的交流,受益不少。
t******g
发帖数: 17520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明白了, 自性本清静,何来烦恼无明
我觉得
理解(概念)不是那么难, 但是要“达到”是很难的
每个人都有过电光火石般的刹那清净, 可惜都不自知,
即使知道要使之相续也是非常难的
对于基督教我是道听途说的一些词汇而以,比方说
(佛教对吃食的尊重态度) 和基督徒要饭前祷告
我觉得也有着同一种意义
还有上帝不会饿死瞎家雀。
没有义人, 一个都没有。
不要乱judge 别人。
很多我觉得都是没有冲突的
根本冲突可能在于, 上帝是否实有的问题
为啥有人要叫你们“基”, 是基督徒的基吗?如果是,
真的很没有创意, LOL
t******g
发帖数: 17520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修”应该是无时不刻的
平时行住坐卧有身念处止观禅
大便也算, 我没有开始, 最多是focus在我的动作上
心念有心念的修法
你要是没有自我设定了“最好”的概念,
怎么会有 “没有最好的标准” 这种结论?
t******g
发帖数: 17520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我蛮感兴趣你说的 人就是软弱的, 但是并不会太害怕
问题, 你是“真”不害怕, 还是觉得有上帝罩着不害怕?
如果没有对上帝和天堂的依靠, 你如何理解死亡?
t******g
发帖数: 17520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我的意思是“你”已经“界分”你的选择了
并没有“平等对待”你所面对的选择。
g*******r
发帖数: 1414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呵呵,也许不管选择哪个宗教,最后可能都会到达那个类似的终极状态。
全是缘分 :)
g*******r
发帖数: 1414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同意你所说的
也就没有什么最高标准
而且我这么个没经过专门禅修体验的人,刚才说话确实有点大言不惭了 :'(
g*******r
发帖数: 1414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人总要做出选择的,
从这个角度看,选了一个不选另一个,确实不算平等对待
不过人的选择可能是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信念的共通结果。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我觉得只要不“坚信”,“一定”,“绝对”之类的执着于结果
就是自然的选择,无高下之分,就和天真的孩子选玩具一样
t******g
发帖数: 17520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不用难为情啊, 哈哈
t******g
发帖数: 17520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心文 ; 应该远离恶友吗
嗯, 慢慢来吧, 哈哈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在佛门中有人主张“顿悟与渐悟”,或者主张“开悟来得很快,我们称为顿悟;需
要长时间修持的,我们称为渐悟”,或者主张“悟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累积多了就
会开悟”,或者主张“很简单,你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并且通过训练与修行的过程,
经过一段长时间,可能会达到最高点,这即是被称为渐悟”。这样说法,如果没有佛法
正知见以及没有证悟的人,真的很容易被这样的知识所误导,说那是正确的,因此跟随
这些知识修学佛法;可是对证悟的人来说,那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误导众生很严重。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如果顿悟与渐悟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说法
?后学告诉你:从来只有顿悟与渐修,没有所谓的“顿悟与渐悟”。或许有人会继续提
出质疑:“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从来只有顿悟与渐修,没有所谓的顿悟与渐悟?”既然
是这样子,后学就举经典与禅宗证悟祖师为例来说明。
首先,以经典为例来说明。大家都知道,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那就是十信、十住
、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位就是十种长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的阶位。
于圆满后,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也就是开始修菩萨六度的种种行。
菩萨于六度最后一度般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空性见之略评
第一节 学密者的省思
学密宗多年,各种开示都指称:密宗的戒定慧、见修行果、信解行证都较显教超胜
,利根精进者甚至可以即身成佛,比起显教需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入初地,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成佛,差距实在难以想象。藏密强调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果位观修,来自历代成就上
师的灌顶与加持,因此精进求法修持,上焉者心契空乐明,证悟大手印;中焉者本尊观
想坚住,佛慢坚固;下焉者每天观修咒念不断,严戒精进,坚信临终时,必能光明解脱
或往生本尊刹土。
藏密典籍开示、观行知见,许多与显教不同;遇到戒律开遮持守、修学知见显密恰
好相反时,强调应依止胜妙的果地金刚乘见解,舍弃下劣的因地般若乘知见。“藏密超
胜显教”如果是事实的话,则密续开示、口诀导引开示,都应超胜或等同 释迦牟尼佛
的经典开示;藏密祖师证量,亦都应超胜或等同显教祖师证量。但为什么学了大手印、
大圆满、诵观空咒、入无分别平等住多年,执意识心不起妄念即是佛地真如,能离于三
界系缚,住于涅槃之境,即是轮涅不二,即身成佛;却连流通最普遍的《心经》都弄不
通,只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十八界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
,整篇《心经》都在描述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根细滑触所生之乐受
六识论之应成派中观师月称、莲花戒、阿底峡、宗喀巴等人,指鹿为马而说意识
即是无分别智之智体,而以攀缘佛菩萨解说意识于止观中之心相为手段,使人信以为是
诸佛与菩萨之圣意,使其男女双身修邪淫之意识境界法合理化,乃是极端不诚实的不善
行为。为正解“无分别影像”之真实义,显示与宗喀巴所说截然不同,先举示弥勒菩萨
于《瑜伽师地论》所说,以昭公信:
云何所缘?谓有四种所缘境事。何等为四?一者、遍满所缘境事,二者、净行所缘
境事,三者、善巧所缘境事,四者、净惑所缘境事。
云何遍满所缘境事?谓复四种:一、有分别影像,二、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性
,四、所作成办。云何有分别影像?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或
见,
或闻,或分别故,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毘鉢舍那行,观察简择、极简择、
遍寻思、遍伺察。所知事者,谓或不净,或慈愍,或缘性缘起,或界差别,或阿那波那
念,或蕴善巧,或界善巧,或处善巧,或缘起善巧,或处非处善巧,或下地麁性上地静
性,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名所知事。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
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即于彼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境相連故,能知如鼠毒
意识之“证自证分”,一切俗人已能认知、确定其有,谓一切人于意识(含无念灵
知心)现起时,皆能于六尘境界之中了知自己所处六尘境界故;由了知自己正处于六尘
境界故,心中生起顺违之受,故有苦乐忧喜舍受等,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自证分”;由
有此“自证分”故,意识觉知心复又具有了知自己“是否正处于顺违之境中”,能观察
证实之,此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证自证分”。若如今时台湾诸应成派中观师于被余严辞
评论其无知时,正起种种瞋恨怨恼,却如植物人不能了知自己此时正处于起瞋恨怨恼之
违心境界,方得名为无“证自证分”也。是故,意识觉知心于六尘境界中,皆能了知自
身是否处于顺违之境,皆有“证自证分”也,非如应成派诸中观师之妄谓意识觉知心无
“证自证分”也。
如是,一切俗人尚能证知意识灵知心之具有“证自证分”功能,而彼等自认最有修
行、最有证量、最有智慧之应成派诸中观师,竟然不能觉知意识自己有“证自证分”,
真可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之人也。一切应成派中观师,其实皆早已证知意识自己之“
证自证分”,只缘于欲维护其应成派中观之歪理,而故意颠倒其说罢了。
佛如是于第三法轮诸经中说第八识心无“证自证分”,复说意识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千多年前的一场吐蕃僧争
由于应成派中观自月称以来之传承者,皆把识蕴中生灭性之意识心当作是不生不
灭之中道心,因此于穿凿附会大乘般若无分别智时,仅能以不离意识心分位差别之分别
相貌,而高谈引发无分别智或者悟入无分别。声称莲花戒于八世纪时,在西藏与中国禅
宗住持和尚对于所悟之空性兴起争辩,以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之意识心为宗旨的无分别
、蕴处界空相法,摧破中国禅宗和尚所主张禅宗所悟菩提心如来藏之无分别。今姑且不
论当时事件发生之确切性,纯粹就法义上是否符合世尊之圣教为准则,来检验莲花戒是
否真的摧破了中国禅宗所悟之无分别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兹举示记载于《顿
悟大乘正理决》中双方之若干往来问答,作为解析判别之根据: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
皆云
,离一切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顿悟大乘正理决》是巴黎国立图书馆第4646号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注3),其所记
载者,乃是八世纪时中国僧人释摩诃衍与印度僧人莲花戒,双方在西藏拉萨对于禅观之
来往问答质难;由法国戴密微先生加以注解,取名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一、缘起
在东台湾花莲的证严法师,从一九六六年起,到公元二○○五年止,经过三十九年
岁月的洗礼,在她的引领下,从三十位信众所组成的“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随著台
湾经济起飞的庇荫,如今奇迹似的发展成为大约四百多万会员的庞大慈善团体──佛教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这个慈善基金会包括了慈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四项,证严法
师统称为四大志业;另外还有骨髓捐赠、环境保护、社区志工、国际赈灾等四项,合此
八项同时推动,证严法师统称为“一步八脚印”。
观察证严法师所推行的四大、八脚印,短短三十九年间,在佛教徒及信众们的极力
护持下,获得极辉煌的成就,成为台湾及国际上多人所知的慈善团体,不得不让人叹为
奇迹;对于她及她所领导的佛教徒及信众们,在慈善事业上的付出,值得台湾及国际人
士随喜赞叹。然而奇迹及随喜赞叹的背后,却隐藏著极为严重且不为人知的事实,那就
是证严法师不仅将佛陀无上甚深微妙法加以世俗化及浅化,而且紧跟著印顺的脚步,暗
地里将常见外道法、断见外道法引入佛门中;她将佛陀正法加以常见化及断见化的作为
,严重破坏世尊正法于无形中。像这样严重破坏佛正法的事实,若非一一举证及详细解
说,莫说初机佛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证严法师将佛法浅化的证据罄竹难书,兹举较明显的例子“将初地到十地菩
萨证量、智慧及功德浅化”来说明。譬如证严法师在《心灵十境》二~五页云:学
佛,一定要经过‘菩萨十地’这十个阶段。‘地’是基础的意思
,第一个基础阶段就是‘欢喜地’。要做一位欢喜地菩萨,需具备
什么条件呢?
首先要培养欢喜心,也就是爱心、慈悲心;有了慈悲心,就愿意施舍。不管出力或
是物质的布施,抑或以自己体悟的道理去改变他人,都要从欢喜心和爱心开始,然后才
能‘舍得’,包括舍出金钱、物质和时间。
所以说,修行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培养殷勤的心和欢喜心
;有了欢喜心就没有烦恼,有了殷勤之心就不会懈怠,并且脚踏实地,就能恒持道心,
进入菩萨的初地,也就是‘欢喜地’。”
从证严法师书上这些话得知:证严法师认为只要时时培养殷勤的心和欢喜心来行善
,就能恒持道心及没有烦恼,就可以进入初地菩萨果位了。像这样的初地菩萨实在太好
当了,每个人只要像证严法师所...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2662
48
来自主题: AHU版 - 大师的女人论
大师的女人论/李中
作者:李中
近代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位幽默大师。一是林语堂,一是梁实秋。
他们不但对中典史籍有精深之研读,对西洋文学也有深厚之浸
淫。所以他们所写的小品文,不论衡情、论理、谈人生,都能深
入浅出,不但常能让人会心一笑,也能让人有所细思或顿悟。两
位大师著作等身,逝世后仍然享有盛名。他们生前都曾以男人的
眼光,写过谈论女人的文章。幽默大师论女人,份量当然和市井
小民论女人大不相同。事实上,林语堂笔下的女人和梁实秋笔下
的女人,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且“引经据典”,请你睁大慧
眼,细作一番比较。
林语堂的女人论·对于中国人,女人爽脆就是女人,她们是不知
道怎样享乐的人类。·女人的美不是在脸孔上,是在姿态上。姿
态是活的,脸孔是死的,姿态犹不足,姿态只是心灵的表现;美
是在心灵上的。有那样慧心,必有那样姿态,擦粉打扮是打不来
的。·我喜欢同女人说话,她们真有意思,常使我想起拜伦的名
句:“人是奇怪的东西。女人是更奇怪的东西。”·女人的理论
每被男子斥为浮华、浅薄、重情感、少理智,但是女子的理智思
I********m
发帖数: 198
49
来自主题: BJUT版 - 北工大的2013致青春征文
http://news.bjut.edu.cn/newscontent.jsp?p=s&articleID=12690
【2013毕业季-致青春】北工大,梦开始的地方
来源: 新闻中心 时间:2013-06-20 16:23:27 点击:251
【编者按】六月的花朵绚烂绽放,七月的号角即将吹响,四年的青春之帆满载了收获与
回忆正驶向更美好的未来。曾经的年少轻狂言犹在耳,曾经的万丈豪情已化为如今坚实
的脚步。大学生活像是一个幸福的茧,我们从生活的点滴之中抽出一根根幸福的丝,编
织成最温暖的往昔。那讲台上可敬的师长,宿舍内温馨的小窝,操场上自由的奔跑,长
椅旁温暖的牵手……涓涓细流,满载着青春最美好的沉淀。
工大新闻网自2011年起,连续两年推出“毕业季”专题报道,引起强烈反响。2013年毕
业之际,工大新闻网强势推出【2013毕业季-致青春】专题,邀请毕业生给大学生活中
最留恋的母校、恩师、挚友……书写一封信,共同回忆大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诉说自
己的青春故事。谨以此,献给即将离开校园的毕业生、向青春致敬。
亲爱的工大母校:
记得第一次见你,是四年前的春天。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这里是... 阅读全帖
g***o
发帖数: 297
50
来自主题: BNU版 - 呱呱这些天表现不错
ft, seems like
Zhi3 Dian3 Jiang1 shan1
laugh to who ne ?【 在 peddle (慧心一笑) 的大作中提到: 】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