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摩尔根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m****g
发帖数: 530
1
摩尔根学派与米丘林学派之争——政治干涉科学的闹剧
生物学史上.摩尔根学派与米丘林学派之间曾围绕遗传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展开了争
论。这是影响比较深远的一场论
战。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1866—1945)在20世纪初就以果蝇为对象,进行遗传学研究。
1926年,摩尔根系统而全面地
概括了当时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创立了基因学说,提出基因控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为
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人们把摩尔根思想的拥护者称为“摩尔根学派”。
米丘林(1855—1935)是俄国及苏联时期著名的园艺学家。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外界环
境的作用定向地培育新品种的研
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他特别主张通过人的力量创造一定的外界条件来控制生物的生长
发育,以达到人类所需要的目
的。但他过分夸大了外界条件的作用,而对生物本身的遗传物质对生物性状的决定作用
有所忽略。他曾说过,杂种的组
织,依靠两亲者不过1/lO,依靠环境者却占9/10。
两个学派的主要分歧是:摩尔根学派认为,生物体中存在决定遗传的特殊物质——
基因:而米丘林学派否认这种特殊
物质。到了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证
M******a
发帖数: 6723
2
2016-09-09 郭孙伟 科学春秋 微信号kexuechunqiu
功能介绍
《科学春秋》是《知识分子》旗下的科学史平台,由刘钝、张大庆、王扬宗三位学者共
同主编,聚焦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历史,旁及相关的思想和文化议题。推崇秉笔直书的
良史传统,追求通古今、汇中西、融文理的境界。敬请关注。
►李景均先生(1912-2003)。来源:genetics.org
导言:
本文的主人公从未在公开场合标榜过自己是一个爱国者,但其行动却明白无误
地表明他对祖国的一往深情。1940年,他博士毕业后,放弃在美国优裕的生活工作条件
,选择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携新婚妻子回到祖国。1949年1月他还向新中国的首任北京市
长叶剑英表示要为祖国科教事业贡献力量。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科学家却在1950年3月选择了离国出走。
导致他离国出走的原因是什么?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背后是否有什么东西值得
今人思考?郭孙伟教授的文章首次详细披露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撰文 | 郭孙伟(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研究所所长,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教授)
责编 |...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3
RY 再跨几步或被不厚 XLor 习 JP etc. 造神运动
抬几个台阶 离 李森科的米丘林生物学的米丘林就一体了吧 啊 lol?
笑蜀:遗传学与双百方针(下)
1958年,
一位主管官员公开扬言:“在1956年青岛遗传学座谈会上,米丘林失败了,要再开一次会批判摩尔根遗传学,
来扭转一下形势”。
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开展了“拔白旗”运动,“大破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大树无产阶级唯物主义”。一批坚守自己的学
术良心的学者遭到狂轰滥炸。加之苏联“老大哥”又把李森科当作“国宝”捧了出来。中国那些一直在卧薪尝胆、准备重整旧
山河的“米丘林生物科学工作者”认为火候已到,于是又向经典遗传学派杀将过来。祖德明在1957年11月《农业科学通
讯》上发表了题为《粉碎右派阴谋,坚决学习苏联先进农业科学经验》的檄文。中国农业科学的老前辈、中国农业科学
院院长丁颖也在1957年11月的《中国农报》上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地学习苏联先进农业科学》的反右派文章。反右
和“米丘林学说”、“摩尔根学说”就这样扯到一起,学术争论又和政治问题挂了钩。各地掀起讨伐“孟德尔—摩尔根主义”的
新高潮,声势十分惊人:湖南农学...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共党魁所不知的百年之谜
——原标题:中共最成问题的大问题
2011-06-08 23:46   作者: 今钟
马克思生前,一直被冷落,在19世纪末叶,思辩的哲学已不时兴,尚未泯灭,马克思莽
撞肢解黑格尔学术体系,为黑格尔迷们所不齿;而当时,实证的科学正方兴未艾,马克
思主义又没有任何实证,只有黑格尔式的玄学思辩,被誉为〝武断学派〞,在学术界一
直被边缘化。
所以马克思主义在新旧交接的两头,都不及格。当美国人类学家家摩尔根深入印第安人
易洛魁部,当了十年养子,获得丰富实证,巨著四卷《古代社会》出版后,马克思才算
开了眼,给予很高评价,以暮年老病之身而未能读完它为遗憾。摩尔根此书以充分事实
证实了《共产党宣言》的卷头语﹕“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没有
史实支持的随意武断!摩尔根在印第安人易洛魁部落十年经历证实﹕那里没有阶级和阶
级斗争!-----马克思只能尴尬地自食其言,两年后在《路易·波拿巴雾月18日政变》
一书中,改口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另一个特点是﹕只能〝批发,包园儿!〞,不准〝零买零卖〞﹕要么
全盘肯定,全部接受,去投身〝无产阶级〞革命!...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5
中国文明起源这个课题是研究中国文明史、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对这个问
题的了解是一定会随着中国考古材料的增加与研究而有日进的。现在考古材料已积累
到一种程度,使得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头绪相当纷繁。下面将这些头绪初步梳理一下,
试求指出讨论这个问题所需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
  一 “文明”的定义应自史料内部辨认
讲中国文明的起源,第一步的工作自然是说清楚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中国文明,
这样我们才能谈到它的起源问题。最近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有一部分是集中在“文
明”这两个字的定义上的;例如有人说红山文化有玉器、有女神庙,证明中国文明可
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辽河流域;也有人说红山文化还没有发展到文明阶段,还不具
备文明的条件,所以讲中国“文明”的起源还谈不到红山文化(注:安志敏《试论文
明的起源》,《考古》1987年第5期。)。
给文明下定义至少有两条入手途径。第一条是先决定文明这个概念之下包括什么
具体的成分,然后再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找寻这些成分在哪一个段落中出现。如果找
到,便知道文明在中国是在什么时候、哪一个阶段出现的。这样即使不能解决文明的
起源问题,至少可以...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6
http://hx.cnd.org/?p=130388
撰文 | 郭孙伟(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研究所所长,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教授)
导言:本文的主人公从未在公开场合标榜过自己是一个爱国者,但其行动却明白无误地
表明他对祖国的一往深情。1940年,他博士毕业后,放弃在美国优裕的生活工作条件,
选择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携新婚妻子回到祖国。1949年1月他还向新中国的首任北京市长
叶剑英表示要为祖国科教事业贡献力量。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科学家却在1950年3月选
择了离国出走。导致他离国出走的原因是什么?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背后是否有什么东
西值得今人思考?郭孙伟教授的文章首次详细披露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不能记住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桑塔雅那(George Santayana)
遗传学家与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是中国现
代史上迄今为止极少数在国内出版但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专业著书。绝大多数新中国
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谁;在美留学的大陆学生,除非所学专业和人类
遗传学有关,恐怕大多数也未听说过这个人物。而在1950年的遗传学界,恐怕大多...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7
http://hx.cnd.org/?p=130392
八,运气和个人魅力
毫无疑问,CC的生平充满了不少运气和机遇。如果CC决定晚出走三四个月(届时由于朝
鲜战争爆发,出境要困难得多),如果当年CC的弟弟无力为他自费出版《群体遗传学导
论》一书,如果他在1950年时还心存幻想,留在国内,如果没有穆勒不遗余力地为他的
教职奔走,如果……他的命运恐怕会大不一样。显然,运气在CC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一
定作用。然而,就像巴斯德所说,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事实上,除了聪明和勤奋,CC还具有许多优良的品德及个性。CC具有将复杂的事讲解得
简单易懂的不可思议的能力。他非常谦逊,从不居功自傲盛气凌人。在和笔者的几次通
信中,他都尊称笔者为“孙伟学兄”——而笔者那时还只是一所州立大学尚未拿到终身
教职的副教授而已。CC非常慷慨,乐于助人,这在几篇纪念CC的文章中都可看到。 (
Chakravarti 1999; Chakravarti 2004; Majumder 2004)一旦别人有求,即使是难于
启齿的私事,CC都会放下手里的工作悉心倾听,并提供自己的看法。CC还非常幽默开朗
,这就很容易使...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8
来自主题: Talk版 - 中共党魁所不知的百年之谜
——原标题:中共最成问题的大问题
发表时间: 2011-06-08 23:46   作者: 今钟
马克思生前,一直被冷落,在19世纪末叶,思辩的哲学已不时兴,尚未泯灭,马克思莽
撞肢解黑格尔学术体系,为黑格尔迷们所不齿;而当时,实证的科学正方兴未艾,马克
思主义又没有任何实证,只有黑格尔式的玄学思辩,被誉为〝武断学派〞,在学术界一
直被边缘化。
所以马克思主义在新旧交接的两头,都不及格。当美国人类学家家摩尔根深入印第安人
易洛魁部,当了十年养子,获得丰富实证,巨著四卷《古代社会》出版后,马克思才算
开了眼,给予很高评价,以暮年老病之身而未能读完它为遗憾。摩尔根此书以充分事实
证实了《共产党宣言》的卷头语﹕“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没有
史实支持的随意武断!摩尔根在印第安人易洛魁部落十年经历证实﹕那里没有阶级和阶
级斗争!-----马克思只能尴尬地自食其言,两年后在《路易·波拿巴雾月18日政变》
一书中,改口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另一个特点是﹕只能〝批发,包园儿!〞,不准〝零买零卖〞﹕要么
全盘肯定,全部接受,去投身〝无产...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505
9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海归归海的李景均(上)
撰文 | 郭孙伟(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研究所所长,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教授)
导言:本文的主人公从未在公开场合标榜过自己是一个爱国者,但其行动却明白无误地
表明他对祖国的一往深情。1940年,他博士毕业后,放弃在美国优裕的生活工作条件,
选择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携新婚妻子回到祖国。1949年1月他还向新中国的首任北京市长
叶剑英表示要为祖国科教事业贡献力量。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科学家却在1950年3月选
择了离国出走。导致他离国出走的原因是什么?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背后是否有什么东
西值得今人思考?郭孙伟教授的文章首次详细披露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不能记住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桑塔雅那(George Santayana)
遗传学家与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是中国现
代史上迄今为止极少数在国内出版但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专业著书。绝大多数新中国
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谁;在美留学的大陆学生,除非所学专业和人类
遗传学有关,恐怕大多数也未听说过这个人物。而在1950年的遗传学界,恐怕大多数人
都知道李景均。李景均先生的离国出走,在50年代初甚...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16
10
http://www.56-china.com.cn/china2-12/6q/zgmz2-nw6m41.htm
文/高发元
大约在11年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公开断言:“印第安人部
落民族文化生活在美国文明的影响下正在日渐衰颓,他们的技术和语言正在消失,他们的
制度也在解体。今天还可能容易搜集的事实,再过几年之后即将无从发现。”为了纠正自
己的学术视觉,也为了解决一个代言人的资格,他做了原住民部落的养子,他破译了鲜活
的原住民生活之谜,并对那里的文明进行了透彻的阐释。然而,非常不幸,摩尔根的预言
在今天的美国已经成为活生生的事实,古印第安文明已成为历史上光辉的绝唱。美洲大陆
的主人印第安人只能在保留地,在白人文化的覆盖下喘息。那些印第安青年人为标明自己
的印第安身份,在村寨旁竖一根图腾柱,或在衣服上画一只乌鸦。只有这么一点干巴巴的
文化了。他们的语言、宗教、习俗都已灰飞烟灭,辉煌的传统文化成为遗留在历史长河中
的一个梦,一个冷冰冰的梦!今天人们要理解印第安文化,只能去读一读《古代社会》,
万幸摩尔根还给世人留下这么一道暗夜中的星光。
又一个世纪降临。全球性的新
b******n
发帖数: 4225
11
想起一个生物学笑话
几十年前苏联米丘林的遗传学说在中国大地上大战美帝的摩尔根遗传学说
米丘林学说认为后天因素,比如说环境因素,对于生物的性状(比如身高,体重,肤色
,毛发)起决定因素,包含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摩尔根遗传学说认为遗传因子极大程度地决定了性状,环境因素只是很小的一方面。包
含了先天决定后天的思想,所以gay们很想找到一个/些决定同性恋的基因
所以衍生到小孩像谁的问题,有这么一个说法
如果孩子长得像爸爸,那么摩尔根学说是起主导作用
如果孩子长得像邻居叔叔,那么说明米丘林学说起主导作用
再回到小孩的问题,需要去观察一下邻居的头发颜色
p******n
发帖数: 2449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迷之自信-Cargo Cult (船货崇拜)
感觉你受进化论影响很深。摩尔根主是反对神学思想的。
基督教是有自己的世界观的。神造人,人堕落,大洪水。
摩尔根很达尔文,在社会形态上很马克斯。
这些本质上和基督教信仰是不一样的。
人类的确有文明进化的过程。5000年就很长了。
这个地球上的确是有文明进化缓慢的地区。非洲。
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岛屿。
但是文明的主流是中国人和犹太人。埃及印度和希腊。
这些也有自己的独特的根源。
如果说文明依靠几个飞机带来的。我觉得没意义。
你看见宇宙飞船你会上吗?
人只有找到和神的连带关系才有生命的本质上的感动。
各人有个自的缘分吧。
你本质上是社会主义者。你读的东西离基督教神学比较远。
我说你不是一个曾经信过主耶稣的人。过去世。
或者旧约,你也没信过。


: 不错,图片很有意思。

: 当年看这些的时候,现在回想已经20年过去了。

: (故事一样,当时好像没见到这些图)

: 记得那时候看得还有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 汉译名著 《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 等等。

: 试图了解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原始 思维模式。

: 每一代人都要重新提醒自己,自己的结论...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解密:建国初惊动了最高层的科学家出走事件(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4 09:01:47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30388
撰文 | 郭孙伟(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研究所所长,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教授)
导言:本文的主人公从未在公开场合标榜过自己是一个爱国者,但其行动却明白无误地
表明他对祖国的一往深情。1940年,他博士毕业后,放弃在美国优裕的生活工作条件,
选择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携新婚妻子回到祖国。1949年1月他还向新中国的首任北京市长
叶剑英表示要为祖国科教事业贡献力量。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科学家却在1950年3月选
择了离国出走。导致他离国出走的原因是什么?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背后是否有什么东
西值得今人思考?郭孙伟教授的文章首次详细披露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不能记住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桑塔雅那(George Santayana)
遗传学家与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解密:建国初惊动了最高层的科学家出走事件(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4 09:02:47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30392
八,运气和个人魅力
毫无疑问,CC的生平充满了不少运气和机遇。如果CC决定晚出走三四个月(届时由于朝
鲜战争爆发,出境要困难得多),如果当年CC的弟弟无力为他自费出版《群体遗传学导
论》一书,如果他在1950年时还心存幻想,留在国内,如果没有穆勒不遗余力地为他的
教职奔走,如果……他的命运恐怕会大不一样。显然,运气在CC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一
定作用。然而,就像巴斯德所说,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事实上,除了聪明和勤奋,CC还具有许多优良的品德及个性。CC具有将复杂的事讲解得
简单易懂的不可思议的能力。他非常谦逊,从不居功自傲盛气凌人。在和笔者的几次通
信中,他都尊称笔者为“孙伟学兄”——而笔者那时还只是一所州立大学尚未拿到终身
教职的副教授而已。CC非常慷慨,乐...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2980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Beethoven (Ludwig va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三章 人就是造物主?(转)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Thu Apr 28 22:04:00 2005) WWW-POST
http://www.oursci.org/lib/Lysenko/03.htm
第三章 人就是造物主?
“虽然遗传学上有很多理论学说,但主要的学派只有两个,即摩尔根
学派和米丘林学派。这两大派的区别,主要是在于观念的不同,他们在工
作的要求和思想的方法上,都有不同的看法。”
──童第周
关于论战双方的基本情况,中国著名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先生曾在1972年
2月作过如下介绍:
遗传现象的基本法则,是孟德尔1865年首先发现的。但他的发现工作在当
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01年,重新为植物学家柯灵斯、丘歇马克和德
·弗里斯分别独立发现。这就是所谓遗传学上的孟德尔定律。这一定律,经摩
尔根和他的合作者的补充,成为摩尔根学说,以后发展为摩尔根学派。
米丘林学说的奠基人是米丘林本人,他在
M******a
发帖数: 6723
16
http://hx.cnd.org/?p=130390
三,在香港的逗留
CC抵港不久就接到了国立台湾大学校长的教授聘书,欢迎他去台大任教。随聘书还附有
校长的信,言明CC到台大后倘若觉得不合意,校方将随时提供方便帮助他去美国。但CC
婉言谢绝了台大的邀请。
CC到香港后写信给在美国的朋友, 告知摩尔根遗传学在中国大陆的困境,并求助谋职
,“如果我有可能在你熟知的任何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我将乐于为其效劳”。这位朋
友将信转给了《遗传杂志》(穆勒当时为该期刊的编委之一),该期刊在1950年6月刊
登了这封信(显然是征得CC同意之后),并冠以“遗传学在中国死亡”的标题。
CC的这封信引起了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穆勒 (Hermann J. Muller, 1890
-1967)的注意。穆勒利用自己的地位及关系,安排群体遗传学家克洛 (James Crow
)对CC的书《群体遗传学导论》写了一篇书评,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发表。恰巧
这时美国前任卫生部长派伦 (Thomas Parran)博士刚刚走马上任匹兹堡大学新组建的
公共卫生研究院,欲聘一位人类遗传学家,遂写信给穆勒,希望能...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4825
17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4786988
导读
他是现代量子化学的奠基人,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凭借对量子力学原理
和分子结构的深刻理解,少壮得志、堪称天才的鲍林以他非凡的删繁就简和构建模型的
能力,一次次在化学和生物学难题上攻城略地,风光无两。然而盛名之后的他,却因执
迷维生素C神话而成为医学史上的笑谈,其人生的最后25年令人唏嘘不已……
走进任何一家药店或保健品商店,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你都不难发现维生素C的踪影
。不仅有大大小小的片剂、胶囊,还被做成糖果,饮料。维生素C在任何一款多种维生
素保健品的配方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是不折不扣的维生素之王。除此之外,维生素C还
被作为添加物广泛加入各种加工食品中。全世界每年工业生产的维生素C用量大约为8万
吨,价值近10亿美元,其中95%由中国提供。维生素C是人类(以及动物)体内一系列重
要催化酶的辅助因子,直接参与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结缔组织的关键成分的合成。它
的另一项重要的生物化学功能是作为一种还原剂,即抗氧化剂,为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
学反应提供电子。由于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所需的维生素C,它...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22013
18
来自主题: QueerNews版 - 解构婚姻的性别基础 - 周安平
一、   婚姻以性别为基础的原初意义
远古时代,是否存在婚姻,或者说婚姻是历史的产物还是人类历史的伴生物?这
一问题至今仍无定论。1877年,美国人类学家亨利·摩尔根据用田野调查并推理的方
法描述了人类史前婚姻家庭的原始图景,出版了《古代社会》一书,摩尔根也由此成
为进化论人类学的伟大人物。其后,马克思深受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影响,对
这本著作做了详细的摘要,准备撰写一部相关著作,但未完成夙愿。在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研究,写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
的起源》一书。在这部书中,恩格斯认为,人类的太古时代,无所谓婚姻,而是“血
亲杂交,骨肉相奸”,人类的性行为毫无节制。在随后的历史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历
史出现了乱伦禁忌,伴随着人类乱伦禁忌的产生与变化发展,人类的婚姻形态也就依
次经历了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再到一夫一妻制的历史。[2] 这一观点,在社会主义
国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主要基石。[3]如果说,恩
格斯的这一历史概括是正确的话,那么,在史前这样一个漫长的没有婚姻的历史中,
人类的生生息息,种族繁衍,自然也就与婚姻没有
f**z
发帖数: 186
19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果蝇:一个基因的罗曼史
果蝇:一个基因的罗曼史
雄性果蝇那复杂而精巧的求偶行为,似乎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这个fru基因决定
着果蝇是情场高手还是不解风情的蠢汉,甚至决定着它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没有果蝇的生物学,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情景。将近一百年前,摩尔根开始在实验室
里用香蕉喂养这些小东西,以射线、激光和化学物质等种种手段折腾它们,希望使它们
发生变异。他那只著名的白眼果蝇,使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得以确立,遗传学因此迈出
了关键的一步。此后,果蝇作为最理想的实验动物之一,对经典遗传学、发育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等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近年来还涉足神经科学领域。例如,对果蝇某个基
因的研究,为理解基因-神经-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还为“性”这个永远的热
门话题带来新的研究思路——以及谈资。
生物学的伴侣
果蝇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跟其他的只有一对翅膀的昆虫如蚊子、虻
等是亲戚。实验室里养的果蝇是其中称为黑腹果蝇的一种,拉丁名为Drosophila
melanogaster。其中Drosophila的意思是喜欢露水,melanogaster的意思是黑色的肚子
,指幼虫腹部的一条黑线——消化道。它...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6240
20
来自主题: GunsAndGears版 - Re: 追踪恐龙的人 - 童恩正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bearJhonson (八棵七七葚), 信区: paladin
标 题: Re: 追踪恐龙的人 - 童恩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8 11:49:34 2011, 美东)
1991年,童恩正赴美讲学,后移居美国。在美国期间,他担任了多所大学的教授,
成为美国知名教授之一,并在学术上卓有建树,著述颇丰。这期间,童恩正曾多次
返国,关心祖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每次回国,他都要同四川科普作家群欢聚
一堂,谈笑风生,令参加聚会者没齿不忘。他在生时最后一次返国,与其弟恩文及
笔者聚首2日,相谈甚欢。他谈到自己正在全力创作侦探类科幻小说,并为此购买
了各种武器以亲身体验枪战。谁知,这竟成永诀。这年4月,童恩正患肝病在美国
住院治疗,因换肝手术失败猝然离世。
年谱
1935年:8月27日生于江西庐山,籍贯湖南宁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全家逃难到四川。
1939年:迁往重庆歌乐山。
1941年:在宁乡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熟读古文。
1943年:宁乡为日本军队占领,随全家辗转流亡于湘西的安化、溆浦、沅陵、...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母亲的故事(读信)
母亲的故事(读信)
母亲有一个习惯,她写的有些信是要我读的。当然,我有些兴趣缺缺,那些道理我早就
听她讲过,有的还不止一遍。不过就我的看法,她挺能写的,起码是简明扼要,一句是
一句,逻辑关系清清楚楚。由于她总是说我写东西废话多多,我曾经想过挑毛病,但那
的确是有些办不到。
我现在想来,那是因为没有网络,她也就只能有我这一个忠实的读者,还是一个不怎么
情愿的读者,运气不怎么好。
首先她的字很有特点,大而很有力,不怎么像女性写的。不管笔画的多少,字都是一般
大,从不潦草,一笔一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我后来看过魏碑,我估计她年轻的时候练
过那玩意,那时候既没有电视,又没有网络,大概人就只能靠这来消遣。不过她一生都
是一个教师,写板书是基本功,过去是很讲究这个的。
这是她经常批评我的一点:
“你看你那个字,人家就会说你是一个不认真的人,字是能反映人的。不能笔画一少字
就变小,你得平等对待,就像你在家里最小,我能不能对你就不重视呢?写字要放开,
人家就会认为你是一个胸襟开阔的人。”
她永远是大道理连篇,写字怎么能和平等有什么关联。她没有能看到将来科...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1257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如何理解西方左派的逻辑?
3 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垃圾一般的现代艺术
文化相对主义是现代西方流行的思想 “你对我也对,你好我也好,文化无高下。
”多元文化主义是文化相对主义指导下现代西方国家流行的政策,各种异质文化都兼容
并包,不同化,不批评。文化相对主义源头可以追溯到卢梭的”高尚野蛮人“,而这个
主义则早在20世纪初就被人类学家Franz Boas直接定义出来,但是从二战后才开始流行
,为啥呢?
在文化相对主义之前,西方流行的是“文化绝对主义”,认为人类的发展有一个正
确的方向,而西方先走一步进入文明,其他文化还处于野蛮之中。西方应该引导其他文
化脱离野蛮,这样就正当化了殖民统治。英国凭什么统治印度?因为印度野蛮呀,竟然
烧死寡妇,不得不教化之,顺便拿点东西。十九世纪的人类学家摩尔根通过观察印第安
部落来研究人类社会早期的形态,这种研究方法就基于人类发展有一般方向的信念。马
克思也是“文化绝对主义”的,因为他认为所有的人类社会都分若干阶段发展。
二战之后文化相对主义才抬头。两次大战的惨烈对西方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科生
)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如果西方文明是先进的,为何自相残杀...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5242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合集] 如何理解西方左派的逻辑?
☆─────────────────────────────────────☆
jprp (极品人品) 于  提到:
这样“白左”贬义词就不会出现在标题里了。
很抱歉这篇文章不得不用“白左”这个粗暴的称号做标题,因为这个称号非常贴切,“
白左”的定义是今天西方流行的左派思想信仰和实践者,大致相当于英文中的“
regressive left“,其思想源头是白人创立,主要成员也是背负白人原罪的白人和利
用白人原罪获利的有色人种,中国人称之为”白左“再贴切不过。我希望在有限的篇幅
里概述一下白左的思想从何而来,白左的行为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略作批判,抛砖引
玉。
章节:
1. 文化身份观---白左为什么在意人的身份?甚至要无限细分下去。
2. 白人反思殖民主义原罪---后殖民主义
3. 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垃圾一般的现代艺术
4. 白左为什么反对言论自由?Repressive Tolerance (有限宽容)
5. 从罗尔斯《正义论》到大爱无疆
6. 宽容内在的逻辑矛盾导致了文明无法脱离野蛮
7. 身份政治导致的新种姓制度
8.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2975
2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追踪恐龙的人 - 童恩正
1991年,童恩正赴美讲学,后移居美国。在美国期间,他担任了多所大学的教授,
成为美国知名教授之一,并在学术上卓有建树,著述颇丰。这期间,童恩正曾多次
返国,关心祖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每次回国,他都要同四川科普作家群欢聚
一堂,谈笑风生,令参加聚会者没齿不忘。他在生时最后一次返国,与其弟恩文及
笔者聚首2日,相谈甚欢。他谈到自己正在全力创作侦探类科幻小说,并为此购买
了各种武器以亲身体验枪战。谁知,这竟成永诀。这年4月,童恩正患肝病在美国
住院治疗,因换肝手术失败猝然离世。
年谱
1935年:8月27日生于江西庐山,籍贯湖南宁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全家逃难到四川。
1939年:迁往重庆歌乐山。
1941年:在宁乡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熟读古文。
1943年:宁乡为日本军队占领,随全家辗转流亡于湘西的安化、溆浦、沅陵、
辰溪等县。同年秋,全家回到长沙,父亲任教于湖南大学,进入长沙成智小学接受
正规教育和过集体生活。
1947年:考入长沙雅礼中学,编入46班,住读。
1950年:转学到长沙一中。
1952年:因患肺结核而休学一年。受朋友及其母亲和同学杨明德的影响而爱好
文学,阅...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4298
2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给茄子 - 达尔文和他改变的世界
纪念查尔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
作者简介:龙漫远,美国芝加哥大学生态与演化学系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主要从事遗传学与演化论研究;陈振夏,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博
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兴趣是基因演化和生物信息学。
一千年前的中原,凡有水井处,皆唱柳词;今天的世界,凡有科学之处,皆说达尔文。
http://www.plob.org/2011/12/14/971.html
一 超越时空界限与学科藩篱
1809年2月12日,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出生在英国什罗普郡的历
史名城什鲁斯伯里(Shrewsbury)。1859年11月24日,他的不朽名著《物种起源》出版
,一时洛阳纸贵而影响历久不衰。从他的家乡到世界各地,不同信仰的人们或欢呼,或
沉思,或惊愕,或暴怒,谈论的中心议题就是以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的演化学说(
Evolu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200年后的今天,世界上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民众都投入了纪念这位科学伟人的盛事:英国、法国、德国、
... 阅读全帖
b********h
发帖数: 2451
2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从创世纪到启示录(1)
目前世界上的婚姻形态主要为一夫一妻制,但在人类早期历史上可能存在多种婚姻形态。
对于人类婚姻起源,西方学者摩尔根根据印地安人原始部落的称名制度的研究,运
用逆向推理的方法追溯人类婚姻的起源,认为人类的婚姻形态曾经历了原始群、血缘家
族、氏族等阶段,原始群阶段实行的是群内无任何限制的杂婚、乱婚。按照摩尔根的说
法,进入血缘家族阶段后排除了上下辈之间的婚配,实行同辈男女之间的婚配,即兄妹
通婚。中国古代有关伏羲、女娲的传说曾在学术界被用作血缘婚的论据,而中国某些少
数民族也流传着类似的传说。
排除族内通婚后即进入氏族阶段,氏族阶段早期实行族外群婚,即“普那路亚”婚
。氏族阶段后期实行对偶婚,它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转变的过渡形态或中间
环节,并不稳定。阿注婚与舅父权则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点。
随着人类婚姻形态的不断进化演变,专偶婚即一夫一妻制确立,使得人类婚姻逐渐
拥有排他性和稳固性,建立了带独占同居性质的牢固持久的婚姻关系。
专偶婚初始阶段婚前配偶双方不稳定,性自由比较充分比较开放。《史记·夏本纪
》中:“禹曰:‘予辛壬娶塗山,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司马贞
在《史记... 阅读全帖
n*******l
发帖数: 110
2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信仰版四日散记
人身攻击开始:
发信人: bigeyefish (大眼鱼),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Re: 从创世纪到启示录(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7 17:15:55 2014, 美东)
靠,又看见你无脑秀智商。
你对圣经,对中西历史都狗屁不通。
中国古书记载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难道不是兄妹?
神的心意不在于你做什么,不做什么,而是在于对神的顺服,因为神所定的,是最好的。
神当时没有规定(既无命令要这么做,也无命令禁止)到后来明令禁止,这都是为人类
好。从基因的角度说,人初造时,一切都是完美的,没有基因缺陷,没有病痛,乱伦不
会对人繁衍产生威胁。随着罪的效果一代一代放大,各种病痛,各种基因缺陷随之而来
,乱伦就会产生严重后果了。
从罪的角度看,人祖先乱伦,因为没有神的禁止,所以他们不算犯罪,而且他们如此行
,也是为繁衍故,而不是从罪出发
后来神命令禁止,再如此行,就是悖逆,犯罪,不是为繁衍,乃是为罪中之乐了

-------------------------------------
发信人: newschool (peace), 信区: ...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17
28
来自主题: HuNan版 - 一张雅礼中学的老照片
这个要不要确认一下?跟我所知相左.
首先卢惠霖因病没有完成博士学业. 其次他博士课题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的,哥大
教授摩尔根并不是他的论文指导老师.
具体来说摩尔根应该只是给他上过几门硕士课程而已.
a*******s
发帖数: 117
29
来自主题: HuNan版 - 一张雅礼中学的老照片
这个要不要确认一下?跟我所知相左.
首先卢惠霖因病没有完成博士学业. 其次他博士课题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的,哥大
教授摩尔根并不是他的论文指导老师.
具体来说摩尔根应该只是给他上过几门硕士课程而已.
p*****m
发帖数: 7030
30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挖个坑坑问一下童弟周
这个不是一回事吧 谈家祯李汝琪都是严肃的遗传学家 是果蝇研究在中国的奠基人。这
俩人回国之后比较郁闷的就是建国后碰上了李森科主义横行 两个摩尔根的嫡传再传弟子
首先在政治上就错掉了 在学术上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用武之地。两个人的历史地位
更多的是在顽强的和李森科主义作斗争坚持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的时候奠定的 作为受
过良好训练的科学家 一辈子在和公众学生澄清什么是ABC 1+1这样的问题是历史的悲哀
反过来 童第周 还有贝时璋 可能还有几个蛮有名的老教授 其实也是严肃的科学家 但是
他们最被人所知的研究成果 像童第周和牛满江搞的鲫鱼鲤鱼的核移植 贝时璋弄了一辈
子的细胞重建 很有可能是搞错了 或者干脆就是假的。当然了,科学家犯错误这个太正
常了,但是童和贝的错误就不光是错误这么简单了。。在中国 什么研究成果都能政治化
标签化 这个是科学家本人最大的悲哀
d****h
发帖数: 4291
3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挖个坑坑问一下童弟周
老谭回来的时候,主要是国内崇尚苏联米丘林学派
摩尔根学派直接受排挤,走资派
当时米丘林和摩尔根学派之争,很多所谓的科学家都卷进去了
即使不做遗传的,北边那堆搞细胞的也承认米丘林学派,所以吃香的喝辣的,供的也比
老谭高很多
老谭直到80年代才给他平反,供起来都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了
l**********1
发帖数: 5204
32
En
温习一下 其十一年前的豪言 啊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
——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
于2001年12月4日 1st version
饶毅
本文在简要回顾中国科学史的基础上,介绍一些近年研究的内容,肯定中国
科学令人乐观的进步,并讨论可能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中国优秀论文总量仍不
到世界的百分之一,低于中国经济在世界所占的百分比、也不能适应中国持续发
展的要求。中国科学的规模需要相当程度的扩大、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科
技还存在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中国科学历史上的优秀例子
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状况可以近似地由发表论文的情况所反映。以下,本文主
要从生命科学的研究来讨论中国科学的情况,一方面这是我有一定判断力的领域,
另一方面生命科学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反映科学主流。讨论
中国论文发表情况前,先谈两个背景:中国科学的历史情况,优秀科学和著名杂
志的关系。
奠定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是二、三十年代协和医学院生理系林可胜和生化系吴
宪。他们不仅自己研究出色,而且培养和带领了其他研究者。林可胜在胃肠道生
理和神经生理有优秀工作。1942年,他在中国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2321
3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饶毅讲话的全文
我觉得写得非常好了。不讳言学生物的前途问题,也不跨大生物学的应用价值,但是绝
不自恨的贬低这个学科的激动人心之处。和一公同学的纯忽悠比高下立现。
如果非要觉得这样描述还不解恨,非要让他说出生物就是垃圾 就是悲催,就是没前途
才过瘾的,我倒是觉得这是病,得治。
我们生命科学从1980年到2000年初是全国最时髦的学科,原因是我们生命科学学院长期
在全国是出国比例最高的学院,从院系、学科都是这样。在过去几年中,因为家长[微
博]、社会和学生非常关心本科毕业后工资收入,所以我们目前在招收学生的时候,学
生竞争生源程度有所下降,这是一个好事情,当一个国家的家长和学生很多人关心出国
收入和国内收入,我们北大理科和北大生物,希望激励的是一批有着做出推进人类知识
前沿发现的梦想,有着做出发现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发明的理想,有着希望证明中华民族
不是一个愚蠢民族的理想青年加入北大理科和北大生物。凡是要本科工资高的都可以去
其他院系或其他学校。
我们现代生命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一样是非常有趣的,而且生命科学有着非常有利
的一面。今天我们的生命科学,很多科学家,包括我自己的实验室可以做基因表达,这
个图片是19...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解密:建国初惊动了最高层的科学家出走事件(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4 09:02:15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30390
三,在香港的逗留
CC抵港不久就接到了国立台湾大学校长的教授聘书,欢迎他去台大任教。随聘书还附有
校长的信,言明CC到台大后倘若觉得不合意,校方将随时提供方便帮助他去美国。但CC
婉言谢绝了台大的邀请。
CC到香港后写信给在美国的朋友, 告知摩尔根遗传学在中国大陆的困境,并求助谋职
,“如果我有可能在你熟知的任何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我将乐于为其效劳”。这位朋
友将信转给了《遗传杂志》(穆勒当时为该期刊的编委之一),该期刊在1950年6月刊
登了这封信(显然是征得CC同意之后),并冠以“遗传学在中国死亡”的标题。
CC的这封信引起了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穆勒 (Hermann J. Muller, 1890
-1967)的注意。穆勒利用自己的地位及关系,安排群...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把政治粉饰成学术:被达尔文掩盖的种族屠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4 08:11:44 2010, 美东)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核心提示:英国政府在殖民过程中实施的大屠杀,直接导致了多个人种的种族灭绝。达
尔文却从“学术”出发,把简单的政治问题,绕成了生物学问题,绕到了“原居民食物
结构的改变”上面。
作者:摩罗
在半辈子的阅读史中,对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书,一口气数得出四五十本。可约稿的朋
友说,只写“铭心刻骨”的那一本。
最近几年,让我深受震撼的书有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梁启超的若干
著作,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萨义德
《东方学》,有摩尔根《古代社会》,弗雷泽《金枝》,瓦伦特《阿兹特克文明》,普
雷斯科特《秘鲁征服史》,等等。但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一本相对偏僻的书,来谈它
对我的深刻影响。这本书是达尔文所著《人类的由来》。
让我震撼的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观念,不是
b***n
发帖数: 590
36

你太年轻了吧,从50年开始批判摩尔根学说,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连带受牵连被取消。中苏交恶之后也没有改正。
n****o
发帖数: 879
3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科学泰斗钱学森尚有一事未了
消息人士透露,江泽民曾数次亲访钱学森,要求对镇压法轮功表态,但都未能如愿,最
后以封杀其声的方式处理。
任百鸣:科学泰斗钱学森尚有一事未了 作者:任百鸣
【大纪元11月16日讯】2008年钱学森的堂侄、美国科学院院士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人们不竟想起了自中共9年前镇压法轮功后就逐渐被官方淡化的科学泰斗人物钱学森
。今年7月曾经师从钱学森的现中科院重量级人物范良藻先生在科学时报撰文为钱学森
贺寿,记述了当年在中科院力学所研究生期间跟随钱学森一年的师生情谊以及钱学森的
教导对其50年治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有意思的是文中最后在“也谈人体科学和特异功能”的标题下,以两件其本人亲身经历
的科学试验重温了80年代前后由钱学森创建的中国人体科学研究的浪潮。
令著名科学家范良藻难忘的两个试验
范良藻讲到,1979年,上海原子能所学者顾涵森女士带来两位气功师到力学所表演,他
和另两位科学家俞鸿儒、谈洪尽一切可能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证伪,结果收效甚微。“
当气功师发功时,遥指薄膜压力传感器时,X-Y记录仪上不断在记录压力波形,当俞鸿
儒院士在压力薄膜上涂了一层硅脂,X-Y记录仪就停止了工作,从而确定气功...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38
李四光的霸道和钱学森的胡说八道
据说20世纪中国民族精神最闪耀和最灿烂的聚焦,一是发现了大庆油田,一是制造了“
两弹一星”。由此也造就了新中国科学界的两大牛人:一个是李四光,另外一个是钱学
森。文革期间,科学院有一个大右派,该右派曾指名道姓地说:李四光是一个霸道,钱
学森是一个胡说八道。
一、李四光的霸道
李四光的霸道,无非是指对他在任中国地质部长时,搞一言堂和正确路线,压制别的理
论和学派,让他的地质力学理论在地学界一枝独秀,例如在地质部属下的中国地质科学
院专门设立了一个地质力学研究所。李四光的“霸道”,反映的主要是专业以内的事。
在李四光当地质部长时得到了解决,在理论上他也有地质力学的贡献,他也最早倡导新
中国的地震预报和地热研究研究,对地质学的贡献很大。以前把他说成是地学泰斗和发
现大庆油田的第一功臣,也有人认为李四光对氢弹和原子弹的研制有重大贡献,是有一
点过了,有牵强附会之嫌。但现在就说李四光主要是靠溜须拍马,没有一点真才实学,
而且对大庆油田的发现一点功劳都没有,也是不妥的。
事实是,中国地学在49年以前已经出现了很多优秀人物,李四光刚刚回国时,曾被认为
是口头理论家,没...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9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10:周仁
周仁。(网络图片)
周仁(1892年8月5日-1973年12月3日),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
团体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40
黑衣人再次出现。他为什么救助一个素不相识的板车大爷?如果不救会对这个世界有什
么影响?
“牛顿觉得有些困倦了,他阖上眼睛,想多享受一会儿这大自然的安宁。这时他突然觉
得头顶一阵风声,连忙抬头去看,却看到一个黑衣人把手伸在他头顶,手里还握着一个
苹果。
“小心啊,差点就被苹果砸到了。”黑衣人露出关心的笑容。
“谢谢关心。”牛顿也笑了。午后的苹果树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黑衣人在诺贝尔的炸齤药配方里面多放了一倍的分量,于是他再也没有跑出来”
伽利略一松手,两个铁球朝下坠去,塔中突然闪过一条黑影,左手控鹤劲右掌擒龙功,
电光火石之间只见那十磅铁球如雷轰落,将地面砸出一个大坑,一磅的铁球却如鸿毛般
缓缓飘下,轻轻落在坑边。
清晨、弗莱明来到了自己许久没有打扫的实验室、刚打开门就发现一个清洁工打扮的黑
衣人和他在相反的方向拉动同一个门。“先生、实验室已经给您打扫完毕、长了霉的盘
子也全都清洗干净了。”弗莱明望着光洁如新的实验室、脸上浮现出满意的微笑
不多久,父子俩就到了上帝指定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起坛,把柴摆好,又把儿子
捆绑起来放在柴上。小儿子吓得哭了。亚怕拉罕犹豫了一会儿,伸手拿刀就要...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1
表亲间通婚不是“优生优育”的对立面。在世界范围内,表亲间通婚十分常见,很多研究都证实表亲结婚后诞下的孩子不是“非残即傻”,表亲间通婚的风险被人为夸大了。
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医学遗传学家阿兰·比特勒斯近日出版新书《血缘背景关系》,让一向站在“优生优育”对立面的“表亲结婚”变成“误读的常识”。在世界范围内,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表亲间通婚都非罕见现象,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表亲结婚鲜有惨剧。阿兰·比特勒斯也从遗传学的角度,论证了这个事实——表亲通婚风险被人为夸大,对此问题更为科学的态度应是:注意家族遗传病史,而非绝对禁止近亲婚配。
表亲结婚本非禁忌,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
美国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在《人类婚姻史》中提到了人类婚姻的普遍禁忌:“在外婚诸规则中, 以禁止子与母、父与女通婚的规则的应用为最广。事实上此种规则,似普遍通行于人类。”而“禁止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通婚的外婚规则, 殆与上述的规则同样普遍通行。”可见,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中,对父女、母子以及兄妹通婚都是禁忌的,但表亲通婚不在其列。
一项世界范围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仅以第一代表(堂)兄妹为例:北美和...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2
饶毅认为:快速增长的中国,学界、企业依然缺乏自主创新,缺少核心技术。以药品为例,迄今为止,中国绝大部分药是西方发明的。
饶毅其人 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先后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起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07年9月全职回国。
饶“议”有理
“儿子、女婿”应该一个样,海归博士也应该从助教做起,科研教学两手抓
海归推动科改,必须要形成关键多数,没有做到只能离开
有自信的年轻人,应该无论社会如何喧哗都有自己长远追求
中国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往更好的方向走
金融比科学更重要? 没有硬实力不能主导软实力
在没有掌握前沿科学的情况下,不可能凭空靠金融等手段维持国家强大
饶毅清楚地记得自己这代人科学生涯的起跑线,“是1978年初,以郭沫若名义撰写的《科学的春天》、徐迟采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先后发表,激励了一代中国人投身科学。”但...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3
前段时间播出的网络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靳东所饰演的胡八一在古墓内探险时,在一具棺材里看到了一对尸身未腐的童男童女,便告诉王胖子这些童男童女被灌入水银制成标本后用来给墓主陪葬。
我们首先简单整理一下殉葬制度的演变,并特别关注殉葬者中是否有孩童:
我国早期的人殉出现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陕西的龙山文化以及甘肃的齐家文化。这一阶段大约是母系氏族末期到父系氏族初期,其中大部分是夫妻合葬墓,还有一部分成年男性与儿童、婴儿、奴隶合葬墓。大汶口文化第35号墓便是一对夫妇与女童(女儿)的合葬墓,墓中的妻子与女儿为男性墓主陪葬。
商周时期君王与诸侯死后会使用大量人殉,就商代妇好墓、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殉葬者的尸骸来看,都是年轻女子,身份为妻妾奴婢。这一阶段虽然有较大规模的人殉,但是基本都是妻妾、近臣或者奴隶。后来人殉制度遭到极大非议而渐渐开始改用多木制或泥制的人像代替殉葬。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让大量宫女嫔妃为之殉葬,引起极大民愤,汉代建立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基本废止了殉葬制度,汉武帝死后数千宫女嫔妃都没被殉葬。
明朝朱元璋曾恢复殉葬,不过这只是短暂的复辟,明英宗朱祁镇死前又被废止。清王朝初期保...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101
44
邹昌林 《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第七辑
编者按:重视社会史尤其是社会与思想关系的研究,是侯外庐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侯
外庐先生曾提出,中国文明的起源经历了“家族——国家”的维新路径,以别于西方“
家族——私产——国家”的革命路径,其中一些论述至今读来仍有启发意义。最近邹昌
林先生出版了《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一书(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对中国文明起
源及古代宗教、思想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其研究较之前人有所推进。我们摘要发表邹
著的一些观点,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讨论。
一、原生文明与次生文明
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国文明是发源非常古老,从上古一直独立沿袭下来,唯一
没有发生中断的大文化。由于这一基本事实,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
主要文化,特别是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
欧洲文明发展的事实证明,直到铁器时代,欧洲的主要民族才开始进入它的英雄时代,
即开始迈进文明的门槛(当然,这里要减去希腊之前两个灭亡的文明)。因此,欧洲的
学者,从汤姆生到摩尔根再到马、恩都承认这样的事实,即把考古上的石器时代、青铜
时代、铁器时代,都称作史前时代。在这三个嬗替的时代中,由于铁器时代在这
c*********d
发帖数: 9770
45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核心提示:英国政府在殖民过程中实施的大屠杀,直接导致了多个人种的种族灭绝。达
尔文却从“学术”出发,把简单的政治问题,绕成了生物学问题,绕到了“原居民食物
结构的改变”上面。
作者:摩罗
在半辈子的阅读史中,对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书,一口气数得出四五十本。可约稿的朋
友说,只写“铭心刻骨”的那一本。
最近几年,让我深受震撼的书有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梁启超的若干
著作,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萨义德
《东方学》,有摩尔根《古代社会》,弗雷泽《金枝》,瓦伦特《阿兹特克文明》,普
雷斯科特《秘鲁征服史》,等等。但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一本相对偏僻的书,来谈它
对我的深刻影响。这本书是达尔文所著《人类的由来》。
让我震撼的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观念,不是《人类的由来》所极力论证的人与微生物和
哺乳动物及灵长类动物在进化链条上的关系。让我终生不会忘记的是这本书中微不足道
的一个小插曲。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提到,南太平洋地区一些弱小种族,在英国殖民者侵入之后
迅速灭绝的故事。比如,英国人刚刚侵入塔斯马尼亚岛(今属澳大
S*******C
发帖数: 7325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中华文明究竟有多长?
☆─────────────────────────────────────☆
QQboy (我爱我老婆) 于 (Wed Mar 31 13:22:11 2010, 美东) 提到:
为民族文化寻根溯源
——读蒋南华先生《 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

汤序波

癸未岁杪,回溯这一年来自己的阅读生涯,兴趣的重点仍然投放在文化类的书籍上
,在读过的书中有两部可谓特立独行、出群拔萃,令我感佩莫名。一部是考古学家苏秉
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二00一年版),另一部则是历法学家蒋
南华先生的《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人民出版社二00二年版)。两部书都是由国内顶
尖级出版社出版,其学术含金量、学术档次,不言而喻。它们的殊途同归,分别着重从
考古和历法两个路径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真是厥功甚伟、功绩彰著。我认为对当
前中国文化研究而言,套用黑格尔的话,它们可以说是一个“光辉的日出”。其在学术
上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中华文明起源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959年庐山会议发言记录
送交者: LuZhiShen2011年08月10日10:04:02于[史地人物]
1959年庐山会议发言记录
1966年12月27日,彭德怀同志被纠回北京。
这就是那位被毛泽东写诗称颂的彭德怀元帅:“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59年7月31日常委会
时间:7月31日上午10点50分开到下午5点。
地点:毛泽东住处的楼上。
主持:毛泽东
参加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彭德怀、彭真、贺龙。
旁听:黄克诚、周小舟、周惠、李锐。
前一部分,毛泽东漫谈上井冈山以后,几次历史路线,军事斗争情况。然后说:李锐的
信已收到,转发常委看了。现在是保护群众革命性问题,要反右倾机会主义。
彭德怀:出乱子时担忧。有个思想方法、立场、屁股坐在哪面的问题。信中所反映的是
局部问题。
毛泽东:失、得之说,反映灵魂深处如何?(又回顾了党的历史上的几条路线。)小土
群方针,不伤心。9000万人上阵炼钢,比6000万人要好。有一点损失,我也一点不痛心
,横直没有经验。从根本上说,是得多于失。没有失,哪来的得?总的失少得大。9000
万人上阵,表明了它的全民性,建设速度大大提高了。
军队靠纪律化。每个单位都...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68029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Fic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casact (明犀散人), 信区: SciFiction
标 题: 历史关键瞬间的搅局者 - 神秘的黑衣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9 10:26:34 2012, 美东)
“牛顿觉得有些困倦了,他阖上眼睛,想多享受一会儿这大自然的安宁。这时他突然觉
得头顶一阵风声,连忙抬头去看,却看到一个黑衣人把手伸在他头顶,手里还握着一个
苹果。
“小心啊,差点就被苹果砸到了。”黑衣人露出关心的笑容。
“谢谢关心。”牛顿也笑了。午后的苹果树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黑衣人在诺贝尔的炸齤药配方里面多放了一倍的分量,于是他再也没有跑出来”
伽利略一松手,两个铁球朝下坠去,塔中突然闪过一条黑影,左手控鹤劲右掌擒龙功,
电光火石之间只见那十磅铁球如雷轰落,将地面砸出一个大坑,一磅的铁球却如鸿毛般
缓缓飘下,轻轻落在坑边。
清晨、弗莱明来到了自己许久没有打扫的实验室、刚打开门就发现一个清洁工打扮的黑
衣人和他在相反的方向拉动同一个门。“先生、实验室已经给您打扫完毕、长了霉的盘
子也全都清洗干净了。”弗莱明望着光洁如...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