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z 发帖数: 33 | 2 从汉到南北朝到唐朝,中国从印度输入了不少价值观。主要是佛教,梵文对于古汉语音
韵似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好象是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上看的几眼,记不确了)。达摩
在中国开创了禅宗,玄奘和西域一帮子翻译的都是印度的佛教经典。感觉历史上是印度
单方面输出价值观给天朝。
印度历史记录不发达,好像没有玄奘的记载。好奇的是,在印度历史上,中国有没有造
成过比较大的影响? |
|
|
f*****e 发帖数: 939 | 4 作者:克尔白的悬诗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上)
当你浏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会感到仿佛是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戏谑俄
罗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1
毛泽东是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杀的人超过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总和。
毛泽东是个抄袭大师,他所有有名的著作和诗词都是别人写的,他甚至还伪造了自
己的身高。
毛岸英为了“镀金”,结果死于一碗蛋炒饭。谢天谢地,这使我们避免了朝鲜式的
世袭......
这些年在南方系和《春秋大法》等杂志控制的平面或网络媒体上,到处可以看到对
中国革命史及其革命符号的解构,耸人听闻的各种“历史真相”翻着花样地出现,而且
使很多人都信以为真。那些正直的中国人对此异常地愤怒,他们不禁要问...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21909 | 5 我怎么觉得俄国时期的文学比苏俄时期的成就要高呢?放在世界文学史上看
沙俄时期出了那么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巨著,那么多的巨匠。 |
|
b****r 发帖数: 2555 | 6 算俄国的,跟苏联没关系.
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阿. |
|
m********y 发帖数: 21909 | 7 quiet flows the don fate of man ?
它在苏联文学史上很重要吗? |
|
S***k 发帖数: 370 | 8 Тихий Дон 就是静静的顿河。在文学史上应该还算重要吧。我没研究过俄苏文
学史,个人喜欢就是了。同日瓦戈医生的故事时代背景差不多。俺是个粗人,不喜欢从
贵族角度写的故事,更喜欢普通人角度的故事。以前上俄罗斯文学课的时候,七七八八
读了不少,大都不记得了。那门课似乎还是李毓榛先生开的。
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 可能翻成一个人的遭遇。文学地位似乎不高,但是电
影地位不低。当时国内禁演,当教学片看的,有没有中译版俺就不晓得了。 |
|
g****t 发帖数: 31659 | 9 韩寒在同年龄段显然是实力超群的。
钱钟书文学史上将来的地位会等于零。这方面他肯定不如韩寒。
其实钱钟书自己也没觉得自己那小说有啥好的。
韩寒一个嫩点,一个风格也不同,走的类似钱钟书那样玩精巧聪明的路子,你和这二位
比,有点不好比。
三重门是高中作品吧?虽然水平还不够,但是那股灵气已经很明显了,模仿钱钟书的神
似,好多作家专门来做也是不能的。
说到政论,有时候也许失之幼稚一点,但是无论是文章还是立意还是风格都很不错了。
我觉得韩寒还是很不错的。 |
|
r*****d 发帖数: 1924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 22:03:46 2011, 美东)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Ghost
标 题: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8 23:57:48 2011, 美东)
01、干宝家的鬼怪事
提起干宝,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头的确不太响,而且还起了一个比较现代的可爱
名字,可是,一旦提到中国志怪小说的开山之作《搜神记》,大家都不免惊呼:原来是
这哥们写的啊!
没错,就是这位“宝哥哥”写的。
干宝是河南新蔡人,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干家举族南迁,在东晋朝廷占据一席之地,
也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了。干宝哥哥首先是个历史学家,曾经写过史书《晋纪》,治史严
谨行文缜密,算得上上乘史学著作。而后,才是志怪小说的始作俑者,当然,他和他...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1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江青伺机反扑。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事情的发生,颇为偶然:
那是1975年5月26日,一个四十四岁的女讲师,奉召进入中南海,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她叫芦荻。笔者在1990年6月与芦荻作了长谈。据她说,她本名芦素琴,1931年出生在
东北辽阳。曾就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进入解放区,改名芦荻。1954年执教于中国
人民大学。“文革”中调往北京大学中文系。
毛泽东患眼疾以来,虽有张玉凤为他读文件、信件,但他毕竟是个酷爱文史、手不释卷
的人,要张玉凤读古籍,就勉为其难了。为此,毛泽东要中共中央办公厅遴选一位熟悉
古典文学的大学教师,为他侍读古籍。中共中央办公厅派人前往北京大学,从中文系教
师中初选了四位,内中有芦荻。毛泽东听了关于这四位教师的简历介绍,选中了芦荻。
其原因是毛泽东曾读过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历代文选》一书,芦荻是选注者
之一,他熟悉她的名字。
芦荻以极为偶然的机缘,进入中南海。夜里,她为毛泽东侍读。读毕,毛泽东常与她谈
论古典文学,有时一谈便是两三小时。在毛泽东晚年,很少有人能够这样经常跟毛泽东
长谈。
1975年8月14日...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12 ☆─────────────────────────────────────☆
StationCC (Test) 于 (Fri Oct 22 06:18:54 2010, 美东) 提到: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从现在看应该都是很重要的吧,一个曹操和袁绍的决战,对北方局势影响甚大;一个是
孙刘两家成功击溃曹操,为三分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不完全;夷陵之战则使蜀
汉元气大伤,再无伐吴的举动,算真正奠定三分天下。
不过这几次战役,我觉得偶然性都很大,不知道这种偶然不是必然的。官渡之战若无许
攸来降,曹操粮草不够一月之用,曹操必败,所以许攸的投降很重要,这个太偶然了;
赤壁之战若不是曹军舰船相连,周瑜哪里有用火攻的机会?这个也太偶然了;夷陵之战
刘备的失利也有偶性。
或许也是必然?袁绍不知人善任,“见小利而亡命,做大事而惜身”,失人心;曹操北
方士兵不习水性、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不过所谓习水性也只是渡过长江而已,不知曹操
为何不从陆上取之;刘备缺乏人才?
我总觉得三国中三个较为重要的战役偶然性很大,或许是天数吧。
☆─────────────────────────────...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13 奖励原因: BenBenqiu网友所原创的“再看封神演义---原始天尊的阐教弟子也太护短了”一文,为历史版带来了多样性和相当的人气,由此或许能展开对中华古典文学,文化发展史,以及神话民俗等方面的积极讨论。此外她态度和蔼,讨论问题时十分尊重对方。然而,从文学史和民间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此文的知识含量和科普价值或许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故此此文很遗憾地没有被保留,同时也自然没能得到包子。然而为了鼓励她对历史版话题多元性和趣味性所作出的努力,也为了鼓励她,以及其他网友的求知欲,在未来写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文章,特此给予其20伪币的象征性奖励。此20伪币将出自历史版金库。原本我是将此文推荐到了置顶文章区,寄希望站方能够采纳,由此给予BenBenqiu20伪币首页奖励,但站方没有采纳,所以我只得直接申请奖励了。
请站方以最快速度落实,以起到最大的鼓舞作用。谢谢。务必以最快速度落实!我给你们鞠躬了! |
|
t**********t 发帖数: 12071 | 14 辛楣虽然不像李梅亭有提炼成丹,旅行便携的中国文学精华片,也随身带着十几本参考
书。方鸿渐不知道自己会来教论理学的,携带的西洋社会史,原始文化,史学丛书等等
一本也用不着。他仔细一想,慌张得没有工夫生气了,希望高松年允许自己改教比较文
化史和中国文学史,可是前一门功课现在不需要,后一门功课有人担任。叫化子只讨到
什么吃什么,点菜是轮不着的。辛楣安慰他说:“现在的学生程度不比从前——”学生
程度跟世道人心好像是在这进步的大时代里仅有的两件退步的东西——“你不要慌,无
论如何对付得过。” |
|
R****a 发帖数: 6858 | 15 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生物战争及其深远后果
2010-09-24
草根简介
在今日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
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已汇为思潮
,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
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的学术在80—90年代中国政治与文化这一巨大
转变时代留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迹。由于何新的特殊影响,他一度成为海内外各主要新闻
机构追逐采访的对象。采访过他的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共同社、ABC、NHK、美国之
音、路透社、独立报、费加罗报等世界著名传媒。1994年后,何新主动拒绝与一切内外
传媒作直接接触。也不再出席公开会议,讲课讲演。从公众视线中遁失。
最新评论 更多>>
“在社会分配上,我强烈主张由国家.. "若论安全系数,高铁肯定高于飞机... 学习!
一代英豪自有不凡处。 .. 温州特大动车事故后,何先生还认为.. 已经有比较确切的
消息证明温州动车.. 支持何新老师,我是您的学生兼粉丝 好文,转载,发扬光大。
罗斯柴尔德: http://ww...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6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701
深度对话:您是1960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以前也研究文学史、哲学,后来为什么会转
而研究历史呢?
杨天石:这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题目,详细讲可能两个小时也不够,简单讲就是五个字:
命运的安排。
深度对话:您研究近现代史这么多年,心境是否有一个变化历程?
杨天石:我觉得没有什么变化,从我开始研究民国史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我最近出了一
本书是我17年前,也就是1993年出的《寻求历史的谜底――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人物》的
再版。在再版的这本书末尾,我有一段话:本书是我踏上近代史研究之途的第一个脚印
,但它代表了我的学术追求。
十多年了,初衷未变,追求未变,风格也未变。是也、非也,恭候指教。当年这本
书是我多年论文集合,最早的一篇文章是上个世纪60年代写的,所以从我踏入近代史研
究领域,一直到现在,初衷未变,追求未变,风格也未变。
深度对话:您赶上了三次大的社会政治变动。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一次是“文革”
,再一次就是改革开放。这些对您研究近代史有什么影响吗?
杨天石:...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17 万分感谢您老(tongxiao)提这个啊。我正犹豫要不要写一下这个“精神失常”的家伙
呢。你指的这个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啊。如果你对
色情文学史和性心理学稍有了解,就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太如雷贯耳了一些,虽然一
般人可能没意识到其实这名字有多常见。萨德主义这个名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萨德
主义=性虐待。大家平时没事挂在嘴上的S/M里面的S,就是Sadism。
这家伙出生于一个古老而正在没落的贵族家庭,是王室的远亲,和孔代亲王渊源比较深
,参加过7年战争。后来为了经济上的原因娶了一个不很显贵但很有钱的贵族家庭的女
孩子。有了钱以后就开始了他的臭名昭著的放荡生活,而且远超一般贵族所能想象的放
荡程度。他据说多次虐待雏妓和家里的男女佣人,他妻子也参与到这些虐待活动中。
1772年有马赛的妓女控告说萨德用糖裏掺的麻醉药品迷倒她们,强迫她们进行群交和肛
交。萨德被告,并被缺席判处死刑。他逃往意大利,并在那里写了一本游记并出版。
萨德后来在逃亡中还拐骗了他妻子家族的一个做修女的女子,这样一来惹翻了他妻子的
家族。他的丈母娘于是搞到了一个国王通缉令(lett...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1616 | 18 http://iel.cass.cn/expert.asp?newsid=783&expertid=58
刘宗迪博士
一、 钟敬文先生与现代《山海经》研究
廖明君(以下简称廖):宗迪兄,最近你发表了关于《山海经》研究的系列论文,对《
山海经》这部古老典籍提出了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的解释,尤其是你证明此书的《海经
》部分其实讲的不是地理,也不是神话,而是讲的上古天文历法制度,是一部被人遗忘
的“天书”,可谓出人意表,在学术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兴趣。我本人对你的研究也深
感兴趣,你对《山海经》新解释的意义其实已经超出了《山海经》本身,它涉及到中国
学术史,尤其是上古学术史中许多重大问题,因此,今天请你就这一研究的缘起、基本
观点和学术意义等系统地谈一下。
刘宗迪(以下简称刘):很高兴有这个谈论《山海经》的机会,不过,在开谈之前,请
容许我先向您以及《民族艺术》杂志的同仁表示感谢,非常感谢贵刊的慷慨,拿出这么
大的篇幅连载本人的《山海经》研究论文,这在今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廖:我们的刊物对于有创见、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历来就不吝惜篇幅,传播新知、推进学
术是学术刊物的使命嘛。好了,我们不用客套了。...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19 王杨卢骆当时体。。。任何新文学史谈及白话诗都会提到胡适还有他那首蝴蝶的 |
|
f*******5 发帖数: 1815 | 20 匹克尼克者, 洋文picnic也, 非土包子们能理解也.
这诗充分证明了胡博士学贯中西, 倡导白话文的大文家风范
------------------
20年前看北京人艺的《天下第一楼》,台上宫里的“大执事”在烤鸭店与人闲聊时不忘
透露几句已经逊位的宣统的事情:“皇上前些日子召见了西洋博士--胡适,胡博士吟诵
了他的一首七言--绝句,‘匹克-尼克-来-江边......’”摇头晃脑,一唱三叹,可发
一噱。
胡博士这首诗,收录在《尝试集》,也算留在了新文学史上,却一直受到新旧人士
的冷嘲热讽。新文化的急先锋觉得尚未摆脱旧框架,旧派文人却认为“洋泾浜”入诗不
等大雅之堂。其实胡博士这样写法,倒是贴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e86070100i3im.html
-----------------
以前就觉得胡适的新诗实在是搞笑,一首两只黄蝴蝶,我以为已经妙绝,谁知道看了
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才知道胡适居然还写过中西合璧的妙诗,“匹克尼克来江边”
,我简直要绝倒了~~~这等妙文,真是非大师不能也!
http://blog.sina.c...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241 | 21 谁嫩说一说腊肉有什么文学地位,我看了很多现代文学史的书,都没有提腊肉 |
|
b****r 发帖数: 2555 | 22 第一,诺贝尔委员会的官方记录,二战前没有任何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就是你看不起的鲁迅,诺贝尔委员会正儿八经带话过去要提名他,被鲁迅拒绝了。
倒是胡适,连拒绝的机会也没有。
第二,文学批评家里面公认讨厌鲁迅的夏志清,也没敢说鲁迅的文学地位不怎么
样。相反,在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里面,鲁迅的地位相当高。
第三,鲁迅的主要收入很早就是靠稿费了。教育部公务员的收入时常被欠薪,所
以要去大学兼职挣钱。到上海以后,鲁迅就完全靠稿费过相当丰裕的生活了。
连基本史实也会搞错的,最好还是谦虚一点。 |
|
b****r 发帖数: 2555 | 23 2005年,《南方周末》记者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采访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
时,这位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1988年有一位中国作家非常接近获奖。那就是沈
从文。战前是没有来自中国的作家被提名。以前有一个考古学家斯文·赫定曾经建议把
诺贝尔奖给中国的胡适,但是(瑞典)学院认为胡适不是一个作家,更像一个思想家或者
改革家。所以没有给他。在1930年代中期,学院曾经派人给鲁迅带话,传给他一个信息
,就是想提名他。但是鲁迅自己认为他不配,他谢绝了。”
这是委员会主席的原话。你给的这个网页也没有胡适的名字。
夏志清是美国教授,你自己去读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吧。当然了,夏志清是中共
同路人,这个矛盾就解释了。 |
|
f*******5 发帖数: 1815 | 24 胡适见宣统皇帝时, 做了 "匹克尼克来江边"的诗, 很是被宣统手下耻笑
------------------
20年前看北京人艺的《天下第一楼》,台上宫里的“大执事”在烤鸭店与人闲聊时不忘
透露几句已经逊位的宣统的事情:“皇上前些日子召见了西洋博士--胡适,胡博士吟诵
了他的一首七言--绝句,‘匹克-尼克-来-江边......’”摇头晃脑,一唱三叹,可发
一噱。
胡博士这首诗,收录在《尝试集》,也算留在了新文学史上,却一直受到新旧人士
的冷嘲热讽。新文化的急先锋觉得尚未摆脱旧框架,旧派文人却认为“洋泾浜”入诗不
等大雅之堂。其实胡博士这样写法,倒是贴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e86070100i3im.html
-----------------
以前就觉得胡适的新诗实在是搞笑,一首两只黄蝴蝶,我以为已经妙绝,谁知道看了
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才知道胡适居然还写过中西合璧的妙诗,“匹克尼克来江边”
,我简直要绝倒了~~~这等妙文,真是非大师不能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148710...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55 | 25 ☆─────────────────────────────────────☆
newboy1 (newboy) 于 (Sat Sep 10 12:43:29 2011, 美东) 提到: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之一,是白话文的倡导者。这个是历史的评价。
老毛是世界上用权利发表书最多的,可能只有金家可以一拼。
老毛的作品都是靠秘书润色。
那一个政治家和一个文学巨匠来比,就像用斯大林和托尔斯泰比较。
纯属丑化前者,请毛轮注意!
☆─────────────────────────────────────☆
ilvch (From here to eternity) 于 (Mon Sep 12 19:04:54 2011, 美东) 提到:
胡算个文学研究者吧
文学巨匠是指创作者
☆─────────────────────────────────────☆
cubic (黑猫) 于 (Mon Sep 12 23:56:23 2011, 美东) 提到:
原来克林顿,希拉里的回忆录都是自己写,自己润色的。
恍然大悟见真相呀。
☆─────────────────... 阅读全帖 |
|
|
|
|
|
w****2 发帖数: 12072 | 30 小杂感·焚书(10)
公式1:“别传即自传”:
30年代左翼人士样本我不选。四位要不被鲁批过,要不也是右翼阵营,或曾经对鲁不以
为然的。其中三位,均是新月派同仁,算一个小圈子的熟人。
例1.林语堂论鲁迅:鲁迅之死(姑且节选部分,不过还望通读原文)。
【鲁迅不怕死,何为以死悼之?夫人生在世,所为何事?碌碌终日,而一旦暝目,所可
传者极渺。若投石击水,皱起一池春水,及其波静浪过,复平如镜,了无痕 迹。唯圣
贤传言,豪杰传事,然究其可传之事之言,亦不过圣贤豪杰所言所为之万一。孔子喋喋
千万言,所传亦不过《论语》二三万言而已。始皇并六国,统天下, 焚书坑儒,筑长
城,造阿房,登泰山,游会稽,问仙求神,立碑刻石,固亦欲创万世之业,流传千古。
然帝王之业中堕,长生之乐不到,阿房焚于楚汉,金人毁于董 卓,碑石亦已一字不存
,所存一长城旧规而已。鲁迅投鞭击长流,而长流之波复兴,其影响所及,翕然有当于
人心,鲁迅见而喜,斯亦足矣。宇宙之大,沧海之宽, 起伏之机甚微,影响所及,何
可较量,复何必较量?鲁迅来,忽然而言,既毕其所言而去,斯亦足矣。鲁迅常谓文人
写作,固不在藏诸名山,此语甚当。处今日之 世,说...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新史观必然符合且必须具备科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5 06:36:15 2011, 美东)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文革砸四旧,这是看得见的。《鬼吹灯》流行时,心说坏了,现在文物不知要糟到什么
地步。果然,据《南方周末》所言,所有文物专家都同意“现在是中国历史上 盗墓最
猖獗的时期”这一判断。发掘过妇好墓的郑振香说,“1950-1970年代,就没人盗墓。
现在又盗起来了,而且现在盗墓更普遍了”。“国家文物局副 局长童明康去年年底在
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根据19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全国大约有四十多万
处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估计至少三分之一已经没 有了,自然破坏是一个方面,但主
要是人为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盗掘。
看得见的黑暗往往是万历魂消骨灭的事件;看不见的黑暗却是众人不以为意的常态。当
一本盗墓小说浮上水面,进入大众视野,即使我对文保不甚了了也知道——打破沉默打
破黑暗的——未必是光明,往往更糟,——是...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2 “伤痕文学”其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朵奇葩了。
如果没有文革让这些作家下去体验生活,怎么能有这么生动的作品大量出现?
1985年以后,像样的文学作品几乎没有了,沦落到几个无聊小混混坐在屋子里“侃”剧
本的程度。
互联网出现后,那些“红色题材”比如“亮剑”、“暗算”什么的,也无一不是抄袭拼
凑的产物。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革是让中国人认清铲子丑恶面目的一个重要步骤。 |
|
C********g 发帖数: 9656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补充回忆1979年13校联合主办《这一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 08:05:56 2011, 美东)
http://blog.creaders.net/Gao-falin/user_blog_diary.php?did=9793
高伐林
2011-11-30 19:23:51
1979年,在思想解放运动初期,发生过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武大中文系七七级同学
倡议,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十几所大学同学响应,联合创办了一个学生文学刊物《这
一代》。这件事在当时石破天惊,不仅在共和国历史上前无古人(“文革”期间大串联
成立跨校组织和出版跨校刊物那个特殊年代除外),而且迄至今日,后无来者。而《这
一代》由武汉大学七七级同学主编出版了创刊号之后,也就偃旗息鼓。
但这件事,30年来并沒有被忘却。前几年,官至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
馆长、小說家陈建功,在北京报刊上以整版篇幅回忆当年经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家
新、北京爱迪尔公... 阅读全帖 |
|
b*****k 发帖数: 483 | 34 听取多方言论,有利于提高认识.
http://blog.club.sohu.com/wenji_list_diary_detail.php?artid=350
老舍之死的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悲剧。文革结束后,一直以来的相关作品总是沿着毛泽
东---文革---老舍----迫害这样的简单逻辑推理下去,潜台词就 是:是毛泽东间接害
死了老舍。
果真如此吗?若果真如此,本着对历史认真负责的态度,那就应该先把直接责任人揪出
来示众,该批判的批判,总要给死者一个公道,给人民一个交代。这样做很难吗?毛泽
东不在了,可当时老舍挨打的见证人都在;文革已遭到官方 的彻底否定, 可以畅所欲
言了;红卫兵已退出历史舞台,再也不用怕什么皮带铁拳了。
这种时候,正是为死者申冤的最佳时机,怎么知情人都缄口不言,好像在怕得罪什么人
呢? 首先,我们看老舍的政治取向。他是爱戴毛泽东的。据老舍的夫人胡洁清回忆说
,老舍死的前一天,读了一天的毛主席诗词。身为满族人的老舍,长期不敢承认自已
是满人。在与毛的一次谈话后才直起了腰。60年代初,毛主席在同老舍的一次谈话中特
别提到清朝的几个有作为皇帝,对清朝的历史贡献给予肯定。这在...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35 我激动啥啊?天天看你这个小白这里为自己设立了证伪曹雪芹写红楼梦这个宏大目标而
洗地不已还越说错越多,多欢乐啊。尤其是看到你神经错乱到一会说曹雪芹是改别人写
好的红楼梦,一会说曹雪芹根本就没这个人,太欢乐了。喔,你这下到提醒我了,调戏
小白不能太过猛烈,你要是就此跑了,每天只好去学术版看笑话了。我没哈哈哈,也主
要是避免大家以为这个哈哈哈是传染病呢。没想到叫你误会了,my bad.
我前面写的合着你没看啊,史迁原创著作只有一部。报人桉树和悲士不遇賦怎么能按部
论呢,怎么能算著作呢?你是不是对案牍诗文体例一点常识也没有啊?一个是书信,一
个是賦。要是不成集的话,没法算著作的。曹雪芹又不是不写信,除了整部著作以外,
他也有其他的诗文留下来啊。那个太史公自序你看了没有,有没有什么体会需要写出来
的?自序里面有没有说太史公本人,他老爸,和他老婆的名字都是啥呢?另外,太史公
是自称,也可以做尊称,不是官职。司马迁的正式官职,切之前是太史令,切之后是中
书令。你好歹有点文化,别显得对汉制毫无概念的样子。
李陵有多方面的记载?史记,汉书以外,有本事你给我找出第三个独立的记载。就拿李
陵来类比也行啊,曹...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36 嗯,
我记错了,09年是海子去世20周年,我搞混成20岁去世了.
__________________
海子介绍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
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
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
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
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
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
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
、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
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
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
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2526 | 37 众所周知,《静静的顿河》是苏联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名著,全景式的描写了俄国内战
时期顿河流域的社会景观,堪称不朽的史诗。很多人甚至将其与《战争与和平》相提并
论。《静》成书于俄国文学界万马齐喑的斯大林时代,同时荣膺斯大林奖金和诺贝尔文
学奖,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显得尤为可贵。
然而,自从《静静的顿河》第一册出版起,俄国文学界就有质疑其剽窃的声音。作
者肖洛霍夫1905年生于顿河流域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就因内战辍学,作为“青年近卫
军”的一员参与了俄国内战,192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两年后《静静的
顿河》第一部在苏联《十月》杂志上发表,一举轰动文坛,他也因此声名鹊起。这个并
不聪明,仅仅受了三四年教育的作者能够写出如此高水准的长篇小说,引起质疑是再正
常不过的事情。索尔仁尼琴等人就认为,肖洛霍夫从一个被镇压的前白军哥萨克军官费
奥多尔?克留科夫(Fyodor Kryukov)那里窃取了手稿,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小说。后来
流亡美国的斯大林女儿阿利卢耶娃在接受采访时也持此说。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
一书后就再也没有推出过成功的长篇小说,描写农业集体化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等作
品...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38 胡适说的:“通伯先生(陈源)当日误信一个小人张凤举之言,说鲁迅之小说史是抄袭
盐谷温的,就使鲁迅终身不忘此仇恨!现今盐谷温的文学史已由孙俍工译出了,……说
鲁迅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顾颉刚也对
此事有责任,据顾颉刚的女儿顾源的回忆录:“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以日本盐谷
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为参考书,有的内容就是根据此书大意所作,然而并未加以注
明。当时有人认为此种做法有抄袭之嫌,父亲即持此观点,并与陈源谈及,1926年初陈
氏便在报刊上将此事公布出去。”所以也有源头是顾颉刚之说,可能两个说法都对,陈
源的消息源头本来也不必只有一个。不过,按顾源的说法,“当时有人认为此种做法有
抄袭之嫌”,可见最早散布谣言的并非顾颉刚,大概顾就是认为如果引用未加注明那就
是抄袭了,于是附和一下而已。
书。 |
|
s*****V 发帖数: 21731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夏志清:鲁迅书读得很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 11:37:00 2012, 美东)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10/23/683848_2.shtml
1961年3月,到美国已经十多年的夏志清终于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也是英语
世界第一本严肃、全面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著作。1968年,《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的出版再次引起学术界震动,这两本用英文创作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也奠定了夏志清的
学术地位。
在学术地位之外,夏志清颇像一位预言者。在张爱玲几乎被遗忘的1960年代,他把
张爱玲推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高度,但他从来不看这几年整理出来的张爱玲晚期作品,
认为“写的都是老东西,现在很多人靠张爱玲吃饭”;他欣赏的沈从文、钱锺书,他们
的作品依然在被人阅读,“如果不是《中国现代小说史》,大陆还是台湾都要把沈从文
忘记了”。与此同时,夏志清把许多作家从神坛上拉下来。以历史的后见之明而...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40 http://news.163.com/12/0224/08/7R11STTS0001124J.html
2012-02-24 08:52:28 来源: 南方网
核心提示:2月24日,南方媒体撰文《1947:胡适的政治兴奋点》纪念胡适逝世50周年
。胡适曾赞扬孙中山的政治理想,认为一党专政不是最后境界,宪政政治才是目标;并
呼吁用科学的成绩解除人类的痛苦,用社会化的经济制度提高人类的生活,用民主的政
治制度来解放人类的思想。
摘要:1946年11月10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电邀胡适“莅京出席国民大会,藉慰众望
”。次日,胡适飞抵南京。国民大会于11月15日开幕,代表总额2050名。胡适被选入主
席团。
1946年11月10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电邀胡适“莅京出席国民大会,藉慰众望”。次
日,胡适飞抵南京。国民大会于11月15日开幕,代表总额2050名。胡适被选入主席团。
《宪法草案》在大会需经三读。在二读大会上,又推定代表孙科、胡适、王宠惠等12人
负责整理宪法决议案条文的文句。12月25日上午,进行第三读大会前,十二人决议案整
理委员会公推胡适代表报告整理结果。看来,像宪法条文这样百...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8922 | 41 看得出你看都没看过中国全史。
中国全史每个朝代按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宗教史、习俗史、科技史、教
育史、文学史和艺术史来写。你说说谁更有资格当主编? |
|
t******o 发帖数: 2792 | 42 呵呵,真的是有严格或缩水的标准,还是本来就比较模糊,只是时过境迁,习惯成自
然呢。
下面三部书,中国文学史,中华文学通史,中国小说史略是不是通史? |
|
t******o 发帖数: 2792 | 43 calm down!别着急,这个别略过去?
以你的标准,下面三部书,中国文学史,中华文学通史,中国小说史略是不是通史?或者都是或者都不是通史,或者有的是有的不是? |
|
d*******n 发帖数: 2078 | 44 以前看到旧的文史资料上记载,师长王铭章的灵柩入川(从北面入川),迎灵百姓一直
从剑门关到成都。上次走过以下入川的老路,路蜿蜒绵长,如果真有这个场面,那真的
很壮观。
另外,蒙古人两条线侵入南宋。一支就是攻击的四川,但这条线一直没有打下去,后来
南宋朝廷都投降了,川军这支才投降的。当然四川能守,地形也很重要。
四川虽然地处西陲,但是四川其实是汉文化传统很强的地方,这更其它的地处边缘省份
很不一样的地方。翻开文学史,边缘的四川其实有很大贡献。 |
|
c*********2 发帖数: 3402 | 45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048
在中共的情报人员中,袁殊是最神秘的传奇人物之一,他是“五方特务”(中共、共产
国际、国民党中统、军统和日寇),他一生参加过许多惊险的地下战斗,为中共夺取政
权立下大功。近年有些报刊虽刊登了他的一些事迹,但有的文章泛泛而谈未涉要害,有
的文章戴着“左”的眼镜,抹杀回避了中共利用袁殊勾结日寇破坏抗战的事实,因而不
够真实,不够客观公正。笔者的舅父恽逸群(曾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社长,中共华东
局政治秘书)是袁殊的结拜兄弟,是同一战线的战友,我与袁及其部下又有过接触,为
了反映历史真相,我特写此文作重要补充和纠正。
我初次见到袁是在1938年上海“孤岛”时期,当时我在一所夜大学新闻系读书,白天无
事常到袁主持的《杂志》社看报聊天。袁当时约近30岁,身材矮胖结实,神采弈弈,来
看他的人很多,可见他交际广宽,而一个20多岁的摩登女郎则是常客,她是女作家关露
,后来才知道她是潘汉年手下的特工。渐渐地我了解到袁的身世和经历。
从北伐战士到文艺青年
袁殊本名袁学易,1911年出...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3897 | 46 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
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
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
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
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
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
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
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副
主编、《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
屈辱,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
徐志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1949年后先后在
清华大学、... 阅读全帖 |
|
g********d 发帖数: 641 | 47 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
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
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
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
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
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
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
、《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
,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
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1949年后先后在清华
大学、...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48 http://www.stnn.cc/culture/wg/mcjx/t20060512_211092.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
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
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
年第11期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
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
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
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
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
小说《伤痕》。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
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
影响较大的有... 阅读全帖 |
|
x*******n 发帖数: 969 | 49 按语:
孔老此篇访谈是近期的扛鼎力作,水平很高。用《四世同堂》做切入口,对许多重大事
件做了阐释,坊间已有不少讨论。
1,《四世同堂》这部戏其实写中国人坚韧的力量,什么力量呢?中国人的力量就是比
过日子,这是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明不善于抢东西,不善于打仗,一打仗我们经常
失败,中国人打仗是胜少败多。但是你看中国人越来越厉害,靠什么起来的呢?靠过日
子。因为打仗的时间毕竟少,打完仗不还得在一块过嘛。
2, 老百姓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默默的力量,不是简单地喊口号,不能都跟侵略者同归于
尽,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说都去当朱自清,宁可饿死。毛泽东说得好,“民族的抗
战力量深藏于民众之中。”
3,而汉奸呢,第一是无能,第二做事不符合日本人的忠义的道德观,日本人迫不得已
用汉奸,汉奸还往往给自己留后路,还偷偷给重庆甚至延安通风报信,日本人心内最看
不上这种人。日本人老说良心大大的坏啦,其实是说汉奸良心大大的坏。所以《四世同
堂》里说的整个是一个东亚的文化问题。
4,都是同人同种,都是黄种人,都反抗英美白种人侵略,必须建立一个东亚文明,高
级汉奸就用这个理由给自己开脱。但即使这些人感到日本人的焦土政策... 阅读全帖 |
|
c******n 发帖数: 16403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Diego 讨论区 】
发信人: crazyman (荒神), 信区: SanDiego
标 题: 最真日本史-史上最初的切腹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1 03:34:02 2012, 美东)
史上最初的切腹事件
(你从不从?你若是不从,我就死在你跟前!喂,别走……看着我死啊……)
提起日本的话很多人都会想到武士,而若是提到武士的话,很多人的脑中想必会浮现出
另一件事——切腹。
所谓切腹,指的是一种自杀方式,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刀切开肚子,让血流尽而死。
关于武士为何要选择切腹这一极度痛苦且具有负面视觉冲击效果的自杀方式这个问题,
历来有很多种说法,比较被大众认可的说法是因为日本人自古便相信人类的灵魂是寄宿
于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
方法和仪式。
日本历史上最初的切腹发生在平安时代末的嘉应二年(1170),主角名叫源为朝。
不过也有的书上说是永延二年(988)因被官兵追捕无法逃脱而以刀切腹身亡的日本平安
时代最强大盗藤原保辅,不过根据最近两年的考证发现这家伙其实只是情急之下将刀插...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