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断粮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y
发帖数: 53800
1
陈官庄再缺粮,真正饿死的也非常有限。长官照样罐头吃着,小酒喝着。
长春国军嫡系和杂牌待遇大不一样。新七军能吃上大米白面,60军只能吃代用品,其他
地方游杂基本已经断粮了。拿几个馒头当然能诱降这些杂牌军,更加孤立新七军。60军
最后起义就是因为没吃的了。
共军大可设几个口,专放老人妇女儿童等等。
做事当然既要考虑名声,也要考虑实际效果。沽名钓誉有时也能带来实际上的好处,所谓人心。tg完全可以做的更好,这样大家就充分认识了国军的邪恶和tg的正义。tg现在这样,是要和国军一起挨骂的。

谁的
,和
r*****y
发帖数: 53800
2
共军围城方针就是久困长围,开始城里国军10万,平民据说至少有50万。最后只有新7
军3万人有3个月粮食,其他7万国军基本断粮,平民早就饿了半个月到一个月以上。新
七军的粮食要是分给60万人也就多撑一星期而已。少了共军的围困政策灾难存在不存在
都不一定。国军抢粮只是加速了这个本来就必然会到来的过程而已。
y****a
发帖数: 243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发现罗马人很牛逼呀
此外他没有考虑到轻步兵也有腿,而且比重步兵跑得快。不过要有组织,临阵撤退而非
逃跑是要有很高的要求的。狡猾的蛮族一般都这么干,还被实脑袋希腊人说是不知廉耻。
关键是战术问题,轻步兵打赢重步兵是可能的,关键在于要不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而坚
壁清野,把对方搞到断粮断水疲惫不堪然后再交战。可惜波斯/高卢太有钱了,那些地
方掠夺下来的收获远大于成本。

了。
H****S
发帖数: 1359
4
就是因为这段话既不来自于史记也不来自于战国策,我才想知道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根据
。。。
不过不管这段话是不是有记载。但是也说了些客观上的事实。赵括领军断粮,军中人相
食,但是却没有产生士兵哗变,并且继续和秦军对峙坚持了一个多月,这不得不说是本
事。秦国此战下来的伤亡确实也相当惊人,也是当得起“惨胜”这二字的。
H****S
发帖数: 1359
5
你这个完全都是没有事实支撑的猜测。我记得Star trek里面Spock舰长的一句名言是:
去除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就是合理的情况。
现在事实就是战国策,史记都明确记载了赵军为秦军所围,军中断粮人相食,但是就是
撑了一个多月。所以剩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赵括对于军队的掌控能力是相当强的,换而
言之,如果他的对手不是战神白起,或许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摘一段靳生禾和谢鸿喜的《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其他地方也有人
贴过:
若不唯成败论英雄,亦不能不看到他(赵括)毕竟指挥赵军对强大的秦军作了极其英勇
的殊死战,亦给了敌人以重大杀伤。长平之役后,第一,白起所谓“秦卒死者过半,国
内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显然秦之遭受重创,不可能是战役前期廉颇以“
坚壁不战”与王龁三年相峙之时所致,只能是自从赵括全线突击始特别是最后反复强行
突围时期所为,直至其本人慷慨战死沙场而终。第二,正当白起一不做二不休欲乘胜直
下邯郸时,应侯信赵反间说秦昭襄王“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之所以能为秦王接受,后来秦出于休整和补充减员,事实上
发动邯郸之役亦推迟
q*d
发帖数: 22178
6
我靠,被人绝了汲道--这是比断粮道还要惨还要低级的错误.
这不是没有实战经验或者麻痹大意的,真还干不出这样的事来.
整个中国历史上,被人绝汲道的,除了马谡,也就张灵甫了.
这还有什么好辩护的,任何一种不是直接去投降的打法,都比这好.
t******o
发帖数: 2792
7
出口主要不是援助第三世界吧,59年应该出口了415万吨,60出口260万吨。
60年夏收前青黄不接的阶段是死人最集中的时候,其实断粮的那半个月能有点吊命的食物也就捱过去了,所以59年的出口是最重要的原因。
59年彭德怀访问东德,乌布利希希望彭总替他转达并争取一下,中国向他们大幅度增
加肉食出口,供东德人均肉食量能在年内接近70公斤。
t******o
发帖数: 2792
8
我觉得是首要的原因,415万吨能活多少命?
断粮的那半个月能有点吊命的食物也就捱过去了,到了夏收秋收总是会缓解一些。
有的下放农村的人就回忆,60年春天几乎死了,幸亏有亲友寄粮票捱过最苦的那2个月。
s******8
发帖数: 7105
9

都说了口粮可以留到9月底, 多余出售,这是那门抢呀?
何况一般老百姓7月就断粮了。
d********f
发帖数: 4347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窃明说袁崇焕不好
这两次所谓大捷基本可以肯定是扯淡,袁只会死守不出,所谓大捷不过是后金军急于攻
城,被明军的火炮打退罢了。一旦后金军有了耐心,围城断粮,明军的下场是显而易见
的。在袁的指挥下,明军走向了绝路,因为他完全放弃野战,后金可以轻而易举将各个
据点封锁起来。所以后金军看破了袁的纸老虎本质后就改去山东河北打秋风了

5
m******i
发帖数: 111
11
怎么会不起重要作用呢。 人要吃饭, 机器要喝油,打对方补给线总不会错的。
h*****9
发帖数: 4028
12
看看韩战美军对我粮道的封锁。上甘岭据说能送一个苹果到坑道里就能荣立二等功。
p*****k
发帖数: 587
13
参考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就是补给跟不上
现代非对称战争,几十个小时战争就结束了,都不够饿死人的时间,断电断油断网更有
意义了
x****g
发帖数: 6597
14
巨鹿之战就是粮道不重要。
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自绝粮道。
关键自己要有刻骨仇恨和必胜的信心。
h*****9
发帖数: 4028
15
这还是说明粮道重要啊。逼入绝路要么绝地爆发,要么绝地灭亡。
j*******e
发帖数: 349
16
一直很重要,比如阿富汗游击队就有时喜欢骚然美国后勤车队,或者用RPG打个黑鹰什
么的。
d*****s
发帖数: 647
17
不是说粮道不重要。我的意思是近现代战争很少有因为粮道被断而决定胜负的战争很少
m******i
发帖数: 111
18
美帝只是赢了前期 不代表他一定会赢整个战争
战略相持阶段, 靠什么相持,不就是补给线,那么粮道就决定了最后的胜负
战争说到底拼的是钱和国力
y*****r
发帖数: 1295
19
粮道换成补给通道,还是有意义的。现代战争弹药消耗比粮食消耗重要多了。从重量上
说,粮食只占很小比例。
拿援朝来说,为什么有很多人冻死,就是因为把有限的运力用在了弹药上。前线战士手
上的弹药要比粮食和衣服更重要。如果连那仅有的弹药道都无法维持的话,显然前线战
士无论什么样的素养,都会输掉。
p******r
发帖数: 6213
20
斯大林格勒德军和巴丹半岛美军发来贺电,瓜岛日军同贺。
h*****p
发帖数: 2638
21
蒙古骑兵那时候就不要粮道了
w**t
发帖数: 3247
22
巨鹿之战的过程你没看过吧?项羽干掉王离就是从断他的粮道开始的。
b*****l
发帖数: 9499
23
别说现在了,就是打星际,也是要努力断对方的资源的。
p******r
发帖数: 6213
24
蒙古蛋子以畜为主食,有畜道草道,当然不需要粮道。
x****g
发帖数: 6597
25
项羽自己只带3天干粮,王离虽然粮道被断,库存粮不只3天吧。
w**t
发帖数: 3247
26
从王离的反应看,要么他不知道项羽没多少粮食,要么他还真就是没粮。
O****X
发帖数: 24292
27
补充一点,现代的食物保存和其他技术比古代强很多,这也减轻了粮道上的负担
w**t
发帖数: 3247
28
罐头的发明很重要啊。拿破仑打俄国的时候就开始带玻璃罐头的。后来又出了著名的马
口铁罐头...
O****X
发帖数: 24292
29
古时候只有清爽的秋冬适合打仗,就是因为食物的保存问题
大到像以前说只有北方南下,南方难以北伐,也可以看作这个问题的一个应用
我老甚至怀疑三国赤壁就是曹操被老天断了粮道,其实瘟疫说并不见到比这个更靠谱
p******r
发帖数: 6213
30
有啥不靠谱?来次流感不就是瘟疫?
O****X
发帖数: 24292
31
当然不靠谱了
曹操人数众多,就是死一半还是绰绰有余,三国里哪次因为瘟疫就退兵了,赢比死几个
人得益大多了
曹操没粮了才是更靠谱的解释
粮食变质,导致可吃的粮食减少,士兵能分配的粮食减少,身体弱了,致有病疫
吃了变质的粮食的士兵也会有生病,没粮只有退兵
东吴拣了便宜,实际上赤壁之战根本不存在,连个遗址都找不到
相反像逍遥津这样的小战斗都有明确的记录,赤壁倒没有,比较搞笑吧
p******r
发帖数: 6213
32
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天啊,否则东南风那不是天天有也是隔三差五就有啊。
O****X
发帖数: 24292
33
冬天出瘟疫,不是更离谱吗
p******r
发帖数: 6213
34
出流感就不离谱啊,秋冬、冬春流感高发期。流感死人不少。
p******r
发帖数: 6213
35
另外粮食应该不是问题。一荆州多年无大战乱,府库应该还算充实,丞相都全盘接收了
,大耳啥都没捞着逃去了江夏。二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天,否则东南风那不是天天有也是
隔三差五就有,秋天刚过,不会马上缺粮。
O****X
发帖数: 24292
36
流感能发的季节,食物就可能变质
其实前面也说了,流感根本挡不住曹操的统一决心
O****X
发帖数: 24292
37
这几条都未必靠谱
荆州虽无大战乱,但这不说明荆州不肥吗,龙中对也没有对荆州寄予厚望,当时肥的还
是关中之地
曹操的筹粮能力恐怕真的有问题,官渡就缺粮了,跑到赤壁,路远了吃粮的兵还多了,
曹操只有速胜东吴,不速胜后勤自然就会有问题
w***u
发帖数: 17713
38
粮道现在不光是粮草。
二战:日本被美国断到最后向其宣战,德国的潜艇攻击的大部分是粮道船,德国用煤做油,等等。后勤现在越来越重要了吧。
p******r
发帖数: 6213
39
这个...大米小麦在冬天想变质真的有难度的. 就算煮成饭,不是小阳春的天气过上一星
期都没事. 俺作为南方银这一点还是知道的. 你肯定在家没做过饭, 呵呵.
当时有没有流感俺不清楚, 瞎猜. 但冬天南方流感流行不是啥怪事. 以前不知道, 现在
才明白其实流感也会死人,而且搞不好能死很多人.不如非典禽流猪流的.
c******t
发帖数: 2478
40
项羽那个不能叫自绝粮道吧,那叫决一死战,要不说项羽是史上最强武将,要是没有必
胜的信心,那样做就是自杀。马谡学项羽,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很快就崩了。
d******a
发帖数: 32122
41
有了运输飞机之后,立体战争
英帕尔战役,英国人靠着立体战争痛击日本鬼子(令军版某日本人悲愤万分)
i*******h
发帖数: 216
42
我学城规的,看看古代的城市结构就知道了, 中央是行政机构, 周边是居民区,然后是贸
易区, 最外围就是农田,然后城市由城墙保护. 这既是最早的城市雏形.农田在外围既可
以做到战时的缓冲地带,还可以保证粮食供应.要不然,以前战乱, 敌人将外围的农田给
一把火烧了,里面的人不久断粮,..后来大统一了,才慢慢形成城乡这一说的.
m******r
发帖数: 4351
43
糜芳傅士仁是守家的,如果不是非常信任,刘备也不会安排他们两个干这么重要的活。
大家不要被演义骗了,关羽就没有打过他们,不过是军粮供应不及时责骂了两句而已。
打仗到节骨眼上,哪个不是脾气火烧火燎的?看看彭德怀林彪,急了不都是拍桌子瞪眼。
如果没有南郡这个基地,关羽可能直接就奔上庸去了,也就死不了了。如果南郡不投降
,关羽的兵不至于因为断粮而全体解散,而不是所谓吕蒙的攻心术,那是演义的误导。
f*****e
发帖数: 939
44
图片:
“汕头市红教工革命造反兵团成立一周年纪念资料专辑”
(红教工总部政宣组编印,1968年1月1 4日)
(中国文革研究网录入 wengewang.org)
最高指示
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要斗私,批修。
十六条指出:当前开展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是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更深入、更广阔的新阶段。
编前的话
革命的洪流滚滚向前!
震撼世界的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现在进入第三个年头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无
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世界人民的革命斗志,支持
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争,加速了世界革命形势的发展。伟大的中国、像巨人一般更加坚
强地屹立在地球的东方!
一年前的今天(1月1 4日),一群教育战线上的战士,热烈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
战斗号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建立起汕头市《红教
工》革命造反兵团,冲破汕头地区党内一小撮走资派的种种迫害,突破资产阶级反动路
线的重重阻扰“杀”出来了!立即就投入到“1.24”的反假交权,“2.7”封闭保皇的
《汕头日报》、控诉批判资产阶... 阅读全帖
w*******q
发帖数: 1764
45
那是香港,是个大陆停运2周就断水断粮得地方。英国根本没有任何leverage.
S*******C
发帖数: 7325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谈谈新三国有感-谋士篇
☆─────────────────────────────────────☆
Aapril (April) 于 (Mon Jun 14 21:18:35 2010, 美东) 提到:
目前看到第30集,天下第一谋士诸葛先生还没出场,但是从第一集开始,陆陆续续三国
不管有名气美名气的各个谋士也出来不少。我来说几个自己印象深刻的。
最刚烈的谋士陈宫
陈宫是最早出现的谋士,曹操刺董未成功,被当时做县令的陈宫擒拿后,陈宫反而将曹
操给放了,还舍家弃园跟随曹操一同谋大业,可是后来曹操途中因心中生疑杀了自己伯
父吕伯奢一家。陈宫本是忠义之人,见曹操如此行径,便弃曹离去。相比后来跟随在曹
操身边的名士们,陈宫算是最有气节和忠义的。。无论是《三国志》中还是《三国演义
》中对陈宫的评价都很高,如此有骨气和气节的人确实值得后人景仰的,我就是对其景
仰之人之一。三国里出现了不少谋士,都是今天服务袁家,明天投奔曹家,谁家称王便
投其帐下。陈宫是少数战败后一心求死之人,曹操本惜其才华和念其救命之恩,不想杀
之,但是陈宫对曹操的行径痛恶之极,可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既不愿为之用,只能以死
以表自己忠义之心。...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47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
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收成减产3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灾情报告》第
378页)。其中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与历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
、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
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影响十分严重,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
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
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
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
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进入夏季,旱灾、洪涝情况开始对移。
6-8月出现江淮流域为主的大旱灾,到7月下旬受灾面积已达821.2万公顷,持续到8月上
旬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受灾面积达2276万公顷。7月下旬,河北、北京、黑龙
江地区突降暴雨,山洪骤发,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
7-9月,东南沿海遭到5次台风侵袭,最高达12级,使...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48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
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收成减产3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灾情报告》第
378页)。其中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与历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
、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
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影响十分严重,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
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
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
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
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进入夏季,旱灾、洪涝情况开始对移。
6-8月出现江淮流域为主的大旱灾,到7月下旬受灾面积已达821.2万公顷,持续到8月上
旬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受灾面积达2276万公顷。7月下旬,河北、北京、黑龙
江地区突降暴雨,山洪骤发,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
7-9月,东南沿海遭到5次台风侵袭,最高达12级,使...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3446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434》前两页译文
<<1434>>
这是一个英国退役的潜艇舰长写的,是他的《1421》的后续。《1421》主要是说是中国
人,具体的说,就是郑和舰队的一支,发现了美洲。自然,有很多人质疑。其中一个观
点就是如果中国人发现了美洲,咋没到更近的欧洲?《1434》就主要讲郑和的舰队在最
后一支出航的确到了意大利,并且带去了技术引爆了文艺复兴。 这本书也花很大篇幅
介绍了中国舰队使用的星相航行技术的细节,弥补了上一本书的一些缺陷。
昨天贴了这本书的前两页,应板斧要求翻译一下,看过这书的没看过的,信的还是不信
的,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
我(Gaviin Menzies)在写《1421》的时候,有一件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为什么
很多职业历史学家如此缺乏好奇心。毕竟,哥伦布被认为是在1492年发现了美洲,但在
他出航的18年前,他就已经有了一份美洲地图,并在他后来的航行日志中承认了。事实
上,在他第一次出发前,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就签了合同,聘他为美洲总督。在
1492与他同行的一个船的船长,Martin Alonso Pinzon,也在教皇的藏书室里见过一...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3446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434》前两页译文
<<1434>>
这是一个英国退役的潜艇舰长写的,是他的《1421》的后续。《1421》主要是说是中国
人,具体的说,就是郑和舰队的一支,发现了美洲。自然,有很多人质疑。其中一个观
点就是如果中国人发现了美洲,咋没到更近的欧洲?《1434》就主要讲郑和的舰队在最
后一支出航的确到了意大利,并且带去了技术引爆了文艺复兴。 这本书也花很大篇幅
介绍了中国舰队使用的星相航行技术的细节,弥补了上一本书的一些缺陷。
昨天贴了这本书的前两页,应板斧要求翻译一下,看过这书的没看过的,信的还是不信
的,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
我(Gaviin Menzies)在写《1421》的时候,有一件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为什么
很多职业历史学家如此缺乏好奇心。毕竟,哥伦布被认为是在1492年发现了美洲,但在
他出航的18年前,他就已经有了一份美洲地图,并在他后来的航行日志中承认了。事实
上,在他第一次出发前,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就签了合同,聘他为美洲总督。在
1492与他同行的一个船的船长,Martin Alonso Pinzon,也在教皇的藏书室里见过一...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