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无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x
发帖数: 1327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时间真相》—白玛格桑法王
《时间真相》——佐钦白玛格桑法王
http://www.zuoqinsi.net/XinXi.asp?XinXiId=80

“时间”是三界万物的吞噬者,而时间又被“时间之主”所吞噬。“时间之主”超
越时间、超越凡夫的显现和识觉,拥有遍满一切的智慧,通常显现为十六岁少年模样的
文殊菩萨宝像,有时则显现为大威德金刚威猛像,发出惊天动地的愤怒大笑。与这猛静
二尊无二无别的妙音佛母,是从大海中显现的美丽天女,是三界一切妙音之主。在此我
顶礼三圣尊,并论述时间之真相。
朋友们,当我们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时,会发现“今天”的显现和显现对境一个个
即来即失,就如同坐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上看窗外的花草树木。今天我们使用的物品、居
住的房屋以及称之为“我”的五蕴身体等等的一切,都不再是昨天的,因为昨天的一切
已经显现而又消失,走向了过去。时间,如同魔鬼般张着天地大的凶猛的嘴、呲着像陡
峭的雪山般坚厉的牙,吞噬了这所有的一切。就当我转动笔尖写下这几句话时,时间又
已经悄无声息地吞噬掉我们生命里的宝贵几分钟,我们的寿命又已经减少了几分钟。流
星在天空中的划落和生命走...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空性(二)ZT
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的现象,不存在恒常不变,且不依赖于任何条件而真实存在的实体,
此即为“空”。
大乘经尤其是《般若》系经中,空,成为佛陀所反复宣讲的主题。此所言空,主要为“
无自性”义,称“自性空”。所谓“自性”(svabhava),简称“性”,指本来如是的
第一性实体,具有自足、自立、自存之特性,不依赖任何条件而存在,不可更改,不会
生灭变易。然纵观宇宙万有,无不为因缘和合,从中找不到一个不依因缘、不生灭变易
的自性,故说无自性、空。这无自性、空,则为万有普遍共具、不变不易的本性,称“
空性”。无自性(无性)即是空性。
人们对一切现象的定义,这些名称、概念,是用以表示因缘所生诸现象的人造符号,而
非所表对象的实体、自性,故称“假名”,它们是经意识的作用,由知觉、联想、抽象
等认识过程(佛经名“分别”)而产生。比如由各部部件组装而成的车子,人们用自己
的认识符号把它假名为“车子”,总是误认为“车子”所表示之物有车子的实体、自性
,实际上,“车子”只是人造的符号而已,与“车子”概念相联系的实体,只不过是一
种误认,若究其实,则“车子”所表示的实物,只是各种部件的组装而已,其中并无一
个“车...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
一、学习空性的必要性
大家都清楚,人类在如今的21世纪,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20世纪末
、21世纪初,不管是科技、经济都发展得极为快速。可是在这背后,人们的伦理道德却
不断下滑。就传统文化而言,孔孟思想曾是汉地的主流思想,对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忽
视的作用,然而,六七十年代的一场“文革”,却让它受到了历史性的毁灭,现在虽有
许多有识之士想把它恢复过来,但就像奄奄一息的病患无法马上痊愈一样,仅仅靠几个
人的努力,很难真正力挽狂澜。
因此,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常重要,而且,这些美德不仅要在理论上精通,更要贯
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否则,你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不过关,那
即使学问再高、智慧再尖锐,到了社会上也会举步维艰。
如今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烦恼痛苦
也越来越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人没学过空性法门,对世俗中的东西有强烈实
执。因此,人们要想获得快乐、安逸,就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了解,不然的话,始终
随着欲望而奔波,一辈子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而若要了解空性法门,最好是系统地闻思藏传佛教,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25...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切法空与天堂地狱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这个问题本身其实里面隐含著几个非常根本的佛法知见
。我们先由“行善作恶,天堂地狱”来看,它其实就是在说:“因果昭昭不爽,如 影
随形。”守五戒、行十善业,将来可以往生天界;而如果恶心严重伤害众生,则与地狱
道相应。这些因果现象,它在现象界是真实存在的。先不说天堂、地狱,即 使在人间
,生活进步现代化的地区,与落后或战乱的地区对比,不就有些像天堂与地狱吗?就连
春、夏、秋、冬感受的温暖、酷热、凉爽、严寒,就能使一般人感到 有明显的苦、乐
受之差异,何况真正的天堂与地狱呢?包括我们所接触的众生里面,也有贫、富,聪明
、愚痴等种种的不同,这些眼前的差异,都是大家可以亲自观 察到的。它并不是自然
就这样,也不是随机性的,而是因为善恶业行因果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信受“行善作
恶,天堂地狱”絶对是会成就的。
既然天堂与地狱的差异这么明显,是大家都可以认同的,那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产
生呢?原因主要在于有些修学者他们误解“一切法空”的意思,因此就会衍生出种种错
误的知见出来;所以要讨论这个议题,我们得先由“一切法空”这个名相进入,这样大
家就容易了解了。
...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5
“无因唯缘论”,只有六个论的說法不但走不出死胡同,而且害死人啦!
如来藏,阿赖耶識就是法界實相,阿赖耶識於佛法修証中的重要性:
首先,佛教修行者必定相信轮回,如果没有轮回,那么死了就完了,不需要修行,搞这
么多名堂,又是闻又是思又是修的,不需要这么累,只管吃喝玩乐,早死晚死一样。
第二,既然有轮回,那么是什么在轮回?因為死時五陰己滅, 这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了!
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在轮回,我们怎么把握轮回呢?就象原始人连车都没见过,而说自己
会开车,你相信吗?
所以,修行的真正开始,必定是从了知什么东西在轮回开始的,只有知道什么因什麼作
用在轮回,才谈得上改造命运,保证生生世世修行,保证最终成佛等等。
这里就引起两派争论来了,反方认为,缘起性空就是佛教真理,不需要有
轮回的主体,认为如来藏是“性空唯名”的方便说,并没有如来藏可证可知;正方认为
,如来藏就是轮回的主体,离开如来藏谈一切问题都是戏论。下面就两派观点是否吻合
三转法轮经典和三法印来作辨证:
初转法轮之《杂阿含经》卷五:记录了一个叫焰摩伽的比丘说: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
所有。遭到了僧团的一致反对,大家都劝他舍弃邪见,最终,焰摩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既然一切法空,行善作恶,天堂地狱还有差别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这个问题本身其实里面隐含著几个非常根本的佛法知见
。我们先由题目中的“行善作恶,天堂地狱”来看,它其实就是在说:“因果昭昭不爽
,如影随形。”守五戒、行十善业,将来可以往生天界;而如果恶心严重伤害众生,则
与地狱道相应。这些因果现象,它在现象界是真实存在的。先不说天堂、地狱,即使在
人间,生活进步现代化的地区,与落后或战乱的地区对比,不就有些像天堂与地狱吗?
就连春、夏、秋、冬感受的温暖、酷热、凉爽、严寒,就能使一般人感到有明显的苦、
乐受之差异,何况真正的天堂与地狱呢?包括我们所接触的众生里面,也有贫、富,聪
明、愚痴等种种的不同,这些眼前的差异,都是大家可以亲自观察到的。它并不是自然
就这样,也不是随机性的,而是因为善恶业行因果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信受“行善作
恶,天堂地狱”絶对是会成就的。
既然天堂与地狱的差异这么明显,是大家都可以认同的,那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产
生呢?原因主要在于有些修学者他们误解“一切法空”的意思,因此就会衍生出种种错
误的知见出来;所以要讨论这个议题,我们得...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7
2010年6月24日
思考题
1、学习空性有什么必要?请引用中观五大因来说明,佛教中怎样抉择万法皆空?你对
此能生起定解吗?
2、为什么说现代物理学的发现,比前一代物理学家更接近空性?它又有哪些不足?这
种观点与佛教有何相似之处?这对你的认识有什么帮助?
3、为什么说佛教跟其他宗教相比,有不共的超胜之处?请从大悲、智慧两方面进行分
析。
4、如果说究竟实相中一切皆空,那我们的起心动念、佛陀的功德庄严又从何而起?怎
样才能通达这种境界?
5、学习这节课后,你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什么变化?
主持人致辞:
今天非常荣幸能请到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一讲藏传佛教的思想。
堪布这次能来北大,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大家都知道,藏传佛教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东
西,也有它的教育思想,可是当今学术界,对此研究得还不充分,在教学上有欠缺。而
且,藏传佛教与藏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了解得也不是很多。同时,堪
布的修证境界非常高,若能从另一个层面上介绍佛学,跟我们这些大学老师讲述佛学,
可能完全不一样。
北大历来推崇多元文化兼容并蓄,我们的学生在学术上也有一种包容和热爱,所以今天
真的很荣幸能请到堪布到北大哲...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朱清时院士的佛教物理学(ZT)
跳梁小丑罢了。
量子理论解读佛教空性
量子理论解读佛教空性(资料图 图源网络)
空性与量子理论的当代对话
作者王萌(1965-)男,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与其他
文化的相关研究。
宗教与科学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的对话是处于分裂状态的人类文化
寻求自我融合的一个必要途径。佛教文化作为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态之一,在与科学的对
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当代科学的进展,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
跃局面。认识和揭示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对于深化科学的哲学反思和促进
现代文化的融合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佛教的空性论与现代物理学的量子革命
佛教以义理的宏富玄奥而著称,佛教的空性理论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一古老的理
论超越巨大的时空跨度与当代科学的量子理论联系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思维
的深刻统一性。
1.佛教的空性概念及其宗教含义
空性(suny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佛教认为,空性就是依空
而显之实性,它是一切法(dharma,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本性。在此意义上,“
空性”与“空”(sunya)的概念具有...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1) 孙悟空的出场太隆重了
(2) 出了五行、就得悟空
(3) 后面的魔难是有原因的
(4) 火水未济呀
(5) 为何不济?
(6) 修行迷中谜之谜底
(7) 修行真苦啊!
(8) 百转千回 层层叠叠
(9) 佛和菩萨的大智慧
(10) 一点意犹未尽的话
PDF TXT订阅 PDF订阅 mp3播客 mp4播客
(1)孙悟空的出场太隆重了
伯钦送三藏一程,来到一座大山,唤作两界山。伯钦说需要就此打住他送行的脚步了,
你看这三藏闻言,急得连滚带爬的下了马,央求人家无论如何再送他往前走走。伯钦说
不是他不想送,乃是因为这是他的上界,是他断然不能越过的界限。人家都这样说了,
这三藏还硬是扯着人家的衣襟儿,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一方面是舍不得,一方面是害怕
。害怕自己走不下去,舍不得失去这么大一个靠山。
假如,伯钦不存在这界限的限制;假如,伯钦看三藏这么窝囊样儿,处于同情和看不起
的情绪说:老弟,看你这弱不禁风的模样,大哥我替你去取经得了。估计三藏会高兴的
如释重负,当即就把袈裟、关牒、行囊等等全部免费赠送了。你看这三藏法师,一开始
真正的踏上修行的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再说《观经》中关于诸法实相的证得,从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开始,就渐次宣说理
入的部分,建立学人正确的知见,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1十方如来都是法界身,法界身即是诸佛法界藏身,行者于
此观进行时,要有正知见,了知法身虽然无形无相,但此法身却能变现蕴处界等一切法
,普遍涉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与众生同在;所以行者透过观想佛时,观想诸佛三十二相
八十种随形好同时,能够随应此智慧正理而不著于色相来想佛,故经中才说“应当要一
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这里就是在建立理行的正知见与行门要领。接下来,若是利根
的人,于《观经》中的第九观遍观一切色想时,即可悟入诸法实相如来藏,譬如说:
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
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2
“见十方一切诸佛”并不是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因为单是一佛的身相就已广大
无边,又如何能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这里指的是“亦见佛心”,即是见佛的法身,
不是见佛的应身与报身。法身即是诸法实相——如来藏,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说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3...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皆空

以下所有的,我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而已
”空”的含意,我认为在般若经里不一定是一致的
般若经是几百年来,多人一直填补上去,众人意见未必一致
最基本的空,物质本质是不实而生,如梦幻泡影,这个应该一致
接着,五取蕴是不实而生,如梦幻泡影,这个也许一致,有人也重视这个”空”
我认为佛陀在阿含中说的”空”主要重视这个。
但是有人扩充为,六根触六尘时,不生”受”或者贪爱
最原始的小品般若,开宗明义说这个,表示最初的般若经的确重视这种情况。
又说般若经讲”空”,于是就把这归为”空”
但有些后人好像不把这个归类为”空”。 不过也对,也可以。 这叫”无相”
“无相”比较难,比”空”更难。 要有空的基础,才可能无相。
佛陀在杂阿含说,先有空三昧,再有无相三昧,最后是无所有三昧。
有人可能不满意,要抬高般若经,认为”空”(般若经里的空)应该还要更高,要高到至
高无上,
“空”是涅盘的代名词
这也行,也有人把空、无相、无所有称为涅盘的三个面向
总之,空就非要是涅盘不可。 好吧,那就涅盘吧。
那么”空”的解释就会很高深,很复杂了。(的确吓到外道,也吓到自己人)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很高...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12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1) 有心与有心、无心与无心 (2) 念起念灭 (3) 并未完结
(1) 有心与有心、无心与无心
小说中多次提及,唐僧所拥有的这个人身,叫“法身”,这里法身的意思,就是这个身
体是唯一可以依照释门之法修炼的身体,他们师徒一伙,都借助这个身体,用佛法来修
炼自己。章回题目中的“一体”也是同指这个身体。二心呢,自然是一体上的二心了。
尤其是本回中间有一首诗。很明确的说明了,这是唐僧这个人的二心。而且他的心,很
庞大很肥硕。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
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
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
你瞧瞧,我们一直指责他公子哥儿心态严重,拿着放大镜、从前面的种种细节交代中寻
找他心态的蛛丝马迹。现在终于,作者亲自说明,我们的猜测实在是太对了。“人有二
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他对孙悟空一方面依赖、一方面过度依赖、一方面过度
依赖衍生出来的怨恨猜忌,造成了他自解肢...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13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Thu Jun 16 12:07:56 2011, 美东) 提到:
按格律认真填写的诗词请单独发贴。本帖只供游戏用,供大家休闲娱乐,营造诗歌氛围
,任何人都能参加,不发包子。
规则:
1.后一帖必须有前一帖诗句中的至少一个字。
2.以古人名诗名词中的句字为主,也可以自己写一句
3.每贴字数大于等于5
4.拒绝各种不雅词汇及其各类缩写
5.同时接一句的以先接者为准。
6.当多人在线来不及分辨前后时,抢到哪句就接哪句
我来开个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Thu Jun 16 12:09:49 2011, 美东) 提到:
自己接一个示范的:
秋水共长天一色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Thu Jun 1...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法所说无相心解脱
原始佛法所说无相心解脱有种种不同,有的共外道,有的究竟解脱。
* 不思惟一切相,无相心三昧止住的无相心解脱,是共外道。对于相的生起之因-贪嗔痴-还没断除。
* 漏尽的比丘,舍弃贪嗔痴,为未来不生之法。于无相心解脱中,这个不动心解脱为第一。
依相应部注解,舍弃贪嗔痴,是由于现观无常、苦、无我。
【南传相应部】第41相应7经
尔时,尊者牛达多住于摩叉止陀山之安婆陀伽林中。
二 时,质多居士来诣尊者牛达多住处,礼拜尊者,坐于一面。
三 尊者牛达多言坐于一方之质多居士曰∶『居士!此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此等诸法是意义有别?抑名辞有别耶?或意义为一,唯名辞有别耶?』
四 『大德!或依于事由,此等诸法谓于意义有别,且名辞亦有别,有其事由。大德!又或依于事由,谓此等诸法意义为一,唯有名辞各别,而有其事由。
五 然大德!或依于事由,此等诸法谓于意义有别,且名辞亦有别。何者为其事由耶?
大德!于此有比丘,以与慈俱起之心,满于一方而住,同于第二、同于第三、同于第四方、上下横、一切处、于一切情况下、一切具有之世界,与慈俱起,广大远行无量而无怨念,...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顿悟大乘正理决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中国台湾:宋泽莱
在中国、日本这些大乘佛教的流行区,阿含经一向被视为小乘经典加以忽略,
但自一八二○年后,欧洲诸国的学者开始重视阿含经,他们确认阿含经并非仅是小
乘经典,实则是释迦时代的原始教说,里头记载了当时佛教的客观环境、反应佛陀的人
本主义、生活经验、力求解脱的精神,
它是唯一不被过份神教化的佛教经典,也是活生生的佛陀的一幅实人的图像。
在日本,到了差不多十九世纪的末叶,留欧的学者接触到了南传的五部尼柯耶(南
传巴利语佛教经典),再对照北传中文“四阿含”,以及从十八世纪末叶百多年来欧人
从印度、中亚细亚的出土文物、手抄经,
由各方面进行研究,了解阿含是原始佛教的圣典,是佛陀最早的言行记录。这一套
原始的教义,将有助于了解往后佛教的发展情况。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了解。
1.首先是佛陀思想的逐渐瓦解。在根本佛教时期,佛陀基于当时对抗乌云漫天的
印度形而上宗教学,提出了他的“无我论”“无常论”“涅盘寂静(解脱见解)”,来
遏止大我或梵我(Atman or Brahman)的奥义书论者的学说。
并且为了不使学生遗忘解脱之道不离人本经验,把他的教法限...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这文章资料挺是丰富的,可惜虽然作者博学,但未得“无常变通”之妙意,每次对派别
的领会,一定要定型化。。然后,定型的哪有不碰棱角的?,所以,很自然的,他又走
向“对立化”。。从对立化中,你是不是反而更觉得他“博学了呢?。。
其实,根本不需要对立。。需要的,只是“否定式”“放下”。。
正好我刚讲到放下。。讲到修行,是“之”字型不断上升的。。
以”之”字为框架,你就能发现不同派别为什么都是beautiful的了。。这是因为,你
会发现,“之”字上升中的那些平台,那些中间过程,怎么都被不同的派别描述得那么
清楚呢?。。

由各方面进行研究,了解阿含是原始佛教的圣典,是佛陀最早的言行记录。这一套
原始的教义,将有助于了解往后佛教的发展情况。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了解。
1.首先是佛陀思想的逐渐瓦解。在根本佛教时期,佛陀基于当时对抗乌云漫天的
印度形而上宗教学,提出了他的“无我论”“无常论”“涅盘寂静(解脱见解)”,来
遏止大我或梵我(Atman or Brahman)的奥义书论者的学说。
并且为了不使学生遗忘解脱之道不离人本经验,把他的教法限定在眼耳鼻舌身(十
二入处)里头,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宗可立,可分者非宗
要回答的题目是:“佛教教主为释迦牟尼佛一人,其后世弟子为何要分宗立派?”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简单八个字,先来作一个总结:“可分非宗、无宗可分。”
无宗可分,实际上来讲,真实的佛法就只有一个不生不灭法。每一个宗教都在谈终
极关怀,在谈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每一个宗教都会建立它所谓的一个不生不灭法。以
佛法来讲,这个不生不灭法就是我们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我们这个无形无相无所住,却
能够出生一切万法的如来藏,这个不生不灭法,佛教就是以祂来立宗。不管您后世弟子
要依某一部经,你要建立什么宗,比如说依《法华经》建立法华宗、天台宗,依《华严
经》建立华严宗,所谓的法藏贤首宗,乃至依于某一些论然后有所谓的三论宗的宗派,
乃至说依于禅法而建立禅宗、密宗。这一些任何宗、任何派这种分歧,如果它彼此之间
,是对于不生不灭法这个法身佛如来藏第八识,有不同的歧异的话,那么一定是有对有
错,简单来讲就跟我们一开始说的无宗可分。那么佛教的这个宗是如来藏,是第八识―
―无形无相的第八识,不可能能够被分裂、被分割,所以任何后世的部派宗别,如果硬
要把自己从这一个如来藏宗分离出来,那我们只能就说“可分非宗”,您一定是有...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11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永嘉大师证道歌
永嘉大师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 撰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蕴浮云空去来 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实相 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 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 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 无损益 寂灭性中莫问觅
比来尘镜未曾磨 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 谁无生 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 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 莫把捉 寂灭性中随饮啄
诸行无常一切空 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 表真乘 有人不肯任情征
直截根源佛所印 摘叶寻枝我不能
摩尼珠 人不识 如来藏里亲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根 得五力 唯证乃知难可测
镜里看形见不难 水中捉月怎拈得
常独行 常独步 达者同游涅槃路
调古神清风自高 貌悴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 口称贫 实是身贫道不贫
贫则身常披缕褐 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 用无尽 利物应机终不吝
三身四智体中圆 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 中下多闻多不信
但自怀中解垢衣 谁能向外夸精进
从他谤 任他非 把火烧天徒自疲
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11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永嘉大师证道歌
永嘉大师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 撰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蕴浮云空去来 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实相 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 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 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 无损益 寂灭性中莫问觅
比来尘镜未曾磨 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 谁无生 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 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 莫把捉 寂灭性中随饮啄
诸行无常一切空 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 表真乘 有人不肯任情征
直截根源佛所印 摘叶寻枝我不能
摩尼珠 人不识 如来藏里亲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根 得五力 唯证乃知难可测
镜里看形见不难 水中捉月怎拈得
常独行 常独步 达者同游涅槃路
调古神清风自高 貌悴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 口称贫 实是身贫道不贫
贫则身常披缕褐 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 用无尽 利物应机终不吝
三身四智体中圆 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 中下多闻多不信
但自怀中解垢衣 谁能向外夸精进
从他谤 任他非 把火烧天徒自疲
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为何有了无常又谈空?
无常没有问题,无常是现象界的实相,既使许多不修法的人也能观察.
倒是那个空,佛法上的空有时指"空无""断灭""没有了",
有时是指"空性",就如心经上的空, 无形无相但是却有作用,空性太太有别於"空无",
而且也不是指"虛空",否則成了虛空外道,
就如圣龙树菩萨的开示, 空性实相(經文稱摩訶衍)并非世俗认知的"空无" :
『大智度论释胜出品第二十二(卷五十一)
后秦龟兹国三藏鳩摩罗什译
【论】者言。须菩提讚衍如虚空。佛即广述成其事。如虚空无十方。是摩訶衍亦无十方
。无长短方圆青黄赤白等。是摩訶衍亦如是。问曰。虚空应尔。是无為法无色无方。摩
訶衍是有為法是色法。所谓布施持戒等。云何言与虚空等。
答曰。六波罗蜜有二种。世间出世间。世间者是有為法色法不同虚空。出世间者与如法
性实际智慧和合故似如虚空。从得无生忍已后无所分别如虚空。復次如佛以无碍智观实
相如虚空。餘人则不然。智慧未毕竟清净故。復次佛前后说诸法毕竟空。如无餘涅槃相
如虚空不应致疑。餘法亦如是。乃至如虚空非说非不说亦如是。
问曰。如虚空言无所有便足。何以说无种种相。
答曰。初发心菩萨於内外种种因缘法中著心。以是故佛说如虚空无是种种...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2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Fri Nov 4 07:28:21 2011, 美东) 提到: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
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是据说翻译到中国的最早的经典,传法的人是大阿罗汉, 好像来了两个
大阿罗汉.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Fri Nov 4 10:15:54 2011, 美东) 提到:
我理解,前面一大段排比句,都还在描述有所得、有所求的境界。
而最后一句话是无所求、无所得的境界。
以无所得故。
当然是更好。
☆────────────────────────────────...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126
23
佛法博大精深,诸如了不了义、密意和意趣、文句和意义等甚深微妙处,不是没有
师承的依文解义者所能轻巧通达的。这一客观制约,使萧平实对佛经论典的严重误读成
为可能。居然从离戏无垢的大乘教典中,挖掘出敢于对般若大空性说“不”、并且始终
以凡夫分别心加以确认和肯定下来的实常胜义谛——“第八识如来藏”,这不能不说是
无知和狂妄对自己的主人开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三藏法数》说:“神我,即第八
识也。外道执神我能生诸法,常住不坏,计为涅槃。”作为萧氏邪说的非理内核,这一
散发着浓烈常见外道异味的遍计法——“神我阿赖耶识”,已经扮演了过多不光彩角色
,早该劝其卸妆退场了!
作为终极真理的现基若有无常变化,显然是不优美的,够聪明的外道徒多能想到这
一点。可是,他们很难明白,承许一个落于有边戏论的实常本元,更加不能自洽。试问
:自性不空的实常本元在生起世俗万法的过程中,起不起作用呢?如果不起作用,安立
这一胜义谛有何意义?如果能起作用,它就必然发生变化、运作,从而与“自性实有恒
常不变”的自宗承许相违!——毋庸置疑,拒绝离戏大空性的自性实有,再加上个恒常
不变,这两项“胜义特性”乃是对(...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因果规律也是缘起性空的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万法皆空,是佛法,是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个法,“实无有法如来可说
”,既无所说、又无所有、因毕竟空、故不可得,《心经》云“是诸法空相、无智亦无
得”,诸法也就是所谓的萬法,这个萬法,包括因果。说到究竟空处,空相亦空,经云
“不生法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实无一法可得。佛在《金刚经》上说:“我于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这个境界就是见性成佛。因此,万法皆空
,说
到底是见性成佛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萬法皆空,因果亦空,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果不空,是世间法,在世间法里,所云“因果的轉變不空、循環不空、相續不空”等
因果的法则,才称得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果法则只是一个相对真理,三界六道是因
果的世界,是凡夫的世界(如果是由圣入凡,出入无碍者此又另当别论),在这个世界
,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无不受着因果业力的支配。因此于此法中非但因
果不空,萬法皆不空。不空是因为不见性,见性即空,未见性即不空。因而,如果未见
真如本性,妄言本空,作恶无过,拨无因果,那么因果报应,就不能避免。所以永嘉禅
师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 阅读全帖
t******s
发帖数: 119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万法皆空ZT
分秒必争,万法皆空
明珠仁波切
何谓“空”、何谓“性”
一般来讲“空性”有两个字,所谓的“空”是非实有,这个非实有也并非是什么都没有
的意思,而“性”是表示清明、显现,因为它是非实有不成实有,所以在这之上就会有
各种显现境相产生,所以非实有就是空,既是空它又有性也就是显现、清明,所以在空
之上有显现,而一切显现的本质却又是空,所以“空性”这一词的意思也可说是显空不
二,就好比火跟热是不可分的,水跟湿是不可分的,而空跟显现也是不可分的,因为它
是空是非实有,非真实,所以它能有各种的相显现,如果它是实有的,就无法有各种显
现了,不会有六道,也不会有轮回,更不会有佛的境界也不会有净土,因为当它是实有
时,就已是断灭,所以首先我们要介绍并教导的便是空性。
两种方法了悟空性
一般在科学家来说,时间跟物质或是微尘是并行的,在这个之上还有空间,所以佛宣
说了两种方法,来了悟空,第一是透过思惟来理解空,第二是透过自我的证悟去理解空
。今天要稍微介绍的是透过观察去理解空,之后也会教我们透过修持去了悟空。
用观察去理解空性
“观察”必须依止两个方面,佛所说的这两方面,第一是要依止着时间去观察,第二是
依止...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6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苍南镇无踪恶魔
苍南镇无踪恶魔 第一章 清水河兴修水利 淤泥中惊现一尸
第四部 《苍南镇无踪恶魔》第一章 清水河兴修水利 淤泥惊现一尸
李云帆接手的最后一个历史遗案是“苍南镇70——12。19”案。这个案是四个案难
度最大的案。此案曾经成为地区挂牌案,省厅也有备案。
在后来的刑侦工作,郑峰和刘局长经常提到这个案,可以这么讲:“苍南镇70——
12。19”案成了郑峰的一块心病,因为,这个案是他主持刑侦队工作以后负责的第二个
案。
五年前,李云帆也参加了此案的侦破工作。所以,他对此案也是难于释怀。
之所以说这个案难度最大,是因为这个案没有任何头绪和线索,除了一份验尸报告
和一份现场勘察记录之外,还有一份调查记录。就再也没有任何资料了。确认受害人的
身份就是一大难题,在苍南镇和附近所有村寨,都没有人口失踪的信息,大家还记得《
马家集惊魂》的马明斋吗?此案的死者和马明斋的死亡有诸多相近的地方。案件的性质
和作案的动机更是无从谈起。死者的尸首只剩下一副残骸。现场没有任何遗留物。
我们先把“苍南镇70——12。19”案的大致情形介绍一下:
一七零年十二月十日... 阅读全帖
P******0
发帖数: 9787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空九师师长王列虎加入烈士墙
1956年3月15日,根据中央军委1956年2月批准,为加强华南地区防空作战力量,由广州
军区空军机关、空18师、空19师、空26师和独立2团抽调部分人员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机场重新组建空军第九师(原空9师于1955年9月25日,整师调归海军航空兵建制),主
要任务是广东地区国土防空值班任务。1956年6月1日,组建完毕,师部驻大托铺场站(
场站辖警卫连、场务连、汽车连和冷气站、充电站、飞行保障站以及通信队)。师部机
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机务处。空9师下辖25团(原空18师53团,驻地白云机
场)、27团(空19师57团,驻地大托铺机场),每团辖三个飞行大队、一个机务大队。
1957年2月,空9师由广州白云机场移驻湖南省长沙市大托铺机场。
1958年1月5日,国民党空军2架RF-84型飞机进入福建仙游、德化、长江等地上空进行窜
扰活动。驻新城机场的空9师副师长刘玉堤驾驶米格-15比斯歼击机在福建平潭岛上空击
伤国民党空军F-84型机1架。
1958年6月17日,该师空27团团长张守兰、领航主任于文喜,大队长赵松林、飞行员姜
占军2个双机编队,米格-15比斯4架,在福建连城上空空...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什么是空性
问:请仁波切详细开示什么是空性?
【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答】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破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2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什么是“空”? (转载)
问:请仁波切详细开示什么是空性?
【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答】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破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0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什么是佛教所说的空性?
问:请仁波切详细开示什么是空性?
【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答】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破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有人问到:佛教说众生平等,既然是众生平等的话,佛跟众生有没有差别呢?
也就是说,既然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应该佛跟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问说:“
佛与众生有没有差别?”这里我们必须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一下,
佛跟众生如果没有差别的话,会怎么样呢?表示说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了。可是我们从
事实上来看的话,一切众生是众生,但是佛是佛。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必
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
,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
能够成佛。
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三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
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
还在三界轮回里面继续在轮回。所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所以很显然从这边来看的话
,佛跟众生是有差别的。所以如果说:佛跟众生没有差别的话,如何去说明这个事实呢
?所以说:佛如果跟众生没有差别,那众生现在就是佛。可是这个又跟我们现在所观察
的事实,它是违背的。但是如果又从经典里面来探讨的话,佛教说众...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分别心与无分别智
黄国达
阿含经有无相三昧,般若经强调无相、无分别,禅宗的信心铭有:“至道无难,唯嫌拣
择”,可见“无分别”是修行的重要课题。在修行的过程中,许多人也曾有过无分别的
体验,但无分别的真正意义为何?实有待厘清。
有些人在静坐、念佛、参禅中,听到引磬、钟声,忽然妄念脱落,寂然清净,心不染六
尘而历历分明;或者,坐在急驶在高速公路的车上,旁边的景物飞快流逝,心念顿然静
止,一片空灵;或是,在瀑布下悠闲地散步,倾听水声;或是,在海边石上端坐,欣赏
海涛声,顿然忘我,融入一片清澈。因为分别心暂歇,有些人以为这是开悟,或是见到
空性,其实,这只是无分别的定境,只是不以特定的境相为所缘,而安住于“无想”而
已。
心识的功能就是“了别”,有分别才能认识事物,例如:有了对颜色的认知,才能知道
红蓝黑白,正确辨认。一般人所体验到的无分别,其实只是“无想定”或是“无相三昧
”——于一切相不作意,或专注于“无相”。这些都是思想停止,而知觉仍在,不起念
去区分。但般若智慧的无分别,却是“分别相不可得”,“分别相如幻化”——所有的
分别相都只是方便施设、约定成俗而已。
所以无分别的定(三昧)与无分别的般若智慧是不同...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3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破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我没有创造任何
理论上的见地,因此没有任何过失。”这句话指...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空性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什么是空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0 23:50:14 2013, 美东)
问:请仁波切详细开示什么是空性?
【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答】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空不是涅磐,空是苦的同义词
还有一段重要经文 “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
。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
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这一段是说,一个比丘在禅观的时候,看到这个无常法印,觉得自己心中喜乐、清净,
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这叫空。但这种观空的人,还没有断我慢,就是还没有真正解脱。
另一段经文也是说的类似个意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圣法印及见清净。谛听。
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
是说。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
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
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
这一段是说,如果有比丘说,我在观空的禅定中,而升起一种无相、无所有、离慢的知
见,这是不对的。因为观到空,体证到空只是一个前提。这个前提使以后有断我慢,入
涅磐的可能,但不代表已经真正断我慢了。
这两段就是明确说明,断我慢才是真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空与真实不空(二)

我们说真实心如来藏有祂的本觉相存在,而这个本觉的法相有四种究竟的义理;我
们说明了其中的第一种“真实空”的道理。我们要开始继续为大家解说。这个真实心祂
具有真实不空的体性,圆满具足世间一切法,本来就没有能坏之性,是一切染法所不能
染污;因此说真实不空又好像虚空、好像明镜一样。也许大家心里会觉得奇怪,前面说
真实心的第一种觉相,是真实空、如虚空明镜,为什么现在又说祂是真实不空呢?为什
么也说真实不空如虚空明镜呢?一切法明明是生灭变异的无常性,为什么在这里 却说
一切法都是圆满成就而又都是不坏性呢?乍听之下,似乎是充满了矛盾,其实不然!这
是因为一切法其实都是自心如来的体性,不生不灭的自心如来藏中含藏著无明种子、含
藏著业种、含藏著七转识的种子,但是也同时含藏著无漏法的种子。也就是说,世间及
出世间所有的法,都含藏在如来藏“心真如”里面,都附属于心真如,所以心真如能出
生一切法,一切法即是心真如。所以说一切法常住不坏、无能坏性,一切法在心真如中
统统圆满成就。

所谓无能坏性,就是没有能坏之性。在大乘佛菩提法的修证过程中,佛说所能坏的
、所应坏的只有一种,那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有人问到:佛教说众生平等,既然是众生平等的话,佛跟众生有没有差别呢?
也就是说,既然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应该佛跟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问说:“
佛与众生有没有差别?”这里我们必须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一下,
佛跟众生如果没有差别的话,会怎么样呢?表示说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了。可是我们从
事实上来看的话,一切众生是众生,但是佛是佛。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必
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
,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
能够成佛。
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三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
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
还在三界轮回里面继续在轮回。所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所以很显然从这边来看的话
,佛跟众生是有差别的。所以如果说:佛跟众生没有差别的话,如何去说明这个事实呢
?所以说:佛如果跟众生没有差别,那众生现在就是佛。可是这个又跟我们现在所观察
的事实,它是违背的。但是如果又从经典里面来探讨的话,佛教说众生平等,...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38
转自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fjgc/sddz_list.php?id=2908
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
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以大乘法为中心,在大乘法中又以般若为中心。什么是般若?
最好的解释,就是觉知“空”的智能。
空,太玄妙了,太难懂了,说“有”不是,说“无”也不是。空,不是用言说,也不是
用心思可以懂的道理。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真正能懂得空
的道理,真正能体证到空的妙义的,就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
说起须菩提,我们从他初生的吉兆来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不平凡又很奇特的人物。
原来,尊者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地忧心
,所以很快地请相师回来卜卦。相师卜卦后,说道:
“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
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
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称他...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39

「不可诗意的刀老大」之如何自己制作豆浆
这两年来金融崩溃轮暴了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物价居高不下,但大家的薪资却没有
相应上升,很多人荷包大失血,不想出门消费的结果就是在家里吹冷气放空。冷气在家
里吹很爽,却导致全球暖化,温度上升,热带雨林的面积越缩越小,逼迫纸浆全面飙涨
,致使书的内容没有增加,书价却上涨的离奇现象。
风雨飘摇,唯有健康无价,不能有丝毫妥协。
根据奇幻基金会执行长没品胖子朱学恒所作的营养分析调查,指出阿宅每日所需的
营养次序前三名为:「蛋白质、维他命B群、漫画。」
漫画每个阿宅都有很多,就算书柜上没有也会偷偷找在线的看。
维他命B群,大家都直接灌白马马力夯。
至于高距排行榜之冠的蛋白质呢?
阿宅每天午夜时分都会抓很多片,蛋白质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可惜的是,关于极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牛,台湾政府已开放各种部位的美国牛肉
进口,造成美国牛界一片大恐慌,估计每年因此政策被杀身亡的美国籍肉牛,将多牺牲
两千三百万只!
美国籍肉牛代表……也是一头肉牛,沉痛地发表宣言:「Please drink more
soybean milk to supply Biochemistry,D...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0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修真世界 (从1开始到400)
第三十节 算盘
“见过两位前辈,我等是无空剑门门下弟子。”有懂事些的女弟子连忙答道。对方的修
为惊人,而且帮她们解围,应该没有敌意。
无空剑门!
施祥和梁洛两人的表情顿时怪异起来,他们也没想到刚刚还在讨论别人门派,居然就救
下对方门派的弟子,还是一大群。
两人的目光不由落在倒在地上的左莫身上。
“这位小兄弟是?”施祥竭力让自己的表情更自然些。可事实上,他的表情依然有些怪
异。倒在地上的这名弟子只有炼气八层的修为,自然不可能是韦胜。
什么时候,无空剑门又出了一个天才?
施祥心中充满惊讶,韦胜筑基时的天地异象,他亲眼所见。剑芒直入云宵的画面,到现
在依然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每每想及,都不自主地心生敬畏。原本他以为,世间天
才,莫过于此,然而今天刚刚见到的那一幕,又再次让他受到震撼。
他从来未曾听说过,炼气期的弟子能够领悟剑意!
那名炼气期弟子的剑意并不完整。以他的眼光,当然能一眼看出来这名弟子显然刚刚触
摸到剑意的门槛,剑意也只能算得上略具雏形。可是这依然足够让他感到吃惊。更何况
,这名炼气期弟子的剑意十分微弱,可是却十分精纯。
这点也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普通修者领悟剑意,最初往往驳杂不...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相心解脱
无相心解脱是三解脱门之一。不仅是不念一切相,还要空于贪、瞠、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
杂阿含567
云何为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
......
复问长者∶「云何法一义、种种味?」
答言∶
「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无相;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
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67.htm
杂阿含558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尊者阿难亦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
时有异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作是念∶我若诣尊者阿难所,问尊者阿难∶若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不踊、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何果?世尊说此何功\德?尊者阿难若问我言∶比丘!汝得此无相心三昧耶?我未曾有实问异答,我当随逐尊者阿难,脱有余人问此义者,因而得闻。
彼比丘即随尊者阿难,经六年中,无有余人问此义者。即自问尊者阿难∶「若比丘问∶无相心三昧不踊、不没,解脱...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1716
42
摘 要: “无住”思想在《金刚经》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拟通过分析和阐发《金刚经》“无住”思想及其在佛法
以及修行中的表现和思想进路, 希望能把握《金刚经》这一
佛教重要文本的思想意旨。
关键词: 无住; 金刚经; 法; 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俗称《金刚经》。金刚喻坚固
不可摧毁而能破一切之物之体; 般若之意相当于汉语中的
大智慧, 妙智, 妙慧之意; 波罗蜜则可意为到达彼岸。连
起来, 此名可综释为此经是能修成金刚不坏之身, 修得悟
透佛道精髓智慧, 能脱离三界而到达苦海彼岸的经典。相
传此经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后, 由其弟子阿难诵读的。在中
国佛教史上, 《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
的经典之一。它的译本极多, 我们现在常见的, 是鸠摩罗
什的译本。《金刚经》在中国文化史的影响极大, “无论初
修久学, 内道外道, 男女老幼, 识字或不识字, 无不喜读
此经。”庶几可见此经的巨大影响力。相传佛祖之所以要说
是经, 其意即针对于当时佛徒执迷于佛经修法, 而作是经
以启迪修道者, 必须身在修行佛法而心中绝无佛法, 心念
虚空而不执迷于虚空, 才能修得正果。他的这一思想,...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43
转自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fjgc/sddz_list.php?id=2908
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
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以大乘法为中心,在大乘法中又以般若为中心。什么是般若?
最好的解释,就是觉知“空”的智能。
空,太玄妙了,太难懂了,说“有”不是,说“无”也不是。空,不是用言说,也不是
用心思可以懂的道理。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真正能懂得空
的道理,真正能体证到空的妙义的,就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
说起须菩提,我们从他初生的吉兆来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不平凡又很奇特的人物。
原来,尊者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地忧心
,所以很快地请相师回来卜卦。相师卜卦后,说道:
“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
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
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称他...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
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
智慧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
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
闻、思、修、证,也可以说成闻、修、思、证。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观行,是思
惟的意思。不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与专心修,专心修才叫作思惟。有修才能证,
《楞严经》上认为思辨可以产生智慧。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学者就是主张以辩论的
方法产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禅定。我是以禅修的观点来解释闻、思、修、证。是以藏传
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为依据。
菩萨是以闻、思、修而证得五蕴皆空的境界,一切智显现而得解脱;以根本智产生的力
量,以无量法门帮助众生,使众生得解脱,这是道种智的功能;能尽知诸法自度度他,
是一切种智。
五蕴
五蕴中的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五蕴是构成我们世间每一个人的
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风,总称四大。包括我们物质的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
受──感受的意思。
想──判断。
行──判断后...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5
空并不指 “真”空, 空要当空性来看, 没啥是 “真”空, 空的意思可能可以理解
为不真
解空第一人-僧肇有一篇 “不真空论” 中有针对你这种“本无”思想
。。。。。。
“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寻夫立文之本
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
,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 夫以物物于物,则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
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履真。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岂曰文言之
能辩哉?
。。。。。。

“本无”这一派 偏重在“无”,从理论上抬高“无”的地位。所以[它]否论事物的有
,[认为]有离不开无;否认事物的无,[认为]无也离不开无。探究[圣人]立教的本意,
不过是告诉人们,非有不是真有;非无,不是真无罢了。为什么一定说非有,就是没有
这个“有”,非无,就是没有那个“无”?这乃是好无的言论,哪里算得上符合事实,
符合事物实际情况呢?用物的名强加给物,那么凡是被指名的,都可被称为物;用物的
名加给非物,那么它虽然被加上物之名,而实际上不是物。因此,物不是由于它有了物之
名就符合...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6
微群:杂阿含学习群
时间:2019.2.19
天行:
很多宗教徒特别喜欢把逻辑理性说成只是头脑层面的,只是妄心妄想,却不懂逻辑理性
正是超越现象而洞察本质的有力工具。反而实证性的经验体悟却是一种低级的感性认识
,体悟最多包含了一种神秘直觉,但如果没有理性作为审查,直觉将是模模糊糊,混乱
不清的。实际上逻辑推理的理性思考才是真正的心灵层面(先验自我),而且必定发生
于分立的物理时空(现象界)之外,而不是发生于我们常识所认为的物理时空的“头脑
”之内,逻辑推理实际是物理时空之外的先验自我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获取真理的有
效途径。反而如实禅观的经验性认知,只不过是一种发生于现象界(物理时空之内)的
低级感性认识而已,它根本不可能认识完整的真理和存在的真相,却极容易被经验表象
所遮蔽,类似于柏拉图洞穴的影子。
逻辑推理必须要有信息的联结统合,必须建立在连续性的基础上,但是在分立性的物理
时空之内,每一个时刻只有单一事件,只能有单一对象,过去已经消失,未来还没有生
起,不可能有信息的联结统合,所以物理时空之内根本不可能发生逻辑推理,逻辑推理
必定发生在分立的物理时空之外,是物理时空之外的先验自我...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7

我是认为
不是脱离五蕴(五取蕴),而是,它就是在说五取蕴(也就是贪爱的生生灭灭)
脱离五取蕴(被贪爱污染的身心(名色))
就可以观察到纯净的身心,  这是苦灭呀,苦灭当然可以观察到。
e.g. 初禅离五盖
也许有人说  离五盖,身心纯净空荡荡叫"空"
我觉得,不是。  "空"不是这样说
空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
眼也好,眼看到色的贪爱也好,无所谓。 要观察它是缘起不实而生
(没有上一世对眼的贪爱,这一世也不会有眼)
(但是,佛法是现见,这一世当下可见,
你能观察到上一世对眼的贪爱,而这一世眼生吗? 不能
或是观察 眼球、眼神经,生,无有来处吗?
你能观察这一世眼球不见了,无有去处吗? 好像也没人这样观察。
我们只能观察这一世的眼作用,或眼看见色的贪爱)
也就是说,关于眼的作用、或眼的贪爱,是不实而生。
我认为,有两点要注意 (不一定正确 仅供参考)
1 这都是说缘起法,也就是内观时,观察缘起法。 这个基础来说”空”。
杂阿含在说六入处时,都说缘起法。
因此,主要还是说 眼看到色的贪爱,我想。


眼的生灭,依据二一一、三...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1803
4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骑士的血脉 第四十集
第一话 总攻即将开始
进入十月,北方渐渐变得萧瑟。但在瓦雷丁的土地上,一眼望去仍是郁郁葱葱,丝
毫没有秋季
的感觉;只有金灿灿一片的农田,让人想起此刻是收获的季节。
一群戴着缠头包巾的人正在农田里卖力收割,他们是按照协议从德雷达瓦过来的第
一批农民。
突然一架飞翼从天空中飞过,嗡嗡声吸引底下人的注意,大家都抬起头来看着天空。
自从去年年底大型飞翼出现在战场上之后,现在头顶上时不时会响起这种嗡嗡的声
音。特别是
最近这段时间,瓦雷丁的天空上更有各种大型飞翼来去频繁。
这些大型飞翼全是最近半年制造的。
因为用不着再继续保密,大型飞翼的制造已经完全开放。从帕金顿到奥摩尔,从城
市到乡村,
到处都可以看到为大型飞翼制造配件的工厂。
负责驾驶飞翼的人也不再精挑细选,而是直接从骑士学院里拉一批十二岁到十五岁
的少年,稍
微训练就让他们登上飞翼,等于平白替同盟增加上百万生力军。
空中的一架飞翼里,利奇正俯视着大地。他上一次来的时候是六月,现在已经四个
月过去了,
这四个月和之前的半年完全不能相比,战事进展得异常顺利。
前线打得这样顺是因为瓦雷丁人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没有资源再继续打下
去。
不...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修真世界 (从1开始到400)
第三十七节 两剑!
东歧剑门的两名修者显然没有想到左莫敢主动动手!
尤其是刚才动手的家伙,在他看来,上次若不是突然杀出来两个凝脉期修者,左莫一定
会很惨。这个炼气期的废柴,居然敢主动挑衅?
剑芒几乎快击中他的眉心,淡淡的寒意才让他猛地惊醒。下意识地催动飞剑,却陡然想
起自己的飞剑被眼前这个家伙废了!一个闪避不及,被剑芒周围的淡淡雾气擦了一下。
嘶!
他的眉心处多了条一指宽的血痕。狼狈地站定,他的目光充满怨毒,狠狠盯着左莫,恨
不得把左莫大卸八块。
眼前这个该死的家伙,明明只有炼气期,可每次对上他自己都会非常狼狈。伸手摸了一
下眉心血痕,看到手指血迹殷然,他戾气浮起,怒声咆哮道:“找死!今天不弄死你…
…”
左莫趁着他说话间,又是一剑!
细锐的剑芒挟着淡淡白色雾气,目标是对方张大的嘴巴。这道剑芒比刚才一剑声势更盛
,剑芒周围的白雾更加厚实,细听之下,甚至能够听到一连串的细碎冰晶撞击声。
一直在一旁观看的那名东歧弟子瞳孔骤然一缩。
左莫这道剑芒时间拿捏得更加巧妙,速度也更快。对方的飞剑被左莫废掉,今天本来是
带着师兄,一起来帮自己重新挑件飞剑,没想到却遇到仇人。当发现这道剑芒时,他才
惊觉...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无垢子注
照见 五蕴皆空: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此五等因积习而不散妄认色身是我故长劫轮回若人猛省借此幻身须
教修行常自返照照见五蕴净尽清净本然 且道如何是色受想行识怎生得此五蕴皆空予今
直说分明若有解悟之者休生疑惑信受奉行必有契道之日且色者窒碍之义若见境逢物不着
不染是无窒碍色蕴自空也受者领纳之义若遇一切声色境界心不领纳得受蕴空也想者妄想
思虑之义若过去不思未来无想现在自如得想蕴空也行者心念不停迁流之义若十二时中心
不外游念不烦乱不被物转不被境留一念不离当处得行想空也识者别无亲疏之义亦乃着物
之理若见一切境物一无分别辨认一概平等见如不见识如不识无亲无疏来则应之去则不思
得识蕴空也既得到此田地自然照见五蕴皆空六窗明净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又有甚四大五
蕴名字亦不可得 道云惟见于空 释云虚空独露 昔歌利王游猎遇一仙人问语不答先却
左膊次卸右节节支解仙人面无惧怒之色与恒常一同并不改颜 罽宾国王问狮子尊者曰
在此做什么尊者答曰在此蕴空王问得蕴空否尊者答曰已得蕴空法王曰求师头得否尊者答
曰身非我有何况头乎 又肇法师云四大元无我五蕴悉皆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又舍
利弗见天女问云何不变却女身去天女答曰我十二年觅女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