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早幼粒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g*********d
发帖数: 233
1
导读:治癌症,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以毒攻毒的说法,用小剂量的砒霜可治愈癌症。但
多少年以来,
人们对于砒霜为什么能够以毒攻毒却知之甚少,而新近上海血学研究所的专家却为世人
揭开了这层神
秘的面纱,从分子学的角度阐述了砒霜的作用机理。砒霜是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的药
方,这也将为
中医药治疗疾病提供了西医的解读途径。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经证实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但“以毒攻毒”的分子机制
一直是个难题。我
国研究人员最近在这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
学研究所、医
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近日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
三氧化二砷治
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癌蛋白PML-RARα是
砷剂治疗APL
的直接药物靶点。
APL曾经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之一,很多患者在发病早期即死于严重出血,缺乏
有效治疗方
法。上世纪90年代,上海血研所陈竺、陈赛娟研究员等经过临床证实,全反式维甲酸和
三氧化二砷联
合应用,可以使约90%的APL患者达到5年无病生存。但三氧化二砷的直接分子靶点和分
子机理,...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4304
2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毫...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4174
3
来自主题: QueerNews版 - 验药成功的例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ptip (土翁), 信区: Biology
标 题: 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by饶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2 00:43:41 2011, 美东)
【说明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
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
,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中医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毫...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屠呦呦非主流 國內忽視國外獲獎 zz
这个报道有点标题党了。 饶毅那篇2011年的文章写的很详细的。注意引用文献里,有
张昌绍1948年在科学杂志发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78156.html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t****p
发帖数: 1504
8
【说明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
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
,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
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
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
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做出的贡献,在我(作为科学
的评...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71
9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

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
,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
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

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
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 阅读全帖
n********y
发帖数: 187
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50567.html
研究中药的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发表文章,谈砒霜治疗白血病是
中国人的骄傲(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650492.html
李连达的文章写道:“砒 霜制剂治疗白血病问题,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已经对砒
霜的药用价值及毒性有一定认识,在古人经验基础上,近代科学家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现砒霜(三氧化二 砷)及青黛、雄黄(二氧化二砷)组成的“青黄散”可以治疗
白血病,其后进一步将砒霜精制成三氧化二砷制剂,又经一系列制剂学、药理毒理学及
大量临床试验, 证实对白血病确实有疗效,陈竺院士及其夫人等专家对其作用机制作
了高水平的研究并有重大发现,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公认,使这个药在世界推广使用”
这样的说法,恐怕陈竺和陈赛娟都受不了。
我相信,陈竺和陈赛娟都不会认为自己是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最大功臣,他们肯定同
意我的写法(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78156.h...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860
11
研究中药的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发表文章,谈砒霜治疗
白血病是中国人的骄傲(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650492.html
李连达的文章写道:“砒 霜制剂治疗白血病问题,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已经对砒
霜的药用价值及毒性有一定认识,在古人经验基础上,近代科学家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现砒霜(三氧化二 砷)及青黛、雄黄(二氧化二砷)组成的“青黄散”可以治疗
白血病,其后进一步将砒霜精制成三氧化二砷制剂,又经一系列制剂学、药理毒理学及
大量临床试验, 证实对白血病确实有疗效,陈竺院士及其夫人等专家对其作用机制作
了高水平的研究并有重大发现,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公认,使这个药在世界推广使用”
这样的说法,恐怕陈竺和陈赛娟都受不了。
我相信,陈竺和陈赛娟都不会认为自己是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最大功臣,他们肯定同
意我的写法(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78156.html),毫无争议的最大功臣是:张亭栋。
如果到今天,连研究中药的李连达都不清楚事...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07
1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饶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饶毅: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作者:饶毅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
人可能不认为只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尚未成为主要的药物来源。
对于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思潮。一种认为中药在现代医学进入中国
以后毫无作用,另一种认为中药不能按照现代科学标准来评判、而有中药特殊的
标准。
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发现,非常清晰地肯定中药仍有益于人类,一个古老
的传统还含有很大的潜力改善健康。
回顾对它们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到极端思维的错误,而理性的思维,常常看
起来是中间道路,却是合理的、也是进步的必由之路。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两项
工作都是以现代科学的方法,遵循现代科学的标准。他们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
挽救了无数儿童和成人的生命。
两个药物都来源于中药,而且碰巧是两位年龄接近的科学家于1970年代初期
发现。在大型“523任务”研究抗疟疾药物过程中,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
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在以个体科研小组模式自由探索性地研究中药
抗癌作用过程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亭栋是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对
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
在屠呦呦和之前,陈克恢曾于1920年...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16947
14
作者:紫霞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58987/answer/1719617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砒霜治病,中药有传统,西方也曾用过。含砷的中药有砒霜、砒石、雄黄、雌黄等。
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西方在十
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接受。
在巡回医疗过程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药师韩太云从民间中医得知用砒
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1971年3月,韩太云将它们改制
水针剂,称"713"或"癌灵"注射液,通过肌肉注射,对某些肿瘤病例见效,曾在当地风
行一时,但因毒性太大而放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的张亭栋与韩太云合作继续此工作。1972年后,
张亭栋等一方面主要集中做白血病,而不是无选择地应用于很多疾病,另一方面他们分
别检测“癌灵”的组分,发现只要有砒霜就有效,而轻粉带来肾脏毒性、蟾酥带来升高
血压的副作用,后两者无治疗作用。
他们的第一篇论文...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2539
15
看肘子连卫生部长的假都照打不误,多么不畏权势
洋野鸡后台还很硬:2008年,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世界抗衰老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
等联合主办第五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暨2008国际抗衰老医学论坛,卫生部陈竺部长、中
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大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白书忠均作了发言,世界抗衰老医
学会主席高德曼博士作“国际抗衰老医学新趋势”等演讲。
转发(396)| 收藏| 评论(356)1月16日01:09 来自新浪微博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陈竺当了中华医学会会长?让一个只做过基础研究、没有当过临床医
生(连是否有行医执照都可疑)的现任卫生部长当会长,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中华医
学会连形式上的独立都不要了。二、中华医学会不再是医生的学会。这个会长还是中医
的狂热粉丝。
转发(52)| 收藏| 评论(58)2010-6-28 22:43 来自新浪微博
结果:
http://tech.sina.com.cn/d/2012-03-22/10476864085.shtml
陈竺获美癌症协会成就奖 美国外科学家首度获奖2012年03月07日 15:29:49
香港《大公报》21日刊文说,中国卫生部部长、中... 阅读全帖
n*****d
发帖数: 66
16
[人物专访]王振义院士:死亡地带划过的彩虹[图]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爱情偶像剧”《血疑》在中国热播,无数观众在惊叹生死不
渝爱情的同时,也了解了白血病的凶险。白血病的种类很多,它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
肿瘤,素有“血癌”之称,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又是临床表现最为凶险的一种类
型,患者得病后死亡率极高。
同样也在这个时期,一项奇迹却发生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教授
,用独创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方法,救治了第一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同年,
有24位这样的患者得到治疗,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
此后,奇迹一个一个诞生,生命一个一个得到抢救,王教授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国
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并被推广应用。
如果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比喻成已进入了死亡的黑暗地带,那么,王振义
教授的这套治疗方法就像在黑暗中划过的一道彩虹,他让病人看到了冉冉升起的太阳,
将生命之光重新点燃。
国际著名癌症研究权威Richard教授称这一研究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国
际著名癌症专家Warrell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这一结果为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
树立了典范” 。
1994年,王振义教授在...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2382
17
好吧,鉴于90后科学水平低下,科普一下先, 传说中的以毒攻毒
口服砒霜可治愈白血病(图)
2010-03-26 05:15:00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晨报(重庆) 跟贴 5 条 手机看新闻
正确服用砒霜处方药可有效治疗白血病。
(资料图片)
砒霜治癌早有先例
参与新药研发的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血液肿瘤科讲座教授邝沃林介绍,在香港玛丽
医院内科学系,早在上世纪年末至50年代初已使用口服砒霜来治疗疾病。但随着其他新
药物出现,砒霜反而慢慢被取代,而被遗忘了将近半个世纪。
直至1998年,哈尔滨和上海相继出现运用静脉注射砒霜以治疗急性粒子性白血病的
成功个案。1998年起,研究小组重新开始研究口服砒霜应用于血癌治疗。邝沃林介绍,
其实砒霜一直是全球公认的治疗早幼粒白血病复发的最佳药物,但以往一直采用静脉注
射方式,口服砒霜成为医学研究上的空白地带。
由于香港有使用砒霜的历史经验,研究人员翻查了储存在香港医学博物馆的病人数
据,以便决定口服砒霜的分量和安全度。经过两年试验,2000年,研究小组成功研发了
安全的口服砒霜,并应用于临床血癌治疗研究。
口服砒霜治愈过百患者
目前,针对早幼粒白血病的治... 阅读全帖
v**********8
发帖数: 1685
18
前段日子父亲(55岁)发低烧后来好了。 之后去医院查血,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和红
细胞均偏
高,复查结果相同,于是根据医生建议做了骨髓穿刺。昨天刚拿到骨髓细胞学的报告,
融合基分型和染色体报告还要等1-2周才能拿到。
下周就要回国了,本来还打算明年尽一下孝带父母来美国玩一段时间的。。。现在担心
死了。不知道最后诊断为白血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啊?
希望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朋友能看一下,给点建议,感激不尽!另外回国前另外两个检
查报告的结果等不到了,有没有适合这方面的营养品或者类似的东西可以买了带回去呢
?万分感谢!
(另外我父亲有贫血症状很久了,这个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我本人也有一点贫血
,之前在学校医院检查过,医生说没有事,好像是细胞表面某个蛋白的表型导致的)
血液检查结果如下:
白细胞25《正常4.5-10》 淋巴细胞比率11.3《20-40》 中值细胞比率0.8《3-8》
中性细胞比率 87.9《50-70》 中性细胞数21.9《2-7》红细胞6.1《4-5.5》
骨髓细胞学形态描述:
粒系:
M:增生活跃 早幼粒以下各期粒细胞均见,晚幼粒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值偏高,中... 阅读全帖
v**********8
发帖数: 1685
19
前段日子父亲(55岁)发低烧后来好了。 之后去医院查血,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和红
细胞均偏
高,复查结果相同,于是根据医生建议做了骨髓穿刺。昨天刚拿到骨髓细胞学的报告,
融合基分型和染色体报告还要等1-2周才能拿到。
下周就要回国了,本来还打算明年尽一下孝带父母来美国玩一段时间的。。。现在担心
死了。不知道最后诊断为白血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啊?
希望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朋友能看一下,给点建议,感激不尽!另外回国前另外两个检
查报告的结果等不到了,有没有适合这方面的营养品或者类似的东西可以买了带回去呢
?万分感谢!
(另外我父亲有贫血症状很久了,这个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我本人也有一点贫血
,之前在学校医院检查过,医生说没有事,好像是细胞表面某个蛋白的表型导致的)
血液检查结果如下:
白细胞25《正常4.5-10》 淋巴细胞比率11.3《20-40》 中值细胞比率0.8《3-8》
中性细胞比率 87.9《50-70》 中性细胞数21.9《2-7》红细胞6.1《4-5.5》
骨髓细胞学形态描述:
粒系:
M:增生活跃 早幼粒以下各期粒细胞均见,晚幼粒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值偏高,中...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1374
20
摘要:两位获奖者还指出,这项研究也得益于两个因素:中外学术交流和对中医宝库的
发掘。现在需要不断发掘民间验方的有效成分,用现代科学法研究其机制,
说清楚道理,使其更加规范化。
注:这就是中医西医其实没什么严格分界的最好诠释。关键是知其所以然,姓中姓西不
是关键。
btw:中医,西医,有严格的定义么?
=================
由于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创性成果及开发全新疗法,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6日在美国领取了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
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两位科学家将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与西药结合起来的"上海方案"用于治疗白血
病,这种联合疗法目前是全世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疗法。
"圣捷尔吉奖奖励的是癌症研究方面的突破,这种突破是使新的癌症疗法成为可能
的突破;是给千百万人带来癌症可以治愈的希望的突破,"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主席富
兰克林·萧伯瑞在颁奖仪式上说,"两位科学家取得的正是这样的突破。"
陈竺表示,癌症预防、控制和治疗是一个充满挑战、急需研究前沿取得突破的领域
,攻克白血病一直是他的梦想,获奖是团队合作以及...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17
21
搭车zz 原来RY的最大私货是为了泄私愤---冲着陈竺当权者去的 from cchere
开始仅仅看了"RY写的导致土奶奶得美国诺奖的博文"前面的青蒿素部分,和前面对文革
的泄私愤;
后面介绍张亭栋的AS2O3治疗白血病的原始文献引用,我仔细看了才知道RY是冲着陈竺当
权者去的.
"但几乎所有英文文献作者似乎都不知道张亭栋的关键作用" --- 暗示陈竺在1996年英
文"血液"文章里对张亭栋以前的工作引用不当.
"1998年,在《中西医结合杂志》,陈国强、陈赛娟、王振义、陈竺在专题笔谈中介绍
“自70年代初期,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三氧化二砷(
简称氧化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有效。近两年来,我们与哈医大合作,应
用氧化砷注射液治疗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常规化疗药物耐用的APL复发病人”,
肯定了哈医大的工作。
但几乎所有英文文献作者似乎都不知道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引用的文献不提他的名字。
而且,几乎所有英文文献并不知道张亭栋早在1973年到1979年就已经发表论文,报道他
们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作用。很多英文文献,包括国内学者在国外发表...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92
2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晓东王的MLKL终于出来了~
一个点击率上万的哗众取宠的帖子就拿出来献丑,给诺奖爹当过driver就来BSO,被人
当做奴隶发过废纸就到处叫嚣,看来小弟你真是退化成猴子了。。。
你竟然也熟悉钮经义,张昌绍,汤飞凡,王振义,屠呦呦这些伟大的科研人员。看来你
也不是一般的猴子。既然你认为科学家不应该是做工程师的思维,那就给你深入地讲讲
这几个值得敬佩的人的贡献吧:
钮经义,1966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回去科普一下,这个贡献至少
得加上龚岳亭,邹承鲁,季爱雪,汪猷还有几十个其他的科学家吧)你再睁大眼睛看得
远一点清楚一点: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等1922年首次成功提取到了胰岛素,
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Frederick Sanger首次阐明了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钮
经义,龚岳亭,邹承鲁,季爱雪,汪猷还有几十个其他的科学家完成了伟大的化学合成
。哪些是工程师?哪些是科学家?都做出过不朽的贡献,有区别吗?
张昌绍,跟John H Gaddum(1900-1965)研究神经药理与肾上腺素能传递。1940年代中
期Ulf von Euler搞定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的化学递质...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28
23
发现三氧化二砷的
历史极其启示

原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主任 张 鹏
近日拜读了饶毅,黎润红,张大庆所著“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一文, 决定补充一些细
节,以资参考.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张亭栋主任所做的早期
贡献, 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仅阐述一下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是如何最终确认了三氧化二
砷的疗效。
1971年3月, 哈医大一院韩太云药师(已故),根据荣秀成药师(原在黑龙江省医院,
当时下放在林甸县)收集的民间验方:中药砒石(成份为三氧化二砷As2O3)和轻粉(
成份为氯化亚汞HgCl)合用能治疗“瘰疬”和“毒瘤”,直接取化学试剂As2O3和HgCl
研究制成合剂“癌灵1号注射液”,又称“713注射液”.
1972年,哈医大一院普通内科(普内)血液组(现在的血液内科前身)应用“癌灵1号
”(As2O3+HgCl)于临床,由于泛泛地用于各型(当时尚无亚...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28
24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发现三氧化二砷的历史(转)

发现三氧化二砷的
历史极其启示
原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主任 张 鹏
近日拜读了饶毅,黎润红,张大庆所著“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一文, 决定补充一些细
节,以资参考.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张亭栋主任所做的早期
贡献, 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仅阐述一下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是如何最终确认了三氧化二
砷的疗效。
1971年3月, 哈医大一院韩太云药师(已故),根据荣秀成药师(原在黑龙江省医院,
当时下放在林甸县)收集的民间验方:中药砒石(成份为三氧化二砷As2O3)和轻粉(
成份为氯化亚汞HgCl)合用能治疗“瘰疬”和“毒瘤”,直接取化学试剂As2O3和HgCl
研究制成合剂“癌灵1号注射液”,又称“713注射液”.
1972年,哈医大一院普通内科(普内)血液组(现在的血液内科前身)应用“癌灵1号
”(As2O3+HgCl)于临床,由于泛泛地用于各型...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28
2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发现三氧化二砷的历史极其启示
发现三氧化二砷的
历史极其启示
原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主任 张 鹏
近日拜读了饶毅,黎润红,张大庆所著“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一文, 决定补充一些细
节,以资参考.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张亭栋主任所做的早期
贡献, 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仅阐述一下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是如何最终确认了三氧化二
砷的疗效。
1971年3月, 哈医大一院韩太云药师(已故),根据荣秀成药师(原在黑龙江省医院,
当时下放在林甸县)收集的民间验方:中药砒石(成份为三氧化二砷As2O3)和轻粉(
成份为氯化亚汞HgCl)合用能治疗“瘰疬”和“毒瘤”,直接取化学试剂As2O3和HgCl
研究制成合剂“癌灵1号注射液”,又称“713注射液”.
1972年,哈医大一院普通内科(普内)血液组(现在的血液内科前身)应用“癌灵1号
”(As2O3+HgCl)于临床,由于泛泛地用于各型(当时尚无亚型的分类)白血病的治疗
,未...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6302
26
来自主题: Chicago版 - 芝加哥中医推荐
FOWLER液到底是怎么治疗白血病的我现在查不出来:
但是,下面这篇文章是饶毅关于张亭栋的:
砒霜是家喻户晓、人人谈之色变的剧毒物,殊不知它还是一味古老的中药。西方医学界
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承认和推广。
然而,来自中国的科学家通过提取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并制成注射剂,通过静脉注
射治疗白血病,成为中医药现代化里程碑式的杰出成果。
张亭栋无疑是这一伟大成就中一位奠基式的人物。而他毕生追求的起点要源于一个民间
秘方。
早在1971年民间就相传一个由中药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蜍等配制而成的秘方,
据说可以治疗淋巴结核。这一“药方”一度曾吸引众多的患者前往求治。随后,张亭栋
把这个方子带回医院,领着哈尔滨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的同事开始了长期艰苦的
研究。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原委,张亭栋开始其一生唯一的追求。
1972年后,张亭栋将研究方向锁定了白血病研究,而不是不加选择地研究各类疾病。首
先他从分析砒霜、青粉、蟾酥的毒副作用入手,对这三种中药分别在临床上进行了对照。
起初是动物实验,成功后之后张亭栋就开始在人体上进行试验,在使用中发生了一些鲜
为人知的副作用,虽然血像有...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18290
27
read the god damned link before you say anything stupid:
1878年,美国波士顿城市医院的医生最早报道砒霜具有抗白血病的效果。它
是从福勒溶液在用于两个血相正常病人和一个白血病病人时发现白细胞数量减少
而获得的。20世纪30年代,随着砒霜在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中的良好
疗效,使得砒霜的药用价值声名大振。1957年,医学界首次描述了急性早幼粒细
胞白血病。以后陆续建立了对这种疾病的缓解诱导疗法、后缓解疗法、化学疗法
(如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其它药物疗法(如全反式维甲酸)、支持自身免疫
功能的生物疗法、骨髓移植疗法、干细胞移植疗法。1992年到1997年,有中国医
生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了三篇关于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
得成功的论文。累计报道的成功病例有104例之多。中国人发明的这个疗法已经
被简称为“砷疗法”,目前列在“其它药物疗法”一类。据美国、英国、意大利、
伊朗、印度等国家的医生临床对比试验验证,“砷疗法”是当前已知的治疗急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法中最独特、也最好的一种疗法。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既
z*h
发帖数: 773
28
答饶毅教授
李连达 李贻奎
饶教授对“中国人的骄傲”,提出不同看法,回答如下:
一、本文是对我国专家的杰出贡献表示祝贺,不是评功摆好,论功行赏,因而
未将所有专家的贡献一一介绍,并非有意“埋没”哪位专家。
二、谁是“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最大功臣?”饶教授提出大量文献,指出张
亭栋教授在1972年用“癌灵”治疗白血病,第一篇论文发表在1973年,第二篇发表在
1979年,“可以说到1979年张亭栋和不同的同事合作发表的论文,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
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充分肯定张亭栋
是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最大功臣”。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血液病专家周霭祥教授就用青黄散(青黛、雄黄)治
疗白血病,并报告青黄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完全缓解,长期存活达20年。
其后国内很多报告青黄散治疗白血病有效。古代医书《景岳全书》、《世医得效方》及
《奇效良方》中都记载有青黄散。此外,颜德馨教授在1964年报告《中药“55”治疗白
血病疗效的初步观察》,治疗急性、慢性白血病26例,“55”...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241
29
看看这篇文章,这是屠呦呦的同事李连达院士写的,清清楚楚的写明在张廷栋之前,就
有人提出用砒霜治疗白血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650835.html
答饶毅教授
李连达 李贻奎
饶教授对“中国人的骄傲”,提出不同看法,回答如下:
一、本文是对我国专家的杰出贡献表示祝贺,不是评功摆好,论功行赏,因而
未将所有专家的贡献一一介绍,并非有意“埋没”哪位专家。
二、谁是“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最大功臣?”饶教授提出大量文献,指出张
亭栋教授在1972年用“癌灵”治疗白血病,第一篇论文发表在1973年,第二篇发表在
1979年,“可以说到1979年张亭栋和不同的同事合作发表的论文,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
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充分肯定张亭栋
是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最大功臣”。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血液病专家周霭祥教授就用青黄散(青黛、雄黄)治
疗白血病,并报告青黄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完全缓解,长期存活达20年。
其后国内很多报...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241
30
看看这篇文章,这是屠呦呦的同事李连达院士写的,清清楚楚的写明在张廷栋之前,就
有人提出用砒霜治疗白血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650835.html
答饶毅教授
李连达 李贻奎
饶教授对“中国人的骄傲”,提出不同看法,回答如下:
一、本文是对我国专家的杰出贡献表示祝贺,不是评功摆好,论功行赏,因而
未将所有专家的贡献一一介绍,并非有意“埋没”哪位专家。
二、谁是“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最大功臣?”饶教授提出大量文献,指出张
亭栋教授在1972年用“癌灵”治疗白血病,第一篇论文发表在1973年,第二篇发表在
1979年,“可以说到1979年张亭栋和不同的同事合作发表的论文,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
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充分肯定张亭栋
是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最大功臣”。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血液病专家周霭祥教授就用青黄散(青黛、雄黄)治
疗白血病,并报告青黄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完全缓解,长期存活达20年。
其后国内很多报...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2382
31
这是令人惊奇的发现
破案要根据线索顺藤摸瓜,治病则要根据病因对症施药。有了研究方向,但从何处
着手?陈国强和他的同事们做了多方调查,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得知:在“文革”期间
,东北有一些老中医根据传统的以毒攻毒理论坚持尝试用砒霜治疗肿瘤病人,并保留了
大量的第一手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研究,发现在当时治疗的32例病人中,有28例能
够得到完全缓解。这说明砒霜疗法可能对一种亚型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
有效的。
但是,当时老中医的药方中有砒霜、蟾酥等好几味药,且是通过口服或煎服的方法
来治疗的。这就需要从三个方面来验证一些尚待进一步证实的疑难:
第一,陈国强首先要证明传统的中医土方中,对白血病治疗起作用的是否只是砒霜
。最终这个假设得到了实验确认。
第二,按常理一个正常体重的人,服用50毫克砒霜就可致死。但经对病变白细胞的
体外培养及药理试验后研究人员发现,在人体正常体温 37℃的时候,病变白细胞在遇
到砒霜后开始萎缩死亡,更确切地说像是自杀。但人体正常的白细胞却不受影响。这样
,随着正常白细胞7天的正常代谢期,白血病病人的病情就得到了临床缓解。根据这一
试验结果,陈国强在临床试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北大才女《卖米》写哭整个朋友圈,但你们知道她是怎样一个人吗?
点击:429 作者:如梦飞花 来源:东篱社 发布时间:2018-05-30 14:17:59
1.webp (11).jpg
前几天,整个朋友圈都在为一篇文章潸然泪下——《卖米》。
总以为《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只存在于那个年代的课本里。却想不到,竟是张培祥—
—一个出生于1979年的北大女生的整个少年。
她脚下那段担着大米踉跄走过十几里的赶集路,起先是贫穷通往活着的路,后来是乡间
通往城市的路,最后是人间通往天堂的路。
她拥有贫困,也拥有非凡的才华。她是北大BBS上著名的“飞花”,著有《大话红楼》
及其他翻译作品近百万字,那篇曾获得北京大学首届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的《卖米
》,只是她书写的诸多文章中的一篇。她因白血病逝于非典那一年,年仅24岁。
正如网友评价:有的人,活着,就已经筋疲力尽。那么,祈愿她在去的那条路上如轻风
飞燕,没有贫苦,没有重担,只有一朵自在飞花永驻芳华!
张培祥,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人生——
1.webp (12).jpg
文|无名
2004年6月,权威文学杂志《当代》署名“飞花“发表了张培祥... 阅读全帖
L*****C
发帖数: 157
3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与饶毅教授再商榷 (ZT)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661269.html
与饶毅教授再商榷
李连达,李贻奎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APL)是我国科学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在国内外产
生重大影响。但是有关张亭栋教授个人贡献的评价,尚有疑问,需要商榷。
一、张教授的两大贡献:1)首先确认三氧化二砷是“癌灵一号”注射液的有
效成分;2)首先确认三氧化二砷是治疗早幼粒白血病(APL)的有效药。但未说明他是
如何确定的。
张教授1979年临床报告55例白血病,单用“癌灵一号”者23例,用“癌灵一号
”加其他中药及西药(化疗药)的32例,根据这些病例首先确认三氧化二砷是“癌灵一
号”的有效成分,并对APL有效。“癌灵一号”是多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又有半数以上
病例加用其他中药及西药(化疗药),从多种药物治疗的效果中确定某一成分是有效成
分,十分困难。必须做两方面研究工作:1)拆方比较药理学实验研究,设5个组;①癌
灵一号组,②三氧化二砷组,③轻粉组,④其他中药组,⑤西药(化药组),研究结果
须证实①、②两组疗效相当,其他三组无效或...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17995
34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NIH钱多了不少了,是福是祸?
有些种类的肿瘤,大部分就是由一个driver mutation引起的,好的例子有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的 BCR—ABL 融合基因,有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PML-RARA 。这两种白血病都不
是罕见病,而在这两种突变被发现后,对应的靶向抑制药物随后被研发出来,有这两种
突变的患者从之前的绝大部分5年内死亡变成了绝大部分能被治愈,这就是靶向药物进
行个体化治疗的威力。现在的一个主流工作就是寻找更多这样的突变,这个工作可以从
遗传技术入手,也可以从蛋白的功能,机制入手,也可以从突变的抑制方法入手。
另一个个体化医疗的临床应用是疾病的早期诊断。打个比方,有一些肿瘤突变虽然没有
什么好的药物,但是在正常细胞里不会出现,是很好的肿瘤marker。而肿瘤细胞总有一
部分会死亡,DNA会被释放到血液中,那么这个时候,比如说拿这个表现还完全正常的
人的血液,甚至唾液(唾液中相当一部分成分直接来自血液),抽取DNA进行测序,发
现有这种突变DNA,那么就可以预警此人很可能已经有恶性肿瘤。大家应该都知道,早
期和晚期的恶性肿瘤可以说预后有天壤之别。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也许就是几年之后,
这样的检查手段就会极度的普...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17995
35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NIH钱多了不少了,是福是祸?
有些种类的肿瘤,大部分就是由一个driver mutation引起的,好的例子有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的 BCR—ABL 融合基因,有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PML-RARA 。这两种白血病都不
是罕见病,而在这两种突变被发现后,对应的靶向抑制药物随后被研发出来,有这两种
突变的患者从之前的绝大部分5年内死亡变成了绝大部分能被治愈,这就是靶向药物进
行个体化治疗的威力。现在的一个主流工作就是寻找更多这样的突变,这个工作可以从
遗传技术入手,也可以从蛋白的功能,机制入手,也可以从突变的抑制方法入手。
另一个个体化医疗的临床应用是疾病的早期诊断。打个比方,有一些肿瘤突变虽然没有
什么好的药物,但是在正常细胞里不会出现,是很好的肿瘤marker。而肿瘤细胞总有一
部分会死亡,DNA会被释放到血液中,那么这个时候,比如说拿这个表现还完全正常的
人的血液,甚至唾液(唾液中相当一部分成分直接来自血液),抽取DNA进行测序,发
现有这种突变DNA,那么就可以预警此人很可能已经有恶性肿瘤。大家应该都知道,早
期和晚期的恶性肿瘤可以说预后有天壤之别。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也许就是几年之后,
这样的检查手段就会极度的普...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6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无标题]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卖米》作者、北大才女张培祥的短暂一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30 01:23:20 2018, 美东)
文|无名
2004年6月,权威文学杂志《当代》署名“飞花“发表了张培祥的纪实长文《卖米》,
随后被《读者》、《新华文摘》转摘,一度引起轰动。
《当代》的编者手记有这样一句话:“面对现实的苦难,这个年纪轻轻的作者,态度是
朴实的,从容的,甚至是面带微笑的,平淡中有一种只有经典的现实主义才有的力量。
如果飞花还活着,那将有多少期待啊!”
彼时,张培祥去世已一年。虽然文章刊登时没有注明作者的出生地,但我们猜测她可能
是醴陵女陔,并产生寻访她家乡的想法。
也正是这一番寻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卖米》作者及其父母为了生存所历的艰辛,
也更深切了解了中国农民现实的生存状态。
飞花(张培祥)的家就在醴陵市原转步乡筱溪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种田人,生出女
儿时他们并不知道,她日后会成为北大的高材生,并且只能活24年,而这24年竟然能做
出许多人一...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324
37
http://news.sohu.com/s2011/kejidahui/
中新网1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会。中国科学
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
2010年度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他们颁奖。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介绍,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河北徐水人。1945年毕业
于国立西北工
学院,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密苏里矿冶学院硕士学位,1952年获欧特丹大学博士
学位。1994
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名誉所长、研
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高温合金开拓
者之一,发展
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
,可用作耐
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多次参加或主持制订我国有关
冶金材料、材
料科学、新材料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重
大科学工程的
立...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3778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能废掉中医的一个重要理由
1。你看有多少中药?有多少中药方剂?有多少历史纪录?一共发现了:砒霜,黄连素
,青蒿素(硬拗也算吧)。。。还有啥?
2。张亭栋的发现完全遵循现代医学程序。即使如此也是到后来,根据现代医学对白血
病通过病理分型之后,才发现砒霜仅仅对急性早幼粒有效。
3。即使如此,砒霜也一样要做临床对比,才能确定疗效。这是现代医学的方法,不是
老中医的医案法。
4。伟大的阴阳八卦理论,据此无法正确推断出第二种有效的癌症治疗药物。
所以中医有贡献啊,过去几千年,发现了三个药,还不错啦
T*R
发帖数: 36302
39
饶毅:我国今天的新药创新超过了1970年代吗?
原创 2016-10-31 饶毅 知识分子
摘要:
药物对人民健康很重要,药物工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分。中国的药物工业尚
未赶上人口大国的需求。为了避免对近年国产药物的宣传和认知失之偏颇,需要总结经
验、清醒地认识不足、发现真正的潜力,积极寻找未来发展的对策。
撰文 | 饶毅(《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责编 | 李晓明
● ● ●

我国今天的新药创新超过1970年代了吗?我的回答是:No and Yes。“No”是因为已上
市、被广为宣传的药物之创新程度并未明显超过我国1970年代的水平。“Yes”是因为
我国医药人才增加、研究和研发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在默默推进的研发药物中,
也许有创新程度很高的工作。
药物原创程度:1920至1980年代可圈可点的例子
中国药物的现代研究,从学习现代科学的化学、药学和医学,引进现代药物分析、合成
,包括分析中草药化学成分,合成国外发明的重要药物,如工业化生产抗生素,等等,
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建立了我国药物工业体系。这一过程中,学习、
引进和消化为...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3249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科技爆发不应归功于习
饶毅是和蔡元培,陈独秀一样对中国有极其深刻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2016-10-31 14:52:50 来源: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 饶毅
药物
当今我国药物开发水平是否超过上世纪70年代?既不是,也是。说不是,缘于如今上市的
药物、已经被广为宣传的药物,其创新程度并没有达到我国1970年代的水平;说是,则是
因为我国医药人才增加、研究和研发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在默默推进的研发工作
中,可能有创新程度很高的药物。
实际上,在药物研究历史上,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我们有可圈可点的工作成就;
但如今,我们的药物工业并没有满足人口大国的需求。其原因深究起来,还是新药创新能
力不足。
上世纪70年代药物原创的圈点
1923年至1925年,我国著名药理学家陈克恢博士在北平协和医学院工作的两年期间,发现
麻黄素的药理作用,虽然其化学分子是日本科学家从中药中提取的,但其正确的药理作用
却是陈克恢发现的。药理作用直接影响其临床应用,陈克恢的原创性为全世界药理学界
公认,甚至超过了他以后在美国礼来药厂作为主要科学家、在美国药理毒理学会任理事
长的工作。迄今,麻黄...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3249
41
2016-10-31 14:52:50 来源: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 饶毅
药物
当今我国药物开发水平是否超过上世纪70年代?既不是,也是。说不是,缘于如今上市的
药物、已经被广为宣传的药物,其创新程度并没有达到我国1970年代的水平;说是,则是
因为我国医药人才增加、研究和研发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在默默推进的研发工作
中,可能有创新程度很高的药物。
实际上,在药物研究历史上,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我们有可圈可点的工作成就;
但如今,我们的药物工业并没有满足人口大国的需求。其原因深究起来,还是新药创新能
力不足。
上世纪70年代药物原创的圈点
1923年至1925年,我国著名药理学家陈克恢博士在北平协和医学院工作的两年期间,发现
麻黄素的药理作用,虽然其化学分子是日本科学家从中药中提取的,但其正确的药理作用
却是陈克恢发现的。药理作用直接影响其临床应用,陈克恢的原创性为全世界药理学界
公认,甚至超过了他以后在美国礼来药厂作为主要科学家、在美国药理毒理学会任理事
长的工作。迄今,麻黄素及其衍生物还在全世界继续应用。
1941年至1948年,我国药理学家张昌绍...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0034
42
继屠呦呦之后,我国这5位科学家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诺贝尔奖是全球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科研奖项,无数科研工作者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
毕生最高荣誉,同时,获得多少诺贝尔奖,也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重要标
准。在科研领域,医学研究一直都非常热门,因为医学的发展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
10月7日,2019年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正式公布,来自美国的威廉·乔治·凯林、
格雷格·塞门扎和来自英国的彼得·拉特克利夫获得此项大奖。2015年,我国著名药学
家屠呦呦已经为我国夺得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那么,现在我国还有哪些科学家最有可
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呢?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重点介绍五位。
一、张亭栋
张亭栋是我国著名的血液病学专家,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同屠呦呦一样,他也没有
留过学。很多人都知道,白血病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而张亭栋就一直从事白血
病的治疗研究。我国民间一直流传有秘方可以治疗白血病,张亭栋经过研究发现,我国
的秘方的确对治疗白血病有效,但有效的成分主要是砒霜(三氧化二砷),后来,经过
多年系统、科学地研究和临床试验,张亭栋证明了这一结论,显然,他的研究为全世界
的白...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17995
43
进展是不大,不过话说绝对了就显得不专业了
target therapy 治疗黑色素瘤,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比起以前还是不错的
早幼粒的诱导分化也算是造福了不少患者,而且很多达到了根治
并不是你说的光是针对个快速分化
T*R
发帖数: 36302
44
来自主题: Chicago版 - 芝加哥中医推荐
比如上面举到的白血病,早幼粒白血病的治疗可以说是中医对癌症治疗的一大贡献。
中医的砒霜疗法,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证明。
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长,就是靠这一研究上位的。
z******n
发帖数: 397
45
我们曾对56名早幼粒白血病复发患者使用口服砒霜治理,其中98%获得痊愈,由于可长
期服用,患者5年存活率达70%
谁能解释一下这段话啊?没看明白
s*****e
发帖数: 970
46
来自主题: SJTU版 - 陈竺夫妇一篇Science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
室4月9日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
胞性白血病(APL)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癌蛋白PML-RAR是砷剂治疗
APL的直接药物靶点。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直接与癌蛋白PML端的“锌指”结构中的半胱
氨酸结合,诱导蛋白质发生构象变化和多聚化,继而发生SUMO化、泛素化修饰而被蛋白
酶体降解。癌蛋白的降解最终导致白血病细胞走向分化和凋亡。使APL成为人类急性白
血病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临床治愈的成功范例。“这一成果丰富了APL靶向治疗的理论,
对于推动其它类型白血病和实体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两院院士张杰、陈亚珠、王恩多、陆道培、王振义、王红阳、丁健和有关方面领导
对此深感兴奋,专门到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向陈赛娟等科研人员表示祝贺。
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具有特征性的PML-RAR癌蛋白。APL曾
经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之一,很多患者在发病早期即死于严重出血而缺乏有效的
治疗方法。1985年,上海血研所王
y***i
发帖数: 11639
47
这么看陈竺这篇工作还是很了不起的。尤其还是国内做出来的。
h*****9
发帖数: 4028
48
第一句话是扯淡。
~~~~~~~~~~~~~~~~~~~~~
导读:治癌症,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以毒攻毒的说法,用小剂量的砒霜可治愈癌症。但
多少年以来,
K**********e
发帖数: 188
w**********9
发帖数: 242
50
good to know the mechanism.
APL is a terrible disease. You know what, APL can b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vitamin A.
Yes, Vitamin A. Cheap and safe.
I am interested in knowing which one is more beneficial and cost-saving to
patients, comparing treatments with vitamin A and arsenic trioxide in APL
patients.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