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 发帖数: 610 | 1 5不光只有京剧,还有昆剧/河北梆子/评剧/晋剧/秦腔/黄梅戏/越剧/粤剧/川剧/傩戏。
。。。。。。。 |
|
c****9 发帖数: 942 | 2 我只看地方戏剧, 如豫剧, 昆剧, 京韵大鼓, 还有花鼓戏, 其他这些都是垃圾 |
|
n*****m 发帖数: 869 | 3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名人,还有长长的一串
http://bbs.book.ifeng.com/viewthread.php?tid=4626846
人 名 职务或职业 死亡日期
1. 邓拓 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 吴晗 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3. 范长江 名记者,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4. 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5. 上官云珠 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6. 容国团 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 1968.6.20 北京龙潭湖畔槐树上吊自杀
7. 姜永宁 乒乓球国手 1968.5.16 在拘留室上吊自杀
8. 傅其芳 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1968.4.16. 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而死
9. 熊十力 国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
10.顾圣婴 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
11.严凤英 著名黄梅戏演员 196... 阅读全帖 |
|
b*********g 发帖数: 1172 | 4 曲调优美,唱得动听.还有女角真是说得好听极了,最能表达感情了!而且历史悠久有文化.
真是很难理解为何那没有几年历史的破京剧能大行其道.
且看各剧种的历史年头.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
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
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
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
、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
开始盛行。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隋,表演载歌载舞,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代表作《十
五贯》《红霞》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
。194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女演员对越剧的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与昆
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代表作《红楼梦》《梁山... 阅读全帖 |
|
a**********t 发帖数: 9684 | 5 好吧,不过中国古典音乐也是很有造诣的,琵琶、二胡、古琴,渔舟唱晚阳关三叠什么
的,各种古典戏曲比如昆剧京剧越剧,现代有梁祝这样在古典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作品,
也不能说不自成一家 |
|
wh 发帖数: 141625 | 6 噢对的对的,你去看戏啊?有没有见到大牌名角? 我见过尚长荣和昆剧的岳美缇计镇华
。不过我真不喜欢计镇华演的牡丹亭里的柳梦梅,很油滑。
的? |
|
wh 发帖数: 141625 | 7 噢对的,应该是蔡正仁。
我不知道巾生是啥,官生是啥。武生?他给我感觉就是很油滑。
噢。那梁谷音还在上昆?华文漪在美国干嘛呢?
嗯,我回头去找找张继青的牡丹亭。不过我可能听不出什么区别。对了昆剧是从昆山发
源的吗?听口音不像江南啊,倒像京剧之类。 |
|
|
x***n 发帖数: 10764 | 9 拍戏太有这戏剧感不是太作了么?这么喜欢莎士比亚感那去看昆剧吧… |
|
b*s 发帖数: 82482 | 10 没有戏剧感你排啥戏阿,成天鸡毛蒜皮过日子去,看啥电影电视啊?票还都不便宜……
拍戏太有这戏剧感不是太作了么?这么喜欢莎士比亚感那去看昆剧吧… |
|
j******n 发帖数: 1568 | 11 日本馆太让人失望了。居然没有苍井老师的表演。
日本馆:可以观看“昆剧和能剧”的完美结合
这是日本参加海外世博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日本馆包观宛若卧着的一条紫色的
蚕,在场馆征名活动中,中国女性提出的“紫蚕岛”最终被选中。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
的舞台剧导演荣念曾和佐藤信将携手合作,为观众献上中日两国的传统戏剧———的完
美结合。从日本馆的命名到场馆的展示内容,无不昭示着中日友好的传统的愿景。 |
|
w***w 发帖数: 6301 | 12 我请大家作个选择题:
以下选择中请挑出哪几个不属于文学?
能挑出5个就算合格。
能挑出10个就算高手。
1.散文
2.诗歌。
3.报告文学。
4.戏剧。
5.歌剧。
6.剧本。
7.民间传說。
8.寓言。
9.笔記小說。
10.野史。
11.童話。
12.对联。
13.笑話。
14.史传。
15.賦。
16.駢文。
17.小品文。
18.文学批評。
19.有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遊游戏与动漫。
20.元曲。
21.京剧。
22.昆剧。
23.笔记。
24.书信
25.遊记。
26.随笔。
27.应用文。
28.八股文。
29.打油詩
30.鬼故
31.绕口令
32.諺語
33.迷語
34.歇後語
35.民歌。
36.民谣。
37.儿童图画书。
38.儿歌。 |
|
|
|
|
m******1 发帖数: 19713 | 16 呵呵,昆剧《活捉三郎》里阎惜蛟和张三郎的云雨之欢非常火爆啊,既风骚又古雅,比
低俗的A片儿可好看多了,有性冷淡的可以两口子一起看看。lol |
|
c*****g 发帖数: 1856 | 17 昆 曲 简 介
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剧,
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
渊源与发展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和
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推动了他的发展,
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居住在太仓的魏
良辅总结北曲演唱的艺术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
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
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这时的昆腔也只是清唱,
闲雅整肃、清俊温润。
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
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
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
习昆腔者日益增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
为明代四大声腔。万历末,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
“官腔”。
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末,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剧作家的新
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
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
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 |
|
l******n 发帖数: 2631 | 18 hehe,颇似丰子恺杨柳燕子桃花。
十年前第一届昆剧节上有人坐园子门口往绢扇上画兰花,我买了两三把,现在还在
案头放着。 |
|
l******n 发帖数: 2631 | 19 老的说退了退了,偶尔也还唱唱吧,要是有缘就能看到。
中年那批,也还常有折子和个人专场。
小的俺看得很少了,俺出来十年廖难得回去张望张望~~
上昆俺不是很熟,除了昆剧节上看到华文漪啊啥的,多半看的是碟,不过九月底要
来两个人,演三个折子,细细。 |
|
|
R*****g 发帖数: 682 | 21 文人情趣,也是个大家喜欢的话题。其所以如此,或缘好奇探“秘”,或欲“求其
友声”,也种种不一。这方面我倒不是不想谈一谈,但总嘀咕——先得够个文人,才有
资格谈自己的情趣。
文人情趣,也是个大家喜欢的话题。其所以如此,或缘好奇探“秘”,或欲“求其
友声”,也种种不一。这方面我倒不是不想谈一谈,但总嘀咕——先得够个文人,才有
资格谈自己的情趣,而文人者,并非与一般知识分子乃至作家之群是同义词的,自己原
不够个文人,又何必妄谈情趣?因此久未落笔。
友人有善诙谐者,向我说道,你就作为一名“准文人”、“候补文人”甚至“冒牌
文人”也好,何必认真“鉴定”?就来谈谈嘛。经他一鼓舞,我的勇气果然“大幅度增
升”了。
我这人兴趣广,嗜好杂,条理乱,不谈时倒不以为意,一谈时方知大不简单。虽不
比“一部二十四史”,却也不知从何说起才是。
古文人似乎离不开琴棋书画,被人视为雅事,但雅过了分儿,已变为“俗套”了,
一提起真觉太“酸”。我看还不如书剑二事,就无那段俗气味儿。老杜的名句“检书烧
烛短,看剑引杯长”,真写得好!又古时书生,常说是“书剑飘零”——就是飘零也显
得那么风流潇洒,定非俗物。
因此,窃慕于剑。...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1842 | 22 实际上,侯公子并未出家,在做前朝遗民还是出仕新朝的两难抉择间徘徊犹豫,早早抑
郁而终,年仅37岁。 他的文集自题为《壮悔堂》,壮年就悔恨,两字诉尽平生。
欧阳予倩的剧本,是侯方域归顺了新朝,来接香君,结局是撕扇绝情。 估计是这个改
编的话剧和电影太深入人心,前些年白先勇的《青春版 桃花扇 1699》忠实于原著演出
时,我清楚地听到周围的观众小声嘀咕,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好不容易重逢了,怎么
都出家了?。。。还有人说不是当官了,分手了嘛?
白先勇的昆剧,毕竟是个青春版,那些十几岁的孩子,演牡丹亭是一等一的好,桃花扇
,却是差了。 |
|
f****n 发帖数: 4615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iangsu 讨论区 】
【 原文由 nun 所发表 】
******************************************************************
昆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由宋元南戏到金院本、元杂剧、逐渐推进衍变。元末农民起义,
推翻了蒙古贵族的封建统治之后,广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摆脱了民
族歧视的枷锁,生产有所恢复,商业渐趋发展。此时中国的戏剧也相应地发
生了巨大变化,形成“北剧”(元杂剧)没落,”南戏”复兴的现象。
当时南戏主要剧本是“传奇”,演唱传奇的声腔很多,其中最古老的是发源
于浙江海盐的声腔,它流行在嘉兴、湖州、温州、台州一带,万历间复传人
江西,流行地区较广的是弋阳腔,它分布在江西、南北二京、湖南、福建、
安徽、两广、云南、贵州等地,多结合各地的语言、音乐而有所衍变,余姚
腔流行于浙江绍兴,以及江苏的常州、镇江、扬州、徐州,安徽的贵池、太
湖等地。此外还有四平腔、义乌腔、乐平腔等,皆影响不大。
南戏复兴也有着一个过程,明初的贵族士大夫这些上层人士还以北曲为雅乐
正声,至于民间的广大群众则普遍爱好词调通俗 |
|
f****n 发帖数: 4615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iangsu 讨论区 】
【 原文由 nun 所发表 】
昆曲从晚明开始就经常在封建贵族及宫廷中演出,日益脱离人民,脱离现
实,形式主义的倾向日趋严重,到清代中叶便转入衰落时期。许多原来的
优点到一定阶段,便转化而成为缺点。昆曲的曲词以典雅美丽见长,但到
了乾嘉之世,曲词晦涩,大多数人不能理解。 昆曲的唱腔以悠扬宛转见
长,在它新起的时候,听者感觉回肠荡气,到后来节奏愈趋缓慢低沉,行
腔转调过于细密,大多数人不能欣赏。由于偏重曲词的欣赏,忽视作品的
内容,题材范围也日益狭小,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改进。到了十八世
纪后期,剧坛上出现了大家所熟知的“花部”与“雅部”之争,导致了昆
剧消衰的局面。
在康熙年间,在各地就已经蓬勃兴起了各种地方声腔,如京腔、秦腔、弋
阳腔、梆子腔、罗罗调、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即“花部”。“雅部”即
昆山腔。 花部诸腔,和被士大夫视为“雅乐”、目为“正音”的昆曲不
同,它们起自草野水泽,观众主要是普通民众,表演具有“其词直质、虽
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的特点。音乐上乱弹以板式变化
体的音乐结构取代了南北曲中以曲牌联套的音乐 |
|
n*n 发帖数: 456 | 25
那么多杜丽娘,始终觉得张最好,无论发音吐字,神色身段,她的最正,最
静,最美,最符合南昆的‘清柔宛折’。现场看过她几次,六十多的老太太
了,尽管发了福,嗓音也不如从前清丽,我若是那唱杜母的,却依然要叹:
“女孩儿长成,自有许多情态,且自由他。正是: 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
娘。”不过,到底岁月不饶人。白先勇是个有造化的,得以在她的艺术颠峰
一饱眼福耳福,我只好守着两张碟片发痴。惊梦,寻梦,痴梦,人称“张三
梦”,她年纪越大,‘痴梦’一折倒越演越醇厚,单就艺术造诣而言,甚至
盖过早年的‘游园惊梦’。
华文漪的调门确实有些偏高,也可以换个词说,华美,不过我老觉得唱杜丽
娘不是特别合适,太‘花’。可能我听惯了江苏省昆的戏,又跟着拍曲子,
心理上更是无比亲近,听上昆总体似乎有些不习惯----俞振飞除外。不过华
的扮相极好。那年苏州首届昆剧节上她和顾铁华演‘断桥’,一亮相,哗,
满座皆惊哪。那种端庄美丽,素服白裙中年龄仿佛不留痕迹。顺带一句,顾
是香港商界知名人士,因酷爱昆曲,拜俞老为师,据说唱念作派尽得俞派神
韵。与他配戏的也都是名角儿。凭心而论,半路出家的,修到他这份上也算
不易,要扮相有 |
|
M*****n 发帖数: 16729 | 26 第一张是送凤冠
嘴巴骂侬是嘴巴错
眼睛白侬是眼睛错
两只耳朵不肯听好话
两只耳朵也有错
千对万对是娘子对
千错万错是我错!
时 |
|
|
|
n*n 发帖数: 456 | 29 南京剧坛昆曲史略
吴新雷
昆曲现称昆剧,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而盛行于苏州。它起初称为昆山腔,与海盐腔、余
姚腔、弋阳腔、杭州腔并称为南戏五大声腔。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于洪武六年(13
73)召见昆山的老寿星周寿谊说:“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讴否?”这可以说是南京剧坛上昆
曲史的序幕。朱元璋特别欣赏南曲戏文《琵琶记》,“日令优人进演”。当时宫内设有教
坊司,是专掌乐舞戏曲的演出机构。又在秦淮河南岸建造“富乐院”,作为倡优聚居之处。
洪武十七年(1394),朱元璋“以海内太平,思欲与民偕乐”,乃下令建造了“金陵十六楼”
。如南市楼在斗门桥东北,醉仙楼在西关中街,来宾楼在聚宝门外西侧,都是歌舞、戏曲的
公演场所,这为南京剧坛的兴盛创造了有利条件。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或称“南都”,
仍保留中央六部和“南教坊司”,戏曲活动持续不断。正德十五年(1520)正月,明武宗朱厚
照南下金陵,迎春看戏,召见了南教坊司名伶顿仁和《绣襦记》传奇作者徐霖,并把两人带
去北京,使南北戏曲文化得到了交流。
南京是江南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南来北往的 |
|
n*n 发帖数: 456 | 30 悲歌一曲四座惊--“名票”袁寒云
么书仪
袁克文行二,是袁世凯使韩时,韩王所赠姬人金氏所生,克文在汉城出生前,世凯梦见韩
王送来一只花斑的,用锁链系着豹,跳跃踉跄,忽然扭断锁链,直奔内室生克文,所以世
凯赐克文字豹岑,抱存、寒云都是后来他的别署。
袁克文最喜彩串昆剧《千忠戮·惨睹》一曲,其唱“[倾怀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
,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
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时,慷慨激
昂,自为寒云之曲……
张伯驹(大收藏家,时任盐业银行董事兼总稽核)《春游纪梦》中说:“洪宪前岁,先父
寿日,项城命寒云来拜寿。时寒云从赵子敬学昆曲,已能登场,但不便演,介绍曲家演昆
曲三场,后为谭鑫培之京戏,时已深夜,座客皆倦,又对昆曲非知音者,乃忍睡提神,以
待谭剧。” 洪宪前岁的一九一五年,正是袁克文对戏曲最迷恋的时候,当时昆曲在京城
已是问津者少,坚持这种高雅审美趣味的人也已不是太多。在张伯驹父亲寿辰时连演三场
昆曲,纯粹是为了袁寒云的爱好,观客“忍睡提神”也是“陪看”的意思。
一九一五年, |
|
|
c****u 发帖数: 3277 | 32 小凤仙很端庄, 我还记得她那句太阳是血染红的话, hehe |
|
M*****n 发帖数: 16729 | 33 这个电影是少有的佳作。
嘿嘿,王心刚啊美男子。
已,
会儿
文化 |
|
M*****n 发帖数: 16729 | 34 可以下载。
我记得当年好像是朱逢博唱的。
李谷一不是原唱,而且她唱起来,不太像歌,象唱戏。
知
过
、 |
|
M*****n 发帖数: 16729 | 35 上次在网上看到一段用简谱记得越剧唱段,
是竺水招的柳毅传书里面的一段。
比一般的歌曲要复杂很多, 有许多滑音。
如
似
首
难 |
|
M*****n 发帖数: 16729 | 36 nun, 啥时候,你就露一手吧。
歌也好,戏也好,我都想听。
肖
的
。
得
的
委 |
|
r**i 发帖数: 2328 | 37 I am trying to follow her, hehe.
涯
喜
生
演
昆
兰
文
,
著
拓
统
》
五
子
,
著
,
"
昆
海
剧
届
外
均
方
部 |
|
|
a***n 发帖数: 1152 | 39 主要是原来的故事情节太莫名其妙了。
事情发展都丝毫不可理喻。 有那功夫改变还不如另写一个呐。 |
|
l******e 发帖数: 13 | 40 刚听了<牡丹亭>。头一次听昆曲,感觉这个剧种音乐优美,
唱词华丽,剧目多文学名著,真不是一般的高雅。
好
代
形
西
北
绍
剧
浒 |
|
i*******g 发帖数: 8 | 41 纽约昆曲社请到上海昆剧团著名艺术家计镇华于十月三日下午两点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Mi
ller Theatre演出全本《十五贯》,
计镇华简介:
计镇华先生为世界闻名的昆曲艺术表演家,上海昆剧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一九五
四年至一九六一年,在上海戏曲学校昆剧班追随昆曲艺术家郑传鉴、倪传钺习昆曲老生。
扮相清秀刚正,嗓音苍劲雄沉,表演重视内心体验,唱念音色,随人物感情予以变化,表
演精练、准确、真实、美观、传神,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代表作有《烂柯山》
、《钗头凤》、《长生殿.弹词》、《蔡文姬》等,还出演过电影及电视剧。曾赴世界各
地参加艺术节及文化交流演出、讲学、授艺。历年来,获得国内外各项戏剧大奖,包括中
国戏剧第四届梅花奖,第二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等。
For information: (718) 352-0070, (917) 880-6660 |
|
w*****n 发帖数: 937 | 42 查冬青昆剧社的网站 new events,www.wtrgreenkunqu.org
計鎮華, 劉異龍, 梁谷音,还有溫宇航等美国这边的。
訪鼠測字, 跪池, 掃松, 慘睹, 繡襦記∶蓮花, 蝴蝶夢 : 說親回話. |
|
|
I***d 发帖数: 1023 | 44 嗯,昆大班的这些人都有六十以上了,状态保持得真好。希望他们日后多教学生,多恢
复一些舞台上不太演的、但是传字辈的老师教过他们的戏。新编戏就别碰了,晚节要保
啊。呵呵。
上昆从去年开始给这批人做传承演出,挺好的。下一个该是张静娴了吧?哎,又想到华
文猗了,怪可惜的,心里总不能释然。
这批人早期的演出有没有VCD,我不确定啊。我觉得我看到的也都是起码壮年以后了吧
?其实上昆从90年代就开始去台湾演出了,演出录像在台湾都有发行,或者那个国家资
源网站上也有不少。另外就在当当网上可以买盘,不过寄到台湾可能运费比盘的价钱还
贵。 |
|
l***5 发帖数: 3433 | 45 呵呵
国家资源网站我去找找啊
谢谢 Iliad |
|
w*****n 发帖数: 937 | 46 下一个是张静娴啦,听说了巾生今世和丑行天下,蔡正仁的有没有,没注意到是否有下
载,现在好的大冠生真是少。 |
|
w*****n 发帖数: 937 | 47 提这新编戏就来气,有这资源金钱好好发掘恢复一下有价值的老剧目不是更好?其实也
不是完全反对新编戏,只是多数新编的质量太差了,很多是追求服饰舞美一些其他的东
西,缺了那种传统的韵味。前段时间达赖说cultural genocide,东方传统文化在西方
强势文化面前也是岌岌可危。
老一辈的,无论京昆,一两百出戏还是没问题的。现在即使继字辈的,昆大班的,也不
大会上百出吧,再年轻一点的有个三四十出就了不起了;再过个五十年,不知道会不会
就只剩那么几出了,牡丹亭,长生殿,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