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昆剧团
1 (共1页)
S********8
发帖数: 4466
1
来自主题: Xiqu版 - 元曲与昆曲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
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
,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
,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曲牌是昆曲中最基本的
演唱单位。全国共有300多种戏曲曲种,在音乐体系上分为两种:板腔体和曲牌体。绝
大多数剧种是板腔体,少数是曲牌体。而昆曲的曲牌体是最严谨的。据民国年间的曲学
大师吴梅统计南曲曲牌有4000多个,北曲曲牌有1000多。常用的也仅200多个。最流传
的南曲曲牌如《游 昆曲《玉簪记》园》中的【步步娇】,【皂罗袍】,【好姐姐】、
《琴挑》中的【懒画眉】,【朝元歌】。这两出戏也是用来为男女演员打基础的。故昆
曲中有女学《游园》,男学《琴挑》的说法。
北曲,"端正好","新水令","醉花荫","点绛唇","粉蝶儿","斗鹌鹑","一枝花","
集贤宾",等八套。昆曲中在应用曲牌时构成联套,(又称套数)通过联套的选用、调
剂、对比组成一个整本大戏的音乐和文学结构,基本上一出戏是一个套数。
曲...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456
2
来自主题: Xiqu版 - 几易其名看苏昆发展 ZZ
几易其名看苏昆发展
昆剧、苏剧、评弹一向被誉为苏州艺坛三朵花。
苏剧昆剧兼演的江苏省苏州昆剧团成立于一九五六年,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能够演出昆剧
的戏曲团体之一。她的前身是由民间剧团民锋苏剧团改建的苏州市苏剧团。在《十五贯》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掀起昆剧热潮的一九五六年,这个苏剧、昆剧兼演的剧团几乎
立即就改制成功,定名为江苏省苏昆剧团。
一九六○年初,因满足江苏省省会南京的演出需要,从苏州抽调部分人员,又有省戏曲学
校评弹班、目莲戏班的部分毕业生加入,组建了江苏省苏昆剧团南京分团,仍是苏剧、昆
剧兼演。与此同时,苏州母团以苏剧老演员以及苏、昆兼演的继字辈演员,加上新招的承
字辈学员,并苏州市戏曲学校苏昆班毕业生,于一九六○年底分为三个能够独立演出的分
团,一团以苏剧老演员为主专演苏剧,二、三团由青年演员及学员组成,苏昆兼演。
一九七二年南京团回到苏州,与原苏州团部分演员合并恢复江苏省苏昆剧团建制。一九七
七年原南京团大部分人员又调回南京筹建江苏省昆剧院,原苏州团大部分人员仍留在苏州
,剧团改名为江苏省苏剧团,但仍坚持苏剧昆剧兼学兼演的方针不变。及至一九八二年又
复名为江苏省
w*****n
发帖数: 937
3
毕业
三十年前,上海有两个青年剧团,一个是上海戏曲学校首届毕业的京、昆两个大班组成
的“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一个是上海戏剧学院历届毕业的高材生祝希娟、郑毓珠、焦
晃等组成的“上海青年话剧团”,是市委宣传部领导非常重视的两个青年团。那时从领
导到社会上都把这两个团看成掌上明珠。
为了我们毕业后的去向,研究过好几个方案,原打算在戏曲学校成立一个如同中国
戏校一样的实验剧团,以昆剧为主,因那时上海没有昆剧团,同时把京剧班归到上海京
剧院去。最后决定把京、昆两班毕业生放在一起组成两个演出队,名曰“上海青年京昆
剧团”。
青年京昆剧团毕业公演一炮打响,随即就筹划着去香港演出。
当时因中国京剧院四团的青年演员拍摄的《杨门女将》电影在香港、东南亚红极一
时,中央和市委宣传部决定上海也排《杨门女将》、《白蛇传》到香港去演出,展示我
们不论北京还是上海都是人才济济。当然也正好为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成立作舆论准备。
《白蛇传》是我们毕业公演的剧目,也是校长们苦心策划的一种新的演出形式,为
了展示人材,演员分场饰演。“游湖”到“酒变”由华文漪扮白娘子、梁谷音扮小青,
我扮许仙,“盗草”
i***s
发帖数: 39120
4
不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如今,古装剧一直都是内地电视剧集的常青树。要知道,不是每一个演员都能完美的驾驭古装扮相的。今天,我们要说到的就是一位亦古亦今、温婉可人的优秀演员,她就是何晴。
其实何晴与著名的古装美人陈红时同时代的美女明星,但是和陈红相比,何晴身上的温婉气质更加出众。何晴从小久十分有表演的天赋,五岁时就已经是浙江当地文艺班十分有名气的小姑娘。而这样的天赋随着成长更在何晴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13岁时她就已经同时考上包括北京戏剧学院、浙江艺校和昆剧团三所著名艺校,最后选择了浙江昆剧团的何晴开始了自己的演员学习之路。
也正是因为在昆剧团的经历,帮助何晴在1983年的《少林俗家弟子》剧组的选拔中被选中。而出演这部剧,正式开启了何晴的演艺之路。在完成《少林俗家弟子》的拍摄准备回程的何晴,又在火车上被《西游记》的导演一眼相中,让她出演《西游戏》中的灵吉菩萨。不得不说,何晴似乎是命中注定要吃演员这碗饭,在火车上都有有此奇遇。
虽然已经开始陆续接拍一些影视剧集,但是因为多为配角,所以当时何晴还是娱乐圈名不见经传的新人。真正让人们对这个温婉美丽的女子有所印象的还是在何晴在《红楼梦》中的出演,...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5
古装剧一向是很多观众的心头好,而各种“古装第一美女”的评比也层出不穷,刘亦菲、杨幂、刘诗诗,还有新进的迪丽热巴,都以成功古装造型获得粉丝们的喜爱。可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说起第一古典美人,公认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何晴。
何晴的古典美靓丽清秀,气质又温柔恬静,她曾经出色地塑造了许多或贤淑可人顾盼生姿,或红颜多揣楚楚可人的银幕经典形象。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她是唯一演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女演员,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大名著美女代言人。
何晴,1964年1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衢州江山市,从小爱好文艺。13岁时,何晴同时考取了北京戏剧学院、浙江艺校和昆剧团三所院校,最终选择了浙江昆剧团学习昆曲,成为一名“候补演员”。1983年,香港三洋公司的华山导演一行来到浙江昆剧团,为电影《少林俗家弟子》找演员。何晴在台上练习时一眼就被华导演选中,在《少林俗家弟子》影片中饰演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女小琴,从此迈上了演艺道路。
1984年,何晴拍完《少林俗家弟子》后在北京火车站准备乘火车返回浙江,在火车上她遇到了电视剧《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和主演六小龄童,并选中她在《西游记》中扮演灵吉菩萨怜怜。
1988年,何晴被电影《红... 阅读全帖
l***5
发帖数: 3433
6
中国时报 2008.04.07
台湾昆剧迷又有好戏看! 庆祝中央大学三十九周年校庆,台湾昆剧团和中央大学共同推
出“美意娴情”2008昆剧名家汇演,新戏“西厢记.长亭送别”十八日在台全球首演,
结合中国前辈艺术家超强魅力和台湾昆剧团青年演员的活力,两岸昆剧名家要让“西厢
记.长亭送别”从台北红遍全球。
“美意娴情”2008昆剧名家汇演未演轰动,被视为台北春季艺文的戏曲强档。台湾昆剧
团团长洪惟助邀请上海昆剧团杰出艺术家岳美缇、张静娴、张铭荣来台,和台湾昆剧团
青年演员共同演出,剧目有“玉簪记”、“占花魁”两出全本大戏及经典折子戏专场“
西厢记.长亭送别”等。并邀上海昆剧团青年鼓师李琪、青年笛师钱寅来台,和台湾昆
剧团共同担任伴奏。
昆剧艺术必须借由杰出演员的诠释,唯有亲炙大师级的演出,最能感受强烈的震撼。
岳美缇的巾生尽得俞振飞真传,张静娴唱、念、做皆入化境,张铭荣文武丑兼擅,他们
都出席了今天在国家戏剧院的记者会,谈到来台演出,都心怀“感动”,强调台湾昆剧
迷的热情和支持,让他们更激励自己要推出更好的戏,发扬光大昆剧。
中央大学教授洪惟助说,真正名家代表作,值得一看再看!名家都有看家
b*********k
发帖数: 35031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合集] 关于这个中州韵 (转载)
☆─────────────────────────────────────☆
wh (wh) 于 (Sun Oct 9 18:01:57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Iliad (飞鸿), 信区: Taiwan
标 题: 关于这个中州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3 10:20:46 2011, 美东)
我这是写给wh的。刚才去她的版上翻了翻旧贴,看到她们在说什么昆曲的北京中州韵、
苏州中州韵,所以说两句。不写在她的版上吧,免得让人家以为是去踢馆的。反正wh也
来这里的,看到就好了。
昆曲遵循的是中州韵,这个没错的。所谓中州,是个历史名词。北宋灭亡以后,长江以
北被金人给占了,而后金人又迅速的汉化,于是生活在金人统治下的汉人和广大汉化了
的金人(都是指读书人而已)就觉得自己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啊,于是把自己住的地
方称为中州。所以中洲韵就是指那个时候的北方音韵,其典籍是元朝周德清写的《中原
音韵》。
现在的昆曲是明朝嘉靖时候固定下来的。在那之前的所谓昆腔多半以苏州一带的吴方言
为准,但嘉靖时候魏良辅改革了昆曲,从此昆曲就成了水磨调,后来...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8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白先勇制作的戏
噢,多谢。
蔡正仁是团长么?不然跑到人家女孩家去哭有点太性情了。上昆好还是江苏昆剧团好?
不太知道别的还有啥昆剧团了。
对了你要是也喜欢京剧,yeatsinlove贴过一段锁麟囊: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ebRadio/31130573.html
O*********y
发帖数: 633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不小心看到这个,实在忍不住了。
作者:糖酪浇樱桃 回复日期:2010-07-02 11:48:27

这个,小歪个楼,虽然我被新红炸飞了但是还是要为李沁MM正个名,这姑娘本人真
的是超漂亮,完全是被新红给埋汰的。很多童鞋也知道李MM本来是唱昆曲的,有一个说
法是,李MM是20年难得一见的闺门旦好苗子,所谓闺门旦就是昆曲里主演大家闺秀的旦
角,比如崔莺莺比如杜丽娘,可想而知李MM本身绝对是有古典气质的,不然怎么演得好
这种经典角色。
我为什么要说这话呢,是因为三年还是四年前啊,那时候李MM还是戏校的学生,我
在昆剧团实习,她跟着青年京昆剧团第一次演《牡丹亭》,从新闻发布会到高校宣传到
演出我都在旁边看着,绝对是美人坯子,说话客客气气嗲声嗲气的,上台可能唱得还不
算太完美,但是那种青春靓丽,那种从小学戏练出来的气质,那种二八少女有一点点怯
场的感觉,活脱脱杜丽娘附体!!我那时激动死了哇,心想以后李MM的演出我一定要去
捧场么
结果好么,被新红挖走了,挖就挖了那么好一苗子你倒是好好用呢?出来那叫什么
玩意啊……看着网友们骂小宝钗像鬼一样我真是为李MM不值,你要是坚持唱戏再过两年
就成角了啊,何必呢,唉……
n*n
发帖数: 456
10
来自主题: Xiqu版 - 上昆花旦梁谷音 ZZ
上昆花旦梁谷音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女,汉族。1942年4月出生,原籍浙江新昌。1954年考入华
东戏曲研究院昆剧演员训练班(后改为上海戏曲学校)。师承沈传芷、张传芳、朱传茗,
专攻六旦(花旦)。1961年毕业,加入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为该团的十大金牌之一。文
革期间,青年京昆剧团解散,下放到上海化工厂当工人。1973年调至浙江省京剧团工作,
参加《奇袭白虎山》等剧的演出。197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由浙江调回上海,加盟上海昆
剧团。
回到上海后,她恢复了《烂柯山》、《思凡》、《下山》、《借茶》、《活捉》等拿手的
传统剧目,1980年创排新戏《画皮》,在温州演出,连满一月。1980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
党。1982年赴西安、武汉、北京等地演出《烂柯山》、《枯井案》。1983年赴香港演出,
主演《烂柯山》、《思凡》、《下山》、《画皮》等剧。1985年参加纪念周信芳诞辰的演
出活动,演出京剧《乌龙院》及昆剧《佳期》,荣获中国戏剧第三届梅花奖。1987年创排
大戏《潘金莲》,并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该剧由上海艺术研究所摄制成戏曲电视剧,
获全国戏曲片二等奖。1987年上半年随上海昆剧团
w*****n
发帖数: 937
11
谜一般的日子
在我的一生中,1975年可以说是最为奇特。这一年的经历在以后的好多年中都像迷
一样使我费思量,浑难忘。
那时,我被逐出舞台已经整整十年了,对自己从小学的昆曲艺术也渐渐感到离我远
去了。我已安心地做了几年工人,终日在日光灯下检验玻璃杆,虽然不时眼痛头痛,但
也无奈,所幸平日与周围的工人老师傅相处得很好。原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以后“战高温”的人又都归了口,但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已经解散,我们唱昆曲的这
班人,除了有几个早进了京剧样板剧组外,不少人都只好栖身沪剧、淮剧、越剧等剧团
的学馆里,教教身段、靶子功夫。我被荐在越剧学馆,任身段老师(这时越剧演员赵志
刚这班同学刚刚入学馆学戏)。我除了每周教几节形体课外,也没有别的事,日子虽然
过得很轻松,但我常常夜半从梦中哭醒,梦见昆剧团恢复了,老同学们都回去了,可就
是不要我回去,伤心地哭了起来。我爱人总劝我:“你不是不想再演戏了吗,为什么要
这么伤心呢?”为什么?我自己也解释不清楚。
k***u
发帖数: 48
12
来自主题: _kunqu_zzh版 - 昆曲家姚传芗传艺谈
  那是在一九八二年的秋天的一个晚上,浙江省戏曲小百花会演临末一台演出了
浙江昆剧团七出折子戏,其中《游园.惊梦》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饰杜丽娘的张
志红,去年才十五岁,她在舞台上所以获得这样的初步成绩,除她自身的艺术素质与好
学等原因外,主要得益于姚传芗老师的悉心传授。为了了解一下姚老师如何对昆曲后代
包括张志红这样幼苗的培养情况,我们访问了姚传芗老师。当时在座的还有浙江昆剧团
的著名小生演员汪世瑜和张志红。
  谈话中,大家夸赞小志红的表演。姚老师说,她的表演还很粗浅,正待不断提
高,好在她能刻苦学习。从去年以来,志红得到社会上一些赞誉,但作为一个青年——
实际上她还是个少年演员,却不能存有半点骄傲,苦练之外,更要谦虚。这次“小百花
”会演,他原主张让志红演《题曲》(《疗妒羹》中一折)——是新教给她的一出难度
更大的戏,想通过这出戏的演出更好地锻炼志红。因此要求有坚韧、虚心的学习精神。
他说,周传瑛团长和王传淞老师至今都是很谦逊,虚怀若谷,并保持着生活上的朴素作
风,从而影响后一辈以至志红这一辈更小的学员。老师们的确都具备如此的美德。姚老
师介绍他自己说:“‘传’字辈
N*****e
发帖数: 1094
1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随戏而逝的“京剧皇后”言慧珠
言慧珠戏装扮相(网路图片)
一代名伶,绝代风华。与众多从民国走进中共“共和国”的艺术家一样,号称京剧“京
剧皇后”的言慧珠,也有着始于繁盛、归于惨烈的坎坷人生。
梅门第一高徒
“一轮明月照床下,陈宫心中乱如麻……”幼时常常听到,名属京剧“四大须生”的父
亲言菊朋苍凉悲壮的唱腔,言家二小姐便从心底生出对京剧的挚爱。不顾父亲的反对,
二女言慧珠就在家人眼皮底下偷艺,十几岁自学《女起解》,于校庆时登台亮相,震惊
全场。她的天赋与坚持打动了父亲,言慧珠在二八芳龄正式退学,走进梨园。
听从父亲的建议,她决意专攻梅派。精于曲艺的言慧珠同样达于人情,为了成为京剧大
师梅兰芳的学生,煞费苦心。她先跟着留声机,听梅兰芳的唱片,做一年多的“留学生
”;投梅兰芳琴师徐兰沅门下,习得梅派音乐、台风、扮相等方面的精髓;又跟名家朱
桂芳学梅派的身段、把子功,跟阎岚秋学武旦和刀马旦,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20岁时,言慧珠随父到上海演出,凭借《扈家庄》的出色演绎一鸣惊人。她还涉足影坛
,小有所成。羽翼初丰的言慧珠,迎来拜入梅门的时机。她先获得梅府“红人”李释戡
和许姬传的好感,更和梅兰芳的千金成为好友,在府中做客时更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汪涵
1月24日,湖南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文艺界别分组讨论在长沙举行。汪涵在讨论会上发言。
红网长沙1月25日讯 “作为政协委员,我们不能总是抱怨政府对于文化推动的乏力,而是要从自我做起,把自己打磨得闪闪发亮,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社会看得到的美好。”
1月24日,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在文艺界别分组讨论现场,汪涵两次发言,谈及文化担当、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等话题。他在四年前提出的关于湖南举办戏曲春晚的提案,将在今年成为现实。而他本人,也将以“一块钱”的象征性收费,亲自主持湖南的第一场戏曲春晚。
首届湖南戏曲春晚一块钱主持
分组讨论开始之前,身着休闲装的汪涵走进会场,不断与熟悉的委员打招呼。
在他身边,依次坐着湖南昆剧团团长罗艳,湖南祁剧团演员、梅花奖得主肖笑波。每一年,他们都会一起参会,加之对于传统戏曲的热爱,大家便成了拥有共同志趣的朋友。
今年他们讨论最多的,便是即将在湖南卫视播出的首届湖南戏曲春晚。
“现在到了最后时刻,我们刚还在讨论播出时间、时长等等具体问题。”汪涵说,这场戏曲春晚,源自他的一份提案,同时也有赖于湖南省文化厅等各方面的支持,“算是里应外合的结果吧。...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5
这位琼瑶女郎被称为“古装第一美女”,她是唯一一个主演过四大名著的女演员,她是《西游记》中的灵吉菩萨怜怜,她是《红楼梦》中,多情却命途多舛的秦可卿,她是《三国演义》中倾国倾城的小乔,她是《水浒传》一代名伎李师师,她就是何晴。
何晴从小就有艺术细胞,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擅长唱歌跳舞,上中学的时候何晴因为能力突出转到了文艺班,那个时候在班里每次有节目何晴要么是主持人,要么是主角,后来她演唱的评弹《蝶恋花》还被录了唱片,这在那个年代的小县城里,是难得一见的事。
何晴13岁的时候就同时考取了三个艺术院校,最后她选择了浙江昆剧团学习昆曲。第二年入学后,何晴成为表演班的一名“候补演员”。19岁的时候,也就是1983年,那一年电影《少林寺俗家弟子》要找演员,华山导演就到何晴所在的学校来看,结果被当时正在舞台上表演的何晴所吸引,决定招何晴进组。
《少林寺俗家弟子》是一部武打电影,可何晴文弱,演不出力度来,导演不仅没有换掉她,甚至还为她改戏,就这样何晴在《少年寺俗家弟子》中饰演了一名机智勇敢的少女小琴,何晴的演艺之路也由此开始。
何晴演的第二部戏就是《西游记》,说起来何晴也是十分地幸运,她拍完第一部戏后准备坐...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403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生殿》绝迹舞台300余年后
http://www.mitbbs.com/news_wenzhang/PopNews/31180324.html
“据了解,《长生殿》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贯穿全剧,康熙43年全本《长生殿
》在江南连演三昼夜,此后即绝迹于舞台。为此,制作人唐斯复于2001年开始整理剧本。在全本演出绝迹舞台300余年后,由上海
昆剧团在2007年首度完整原版全本演出。”
b****a
发帖数: 4465
17
《梁祝》中较为动人的主题和旋律的来龙去脉:
(一)《梁祝》爱情主题创作的灵感来自于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唱腔中的一句表达爱
情的吟腔。越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一声“妹妹呀”和《盘妻索妻》中梁玉书深情的
呼唤“娘子呀”,是最典型的表达人物感情、也是越剧观众最痴迷的有代表性的尹派吟
腔。《梁祝》爱情主题第一句开始,就是用了这句吟腔的音调。虽然整个乐段采用了江
南小调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但在每个乐句中仍然用了越剧“尺调”唱
腔中的一些深情的曲调。使整个主题既有江南风格又有越剧味。
(二)“三载同窗”(付部)中小快板第一主题的创作素材,来自越剧的动作小过门,
我们年轻时称它为“百听不厌的百搭小过门”。所谓“百搭”的意思,就是什么地方都
可以用。用现代的语言就是多功能的意思。我听越剧前辈说,这是从京剧中移植过来的
,众多戏曲都在用。1956年前后,浙江越剧团移植一个川剧小戏叫《借罗衣》,我为该
戏作曲时,曾用这个小过门改编成一首跳跃的乐队小曲,衬托剧中的“跑驴”场景。“
三载同窗”中小快板主题又是在这首小曲的基础上改编过来的。正因为这个戏曲小过门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小快板主题很快...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随戏而逝的“京剧皇后”言慧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4 07:22:04 2017, 美东)
言慧珠戏装扮相(网路图片)
一代名伶,绝代风华。与众多从民国走进中共“共和国”的艺术家一样,号称京剧“京
剧皇后”的言慧珠,也有着始于繁盛、归于惨烈的坎坷人生。
梅门第一高徒
“一轮明月照床下,陈宫心中乱如麻……”幼时常常听到,名属京剧“四大须生”的父
亲言菊朋苍凉悲壮的唱腔,言家二小姐便从心底生出对京剧的挚爱。不顾父亲的反对,
二女言慧珠就在家人眼皮底下偷艺,十几岁自学《女起解》,于校庆时登台亮相,震惊
全场。她的天赋与坚持打动了父亲,言慧珠在二八芳龄正式退学,走进梨园。
听从父亲的建议,她决意专攻梅派。精于曲艺的言慧珠同样达于人情,为了成为京剧大
师梅兰芳的学生,煞费苦心。她先跟着留声机,听梅兰芳的唱片,做一年多的“留学生
”;投梅兰芳琴师徐兰沅门下,习得梅派音乐、台风、扮相等方面的精髓;又跟名家朱
桂芳学梅派的身段、把子功,跟阎岚... 阅读全帖
I***d
发帖数: 1023
19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关于这个中州韵
我这是写给wh的。刚才去她的版上翻了翻旧贴,看到她们在说什么昆曲的北京中州韵、
苏州中州韵,所以说两句。不写在她的版上吧,免得让人家以为是去踢馆的。反正wh也
来这里的,看到就好了。
昆曲遵循的是中州韵,这个没错的。所谓中州,是个历史名词。北宋灭亡以后,长江以
北被金人给占了,而后金人又迅速的汉化,于是生活在金人统治下的汉人和广大汉化了
的金人(都是指读书人而已)就觉得自己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啊,于是把自己住的地
方称为中州。所以中洲韵就是指那个时候的北方音韵,其典籍是元朝周德清写的《中原
音韵》。
现在的昆曲是明朝嘉靖时候固定下来的。在那之前的所谓昆腔多半以苏州一带的吴方言
为准,但嘉靖时候魏良辅改革了昆曲,从此昆曲就成了水磨调,后来还一统江湖。魏良
辅是昆山人,为什么让昆曲遵循中洲韵?因为他本来是唱北曲的(北曲可以理解成元杂
剧唱的曲子),他改良昆曲就是借鉴了北曲。
中州韵只有一种,没有什么北京中州韵、苏州中州韵的区别。但是现在你听北昆和南昆
,好像有些发音不一样,这里面是有历史缘故的。一则,北昆在北方演化多年,受了北
方一些戏曲特别是京剧的影响,有些曲子和读音按北曲处理,这是和南... 阅读全帖
i*****c
发帖数: 1322
20
来自主题: NewYork版 - 9月22日纽约昆曲公演 (转载)
昆曲简介
昆曲是中国现存历史悠久丶成就辉煌的传统表演艺术,对中国文学丶戏剧丶音乐丶舞蹈
都有深远的影响。2001年,昆曲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一批“人类口述丶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曲於明代嘉靖丶隆庆年间(1552-1572),流行於江苏昆山一带,称为昆山腔或水磨调
,从明中叶到清道光年间约三百年,风行全国。昆曲的剧本叫传奇,文字优美,寓意深
切,如汤显祖的《牡丹亭》丶洪升的《长生殿》等,都是中国文学名着。昆曲的音乐继
承了元曲系统的北方音乐,以及唐宋以来南方流行的音乐,合称南北曲。昆曲文场的主
奏乐器是笛子,武场以鼓板为引导。昆曲的表演有唱丶念丶做丶表丶舞蹈,以及武打等
多种艺术方式,其表演与唱腔和唱词融合为一,不但给观众听觉和视觉的享受,更能深
刻地塑造剧中人物,突出剧本的主题。昆曲结合诗的意境,画的风采,融诗歌乐舞於一
体,是一个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京剧和 许多地方戏的剧本丶锣鼓和表演方式都是从
昆曲吸收演变而来。所以昆曲艺术的研究丶保存和发扬,值得所有爱好中国艺术,珍惜
中国文化的人重视。
昆曲在清晚期逐渐式微。为保留昆曲薪火,1921年一批有远见的曲友曲家们集资在苏... 阅读全帖
j********9
发帖数: 27
21
秣陵重到,2012美西昆曲艺术飨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zV5mWulltw
由洛杉矶加州大学孔子学院及美西昆曲研究社联合主办,江苏省昆剧院、石小梅昆曲工
作室及春雷国乐社演出的昆曲盛宴将于四月中于南加隆重登场,喜爱中国文化、戏曲、
音乐、舞蹈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难得一见的演出。
昆曲有六百年左右的历史,是中国最典雅的戏曲形式之一。它的美,融歌、舞、诗、画
、戏于一炉,集艺术精华之大成,对各地方剧种有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母」,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2001 年 5 月将昆曲列为世界「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演出阵容强大,由梅花奖、文华奖得主,着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带队,全部
演员都是国家一级演员,更是各类戏曲奖项得主,并特邀金牌鼓师国家一级演奏员戴培
德担任音乐设计及武场领导,台湾昆笛王徐炎之的高足,美西昆曲研究社社长张厚衡及
金利庆、台湾昆剧团的马建华担任昆笛演奏,协同南加着名的春雷国乐社的乐队,精采
可期。
三天的昆曲艺术飨宴共包含了两台精致的昆曲传统折子戏及一台全本大戏,概括了昆曲
的各个行当,将为南加观众展现多层次的昆...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关于这个中州韵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iwan 讨论区 】
发信人: Iliad (飞鸿), 信区: Taiwan
标 题: 关于这个中州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3 10:20:46 2011, 美东)
我这是写给wh的。刚才去她的版上翻了翻旧贴,看到她们在说什么昆曲的北京中州韵、
苏州中州韵,所以说两句。不写在她的版上吧,免得让人家以为是去踢馆的。反正wh也
来这里的,看到就好了。
昆曲遵循的是中州韵,这个没错的。所谓中州,是个历史名词。北宋灭亡以后,长江以
北被金人给占了,而后金人又迅速的汉化,于是生活在金人统治下的汉人和广大汉化了
的金人(都是指读书人而已)就觉得自己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啊,于是把自己住的地
方称为中州。所以中洲韵就是指那个时候的北方音韵,其典籍是元朝周德清写的《中原
音韵》。
现在的昆曲是明朝嘉靖时候固定下来的。在那之前的所谓昆腔多半以苏州一带的吴方言
为准,但嘉靖时候魏良辅改革了昆曲,从此昆曲就成了水磨调,后来还一统江湖。魏良
辅是昆山人,为什么让昆曲遵循中洲韵?因为他本来是唱北曲的(北曲可以理解成元杂
剧唱的曲子),他改良昆曲就是借鉴了北曲...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关于这个中州韵 (转载)
昆曲这个音韵的东西,越看是越糊涂,在iliad的基础上再补充点。
所谓中州韵,其实是在《中原音韵》的基础上吸收南曲音韵的结果,常说北依中原,南
遵洪武,一般来说昆曲中的北曲用中原韵,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去,没有入声;南
曲有入声,平上去入,还分阴阳,但都叫中州韵。俞振飞的习曲要解有介绍,贴两张节
选。理论上中州韵有一个大致的规范,但具体到昆剧团和演员来说,老师口耳相传和昆
团传统导致不同。
南京的江苏省昆和苏州的苏昆在咬字上吴音就重一些。由于不少演员,像张继青,王芳
,当年还演苏剧,苏音尤其重,虽说唱得很好,软糯,但其实已经脱离了曲韵的规范。
而上海的上昆有些演员,又向普通话多靠拢了些,也是不合适的。
昆曲四声一个特点是上声和去声声调相反,比如买卖,其实不少方言也是这样的。
wh
发帖数: 141625
24
我在web下也看不到文章号,我都用主题模式看的,给你标题和帖子你找得到吗,我把
原帖贴在后头。经常有人找旧帖找不到而可惜的,没事的,可惜一会儿就被新帖淹没了
,哈哈哈。未名观察保留了所有帖子,虽然长帖只保留500b不全,但也足以提供很多旧
证。蚊子也会合集,大家有需要合集的直接在版上提出来就行,哪个版务有空就做。合
集保留比m更完整,m太多也有副作用,促进发大水……哈哈。支持短帖和部分跟帖不发
包子mark。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关于这个中州韵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9 18:01:57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iwan 讨论区 】
发信人: Iliad (飞鸿), 信区: Taiwan
标 题: 关于这个中州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3 10:20:46 2011, 美东)
我这是写给wh的。刚才去她的版上翻了翻旧贴,看到她们在说什么昆曲的北京中州韵、
苏州中州韵,所以说两句。不写在她的版上吧,免得让人家以为是去踢馆的。反正wh也
来这里的,看到... 阅读全帖
i****i
发帖数: 4803
25
***
秣陵重到,2012美西昆曲艺术飨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SRXsJSs8GY
由洛杉矶加州大学孔子学院及美西昆曲研究社联合主办,江苏省昆剧院、石小梅昆曲工
作室及春雷国乐社演出的昆曲盛宴将于四月中于南加隆重登场,喜爱中国文化、戏曲、
音乐、舞蹈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难得一见的演出。
昆曲有六百年左右的历史,是中国最典雅的戏曲形式之一。它的美,融歌、舞、诗、画
、戏于一炉,集艺术精华之大成,对各地方剧种有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母」,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2001 年 5 月将昆曲列为世界「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演出阵容强大,由梅花奖、文华奖得主,着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带队,全部
演员都是国家一级演员,更是各类戏曲奖项得主,并特邀金牌鼓师国家一级演奏员戴培
德担任音乐设计及武场领导,台湾昆笛王徐炎之的高足,美西昆曲研究社社长张厚衡及
金利庆、台湾昆剧团的马建华担任昆笛演奏,协同南加着名的春雷国乐社的乐队,精采
可期。
三天的昆曲艺术飨宴共包含了两台精致的昆曲传统折子戏及一台全本大戏,概括了昆曲
的各个行当,将为南加观众展现多... 阅读全帖
EA
发帖数: 3965
26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新鹿鼎记里最漂亮的是
是何晴演的吗?
唯一一个演遍“四大名著 ”的演员:何晴
1978年由江苏省江山中学文艺班考入浙江昆剧院学员班,曾是浙江昆剧团演员,19岁时
初登银幕,在故事片《少林俗家弟子》中饰演女主角小琴。
何晴参加了电视剧《西游记》和电影《红楼梦》的演出。在《红楼梦》中饰演秦可
卿,她以靓丽清秀的古典美及温柔恬静的气质,出色完成了这一人物的塑造,奠定了她
在影视片中塑造古典女性和20——30年代女性的优势,并接二连三地饰演了电视剧《李
师师》中的李师师,《红伶泪》中的筱丹桂,《上海舞女》中的白黛林,《女子别动队
》中的凌曼云,《青青河边草》中的华又琳,以及《戏说慈禧》中的慈安等这类女性形
象。她在《三国演义》中出演小乔,行家视她为演古装戏及近代戏的最佳人选。
何晴喜欢饰演不同的角色。1995年,她在影片《梦断南洋》中饰演女主角珏婉时,
以全身心投入创作,使这个人物形象得到观众的认可。1996年,何晴参加了由霍建起导
演的当代都市题材影片《歌手》的演出,何晴把握人物准确,表演真切朴实,轻松自然
。《歌手》为她赢得了饰演当代女性的位置。多年来的艺术实践使何晴的表演亦古亦今
更加成熟。
l******n
发帖数: 2631
27
也还好吧。。。可以直接向各昆剧团租借,要啥有啥,也捎带着昆曲赚些外快,不都
号称自负盈亏了嘛,也免得四处唱堂会打秋风仰人鼻息,听上头使唤搞啥精品工程,
俺这个主意一出,他们必定喜欢,嗯。
l******n
发帖数: 2631
28
这个现在虽说看似潮流,其实也不是这两年才有吧,也不限于啥学中文历史的。老几
辈俺们就不去说了,没瞧见,没赶上。俺也是从小听越剧的,可是俺听昆曲也N久了,
如果碰巧在有昆剧团的地方念书工作,有契机接触,比如昆曲入大学表演啥的(比方
说江苏省昆差不多是97年开始入南京高校的),也就听进去了甚至入迷了。也不限于
啥知识分子,从前听曲友说,散戏后在南京街头坐人力车回家,随口哼起一支曲,拉
车的也就跟着哼了,多有趣有韵,hehe. 雅不雅都另说,再往前几百年出身也无非是
乡野俚曲,好听的自然就有人听有人唱,无论啥戏。
当然说到潮流,因素就诸多廖~~

剧的。
不觉
根据吗?
w*****n
发帖数: 937
2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几出《西游记》之外的猴戏
金刀阵近年也有演的,在台湾的文化资料库的昆剧资料里,就有浙江昆剧团演出的金刀
阵,土豆上也有严庆谷的京剧金刀阵。浙昆的看过,严庆谷的没看过,不过应该都是和
大鹏金翅过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fMIfhhK-nU/
n*n
发帖数: 456
30
我的破电脑故障迟迟没有解决,所以回上海后几天以来都没到这儿报道,独
老师莫怪~!
上来看了大家发的帖子,发现几乎把公共活动都说完了。关于《风筝误》等
的意见,芦席和惊鸿也说得差不多。我还是说说一些笼统的印象吧。
先说说石小梅老师的《白罗衫》。不知从何时起,我有这样一个偏见:昆剧
小生倒是女小生更擅长演。一方面可能因为昆剧的发音,男演员在上了年纪
以后不容易唱得圆润,高音颇为吃力,我听俞振飞晚期录音就有不太悦耳之
感。而女演员的音频本来就比先说说石小梅老师的《白罗衫》。不知从何时
起,我有这样一个偏见:昆剧小生倒是女小生更擅长演。一方面可能因为昆
剧的发音,男演员在上了年纪以后不容易唱得圆润,高音颇为吃力,我听俞
振飞晚期录音就有不太悦耳之感。而女演员的音频本来就比男演员高,男演
员高,也不存在变声期的危险,所以比较容易保持音色的和谐。再加上我生
在上海,看惯了越剧等地方戏曲中女演男的反串,(正如北京人习惯梅兰芳
式的反串一样)所以昆剧小生里我最喜爱的演员是上昆的岳美缇老师。
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我看的昆剧之少,接触的演员之少。不知在江苏昆剧团
还有石小梅老师这样的风格。 以前只在戏曲台
m****a
发帖数: 254
31
《游园惊梦》影片与白先勇的著名小说同名,但影片表现出来的不是白先勇的末世风光,
而是杨凡对昆曲文化与那个紫醉年代的执迷。沉迷昆曲艺术和旧上海文化的“美艺型导演
”杨凡,撷取《牡丹亭》中“游园”及“惊梦”两段戏,放在三十年代的上海、苏州演出
。王祖贤与宫泽理惠饰演昆曲名角,衣衫尽是旗袍华锦,诉说黄金年代的旧情绵绵,可说
是华美而苍凉,彻底地怀旧的品味之作。
本片还真的取材于真人真事,两位主角的原型是京剧名伶顾正秋的谊母顾剑秋与启蒙老师
吴继兰。但在片中,京剧名伶被幻化成了昆曲名角,而影片中的所有昆曲部份的伴奏均由
浙江昆剧团负责,一级旦角王凤梅和杨娟幕后代唱。上海越剧院的著名尹派小生赵志刚这
次又在电影中做了一回客串,饰演暗恋宫泽理惠的二管家,戏曲界的明星在电影中却没有
一场戏曲表演,这是赵志刚继上次客串电影《变脸》后又一次甘当陪衬了。
n*n
发帖数: 456
32
风流顾曲情如绪--昆剧表演艺术家蔡瑶铣
中国昆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北方昆曲剧院著名旦角演员,在四十多年昆曲艺术表演的生涯
中,秉承"夫曲者,谓其曲尽人情也”的审美精神,以其塑造昆曲名剧《琵琶记》中"亦喜
亦悲”的赵五娘;《窦娥冤》中"感天动地”的窦娥;《牡丹亭》中"为情而死,死而复生
”的杜丽娘和《西厢记》中的"待月西厢下”的崔莺莺而达到了昆曲表演艺术的高峰。

蔡女士出生于1943年,浙江慈溪人。11岁即以超人的艺术禀赋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
员训练班(1956年更名为上海市戏曲学校),1961年以优秀成绩毕业。在学期间,师承昆
剧"传字辈"朱传茗、王传蕖、方传芸等先生,打下了全面扎实的艺术功底。嗣后又向梅兰
芳、俞振飞以及言慧珠等前辈艺术大师和巨匠多方请益,深得濡染。以《昭君出塞》等文
武全才型表演成为同辈之翘楚。
1961年至1978年的十几年间,先后任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主要演员,上海市戏曲学校助教,
上海京剧院《海港》剧组主演,上海昆剧团主演。这一时期,经过传统戏、改编传统名著
、现代戏等众多艺术领域的广泛实践,开阔了艺术视野,在人物性格塑造、艺术表现力拓
展等方
m****a
发帖数: 254
33
张 烈
此文原载《戏文》,略有删节
http://www.zhongguoxijuchang.com/wenzhang/qqs-zxzy.htm
由浙江永嘉昆剧团演出,根据同名南戏改编的昆剧《张协状元》,2000年4月1日参加
由文化部主办的,在苏州举行的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演出,获得专家和观众的赞扬。4月5
日《中国文化报》报道:由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演出的《张协状元》(这出分别由我改编
、谢平安执导的戏),6个演员表演十几个角色,既保存昆剧原有意味,又大胆创新,富
有机趣,质朴自然,观众反响热烈,专家更是兴奋不已。
戏剧是综合艺术。《张协状元》的成功,是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等各部门
通力合作的结果。也不违言,剧本是决定剧目成败的要素之一。故此,每当我遇到艺术、
学术界同行或新闻界朋友时,谈话间他们不免会问:“你是怎样想到用这样的手法去改编
《张协状元》的?”话说多了就想将它形成文字,非为自诩,只想借此与同行切磋,向专
家请教,因系编后之言,姑名之为“随想”。
一、认识原著
既是改编,自然先得认识原著、研究原著。
原著《张协状元》赖明代《永乐大典》的收存,得以留存下来。它是现在能
w*****n
发帖数: 937
34
来自主题: Xiqu版 - 哎呀呀
好像在你以前的帖子里提到过肖向平的博客,刚才跑去看了一下,很不错,多谢推荐。
深以为然。
读了他博客上转的评写石小梅的文章,有这么一段:
“而从我的眼睛里面看到的遗憾是目下全国各个昆剧团已经摒弃了昆曲这个至关重要的
立命所在,历届的昆曲展演充斥了各色冠以昆曲但与昆曲精神背道而驰的新编剧目,已
经开始慢慢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阉割昆曲,使其逐渐跟随那些当年扶持过石小梅的各
位文化老人的老去又一次走入末路,而这次竟然是无知世人大张旗鼓地把昆曲送上这条
不归之路,...”
虽说写得有些过,但我一向的感觉,昆曲还是把传承放在首位吧。
文章后面写 “如今的石小梅已经因为行政体制的改革,虽在演艺的盛年,也匆匆离开了昆剧院的舞台。...”
为什么?
还提到了王正来,不得不又叹一声气了,
余韵的一段音频,
5000
w*****n
发帖数: 937
35
往事如烟
我出身“不好”,我想用加倍的努力来证明我绝没有反骨,我也是个好少年、好青
年!我的老师和华君他们并不理会这些,对我一向那么友爱、关怀,和他们在一起我依
然无拘无束,可是“文化革命”一开始,什么都变了……
当年“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基本力量是上海戏曲学校首届毕业的京、昆两个班组
成的。运动的对象除了两个团张和两个年岁大的编剧是三十年代过来的文化人外,其他
都是20刚出头的小青年。“牛鬼蛇神”揪得不多,运动也没有其他团体搞得热火朝天。
因此,这已不适应当时“彻底砸烂”,“批深批透”文艺黑线的形势了,一夜之间,我
终日耽心的事终究出现了。在我们二楼的大厅里,贴出了几十张大字报,出身不好的几
个都被点名批评了,我是“反革命子女”加上“反对权威俞振飞”培养的“黑苗子”,
更是在劫难逃。大字报从三楼窗口一直挂到二楼大厅,名字也被红笔圈了起来。我最怕
的是被划到“敌我矛盾”上去,那就完了!越是怕越是来得快!一天“红卫兵”突然砸
开了我家的门来抄家了!早期抄家主要是“走资派”、“文艺黑线”人物、“黑五类”
分子属敌我性质的对象,青年中只有我被排上第一批抄家,我正吓得魂不附体时
w*****n
发帖数: 937
36
梦绕《牡丹亭》
昆曲经历了一个其他剧种没有过的长期徘徊。它曾有过二三百年辉煌的历史,它有
足以夸耀的传统家底。晚生后辈的我们在祖宗留下的这份宏大遗产前迷惘了,为此,我
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徘徊期。
我是个演员,当看到观众因看不懂昆曲而不愿走进剧场,常常送去的票都没有人来
,心里非常沉重。谁能相信,每次演出我总在祈求:“千万不要下雨!”一场雨下来,
观众又要少好几个。也最怕大冷、大热天演出,不是因为自己辛苦,而是怕观众更少。
我把自己的命运和昆剧的命运紧萦在一起了,真正为昆曲的存亡担忧着。
在忙了一阵恢复传统戏的热闹后,昆曲该向何处去?我开始冥想应该有自己的东西
了。以前演戏是老师教什么,就演什么。以后也是领导安排什么,就演什么。分配什么
,就演什么。一百几十号人的剧团,又是生、旦、净、末、丑行行有状元。因此常常一
年也轮不上排一个戏。现在长大了,要学会把握自己的命运,青春、舞台已经被腰斩了
十几年,再不能耽搁了!
堂堂昆剧团竟然连赫赫有名的大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都没有,好比一个莎士
比亚剧院,竟没上
S********8
发帖数: 4466
37
现在江苏省昆剧团很落力地在培养单雯啊,已经正式拜师张继青了,今年不是还搞了单
雯的专场演出,那个“1699桃花扇”基本就算她的代表作了;
现在对她主要的批评就是“不入戏”,眼神飘忽,太在意自己的美了,说她的“离魂”
唱得一看就是舍不得死,“毕竟台下还有这许多的男人”,说法比较刻薄。唱倒是完全
张继青的路子,比较嗲一些。
l***b
发帖数: 314
38
来自主题: Xiqu版 - 与朱复老师谈话(ZT)
刊于【读品】101辑 (2010年第九期)
:陈华,北京电影学院
2008年3月7日下午
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们北京昆曲研习社唱过《牡丹亭?游园惊梦》、《紫钗记?折柳阳
关》、《南柯记?瑶台》、《邯郸记?扫花》,临川四梦四个折子,可惜现在唱不了了,现
在的《扫花》,欧阳启名能唱何仙姑,可是吕洞宾没人了。当初是樊书培唱吕洞宾,那是
真向俞振飞学过呀,大冠生那段北白念的实在棒,可惜现在没人了。北昆也不会,谁也不
会。
霸县,现在叫霸州了吧,邱惠亭去世于1987年。做《戏曲志》、《戏曲音乐集成》那会我
去访问过,还在邱惠亭家住了一宿。当时编《戏曲志》的时候还编写了20本《河北戏曲资
料汇编》,当时发了一些,等编辑完了《戏曲志》,任务完了,编辑组也解散了,这些书
认为没用了,整个一屋子的《汇编》都拉造纸厂当废纸卖了。现在再想去买也买不到了。
没当烂纸卖之前,我给台湾大学的洪惟助找了一部,给写《昆剧发展史》的刘致中找了一
部,我自己也不见得全。这个资料特别珍贵,不过要甄别,错字,真实的、不真实的都收
到里面了。全信也不行。这里面重点是第六辑,整个是昆弋专号,第六辑出的时候胡忌去
美国了,没在国...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44
39
留得声腔在,美梦做不完 ——为业余曲友们解嘲
一、 业余曲友们的心血和作用
目前,各地有许多业余曲友以热爱昆曲而会友,这种性质的群体实际上早已先于昆
剧而产生。从明代魏良辅、梁伯龙等人研制的昆曲到昆曲剧本搬上舞台,其间经过多年
的呕心沥血,(有人说魏十年不下楼)和联络同好如过云适等,集思广益取得了成果,
他们就是一些自讨苦吃,乐在其中的先驱型的业余曲友。即使以后专业昆班演出成功,
他们也不同于后来的李渔,靠此养家活口,而是终生保持着业余昆曲爱好者的身份。
后来随着昆班演出之流行,加深了文人们兴趣,大批传奇作品问世,又丰富了演出
内容,相互推动,很快地风靡全社会。从达官贵戚、巨室富商及中上层之家,多养有戏
班,下至士庶乐籍、贩夫走卒,亦趋之若骛,乐而不倦。这里,除了专业演员之直接投
入外,还有许多剧作家、戏曲理论家、音韵学家、谱曲家们的通力协作,而他们的劳动
,绝大多数也是无偿奉献。总之,从明代万历到清代乾嘉,这个时期的昆剧所以兴盛,
其发展和一切运转,都充满着业余曲友们所起的作用。他们有的是文化艺术造诣较深,
或经济条件优越者,往往处于主导位置,而专业演员常屈于从属,这是封建时代所决定...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93
40
在南大时,因为校庆时昆剧团来演出,爱上了这最典雅的戏曲;毕业那年校庆时,又有
幸去看了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只是可惜因为要答辩了,只看了第一天的戏。
z**********e
发帖数: 22064
41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1782650.html
李奉先 文
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从王洪文家抄出了一份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
文元拟定的组阁名单,上面还有王洪文批改的笔迹。
今天我们来看这份组阁名单,似乎有很多想法和议论:“白卷先生”张铁生当教育部长
,会把我国教育引向何方?杨春霞当文化部长,是不是就只有样板戏,没有文化繁荣的
春天?更重要的是“四人帮”篡党夺权,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如何?中国将走向何方?凡
此种种,当然有许多是政治家们理论的,但不能违背民心这可是前提。
现披露内阁名单:
一、 中共中央
主 席:江青
副主席: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孙玉国 毛远新
政治局常委: 江 青 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孙玉国 毛远新
谢静宜 张秋桥 王秀珍
政治局委员: 江 青 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孙玉国 毛远新
谢静宜 张秋桥 王秀珍 迟 群 刘湘屏 陈阿大
庄则栋 乔冠华 黄金海 于会泳 浩 亮
共青团中央书记:黄 帅
二、全国人大
委 员 长:王洪文
副委员长:马天水 殷承宗 杨春霞 刘... 阅读全帖
k***u
发帖数: 48
42
来自主题: _kunqu_zzh版 - 张志红简介
张志红是目前浙江昆剧团的当家旦角。
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978年入团
学艺,姚传芗的得意弟子。她扮相秀丽,表演含蓄细腻,在《牡丹亭》剧中,把杜丽娘
演得惟妙惟肖被誉为“小杜丽娘”,尤其在《寻梦》一折中享有“天下第一梦”之美称。
作品:《游园惊梦》《寻梦》《说亲·回话》
所获奖项:1982年获戏曲小百花会演“优秀小百花”奖;1989年获浙江省第三届戏
剧节演员一等奖,浙江省第一届“艺术明星”奖;1994年获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
演出“最佳表演奖”;1995年获第1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2年度参加全国昆曲评比展
演,一举荣获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文化部联合颁发的“昆曲艺术促进奖”张志红曾先
后出访日本、泰国、台湾等地,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http://baike.baidu.com/view/75207.html?fromTaglist
图片为张志红在皇家粮仓演出《牡丹亭·寻梦》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