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智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s
发帖数: 753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2011年4月份禅修日记
☆─────────────────────────────────────☆
rainbowcc (去嗔师太cece) 于 (Fri Apr 8 23:06:43 2011, 美东) 提到:
4/1/11
没打坐/修心/观照。
4/2/11
同上。
4/3/11
同上。
4/4/11 周一
打坐:1小时
跑步:2迈
练舞:半小时
阅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记录:
新工作虽然基本适应了,生活中也有不少值得开心得事情,但身心仍无法轻安,心态有
细微的压力/焦虑。早上开车上班的路上看到初升的太阳和广袤的天空,提醒自己,修
心比工作重要多了,事实上没有什么比修心更重要了。虽然我。。。。。,可仍然充满
缺乏感和不安全感,深深地感到缺乏/不饱足/不轻安,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况且,
除了修心,还有什么好玩/有意思/有兴趣的么?修心已经上升到了人生意义的高度了。
可是一进公司,这些提醒就全部抛到脑后了,就沉陷进工作中去了,完全无法观照,连
观照的想法都不曾升起过。唉。
晚上回来,跑步练舞淋浴,然后,散盘,设置闹钟1小时。试图观照,很难观照,思绪
被工作粘连,很容易被工作上的事情纠着粘着,...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须深盗法与法住智
非常赞,非常好,很深刻!!!

,也得
到自在。当时,很多国王大臣、居士也都依据佛法修行而得到利益,所以对佛教团体的
供养也
就慢慢地多起来。其他外道发现,奇怪,怎么大家都跑到佛教那儿,不要说佛教的徒众
愈来愈
多,外道的徒众愈来愈少,连供养也跟著减少。这些外道们便集合起来,共同讨论个解
决的办
法,认为需要到佛教那儿看一看,学学他们的东西,再回来自己这里运用,这样就有衣
食了
啊!他们讨论之后,便公推比较聪明,向心力也比较强的,去做这个盗法的工作,那个
人的名
字就叫须深�: �
深跟著
一群比丘们修法,过了半个月后,有位比丘对须深说∶「我们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
作已
作,自知不受后有。」须深感觉到奇怪,便向他的老师问道∶「你们怎么都没有修初禅
,初禅
修完后修二禅,二禅修完修三禅,三禅以后修四禅,却说你们的梵行已立,生死已了。
若大事
都已成办好,应该是先修初禅、二禅、三禅,最后四禅,然后才是梵行已立啊!怎么会
差这么
多呢?」结果那几位比丘回答说∶「我们确实已经得到慧解脱了呀!」须深还是很怀疑
,又去
问其他的人�: 鸢讣负醵际且谎K淙...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137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须深盗法与法住智
见缘起就是见法,见法就是见缘起。
真棒!

,也得到自在。当时,很多国王大臣、居士也都依据佛法修行而得到利益,所以对佛教
团体的供养也就慢慢地多起来。其他外道发现,奇怪,怎么大家都跑到佛教那儿,不要
说佛教的徒众愈来愈多,外道的徒众愈来愈少,连供养也跟著减少。这些外道们便集合
起来,共同讨论个解决的办法,认为需要到佛教那儿看一看,学学他们的东西,再回来
自己这里运用,这样就有衣食了啊!他们讨论之后,便公推比较聪明,向心力也比较强
的,去做这个盗法的工作,那个人的名字就叫须深:
深跟著一群比丘们修法,过了半个月后,有位比丘对须深说∶「我们生死已尽,梵行已
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须深感觉到奇怪,便向他的老师问道∶「你们怎么都
没有修初禅,初禅修完后修二禅,二禅修完修三禅,三禅以后修四禅,却说你们的梵行
已立,生死已了。若大事都已成办好,应该是先修初禅、二禅、三禅,最后四禅,然后
才是梵行已立啊!怎么会差这么多呢?」结果那几位比丘回答说∶「我们确实已经得到
慧解脱了呀!」须深还是很怀疑,又去问其他的人: 鸢讣负醵际且谎K淙凰
⑾终庑┍惹鹈堑闹腔廴肥挡煌蚕欤侍馐撬撬档母承拗ぬ灰谎
怎么...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4
“如果你不曾照见自己的过去世,也不了解缘起,就不可能证悟涅槃,为什么呢?因为
从证悟初果须陀洹的那一刻开始,禅修者自然地对佛、法、僧生起不可动摇的信心。业
报法则、缘起与生死轮回是佛陀教法的重要部分,如果你还不曾以观智直接知见它们,
又怎么能肯定且毫不怀疑它们的存在呢?即使是已经直接照见它们的人也还只是「小须
陀洹」而已,只是临时性地去除自己的疑,那么,是否可能还未照见它们就成为须陀洹
呢?即使你说自己对它们有十足的信心,但那只像婆罗门众对他们不曾亲眼见过的大梵
天有十足的信心罢了,因为你对法的十足信心只是依靠理论知识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
建立于亲身经验的观智。”
请仔细解释一下“照见”是什么意思?所谓“照见自己的过去世”只有三种可能,一种
是大多数人理解的是神通的一种:宿命通,另一种可能是这只是修行人的一种禅相,第
三个可能是这里的意思是思维修,(根据上下文看,这里的修行人是没有证果的),无
论哪一种,都和真正的“观智”毫无关系,如果中文的翻译和我的理解没错的话,帕奥
似乎和随佛是一类的啊,太可怕了。难道真的是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z**n
发帖数: 22303
5
你奉为神明的萧平实萧道长的惊人言论摘录在此,大家拜读一下:
毁谤世尊:
◎世尊显然还是有分别心存在的。(心经密意122页)
◎世尊他老人家也是在家,你曾经看过哪一尊佛像是光头的?不都是旋发加上肉髻,那
不也是在家身吗?(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120页)
毁谤经典:
◎杜大威推崇这种荒唐言说的《大日经》,而举证出来否定平实导师。(真假外道-游正
光 着)
◎《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是伪造佛经。(真假邪说-张正安 着自序)
毁谤大德:
◎龙树如是《释摩诃衍论》之论文,实有过失:(学佛之心态-孙正德 着附录四:略说
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等之过失 萧平实 着282页)
◎六祖惠能大师由于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缘故,悟后无法深入 佛世尊所说之三藏
十二部经,是故于《楞伽经》中 佛世尊所宣说之一切种智微妙法义无法了解,(护法
与毁法151~152页)
◎永明延寿禅师引用伪论《释摩诃衍论》时,对论中的种种错误,并没有发觉出来,显
然他还没有初地的道种智,当然更没有佛地的一切种智,所以不可能是 弥陀世尊的示
现。(起信论讲记.第三辑245页)
◎古来多有净土宗祖师教导学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6
文章发布以来基本上都是被抠字眼议论查禅支的问题,基本没人愿意谈论三十二身分,
还有把宿命通作为证果必须品这种明显问题,其实更应该议论的是宿命通这种明显的问
题。
关于查禅支的问题我不想抠字眼,我的意思是呼吸变成光这是基于光,呼吸的光照心脏
这是基于光,在心脏的光中查禅支这是基于光,各自去查阅经典入出息部分,论藏,清
净道论入出息部分,自然就能看出哪些是帕奥禅师独立提出的东西。
当然每个人判断力不同,帕奥体系也能自己用心生色法那一套解释,就像随佛法师连无
常苦无我是错的都能解释,我建议的是每个人亲自去通读经典的相关部分去判断,而不
是习惯性看派别的二手经典摘录,现在很多人基本经典本身都没看过却天天抱着智慧之
光,概要精解这类著作,经典的位置放的很低。乃至论藏,清净道论都没有自己一手去
看过,看的都是二手各派倾向性摘录内容。
所以我更愿意看到大家关注宿命通是证果必需品这类明显问题,也许有些人觉得我公开
质疑帕奥很鲁莽,实际上我认为能够看出帕奥禅法的问题,这是修学入门的基本能力。
如何度过这关,我建议先读读缘起相应,论藏缘起智与宿主随念智相关内容。
我不求改变谁,能看出问题的人自然能理解我说...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
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过去,我无论教禅或打禅七,一定严厉诃骂学生的知见障,破斥
学生从知识上获得有关禅的零星知解,而我现在又来讲禅,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诸位务
必了解一点,做为最初的方便引导,还是需要透过语言来讲解,因此,在不立文字的原
则下,我们特别开了方便门,企图以语言来表达那不立文字的道理。今天我就分成九个
小题,很简单的做个介绍。
禅与禅定
禅与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人提到禅,往往联想到禅宗,而中国禅宗所体证的禅与
印度的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禅宗的禅,是指破除无明烦恼之后的心地妙用,也
就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无限的,它不能用任何语文、或任何形式来诠释,却能产生无穷
的妙用;印度的禅那(dhyana)是指禅定,中文义译为思惟修或静虑,意思是收摄散心
,系于一境,不令动摇,进而达到三昧(samadhi)的境界。禅那是一种修定的功夫,
三昧则是由修定而达到的另一种功用了。
中国禅宗的禅与印度的禅定,虽然有层次上的不同,关系却非常密切。如果没有禅定的
修持基础,无法达到中国禅所体证的悟境。虽然有少数人未经禅...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圣严法师- 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
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过去,我无论教禅或打禅七,一定严厉诃骂学生的知见障,破斥
学生从知识上获得有关禅的零星知解,而我现在又来讲禅,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诸位务
必了解一点,做为最初的方便引导,还是需要透过语言来讲解,因此,在不立文字的原
则下,我们特别开了方便门,企图以语言来表达那不立文字的道理。今天我就分成九个
小题,很简单的做个介绍。
禅与禅定
禅与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人提到禅,往往联想到禅宗,而中国禅宗所体证的禅与
印度的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禅宗的禅,是指破除无明烦恼之后的心地妙用,也
就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无限的,它不能用任何语文、或任何形式来诠释,却能产生无穷
的妙用;印度的禅那(dhyana)是指禅定,中文义译为思惟修或静虑,意思是收摄散心
,系于一境,不令动摇,进而达到三昧(samadhi)的境界。禅那是一种修定的功夫,
三昧则是由修定而达到的另一种功用了。
中国禅宗的禅与印度的禅定,虽然有层次上的不同,关系却非常密切。如果没有禅定的
修持基础,无法达到中国禅所体证的悟境。虽然有少数人未经禅...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9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7826974/
来自: 皮夹克 2015-07-22 16:06:33

标题:为何帕奥禅法是有问题的观想禅法(个人体会,理性探讨)
注: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陷在帕奥的观想禅法中很多年,之前我只简略质疑过帕奥禅
法,从来没有详细论述过自己的观点,所以在我总结马哈希禅法经验之前,整理一下之
前我为何质疑帕奥禅法的具体经验体会,此文最好参考帕奥禅法的一些和我观点对立的
文章做总体对比参考,去除我个人主观意见,各位自己辨别。
本人曾今修了一年帕奥禅法,亲自去西双版纳的帕奥禅修中心禅修了两个月,修了一些
帕奥禅法的止禅,也修了一些帕奥禅法的观禅,修到自己眼前发光,身体发光,期间也
听了不少小参,之前的博文之中我有提到过帕奥禅法是观想,但一直没有详细论述我的
观点,这里提供一些个人体会作参考。
质疑帕奥并非因为本人最欣赏马哈希禅法,我实际上也很赞同动中禅,葛印卡,雪吴敏
,泰国缅甸各派大部分的传统四念处禅法,个人认为目前各派禅法中,大部分都没有问
题,只是基础对象不同,辅助提起正念的小技巧不同,总体方法...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zou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3 23:37:49 2012, 美东)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
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过去,我无论教禅或打禅七,一定严厉诃骂学生的知见障,破斥
学生从知识上获得有关禅的零星知解,而我现在又来讲禅,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诸位务
必了解一点,做为最初的方便引导,还是需要透过语言来讲解,因此,在不立文字的原
则下,我们特别开了方便门,企图以语言来表达那不立文字的道理。今天我就分成九个
小题,很简单的做个介绍。
禅与禅定
禅与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人提到禅,往往联想到禅宗,而中国禅宗所体证的禅与
印度的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禅宗的禅,是指破除无明烦恼之后的心地妙用,也
就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无限的,它不能用任何语文、或任何形式来诠释,却能产生无穷
的妙用;印度的禅那(dhyana)是指禅定,中文义译为思惟修或静虑,意思是收摄散心
,系于一境,不令动摇,...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退出江湖了,呵呵
我这里解释一下禅定的真正作用吧,而且是比较细节的
一般人平时是见不到真正的无常的,用清净道论的说法,就是无常被相续所覆蔽。这个
无常,绝对不是一般人认为的生老病死那种,而是一种快速猛烈的意识和所观察对象不
断生灭的微观现象。平常由于我们的意识比较粗糙,使得无法观察到这种现象。
经过禅那的训练,意识会变得比较敏锐,见到的生灭将会越来越多,大概到每秒几十次
生灭或者少部分人几百次生灭的时候,无常相就会显现出来了,所谓的“相续”就会因
为禅那的作用而被破掉
这种状况,必须要去亲自经历,你才能体会什么叫无常,什么叫苦,如果没有亲身体会
,是很难想象那种状况的。
而且对这种状况的认识,是依赖于佛法的正见的,某些人就是见到这种生灭也没什么作
用,它缺乏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不知道这个干吗,无非就是有点害怕而已。
在这里真正起作用的,实际是慧,需要一种强力的逻辑认识,智性认识,才有机会生起
真正的观智和证果,这个是需要平时大量的积累,尤其是理性思考。而一个愚钝糊涂的
人,此时哪怕就是见到这种生灭现象,也是没什么可能生起观智。
禅那并不重要,尤其对于现代人,最最重要的是慧的训练,是一种能够迅速认清事物本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亦名禅那理行诸诠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禅源诸诠集者,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
故都题此名也。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
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
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
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
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
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
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
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
。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
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门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
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
...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3
我一直脾气大得很,不是最近才,是最近版上有了很多让我发脾气的借口而已,哈哈。
说密里没有禅的估计没看过这个:
恒河大手印偈颂
Tilopa's Mahamudra Instruction to Naropa in Twenty Eight Verses.
谛洛巴口传那若巴的二十八颂大手印教授
敬礼金刚空行!
Homage to the Eighty Four Mahasiddhas!
Homage to Mahamudra!
Homage to the Vajra Dakini!
敬礼八十四位大成就者!
敬礼大手印!
敬礼金刚空行母!
大手印法虽无表,然于上师具苦行,
具忍具慧那若巴,具种修心如是行。
Mahamudra cannot be taught. But most intelligent Naropa,
Since you have undergone rigorous austerity,
With forbearance in suffering and with devotion to your Guru,
Blessed One, take this secret i...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那波罗蜜
已经讲了菩萨要怎么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四度波罗蜜,现在所要讲的是
菩萨要怎么修行禅那波罗蜜?
我们现在来看 马鸣菩萨怎么说:“知法性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随顺修行禅那波
罗蜜。”(《大乘起信论》卷2)
我们首先来看这一段菩萨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修学禅那的时候他要怎么转依如来藏
来修行?禅那指的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叫作八次第定,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先证得初禅
,才能证得二禅乃至证得四空定;那么初禅到底要怎么修?想要证得初禅先要修定,然
而定要怎么修?定的意思就是说,制心一处而不动摇,为什么要制心一处呢?因为我们
的心不断地攀缘六尘——想东想西,所以我们就要选择一个境界来让心安住在那个境界
上面而不动摇;然而我们的心并不是说,你想要安住在那边祂就会乖乖地安住在那边!
所以要用各种方法来让祂停在那个位置上面。譬如说有人就用数息,不断地观察自己的
息进息出,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息进息出这个境界上面。当然制心一处不是
只有一种方法,譬如说持名念佛,把自己的心安住在自己念佛的声音上面;还有观想念
佛,观想念佛是去观想佛的形像,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然后去观想...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堪布“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禅修主题演讲
演讲人:索达吉堪布
一. 禅修的重要性
刚才,主持人请我讲《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关于这个仪轨,你们自己看一下就行。
这里,我只是稍稍补充一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信不信佛教是你的自由。我们不会用任何一种方法引诱你进入。即
使有的人想出家,我也没同意。一般来说,我不是很赞叹知识分子来这里出家。我让他
们观察自己的心,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不然,你初到寂静地,刹那间产生了一种感觉:啊,出家是多么地清净啊!但是,时间
一长,你偶尔萌发的不成熟的发心就渐渐退失了。对你们自愿出家,我都是抱持这样谨
慎的态度,对你们信教更不会强求,会尊重你个人的决择。
在座的同学,有的对佛教有信心,但对佛教的教义又不太了解。带着这样一种信心,跟
着上师或什么人到处跑,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趋入歧途。如果没有缘起,你不会值遇很
好的上师。各种修法是那么多,以后都可以求,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系统地
学习佛法。
关于“禅修”,我先简略地讲一下禅修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上很多人,不
论是企业家、领导、还是学校里的老师都心力交瘁。从表面上看,科技发达...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50
16
后主刘禅是愚是智?
魏景元五年(公元263年),邓艾灭了蜀汉。当时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后来钟会
、姜维谋反,晋王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是有些不妥,于是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
刘禅接到洛阳。
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病的病,走
的走。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郎郤正
等数人。廖化、董厥托病,不愿跟随后主去洛阳。刘禅做西蜀皇帝时,整日淫乐后宫,
不谙事理,也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这时的一举一动要全靠郤正等人的指点了。平时
,刘禅根本没把郤正这个小小的秘书郎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郤正是个忠心耿
耿的人。
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赐其住宅,供给用度,赐
绢万匹和僮婢百人。还把他的儿子刘瑶及樊建、谯周、郤正等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
封了侯爵。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西蜀旧臣,稳定对原来蜀汉地区的统治。但
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第二天,刘禅去司马昭府中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一起参
加了。席间先是表演魏国乐舞,那些原蜀国的官员均表露出感伤之情,唯独刘禅看的...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7
http://ccbs.ntu.edu.tw/taiwan/md/md01-01.htm
人间佛教的困局——以新雨社和现代禅为中心的一个考察
本文口头发表于∶1999.10,「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台北∶弘誓
文教基金会。
提要
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尽管在台湾佛教界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但却遭遇一些
困局。其中,来自新雨社和现代禅的批评,显然无法漠视。这两个台湾当代新兴佛教教
派,对人间佛教的批评,主要有两点∶一、「人间佛教」不曾提供一套具体的修行方法
。二、「人间佛教」所强调的「不急求解脱」的思想,被视为不关心究极的解脱。本文
试图透过这两个新兴教派的访谈和调查,来说明以上这两点批评的成因。
「人间佛教」这个理念,最早是由《海潮音》杂志社同仁、慈航法师、法舫法师等人所
倡导 [1] 。然而,真正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则是印顺法师(1906—),在1951年,所开
始大力推广的人间佛教 [2] 。
印顺所推广的人间佛教,在中国大陆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但却随著他的移居台湾(
1953年1月),引起台湾佛教界的极大回响。直接受到这一理念影响的台湾佛教教团,包
括隶属旧传统...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动中禅
这属于四念处修法中的身念处,认真修习,必能证果
下面这个残疾人就是修动中禅身念处而证悟
==============================================
甘澎老师谈禅修
林崇安 (内观杂志第64期.2009)
一、前言
今(2008)年八月,我们一行十五人到泰国参访禅修老师,并顺便参观寺院和名胜古迹
。于二十一日早上参访了在佛统府佛教城的圣法中心(Ariya dhamma sathan)的康恳
长老和甘澎老师。甘澎老师(Kampon Thongbunnum)是康恳长老晚年所指导出的最有名
气的在家弟子,以下先介绍一下甘澎老师戏剧性的生平。
二、甘澎老师的生平和禅修经历
1955年,甘澎老师生于泰国北部那空洒汪府的贫民窟,整天生活在船上,陆上没有房子
,他的父母靠船运载维生,有五个孩子,甘澎老师排在第二。他的父亲知道教育的重要
,虽然生活贫困,仍然鼓励子女上学读书。 7岁时甘澎老师开始上小学,13岁时读初中
,喜爱体育课程。 16岁时考上Chan kasem师专(毕业后可教小学),18岁时考上
Mahasarakham体育师专(毕业后可教中学),20岁时他以成...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真的可以治病吗
禅修真的可以治病吗
http://www.zhibeifw.com/fjgc/zbfy_list.php?id=9273
美国,纽约——一个藏族喇嘛相信,他通过一年的禅修,治愈了自己遭受坏疽的腿病。
如今科学家正在研究他的大脑,以期能够发现这一医学上的奇迹。
心的力量真的能够治愈自身的疾病吗?一组希望得到答案的科学家正对一位藏族喇嘛的
大脑进行研究,这位喇嘛相信通过禅修治愈了自己的坏疽。
2003年,当37岁的Phakyab仁波切移居到美国时,他身患糖尿病以及脊椎结核病。他的
病日趋恶化,以至于他的右腿与右脚已经生出坏疽。他在纽约寻访了三位不同的医生并
就诊,而他们给出了同样的治疗建议:截肢。
很少有人会抵制这样的治疗建议,但是仁波切并不是常人。1966年出生于藏区康巴的他
13岁时就得到认证,并在1993年攻读藏传佛法的最高学位格西时,被认定为第八世
Phakyab仁波切。他已经将生命奉献于传授佛法并将佛法融入内心,当他决定是否要做
腿部切除时,很自然会去咨询自己的上师。
上师的回答很令人震惊:不切除。并建议弟子利用气脉禅修给自己治病,然后将这种古
老传统做法的价值传授予他人。他写了...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23
原贴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hlwj.html
拉拉杂杂也说禅之二:什么人配称禅师?
禅师,就是专门教人悟禅入禅(佛智)的老师,自然,作为禅师的人自己得懂禅。或曰:
坡主说此,岂非废话?答曰:非废话也,要知道古今中外乃至就在当下这一秒,的确有
无数自称或被称禅师的人,其实并不懂禅乃是假冒的禅师。如同古人喜好随便自称“道
人”一般,也有许多人喜好随便自称或称人“禅师”,于是到现在,这“禅师”几乎成
了一个挺。。。的词。
记得在禅宗非常鼎盛的唐朝,就曾有高明者大喝:大唐国里无禅师!!!(又有答道:
不是无禅,只是无师。)斯语,坡主颇神往心仪呢。
其实对这个可悲可痛现象,达摩老祖(观世音菩萨)早有准确预言,有兴趣者可去翻书
,那预言的意思也就是:我走后多年,假冒禅师将多如牛毛,而货真价实者寥寥。
说了半天假禅师,那啥是真禅师呢?坡主陋见,真禅师是如此者:
一丝不挂
完全为利益救度众生破其迷开其悟而活着,真正“只求他为人人,不求人人为他”,无
论做什么方便应机操作,总是为利益众生荷担如来家业,身口意几乎找不出自私自利漏
洞,很难...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24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hmip.html
拉拉杂杂也说禅之六:参禅是上乘法,却并不是一种对机面很宽的法门
所谓对机,就是适合修行人的根器。佛之所以说了许许多多的法门,也就是因为众生根
器因缘千差万别,即众生病有多种,佛用良药有万类,从来没有一种法门,可以代替所
有的法门而一枝独存通吃天下。但是各种法门之间,却也有适应面宽窄的不同,相比之
下,现在汉地最流行的净土法门,乃是接引面最广对机面最宽的法门,即所谓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这是因为依净土法门修出轮回的条件,相对于禅唯识等法门容易达到一些,
实际上,若论开宗以来已修出六道成功的总人数,还是以净宗为最多。

禅与净,是汉传佛法中最主干最得力的两大法宝。比喻来说,藏传金刚乘佛法,好比一
个大金字塔,而汉传佛法,好比一个土坡上耸立一高旗杆,二者高度完全一致。藏密若
按部就班地通学,可达佛法最高层次的部分,但是按次第修还是学习量很大的,据说北
京雍和宫的规定学制是三十三年,而且在这个学制下培养出了多少肉身菩萨,还不好说
。汉传佛法,若只修到可以往生西方净土的程度,就是登上...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5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 阅读全帖
w**f
发帖数: 7794
26
高中语文老师文勇记得,他为学生们讲屈子的《离骚》,“课文仅是摘录了几十句,柳
智宇就把全部文本背下来,还模仿骚体写下回忆过去时光的几百句诗句,取名《九忆》
。”
□ 我仍记得他当年一心向佛时跟家里的争执,后来他的父母拗不过他,只能随他信了
佛。他向周边的人宣扬教义,包括我们这些室友和他的父母。
午夜10点。上完一天的课后,柳超美总算能从心底里缓口气了。他正踏上回家的班车。
这段时间,他的内心饱受煎熬。伴随车身的晃荡,他的声音发颤:“我们8月份去过龙
泉寺,把他带回来了。可他不干呐,还是要出家。”快一个月了,儿子柳智宇隐身在北
京的寺庙中,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作为武汉华师一附中的高级物理教师,柳超美一生信奉的无非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可眼下,“家”与“天下”就是难平。
媒体、网络连日铺天盖地——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柳智宇,在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全额奖金后,……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
“他妈妈年纪大了,承受不了又病了,这个伢不懂事呀。我太注重民主了,他好像做了
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样。
“网上称理解他的多是学生,那是一种变相的发泄。我相信全天下99%的家长...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7
随著近些年来南传内观禅法的不断推广,七清净、十六观智的教法,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汉传佛弟子所熟知。《清净道论》的结构虽说是依戒定慧展开,但实际上也就是依七清净展开。这七清净分别是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而北传《瑜伽师地论》所传的七清净和南传七清净的名称几乎一样,只是最后两个清净分别是行智见清净和行断智见清净[ii],不过,除了戒清净和心
清净意思大致相同外,其他慧品所摄的五种清净意思则大相迳庭。现列表如下∶
南传《清净道论》   北传《瑜伽师地论》
戒清净:极清净的别解脱律仪等四种戒   戒清净∶安住具足尸罗,守护别解脱律
仪等
心清净:与近行定相共的等至   心清净∶心得正定,渐次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静虑
度疑清净:把握名色之缘及越度了关于三世的疑惑所建立的智   度疑清净∶于一
切苦集灭道,及佛法僧,永断疑惑
道非道智见清净:由知道道与非道所建立的智,这里的非道主要指光明等十种观的染
道非道智见清净∶于正见前行之道,如实了知,是为正道,由此能断见所断后修
所断惑。又于邪见前行非道,如实了知,是为邪道...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10373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themat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偶不系高富帅,爱咋咋地!), 信区: Mathematics
标 题: IMO金牌北大数学神童柳智宇拒掉MIT后出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0 11:48:02 2013, 美东)
柳智宇
百科名片
他是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
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
金;他是少女作家蒋方舟公开宣称的“梦中情人”,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
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
柳智宇,从2005年起,高二的柳智宇就成了数学方面的新闻人物。据了解,2005年,柳
智宇在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2006年,他又入选数学
奥林匹克赛的国家队,
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随后,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
据柳智宇的大学同学回忆,入学不久,他加盟了北大禅学社,长年坚持吃素,性格比较
内向,为人很平和,大学期间没听说有什么感情纠葛。北大禅学社的...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很冒昧纠正一下,
这里说的”无我”,并非佛陀说的”无我”
可能是这位法师方便之说? 或一时口语失误?
这里的”无我”,改成’忘我”较合适。
因为众所周知,佛陀说的”无我”与无念,没有关系。
从下文,我相信法师知道,但法师这么说,会引起误会。
这个观念应该是扩大解释了,
是否是佛陀的观念,有争议,有待商榷。
也可能法师这里的”宇宙”也是方便之说
如果把”宇宙”改成”生命”,更好。
good
很认同
我所理解,这里的”空性”是 因缘所生,因缘所灭,
就是佛陀说的涅盘。
涅盘的三个特色 : 空 无相 无所有
good
如果是说”生命现象”,我接受。
Good
每一次当执着的想法生起时,常思维这世界是因缘所生 因缘所灭,思惟无常。
这是正思维。
修行过程中间是有一段无分别现象,
但是否需要用这方法一直思维”自” ”他”如一,倒不一定,要在不同时机运用不同
方法。
佛陀提了其它重要方法。
这位法师说了ㄧ件重要的事,
“当执着于「我」或「他人」,我们就会生起种种二元对立(二取) -- 苦和乐等--
的想
法,我们要明白,如果跟随生起的烦恼转,继而作种种业,果报一定会来临,例如如果
我们生...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30
柳智宇
百科名片
他是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
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
金;他是少女作家蒋方舟公开宣称的“梦中情人”,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
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
柳智宇,从2005年起,高二的柳智宇就成了数学方面的新闻人物。据了解,2005年,柳
智宇在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2006年,他又入选数学
奥林匹克赛的国家队,
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随后,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
据柳智宇的大学同学回忆,入学不久,他加盟了北大禅学社,长年坚持吃素,性格比较
内向,为人很平和,大学期间没听说有什么感情纠葛。北大禅学社的网页记录显示,
2007年起,柳智宇开始频繁地参加活动,去各处拜访高僧、到寺庙做义工。大学毕业后
,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之后出家为僧,法名圣宇
出家事件
龙泉寺
从北京大学东门出发,驱车近一个小时,终于抵达西山凤凰岭脚下,得见千年古刹龙泉
寺。它依山而建,坐西面东,斑驳的红墙,“龙泉寺...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31
禅修的方法(第三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0月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修持禅定的方法。
第五种方法:观察分别念自身。
在相续中生起烦恼、分别念的时候,看它的自性。每个人的烦恼都不一样,有的贪
心重一点,有的嗔恨心重一点。若是贪心重,可以先去观察贪心的所依(对境),看看
是对何人何物生起了贪心;然后去观察贪心本身的自性,这个时候所有的烦恼、分别念
自然就会消失,即“自然解脱”。这种“解脱”不是真正的解脱,只是分别念暂时消失
了或烦恼暂时息灭了,称为“解脱”。自然解脱后,不要去想其他的,什么也不想,在
这样无缘的状态中放松、安住。
当烦恼、分别念再次生起的时候,又与先前一样。先观察它的所依对镜,然后再看
它的自性,这时它就会消失,在这样没有分别念的无缘状态中安住,保持这种状态,能
持续多久就持续多久。当烦恼、分别念再次生起的时候,再继续如是修持。
前面是以贪心为例进行的说明。其他所有的烦恼、分别念都可以这样去观想、修持
。有些人贪心或嗔恨心重,有些人嫉妒心强,有些人傲慢心大,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特...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32
全文在线阅读:http://www.dymf.cn/Item/16019.aspx
第一讲;
禅修的方法(第一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9月29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开始讲一些禅修的方法。百日共修已经学修到了三特加行。三特加行有共同和
不共同的方法,现在学的都是共同的方法。不共同的方法是大圆满(阿底瑜伽)独有的
加行修法,这些不是随便公开学修的。共同的修法主要是身、语、意三个要点。
调整身、语、意,将身语意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这样禅定会自然产生,很多世出
世间的功德也会自然圆满。但是身、语、意要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也是很有难度的!
(一)身的要点
不用说心,就连身体要真正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或姿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
说,毗卢七坐也是很难做到的。毗卢七坐是常用的一种身姿,大乘和小乘都用这个方法
。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在身体姿态方面都是有要求的。让身体完全放松也是很重要的
,若是身体没有完全放松,也没有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禅定很难产生。即使产生了,
有时候也许能入定,但是很容易出现障碍,所以,身体...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2273
3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乔布斯与他的禅》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klis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乔布斯与他的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 19:09:21 2015, 美东)
金钱时代读书真是奢侈品。
上次雷版谁推荐的一本教主每年都读的《禅者的初心》,我拿来读下,繁体字看着好累。
我相信教主喜欢这本《禅者的初心》。他信仰的宗教是佛教中的禅宗。美国是基督教的
天下,他不会平白无故的选择禅宗这种宗教信仰。应是互补的需要。
乔教主年轻时候像个怪物一样存在,与地球人格格不入。当年算是diaos中的战斗机,
一方面聪明绝顶而激情四射。但是另一方面脾气很坏,性格急躁,为人偏执傲慢追求完
美。为此他付出了极大代价,事业巅峰期曾遭几乎所有苹果的高层的集体驱逐。
他应该深知自己性格中的这些短板。禅宗正好能弥补他性格中的缺陷,让他学会冷静理
智和耐力持久。他后期也越来越成熟。
他信禅宗佛教很虔诚,思想做事贯穿着禅宗思维,婚礼和葬礼都是禅宗仪式。
读了《禅者的初心》这本书,我写了一首诗:
<<乔布斯与他的禅>>
我傲慢...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乔布斯与他的禅》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klis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乔布斯与他的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 19:09:21 2015, 美东)
金钱时代读书真是奢侈品。
上次雷版谁推荐的一本教主每年都读的《禅者的初心》,我拿来读下,繁体字看着好累。
我相信教主喜欢这本《禅者的初心》。他信仰的宗教是佛教中的禅宗。美国是基督教的
天下,他不会平白无故的选择禅宗这种小众宗教。应是互补的需要。
乔教主年轻时候像个怪物一样存在,与地球人格格不入。当年算是diaos中的战斗机,
一方面聪明绝顶而激情四射。但是另一方面脾气很坏,性格急躁,为人偏执傲慢追求完
美。为此他付出了极大代价,事业巅峰期曾遭几乎所有苹果的高层的集体驱逐。
他应该深知自己性格中的这些短板。禅宗正好能弥补他性格中的缺陷,让他学会冷静理
智和耐力持久。他后期也越来越成熟。
他信禅宗佛教很虔诚,思想做事贯穿着禅宗思维,婚礼和葬礼都是禅宗仪式。
读了《禅者的初心》这本书,我写了一首诗:
<<乔布斯与他的禅>>
我傲慢...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5
我参加过帕奥禅师本人亲自指导的安般念禅修(没有助教,只有一位翻译),大家集体小
参,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听到帕奥禅师针对每个情形的指导。
帕奥禅师本人指导检察禅支不是在「心脏找出五个光点」,学员观的是心所,不是什么
色法的光点。帕奥禅师对阿毗达摩很熟悉,也不会把心所与色法混淆。帕奥禅师本人指
导提升定力时(当时有一位LA来的师姐从初禅一步一步修到三禅)更没有说「舍弃其中的
光点」,而是舍弃较粗的禅支。
帕奥禅师对智慧之光的解释如下: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079
《增支部》的《光明经》(Aloka sutta)和《放光经》(Abha sutta),佛陀也提到四种
光∶一、日光,二、月光(包括星光),三、火光,四、智慧之光。
对于智慧之光,在《睡意经》的疏钞提到有四种∶一、天眼通,同样有光而且很强,二
、光明遍,或是所有的遍都有光,三、从开始的预备定,接著到近行定,一直到最高的
奢摩他的修习心,这些都有光,四、一种随染叫做毗婆舍那的光明,这种光明是属于毗
婆舍那智的光明。有上述这四种光明。
帕奥禅师的弟子怎么教,...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乔布斯与他的禅》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klis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乔布斯与他的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 19:09:21 2015, 美东)
金钱时代读书真是奢侈品。
上次雷版谁推荐的一本教主每年都读的《禅者的初心》,我拿来读下,繁体字看着好累。
我相信教主喜欢这本《禅者的初心》。他信仰的宗教是佛教中的禅宗。美国是基督教的
天下,他不会平白无故的选择禅宗这种小众宗教。应是互补的需要。
乔教主年轻时候像个怪物一样存在,与地球人格格不入。当年算是diaos中的战斗机,
一方面聪明绝顶而激情四射。但是另一方面脾气很坏,性格急躁,为人偏执傲慢追求完
美。为此他付出了极大代价,事业巅峰期曾遭几乎所有苹果的高层的集体驱逐。
他应该深知自己性格中的这些短板。禅宗正好能弥补他性格中的缺陷,让他学会冷静理
智和耐力持久。他后期也越来越成熟。
他信禅宗佛教很虔诚,思想做事贯穿着禅宗思维,婚礼和葬礼都是禅宗仪式。
读了《禅者的初心》这本书,我写了一首诗:
<<乔布斯与他的禅>>
我傲慢...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37
禅修的方法(第二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9月3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给大家简单讲一些禅修的方法。
禅修的前提条件、前行与前面所讲的一样。首先要调整身口意三门,保持适当的状
态,这是很重要的。若是没有调整好身口意三门,不能保持适当的状态,就无法在相续
中生起禅定,即使生起了,也容易出现问题。
现在很多人虽然在打坐、修禅,但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真实的禅定,没有产生禅定
的功德,这可能也是因为自己没有正确的方法,在修禅定的时候,没有调整和把握好身
口意,没有保持适当、良好的状态。如果要通过语言说清楚那种状态,是很难的;只有
通过一些方法、窍诀去调整和把握,才能出现那种状态。就像收音机调台一样,频道正
确了,声音就发出来了。如果没有调整好状态,禅定很难生起来,即使生起来了,也容
易出现障碍和问题。
我们可以打坐、修禅,但是要有方式、方法。若是没有方式、方法,没有上师的窍
诀,容易走火入魔,所以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以前讲过身要点、语要点和意要点,就是
调整身口意三门的方法和窍诀。通过这些方法和窍诀,才能...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2273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乔布斯与他的禅》
金钱时代读书真是奢侈品。
上次雷版谁推荐的一本教主每年都读的《禅者的初心》,我拿来读下,繁体字看着好累。
我相信教主喜欢这本《禅者的初心》。他信仰的宗教是佛教中的禅宗。美国是基督教的
天下,他不会平白无故的选择禅宗这种小众宗教。应是互补的需要。
乔教主年轻时候像个怪物一样存在,与地球人格格不入。当年算是diaos中的战斗机,
一方面聪明绝顶而激情四射。但是另一方面脾气很坏,性格急躁,为人偏执傲慢追求完
美。为此他付出了极大代价,事业巅峰期曾遭几乎所有苹果的高层的集体驱逐。
他应该深知自己性格中的这些短板。禅宗正好能弥补他性格中的缺陷,让他学会冷静理
智和耐力持久。他后期也越来越成熟。
他信禅宗佛教很虔诚,思想做事贯穿着禅宗思维,婚礼和葬礼都是禅宗仪式。
读了《禅者的初心》这本书,我写了一首诗:
<<乔布斯与他的禅>>
我傲慢地立于世间
单薄如沧海一粟
渺小如空中沙尘
我曾肆意地挥霍青春
狂放不羁
亦荒诞无比
皆因---
心若找不到安放的地方
灵魂只好四处漂泊
我在焦虑中碰壁
在彷徨中找寻
尝试着将心交给禅
并打算不再收回
当我孤独的凌于巅峰
此心澄定
无惧也无恐
当肉体被病痛吞噬蚕食
...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39
要证悟涅盘,禅修者必须逐步地培育十六种观智(bana)。
第一种观智是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在前面如何辨识名法
与色法的讲座中,我已经解说了这种观智。
第二种观智是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在上次的讲座中,我解说
如何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名色法,以及如何辨识缘起,即是解说这种观智。
培育前面这两种观智之后,你必须依照每一种法个别的特征、作用、现状与近因[
1],再度辨识所有名法、所有色法与缘起法的每一支,借着如此辨识而完成对它们的修
行。这些无法以简短的方式来解释,所以,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细节,最好的方法是:在
实际修行的时候学习它们。
现在,我要简要地解说其余的观智。
思惟智
第三种观智是思惟智(sammasana-bana),即以分组的方式觉照行法的智能。要
培育这种观智,需要将行法分组──分成两组:名与色;或五组:五蕴;或十二组:十
二处及十二缘起支;或十八组:十八界。然后需要觉照每一组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例如,佛陀在《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Sutta》中教导以正思惟来辨识五蕴:辨
识一切
r****n
发帖数: 8253
40

亡所必定入流,但入流不一定亡所。入流,即入涅槃之流,它是初果须陀洹的代称。
亡所,实际就是证涅槃,只有涅槃才是真正的能所双亡。而证涅槃,只有入流以上的圣
者才能有。
但是没有证涅槃,不代表不是入流,因为存在慧见涅槃的情况,即通过对五蕴生灭无常
的认识,对苦的彻底认识,进而认识到五蕴存在的熄灭,必定是涅槃,“有之灭,即涅
槃”,因而破除疑惑,破除我见,此时也是入流,这是经典所说的见苦得道。
“诸比丘!见苦者,亦见苦集、亦见苦灭、亦见顺苦灭道”
其实五蕴和涅槃本就是同一的两面,彻底认识了五蕴,也必定洞见涅槃。
要实现涅槃,是有条件的,它大概需要四禅左右的定力(此处的四禅是指毗婆舍那四禅
,绝不是现今佛教或者外道所认为的四禅),乃至禅坐当中贪和嗔的彻底克
服,心高度平衡,无贪,无嗔,然后在此基础上舍弃名色,则识必定灭,于是涅槃被证。
井水喻经那个三果向的圣者,也没有身触涅槃。
尊者殊胜语尊者那罗言:“今当说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旷野路边有井,无绳、无罐
得取其水。时有行人,热渴所逼,绕井求觅,无绳、无罐,谛观井水,如实知见而不触
身。如是我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自不得漏尽阿罗汉。”
他之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香严智闲的故事
邓州(今河南南阳)香严智闲禅师,沩山灵佑禅师之法嗣,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
人。智闲禅师生得身材高大,博闻强记,既能干又有谋略,乡亲们都认为,他只要发奋
学习,将来必成佐时之良器。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智闲禅师对世间功名越来越不感
兴趣。成年后,他即辞亲出家,观方慕道。
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法,智闲禅师遂亲往参学。智闲禅师性识聪敏,教理懂得
很多。每逢酬问,他都能侃侃而谈,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曾明白。后来,百丈
禅师圆寂了,他便改参师兄沩山灵佑禅师
有一天沩山禅师问他:"我听说你在先师面前聪明灵利, 善辩如流, 别人问你一个,
你能答出十句, 问十句, 能答出百句,然而意解识想是生死根本, 今天你不要用别
人说过的话, 试着说一句关于佛法的见解如何? "
智闲禅师被沩山禅师这一问, 不知道该如何应才好。
回到寮房后,他把自己平日所看过的经书都搬出来,从头到底,一一查找,希望能从中
找到一个合适的答案,可是翻阅了几天,结果却一无所获。智闲禅师感叹道:“画饼不
可充饥。”
于是他便屡次去方丈室,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说破,但是,遭到沩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
师说"我说的是我的, 不是...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香严智闲的故事
☆─────────────────────────────────────☆
Yisu (大头教主) 于 (Thu Aug 25 11:46:42 2011, 美东) 提到:
邓州(今河南南阳)香严智闲禅师,沩山灵佑禅师之法嗣,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
人。智闲禅师生得身材高大,博闻强记,既能干又有谋略,乡亲们都认为,他只要发奋
学习,将来必成佐时之良器。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智闲禅师对世间功名越来越不感
兴趣。成年后,他即辞亲出家,观方慕道。
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法,智闲禅师遂亲往参学。智闲禅师性识聪敏,教理懂得
很多。每逢酬问,他都能侃侃而谈,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曾明白。后来,百丈
禅师圆寂了,他便改参师兄沩山灵佑禅师
有一天沩山禅师问他:"我听说你在先师面前聪明灵利, 善辩如流, 别人问你一个,
你能答出十句, 问十句, 能答出百句,然而意解识想是生死根本, 今天你不要用别
人说过的话, 试着说一句关于佛法的见解如何? "
智闲禅师被沩山禅师这一问, 不知道该如何应才好。
回到寮房后,他把自己平日所看过的经书都搬出来,从头到底,一一查找,希望能从中
找到一...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43
温宗堃: 当代缅甸毘婆舍那修行传统之间的一个诤论
http://free.yes81.net/Mahasi/view-4972.html
依据菩提长老的看法,S 22:79的第一段文的文旨,是在说明:凡愚无知的沙门、婆罗
门在忆念过去时,带有「我」的执见,认为「我拥有…」等等,然而实际上,他们所忆
念的事物,只是无常、苦、无我的「五取蕴」而已,他们所预设的恒常之「我」其实并
不存在。因此,菩提长老认为,经文的文义并非如巴利注释书所说的,意指那些沙门、
婆罗门刻意以「观智」观察过去的五取蕴
值得注意的是,《相应部注》对 S 22:79的注释,似乎还有相当的诤议空间。菩提长
老(Bhikkh Bodhi)检视该《相应部注》所注解的那段巴利经文时,即提出与巴利注释书
截然不同的解读;再者,与此巴利经文对应的《杂阿含经》经文,也与巴利注书的注解
意趣相左,并支持了菩提长老的解读。
不仅马哈希禅师及其弟子们教导禅修者仅需直观当下的五蕴[12],就笔者所见,缅甸绝
大多数的毘婆舍那修行系统,亦如马哈希系统一样,仅教导禅修者观照当下现起的名色
现象,并未要求禅修者直观过去及未来的名色。
莫哥禅师(M...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557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ray (嗡嘛呢呗咪吽),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 08:38:09 2012, 美东)
八识详解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
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
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
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
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
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
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
...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45
禅修的方法(第四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0月2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修持禅定的方法有很多,前几天讲了共七种,但都属于有相禅定。今天讲无相禅定
,也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专注。
前行:首先,通过一些方法将身、口、意三门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让身口意三门
清净下来。然后,皈依、发心。这些内容和前面讲的一样。
正行:双目凝视前上方的虚空,心里不着任何所缘,即什么也不想。将心放在前上
方的虚空中安住。
双眼睁大盯住前上方的虚空,注意力要特别集中,内心特别专注。双眼凝视的方向
是前方、上方的虚空,向上看。
入定的时间不要太长,要从那个状态中出来。这里说的入定,也可能有这种情况:
阿坝曾有一个修行者,他在森林里修持禅定。有一次,他也不是特意入定的,是自然入
定的。当时他正准备吃饭,突然入定了,在入定的状态中很长时间没有出来。当他出定
的时候,碗里的东西已经腐烂了。他自己不知道,觉得就是一瞬间。
入定时间不要太长,还是要出定,放松一下,然后再以刚才我所讲的那种方式专注
。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先不专注,先观察一...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中的三股绳
下面的转贴也提出了正念的的三个心所,
所以这个就是修行的核心之一, 三篇文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虽然都在讲一个东西。。。初期修行, 正念是多么的重要
==================
转自
智慧之树,不返之流
——观禅的修行与进程
慈济瓦禅师 著
。。。。。。。
多年修行和教学之后,我觉得正念始终在场。正念都是前导,需要存在于每一个作用中
。多修习之后,正念似乎无所不在,经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圣弟子具足正念,守护根门,能避免杂染,修行清净。避免过患,
修行无过,保持清净,比丘的领域和父家是什么?四念处。」
-增支部第七卷(Aṅguttara Nikāya VII)
「于五根门处,遍布正念之网,精密而细微,可以捉住烦恼,以清明观智消灭之。」
-阿那律尊者(Anuruddha Thera)
「善友入灭,大师已远。如今没有友情能够等同于有正念引导的身守护。」
-阿难长老偈(Ānanda-Thera Gāthā)
「阿难,比丘以自为洲渚,以自为皈依,莫...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中的三股绳
下面的转贴也提出了正念的的三个心所,
所以这个就是修行的核心之一, 三篇文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虽然都在讲一个东西。。。初期修行, 正念是多么的重要
==================
转自
智慧之树,不返之流
——观禅的修行与进程
慈济瓦禅师 著
。。。。。。。
多年修行和教学之后,我觉得正念始终在场。正念都是前导,需要存在于每一个作用中
。多修习之后,正念似乎无所不在,经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圣弟子具足正念,守护根门,能避免杂染,修行清净。避免过患,
修行无过,保持清净,比丘的领域和父家是什么?四念处。」
-增支部第七卷(Aṅguttara Nikāya VII)
「于五根门处,遍布正念之网,精密而细微,可以捉住烦恼,以清明观智消灭之。」
-阿那律尊者(Anuruddha Thera)
「善友入灭,大师已远。如今没有友情能够等同于有正念引导的身守护。」
-阿难长老偈(Ānanda-Thera Gāthā)
「阿难,比丘以自为洲渚,以自为皈依,莫...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06
4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八识详解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
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
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
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
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
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
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
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
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
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06
4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八识详解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
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
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
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
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
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
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
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
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
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禅法与六祖禅法的对照
南传禅法与六祖禅法的对照
轉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198688/
说起南传禅法与六祖禅法的对照,两边的一些学子都会不乐意。学习六祖禅法的学
子或许会说:“我们是更高的禅法。”学习南传禅的人或许会说:“我们是更接近源流
的佛法。”但现在,不妨让我们暂时撇开宗派的门墙,以双方可以共同认同的佛教经典
如南传相应部等经典(或汉译杂阿含经等)为标准,来对这两者进行对照。
这种态度是佛陀鼓励的。《南传大般涅盘经》写道:
薄伽梵说:「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语:『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
我从佛亲口闻受。』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
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
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
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
丘善了解之。』
1、双方的接纳
六祖对于大小乘的观点:
(《坛经》)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