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曾侯乙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q*******n
发帖数: 20306
1
曾侯乙是公元前433年去世的曾国的国君。 按目前中国的标准,一个乡大约有两万人口
,一个县大约有30万人口。曾国国君的地位,按他的辖区的人口总量,大致相当于今天
的镇党委书记或县委书记, 并且我推测曾侯多半相当于一个乡党委书记。
然而看从曾侯乙墓挖出来的陪葬品,这个曾乡党委书记的排场真够大的。比如虽然当时
还没有发明出茅台五粮液二锅头或啤酒,只能喝最原始的米酒,但曾乡党委书记用来装
酒的酒壶酒杯等青铜容器就有几十种,而且做工考究,结构设计高度艺术化。
曾侯乙墓里陪葬的衣物都烂没了,只剩下衣物上的玉佩等饰物,但我设想如果那些衣物
被保留下来供我们观赏,一定很华丽,虽然当时可能还没有发明蚕丝编织技术,也没有
棉花,只能用未被充分选育的麻。
公元前433年的曾乡,显然比今天的贫困乡更贫困一百倍, 曾乡的GDP总量可能只有今
天的一个典型的西部地区的贫困乡的1%。 但无论如何赤贫,条件如何艰苦,也不妨碍
曾乡的党委书记摆排场。 能知道怎么摆场也是一种本事,只有真正懂得生活品味的人
,才会像曾侯乙那样摆排场。
再看看红楼梦,也是如此,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明末清初的县级首富的生活。现在的一
个县级首...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9459
2
扯淡,一个钟可以发出来三个半声,每个半声的频率是下一个的一倍,同时发掘出来了
有专门调声的仪器(协鼓),中科院1988年对编钟测过曾侯乙的声誉,完全切合十二平
分率。这种技术直到曾侯乙的编钟发掘出来之后才重新搞明白。清朝铸造的钟只能一只
钟一个音,而且高低音之间不符合半音率。
q*******n
发帖数: 20306
3
从曾侯乙墓里挖出来的陪葬品,有无数的青铜器,无数的青铜兵器,等等,说明曾国拥
有大量的优秀的工匠,并且制造业相当发达。
然而,曾国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又小又弱,旁国可以随意欺辱,连
它后来是怎么被灭的,史册都不记载。
这说明,虽然曾国是一个科技和工业方面的强国,但它却是一个军事政治上的弱国,弱
小的相当于不存在, 如果不是发掘了曾侯乙墓,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都不知道曾经
存在过这么一个国。
工匠在战场上是没有战斗力的,无论一个国家有多少科学家工程师,无论这个国家的科
技和工业多么发达,可能也会像曾国一样,充其量也只是一头可以供人随意宰割的肥猪。
现代的例子是意大利,虽然意大利的科技和工业很发达,文艺烹饪等等也很发达,但意
大利人根本打不了仗,每打仗必败。历史已经证明,科学家,工程师,文学家,艺术家
,都打不过地痞流氓。
曾国的优秀工匠们,即使把一百吨精美的青铜编钟,青铜酒坛子,制作精良的青铜武器
,和华衣美酒等等都抬到阵地前摆给敌人观赏,也不能把敌人吓退。
o**n
发帖数: 2130
4
曾侯乙墓最牛逼的是编钟,频率音准极高,而且通过钟形进行谐波调制,能演奏升音和
降音,欧洲达到相同的水准已经快到文艺复兴了
y***k
发帖数: 9459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esok (ok博士),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曾侯乙编钟简直就是乐器中的胡夫金字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6 01:35:41 2016, 美东)
直到19世纪欧洲才能搞出来一个钟能出来降,平,声三个半音的钟,晚了中国2600多年
y****e
发帖数: 419
6
http://tech.sina.com.cn/d/2005-04-09/1204576824.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9日 12:04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4月9日电 (记者 王力 姚玉洁) 经过近两年的考古挖掘,考古工作者在无
锡鸿山越墓发现一个庞大地下乐器库,共出土随葬乐器500余件,其种类和数量堪与曾经
出土编钟的战国曾侯乙墓媲美,其中还有3只造型生动的十分罕见的青瓷三足缶。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于2003年3月至200
4年12月间对无锡市锡山区鸿山镇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墩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15个
土墩中有7个墓葬是战国早期的越国贵族墓,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墓等5个级别
,他们以丘承墩特大型墓为核心,呈扇形分布。7个墓葬共出土2000多件随葬器物,其中
有不少青瓷及陶制的乐器。
这些青瓷乐器中,有三足缶、錞于、丁宁、钮铎、句鑃、钮鎛、甬钟、磬、铃形器、
簴座等,缶、铎和虡座为首次发现的越国乐器和乐器部件。
长期以来,人们对“缶”只闻其名,未见其形。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考古解决了这
g****z
发帖数: 1135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曾侯乙尊盘
前几天看一纪录片探讨曾侯乙尊盘是失蜡法或翻铸法铸造,觉得还是失蜡法铸造可信度
高。
即便如此,得多繁复的工艺呵,还有模子失水收缩变形问题。对青铜时代的古人真是佩服
得五体投地。
所以太郎你说得对,中华民族的最辉煌时代是青铜文明的时代,过了就走下坡路了。
y****e
发帖数: 1785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曾侯乙尊盘
比我们想象中的古代先进不代表比后世先进,而失传或者某项技术的停滞与退步也不代
表后来人止步不前。技术的发展可能是审美导向也可能是需求控制,再耐用的诺基亚也
干不过iphone。
拿青铜器来说,就器形而言西周时期楚式青铜器达到了一个高峰,但还应该看到从西
周开始青铜错金银技术开始风行乃至汉代。若以现在人的审美来看这种错金银的青铜器
远不如商周早期青铜器古朴质美,但技术上只能说失蜡法和错金银是两种不同的工艺方
向,而从出土数量看色彩绚烂的错金银铜器更受欢迎,或者是相对简单的工艺更为多数
人所接受?类似的历程如良渚文化就有精美至极的玉石微雕技术,其作品甚至远传至四
川,但到了商代看似粗鄙不精的镶绿松石玉器却更为人所爱。
btw,这个片子似乎说曾侯乙尊盘是最造的失蜡法作品?,记得中国最早用失蜡法工艺的
是河南淅川楚国早期墓出土的禁。
g****z
发帖数: 1135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曾侯乙尊盘
前几天看一纪录片探讨曾侯乙尊盘是失蜡法或翻铸法铸造,觉得还是失蜡法铸造可信度
高。
即便如此,得多繁复的工艺呵,还有模子失水收缩变形问题。对青铜时代的古人真是佩服
得五体投地。
所以太郎你说得对,中华民族的最辉煌时代是青铜文明的时代,过了就走下坡路了。
y****e
发帖数: 1785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曾侯乙尊盘
比我们想象中的古代先进不代表比后世先进,而失传或者某项技术的停滞与退步也不代
表后来人止步不前。技术的发展可能是审美导向也可能是需求控制,再耐用的诺基亚也
干不过iphone。
拿青铜器来说,就器形而言西周时期楚式青铜器达到了一个高峰,但还应该看到从西
周开始青铜错金银技术开始风行乃至汉代。若以现在人的审美来看这种错金银的青铜器
远不如商周早期青铜器古朴质美,但技术上只能说失蜡法和错金银是两种不同的工艺方
向,而从出土数量看色彩绚烂的错金银铜器更受欢迎,或者是相对简单的工艺更为多数
人所接受?类似的历程如良渚文化就有精美至极的玉石微雕技术,其作品甚至远传至四
川,但到了商代看似粗鄙不精的镶绿松石玉器却更为人所爱。
btw,这个片子似乎说曾侯乙尊盘是最造的失蜡法作品?,记得中国最早用失蜡法工艺的
是河南淅川楚国早期墓出土的禁。

发帖数: 1
11
原创 2017-04-26 李晓红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李晓红教授:
笔者在中国古代龙纹图像的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商代青铜器,玉器,骨器龙纹的角,耳
,脊柱等纹饰上,发现以上被大量应用的这类曲线形纹式,而在龙纹体纹,以及龙纹周
围的作为填纹的则是《吕氏春秋》、《左传》等古籍以及容庚,马承源等学者所言或论
述过的云雷纹.
考古暨历史语言学会学术会长李晓红教授
【作者介绍】:
李晓红,女,旅法学者。她原为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早年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南
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赴法国留学后,先后获法国巴黎一大造型艺术硕士学位(
1990年),巴黎索邦大学考古艺术史博士学位(1999年)。她的博士论文题为《中国商代
龙纹起源研究》。现任教于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外国语言文明系及巴黎索邦大学考古艺术
史系,并为巴黎索邦大学远东研究院研究员及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名誉研究员。主要
从事中国古代龙的文字与图像,中国书画造型艺术以及中国近代留法艺术史研究。从
1990年李晓红在十三区一个爱好中国文化的协会法亚文化友爱会开班教授中国传统书法
与绘画开始,到2001年她先生李中耀被聘到巴黎市政府艺术教育委员会...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2836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人牛逼的乐器就是钢琴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的东西,在当时的技术能力下,造出这么复杂精妙的乐器,足以
睥睨天下所有乐器了。
***********************************
测音过程中,便发现每件钟的正鼓、侧鼓部位有不同的标音铭文。敲击这两个部位,击
发出来的乐音也不相同,而且同一件钟两个不同部位的乐音,基本上都是相差三度左右
。这一发现使音乐研究所的专业人员特别兴奋。
当橡皮槌敲击中层稍大的钟特别是下层大钟的时候,测音人员总觉得声音不对劲,
按说,声音应该更低沉、更洪亮,但仪器上显示出来的数据和那些小钟差不了多少。他
们不住地摇头,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这时,考古队的郭德维想起在墓坑中立于钟旁的撞
钟棒。那是多长多粗多有力的呀!于是他找来一根粗扛棒,用力朝悬挂的那件钟叩了一
下,一种洪亮浑厚的声音顿时响彻了这个临时展室,令所有人为之一振,测音仪上立即
显出了这个浑厚有力的声音的数据。音乐研究所的人员这才高兴地喊道:“出来了,出
来了,它的声音出来了。”
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仅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
域12个半音齐全,完全可以用来演奏乐曲!
炮兵礼堂里的演奏会
要...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1162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九鼎与传国玉玺并列第一
应该在这些里面了,台湾故宫博物馆也有一些。
2002年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全国有64
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出,名单和馆藏单位如下。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新石器时代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2、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 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中国国家博物馆
3、司母戊铜鼎 商后期 1939年河南安阳市武官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4、利簋 西周早期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 中国国家博物馆
5、大盂鼎 西周康王时期 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6、虢季子白盘 西周 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 中国国家博物馆
7、凤冠 明代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 中国国家博物馆
8、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 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中国国家博物馆
9、晋侯苏钟 西周厉王时期 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被盗 上海博物馆
10、大克鼎 西周晚期 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 上海博物馆
11、太保鼎 西周初期 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 天津博物馆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 浙江...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1162
14
第一批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临汝县 197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 陕西省华县 195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Neolithic
pottery eagle ding.jpg
后母戊鼎 商 河南省安阳 193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HouMuWuDingFullView.jpg
利簋 西周 陕西省临潼县 1976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利簋.jpg
大盂鼎 西周 陕西省岐山县 清道光初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Dayu Ding.
jpg
虢季子白盘 西周 陕西省宝鸡 清道光年间 中国国家博物馆
Guojizibai pan 01.jpg
凤冠(4件) 明 北京市昌平县 1957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PhoenixCrown.jpg
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 河南省安阳市 1976年 中国社会...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5
中国在古代就已有了“冰箱”。虽然远不如现代科技产物电冰箱,但仍可以起到对新鲜食物的保鲜作用。在古籍《周礼》中就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 “冰鉴”。这种“冰鉴”其实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这可能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冰箱。
湖北随县曾侯乙楚墓1978年出土了两件冰鉴,冰鉴上还放著一柄长勺是专门用来舀冷饮的。此外,在古书《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所说的“冰厨”,就是古代人们专门用来储存食物的一间房子,是夏季供应饮食的地方。设计奇巧、铸造精工的鉴缶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冰箱”。鉴缶由盛酒器尊缶与鉴组成,方尊缶置於方鉴正中,方鉴有镂孔花纹的盖,盖中间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颈部。鉴的底部设有活动机关,牢牢地固定著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应是夏天盛放冰块、冬天盛放热水之用。
古代“冰箱”--冰釜
战国时代的冰箱――1978年出土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鉴
战国时代的冰箱――1978年出土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鉴2
铜冰鉴顶部特写
冰鉴结构图
至今天,现代的技术仍然无法复制这两件铜冰...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6
华科大陈刚教授谈“灵魂”
它是什么?自我意识和精神事件的集合
重量是21克吗?不靠谱
能穿越或者克隆吗?将来也许可以
现场:观众反应两极——兴趣浓Vs听不懂
灵魂是什么?这个哲学经过2000多年努力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个让人类一直困惑而又充满好奇的问题,在专业者眼中会有怎样的解读?昨天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陈刚教授做客武汉“名家论坛”,带来的就是一场名为“灵魂是什么”的讲座。
这个话题虽然玄妙但却很有吸引力,到场观众将报告厅坐得满满当当,一位观众“调侃”,大家或许是冲着“灵魂”二字而来,“因为这是人们普遍关心和好奇的话题。”
关于灵魂的认识,整个人类都会处于很初级的状态,这场讲座,陈刚教授无法带来终极答案,他带来的只能是当代哲学和科学对“灵魂”问题所达到的最前沿的认识。灵魂是什么?陈刚教授认为,灵魂是附生于人脑之中的自我意识和精神事件的集合。
陈教授回顾了人类对于灵魂认识的历史。史前时期,人类对灵魂的思考开始于人类对死亡的终极恐惧,生与死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灵魂。灵魂是一股“气”,是红色的、是热的、也是“不朽”的。金字塔则反映了埃及人的灵魂思想:灵魂是一种影子般,非实体性的东...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btw,曾侯乙墓本身也有类似铜套筒类型的殳,根据曾侯乙墓出土的遣册,带刺的叫殳,
而类似铜套筒的叫晋殳。而古文献中的殳指无刃的晋殳,而曾侯乙墓殳上的铭文出现前
也有类似的有刃殳出土,但都定为矛了。
b******n
发帖数: 4225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國六十四件禁止出國文物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31867.aspx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陶鷹鼎,司母戊銅鼎,利簋,大盂鼎,虢季子白盤,鳳冠,嵌綠
松石象牙杯,晉侯蘇鍾,大克鼎,太保鼎,河姆渡出土朱漆碗,良渚出土玉琮王,水晶
杯 ,淅川出土銅禁,蓮鶴方壺,齊王墓青銅方鏡,鑄客大銅鼎,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朱然墓出土貴族生活圖漆盤,司馬金龍墓出土漆屏,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涅磐變相
碑,常陽太尊石像,大玉戈,曾侯乙編鍾,曾侯乙墓外棺,曾侯乙青銅尊盤,彩漆木雕
小座屏,紅山文化女神像,鴨形玻璃注,青銅神樹,三星堆出土玉邊璋,搖錢樹,銅奔
馬,銅車馬,牆盤,淳化大鼎,何尊,茂陵石雕,河姆渡出土陶竈,大秦景教流行中國
碑,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獸首瑪瑙杯,景雲銅鍾,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八重寶函
,“五星出東方”護膊,銅浮屠,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中山王鐵足銅鼎,劉勝金
縷玉衣,長信宮燈,銅屏風構件5件,角形玉杯,人物禦龍帛畫,人物龍鳳帛畫,直裾
素紗褝衣,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紅地雲珠日天錦,西夏文佛
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紙本,青花釉里紅瓷倉,竹...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20306
19
我发现如果没有网络论坛的话,就没人知道我了。 这世界上有我没我没有区别,我要
是死了,如同死了一只蚂蚁。
我没有出色的地方,只是和绝大多数傻叉相比,我没有那么傻。 而且我混的很不好,
连老婆都找不到, 也没搞到钞票, 势利眼傻叉们就更不会注意到我了。
不过我还得靠海外的华人网站。 几年前我在国内的很多大网站都发过帖子,比如天涯
铁血,那些网站都是把我往死里封的。 这是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的网站网管如果发
现某个ID写的贴子比较可读,就赶快把它删掉。 要想在国内网站找几条可读的评论
,要到网易的一些泛滥的新闻评论里翻几页才能找到几条网管没来得及删的回贴。
由此可见国内至少有几十个以上像我这样的人曾经在网络论坛里发过有阅读价值的帖子
,但几乎都被网管们恶意地有针对性地删除了,于是一般的网民,既读不到那些人写的
帖子,更没听说过那些ID。
由此更可见在网络论坛火之前,历史上曾经有无数像我这样的人,本来是小有见解的,
但没有机会发声,也就没人知道。 能在历史上留下言行记录的,只是很个别的人。
你知道有一个司马迁,但你不知道两千年来中国可能曾经有十万个司马迁,但他们因为
没有条件发声,当权的政府...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近年来,随着文峰塔、叶家山、郭家庙曾国墓地,先后三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曾国考古备受瞩目。其中最为辉煌的仍是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战国早期的曾侯乙编钟,全套65件,用青铜5吨,不仅是省博的"镇馆之宝",且与长城
、都江堰一起入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工程。同出土的还有32件编磬,钟、磬
合奏"金石之声",并共同铸有音乐铭文3755字,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此外,曾侯乙《二十八宿图》木衣箱,是我国迄今所见二十八宿全部名称的最早记载,
展现了2400多年前我国天文学的杰出成就。
省博楚文化馆更是陈列着大量璀璨的楚文物,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其中,战国中晚期彩
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情节性绘画,也是最早的通景彩画。彩
漆木雕小座屏,则是楚国漆器工艺的典范之作。
简牍是承载古代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湖北各地出土了大量的战国、秦汉简牍。其中
,战国中晚期郭店楚简《老子》乙、《太一生水》,是所见最早的道教典籍。云梦睡虎
地秦简,共1100余枚,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体系最完善的秦代法律文书档案。
y****e
发帖数: 1712
21
☆─────────────────────────────────────☆
chooyu (卓奥友) 于 (Mon Oct 10 01:50:57 2011, 美东) 提到:
1916年11月的一个下午,一个叫做Charles Freer的老人正在他底特律的家中喝茶,家
中的装饰和陈设无一不暗示着这位老者丰厚殷实的家境和经世致用的品味,恰似《诗经
•卫风》中的“如琢如磨,瑟兮僴兮”。此时,他正面对着他刚买回来的两座近1
米高的石刻发呆,这两座石刻,前看非人非兽,侧看非仙非魔,老人若有所思地走来走
去,从各个角度对比着手中照片上他并未购买的另外两尊,那个卖家只告诉他这是公元
6世纪某时期的东亚石刻,和宗教有关,其他一概不知。从照片和他购入的两尊雕刻的
体积与雕像背后那齐齐的、近乎新鲜的一道道切割、敲凿痕迹看,Freer只能确定一点
,这些石刻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现象,而是刚刚被人为剥离于一个规模庞大、体系完整
、风格自成并拥有千年左右历史的大型石刻群。。。
(镜头一转,咔咔咔咔!)
整整九十五年后的一个下午,堵得结结实实密不透风的635车流中,有一辆车中的气氛比
...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958
22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道听途说--818那六十四件国之重宝(ZT)
关于禁止出国文物,国家文物局有明确的规定:
按照规定,下列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
1、历代出土古尸
2、宗教场所的主尊造像
3、质地为象牙、犀角的文物
4、元以前书画、丝作品
5、宋、元有代表性的孤品瓷器
不难看出,这些文物禁止出国主要是出于保护的考虑,被列入名单的,都是不好保
存非常脆弱的文物。当然,在现在六十四个文物中,不少青铜器物入选,只怕也有其特
殊的历史原因了。
废话少说,先贴一个六十四件宝物的名单,再挨个来八:
◆ “五星出东方”护膊
◆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 陶鹰鼎
◆ 司母戊铜鼎
◆ 利簋
◆ 大盂鼎
◆ 虢季子白盘
◆ 凤冠
◆ 嵌绿松石象牙杯
◆ 晋侯苏钟(一套14件)
◆ 大克鼎
◆ 太保鼎
◆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 良渚出土玉琮王
◆ 水晶杯
◆ 淅川出土铜禁
◆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 齐王墓青铜方镜
◆ 铸客大铜鼎
◆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 朱然墓出土贵族生活图漆盘
◆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 涅槃变相碑
◆ 常阳太尊石像
◆ 大玉戈
◆ 曾侯乙编钟
◆ 曾侯乙墓外棺
◆ 曾侯乙青铜尊盘
◆ 彩漆木雕小座屏
◆ 红山文化女神像
◆ ...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3
被盗的部分国家一级文物
和南派三叔的小说一样,主角也叫胖子,专门盗掘古墓、倒卖文物,现实版《盗墓笔记》在我省随州上演。
昨日,省公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随州“5-8”特大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收缴文物151组198件,追缴和冻结涉案资金1200余万元,扣押涉案车辆7台。其中,涉及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26组36件,三级71组104件,一般文物46组50件,据介绍,仅三级文物市场价值就达亿元。此案共涉及70多人,初步核查非法交易额超亿元,犯罪活动范围涉及9省20多个地市州。
据介绍,这是我省历史上最大一起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
疑云初起 义地岗古墓群发现离奇坑洞
去年8月的一天,居住随州东城办事处义地岗古墓群附近的农民反映,古墓群周围发现许多坑洞。随州市文体局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巡查,果然发现坑洞旁边还有大量新土,新土附近散落新鲜烟头和矿泉水瓶。意识到可能有人盗墓,遂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随州市公安局立案侦查,发现居住随州某旅店的一伙山东游客,随身带有铲、锹、镐等特殊盗墓工具,经常昼伏夜出。非常可疑。
8月底,警方闪电出击,来到这伙人居住的旅店时,他们正在整理行装,...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4
青铜鼎,敞口,浅腹,底近平,二长方形附耳(附耳内残留范铸红陶土),三素面蹄足。口沿下饰一周夔龙纹,夔龙纹下一周凸弦纹,腹部素面,有铭文。时代属春秋早期,为一级文物。
青铜错银矛镦,饰错银云纹、兽纹,时代属战国,为一级文物。
一起不起眼的盗墓案,竟然牵出了一个庞大的盗墓、倒卖文物团伙,查获了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6件,数量之多、规格之高连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都忍不住惊叹。文物里有一件带铭文的鼎,为曾侯宝用,比著名的曾侯乙还早300年,填补了研究空白……昨天,湖北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公安部督办的 “5·8”特大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告破,追回老祖宗留下的198件珍贵宝贝。
古墓群附近惊现盗洞
去年8月28日晚,随州市文体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例行文物巡查。在该市东城办事处义地岗古墓群附近,工作人员发现有很多盗洞,洞口堆着大量新土,地上散落着烟头和矿泉水瓶子。
经过进一步查看后,文物工作人员断定有人在盗墓,立即报警。警方推测盗墓贼还没走远,立即在当地展开排查。此时,有人反映说随州一家宾馆住着8名外地男子,混身泥巴,还带着工具,形迹可疑。民警迅速赶到宾馆,将8人控制住。
经审,这8名男子都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5
“琴瑟和鸣”是表达夫妻和睦、朋友情谊深厚的吉祥语,昨天在湖北音乐博物馆“泛川古琴馆”开馆雅集活动上,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对外宣布:不久前考古工作人员在枣阳郭家庙一座春秋早期的曾国墓葬中,同时发现了较为完整的琴和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琴瑟组合,而琴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琴。
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曾入选2014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春秋早期的一处遗址,郭家庙的曾国考古曾陆续发现了最早的簨簴、最早的瑟、最早的商音钟等等,此次的新发现可以说刷新我们对古代音乐方面的认知。
方勤介绍,虽然在《礼记》、《左传》中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君子之近琴瑟”等语句,但在考古发掘中,琴、瑟并非总在一起出现。瑟单独出的多,而琴的发现屈指可数。琴瑟同出则概率极小。但前不久在墓地南边曹门湾墓区发掘的86号墓中,发现了迄今时代最早的琴和瑟的组合。其中瑟的形态相当完整,长180厘米,宽34厘米。弦、枘的情况暂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先秦瑟枘顶部的装饰通常为浮雕,浮雕题材多种多样,较早的有浮雕鸟喙纹、云纹、涡纹、弦纹等,战国中期后出现了六瓣柿蒂纹等等一些写实世俗的题材,此次发现的这件瑟的瑟枘则是羽人的形象。”
这次...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记得小隐上有篇类似的文章?
首先前面做的的统计只对比戈和矛,单枝为戈,双枝为戟,且有三戈而无刺的戟,其实
就是并联的戈。春秋战国时车战中往往用戟,基本上都是长柲,长者3、4米。 这错毂的
距离也未必有1米多,曾侯乙墓里面就有带矛的軎,用来辅助攻击,其长不过半米。可
见当时两车的距离有时候是非常近的。

确。
首先前面做的的统计只对比戈和矛,单枝为戈,双枝为戟,且有三戈而无刺的戟,其实
就是并联的戈。春秋战国时车战中往往用戟,基本上都是长柲,长者3、4米。 这错毂的
距离也未必有1米多,曾侯乙墓里面就有带矛的軎,用来辅助攻击,其长不过半米。
礼考工记庐人》说“庐人为庐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
C*****H
发帖数: 7927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锋披天下的秦国青铜兵器 (ZT)
国学园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扫平了华夏大地上纷争不已的各诸侯国,统一了天
下。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
来。”
战国晚期,随着铁制兵器的发展,称雄数百年之久的中原青铜兵器开始逐步走向衰落。
但在这个阶段,铜兵器依然是短兵的主力。特别是在秦代,承战国余绪,仍较多使用青
铜兵器,并在铜兵器的形制和制作技术方面,继续有所发展。
1974年春,在陕西骊山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了青铜剑、青铜铍、铜戈、铜戟、弩
机、箭镞、铜殳等大量青铜兵器。战 国末年,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铁,正在开启
一个新的时代。而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用武力统一
了中国的秦军,真的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答案是否定的,战国晚期铁制兵器虽然已经出现,但尚未为列国所广泛使用、金属工艺
也未尽成熟;而此刻,中国青铜古兵器的冶炼铸造技术(包括金属工艺)正处于最后的
、也是最辉煌的颠峰。众所周知,高锡青铜兵刃虽坚硬,但劈砍易折断;秦国的兵器工
匠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金属工艺问题,大大提高了铜兵的柔韧性。因此,强大的秦军就是
凭借这“血色青铜”铸... 阅读全帖
o*****h
发帖数: 2082
28
主要是水,尤其是竹制品,水里保存最好。当然其他文物也有,当年曾侯乙的编钟也是
泡在水里的
而且水本身是很好的缓冲包装,可以抵抗一定的机械损坏,还有浮力,可以防止坍塌挤
压损坏。当年曾侯乙开掘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结果抽水过程中导致一根木质支架
断裂,就是浮力消失后压塌的
要是埋到山、陕那边早就成灰了。
c******i
发帖数: 4091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人什么时候上床的?
载寝之床
古代家具:笨拙神秘的夏商周家具
来源:名鼎檀红木家具网 作者:名鼎檀红木家具网 发布时间:2011-03-12 查看次数
:8979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家具的各种类
型都已出现,但是少而简陋,且往往一物多用,例如床既是卧具也当坐具。但由于当时
人们的文化局限性所制,反映该时代的家具历史罕有文字记载和绘画描摹,而多出土文
物。
床的最早实物出土于长台关战国楚墓的竹竿缠丝加铜构件作栏大床,长225、宽136厘米
。床屉很低,仅高21厘米。还有一件大床出土于湖北荆门战国楚墓,长2208毫米、宽
1356毫米、屉高236毫米,作折叠式构造。山西陶寺夏文化遗址出土数件最早的木案,
这批木案仅高不到20厘米,可见当时节席地坐卧的生活。湖北随县战国曾候乙墓出土过
漆绘凤足书案、漆几、衣箱,信阳楚墓出土了彩绘大食案、雕花几、彩绘大床等等。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商代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其中也有关于家具方面的记
载。例如,“宿”好似人坐卧在室内,“梦”尤如人卧于床榻上,“疾”像病人因疼痛
而汗滴如雨躺卧在床上。许慎在《说文解字》释为“判木为片...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9459
30
1977年9月,擂鼓墩(位于湖北随州)突然来了一群人,说要开山。
石头山岩层硬,为何选它开炮凿石?
原来,是军人秘密建军工修理厂,这座山就被原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雷达修理所征用了。
工程负责人叫王家贵,他也是后来引发震惊世界发现的关键人物。
这山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郊外,一到夜晚就恐怖异常,据说半夜偶尔会有“咚咚”声。
当地人说是位楚国的将军敲鼓:春秋战国时期,这位将军亲自上到山头为战士擂鼓助威
,却被随国的士兵一刀断头。将军的头虽没了,可双手还在那擂鼓。
人们为了纪念他,命当地名为“擂鼓墩”。
王家贵十几岁成为军人,原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雷达修理所副所长。在开山时,一面是
军命工期的压力,一面是离奇地质现象,王家贵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当地人提醒他,这个地方炸不得,闹鬼。
王家贵怎会听信传闻?工期在前,军令如山,必须昼夜不停赶工,才能争取来年6月完
成任务。
可突然一件怪事发生……
施工时,几乎全是岩石的山体间竟然出现了一大片软土,违背了山体高低起伏的规律。
不仅齐刷刷少了一大块,还产生等量软土自动填补成山体的自然形状。
王家贵猜测,此地曾被人开挖过,泥土是回填的。
可为何要填回原样,难... 阅读全帖
x****b
发帖数: 584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世博出席国家元首和各国国宝
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世博,如果说奥运是中国人搭台娱乐外国人的话,那么世
博就是外国人搭台娱乐中国人。世博会从来就是让主办国的人足不出户能够了解世界的
窗口。中国举办世博,对老百姓的好处绝对比奥运更实在。
从参展国的数目来看,上海世博可以说已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世博,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参与了。所谓得道多助,在某种意义上,这可视为中国的和谐发展观所得到的拥护。本届世博会的参展国则多达189个,其中有22个还是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此外还有57个国际组织实际参展,实际参展方达246个。
出席元首:
韩国总统李明博
欧盟主席巴罗左
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
越南总理阮晋勇
沙特王储
巴勒斯坦国总统
蒙古总统
肯尼亚总统等数位非洲国家首脑
世博会的镇馆之宝粗略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以东道主为代表的“珍贵文物类”,比如曾侯乙建鼓底座、针灸穴位铜人
、太阳神石刻等多件珍贵文物展品。据介绍,曾侯乙建鼓底座是中国古代青铜冶炼巅峰
之作,由8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结缠绕的小龙构成,龙身互相缠绕镂空并镶嵌绿松石,工
艺至今无法复原复制;明代针灸铜人像则从中医角度展现了人体几百个密密麻麻的腧穴
s******6
发帖数: 748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世博出席国家元首和各国国宝
要说青铜器的话,轮不到那个建鼓底座吧,尊盘这样的才是重量级国宝,就像法国不会
把蒙娜丽莎的那幅画拿到国外展出
曾侯乙 建鼓底座
曾侯乙 尊盘
k**a
发帖数: 1181
33
这套黄金年鉴很不错。我收了一套,给很多朋友推荐过。
先秦·汉魏六朝-《古乐遗响》
01 楚商(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02 哀郢(埙与乐队)
03 流水(古琴独奏)
04 屈原问渡(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05 楚歌(埙与乐队)
06 胡笳十八拍(琴曲演唱与琴箫伴奏)
07 幽兰(古琴与编钟乐团)
08 梅花三弄(古琴独奏)
09 酒狂(古琴独奏)
10 广陵散(古琴独奏)
11 原始狩猎图(骨哨与乐队)
唐-《霓裳羽衣》
01 春莺啭(壹越调,原唐歌舞大曲)
02 倾杯乐(弹拨乐, 据《敦煌曲谱》抄写同名乐谱改编)
03 撒金砂(合奏,据《敦煌曲谱》抄写同名乐谱改编)
04 霓裳中序第一(器乐合奏)
05 阳关三叠(古琴独奏)
06 菩萨蛮(歌曲演唱)壹越调
07 离骚(古琴独奏)
08 玉树后庭花(歌曲演唱)
09 王昭君(筝齐秦)(大食调)
10 春杨柳(丝弦合奏)(平调)
11 泛龙舟(水调) 笛子独奏
12 剑器浑脱(筝独奏) 般涉调
13 酒胡子(壹越调) 丝弦合奏
14 大漠抒怀(筚篥与乐队)
15 秦王破阵乐(编钟乐队与歌队)
宋-《杏花天影》
01 潇湘水云(古琴独奏)
02...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5245
34
我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是黃河水災等自然災害和北方野蠻遊牧民族對中原農耕文明的壓力
迫使中國走上大一統而喪失了獨立國家之間的文化,政治,和科技的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相互競爭的靈活性。
大家去看看曾侯乙的墓藏,就理解我的意思。曾侯乙統治的小諸侯國,大概比今天的一
個縣大不了多少。
美帝現在國呓�300年,仍然操勁十足,我覺得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其合眾國的
國體,說
白了就是獨立國家的聯合體,美國州其實相當于一個國家,有自己的法律和政體,基本
是地方自治,和平相互競爭,除了對外法律,移民,跨州犯罪,州際糾紛等事務,聯邦
的影子很小,更不可能象鱉國那樣,聯邦隨意干預地方事務,把什麼資源都搶到鱉京,
等操完了,再把負擔摔給地方,比如強行把污染工廠搬到指令的省市。
模仿里根的話說,mother-fucking ccp central government of 後清鱉國 is NOT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鱉國,mother-fucking ccp central government of
後清鱉國 IS the problem.
棄嬰,你說呢?

发帖数: 1
35
在近日央视三套的《国家宝藏》节目里,谈到了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春秋时代采用的云
纹铜禁的生产工艺失蜡法延续到今日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制造,笔者不由浮想联翩,
感慨良多。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
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
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
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中国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
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
青铜尊、盘,是中国所知比较著名的失蜡铸件,时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失蜡法在中国
的历史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早采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是楚共王熊审盂,此外,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中期云纹铜禁和随州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青铜盘
尊也是失蜡法制作的典型器物。
而视频中的云纹铜禁正是出于楚庄王之子的墓中;千年之下,近2500年的中国传统
技术延续至今,在上世纪40年代的抗战时期,一位美国工程师无意间在中国民间发现了
这一铸造工艺,而当时的航空...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6
曾侯乙编钟:时期为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
厘米,重4.5吨左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
钟架上。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奏,可以旋宫转调。
音阶为现今通用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w********2
发帖数: 632
37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
d**z
发帖数: 294
38
来自主题: Henan版 - 河之南---大河之学 (8)
第八集 大河之学
1987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濮阳西水坡水库,发现了一个仰韶时期特别的墓葬,
一位男性墓主身旁排列着一组由蚌壳组成的奇异的图形,考古学家把这个墓穴编号为45
号墓。
历史学 家李学勤先生在一篇短文中写道,回忆去年秋冬,凡接触到西水坡45号墓材料
的人,
不管是亲自参观还是看见照片,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后世长期流传的青龙白虎。在此之
前,
中国天文学中关于四象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湖北曾侯乙墓中,1978年从曾侯乙墓中出土
的漆箱盖上,
考古学家发现了28宿的全部名称,以及青龙、白虎的图像。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据此推测,
28宿体系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出现。2400年的天文学历史,对于农业高度发达的中国,
显然是不可思议的。在接下来复杂的考证过程中,猜想被逐渐证实。
濮阳45号墓墓主脚下的蚌塑三角与两根腿骨合摆的图像,就是天上的北斗。
从而45号墓的龙虎成为四象中的青龙、白虎,有了天文学上的意义。
自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期(约前4510年)之后,开始有极重要的遗存昭示了先民们对
天文现象的感知,
这就是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南濮阳龙虎、北斗墓的发现。
——《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
天机
c***s
发帖数: 70028
39
这两年一直顶着“雷母”头衔的龚琳娜,却在2013年的尾巴尖上实现了逆转。从《忐忑》开始,这一路走来,龚琳娜和老锣尝试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歌曲形式,甚至有人称他们为音乐科学家。
龚琳娜。
这两年一直顶着“雷母”头衔的龚琳娜,却在2013年的尾巴尖上实现了逆转。在江苏卫视播出的《全能星战》舞台上,龚琳娜接连像天后王菲发起挑战,而且《明月几时有》和《致青春》都获得很多好评。再加上那首把许多人唱哭了的《小河淌水》,迅速让龚琳娜实现了“漂白”。一大批网友在“黑转粉”的同时,也给龚琳娜送上了新头衔——“龚女神”。日前,龚琳娜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首次对“雷母”“女神”进行了回应,她直言:“任何一种单独形式的演唱,都不是全部的我。只有把它们全部放到一起,那才是龚琳娜。”
“女神”我不当
拒绝一成不变,龚琳娜自言是个多面手
说到网友对其“雷母”到“女神”的评价改变,龚琳娜乐呵不已,她坦言在《全能星战》舞台上,呈现出如此大的改变,并不是想证明自己什么都可以,而是一直以来,她都喜欢挑战自己。“舞台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在《全能星战》舞台上,每一期都是命题作文,每一次对对我来说都是兴奋而紧张的。我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0
龚琳娜乱入《遭天谴》
近日,一个名为《龚琳娜乱入遭天谴》的视频在网络爆红,并引起网友疯传。原来是有网友为近日爆红的神曲《遭天谴》自制了MV,而这MV的女主角正是神曲天后龚琳娜。视频中龚琳娜以各种表情完美搭配新一代神曲《遭天谴》,令网友不禁感叹:高手果然在民间。
创作人石文在某音乐节目中演唱了这首《遭天谴》。虽然有着惊悚的名字,但《遭天谴》实际上有着一颗首正能量的内心。因为歌曲的主旨意在表明不做坏事,劝人向善。正因为这亦正亦邪的感觉,使得网友们在歌曲一上线后就热议不断,更是有高手专门为其制作了MV。经过重新剪辑和特效处理,龚琳娜夸张的表情与《遭天谴》的歌曲内容毫无违和感,堪称完美地诠释了这首《遭天谴》的电音风格。这样的神曲天后遇上神剪辑,立马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体围观。有不少网友在看过视频后大呼:“龚老师,你什么时候真的来唱一次《遭天谴》啊?”
新闻链接
龚琳娜凭《小河》封神 新神曲阴阳结合
神曲《忐忑》,让龚琳娜一夜之间扬名,之后的《法海不懂爱》《金箍棒》等一系列特立独行的音乐的推出,为龚琳娜赢得了雷神的称号。在江苏卫视《全能星战》中,龚琳娜以一曲干净、清新的《小河淌水》,改变了观众对她的...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1
前段时间播出的网络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靳东所饰演的胡八一在古墓内探险时,在一具棺材里看到了一对尸身未腐的童男童女,便告诉王胖子这些童男童女被灌入水银制成标本后用来给墓主陪葬。
我们首先简单整理一下殉葬制度的演变,并特别关注殉葬者中是否有孩童:
我国早期的人殉出现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陕西的龙山文化以及甘肃的齐家文化。这一阶段大约是母系氏族末期到父系氏族初期,其中大部分是夫妻合葬墓,还有一部分成年男性与儿童、婴儿、奴隶合葬墓。大汶口文化第35号墓便是一对夫妇与女童(女儿)的合葬墓,墓中的妻子与女儿为男性墓主陪葬。
商周时期君王与诸侯死后会使用大量人殉,就商代妇好墓、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殉葬者的尸骸来看,都是年轻女子,身份为妻妾奴婢。这一阶段虽然有较大规模的人殉,但是基本都是妻妾、近臣或者奴隶。后来人殉制度遭到极大非议而渐渐开始改用多木制或泥制的人像代替殉葬。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让大量宫女嫔妃为之殉葬,引起极大民愤,汉代建立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基本废止了殉葬制度,汉武帝死后数千宫女嫔妃都没被殉葬。
明朝朱元璋曾恢复殉葬,不过这只是短暂的复辟,明英宗朱祁镇死前又被废止。清王朝初期保...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42
考古跟盗墓差别大了,最主要就是考古不是赢利性的,所以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前朝的
文化,盗墓的只拿能卖的,卖不掉的不是破坏,就是丢掉,对古文化损失太大了。而且
还有很多重要信息也被盗墓的破坏了,比如文物的摆放走向等等,考古的挖开一个墓,
第一件事不是拿里面的东西,而是先拍照,画图,记录里面的东西都是如何摆放的,盗
墓的谁管这些事。要是当年不是考古队而是盗墓的先打开曾侯乙墓,恐怕我们现在也不
会知道编钟到底是怎么摆出来表演的。
T*****n
发帖数: 1881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戟的历史,百度上的
戟在商代即已出现,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似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
用兵器之一。春秋前期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郑国在伐许前授兵时,即有子都拔棘
逐颖考叔的事发生。鲁庄公四年(前690年),楚伐随,“授师子焉”,说明楚国已用戟
装备军队了。
戟是在戈和矛的基础上演进而成的。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在河北藁
(gǎo音稿)城台西的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兵器中,有一件戈和矛联装在一个木柄上的长
兵器,这便是戟的雏型。由于戟比戈和矛更为先进,它很快成为将士们作战的格杀利器
。西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一种是以矛为主,旁生横刃,柲(bì音必)装插在
矛体的銎(qióng音穷)部。这种戟突出了矛的优势,刺杀有力,但勾啄易掉头。另一
种以戈为主,前有援,尾有内,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这种戟形体单薄,易
脆易折,不适于实战,多属仪仗用的饰兵器。春秋战国时,战斗中使用的戟,仍将分制
的戈和矛联装在木柄或积竹柄上。这种青铜戟直刺有力,横钩不易脱落,有的戟还在长
柄上端自上而下联装两件或三件戈头。例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中有保存完整
的长柄三戈戟。这就大大提高了戟的杀伤能
c*****1
发帖数: 3240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马甲就是给马穿的。。。曾侯乙墓里面出土的马甲在遣册里面就叫画甲
c*****1
发帖数: 3240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这破网的web比驴还慢
第一个图是曾侯乙墓的,矛是长木柲,殳是竹柲
第二个图是包山楚墓的,柲上还饰有羽毛
k***g
发帖数: 7244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车之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殳和矛是同时存在的。
战国楚墓里出土的殳首就是一个铜套筒(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殳首至少还有棱角),曾侯
乙墓这个殳是异端,原来都认为殳应该没有尖锋,但是曾侯乙这个有,开始把这个东西
认作矛了,后来发现上面写了“曾侯(钺的右边再加一个邑字旁)之用殳”这个几个字
,才确定是殳,大概因为是诸侯用的东西,更考究些。
H****r
发帖数: 16240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对了,
曾侯乙这个的重量,还有普通殳首的重量,以及当时矛首的重量,有对比数据吗?
c*****1
发帖数: 3240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果真是kzeng啊,确实曾侯乙墓出土前都认为殳是没有直刺的
这个东西颠覆了之前的认识,不过是不是可以看成南方的特例呢?
c*****1
发帖数: 3240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从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来看,殳似有锤的作用。
但其他地方出土的命名为殳的很多都是一个铜帽在首端。说文,广雅基本都说殳就是杖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也以殳梃并称,又似棒的作用,或者仅有铜帽的殳应该被命名为梃
。说金箍棒也不对,殳还是有首尾的,其尾部常套有鐏,这个是单纯保持作用的。
c*****1
发帖数: 3240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翻了一下几个发掘报告,似乎只有尺寸没有重量,如曾侯乙墓中带刺殳平均长15厘米,
最宽处约为4-5厘米(筩部)。平头殳长12厘米,最宽处为3厘米。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