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本草纲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n**e
发帖数: 2026
1
方舟子最近发了一篇博客文章《屠呦呦为何篡改本草纲目》,坚称中药青蒿不是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这篇文章的矛头所向直指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
中药青蒿的植物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七七年前版均规定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和青蒿(Artemisia. apiacea)。屠呦呦在《中药通报》1987-05-01
发表文章《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通过古医药文献考证、原植物、资源、化学成分比
较及药理作用、疗效等讨论,认为其植物来源仅应以A. annua一种为正品。
事实上认为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不止屠呦呦一个人,全中国中医界和药学界在所有公开
出版物里一致公认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把屠呦呦当靶子表面上看是揭发屠呦呦有篡改
《本草纲目》的现行证据。其实方舟子真正仇恨的是屠呦呦说的一句话:青蒿素是“中
医药献给世界人民的一个礼物”。
屠呦呦认为青蒿素来自黄花蒿,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青蒿素理所当然就是中医药献给
世界人民的礼物。那么方舟子又是如何否定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的,文章试图从三个方
面否定屠呦呦认定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的理由(『』中文字均为方舟子...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2253
2
朋友推荐的好文:

《本草纲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其毕生精力广泛调查、搜集、
总结、研究而成的医药学巨著。它不仅对我国十六世纪以前的中医理论,用药经验进行
了系统的整理升华,而且从医药学的研究出发,收录了我国南北各地当时已有的,几乎
是全部栽培和野生的蔬菜,分别叙述了其产地、植物形态、园艺以及特征、药用价值,
为我们研究蔬菜的繁衍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本文仅就《本草纲目》中蔬菜种类
资源的发生发展,部分蔬菜的进化与演变等作初步探讨,以供研究参考。
一、《本草纲目》是一部蔬菜历史大典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十
分重视蔬菜的栽培选育:公元前我国蔬菜的种类,散见于一些史籍或资料,归纳约有如
下近四十种,属叶菜类的有:菘(小白菜)、葵菜(冬寒菜)、蔓菁、鱼腥草、苋菜、
芸蒿、荠菜、薇(野豌豆)、马兰、蓼、芥、紫苏、蒠菜等;属根茎菜类的有萝卜、苦
苣、莴苣(簇苣)、蘘荷、薤、芦笋、笋(冬笋古称作竹胎、春笋称作笞);属水生菜
类的有菱、芡(鸡头)、莲藕、慈菇、菱白、莼菜等;属香辛酌料类的有芹菜(古称菦
、楚葵。《说文解字...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
寡妇床头尘土能入药、铅粉无毒、大青叶多采自野外这些都是药学经典《本草纲目》中的说法。而现在看来,这些说法的确不适宜、不适用、不确切、不科学。
现代中医告诉我们,灰尘入药,在临床上不会使用;铅粉有毒;大青叶已实现大规模种植,无须跋山涉水采摘。
近日,《新编本草纲目》编审会在“医圣”李时珍的家乡黄冈市蕲春县举行。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70多名专家,将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新编《本草纲目》,把1892种中药、1.1万多个药方的“前世今生”探究得清清楚楚。
该联盟理事长、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编之一王平教授介绍,“天下第一药典”、“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问世至今400多年里,约有150余种版本陆续出版。这些后世版本大多依据原著重刻、重订、校订。湖北作为李时珍故里,将现代中医学、中药学有关研究成果贯穿其中,将现代研究成果与原著有机结合,填补空白;力图使这部新编成为学者们经常翻阅的教科书,为患者和爱好者提供相关知识。
王平介绍,2010年起,湖北中医药大学牵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李时珍医药集团、九州通医药公司等34家单位通力合作,... 阅读全帖
R****i
发帖数: 70
4
关键字:月收入一千rmb单身母亲谢绝学校捐款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母亲自学本草纲目采草药为患病儿子治病(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4 20:27:02 2013, 美东)
孙玉枝在挖草药。
儿子患上肾病综合征妈妈自学中医当郎中
“单亲妈妈”自采草药为儿治病
母爱的力量究竟有多伟大?今年43岁的“单亲妈妈”孙玉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06年
,时值6岁的儿子谢天被查出患上了肾病综合征,为了给孩子治病,孙玉枝花光了家中
仅有的3万元积蓄,不但跑遍了武汉市各大医院,还独自带着儿子赴外省求医。
为了让儿子的病情更好地得到控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孙玉枝买来《本草纲目》等中
医书籍自学,一有空就带着铁锹外出挖中草药,熬药喂给儿子喝。在她的悉心照料下,
儿子的病情渐渐好转,这学期已经重返课堂。
儿子尿血全身浮肿
单亲妈妈四处求医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孙玉枝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邱新村孙李湾的家中。推门进屋,
几乎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孙玉枝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孙玉枝在挖草药。
儿子患上肾病综合征妈妈自学中医当郎中
“单亲妈妈”自采草药为儿治病
母爱的力量究竟有多伟大?今年43岁的“单亲妈妈”孙玉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06年,时值6岁的儿子谢天被查出患上了肾病综合征,为了给孩子治病,孙玉枝花光了家中仅有的3万元积蓄,不但跑遍了武汉市各大医院,还独自带着儿子赴外省求医。
为了让儿子的病情更好地得到控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孙玉枝买来《本草纲目》等中医书籍自学,一有空就带着铁锹外出挖中草药,熬药喂给儿子喝。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儿子的病情渐渐好转,这学期已经重返课堂。
儿子尿血全身浮肿
单亲妈妈四处求医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孙玉枝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邱新村孙李湾的家中。推门进屋,几乎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孙玉枝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在光谷软件园做钟点工,一个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块钱,家里的存款全都给孩子治病了。”
2003年,孙玉枝与丈夫协议离婚后,孩子一直由她抚养。2006年3月初,儿子谢天突然眼睛肿胀,孙玉枝当时没有在意,直到几天后脸部出现浮肿,她才带着儿子到儿童医院求医,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为了给孩子治病,孙玉枝在市儿童医院、省中医院、同济...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6
母爱的力量究竟有多伟大?武汉市今年43岁的“单亲妈妈”孙玉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06年,时值6岁的儿子谢天被查出患上了肾病综合征。为了让儿子的病情更好地得到控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孙玉枝买来《本草纲目》等中医书籍自学,一有空就带着铁锹外出挖中草药,熬药喂给儿子喝。
儿患重病单亲妈妈四处求医
据《武汉晚报》报道,4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孙玉枝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邱新村孙李湾的家中。推门进屋,几乎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孙玉枝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在光谷软件园做钟点工,一个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块钱,家里的存款全都给孩子治病了。”
2003年,孙玉枝与丈夫协议离婚后,孩子一直由她抚养。2006年3月初,儿子谢天突然眼睛肿胀,孙玉枝当时没有在意,直到几天后脸部出现浮肿,她才带着儿子到儿童医院求医,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为了给孩子治病,孙玉枝在市儿童医院、省中医院、同济医院等大医院问诊、买药花费了2万多元,但儿子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甚至出现全身浮肿、尿血等病情恶化的现象。有的医生甚至告诉她,这个病得了就很难治好,建议她再生一个孩子。
后来在社会的帮助下,孙玉枝萌发了去外省求医的念头。去...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5309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本草纲目》的荒唐与可笑
《本草纲目》的荒唐与可笑
作者:方方
我曾以膜拜心理读《本草纲目》,未及过半乃弃之,甚疑此书为李时珍酒后
所做。近日再以平常心读之,大悟。此书乃李时珍借药典之名所做笑话大全也,
堪比《笑林广记》,愈看愈觉可笑,李时珍真乃冷幽默及恶搞之老前辈也。读罢
方知,断不可做药典。下面随机选出一些赏析。
1、【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荒唐不可理喻的药方,真亏得李时珍想得出来。
2、【蝙蝠屎可治眼疾。(《本草纲目》兽部)】
李时珍不知蝙蝠是瞎子也就罢了,吃什么屎长什么本事的理论实在是荒谬绝
伦,吃人屎又如何?
3、【人尿床:以热饭一盏,倾尿床处,拌与食之,勿令病者知。】
这招怎么想出来的,太有才了,佩服。
4、【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陈年蒸饼?早就霉烂了吧?再说谁会留陈年蒸饼啊,这方子不靠谱。
5、【三十年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一升,七日去滓,任性饮之。】
这个很好验证嘛,也不试试就写出来,不负责任。显然是胡乱抄来的。
6、【小儿胎毒:初生时,以韭汁少许灌之,即吐出恶水恶血,永无诸疾。】
这个也没试过吧,哪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草纲目》的荒唐与可笑
作者:方方

我曾以膜拜心理读《本草纲目》,未及过半乃弃之,甚疑此书为李时珍酒后
所做。近日再以平常心读之,大悟。此书乃李时珍借药典之名所做笑话大全也,
堪比《笑林广记》,愈看愈觉可笑,李时珍真乃冷幽默及恶搞之老前辈也。读罢
方知,断不可做药典。下面随机选出一些赏析。
1、【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荒唐不可理喻的药方,真亏得李时珍想得出来。
2、【蝙蝠屎可治眼疾。(《本草纲目》兽部)】
李时珍不知蝙蝠是瞎子也就罢了,吃什么屎长什么本事的理论实在是荒谬绝
伦,吃人屎又如何?
3、【人尿床:以热饭一盏,倾尿床处,拌与食之,勿令病者知。】
这招怎么想出来的,太有才了,佩服。
4、【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陈年蒸饼?早就霉烂了吧?再说谁会留陈年蒸饼啊,这方子不靠谱。
5、【三十年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一升,七日去滓,任性饮之。】
这个很好验证嘛,也不试试就写出来,不负责任。显然是胡乱抄来的。
6、【小儿胎毒:初生时,以韭汁少许灌之,...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杨丽萍拿菜篮子参加车展成为了微博热点话题
今晚,在云南昆明,对于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来说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传承·绽放———杨丽萍文化艺术传承发布晚会”暨“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云南映象艺术传承中心”将正式成立,这是杨丽萍从艺以来首次以这样的规模获得支持,并专门成立传统文化的科班培训基地。
赶在号称“杨丽萍最后的舞剧《孔雀》(微博)”紧张排练的间歇,成都商报记者前晚在排练现场———云南艺术剧院的小酒吧,与今年已54岁的杨丽萍畅谈4个小时,她特意开了一支罗伯特干红葡萄酒,侃侃而谈网络和媒体对她的误读。“媒体说《孔雀》之后再无杨丽萍,你觉得呢?我从舞蹈中来,必定也从舞蹈中去,‘最后’不‘最后’的说法已经没有意义了。”
《孔雀》今年9月将正式登陆成都锦城艺术宫,一共5场。无论这是否真是杨丽萍的收官之作,年过半百的杨丽萍交出的这部舞剧,其新鲜程度、神秘程度、震撼程度,都十足让人期待。另外,本报的这次独家贴身专访,也将成为杨丽萍最为生活化的一次袒露,对于这个冯小刚(微博)眼中“已成精了”的女人,肯定是的。
我的舞蹈,鬼都能跳!
我的舞蹈不难跳,不需要用到太多体力,不用下大腰。今年春晚的作品《雀之恋...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0
究竟什么更残酷一些?是让患病的年幼女儿卧床家中,因为难以承担高额输血费用而被病痛折磨?还是死马当活马医,依土法把孩子放在亲手采集来的草药上,然后一把火点燃草药,进行药熏?33岁的广南农民韦树福选择了后者——昨天他做出了这个尝试,并且狠着心守在一边,看着女儿在烟雾中咳嗽、哭喊了两个多小时。他说:“我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火熏治疗现场
横亘在这个家庭面前的,是罹患β重型地中海贫血疾病的女儿、数十万元的治疗费用缺口,以及几乎快要家徒四壁的现实。韦树福做出了这个选择,并将其放到网络上借以求助,同情和质疑的声音在同一时间扑面而来,但他说,只要能让女儿好起来,自己什么都愿意做。
一位父亲的心声
“烟火熏得我的‘小棉袄’有点儿呛,不过还好。草药的烟味似乎跟普通柴火的烟味不一样,闻起来有点儿香味。希望有效,能救我女儿!”
——韦树福最近一条发出的微博
押金30万元的手术VS土办法
和大部分中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构成一样,家住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坝哈村韦树福,上有两位双亲,下有一对孩子,生活的轨迹无非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贫困却也平静。去年10月份,这份平静被打破,6岁的女儿韦金秋在一次全县幼儿园学生...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4265
11
女童没钱做手术 父亲自学《本草纲目》火熏治疗
11月25日云南文山,一把锯、几根木头、一本《本草纲目》、一堆从山上采挖回来的草
药,今天早上,腾讯微博网友@韦金秋宝贝 晒出一组照片,父亲韦树福用这几样简单的
工具,在自家地里搭建了一张露天的草药床,通过烧草药火熏的方式给患有β地中海贫
血(重型)6岁的女儿做治疗。
尽管不知道热心病友介绍的这个治疗办法到底有没有效果,但面对无法支付医院30万元
骨髓移植手术费的韦树福还是希望尝试一下,他想让女儿尽快康复,像其他正常孩子一
样上学去。图片来源:腾讯微博网友@韦金秋宝贝
http://news.qq.com/a/20141125/053177.htm#p=1
d***n
发帖数: 253
1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本草纲目》之鸡蛋
年深哮喘,鸡子略敲损,浸尿缸中三四日,煮食,能去风痰。《集成》。
(如此简单的哮喘妙方,不知哪个病人愿意一试,哈哈!)
预解痘毒保和方:用鸡卵一枚,活地龙一条入卵内,饭上蒸熟,去地龙,与
儿食,每岁立春日食一枚,终身不出痘也。(有此妙法,打什么鸟疫苗!大笑三
声!)
李氏用鸡卵一枚,童便浸七日,水煮食之,永不出痘。(再大笑三声!)
李捷用头生鸡子三五枚,浸厕坑内五七日,取出煮熟与食,数日再食一枚,
永不出痘。(笑不出来了!)
子死腹中用三家鸡卵各一枚,三家盐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同煮,令妇东
向饮之。《千金方》。(为什么要三家?为什么要东向?医乎?巫乎?)
产后血多不止。乌鸡子三枚,醋半升,酒二升,和搅,煮取一升,分四服。
《拾遗》。(今天的中医敢这样处理产后大出血,是否算故意杀人?哈哈)
腋下胡臭。鸡子两枚,煮熟去壳,热夹,待冷,弃之三叉路口,勿回顾。如
此三次效。《肘后方》。(不笑不行!却不敢向狐臭同事推荐,哈哈!)
《本草纲目》笑话之鸡蛋
作者:bangbu1996
《本草纲目》以秽物入药,如人之屎尿尸肉经血、猪牛狗鸡几乎一切动物肛
门排泄物,恶心荒诞无以复加,最易为反中医者诟病
c***s
发帖数: 70028
13
侯高俊杰近照
还记得在2009春晚舞台上,和周杰伦一起表演《本草纲目》头转扯铃HIGH爆全场的小男孩吗?如今他已成长为一个16岁的少年了!
“小舞王”侯高俊杰
2005年,6岁的侯高俊杰参加了河南省举办的《舞动中原》电视舞蹈大赛,凭借着超炫丽的舞步和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俘获了比赛评委和现场观众的心,由此走上了综艺童星之路,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一炮而红。
说起成名经历,与周杰伦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时年7岁的侯高俊杰和周杰伦在上海歌友会上相识,因为小小年纪便拥有不凡的才艺而被周杰伦相中,并被收为徒弟。在之后出席的活动中,周杰伦都会带上侯高俊杰,而侯高俊杰跟着周杰伦也学了不少东西。
侯高俊杰近照
在随后9年的童星生涯中,侯高俊杰先后参加了无数场综艺节目和演唱会,当过嘉宾,做过代言,出过EP,拍过电影,可谓全面发展型的童星。
侯高俊杰的天赋不仅仅在舞蹈、歌唱、钢琴吉他演奏等才艺上,他更是涉猎多国外语,并接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强项是背圆周率表到小数点后1000多位。
C*******1
发帖数: 2134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草纲目中关于狗肉的记载
《本草纲目》中记载:“常食狗肉可以安五脏,温补壮阳,清身益气,健胃补肾,暖腰
温膝,补血脉”。
m**********n
发帖数: 27535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草纲目中关于狗肉的记载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尿(童子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寒热头痛,温气。
童男者尤良。
p*****p
发帖数: 19331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草纲目中关于狗肉的记载
本草纲目还记载了吃人肉呢
s*****e
发帖数: 16824
17
明显没看,这里面李时珍很明显是反对用人肉治病的,只不过本草纲目是对历代本草之
类的药书总结,所以既然看到前人有记述,他还是写出来以供参考。要照这么算,大英
百科全书里有鬼魂的条目,难道编书的就个个都信有鬼?
w********i
发帖数: 795
18
你说得对,李时珍还是很有批判精神的,比如这个:
本草纲目 人部第五十二卷 人之一 人屎
(《别录》。附人中黄)
【释名】人粪(《别录》)、大便。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时行大热狂走,解诸毒,捣末,沸汤沃服之(《别录》)。伤寒热毒
,水渍饮之,弥善。新者,封疔肿,一日根烂(苏颂)。
粪清 【释名】黄龙汤(弘景)、还元水(《菽园记》)、人中黄。弘景曰∶近
城市人以空罂塞口,纳粪中,积年得汁,甚黑而苦,名为黄龙汤,疗瘟病垂死者皆瘥。
大明曰∶腊月截淡竹去青皮,浸渗取汁,治天行热疾中毒,名粪清。浸皂荚、甘蔗,治
天行热疾,名人中黄。
震亨曰∶人中黄,以竹筒入甘草末于内,竹木塞两头,冬月浸粪缸中,立春取
出,悬风处阴干,破竹取草,晒干用。汪机曰∶用棕皮绵纸上铺黄土,浇粪汁淋土上,
滤取清汁,入新瓮内,碗覆定,埋土中【主治】天行热狂热疾,中毒,蕈毒,恶疮(大
明)。热毒湿毒,大解五脏实热。饭和作丸,清痰,消食积,降阴火(震亨)。
【附方】旧十三,新二十。
劳复食复∶人屎烧灰,酒... 阅读全帖
y*j
发帖数: 3139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草纲目》的荒唐与可笑
记得课本里说过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

:最大意义是写在教材上提供自豪感的。至于里面的内容是不是有用,根本不重要。
h*********g
发帖数: 9102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草纲目》的荒唐与可笑
本草纲目是中国实践主义的伟大先驱,比孔孟强一万倍。
所有科学定理,在后世看来都很可笑。
不可笑的都是非科学,因为无法验证。
i*****e
发帖数: 2810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武汉肺炎,根源自本草纲目
竹鼠又名竹狸、灰竹鼠、竹根猪、竹根鼠、芒鼠、冬芒鼠、竹鼬、茅根鼠、芭茅鼠。因
其主要吃竹而得名。
《本草纲目》记载:竹鼠食竹根之鼠,形大如兔,肉味甘补中益气解毒。
在中国已被大规模养殖,已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
我觉得竹鼠没啥特别的营养价值。
G*******m
发帖数: 16326
22
《本草纲目》中认为,食用菠菜可以“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e****y
发帖数: 6546
23
来自主题: Seattle版 - 海参 本草纲目
赞怦然心动。。。
发信人: Vestforever1 (文韬武略绝天下), 信区: Seattle
标 题: Re: 海参 本草纲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30 18:21:48 2012, 美东)
大头嘛,下雨不愁
今儿这雨可不小
a******e
发帖数: 36306
24
本草纲目太厚了。。。。。里面很多草药不常见,其实可以从本草求真起步,不过还是
很佩服,我自己买了一本还没翻过几页。

年,时值6岁的儿子谢天被查出患上了肾病综合征,为了给孩子治病,孙玉枝花光了家
中仅有的3万元积蓄,不但跑遍了武汉市各大医院,还独自带着儿子赴外省求医。
中医书籍自学,一有空就带着铁锹外出挖中草药,熬药喂给儿子喝。在她的悉心照料下
,儿子的病情渐渐好转,这学期已经重返课堂。
m**d
发帖数: 21441
25
送交者: gdkingship [秀才] 于 June 03, 2010 15:05:35 已读 2967
天天养生堂
数百种美国名厂保健品,超低价直销全球!
免费网络游戏
星球大战|德州扑克
一统天下|地产风云
英雄之城|鏖战三国
无需下载点开就玩
免费越洋短信
覆盖国内全部手机小灵通,即时快捷方便!
PANLI 代购
海外华人最新省钱生活从Panli代购开始!

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本草纲目》的,但真看过的,恐怕也没几人。这样说不免
有点小人之
心,因为我自己没看过。 www.6park.com
近来因为极端无聊,并且又有毛大校在政/协会议中提出要中小学生学习这东西,于
是随手翻了
翻。看之前,我其实已有心理准备,因为在新/语/丝里看到不少相关文章,知道这本书
在今天仍然可
资借鉴的医药价值也许小到可以忽略不记,但我仍然远远低估了这本“巨著”的荒诞程
度。
www.6park.com
“攻击”这本书的多爱说“人部”,我看了一下目录,有这一串药名:假发、乱发
、头垢、耳屎、
膝头垢、指甲、牙齿、大粪、小儿胎屎、人尿、人中白(便池里的尿垢)、秋石(人尿
沉淀的白
渣)、泌尿道结
C****e
发帖数: 12294
26
来自主题: HuNan版 - [西洋版本草纲目](1)苦瓜
西洋版本草纲目?
C****e
发帖数: 12294
27
来自主题: HuNan版 - [西洋版本草纲目](1)苦瓜
说了半天本草纲目了,钢目哪去了?
a****g
发帖数: 8131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ongway2008 (longway2008),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新博文打假屠呦呦,为何篡改本草纲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5 10:58:21 2015, 美东)
http://fangzhouzi.tumblr.com/post/131217827305/%E5%B1%A0%E5%91%
有理有据。
另外感慨一下,怪不得屠呦呦评不上院士。
a****g
发帖数: 8131
29
首先,一个给出的引用文章链接居然是自己电脑的dir,这个不知道怎么解释
这篇文章的反驳都没有结识的逻辑关系,偶尔的几个论证完全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1.
沈括的记载透露一个关键信息。古人认定的上品青蒿是色青且香的。青蒿之青是青得特
别,深青如松桧而且至深秋依然青色不改。读到这里,就不难理解青蒿素的发现者为什
么明知青蒿素出自黄花蒿却坚持用中药青蒿的名字。这不仅仅是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
也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意。
这个大约是说屠用黄花蒿提炼青蒿素,这个是错的。屠用的是青蒿,结果很不成功。
2.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黄花蒿”有点像青蒿,但是色泽黄绿气味辛臭,是用来酿酒腌
酱的。很明显,方舟子的论点基本是照搬李时珍的。所谓黄花蒿是臭蒿,而青蒿是香蒿
。古代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正是李时珍
这段话的拷贝。黄花蒿气味辛臭,古代中医用的青蒿都是香蒿,当然就不是黄花蒿。
但是方舟子错了。黄花蒿的味道是香的,这也就是今天的中医辨识上品青蒿药物的重要
标准。以《中华本草》记载为证。存疑者可以自行查证其他独立来源的文献资料。
青蒿
这段话唯一的论据是作者认为黄花蒿是香的,...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607
30
指臭为香,楼主功力了得,见识了。

方舟子最近发了一篇博客文章《屠呦呦为何篡改本草纲目》,坚称中药青蒿不是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这篇文章的矛头所向直指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中药青蒿的
植物来源《........
T*****n
发帖数: 2456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要对照前面那个贴一起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zNjY1Mg==&mid=200546910&
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
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
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
“丝国”、“瓷国”等称呼。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
多工艺、审美有关,汉服上的图案、色彩、印染、织绣等在诗词文献中都有记载。由于
历史的原因,汉服的消失,使得今天人们读到汉服相关的诗词文献时,犹如“盲人摸象
”出现了很多错误,也不利于我们的理解,如今我们重新穿上了汉服,但为了能够更好
地了解与汉服有关的诗词文献,就简单介绍下染色、植物染料及颜色方面的常识。
天然染色
中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天然染色中使用植物染料
为最多,用途也最为普遍。如树皮、树根、枝叶、果实、果壳;花卉的鲜花、干花、花
叶、花果;水果的外皮、果实、果汁,及草本植物、中药、茶叶等很多...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680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 20:00:59 2014, 美东)
要对照前面那个贴一起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zNjY1Mg==&mid=200546910&
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
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
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
“丝国”、“瓷国”等称呼。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
多工艺、审美有关,汉服上的图案、色彩、印染、织绣等在诗词文献中都有记载。由于
历史的原因,汉服的消失,使得今天人们读到汉服相关的诗词文献时,犹如“盲人摸象
”出现了很多错误,也不利于我们的理解,如今我们重新穿上了汉服,但为了能够更好
地了解与汉服有关的诗词文献,就简单介绍...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 20:00:59 2014, 美东)
要对照前面那个贴一起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zNjY1Mg==&mid=200546910&
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
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
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
“丝国”、“瓷国”等称呼。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
多工艺、审美有关,汉服上的图案、色彩、印染、织绣等在诗词文献中都有记载。由于
历史的原因,汉服的消失,使得今天人们读到汉服相关的诗词文献时,犹如“盲人摸象
”出现了很多错误,也不利于我们的理解,如今我们重新穿上了汉服,但为了能够更好
地了解与汉服有关的诗词文献,就简单介绍...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1597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李瓶儿和西门庆的经典男女关系
中科院院士周俊根据三七的出现,推断金瓶梅的成书时间何作者情况:
三七与《金瓶梅》周俊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所研究员)
长期以来对《金瓶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争议很大,清末民初很多人认为王世贞是
《金瓶梅》的作者,明史专家吴晗在1934年加以否定。前十多年似又有人作文认为作者
仍有可能是王世贞。我现在从云南奇药三七的发现史来讨论一下《金瓶梅》的成书年代
和可能的作者。
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称三七为“药品中最珍贵者”,又说“人参
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明代李时珍说三七叫“金不换”,是“贵重之称也”。我
们曾研究过三七根的化学成分,其中的一类叫皂甙的生物活性成分确比人参含量高。
三七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还有一些争论。
明初兰茂会不会是首先发现者?兰茂祖籍河南,是嵩明杨林人,生于明洪武至成化
年间(公元1397-1476年)。兰茂是医药大家,著有《滇南本草》一书,照理他是有可能
发现三七的学者,但是《滇南本草》中却没有三七的记载。
从我能见到的本草书看,我认为最早发现三七并加以记载的是明朝李时珍(公元...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1597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李瓶儿和西门庆的经典男女关系
中科院院士周俊根据三七的出现,推断金瓶梅的成书时间何作者情况:
三七与《金瓶梅》周俊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所研究员)
长期以来对《金瓶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争议很大,清末民初很多人认为王世贞是
《金瓶梅》的作者,明史专家吴晗在1934年加以否定。前十多年似又有人作文认为作者
仍有可能是王世贞。我现在从云南奇药三七的发现史来讨论一下《金瓶梅》的成书年代
和可能的作者。
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称三七为“药品中最珍贵者”,又说“人参
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明代李时珍说三七叫“金不换”,是“贵重之称也”。我
们曾研究过三七根的化学成分,其中的一类叫皂甙的生物活性成分确比人参含量高。
三七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还有一些争论。
明初兰茂会不会是首先发现者?兰茂祖籍河南,是嵩明杨林人,生于明洪武至成化
年间(公元1397-1476年)。兰茂是医药大家,著有《滇南本草》一书,照理他是有可能
发现三七的学者,但是《滇南本草》中却没有三七的记载。
从我能见到的本草书看,我认为最早发现三七并加以记载的是明朝李时珍(公元...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1621
36
☆─────────────────────────────────────☆
volontaire (volontaire) 于 (Sun Dec 22 11:47:31 2013, 美东) 提到:
说它经典是因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情产生的过程,“既悦其色,复恋其情”。这
是比较自然的,人本来就是动物,人最先感知的也是一个人生物特征,生物特征的相互
吸引,带来了情感和肉体的交流,然后是各种社会经济现实,决定了最终的关系走向,
李瓶儿和西门庆是情,欲,钱,交织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最真实的男女关系
☆─────────────────────────────────────☆
charmed (仙境别红尘) 于 (Sun Dec 22 11:55:55 2013, 美东) 提到:
情,欲,钱,交织的关系,的确是最真实的男女关系,不过我就读不进金瓶梅,它太不
风花雪月了,不适合YY。。。

☆─────────────────────────────────────☆
volontaire (volontaire) 于 (Sun Dec 22 11:59:0... 阅读全帖
w***x
发帖数: 1763
37
方舟子说错了,屠呦呦最早提取的青蒿,就是古中医中药中所说的青蒿, 也就是本草
中李时珍所说的黄花蒿。植物界的专业人士早已做过研究考证
==========================================================================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801/?f=wx
【2015诺贝尔奖】青蒿素、青蒿、黄花蒿,究竟什么关系?
ArtemisiaLiu 发表于 2015-10-09 14:52
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令许
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青蒿的。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
蒿”而不是“青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
晕了吗?其实,这是植物学名称和药用名称不统一造成的混乱。
关于黄花蒿和青蒿的名实问题,植物学界和药学界都有人做过考证。屠呦呦本人就写过
澄清文章[1];而菊科分类学专家林有润的考证更为细致,他结合标本和分类学文献记
载,亲自进行野外调查和民间走访,对古本草书中所记载的各种艾蒿类植物...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493
38
四篇都是2011年的文章,同一作者,好文不厌百回读,真诚建议大家细读,真是获益良
多。
青蒿素:一项脆弱的抗疟成果
作者:张功耀
今年9月12日,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宣布,将今年的临床医学奖授给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女士,将基础
医学研究奖分别授给德国普朗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哈特尔(Franz-Ulrich Hartl)
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霍维奇(Arthur Horwich)先生。前者因发明青蒿素,
后者因阐明细胞内的蛋白质折叠机理。消息传到国内以后,我想看看国内舆论将
作何反应,尤其是卫生部和屠呦呦怎么说。不出我的所料,国内舆论果然兴奋过
度。一些中医骗子更是试图借这个机会拉大旗作虎皮,以便于他们能够“借壳上
市”,再大捞一笔!
为纠正这种可能误导民众的舆论,我从9月15日开始就在起草一篇文章。这
篇文章的暂定题目叫《把科学研究成果的荣誉归功于科学》。已经写到第三部分
了,突然发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最近签发的一个文件:《全球青
蒿素耐药性限制计划》(Global Plan For Artemi...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3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西游记》的南瓜究竟是什么瓜
《西游记》第十一回:十殿阎王同意放唐太宗还阳,太宗非常感激,说,我回阳世
,无物可酬谢,唯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
说,我一回去即送来。于是,招募到刘全,让他“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
”,到阴司给阎王送南瓜。阎王非常高兴,收下南瓜。憺漪子在回前批云:“一对南瓜
,能值几文?”(黄周星点评本《西游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55页)嫌送的礼太
便宜。张书绅说,太宗用两个南瓜,换了二十年阳寿——真是划算。所以,他就瞎猜说
:广东有菠萝蜜,类似南瓜,其重有数十斤,结自树上,又甜又美;此卷南瓜大概就是
。(张书绅评本《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41页)就是说,张书绅认
为刘全进南瓜,太不可思议,应该是比较贵重的瓜果,于是就想到菠萝蜜——实际上他
对菠萝蜜也所知不多。为什么让太宗给阴司进南瓜,确实是耐人寻味的事儿。
刘全是“头顶一对南瓜”,它只可能是两个南瓜摞在一起,南瓜是圆形的才好顶着
。由此形状,我们知道这个品种的南瓜是美洲南瓜。就是万圣节经常被美国小孩用作道
具,在上面挖几个洞当眼鼻口装鬼的那种圆瓜。(Webster’s Ne...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4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西游记》的南瓜究竟是什么瓜
《西游记》第十一回:十殿阎王同意放唐太宗还阳,太宗非常感激,说,我回阳世
,无物可酬谢,唯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
说,我一回去即送来。于是,招募到刘全,让他“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
”,到阴司给阎王送南瓜。阎王非常高兴,收下南瓜。憺漪子在回前批云:“一对南瓜
,能值几文?”(黄周星点评本《西游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55页)嫌送的礼太
便宜。张书绅说,太宗用两个南瓜,换了二十年阳寿——真是划算。所以,他就瞎猜说
:广东有菠萝蜜,类似南瓜,其重有数十斤,结自树上,又甜又美;此卷南瓜大概就是
。(张书绅评本《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41页)就是说,张书绅认
为刘全进南瓜,太不可思议,应该是比较贵重的瓜果,于是就想到菠萝蜜——实际上他
对菠萝蜜也所知不多。为什么让太宗给阴司进南瓜,确实是耐人寻味的事儿。
刘全是“头顶一对南瓜”,它只可能是两个南瓜摞在一起,南瓜是圆形的才好顶着
。由此形状,我们知道这个品种的南瓜是美洲南瓜。就是万圣节经常被美国小孩用作道
具,在上面挖几个洞当眼鼻口装鬼的那种圆瓜。(Webster’s Ne...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11593
4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bssd] 红楼风俗 明清之间
LZ第一句话说的就是风俗大致明清之间,细节有清代特色,你大嘴一张就成了清代独有。
LZ说,清朝最讲究吃鹿肉。你要想反驳这一点,就应该拿出宋明更讲究吃鹿肉的证据。
你拿本草纲目说事儿是几个意思?那我只好说了,本草纲目是药典,啥都得收,包括蝙
蝠。本草纲目收录蝙蝠不代表李时珍那个时代盛行吃蝙蝠,同理,本草纲目收录鹿也不
代表明朝盛行吃鹿肉。
我倒是不介意被你说成文科或者F2,因为只有说不出理的人才会从身份角度去攻击对手。
ps你对本草纲目的引用也有误,本草纲目只提到鹿茸、鹿角、鹿胎,什么“鹿全身是宝
”,是你从哪个电线杆广告上看来的?
z**********e
发帖数: 22064
4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9:56:14 2014, 美东)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4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苹果之迷
名字是误打误撞从佛经来的,东西不是一个: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
“频婆”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 阅读全帖
o*******a
发帖数: 242
45
接上面。。
出于民族自尊心和对我国药学事业的关心,他曾多次撰文呼吁政府当局和全社会重
视发展药学事业。他大声疾呼:“要雪此耻,舍药学者谁属?”他强调只有药学教育的
独立发展,药学事业的发展才有希望,大学应设药学院和药学研究院。他还认为最高学
术机关应特设药学科,为独立的学术院及研究院,主张研究国药代替西药进口。他还主
张振兴实业,要在化学上下功夫,鼓励制药,抵制舶来品。“九一八”事变后,他撰文
呼吁对中药应“勇取西法,从事整理,以补救非常时期西药之缺乏”。他建议,将中药
单方或复方,在药材品种鉴定和药理实验的基础上改进剂型,直接制成各种制剂,可避
免化学制法的繁琐,且能保存生药之全成分。他的这一建议,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是可
行的。
麻黄过去是我国出口的大宗药材,而麻黄素却又依赖进口,赵燏黄常为此而感叹。
国内当时仅在北平和南京先后提制小量麻黄素,1939年后就停止了。北平沦陷后,
他受新亚药厂的委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朱晟的协助下,在新亚药厂华北分厂用简单
的设备创造了石灰法生产麻黄素工艺。1940—1945年共提取300多公斤麻黄
素,满足了当时国内的需要,且有部分远销英美,改变了过...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6
☆─────────────────────────────────────☆
inergas (大坏猪) 于 (Sun Apr 8 09:22:16 2012, 美东) 提到:
康熙“盛世”是中国科学衰落之始
老友席泽宗教授八秩在望。今年本有可能同他在柏林见面,因MG11大会邀请他做超新星
1006千年回顾的报告。泽宗兄以他的“古超新星新表”(1955)在学界驰名半世。可惜
,泽宗兄患眼疾,不能成行。八月,他来美治疗,住在Colorado州 Denver市, 距
Tucson一小时飞程。我给他安排了两场在亚利桑那大学的讲学活动。但我不敢一个人接
待他,一定要他的子女陪伴(八十不留饭之谓也!)。他子女太忙。讲学只得作罢,又
不能见。好在,泽宗兄耳尚聪,不见面亦可纵论古今。以下就是三个月间,2006年8-11
月,多次电话往来的一个记录。略去有关时事和往事的点评,只记席教授的科学史,特
别是中国科学史的精论。
F:我看了你关于康熙的文章,你的结论是中国的科学直到清初康熙一朝才真正开始衰
落。
X:对。
F:那就是说,直到明末中国的科学并不明显地落后于西方(欧州)。
X:对。... 阅读全帖
Q*****Y
发帖数: 741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贺诗一首: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为何篡改《本草纲目》
屠呦呦因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参与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研发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这项研究是屠呦呦科研工作的主要部分。屠呦呦共发表过34篇有她署名的学术
期刊论文,超过一半是关于青蒿、青蒿素研究的,其中有一篇显得很特别:
屠呦呦,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中药通报,1987-05-01
这实际上是一篇植物学的论文。屠呦呦的本行是研究植物药的化学成分,为何研究
起了与她的专业没有关系的植物物种鉴定?
因为这涉及到青蒿素研发中的一个问题。青蒿素其实不是从青蒿(拉丁学名
Artemisia carvifolia,也做Artemisia apiacea,其实是同种异名)提取的,而是从
和青蒿同属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提取的,青蒿中并不含青蒿素。屠呦呦为了
说明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人民的一个礼物”,必须要证明中药青蒿的正品不是青
蒿,而是黄花蒿,所以写了这么一篇植物学的考证文章。
屠呦呦是怎么考证中药青蒿是黄花蒿的呢?在《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一文中,屠
呦呦列举了三条理由。
屠呦呦的第一个理由是,中医典籍载青蒿能截疟,而现在的研究发现青蒿不含...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4816
48
各位AZ老乡,你吃了木有?
吃过的话,来告诉俺味道如何;
没吃过的话,也别泄气,哈哈。
实在不喜欢吃鸡蛋,也行,那喝碗汤吧!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排泄物中能再被人体利用的充分应该不多,即便有些激素及酶也会在久煮之下成为小分子及蛋白,因此,本大叔建议少吃为妙,嘿嘿。当然,如果想把这个当做安慰剂服用来治百病,也应该是无大害的。哈哈。
Introduction:
每年三月,浙江东阳市小贩到各小学收集童子尿,再拿童子尿煮鸡蛋(即童子蛋)沿街出售。童子蛋在东阳已成习俗,有人吃了上瘾,有人觉得味臭。童子蛋已在2008年入选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有人趁着“六一”儿童节在网店大肆叫卖童子尿,能买到9999元,真是天价“童子尿”童子尿有什么作用呢?
Results: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尿(童子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寒热头痛,温气。童男者尤良。的确,古代医生有许多采用童子尿作为药引或直接作为药给人们治疗疾病。元代名医朱震亨医案中有这样的记载:“小便(童子尿)降火甚速。常见一位老妇人,年逾八十,貌似四十。询其故,......人教服人尿。四十余年矣,且老健无他病.........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3422
49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白薯到底是什么?
http://www.xsjk.net/food/ysbj/20144/358933.html
白薯 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红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
。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
制酒精。
形态特征
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河南人称其为白薯,上海人和天津人称山芋,山
东人和东北人称为地瓜,江苏南部称为山芋(其他地区称白薯)而徐州地区称为白芋,陕
西、湖北、四川和贵州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江西人称其为番薯,福建人称
其为白薯或番薯,河北人称山药或者红山药。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尽
相同,比如山东大部分地区虽称其为地瓜,但鲁南枣庄、济宁附近的当地人又习惯把它
叫作“芋头”,而真正的芋头则被叫作“毛芋头”。
白薯的营养价值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白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
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
《中华本草》说其:“味...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4816
50
各位老乡,你吃了木有?
吃过的话,来告诉俺味道如何;
没吃过的话,也别泄气,哈哈。
实在不喜欢吃鸡蛋,也行,那喝碗汤吧!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排泄物中能再被人体利用的充分应该不多,即便有些激素及酶也会在久煮之下成为小分子及蛋白,因此,本大叔建议少吃为妙,嘿嘿。当然,如果想把这个当做安慰剂服用来治百病,也应该是无大害的。哈哈。
Introduction:
每年三月,浙江东阳市小贩到各小学收集童子尿,再拿童子尿煮鸡蛋(即童子蛋)沿街出售。童子蛋在东阳已成习俗,有人吃了上瘾,有人觉得味臭。童子蛋已在2008年入选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有人趁着“六一”儿童节在网店大肆叫卖童子尿,能买到9999元,真是天价“童子尿”童子尿有什么作用呢?
Results: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尿(童子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寒热头痛,温气。童男者尤良。的确,古代医生有许多采用童子尿作为药引或直接作为药给人们治疗疾病。元代名医朱震亨医案中有这样的记载:“小便(童子尿)降火甚速。常见一位老妇人,年逾八十,貌似四十。询其故,......人教服人尿。四十余年矣,且老健无他病......凡阴...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