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李唐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u
发帖数: 3419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歷史朝代歌几则
1。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
黃帝唐虞夏商周
東周戰國繼春秋
秦漢以後成三國
魏蜀吳氏不相謀
晉得山河五湖亂
宋齊梁陳恨闕休
南北分朝從此始
隋唐鼎盛一宗周
藩鎮稱兵傳五代
又號梁唐晉漢周
南方十國乘時起
國無君主不勝憂
宋與遼金夏併戰
元明清際復難留
中華民國中山建
共和民主日悠悠
3。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併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莊,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4。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
T****r
发帖数: 22092
2
关于姓氏坑,我倒以为,谁来讲讲自家姓氏来源还是很必要的
也未必必须最初来源,中间影响比较大的事件也可以,
前些日子,国内网坛曾产生过一场角斗,一自称上流社会之女子“易烨卿”与自称“汝
南周氏”之上流贵族名门之后“周公子”大比拼,最后引得号称“中国最后一个名媛”
章含之及其女陈凯歌前妻洪晃都出来露脸了。
看来姓氏在其中也有点小作用,至少一提名门之后脸上也很有光彩。
比如曾经有句话叫“张王李赵遍地刘”,
除了前边提到的张氏,黄帝轩辕之孙,为弓矢,赐姓,
我个人理解,博士李毅之李必然是旺于李唐之故。
赵自赵宋百家姓事件之后异军突起,刘又得益于刘汉之期,大家与皇帝套近乎的原因。
KZENG不知道是否姓曾,就是西汉马援之后马三立先生口中常曰“一个羊也是赶,两个
羊也是放”的曾子之曾。
我现在最纳闷的是本版塔力班之“塔”姓到底来源于什么,是否其祖观物识心,看到宝
塔型建筑,产生了远古时期之生殖崇拜。
大家都自我介绍一下吧。
k***g
发帖数: 7244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族谱的八卦
看到族谱讨论的这么热烈,贫两句族谱。前两天有人在民族版说李自成是党项人,虽没
有具体说理由,但是证据不外乎《明史·李自成传》上李自成把李继迁认为祖宗,其实
,这就好比南北朝时的候景把自己的祖先认到东汉三公候霸那里去一样,攀附名人而已
。不仅做了皇帝的如此,自家修族谱的也是如此,所以龚自珍说,明朝的文士修家谱,
动辄就平白的追溯八十代,并且一定要称汉郡,姓李的一定要追溯到陇西(呵呵,代隋
而立的李唐还要攀附陇西,一般人家自然是趋之若鹜了),姓陈一定要追溯到颖川等等
。各个姓氏都或多或少的有这个问题,比较小的姓氏噪音要小些,但是像“张、王、李
、赵”这样的姓氏,由于来源复杂,人丁兴旺,追祖溯源,难免会有附会牵强。
譬如,宋代的三槐王氏,其先祖很难追溯到琅琊王氏去。《宋史·王祜传》只记载他是
大名莘人(现在的山东莘县,另外他的名字应该为“祜”而非“祐”),范仲淹给王祜
的后人王质撰写墓志铭,也只是说“其先太原人”,追溯不到琅琊去,如果要强认,也
只能认到太原王氏。后来虽然有“三槐王氏”出自 “琅琊王氏”的谱系,所著人名也
于史有载,但是他们之间是否有关系就不可知了,并且参照宋朝当时人纪录,也
p*****k
发帖数: 587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随笔]在历史的蒲津渡前zz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pronick (八戒~和ziwen幸福),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历史随笔]在历史的蒲津渡前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8 18:09:29 2007)
[历史随笔]在历史的蒲津渡前
江上苇
隋季失鹿,大将屈突通受命守卫关中,与李渊父子苦战不利,有人劝他投降,他泣道:
“吾历事两主,恩顾甚厚。食人之禄而违其难,吾不为也!”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
国家受一刀!”直率得可爱。
后长安城落入义军之手,屈突通的家人也被俘虏,李渊让他的儿子去劝降,他骂道
:“此贼何来!昔与汝为父子,今与汝为仇雠!”命左右用箭射他儿子。奈何他左右都
是关中人,拒绝服从命令不说,还“皆释仗而降”,屈突通看大势已去,下马东南再拜
(他的主人隋炀帝在东南的江都),大哭道:“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天地神祗实知
之!(《通鉴*隋纪八》)” 事已至此,这位曾经威风八面的老将军只好当了俘虏。
屈突通敢和李唐军“刺刀见红”,而且“顽抗到底”,还差点“大义灭亲”,照理
是活不成了。可李渊很欣赏他的忠义,不但不杀,还立刻封
m*******e
发帖数: 21667
5
☆─────────────────────────────────────☆
tin (大猪小猪摞一盘) 于 (Tue Mar 3 16:04:24 2009) 提到:
母系社会已经结束狠久了
赵郡李氏是不折不扣的汉人
☆─────────────────────────────────────☆
totalctrl (则挨踢盖) 于 (Tue Mar 3 18:49:38 2009) 提到:
北朝大部分 到隋朝 到唐朝 都是一脉相承,从汉化的胡人
一直到最后胡汉分不清. 一般来说研究唐的都是把隋唐
放到一起说。我认为从北朝就应该开始,北-隋-唐 应该放到
一起。
其实最后唐的胡汉不分恰恰说明这是胡的特色。
一般汉王朝和汉文化有文化自大的ego,比较蔑视胡,连
近代落后西方那么多还称其西方为夷。真正的汉政权很少有
重用胡人的。而胡人政权重用汉人的要多的很多。

☆─────────────────────────────────────☆
bbking (三两米饭) 于 (Tue Mar 3 18:50:38 2009) 提到:
请问明朝是汉人政权
r*****y
发帖数: 53800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操是否言过其实?
李唐朱明是在曹操之上的,其他人包括刘邦遇到的对手都比曹操弱。
s****r
发帖数: 5546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操是否言过其实?
你先分清楚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再来挖坑好不好?还携带家眷逃遁,“类似的
例子还有不少”,别丢人了。更主要的是,秦末和汉末这两个时期是中央帝国
之后最先有的争天下时代,说道权术和纵横天下,这才是innovation时代,
李唐之类的都是抄袭的军阀混战而已。
f****r
发帖数: 5118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代国号大多都是姓
姓氏在秦以前都形成了,后来少数民族又加入了一些
唐 是春秋唐国,不是李唐
宋 是春秋宋国,不是赵宋
元 是鲜卑拓跋
到汉朝以后,大家都觉得所有姓氏是一家人,所以有了汉族
我的考证,不对之处,请指正,哈哈
J******y
发帖数: 1442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代国号大多都是姓
基本上相反,先有姓后才有这些国号,但是两者不是因果关系,而都来源于西周时候的
诸侯封地。
西周的诸侯,很多人的后代以封地为姓。
后世的帝王篡位后大多用自己本来的封国做国号,例如曹魏、晋、刘宋、李唐...
而封国大多用的是上古时候的国名。
元明清是例外,
元(其实应该是“大元”朝)来自易经的“大哉乾元”,
明可能来源与明教和小明王,
清可能是由于清与金在满语中同音。
i***z
发帖数: 7508
10
东汉,西汉认为是两个朝代。中间有过一次新朝和大规模的人口减少。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朝代之一。因皇室姓李,故又称李唐
。唐王李渊於618年逼隋恭帝禅位,推翻隋朝,改国号为唐(尊称大唐[3]),建立了唐
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京城(后称西京、中京、上都),作为首都,后又设洛阳
为东都(后称东京),太原为北都(后称北京),作为陪都,与长安合称“三都”,之
后又陆续建立了一些陪都如成都、凤翔、江陵等,但很快取消。其全盛時期的7世纪中
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也受唐支配。690 年,武则天篡唐并改国号为周,迁都神都(洛
阳),史称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復辟稱帝,才恢复唐朝,把首都迁回长安。唐
朝的国力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中期达到顶点,开元末年后逐渐走向下坡路,尤其是发生于
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给唐朝沉重的打击,其後,中央政府控制力急剧
衰弱,唐末民變后帝国中央政府实际权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首都迁往洛阳,907年朱
全忠逼唐哀帝禅位,唐朝遂亡,被朱全忠所建立的新王朝—后梁所取代,开始了五代十
国时期。唐代共延续了274年,传位21代。唐代全盛时在文
r*****y
发帖数: 53800
11
看看中国历史,明朝统治和清朝统治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还不是照
样纳粮缴租管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异族统治和本民族内战改朝换代也没什么本
质区别,仗照打老百姓照样流离失所。再说了,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朝代李唐,李姓家族
很可能也有胡人血统。之前北方先是五胡十六国再是北魏东西魏北周北齐到隋唐,其实
也是胡人政权汉化的过程。
f****r
发帖数: 5118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来挖一个坑吧,关于隋朝的
自我纠正一下,那是李唐的事情了
s*****e
发帖数: 16824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高门氏族什么时候开始没落的
唐,太宗前期他们还比较骄傲,李唐皇族都不太看得上,后面整了几次就不行了。
T****r
发帖数: 22092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新三国开播了
据说当年好像是说有姓武的会败坏李唐天下,所以武氏都不得重用来着
f****i
发帖数: 9419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君主平均素质最高的朝代
你和前面一位同样的习惯,看帖子要仔细。历史课本上和李唐罪状里面都是主因是失德
,祸害百姓,修大运河骄奢淫逸,振兄,图嫂,霸占老爹妃子。杨广是因为这些主因被
推翻的?他被推翻肯定有原因,但是和私德扯不上边儿。我说了他当时主要是军队被废
,威慑力不足,强枝弱干。百姓起义那个朝代都有,开始隋朝这些都不是主要毁灭隋朝
的因素。主要是百姓起义还发现隋朝没想象那么强,得到便宜了,所以人的心思都动了
,越来越多。隋末的起义绝对和东汉末吃不上饭铤而走险不一样。
h*******e
发帖数: 82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君主平均素质最高的朝代

en 部分同意
不用扯到历史课本和李唐罪状
大家都晓得那不是历史
杨广的前期很不错
但短短几年把如此强盛的大隋朝败掉 怎么也说不过去
而且他的私德操守也不行
杨广接班前的局面跟东汉末的局面能比吗
l***i
发帖数: 95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个政权要垮台的特征
论控制区域,安史乱后一直也只有江南上交财税,肃代以后有事就跑到四川去,跟藩镇
就是拉拉扯扯的关系吧,已经没个中央政府的样了。但军阀向灭掉李唐似乎也没哪个藩
镇有这样的实例,藩镇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一个跟中央搭起来,其他就在边上看的。
本来唐在安史之乱后按说已经走到头了,内有太监,中有藩镇,外有边患,能苟延残喘
100一百多年可能真是制度惯性
S*******C
发帖数: 7325
18
☆─────────────────────────────────────☆
tigereatmeat (死胖子) 于 (Mon Mar 22 10:44:20 2010, 美东) 提到:
各参战国家除了美苏英外(包括国民党政府),对战胜法西斯都是负贡献。。。
☆─────────────────────────────────────☆
ridgway (ridgway) 于 (Mon Mar 22 10:46:32 2010, 美东) 提到:
有啥子贡献?我是看不出来。没有美苏,中国也就是继元清后第三个异族统治的政权。

☆─────────────────────────────────────☆
fead (fead) 于 (Mon Mar 22 10:52:58 2010, 美东) 提到:
靠,我们搞一个老虎奇微俱乐部好了。里面就你们俩人。使劲掐。活着走出来那个回到
这里继续讨论。
☆─────────────────────────────────────☆
ridgway (ridgway) 于 (Mon Mar 22 10:53:...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到搞高丽
虽然,我是李唐黑,但我还是得说,这话实在太扯。李二的战术能力在开国皇帝里面可
算第一了。
v*****s
发帖数: 20290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到搞高丽
内河水师在海上不堪大用啊。
当然根子上还是战略不重视,后来李唐就重视了这个问题,才能屠灭高句丽,大败小日
本。
v****e
发帖数: 1240
21
费米大哥不用担心,媚娘还是有这个自信的。唐高宗同其他女人生的四个儿子,媚娘杀
了其中三个及其幼子们,几乎就是斩草锄根,剩下一个是个老实疙瘩,没有任何攻击性
。媚娘自己的肚皮也很争气,光儿子就四个,杀俩不听话的还能剩俩听话的。从李隆基
以后,所有的皇帝都是媚娘的直系子孙,近支的皇族也不例外。另外李唐家族运气也不
错,皇位从始至终都是在近支手里,绝大多数是父子相传,仅有的几次例外也是兄弟或
叔侄相传。老祖母再淫荡,杀人再多,后世的子孙也不敢去掘墓鞭尸。
同媚娘相比,吕野鸡死后的遭遇就悲惨多了。吕野鸡没杀光刘邦的庶出子孙,她的唯一
的一个儿子也没留下后代,野鸡死后吕家就被灭了族(对了,虽然媚娘死后武家也在政
治斗争中死伤惨重,但并没有被灭族,否则也就不会有武惠妃了)。后世的汉朝皇帝都
是薄姬(窦漪房窦瞎子的婆婆,最近看了林心如的美人心计,那叫一个烂啊)的直系子
孙,自然就不care吕野鸡。后来赤眉乱民奸野鸡的尸,刘秀不仅不当回事,反而在三十
年后撤消了野鸡的"高皇后"尊号,死了两百多年的薄姬由此小三上位。
z****e
发帖数: 54598
22
唐朝环境怎么好了
怎么说也有突厥,阿拉伯帝国的骚扰
李唐打败了突厥,但是最后还输给了阿拉伯帝国
最后衰败于内乱
m******r
发帖数: 435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是非成败转头空--也说林彪等
4)林彪真的想谋反否?
对比吴,邱的回忆录来看,林先是以毛的铁杆自居,甘当打手,后来庐山会议后又自暴
自弃,彻底宅在家里,不像是正常谋朝篡位的样子。林也是研究了古今中外很多政变经
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有数才对。以玄武门之变为例,李世民广泛联络奥援(连
李靖,李赍等都争取了中立),还在敌人内部安了N多钉子。但对林彪而言,除了571那
个小组,其他的证据目前似乎都欠奉。
而且以林那个身子骨,真让他当那个国家主席,三天两头接见外宾,每次梳妆打扮,还
要握手拥抱,还要搞三陪,陪吃陪喝陪聊天,寒暄着没影的扯淡话,以林彪的性格,估
计用不了几天不累死也得烦死。何况就连老毛都不愿当。当然也不排除林就想过过当国
家主席的瘾的可能
林和毛最主要的分歧应该是对文革的态度。林大概是不赞成,还写下了"悠悠万事,惟
此为大,克己复礼"的座右铭。结合他"唯生产力论"等其他观点,显然这个礼是针对文
革说的。不过我不知道毛是从何时得知林对文革的态度的。
我们可以看出,林虽然和邓是死敌,但二人的政治观点是相近的,比如对生产力的描述
,对韬光养晦策略的热爱等等。使二人敌对的只能是各自所属不同的政治斗争的圈子,
真是...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是非成败转头空--也说林彪等
6) 文革的本质是夺权
前面说了,太祖发动文革的动机就是为了防范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也就是说,如果
他自认为是斯大林第二,那么他担心的不是他活着的时候谁敢对他怎么样,事实上由于
长期的宣传也没人敢拿他怎么样。他是担心死后被鞭尸。所以有的时候想想帝制也不坏
,死后儿子接班,老爹放在庙里一供几百年,史书上光剩下英明神武,就好比朱元璋。
所以蒋经国金正日现象的出现其实也不奇怪。
不过这个选项根本不存在,太子早就战死在朝鲜了。所以现在就涉及到接班人的问题。
他要预先把位置都留给最可靠最信赖的人,一开始的时候是双一,四人帮根基还有点
浅。而且光砍倒刘邓这棵大树不够,他们的根基太深,百年之后还有可能翻案。所以,
必须株连,连根都刨出来。
所以文革的本质就是夺权。这也是太祖极其苦心的构想。肃反效果好,但是不得人心,
名声臭了大街, 斯大林就是前车之鉴;靠告密也好不了多少,武则天还没死李唐就复辟
了。
太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让大家在下面厮杀。可以想象多少人把自己此前私人的个
人恩怨,在此大背景下迭加了上来。只要给仇家扣上一个帽子,然后就可以踩翻在地再
踏上一只脚了。把这些都怪到林彪头上应该说不妥...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25
相互同化。类似五胡乱华时期。李唐的祖上还都有鲜卑血统呢。
r**o
发帖数: 4614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代亡国之君排名
高句丽吧, 那个的确是中原的大患, 李唐也打得很起劲,一直到苏定方同学才搞定的
f****i
发帖数: 941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代亡国之君排名
嗯,是的,只是嫌烦没打全,李唐打高丽和杨广不一样,杨广基本上就没防备关陇归宿
和突厥勾结的问题。当时中原主要敌人还是突厥,李世民打高丽是还是因为突厥当时老
实了,所以目标转向高丽。
f****i
发帖数: 9419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代亡国之君排名
突厥实力一直在,游牧民族人口是实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关陇集团和突厥勾结是最大的
不安定因素,当然这个因素是不确定的。我不能说杨广差劲没想到,但是杨广很显然最
后就是亡在和突厥勾结的N个军阀中的李唐军阀手里,北方群起的军阀里面大部分都有
突厥的影子。
s******8
发帖数: 7105
29

我讲的是李唐家。
s******8
发帖数: 7105
30

李渊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兵叛乱,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
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渊叛乱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
,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此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
战方酣,李渊乘隙进取关中。
十一月攻拔长安,在关中站稳了脚跟。李渊入长安后,立炀帝孙代王侑为天子(恭
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
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631年),以帝礼改葬于雷塘(今扬州市北15公里雷
塘南平冈上,南距吴公台10里)。
===================================================================
李唐家是打这平叛的牌上位的,你就悲愤吧。
o**4
发帖数: 35028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陵降匈奴
知道李唐么?
弱智成你这样还出来现的真实奇葩
d******a
发帖数: 32122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陵降匈奴
到了近代,陈寅恪先生在其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考证
出李氏家族并非出自西凉王室与关陇贵族李氏, 只是河北赵郡李氏的一个小支系, 而此
支系所处地域即在鲜卑拓拔氏北魏政权治下. 这支李氏的先祖中有两人,一名李初古拔,
一名李买得, 汉姓而鲜卑名, 据此, 陈先生断言,李唐皇室之祖, 或是汉人被赐以鲜卑
名, 或是鲜卑人被赐以汉姓.
o**4
发帖数: 35028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陵降匈奴
李唐确实是鲜卑人;
但是还是姓李,虽然同姓不同血

拔,
k**0
发帖数: 19737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陵降匈奴
这个要截屏,给大家看看轮子的智商
标题:李陵降匈奴
论点:李陵降匈奴后李氏家族(李广/李敢/李陵)式微。
轮子的论点:知道李唐么?
r*****y
发帖数: 53800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乱世枭雄毛泽东(转载)
乱世枭雄毛泽东
作者:阿唐
三十年前的一个子夜,毛泽东走了,抛下了这个他已经整整统治了二十七个年头的古老
国度,径自去了。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传唱在中国大街小巷40年之久,并且在1970
年被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带上了太空的歌曲,曳然而止。
不象他的忠实臣子周恩来,生命的最后阶段,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远远拍摄的追悼
会上的新闻照片也不能掩盖他骨瘦形消的模样。也不象他的部下后来成为潜在对手的刘
少奇,饱受精神折磨后,披散着长达盈尺的白发,睁大着不甘心的眼睛,恨恨地离开了
人世。毛泽东走的很安详,昏睡之中,尘世与冥界之间一个趔趄,就去了。
其实早在4年前,他老人家已经走了一回。那是在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叛他而去之后,他
实在经受不住日夜不眠苦苦思考而不得其解的痛苦折磨,休克了过去,在鬼门关上走了
一遭。
自那以后,毛泽东的生命之火似乎已经奄奄一息,新闻照片和电影上,他总是一付淡淡
的表情,很少再展现慈祥的笑容。对,慈祥,就是这个词,大概是那个年代里面与毛泽
东一起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另外一个就是伟大。伟大的舵手累了,他革命了几十
年,奋斗了几十年,把他的老对手蒋介石赶...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儒家学说的地位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儒家学说的地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8 22:47:27 2011, 美东)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陈寅恪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
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
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
道三教代表之。"
"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儒
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
乃能并冠带之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之也
。"
"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
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
实现。"
"故二千年来华...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的五次中日战争
忽必烈也汉化了哈。再往前五胡十六国,这就搞不清楚了。李唐也有鲜卑血统。
b****r
发帖数: 2555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历史上的五次中日战争
☆─────────────────────────────────────☆
ridgway (ridgway) 于 (Tue Aug 23 15:59:25 2011, 美东) 提到:
1) 白江口海战—初唐时期 (公元663年前后)
唐帝国一统中华后,其东北边境的朝鲜半岛却仍然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于是爆发了以
唐新罗联盟为一方,而高勾丽百济与日本联盟为另一方,为争夺东北亚的主导地位而进
行的战争。
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唐新罗联军以170艘战船大破
日本增援盟国百济的400余艘战船,取得决定性胜利。百济国灭亡。 之后唐灭高勾丽,
朝鲜半岛落入对唐表示友好的新罗之手。
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
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 化和政
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蒙元入侵,
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直到丰臣秀吉一统日 本。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白江口中日一战
,创建了全新的朝鲜半岛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经战争失败后而对唐朝尊敬...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0
历史盲,请看陈寅恪的论文。
首先,是高句丽,不是高丽,高丽是后来的高姓丽朝的简称,和李唐赵宋类似,和高句
丽是两回事,不要被棒子给糊弄了。
征高句丽不是什么侵略,或者自大,而是不得不征。那时的中原王朝和高句丽是你死我
活的根本矛盾。
你看征高句丽不是杨广一个,北魏,北齐,北燕,北周,都和高句丽打,隋朝因此灭亡
了,唐朝接着上,直到武则天时代灭了高句丽为止。
这么多朝代,皇帝,为的什么? 都为了穷兵黩武? 把命搭上还要穷兵黩武??
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来自鲜卑的传统,鲜卑和高句丽是势不两立的世仇。而且高句丽占领
的辽河流域,本来就是中原王朝的传统地盘。慕容鲜卑的燕国就在这里立国,任何一个
鲜卑王朝,都和高句丽不死不休。
按陈寅恪的说法,这是整个北方汉化了的鲜卑贵族集团共同的压力。
另外,高句丽不是中国以外的一个国家,其实也是五胡乱华的"胡"之一,是中国的一部
分,隋朝要灭高句丽,就和它要灭南陈一样,是"统一"的必须。不然,它的皇帝,没资
格称自己是中华天子。
隋朝唐朝没有去灭三韩,因为三韩不是应该统一的,中国的一部分。
就和后来的清朝,虽然在关外就占领过朝鲜,但是只是要求朝鲜把自己当作中国来...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唐初天下之机在瓦岗军
李元霸打关中的时候就死了。李唐定鼎天下的决定性战役平王世充窦建德李元霸都没有
参与。
B****s
发帖数: 5731
42
在里面胡说八道的那个马明道不就是个阿訇么,怎么自己还不敢承认啊。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就不包括色母人了?还真够矫情的。
老朱要是回回,瞒别人可以,能瞒得过一起起家的发小么?那么多红巾军的嘴巴堵得住
么。
最搞笑的是“明太祖提倡回汉通婚,其深层用意在于扩大回族人数,发展伊斯兰教。"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这要发展伊斯兰,自己怎么不信,自己的家人怎么不信?哪有比
皇上家信教更能发展伊斯兰的?就算自己根基未稳,帝位传了200年了,怎么没像李唐那
样皇上信佛的?再说,有用阉割回回的方式发展伊斯兰的么?
i*****g
发帖数: 11893
43
成祖母亲是谁无关紧要
由父亲定义的
同样,李唐祖先娶了无数鲜卑老婆,也不重要。父系决定了
什么时候,人类重回母系社会,那就由母亲决定民族和身份
h***i
发帖数: 89031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真的有凌迟?
请君入瓮,是唐朝,但是李唐是少数民族
偶要说的是汉族是没有酷刑的,谁不同意谁就是满怡
h***i
发帖数: 89031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唐疆域图
关键是李唐鲜卑人,不懂建立海军,消灭棒子,要从山东出发,仁川登陆
m***n
发帖数: 12188
46
第一任东三省总督是徐世昌一个汉人。
当时满人把自己当中国人的,没这个想法。或者某些人有此想法,比如良弼的宗社党,
但是即使在满人内部也没有多少支持的。而且其出发点也是宗社保皇,不全是民族。
当时满人的民族意识还不如现在的少数民族强,现在有民族划分。当时有的是旗汉之分
,而旗里面又有汉人和蒙古族,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强于民族概念。如果当时没有革命
党在南方暴炒民族话题,估计当时满人的民族情绪更少。
简单得说,当时的满族的民族概念是不清晰的,熟悉历史的精英阶层多半是把自己当作
是以前的鲜卑,契丹,比如李世民那样,已经融入了中国的一个群体,不认为自己和别
的中国人有多少区别了。也没有在中国之外另立一国的想法。在后期满族皇室和贵族脑
子里,可能把自己看作北周李唐那样了。
不过和古代中国不同之处在于,有日本俄国等想炒这个话题以谋取利益,也有些人从西
方那里学到了半通不通的西方式民族主义。
顾缬纲曾经专门讨论过这个西方式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不同解读。
N********w
发帖数: 132
47
满遗好像非要把唐太宗李世民说成自己的一类哦!同时又把唐朝的版图画的不超出长城
,哈哈。。。搞笑!唐太宗的光环已经被辫子民族用媒体成功的移到辫子皇帝康戏的头
上了。无耻到家的民族!
---------------------------
第一任东三省总督是徐世昌一个汉人。
当时满人把自己当中国人的,没这个想法。或者某些人有此想法,比如良弼的宗社党,
但是即使在满人内部也没有多少支持的。而且其出发点也是宗社保皇,不全是民族。
当时满人的民族意识还不如现在的少数民族强,现在有民族划分。当时有的是旗汉之分
,而旗里面又有汉人和蒙古族,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强于民族概念。如果当时没有革命
党在南方暴炒民族话题,估计当时满人的民族情绪更少。
简单得说,当时的满族的民族概念是不清晰的,熟悉历史的精英阶层多半是把自己当作
是以前的鲜卑,契丹,比如李世民那样,已经融入了中国的一个群体,不认为自己和别
的中国人有多少区别了。也没有在中国之外另立一国的想法。在后期满族皇室和贵族脑
子里,可能把自己看作北周李唐那样了。
不过和古代中国不同之处在于,有日本俄国等想炒这个话题以谋取利益,也有些人从西
方那里学到了半通...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1053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密败得太快
我怎么记得是李密投翟让,不受待见,然后出走,联合了一帮强盗做大,然后翟让再加入的.
李密最大失误是不该和王世充硬拼,结果弄得去投唐.李唐开国父子都不是好相与的.
此人能力虽不如李渊李世民,但是当时要强于王世充,其他窦建德,宇文之流更是没法比.
那些人都有地盘,而李密后期几乎是白手起家,对王世充对宇文,都是以少胜多,最后一战
意气用事不听劝告,结果惨胜.
f*******5
发帖数: 1815
49
玄武门之变后, 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后宫组成部
分,其中较著名的是原来李元吉的妻子杨氏[39],元吉死后被世民纳为妾,但没有正式
封号,宫中呼为“巢剌王妃”,十分受宠,是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唯一一个生下子女的嫔
妃,李世民甚至有立她为皇后之意[40]。这也是李世民为部分学者所诟病的原因,认为
他霸占弟媳,有乖伦常。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李唐皇室本就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较中原
汉族更为开放,兄纳弟媳很正常,他们的思想中乱伦的概念较为淡薄。
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
义,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
李承度等幼儿都被残忍杀害,还在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他们的名字。[37] 傳說李世民恐
懼兄弟的鬼魂前來索命,於是派尉遲恭與秦瓊擔任門前守衛,但後來因兩人年老,無法
長期擔任,只好轉繪製兩人的畫像掛在門口,成為後世門神的由來。[38]
g***f
发帖数: 111
50
加一点。不妨把李自成和李密、北京和洛阳做个比较。
北京在地理上和洛阳比较类似,都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李自成和李密都有点志大才
疏,不信任人。王世充和满清也都是无耻之徒。只是当时缺了李唐。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