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o 发帖数: 21566 | 1 附:《核糖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细胞核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核糖,在这叶绿
体传来的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细胞外血管里葡萄糖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
了;丙酮酸在线粒体里制造着ATP,迷迷糊糊地放出二氧化碳。我悄悄地披了双层磷脂
,带上门出去。 沿着核糖,是一条曲折的染色体。这是一条幽僻的染色体;白天也
少大分子走,夜晚更加寂寞。核糖四面,长着许多磷酸基团,蓊蓊郁郁的。核糖一旁,
是些碱基,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奇葩化合物。没有ATP的晚上,这染色体阴森森的,有
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ATP也只有一点点。 曲曲折折的核糖上面,弥望的是田田
的核膜。核膜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核膜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核孔,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闭着的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
出浴的美人。囊泡过处,送来缕缕蛋白质,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核
膜与内质网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核糖的那边去了。内质网本是一层
层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上面是脉脉的高尔基体,遮住了,不能
见一些颜色;而核糖却更见风致了。...这... 阅读全帖 |
|
t*******d 发帖数: 683 | 2 如果,偶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基本生物知识是正确的,同时逻辑推理的
确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方法,而且以下报道基本属实的话,偶只能说,
蒸拗事件是雪界流氓,和商界骗子,以及政界贪官们联合设计起来的
大骗局。
有点生物常识的都应该知道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
RNA)两种,分别由脱氧核糖核甘酸和核糖核甘酸为基本单位构成。脱
氧核糖核甘酸和核糖核甘酸又有简基,(脱氧)核糖,和一个磷酸分子
组成。在代谢途经中简基基本上是有几种常见的氨基酸酸合成,核糖
可由葡萄糖转化,磷酸就不用说了,只要摄取少量磷原素就成。成年
人的核酸代谢并不需要大量合成新的核酸,这些东西,只要是正常的
饮食,那怕是粗茶淡饭都足以提供了,只要不是以上的几个代谢途径
出问题了,根本不续要补什么核酸。再说说消化常识巴,营养品是口
服的把,最终进入人体是要经过消化系统的巴,什么是消化,不就是
化整为零吗,就算吃的是核酸大分子,道头还是一样分解为可吸收的
小分子,就是说从他们提供的营养成份只在大米之下,不在其上。再
说说,核酸疗法,一般核酸疗法无非是要调解基因复制,传录,蛋白
合成的某些过程,在这些机制中,重要的是核甘酸在核 |
|
f******e 发帖数: 938 | 3 虽然很长,但是看完很涨姿势,很高深,很神秘。
NND, 觉得这一切,宇宙,地球,人类,不是偶然的,都是预先设计好的。
关键是谁设计的呢? 佛祖?耶和华?安拉?好象都不大符合条件。
越想越头疼,算了,超出哥的理解能力,只能昏昏睡去。。。。
TOP10
存在“最小粒子”吗?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曾经认为物质、时间、空间这些东西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庄
子•天下》中这样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用数学的语言来解
释这段话,意思就是你可以把1尺长的棍子进行无数次对半分割,第一次对半分割得数
是0.5尺,第二次是0.25尺,第三次是0.125尺……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
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物质是连续的,人们可以将它无限地分
割下去,我们永远也得不到一个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颗粒”。
但很早就有人怀疑“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观念,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相信最小颗粒
是存在的,他把这种粒子叫做“原子”。
德谟克利特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一种不可穿透、不可分割的实体
,一切原子都有着相同的性质,只是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上有所不同。... 阅读全帖 |
|
m****g 发帖数: 530 | 4 Stowers研究所科纳韦实验室发现了名为1-型肝癌扩增(Amplified in Liver Cancer
1 ,Alc1)基因产物以前未知的一项
功能。该研究报告发表在8月6日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杂志上。
据第一作者Aaron Gottschalk介绍,染色体重塑酶(chromatin remodeling
enzyme)就是由Alc1基因编码得到
的。该酶自身无活性,但在化合物NAD和另一种酶——聚(ADP-核糖)聚合酶(1 poly (
ADP-ribose) polymerase 1,Parp1)
存在的条件下,具有将核小体移动到DNA的强活性。
Parp1利用NAD形成聚合物分子——多聚ADP-核糖(poly(ADP-ribose))耦合到
Parp1或其他蛋白质上。课题组建
立了一个特异的Alc1结合域,使多聚ADP-核糖和Parp1发生耦合,从而帮助Alc1结合并
重新改造核小体。
之前虽然已知Parp1和多聚ADP-核糖在转录调节、DNA修 |
|
l**********i 发帖数: 11748 | 5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9595/comment-page-2
红烧肉肥而不腻,香味十足。尤其是夹在馒头里咬一口,那叫一个好吃!美味的红烧肉
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据说现在不同地方,不同人,做法各有不同。流派上有南北之分,
还有像毛氏红烧肉这种私家做法。
先从做红烧肉的“器”说起,以我爸为代表的老一辈爱用砂锅,炖的时间比较久,一般
得等上几个小时才做好。年青一代如我的朋友SCI,生活节奏快,图省事,则喜欢用高
压锅先炖,再放在火上大火收汁。虽然砂锅略入味一些,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分析,我还
是选择高压锅。
在做红烧肉的过程中,有两道关键工序,能够影响肉的口感和香味。第一道工序关键在
先用油炸还是先用水焯。第二道工序关键在炖的过程中加盐还是最后加盐。究竟哪种方
式做出的红烧肉更美味呢?且让我慢慢分析分析。
先用油炸还是先用水焯?
我们先来了解红烧肉所用的原材料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
先说说主料五花肉,五花肉是几层瘦肉和肥肉组成的红白相间的猪肚子上的肉,通常带
猪皮。生物学的角度看,五花肉由表皮、脂肪层和肌肉组成。表皮也就是猪皮,主要是
约占85%的胶原蛋白...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89 | 6 給大家的波馬預熱一下!
我太話癆了刪除了一些於跑步無關的-遂看起來可能前言不搭後語
另外為來不及看完的朋友們的波士頓馬拉松加油:>
# --- D0 2012-04-06 (夜车)
凌晨里火车穿过沉睡大地,满月照亮平原.
Ich liebe meines Wesens Dunkelstunden
我無法快樂是因為目標尚未達到。
# --- D1 2012-04-07 (pre-race 流水)
在比赛头一天已经吃喝撑得忘记自己是来跑马拉松的。
# --- D2 2012-04-08 sunday (the game)
早上3点半醒来开始补充巧克力,水。四点半出门,
下楼在尚未破晓的街道里慢跑徘徊,酒吧街上昨夜开始的宵夜
摊儿还没收摊儿,年轻人们已经东倒西歪坚持喝酒吃串儿。我想振作
一下,买了一瓶红牛兑入D-核糖继续喝-并且匆匆计算了一下,这24
小时以来我至少饮入了5L各种饮料。。
# --- 比赛主观感受 [纯属个人感受。请大家斟酌参考]
* 赛前洗手间实在太少了(又焦虑地排了半小时队)
* D-核糖是有效果的-25k后开始疲惫,不过跑完以后晒了一会儿太
阳就好了。
* 盐是大热天的...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7 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重大发现 “剑指”转基因食物安全(图)
在九月出版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一篇研究中,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
组展示了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
食物摄 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
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研究证明植物微
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种营养成分”(其他六种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肪
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稀有元素)。
南大教授张辰宇作《21世纪生物科学与生物经济》讲座
原文地址
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kingdom regulation by microRNA
【Abstract】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table microRNAs (
miRNAs) in mammalian serum and... 阅读全帖 |
|
c******o 发帖数: 4751 | 8 上次听这里哪个大牛说过。头一个生命不小心赶上了哪个就哪个,但是必须
要么你就选左旋氨基酸右旋核糖这一组
要么你就选右旋氨基酸左旋核糖这一组
不带交叉乱选的。
具体为啥不能交叉乱选来着?忘了。 |
|
w**********g 发帖数: 1985 | 9 南京大学miRNA理论颠覆转基因安全神话,引世界轰动!
核心提示: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
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
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
作用.南京大学的miRNA理论发表以后引起世界极大关注,美国老牌权威杂志《大西洋月
刊》不得不发出惊呼:转基因食品确实具有非常真实的危险,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麻烦!
这回真的是“麻烦大了”,因为转基因的生物被人类做了手脚后,牵一发会动全身,那
么复杂的一个巨大系统,往里面插几个基因,算是“已知”的改动,会不会因此多了或
者少了几个microRNA?在新知的微小核糖核酸面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不可能有保
证的,因为干转基因、测转基因的那一套“严格的”规定,根本就没有考虑微小核糖核
酸。而肆意生产销售的转基因食品饲料对动物的杀伤力,已经被一再地证明了。那个只
能骗骗傻子和官员的“小鼠7天灌胃”实验,无疑已经永远钉在中国科技史的耻辱柱上
了!
转基因毒蛋白进入人体血液的机理,终于被揭开了!
附文一...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Med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ChineseMed
标 题: 关于经络系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 19:56:22 2012, 美东)
人民日报1963年12月14日第4版
本报讯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消息:十一月三十日在平壤举行了以金凤汉教授为首的经络
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学术报告会。
朝鲜生物学和医学部门教授、博士和著名学者多人出席了报告会。
会上介绍了自一九六一年发现经络实体以来经络研究所取得的新成就。
据金凤汉教授在宣读的《关于经络系统》的论文指出,经络系统是一个新的、独立的机
能——形态系统。
经络系统由从经穴部位找到的结构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管状结构组成,新的事实表明,
前者不仅存在于皮肤而且存在于机体的内部,管状结构在血管、淋巴管内走行。值得特
别注意的是,管状结构内流动的液体中含有大量的脱氧核糖核酸。
在报告会上发言的许多学者高度评价了以金凤汉教授为首的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发言人的倡议下,并且获得与会者全体一致同意下,决定以金凤汉教授的名字把在经
穴部位新近发现的结构命...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1 人民日报1963年12月14日第4版
本报讯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消息:十一月三十日在平壤举行了以金凤汉教授为首的经络
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学术报告会。
朝鲜生物学和医学部门教授、博士和著名学者多人出席了报告会。
会上介绍了自一九六一年发现经络实体以来经络研究所取得的新成就。
据金凤汉教授在宣读的《关于经络系统》的论文指出,经络系统是一个新的、独立的机
能——形态系统。
经络系统由从经穴部位找到的结构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管状结构组成,新的事实表明,
前者不仅存在于皮肤而且存在于机体的内部,管状结构在血管、淋巴管内走行。值得特
别注意的是,管状结构内流动的液体中含有大量的脱氧核糖核酸。
在报告会上发言的许多学者高度评价了以金凤汉教授为首的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发言人的倡议下,并且获得与会者全体一致同意下,决定以金凤汉教授的名字把在经
穴部位新近发现的结构命名为
“凤汉小体”,连结起它们的管状结构为“凤汉管”,管内流动的液体为“凤汉液”。
金凤汉教授在会上宣读的《关于经络系统》论文,全文如下:
前言
生物学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完全弄清有机体与外周环境统一的物质基础。
现代生物学认为有机体活动的... 阅读全帖 |
|
m******2 发帖数: 564 | 12 方舟子的SB观点列举两个
中药都是蛋白质核糖之类,所以没什么特别
转基因食品都是蛋白质核糖之类,所以没毒 |
|
m**d 发帖数: 21441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南京大学重大发现 揭露了转基因惊人秘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 23:46:36 2011, 美东)
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重大发现 “剑指”转基因食物安全(图)
在九月出版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一篇研究中,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
组展示了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
食物摄 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
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研究证明植物微
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种营养成分”(其他六种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肪
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稀有元素)。
南大教授张辰宇作《21世纪生物科学与生物经济》讲座
原文地址
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6999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南京大学重大发现 揭露了转基因惊人秘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 23:46:36 2011, 美东)
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重大发现 “剑指”转基因食物安全(图)
在九月出版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一篇研究中,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
组展示了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
食物摄 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
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研究证明植物微
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种营养成分”(其他六种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肪
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稀有元素)。
南大教授张辰宇作《21世纪生物科学与生物经济》讲座
原文地址
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 阅读全帖 |
|
d********f 发帖数: 43471 | 15 日前出版的Cell research的一篇研究中,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展示了一项非常
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
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
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是一类长约19至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通过
与靶基因的信使RNA(mRNA)结合的方式抑制相应的蛋白质翻译。该课题组之前的研究
成果表明微小核糖核酸可稳定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血清和血浆(循环微小核糖核酸)中,
是由组织和细胞主动分泌的(分泌型微小核糖核酸)。因此,循环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类
新型的疾病标志物,可应用于疾病,如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的指证等方面,分
泌型微小核糖核酸也是新的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细胞间和组织间的信号传递。
该课题组发现:外源性的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以在多种动物的血清和组织内检测到,并
且它们主要是通过进食的方式摄入体内的。这些发现证明食物中的外源性植物微小核糖
核酸可以通过调控哺乳动物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摄食者...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经络系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6 00:35:55 2015, 美东)
人民日报1963年12月14日第4版
本报讯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消息:十一月三十日在平壤举行了以金凤汉教授为首的经络
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学术报告会。
朝鲜生物学和医学部门教授、博士和著名学者多人出席了报告会。
会上介绍了自一九六一年发现经络实体以来经络研究所取得的新成就。
据金凤汉教授在宣读的《关于经络系统》的论文指出,经络系统是一个新的、独立的机
能——形态系统。
经络系统由从经穴部位找到的结构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管状结构组成,新的事实表明,
前者不仅存在于皮肤而且存在于机体的内部,管状结构在血管、淋巴管内走行。值得特
别注意的是,管状结构内流动的液体中含有大量的脱氧核糖核酸。
在报告会上发言的许多学者高度评价了以金凤汉教授为首的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发言人的倡议下,并且获得与会者全体一致同意下,决定以金凤汉教授的名字把在经
穴部位新近发现的结构... 阅读全帖 |
|
k*******n 发帖数: 190 | 17 xinmin:核糖体之谜
送交者: xinmin 2009年10月09日11:29:21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解开核糖体(Ribosome)三维原子结构的三位美国科学家,离开
核糖体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下被一位罗马尼亚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粗线条地观察到,
过去了短短半个世纪。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正是从不知到粗线条地知道,再到精
细而高分辨率地知道的不断发展过程。生命起源的一个关键,正是核糖体的起源。套用
某哲学家的名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核糖体,
就没有生命。
先简单科普一下核糖体的基本功能与结构。核糖体作为一个纳米车床或平台,与其他的
细胞活性分子(包括作为蛋白质合成信息模板的信使核糖核酸,运送氨基酸的转移核糖
核酸,启动/延伸/释放蛋白合成的蛋白因子)精诚合作,负责细胞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原核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基本结构类似,都由两个纳米零件构成,一大一小。大的形似
皇冠,是蛋白合成的催化中心,小的则象一只伸出来紧紧握住皇冠(以及信使核糖核酸
链)的手。大的由两三根...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8 送交者: 职老 2015年10月04日19:26:43
(1)俺们知道,无论是进化论还是创造论,在生命这个层面而言,都是依据同样的科学
依据来解释生命的来源。
唯一不同的是,创造论首先强调的是圣经旧约第一部分:创世纪GENESIS,也可以翻译
成:基因生,因为GENE就是指基因,虽然人类一开始并不知道是DNA或者说DNA承载的密
码信息,SIS这个后坠在生物学中指各种“生”,比如ANGIOGENESIS指血管再生--俺是
这个领域的权威和专家,对此不懂的同学,比如D同学,可以提问,嘿嘿。也就是说,
今天的创造论科学家们并非是平空捏造的,首先他们有神的启示,或者说神的话的记载
。因为旧约的第一部份基因生据信最早写于公园前3000千年,也就是现在5千年前,就
人类的文明记载,这个时期绝对不可能是人类自己觉悟出来的,或者说进化来的知识,
甚至那时最原始的科学都尚不存在。以前有人民怀疑这个古代记载,但后来大量的考古
证明,完全证实了这个年代推断,而且只早不晚,因为最近的7000年前的叙利亚泥板有
类似的亚当夏娃的记载。而且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的记载也是神的话时期。所以今日的
创造论科学家包括持I...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4348 | 19 如果只是差不多看看的话,DNA marker分子量乘以二咯
DNA marker是ds
RNA是ss
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单个分子量有差别但是跑琼脂糖电泳的话你这么粗略比
较一下没什么问
题 |
|
f********t 发帖数: 6999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南京大学重大发现 揭露了转基因惊人秘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 23:46:36 2011, 美东)
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重大发现 “剑指”转基因食物安全(图)
在九月出版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一篇研究中,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
组展示了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
食物摄 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
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研究证明植物微
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种营养成分”(其他六种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肪
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稀有元素)。
南大教授张辰宇作《21世纪生物科学与生物经济》讲座
原文地址
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4612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g (小小熊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南京大学miRNA理论颠覆转基因安全神话,引世界轰动! 核心提示: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30 12:05:49 2012, 美东)
南京大学miRNA理论颠覆转基因安全神话,引世界轰动!
核心提示: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
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
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
作用.南京大学的miRNA理论发表以后引起世界极大关注,美国老牌权威杂志《大西洋月
刊》不得不发出惊呼:转基因食品确实具有非常真实的危险,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麻烦!
这回真的是“麻烦大了”,因为转基因的生物被人类做了手脚后,牵一发会动全身,那
么复杂的一个巨大系统,往... 阅读全帖 |
|
m*****u 发帖数: 723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g (小小熊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南京大学miRNA理论颠覆转基因安全神话,引世界轰动! 核心提示: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30 12:05:49 2012, 美东)
南京大学miRNA理论颠覆转基因安全神话,引世界轰动!
核心提示: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
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
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
作用.南京大学的miRNA理论发表以后引起世界极大关注,美国老牌权威杂志《大西洋月
刊》不得不发出惊呼:转基因食品确实具有非常真实的危险,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麻烦!
这回真的是“麻烦大了”,因为转基因的生物被人类做了手脚后,牵一发会动全身,那
么复杂的一个巨大系统,往... 阅读全帖 |
|
t**m 发帖数: 158 | 23 看一作小姑娘讲的,的确真够拼的啊!
发信人: feimeng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春秋),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世界级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24 13:15:21 2015), 站内
8月21日凌晨,一位德国同行的电话,打乱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工作计
划。这位德国同行,刚刚看到了《科学》在线发表的施一公团队撰写的两篇关于剪接体
结构及其工作机理的研究长文。
这几天,有关施一公的“新闻”不断。6天前的8月18日,他的研究团队刚刚在《自然》
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长文,首次揭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
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翌日,他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任命
,进入公示期。
然而,这一次,施一公说,这两篇论文带给他的兴奋,超出了过去25年科研生涯的总和
。
21日中午,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清华大学,与施一公和他的3名85后团队成员展开了一场对
话。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记者:剪接体结构解析被公认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终极难题,你们是如何完成这看似“
不可能完... 阅读全帖 |
|
t**m 发帖数: 158 | 24 看一作小姑娘讲的,的确真够拼的啊!
发信人: feimeng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春秋),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世界级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24 13:15:21 2015), 站内
8月21日凌晨,一位德国同行的电话,打乱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工作计
划。这位德国同行,刚刚看到了《科学》在线发表的施一公团队撰写的两篇关于剪接体
结构及其工作机理的研究长文。
这几天,有关施一公的“新闻”不断。6天前的8月18日,他的研究团队刚刚在《自然》
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长文,首次揭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
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翌日,他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任命
,进入公示期。
然而,这一次,施一公说,这两篇论文带给他的兴奋,超出了过去25年科研生涯的总和
。
21日中午,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清华大学,与施一公和他的3名85后团队成员展开了一场对
话。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记者:剪接体结构解析被公认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终极难题,你们是如何完成这看似“
不可能完...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南京大学重大发现 揭露了转基因惊人秘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 23:46:36 2011, 美东)
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重大发现 “剑指”转基因食物安全(图)
在九月出版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一篇研究中,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
组展示了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
食物摄 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
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研究证明植物微
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种营养成分”(其他六种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肪
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稀有元素)。
南大教授张辰宇作《21世纪生物科学与生物经济》讲座
原文地址
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26 人民日报1963年12月14日第4版
本报讯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消息:十一月三十日在平壤举行了以金凤汉教授为首的经络
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学术报告会。
朝鲜生物学和医学部门教授、博士和著名学者多人出席了报告会。
会上介绍了自一九六一年发现经络实体以来经络研究所取得的新成就。
据金凤汉教授在宣读的《关于经络系统》的论文指出,经络系统是一个新的、独立的机
能——形态系统。
经络系统由从经穴部位找到的结构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管状结构组成,新的事实表明,
前者不仅存在于皮肤而且存在于机体的内部,管状结构在血管、淋巴管内走行。值得特
别注意的是,管状结构内流动的液体中含有大量的脱氧核糖核酸。
在报告会上发言的许多学者高度评价了以金凤汉教授为首的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发言人的倡议下,并且获得与会者全体一致同意下,决定以金凤汉教授的名字把在经
穴部位新近发现的结构命名为“凤汉小体”,连结起它们的管状结构为“凤汉管”,管
内流动的液体为“凤汉液”。
金凤汉教授在会上宣读的《关于经络系统》论文,全文如下:
前言
生物学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完全弄清有机体与外周环境统一的物质基础。
现代生物学认为有机体活动的...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tfmm (不是mm),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4 07:06:02 2015, 美东)
看一作小姑娘讲的,的确真够拼的啊!
发信人: feimeng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春秋),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世界级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24 13:15:21 2015), 站内
8月21日凌晨,一位德国同行的电话,打乱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工作计
划。这位德国同行,刚刚看到了《科学》在线发表的施一公团队撰写的两篇关于剪接体
结构及其工作机理的研究长文。
这几天,有关施一公的“新闻”不断。6天前的8月18日,他的研究团队刚刚在《自然》
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长文,首次揭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
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翌日,他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任命
,进入公示期。
然而,这一次,施一公说,这两篇论文带给他的兴奋,超...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8 在九月出版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一篇研究中,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展示了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研究证明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种营养成分”(其他六种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稀有元素)。
原文地址
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kingdom regulation by microRNA
【Abstract】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table microRNAs (miRNAs) in mammalian serum and plasma are actively secreted from tissues and cells and can s...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636 | 29 《侏罗纪公园》里复活霸王龙的宏愿没法成真了:一项来自新西兰的研究认为,DNA只
需680万年就会完全分解,而恐龙可是在6500万年前就绝灭了这也在网络上引发了人们
的热议。其中最热话题就是:疯狂专家要复活霸王龙的想法,看来是没戏了。那啥,还
是复活猛犸象靠谱些吧……
电影中情节
蚊子血液中提取出恐龙DNA
时间向前推移至1992年。这一年,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微生物学教授保罗·坎
诺(Raul Cano)首次尝试从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昆虫中提取基因。昆虫留在琥珀内
,这是一种坚硬的半透明化石树胶。想必正是对这一可能性的猜测激发了《侏罗纪公园
》的问世。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一位科学家从一只吸了恐龙血、嵌于树脂化石中的蚊子
中提取出DNA,成功复制出恐龙,并最终建成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
科学家设想
用鸡来复活恐龙:恐龙鸡
科学家霍纳说:“如果我们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恐龙,我们就需要从鸟类开始,往
前追溯。只要有鸟存在,我们就能够揭开恐龙的面纱。”霍纳认为,现代鸟类的DNA隐
藏有遗传记忆,这种遗传记忆或能再次“开启”,用以重建长久处于休眠状态的恐龙特
征。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古生...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371 | 30 科普一下, 大家自己判断
转基因支持者不敢承认的致命缺陷在于:新的密码子产生新的蛋白, 还会影响剩余原
系列基因产生其他蛋白。 原因在于, 产生蛋白是要靠多个密码子(蛋白質的轉譯從初
始化密碼子(起始密碼子)開始,但亦需要適當的初始化序列和起始因數才能使mRNA和
核糖體結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1%97%E4%BC%A0%E5%AF%86%E7%A0%81)的同时作用, 换掉了其中的密码子, 但是也会影响其他蛋白表达。 搞不好就产生剧毒的蛋白,比如蛇毒蛋白, 蓖麻毒素蛋白之类
目前的科技水平尚不能弄清楚所有基因片段如何协同作用影响蛋白表达, 所以转基因
是非常不成熟的, 需要大量的小白鼠牺牲。 |
|
s*****r 发帖数: 11545 | 31 我没有那么重大的发现,但是也有个巨大的问号。
为什么手性的天然氨基酸都是左旋的?如果生命是从无机到有机,那么,为什么左旋的
胜出?如果催化RNA的核糖部分全部用相应的对映体取代,它们还会不会有催化作用?
假设相关底物也换成相应的对映体。 |
|
w***7 发帖数: 1637 | 32 http://cn.tmagazine.com/health/20140306/t06hiv/
波士顿——去年,科学家宣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称有名先天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IV)的婴儿经过出生仅30个小时后即开始的高强度治疗被治愈。随后,立即有人质
疑这个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被感染。
但是,周三在这里召开的一个艾滋病(AIDS)研讨会上宣布发现了另一个情况相同的婴儿
,基本证明这种治疗方案是有效的。一位主要研究员说,加拿大可能还有五个这样的病
例,南非有三例。
另一名研究员说,他们即将展开临床试验,届时将有60个先天感染艾滋病的婴儿在48小
时内接受药物治疗。
如果临床试验有效——还要花数年时间来对这些婴儿进行跟踪调查,才能决定是否已经
治愈——那么用来治疗世界上每年25万个新生受感染婴儿的方案无疑将被改写。
“这将带来巨大的变化,原因有两条,”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性疾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所长安东尼·S·福奇(Anthony S.
Fauci)表示。“这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因为这个证... 阅读全帖 |
|
g****5 发帖数: 1639 | 33 绝无可能。
说简单点,你这个系统至少要包含四类的entities。一是生物大分子,比如蛋白质DNA
RNA以及组成它们的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以及由这些单位组成的个头和三维结构又
不是蛋白质DNA RNA的,比如polypeptide;二是各种有机的但是小一点的分子,比如各
种糖和脂;三是无机分子,比如水,氧,矿物质;四是细胞亚细胞尺度的东西,这个种
类就更繁多了。
有了模拟对象还不成,更复杂的是各自的相互作用。如果说这些entities是N数量级的
,简单的相互作用就是N^2数量级的,这些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参数大多是未知的。还有
更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细胞合成分裂,简直没法在这个尺度模拟了。
现在能够模拟的大概也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范围,必须简化成几种entity的;或者空间
尺度也许不小,但是纯之又纯的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连一个蛋白质的folding
和unfolding都不能模拟得很精确。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模拟,用到复杂一点的系统就是
个无效。 |
|
f***y 发帖数: 4447 | 34 这里的生物学家怎么看?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read.asp?page=2014108134301819
南京大学张辰宇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一种植物微小核糖核酸 (microRNA), MIR2911直
接靶向甲型流感病毒 (IAV),包括H1N1, H5N1和H7N9。而在金银花中富含这种微小核糖
核酸。给小鼠饮用金银花汤剂,可预防其感染IAV,并降低H5N1导致的小鼠死亡率。
MicroRNAs (miRNAs) 是一类长约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并不编码蛋白。它们与
靶点信使RNA结合,从而抑制蛋白翻译。在以往研究中,该团队已证实稳定存在于哺乳
动物血清和血浆中的microRNAs由组织和细胞主动分泌出来,可作为疾病的新型生物标
记物,并起着细胞内分子信号传递的作用。该团队还报道过植物miRNAs可通过摄食进入
摄食者血液和组织。更重要地,一旦进入摄食者体内,源自食物的外源性miRNAs就可以
通过调控宿主“靶”基因,影响动物的生理状态。
此次,他们公布一项出人意料的发现,一种中药材——即金银花中的MIR2911能抑制甲
型流感病... 阅读全帖 |
|
p********7 发帖数: 18007 | 35 男人精液对于女性来说,具有很多的益处。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精液能够帮助女性防
癌。正常的性生活不仅能促进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而且还有助于女方的防病抗癌,后
者应归功于男人的精液。
德国医学专家在一次生物试验中意外发现,男性的精液里含有一种重要的抗菌物质精液
胞浆素,它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一旦进入菌体细胞内,就能阻止细菌核糖核
酸的合成,核糖核酸是构成蛋白质必不可少的生化物质,它的合成受阻便使细菌无法生
长。实验室培养发现,精液胞浆素能像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那样杀灭葡萄球菌、链
球菌及其他致病菌。
奇效一:有利于消除失眠
所有人都渴望有个深沉、甜美的睡眠,但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的失眠,经常困扰着大
家。特别是女性,更容易失眠。而当经历一次和谐的性生活后,紧张激动的身体开始放
松,肌肉也在满足之后的疲倦中得以舒展,睡意自然而然地袭来,有助于消除失眠症。
而且性生活越是美满,事后也越容易入睡。
奇效二:减轻经期前的综合症
女性在月经前的5-7天内,流入骨盆的血液增加,有可能引起肿胀和痉挛,导致腹胀或
腹痛。而性生活中的肌肉收缩运动,能促使血液加速流出骨盆区,进入血液总循环,而
减轻...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42116 | 36 美国加州两名女童在43年前被人杀害,成为悬案,但警方锲而不舍追查,通过脱氧核糖
核酸(DNA)检测,调查出现突破,周二分别在俄克拉何马州和加州拘捕一名涉案男子。
两名被捕者为帕特森(Larry Don Patterson)和哈伯(William Lloyd Harbour),均
为65岁,是表兄弟关系,在两名女童遇害时同住在加州奥利夫赫斯特,即女童居住和遇
害地区。
警方说,两人被怀疑涉及1973年11月12岁女童莱恩(Valerie Janice Lane)和13岁女
童德里伯里(Doris Karen Derryberry)死亡案。两名童童在周六逛商场后没有回家,
警方指两人被载到一个树林后遭近距离枪杀,尸体在一条泥路上寻回。
警方当年查问过60多人,但没有线索,案件调查至1976年束之高阁。到2014年,尤巴县
警方采用新科技,翻查此案,确定涉及其他案件被收集DNA的这两名表兄弟是疑凶,结
果采取拘捕行动。
=========================================================================
少年老成 发表评论于 20... 阅读全帖 |
|
t******s 发帖数: 378 | 37 11月18日,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结果公示,其中医学院直博生万蕊雪在本科
毕业三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5篇文章的成绩吸引了大量关注。报道
中“学霸”“牛人”和“大神”等描述频出,那么到底她是“骨骼清奇”还是有“高人
指点”?小研专访万蕊雪,带你揭开学神背后的秘密!
2015年9月11日
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靠背”发表在国际
顶尖期刊《Science》上,震惊了学术界。
2016年1月8日
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Science》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题为《U4/U6.
U5 三小核核糖核蛋白复合物3.8埃的结构:对剪接体组装及催化的理解》。
2016年7月22日
施一公教授研究组获取了剪接体激活和剪接反应催化过程中两个重要状态的剪接体复合
物,成果再次“背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的新闻又刷爆朋友圈。
90后女孩、201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得主万蕊雪是这五篇《Science》论文的
共同第一作者。很难想象,三年前,她初次进入施一公课题组时,曾觉得自己“笨到家
了”。
“我觉得自己笨到...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38 今年踌躇满志地申请基金委的重点项目,希望可以支持“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
”研究。我还一直志在必得,因为这个课题的重要性远大于我之前所有的研究,好像基
金委还从来没有立项支持营养物质跨膜转运这个很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而且我们知道
是一定可以做出成果、对得起这份资助。
六月下旬,获知并未获得最终答辩的机会,而5月18日我们GLUT1的结构论文已经发表。
这个结构的获得为申请中的后续问题打开了门,未来若干年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做的东
西层出不穷,会变成我实验室最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体系(my signature work)。
我百思不得其解,想知道到底申请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今天终于收到了评委意见。看到评语,我还是挺欣慰,专家们提的意见很中肯、很专业
,在此谢过。因为申请节点恰好是文章在投还没有发表,不便写出已经获得的成果。又
因为已经有这些成果,所以也就完全没想到要有任何backup plan。这些怪我自己的处
理不当,没什么好抱怨的。评审意见放在这里,学个教训,提醒自己以后的本子该怎么
写;也顺便给还没有太多申请经验的同事们提个醒,看看评审专家比较重视那些方面(
我个人认为这些评... 阅读全帖 |
|
|
发帖数: 1 | 40 儿童自闭症治疗药物收藏
传统的治疗法是精神药物和营养治疗,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自闭症是生理因素使然,
药物治疗便成为自闭症儿童处遇的优先考虑。:自闭症这个族群比其他障碍儿童比较普
遍使用药物治疗(精神病用药及抗癫痫药物)。
1、精神病药物
Haloperidol (Haldol)曾经用来消除攻击、过动及同一性的行为,同时可以增加注意力
,其副作用是患者会有脸部、下巴、下颚及上肢,会有不自主的抽动,但一旦停药,则
副作用自然消失。
抗忧郁症药物曾用来消除自闭儿的强迫症及固着行为;锂盐是躁郁症的治疗药物,也用
来治疗出现周期躁郁症及攻击行为的自闭儿;心理刺激物(如利他宁或安非他命)有时用
来减少过动。
2、生化治疗
① Fenfluramine 用来降低自闭儿过高的血清素,血清素是神经的传递物质。此药物的
疗效仍然未经证实。有研究发现:fenfluramine治疗引起无数问题而必须终止药物治疗
,特别是对药物的容受性、食欲及体重问题。
② 肠促胰激素(secretin)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可以有效改善自闭儿的语文、说话、
眼神接触、睡眠、注意力、稳定情绪、减少自伤行为及过动行为。 Fink...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10034 | 41 现如今人们的生产和种植技术越来越高,无论哪种蔬菜,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是经常
买菜的朋友会很清楚,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应季蔬菜。应季蔬菜有很多好处,最主要的
两点就是价钱实惠,味道也会更好。但是也有一些蔬菜是一年四季都不便宜的,芸豆就
是其中的一种。
芸豆营养价值特别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
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钠等成分。芸豆是补
钙冠军。每100克带皮芸豆含钙达349毫克,是黄豆的近两倍。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肉,钙
含量是鸡的7倍多,铁为4倍,B族维生素也高于鸡肉。
芸豆是一种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它含有皂苷、尿毒酶和多种球蛋白等独特成
分,具有提高人体血身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病能力,激活淋巴T细胞,促进脱氧核糖核
酸的合成等功能,对肿瘤细胞的发展有抑制作用。所以说,芸豆常年贵是有道理的。
芸豆清炒最好吃,不需要太多的调味品,只需要蒜末和盐就可以很美味。今天我又搭配
了一些海鲜菇在里面,这样营养更全面,味道也更鲜美,没吃过的亲一定要试试看哦~
【芸豆炒海鲜菇】
【食材】芸豆/海鲜菇/大蒜/盐
【具体制作步骤】
...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4447 | 42 https://tech.sina.com.cn/d/f/2019-07-19/doc-ihytcitm3069024.shtml
今天凌晨,最新一期《科学》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
校长曹雪涛课题组的论文。
据论文报道,课题组发现了机体感知与甄别入侵病毒DNA的一种新型天然免疫识别
受体,被称为hnRNP-A2B1的该受体分子,能够在细胞核内特异性地识别病毒DNA,随后
激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和诱导干扰素产生,启动天然免疫应答反应以清除DNA病毒的感
染。
该工作开辟了天然免疫与炎症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突破“禁区”
免疫,是一种重要生理功能,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破坏和
排斥入侵的病毒等病原物质,维持自身稳定。
经过多年探索,科学家们在识别外源病原体DNA的分子机制及其抗病毒免疫研究上
取得长足进展。
目前发现的能够识别病毒DNA的天然免疫受体都存在于细胞质中。
例如,2013年,《科学》报道了华人科学家陈志坚团队的重大发现—— 一种被称
为cGAS的蛋白能够识别细胞质里的病毒DNA。
不过,绝大多数D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进入细胞核内释放... 阅读全帖 |
|
z*******4 发帖数: 285 | 43 本千老把两个问题一块答了:
1.有些生物理论上是“长生不老”的,比如“灯塔水母”,在极端环境下可以逆分化,
返老还童,再活一遍,且理论上可以无限“从头再来”。
再比如,裂殖生长的许多生物,比如酵母等,它用身体的一部分不断的分裂出后代,然
后再分裂,不断的生存下去,都可以算是“长生不老”。
但长生有长生的好处,传宗接代有传宗接代的好处,尤其是后者有进化优势,所以大多
数走了传宗接代路线的生物流传至今。
2.此问题实际表述为:为什么所有生物遗传上都是“中心法则”?
这涉及到生命的起源,有很多争议,科学上比较合理的有两种解释:
a.地球起源说,就是地球早期环境,大气中氮,氧,氢、碳,等含量较高,在火山爆发
、闪电命中等极端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各种氨基酸、核糖。各种氨基酸日积月
累,逐渐产生有催化活性的蛋白酶、核酶,然后逐渐演化成细胞生物。此演化过程虽然
极度复杂,但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b.地外起源说:地球的生命来自外星。某年某月,一颗陨石坠入地球,陨石上携带者
DNA或者原始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幸存,并逐渐演化至今。
除了科学外,宗教、神学对于生命起源也有不同的见解。不做评价。 |
|
z*******4 发帖数: 285 | 44 本千老把两个问题一块答了:
1.有些生物理论上是“长生不老”的,比如“灯塔水母”,在极端环境下可以逆分化,
返老还童,再活一遍,且理论上可以无限“从头再来”。
再比如,裂殖生长的许多生物,比如酵母等,它用身体的一部分不断的分裂出后代,然
后再分裂,不断的生存下去,都可以算是“长生不老”。
但长生有长生的好处,传宗接代有传宗接代的好处,尤其是后者有进化优势,所以大多
数走了传宗接代路线的生物流传至今。
2.此问题实际表述为:为什么所有生物遗传上都是“中心法则”?
这涉及到生命的起源,有很多争议,科学上比较合理的有两种解释:
a.地球起源说,就是地球早期环境,大气中氮,氧,氢、碳,等含量较高,在火山爆发
、闪电命中等极端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各种氨基酸、核糖。各种氨基酸日积月
累,逐渐产生有催化活性的蛋白酶、核酶,然后逐渐演化成细胞生物。此演化过程虽然
极度复杂,但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b.地外起源说:地球的生命来自外星。某年某月,一颗陨石坠入地球,陨石上携带者
DNA或者原始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幸存,并逐渐演化至今。
除了科学外,宗教、神学对于生命起源也有不同的见解。不做评价。 |
|
z*******4 发帖数: 285 | 45 当人工智能可以自行编码了,机器人就可以制造机器人,且不断进化。
蛋白质就是这样,自己有催化活性,不断的合成,不断的进化
理论上是可以的,实验室也能重复一部分过程
当然,杠精要科学家现在在试管中重复整个生命起源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天知道第一个细胞的出现用了多长时间,我猜是几亿年
几亿年的氨基酸、蛋白质、各种核糖、有机大分子的积累,才有了一丝契机诞生出细胞
谁TMD有能力做几亿年的实验?只能重复其中的一部分。 |
|
发帖数: 1 | 46 不是开玩笑。
实验室用HCN合成了氨基酸/碱基/核糖/脂类这些生命最基本砖块。
千老一天到晚杀小白鼠,敲打基因,怎么会想45亿年前的原始时代? |
|
u***r 发帖数: 4825 | 47 https://wemp.app/posts/f06a6aec-489f-49e6-bd15-c9c7e254979a
中医也好,西医也罢,我相信两者一定会走到一起的,因为他们的终点是同一个:生命
运行的物理化学规律。
但目前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不得不让人怀疑,医学到底已经走了多远?回头想想,人
类科学毕竟才刚刚蹒跚起步,不能指望医学能飞多高。
各位收拾一下心境,此篇立意甚高,本小僧欲一举终结“中西医之争”这个掀翻无数友
谊小船的话题。
先申明,我们只在科学范围内讨论医学,别把中医当玄幻,也别把西医当科幻。
生命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是咱能回答的,找个巨人的肩膀靠一下,今天这位巨人也算老熟人:薛定谔
,养猫的那位。不认识的小盆友罚抄量子力学一百遍。
古人对生命的理解充满想象,后来西方科学兴起,科学大厦盖的有模有样,于是,一帮
人就尝试用科学去解释生命。
起初有两大派,活力论和机械论。
活力论的本质是生命特殊论,认为生物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活力”物质,支配着生物的
活动。机械论就简单了,认为人就是一台复杂机器,和汽车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人
”这台机器太复杂,以至于一时半会搞不明白。
活力论和...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6388 | 48 http://www.caixin.com/2020-03-06/101524891.html?originReferrer=weibo_caixinwang
2月19日,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中科院武
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等中国学者在《柳叶刀》上发文称,ICTV为新冠病毒所取的
“SARS-CoV-2”有误导性,暗示它会导致SARS或类似疾病,尤其会对一些病毒学知识不
足的科学家及公众产生误导.
【财新网】(记者 徐路易)新冠病毒命名事宜再起波澜。当地时间3月5日,国际期刊
《柳叶刀》在线发表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系统生物学教授吴云涛、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
院教授金冬雁、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黄耀伟等12位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华人学者撰
写的通讯文章,文章称采用“SARS-CoV-2”命名新冠病毒,符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的命名原则,“是恰当的(appropriate)” 。
文章认为,SARS-CoV-2这个命名并不是基于临床症状与SARS类似,而是突出它与
SARS病毒在演化关系上的考虑。
2月11日,ICTV网站发表更新声明,根据系统...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6858 | 49 liberal左派们的问题就在于知识结构太落后了,不能与时俱进。
从过去几十万年的人类迁徙历史就可以知道,人类永恒的主题,不是什么主义,而是人
种之间围绕争夺资源和财富而进行的竞争。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就是脱氧核糖核
酸和核糖核酸,而且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差异,是一旦降生就固定不变的差异
。不同的基因构成造成对不同自然环境的不同适应能力。最终胜出的就是最能够适应自
然环境变迁的,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变迁的自然就被淘汰了。
所以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是永恒的、只要人类存在就会继续存在下去的话题。
It is not the strongest species that survive, nor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s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Charles Darwin. |
|
v**********m 发帖数: 5516 | 50 该文中四处提出诺贝尔奖字眼跟施论文的科学内容没有任何关系,作者那么牵强的把施
的工作和诺贝尔奖扯在一起是为什么?
当然如果你读不出清华吹捧它为诺贝尔奖级别的意思,当我没说,我向虎肉教授个人道
歉。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5/201508230948
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科学》发表两篇论文
报道剪接体的三维结构并阐述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
清华新闻网8月23日电8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科学
》(ScienceStructure of a Yeast Spliceosome at 3.6 Angstrom
ResolutionStructural Basis of Pre-mRNA Splicing)。第一篇文章报道了通过单颗
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冷冻电镜)解析的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第二篇
文章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
工作机理。这在世界上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阐
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