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概念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C*******g
发帖数: 9288
1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给aagent和cobble的忠告
其他版主不在,我冒然给cobble和aagent几点忠告。
灌水的出发点应该是互相尊重,以德服人。版上
的冷嘲热讽,要不得;人身攻击,更要不得。玩
笑没了分寸,也就是冒犯了。两位对新人来版上,
应该用平和的心情,坦诚的态度,友好的交谈,
不要把别人概念化,给别人扣帽子,不要人身攻
击,不要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尤其是针对女性的)
会引来很多不愉快。aagent能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也显示了自己的风度。坦白的讲,GoBeijingGo给
aagent写了站内信,督促了这个行动。
完美的灌水世界,应该是充满欢欢欣,充满融洽的。
但是,现实中,能做到不容易。我们都要敞开胸怀,
海纳百川。Patchouli是活泼的,给版上带来很多
清新的空气。作为版副,我也受益很多,眼中的世
界也不再是成人的世界(总有残缺,孙燕姿语)。
还可以有纯粹的灌水的快乐。
久经考验的老ID,对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会起
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回顾版面的历史,危机时刻,
总有老ID力挽狂澜的身影,比如狼兄,路兄,当然
还有版主版副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版面之
忧而忧,后包子之乐而乐,这是无私的共产主义奉
献精神,是激励我
N****f
发帖数: 25759
2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孤胆战士颂 五绝
立意不错,不过末联似乎略显概念化了些,文学形象不似首联清晰生动。
B*******a
发帖数: 452
3
是史敏(依弘)的声乐老师,据史讲卢对她恩同再造,她的嗓音就是在卢指导下练出来
的。卢以前还给梅兰芳拉过琴。
①】水亮响膛宽净脆,是听演员嗓音时一种常见的习惯的形容词。它的产生无疑是感性
的概括,人们听了好的嗓音以後,有感于衷,要想表达出来,才去找一些字、词、句来
形容它。字就是前面所说的这一类;词,例如:耐听、漂亮、解气;句,如: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等。但这些说法一经概念化以後,就成了比较抽象的东西。因此,对学习的
人来说,首先要回到具体,才能有明确的目标。不然,在练习的时候,光想着要水一点
,膛一点,不但做不到,还会引起发声感觉上的混乱。在说明、解释一些声乐要求时,
西洋声乐的理论方法,就要比我们具体得多。他们直接讲求音色和共鸣方面的美,而上
面所列举的对嗓音形容的七种不同感觉,恰恰都是舆音色、共鸣有关,在很大程度上由
它们来决定。它们又都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改变共鸣後,音色就会改变,而改变发
声方法和共鸣腔,则共鸣也会改变。因此说水亮响膛宽净脆是可变的,也是可塑的,既
可以练出来,也可以唱没了。
【卢文勤谈怎样练就水亮响膛宽净脆②】现在先讲讲共鸣,当共鸣的道理和法则懂了,
在这个
L*******i
发帖数: 1126
4
读了此文,禁不住拍案叫一声,说得好!
论坛精粹来源:中国京剧论坛添加时间:2011/04/28点击次数:439次
有谁想弄死一部新编京剧吗?好办。不论本子多么漂亮、阵容多么硬整,想弄死它
,就找一个半洋不土的作曲家给它设计全套不倫不类、非驴非马的京歌化的唱腔,让那
些铁杆戏迷听了也朦朦懂懂;得,这部戏就死定了。——一位老友(京剧研究者)透露
给我的“秘笈”。
一、从《曹操与杨修》说起
2009中南海新年京剧晚会。
尚长荣先生扮演的曹操勾着“继承型”的大白脸,穿着“创新型”汉代衣冠,边吟
诵着《短歌行》踱到台中。人们都猜度着会有新玩意儿呈献,不料,音乐起处,仍然是
那段早己让人“审美疲劳”的快二黄唱腔《汉祚衰》。
台下诸多高贵观众在一脸茫然中听毕,只礼貌地报以稀稀落落的掌声,那掌声听上
去像遗体告别仪式上的哀乐,似乎发出一个讣告:《曹操与杨修》己经步数十年来无以
计数的新编戏后尘,就此寿终正寝了!
当然,目前《曹杨》一息尚存,不过己处于易箦状态,有报导说:由于言兴朋旅美
归来,此剧准备复排。果真如此,恐怕也是治了病治不了命,除非彻底另起炉灶...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1126
5
读了此文,禁不住拍案叫一声,说得好!
论坛精粹来源:中国京剧论坛添加时间:2011/04/28点击次数:439次
有谁想弄死一部新编京剧吗?好办。不论本子多么漂亮、阵容多么硬整,想弄死它
,就找一个半洋不土的作曲家给它设计全套不倫不类、非驴非马的京歌化的唱腔,让那
些铁杆戏迷听了也朦朦懂懂;得,这部戏就死定了。——一位老友(京剧研究者)透露
给我的“秘笈”。
一、从《曹操与杨修》说起
2009中南海新年京剧晚会。
尚长荣先生扮演的曹操勾着“继承型”的大白脸,穿着“创新型”汉代衣冠,边吟
诵着《短歌行》踱到台中。人们都猜度着会有新玩意儿呈献,不料,音乐起处,仍然是
那段早己让人“审美疲劳”的快二黄唱腔《汉祚衰》。
台下诸多高贵观众在一脸茫然中听毕,只礼貌地报以稀稀落落的掌声,那掌声听上
去像遗体告别仪式上的哀乐,似乎发出一个讣告:《曹操与杨修》己经步数十年来无以
计数的新编戏后尘,就此寿终正寝了!
当然,目前《曹杨》一息尚存,不过己处于易箦状态,有报导说:由于言兴朋旅美
归来,此剧准备复排。果真如此,恐怕也是治了病治不了命,除非彻底另起炉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梁羽生vs金庸vs古龙
以作品内容而论,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
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有明显差别:梁羽生是
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
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
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
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
探现实人生。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
受。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就小说人物的主流倾向而言,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
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侠小说
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
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
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
的社会意义。...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7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语言与思想zt
语言与思想
·肖舜旦·
在“新雨丝”网站上(2011年5月30日 )读到一篇署名黄章晋的文章《没有
母语的人民》,里面提到的关于语言与思想关系的问题实在发人深省,甚至颇为
震撼。文章介绍了一位在解放后饱受几十年政治风波的老人的自传《换骨记》,
作者指出在这种沉痛叙述当年辛酸苦楚的回忆性文章中,其中的语言风格甚至思
想却依然自觉不自觉地留有当年意识形态的强烈印记,除了在用古诗形式表达情
感时还能回到一种本真的思维状态外,现代汉语的表达几乎都有一种概念化的官
方色彩,并且对这种官方色彩竟然有着一种高度认同的印记,以致“求生本能必
会让幸存者在语言上被完全组织化”,甚至有一种甘心情愿被同化的服帖与渴望。
如老先生对自己当年写的一些快板书的记忆就颇堪玩味:
一分队,学榜样,调动人马摆战场。
大小组长来带头,争先快跑和多装。
一组本是好劳力,个个脸上透红光;
二组、三组不示弱,准备加油干一场。
你若问,干得最好是哪几个。
等会我,一个一个来表扬。
同犯们,今天我们向站领导表决心,
流动红旗我们十中队要不要?
这也可说是当年被迫在劳改农...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8
由曾执导皮克斯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和《机器人总动员》的安德鲁·斯坦顿奉献的
首部真人电影——科幻电影《火星上的约翰·卡特》日前正式更名为《异星战场》。外
媒再曝新鲜剧照,由泰勒·克奇饰演的男主约翰·卡特与灰色巨兽在形如古罗马斗兽场
般的情境狭路相逢,卡特转身抓住钢索,试图制服巨兽。据悉,电影的全新预告片将于
下周四发布。
电影《异星战场》根据埃德加·赖斯·巴勒斯创作的经典科幻小说改编,讲述了美
国内战时,饱受创伤的前军官John Carter(泰勒·克奇扮演)莫名其妙地被带到了火
星,随后被迫卷入了当地居民间的一场空前冲突,其中就包括Tars Tarkas(威廉·达
福扮演)和魅力十足的公主Dejah Thoris(琳恩·柯林斯扮演)。
从预告片的镜头来看,本片像是一部集中了各种科幻、玄幻经典作品风格的混搭之
作,外星生物和空间环境令人想到《阿凡达》、魔幻式的概念化建筑令人想到《雷神》
、空旷的沙漠和激打场面略有点像《诸神之战》,看起来《火星上的约翰·卡特》主打
场面和想象力的视效。
当谈到一名南北战争老兵在火星低重力状态下,如何表现出同巨型外星人厮杀的激
战场面时,斯坦顿表示,“我...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17
9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转贴]民主集中制之赞
发信人: jaglee (Laotiu), 信区: Law
标 题: 民主集中制之赞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Apr 17 21:15:26 1998)
法治中的民主:民主集中制
已经描述过,法治=法制+民主。这是一个被极度简化的公式。复
杂之处显然在“+”号上,就是说有法制如何应用、民主如何组织的问
题。本篇文字颂扬民主集中制思想。
1 法治通过法制体系实现,是人治的扬弃
法毕竟是一个抽象化、概念化的事物。不仅作为笼统概念的法是如
此,对每个已经很具体的法规,也依然如此。法的贯彻是通过“人”来
完成,不过,不是乌合着的人,而是严密和精巧地组织着的人。
在前面谈法的体系一瞥时,很不精密地用了些“立法集团”,“司
法集团”之类的字眼,无非是想先表达这么个意思,即法治通过一个依
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法制体系实现。这个规则必须,大约也只能,以
“宪法”的形式表述,而这个规则必须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是一
个有效的法治规则。
因为通过依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法制体系来实现,而这样一个法
制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是人的组织。并且也只能在掌握这个组织
核心权力——主要是指国家暴
d*****g
发帖数: 518
10
留守儿童,一直是中国高速发展背后一块绕不过的领域,平时我们可能会忽略掉这
样一个群体,但当这些孩子被性侵,被饿死,或被冻死、被老师殴打等事件发生后,我
们会怒斥我们的社会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社会?当这些孩子杀老师,打同学
、性格乖张等事件发生后,我们又会纠结我们的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怎么会变得如此残
暴不可理解?这并不是善于以和为贵的国人形象。在贫富两极化的社会中,我们习惯了
权力至上、纸醉金迷的生活,我们也许不知道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从留守儿
童的两极化看到很多关于未来的轨迹。
新闻事件
3名中小学生入室抢劫至小学宿舍楼,持木棒殴打一名52岁女教师,并用布条堵住
其嘴巴,终致女教师死亡。10月18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杀
死女教师”恶性事件。据介绍,“3个孩子,2人是留守儿童”。刘某父母虽然在家务农
,但亲生母亲多年前已离家出走,赵某父母都在服刑,最小的孙某父母都在外面打工。
事件评论
左手残暴,右手弱势,留守儿童何以安顿?
今年,有两件关于留守儿童的严重事件,一个是毕节儿童喝农药自杀,一个是湖南
3名学生杀老师,在这两起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悲痛事件...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518
11
留守儿童,一直是中国高速发展背后一块绕不过的领域,平时我们可能会忽略掉这
样一个群体,但当这些孩子被性侵,被饿死,或被冻死、被老师殴打等事件发生后,我
们会怒斥我们的社会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社会?当这些孩子杀老师,打同学
、性格乖张等事件发生后,我们又会纠结我们的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怎么会变得如此残
暴不可理解?这并不是善于以和为贵的国人形象。在贫富两极化的社会中,我们习惯了
权力至上、纸醉金迷的生活,我们也许不知道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从留守儿
童的两极化看到很多关于未来的轨迹。
新闻事件
3名中小学生入室抢劫至小学宿舍楼,持木棒殴打一名52岁女教师,并用布条堵住
其嘴巴,终致女教师死亡。10月18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杀
死女教师”恶性事件。据介绍,“3个孩子,2人是留守儿童”。刘某父母虽然在家务农
,但亲生母亲多年前已离家出走,赵某父母都在服刑,最小的孙某父母都在外面打工。
事件评论
左手残暴,右手弱势,留守儿童何以安顿?
今年,有两件关于留守儿童的严重事件,一个是毕节儿童喝农药自杀,一个是湖南
3名学生杀老师,在这两起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悲痛事件...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1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一年读完圣经] 2/3 利未记 8-9
没有你我之分。 nonduality. 在你使用你我的概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概念化事物啦。
你我本身就是幻象。
l*****a
发帖数: 38403
13
简介:
《异端的权利》讲述的是欧洲大陆在灿烂黎明之后重新沦为黑夜时的一个小故事。
宗教改革英雄加尔文此时已经是日内瓦君临一切的最高统治者和暴君。
而温和的充满人道主义气质的学者卡斯特利奥,以“苍蝇战大象”式的勇气,
对加尔文的倒行逆施展开了英勇的对抗。如果不读茨威格的这本书,
加尔文在人们心中完全是概念化的、光辉的形象:改革家、反封建斗士,
他站在历史的一个阶梯上,与无数长袍长髯的伟人排在一起。
如果不读茨威格,谁也不能那么明白地知道,就是这个因怀有理想而受迫害、
遭追捕、不得不亡命他乡的新兴资产阶级,一旦登上权力的宝座,对那些曾是、
甚至依旧是他的朋友和同志的人,会表现出那样的常人难以置信的专横、
残忍与卑劣。这些人根本没有丝毫觊觎他的权势的念头,不过想就几个纯学术
问题与他商榷——货真价实的商榷,因为文稿是在未发表之前,
就寄给了“亲爱的兄弟”敬请指正的。
===================================================
著名奥地利犹太裔作家-茨威格
著作有:
《巴尔扎克》
《玛丽亚·斯图亚特》
《玛丽·安东尼特》
S*********L
发帖数: 5785
14
这是不能这样概念化概括的。
离开了具体内容的支持,从概念到概念的概括等于什么都没说。
祝你新年愉快!
B******7
发帖数: 883
1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同志並不難找
本来想在网上找那个有名的基督徒老夫妇画像的,却看到这篇文章, 文中提到在没有
诚的基础之上所谓善的问题, 还是有些道理的。
经常看到板上辩论中, 有些基督徒在“诚”这个字上有所欠缺, 当然可以理解他们认
为神的“指示”高于一切,因此在面对最基本的良心判断跟神的“话语”有矛盾时,
通常是按奈住自己的良心,而通过不断重复喊圣经口号也教条来掩盖和压制内在以及外
来的不同声音的。
康德的“善人”与儒家的“君子”
作者:谢文郁(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康德使用如下语言批评基督教恩典概念:“人或者因为这样的信念而洋洋得意,即:他
不必自己成为一个善人,上帝也能让他拥有永恒幸福(通过免除他的罪);或者,如果
这样不行,那么,他最多不过是提出要求,上帝就能使他成为一个善人。”[1]康德这
里提出了一个“善人”(besser Mann, 英译better man,亦可译为“更善的人”)概
念。在语境上,康德《仅论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遇到了所谓的“根本恶”问题,即
:人在生活中采纳了一种恶的行为规范,并把它奉为道德规范而加以遵守。对于这个人
,他越是严格遵守这一“道德”规范,他就越恶。一个生活...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16
你不理解很正常,因为整个西方就缺乏空性的见解,而这恰恰就是佛法最根本的见地,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这篇开示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空性的意义: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最常
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又
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个字
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和概
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耶稣的神通太小了 (转载)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最常
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又
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个字
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和概
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我没有创造任何理论
上的见地,因此没有任何过失。”这句话指...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18
☆─────────────────────────────────────☆
bdbd (maotouying) 于 (Fri Aug 14 13:03:30 2009, 美东) 提到: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
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a*******g
发帖数: 867
19
7 明所执法一切皆空
这时我们就要了解,世间人所讲的法或事物,世间人对法或事物所下的定义,通过我们
的分析,彻底的被瓦解了。世间人在讲法的时候,实际上是用语言文字在对它进行定义
、概念化、标签化它所谓的不变的自性,仅仅只有一个名言假立而已。就其实际的状况
来讲,当一个现象显现的时候,它根本没有一个不变的自性。所以说:“一切法自性空
”。一法如此,一切法亦如此。这样我们就会理解,在《般若经》中,讲一切法自性空
是怎样得来的。佛教的《心经》许多人都会背,如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是在智慧的照了之下,分析和抉择之下,照见
色、受、想、行、识五蕴法一切皆空,这个“照见五蕴皆空”在梵文里面,它实际上有
自性这个词,就是“照见五蕴自性空”,所以《心经》说一切法自性空。因为以智慧去
了解一切法自性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为什么呢?因为它把对一切法的执著,也就是我
们所执著的固定不变的、实有的、属己的本性、不变的本质这样一个存在给否定了,那
么就随之否定了对一切法固有概念、经验的执著。因此就破除了所知障,破除了认识上
的障碍之后,所有真实即得显现。
8 坚持佛
b**d
发帖数: 7644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磨砖岂得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俺最近读了本新书,书上讲禅定的作用并不是在定,而是在让思维清晰和明锐,暂时性
的去掉五盖,和旧习,然后才能够看见东东的时候不经过概念化和语言化直接认识事物
,四禅的时候人的思维可以达到非常快的速度,这个时候可以看到组成人的五聚是一刹
那,一刹那的飞速改变,并没有一个我的实体存在,这个时候据说人就悟啦。所以讲禅
定还是有点作用的。
Y**u
发帖数: 5466
21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第一、两者皆建基于因缘性诸法。第二、两者皆与名
言具有密切的关系。第三、两者皆只是施设有,如果知道是假名安立还好,但
Y**u
发帖数: 5466
22
☆─────────────────────────────────────☆
Yisu (yisnotme) 于 (Mon May 31 11:00:54 2010, 美东) 提到: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
a**u
发帖数: 8107
23
☆─────────────────────────────────────☆
Yisu (yisnotme) 于 (Mon May 31 11:00:54 2010, 美东) 提到: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僧侣与科学家》
郑: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既与现象界并存,心所察知的一切事物必然也和那个世界一致。
马: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所能想像到的事物,在宇宙间必然有个相同物!但是
,不管是逻辑上还是数学上,凡是一贯的概念系统必定是在反映意识和世界之间的互动
关系。理由很简单,除非将两者消灭,否则必定无法把它们分开。
郑: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回归到柏拉图和纯数学理念世界的观念。
马:佛教的立场很清楚。佛教虽然没有跟希腊哲学家辩论过,倒是碰过怀有类似观
念的印度教思想家。佛教从逻辑上批驳唯有理念的概念。譬如说,在印度有些人认为,
理念“树”是现存所有的树的基本本质,所以后者不过是“特例”,或这理念的粗显现。
郑:这就是柏拉图的论点,而且几乎是一字不变。
马:印度教哲学家宣称,如果这“树”的本质不存在,我们便无法构思出树的抽象
概念。它独立于任何特定的树之外,同时又可应用在所有的树上。佛教的答复是,我们
必须在这理念树和自然树之间找出有无存在性的关连,若有,那么这个关连必须在我们
可以体验的现象中出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这理念“树”本来就跟所有的树相连,
则应该是一树荣万树皆荣,一树枯万树皆亡。
如果这理念没有和自...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时轮金刚法概说(上)
时轮金刚是密宗无上瑜珈的重要本尊,其法脉传承在当今藏传佛教各大派系中都占有重
要的地位。在五大金刚法中,独大威德经能海上师于内地有所传承,仍然有人在灌顶传
其法外,另外四大无上瑜珈部法要于汉地却未闻传修信息。虽能海当时亦曾带回时轮和
乐胜的经续,但由于因缘不和,未能将这二尊的法脉传下。今趁此密法大兴于世的时节
,向诸位金刚同道介绍一下时轮法的基本内容,以此因缘,希诸同道引生正见,同修密
法,共证无上悉地。
一、时轮乘源流
当今之世,有学人谓密法非佛法,视之为外道,甚至一些佛学大家也对密法持有异辞,
如印顺法师等将佛教在印度绝迹的责任委诸密教,谓之“律以佛教本义,几乎无不为反
佛教者”。这种说法我们不敢认同,回教徒入侵印度,实是佛教在印度灭亡的主要原因
(圣严法师语),怎能降罪密教?所谓密法非佛说,则更是犯了诽谤之罪,太虚大师曾
说:“香拨拉与南天铁塔所流出之密法,决不能以无史实可稽而斥之!”密教尊大日如
来为教主,但亦不否认释迦牟尼曾经讲说密法,佛陀在世时亲讲了《时轮本续一万二千
颂》及许多密法,在他入灭前又宣说《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法陀罗尼法术灵要门经》,而
且不仅释迦牟尼演讲密法,诸佛...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简史
ZZ
◆ 经行时打妄念(的对治方法)
有两种妄念:
1.我们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一旦觉知自己的妄念,念头就散了。这种状况,就不需要停
下来。
2.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但是念头停不下来。这样的话,就要停下、站在原地,并标号「
念头、念头、念头」。当我们觉知到妄想,它就散了。当念头散了,再开始观照。把心
放到脚板,重新开始走禅。
有时走一趟经行,念头会生起很多次,那你就要停下来好几次。另一件可能发生的事,
就是心厌倦、觉得无聊了。走的时候,可能开始左顾右盼。这个时候就要标号「看见、
看见、看见」。当我们发现自己并没在做应该做的事,就停下来观「站立、站立、站立
」,再重新开始。当心不再有正念,它就好像机车打翻倒下;或者像正在冲浪,浪板在
水中翻了,就必需重新带回到平衡点。这是「冲浪行禅」,海浪是我们周遭的所有现象
。只要发现正念不在,就停下观站立,让我们回到正念的平衡点,然后再重新出发。
某些时候,心可能很烦躁。甚至于我们停下来观念头,默念「念头、念头、念头」,妄
念依然纷飞。这时候,就要求助于快步经行,观「左步、右步,左步、右步,左步、右
步…」,脚步保持连续不断。
◆ 经行的观照
当我们学会...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27
读一个民族的历史,也就是在探求其心智的源头和演变,观山河所以存,观生民所以养
。无数的生命走过他们自己的轨迹,汇成文化的大海。这每一条的轨迹都与我的生命有
关。个体生命会消融,而他的影响已留在周围人的生命里,记载在史书里,熔铸在历史
遗迹里,遗落在他曾如此热情地生活过的每一寸土地上。这种影响在无限广阔的时空里
传播、增长广大,在冥冥中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影响着他们的选择。仁人志士的
产生,往往是受了前人的影响。翻开一本发黄的史书,不觉入胜,我祖先之中,竟有如
此伟大之人格生活于此土地之上,从而立志奋发,会聚群英,内成就一代豪杰,外开历
史之新篇章。对真理的追寻通过历史薪火相传。一个民族真正的进步也常来自于对其历
史文化的重新解读。失去了历史的坐标系,发展就失去的方向。
读《史记》的前四篇本纪,荡气回肠,浩然大公,如《周易》中乾坤二卦,统领六十四
卦,而有一种立于源头俯瞰变化的超越感。这四篇本纪描述了一个恢宏的上古世界,充
溢着人文精神,纯朴的先民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勉开创了后代历史的基业。德行是这里最
高的标准,对崇高精神境界的仰望,对至善的探讨追寻,为民族的付出,对生命的尊重
构成了...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原始佛教简史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31 11:07:05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 Wikipedia 条目还不错,有助于大概了解原始佛教的历史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sectarian_Buddhism
比中文版清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E%9F%E5%A7%8B%E4%BD%9B%E6%95%
☆─────────────────────────────────────☆
cpath (秋十三) 于 (Sun Jul 31 20:13:29 2011, 美东) 提到: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31 20:38:30 2011, 美东) 提到:
感性强的人,著重主观的信仰,要他讲道理,他只能讲简单的,或讲不透彻,也听不懂复杂的道理。长处是相信的就去作,行...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關於空行母
空行母─性别、身分定位,以及藏传佛教
【作者】原著:坎贝尔 译者:吕艾伦
书摘
本书作者为苏格兰哲学家,嚮往佛教深妙的哲学内涵,进入当年盛行于欧美的藏传佛教
密宗,担任卡卢仁波切的翻译工作多年以后,被邀请成为卡卢的空行母(又名佛母、明
妃),开始了她在密宗里的实修过程;后来发觉在密宗双身法中的修行,其实无法成佛
,也发觉密宗对女性歧视而处处贬抑,并剥夺女性在双身法中担任一半角色时应有的身
份定位。当他发觉自己只是修双身法中被喇嘛利用的工具,也发现密宗的父权社会控制
女性的本质;于是伤心地离开了卡卢仁波切与密宗,但被恐吓不许讲出她在密宗里的经
历与观察,否则将被咒杀死亡。后来他去加拿大定居,十余年后才摆脱这个恐吓阴影,
将亲身经历及观察到的事实写下来出版,公诸于世。此书所说具有针对藏传佛教而作学
术研究的价值,也使人认清藏传佛教真相的实质,已入、未入藏传佛教者都宜先读为快。
摘录一:
在古西藏社会演进到一种父权社会型态之前(在其中,宗教与世俗制度中的权利均受到
规范),女性的主体性很可能以其生物学的功能为表征。随著男性逐渐升格为圣者—首
先扮演圣子的角色,之后成为女性神祇的配偶,最后男...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53
30
關於涅槃的迷思(Confusion about Nibbana)
有許多關於涅槃的討論,整本書都在討論涅槃的也不少。有些人認為:涅槃之樂是一種
特別的身心狀態。有些人相信它存在自身之中;有些人說:當身心寂滅後,所剩下的便
是永恆的安樂。
有些人也許充滿懷疑,他們說:「如果涅槃是身心的寂滅,怎麼會有東西留下來讓人體
驗呢?」不經由感官而體驗到的快樂,教人難以想像。對沒有禪修經驗的人而言,這本
書中所討論的,就像是天方夜譚。
事實上,只有親自體驗過涅槃的人,去談論它才有說服力。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可談
,曾禪修到有涅槃經驗的人,會對此感到熟悉。
有些人認為:涅槃是某種特殊的名或色。其實不然,有四種巴利語稱之為勝義法(
Paramatta dhammas),前面曾經提過,是指不經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或思考
而能直接體驗的實相。這四種勝義法分別是:色法(material phenomena)、兩種心法
(mental phenomena):心本身,和每一心剎那與心俱生的其他心所,以及涅槃。因此
涅槃是不同於色法,也不同於心法。
第二個錯誤的觀念是:涅槃是名法和色法寂滅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1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20 00:08:27 2012, 美东) 提到:
涅盘是什么?初果是否体验了涅盘?本文从北传杂阿含351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68经
「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结合十二支缘起,提出一种解释。
SA 351, SN12.68 都说∶涅盘就是「有之灭」。本经也提到了十二支缘起,『以取灭而
有灭』等。十二支缘起的「有」支,是指来世的「后有」,而不是这一生的五蕴。阿罗
汉断尽烦恼,取灭而有灭,虽然还有这一生的五蕴,而能体验到来世的「后有」灭,也
就是触证涅盘。阿含经中阿罗汉证果的定型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是因为阿罗汉已经体验到后有的灭,所以才能肯定我生已尽。
与此对比,有学圣者虽能现观「以取为缘而有后有」,但是还不能断「取」,也就无法
灭「后有」,所以经文有「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知道而作不到,也就是知道涅盘
的法则如此,但还无法体验涅盘。
不知道如此解释,是否与其他阿含经文抵触?欢迎大家讨论。
Ref:
http:/...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32
一、自然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一)自然宗教产生的原因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和智慧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
的产物。在人猿相揖别之后的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人类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只是发展
到新人阶段之后,才出现宗教的萌芽。
为什么人类进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产生宗教意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然宗教的起
源?
关于宗教的起源,有“灵魂主义”和“畏惧自然说”两大理论。“灵魂主义”认为
,原始人类从人的死亡和梦境等现象中,以为有可以脱离人的肉体的灵魂存在,而这些
灵魂具有超人的活动能力,这种灵魂观念直接导致了宗教的起源。“畏惧自然说”则认
为,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并将他们所畏惧的自然力赋予人格
和意志的结果。这两种宗教起源学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但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宗教起源的根本原因应从社会的物质生活即社会经济基础中
去寻找。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当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之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狩
猎和采集阶段,生产的范围有所扩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逐步复杂化,人们的抽象
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逐步认识到自然现象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并力图更...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33
外在,内在以及不二的空间
--于第二十六届神秘主义者和科学家会议
‘空间在心中‘:在内在与外在的交界处
在此文中,我会首先使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物理世界中外在空间的本质,以引出相对真
空(假真空)和绝对真空(真真空)的区别。之后,我会从意识相对真空状态的角度介
绍佛教徒们对内在心灵空间的本质的认识,再接下来则是一个对不二空间的检验,在那
里内在与外在的分界消失了,空间和意识的分界也消失了。最后,我会探讨这些关于空
间的理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从理论和实践上检验那些可以使得这些理论互相丰富
对方的方法。
物理宇宙的外在空间
从古希腊时代起,自然哲学家都认为自然排斥真空状态,所以一个空的空间是不存在的
。也有很多其他关于空间之内的物质本质的假设,古希腊人把物质定义为一块拥有一定
属性的空间区域,这个空间区域最主要的属性即是不可穿透性以及质量。但是,随着自
然哲学家不断地提升观测手段和发展实验方法,例如伽利略(1564-1642),这些理论越
来越站不住脚。通过改进望远镜和仔细地观测天空,伽利略推翻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4
宗萨钦哲仁波切珍贵开示
本文较长,能看到,就是缘份,请一定珍惜在这个急躁时代的珍贵开示,让自己的心静
下来,请一定耐心读完,阿弥陀佛。
———————————
——这个世界是你自己的一个概念,所有的概念都是脆弱的。
——当你认为一个人是具备了慈悲的,另一个人是接受慈悲的,你自然就已经产生了高
下的分别。这种慈悲是宗教式的慈悲,当然,它也是很有力量的,但是这种慈悲要让你
成佛的话恐怕不太容易,因为真正的慈悲是平等。
——当我们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时候,这种心态就是菩提心,它很有效。
——当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在他的见解里,在他的概念里,所有的众生都成佛了。
——真正的涅槃是不太受欢迎的。当你真正达到涅槃的时候,你证悟了空性,你失去了
一切可供参考的东西,不再有任何参考点,请记住这点。
——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打破所有的参考点,那就是成佛,因为佛教徒认为,只要
有一个参考点,你就会和它比较、和它竞争,你就会希望达到它,或者希望避免它,无
论哪种情况,都是造作,而任何的造作都是痛苦。
修心七支法要—-宗萨钦哲仁波切
基本上我没有什么新的话要讲,要讲的都是那些佛教的老东西,旧的很简单的东...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鈴木大拙答胡适博士
禅:答胡适博士
【这是答前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博士的一篇文章;胡适的文章为《中国禅宗,其历史与方
法》。("Ch'an Buddhism in China,Its History and Method")。这篇回答原刊于一九
五三年四月号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hilosophy East and West(卷三,第一期),并
附胡适本文。本书所录为胡适博士原文的提纲,以及铃木博士的回答全文,并此致谢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的编辑Charles A Moore博士的惠允。编者注言】
对于一篇文章的回答,若非把原来的文章一起刊载,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然而,胡适博
士对于中国禅宗史意见,铃木博士在回答中已经完全述及,因此可以自成一个整体。铃
木博士认为要把禅钉在历史的某个时期,以求解释,是徒劳无益的。下面我们把胡适博
士的文章做一个重点提示,以便读者可以知道铃木的答文中所指的是什么。
胡适的文章启首这样说:
“禅是否超乎我们的了解?
“四分之一多世纪以来,我学问渊博的朋友,铃木大拙博士,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
,就在把禅宗向西方世界做介绍并做解释。由于他不断的努力和他许...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6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tantra.blogbus.com/logs/109210188.html
Teaching Notes onShamatha & Vipasyana Meditation given by
His Eminence Garchen Rinpoche at Vancouver, 2005
噶千仁波切
温哥华2005 年
止观禅修开示纪录
Recording 录音(1/6)
今天聚集此地的各位法友旧知,这些年来大家都曾经从不同的上师那里,接受过关於大
手印、大圆满和其他修行方法的开示。
个别闻法者对於这些大手印和大圆满修法的开示,都能够清楚明白,这是甚么原因呢?
都是因为这些人,於过去世都曾经修持慈悲心、菩提心,而这种习气能够一直潜藏於他
们心中,使得他们的贪、瞋等烦恼和念头,都比较常人为少,如果我们心中的这些烦恼
和念头越来越少,我们就有可能直接明白和了悟心的本性。
亦有一些人,无论如何努力修持,接受众多教法,都无法得到认知自心本性的经验,这
是甚么原因呢? 都是因为这些人,於过去世缺少慈悲心的修持,结果...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7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tantra.blogbus.com/logs/109210188.html
Teaching Notes onShamatha & Vipasyana Meditation given by
His Eminence Garchen Rinpoche at Vancouver, 2005
噶千仁波切
温哥华2005 年
止观禅修开示纪录
Recording 录音(1/6)
今天聚集此地的各位法友旧知,这些年来大家都曾经从不同的上师那里,接受过关於大
手印、大圆满和其他修行方法的开示。
个别闻法者对於这些大手印和大圆满修法的开示,都能够清楚明白,这是甚么原因呢?
都是因为这些人,於过去世都曾经修持慈悲心、菩提心,而这种习气能够一直潜藏於他
们心中,使得他们的贪、瞋等烦恼和念头,都比较常人为少,如果我们心中的这些烦恼
和念头越来越少,我们就有可能直接明白和了悟心的本性。
亦有一些人,无论如何努力修持,接受众多教法,都无法得到认知自心本性的经验,这
是甚么原因呢? 都是因为这些人,於过去世缺少慈悲心的修持,结果...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8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破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我没有创造任何
理论上的见地,因此没有任何过失。”这句话指...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9
顶果钦哲法王的最后一段开示金刚意不是说了么,轮回和涅磐的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投射.
而心的本性其实是不存在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一段开示你也许有兴趣:
问:心的定义是什么?
答:我希望问这个问题的人是新来的,而不是已经了解了很多佛教术语的人,因为用比
较简单清新的方式来谈“心”的话会更具有原发性。要给“心”下定义实际上很困难,
传统上以两种方式来讲,一种是究竟的,一种是相对的。相对来说,心是明觉,或者说
“是”,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主体或觉知者。究竟来说,佛教认为,在心里面没有心,心
的本身就是“明”,这表示心是超越一切二元染污的。进一步讲,在成佛的状态是没有
所谓心的,因为心就是染污。再多谈一下“心”,因为我们这次是讲修心。如果你问贪
嗔痴是不是心,我必须说,是的,这些是心的表现,是粗分的心,但这并非心的本性,
因为心的本性是觉或明,但当我们谈到“明”,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去知道、去了
解,这个“明”甚至包括了“无明”的状态。我今天并不想讲心的本质是什么,根据提
问,我要讲的是心的定义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因为一般佛教徒都想找出什么是
心的本性,但实际上你应该先了解心的定义,然后才能找...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空性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什么是空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0 23:50:14 2013, 美东)
问:请仁波切详细开示什么是空性?
【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答】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http://bbs.sutta.org/thread-6491-1-1.html
作者:乌荣悲(U Win Pe)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说:「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袪
除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即发展对身、受、心和法的
专注力的内观禅修法。
专注的修习是一条大路,很多小路都自称可以进入它。各式各样宣称可以成功地建立起
专注的禅法都被提供出来,而《大念处经》本身亦提供了很多禅法和练习 —— 有利用
呼吸、身体的姿势、四大(地、水、火、风)和墟墓观等练习去建立专注;有利用乐、
苦、不苦不乐受去建立对感觉的专注;有利用为数十六种的心识去建立对心的专注;亦
有利用五盖(Five Hindrances)、五取蕴(Five Aggregates of Clinging)、内六根
(Six Internal Sense-bases)和外六尘(Six External Sense-bases)、七觉支(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和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等去建立和发展...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http://bbs.sutta.org/thread-6491-1-1.html
作者:乌荣悲(U Win Pe)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说:「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袪
除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即发展对身、受、心和法的
专注力的内观禅修法。
专注的修习是一条大路,很多小路都自称可以进入它。各式各样宣称可以成功地建立起
专注的禅法都被提供出来,而《大念处经》本身亦提供了很多禅法和练习 —— 有利用
呼吸、身体的姿势、四大(地、水、火、风)和墟墓观等练习去建立专注;有利用乐、
苦、不苦不乐受去建立对感觉的专注;有利用为数十六种的心识去建立对心的专注;亦
有利用五盖(Five Hindrances)、五取蕴(Five Aggregates of Clinging)、内六根
(Six Internal Sense-bases)和外六尘(Six External Sense-bases)、七觉支(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和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等去建立和发展...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你可能会认为,只要抑制对事物的判断,对它们漠不关心,就成就了某种空性——这
种冷漠只不过是一种愚痴,同样没有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有时,某些事物既不吸引也
不让人排拒,我们完全忽略了它们——这种空白茫然是因为忽视,所以也是愚痴。
这个深入浅出讲得很好:
宗萨钦哲仁波切:什么是空性?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最
常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摘录自修心七支法要 - 宗萨钦哲仁波切珍贵开示 ZT
问:心的定义是什么?
答:我希望问这个问题的人是新来的,而不是已经了解了很多佛教术语的人,因为用比
较简单清新的方式来谈“心”的话会更具有原发性。要给“心”下定义实际上很困难,
传统上以两种方式来讲,一种是究竟的,一种是相对的。相对来说,心是明觉,或者说
“是”,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主体或觉知者。究竟来说,佛教认为,在心里面没有心,心
的本身就是“明”,这表示心是超越一切二元染污的。进一步讲,在成佛的状态是没有
所谓心的,因为心就是染污。再多谈一下“心”,因为我们这次是讲修心。如果你问贪
嗔痴是不是心,我必须说,是的,这些是心的表现,是粗分的心,但这并非心的本性,
因为心的本性是觉或明,但当我们谈到“明”,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去知道、去了
解,这个“明”甚至包括了“无明”的状态。我今天并不想讲心的本质是什么,根据提
问,我要讲的是心的定义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因为一般佛教徒都想找出什么是
心的本性,但实际上你应该先了解心的定义,然后才能找到心的本性。心绝对不是指大
脑,心也不只是感觉和情绪。唯识宗相信一切事物都是心,所有我们可以想...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对,接近佛陀并不表示解脱因缘具足,比如前段时间我贴的焰摩迦和阿?罗度的故事,阿
?罗度没有得法眼净,而焰摩迦得了法眼净,就是他们的因缘不同啊。
我不是对大智慧的审判,而是有对本我的出离心。佛陀说五蕴是利刃,是隐藏很好的利
刃,平时你不觉得,到了死亡的时候才发觉。所有的一切,包括那个智慧,确实都是五
蕴的囊中物。
另外,我觉得佛法是有方向性的,而道法是没有方法性的。
当我们把一样东西具体化(概念化)以后,就会想着这个之外是什么,这是一种有限空
间智慧的思维定势。这也就是你说的语言的障碍了。
f*******e
发帖数: 5594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对,接近佛陀并不表示解脱因缘具足,比如前段时间我贴的焰摩迦和阿?罗度的故事,阿
?罗度没有得法眼净,而焰摩迦得了法眼净,就是他们的因缘不同啊。
我不是对大智慧的审判,而是有对本我的出离心。佛陀说五蕴是利刃,是隐藏很好的利
刃,平时你不觉得,到了死亡的时候才发觉。所有的一切,包括那个智慧,确实都是五
蕴的囊中物。
另外,我觉得佛法是有方向性的,而道法是没有方法性的。
当我们把一样东西具体化(概念化)以后,就会想着这个之外是什么,这是一种有限空
间智慧的思维定势。这也就是你说的语言的障碍了。
S***n
发帖数: 1281
47
为什么不敢有自己的见解呢?
那个方法没说到第三部分。前面的部分除了一般的部分,额外有强化正念正知的心理暗
示,这样在我看来是用力过头的,留下的副作用,看他第三部分如何清除了吧。
从对解经的态度来说,想理解得更靠近本也是自己能“活的”去体会的好事,但一旦有
理解立马就守住了,概念化了,对其它否决了,结果没有打开视角,只是转化视角。。
。说明修为不够,只是从一个概念的框跳入另一个概念的框。从这个态度来说,估计我
上面说的副作用他都没有意识到。。。
n********n
发帖数: 8336
48
2 禅定:佛教心理学自我的研究
方法
如果说西方心理学受制于实证研究方法而无
法深入到自我的深层, 那么佛教对于自我根源的系
统分析则得益于内证的方法—— 禅定。
禅定一词是梵汉合璧, 由梵语禅那(Dhyana)的
音“禅”与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定”合成, 意思是
寂静中的审虑, 智慧生于静定。禅定就是一种通过
意识的自主控制达到知自心的训练技术。佛教以禅
为立教之本, 禅定是佛学所有思想的基础, 其他宗
教自称受神启示, 佛学理论则是释迦牟尼在禅定中
所证悟的主观体验的总结。故禅定是佛教心理学最
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有学者提出中国文化
中的传统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不是实证的方法, 而
是体证的方法—— 就是通过意识自觉的方式, 直
接体验到自身的心理, 并直接构筑了自身的心理,
它不仅仅是关于对象的认知、理解, 也包含关于对
象的感受, 包含关于对象的意向。体证有两个重要
的特点, 即意识的自我觉知和意识的自我构筑(葛
鲁嘉, 2008)。那么代表着佛教体系典型特征的禅定,
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究竟具有什么特
点, 它又是如何能实现“如实知自心”, 达到对自我...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9
企图否定一切形式的概念化?
这篇我觉得不错
佛教修持与心理卫生
陈兵
内容提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有不断退化之势
。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心理病态,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心理卫生、
精神健康、心灵环保,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主题。佛教以善于医治众生心病
为己任,以善于治心著称,其三学六度等修行方法,都可以看作心理卫生之道,都可以
用作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技术,有些已经被心理学所吸收。新世纪的人类要求佛法心理
学化、生活化,要求佛教法师承担心理医生的角色。以佛法的特出智能点化心理学,并
吸取科学心理学的长处以丰富佛法,提升全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境界,是佛教在二十
一世纪的一大使命。
主题词:佛教修持 心理卫生 精神健康
一.心理、精神问题的日益凸显
二十世纪后期,人类社会沿着“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向前,科技的高度发达,创造
出高度的经济效益,提供给人们越来越方便、丰富、新鲜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变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人类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有下降之势。信仰崩溃、...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50
这一段讲得很清楚:
问:心的定义是什么?
答:我希望问这个问题的人是新来的,而不是已经了解了很多佛教术语的人,因为用比
较简单清新的方式来谈“心”的话会更具有原发性。要给“心”下定义实际上很困难,
传统上以两种方式来讲,一种是究竟的,一种是相对的。相对来说,心是明觉,或者说
“是”,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主体或觉知者。究竟来说,佛教认为,在心里面没有心,心
的本身就是“明”,这表示心是超越一切二元染污的。进一步讲,在成佛的状态是没有
所谓心的,因为心就是染污。再多谈一下“心”,因为我们这次是讲修心。如果你问贪
嗔痴是不是心,我必须说,是的,这些是心的表现,是粗分的心,但这并非心的本性,
因为心的本性是觉或明,但当我们谈到“明”,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去知道、去了
解,这个“明”甚至包括了“无明”的状态。
我今天并不想讲心的本质是什么,根据提问,我要讲的是心的定义是什么,这是个有
趣的问题,因为一般佛教徒都想找出什么是心的本性,但实际上你应该先了解心的定义
,然后才能找到心的本性。心绝对不是指大脑,心也不只是感觉和情绪。唯识宗相信一
切事物都是心,所有我们可以想到、看到、听到、尝到、触摸到...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