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民国时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a
发帖数: 32122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穿越到民国吹嘘收入高就是弱智
你在拿出民国时期全国平均收入之前,声称什么民国收入高,除了说明你的素质外,说
明不了别的
w****2
发帖数: 12072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时期最大贪污案
好,造谣死全家
<民国最大的贪污案>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jjsxkdch/187.shtml
美金公债的前景暗淡,却有一个人在时刻注视着美金公债的发行情况,这个人就是
宋霭龄。她的长处就在于善于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奋力一搏,大捞一把。他对国民政
府财政金融形势了如指掌,通货膨胀直线上升,美金和法币1∶20的官价比率体制的崩
溃,只是时间早晚之间,早则数个月,晚则一年。
宋霭龄选在1943年10月15日下手。她看得很准,首先她从国库局那里得到信息,
1943年的通货膨胀速度进一步加快,大后方的经济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财源逐渐枯竭
,税收日益减少,财政金融时刻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其次,此时美金公债的黑市汇价逐
步上升,已由初发行时的17元左右上扬到30多元。再次,到1943年10月,实际上发行数
额,已达一半,剩下5000万美金,在一般人眼中是个天文数字,而对宋霭龄来说,却仅
仅是个能够让她感兴趣,并能一口吞得下的数额而已。
宋霭龄指示孔祥熙从10月15日开始,停售美金债券,尚未售出的5000万元美金公债
,悉数由中央银行国库局购...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3
那民国和共和国的大师的要求标准不同了?
那岂不是民国出大师就是因为大清太差了?
d**********i
发帖数: 4877
4
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一个寒冷的夜里,委员长想起了在寒冷中瑟瑟发抖的人民,委员长
顿时陷入了沉思,作为国家领袖的他,皱紧了眉头。虽然委员长黄金十年被称之为经济
学上的奇迹,国家建设中的案例,但委员长依然觉得自己内疚。长沙人民居然还在寒夜
里发抖!委员长在当年的夏天为三省人民送自来水,11月的寒夜里,委员长决定为长沙
人民送温暖——长沙免费供暖工程!长沙免费供暖工程在那个年代几乎是不能想象的,
就连美国、英国、等世界列强都不能做到。委员长不顾大家的反对,力排众议,重重的
在桌子上拍了一下,就敲定了长沙免费供暖工程的决定。11月11日,委员长的最坚定的
左右下手张治中、酆悌、徐权三人为领导,为长沙人民送温暖。当夜,委员长脸上露出
满意的笑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民国良心 蒋委员长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
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沙人民就能享用供暖了,而当今自诩发达和谐的某个国家
仍然力不从心。
1938年的11月,湘江流域迎来了陡峭的早冬,当其他地方的百姓都受苦挨冻的时候
,长沙人却在享受温暖。
这多亏了文夕供暖...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4877
5
被有意淡忘的建设成就
清明前后,正当华夏大地千家万户的民众沉浸在对逝者的怀念中的时刻,我们可曾记得
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次黄河引排水工程,也许它已经被淡忘,但郑州人民不会忘记,正
如历史不会忘记一样。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将军,在地图前陷入了沉思,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
了亿万人民,却无法控制自己暴虐的泛滥,如何说服这位狂暴的母亲,程将军知道他责
任重大,而他也知道,南京等着他的消息。
民国27年6月7日,工程一线的国军官兵得到了一封他们为之激动的电报,直接来自国民
政府最高
领袖,时任爆破组指挥官的的蒋在真师长回忆起当时情形时动情地说,我手上的按钮决
定着三个省人民的福祉,我知道,一旦按下去就会灌溉四五千个村庄和11个大城镇的土
地。
按钮终于按下去了。滔滔大水,由中牟、白沙间向东南泛滥,水势所至,摧枯拉朽,人
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工程的效益不要多言,令如今的人汗颜的是,这些农业用水,
完全是免费的,在农民被各种杂费压榨的今天,民国的故事也许告诉我们更多。
当年的一位中央社记者,拍摄下来这个珍贵的历史镜头,镜头中幸福的人民在水中嬉戏
,他们大概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多水,他们可以见...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22
6
现在最好的大学、也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学
最好的医院、也都是民国的医院
[在 democrazy (Minzoo) 的大作中提到:]
:上海到1978最高楼、都没有超越1949的高度
:还是那些楼
:...........
x*******i
发帖数: 157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hanhi (潇涵),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民国军阀吴佩孚的一幅颇有气节的对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28 07:01:29 2015, 美东)
吴佩孚是民国时期曾割据一时的军阀。然而,他在民族大义上很有气节。
1939年,吴佩孚隐居北京,当时日本人多次让他出来当汉奸。汪精卫以及日本大间谍土
肥原贤二前来游说,拍他马屁,想让他开一个记者发布会,向日本表忠心。
吴佩孚欣然同意,在记者会上,吴佩孚先亮出一个对联:“得意时清白乃心,不怕死,
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入租界,灌园抱瓮
,真个解甲归田。”这里面表露了吴佩孚四不原则:“不怕死”,“不积金钱”、“不
出洋”、“不入租界”。
C******n
发帖数: 504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驱逐共产,恢复民国!
民国时期,同是河北人的杨三姐,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让亲人命案得出判决,让凶犯伏
法。
清末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也才用三年时间就平反了冤案。
聂树斌被司法枉杀案,前后达二十多年,真凶出现十一年后才改判!MD,是不是应该驱
逐共产,恢复民国啊?恢复大清也比现在强吧?!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武大郎生在民国当为战神
进入热兵器时代,个人武力值再也不是左右军队战斗力的因素。民国时期,粟裕林彪,
都是矬子,都是来自南方的病汉,一个脑袋里有单片偏头痛,一个脊梁曾被阎锡山打断
过怕风怕光。然而这俩病矬子,却成了鳖党两大战神,身高高一些的陈毅刘伯承成就就
差一些,十大元帅里身材最高的贺龙,打仗那叫一个稀烂,打篮球还成,而身材更高的
先主席毛泽东,干脆连尼玛小手枪都不会打了。
以武大的身高,能推倒金莲的魅力值,生长民国一定会成为战神,可惜天不生武大,使
得林彪粟裕竖子成名。
j********y
发帖数: 29
10
正因为民国时期太宽松, Goon匪才得以发展壮大。
c*******r
发帖数: 20
11
民国的伟大在于它的自由,那个时候真是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整个20世纪中国的文学家
、思想家、教育家基本不都诞生于那个年代?
难道现在的人比那个时候笨吗? 当然不是。只是现在的人都被“愚化”了。
民国时期的民主氛围值得怀念。
m**y
发帖数: 5225
12
孔二小姐:民国第一混世魔女 胡宗南唯恐避之不及(图) 百家讲坛
公子还是小姐
孔令俊孔二小姐,乃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行政院长孔祥熙的二千金,“第一夫
人”宋美龄的干女儿。她从小便撒野成性,在学校最喜欢挑起同学打架斗殴,自己则作
壁上观。10岁出头,她就学会射击,13岁即会开车。孔二小姐不着女装,留大背头,或
西装革履,歪戴礼帽;或商贾打扮,手持折扇,口叼雪茄,令人莫辨雌雄。有人称她为
“混世魔女”。
在南京,一次孔二小姐驾车兜风,因违反交通规则,被交警教训了几句,她一怒之下竟
拔出手枪,将该交警当场击毙。据说后来南京流行一句话:“你不要神气,小心出门叫
你碰上孔二小姐。”
左二为少年孔二小姐
还有一次更邪乎,孔令俊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和云南军阀龙云的三公子因一点口角,在重
庆中央公园开枪对射,误伤了不少游人,当即成为重庆轰动一时的新闻。
孔二小姐在外面极为刁钻蛮横,在孔祥熙面前也指手画脚,插手人事安排等事项,搞得
孔祥熙毫无办法。最厉害的是,她连蒋介石的东西都敢去动。据说某次何应钦发来一纸
紧急公文给蒋介石,被孔二小姐从文件夹中翻阅后随手抛开,害得何应钦反复催询,蒋
介石莫名其妙,急
a*****s
发帖数: 6799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民国文人的水平问题
评价文学作品往往趋于主观,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有时候很难做比较,所谓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是也。
民国时期有一大票文人,称得上是群星闪耀。我老从前对这批人佩服的不得了。其实我
老从来都是不学无术,也没有读过这些人的作品,但架不住这些人整天价如雷贯耳,听
的多了,也就认为他们都是极厉害的角色了。
今天看了一点《黄金时代》,讲萧红的。除了再次感慨民国文人的个人开放作风,比如
丁玲和两个男人同居在一个屋檐下等等,我老开始觉得,也许这批人的水平也并不怎么
样,只是那个时代的有文化的人少,就那么几个人,出名相对容易罢了。
想想我们中学教科书里面学过的那个作家赵树理,学的时候不觉得什么,现在回头想想
,那《小二黑结婚》有个神马狗屁文学价值,毫无文采,毫无想象力,毫无深度,毫无
思想,读起来也没有共鸣。就这样的,还是一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丢死人了。
当然了,丁玲是比赵树理强多了,但是丁玲就《老杨同志》里面表现出来的水平也非常
不堪,现在的随便一个作家完爆丁玲没有任何悬念,但名气上可就差得远了。
当然了,我老不读书没文化,也是瞎说。同志们姑妄听之,姑妄听之,哈哈哈。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民国文人为什么都爱嫖娼
看徐志摩的书信,说曾经是和某某著名作家去嫖娼的事情,然后说自己,去了就坐在那
里,然后回来了,然后后来一次说到郁达夫,也是去嫖娼,找小姐。
徐志摩一直说自己如何如何,估计是为了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吧。
不过他把这些写出来,虽然有点卖友的意思,但是也可以推断出,当时文人嫖娼,是很
正常的事情,就请我们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而且嫖娼,是很有情趣的一件事情,还能证明你有钱,有面子。
一般人都找不起身价很高的小姐。
我在想,民国时期,那时候是白话文和古文的交锋事情,高中思想交织,所谓德先生和
赛先生,说的就是这个,还有一个情况是,古代的文化传统还在,所以十年一觉扬州梦
,大家都觉得这是很风雅的事情。
所以民国的文人而是有这种思想的,只是后来,一夫一妻制度之后,还有后来的废除这
种娼妓制度之后,我们现在才觉得找小姐是很丢脸的事情。
回头再说下,郁达夫好像也写过回忆录,觉得自己在找了小姐后,灵感就很好,就写的
文字很舒服很漂亮。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种感觉,反正我是不知道的。
w****n
发帖数: 25644
15
发信人: youyongchang (ni m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国粉必读:为什么大师都出在民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31 06:42:54 2013, 美东)
公知就是五毛。
一个小学教师40块银元,真敢开牙。以下是美国人当时做得调查。公知干爹的统计,它
们应该信。
根据1930年代初在协和医院工作的美国教授 Bernard E. Read在北平郊区农村做的调查
,那里一个贫农家庭一年的现金收入,不包括他们的实物收获,是185元 。 毫不奇怪
,小学教师们会怨声载道,心生绝望了。
下面就是1934年他们对张钟元调查问卷的一些回答: 待遇太薄,专靠教师生活未能度
日。 入息微薄,月入仅给,偶有意外,措手无及。 待遇菲薄,苟非家有资产在,决不
能安心教育。 不能维持老家庭,产生新家庭,人生前途,觉无进展的希望。 永无加薪
的希望。怎样好呢? 我们小学教员的生活,毫无意趣,终朝每日忙碌着,所得薪金,
不足以慰籍,灰心万分。(张钟元,1935:8:193) 小学教师,特别是乡村小学教师的经
济窘况是当时报章杂志上热门的话题,并受到...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1264
16
孔令俊孔二小姐,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行政院长孔祥熙的二千金,“第一夫人
”宋美龄的干女儿。她从小便撒野成性,在学校最喜欢挑起同学打架斗殴,自己则作壁
上观。10岁出头,她就学会射击,13岁即会开车。孔二小姐不着女装,留大背头,或西
装革履,歪戴礼帽;或商贾打扮,手持折扇,口叼雪茄,令人莫辨雌雄。有人称她为“
混世魔女”.
在南京,一次孔二小姐驾车兜风,因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教训了几句,她一怒之下竟
拔出手枪,将该交警当场击毙。据说后来南京流行一句话:“你不要神气,小心出门叫
你碰上孔二小姐。”
还有一次更邪乎,孔令俊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和云南军阀龙云的三公子因一点口角,在重
庆中央公园开枪对射,误伤了不少游人,当即成为重庆市轰动一时的新闻。
孔二小姐在外面极为刁钻蛮横,在孔祥熙面前也指手画脚,插手人事安排等事项,搞得
孔祥熙毫无办法。最厉害的是,她连蒋介石的东西都敢去动。据说某次何应钦发来一纸
紧急公文给蒋介石,被孔二小姐从文件夹中翻阅后随手抛开,害得何应钦反复催询,蒋
介石莫名其妙,急令侍从室追查,于是查到孔二小姐头上,蒋介石哭笑不得,然后不了
了之。
俗话说玩火自焚,孔二小姐玩出...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洋时期工人工资
读史:民国时期的工人生活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发表日期:2011年6月11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483 次
南昌起义前后,老百姓究竟苦到什么程度?刚好我手边有几本书,其中两本是中共早期
革命家的回忆录,一位是张金保,另一位是包惠僧,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可看出当时
的生活状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水深火热。
武汉的纺织女工一月30多块大洋
这两本回忆录对大革命时代的记述,主要是工人运动,那我们便沿着他们的记述往下看
吧:张金保曾经担任过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上世纪20年代中期,她从鄂城
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一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7块大洋,另外半个月
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以挣
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钱。
“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
或许是不能淡化“万恶的旧社会”,否则怎么要起来闹革命呢?所以张金保才这样说“
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而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
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4666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zhi (良知),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三年困难时期"的茅台酒生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23:42:00 2010, 美东)
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民间如此饥饿,茅台酒为什么还在继续生产?原因,一时难以说
清。茅台酒厂集体署名的《纪念周林逝世一周年》一文,有如下一个细节,也许可以从
中看到某些关联性……
先引数据:1959、1960、1961三年的时间,茅台酒合计产量为2079吨,其中出口139.86
吨,1939吨为中国人自饮。在那个年代能饮茅台酒的当然不是普通百姓。
生产这些酒需要多少粮食呢?
根据茅台酒厂历年使用原粮统计,这三年实际用粮是2260万斤,其中高粱1085万斤,小
麦1175万斤。换算合计1.13万吨。
众所周知,这三年,缺的就是粮食。那么,这1万多吨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当地老百姓
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
“灾荒期间禁止以粮食煮酒”
茅台酒的产地仁怀县,1949年前,战事、匪祸、天灾、人害,几乎年年都有。当地老人
回忆,远的不说,民国时期青黄不接的
w****2
发帖数: 12072
19
http://bbs.tiexue.net/post2_3872061_1.html
最近看了好多关于民国时期的帖子,好多都提到了“黄金十年”,一开始不知道是什
么,后来查了一下资料才明白,所谓的黄金十年就是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政府于1928
年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南京国民政府也获得了国际承认,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国
民党政府宣布,根据孙中山革命理论的三步骤——军政、训政、宪政——中国已经完成
了第一阶段,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转到经济建设为主。1927年-1936年,中国的工业
增长率达8%以上。这十年,被国民党政府成为黄金十年。但在这十年中,农业没得到丝
毫发展,人口也没有增长,关于“黄金十年”的神话,事实上就是一个粉饰失败的典型
事例。
这十年中国的经济成长率并不可观,特别是在整体经济规模较少的情况下,虽然个别产
业的增长率达到了接近两位数的水平,但对于经济的整体促进作用并不是很明显的。
特别钢铁产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凡是了解一点经济学的网友都知道,钢铁是现代经
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大跃进”中才热衷于钢铁(还有
粮食)产量的增长。然而,据说拥有大量西
i*****s
发帖数: 4596
20
南昌起义前后,老百姓究竟苦到什么程度?刚好我手边有几本书,其中两本是中共
早期革命家的回忆录,一位是张金保,另一位是包惠僧,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可看出
当时的生活状况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水深火热。
武汉的纺织女工一月30多块大洋
这两本回忆录对大革命时代的记述,主要是工人运动,那我们便沿着他们的记述往
下看吧:张金保曾经担任过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上世纪20年代中期,她从
鄂城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一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7块大洋,另外半
个月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
以挣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
钱。“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或许是不能淡化“万恶的旧社会”
,否则怎么要起来闹革命呢?所以张金保才这样说“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而
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
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
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5块钱。”与此同...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10248
21
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月薪600银圆。据《1919年1月份北大教职员薪金底
册》载,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月薪300银洋。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月薪120银洋
。另一份资料表明:1920年代初,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月收入共400银圆;26岁初入社
会的胡适(北大文科教授兼哲学研究室主任)300银圆;北大图书馆主任兼政治系教授
李大钊300银圆;北大教授兼国史编纂处主任周作人240银圆;钱玄同、刘半农等在200
—300银圆之间;北大经济学讲师郁达夫117银圆,郁达夫故而牢骚满腹。同一时期的林
纾,任教北京正志学校,月薪500银圆。直至1930年代,京沪学人的收入与在美国工作
的学人薪额差别不大。
为从日本手中赎回胶济铁路,清华要求该校教授捐出一月薪水。清华注册部主任(相当
教务长)王芳荃(王元化之父)捐了280光洋、马约翰捐了68大洋。中学教师也能拿到
五六十个银圆的月薪。较之辛亥时期,市民阶层收入有了较大幅度上涨。1912年家庭女
佣月薪1.5元,1921年增至3.5元;1914年非熟练工人标准日薪0.28元,1921年0.41元。
鲁迅家的女佣,月薪2—3银圆。
s*****V
发帖数: 21731
22
盛世和乱世要相对来说,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群雄份立,但是相对于周边的蛮夷来说是
神一般的存在。赵国秦国一国之力就随便灭胡人。日本在古代一直被中国压在身下,最
后明治维新一把也牛逼了,出了很多真正的大师。 中国这么好底子,到清末搞出了什
么? 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但是涂脂抹粉也要免了。 还现代意识,到这年代了,你就是
非洲人也有现代意识了。
中国人自夏商周时期就比非洲强了几条大街,怎么叫抢不到哪里去?
q*******u
发帖数: 3435
23
三年困难时期茅台生产:调粮饿死民众无数(全文)
2014-06-07 17:51:56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有82554人参与
分享到
先引数据:1959、1960、1961三年的时间,茅台酒合计产量为2079吨,其中出口139.86
吨,1939吨为中国人自饮。在那个年代能饮茅台酒的当然不是普通百姓。
生产这些酒需要多少粮食呢?
根据茅台酒厂历年使用原粮统计,这三年实际用粮是2260万斤,其中高粱1085万斤,小
麦1175万斤。换算合计1.13万吨。
众所周知,这三年,缺的就是粮食。那么,这1万多吨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当地老百姓
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
“灾荒期间禁止以粮食煮酒”
茅台酒的产地仁怀县,1949年前,战事、匪祸、天灾、人害,几乎年年都有。当地老人
回忆,远的不说,民国时期青黄不接的事情,每个村子都遇过,普遍贫穷是事实。而普
遍饥饿、大面积死人的事情,好像没听说。民间酿酒,自然得遵循灾荒伦理底线和灾荒
市场规则。
1937年,贵州省政府颁布“违背酿酒处罚规则”(10条)。其中,在天灾粮食困难期间禁
止以粮食煮酒、熬糖、米浆刮布。“对违禁酿酒者,除将酒没收变价及封禁器具外...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24
揭秘:三年困难时期茅台大跃进催生无数饿魂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先引数据:1959、1960、1961三年的时间,茅台酒合计产量为2079吨,其中出口139
.86吨,1939吨为中国人自饮。在那个年代能饮茅台酒的当然不是普通百姓。
生产这些酒需要多少粮食呢?
根据茅台酒厂历年使用原粮统计,这三年实际用粮是2260万斤,其中高粱1085万斤
,小麦1175万斤。换算合计1.13万吨。
众所周知,这三年,缺的就是粮食。那么,这1万多吨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当地老
百姓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
“灾荒期间禁止以粮食煮酒”
茅台酒的产地仁怀县,1949年前,战事、匪祸、天灾、人害,几乎年年都有。当地
老人回忆,远的不说,民国时期青黄不接的事情,每个村子都遇过,普遍贫穷是事实。
而普遍饥饿、大面积死人的事情,好像没听说。民间酿酒,自然得遵循灾荒伦理底线和
灾荒市场规则。
1937年,贵州省政府颁布“违背酿酒处罚规则”(10条)。其中,在天灾粮食困难期
间禁止以粮食煮酒、熬糖、米浆刮布。“对违禁酿酒者,除将酒没收变价及封禁器具外
,并依酿酒量,按当地酒价,处以2倍以上4倍以下罚金,...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551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时期灾荒死人总数问题
就算除去日寇侵略地区及时期,总人数要大大超过三年灾害时期吧。
G*x
发帖数: 83
26
看什么时期,
如果算国民党时期,
清华>中央>交大=圣约翰=浙大>武大>北大=燕京=辅任=金陵=震旦, 复旦是野鸡
l*y
发帖数: 21010
27
80年代是TG史上以来最低压的时期,改革派掌权下的言论思想各方面都比较开放。那时
候包括对日本和欧洲都是十分友好,民国时期,美国也站在中国这边,这说明什么?说
明美国并不是天生的跟中国为敌,你要是有机会去国外看看就知道,西方世界欢迎的是
一个minzhu而强大的中国,而不是一个依靠中国而强大的党。中国如何建立民主制度,
那么跟美国的摩擦也只是利益问题的小摩擦,绝不会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仇恨状态。与此
相对的是TG刻意在国民里制造仇美仇西方的气氛,用心十分险恶,因为国人越是仇恨美
国,TG的政权就越牢固。换言之,就算美国不跟中国为敌,TG也需要在外部制造这么一
敌人来凝聚自己在国民中的向心力。
l******i
发帖数: 4666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zhi (良知),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三年困难时期"的茅台酒生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23:42:00 2010, 美东)
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民间如此饥饿,茅台酒为什么还在继续生产?原因,一时难以说
清。茅台酒厂集体署名的《纪念周林逝世一周年》一文,有如下一个细节,也许可以从
中看到某些关联性……
先引数据:1959、1960、1961三年的时间,茅台酒合计产量为2079吨,其中出口139.86
吨,1939吨为中国人自饮。在那个年代能饮茅台酒的当然不是普通百姓。
生产这些酒需要多少粮食呢?
根据茅台酒厂历年使用原粮统计,这三年实际用粮是2260万斤,其中高粱1085万斤,小
麦1175万斤。换算合计1.13万吨。
众所周知,这三年,缺的就是粮食。那么,这1万多吨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当地老百姓
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
“灾荒期间禁止以粮食煮酒”
茅台酒的产地仁怀县,1949年前,战事、匪祸、天灾、人害,几乎年年都有。当地老人
回忆,远的不说,民国时期青黄不接的
E*V
发帖数: 17544
29
南昌起义前后,老百姓究竟苦到什么程度?刚好我手边有几本书,其中两本是中共
早期革命家的回忆录,一位是张金保,另一位是包惠僧,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可看出
当时的生活状况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水深火热。
武汉的纺织女工一月30多块大洋
这两本回忆录对大革命时代的记述,主要是工人运动,那我们便沿着他们的记述往
下看吧:张金保曾经担任过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上世纪20年代中期,她从
鄂城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一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7块大洋,另外半
个月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
以挣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
钱。“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或许是不能淡化“万恶的旧社会”
,否则怎么要起来闹革命呢?所以张金保才这样说“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而
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
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
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5块钱。”与此同时,新成立的上海...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30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几张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印花税票
http://www.kzeng.info/node/913
无意间在故纸堆里翻出来的,觉得挺稀奇的,呵呵,也许是我少见多怪了,对印花税票的
收藏并不在行,类比一下同时期的铜币,似乎也不该难得,中国开始征印花税是光绪时候
的事情,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那时的通行的铜币到现在还十分常见,但是想到纸质的东
西不如金属铸币好保存,或者不可相比,这张大清印花税二十文保存的似乎还不错,只是
纸质有些旧且泛黄。中华民国两张长城的一分和二分因该是北洋政府发行的,因为注意到
长城上飘扬的是五色旗;前门那一张不好说,但是面值一百元那张应该比较晚,大约是抗
战时期,因为看到面值比较大,一般来说,印花税都是轻税重罚,所以猜测应该是法币贬
值以后发行的,呵呵,只是猜测,可能不准,不知道有没有行家来解说一下:)
l*******t
发帖数: 506
31
能扯, 不过民国时期教师待遇高好象是真的吧.
w******1
发帖数: 842
32
因长期吃不饱饭,营养不良而病死、早夭、英年早逝的算不算饿死呢?
你周围没人是因为那时共匪要保城市,只保证城市粮食供应。
那时死亡人数统计的根据是共匪自己出版的年鉴,根据非正常死亡人数对于正常年份的
增加而计算的。
另,民国时期的饥荒是因为天灾和战争,而且也没有官员象当时的河南省长那样为政绩
禁止省内人逃荒而饿死几百万人。
i*****s
发帖数: 438
33

印度的IIT系统貌似比较成功,大规模克隆之后声誉不减,有点象
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的情况。印度的IT业老牌Infoseek等外包商,
控制了美国的IT底层。美国的医生20-30%是印度人,大城市40%以上。
奥巴马提名印度人做surgent general,被拒绝。我们常说印度人
搞垮了(以及正在搞垮)多少个大公司,比如Microsoft,Citi等,
但是中国人在美国大公司的地位显然低于印度人,学校里面也是。
印度制药很发达,我的美国红脖子邻居都知道,聊天的时候说起来。
印度政府顶着西方压力生产专利药品为百姓造福,西方似乎也没有
办法。印度的Tata刚刚投资在中国建厂生产汽车。
中国的GDP很高,但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呢?
S*****d
发帖数: 930
34
中华民国不是中国吗?按你的逻辑你祖上生活在民国时期就不是中国人?
70年代以前是台湾的中华民国代表全体中国人在联合国行使常任理事国权利,后来由在
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全体中国人在联合国行使常任理事国权利,中国自二战后就一
直是联合国行常任理事国,难道你个5毛汉奸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
o***s
发帖数: 42149
35
打场麻将晚上再去放点鞭炮,这是不少成都人春节娱乐项目。不过,如果不燃放烟花爆竹,就不能开心过节了?NO,其实还有大把无需“放炮”,却欢乐无限的春节耍法。昨日,在成都晚报记者发起的春节几大耍法微博投票中,出门耍和当吃货成为了并驾齐驱的两大选项。
以前春节
流行的是“夜半偷菜”
民国时期的春节民俗以当时盛行的超前流行“偷菜游戏”最拉风。“偷菜游戏”实为“偷青”,即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的夜里,青年男女去别人家的地里偷摘一窝小菜,送给“不孕不育”的家庭,意为“送子”。偷菜的人觉得刺激开心;被偷的人家也会很开心,因为在这天晚上你家的蔬菜被偷得越多就表示你们家越受欢迎。不过,现在市民想要追求这种欢乐,可能还是要提前取得农户同意哦!
庙会灯会嘉年华
想去哪儿耍去哪儿耍
没有麻将和鞭炮,其实也能过得很嗨。比如,你可以去感受一场别样的川味“春晚”。在成都市档案馆存放了一份约上世纪40年代的《省三十四届春节同乐会游艺节目》清单,上面标注着节目名称、表演者及演出时间等信息。11个节目中,川剧占了6个,其他还包括有洋琴、评剧、口技等。整台节目会从下午2时一直持续到晚9时。除此之外,还有一堆各式各样的庙会、灯会...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36
民国时期的3大税,
关盐统.
关税这块特殊,都被蒋政府拿去了,占了中央政府的名分
占中央总收入的4成.
其他两个主要税,
蒋政府能收上来的不过是两江两湖加浙江.
而在开支中,
基本上两个开支,还债和军费,各占40%.
还债就是替满清和北洋擦屁股.
当然北洋也是替满清擦屁股.
债务和军费给蒋政府的财政压的喘不过气了.
一直到1936年,整个财政形势才有了更本性的好转,
财政第一次有了盈余.
然后就是抗战.把辛苦多年的局面打的粉碎.
A*D
发帖数: 1783
37
我觉得他少考虑了宗族的影响。
包括民国的时候, 族长因为是很有影响力的。
a***n
发帖数: 3633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几句民国时期的一些牛人
韩跟你说的其他人根本就不是同一代领导集体的,属于革命晚辈。
按民国时的情形,李阎的行为不能算造反,得要戴笠这样的人反蒋才能算造反。
a***n
发帖数: 3633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几句民国时期的一些牛人
韩跟你说的其他人根本就不是同一代领导集体的,属于革命晚辈。
按民国时的情形,李阎的行为不能算造反,得要戴笠这样的人反蒋才能算造反。
j***g
发帖数: 11325
40
青岛那时没什么工业吧,德国人建设得有限。哈尔滨更是先后在俄国人和伪满手里,连
民国都不算
e***s
发帖数: 1397
41
你到真敢说, ”德国人建设得有限。哈尔滨更是先后在俄国人和伪满手里,连民国都
不算“。
说道城市好不好,和工业多少有什么关系?
j***g
发帖数: 11325
42
你倒是说说这个“好”是什么标准?主贴一直谈的是工业。而且青岛除了纺织业,别的
更不可能进全国前列了。
再说无论比什么,你把哈尔滨这个跟民国几乎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城市拉出来,不是胡扯么
j***g
发帖数: 11325
43
WIKI:在1953年开始的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铁道部调整铁路工业结构,将部属20个
工厂划分为制造厂和修理厂,设机车车辆制造局和机车车辆修理局分别管理。其中唐山
铁路工厂改称唐山机车车辆修理工厂,主要承担机车车辆修理和少量车辆制造任务。
四方自己造火车头基本上是靠计划。计划经济时代,只要把人员集中起来卖力干就是了
。你自己可以读一下那篇文章,研制火车头的,还不都是唐山来的。
另外,你自己又开始偷梁换柱了。讨论的是民国工业,你扯解放后?
S****e
发帖数: 10596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没有民国时期的三国类游戏
最近看天涯上个民国贴挺有感触
感觉时间跨度,各种势力,各种人才跟三国很类似
不好实现的是刘备和tg这种蹿来蹿去怎么设计
游戏中刘备窜不到巴蜀也没人计较
可是如果tg窜不到陕北....估计就是政治错误了
到底有没有类似游戏
s*****V
发帖数: 21731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没有民国时期的三国类游戏
钢铁雄心有民国可以选
K**********i
发帖数: 22099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没有民国时期的三国类游戏
搜搜“民国无双”
q*d
发帖数: 2217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没有民国时期的三国类游戏
三国游戏你可以把曹操,刘备,孙权抓起来斩首,
民国游戏你把蒋梅毒活捉了斩首没问题,
把老毛斩了,甚至把TG灭了,我党情何以堪.
x**s
发帖数: 534
48
民国时期有一段爱情故事,至今为世人所铭记。
这段爱情故事可以用轰轰烈烈,沸沸扬扬,与世无双,无与伦比等一系列词来形容。
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那时候他们在英国相识相爱。不过那时候林徽因年纪尚小,林徽因的父亲林怀民当然不会允许这段恋情继续,就带着爱女回国。可是徐志摩是一个靠爱情维持生命的人,火速赶回国内追求心爱的她。可是,他碰到了劲敌,一个沉默寡言,不懂浪漫的林思成,是他的老师梁启超的儿子,战斗力直接下降。
林思成那时候送给林徽因一面铜镜,上面刻着林徽因的名字,也许林徽因被这份真诚感动,也许更倾心这种简单老实所带来的安全感,她选择了林思成。
徐志摩的心情可想而知,当时被世界成为金童玉女的爱侣,有缘无分。徐志摩又遇到了陆小曼,写了一大堆火辣辣,肉麻到不行的诗,书信。两个人也不顾世俗压力组成家庭,如胶似漆。
双方都有各自的家庭,可是有些情感并没有因此结束。徐志摩和林徽因还保持着书信往来,那些意味深长的诗句里面还有些词语非常暧昧。
当徐志摩飞机失事遇难之后,林徽因将事故现场飞机的残骸捡了一块,挂在与梁思成睡床的上方以作纪念。
如今,他们都已作古,不知在另一个世界还会有哪些爱恨情仇。
x*******i
发帖数: 157
49
吴佩孚是民国时期曾割据一时的军阀。然而,他在民族大义上很有气节。
1939年,吴佩孚隐居北京,当时日本人多次让他出来当汉奸。汪精卫以及日本大间谍土
肥原贤二前来游说,拍他马屁,想让他开一个记者发布会,向日本表忠心。
吴佩孚欣然同意,在记者会上,吴佩孚先亮出一个对联:“得意时清白乃心,不怕死,
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入租界,灌园抱瓮
,真个解甲归田。”这里面表露了吴佩孚四不原则:“不怕死”,“不积金钱”、“不
出洋”、“不入租界”。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