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汉宣帝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共6页)
k**o
发帖数: 15334
1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琅琊榜漏洞百出
那有啥奇怪的,古代在民间产子,十数年后才入宫的真事都有,何况
编故事。google一下汉宣帝,汉元帝
f*******e
发帖数: 2791
2
汉匈对立过程
匈奴是战国后期崛起的一个部落,之前主要跟赵国打仗,被李牧灭掉十几万之后
十几年不敢靠近赵国。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匈奴莫顿单于统一草原。然后长城以内发生楚汉相争。
匈奴对汉人占优势只有冒顿时期恰逢中原楚汉相争之后元气大伤时才有绝对优势,到汉
文帝时期就不惧匈奴,匈奴左贤王帅10万人想侵汉,文帝立刻率兵亲征,左贤王看形势
不对率兵向西方灭掉了月氏。
文景时期只是觉得还需积攒力量所以没有反攻,到武帝时已经把匈奴打的四散逃窜
,至宣帝时匈奴正式投降称臣,逃跑的致支单于被陈汤追杀。直到王莽篡位之后,匈奴
被王莽蔑视改名之后才有反心脱离中原控制。
当刘秀称帝后着手对付匈奴,很快用计就把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投降。北匈奴远
遁。然后窦宪追杀北匈奴—据说北匈奴西逃至欧洲。
南匈奴一直对汉朝服服帖帖,东汉后期单于宝座都成了烫手山芋,到了没人敢去当
地步。这就是你口中强大的南匈奴。
从刘邦到刘协,匈奴在莫顿时代牛b了一把,在王莽及之后的战乱事情独立了20-30年。
其余从汉宣帝到西晋八王之乱后,约400年时间都是向汉人王朝朝称臣。
甚至在汉人分裂为三国自己混战时... 阅读全帖
g******i
发帖数: 1942
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喜欢卫子夫
衛子夫的生年不详,母親衛媼是平陽侯府中婢女,而她则是平阳侯曹時和平陽公主府中
的歌伎。漢武帝到訪平陽公主家時臨幸了她,並把她和衛青一同帶入宮中。此时为建元
二年春[3](公元前139年)。
根据《汉书》记载,卫子夫入宫一年多,汉武帝没有再宠幸她。后武帝安排宫人出宫。
卫子夫得以再次见到武帝,涕泣请出。武帝对她十分怜爱,再次宠幸。卫子夫遂有身孕
,受到尊宠。陈皇后的母亲馆陶公主刘嫖听闻卫子夫受到宠幸,并有了身孕,便派人抓
住卫青。卫青幸有公孙敖与壮士解救,才得以不死。武帝听闻后,召卫青为建章监、侍
中,得到的赏赐数日间累积至千金。公孙敖也由此益贵,而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後宮地
位僅次於皇后。
元光五年(前130年)秋,陈皇后因巫蛊被废,后位空悬。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
夫生下武帝长子劉據,遂被立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劉據被立為太子。
卫子夫逐渐年长色衰,失去汉武帝欢心,相继有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赵婕妤受宠
,加以卫青、霍去病先后去世,卫氏地位日益可危。征和三年(前90年),卫子夫因其
在巫蠱事變中支持太子,被汉武帝下令收缴了皇后印玺,灭卫氏家族,卫子夫绝望自缢
而死。葬于...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14844
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拍西瓜是不是中国人原创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 有介绍说西瓜在神
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是水多肉稀的瓜之意,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
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
,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
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
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
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过去,有人引
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郃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
“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
)……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近年报刊
上谈论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说。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
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6820
5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河西走廊
你是不是又自信过头了?
查了一下,还真有区别:
都护 dūhù
[title of the highest administrative commanding officer in border area] 古代
官名。设在边疆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官名。 汉宣帝 置 西域 都护,总监 西域 诸国,并护南北道,为 西域 地区最高长
官。其后废置不常。 晋 宋 以后,公府则有参军都护、东曹都护,职权较卑,与 汉
制异。 唐 置 安东 、 安西 、 安南 、 安北 、 单于 、 北庭 六大都护,权任与
汉 同,且为实职。 元 代有 北庭 都护。 明 清 废。《汉书·郑吉传》:“ 吉 既破
车师 ,降 日逐 ,威震 西域 ,遂并护 车师 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 吉
始焉。” 颜师古 注:“并护南北二道,故谓之都。都犹大也,总也。” 唐 王维 《
陇西行》:“都护军书至, 匈奴 围 酒泉 。” 明 杨慎 《塞垣鹧鸪词》:“都护羽
书飞 瀚海 ,单于猎火照 甘泉 。”
2.传说中的一种鸟名。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uckthrust (...),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李开元解谜真相:谁杀死了项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5 17:09:55 2017, 美东)
李开元
乌江之畔
公元前202年,项羽自刎乌江,年仅三十二岁。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太史公笔下项羽之死的最后身姿言语:
乌江河岸,血战中的项羽,已经身负十余处创伤,突然间转身不动,
顾望眼前一位汉军骑将喊道:“来人可是旧友吕马童?”
突然被项羽直呼其名的吕马童不敢正视项羽的目光,侧身面对身边的
战友王翳,手指着项羽说:“这就是项王!”
项羽继续喊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的头。我成
全你!”说完挥剑自刎,享年三十二岁。
汉军将士,蜂拥而上抢夺项羽的遗体,数十人相互蹂躏残杀而死。最
后,郎中骑王翳夺得项羽的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骑将杨武、骑士吕胜
各夺得项羽遗体的一部分,带回刘邦军大营,经过验证,确切无误。
按照刘邦颁布的军令,五位斩杀项羽的骑士分享千金万户的封赏,都
受封最高爵位为列侯,从此载入史册。
……
真是不... 阅读全帖
f*p
发帖数: 52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娥眉
古人称夫婿为画眉郎。王昌龄有诗: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更不用说朱氏那首著名的画眉深浅入时无了。汉宣帝时,京兆尹
张敞为妻画眉,还得了雅号:画眉京兆。甚至金庸小说里的武打
招数都有张敞画眉。作了如此风流蕴籍的一点小事居然名留千古,
也可以算不朽了。
古人的眉有无数种花样,象林妹妹就要画绢烟眉,因为常常要皱
着的缘故。清朝有个叫莹妞的妹妹,尤善梳掠,画眉日作一样,
绝不重复。(好不麻烦)
不过说回来了,日处深闺,闲来无事,不打扮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l*****d
发帖数: 7963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rthEast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NorthEast
标 题: 曹雪芹的老家在哪里—————— 辽宁辽阳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0 19:10:37 2011, 美东)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孔子之礼的最高标准:和谐礼让
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十一月,高宗李治去泰山封禅途中路过寿张县,听说
当地有个名叫张公艺的老人,一家九世同居,北齐、隋、唐朝廷都给予过表彰。李治觉
得稀罕,就专程到张公艺家视察,问他一家能够九世同居的奥秘,张公艺书写百余“忍
”字而献,李治观赏良久,大加赞叹。
东汉,汝南有个叫薛包的贤人,父母去世后,侄儿要求分家,他难以制止,于是把
家产一分为二:奴婢自己用老弱的,说“他们与我共事久,你不能使唤啊”;田地房产
自己选择瘠薄破旧的,说“这是我年轻时置办的,感情难以割舍啊”;器皿家具自己取
朽败的,说“我使用惯了,吃饭睡觉觉得舒服啊”。
结果侄儿不成器,败家破产,薛包经常用财物接济,使他免于挨饿受冻。汉安帝听
说后,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四月征召薛包至洛阳,拜为侍中,礼敬有加,但他以死
乞归,安帝只好“赐告归”。
《资治通鉴》记载的这两则故事,讲的是和谐礼让的道理。
礼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孔子所倡导的礼,是规范人们言行举止的礼仪制度,最高标
准是和谐。他所说的“臣事君以忠,君待臣以礼”,其实质就是和谐。他的学生有子进
一步说明:“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应该讲究一切恰到好...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礼法合一的古代法治形态
以礼治国,重视德教,这是儒家礼治主义政治学说的基本思想。孔子就明确说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但是,重视“为政以德”并不意味着古
代中国不存在法治。徐国栋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存在着伦理型、宗教型和现实型三
大法的类型。除了伦理型的中华法系之外,还存在着宗教型的印度法系和伊斯兰法系,
以及属于现实型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从政治形态上看,伦理型的中华法系明显体
现出礼法合一的特征。
德为本刑为用
在礼治与法治关系上,“尚德不尚刑”,主张以礼为主。在儒家看来,礼乐乃德治
之器,仁义为德治之体。与此相反,先秦法家则视其为罪恶的渊薮,认为“礼乐,淫佚
之征也;慈仁,过之母也”,极力主张以刑赏之法作为政治的根本手段。正如《韩非子
》中所说:“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于是形成了儒法两家政
治观的直接对立。
但是,儒家虽然主张“尚德不尚刑”,实际上也并不排斥刑罚在政治上的惩戒作用
。《礼记·乐记》就明确说过:“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
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所不同的是,儒家强调在
政治实践中不能以刑罚作... 阅读全帖
X*******E
发帖数: 13
1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古代皇帝怎么取年号?
新的年号多由皇帝自己命名
过去用于纪年的年号,往往也是重大历史变革的标志。自汉武帝首次使用年号之后
,历代帝王无不以年号彰显其“受命于天”的使命,宣示其治国理念,寄托国泰民安、
江山永固等愿望。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年号共有八百多个。经研究发现,其中
相当一部分年号都与《周易》有关,或直接源于《周易》的经传文本,或由《周易》的
理念衍生出来。
按历史惯例,每逢新君登基或统治期间遇到祥瑞灾异、政局变化等都要改元,即启
用新的年号。因事关重大,新的年号多由皇帝按自己的意思命名,或由大臣们先拟出几
个名号,再由皇帝钦定。如北宋熙宁末年,因王安石罢相,宋神宗决定从幕后走到前台
,亲自出马主持变法。于是下令改元,命近臣先草拟名号。近臣草拟了三个名号呈上去
,分别叫“平成”、“美成”、“丰亨”,结果宋神宗均不满意。他批复:“成字负戈
,美成者,犬羊负戈。亨字为子不成,不若去亨而加元。”最终把新年号定为“元丰”。
宋神宗选年号“元丰” 希冀变法成功
宋神宗的批复,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愿望。就是既想成就富国强兵大业,又不想
与他国发生战争(认为“成字负戈”,有战争之象);既想国运亨通又不敢用“...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12
马王爷即马神,一般俗称马王爷,全名叫“水草马明王”。道教的神明,全称“灵官马
元帅”。有的说他是天上的天驷星,传说长有三只眼,《南游记》称其“三眼华光”,
又称“三眼灵光”、“三眼灵曜”。中国多地都有祭祀马王爷的“马神庙”。
马神到底是谁
马神,即传说中的马王,俗称马王爷,全名叫“水草马明王”,又称“马天君”。
其来历说法较多。
还有的说他是殷纣王之子殷郊,即《封神演义》里的殷郊。另说他是汉武帝时候的
大臣、匈奴王子金日磾。归化汉朝之后,养马非常出色,被奉为马王,后来成为受遗诏
、辅助幼主汉宣帝的重臣。
马神被民间视为神灵,在北方“五圣庙”中尊为五神之首。据传马王爷对人间万事
洞察秋毫,弃恶扬善,深受百姓爱戴,所以为人们所供奉。
北京曾有多少马神庙
马神庙是供奉马神的庙宇。打仗需要战马,供奉马神是希望马能健康,繁衍旺盛,
有战斗力。马神庙正殿正中泥塑座姿马神一尊,神像座一匹战马。马神两侧泥塑水神和
草神。马神前塑两侍卫。
有史学家考证,北京历史上有过数十座马神庙,明代《顺天府志》称,北京所附州
县27个,有马神庙10座。
清代北京不仅保留了明代的马神庙,还新建了数十座马神庙,只...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2761
1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吴三桂当汉奸的原因
碰上超水平发挥的清圣祖
其实感觉康熙才是穿越的
好像除了他和宣帝,其他少年继位的皇帝就没几个落好的,更别提跟那些顾命大臣对砍了
而且汉宣帝登基都已经挺老大了
l***5
发帖数: 420
14
吴从龙的担忧,却也不算全是杞人忧天。正如唐康所猜到的,皇帝赵煦的的确确是
迫于两府的压力,而不得不点头同意接纳辽使,然而石越也低估了赵煦不甘心受人摆布
的心意。这一次的议和,虽然朝中有韩维与范纯仁极力主持,可即便是在御前会议中,
也是态度分化的。其中枢密副使许将、刑部尚书李清臣、翰林学士苏轼、工部侍郎曾布
、权太府寺卿沈括、权知军器监事蔡卞、职方馆知事种建中等七人立场皆十分鲜明,全
靠韩维与范纯仁一再保证和议条款绝不会辱国,又用数十万的流民问题向他们施加压力
,御前会议这才算勉强达成一致。然而,分歧仍然存在。赵煦年纪虽轻,但对于“异论
相搅”这等家传的帝王之术,却是毫不陌生。对于一个新掌握权力的君主来说,臣子们
之间出现大分歧,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利用他们的矛盾趁机得利,竖立起自己的权威,
这也算是必修的一课。更何况,这一次的政策,的确是赵煦所无法接受的。
因此,他故意在向太后面前说出石越、韩忠彦是霍光这样的话来。而这句话也不出
他所料很快便流传出去,许多本就不满的人、望风承旨的人、对石越与韩忠彦有私怨的
人,立即读懂了这句流言的意思,在他的鼓励下,弹劾当政者的奏状,便如雪片一般飞
进宫...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3989
15
听到外面对海瑞的讨伐声响成一片,嘉靖脸上露出放松的笑容,他对身边的马森道:“怎么样?朕没说错吧?他赢不了,因为朕是君,他是臣,没人会站在他那边……”
话音未落,便听个带着闽南腔声音道:“海刚峰,我来助你!”
笑容一下子凝固,嘉靖怒道:“何人如此大胆?”
马森赶紧去看,看完后回来小声道:“不认识……”
“你他娘的都认识谁?”嘉靖气得直翻白眼。此书更多,更快,更全的章节,请访问 www.Du8Du8.com。好在这时那人的声音响起,给可怜的马公公解了围。
讲坛上,那人摘下了斗笠,露出一张英俊的脸。
“你是何人?”文官们警惕的望着他。
“李贽李卓吾。”那人把斗笠往地上一搁,一撩道袍,盘腿坐在海瑞身边。
“原来是李狂……”下面恍然大悟,这人原来是国子监的五经博士,几年前三公接辩论初创时,着实出了几把风头,因为言语狂妄,不敬孔孟,得了个‘李狂’的评号,但前些年被人打败一次,便离开了国子监,据说去当隐士、做学问去了。
选在这次大会重新出山,看来是想要一鸣惊人,好东山再起。
“主子,他叫李贽。”马森赶紧对嘉靖汇报,自然遭...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177
16
连续独立小概率事件集合
根据概率论的说法,无论概率多么小的事情,它发生的可能性始终大于零。关于这个理
论,有一个更通俗的说话:假设有足够多的刘心武随机敲打足够多的电脑,那么在充分
长的时间内,必然会有其中一个刘心武敲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当然,以上是一种最普通的可能。在实际上,也有可能在第一个刘心武敲电脑的时候,
就打出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第二个刘心武打出《红楼梦揭密》;第三个刘心武打出
《红楼解梦》……
这看起来很荒谬,但是无法排除发生的可能性——即使这种可能性是多么的小——最重
要的是,这些概率事件彼此之间是独立的,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我们不能据此说明,刘
心武成心跟《红楼梦》过不去。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看,我们无法把这些事件用同一特定
规律和动机联系起来。
比如说《容斋随笔》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汉宣帝黄龙元年正月,匈奴单于来朝
,二月归国,十二月帝崩。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又来朝,五月帝崩。故哀帝时,单于愿
朝,时帝被疾,或言匈奴从上游来厌人。自黄龙、竟宁时,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
。既不许矣,俄以扬雄之言,复许之。然元寿二年正月,单于朝,六月帝崩。事之偶然
符合,有如此者。...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106
17
如今一般的常用字典里,也就是两万的字数,而平常人所认识的字,一般不超过一万字
。于是我们在读史书的时候,经常碰到不认识的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奭:念shì。是汉元帝的名字。《说文》里其意思为“盛”。另外这个名字也不是元
帝首创,前面有燕召公用过。刘奭不太讨他老子喜欢,差点被废。只因为是汉宣帝危难
时发妻所生,最终没忍心废掉。
刘衎:汉平帝的名字,衎念“kàn”,有快乐的意思。哀帝死后继位,在位5年,一说
被王莽毒死,一说病死。终年14岁,可怜的傀儡少年皇帝。
刘肇:这个字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念zhào,有“开始、初始、引发”的意思,是汉和
帝的名字。汉和帝是刘炟的儿子、刘秀的曾孙。在位时灭匈奴,拓疆数千里,又有蔡伦
发明造纸术。
刘缵:念zuǎn,容易被人念成赞(zàn)。《说文》里解释:缵,继也。刘缵是东汉
第九个皇帝,在位时间仅1年,便被毒死,仅活了8周岁。
曹髦:这个字大家都知道怎么念(máo),不过用作名字就比较少了。魏文帝曹丕之孙
,三国时期曹魏第四皇帝,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
知也”,率领僮仆数百余人讨伐,失败被杀,年仅20岁。
司马邺:念y...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18
漫话法家(八) 仲父传奇-青楼之祖,治世奇才
管仲的治世奇才主要收集在《国语•齐语》,《汉书•艺文志》和《管子》
等书中. 有人吹曰: 半部<<论语>>治天下. 那是扯J8蛋, 一帮厚颜无耻的无能儒生瞎YY
而已. <<论语>>虽是本好书, 在治世方面还没NB到那种程度. 倒是一部《管子》, 包含
法, 道, 名等各家的治国思想以及天文, 地理, 军事, 政治, 经济, 农业等方面包罗
万象的知识, 不失为一部治世大典, 为后世几千年各代明君的治国方针提供了不少参考
. 我们无法在一两篇灌水文章中把管仲的治世奇才都展现出来, 仅举二, 三例, 管中窥
豹.
管仲首先是个理财高手, 他意识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良好的经济便不能有强大的
军队, 百姓也无法安居乐业, 国富民强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他从发展经济入手, 经济和
政治军事改革两手抓 . 他很早就提出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
则六亲固”.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讲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人民能够吃饱喝足了, 良好的
社会道德体系才能建立起来, 法制建设也才能健全, 社会才能河蟹, 国家政权才...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9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Wed Nov 9 12:15:17 2011, 美东) 提到:
漫话法家(八) 仲父传奇-青楼之祖,治世奇才
管仲的治世奇才主要收集在《国语•齐语》,《汉书•艺文志》和《管子》
等书中. 有人吹曰: 半部<<论语>>治天下. 那是扯J8蛋, 一帮厚颜无耻的无能儒生瞎YY
而已. <<论语>>虽是本好书, 在治世方面还没NB到那种程度. 倒是一部《管子》, 包含
法, 道, 名等各家的治国思想以及天文, 地理, 军事, 政治, 经济, 农业等方面包罗
万象的知识, 不失为一部治世大典, 为后世几千年各代明君的治国方针提供了不少参考
. 我们无法在一两篇灌水文章中把管仲的治世奇才都展现出来, 仅举二, 三例, 管中窥
豹.
管仲首先是个理财高手, 他意识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良好的经济便不能有强大的
军队, 百姓也无法安居乐业, 国富民强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他从发展经济入手, 经济和
政治军事改革两手抓 . 他很早就提...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0
子孙优秀的真正原因,看完此文并照做保你家万代昌隆(耐心读吧)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请看以下故事:
“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是饮誉中外的华夏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居住于
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开始,历经宋、元、明 三朝十
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
朝廷旌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 年),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870年前
,居住在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和睦相处
。立下“子孙出仕,有 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家规
,历宋、元、明三代,长达360多年,出仕173位官吏,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
浦江郑氏 家族如此义居,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太祖朱元璋赐封其
为“江南第一家 ”。时称义门郑氏,故又名“郑义门”。
有两个比较典型,一个是中国积功累德第...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41
21
来自主题: SCU版 - 《成都街名琐记》(2) (ZT)
From : http://www.cdbnet.com.cn/article/chengdu/cdgj/history/sdsh/MonApr2110
-15-12CST2003.shtml
《成都街名琐记》(二)
桓侯街
[三国]时,张飞在阆中被刺,谥号为“桓侯”。桓者,武也。灵柩运回成都,木雕
首级下葬。这条街因传是张飞墓葬处(据考,不是张飞墓,实为成汉时期,公元304~3
47,成都的氐人统治者李寿或李势之陵,为夫妻合葬),故以命名。
岳府街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甘肃人岳钟琪任过四川提督,还署理过总督,平息准噶尔
叛乱有功,封为“公”(封建时代除皇亲国戚外的最高封号)不久被皇帝怪罪,削职为
民,住在百花潭,靠种菜维生。以后,大小金川县叛乱,又被召还封为大将军,平息金
川之乱后,又赏还公爵封号,迁住岳府街,其宅宽大,街以其宅命名。他的子孙后代在
外做官,光绪末年,把宅院卖给川汉铁路总公司作为办公地点。[清末]的川路风潮和推
翻满清王朝时的不少会议都在这里召开。至今红门大宅仍存。
金马街
汉宣帝(公元前113年)听说益州(四川)有金马碧鸡神,很灵验,派他的老师、四
川资中县人王
c*c
发帖数: 2397
22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23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要害词】曹雪芹祖籍/古襄平/辽阳/铁岭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 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
阳说”。持曹雪芹祖籍河北“丰润...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24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霍 光
霍光,字子孟,约生于汉武帝元光年间,卒于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河东平阳(今
山西临汾市)人。他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
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
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霍光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其父霍仲孺先在平阳侯曹襄府中为吏,
与平阳侯的侍女卫少儿私通生霍去病,后归家娶妻生霍光。至霍去病在京城任将后,方知
他的生身之父为霍仲孺。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19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以骠骑将军之职
率兵出击匈奴,路过河东,方与其父相认,并为其购买了大片田地房产及奴婢。当时,霍
光仅十多岁。霍去病得胜还京时,遂将霍光带至京都长安,将其安置于自己帐下,任郎官
,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两年后,霍去病去世,霍光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享受
光禄大夫待遇,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所谓“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在跟随汉武帝时
期,他谨慎小心,受到汉武帝的极大信任,同时,他也从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得到锻炼
,为他以后主持政务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末年,围绕继位问题的一场明争暗斗已经逐步展开。
v******a
发帖数: 45075
25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西汉外交家常惠
常惠,西汉并州太原人。生卒年不详,是活跃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
家。史载,常惠家境贫寒,他的幼年时代是在贫穷困顿的饥寒中度过的。这种贫困的家庭
和穷苦的生活,磨炼和造就了他沉着机敏,谦恭好学,寡言语而有决断的性格。成年之后
,常惠步入仕途,从事涉外活动,进人官场。
西汉前期,国家北境不宁,常遭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边民屡遭涂炭,成为西汉
王朝的心疾之患。直至武帝时,国力渐盛,以其武略雄韬,数次大败匈奴,杀伤其生力军
,驱逐其大漠之北,才使北境烽火暂息,争端锐减。为巩固军事上的胜利,天汉元年(前
100年),武帝采取“一张一弛”的策略,对匈奴实行和盟政策,常惠便在这种情况下,奉
武帝之命以副使的身份,协助大使苏武出使匈奴。
常惠随苏武到达匈奴后,缺乏和盟诚意的匈奴单于,背弃信义,欲以高官厚禄拉拢苏
武和常惠背弃国家,归顺匈奴。苏武、常惠不辱使命,不失气节,义正词严给以痛斥。匈
奴单于恼羞成怒,扣留了他们。为消磨苏武和常惠的斗志,对他们分而治之,拘遣苏武于
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囚笞常惠于官府牢狱,以繁重的苦役折磨他。妄图以此淫
威,使他们屈服,背叛汉室。如果说苏武

发帖数: 1
26
汉高祖刘邦长陵。没开发为景区,免费。
汉惠帝刘盈安陵。免费。刘邦和吕后的亲生儿子,宅心仁厚,不忍心看母亲残忍杀害戚
夫人,郁郁而终。
汉文帝刘恒灞陵。唯一依山为陵的西汉帝陵,以前说在灞桥凤凰嘴,现在又说不是。
汉景帝阳陵。目前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A旅游景区。博物馆门票80.
汉武帝茂陵。博物馆门票80.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茂陵是西汉帝陵中封土最大的。
汉昭帝刘弗陵平陵。就在汉武帝茂陵不远,免费。英年早逝,没有子嗣。
汉宣帝杜陵。位于西安南郊。门票35.一个神奇的皇帝,大家有空看看他的人生经历。
汉元帝刘奭(shì)渭陵。昭君出塞的主人公之一。要我说,他没把王昭君扣下来,就
已经很仁厚了。
汉成帝刘骜延陵。瞎了眼迷恋赵飞燕,杀死自己亲生儿子,这样的皇帝,断后是活该的!
汉哀帝刘欣义陵。著名的同性恋皇帝。
汉平帝刘衎康陵。9岁继位,14岁死亡。据说王莽有作案嫌疑。

发帖数: 1
27
汉高祖刘邦长陵。没开发为景区,免费。
汉惠帝刘盈安陵。免费。刘邦和吕后的亲生儿子,宅心仁厚,不忍心看母亲残忍杀害戚
夫人,郁郁而终。
汉文帝刘恒灞陵。唯一依山为陵的西汉帝陵,以前说在灞桥凤凰嘴,现在又说不是。
汉景帝阳陵。目前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A旅游景区。博物馆门票80.
汉武帝茂陵。博物馆门票80.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茂陵是西汉帝陵中封土最大的。
汉昭帝刘弗陵平陵。就在汉武帝茂陵不远,免费。英年早逝,没有子嗣。
汉宣帝杜陵。位于西安南郊。门票35.一个神奇的皇帝,大家有空看看他的人生经历。
汉元帝刘奭(shì)渭陵。昭君出塞的主人公之一。要我说,他没把王昭君扣下来,就
已经很仁厚了。
汉成帝刘骜延陵。瞎了眼迷恋赵飞燕,杀死自己亲生儿子,这样的皇帝,断后是活该的!
汉哀帝刘欣义陵。著名的同性恋皇帝。
汉平帝刘衎康陵。9岁继位,14岁死亡。据说王莽有作案嫌疑。
m***e
发帖数: 428
28
作者: 韩毓海 谢韫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自问世以来,产生广泛
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改革的指针与终极目标。考虑到作为中国历史积累与当
代发展环境,复杂性特色恐怕是最基本特征。其实,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并非是现代社
会的专利。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在中西各国政权巩固建设实践中,治理体系
与能力都是核心关键词。特别是唐朝中后期的“永贞革新”、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
法、南宋叶适对时政的思考与针砭建议等,都鲜明地烙上了中央政府提高治理体系现代
化与完善提高治理能力的底色。虽然成败不同,但都是后人值得总结反思的宝贵实践。
中国是超大型后发国家,复杂性特征可以说是贯穿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大的宏观
背景。虽说现在在国际格局和世界经济体系中排名靠前,但也不能否认,我们的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还需要大幅度提升,以应对日趋复杂的现实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社会各届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理解领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学习活动。比较全面地阐
释治理思想的是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
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会上...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几篇重点文章的写作经过
●范达人
众所周知,“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梁效”后期分成九个小
组,每组三至四人。粉碎“四人帮”后,有两个小组被称为“尖刀班”。可能由于这两
个小组出手的文章比较多,加上“态度不好”,因而挨了更多批斗,吃了较大的苦头。
我便是其中一个“尖刀班”的班长。我们这个“尖刀班”最后仅三人:陈先达、何芳川
和我。据统计,从中共十大以后到1976年10月,“梁效”共发表了181篇文章。当时的
重点文章很多出自我们小组之手。我本人参与撰写的文章共34篇,其中已公开发表的28
篇。
一、奉命撰写《孔丘其人》
为了收集整理林彪尊孔材料,1973年10月,由迟群、谢静宜牵头,北大、清华成立
了批林批孔材料小组,到1974年初,《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完成后,收集整
理林彪尊孔材料之事告一段落。为配合《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的发表,“梁
效”准备写些大批判文章,由此材料小组转变成写作组。我们所写的第一篇综合性的批
判文章,是发表在《红旗》1974年第2期上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此文发表后,全国
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北京周报》也将它译成多种外文发行。参与写作这篇文章的有我
...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0
http://www.aisixiang.com/data/73511.html
更新时间:2014-03-31 21:05:44
●范达人
众所周知,“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梁效”后期分成九
个小组,每组三至四人。粉碎“四人帮”后,有两个小组被称为“尖刀班”。可能由于
这两个小组出手的文章比较多,加上“态度不好”,因而挨了更多批斗,吃了较大的苦
头。我便是其中一个“尖刀班”的班长。我们这个“尖刀班”最后仅三人:陈先达、何
芳川和我。据统计,从中共十大以后到1976年10月,“梁效”共发表了181篇文章。当
时的重点文章很多出自我们小组之手。我本人参与撰写的文章共34篇,其中已公开发表
的28篇。
一、奉命撰写《孔丘其人》
为了收集整理林彪尊孔材料,1973年10月,由迟群、谢静宜牵头,北大、清华成立
了批林批孔材料小组,到1974年初,《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完成后,收集整
理林彪尊孔材料之事告一段落。为配合《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的发表,“梁
效”准备写些大批判文章,由此材料小组转变成写作组。我们所写的第一篇综合性的批
判文章,是发表在《红旗》19...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