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没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p
发帖数: 1854
1
魏延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的计划,出自裴松后来的加注。 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
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
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
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
,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这其实和陈寿《三国志》原文的记载有些出入。“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
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这两个计划看似类似,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三国志》原文里魏延的计划并不是偷袭长
安,而是抢占潼关把魏军主力堵在潼关以东,再由诸葛亮率蜀军主力消灭关中和陇右的
魏军。
o***e
发帖数: 3526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佩雷菲特的谬种流传
阿兰·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是个法国的政治家,同时也以学者自居。他写的停
滞的帝国-两个文明的撞击在中国影响不小。不过呢,作为业余历史学家,这书有不少
东西很成问题。这本书的来由是大家都知道的马格尔尼出访清帝国乾隆朝期间写的日记
。佩雷菲特的问题在于引用的内容极度不平衡,完全是按照他想要的东西摘录的。按他
引用的内容,读者一定会获得清朝乾隆年间社会贫困,军备松弛的印象。然而,如果读
者读一遍完整的马格尔尼日记,印象就会完全不同。
刘半农译过马格尔尼的日记,书名起做乾隆英使觐见记,最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
再版的有好几家出版社。通读全书,就会知道,马格尔尼从大沽口上岸,就有中国军队
军容严整的描述。还有一些民众是如何发自内心的对皇帝崇敬的描述也挺有趣。固然有
下层民众生活困苦的描述,但也有完全相反的描述。以下随便摘几
段。
他路过直隶清河镇时的记述:
“吾侪自馆舍出发,行四英里半出北京城,又行五英里至清河。稍息,进早食。清河乃
一小镇,有城墙卫之,自清河前行,一路景色绝佳,道路亦平坦极利行车。而人民勤俭
、诚实之状复与英国人民相若。吾行至此,恍如置身于英国疆土之中...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7130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朝史·佞臣传·温家宝
300伪币征温家宝传的呢?伪币拿来
红朝史·佞臣传·温家宝
温家宝者,天津北辰人,自言其书香门第,家世清白。然查其族人温世珍为日据时伪天
津市长,家宝之父祖其时多承其恩惠。光复后,世珍先为国民政府拿获,家产抄没,后
为人民政府公审枪决。家宝之父祖以附逆受牵连,家宝时虽童稚,口不能言,然恨滋于
心矣。 太祖建国21年,家宝入京师学堂学质地勘探, 文革二年,赴甘陕采矿。默默无
闻十余年,至改开元年,官才至九品。
改开元年,耀邦苦中央财政困乏,大兴矿山,号“有水快流”。宝大力推行之,甚得改
开派欢心。数年间连升五级,至地矿部政治部主任。宝以耀邦知遇之恩,遂力行耀邦之
政,为耀邦腹心。
当是时,中宗皇帝在甘陕经年,励精图治,军政,文教齐备。耀邦私授在京城传谣:以
中宗皇帝修水利,宝修地质为名,并称中宗皇帝与宝为“山水神童”,闻者莫解其意。
改开6年,太宗夜召宝桥牌,已而从容谓宝曰:君为耀邦,为党耶?宝惊对曰:唯上皇
马首是瞻。太宗甚喜,赠宝直奏之权,寻迁宝中央办公厅主任。宝跪安趋出,出中南海
新华门,不觉汗已透背。自是宝常入中南海太宗处陪侍,监国书记处大小是非,太宗尽
知之。
改开七年,太宗废...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孔子维护哪些奴隶制
高亨
我国西周时代仍是奴隶社会,春秋时代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战国
时代是封建社会初期。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工具广泛使用铁器,生产力迅速提高,奴隶
阶级对奴隶主阶级展开激烈的斗争,加上各国内部贵族与贵族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斗争、
各国王侯进行着争城夺地的战争,因而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奴隶主与奴隶的生产关
系——逐渐向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地主与农民的生产关系——转变,奴隶社会的上
层建筑逐渐向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转变,奴隶社会制度逐渐崩溃,封建社会制度逐渐产
生。在旧的生产关系下,奴隶主仍旧是奴隶主,奴隶仍旧是奴隶。在新的生产关系下,
有些奴隶主转变为地主,奴隶转变为农民。同时由于土地可以买卖,有些大商人买得土
地,成为新兴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在社会的阶级和制度新旧交替地向前发展的
过程中,奴隶主们特别是王侯大夫,都顽固地维护西周奴隶社会的某些制度,来保持他
们世世代代占有土地、掌握政权、统治人民的特殊权利。而地主,尤其是新兴地主则要
求摧毁那些制度,取消那些特权。奴隶主与新兴地主也在斗争,但新兴地主的势力尚未
壮大。
生于春秋后期的孔子,正是站在奴隶主立场...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022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抚远大将军出征
《清史稿》
恂勤郡王允禵,圣祖第十四子。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年,从上幸塞外。自是辄
从。五十一年,赐银四千两。五十七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策妄阿喇布坦。十二月,
师行,上御太和殿授印,命用正黄旗纛。五十八年四月,劾吏部侍郎色尔图督兵饷失职
,都统胡锡图索诈骚扰,治其罪。都统延信疏称:“准噶尔与青海联姻娅,大将军领兵
出口,必有谍告准酋者,不若暂缓前进。”上命驻西宁。五十九年正月,允禵移军穆鲁
斯乌苏,遣平逆将军延信率师入西藏,令宗查布防西宁,讷尔素防古木。时别立新胡必
尔汗,遣兵送之入藏。十月,延信击败准噶尔将策零敦多卜等于卜克河诸地。六十年五
月,允禵率师驻甘州,进次吐鲁番。旋请于明年进兵。闰六月,和尔博斯厄穆齐寨桑以
厄鲁特兵五百围回民,回众万馀人乞援。允禵以粮运艰阻,兵难久驻,若徙入内地,亦
苦粮少地狭,哈密扎萨克额敏皆不能容,布隆吉尔、达里图诸地又阻瀚海,请谕靖逆将
军富宁安相机援抚,从之。十月,召来京,面授方略。六十一年三月,还军。
世宗即位,谕总理王大臣曰:“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但于皇考大事若不来京,
恐于心不安,速行文大将军王驰驿来京。”允禵至,命留景陵待大祭...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7
哈哈哈哈,搞了半天一提擅杀一品大将得善终的例子,又尿遁了。 我没你那操性乱下
结论, 但是还是认的满清的公告的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
女” 你不要告诉我满清是写了这个玩玩的哦, 满清销毁罪证的劣迹, 想扬州十日可
是满清留学生在日本才发现的, 你不会为了你的满清好爷爷们,连着一起否认吧。 一
次次被抽, 自己是头小强就看别人都是小强了。
1)靠,说不过连顾城都抬出来了? 证据了?别说来自这里哦?
明史 卷三百九 “献忠黄面长身虎颔,人号黄虎。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
不乐。诡开科取士,集于青羊宫,尽杀之,笔墨成丘冢。坑成都民于中园。杀各卫籍军
九十八万。又遣四将军分屠各府县,名草杀。伪官朝会拜伏,呼獒数十下殿,獒所嗅者
,引出斩之,名天杀。又创生剥皮法,皮未去而先绝者,刑者抵死。将卒以杀人多少叙
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看看, 这叫有证据, 不是说谁证明了啥啥啥, 一无书
名,二无内容, 还找了个200年以后的学者, 你都提你害臊啊。 这么空口放炮, 再
说请问你post文的主题是什么? 张献忠对四川人口的减少负首要责任。 来,给个逻辑
学的题目,试...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8
呵呵,你吧,给你连接了,装没看到,顾诚顾诚挂嘴边,看看人家和你一个意思么?
发信人: tywg (台湾又赢了),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三节 官绅地主的叛乱和大西政权的加紧镇压 - 明末农民战争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2 23:28:52 2013, 美东)
历来的封建史籍,对大西军在四川的作为差不多都一言以蔽之曰“屠蜀”,把张献忠描
绘成以四川百姓为敌的凶神恶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张献忠占领四川的本意是以“巴
蜀为根”,徐图向外发展。所以,他在入川初期是相当注意争取各方面支持的,打击的
对象只限于坚决与大西政权为敌的部分官绅。大西军进川过程中纪律严明,并不随便杀
人。《长寿县志》记载,大西军由涪州进攻重庆途经该县时,“立誓不妄杀一人”,“
邑中得无恙”(5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由于大顺军已经攻克了北京,明王朝
土崩瓦解,四川地方的官僚士绅,除了少数甘心充当朱明王朝殉葬品的人以外,大多数
都转到大西政权方面寻求保护。如史籍所说,“初,成都官吏见献忠将至,逃避不徨。
继见献忠称王,分官任事,以为暴雨之后,云收雾散,将见太平。又闻献忠...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9
哈哈哈哈,搞了半天一提擅杀一品大将得善终的例子,又尿遁了。 我没你那操性乱下
结论, 但是还是认的满清的公告的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
女” 你不要告诉我满清是写了这个玩玩的哦, 满清销毁罪证的劣迹, 想扬州十日可
是满清留学生在日本才发现的, 你不会为了你的满清好爷爷们,连着一起否认吧。 一
次次被抽, 自己是头小强就看别人都是小强了。
1)靠,说不过连顾城都抬出来了? 证据了?别说来自这里哦?
明史 卷三百九 “献忠黄面长身虎颔,人号黄虎。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
不乐。诡开科取士,集于青羊宫,尽杀之,笔墨成丘冢。坑成都民于中园。杀各卫籍军
九十八万。又遣四将军分屠各府县,名草杀。伪官朝会拜伏,呼獒数十下殿,獒所嗅者
,引出斩之,名天杀。又创生剥皮法,皮未去而先绝者,刑者抵死。将卒以杀人多少叙
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看看, 这叫有证据, 不是说谁证明了啥啥啥, 一无书
名,二无内容, 还找了个200年以后的学者, 你都提你害臊啊。 这么空口放炮, 再
说请问你post文的主题是什么? 张献忠对四川人口的减少负首要责任。 来,给个逻辑
学的题目,试...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10
呵呵,你吧,给你连接了,装没看到,顾诚顾诚挂嘴边,看看人家和你一个意思么?
发信人: tywg (台湾又赢了),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三节 官绅地主的叛乱和大西政权的加紧镇压 - 明末农民战争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2 23:28:52 2013, 美东)
历来的封建史籍,对大西军在四川的作为差不多都一言以蔽之曰“屠蜀”,把张献忠描
绘成以四川百姓为敌的凶神恶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张献忠占领四川的本意是以“巴
蜀为根”,徐图向外发展。所以,他在入川初期是相当注意争取各方面支持的,打击的
对象只限于坚决与大西政权为敌的部分官绅。大西军进川过程中纪律严明,并不随便杀
人。《长寿县志》记载,大西军由涪州进攻重庆途经该县时,“立誓不妄杀一人”,“
邑中得无恙”(5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由于大顺军已经攻克了北京,明王朝
土崩瓦解,四川地方的官僚士绅,除了少数甘心充当朱明王朝殉葬品的人以外,大多数
都转到大西政权方面寻求保护。如史籍所说,“初,成都官吏见献忠将至,逃避不徨。
继见献忠称王,分官任事,以为暴雨之后,云收雾散,将见太平。又闻献忠...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1
前面有几个帖子,大家有时间和兴趣可以读读。不过很多人的言论似乎有些过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969117.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969729.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970107.html
我希望大家能理性点讨论。其实观点不重要,关键是对历史的分析。我也不认为自己的
分析一定正确,如果谁能指正我的错误和荒谬处,非常感激。
首先,那段历史其实已经很古了,没有多少现实政治意义。希望大家不要随便做当代政
治攻击,说别人洗地,五毛,或者是汉奸之类。更不必联系什么南京大屠杀,满人是不
是中国人,或者投射到当代现实之类。毫无意义。我个人也认为,在那场悲剧里,没有
谁是完全的恶人。没有谁是希特勒那样,有意要做种族灭绝的元凶。大家都是正常人,
按自己的行为方式行事而已。为生存,或者理想。这理想,不管是谁的理想,也不邪恶。
我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再把自己得出观点的思路摆出来。我的观点是:张献忠和西军...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784
12
历来的封建史籍,对大西军在四川的作为差不多都一言以蔽之曰“屠蜀”,把张献忠描
绘成以四川百姓为敌的凶神恶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张献忠占领四川的本意是以“巴
蜀为根”,徐图向外发展。所以,他在入川初期是相当注意争取各方面支持的,打击的
对象只限于坚决与大西政权为敌的部分官绅。大西军进川过程中纪律严明,并不随便杀
人。《长寿县志》记载,大西军由涪州进攻重庆途经该县时,“立誓不妄杀一人”,“
邑中得无恙”(5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由于大顺军已经攻克了北京,明王朝
土崩瓦解,四川地方的官僚士绅,除了少数甘心充当朱明王朝殉葬品的人以外,大多数
都转到大西政权方面寻求保护。如史籍所说,“初,成都官吏见献忠将至,逃避不徨。
继见献忠称王,分官任事,以为暴雨之后,云收雾散,将见太平。又闻献忠有勇有为,
能任国事。于是一班官吏均出任事。”(55)省会以外的府县,“文臣武将,卖降恐后。
”(56)接受大西政权官职的人员虽然缺乏统计材料,但据西方耶稣会士的记载,张献忠
在成都建立政权之初,“在朝之官统计千人”(57),可以肯定其中大部分是在四川吸收
的。尽管这些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疑惧,有的甚至心怀... 阅读全帖
e********3
发帖数: 18578
13
给你科普一下吧,捻军的骑兵大部分是骑驴骑骡子的,僧王其实是被自己玩死的。捻军
如果遇到的是鼎盛时期的蒙古骑兵,会被虐的生活不能自理。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僧格林沁尾随捻军之后穷追不舍,从豫西、豫中、豫东、豫南,
一直追到山东,行程数千里,所部被拖得精疲力竭,“将士死亡者数百,军中多怨言”
。僧格林沁自己也被拖得“寝食俱废,恒解鞍小憩道左,引火酒两巨觥,辄上马逐贼”
(《捻军》四,第85页)。清廷曾告诫他不能一意跟追,但刚愎自用的僧格林沁,一意
孤行,仍穷追不舍。
1865年5月10日过运河进至范县(今河南范县东)南面的罗家楼、濮州(今河南濮城)
东南的箕山一带,最后进至黄河水套地区(黄河水套是1855年黄河在考城铜瓦厢决口后
在濮州、范县以南和郓城西北一带形成的一个河汊众多的地区)。隐蔽在这里的各地起
义失散人员纷纷参军,使捻军人数众达数万。然后,捻军驰抵菏泽西北高楼寨地区,等
待僧军。而这时的僧军已被捻军拖得极度疲惫,僧格林沁本人也因几十天不离马鞍,疲
劳得连马缰都拿不住,只得用布带拴在肩上驭马。
m***a
发帖数: 2262
14
对于大明帝国的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后世的史学家在提到其直接原因时,都会提及
明末农民起义与北方后金(满清)崛起,而发生在西南川黔地区的那场土司暴动(史称
“奢安之乱”,后世彝家则称为“阿哲起兵”)则极少被史学家们重视和提及。但真正
翻开这页历史,就会发现,这场历时十四年(从天启元年到崇祯七年)波及川黔两省的
少数民族地方势力兵变,不折不扣的是大明帝国最后一块落井石。
奢安之乱是明末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两人发动的反明战争。在贵州又称安酋之
乱。当时奢崇明是四川永宁宣抚使、安邦彦是贵州宣慰司同知。奢、安均系世袭四川、
贵州大土司。
从汉朝开始到唐宋,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与中原封封建王朝的关系长期处于一
种松散的羁縻制度的统治下,羁縻制度下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势力向中央政府称臣归顺,
但拥有完全的自治权,只是官名职位由中央政府设定,世袭的首领由中央政府授予称号。
后来蒙古帝国的铁蹄横扫了亚洲大陆,但是对于以高原山地为主的西南地区,蒙古
骑兵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不可一世的蒙古大汗蒙哥就在钓鱼城(今重庆合江境内)下
折断了自己翅膀--欧洲人称上帝的鞭子断了。所以对西南的少数民族势力,元政治者不...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654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秦国在哪里?
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
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当时的中国把它命名为“大
秦”。《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
,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
。”《后汉书·西域传》亦记载了当时罗马的政治、风貌及特产:“其王无有常人,皆
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
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
c*********l
发帖数: 3438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Huan2007 (胡绵涛), 信区: Joke
标 题: 肉唾壶 - 天朝淫官自古有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4 22:41:12 2014, 美东)
世蕃仿苻朗,每天清晨醒来,数十位姬妾赤裸伏在床前,仰起颈项,张著口以为严世蕃
的痰盂
严家查抄后,郡司奉台使见床下堆弃新白绫汗巾无数,知情者曰:“此秽巾,每与妇人
合,辄弃其一,岁终数之。”据闻一年下来,床下最多有九百多张白绫汗巾,则世蕃几
乎日日行淫数次
L******w
发帖数: 5407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方孝孺夷十族原来是假的!
看靖难之役, 看到后来的结局有些疑惑,感觉朱棣登基后对对手还是比较宽大的,很
多和他打得死去活来的将领都继续用。
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方孝孺夷十族是假新闻。 这么假的东西,居然当历史到处讲
,中国人的治学态度太不严谨了。
《关于诛十族及其他》
第一版《明史》中记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诛死仅用了“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并夷其族”十五字。
而在“四库”版《明史本纪》中则改为了这样的叙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孝
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很显然,无论是原本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
(关关这里插一句:永乐帝登基的日子是己巳日,之后隔了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整整七日才是丁丑,永乐帝都当了七天皇帝了,又怎么会在七天后逼
着他奸佞榜上第一人的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呢?《明史》四库版替前版增加的这个情
节,可疑乎?)
《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可谓
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事无
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GayStudy
标 题: 同治帝因同性恋梅毒病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7 16:34:23 2014, 美东)
内容来源:新浪读书
[2012年1月5日 16:15]
同治帝画像
慈禧太后画像。同治帝19岁就病逝了。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梅毒,还是天花?
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一同治帝病逝经过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患病。二十日懋勤殿传旨,自十
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初一日,同治帝都不上课。有人说,他得的病是天花。其实不是天花
,而是梅毒。
慈禧对同治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注意的。如果同治帝不出宫,他们母子几乎是天
天见面,并在一起进早膳的。而且,也有太监向慈禧报告同治帝的行动。同治帝自从十
月二十日着凉发病后,一直带病视事,但是没有接见大臣。
而自十一月初一日至五日,同治帝把阅折权和批折权完全交给了李鸿藻和奕?,一
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治帝的病看来不是短期内能治
愈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验...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19
为阻挠中国接受东北,苏联和中共策划的张莘夫惨案
鲜为人知的张莘夫惨案
作者: 云松
打印版 圖片版 PDF
张莘夫这个名字,现代的大陆人很少有人知道。民国三十五年初(1946年)发生的张莘
夫遇难事件曾经震惊中外,在全国掀起了巨大的反苏、反共高潮。这段历史,在大陆的
史册中完全没有记载,被刻意遗忘,只有个别零星的史料中偶有提及;在台湾的中华民
国史中应有较详细记录。
张莘夫,原名张春恩,1898年生,吉林德惠县(今九台县六台村)人。其父张雅南曾出
任徐世昌总统府顾问、国会众议院议员。张莘夫青年时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系,1920
年通过留美官费考试,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后进入密歇根工科大学改学矿冶,
毕业后获地质学博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改名张莘夫。莘夫典自诗经,就是勤勤恳恳为
国效劳的征夫的意思,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为国效忠的心愿。1929年张莘夫回国
后,出任吉林省穆棱煤矿(今属黑龙江省)矿长兼总工程师。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东
北沦陷,张莘夫携妻子李湘衡流亡山海关内,历任河北唐山工程学院教授、河南焦作中
福煤矿总工程师、焦作工学院兼职教授,甘肃天水煤矿矿长兼总工程师等职。...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诸葛亮和魏延
北伐中原的时候,魏延建议自己领一支部队
分兵进击,诸葛亮就怕从此魏延不听调度
势力大起来,成了韩信那样的一方诸侯
我觉得丫诸葛亮对魏延的政治忠诚度有深刻的不信任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
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z******4
发帖数: 4716
21
李新峰
原载《明史研究》第六辑,转自象牙塔国史探微
正统十四年秋,明军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土木镇)大败于瓦剌,英宗被俘,导致
严重的军事危机,这已是广为人知的事实。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对这次战役的记载颇
多歧异与疑点,尚需条梳史料以澄清事实;明军参战人数、瓦剌军行进路线、明军回军
策略以及明边镇在土木之战中的作用等诸多问题仍需探讨;以此为例,并可初步认识明
代中期京营、边镇的规模和有关明代前中期史实记载的可信程度。
关于土木之战中明军参战人数,最早的记载见于刘定之《否泰录》:“官军私属
共五十余万人。”[1]嘉靖后期以来,几乎所有言及出征人数的明代史家均沿袭此说,[
2]直至谈迁犹于“官军私属”强调甚明,[3]而清人自谷应泰以下均不提“私属”,径
作“官军五十万”乃至“五十余万”, [4]数字之差,语意全非。刘定之在《否泰录》
末说道:“臣因取目击耳闻,参以杨善、李实所述《奉使录》,钱溥所撰《袁彬传》,
约其繁复,著为此录。”李实《李侍郎使北录》未记出征人数,[5]杨善《奉使录》今
不传,估计亦不及此。钱溥《袁彬传》今亦不见,其内容应为袁彬于塞外侍奉英宗的事
迹,也不太可能提到明军人数... 阅读全帖
y***r
发帖数: 16594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徽宗、钦宗为什么不自杀?
靖康二年(1127)四月,当上了亡国奴的徽宗、钦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在如
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开始北上。随行的除了他的皇子、皇孙、后妃、帝姬之外,还有
养在深宫供他们消遣和驱使的三千佳丽。
风尘涨天,沙雪扑面,这些柔弱的中原女子,既不被后代的历史巨眼关注,也不为
当时自顾不暇的主子们怜惜,她们羊羔似地瑟缩着,凄惶着,消失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之中
抵债的王朝女眷们
“议和”一开始,这些中原女子同金银、布帛、土地一样,也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二日,宋钦宗亲自同宰相何栗到金营求和,送上降表,并
屈辱地下跪。金人除了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之外,还要立送一千
五百名少女。宋钦宗一律照办,派人四处搜捕年轻女子,不够数目就用自己的妃嫔抵数
。不少女子不甘受辱,自杀而死。
《南征录汇》记:十二月初十日,宋臣“吴幵、莫俦传宋主意,允以亲王、宰执、
宗女各二人,衮冕、车辂及宝器二千具,民女、女乐各五百人入贡”这些女性,就是宋
王朝献给金人的最早的贡品。
“议和”在继续,女性是必不可少的条款。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协议... 阅读全帖
y***r
发帖数: 16594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徽宗、钦宗为什么不自杀?
靖康二年(1127)四月,当上了亡国奴的徽宗、钦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在如
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开始北上。随行的除了他的皇子、皇孙、后妃、帝姬之外,还有
养在深宫供他们消遣和驱使的三千佳丽。
风尘涨天,沙雪扑面,这些柔弱的中原女子,既不被后代的历史巨眼关注,也不为
当时自顾不暇的主子们怜惜,她们羊羔似地瑟缩着,凄惶着,消失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之中
抵债的王朝女眷们
“议和”一开始,这些中原女子同金银、布帛、土地一样,也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二日,宋钦宗亲自同宰相何栗到金营求和,送上降表,并
屈辱地下跪。金人除了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之外,还要立送一千
五百名少女。宋钦宗一律照办,派人四处搜捕年轻女子,不够数目就用自己的妃嫔抵数
。不少女子不甘受辱,自杀而死。
《南征录汇》记:十二月初十日,宋臣“吴幵、莫俦传宋主意,允以亲王、宰执、
宗女各二人,衮冕、车辂及宝器二千具,民女、女乐各五百人入贡”这些女性,就是宋
王朝献给金人的最早的贡品。
“议和”在继续,女性是必不可少的条款。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协议... 阅读全帖
i***z
发帖数: 7508
24
伯颜下江南,不杀一人!
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流的军事、政治人才。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找
一个人物来兼任当今国务院总理和国防部长职务,那么,真还找不出比他更适合的人选。
苏天爵在《元朝名臣事略》里是这样评价他的政治才能——“天质高厚,风神静明,英
伟端大,刚介庄廉。当大任而不动,遇大论而善断。言笑有时,喜愠莫测。恒负天下之
重,以神器尊安为务。仁视群品,无间亲疏,义使众材,无比适莫。故四海公论,翕然
归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刘敏中在《平宋录》里是这样评价他的军事才能——“其折冲御侮,极有方略,信赏必
罚,得士众心,尤明于知人。其或以文进,或以武用,无不称职。临戎制胜,规画经理
,英谋独运。以之攻城野战者,某处宜攻,某处宜守,某时启行,某时利战,如此而成
,如此而败,临机应变,间不容发。与夫兵家奇正分合之术,车骑卒伍之阵,山泽水陆
之战,若合符节,信乎其深于兵矣。孙子论智、信、仁、勇、严五者,丞相实全之。”
然而,他在当今时代的名气与他伟大的历史功绩并不相孚。许多蒙古人只知道四杰四狗
却不知道伯颜这个名字,许多汉族人对于文...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9531
25
原题:一位清代翰林眼中的华盛顿总统
(邸永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华盛顿纪念塔。塔壁镶嵌着铸文石刻计
190方,取自世界各地,皆为歌颂美国国父之词语,旨在显示其在全世界的影响。其中
,一方刻石为汉字所书,镶嵌在纪念碑第十级墙壁上,碑文如下: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
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
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
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
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碑文摘
自清代道光年间福建巡抚徐继畬所著的《瀛寰志略》)
品读碑文,不难体味出作者对华盛顿的赞誉之情。徐继畬认为,华盛顿勇武胜过陈
胜吴广,豪雄超越曹操刘备,且功成不居,不恋权位;创推举之法,乃古代圣贤“天下
为公”遗意之体现者。此外,还对美国“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
,创古今未有之局”的新制度予以衷心赞美。
徐继畬(...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100
26
百度。
http://tieba.baidu.com/p/2709307686
cattywh的观点也值得商榷: 上林雁,出自汉书苏武传。昭帝时汉使求释苏武,匈奴谎
称苏武已死。使者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中。” 苏武因此
获释归汉。
1.【葡萄美酒夜光杯】:出自王翰《凉州曲》,原诗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李白月】:李白诗中月的意象出现颇多,因而此处说李白月。
3.【张良椎】:汉代留侯张良曾派一大力士用大椎伏击出巡的秦始皇。后遂以“张良椎
”指汉张良狙击秦始皇的铁椎,此事因成一典故。
4.【司马相如上林雁】:汉司马相如擅作长赋,有著名作品《上林赋》,描绘了上林苑
宏大的规模,进而描写天子率众臣在上林狩猎的场面。此处所说“上林雁”应泛指上林
苑的猎物。
5.【霍去病血染回】: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征讨匈奴有功。贯休有《古塞下曲》赞
霍去病,诗中有“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一句,此处“血染回”应是源于此诗。
6.【秣陵春】:秣陵为秦汉时南京旧称。
7.【灞陵雨】:灞陵为汉文帝陵寝,又称霸陵。
8.【西陵空城拍潮水...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peraHous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OperaHouse
标 题: 一堂关于死亡的古典文学课——从《游东山记》开始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7 21:00:22 2012, 美东)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一堂关于死亡的古典文学课——从《游东山记》开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12 16:49:24 2012, 美东)
这学期古典散文课的倒数第二堂课,我们学明初大学士杨士奇的游记兼悼文《游东山记
》。杨士奇是明初盛行的“台阁体”的代表人,该文体多为歌功颂德,时常空泛平庸,
被其后的“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轮番批斗,最终诞生与之相反的
注重“真我”、“性灵”的晚明小品文,影响直至今世。然而杨士奇的这篇《游东山记
》简约、生动、流畅,从游山玩水之极乐到聚散无常之极悲,写得收敛平稳而令人愈感
其情浓。文笔深厚老到,令人对“台阁体”刮目相看,其顶尖作品远比同时代的传奇、
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更耐读;俗文学有强大...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第一次问答节略
第二次问答节略
第三次问答节略
第四次问答节略
第五次问答节略
第一次问答节略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
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
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
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
伊云:此间地僻,并无与头等钦差相宜之馆舍,甚为抱歉!
李云:岂敢!
伊云:本日应辨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
(当由参议恭奉敕书呈中堂面递伊藤;伊藤亦以日皇敕书本交中堂)
伊令书记官阅诵英文与前电之底稿相较,陆奥令书记官将敕书与前电华文之底稿相
较,中堂令东文翻译与罗道比较日皇敕书并所附翻译英文底稿毕。
陆云:日皇敕书是否妥协?
李云:甚妥。我国敕书是否妥协?
伊云:此次敕书甚妥。
中堂复令罗道宣诵拟请停战英文「节略」;诵毕,将「节略」面交伊藤。
伊略思片刻,答以此事明日作复。
旋问:两国敕书应否彼此存留?
李云:可以照办。
伊云:顷阅敕书甚属妥善,惜无御笔签名耳!
李云:此系各国俗尚不同;盖用御宝,即与御笔签名无异。
伊云:此次姑不深求;惟贵国大皇帝既与外... 阅读全帖
d*b
发帖数: 4184
29
本传叙述邓通、赵谈、韩嫣、李延年、石显、淳于长、董贤等汉代七个弄臣的事迹。所
谓佞幸,即佞而见幸,就是说通过谄佞手段而得到君主宠爱。这种人是君主专制制度的
产物。能得到君主宠爱,就算幸运,故有人不择手段而求之;宦者为之,士人也为之,
秦汉之时已形成不大不小的气候,故当时已有“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的俗谚
,也引了史学家的注意,《史记》《汉书》都有传写。
司马迂传写佞幸,首先引了上述谚语,说这“非虚言也”,接着就说“非独女以色媚,
而士宦亦有之”;班固于传未则论“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都对佞
幸讥刺嘲笑。班固由此而论西汉衰亡,“咎在亲便萎,所任非仁贤”,说明佞幸为害不
浅;而早于班固的司马迁想得更远,预言“观后人佞幸”,“虽百世可知”。君主制不
铲除,其阴魂不消散,弄臣是不会销声匿迹的。
汉兴,佞幸宠臣,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
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鵔,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
两人徒家安陵。其后宠臣,孝文时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谈、北宫伯子;孝武时士人则
韩嫣;宦者则李延年;孝元时宦者则弘恭、石显;孝成... 阅读全帖
d*b
发帖数: 4184
30
3
李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女弟得幸于
上,号李夫人,列《外戚传》。延年善歌,为新变声。是时上方兴天地诸祠。欲造乐,
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之新声曲。而李夫人产昌邑王,延年
繇(由)是贵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而与上卧起,其爱幸埒韩嫣。久之,延年弟季
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李夫人卒后,其爱弛,上遂诛延年兄弟宗族。
m*******3
发帖数: 1275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食人史 (前编)
汉: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 ,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 )
高祖二年(前205年),七月左右“關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
《史記·黥布列傳》記載:“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
前138年平原地区“河水溢于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大饥,人相食”[8]
公元前135年“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8]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饑,人相食”。(《前漢
書·武帝本紀》)
夏侯胜曾描述前114年的经济状况:“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
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
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汉书》卷七十五)
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饑,或人相食,轉旁郡錢、
穀以相救。”[9]
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六月,“關東饑,齊地人相食。”
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275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食人史 (前编)
汉: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 ,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 )
高祖二年(前205年),七月左右“關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
《史記·黥布列傳》記載:“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
前138年平原地区“河水溢于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大饥,人相食”[8]
公元前135年“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8]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饑,人相食”。(《前漢
書·武帝本紀》)
夏侯胜曾描述前114年的经济状况:“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
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
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汉书》卷七十五)
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饑,或人相食,轉旁郡錢、
穀以相救。”[9]
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六月,“關東饑,齊地人相食。”
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21039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femrenla (Light be with yo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土木堡之变的幕后:一场有预谋的政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6 00:30:24 2014, 美东)
先要说到战争起因和战争性质了,这两个是一致的,不可脱离的 。战争的起因如下:
1、削减马价,
2、拘留使臣,
3、谎诺婚约,
4、剪断布帛、
5、谎诺戏班子、
6、其他不能满足的索求,朝廷不与。
1、2、3、6、是 朝廷和王振干的,3、5、是明朝使臣马青、马云干的,4、是蒙古
使臣干的,一匹布剪断成两匹。弄虚作假者。在婚约上也先想为他的儿子娶明朝公主,
二马应承下来,也先高兴,夸示诸虏,发现是骗他的之后,大为恼怒。6个因素加在一
起便以寇边发起边衅。先期目标在独石马营,明朝抗击,战事扩大。
土木之战的过程
明朝根本没有意识到瓦剌的进攻,正月初,还在给瓦剌的使臣任命官职,可见当时
并无异常,最起码是明庭没有意识。明庭(尤其是兵部)没有做好提前的预防和准备工
作,导致各地纷纷告急。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带...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shjj (H3-> ?4),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马亲王】三国新语1~37 完全版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4 02:13:13 2014, 美东)
发信人: walkpanda (菜), 信区: Joke
标 题: 【马亲王】三国新语1~37 完全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3 19:23:00 2014, 美东)
之一
十七年,塞北送酥一盒至。太祖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杨修入见之,
竟取匙与众分食。众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
众大喜,一扫而净。适荀彧有疾迟至,见盒,疑而问修:“此何物?”修对曰:“丞
相所馈也,卿可自取。” 彧发之乃空器。
彧不自安,遂饮药而卒。时年五十。谥曰敬侯。
之二
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初,建安五年,时夏侯渊有女年十三四,在本郡
,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是敬哀也。
章武元年,时后主未立皇后,亮与群臣上言曰:“故车骑将军张飞...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1650
35
这有个单挑未遂的
《史记》项羽本纪中也写到了单挑:“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
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
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杀之。项王
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
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K**********n
发帖数: 10466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亡一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ShuiRen004 (绿茶里的虫),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明亡一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5 03:03:24 2015, 美东)
大明朝就像一辆沿着下坡奔向悬崖的马车,所有的势能都指向一个万劫不复的终点。这些势能是此前的几个世纪积累起来的。它的最后一任驭手——崇祯皇帝竭尽心力的努力看起来更像一个苍白的手势,于事无补。相反,也许正是由于他的垂死挣扎,反而加速了这一进程。
大明朝的问题不在于遍地的水灾、旱灾、蝗灾,不在于四处蜂起的盗贼,也不在于几位奸臣或昏君。这些只是表象。在这一切的背后,支撑社会正常运转的精神支柱已经腐烂了。
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那样重视名教纲常。半文盲皇帝朱元璋,本质上是一个精明的、讲究实用的农民。他在马背上夺取了天下,又以他那典型的农民式灵感发明了八股文,发明了《大诰》,发明了《皇明祖训》。他的努力指向一个方向:把天下人的头脑装进儒教纲常的保险箱,让社会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条之下永远平稳运转。
...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53185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崇焕 狗逼也
《明史·袁崇焕传》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
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典型的旧时代文科猥琐男,以为能念好八股文中进士就能把别的事情都干好。文科生思
维,拍着脑袋想世界,以为事物是按照他的意志来发展,幻想多说话不着边际,志大才
疏的一个人。在乱世的时候通过说大话夸海口得到火速提拔,可能力有限,最后死得其
所。不冤枉
m***n
发帖数: 12188
38
楼主怎么知道富将军的?
刚才查了一下,发现原来富将军是忠良之后啊。
〈清史稿〉:
富明阿,字治安,袁佳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袁崇焕七世孙。
另外,江宁将军富明阿的儿子,就是在1900年抵抗沙俄吞并东北的战斗中不屈自尽的黑
龙江将军寿山。
世代忠良,赞。
同治元年(1862年),富明阿被授予正红旗汉军都统,管理神机营。后又赴扬州
帮办德兴阿军务。贼屡纠捻匪窥伺江北,富明阿分军渡江助冯子材守镇江。是年秋,富
明阿亲率精锐援临淮,会合僧格林沁剿苗沛霖,连破贼,沛霖伏诛。
1864年春,德兴阿赴陕、甘剿回,清廷诏促富明阿回扬州坐镇,授职江宁将军。
富明阿指挥八旗兵,协助湘军,克复被太平军长期盘据的老巢江宁(即南京),立不世
之功,被授予骑都尉世职,仍督所部水陆诸军留防江北。
1866年,富明阿授吉林将军,督剿马贼。力疾进搜山险,遣将分捕,数月肃清。
开辟闲田至数万顷。不及十年,遂开建郡县。在任四年,复以伤病陈情乞罢,允之,仍
在家食全俸。
富明阿生活的后半辈子过得快乐悠闲,他死于光绪八年(1882年),朝廷重加优
恤,谥号威勤。吉林、扬州请建祠。
永山,袁佳氏,汉军正白旗人,黑...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53185
39
努尔哈赤要是袁崇焕用炮轰死的,皇太极怎么可能收袁的女儿当儿媳,让袁的后代入旗
籍。肯定早有勾结,就跟国民党将领勾结共产党备条后路。
《明史·袁崇焕传》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
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典型的旧时代文科猥琐男,以为能念好八股文中进士就能把别的事情都干好。文科生思
维,拍着脑袋想世界,以为事物是按照他的意志来发展,幻想多说话不着边际,志大才
疏的一个人。在乱世的时候通过说大话夸海口得到火速提拔,可能力有限,最后死得其
所。不冤枉
B****s
发帖数: 1509
40
你们这种猥琐心态真他吗让人看不过去了!待人接物处事如此狭隘,还以小人之心度君
子之腹。皇太极之所为哪里是你们这般猥琐男能理解的?
[在 goldcoin (巴依老爷) 的大作中提到:]
:努尔哈赤要是袁崇焕用炮轰死的,皇太极怎么可能收袁的女儿当儿媳,让袁的后代入
旗籍。肯定早有勾结,就跟国民党将领勾结共产党备条后路。
:《明史·袁崇焕传》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
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
q*****k
发帖数: 586
41
林彪的大脑像一台计算机,每天都在不停地高速运转。从他自己随手写的文字看,林彪每天所思所想有军国大事,如政治、经济、军事等,有哲学、历史、马列主义理论,有穿衣、吃饭、出汗、着凉一类生活琐事,也有对于一些人物、事件的思考。
林彪大量所思所得所言没有公之于众,只是被保存在档案里,或是写在一张张散纸上,或是记在书本里,或是写在卡片上。林彪每天在不停地思考,同时也在不停地写着心得笔记。这是林彪的习惯,有所得必有所记。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千年文字会说话。”林彪就是天天用“烂笔头”,给后人留下许多“会说话”的“千年文字”。
叶群把林彪每天随手写的、闲聊说的、口述的文字称为“散记”,甚为重视,时常整理、追记。在叶群办公室有一个被称作“卡片柜”的木头柜子,是专门用来保存卡片资料的。其中,就有许多是经叶群整理后的“散记”卡片。叶群办公室还有一个小保险柜,里面有一个小笔记本,林彪与叶群聊天时所想所说,叶群就追记在这个本子里。
在林彪的“散记”里也有对毛泽东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林彪并不像在公开场合所说的那样,毛泽东什么都正确。
林彪心中还有另外一个毛泽东,这个毛泽东不是完人。
一,理论上“使人迷... 阅读全帖
N***i
发帖数: 4104
42
缺月阵用个毛的弩大破北魏。
资治通鉴里面明明白白写的是,魏军攻得太猛,晋军的弩没有办法,结果变成肉搏战了
“裕先命宁朔将军朱超石戒严,白毦既举,超石帅二千人驰往赴之,继大弩百张,一车
益二十人,设彭排于辕上。魏人见营阵既立,乃进围之;长孙嵩帅三万骑助之,四面肉
薄攻营,弩不能制。”
最后晋军是用锤子钉钉子的方式,才打败对方的人浪攻势。
“时超石别继大锤乃槊千余张,乃断槊长三四尺,以锤锤之,一槊辄洞贯三四人。魏兵
不能当,一时奔溃,死者相积”
K**********n
发帖数: 10466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的败仗试着举例
"还有,岳飞的军队也劫掠百姓,见诸于很多史料。如陈亮的《中兴遗传》就有记载。
《三朝北盟汇编》也记载:岳飞部将韩顺夫攻讨曹成时“辄扎营解甲,以所掳妇人佐酒
”,结果大意之下吃了败仗,岳飞大怒之下“尽诛其亲随兵”。"
q*****k
发帖数: 586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顺治皇帝出家迷雾zz
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顺治皇帝,于
1661年驾崩时,还不满24周岁。
正当盛年的顺治皇帝突然驾崩,不免令人生疑。很快,另一种说法就在民间流传开
来——顺治皇帝实际上并没有“驾崩”,在他的清东陵孝陵中,只有一副空棺,而真正
的顺治帝,却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了。
关于“顺治出家”的传闻,从一开始就甚为流行,后来又不断地被“添加”新的“
内容”和“证据”。
(一)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的《清凉山赞佛诗》有“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一句
,相传就是隐喻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因过度伤心而看破红尘、“西行”到清凉山(五
台山)出家的故事。
(二)据说顺治皇帝的儿子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后来六次西巡,其中有五次都去了五
台山,其目的就是为了去寻找和探望父亲。
(三)“庚子之变”时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狩”(逃难)至五台山,五台山和尚找
出了许多贵重的器皿来招待他们,而这些器皿都是宫廷的御用之物。由此有人猜测,这
些御用之物可能就是顺治出家时带到五台山来的。
(四)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在日记里记载了他在北京西山见到的一首题板诗,此诗
出语真率,不事雕琢,口吻很像传说中念...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丰臣秀吉竟是因为这个死的
日本文禄五年(公元1596年)九月初一,金秋时节的伏见城已是草木黄落,随着微风
的吹动,满城一片赤黄。在那通往伏见城的道路两旁人群耸动,观者如堵。一排排日军
士兵持枪配刀分列左右维持秩序。道路上明朝使节团打起了全副仪仗,一路上鼓乐喧天
,端的是威风凛凛。朝鲜使节黄慎坐于轿中,见沿途日本人甚至有焚香祝祷的,心中不
由大定,心想:“看来日本人要议和还真并非诳言,其国上下人等对停战亦翘首以盼呢
。”
可心里美滋滋的黄慎刚到伏见城的馆邸,便挨了当头一棒。宗义智的家臣柳川调信
怒气冲冲地闯入使节馆邸,对着黄慎便怒斥道:“你们朝鲜居然不派王子亲自前来,却
派了这么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是想羞辱太阁殿下吗?”声声斥责将黄慎的心情从天堂
一下子打到了地狱,他慌忙向来人求情,但最终依然不被允许与明使一同拜见丰臣秀吉。
第二天,丰臣秀吉正式在伏见城接见明朝使节。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辉元率诸将奉命
列兵仗,延请使者入城。杨方亨站在使者入宿馆邸之外,看着日方盛大的接待阵容,不
禁长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穿戴起全副官袍,当先走了出去。沈惟敬亦披挂整齐,手捧
金印,随之而行。
明朝使者们随着毛利辉元,进入大殿,两旁日本各...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719
46
刘备得诸葛亮前后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致使他最终摆脱之前的困顿,成就一方霸业?
一切的改变,来自《隆中对》。
自《隆中对》后,刘备第一次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诸葛亮,也一直在让刘备,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客将成了创业之主,并拿
下荆州。
这是刘备第一次的大蜕变。
前几天还写了这个……
诸葛亮真正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先说《隆中对》前,刘备的处境:
他很得人心,也被曹操誉为过英雄;髀肉复生,英雄之心不死。然而,四十六岁了,还
是刘表门下一个客将。
刘备的问题:他当过公孙瓒的客将,当过陶谦的客将,跟过吕布、曹操、袁绍、刘表。
只有在徐州陶谦刚死那段,刘备算是一方诸侯,但之后,总是给别人当手下。
而他见到了诸葛亮,听到了这一段话。
重新看一遍: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
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
,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
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
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47
戴季陶,原名戴传贤,字季陶,四川广汉人。戴季陶在其自叙中说自己祖籍浙江吴
兴,清初那场著名文字狱的悲剧主角戴名世就是自家老祖,“《南山集》”案发之后,
一些幸免于难的戴氏后裔举家迁往四川广汉。戴季陶自幼聪明颖悟,功课极好,被乡人
誉为“神童”。1905年,青年戴季陶东渡扶桑,开始了在日本的求学生涯。在日本,戴
季陶结识了陈其美、蒋介石、张群、黄郛等留日学生,因彼此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因
此互换金兰,结成了肝胆相照的革命战友与亲密无间的手足兄弟。
戴季陶非常反对满清的腐朽统治,因而和有同样志向的陈其美、蒋介石来往密切,
并在他们的介绍下加入同盟会。三人中,以戴季陶的性格最为浪漫,加上他文采出众,
能言善辩,而且风度翩翩,因此极有女人缘,他平时总以风流才子自诩,最喜欢作狎邪
之游。
戴季陶的原配名钮有恒,长戴四岁,戴一直将她看作姐姐。钮有恒和戴季陶都是虔
诚的佛教徒,戴季陶曾被北大教授、新文化运动干将、作家刘半农戏称为“南无戴传贤
菩萨”,其妻钮有恒更是自幼吃斋念佛,还曾有过一段出家为尼的经历,因此对夫妻之
事早已看淡,二人自生下长子戴安国后,虽相敬如宾,却... 阅读全帖
y***f
发帖数: 34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人可能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现在很多史料的记载错误被以讹传讹,以下66个历史上鲜为人知的真相,看你误会了多少?又懂得了多少?
[01]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武则天,又名媚娘,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02]秦始皇并未统一中国
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商鞅和吕不韦都是卫国人,这两人对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保留了他们的祖国。
[03]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
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评价:原来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吉思汗,那些崇拜它的人赶快醒醒吧!
[04]清太监自述阉割过程
太监自述:净身一般选春末夏初,净身过程要遭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49
有清一代,关于宫廷的民间传说特别多。如雍正突然于一日之间暴死,传说是被
朝廷毁墓戮尸、满门抄斩的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所弒;另外,乾隆被传说是汉人,真实
身份乃是海宁陈世倌陈阁老的儿子;还有极得乾隆宠爱,以外戚身份获封贝子,死后又
被追封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的福康安,民间传说他是乾隆的私生子,所以才能获此殊
宠。
福康安的父亲为大学士傅恒,他的亲姑姑就是乾隆的妻子孝贤皇后,按照辈分,
他应该称乾隆为姑父。据说福康安小时候长得眉清目秀,粉面朱唇,模样与他的两个未
曾谋面的表哥——皇二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有几分相似,而这两个倍受乾隆喜爱的嫡子
,恰恰又因病早夭。
福康安的出现,因此撩动起了乾隆内心深处的一缕父爱柔情,于是他把年幼的福
康安接到宫里,如同亲生儿子一般教导培养。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也为民间传说提供
了充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稗官野史纷传,傅恒的妻子某日入宫参见皇后,恰遇乾隆,
因慕傅妻的美色,乾隆幸之,遂有了福康安。而且自此之后,乾隆还与傅恒妻子长期保
持着暧昧关系,后来偶被孝贤皇后撞破。看到丈夫与自己的弟媳通奸,孝贤皇后也因此
被气得一命呜呼。
...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50
李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征战无数,为汉王朝立下了累累战功。
然而不知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又在那样一个帝王开疆拓土,以封侯赐爵
奖励军功的年代,却始终未被封侯,于是后世遂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
那么李广为何终生不得封侯呢?对于这个问题,后世的文人、学者给出了各种各
样的解释,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有人认为李广之所以不得封侯乃是因为“杀已降”,即滥杀投降的人。
李广在世的时候,眼看着身边的大小将领都已经封功授爵,而自己身经百战却始终身居
下僚,心里十分疑惑。于是他找到“操望气之业”(即相面)的王朔,请教说:“自汉
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候者数十
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候邪?”王朔问李广生
平有何憾事,李广自言任陇西太守时,曾杀过已投降的八百名羌人,这是自己最后悔的
事。针对此,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封侯者也。”

二、有人认为李广不得封侯是因为其“少大度耳”,即李广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史料记载,李广曾因兵败而丢了将...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