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泰伯
首页 1 2 3 4 5 末页 (共5页)
c*c
发帖数: 2397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er85 (285),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储成仿:《论语》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5 22:28:40 2012, 美东)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314
秦晖先生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2012-1-11)、转载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2012-1-29)的一篇题为《〈论语〉如何成为经典?》的文章,我以为,是我连年来所
读到的研究《论语》、孔子以及儒家的一篇力作。
秦晖先生切入他的论题是从谈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开始的。顺便
,秦晖先生也提到了另一部书及其作者。秦晖先生说:“其实,最近走红的另一部关于
〈论语〉的畅销书,学术水平如何且不去说它(作为通俗读物也不宜苛求),单就这评
价观念就低俗得很,在尊孔的旗号下几乎把孔夫子描绘成了权势的‘看家狗’,要说糟
蹋孔夫子,真是莫此为甚了。幸有李零的书在,真还是可以给夫子挽... 阅读全帖
c**v
发帖数: 1936
3
放狗了一下:
创立西泠印社
1904年夏,钱塘丁仁、仁和王褆、叶铭、山阴吴潮等人,聚集西湖孤山蒋果敏祠的人倚
楼,集拓印谱,商议成立西泠印社,并驰书告知在上海的吴隐。吴隐则在上海“遥通声
闻,以张其事”,并在此后立即回杭,积极参与了印社的创建活动,成为印社中坚人物
。而吴潮不久即销声匿迹,退出了印社活动,所以后人论“创社四英”,则多推丁仁、
王褆、叶铭、吴隐四人。
1915年,吴隐在孤山西泠印社西邻购得地皮一块,建“遯盦”一座(图10),内祀吴氏
先祖泰伯、仲雍、季札像。
1920年,在吴隐的建议下,从孙吴善庆建观乐楼,丁仁撰文,吴昌硕书丹,叶铭勒碑。
p***r
发帖数: 20570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地域坑:北京男人
会一门吴语的好处是声母储备比较多,但是没有鼻音。据说陕西一些方言也没有鼻音。
我怀疑是当年泰伯带过去的传统,就是周部落的语言特点。当然这个是纯扯蛋。
p***r
发帖数: 20570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地域坑:北京男人
这个真难说。泰伯奔吴,我认为是有军事目的的,就是从南面夹击商人。所以应该他是
有不少准备的,军事技术,文化典章这些。
b*s
发帖数: 82482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地域坑:北京男人
明明是老爹偏心,怕被害,所以逃亡。你这个都是穿越小说看多了...

这个真难说。泰伯奔吴,我认为是有军事目的的,就是从南面夹击商人。所以应该他是
有不少准备的,军事技术,文化典章这些。
b*s
发帖数: 82482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地域坑:北京男人
就是逃亡的有高级部落有文化的流亡者而已。有些领袖风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去了
吴地Go Native了。
那个时期,所谓文化典章就是一些DIY tips而已

这个真难说。泰伯奔吴,我认为是有军事目的的,就是从南面夹击商人。所以应该他是
有不少准备的,军事技术,文化典章这些。
b*s
发帖数: 82482
8
wiki上面问题很多,特别是中文的东西。
从泰伯之奔荆蛮开始算也没有四千年吧,何况那还不能算是吴人有文字的证据

Wiki 就是这么说的,麻烦您先去把Wiki这一条改一下再来这儿抬杠吧
s**********n
发帖数: 3199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形而上学
恩,有identity confusion的路过,,,虽然泰伯奔吴到底奔到底奔到了哪里还没有定
论,但是我吴三千年前本非中国,想不到本土文化被周夏冲刷殆尽,我伤心死啦lol
N********e
发帖数: 3048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被误读的文史常识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2015-11-04 历史重读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
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
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
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
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
“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
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
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
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
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
用,后来发展到公...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t我们的“中国梦”
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这个城市怎样对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对于残障者的服务
做到什么地步,它对鳏寡孤独的照顾到什么程度,我看这个城市怎样对待所谓的盲流民
工,对我而言,这是非常具体的文明的尺度。
一个国家文明到哪里,我看这个国家怎么对待外来移民,怎么对待它的少数族群。我观
察这个国家的多数如何对待它的少数。——龙应台
我怎么会没有中国梦呢? 从乡愁到美丽岛
作者| 龙应台
我们的“中国梦”
接到电话,希望我谈谈“中国梦”,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还有中国梦吗?”
沉静下来思索,1952年生在台湾的我,还有我前后几代人,还真的是在“中国梦”里长
大的,我的第一个中国梦是什么呢?
我们上幼儿园时,就已经穿着军人的制服、带着木制的步枪去杀“共匪”了,口里唱着
歌。当年所有的孩子都会唱的那首歌,叫作“反攻大陆去”:
……
大陆是我们的国土大陆是我们的疆域
我们的国土我们的疆域
……
我们要反攻回去我们要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反攻回去
把大陆收复把大陆收复
这不是一种“中国梦”吗?这个梦其实持续了蛮久,它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图腾,也被人
们真诚地相信。
仓皇的五十年代进入六十年代,“中国梦... 阅读全帖
b******3
发帖数: 183
12
大陸前重慶市司法局長文強因受賄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巨額財產來源不
明罪、強姦罪
等被執行死刑,《人民網》除了列舉「貪官色官15腐敗理由」之外,亦就「貪官色官末
日十大悲情絕
唱」,道出落馬之際「其鳴也哀」、語出「雷人」,驚世駭俗,讓人忍俊不禁。
文章提到,《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意指鳥將死亡,其鳴聲是十分悲傷淒涼的,比喻人若將死亡,所說的話是
良善而有價值
的。貪官也不例外,他們在台上得意忘形、不可一世,一旦落馬便慘慘戚戚,叫苦不迭
,哀鳴不止。
(「貪官色官15腐敗理由」相關新聞見:http://www.nownews.com/2010/07/11/162-
2624569.htm)
縱觀落馬貪官末日,主要有十大人生悲情「絕唱」包括:
一、胡長清「磕頭求生」。
因為自知罪孽深重,在法庭上,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的態度十分謙恭。每次發言之前
或發言完畢都
會說上一句「謝謝審判長」、「謝謝公訴人」,或者是「謝謝律師」。一種求生的欲望
在他心中湧
動,他逢人便跪地求饒,乞求組織上能給他一條生路,哀求「放我一馬」
S*********4
发帖数: 5125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tgun1984 (喷子),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黄种人的谱系和对汉族的认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21 13:51:21 2011, 美东)
黄种人的谱系和对汉族的认识 [复制链接]

along1191 along1191   黄种人在四万年前,与印欧从亚欧人种中分离出来,形成
了黄种人。黄种人在约两万多年前分离为北支N和南支O,北支后来迁移到北冰洋沿岸,
形成芬兰和涅涅茨等民族,也有一部分与棕种人混合,构成了北亚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成
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N的迁移人数稀少,没有形成强势,因此在母系以及语言上受
了棕种人较大的影响。
南支,分为上游支O3、中游支O2和沿海支01。早期沿海支向东南亚沿海扩散,与棕
种人发生了混合,形成了波利尼西亚等种族,后来的第二批沿海支再一次与这些混血混
合,形成了马来人种族,合称马来—波利尼西亚人,这是与棕种人的混合族群。而没有
与棕种人混血的就是一些台湾原住民了。这些属于早期的南岛语系。
随后中游O2向海洋扩散,基本覆盖了O1,这也...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14
大越史记全书
卷首 ◄ 大越史记全书
外纪卷之一 ► 外纪卷之二
按黄帝时建万国,以交趾界于西南,远在百粤之表。尧命羲氏宅南交,定南方交趾
之地。禹别九州,百粤为杨州域,交属焉。成周时,始称越裳。越之名肇于此云。
泾阳王
讳禄续,神农氏之后也。
壬戌元年初,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生帝宜。既而南巡至五岭,接得婺僊女,生王。
王圣智聪明,帝明奇之,欲使嗣位。王固让其兄,不敢奉命。帝明于是立帝宜为嗣,治
北北,封王为泾阳王,治南方,号赤鬼国。王娶洞庭君女,曰神龙,生貉龙君
周成王时,我越始骋于周〈未详第几世〉,称越裳氏,献白雉。周公曰:政令不施,君
子不臣其人。命作指南车,送还本国。
壬子九年〈东周君七年〉(公元前二四九年)。秦、楚、燕、赵、魏、韩、齐凡七国。
是岁周亡。
庚辰三十七年〈秦始皇吕政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秦併六国,称皇帝。时我
交趾慈廉人李翁仲,身长二丈三尺。少时往郷吧供力役,为长官所笞。遂入仕秦,至司
隷校尉。始皇得天下,使将兵守临洮,声振匈奴,及老归田里卒。始皇以为异,铸铜为
像,置咸阳司马门,腹中容数十人,濳...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52
15
我跟泰伯和玉皇大帝一个生日, 正月初九, 据说那年的正月初三是阳历2月8号, 呵呵.
y*****o
发帖数: 116
m******c
发帖数: 2248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eting (徐向前),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三哥靠谱不:中国士兵向印度军队要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26 14:00:06 2013, 美东)
这个貌似不是土星了
美国之音
07.26.2013
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PTI)7月25日报道说,自四月中印两军在“实控线
”拉达克发生对峙以来,中国军队7月20日再次试图越过位于列城东北部楚玛尔段的国
际边界,在遭遇印度军队后撤离。
报道指出,中国军队越过边界就遭到印度的边防警卫部队的对峙堵截。中国军队声称
他们是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指令,前往深入印度境内5公里远的泰伯地区拍照。
中国部队声称这是中国的领土。
在中国军队被堵截返回楚玛尔段国际边界中国境内的时候,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这
个时候,中国士兵的东西已经吃完,于是就要拦截他们的印度士兵给他们一些食物充饥
。可是,印度士兵并没有随身携带食物,就给了中国士兵一些果汁罐头。
在不久以前,楚玛尔段边界已发生了多起中国军队越境事件,其中包括6月17日中国军
队拆除了印方用...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论语注解的版本问题
发信人: cxc (天下), 信区: Thoughts
标 题: 钱穆<<论语新解>>(上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5 12:05:59 2007)
论语新解(上篇)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
,后
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
1949
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目录
上篇
一、学而篇第一
二、为政篇第二
三、八佾篇第三
四、里仁篇第四
五、公冶长篇第五
六、雍也篇第六
七、述而篇第七
八、泰伯篇第八
九、子罕篇第九
十、乡党篇第十
学而篇第一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
子乎?”
子曰:或说;子男子之通称。”或说:”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
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称子不
成辞则曰夫子。”《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称子仅一见。
x*****u
发帖数: 3419
1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析疑z
在《論語•泰伯篇》中有一句令人十分费解的话,那就是『子曰: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几多年来使人迷惑至
深,至今犹未能解惑。而这句话却又成了封建统治者推行愚民政策的绝妙借口。这究竟
是怎样一回事呢?难道说这
会是儒家的学说吗?不见得吧!绝对不可能,它与孔子的政治主张是如此的不一致,与
整部《论语》的精神是如此
的不合拍。那究竟为什么呢?我说问题就出在朱熹身上,由于朱熹不懂古文的结构,连
如何分段都不会,只要看
到“子曰”二字,就不由自主地习惯成自然地对原文作了分割,结果造成断章取义的错
误,再加上解释上的错误,因
而造成今天这种结局。今天我们要澄清这个问题,先要恢复整段全文的面貌,然后才能
作出符合逻辑的解释。整段
全文是这样的。『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们从这段全文的内容来
分析,发现这正是孔子与学生们谈论乐理,谈论音乐的作用与效果的记述。从记述中可
以看出,这正是《樂經》的
精华所在。所以才被孔子的学生记述在《论语》中的。这后二句话,正是表明了音乐所
能起到效果的述说。可惜的
是《乐经》已经失传,要不,拿来一对照,也就不会发生
L******e
发帖数: 651
2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圣 人 的 凡 人 一 面
孔子在后人的眼里是温文尔雅、雍容大度、谦和安详、诲人不倦的圣人形象;在他的学
生眼里也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其实他老人家还有俗人的一面却不为人所
知。从《论语》、《孔子家语》等典籍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圣人的凡人一面。
1. 耍滑头
鲁国上卿季氏的家臣阳虎(阳货)是孔子所鄙视的家伙。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想请孔
子出来为自己做事,召见孔子。孔子对“陪臣(阳虎)执命国”的僭越行为深恶痛绝,
当然是不愿意见的。阳虎便送给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按当时的礼节,地位高的人给地
位低的人送礼,受赠者不是当面接受的,就应该回拜。阳虎以此逼孔子回拜他。见吧,
很恶心,不见,又越礼。这当然难不倒圣人。他便刷了个滑头,打听到阳虎不在家时,
去拜访(“瞰亡往拜”)。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在半路上恰恰就给阳虎碰了个
正着,阳大人很生气,后果自然很严重,把孔老先生是一顿臭骂。《论语》中是这样记
载的。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其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651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圣 人 的 凡 人 一 面
孔子在后人的眼里是温文尔雅、雍容大度、谦和安详、诲人不倦的圣人形象;在他的学
生眼里也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其实他老人家还有俗人的一面却不为人所
知。从《论语》、《孔子家语》等典籍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圣人的凡人一面。
1. 耍滑头
鲁国上卿季氏的家臣阳虎(阳货)是孔子所鄙视的家伙。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想请孔
子出来为自己做事,召见孔子。孔子对“陪臣(阳虎)执命国”的僭越行为深恶痛绝,
当然是不愿意见的。阳虎便送给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按当时的礼节,地位高的人给地
位低的人送礼,受赠者不是当面接受的,就应该回拜。阳虎以此逼孔子回拜他。见吧,
很恶心,不见,又越礼。这当然难不倒圣人。他便刷了个滑头,打听到阳虎不在家时,
去拜访(“瞰亡往拜”)。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在半路上恰恰就给阳虎碰了个
正着,阳大人很生气,后果自然很严重,把孔老先生是一顿臭骂。《论语》中是这样记
载的。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其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 阅读全帖
e**5
发帖数: 645
22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314
秦晖先生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2012-1-11)、转载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2012-1-29)的一篇题为《〈论语〉如何成为经典?》的文章,我以为,是我连年来所
读到的研究《论语》、孔子以及儒家的一篇力作。
秦晖先生切入他的论题是从谈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开始的。顺便
,秦晖先生也提到了另一部书及其作者。秦晖先生说:“其实,最近走红的另一部关于
〈论语〉的畅销书,学术水平如何且不去说它(作为通俗读物也不宜苛求),单就这评
价观念就低俗得很,在尊孔的旗号下几乎把孔夫子描绘成了权势的‘看家狗’,要说糟
蹋孔夫子,真是莫此为甚了。幸有李零的书在,真还是可以给夫子挽回不少形象的。”
我以秦晖先生所言为然。
沿着秦晖先生的分析路径,我发现,自汉武帝以来,随着专制皇权的出场,专制皇权为
了使自己的垄断统治效益最大化,硬是使用强权鼓捣出了一个主义——儒家(汉武帝与
董仲舒联手硬是弄出了一个“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一
个领袖(...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长周末前灌水一篇
儒林里人物多有秀才身份。秀才是最低等的士,虽然非直接利益获得者,却已经脱离老
百姓地位。通过院试进了学,算是进可攻退可守,进可金马玉堂,退也大概可以养家糊
口。引范进丈人胡屠户在范进进学后说的,
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
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面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
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胡屠户自抬身份,不过倒老实明白道出秀才相公毕竟比普通百姓高端那么一些。秀才的
装扮,方巾襕衫也是流行,也颇为人艳羡模仿。最有趣的一节,是小无赖牛浦碰到资深
泼皮牛玉圃,认了本家,牛玉圃在酒楼上碰到一位旧识,衣冠俨然的体面人物。谁想到
故友之会被如此打断:
正说得稠密,忽见楼梯上又走上两个戴方巾的秀才来:前面一个穿一件茧绸直裰,胸前
油了一块;后面一个穿一件元色直裰,两个袖子破的晃晃荡荡的,走了上来。
这二位秀才形象真是生动如画,而后看到牛玉圃那位旧识居然是倡家;"丰家巷婊子家
堂柜的乌龟王义安",于是秀才们仗势欺人,扯掉方巾,打人兼勒索而去。体面戏子们
也喜欢穿士人衣...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6
24
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
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
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并非歧视女性,孔子也并非男尊女
卑的始作俑者。
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
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
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所以,全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讲述的是相处之道,大
概意思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
,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因为与他们过分接近了他们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
了就会怨恨。
很多人理解古文都会按照现代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又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断章
取义,这样是不对滴。譬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
为”字有两种读音,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这里的“为”是动词,句意为人如果不
修习自己的德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6
25
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
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
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并非歧视女性,孔子也并非男尊女
卑的始作俑者。
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
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
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所以,全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讲述的是相处之道,大
概意思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
,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因为与他们过分接近了他们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
了就会怨恨。
很多人理解古文都会按照现代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又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断章
取义,这样是不对滴。譬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
为”字有两种读音,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这里的“为”是动词,句意为人如果不
修习自己的德行,...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齐论语》长什么样?
http://ru.qq.com/a/20160901/022872_all.htm
文/徐建委
按:江西海昏侯墓出土有《论语》简,有《知道》篇,则其多半是消失一千八百年的《
齐论语》了。笔者数年前曾写过一篇小文,讨论的正是《齐论语》的模样,故翻出来凑
凑热闹。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
文献可见的《论语》传授始自西汉。《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
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
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当时有《齐论》、《鲁论》、《古论》三种传本,均见于
《汉书·艺文志》的记载。
终两汉之世,三种传本的《论语》都有流传,其情况何晏《论语集解序》所言最为详细
,也比较可靠。他引用刘向的说法,称《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其
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齐论》有《问王》、《知道》,多于《鲁论》
二篇”,《问王》篇实际即《问玉》篇也。汉景帝末年,又在孔子老宅发现了《古论语
》,有二十一篇,编次与《鲁》、《齐》不同,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
故有两《子张》篇。
我们今天所读乃是汉成帝的老师张禹以《鲁论语》为基...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7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论语新解(上篇)---钱穆
发信人: cxc (当代小儒), 信区: Art
标 题: 为了不至于夜长梦多,索性把论语新解(上篇)全贴上
发信站: 生命玄机 BBS (Wed Sep 15 21:04:28 2004),WWW信件
论语新解(上篇)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
,后
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
1949
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目录
上篇
一、学而篇第一
二、为政篇第二
三、八佾篇第三
四、里仁篇第四
五、公冶长篇第五
六、雍也篇第六
七、述而篇第七
八、泰伯篇第八
九、子罕篇第九
十、乡党篇第十
学而篇第一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
子乎?”
子曰:或说;子男子之通称。”或说:”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
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称子不
成辞则曰夫子。”《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
A*******s
发帖数: 8645
28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Re: 我的Y染色体类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juan (Da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我的Y染色体类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31 12:46:40 2009, 美东)
呵呵,我家谱上是长沙王吴芮,再上到夫差。据说天下吴姓大多是延陵季子的后代,夫
差的不多啊。咱们是大周的正朔,华夏嫡系,黄帝苗裔,鬼子棒子的肯定不是。
但是,我去无锡泰伯庙,还有韩国同宗在那里立碑呢,他们是中原过去的。棒子自己都
承认他们大部分是中国过去的,这个要问那些有学问的棒子。
至于日本应该一样的道理,而且作为一家之言,天皇还是夫差后人呢。这个wiki上,日
本人写的日文的都提到。吴佩孚(夫差后人)好像就考证他是当时日本天皇的叔叔之类
的,哈哈,估计是羞辱日本人。
夫差的太子流放到婺源,其余的儿子有从海上逃走的。这就是魏书倭国志里记载的,但
是这些不可靠。最可靠的是日本的松野姓就明确说明是夫差的后人。
所以,如果日韩有我们的基因那只能证明历史记载是正确的,鬼子棒子也属华夏。不过
这在感情上还需要时间接受。
j*******7
发帖数: 6300
2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中国古人所敬拜的皇天上帝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sdyzggr/htm/5.htm
第五章 中国古人所敬拜的皇天上帝
在我们进一步研究之前,必须首先认识中国人所认识的最初的上帝。当中国的祖先
在公元前2247年左右告别巴别塔,由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从西向东,迈进中国大地
时,我们发现当时的中华祖先所敬拜的,正是《圣经》中所说到的义人挪亚和他儿子闪
的上帝。传说中的“五帝”中最后二位分别是尧和舜。这二位先帝的一直以圣王的美名
而流传了下来。论到尧,孔子这样说:
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
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尧作为国君真伟大啊!崇高啊!只有天最大,唯独尧能效法天。
他的恩德广博无边,老百姓不知道怎样去称赞他。他的功业真崇高啊!他的礼仪制度也
太美好”《论语·泰伯第八》
《书经·舜典》中记载舜帝“肆类于上帝。”从这两则短短的描述之中,可以看出
尧和舜都是敬拜真神上帝的。在前一章我们提到中国上古社会所传习的圣人之道,也是
自尧舜开始。中国最古老的《书经》的第一篇就是《尧典篇》。
因此,我们似...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5074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儒 学 论 衡------陈 寒 鸣
(24)《论语•为政》。
(25)《史记•五帝本纪》。
(26)《论语•泰伯》。
(27)《论语•卫灵公》。
(28)李瑞智、黎华伦这二位“从政而资深”、且对东西文化均有相当了解的澳大利亚
人曾对之评曰:孔子很早就对法治和德治“作如此明确的阐述,以及贯穿中国历史的反
反复复的儒法之争,使人们深深意识到德治和法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联想当代人们对
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反思,可以提醒人们,它的所作所为靠的是一个德、法并重的政权
。”当然,这种认识,“今天在西方是难以理解的。”又说:中国重“德治”而使法家
失宠的事实“向中国人民显示,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制度,不是一架僵化的机器,而是一
个有生命的机体,这一机体的细节难以驾驭,这就表明它具有整体性和条理性,而这种
整体性和条理性是内涵的本能特性,非法律所能强制。”(详参李、黎二氏著《儒学的
复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9)《论语•颜渊》。
(30)《论语•季氏》。
(31)《论语•季氏》。
(32)《论语•学而》。
(33)《论语•
a*******g
发帖数: 867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选读:不知礼,无以立
【原文】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不识别言
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读解】
这一章是《论语》全篇的总结。孔门的学说最后落脚到命、礼、言三个支点上,说
到底,还是立身处世的学说。
关于“命”的问题,在《为政》篇里,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在《季氏》篇里,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其中第一畏便是“畏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孔子所说的命,按照我们的理解,既指宇宙的自然规律,也指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
规律,最后,还包括个人由于所处环境和时代趋势而造成的命运、归宿。所以他说“不
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没有自知之明,你怎么可以把握住自己呢
?话说回来,孔子自己不也是“五十而知天命”,到了半百之年,人生都走过了大半历
程才知道自己的归宿的吗?又何况我们这些人呢?
关于“礼”的问题,在《泰伯》篇里孔子已强调过“立于礼”。在《季氏》篇里教
儿子孔鲤时又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所以,其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认为个人立
身处世离不开礼。这里的礼,正如我们在
a*******g
发帖数: 867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找了一下,论语中讲到“信”的地方有很多:
学而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
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为政第二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公冶长第五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泰伯第八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
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罕第九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
先?”曰
a*****y
发帖数: 33185
33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104054_68247.html
提要:
拥有权势的君王,就好像一只凶猛的老虎,而老虎降服狗的原因,是老虎有爪子和牙齿
,同样,君王之所以有权力,在于牢牢把握“二柄”。如果老虎的爪子和牙齿都没有了
,它就是一只大猫,狗有了锋利的牙齿和爪子,那么老虎就被这只狗降服了。君王不掌
握“二柄”,他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臣子掌握了“二柄”的权力,那么君王就被
臣子架空了,乖乖听从臣子的话。这段话不禁让人想起希腊哲学家安底斯尼斯(
Antistheness)的一个寓言:“当兔子在百兽大会上高声疾呼平等的时候,狮子反驳说
——你有爪牙吗?”
打蛇打七寸,制其一点、控制全身——这些攻击性原理,原立足于攻击对象自身的弱点
。当政治找到了人性的弱点时,就有了驾驭人性的办法。尽管政治在某些时候是极为卑
劣和血腥的,但倘没有政治,人类的弱点足以导致人类的自我灭亡。
——题记
对权力问题,西方政治学界多有论述。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认为:权力是“一
个人或一些人在某一社会活动中,甚至是在不顾其他参与这种行动的人进行...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4
引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根茎,大厦建成需要地基一样,一种思想学说的建立,也需要有它的
理论基石,换言之,即是思想学说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从没有
提及他的理论基石——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语境习惯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论述,但他
的观点有着一以贯之的严密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梳理他的学说,找到他的思想认识起点
,探索这些基本原则的潜在内容,逐渐揭示和勾勒出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轮廓。
那些在《韩非子》书中不言自明的、没有去论证就直接用来佐证其他观点的道理,都可
以看做是为韩非子政治学说做铺垫的预设前提。而那些贯穿韩非子思想学说,构成其内
在逻辑的观点,就是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作为理论的基石抑或基本原则,一定是不言自明的,并且,这些基本原则综合在一起,
论述是周延的,相互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在这种严谨周延而又连贯一气的制约下,韩非
子的思想就能无比清晰、深刻地显示出来。
下面,我们就尝试着找到这些严谨而贯通的理论基石,然后将它复原出来。
永恒法则——有力者王(1)
http://...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4:18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1:45:13 2010, 美东)
引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根茎,大厦建成需要地基一样,一种思想学说的建立,也需要有它的
理论基石,换言之,即是思想学说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从没有
提及他的理论基石——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语境习惯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论述,但他
的观点有着一以贯之的严密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梳理他的学说,找到他的思想认识起点
,探索这些基本原则的潜在内容,逐渐揭示和勾勒出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轮...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4:18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1:45:13 2010, 美东)
引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根茎,大厦建成需要地基一样,一种思想学说的建立,也需要有它的
理论基石,换言之,即是思想学说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从没有
提及他的理论基石——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语境习惯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论述,但他
的观点有着一以贯之的严密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梳理他的学说,找到他的思想认识起点
,探索这些基本原则的潜在内容,逐渐揭示和勾勒出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轮...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9章 云门家风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切实的韩非子ZZ
切实的韩非子
韩非子的切实,在他的《八经》篇里,有着很集中的体现。如果说他的别的篇章,是豹
之一斑或数斑的放大,则此篇可称一个全豹的缩小。
“八经”,经者,经纬之经,有纲领性的八条:1,因情;2,主道;3,起乱;4,立道
;5,类柄;6,参言;7,听法;8,主威。
甘蔗一节一节的品尝,我们依次地看看韩非子是怎么谈的。

第一经“因情”,“凡治天下,必因人情”。这句话与孔子把“爱”作为治国的基础似
有相通之处,因为“爱”岂不也是“人情”之一种?问题在于,韩非子所说的“人情”
是什么,他要依据“人情”来治国,是何种“人情”?
“人情者,有好恶”。
却原来,韩非子只是要依照“人情”的这一特点来考虑治国平天下。既然人的情感是有
好恶的,也就是趋利避害的,那么我就针对这个,作为我的“治道”:人情所好、所愿
的,我就作为奖赏;人情所厌恶、所不愿的,我就作为惩罚。那么,国君只要执掌赏罚
的权柄,国家也就令行禁止、得以治理了。
这样“杀生之制”的权柄,国君不可轻视,而应当牢牢掌控在手,使自己时时处这一威
势的地位上,而且要处置得当,要不然,就会出现两种不利的情况:一是“废置无度”
,也就是处理不当,...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问:曾子是什么人?孔子的学生?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么?
表示怀疑。如果是坏蛋,为了掩盖其谎言,肯定不会说实话。如果是临死的时候真的明
白道理,认识真道,蒙恩得救,那么是有可能的。
d**********l
发帖数: 647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人行善得善,行恶得恶, 依照儒教的教导生活,真正做到仁义礼智信,自然可以上升
天道。
d**********l
发帖数: 647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信神,神是你的增上缘,帮助你进步,但是归根到底要靠你自己。
R*o
发帖数: 378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如果写在bible里你就不会怀疑了
bible写,老师总比学生强
你不怀疑吗,你当然也好为这句没头脑的话狡辩咯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个你电视多看点,基本是没错的
R*o
发帖数: 3781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这句话我很喜欢,说一个人再有才华,如果为了娇纵吝啬,那就不值得去交往了。一个
人真正有仁德,那就如基督徒说的,your personality radiates,不能知行合一的,用
一句“基督徒也是罪人”是难以搪塞过去的
J******s
发帖数: 7538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不骄纵的人其实不多!

,用
R*o
发帖数: 3781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恩,这个也是基督教的“人人有罪,该下地狱”的证据
J******s
发帖数: 7538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中间有逻辑跳跃,lol
为什么有罪就应该下地狱?
R*o
发帖数: 378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因为这是圣经里保罗说的
基督徒认为圣经全部是神默示的,所以我上次看到有基督徒把保罗的话引用的时候,直
接说这是神的话
保罗说没有一个义人
保罗说基督徒不必遵守犹太人的清规戒律
基督教就是“宽于待己,不信我的统统下地狱永刑”
J******s
发帖数: 7538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基督徒认为圣经是神默认的有什么证据麽?
还是完全来自信?
R*o
发帖数: 3781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就是一个信心“飞跃”,然后就全盘接受
基督徒的心路历程是,需要一个终极关怀的信仰和组织,然后听了传道,耶稣为了他死
在十字架上,好touching,女生在听的时候会哭出来哦
然后台上的传道人呼招,“今晚做个人生决定,从此是神的孩子了,请愿意接受主耶稣
为人生主宰的人走上台来”,你走上去了,就是“信耶稣”了
之后,你可以慢慢了解教会炮制好的圣经,就是按照他们说的路线读一些圣经章节,当
然都是比较好的话,慢慢你就相信圣经都是神的话了
以后你受洗了,真的信了,就怕下地狱了,那时候圣经里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你就全
部接受了,逻辑就是神是主宰,我是仆人,怎么敢过问神为什么这样杀人
我说旧约神嗜杀,godwithme就说我是人本思想,当然啦,如果耶和华真是神,那我们在
这干嘛都是瞎搞
首页 1 2 3 4 5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