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浙东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41.6℃!
昨天下午,杭州气温达到历史极值。杭州水泥路面最高温度达74.4℃。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被网友戏称为“奉命融化”的奉化,以43.5℃的高温依旧领跑全省。
“这次旱灾,可以说是历史罕见。”省防指办副主任宣伟丽说,7月1日至今,全省有19个县(市、区)高温日数破历史同期纪录,而面雨量不足70毫米,给浙江带来严峻挑战。
为切实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努力把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前天,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
而本轮高温究竟何时能结束?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近期,高温还是望不到边。
全省因旱受灾108万人
农作物受旱385万亩
昨天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截至8月8日,全省有86条小河流断流、170座小山塘干涸,有108万人受灾,385万亩农作物受旱。
全省各地已经积极开展各项防旱抗旱工作,目前投入抗旱人数已达135.5万人,抗旱设备13.7万台、泵站2.6万处、机电井7.4千眼、运水车7000辆,投入抗旱资金2.66亿元,抗旱浇灌958万亩。
浙东引水工程从7月26日开始应急引水。这使萧绍平原、虞北平原、余姚...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近日,关于离退休人员薪酬调整的话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退休养老古已有之,而不同历史时期,古代“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也有所不同:比如明代官员待遇较低,流行“裸退”;唐朝五品以上退休高官可以领取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可领全俸;宋朝对官员的待遇最为优厚,有功之臣和高官一律给予全俸,另有名目繁多的赏赐,为历朝之最。
陆游写过这么一首诗:
幸有湖边旧草堂,敢烦地主筑林塘。
漉残醅瓮葛巾湿,插遍野梅纱帽香。
风紧春寒哪可敌,身闲书漏不胜长。
浩歌陌上君无怪,世谱推原自楚狂。
诗后还有一句小注:“辛幼安每欲为予筑舍,予辞之,乃止。”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辛弃疾跟陆游是好朋友,他见陆游住的房子太简陋,于是想资助一笔钱,帮老朋友盖一所新房子,陆游谢绝了他的好意。
写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已经八十多岁,辛弃疾已经六十多岁,俩人都已经退休,闲着无事,经常在一块儿喝酒聊天。
通过闲聊,陆游得知辛弃疾帮朋友办了不少事,花了不少钱。比如说大哲学家朱熹有一学生,得了很严重的眼病,没钱医治,辛弃疾听说后,自告奋勇请来名医给他看病。再比如说一位名叫杜旃的朋友想在山中买地隐居,钱不够,请辛弃疾帮忙,辛弃疾为他买了地皮。还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代。”笔者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茂。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为他是蒙古淮王伯颜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颜察儿,即小伯颜之意。本文摘自2014年11月24日《绍兴晚报》,作者系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原题为《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图源:AFP/VCG)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代。”(2009年4月14日笔者采访韩福裕的记录)周恩来家庭族没有正式家谱,只有一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茔祭簿》。
该簿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其中记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绿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配司马氏,继施氏,俱一品夫人。”“敕命载:沂国公讳茂,嫡母孙氏,左丞相女,封太夫人,系延祐二年封。”
笔者据此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 阅读全帖
r*******s
发帖数: 30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墓里有什么?
baidu 过来的,会稽应该在河洛附近.
禹葬会稽,从历代的文献资料看,可能是不争的事实。但大禹葬于浙江绍兴会稽山,还
是豫西会稽山?至今仍是一个谜。
关于禹葬会稽的传说,史书有许多记载。《墨子·节葬下》云:“禹东教乎九夷
,道死,葬会稽山。”《史记·夏本纪》云:“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吕
氏春秋》、《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等都有禹葬会稽的记载。从历代史料和传
说情况看,会稽山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是位于浙江绍兴钱塘江畔,二是位于豫西河洛
地区。因此,大禹的真正埋葬之地也存在两种可能。
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市有大禹陵庙。该陵位于绍兴城东南6公里的会稽山麓,面临禹
池,背负稽山,左右青山环绕。墓地有大禹陵碑亭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亭内立一
石碑,上刻“大禹陵”三个字,为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千百年来,大禹陵一直是
浙东最负盛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相传,秦始皇就曾登上会稽山,并留有“上会稽,祭大
禹”的记载。李白、元稹、苏东坡、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到此凭吊这位治水英雄,
并留有不朽的诗篇。大禹陵左侧有禹庙,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供奉着
这位传奇圣人。
根据文献记载...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德宗时期,兵乱又启。李希烈、朱泚(经原兵变)、李怀光叛乱。这次叛乱和之前的安
史之乱使唐代元气不再恢复。
唐纪四十三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 建中二年(781年):六月,汾阳王郭子仪薨,年八十五。复通北
庭、安西,加李元忠北庭大都护。贬杨炎,罢政事。以李希烈等讨梁崇义。河东节度使
马燧等大破田悦于临洛,田悦退。平卢节度使李正己薨,子纳袭位,上不许。李希烈平
梁崇义于襄阳,崇义死,传首京师。范阳节度使朱滔讨李惟岳、杨炎贬崖州,道杀之。
李纳攻宋州、徐州,败走。
三年(782年):马燧破田悦于漳水,田悦退魏州,军势复振。朱滔败李惟岳,王武俊
设计执惟岳,缢杀之,传首京师。田悦暗与朱滔合。卢杞杖杀殿中侍御史郑詹,贬御史
大夫严郢费州刺史。朱滔、王武俊反,救田悦于魏州,马燧唐兵大败。朱滔欲联朱泚反
,上诏泚留长安。朱滔自称冀王,田悦魏王,王武俊赵王,李纳齐王,河北四镇皆反。
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
唐纪四十四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三 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欲反,命颜真卿诣许州慰希烈。以哥
舒曜、白志贞、李勉等讨希烈。王武俊与朱滔交恶。陆贽上疏言平乱之策,上不用。泾
原兵变,军士拥泾原节度使姚令言...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4493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三太子之死
朱慈焕崇祯六年(1633年)出生,后封永王。甲申之变时,年十二,仓皇出奔,流离颠
沛。在大顺军中与两个哥哥失散之后,与一位姓毛的将领逃到了河南,种了一年地。后
因为清政府清查“流贼”,姓毛的逃走,他只能一个人流浪。十三岁到凤阳,遇到一位
姓王的前明老给事中,细询根由,执手悲泣,乃留在王家,改姓“王”,名士元。年十
九时,王家突遭变故,慈焕再度流亡江湖。至一佛寺中削发为僧,偷生度日。 后又往
浙中,结识一个姓胡的余姚人,亦明官员后裔,后两人谈经论文后,胡颇钦佩他的才学
,劝他还俗,并将女儿嫁给她。从此朱慈焕以余姚王士元为名靠教私塾为生。
康熙四十四年,在宁波认识秀才张月怀,后来别人亦称他张老先生。 不久,发现张行
事不安分,便带家属居湖州长兴县。 后风声吃紧,宁波、镇海都“一步一步挨查”。
闻得事发,妻女六人,均上吊自尽,三子一孙,被捕收。朱慈焕躲避流亡。康熙四十七
年,官府逮捕康熙四十五年在大岚山起事的浙东和尚张念一,并从其口中得悉慈焕的行
踪。四月,在山东汶上县躲避两年多的朱慈焕被捕,押解京师受审。
康熙四十七年时,朱慈焕已达七十五岁高龄。并且组成了有一妻一妾,六子三女一个孙
子的大...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7
张爱萍晚年曝光:许世友和杨成武丑闻(图)
文章来源: 史海钩沉 于 2014-12-18 14:10: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7778 次)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中纪委打虎记”专题页面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张爱萍人生记
录》,其腰封标出:“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
说他:‘惹不起!’儿子评价父亲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作者张胜是张爱
萍次子,上世纪80年代曾任总参谋部作战部战役局局长,在上级决定擢升其为作战部副
部长兼战役局局长、战略研究室主任之际,离开军队走入民间下海。因此,这本书所记
录的,既是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也是老一代上将与新一代大校的对话。一般的将军传记
和回忆录,多是讲将帅如何同心,上下如何协力;张胜则侧重讲领导者在战役决策上的
分歧,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在《两代军人的对话》中有两个没有点名的反面角色,其一
涉及人品素质;其二则涉及诬陷犯罪,张爱萍直到晚年也不能原谅他。本文选自沈大民
读罢此书所撰写的文章《犹抱琵琶半遮面——<两...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2677
8
内容提要:本文观察明初勋贵的出身、籍贯和早期经历,考察洪武三年所封勋贵的人选
与序列,认为诸将与朱元璋的早期私人关系决定着勋贵的人选与地位。那些在朱元璋名
位不彰时即确立私属关系的将领,绝大多数为濠州红军早期成员,籍属濠泗地区,出身
“从军”而非“归附”,构成了作为勋贵主体核心的濠州从军者一派。不同于以往对于
明初勋贵集团分为“淮西”和“浙东”两派的观点,本文将整个勋贵集团分为濠州从军
、江北归附、渡江后归附等三个内外圈层,后两个圈层遭到了君主和濠州从军者的压制
与猜忌。本文按照这个认识框架审视洪武时期的历次杀戮勋贵事件,考察各派勋贵的命
运,认为历次杀戮事件皆非针对整个勋贵集团,而是或针对归附者,或针对洪武三年受
封的老一辈勋贵,或针对洪武中后期受封的新进勋贵。在任何一次杀戮事件中,濠州从
军者一派所受损失都是最少的,它从来没有成为君主专门打击的目标,而是一支与君主
彼此借重的势力。
关 键 词:明初 勋贵 濠州 从军 归附
明朝是由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军队独自建立的,未曾与其他势力结盟或妥协,“功
臣宿将”被长期视为一个遭君主肆意屠戮的整体阶层,内部分野不明显。20世纪中期,
吴晗勾...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1184
9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笔者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
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茂。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为
他是蒙古淮王伯颜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颜察儿,即小伯颜之意。本文摘自2014年
11月24日《绍兴晚报》,作者系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原题为《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图源:AFP/VCG)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2009年4月14日笔者采访韩福裕的记录)周恩来家庭族没有正式家谱,只有一
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茔祭簿》。
该簿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其中记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
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绿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配司马氏,继施氏,俱一品夫人。
”“敕命载:沂国公讳茂,嫡母孙氏,左丞相女,封太夫人,系延祐二年封。”
笔者据此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省
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认识朱熹,并不是因为他是宋代的头号“学术超男”、制定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教规之一
的猛人,更不是因为百科知识所介绍的“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
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的炫目光环所致,而是小时候被他的那
句素朴而隽永的诗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所迷倒,与朱自清的著名
闲适散文诗《春》正好相映成趣,印象深刻。
后来,因为搞点文字评论,又喜欢上了朱熹的《观书有感》,也就是朱熹以诗歌形式阐
述读书经验的(就像唐朝诗圣杜甫用诗歌作文学批评一样有才,中华文坛牛人多)著名
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
诗很有哲理,而且能用最赏心悦目、绚丽多彩的自然景物天光云影来表述,借助景物描
写来阐述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就如池塘里的水不断有活水流来才能清澈
如许一样。这诗美死了,正如当时的蓝天白云一样自然纯真、美仑美奂。不愧是大手笔
啊,难怪贵为“九五之尊”的朱元璋也想和他联宗,想自称其第10几代世孙什么的,果
然有一定道理,如果俺...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11
那823之前为什么要拿下浙东诸岛?而不是基于和823之后不拿下金门的同样理由,不拿
下浙东诸岛?
L*****s
发帖数: 6046
12
文章太长,我只摘了其中一部分。
王小东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张爱萍人
生记录》,其腰封标出:“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 ‘浑身是刺!’
邓小平说他:‘惹不起!’儿子评价父亲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笔者在万
圣书店看到这本书,一下子就被抓住了眼球。读过这本489 页的厚书,感到45元的书价
还是物有所值。
作者张胜是张爱萍次子,上世纪80年代曾任总参谋部作战部战役局局长,在上级决
定擢升其为作战部副部长兼战役局局长、战略研究室主任之际,离开军队走入民间下海
。因此,这本书所记录的,既是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也是老一代上将与新一代大校的对
话。一般的将军传记和回忆录,多是津津乐道“过五关,斩六将”,回避“走麦城”;
张胜则在新四军的败仗上大做文章。一般的将军传记和回忆录,多是讲将帅如何同心,
上下如何协力;张胜则侧重讲领导者在战役决策上的分歧,及其所造成的后果。但是,
如果用腰封背面的两句话“以独特的笔法展现历史,以全新的理念揭示人物”来衡量,
读者还不能感到十分满意。书中有些浓墨渲染的人物,竟然无名无姓;有些最让人感兴
趣...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59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搞了...博文《干儿子黄艺博》
博主删掉了此文,估计是马屁拍的太恶了,但cached还是可以找到,木哈哈哈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q=cache:vNBtukI0ODoJ:blog.sina.com.cn/s/blog_4a072a240100blnf.html+黄艺博
&cd=7&hl=en&ct=clnk&gl=us&source=www.google.com
精彩艺博

序一
我对自己说,艺博是我生命的缘,在我脑海里勾画过一千次的我喜欢的骄子
样子,
就是艺博的样子.
2008年8月25日,我在去浙东的火车上与坐在我对面的艺博少年相视一笑时,
我便被他的特殊的帅气、灵气、大气所吸引。
在此后的一周时间,我与艺博形影不离!
几天后,艺博的爸爸悄悄对我说说:这孩子是我求佛求来的.
(艺博的爸爸是我先生当年的小部下)...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4
如何看毛泽东时代
黎 阳 著
目 录
一、准战争年代
二、用民族利益衡量一切
三、冷战时期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四、毛泽东时代的序幕
五、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斗争方式
六、历史性分水岭
七、咬定青山不放松
八、最伟大的阳谋
九、高手过招
十、阳谋的副产品
十一、今天来自昨天
十二、驳对毛泽东的三大诽谤
十三、一场空前的民族危机
十四、毛泽东的旗帜永远飘扬
附录:
关于“亩产万斤”评价一下思闻和天父的材料
毛、刘大跃进前后言论对比录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
一、准战争年代
所谓“毛泽东时代”,是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毛泽东逝世的1976年这27年。
这27年是个“准战争年代”——从头至尾不是打仗就是准备打仗。主要包括:
(一)不流血的大战
1、冷战(1945~1990)——贯穿整个毛泽东时代(1949~1976)。
2、反封锁、禁运、颠覆、包围的“超限战”——贯穿整个毛泽东时代(1949~1976)。
(二)流血的小战(局部战争)
1、反台湾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沿海的封锁破坏(1949~),其高峰时段为1949~1955,
比较著名的有:
——舟山群岛之战(1949.8~1950.5...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51
15
这事根本和环保无关,镇海那边化工厂多了,PX的毒性也是非常小的一种化工品。这件
事情的本质在于村民对安置条件的要价。政府的规划是给村民几个集中安置点,户口应
该还是农村户口。而村民的要求是希望纳入新农村计划(这个计划是最近几年在浙东已
经开始。此政策的背景是浙东地区已经很少有人种田,大家都盼着土地被征用作工业开
发以获得补偿),具体政策大意是农村城镇化,土地全部收归国有,政府批量建造公寓
,每户农民分一套商品房,然后农村户口基本上也就转换为城市户口。显然对于原先规
划的集中安置的方案,新农村规划更吸引人。本来政府集中规划几个安置点也是不错的
,根本不会像村民们所说的“无法活下去”“我要生存”那么夸张,这种事情,我亲见
过多次,基本上就是政府和村民之间的利益博弈,村民大开口,但是政府也不能随意放
开政策,否则对于其他地区的农民就不公平,这和环保、生存、民主什么的可以说一点
关系都没有。
L*********2
发帖数: 10195
16
毛 泽 东、朱德、王稼祥关于新四军西进不宜过猛致刘shao奇、陈毅电
(1941年2月7日)
胡、陈:
日前中央军与日寇正在展开战斗,八路不宜南下,新四西进亦不宜过猛。
毛,朱、王
刘shao奇、陈毅关于抓紧时机在平汉路东、新黄河西建立根据地致彭雪枫等电
(1941年2月5日)
雪枫、子久(1):
一、在河南豫西及陕南建立根据地,也是你们及李先念的任务,必要时克诚(2
)再加上来,华北亦可能增兵来。但必须你们首先到新黄河以西去建立一根据地,为我
华中、华北部队打开一条西进出路。此着如成功,则为我在战略上之极大胜利,望勿等
闲忽视之。陕北部队将另有任务,不能出陕南。
二、望你们利用这次敌人向汤恩伯“扫荡”,向西发展,并寻一切可能令三四四
旅用新四军番号(即带新四军臂章)渡过新黄河,在平汉路以东,新黄河以西活动,建立
根据地。
三、如敌再“扫荡”大别山,四、五支队即移其主要发展方向到皖西,李先念部
向豫西、鄂西以至陕南发展,因此你们的目光应向着河南注视。
四、...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7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印刷术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僖宗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唐僖宗李儇(“儇”,拼音:xuān;862年-888年),唐朝第十八位皇帝(除去武则
天和殇帝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得年27岁,
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僖宗在咸通十四年(873年)由宦官拥立,时年十二岁,僖宗一共有五个年号:乾符(6
年)、广明(1年)、中和(4年)、光启(3年)、文德(1年)。在位期间政事全交给
宦官田令孜掌握,自己却肆无忌惮地游乐,喜欢斗鸡、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
、围棋。他对打马球十分迷恋,对身边的优伶石野猪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
应该中个状元。”[1]当时灾害连年,人民生活困苦,官员盘剥沉重。
乾符元年(874年),濮州王仙芝发动起兵。次年,黄巢也起兵于冤句(今山东曹县西
北),随后两军会合,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王仙芝失败后,农民军由黄巢率领,南下进
攻浙东,开山路700里入福建,克广州,回师北上,克潭州,下江陵,直进中原,并于
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黄巢军攻克洛阳,十二月,下潼关,占领长安,宰相卢携
自杀,田令孜率五百神策军带僖宗自长安西门的金光门逃亡入四川,召沙陀族人李克用
入援。李克用击败...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东北人眼里俄罗斯血统就不好看
浙东是哪里?宁波、温州or台州?

我们浙东也觉得白人眼睛很恐怖,叫凹眼,是骂人话。
d*******3
发帖数: 8598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uger (不会飞的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明初勋贵派系与朱元璋杀戮功臣- BY 边塞诗人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2 16:25:51 2015, 美东)
内容提要:本文观察明初勋贵的出身、籍贯和早期经历,考察洪武三年所封勋贵的人选
与序列,认为诸将与朱元璋的早期私人关系决定着勋贵的人选与地位。那些在朱元璋名
位不彰时即确立私属关系的将领,绝大多数为濠州红军早期成员,籍属濠泗地区,出身
“从军”而非“归附”,构成了作为勋贵主体核心的濠州从军者一派。不同于以往对于
明初勋贵集团分为“淮西”和“浙东”两派的观点,本文将整个勋贵集团分为濠州从军
、江北归附、渡江后归附等三个内外圈层,后两个圈层遭到了君主和濠州从军者的压制
与猜忌。本文按照这个认识框架审视洪武时期的历次杀戮勋贵事件,考察各派勋贵的命
运,认为历次杀戮事件皆非针对整个勋贵集团,而是或针对归附者,或针对洪武三年受
封的老一辈勋贵,或针对洪武中后期受封的新进勋贵。在任何一次杀戮事件中,濠州从
军者一派所受损失都是最少... 阅读全帖
j*****h
发帖数: 17
22
黎阳:如何看毛泽东时代 zt 送交者: eastwest 2015年08月30日03:55:46 于 [世界军
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黎阳:如何看毛泽东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周年
资本家喊的民主
发表于 2008-11-8 19:57:54
黎阳:如何看毛泽东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周年
作者:黎阳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如何看毛泽东时代
黎阳
2007.12.21.
一.准战争年代
二.用民族利益衡量一切
三.冷战时期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四.毛泽东时代的序幕——中国避免了第二个、第三个“外蒙古”
五.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斗争方式——“一边倒”
六.历史性分水岭——抗美援朝
七.咬定青山不放松——中苏分裂
八.最伟大的阳谋——中苏论战+援越抗美
九.高手过招
十.阳谋的副产品——猴与猪
十一.今天来自昨天
十二.驳对毛泽东的三大诽谤
十三.一场空前的民族危机
十四.毛泽东的旗帜永远飘扬
附录一.数学:关于“亩产万斤”评价一下思闻和天父的材料
附录二.毛泽东、刘少奇大跃进前后言论对比录
附录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
一.准战争年代...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425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少年屠呦呦
来源:青年报
下月,2015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瑞典举行。届时,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将与其
他两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少年时就读于宁波效实中学,后转入宁波中学。青年时,在北京大学医学院
药学系学习。屠呦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
)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和那个时代的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样,专业报
国,钻研耕耘,默默无闻。直到2011年,她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研究成就,获得拉
斯克奖,震惊世界。 我们想知道,青少年时代的屠呦呦是怎样一个人?在发现青蒿素
的过程中,她与同事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屠呦呦同时代的青年
科技工作者,又是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孜孜坚守?我们想知道,在全面推进科技兴国战略
的当下,在航空、交通等领域不断收获更新突破时,青年科技工作者,又在怎样坚守科
技报国梦想?
青年报记者 胥柳曼
A04-05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另两名科学家一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夜
之间名扬天下。这位“青蒿素之母”是否早在中学时代就崭露头角?日前,青年报记者
特地赶往宁波市,走访了屠呦呦的旧居...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audillo (而尔),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周恩来自曝神秘家世:有伊斯兰血统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7 12:27:32 2016, 美东)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笔者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
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茂。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为
他是蒙古淮王伯颜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颜察儿,即小伯颜之意。本文摘自2014年
11月24日《绍兴晚报》,作者系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原题为《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图源:AFP/VCG)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2009年4月14日笔者采访韩福裕的记录)周恩来家庭族没有正式家谱,只有一
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茔祭簿》。
该簿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其中记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
至...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爱萍披露许世友丑闻
http://hx.cnd.org/?p=126703
张爱萍:不是我要加入的党我可以走
2013年袁方在共识网发表文章《“天真的共产主义者”张爱萍》,文章中说,张爱萍性
格刚烈、锋芒毕露、坚持己见的个性,青年时代的张爱萍被视为是“共产党里的另类”
。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说他:“惹不起”。
而他本人的座右铭则是:“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如果说“性格即命运
”,那么像张爱萍这样特立独行的个性,也势必会被时代的潮流推上政治涛顶浪尖。
张爱萍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被批斗、囚禁达6年之久,左腿致残。文革的险
恶形势最能考验人的精神硬度。狱中的张爱萍打定主意:“如果党坚持错误,丢掉、背
弃自己的宗旨和信仰,那就不是我要加入的党,也不是我要革命的目的。我可以走!”
狱中的张爱萍再不写一个字的交代,再不写一个字的申辩和请求宽恕的文字,“我保持
自己做人的准则。”
后来张爱萍在回忆往事时对儿子说:“我从心里鄙视那些政治投机者,都是些无耻小人
!”“我最鄙视的就是这种两面的风派式人物!”在纪念刘少奇的座谈会上,张爱萍激
愤地发言:“有些人,在‘文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周秉宜:周恩来祖上有伊斯兰血统
注:之前在分子人类学论坛上看到有人发帖称测过周恩来近亲的DNA , 父系Y 为 E,即
和爱因斯坦、希特勒共享一个先祖。刚在网上看到有这篇文章,很有意思。
绍兴晚报:首席记者 周能兵
本报讯 周恩来家族迁浙始祖的墓葬地在现在的宁海县东岙村清溪寺山一带。本报去年
曾对此作过报道。前天和昨天,有关专家和学者相聚台州临海,召开“周恩来总理源流
研讨会”。周恩来侄女周秉宜专程来到台州临海,并公布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周恩来
始祖迁浙新考》。​
《周氏渊源考》《周氏破塘祖茔祭簿》中都没有提到周恩来迁浙始祖的墓葬地。许多研
究周恩来家世的书籍和资料索性写上“迷失”二字。去年3月,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向本
报记者独家透露了周恩来迁浙始祖墓葬之谜。去年6月22日、23日,她专程到宁波市宁
海县一市镇东岙村和桑洲镇踏看,并认为,周恩来始祖的墓葬应在现在的宁海县东岙村
清溪寺山一带。周恩来迁浙始祖周茂在元朝时为何能官至平章政事?他究竟为何来宁海
?从去年开始她已对此进行研究。
周秉宜今年已70岁,20年前开始潜心研究周恩来家世,成果颇丰,成为周恩来家族史研
究的权威专...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从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人民经历100多年的战争才最后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不论这个
政党有多大问题困难蜕变, 一味要求其下台而不学习中国工农革命的精髓都是坏了心
的与人民为敌的阶级敌人。
看看粟裕的历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2%9F%E8%A3%95
生平
早年生涯
家乡时期
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1913年,他入学私塾。
据粟裕回忆,这时他读过《三字经》、《百家姓》一类启蒙读物,还念过《中庸》,背
过《诗经》。[5]:4 1918年,会同县农村地区闹土匪,粟裕一家遂举家迁入会同县城,
粟裕由家乡私塾转入县城模范小学上学,后转入高等小学[3]:6。粟裕成绩一直不错,
但到高小读了两三年后,因父亲坚持让粟裕为家里管账,遂不能专心学业,而一次次留
级。[5]:5
大革命时期与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因不满驻守的北洋军阀军队,高小学生发起学潮,此事极大地影响了粟裕[3]:7
。1924年1月8日,粟裕离家出走,同年3月,进入常德二师附小学习[3]:9。1925年春,
考入位于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白云先生:被资本击沉的大明王朝
2017-12-12 09:52:12 来源:民族复兴网 作者:白云先生
点击:677 评论: 2(查看)
0
一、大明改制,伟大的总设计师明太祖朱元璋
在称帝之前,明太祖已经十分深刻的认识到,蒙元之所以这么快亡国,是因为它的
无政府统治,对资本的无约束状态。太祖感慨的说,蒙元亡于宽,等我坐天下,必以严
治国。
历朝历代的改制,都是如此,救前朝之弊,有所损益,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王朝的
一套制度。汉亡于豪强和士族门阀,于是隋唐以武抑文,以佛攻儒。隋唐亡于武装割据
和文化混乱。于是,宋朝在隋唐的基础上,抑制武官,并且又重新复兴儒家道统。
宋朝以文抑武,因为国弱,亡于兵祸。接下来的蒙元,矫枉过正,以军事同盟利益
共同体立国,并一度废除科举,解除了整个文官系统,汉人士大夫纷纷下岗失业,只好
写戏曲解闷。解除了整个文官系统,就意味着放弃农业税。税收乃立国之本,放弃了农
业税的话,蒙元靠什么养活国家机器呢?蒙古人脑洞清奇,居然想到任用色目人为官,
控制交通要道,设卡征税,完全以商业税来支撑整个国家。
蒙元的改制,让整个国家,处于彻底的无政府状态。因为免收农... 阅读全帖
o***o
发帖数: 11767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金华衢州那一带的
绍台温丽甬舟金衢,上八府在浙东。挨着我大胡建,蛮夷之地。
杭嘉湖,下三府在浙西。挨着江苏,人间天堂。
浙江,就是钱塘江,钱塘江东南叫浙东,钱塘江西北叫浙西。上八府下三府,上下的概
念,是因为古代地图是给皇帝治理国家用的,皇帝面南背北,地图自然是上南下北,跟
现在相反。
w********2
发帖数: 632
30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笔者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
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茂。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为
他是蒙古淮王伯颜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颜察儿,即小伯颜之意。本文摘自2014年
11月24日《绍兴晚报》,作者系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原题为《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图源:AFP/VCG)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2009年4月14日笔者采访韩福裕的记录)周恩来家庭族没有正式家谱,只有一
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茔祭簿》。
该簿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其中记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
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绿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配司马氏,继施氏,俱一品夫人。
”“敕命载:沂国公讳茂,嫡母孙氏,左丞相女,封太夫人,系延祐二年封。”
笔者据此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省
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元末遗民自焚殉国的多如牛毛
元末大乱,为元朝奋战到死、破家毁身的忠臣不少,大多都是进士出身的臣子。赵翼《
廿二史札记》便提出“元末殉难者多进士”,列举为元朝殉难的进士十六人,其中十人
是汉人。当然赵翼列举的太少,其实有史可查,自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兵乱到至
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朝灭亡,殉元的进士达四十二人。不过,遗民中虽然也有舒、
李祁、戴良这样中过进士、当过官的士人,但大部分却没有功名在身,或未做过官。如
著名元遗民汪克宽、梁寅、张宪等等,要么从未出仕,要么屡试不第,都只是声名很大
,但完全算不上元朝“既得利益阶层”。
没有名分和利益上的羁绊,那是否元遗民都是不知变通、学无所成的腐儒?当然不是,
他们可算是元末明初时最为精英的群体,大多出身于徽州新安学系、福建闽学、江西草
庐之学、浙东金华学等文脉绵长的学派。赵、汪克宽、华幼武、吴海等人都是著名理学
家,戴良与江南才子宋濂齐名,李祁是公认的元明之际湖湘第一诗人,张宪被誉为“磊
落肮脏,豪气坌涌”,梁寅因为博学多才、淹贯经史而被称为“梁五经”。
元遗民中还有一个特殊群体,虽然出仕明朝,甚至已经是股肱之臣,却在功成名就之后
...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我在台湾飞行
我在台湾飞行——*的这篇文章不错
开国中将韩练成之子韩竞向我介绍张祜先生时,我以为一定是位操着浓重闽粤口音
气力不加的老人。但与张老一通电话,传来的却是地道京腔底气十足的声音,记者以为
听错了,连问了两遍,那边以斩钉截铁的口气回答:“我就是张祜!”
1
我是地道的北京“坐地户”,出生在北京市东城区灯草胡同。我的原籍是河北省承
德市,祖上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为热河人(民国时曾设立热河省,省会就是现在的承德
市。热河一词来源于当时承德的温泉)。太祖父叫张翼廷,以制作木碗起家。所谓的木
碗就是以承德山上出产的一种特有的木头,此种木头,既硬而且纹理漂亮,将这种木头
伐下晾干,旋铣成木碗,内里镶上纯银皮刻上花卉图案即成。用这种碗有两大好处,一
是轻巧结实,摔到地下也不容易破裂,且盛热菜热汤也不烫手。二是银子可以验毒,如
果食物菜肴中被人投毒,银器的表面即会变黑,旧年代大户人家多用银质餐具也是此理
。那时我家的木碗专门供应宫内及高门显贵,当然价格也是很昂贵的,平头百姓是用不
起的。祖上也因此发家富甲一方,人送绰号“木碗张”。后来太祖父还做过知县府尹之
类的地方官,口碑颇佳。现在网上也有他的事迹。虽然... 阅读全帖
m******w
发帖数: 284
33
来自主题: BackHome版 - 乡下表姐的诗意田园新居!
前段时间回国,顺便给自己放假去乡间采采风,果然心情舒朗……
梅雨时节还未到,可浙东已是雨水不断,
天空阴沉沉的。
听说家乡的山谷里,格桑花盛开了,
趁雨停去看看。
看花回来,朋友说,去她表姐家坐坐。
于是,穿过了10多公里的竹林山路,
来到了一个小村。
表姐家,夫妻全是农民,早年在广东开过店,
现在附近工厂打临工,同时种一些庄稼。
小村大部分是新房,
可表姐家的庭院搞的特别干净。
和大部分农村人一样,浙东的农村新居,
一般是三层小楼,有庭院,有菜地。
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外墙,但整幢房子,
看上去还是很清爽的感觉,
特别是这个庭院花草,喜欢
房子前面还有一块自留地,种了水果蔬菜
宽大的草坪,看来这两夫妻有情调哦
房子左边,还有过道,
大块的水稻田,稍远处的竹林
夏晚,听取蛙声一片
这家男主人也很勤快,种了瓜果
这长着豆似的,不知道叫啥?
男主人说,是从山上挖来移植的
三楼露台,面对青山
楼主家乡的鲜花盛开了。
先去看看山谷的花。
穿过村庄,沿着土路进山
五月的山林,颜色很浓
山路两旁开满了小花
杨梅,20天后就可以采摘了。
不过,楼主小时侯,这个时候就开始偷摘了。
枇杷即将成熟,可小...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256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6 13:21:44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 阅读全帖
p********3
发帖数: 5750
35
来自主题: Minnesota版 - 李白静夜思 - 转载
诗歌依然停留在大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残害真心相爱的野鸳鸯,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局
限性和狭隘性。分析作
者生于和成长于中国毛浙东去世不久的历史事实,不难看出作者还深受毛浙东一夫一妻
的封建余毒的毒害,在
3p, 小三盛行的今天,呼吁作者用江哲民三个代表思想武装自己,顺应潮流,赞美宣扬
三p四p五p多p, 小三小四
小五小多,写出具有时代气稀有活力的诗。
wh
发帖数: 141625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院
团,占有当地最好的剧场,不愧是国剧,老大地位不可动摇。而互联网上投票最喜爱的
剧种,越剧居然一马当先,比还有大量观众群的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胜出很多,一北
一南倒也反映文化...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纽约之影
浙东浙西都是华北啊,or equivalent thereof

侬不明明在浙东嘛。。。
东北一年最好的时间,就是秋季。叶子红了的时候,真是好看。
l********k
发帖数: 14844
3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拍西瓜是不是中国人原创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 有介绍说西瓜在神
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是水多肉稀的瓜之意,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
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
,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
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
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
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过去,有人引
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郃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
“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
)……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近年报刊
上谈论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说。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
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院
团,占有当地最好的剧场,不愧是国剧,老大地位不可动摇。而互联网上投票最喜爱的
剧种,越剧居然一马当先,比还有大量观众群的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胜出很多,一北
一南倒也反映文化与传统的差异,生存条件也比其它剧种要强。
比较南北两大剧种很有意思。我好有一比,京剧像大家庭中大哥的角色,庄严又有威望
,对家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越剧像娇嘀嘀,婀娜柔弱的小妹妹,在家庭中只是锦上
添花。记得当红京剧女老生王佩瑜感叹:“京剧是男人的艺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
所有演员全是...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4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刘伯温为什么算不出自己的死期?
刘伯温,大名叫刘基,字伯温,像他这样的人物我们统称为“神人”。“神人”这俩字
很有讲究,他再怎么神,他是人,而不是真正的神。但是虽然是人,却需要在一定时候
把他神化。所以,我们在接触这些所谓“神人”事迹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围绕在他们
身边的传说。比方说“诸葛亮借东风”,好像诸葛亮真把东风借来,其实他只不过是知
晓天文,所以神人身上,除了神机妙算能预测以外,最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功是懂天文。
我们都知道,过去中国人对土地上的事很熟,农耕文明嘛,但是天上的事是很神秘的,
所以这些玄而又玄的事,往往跟神机妙算的人结合到一块儿。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
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
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
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
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
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院
团,占有当地最好的剧场,不愧是国剧,老大地位不可动摇。而互联网上投票最喜爱的
剧种,越剧居然一马当先,比还有大量观众群的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胜出很多,一北
一南倒也反映文化... 阅读全帖
q**c
发帖数: 179
4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21. 突变
水战之时,最重阵型,毕竟陆战若是陷入混战,阵型混乱者也能厮杀,可水战若是阵型
混乱,被挤作一团,你战船数量越大,反而越容易自相破坏。浙东联军水师被那两艘龟
船突入阵型后,在阵内横冲直撞,被击沉的船只倒是少数,可许多战船调转船头,从侧
面攻击他们,反而挡住了自家战友的航道,一时间乱作一团,从而形成了一个断层,在
前方的十余艘斗舰没了后继,被湖州水师的大船击沉了不少,剩下的调头撤回己方船队
,想要重整再战,可和己方的船队挤成了一团,行动不便之极。
后面赶来的湖州水师战船见状,展开阵型,火箭、油弹之类的雨点般射了过去,浙东联
军水师间距太近,无法躲闪,顿时烧成了一片。那战船之上,无论是船帆、缆绳,都是
易于着火的物件,虽然船上水手全力扑救,可对面的敌船又杀将过来,哪里来得及,不
过半盏茶功夫,最前面的十余艘战船已经变成了一艘艘火船。居中的旗舰,看到形势不
妙,赶紧一面鸣金,一面调转船头,准备侧退,偏生他们进军之时,乃是顺流而下,倒
是畅快的很,可撤退却是逆流而上,可就难多了,而且先前那横亘河面的浮桥烧的正旺
,先前通过时大伙儿鱼贯而行,次序井然,可现在那几条殿后的战船正挤在那个大口处
,动弹
a***s
发帖数: 1084
4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天下节度 27昱岭关上
浙东浙西两道地形十分复杂,苏州、杭州、越州、湖州为代表的浙北、浙东沿海主
要是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自春秋时便是吴、越两国的发祥地。而睦、
歙、衢三州所在的浙西南却是大片的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地,其户口财力加起来甚至
连杭州一州都不及,而昱岭关,便是这连绵不绝的山地中间的一处缺口,其地位于
杭州昌化以西七十里,西行百二十里便是歙州治所,而向南则可以攻打睦州的背后,
和杭州出发的军队两面夹击睦州。无论是吕方要攻取睦、歙、衢三州,还是那三州
之兵想要反攻杭州,都必须先夺取此处。自从吕方攻下杭州城后,杭州境内大部分
镇海军镇戍都弃甲归降,而昱岭关守军不但没有投降,反而投靠了睦、歙二州。陈
五统领的大军到达后,那两州守将一面将州中所剩不多的守兵派到昱岭关上来,一
面写信到越州,召回出援攻打武勇都的本州援兵,关上守将更是小心戒备,不敢露
出半点破绽来,只求能够坚持到州中精锐返回,再做打算。
这昱岭关虽然号称城关,可实际上并无城池,只有毕竟此地位处两浙腹心,数百年
来并无什么战乱,只是莫邪都兵至后,临时用木石建成的两座小寨,之间用一道石
墙连接起来罢了,山上又都是岩石,无法挖掘壕沟等障碍物,不
Z*****i
发帖数: 1888
4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陌上行 第十二章(01)明州
与中原地区动则数百上千年历史的古城名城相比,明州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唐玄宗
开元二十六年,设县千余年的鄮县被当时的中央政府重新划分为慈溪、翁山、奉化、鄮
县四县,增设明州以统辖之;“明州”的地名就此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当时明州的州
治设在鄮县。直到八十多年以后的唐穆宗长庆元年,州治才迁移到姚江与奉化江汇合而
成甬江的三江口新城,即现在的明州城。
唐朝时,明州是与扬州、泉州以及广州这些地方并驾齐驱的大海港。在每年的五六月间
,东南风大起,无数的海船满载着瓷器、茶叶、丝绸、成衣、书籍以及笔墨纸砚等文具
,从明州出发前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它们会在当地呆上差不多半年时间,一直要等
到每年的十一月十二月西北风肆虐的时候,才会装载着毛皮、药材、木料、粗铜、金银
和朝霞锦、朝霞绸、鱼牙绡甚至是奴婢人口等当地特产,披波跨海地重新回来。因为发
达的海外贸易,唐朝年间的明州是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名声之大,甚至通过异域海商
传播到了千万里之外。连罗马教廷都知道,在遍地都是黄金和宝石的东方,有几个无比
富饶的城市,一个是用黄金铸造的城市叫做“zaitun(刺桐)”,它属于一个叫“
Diamonds(唐)”...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129
45
在段四把秦家有关“三足乌遁匿”的天象变化写信送去上京的九天之后,商成写给他的
回信就送到他手上。
在信里,商成首先肯定了这种气候现象。他告诉段四,这不是无稽之谈,而是以十年至
十二年为周期的气候变化,在太阳黑子一一即俗谓的“日中有三足乌”一一活动的低谷
峰值期,大海中的洋流和风向都会变得与平时大不相同,东南季风会减弱,低纬度地区
一一既真腊以南地区一一甚至会刮起西北风,太平洋的赤道洋流甚至可能由东西向变为
西东向。气候的变化肯定会影响到东倭方略的实施,因此,在段四决定出发日期时,一
定要注意多听取象秦家父子他们这样常年在海上活动的人的意见,假如他们觉得时机不
成熟,或者没有把握,那么明州方向的军事行动也可以暂缓执行。
段四接到信之后很谨慎。他不能不慎重。自家知道自家事,听命令提刀子上阵拼命他是
一把好手,可要说到带兵作战,他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偏偏这玩意又不是有心气
有心劲就一定能立竿见影的事,要是眼珠子一红就挥手领着底下人抄了家什上去,他死
不死的无所谓,可只要这一仗打输了战败了,丢的就是督帅的脸面!
他前脚才接到商成的回信,后脚方确和秦家父子以及几位船家就一同过来禀告他,这两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4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六节 鲁王
“是个很好的少年后生……”一提起邓名,张煌言脸上就露出了微笑,对鲁王朱以海
说起他与邓名在南京城下相处的那段经历。滔滔不绝地说了半个时辰,张煌言才突然醒
悟过来,对朱以海笑道:“微臣说得有点多了。”
“不,很好,寡人喜欢听。”刚才张煌言讲到邓名与郎廷佐等人的交易时,朱以海
先是啼笑皆非,后来也开怀大笑:“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后生。啊,还是少年好啊,真
是金子一般的年岁。”
见朱以海听得津津有味,张煌言就又讲了一些邓名的趣事,他告诉朱以海这个年轻
人落落大方,谈吐风趣,再加上他的勇敢,简直就是个完美的臣子。
“听你叙述这个后生,让寡人想起你年轻时的样子。”朱以海感慨万千。
十几年前鲁王和张煌言转战江浙,战局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危急,明军屡战屡败,部
众星散。在这样的局面下,士兵们对前景悲观绝望,开小差或是投降清军的事情层出不
穷,就是朱以海都几次想投水自尽,只有张举人始终未曾灰心。形势最险恶的时候,朱
以海身边只剩下张煌言一人,张举人就亲自充任船工,驾着一条小船保护朱以海逃亡。
两人在海上漂流了几天几夜,才找到机会登陆靠岸,寻找饮水。浙东明军一次次战败,
张...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47
刚听说顺治要投降,吴越望就忍不住呵呵地发笑。两年前在万县他披上了重甲,跟
着蜀王世子迎战叛贼谭诣的大军时,可不敢想会有这么一天——就是蜀王世子!尽管周
队长因为私心非要把少蜀王说成是三太子,但大家还是在目光如炬的李队长的带领下发
现了少蜀王的真实身份;除了周队长以外,赵千户也因为某些原因好多次想要混淆话题
——吴越望很尊敬赵千户和周队长,也能理解他们的难处,不过断然不会因为对他们的
敬意而对提督的秘而不宣的身世产生误解。
天子弃国,社稷将倾,连谭文老侯爷都死在叛徒的手中,这两年来随着见识的增长
,吴越望也越想越感到后怕,好像少蜀王横空出世的那一刻以前,这大明的基业、汉人
的江山已经到了最后一刻。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建虏的酋长就投降乞命,虽然吴越望作
为心腹军官,曾听邓名反复说过这一仗只是逆转而不是结束,会很重要但绝不可能就此
终结战争,但吴越望依旧感到自己好像就在做梦一般。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李队长不
在这里,没有能够亲眼看到鞑子皇帝出降的这一幕。嗯,还有赵千户,虽然他不是川军
而是西贼,但除了提督以外,吴越望对赵千户的敬佩仅次于李队长,好像比周队长还要
高那么一点点。
...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4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四十四节 条约(下)
得知梁化凤不但拒绝出兵援助,反倒还在呼吁朝廷招安靖难军后,赵国祚断绝了最
后的希望,再次派人去请张韬张领事来总督衙门议事,而且让人带去口信,称他已经愿
意答应明军提出的所有要求。
张韬得知后就带着几个四川的银行老板一起来见赵国祚。见到浙江总督后,于佑明
表示他也是浙江人,不会坑家乡的,只要赵总督在准备好的协议上签字,那么鸟铳立刻
就会起运,等这些装备到了绿营手中后,赵总督也就有了招安庄允城的底气了。
这些日子,四川人还在杭州散布谣言,称舟山军有重返大陆的意图——张煌言确实
想重返浙东,不过张煌言并不打算诉诸武力,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川军即将和赵国祚达成
协议。等赵国祚把禁海区都割让给四川的银行家后,张煌言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带着逃去
舟山的百姓重返浙江大陆了。
有了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土地,经营上几年,再向四川购买一些步枪,张煌言就有把
握不被赵国祚再次赶下海,因此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动武。张煌言甚至让部下收敛,短期
内不要去打扰已经是惊弓之鸟的赵国祚,以促使浙江总督早日下定决心签署协议。
摆在赵国祚的眼前的协议为期两年,从签署之日开始,浙江的官兵就不能进入沿海...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4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五十节 动向〔上)
浙江的领事和舟山的使者一起到达,向邓名报告镇海已经回到明军手中,张煌言正
忙着把大批浙东军从舟山搬迁回镇海,与他们一起重返大陆的还有郑袭、郑瓒、甘辉的
部分手下。与此同时,张煌言还想请邓名出面和郑经谈判,把鲁王还给浙东军。
这一世朱以海尚在,张煌言不断向鲁王汇报好消息,本来和文安之一样郁郁而终的
朱以海也撑了下来。不久前张煌言更多次派出使者,告诉鲁王镇海即将回到明军手中,
他马上就有机会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了。不过郑经和他父亲一样怀疑张煌言想另立天子
,所以迟疑着不肯交还鲁王,现在张煌言收留了郑袭一伙儿,和郑经的关系非常糟糕,
所以就希望邓名出面来劝郑经放人。
“国姓爷若在,肯定是不会放鲁王去镇海的,”虽然郑经已经用朱经自称,不过除
了他的部下外,所有人都依旧视“国姓爷”为郑成功的特定称呼,由于郑家的内讧,在
邓名身边青云直上的穆谭对邓名的忠诚隐隐已经超过了对郑经的:“国姓爷想拥戴提督
为皇上……”见邓名眉头皱了一下,穆谭不再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不过现在延平
王(永历已经正式承认郑经继承延平郡王王位和讨虏大将军官衔。)担心的恐怕就是张
尚书立鲁王为天子后,鲁王会...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5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正文 第六十二节 蠢动(上)
南京。
自从六年前清军在川北惨败后,江南督抚的日子就过得越来越舒心。这几年下来,
蒋国柱的白发不但一点没有增多,而且还愈发地红光满面起来,他觉得再在两江总督这
个位置上为国效劳个十年不成问题;现在最困扰蒋国柱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儿子
能够顺利接班——本来蒋国柱还盼着在邓名统一天下的行动中立下大功,来确保自己的
子孙富贵,但因为邓名迟迟不肯在国内大打出手,所以这个愿望也无法实现。除此以外
,江西的张朝依旧是蒋国柱的一块心病,后者和他一样因为官兵的惨败而延年益寿,现
在依旧割据江西,让蒋国柱的两江总督还是有名无实。
因为邓名去远征海外了,所以蒋国柱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把老战友梁化凤找来商
议——现在梁提督不但依旧是两江部队的总司令,也和周培公一样成了蒋国柱的儿女亲
家。
“邓相这次去南洋,没有个一年半载恐怕是回不来吧?”蒋国柱根本没有和梁化凤
讨论之前北京那场军事冒险的兴趣,康熙皇帝早在出兵之前就已经输了,战争开始前半
个月,各种关于清廷出兵的内幕消息就在交易所里到处流传。康熙的朝廷买了四川大批
的债券,高官、大将在成都都有存款和地产。连满洲太君都有不少...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