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清军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e
发帖数: 15912
1
新闻来源: 留园网--史海钩沉 于 2016-04-16
义和团运动是发生于1900年清朝末期,清朝甲午战败后,在西方列强划分在华势力范围
、华北农村频繁发生教案、天灾频仍及宫廷权力争斗激化的情况下,由黄河北岸山东直
隶农民首先发起的武装冲突。1900年春季直隶,为了反对教士对于传统信仰的侵犯与对
于司法的干预,成千上万习练义和拳并号称“义和团”的农民动用私刑处死了大量中国
基督宗教信徒与西方人士,并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北京清朝中央政
府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最终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本文摘自2014年10月14日世界华人周刊,作者佚名。
百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的15件不为人知的事件:
第一,八国联军侵华祸起义和团之乱。义和拳民焚烧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华人
基督徒和家人,扒铁路。慈禧想利用义和拳打洋人,义和拳顺势打出“扶清灭洋”的旗
号。慈禧为何要打击洋人,除了对列强瓜分中国不满外,更多是不满列强同情维新派,
协助康、梁逃离中国,而慈禧欲废黜光绪帝遭各国反对,令她怀恨在心。
第二,在慈禧的支持下,清军跟着义和团杀外国人杀红了眼。外国列强多次...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2
来自主题: SanDiego版 - 李秀成:天国兴亡的见证人
宾长初
李秀成(1823~1864年),原名以文,出生于广西藤县的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曾
随舅父读过三年书,成年后“孤寒无食”,依靠“种地耕山,帮工就食”,过着清贫的
生活。
效命疆场
1851年9月,太平军路过藤县,李秀成同家人一道参加了太平军,成为一名普通的
“圣兵”。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杨秀清亲自提拔他为右四军帅,把守太平
门外新营。不久,又升为后四监军,把守仪凤门外高桥。同年10月,李秀成随石达开赴
安庆抚民,“巡查民务,又兼带兵,修营作寨,无不尽心”。1854年春,春官正丞相胡
以晃克庐州,李秀成奉调协守,以功被提拔为殿右二十指挥。1856年初,升任地官副丞
相,奉调随燕王秦日纲救援镇江。李秀成出奇兵,带三千人乘黑夜越过汤头岔河包抄清
军侧后,与陈玉成、吴如孝内外夹攻,重创清军,解除了镇江之围。太平军乘胜渡江至
瓜洲,连破清营一百二十余座,占领扬州。6月,又配合石达开等踏破清军苦心经营了
三年多的江南大营。因功升为地官正丞相。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北王被杀。经历了变乱的洪秀全,已经“不肯
信外臣”,而“专信同姓”。当诸将推举翼王石达开提理政务时,...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 正文 第四十一节 占卜
“如果我们撤退数里,岂不是会被李国英看出破绽?”现在邓名有种感觉,就是袁宗第
似乎对李国英防守的城市有种畏难感。
“末将有一计。我们可以假装营地失火,然后再撤。失火后撤是完全正常的对策,
鞑子应该不会起疑,若是李国英心虚,就一定会借此机会撤兵。我们尾随追击,一定要
击溃他们,将甘陕绿营的主力消灭,这样以后就没有北顾之忧了。”袁宗第沉思了一下
:“若是李国英率前军先退,我们击溃鞑子就会容易很多,不过李国英多半会亲自断后
,就是追击的时候我们也要小心。”
邓名对李国英并没有什么了解,对他前世的这段历史更是一无所知。在邓名先前那
个世界的历史上,正是李国英最终消灭了夔东明军——在清军组织的四面围剿中,李来
亨、刘体纯先后击溃了其它方向的清军主力,只剩下川军一路;李国英亲自带领少量兵
马坚守刚刚夺取的巫山县,对抗夔东军主力。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等人率领大军围
城,轮番攻打都拿他无可奈何;李国英借此耗尽了夔东军的粮草、休养生息的时间以及
大量的兵力;其它方向上的清军也借此机会重振旗鼓,并趁着夔东军主力被李国英吸引
再次步步紧逼,导致了夔东明军的彻底失败。
到了重庆城下后...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4
明军从成都向叙州集结的速度并不快,主要还是因为顾虑到生产问题。现在成都的
农民很多人拥有二十亩的土地,他们辛苦种植了这么大片的耕地,如果让他们在这个时
候离开恐怕会有很大的损失。就是组织人手替应征的人收割也是需要成本的,而成都方
面又不太愿意付出这种成本,邓名也要权衡付出大量的工资是不是值得。
叙州这里稍微好一些,今年移民到这里的同秀才们因为错过了农时,很多人都是给
盐商打工,这些人很容易征召,只要付军饷就可以。但是又会有损盐业的发展,因此邓
名同样要考虑过早动员给政府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再者,叙州的移民数量相对有限,
无法一下子动员出那么多的兵力来。
至于成都的手工业者,虽然他们同样参加了军训,但如果还有其他的选择,邓名也
不太愿意把他们招入军队。战争是要计算成本的,因为成都极端缺乏人力,所以人力成
本对邓名来说是很高的,以致影响到了他的战略决心。
直到六月底,集中到叙州的除了常备军的两千步兵和三百骑兵,还有四千多征召兵
,至于辅兵,只集中了五千人而已。水手倒是聚拢了一部分,毕竟重庆那边的水师对航
运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且根据侦查报告,李国英已经把嘉陵江...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5
七月六日凌晨,万县。
三十六个时辰之前,嘉陵江的清军水师解开锁在江口的铁链,开始驶入长江。近四
十个时辰之后,靖国公袁宗第对清军的攻势依旧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船只带回的报告
就是清军水师大举出动;而袁宗第的斥候送回的头几批情报也是同样的模糊不清,只知
道忠县的清军实力突然大大增强,然后就发现有清军水师开始在忠县停靠,并卸下货物
——这进一步加强了袁宗第初始的判断,那就是清军全力补充忠县。
“难道李国英想一口气给忠县运进半年的粮吗?”这种大规模动员的耗费极大,如
果李国英只是为了补充忠县,那袁宗第觉得就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何李国英会如此重
视忠县了:“难道李国英想在忠县驻扎一支水师?他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吧?”
另外一个合理的解释似乎就是李国英想以忠县为基地,发起对万县的攻击,但袁宗
第也迅速排除了这个可能。由于邓名的粮食源源不断地涌入万县,袁宗第手下每个士兵
的粮耗虽然还是没有成都那么丰富,但也持续提高,现在一个辅兵的粮食配额已经是每
年八石,差不多是大宁时袁宗第麾下战兵的两倍。
手下都能吃饱喝足,袁宗第也就能让辅兵从事高强度劳作,这一年来除了没怎...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四十二节 艰苦(下)
苦战中的清军听到胡将军的呼喊后,精神都为之一振,胡文科生怕自己的嗓门不够大,
急忙让身边的亲兵们跟着一起呼喊,激励士兵们坚持下去,胜利就在眼前了。
“袁贼败了!”
“袁贼跑了!”
胡文科卫士们的嗓门和他们的将军一样好,很快中央和两翼的清军就都知道张勇已经赶
来增援了。
一些士兵甚至自发地再次嚷嚷起来:“活捉袁贼啊,赏银一百两。”
听到这些喊声后,袁宗第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就在刚才他还可以进行集结和后撤,
但一转眼这个机会就失去了。袁宗第没有分身的本事,也没有时间在战线上的每一处出
现,亲自指挥每一个士兵后退集结。现在清军虽然乱喊乱叫,但明军依旧在步步进逼,
士兵就算心里怀疑,也顶多是将信将疑,要是袁宗第派传令兵通知各处后退的话,那士
兵们立刻就会相信明军已经战败,张勇的大军到了他们的身后。
位于通讯不便的丘陵和丛林地形中,别说是手下这些新兵,就是袁宗第最精锐的部队也
难说会有什么反应。
“停止后退!”袁宗第当机立断,命令身边的卫士也不要歇着了,尽数压前督战:“把
胡文科先宰了再说!”
“太大意了。”把身边的卫士几乎尽数派上前后,袁宗第悔恨不已地叹息道,他终于意
识到自己过于轻敌。正是...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7
李国英正在指挥军队从万县撤退。
负责交通线的孙思克早早返回重庆,但是他很快就把交通线上李国英的安排部署搅
和得一团糟,要是李国英出了问题,孙思克也没法撇清责任。就算有太皇太后和皇家的
恩宠,孙思克不至于被正x法,那他的前途也堪忧,至少和孙思克想借助军功往上爬的
初衷不相符合。
“跟上贼人,一定不能让贼人在岸上站稳脚跟。”孙思克再次下令全军跟踪明军。
汉八旗入关后十八年来一直从事监军工作,目前的成员大都是新一代打算来军中立功的
。孙思克的命令一下,八旗兵无不叫苦连天,一天一夜几十里山路往返跑个不停,旗兵
大爷们哪吃过这么大亏?在叫苦声中,也有不少对邓名的谩骂,高呼着要邓名来和自己
决一死战,好像邓名能听见似的。
幸好绿营还比较容易驱使一些,因为四川多山,从山西绿营中抽调的人都是善于山
地作战的精锐,虽然绿营同样对胡乱指挥的孙思克心存不满,不过他们可惹不起八旗兵
,只好不甘心地重新上路。
现在孙思克和周围的卫兵一商议,觉得还是李国英的办法最好,川陕总督的看法就
是各部互相掩护后退,彼此间的距离不大,但是要保持通讯联络。若是明军敢于登陆,
最靠近明军的...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五十二节 登陆(上)
李国英正在指挥军队从万县撤退。
负责交通线的孙思克早早返回重庆,但是他很快就把交通线上李国英的安排部署搅和得
一团糟,要是李国英出了问题,孙思克也没法撇清责任。就算有太皇太后和皇家的恩宠
,孙思克不至于被正x法,那他的前途也堪忧,至少和孙思克想借助军功往上爬的初衷
不相符合。
“跟上贼人,一定不能让贼人在岸上站稳脚跟。”孙思克再次下令全军跟踪明军。汉八
旗入关后十八年来一直从事监军工作,目前的成员大都是新一代打算来军中立功的。孙
思克的命令一下,八旗兵无不叫苦连天,一天一夜几十里山路往返跑个不停,旗兵大爷
们哪吃过这么大亏?在叫苦声中,也有不少对邓名的谩骂,高呼着要邓名来和自己决一
死战,好像邓名能听见似的。
幸好绿营还比较容易驱使一些,因为四川多山,从山西绿营中抽调的人都是善于山地作
战的精锐,虽然绿营同样对胡乱指挥的孙思克心存不满,不过他们可惹不起八旗兵,只
好不甘心地重新上路。
现在孙思克和周围的卫兵一商议,觉得还是李国英的办法最好,川陕总督的看法就是各
部互相掩护后退,彼此间的距离不大,但是要保持通讯联络。若是明军敢于登陆,最靠
近明军的部队就地防御,或是对刚刚登陆还没有站稳脚...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二十九节 搏斗(下)
不知道已经倒了几锅沥青下去了,清军军官又投掷了几次火把。他再次走到一个垛口旁
。越来越多的云梯搭上了墙沿,明军的流矢也还在一刻不停地向着城墙上飞来。
不时有人中箭,很多辅兵显得惶恐不安,抱着石头走上前时不停地左顾右盼,生怕
会有一支火箭突然从天而降,将其击中。但也有少数人被鲜血和呐喊声刺激得发狂,不
顾一切地攻击试图登上城墙的明军士兵。清军的新兵缺乏经验,他们往往在离开墙垛的
掩护后不立刻攻击,而是花费太多的时间寻找目标,结果反倒被城下的明军射手击中。
军官没有时间纠正那些无甲兵的失误,他们缺少防护,所以这种错误也更致命,可
能会导致他们一下子就失去生命。军官知道,只有极少数表现出勇敢精神的无甲兵能够
活到战后。不过只要他们能够活下来就会得到嘉奖,会被军官看重,补充进军官的部队
,而士兵通过战争获得的经验也能让他们在下一次战争中更容易幸存。
但现在,这些士兵不过是炮灰而已。川陕总督一直没有向这里派来援兵,所以当务
之急就是全力阻止明军登上城墙。军官在垛口处扫了一眼,左右各有一架云梯探出了城
墙的顶端,而且都在剧烈地晃动着,说明攀爬的明军已经距离城头很近了。
...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1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正文 第三十八节 买卖(上)
一晃就过去了两个多月,长江中下游不断传回来消息,从十月下旬开始,迁移的东
部百姓不断通过夔门进入四川。这次搬迁的规模极为庞大,明军从未有过这种大规模迁
徙人口的经验,在迁徙的路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多亏了李星汉、任堂他们几个人初生
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干。明军将这些愿意来四川的百姓视为未来的同伴而不是奴隶,对
沿途的伙食和住宿安排极为重视。邓名同样没有一次性搬迁过这么多的人口,所以只能
让军队自己看着办。只要记得把出现的问题、临时想出来的对策以及效果都认真记录下
来就可以。
这段期间,邓名一直在编写新的学生教材。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基础教育除了语文
就是代数、几何和逻辑。以前邓名曾经编了一些,这次趁着有时间,每天再努力回忆一
些过去读过、看过的知识。
八月底的时候,军队把几个英国人从崇明岛送过来。这几个人都是来东方的冒险家
,虽然自称是商人,但邓名觉得他们其实就是铤而走险的流氓。这个时代的英语和邓名
学过的有不小的区别,只会一点皮毛的邓名完全没有和这几个英国人用外语交流的能力
,不过这并不妨碍邓名把他记忆中的代数公式、逻辑三段论以及阿拉伯数字通通称为翻
译作品。邓名对...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11
永昌元年三月二十九日,得知吴三桂以陈妾被掠为理由,第一次背叛大顺,回师袭
取山海关后,李自成命令唐通带领和他一起投降的居庸关兵马,并四万白银的犒劳,以
及吴三桂父亲的手书赶赴山海关,从而引出了巩焴叙述的第二次投降。
吴三桂把山海关移交给唐通后,和李自成派去的使者一起向北京进发。在第二次投
降后,吴三桂在永平等地张贴安民告示,宣布他是“帅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
尔民不必惊恐”。邓名听到此处,才明白自己把吴三桂的两次投降混为一谈,以陈圆圆
为理由的叛变,原来是发生在第二次投降之前。
“当看到吴贼交出山海关,沿途张贴榜文后,使者以为大事以定,见距离北京已经
不远,就急忙回北京向皇上报喜。使者四月三日夜,在吴三桂扎营沙河后离开他的营地
,回到北京已经是四月四日早上。当时老夫亦在其侧,皇上闻报后重赏了使者,以为山
海之事已经完全稳妥了。”巩焴虽然没有明说,但邓名已经听得出来,这个时候大顺君
臣对吴三桂的轻视已经达到了顶点,自认为已经消除了吴三桂所有的忧虑,而且只要陈
圆圆在手,就可以迫使他来投降——因为这时李自成集团的人认定吴三桂是一个胸无大
志,而且贪图女色到极点...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12
第二天,邓名又把几位山东人找来详细询问于七的情况。
于七在山东经营了十余年,实力确实是相当可观,在山寨里存储了大量的粮食和火
药,而且还有不少武器。这些江湖好汉虽然战斗力不能和正规军相比,但比普通百姓还
是要强很多,所以并没有被清军一举击溃。
不过通过询问邓名也确认了一点,于七千真万确是被逼反的,事先并没有进行过广
泛的串联和组织。起义一开始就是各自为战,很多造反者若不是因为战败,也不会去和
于七会师;而且清廷在山东厉行禁海令后,于七并没有暗中阻扰、破坏,或是收留过大
批渔民,更没有尝试与舟山走私,因此于七在沿海地区并没有什么情报来源和势力。
一度席卷大半个山东的起义现在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各路起义军被进入山东的清军
各个击破,现在大都和于七一样躲藏在山寨里。虽然清军的主力正在往南移动,不过元
气大伤的义军还是不敢从山寨里出来。因为交通要道和府县全数掌握在清廷的手里,义
军彼此之间无法联络协同,反倒是清廷的部队可以快速增援。
得知邓名在考虑登陆山东后,高云轩等人当然都非常欢迎,他们表示只要无敌的川
军进入山东,击败满清的中央部队,义军就可以再次趁势...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3
我为什么反对利用民粹煽动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因为我知道110年前中国在这方面吃过大亏。那时的外交困境原本就是一个商业问题,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上升为主权丧失。于是将那些民间组织纳入体制,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一致对外,结果引来一场巨大灾难。 ——马勇

化私会为公举
马勇
209
2012-5-14
义和拳起山东这个说法是对的,只是由此并不能证明山东人脾气火爆喜欢闹事。甲
午战后,德国赢得了对山东大规模投资的权利,山东在德国资本大规模流入后,确实掀
起了前所未有的大开发高潮。大开发带来了大开挖,大开挖确实损害了一些民众的利益
。这些四方流浪无家可归的义和拳、大刀会等民间结社,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组
织,他们只是一群抱团取暖的可怜人。假如山东地方官府对他们不管不问,又或者真的
关心他们的疾苦与诉求,义和拳、大刀会等后来的情形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然而,山东
此时处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地方官府也乐于将这些民间结社变成自己手中的一个筹码,
或者一个工具。
“还辽”后遗症
甲午战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是李秉衡。李秉衡对义和拳、大刀会这些民间结社的...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846
1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日清陆军的实力对比
walkerliu 2011/5/17 12:44:18 的原帖 猫眼看人 凯迪社区
步枪和火炮是当时陆军的两大基本武器。甲午战争前后是步枪发展换代的关键时期,各
种新的步枪设计纷纷问世。
甲午战争前,清朝军队装备有当时世界闻名的英国亨利-马提尼、德国老毛瑟枪(
1871年式)、法国哈乞开司和美国
的雷明顿枪等先进的单发后装线膛枪。
在1867年,制成了美式雷明顿后装单发枪,子弹为铅弹,子弹壳有纸和金属制两种
。后来到了19世纪70年代,清朝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先进的后装单发枪。
曰本陆军使用的枪支,大多依靠欧洲进口,型号庞杂,性能比清军落后。1885年,
陆军中佐村田经芳对进口步枪进行
改进,制成村田13式单发步枪,后又改进,成为村田18年式单发枪。甲午战争中,日本
陆军多数均使用这种当时工业落后
的曰本生产的二流步枪。
单发后装线膛枪打一枪装一发(和今天的单发猎枪类似),射速低下。为此后来又
出现了所谓“连发枪”(又称快枪)
。后装连发枪的特点是,设有储存子弹的弹仓,可一次将多发子弹全部装入弹仓,射击
时只要拉一下枪栓,就可完成装弹,
明显地缩短了装弹时间,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使射速达...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子乔:就义和团运动与袁先生商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0 03:01:07 2011, 美东)
【摘要】
一、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主要是作战的需要,其次是报复洋人,与“敌视现代文明”
基本无关。
二、1900年6月之前,慈禧对义和团基本是以剿灭为主,她没有对袁世凯的那篇奏折“
充耳不闻”。
三、慈禧对外“宣战”并正式招抚义和团,基本是在列强率先动武之后不得已而为之的。
四、首先践踏“国际法”的是列强,而不是清政府。
五、称西什库教堂为“侵略者据点”有一定的根据。
日前,《中国青年报》刊载了袁伟时先生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该文毫不留
情地批评了历史教科书的误人之处,体现了一位老学者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意义重大
,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然而文中涉及义和团运动的部分,却存在着一些史实方面的错误
和缺漏,在纠正旧说的同时,又会对读者产生新的误导,似有矫枉过正之嫌。笔者不揣
冒昧,草就此文,以与袁先生商榷。本文就事论事,不涉及袁先生的其它观点...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5
16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601
17
满清,除了后金时期,侵略朝鲜的“丁卯之役”和“丙子虏乱”,征服朝鲜之外,就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对外战争的胜利了。
1685--1686年雅克萨之战,以万人大军连续围困雅克萨孤城,歼敌还不到千人,耗时两年,最终,一纸《尼布楚条约》,让沙俄在战败之后,还得到了比原来更广阔的土地,茂明安等几十万国土,自此永非中国。
1762--1769年清缅战争,清军两任统帅明瑞、傅恒,一个战死,一个病死,清军前后伤亡总计1万一千余人,战死4千余人,伤7千余人。四次出师,尽皆无功而返,堂堂天朝上国,与南蛮小国,竟然打了一个无法得胜的“胜仗”。
1788--1789年清攻安南阮惠之战,主帅孙士毅弃军先逃,数万大军,全军覆灭,回国者十不存一,提督许世亨、总兵张朝龙皆战死,为满清开国以来少有之全军覆没。后安南主动求和,满清遂得以成全“第二次十全武功”。
1788年廓尔喀入侵后藏之战,藏军大败,廓尔喀兵3000人,如入无人之境,先后占领西藏南部边境之聂拉木、济咙宗(今西藏吉隆东南)、宗喀宗(今吉隆)等地,围攻协噶尔宗(今西藏定日)。七世班禅丹贝尼玛退居拉萨,全藏大震,达赖、班禅飞奏朝廷告急。廓尔喀军在后藏大肆烧杀掳掠...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顺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
顾诚
【摘要】:正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公元1644年,
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 民军从西安出发,
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了。就在大顺军占领北京,
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 战役的结果是众所周知
【关键词】: 大顺军 官绅 政权 李自成起义 吴三桂 县令 明王朝 山海关 知县 地主
阶级

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
公元1644年,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
军从西安出发,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 了。就在
大顺军占领北京,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战役的结
果是众所周知的:大顺政权仿佛极地的冬日,刚刚升起就落山了。对 于这种暴兴暴衰
的现象,人们作过许多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兵太强,大顺军不是敌手。
(二)大顺军进京后迅速地腐化了,从将领到士兵追欢逐乐,斗志锐减;大顺政权
也不再关心民间疾苦,丧失...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9
【摘要】
一、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主要是作战的需要,其次是报复洋人,与“敌视现代文明”
基本无关。
二、1900年6月之前,慈禧对义和团基本是以剿灭为主,她没有对袁世凯的那篇奏折“
充耳不闻”。
三、慈禧对外“宣战”并正式招抚义和团,基本是在列强率先动武之后不得已而为之的。
四、首先践踏“国际法”的是列强,而不是清政府。
五、称西什库教堂为“侵略者据点”有一定的根据。
日前,《中国青年报》刊载了袁伟时先生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该文毫不留
情地批评了历史教科书的误人之处,体现了一位老学者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意义重大
,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然而文中涉及义和团运动的部分,却存在着一些史实方面的错误
和缺漏,在纠正旧说的同时,又会对读者产生新的误导,似有矫枉过正之嫌。笔者不揣
冒昧,草就此文,以与袁先生商榷。本文就事论事,不涉及袁先生的其它观点。
一、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主要是作战的需要,其次是报复洋人,与“敌视现代文明”
基本无关。
袁伟时先生说:“他们破坏这些设施完全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而不是为了抵抗侵略
者不得不采取的应急行动。同时,这类行动波及各地,不是局部性的偶发现象。也就是...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425
20
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0年。在那场战争中,被视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强运动重要成
果的北洋水陆两师全军覆没,如云艨艟烟消云散,成为令人扼腕的一大恨事。
这一战,我们总是说自己输在“体制问题”上,但什么是“体制问题”呢?让我们离开
教科书,走进这场战争,去体会真实历史的声音。
甲午战争(1894—1895)
◆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曾做了长期准备。
◆1894年,日本趁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出兵侵占朝鲜。7月25日
,丰岛海战爆发,日本引爆甲午战争。
◆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9月,日军经黄海海战,掌握了制海权。
◆1895年2月,日本攻占威海卫军港,清北洋舰队覆没。
◆3月,日军侵占牛庄、营口、田庄台,控制了辽东半岛。
◆4月17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清军战绩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将领很多十分勇敢。但是,败绩仍在继续。
甲午战争开始后,从朝鲜到辽东再到山东,清军到处在溃败之中,凤凰城、岫岩、海城
、金州、复州、盖平相继失守。日军名将、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打得亢奋而狂妄,上
书大本营提出《征清三策》,要求从海路至山海关再次登...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425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ethanol123 (meo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旅日作家萨苏:甲午战争的“体制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24 22:29:13 2014, 美东)
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0年。在那场战争中,被视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强运动重要成
果的北洋水陆两师全军覆没,如云艨艟烟消云散,成为令人扼腕的一大恨事。
这一战,我们总是说自己输在“体制问题”上,但什么是“体制问题”呢?让我们离开
教科书,走进这场战争,去体会真实历史的声音。
甲午战争(1894—1895)
◆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曾做了长期准备。
◆1894年,日本趁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出兵侵占朝鲜。7月25日
,丰岛海战爆发,日本引爆甲午战争。
◆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9月,日军经黄海海战,掌握了制海权。
◆1895年2月,日本攻占威海卫军港,清北洋舰队覆没。
◆3月,日军侵占牛庄、营口、田庄台,控制了辽东半岛。
◆4月17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清军...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2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四十节 困境
李国英打算等两天,军心稍微稳定一些再开始有步骤地撤兵,可是邓名和袁宗第并不知
道李国英的想法,他们看到的是清军安如磐石,哪怕连一支上千人的军队都不见撤退。
“大概是广元一带还有不少清军的留守部队,”等了两天不见动静后,邓名和袁宗
第分析道:“所以李国英并不太担心后路,只要派几个使者回去报警就够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把李国英吓跑。”袁宗第承认这个分析有道
理,但袁宗第觉得李国英坚守不退也许还有其它的原因:“或许是李国英根本不信我们
的话,认为我们在虚张声势。”
“要是那样的话,他们就不会撤兵,一旦他们识破了我们是在虚张声势,就更会死
守重庆。”
“末将以为,提督不妨在几天后大张旗鼓地来到军中。”袁宗第提出一个新的建议
,邓名虽然带着卫士和俘虏抵达明军营中两天了,但一直没有亮出旗号,这个消息还没
有完全公开,袁宗第认为可以继续吓唬李国英:“李贼现在可能心存侥幸,认为我们在
欺骗他,或者认为提督打败了高明瞻但也损失不小,一时无力攻打广元。所以提督不妨
突然打出旗号来,李贼看见提督果然到来,就会认为提督的大军随时可能抵达,他此时
再不走就来不... 阅读全帖
v****p
发帖数: 1583
23
松山、朱仙镇、郏县,这些近年来的著名大战都是军事训练课中反复提及的战例,在座
的明军军官大都上了半年左右的文化课,对战斗的过程相当熟悉。
“和松山之战一样,我们的水师会在夜间突然撤离,然后各队举火离开营地。事出
突然,李国英的胆子还未必有洪太那么大,他多半不敢立刻追击。但他迟早会感觉出不
对,等天明后发现船只和我的旗号不见了,就会明白过来。这时他的侦骑也会向他报告
,说撤出营地的我军全无旗号引导,建制溃散。”
邓名认为最迟到这时,李国英就会发动全军追击。而如果明军能够在清军抵达前恢
复秩序,就赢得了一个局面有利的遭遇战机会。
“现在还不能对士兵们讲,不过迟早他们都会知道我们的军事计划。在撤退中我们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掉队,每一个士兵都必须明白,我们的胜利、全军的生死存亡都取决
于诱敌的成败,他们必须要尽可能久地保密。如果他们在被俘后主动向清军吐露了我们
的军事计划,那就等于在谋杀他的同袍。”
向全军通报军事计划会有很大的好处,免得士兵真的以为邓名弃军潜逃了,以致军
心溃散不可收拾。但这同样会给明军带来计划泄露的巨大风险。
两害相权取其轻,邓名还是决定在战前向士兵们通报真实意图,现在他说的...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2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二十七节 派系(下)
“后天应该就能到武昌见到提督了。”和朱盛蒗说话的时候郝摇旗显得相当兴奋自
从率兵前来他一直这样自己却完全没有察觉。
相比手下的军官郝摇旗显然承担了更大的压力。他的名声不太好。因为他之前是李
自成的大将被文人视为祸乱天下的罪人之一。大顺崩溃李自成身亡郝摇旗当时也动摇过
意图向满清投降。但他不肯为满清做马前卒攻击那些不肯投降的闯营旧将终究还是在袁
宗第、刘体纯的劝说下归于明军旗帜下继续抵抗清军。
因为这次的动摇郝摇旗的名声变得更糟糕。李成栋、金声恒反正后江南的形势剧变
一度对南明相当有利但旧明军和前闯营内斗不休被清军各个击破。在这场内讧中郝摇旗
也起了很不好的作用。
当时投降清军的将领陈有龙反正攻克宝庆急袭长沙大有将湖南清军一扫而空的势头。
但陈有龙投降清军时曾经把南明督师何腾蛟的全家杀了个精光献给满清做投名状。
现在见陈有龙立功在即何腾蛟与他有灭门的血海深仇怎肯见他成功何腾蛟就指使招安的
闯营攻打陈有龙。闯营众将虽然名义上是何腾蛟的部下但还具有相当的**性李过、高一
功、刘体纯、袁宗第都拒绝执行这个命令;李过不但拒绝发动内讧还向闯营众将表示现
在清...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25
党守素渡江的消息传回李来亨处时,让夔东军的统帅皱起了眉毛,他没有对党守素
的使者说什么,但在报信人走后忍不住发牢骚道:“不是说了要压迫虏丑退兵么?都说
好了的事,怎么一上战场就变卦了。”
本来让袁宗第去跟着党守素,就是让稳健派去看住激进派,发现清军的破绽后,党
守素立刻就要发起攻击,但袁宗第不愿意冒进。拖了一整天没有看到清军派出援军后,
党守素实在按耐不住,不等袁宗第协同就自行发起了攻势。直到党守素拿下嘉陵江旁的
清军营寨后,袁宗第也没有渡江。
可是长江对岸的刘体纯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夜色中见到燃起火光又听到喊杀声
,知道有明军渡江。事发突然,刘体纯搞不懂怎么袁宗第突然渡江了,他关心老战友,
急忙让贺珍掩护后路,带着本部越过长江去与进攻部队汇合。长江上有明军的不少船只
,刘体纯渡江十分迅速,过了江才发现只是党守素一部,袁宗第和王光兴都没有跟过来。
刘体纯和党守素的渡江部队加起来也就是一万人出头,紧急审问俘虏后,得知重庆
城内的实力还很强,刘体纯生怕清军倾巢出动进行反击,就忙乎了一整夜部署防御。但
第二天重庆毫无动静,看到江边还有个清军的小营盘,他们也就...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2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三十六节 分摊(上)
送重庆清军过江的时候,邓名还让他们打包带走了一些野味。看着绿营将领的坐船驶向
对岸,邓名身旁的赵天霸冷笑了一声:“且让他们再得意些日子。”
邓名收起了告别时的笑容,转身问赵天霸道:“你对重庆怎么看?”
“既然李国英都想放弃重庆了,我们大概也没有必要在这里流血了。”赵天霸不假思索
地答道,江南的川军估计要到十月才能大批返回,就是前哨部队也要到九月才能进入夔
门。跟着邓名远征缅甸的军队在中秋节后无论如何也该解散,让大家回家放松一下了。
所以今年进攻重庆的可能性不大,现在看起来更没有必要白白付出牺牲:“如果重庆真
的放弃了封锁我们航道的想法,那就让他们先在城里呆着,可是李国英一定得设法消灭
。”
“嗯,现在李国英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如果没有他,或许重庆在清军的手中对我们反
倒更有利。”邓名点点头。刚才绿营将领们叙述了李国英的话,对清廷来说,保障对重
庆的补给是个沉重的负担。如果重庆驻扎的军队不是现在的两、三万兵马而是十万大军
的话,那么清廷的积蓄就会在这里被大量地消耗,就能够有利地支援其他战线上的明军
和抗清义军。
不过只要李国英还坐镇重庆,那么重庆的威胁就依旧巨大。现在由于川西的强势,所以...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2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九节 问话(下)
天亮前警告就送到了邓名的中军帐,听说出事后,正在搓麻的四个人都跑了出去观察形
势,而他们得出的一致结论就是清军没有什么威胁。在下令随时报告进程的时候,四个
人就打算回去继续玩牌。任堂还告诉卫兵不用惊醒邓名,除了体恤长官的原因外,他们
已经玩得超时了,怕邓名发觉后责备。
今天晚上赵天霸大赚,穆谭小赢,而周开荒和任堂两个脸都输黑了,要不因为这两个人
,赵天霸估计也早就遵命睡觉去了。在任堂吩咐不用去惊醒邓名的同时,周开荒更有一
个提议:“干脆我们替提督坐镇到天亮,以免出了什么纰漏。”
虽然情况明显不紧急,但不吵醒邓名就意味着一定要有人值班,周开荒的提议合情合理
,不过他提议四个人都不去睡觉而是集体决策,就明显是别有用心了。赵天霸和穆谭也
不好意思搅黄了周开荒的翻本美梦,既然有了一个能向邓名解释他们熬通宵的正当理由
,那他们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而随后不断送来的报告也没有超出四个中校的预料,清军完全没有可能渡过长江威胁邓
名的中军,如果他们的目标是刘体纯或是党守素的话,这四个打牌的人觉得一晚上也不
会有什么进展,明天天亮后,掌握水面优势的明军再去收拾他们也不迟。接下来一个时
辰,这四个家伙过得...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28
邓名让这些押送漕运的人录下口供,每样四份,然后打发他们持着自己和同僚的口
供返回各自的驻地。多出来的一份邓名派人送去重庆,在给高明瞻一伙儿人吃红的同时
,也向他们证明此次劫持漕运并非邓名毁约,而是押送漕运的官兵监守自盗,明军为了
不被栽赃不得不进行自卫。
把这些清军军官遣散后,邓名再次召集川军的军官商量下一步对策。如果邓名能约
束住部队不去劫漕船,那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可既然大家已经动手了,把粮食和银子都
拿到了手里,邓名也就没法还回去了,不然,不但党守素和王光兴以及他们的手下会觉
得邓名是白痴,李来亨和刘体纯也未必愿意,就是川军官兵也会不满——这可是上千万
两的白银和几百万石粮食啊。
“我们为什么要打下瓜州?”在上尉以上的军官大会上,邓名再次向众人提出这个
问题。
“因为当帝国军队闯进一个人的家里,要把看见的人打断了两条腿,然后再问他是
不是强盗。如果不是,为什么他要挡在屋里,不让我们进去。”不少军官脱口而出,现
在邓名那几句话已经传播开了:“先动手,后提问。”
“等等,我是这么说的吗?”虽然乍一听差不多,但邓名发觉他的话好像遭到了篡
改,他说的...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2964
2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三十六节 方向(下)
江南的明军退到扬州庆祝新年,正月十五邓名也通过崇明等地辗转返回扬州,他和卫队
在海上渡过的新年。进入长江后,苏州等地的清廷官员一拥而上,贺使多得都快把邓名
的旗舰压沉了。
见到邓名后,赵天霸立刻告状:“巩夫子不但不许我们追击溃逃的清军,还说服了虎帅
他们不追击。”
击败杰书并不奇怪,杰书拿到的情报基本就没有对的,最简单的比如地图上表明是引水
的护城河,绿营千辛万苦拖着木筏来了,却发现河底干得都裂了;而扛着梯子打算翻越
壕沟的时候,却发现满满的都是长江水。至于营墙的高度,明军屯军的数量,道路的走
向,凡是依靠两江、漕标细作拿到的情报无不错误百出。
反过来,明军对清军的布置了如指掌,给杰书送机密军情的很多使者实际上就是明军的
测绘员,把明军这边的军事部署“报告”给杰书、遏必隆后,转身就把清军的军事部署
都带回来了。整场杰书的试探性进攻,就是指挥劣势清军穿过最崎岖复杂的地形,冒着
交叉火力,向严阵以待的优势川军的重点防御区上撞。而当明军发起反击后,每一记重
拳都打在清军毫无防备的地段上,甚至有不少防线的通道入口,在清军发起攻势后就被
化妆成清军的川军接管了。
不过在清军开始溃败后,巩焴却坚决...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2964
3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五十五节 报纸(上)
索尼把报纸拿到朝堂后,鳌拜等人也觉得有必要购买这些东西,他们还记得几十年前,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前期都认真收集明廷的邸报来获得情报。只是后来明廷在战争中越来
越偏向防守,最后完全是被动挨打,至于在防守战中又歼灭了几千、几万清军的吹嘘,
皇太极也没有兴趣看了。等到多尔衮入关后,南明的朝廷邸报系统彻底崩溃,本来就停
止收集报纸的清廷占尽上风,自然也必要重新把老习惯拾起来。
邓名虽然不是第一个在战场上恢复攻势的,但明军这次的战略反攻态势在他手中已经维
持了好几年了,而且邓名好像还在重建报纸系统。因此鳌拜几乎立刻就得出了索尼一样
的结论,那就是要设法订购邓名的报纸,并送入朝廷进行研究。对鳌拜和索尼这种从努
尔哈赤时代混过来的人来说,入关二十年固然让他们也开始有了朝廷颜面这个感觉,但
远比邓名前世的满清末世要务实得多,一旦觉得形势有变,立刻就想到把努尔哈赤、皇
太极的经验再加以利用。
“这个东西有用么?”苏克萨哈要比索尼和鳌拜经验浅很多,从未遇到过明军拥有战略
主动权的时候,所以他遇到邓名反击时显得更加不知所措:“这种报纸上的东西还不是
随便邓名说,他可能会趁机用这个东西诬陷我们的官员,或是自吹自...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31
冯子材被迫退休后,不久他就听到法国对越南有吞并之心。跟中国一样,越南也
成了殖民者眼中肥肉,十七世纪末,流亡在外的广南钱国王阮福映,以割让南部港口的
代价得到法国的协助复国,一七九四年,法国远征军攻陷首都顺化,西山朝政权被消灭
。这时正逢法国大革命,法国只好把军队撤回。阮福映继续北伐,灭掉安南王国,统一
全境。后来阮福映请求中国加封,中国改封他为越南国王。 成为中国的附属国。阮福
映死后,越南国王变得跟中国皇帝一样有很强的排外心理,不能理智处理跟法国的关系
。法国在大革命以后,卷土重来,不断挑起争端,然而越南国王不肯忍让,多次与法国
人开战但是屡次失败,越南只好不断的割地求和。到了1873年终于法国想要把整个越南
变为他的殖民地,河内政府无法忍受,决定反抗到底。 当时越南能打仗的军队就是不
久前归顺的黑旗军,只有几千人,但是黑旗军多次依靠地形击退了法国进攻,跟法国人
周旋好几年。
此时越南已经虚弱到要依靠中国的义军才能支持下去的地步,而对手法国如何呢
?1882年,法国正在从十多年前普法战争中恢复起来,法国第三共和国也建立十几年了
,法国大革命的动荡也一去不复返...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永远的“上校” (ZT)
永远的“上校”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4 19:36:24 2012, 美东)
《看历史》本刊记者│何书彬
即便在天京被湘军攻破以后,呤唎仍然相信:“太平军将会像‘不死之鸟’一样从他们
以前的光荣的灰烬中复活起来”。他念念不忘作为“洋兄弟”与太平军并肩作战的日子
,并把“前太平军上校”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职业。
1866年,一本“遵照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的嘱托而写”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在伦敦出版了,作者A.F.Lindley(呤唎)是一名曾为太平军服务的英国人。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呤唎写道:“献给太平军总司令忠王李秀成——如果他已去世,本
书就作为对他的纪念。”
就在呤唎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天京被湘军攻破,流落于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太平军
余部也都或战死或降敌,天国的历史正在走向尾声,但是呤唎仍然相信:“太平军将会
像‘不死之鸟’一样从他们以前的光荣的灰烬中复活起来。”
事实证明,这只是呤唎的良好愿望。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面世的同时,最后
一支坚持作战的太平军在广东被清军击破,至此,除了与捻军合编的赖文光部还在活动
外,太平天国最终以失...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洪二代”的流亡生活(ZT)
当天京城破天国倾覆之际,天王洪秀全的子侄们、天国诸王尊贵的后代们,或成了刀下
之鬼,或成为海外流亡者。他们, 和几千万或战死沙场、或沦为饿殍的生灵,是在这
场巨变的终局,而非天王的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1864年7月19日凌晨,幼天王从睡梦中惊醒,赶紧跑去找两个弟弟天明、天光,他告诉
他们,他梦见天京城坚固的城墙,在清妖的攻击下,轰然坍塌。
上一年12月,清军第一次攻城,便在深挖的地道里装满炸药,轰开了城墙的主体部分,
不过那些试图通过突破口的清军被忠王李秀成所阻挡。这年春天,清军把南京城团团围
住,外出求援的干王洪仁玕再也无法回到天京。清军挖了三十多条通向城墙的地道,双
方展开了“地道战”。太平军向地道里灌水、污物,通过地道袭击清军,清军则用风箱
灌入毒气,把敌人逼出来。
天王洪秀全从四月开始一直在生病,对天京城的危局,他所能做的是在5月30日宣布,
自己将要到天国去了,天父会派遣天兵天将来保卫他们的首都。两天后,他“升天”(
他下令禁止部下说“死”,而要说“升天”或“迁福”)了。 在天京被围城的最后岁
月里,天王吃野草制成的菜团,他认为那是甜露,一如神在旷野里所给予以色列...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天国兴亡的见证人
太平军失败与李秀成剖因
? 裴毅然
军事乃政治的延续,战争只是政治较量的最后格斗,而政治较量的基础又在经济与
文化,比拼的不仅是人力物力,更有综合调配的管理能力与设计全盘的文化智力。应该
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分析,太平军最后的军事失败都是必然的。
一、政治上陈腐恶化
1851年金田举事之初,政治设计上即无新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不过是“均贫富”的老套套,虽能号召饥民于
一时,却无力支撑以长久。
太平天国运动早期创始人实为南王冯云山,最艰苦最基础长达七年的紫荆山传教聚
众,均为冯云山奔走策划。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核心人物的加入,也是
冯的功劳。包括最初的典章制度,亦由冯撰稿拟定。《李秀成自述》内云:“谋立创国
者出南山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既有毅力又有能耐,极受信徒尊重,按说冯云山
完全可以自立,他之所以一再“让贤”于四考秀才不售、“日售赌博”的洪秀全,乃是
因为冯根据星相术,认为洪秀全“多异相”、“有王者风”,生辰八字当贵为“九五之
尊”,而自己的面相却不行,再四动员洪秀全参与其事。
1...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5
又见月经帖。很多ID还在这里误导大家。其实张献忠屠川这个事情在史学家已经成为定
论,以顾诚为代表的基本倾向于有张献忠屠川这回事了,有所分歧的只是在屠杀的范围
和规模上。
TG上台后的史学界大概是郭沫若为首吧,为了TG的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大力讴歌历
代的农民起义,甚至到了美化的地步。张献忠屠蜀与所期望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不符
,于是就翻案。虽然各种史书地方志等资料一大堆,统统都是满清和被镇压的地主阶级
的诬蔑。问题是同为起义军领袖,为什么地主阶级对李自成诬蔑的没有张那么厉害?还
有些人证和物证,没法套用到这个污蔑和仇恨的框框里去,比如考古发现的万人坑, 两
个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是两个洋人传教士,怎么也归不到地主阶级和满清
诬蔑那里去,所以所有为张翻案的书对之是能不提就不提。那些死去的四川人民真得感
谢上帝,竟然派了两个传教士适时经过,要不然连怎么死的到今天还都是糊涂账。
胡昭曦的《张献忠屠蜀考辩》就是典型代表。他为张献忠翻案,算是史料相对比较翔实
的,这个书贴得网上到处都是。圣教入川记在书里面当然是故意忽略了。五马先生纪年
这个书因为写了大量作者在张死后的遭遇,所以被翻案历史...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6
又见月经帖。很多ID还在这里误导大家。其实张献忠屠川这个事情在史学家已经成为定
论,以顾诚为代表的基本倾向于有张献忠屠川这回事了,有所分歧的只是在屠杀的范围
和规模上。
TG上台后的史学界大概是郭沫若为首吧,为了TG的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大力讴歌历
代的农民起义,甚至到了美化的地步。张献忠屠蜀与所期望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不符
,于是就翻案。虽然各种史书地方志等资料一大堆,统统都是满清和被镇压的地主阶级
的诬蔑。问题是同为起义军领袖,为什么地主阶级对李自成诬蔑的没有张那么厉害?还
有些人证和物证,没法套用到这个污蔑和仇恨的框框里去,比如考古发现的万人坑, 两
个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是两个洋人传教士,怎么也归不到地主阶级和满清
诬蔑那里去,所以所有为张翻案的书对之是能不提就不提。那些死去的四川人民真得感
谢上帝,竟然派了两个传教士适时经过,要不然连怎么死的到今天还都是糊涂账。
胡昭曦的《张献忠屠蜀考辩》就是典型代表。他为张献忠翻案,算是史料相对比较翔实
的,这个书贴得网上到处都是。圣教入川记在书里面当然是故意忽略了。五马先生纪年
这个书因为写了大量作者在张死后的遭遇,所以被翻案历史...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37
哦, 是顾城的《明末农民战争史》, 怪不得那么理直气壮了。下面是你原文和
Diaowai网友对你的质疑, 发现你窜改了顾城的意思。
发信人: minotaur (牛头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张献忠对四川人口的减少负首要责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9 01:10:26 2013, 美东)
又见月经帖。很多ID还在这里误导大家。其实张献忠屠川这个事情在史学家已经成为定
论,以顾诚为代表的基本倾向于有张献忠屠川这回事了,有所分歧的只是在屠杀的范围
和规模上。
TG上台后的史学界大概是郭沫若为首吧,为了TG的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大力讴歌历
代的农民起义,甚至到了美化的地步。张献忠屠蜀与所期望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不符
,于是就翻案。虽然各种史书地方志等资料一大堆,统统都是满清和被镇压的地主阶级
的诬蔑。问题是同为起义军领袖,为什么地主阶级对李自成诬蔑的没有张那么厉害?还
有些人证和物证,没法套用到这个污蔑和仇恨的框框里去,比如考古发现的万人坑, 两
个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是两个洋人传教士,怎么也归不到地主阶级和满清
诬蔑那里去,所以所有为张... 阅读全帖
s*****2
发帖数: 17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施琅 - 一个三姓家奴的一生
施琅生于1621年,毙于1696年。
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满清历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当「汉奸」。
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军的重要将领,积极参与海
上起兵反清。
1649年郑成功不顾局势险恶欲南下勤王时,施琅反对,并以托梦为辞劝阻,郑成功惜其
才华,仅被解除左先锋之职,将兵权交由副将苏茂代管,遣回厦门闲居。
1652年闲居中的施琅有一位原本部属的亲兵曾德,他脱出施琅后,加入成为郑成功的亲
随。
有一天曾德为施琅捉住,并准备给予惩罚,此时郑成功下急令不可杀曾德,但持才倨傲
的施琅不理会上级的命令,将曾德处斩。此事令郑成功极为愤怒。又施琅四处发出怨言
,毫无忌惮。
于是在4月20日下令逮捕施琅、其弟施显及父施大宣,以便处以惩罚,并全都被捕获。
将三人全交给林习山囚在舰上,林习山下令由副将吴芳看管。
施琅当夜有访客,客走后以很兴奋的话语说郑成功只要他赔铠甲,而非取其命,这样的
言论来骗吴芳,如此施琅单独逃出,置其父、弟于不顾。
郑成功得知下令杀施大宣及施显。施琅逃至他的副将苏茂家住二日,苏茂以小船将施琅
送到安平,投靠郑鸿逵,随后就又向满清投降当...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978
39
家国何处:寻找甲午大清战俘
文│陈悦
中日甲午战争中,总计千余清军成为日军的阶下囚。他们被羁押于日本,经常性被
日军送上街头进行侮辱性的游行示众。《马关条约》签订后,有976名战俘被送回中国
。然而,按照俘虏不祥的传统观念,饱经折磨重归故土的战俘中,士兵一律就地解散,
军官则革除所有官职后遣散。未能回国的将士,则早已埋骨异域,百年无人问津。
2003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我来到位于安徽巢湖之畔的高林镇,探寻清末中国北
洋海军统帅丁汝昌的生命起点。走过大片绿油油的农田,我在青山脚下安静的小村庄里
终于找到了一位丁汝昌的旁系后裔。当时正在村委会院前拎着玻璃茶杯看人下棋的老人
,听到我是来询问丁汝昌的事情,微笑着称自己并不知道什么,只晓得这位老祖宗当过
大官,和日本人打过仗。我又追问老人家中是否有什么代代流传的故事,抑或是文字材
料,老人一概摇首。见我问得仔细,老人突然反问我,说村后山上有点东西你看不看?
于是,我跟着这位腿脚不太灵便的老人爬上了村后的小山。
在缠杂丛绕的草丛藤蔓间,老人走走寻寻,最后停下用力地扒扯着刺人的荆棘,一
块已经半埋在土中的墓碑赫然出现。从碑文看,这里是一处夫妻合葬...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什么是中国性格?
你问我什么是中国性格,其实就是问:什么是中国?
什么是中国?
中国是诗书礼易、唐诗宋词、高宗孝武、仓颉玄奘、解县关云长、常山赵子龙。
不过,中国也是夏桀殷纣、赵高秦桧、酷吏来俊臣、阉竖魏忠贤;口蜜腹剑李林甫、焚
书坑儒秦始皇;还有专食人肝赵思绾、屠尽四川张献忠、扶不起的刘阿斗、贪不完的清
和珅,跳梁小丑袁世凯、虎头蛇尾汪精卫。
什么是中国?中国是惟一从未中断过的古文明。
诞生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立国于公元前3000年,为人类带来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文明史延续两千多年。
诞生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立国于公元前32世纪,历经31个王朝,文明史全长2500多年,
领土涵盖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以色列、耶路撒冷、土耳其、约旦和沙特,为人类
带来象形文字、金字塔、几何学和历法。没有古埃及文明,就不会有后来的古希腊罗马
文明。
诞生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立国于公元前3500年,疆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
丹、尼泊尔和阿富汗。阿拉伯数字即源于古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传播到西方。文明史
全长1500年。
因此,古印度并非印度,古埃及也并非埃及。至于古巴比伦,今已不存。
...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6442
41
为什么不贴全了?
“百折不回的英雄”白彦虎
清代同治年间,陕西爆发的回民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
,是在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的直接影响和推动下爆发的。在陕西回民起义的影响下,宁夏
、甘肃、青海、新疆先后掀起了反清起义斗争,起义的熊熊烈火燃遍了西北地区,汇成
一股巨大的反抗封建统治的洪流。清王朝向外国侵略者举借债款,调动装备精良的军队
进行镇压,几乎竭尽全国人力财力。然而,起义军奋勇反抗,历时十六年,沉重地打击
了清王朝在西北的封建统治。在这次农民革命运动中,涌现出一位杰出的起义军领袖,
他就是白彦虎。
白彦虎(约1841~1882),陕西省泾阳县人,回族。幼年在清真寺读经、习武,曾在
清军当兵,后回乡务农。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泾阳县官府纵容地主团练残酷压榨当
地回族百姓,激起了泾阳、三原两县回民群众的愤怒,他们揭竿而起,围攻两县县城。
白彦虎参加了起义军,与清军周旋转战于省城一带,参加了围攻泾阳县城和攻打西安金
胜寺等战斗。同治二年九月,回民起义军在咸阳苏家沟(今属咸阳市渭城区)的据点被清
军占领后,白彦虎率领一部分义军经礼泉、乾州(今乾县)、邠州(今彬... 阅读全帖
l*****7
发帖数: 8463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袁项城平叛,痛歼日军(转载)
袁世凯凭此一战开始走上人生的巅峰
1884年,日军遭遇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败仗,率领中方军队大获全胜的将领,这一
年年仅25岁,日军自此将其视为最大的敌人,十年间多次暗杀他,都没有成功。
他就是后来因二十一条被称为卖国贼的袁世凯。
日军自近代以来到二战开始前夕,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数次击败老牌军事强国俄罗
斯和德国。那么,效力腐朽清朝政府的袁世凯,到底有什么过人的才干,成为近代史上
击败日军第一人的?
1882年,清廷的属国朝鲜发生“壬午军乱”,王室危急之际,朝鲜国王李熙向清廷
求助,清廷命令吴长庆部开赴朝鲜平乱,23岁的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秣马厉兵,东渡朝鲜。
进入朝鲜后,清军军纪散漫,常有扰民之事发生,吴长庆将整顿军纪的事交给袁世
凯。袁世凯在得到吴长庆的授权后,对于犯令者严惩不贷,迅速树立了自己的威 信。
一次,当地百姓控诉清军士兵强奸一名朝鲜妇女,袁世凯得到报告后即刻展开调查,带
兵搜捕一昼夜而未进一餐,最终捕获元凶并且亲自手刃之。对于军中士兵 吸食鸦片,
袁世凯抓到必杀无赦,就连跟随吴长庆多年的随从,也因吸食鸦片而被袁世凯所杀。
袁世凯很快协助吴长庆平定军乱,安定了朝鲜局势。
袁世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罪己诏该怎么写?
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赤野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往事如烟,至今已三百六十二年矣,后世人当凭吊之。
引子:一个励精图治、殚精竭虑的青年皇帝在短短的十七年驭内,接连颁布了六道罪己
诏,向全天下的官员士绅、黎民百姓认错和谢罪,但是依旧没有挽救日渐沉沦的江山社
稷,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而同时又是最为孤独的亡国之君,这位命运多舛的崇
祯皇帝朱由检也最终于1644年的一个凄风苦雨的黎明时分,在闯王李自成率数十万彪悍
的陕西大兵压境的武力剑锋逼迫之下,绝望地选择以自缢的惨烈方式在紫禁城北侧的煤
山松柏下结束了他痛苦而忙碌的悲情人生,并以自杀行动向全天下的黎民苍生下达了他
三十四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罪己诏"。崇祯帝殉国之后的持续战乱和社会动荡竟酿成了
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人道主义大灾难,令后人观之读之不免为生活在那个血雨腥风、
风雨飘摇的明末战乱年代的芸芸众生所遭受的不幸与苦难嘘唏慨叹不已,唉!这可真谓
"宁为盛世犬、莫为乱世人"。
明末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1610─1644),在其一生中共先后六次向普天之下颁布了罪
己诏,这对于一个天贵皇胄、...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20570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你们有没有买过看历史杂志?
里面有一篇介绍呤唎的文章还不错。现在很多人对太平天国有很深的敌视和误解。如果
真穿越回去,我想多数人还是会支持太平天国而反对清朝的残暴统治的。
http://www.xfgjls.com/?action-viewnews-itemid-76503
《看历史》本刊记者│何书彬
即便在天京被湘军攻破以后,呤唎仍然相信:“太平军将会像‘不死之鸟’一样从他们
以前的光荣的灰烬中复活起来”。他念念不忘作为“洋兄弟”与太平军并肩作战的日子
,并把 “前太平军上校”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职业。
1866年,一本“遵照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的嘱托而写”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在伦敦出版了,作者A.F.Lindley(呤唎)是一名曾为太平军服务的英国人。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呤唎写道:“献给太平军总司令忠王李秀成——如果他已去世,本
书就作为对他的纪念。”
就在呤唎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天京被湘军攻破,流落于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太平军
余部也都或战死或降敌,天国的历史正在走向尾声,但是呤唎仍然相信:“太平军将会
像‘不死之鸟’一样从他们以前的光荣的灰烬中复活起来。”
事实证明,这只是呤唎的良好愿望。在《太平天国...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45
对邓名来说,他的出征已经是提前发动,准备相当不充足,而且这种紧急动员还对
军队的编成造成了一些影响。在这次动员中,邓名几乎把所有集结到叙州的常备军都带
了出来,这样下一波动员的征召兵就无法配属这样高比例的老兵了。
但对清军来说,这则是姗姗来迟的敌人,比李国英预计的日子要晚了两天。见到烽
火后,孙思克不慌不忙地指挥手下的八旗兵渡江,进入重庆以确保城池的安全——还是
李国英的推测,明军紧急派出的部队会是水师为主,甲兵数量很有限,川陕总督估计就
算有也超不过三千。
高明瞻见到孙思克返回后,本来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下来:“孙将军神速,既然八旗
兵回来了,那重庆也就安如泰山了。”
“都交给我吧。”孙思克得意洋洋地说道,手下装备精良的三千八汉八旗,再加上
重庆两千多留守的披甲,若是明军的水手敢登陆一定不是对手;如果敌人真像李国英判
断的那样只有很少甲兵的话,孙思克甚至想出城逆袭,让绿营看看八旗兵的实力:“赵
将军太慢了,我们就不等他了。”
这话让高明瞻心里咯噔一下,他感觉孙思克似乎有出城野战的意图,当然如果明军
势大对方绝对不会冒险,但即使明军数量稀少,高明瞻也...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46
明军的甲士迈步上前,把显得有些茫然的清军中央阵线打得节节后退,凡是不肯后
退的清军士兵几乎都被围攻而死。两翼的清军也不比他们中央的同伴强多少,辛苦了一
天一夜后,这些山西兵才得到了两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好多人已经十几个时辰没有热饭
下肚了,连吃干粮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手脚发软的清军当然不是明军的对手,看到清军战线迅速地被击退后,即使没有很
丰富的军事经验,孙思克也明白了败局已定。
“绿营真是太没用了,这十几年来一旦遇贼就只知道喊满州大兵来救他们,整日讨
要援军,现在见了贼就跟见了爷爷一样,吓得手脚发软。”孙思克知道事不可为,生气
地说道:“我们先回去吃顿饱饭,来日再和邓贼堂堂一战。”
怀着对无能的绿营的极端鄙视,孙思克命令八旗兵立刻撤退。
“撤兵。”袁佳副都统没有下令鸣金,而是让牛录们自行去通知手下的旗丁:“盔
甲什么的要是背不动就扔了吧,我们回重庆去让李总督赔给我们。”
看到位于敌军后方的八旗兵开始从容后撤时,邓名轻轻叹了口气,摇摇头没有说话。
邓名很想攻击八旗兵,因为这肯定能够大大提升明军的士气,消除明军对旗人的恐
惧心理;上...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47
接下来几天,夔东军依旧攻势猛烈。
第二天,袁宗第的部下就再次登上城墙,把定远门周围好长的一段城墙扒成裸墙。
李国英判断明军随时可能移师从袁宗第的阵地上攻入城内,所以李国英从其他地段调来
部队,在这个地区加强防御。其他各个方向上的明军仍然在持续攻击,李来亨等人都认
为如果能达成多点突破,那么就能更容易地取得胜利,不给清军负隅顽抗的机会。
第三天,李来亨的士兵也扒掉了几十米的墙砖,而刘体纯放弃了他的突击方向,转
到贺珍的后方。党守素不能独自在南边呆着,也跟着一起转到了重庆的西北。至此,明
军基本放弃了对重庆城西南的进攻,攻击正面变成了以袁宗第为左翼、以李来亨为右翼
,其他三个人在中路集合的方式。
看到明军的调遣后,李国英轻叹一声:“总算有了个破敌的机会。”
直到这个时候,李国英依旧紧握着一半披甲兵作为预备队,在前线与明军激战三天
的清军伤亡已经超过一千人,而明军的损失差不多是清军损失数目的两倍。
接下来的两天对重庆清军来说是最艰苦的时刻。袁宗第炸塌了定远门附近的一段城
墙,在看似坚不可摧的重庆城墙上开出来一个豁口。而李来亨也进行了一次爆破,把...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4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三十九节 向导(下)
“重庆的清军是我们川军最凶恶的敌人……”耿云林认真地给这些首次入川的东南移民
介绍着情况。
年初帝国军队在浙江大捷后,他就肩负着叙州议会的殷切希望,被袁象知府派去和移民
套交情了。这大半年下来,耿云林和大批的浙江移民都很熟悉了,对方也通过他得知川
西到处都是外来的移民,包括这个耿向导都是一样,不到三年前耿云林还在江西种地呢。
“和湖广、两江的清军比起来,甘陕绿营非常凶恶,就是临到绝境也往往死战不退,常
常给我军造成重大的损失。”邓名唯一一次身负重伤就是与重庆清军交战,而且那次也
是唯一一次清军主动追击并尝试全歼邓名统帅的川西军队。耿云林看到不少移民的脸上
都露出紧张之色,急忙宽慰他们道:“不过你们放心,我们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而且
重庆清军的水师不行,被我们压在嘉陵江里不敢出来。去年他们从嘉陵江里跑出来大闹
了一场,没过几天就让我们又给打回去了。”
耿云林的安慰并没有起到他预想的效果,听到这些话后,黄飞刚不但没有如释重负的感
觉,反倒变得更紧张了。他听说重庆清军有水师,而且还敢于出来和明军在水面上交锋
——至少有这个可能性。
黄飞刚环顾了周围一圈,注意到其他同伴也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4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第八节 升级(下)
火光初起时,上游方向的刘体纯部也注意到了异常,不过不管是清军营啸还是兵变,刘
体纯都认为与自己无关.刘体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他觉得不太可能是邓名毁
约发起攻击,因为这不符合邓名的战略设想,若真有此事也不会事先不通知自己一声。
刘体纯部将在见到火起后就下令唤醒一半的士兵备战,并增派一倍的探马出营搜索四周
。而刘体纯在一刻钟后下令全军起床备战,反正距离天明也没有多久了,虽然没有探马
报告营地发生异常,但伸出前线由不得刘体纯不警惕。
而且刘体纯部在北岸独自扎营,一旦遇袭需要坚守很长时间才能等来援军,刘体纯略加
思索,就让三成的战兵披甲登上营墙。对于自己的营墙,刘体纯还是很有信心的,他在
登陆后认真地对营地周围的地形进行了改造,只要不被骗开营门、或是遇到和他一样的
爆破高手,刘体纯有心人在数万敌军前坚守数日。
直到一刻钟前,刘体纯依旧气定神闲,在他看来这是清军那边发生了什么乱事,不太像
是发生了战争,而且太阳也会在一个时辰左右后升起,到时候就能把局面看得更明白。
而就在那时,下游运河入口处传来了阵阵的炮声。
“是成都人在开炮?”刘体纯身后的人都惊讶地开始交头接耳,这炮声似乎说明川军已
...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50
从看见敌人到对方上马扬刀,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杨秋的脑海中无数念头纷至沓来
。首先是眼前的情境不能置信。但等敌人都骑上马了,想不信也不行了,如果是幻视不
会这么长时间,除了幻视还有幻听,那就是部下的嘈杂声——开始大家都愣住了,等排
在前面的人和杨秋一样确定自己不是眼花,队伍中就发出了不安的喊叫,其中不少还是
发自那些肩负维持军纪的军官之口。
在恐慌蔓延的时候,杨秋想起对抗骑兵的要领,那就是排成紧密的队形,使用拒马
枪,前后也要紧贴,让胆怯的人也无法后退。不过山东已经二十年没有见过敌人的骑兵
了,起义军里就算有会骑马的,也不过是骑术拙劣的马贼,杨秋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想
过要带拒马枪。假如杨秋事先要求部下带拒马的话,估计会被士兵视为白痴;就算杨秋
想带,也得去县城的库房里碰运气,多半还要被同僚甚至知县老爷一通嘲笑。
在敌人扬起刀的时候,杨秋已经意识到需要变换阵型,否则根本不堪一击,可现在
变换阵型显然是来不及了。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那就是拨马就走,反正有这么多步
兵部下,够敌人砍好半天了——杨秋没有学习过赛跑理论,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
但是杨秋却没有付诸行动...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