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清史稿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t********r
发帖数: 25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tellertllr (teller_tllr),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其实清史稿是一本了解共产党前中国状态的好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6 15:56:07 2008)
你这个北京青苹果是个什么公司?是不是你编的?
M******8
发帖数: 10589
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邓世昌“按狗共沉说”靠谱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523780101o6dw.html
冯学荣读史 http://blog.sina.com.cn/fengxuerong 2013-07-22 13:18:59
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关于邓世昌殉国一幕,是这样描述的: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
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之中寻死,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他的狗游了过来、衔
住他、不让他下沉,邓世昌把他的狗按了下去、双双一同沉入水中,壮烈殉国。
邓世昌这个“按狗共沉”说, 是否靠谱?我想,还是让我们重新审视史料吧。
首先,我们看看我们教科书上的“按狗共沉”说,出处是哪里?不知道,也许只有教科
书编委心里才知道。但是,有一个出处是邓世昌殉国之后出版的《点石斋画报》,读者
注意:这是一本画报,不是一本严肃的史学著作。这本《点石斋画报》报道了邓世昌落
水之后、拒绝战友抛来的救生圈、喊救国口号、按住自己的狗、一同沉下水底、壮烈殉
国。这份画报还配上了想象的插图。
《点石斋画报》所描述的这一幕,有一点是违反物理定律的:...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740
3
清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兵进阿富汗的历史
大小和卓之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中国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
的叛乱,清代文献称之为“平定回部”。霍集占与其兄波罗尼都[2]出自中亚伊斯兰教
白山派和卓家族,故称波罗尼都为大和卓,霍集占为小和卓。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后,将被准噶尔囚禁的大小和卓释放,并派波罗
尼都招抚西域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尔撒纳反叛,大小和卓乘机控制了新疆西南部一
带。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次年(1758
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霍集占,清军在库车、叶尔羌(今莎车)、和阗等地与大小和
卓交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在今阿
富汗东北部)境内,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
大小和卓之乱的平定标志着清朝全国统一战争的完成,是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此
役之后,西域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疆域臻于极盛。回部平定后,清廷设伊
犁将军统辖新疆各部,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管理回部。此后的六十多年中新疆没有
发生大的动乱。
目录
1 背景
...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康熙皇帝德政二三事(上)
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开创了康熙盛世。《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君,止于仁。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是一位盛德至善的仁君;后世给他上的庙号为“清圣
祖”,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康熙皇帝留下了很多德政、善行,使后人可以以史为鉴。
(一)赈灾抚民 修省自身
康熙十八年阴历七月,京师地震。康熙皇帝下诏从皇家内库拨发十万钱,赈济抚恤百姓
。被震的百姓的房屋,由皇帝出资,派官府修好。
康熙皇帝召见朝臣,说:
“朕身不德,施政治理未达到协调,致使滋生地震示警。惊悚稍微平息安宁下来后,就
该勤求致灾之因由。是因为官府苛取牧民之物来媚上吗?是大臣结成朋党、各自都用自
己一派的人马吗?是领兵时没有禁止官兵焚烧、抢掠百姓的财物吗?是收取赋税有不实
?是审问判刑的官员听取诉讼、有冤枉平民的吗?是王公大臣未能约束其手下、致使侵
害小民的吗?这样的事有一件,皆足致灾。只有大处合乎天法而小处才能清廉,施政公
平而诉讼才能在理,才能仰望符合穹苍之理,消除暴戾。所以,昭布朕心,与中外大小
臣工共勉。”[1]
赈灾,是当政者的本份;而在灾荒发生时,当政者认识到灾害的发生是自己德行不足,
修省自身,修正不足,提高自...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康熙皇帝德政二三事(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3 09:48:43 2014, 美东)
(接上文)
(四)不让百姓欢迎 以免碍农
因“河容易改道,尚需察验水势”,康熙皇帝多次沿河南下,考察河务。
康熙四十四年阴历三月,康熙皇帝在考察河务时,对抚臣说:“百姓在道路上欢迎的,
每日数十万人。朕返回之日,正当麦旺。应让百姓各务稼穑,毋致妨农。”[5]
康熙四十六年阴历四月,皇帝驻跸杭州(在咸丰之前的明清时期,黄河流经江浙,由黄
海入海),下诏说:“朕因视河,驻跸淮上。江、浙二省官民请求见朕一面。今二麦刚
熟,百姓沿河拥挤观望,不无践踏。应令百姓停止欢迎、相送,以示朕重农爱民之意。
”[6]
康熙皇帝为了不妨害农事、耽误百姓种庄稼,不让百姓欢迎。足以让“出行警车开道、
组织百姓欢迎”的中共官员汗颜了。
(五)政府工程 为百姓让路
康熙四十六年阴历二月,康熙皇帝考察黄河“溜淮套”,由“清口”登陆,到达“曹家
庙”,见地势多为不...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5
6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362
7
来自主题: Talk版 - 康熙皇帝德政二三事(上)
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开创了康熙盛世。《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君,止于仁。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是一位盛德至善的仁君;后世给他上的庙号为“清圣
祖”,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康熙皇帝留下了很多德政、善行,使后人可以以史为鉴。
(一)赈灾抚民 修省自身
康熙十八年阴历七月,京师地震。康熙皇帝下诏从皇家内库拨发十万钱,赈济抚恤百姓
。被震的百姓的房屋,由皇帝出资,派官府修好。
康熙皇帝召见朝臣,说:
“朕身不德,施政治理未达到协调,致使滋生地震示警。惊悚稍微平息安宁下来后,就
该勤求致灾之因由。是因为官府苛取牧民之物来媚上吗?是大臣结成朋党、各自都用自
己一派的人马吗?是领兵时没有禁止官兵焚烧、抢掠百姓的财物吗?是收取赋税有不实
?是审问判刑的官员听取诉讼、有冤枉平民的吗?是王公大臣未能约束其手下、致使侵
害小民的吗?这样的事有一件,皆足致灾。只有大处合乎天法而小处才能清廉,施政公
平而诉讼才能在理,才能仰望符合穹苍之理,消除暴戾。所以,昭布朕心,与中外大小
臣工共勉。”[1]
赈灾,是当政者的本份;而在灾荒发生时,当政者认识到灾害的发生是自己德行不足,
修省自身,修正不足,提高自... 阅读全帖
B*V
发帖数: 3365
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明末蒙古的衰落与满洲的崛起
明末蒙古的衰落与满洲的崛起
发表于:2012-07-09 19:19:04
作者:大好河山在这里
一. 蒙古插汉部的东迁导致女真崛起
明初,明成祖于永乐年间在东北设置了建州、海西、野人三卫来控制女真。(女真
这个名称从明初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太祖努儿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于天聪九年钦定国名
为“满洲”,女真及诸申等名始废。)
后来,明廷又先后在建州卫附近分设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成化五年,明与朝鲜联
手进剿扰边的女真,建州诸卫的头目董山、李满住父子等被杀戮。建州女真一蹶不振。
明朝成化年间,蒙古的达延汗继承了汗位。经过奋斗,大致统一了部落割据、四分
五裂的蒙古草原之后,便废除了太师制,分封诸子及亲族。到了明嘉靖年间,蒙古大汗
的宗本部落插汉部(即左翼)迫于右翼的压力,东迁辽河河套,蒙古本部再度分裂。《
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六月记载:“是时,(蒙古右翼头目)俺答诸酋与(插汉头目)
小王子有隙,小王子欲寇辽东,俺答以其谋来告,请得以中国夹击之,且以此立信。”
但是,“夹击”计划显然没有得到落实。插汉部成功的东迁到了辽东。
明朝的隆庆、万历年间,西部的俺答接受了明廷的封贡,“七镇皆宁,独土蛮(插
汉...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9
我国30年后重修“国史”纠正文革所酿缺憾
■ 对话动机
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点校
本,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学术等
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
2005年,中华书局着手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准备工作。今年7
月11日,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此次为什么要修订?
如何修订?本报对话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
■ 对话人物
徐俊 中华书局总编辑,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办
公室主任。
为何重修国史?
“存有缺憾,阅读不便”
新京报:为什么要对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进行修订?
徐俊:先要了解的是,宋元以来历代都有整理刊印正史的传统,形成不同时期的通
行版本,如宋代通行的“十七史”、明代通行的“二十一史”,清乾隆时期整理刊刻武
英殿本“二十四史”。上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是近
代最通行版本。
新京报:历次校刻,重点都是什么地方?
徐俊:重点是文字校订和勘误,也有些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
S*******C
发帖数: 7325
10
☆─────────────────────────────────────☆
Satine (瓜呆小贼) 于 (Sun Oct 3 14:31:59 2010, 美东) 提到:
张夫人,王太太这种称谓不算
前两天有个老外说本来中国女人随夫姓的
文革给改了
我怎么不记得有
...
☆─────────────────────────────────────☆
StationCC (观澜) 于 (Sun Oct 3 14:44:57 2010, 美东) 提到:
张王氏?
杨杜致礼?

☆─────────────────────────────────────☆
Teller (yy) 于 (Sun Oct 3 15:03:15 2010, 美东) 提到:
这老外肯定有个台湾或者香港的朋友来着。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Sun Oct 3 15:32:44 2010, 美东) 提到:
非但没有随夫姓,而且头衔或者称谓前还是用自己娘家的姓...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11
这篇,说是转自乌有之乡。当然,乌有之乡一般会站着农民军的立场上说话。
http://bbs.xhistory.net/simple/?t19814.html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作者:叔子 转自:乌有之乡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去年是1644年后第6个甲申年,四川一些文化界名人(如流沙河)借此组织发表了
一系列所谓“反思大屠杀”的文章。反思历史本无可厚非,但细读这些文章却发现其内
容不过是依据《蜀碧》《后鉴录》之类在建国后被胡昭曦孙次舟王纲等学者据实批驳的
史料,对张献忠进行丑诋而已。遗憾的是学界对此并无回应,致使社会网络上谬论广传
。笔者在诸位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发一孔之见希望以正视听。
一从明代四川人口的分布看张献忠屠蜀
张献忠据有全川的时间非常短,自1644年8月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到1645年春明总
兵曾英即赶走大西守将占领重庆,同时川南也被明将王祥杨展等人占据,而川东北的山
地则控制在“摇黄十三家”等土匪武装的手中。此时的大西政权控制地区仅局限于以成
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据杨济堃先生考证在当时四川管辖的“府十一,直隶州六
,宣抚司一,... 阅读全帖
P*****g
发帖数: 45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人隔代修史的规矩太对了
有:
https://zh.wikipedia.org/zh/清史_(中華民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37886
中華民國的《清史》是指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以後,由官方出資進行大規模整
修《清史》的工作,總計有三次:第一次由國防研究院主持,以關內本《清史稿》為藍
本重新整理出版,定名為《清史》;第二次由國史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就關外本
《清史稿》進行校註,完成《清史稿校註》;第三次由國史館依據《清史稿校註》,以
及清代國史館檔案與清史館檔案,推動纂修的《新清史》。
h*h
发帖数: 27852
13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纠葛:努尔哈赤如何崛起的?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5-19编辑:徐亚军
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曾经是大明帝国真正的英雄。
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间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极为诡异,至今无人能够完全考证
清楚。
诚如我们所知,早期的努尔哈赤远不像后来人们所愿意相信的那样强大与传奇;而
早期的李成梁则是一位真正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一位起于贫寒却曾经百战百胜的将军。
可惜,当努尔哈赤日益强大起来时,这位英雄却在大明朝万历十年之后扑朔迷离的
政局中,如美人迟暮般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末路。努尔哈赤崛起的整个经过,几乎贯穿在
李成梁没落的全部过程之中。双方此种消长的原因何在,正是我们需要在此展开的。而
这种消长的结果,就是大明帝国辽东局势的糜烂日深。
仔细观察一位真正的英雄走向末路,真是一种令人伤感的体验。
四十岁时,一位巨眼识人的大明巡按御史发现了李成梁。
当时,这位具有朝鲜族血统、出身于中级武将世家的李成梁,正在辽东铁岭卫走投
无路,苦度时光。这里,就是今天出了个赵本山而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的辽宁省铁岭市。
李成梁,字汝器,又作汝契,号银城。他的先祖李英是朝鲜人,明朝初年从朝鲜渡
江来到...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4
我国将再次修订国史纠正历史原因所酿缺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9日04:11 新京报
■ 对话动机
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点校
本,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学术等
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
2005年,中华书局着手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准备工作。今年7
月11日,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此次为什么要修订?
如何修订?本报对话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
■ 对话人物
徐俊 中华书局总编辑,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办
公室主任。
为何重修国史?
“存有缺憾,阅读不便”
新京报:为什么要对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进行修订?
徐俊:先要了解的是,宋元以来历代都有整理刊印正史的传统,形成不同时期的通
行版本,如宋代通行的“十七史”、明代通行的“二十一史”,清乾隆时期整理刊刻武
英殿本“二十四史”。上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是近
代最通行版本。
j**y
发帖数: 80
15
来源:济南时报
历史剧《台湾1895》正在央视热播,这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中国近代史,再现反侵略、
反“割台”的鸿篇巨制,剧中塑造的100多个真名实姓的人物,既符合历史真实,又不
概念化。以“马江海战”为例,相比于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来就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老福州人说起马江海战,都会大骂“两张”、“两何”,脱口而出两句顺口溜:“两张
没主张,两何无奈何。”“两张”之一指的是张佩纶。《清史稿》载:“十年(光绪十年
,即1884年),法人内犯,令(佩纶)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佩纶至船厂,环十一
艘自卫,各管带白非计,斥之。法舰集,战书至,众闻警,谒佩纶亟请备,仍叱出。比
见法舰升火,始大怖,遣学生魏瀚往乞缓,夫至而炮声作,所部五营溃,其三营歼焉。
佩纶遁鼓山麓,乡人拒之,曰:‘我会办大臣也!’拒如初。翌日,逃至彭田乡。”《
清史稿》认为马江失败完全是张佩纶刚愎自用、玩忽职守所致。
《台湾1895》却没有因循《清史稿》的记载,而是吸收了当代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比较
真实地再现了历史镜头:张佩纶视察马尾港,发现法军战舰也停在港内,与福建水师近
在咫尺,甚为担忧,立即给李鸿章发电报,李却坚持认为
o***e
发帖数: 3526
16
我这句话里可有一个字是错的?道光遗诏里就一句:“封皇六子奕䜣为亲王”。
有恭字么?这实际上是对咸丰的要求,正式册封是咸丰做的。清史稿文宗本纪里面是这
样写的:“封弟奕䜣恭亲王”。你觉得清史稿写错了?咸丰要真是就不给封,奕
䜣也没脾气。而且显然咸丰是有犹豫的,给了个恭字作为警告,又观察了两年,
才给建府。这点子破事清史稿上都清清楚楚的,用得着谁提醒?
p******o
发帖数: 9007
17
哎,成也清史稿,败也清史稿。合着你的清史知识只来自于清史稿?这个恭字是道光特
意给老六挑的,要他对咸丰服气。咸丰即位伊始还没那么大的权威。
o***e
发帖数: 3526
18
切,这种属于主干史实的事情,清史稿自然是抄实录的。查清史稿不过是因为东西好战
而已。怎么,你还不服清史稿?不服清史稿你服不服实录?同学,我这里说话都是有根
据的,你的根据是哪里来的?你看不上清史稿,你给个更可靠的?“恭”字是道光给的
?今天你就把这件事给说清楚了吧。你的根据是什么?
p******o
发帖数: 9007
19
哎,这个应该是我错了,道光封奕訢为亲王,但是没有指明是恭亲王。我大概以前看到
的不确。
http://www.qulishi.com/news/201308/6635.html
“我们来看看道光传位的清宫秘档,这是惟一保存至今的一组有关秘密立储的珍贵实物
。匣中共有谕旨四份。
立储谕旨一份。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写道:“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又用汉
文写道:“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内层的包封纸上写有“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
”并有道光皇帝的签名。外层的包封纸上写有满文“万年”,也有签名。由此可见,立
储是在道光二十六年,也就是道光逝世的前四年。”
不过这段有意思,道光立储是二十六年,看来不是临终决定的?
还有啊,恭亲王是咸丰三年正式册封的,这么说了,按照诸辩友的清史稿规矩,他这头
三年还不能叫亲王呢。时间跨度都接近胤祯了。清史稿啊清史稿。
m***n
发帖数: 12188
20
楼主怎么知道富将军的?
刚才查了一下,发现原来富将军是忠良之后啊。
〈清史稿〉:
富明阿,字治安,袁佳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袁崇焕七世孙。
另外,江宁将军富明阿的儿子,就是在1900年抵抗沙俄吞并东北的战斗中不屈自尽的黑
龙江将军寿山。
世代忠良,赞。
同治元年(1862年),富明阿被授予正红旗汉军都统,管理神机营。后又赴扬州
帮办德兴阿军务。贼屡纠捻匪窥伺江北,富明阿分军渡江助冯子材守镇江。是年秋,富
明阿亲率精锐援临淮,会合僧格林沁剿苗沛霖,连破贼,沛霖伏诛。
1864年春,德兴阿赴陕、甘剿回,清廷诏促富明阿回扬州坐镇,授职江宁将军。
富明阿指挥八旗兵,协助湘军,克复被太平军长期盘据的老巢江宁(即南京),立不世
之功,被授予骑都尉世职,仍督所部水陆诸军留防江北。
1866年,富明阿授吉林将军,督剿马贼。力疾进搜山险,遣将分捕,数月肃清。
开辟闲田至数万顷。不及十年,遂开建郡县。在任四年,复以伤病陈情乞罢,允之,仍
在家食全俸。
富明阿生活的后半辈子过得快乐悠闲,他死于光绪八年(1882年),朝廷重加优
恤,谥号威勤。吉林、扬州请建祠。
永山,袁佳氏,汉军正白旗人,黑... 阅读全帖
x**b
发帖数: 290
21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一、二两集的朋友会发现,这第一集里有个“孝敬宪皇后”;而第二集里又说甄嬛与早先过世的“纯元皇后”十分相像。这就引发出了下面的三个问题:一是一般而言,清朝的皇帝到底应该有几个皇后?二是具体到雍正皇帝本人而言,他到底有几个皇后?三是雍正皇帝是否有个“纯元皇后”?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一般而言,皇帝应该有几个皇后?
这就得先来看看大清王朝在雍正皇帝之前的这四个皇帝(大汗)的后宫了。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平生娶了16位女人,当时把这些女人统称为“福晋”,到了康熙年间,才按照她们的历史地位,分别追封各种名目的内宫称谓。被封为皇后1人,元妃1人,大妃1人,太妃1人,继妃1人,侧妃4人,庶妃7人。努尔哈赤的皇后姓叶赫纳喇氏,名叫孟古姐姐,是努尔哈赤第6任妻子,共活28年,生了皇太极,后来皇太极当上了皇上,“母以子贵”,成为皇太后;元妃姓佟佳氏,哈哈那扎青,是努尔哈赤第1任妻子,终年32岁;继妃姓富察氏,名为衮代,原嫁努尔哈赤的叔伯哥哥威准,还给威准生了三个儿子,威准死后,富察?衮代转嫁努尔哈赤。
话说到这儿的时候,您知道了吧,努尔哈赤那个时代,后金政权还没有皇后呢。
努尔哈赤的儿子...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2
曾国藩与李鸿章:一对师生的时代悲剧
大中小2015-11-07 01:31:33
多维历史
在跟洋人打交道方面,曾国藩还算当时诸大员中比较开明的一位,但传统士大夫的那一
套,高超的儒学修养,却无法支撑他与洋人的周旋了。正当盛年的李鸿章接替了曾国藩
的位置,他比老师更擅长与洋人打交道,他务实,圆滑,手段高明,但悲哀的是,他是
在一个完全不对等的情形下与洋人打交道,他再能干,再能糊弄,再能讨价还价,也无
法躲过洋人甩过来的耳光。本文摘自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作者关山远。
曾国藩(左)与李鸿章有诸多共同点
如果玩标题党的话,这篇文章可叫《揭秘史上最牛师生创业过程》,或者《一对X丝师
生是如何双双逆袭成侯爷的》,是的,老师曾国藩与学生李鸿章,都是书生掌兵,风云
际会,崛起于乱世;历尽磨难,久久为功,成就他人难望项背之勋名。历史太大太庞杂
,但人的命运变迁,永远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不过,细细读曾国藩与李鸿章这对师生的故事,轰轰烈烈、争议、骂名、挣扎……突然
会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这沉重,远不是今人喜欢的“创业”、“逆袭”等字眼所能
承载。

曾国藩第一眼看到李鸿章时,就喜欢上他了。
不要...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23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 于 2014-07-24
一百多年来,关于甲午战争,有种种争议乃至谣言,各种传说在层累的演绎中变得戏
剧性十足。在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今天,澎湃新闻整理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争
议,从另一个角度检讨甲午。
争议一:慈禧真的搜刮北洋海军经费了么?
不少人将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失败归咎于慈禧动用海军经费修三海、颐和园
。真的是这样吗?这搜刮、挪用的海军经费,源自何处?
作家叶曙明撰文以为,海军经费不等于海军军费,海军经费相当于海军衙门的
办公费用。李鸿章买军舰的钱本来就不是从户部划拨给海军衙门的“海军经费”中出。
其次,修园所费260万两也并非户部每年划拨的固定经费,实则为经过李鸿章动员,由
两江、两广、湖广、四川省的四位总督,湖北、江西两省巡抚,共同报销的。虽然海军
衙门说,用这经费修园子是要“恭备皇太后阅看水操”(颐和园昆明湖畔有两个水师学
堂),封疆大吏也是心知肚明。当然,这笔钱若是不修园林,也能多买两艘军舰,但若
不是给皇太后修园林,封疆大吏们是不是还会积极筹款呢?
这笔钱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省以“海军军费”为...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岳飞传的故事中国人家喻户晓
岳飞传的故事中国人家喻户晓,其中,岳飞长子岳云临阵手使两柄大锤,却不是小
说家言,而是记载在正史上的。
《宋史》载:“(岳云)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
岳云的两铁锤重达80斤,按照宋代的度量衡换算(一斤约等于625克-640克),相
当于今天的100斤。宋代,重武器是家常便饭,比如名将李全的铁枪也重达40多斤。古
人有句话叫“锤槊之勇不可敌”,意思就是使锤、槊的人都是力气远超一般人的大力士
,岳云就是出类拔萃的一个。
而600年后,岳飞的后裔中又出现一个手使100斤双锤的猛人。
清代名将岳钟琪。
一、
岳钟琪,字东美,原籍甘肃临洮,岳飞的第21世嫡孙,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
,深沉刚毅足智多谋,累官拜陕甘总督、宁远大将军,屡平边地叛变,被乾隆尊称为“
三朝武臣巨擘”。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汉人中拜为大将军手握重兵的,仅仅他一人(年羹尧是旗人)。
大家都知道,岳飞当年力抗的金国,就是满清的前身。精忠报国的岳飞后裔,竟为
金兀术的后裔卖命,这是为什么?
从时间上看,岳飞抗金已经过去了600年,到了清朝,岳钟琪这一支岳飞后裔,已
经连续三代为清政府效力:祖父岳镇邦在甘肃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直惊叹于我国现行的农历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之争
——康熙历狱阴影
文 | 安立志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规模“西化”的经历,一次是东汉末年的佛教东进,一次是“
五四”后传来马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西化”,并非对方的强加与侵入,都是国
人自主选择与引进的结果。
夹在这两次大规模“西化”之间,明清之际,西方的耶稣与科技进入中国未及成为气候
,却已遭顽强阻击。佛教东进虽也遭遇“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
、后周世宗)的“灭佛”,天下名山仍然“僧占多”,耶稣与科技就没有如此幸运了。
康熙五年(1666年),新安卫官生、杨光先上书,斥汤若望西洋新历法十谬,尤其是选
择顺治帝皇太子荣亲王的葬期误用洪范五行,山向年月俱犯忌杀,事犯重大(顺治十五
年荣亲王病死,两年后,其生母董鄂妃病逝,又136天后,顺治帝驾崩)。清初守旧势
力乘顺治驾崩、康熙年幼的空隙,不满外邦人参议朝政,于是支持杨光先,力挫以汤若
望为首的天主教与历法学。汤若望以及杜如预、杨宏量、李祖白等钦天监官员(天文学
家)被判处斩,后因天空出现彗星,京城发生地震,于是改判汤若望、杜如预、杨宏量
免死,但李祖白等五人依然惨遭杀害。后来康熙帝亲政后...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78
26
陈廷敬,字子端,号午亭,山西晋城(泽州)人,顺治朝进士,康熙朝宰相。他在朝任职
五十四年,一生二十八次升迁,直至康熙四十二年升任文渊阁大学士。
山西历史文化浓厚,人才辈出。若是外省人,提及山西名人必会想到关二爷、李世
民、武则天、杨家将、呼家将,等等。若具体到名臣,人们又会想起神探狄仁杰、汾阳
王郭子仪,或者是裴氏宰相(据统计,裴氏家族共出过五十九位宰相)。这样看来,大众
印象中的山西名人似乎集中于唐宋之时,提起明清之际的山西,人们似乎仅仅记得晋商
、晋商大院、走西口、镖局、票号,等等。但是,这种粗略的概念、大概的印象,是不
全面的,甚至会漏掉关键的人物,比如大清相国陈廷敬。
陈廷敬,字子端,号午亭,山西晋城(泽州)人,顺治朝进士,康熙朝宰相。他在朝
任职五十四年,一生二十八次升迁,直至康熙四十二年升任文渊阁大学士。他被康熙盛
赞为“(诗作)清雅醇厚,非积字累句之初学所能窥也”(《清史稿》卷九《陈廷敬传》)
,“(为官)盖在仕籍者余五十年,而秉忠贞者恒如一日”(《皇城石刻文编》)。从任职
简历和康熙评语来看,陈廷敬是不折不扣的大清名臣、忠臣,但是人们对他的研究和关
注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27
120年前的武汉在张之洞的湖广总督治理之下,可不是现在的武汉在中国的地位。张之
洞在慈禧的关照下,希望武汉的新洋务运动成为满清帝国的近代化转型的模范。但是张
之洞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超过了现在中共的所谓改革。张之洞在文化上建立了武汉大学
的前身,在军事上建立了新式陆军,和新式重工业兵工厂,和当时的高科技铁路,还又
民族轻工业,加上汉口原来的四大名镇的金融贸易地位,张之洞的湖广总督20年任期内
,武汉一直是当时中国的弄潮儿,和现在的上海,20年前的广州深圳是一样的地位,这
才有宋美龄27年到汉口觉得失落的一说。武汉的衰败是辛亥革命之后,虽然第一枪是在
武汉打起来的,但汉口却从此衰败。所谓风水轮回转。
看看历史就知道武汉的近代地位了: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
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
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歲中進士
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歷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86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金庸的小说有没有主线
leawolf (执中以宁) 同学,真的代沟了啊?~。。。:((。。。555。。。
对不起,leawolf (执中以宁) 同学,那天(29apr2014)把帖子回完了,都要下线的前
后才想起来,好像看的最早的一本关于曾国藩他们/他们那个年代/讲太平天国和湘军等
等那个时代的书,除了学校的课本和小人儿书什么的之外,好像不是唐浩明的那本书 -
---555,怎么每次总是到了刚刚把卷子/作业交上去了之后才意识到里面有错误啊?!
啊?!!。。。:((。。。555。。。
-----俺最先看到的这方面的书好像是一部叫《清史稿》的书(分成有几册的一部书?
)?好像作者是叫蔡东藩?
当时好像说是说(忘了啥原因了:(( )想看史书/24史(大部头的什么的?)什么的
?结果一个小老太,好像是她们的一个同事/学生(?)(家/家里面?)有《清史稿》
,结果就说是借给俺看。。。然后就一下子搬过来了。。。然后俺就。。。:((。。。
话说回头,那部书的(几册?)封面上面好像就是抬头上面印着《清史稿》三个字,翻
开内页(右边儿第一页?)的上面有作者的名字?
书是用简体字印刷的,好像不是崭新的书,但是好像年代也并不久远...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替袁崇焕辩护+分析其功过 (转载)
袁的儿子女儿下落都是传说而已。
关于袁的儿子,其一,明史编撰,始于康熙,到乾隆定稿,书”无子“,乾隆时候曾下
令访明忠臣后代加以褒奖,以倡忠君。比如:
(二月)戊子,赐明辽东经略熊廷弼五世孙泗先为儒学训导。
(八月)戊子,予明辽东经略袁崇焕五世孙炳以八九品官选补。
此袁炳是袁崇焕宗族过继后裔。在东莞故乡。皇帝下令访求,尚且未找到所谓入旗后裔
。这个本来就是明显说明此传说不靠谱。
其二,传说文献之一是清史稿富明阿传。大家都知道清史稿是满清遗老编的,编订草率
,根本就是未定稿。
其三,此传说源头究竟为何不知,比较早的可能是一本东莞县志,但是此志上面说的明
明是“相传“:
相传袁督师下狱定罪后,其妾生一子,匿都城民间。大兵入关,为满洲某所得,隶籍于
旗。
可见袁文弼本来就是查无实据姑妄听之而已。再说满清南侵,掳掠人口为奴是常见事。
再袁氏本来就是关外汉军旗已有的老姓,关外姓袁的本就不少。
其四,再一参考旁证,辑录袁督师遗事的东莞张伯桢张江裁父子,还编辑东莞袁氏家谱
,把袁世凯算成袁崇焕弟弟袁崇煜后裔,很得袁世凯欢心,而时人以为笑,所谓
华胄遥遥不可踪,督师威望溯辽东。糊涂最是张沧海,乱替人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人心难测,您可能不知道,某时某刻自己一句有意无意的言辞或一个有心无心的举
动,就种下了祸根。
您可能不知道自己那哪里得罪了谁,在您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就突然遭了别人
的毒手。
小人物有他的大度与豁达,并非都是小鼻子小眼睛。
大人物有他的狭隘与小气,并非都是息事宁人、不计小怨。
今天,就说一说慈禧太后还不是太后的时候,她与咸丰权臣肃顺结怨的一段轶闻。
本文出自清人李岳瑞笔记《悔逸斋笔乘》中《孝钦与肃顺龃龉之始》一节。
话说,清文宗咸丰末期,肃顺从一个户部的司员,没有几年时间,便很快跻身为协
办大学士(亦称协揆)、尚书。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
检索肃顺的生平履历,其在咸丰一朝的升迁的主要印迹如下:
据《清史稿》记载,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时,肃顺就已经升迁至工部侍郎,是
从二品的官员了。
四年之后,也就是到了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肃顺先被调任为礼部尚书,仍主
管理藩院事务,后又调为户部尚书。
由从二品的工部侍郎至从一品的礼部尚书... 阅读全帖
k*********l
发帖数: 194
3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马礼逊父子
十九世纪初,英国鉴于一七九三年(乾隆五十八年)派遣使节马戞尔尼(Earl George
Macartney,1737-1806)到中国的失败,又看到法国利用天主教神甫在东方活动的成功
,因此也想利用宗教的伪善面貌作掩护,派基督教新教教士深入中国作侵略的先遣部队
。马礼逊(R0bertMorrison,1782—1834),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出身较贫苦,1804年5
月向伦敦布道会报名,自愿为国外宣教师,随即被送进宣教学院接受十四个月的训练。
1807年1月8日被授为牧师,1月31日被派遣来中国。他于1月31日从伦敦出发,三个月后
到达美国纽约,在美国政府的协助下,搭乘美国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的三叉号鸦片走私
船,绕道南美洲经太平洋先到澳门,当年(嘉庆十二年)9月7日到达广州
编辑摘要
目录
1 简介
2 个人经历
马礼逊父子 - 简介
十九世纪初,英国鉴于一七九三年(乾隆五十八年)派遣使节马戞尔尼(Earl George
Macartney,1737-1806)到中国的失败,又看到法国利用天主教神甫在东方活动的成功
,因此也想利用宗教的伪善面貌作掩护,派基督教新教教士深入中国作侵略的先遣...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3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仇恨大清是汉族人的耻辱 (转载)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
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33
[转帖]略论清代旗人制度性特权及其影响 [转贴 2009-03-26 19:38:33]
字号:大 中 小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34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
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6383
35
☆─────────────────────────────────────☆
sexdon (钦命头品顶戴加尚书衔领网评办事部堂) 于 (Thu Mar 24 00:55:36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sexdon (钦命头品顶戴加尚书衔领网评办事部堂),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仇恨大清是汉族人的耻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4 00:55:11 2011, 美东)
仇恨大清主要是处于对历史的无知,对自身缺点的懦弱而找借口,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和严重的民族歧视。汉族人从来都认为少数民族是仆人,而我大清期间,虽然创造了中
国历史上的辉煌,但是这些心里阴暗的人看来,我大清的一切功绩也不能让他们弱小的
不值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他们在我大清强大的时候到处作乱,天地会乱党,长矛还有
孙文匪患都是明证。
仇恨大清的人基本上有几类,
1。严重的大汉族主义者,觉得清朝是外族,从骨子里面藐视,但是冰冷地事实就在那
里,没有办法,所以只能骂找平衡了
2。严重历史知识缺乏的,历史读物仅仅就是电视剧和高中历史课本,对清朝仇恨基本
上是清朝后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6
何止51岁,其实我想活更久 秦始皇嬴政画像
选入中学语文读本中《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一篇文章出错了;秦始皇不是51岁去世……《史记》修订本出版暨《史记》研究学科团队建设座谈会昨天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史记》修订工作的主持人、南师大赵生群教授表示,他带领一支8名教授组成的团队在这部书上投入了8年时间,新增校勘记3400多条,约30万字,并改动标点6000余处,呈现最接近原版的《史记》。通讯员 王秀良 扬子晚报记者 蔡蕴琦
【为何修订?】
《史记》流传中出现讹误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始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时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史记》版本复杂,甚至同一版本的不同印次文字也不同,加上过去记录方式比较传统,在流传的过程中存在偏差。“我们的工作就是还原古籍,不是考证《史记》中原有内容的真实性。”赵生群教授说。
2005年初,中华书局开始着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的前期调研。2006年4月,《史记》修订工程正式启动,中华书局将主持工作交由南师大文学院赵生群教授。“我们沿用清代金陵书局本为底本,梳理了《史记》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7
武训塑像资料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乞丐这个行业里也时常产生大人物,比如丐帮帮主萧峰,以“降龙十八掌”威震武林;比如叫花子朱元璋,转行从政,一不小心成了皇上。
但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被誉为“千古奇丐”的,却是长得不帅、不会武功、乞讨了一辈子、至死单身的武训。
千古奇丐
“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武训生活在清末,是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今山东冠县)人。七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又逢灾荒,武训只得跟随母亲四处乞讨。
后来母亲过世,他到一户举人家做工,可勤勤恳恳干了三年,到结算工钱时,这家人却欺他不识字,翻出一本假账,告诉他工钱早已支付。武训又气又急,想争辩,却连账本上的字都不认识。
还有一次,姐姐托人捎给他一封信、两串钱,读信的秀才把捎钱的段落略去,私吞了钱。当武训知道这事儿质问秀才时,秀才不但不认账,还反诬武训财迷心窍。武训明白了有文化才不会被人欺负。可穷人家的孩子,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私塾?
“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他拿定主意:重操乞讨旧业,攒钱办义学。
就这样,他身穿满是补丁的衣服,肩背布囊,手拿铜勺,早起晚睡,走街串巷乞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8
琼瑶、于正
今日下午,琼瑶起诉于正等侵害著作权案将在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称北京三中院)开庭宣判。这场持续8个多月的“维权之战”也将告一段落。
4月15日,琼瑶发表长微博举报于正编剧的《宫锁连城》抄袭其著作《梅花烙》。随着事件发酵,5月28日,琼瑶对于正等5方提起诉讼,正式走上法律维权道路,引来极大关注。12月5日第一次开庭审理后,国内109位编剧签署联合声明,声援琼瑶,呼吁保护原创,并称“拭目以待法律对此做出公正的判决”,而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话题也成为近期热点。这说明,该案已牵动了各界神经。随着判决结果的公布,于正的行为是否属于抄袭,涉抄袭剧目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等三大疑问将获得解答。
疑问一:《梅花烙》剧本著作权是否属于琼瑶?
在琼瑶起诉于正等侵害著作权案12月5日的庭审中,包括于正在内的五名被告都在答辩和质证环节就著作权一事向琼瑶方面提出质疑,认为琼瑶并非《梅花烙》编剧,因电视剧的编剧署名为林久愉,而且《梅花烙》版权是今年林久愉才转让给琼瑶的;更为关键的是,92年《梅花烙》琼瑶并未做著作权登记。
琼瑶律师对此反驳,并递交林久愉的声明,但继续遭被告方面质疑。
今日判决的公布后,...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19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的在线历史文献库
在线历史文献
2002-11-12
http://www.cs.iastate.edu/~baojie/history/histbook.htm
世界历史 | 国别史 | 世界史专题 | 中国通史 | 中国断代史 | 中国史专题 | 二十六史
| 历史典籍 | 百科全书与工具书 | 共运资料 | 中国当代史料 | 其他
世界历史
简明世界通史(上) (下)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通史·当代卷 古代卷 中世纪卷 近代卷(上) 近代卷(下) 现代卷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2
世界当代史
新编世界当代史
国别史
荷马史诗
罗马史纲要
阿拉伯通史(上册) (下册)
澳洲史
德国史纲
法国通史简编
非洲通史古代卷 近代卷 现代卷
加拿大通史简编
近代英国史
日本近代史
苏联史纲CCCP(1953—1964)
世界史专题
佛教史
中国通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3) (14) (17)
(18)
中国通史...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前清仁宗的祈雨故事
☆─────────────────────────────────────☆
Jaylucky (Jaylucky) 于 (Tue Mar 30 19:10:39 2010, 美东) 提到:
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崩。帝始亲政。大学士和珅及尚书福长安皆获罪下狱。和珅赐死
于狱,福长安论斩。诏示中外,宣布“咸与维新”,“下诏求直言”。上谕:“中外陈
奏直达朕前,不许副封关会军机处。”追赠纠劾和珅家臣刘全之御史曹锡宝。召乾隆晚
年抨击、揭露腐败而获罪的尹壮图来京候旨擢用。
翰林院编修洪亮吉上书《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书达成亲王,以上闻,上
怒其语戆,落职下廷臣会鞫,面谕勿加刑,亮吉感泣引罪,拟大辟,免死遣戍伊犁。
嘉庆五年,京师旱,上祷雨未应。
下罪己诏,曰:“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於君德民隐休戚相关
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下情复壅,为害甚钜。
亮吉所论,实足启沃朕心,故铭诸座右,时常观览,勤政远佞,警省朕躬。今特宣示亮
吉原书,使内外诸臣,知朕非拒谏饰非之主,实为可与言之君。诸臣遇可与言之君而不
与言,负朕求治苦心...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41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举入仕而为一、二品...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老也参合一下满清这个话题
大部分绿营有火枪。到鸦片战争前,火器的数量占到大致一半左右。军队的具体编制的
材料不全,但不是没有,比如登州府志记载: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始设登州镇,由总兵统管,总兵署在蓬莱县城南门内西北,
辖陆营和水师营。(这些都是绿营)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登州镇陆营编制为:
中营设游击1人(游击署在南门内糠市西)、守备1人(守备署在钟楼南路东)、千总1
人、把总4人、外委5人、额外外委3人,马兵117人,守兵394人,马125匹;分管县城内
西南、西北2坊、县城外西、北2关和雨山、郭东、苇羊、北沟4保,辖县城以西、以南5
座烟墩;
装备兵器:箭844支,刀724把,藤牌27具,鸟机枪、马鸟枪、鸟枪244支,子母炮、威
远炮、铁喊炮、劈山炮、抬炮、行营炮43门。
右营设都司1人(都司署在县城朱家桥东)、守备1人(守备署临都司署)、千总1人、
把总4人、外委5人、额外外委3人,马兵115人,守兵368人,马122匹;分管县城内东南
、东北2坊、城外东、南2关和东流、安香、解宋、羚羊4保,辖县城以东3座烟墩;
装备兵器:箭749支,藤牌27具,腰刀、牌刀、砍刀478把,鸟机枪、马鸟枪...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三读《慈禧全传》
☆─────────────────────────────────────☆
jjseven (大杂院) 于 (Tue May 31 12:34:40 2011, 美东) 提到:
从去年开始到今天,读完了三遍高阳的《慈禧全传》。其实年轻的时候(大概20年
前?)就接触过这套书,是友谊出版社出版的,明黄色的封面。先读第一本《慈禧前传
》,主要是讲辛酉政变,写的十分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推动很快,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但往后看,或许是年龄还小的原因,觉得逐渐无聊起来,就放下了。去年重新开始,
发现原来觉得精彩的部分依然精彩,原来觉得无聊的部分别有一番意境,不知不觉就看
完了。但这部书实在是年度跨度太大,人物众多,关系纷繁复杂,看完一遍仍然意犹未
尽,又在短时间内复习了两遍,并辅助性的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终于有了些感觉,有
不吐不快之意。
第一,关于本书。该书名为慈禧全传,却是写尽了晚清五十年,是一部绝对的史诗
性巨著,堪称中文历史小说的翘楚。这部作品最抓人的地方在于叙事的真实性。高阳虽
然著作等身,但遍观其作品,显然晚清才是他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距离现代不
远...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史><清史>的历史地位?
你说的后清指的是现在?如果是,那和清史稿有个毛的关系?那是大头时候开始编的。
而且现在TG已经开始编纂清史了,这个清史稿显然不会成为正式的清史。
c*****1
发帖数: 3240
45
☆─────────────────────────────────────☆
daliwan (阿大) 于 (Sun May 27 00:31:33 2012, 美东) 提到:
中国历史上是出了不少汉奸的。知道今天,被骂作汉奸被认为是一种莫大的侮辱。而痛
斥别人为汉奸则无疑占据了道德上的至高点。而大汉奸更是万人所指。顶级汉奸肯定是
超级大汉奸了。本文想讨论中国历史上的顶级汉奸。顶级的定义是指改变了中国历史进
程方向,当然是坏的方向。
1. 石敬瑭。主要业绩有二。 其一, 任契丹皇帝为父亲,自称儿皇帝,以获得契丹支
持。当世即为所有汉人所不齿,因为他创下了一个所有汉人都无法接受的底线。连他儿
子都觉得丢脸,石敬瑭一死立刻就不认那个契丹爷爷,当然契丹人立刻也把他灭了。这
个爹一认,留下一千多年的骂名。后世的汉人政权,对游牧民族的政权,若实力相当就
称兄弟,打不过就叫叔,在不济,就喊大爷,反正打死也不叫爹。其二,割让幽云十六
州给契丹。从此汉族失去北方对游牧民族的防备的天然屏障,从北京南下几百里都是大
平原,极利于游牧民族的骑兵攻击。之后四百多年里,汉人几次试图夺回都遭失败,直
...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46
呵呵,把百度当狗屎就和把百度当宝的可笑程度差不多。你以为百度里面的东西是哪里
来的?天上掉下来的?石头里蹦出来的?呵呵,随便举个例子,莫洛词条基本上全文照
抄清史稿。你不读书不查资料,自然是不知道的。还好意思嘲笑别人么?
你老说张勇没起作用,不说让你读一读更原始的资料,哪怕看一遍清史稿西北战事相关
的几个人物列传就知道早在图海去平凉之前王辅臣的日子就已经很不好过了。王辅臣叛
变攻杀莫洛陷兰州是在康熙13年底,王勇立刻就派手下王进宝(时任西宁总兵)率师攻
兰州。王进宝过黄河以后破贼皋兰龙尾山,获辅臣将李廷玉。东拔安定,复金县。西攻
临洮,会大雪。扫清外围以后14年4月就开始围攻兰州了。到6月份赵士升出降,张勇的
部下王进宝用时半年即克复兰州。你说张勇在西北是打酱油的么?在14年下半年,王辅
臣已经被董额困于平凉了,到你这里,平王辅臣的功劳全算周昌头上了。你自己说,合
理么?至于你帖子里面其他的胡言乱语我就不提了,没那功夫给你一个一个挑错。
w****j
发帖数: 5581
47
呵呵,开始PA了?PA的开始就是思辨的尽头,你这知识储备的水准很是令人失望啊。
王辅臣生平事迹在清史稿里面散见于各处,不过另外有广阳杂记有比较全的记载。王辅
臣早期事迹不提,顺治十年“洪承畴受命经略湖广和滇黔,辅臣奉旨随侍”,到16年,
“设援剿五营(清史稿里是吴三桂顺治17年十月奏请设立的),而题辅臣为右营总兵,辖
云南迤东地方,驻曲靖府。”同年洪承畴北返还朝,王辅臣开始隶属吴三桂部下。王到康
熙9年被提拔为陕西提督,改隶汉军正白旗下,驻平凉。这样算来王在吴部下大概11-12
年时间,这期间吴三桂对王辅臣很不错,“辅臣之事平西,无异经略,而平西之待辅臣有
加于子侄。念王辅臣不去口,有美食美衣器用之绝佳者,他人不得,必赐辅臣。”你还想
让吴三桂再怎么拉拢啊?王辅臣离任的时候吴三桂一口气就送了白银2万两。不过王辅
臣离开云南后,没有任何记载说明他和吴三桂还有任何超过同朝官员之间正常关系的密
切往来了。
你要知道,关系好归好,发动叛乱是要准备搭上身家性命的。吴三桂起兵后,派王辅臣
老部下、云南援剿右营标下听用官汪士荣致书王辅臣。“辅臣得书,立拘士荣,令其养子
王吉贞携三桂书并解士荣星夜入朝...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9007
48
好久不见,又回来了,看来对这个话题你还是挺留恋的,欢迎欢迎。
你这句话貌似不经意,其实就说到点子上了,封什么样的王,全看皇帝怎么说,而不是
纠结在什么定制,什么常识,什么亲王郡王。有的人似乎就是拘泥于此不能自拔,一看
清史稿,定制就是亲王郡王,所以对大将军王就不认可。
他错就错在,清史稿是对清朝制度的总结归纳,而且是经过多处涂抹修改的“正史”;
但是其推理用的却是演绎,因为王爵只有亲王郡王,所以大将军王不是王。
打个简单的比方,有人给你一个整数集,但是把奇数都剔除了。于是你经过一番运算得
出结论,整数都能被2整除;这时候有人给你一个奇数,你说奇数不能被2整除,所以奇
数不是整数,errrrr
p******o
发帖数: 9007
49
那怎么清史稿还把他写在道光诸皇子名下?
清史稿不会错的。
p******o
发帖数: 9007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