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演讲辞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w
发帖数: 2257
1
许家屯回忆录曝六四前后鲜为人知高层斗争
微信
大中小 2016-06-29 05:17:21
多维历史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写道:五月十九日夜晚,李鹏声嘶力竭地在北京党政军干部会议
上宣布:学运是“动乱”,要反击动乱,杨尚昆宣称已调动军队进京。赵紫阳没有出席
这次会议。我感到赵紫阳可能给撵下台了,局势将会急转直下了。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图源:优酷视频截图)
一九八九年一月,方励之致函邓小平,要求大赦、释放因西单民主墙被捕的魏京生。二
三月中,国内一些著名的文化界人士,以及一批第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分别联名写公开
信,给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的主要负责人,表示支持方励之的建议,提出一系列民
主要求:改革政治体制、释放政治犯、取消以思想定罪等等。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还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国内外引起强
烈反响。海外不少著名的知识界、科学界人士纷纷呼应,发起签名支持运动,中国的政
治气候大有山雨欲来风啸满楼之势。我在香港也强烈地感觉到,一场政治风波即将来临。
我要新华分社的宣传部门收集,并整理香港和国际社会的反应,开始采取每天通过新华
社(小分社)的传真,向中央... 阅读全帖
y**a
发帖数: 9065
2
刚刚离开大学的我站在北京三里屯使馆区的一座不起眼的建筑前,那是1999
年9月21日
的早晨,此时就见铁门上挂着鹰的国徽,门口的牌子上面写着“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
主义民众国人民
办事处”,在这里,我已经消耗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为的是拿到利比亚的签证。可是使
馆里面阿拉伯式
的工作程序我实在不适应,每次都提出要新的文件,每次都是相同对话:“等等吧!”
“等多
久?”“Insha Allah (托靠真主)!”终于不厌其烦的我在前一天拿起了电话,拨通
了杭州我的
利比亚兄弟--核电站的工程师,浙江大学博士生穆夫塔和贾马勒的电话,作为极力邀请
我去利比亚工
作的人,他们答应今天会飞来北京帮我拿到签证。
我在使馆前面已经转悠了个把小时,哨兵也已经以百倍警惕的眼光盯着我看了几回
了,尤其是在
我把黑色的皮包抱在胸前,低头打火点燃香烟的时候。使馆的门开了,里面走出了几个
穿着时髦的姑
娘,个个身材一级棒,都是前两天来使馆参加卡扎菲同志九一革命胜利三十周年的招待
会的利比亚人
家属,一个金黄色头发身材凸凹有致的小姑娘还和我说过话,此时笑嘻嘻的用我仅有的
能听懂的几句
阿拉...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3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567
4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六四事件”风云背后秘闻
许家屯,生于1916年,原名许元文,江苏如皋人,抗战期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江
苏省委第一书记、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书记、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是中共第十
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
人大常委。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他默许当时中共驻港机构支持学运。北京宣布戒
严后,《文汇报》以开天窗形式发表社论,刊登“痛心疾首”四个大字,对香港社会产
生巨大冲击。1990年4月,他获悉自己将被整肃后经《文汇报》总编辑金尧如安排出走
美国。1991年被开除党籍,并撤销全国人大常委职务。1993年著有《许家屯香港回忆录
》。以下是该书前言和第十四章“六四”风云。
前言
我一向对写回忆录兴趣不大,总感觉到自己满意而又可供别人欣赏的事不多。对有
些熟人写的回忆录,自夸自大,“虚报冒领”他人成就为自己有的行为,更为反感。可
是,现在变了,要写回忆录了。
鬼使神差,临退休之年,碰到所谓“六四”事件,被卷入地方官原可置身事外的宫
廷之争。一个五十多年忠诚的共产主义的信徒,“旅游”到资本主义美国“休息”。这
对中国共产... 阅读全帖
D*****9
发帖数: 109
5
“Yao Ming,The Great Wall。”丰田中心的播音员用标准的美式英语,把两个中国骄
傲联系在了一起。2米26的姚明在篮下接球、转身、勾手得分一气呵成,留下了对手无
可奈何的表情,成为休斯顿火箭队最独特的标签。
转眼间姚明已经退役5年了,今天恰逢他36岁的生日,在生日的前两天,他成功入驻了
象征职业篮球运动员最高荣誉的殿堂——名人堂,成为第一位荣登名人堂的中国篮球运
动员,也是亚洲第一人。今年春节姚明的11号战袍也将在火箭队退役,现在姚老板是人
逢喜事精神爽,哪怕变成了女兆日月,唯一不变的就是那熟悉的笑容。
拒绝走捷径,这是姚明给球迷留下的第一印象。其实姚明在四年前就可以获得名人堂提
名,只不过不是以球员的身份,他为中美篮球文化交流做了突出的贡献,并且让NBA和
篮球在这块13亿人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篮球文化传播者,姚明可以以这个噱头进入名人
堂,但是他拒绝了。
姚明在9月10日的名人堂现场第一个发表演讲
四年后姚明以休斯顿火箭球员的身份成功入选名人堂,和他一起入选的还有奥尼尔以及
艾弗森。论成就和地位,大姚并不如他们亮眼,甚至前猛龙球员杰伦-罗斯公然站出来
挑衅:姚明配不...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6
再驳贾庆国:像这等无气节、无风骨之人,何以占据北大的三尺讲坛?
点击:213 作者:朱志华 来源:新民学社 发布时间:2017-09-20 11:10:38
【摘要】:
“贾庆国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当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在思想导向和用人问题上存
在的混浊乱象。
贾庆国“博导”,我当然不是你想象中那种爱惜羽毛的“绅士”学者和“缺钙”公
知,我同样会提出韩丹枢同志之问,象贾庆国这种缺乏民族气节和中国知识分子风骨之
人,何以会占据北大名校的三尺讲坛?甚至被委以重任混迹全国政协的神圣殿堂?!
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和全国政协重新审查贾庆国的政治背景和政治立场,党和人民决
不能容忍那些挂羊头、卖狗肉,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人继续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学
府、名牌大学荼毒学子,更不能允许奸佞之辈、蝇苟之徒进入各界精英共商国是的人民
圣殿!
在我12日发表抨击贾庆国于韩国首尔就半岛危机选边站、亲美媚美的错谬胡言后,贾某
人被深深戳痛,终于按捺不住,诬称我对其“攻击”并作了回应,甚好!有论战方见是
非公论。
首先,这位所谓“博导”、“院长”一提笔就把我的两个“头衔...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再评贾庆国的错谬观点
再评贾庆国的错谬观点
分享到:
时间:2017-09-19 11:21
•来源: 察网
•作者: 朱志华
•浏览:977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贾庆国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当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在思想导向和用人问题上存在
的混浊乱象。贾庆国“博导”,我当然不是你想象中那种爱惜羽毛的“绅士”学者和“
缺钙”公知,我同样会提出韩丹枢同志之问,象贾庆国这种缺乏民族气节和中国知识分
子风骨之人,何以会占据北大名校的三尺讲坛?甚至被委以重任混迹全国政协的神圣殿
堂?!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和全国政协重新审查贾庆国的政治背景和政治立场,党和人民
决不能容忍那些挂羊头、卖狗肉,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人继续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
学府、名牌大学荼毒学子,更不能允许奸佞之辈、蝇苟之徒进入各界精英共商国是的人
民圣殿!
再评贾庆国的错谬观点
在我12日发表抨击贾庆国于韩国首尔就半岛危机选边站、亲美媚美的错谬胡言后,贾某
人被深深戳痛,终于按捺不住,诬称我对其“攻击”并作了回应,甚好!有论战方见是
非公论。
首先,这位所谓“博导”...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8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9
来自主题: Working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equip(配备), 信区: Working
标题: 第一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Aug 8 10:27:18 2017,GMT)
记得我当年大学毕业季,班上同学从实习岗位返校拍毕业照、参加毕业典礼,老同学见
面闲聊,免不了会抱怨工作有多“坑爹”、老板有多“奇葩”、加班有多频繁、薪酬有
多低廉……有的人毕业不久又换了一份工作。再观察一下当下的毕业生,恐怕有过之而
无不及,对“第一份工作”满意的是少数。
可以理解,求职者和岗位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理想和现实总有一定落差,毕
业生自身不完全适应职场的“游戏规则”,对职场的认识不够全面,心态不够成熟,比
较浮躁,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每个人的适应能力或忍受力也不一样,有的在“格
格不入”的工作环境中一刻也无法停留,巴不得赶紧辞职。
那么,在毕业生“裸辞”“闪辞”已成家常便饭的年代,讨论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还有
多少现实意义?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2.6%的受访者认
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33.9%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一定要入对行。
事实上,“第一份工作”... 阅读全帖
d*2
发帖数: 2053
10
http://attachments.weiphone.com/temp10/5f/%E4%B8%AD%E5%9B%BD%E5
《中国,少了一味药》(一)写在前面
二零零九年末,我混进了江西上饶的一个传销团伙,在其中生活了二十三天。那是一个
未曾经历的世界,就像《西游记》中的盘丝洞和狮驼国,或者是爱丽丝穿过兔子洞到达
的那个古怪去处,每件事都很荒谬,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生于“文革”,长于中国
,自以为对人间荒谬略有所知,到了上饶才知道,原来我的经验不过是豹之一斑,荒谬
的年代从未真正终结,它就在我们身边。
在那黑暗的二十三天,我看到善良的好人被骗子愚弄,过着悲惨的生活;我看到人
们离乡背井,为一个谎言虚耗时光;看到被践踏的伦理和情感,每个人都在欺骗自己的
亲人;我看到病体孱弱的老人、营养不良的青年,他们经过了邪恶的教育,越发乖张和
贫穷,对社会抱着深深的敌意;我看到家破人亡的惨剧,也看到洗脑的严重后果。
我始终在问自己:为什么一个愚蠢的把戏竟能欺骗如此多的人?为什么传销者竟敢
明目张胆地行骗?为什么传销一打不绝、再打不绝、总打不绝,甚至连打击本身都成为
了行骗的借口?
最后我不得不承...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2048
11
☆─────────────────────────────────────☆
czjd (辽宁面团 sober since 12/28/09) 于 (Mon Jun 27 14:35:02 2011, 美东) 提到:
说到底,都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拿了6位数薪水就飘飘然了,再看看他们那几
笔账,原来还是关着门过自己的小市民日子。
在国内就是穷人,过了几辈子的穷日子,没住过好房子,更别说独立房了。穷人家孩子
有志气,学习倒努力。一个个考试通过。来了美国,当然最关心的就是房子。而且越大
越好。后院要种菜。还要留出空屋来,以便将来接国内的穷老过来。
家庭开支里没有固定的慈善捐款,但每年的保税表上倒是一定写上几百块虚的。宗教就
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是共产主义教育出身的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能搞封建迷信那些玩意
。除了家里人有重病时会想到烧香拜佛,平时对各宗教一定是讥讽有加。
英文不怎么样,但满不在乎。发个贴里面稍微夹点英文,拼写语法用辞错误就惨不忍睹
,还懒得改,标准是别人看得懂就行。唯一的能耐就是把英文词乱翻译成中文让别人猜
,什么“三个胖子”,“幸福屯”等等。自从考GRE之后就...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2
这一页是钱钟书。“开几本英文淫书”不知是否有误?这个好玩:“钱所报的牛津大学
英国文学专业仅一个名额,据说其他考生皆因他的报考而放弃,吴宓的一名研究生后来
只得改报畜牧专业,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所。”
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钱锺书先生故去十多年了。临行前,他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
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杨绛先生谨守遗言,依之操办后事。
钱先生去了,令人想起弘一法师的临终偈子: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悄然西行的钱锺书还是震动了世界,连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发来情辞恳切的
唁电,说:我向这位伟人鞠躬致意,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
文化历史中,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寓居美国的余英时也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
逝世象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有学者将钱锺书喻为“文化昆仑”。
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足令人深长思之。
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锺书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他1910年11月21日生于无锡一书香门第,其父钱基博是文史大家,一生著作甚丰。
钱基...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4773
13
昨天一篇小文得到了community里这么多人关注,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特别感谢
@弗兰克扬
在深夜还在与我交流。得到了很多feedback,几乎全是positive的,谢谢你们。还有
一些朋友夸我文笔还行,已经好久没有人夸过我了呢,真的是孤单太久了。
我是追求自由的人,所以当年义无反顾的去了美帝。的确是呼吸了几年自由的空气,但
是仅仅是空气罢了。我现在已经完全明白,即使那种自由是存在的,那也不会属于我。
作为一个技术民工,一个外来移民,你无法摆脱这种宿命。去年8月回国至今我了解了
太多真相,一度轻度抑郁。我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无法以真情示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我
无法获得任何快乐,因为我似乎能看到太多事情背后的本质,这世上已经没有太多的事
情能让我感动了。
如果现在要我说,真正的自由最有可能存在在哪里,我相信只有可能是cyberspace。因
为,那么多优秀的前辈们,怀有远大理想的人,在这个虚拟世界注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求回报的为社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种无私的互联网分享精神,是至今仍让我感
动和敬佩的。
现在轮到我为这个社区献出自己的力量了。
我是不去主动劝退的,我不久前是一个知乎三零...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14
一、引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1961年八月的一个下午,《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时年19岁)来到北京东黄城
根附近的迺兹府胡同12号,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四合院,院子里只住着一个人,他就是章
诒和父亲章伯钧的对手、同时也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 “章罗同盟”的二号人物罗隆基。
几十年后,章诒和在这篇专写罗隆基的《一片青山了此身》中提到她对这个四合院的感
受:“环顾四周,只有电扇发出的声响。他这个家,安静得有些过分。”就是在这个终
日阒寂的院落里,年过六旬的罗隆基和不到二十岁的“小愚”(章诒和的小名)有过这
样一段交谈:
罗隆基知道我是学文的,他的话题就从学文开始。问我:“现在文科教材里面,有没有
现代文学史?”又问:“在现代文学史里面,有没有新月派?”再问:“新月派里面,
有没有罗隆基?”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我学戏剧文学,不开现代文学史课,而在我自己所读的现
代文学史里,新月派宗旨已不是从“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给“社会思想增加一些体魄,为时代生命添厚一些光辉”的文学流派。官方认定的文学
史上,说新月派在政治上是既反对国民党、又与共产党作对的第三种力量的...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1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谢泳:论中国知识分子
1.常遇到一些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文章,我总是这样回答:好文章都在网上。
2.一般说来,凡是批评的声音,最后证明总是对的。
3.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被查封过的报纸不是好报纸!
4.过去学美国历史,曾记住林肯说过的一句话:"让民众了解事实,国家定会安然无恙
。"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句名言,因为在美国人的理念中,民众有知情权。
5.宣传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厉害的,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可说是对宣传的最好解
释。
6.这一百年间,谁最爱这个国家?谁最关心这个国家?谁最能替老百姓说话?谁比较最
能不计自己一时的利害得失而为国家的命运着想?我想了想,还是知识分子。
7.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一个时代政治宽容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大陆这五十年实在是
乏善可陈。
8.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作家不是自由写作的群体,而是权力控制下的宣传力量。
9.对于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对于新时代的政治要求,没有表现出普遍的抵抗性,可能是
他们后来悲剧命运的开始。
10.不信任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基本特点。中国在五十年代顺利走上苏联道路
,就是因为听不进知识分子的意见。
11.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政...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5754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ble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happybird (家有乖宝小丹尼), 信区: BibleStudy
标 题: Eric Liddell-为神的荣耀奔跑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2 12:11:07 2012, 美东)
李爱锐(Eric Henry Liddell, 1902-1945)的父母,是英国伦敦会差到中国的宣教士
James & Mary Liddell。他们夫妇初被差往内蒙古传道,因为义和团事件,撤退到上海
,他们的长子罗柏(Robert Victor),于1899年十月二十三日生在那里;及至乱事过
了,于1902年一月十六日,在天津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取名为 Henry Eric Liddell;
在预备去登记的时候,途中遇到一个宣教士朋友,听了告诉那新父亲:这样的名字在学
校会给孩子受嘲笑,因为简写 HEL,跟 HELL(地狱)相近。父亲马上改过来,成为
Eric Henry Liddell,中文名字李爱锐。
1906年,他们第一次休假,准备回苏格兰。从报纸上读到哈斯威勒(Wyndham
Halswelle...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8775
17
你说的是这个么?
没必要评论,让大家看好了。
马礼逊
编辑
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
创之功。他在中国境内首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
地介绍到中国;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成为以后汉英字典编撰之圭臬;他创办《察
世俗每月统纪传》,为第一份中文月刊,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位居首尊;他开办“英华
书院”,开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之先河;他又和东印度公司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馆,
首创医药传教的方式。他所开创的译经、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开医馆、印刷出版
等事业,使其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
目录
1生平简历
2出版
3汉学研究
《圣经》中文全译本
辞书编纂及汉语研究
与马礼逊有关的报刊
4学术评价
5大事年表
1生平简历
1782年1月5日,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的
马礼逊
马礼逊
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雇农家里,在他之前已有七个兄姐,他排行最小,家境极为贫困。
后来,他父亲把全家搬到纽开斯尔谋生,专以制鞋坯为...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执着的反驳
发信人: cpath (秋十三),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执着的反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25 21:47:53 2014, 美东)
处)。
日常生活,欲望会自然升起,
但对于欲望的爱、贪(欲爱、欲贪)要断掉。
举例说明,
我们想去学校上课,或想去庙里捐款,或想去城里扥钵乞食。
会自然的升起欲望 : 想要去学校、想要去庙里、想要去城里。
然后
有意志、行,不断驱使自己去做这件事 : e.g.左脚往前,然后右脚,然后左脚…..
有意志、行,不断驱使自己去想这件事 : e.g.走这条路对不对。走错了,会回头。
有意志、行,不断驱使自己去说这件事 : e.g.问别人,走这条路对不对。
e.g.向别人说,我要去上课了,失陪。
自然的情况,欲望不用断,自己会断。
也就是
我们到学校了,”想去学校”的欲望就断了
坚持这个欲望, 左脚往前,然后右脚,然后左脚….. 也没有什么不对,
若有非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迟到了,那也没办法。 我们不会生气、懊恼。
但是对这个欲望有爱,有贪,...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龙应台集“后蒋时代”错误思想的大成,似正而妖,言伪而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01:25:41 2012, 美东)
■“李敖秘密谈话录”,要出多少本呢?
□不知道。第一,要看我活多久;第二,要看我兴之所至,拾遗到什么地步。
■为什么第一本谈话录就好像锁定龙应台呢?
□因为她“横亙”在我眼前。
■你用“亙”字,多么老去的一个字,它的意思是从这端到那端,横在你眼前。亙是什么?拦路虎吗?
□不是拦路虎,拦路虎是国民党;也不是过街鼠,过街鼠是民进党。龙应台只是一块木头、“残山剩水”中横亙的一块木头。
■你的意思是她也拦过路、也过了街?
□她的问题是正在拦路、正在过街。她是现在进行式,是代表头脑不清中国人的“文化现行犯”。并且这种“文化”,也是卧虎藏鼠的,洋溢著鼠疫。
龙应台提议与我拥抱
■我还是有点纳闷,纳闷你出这本书。你在“九一一”第九周年,写了一部“大书”──“阳痿美国”,明显把你的写作方向,指向全世界了,为什么又有回头的跡象,出这本“...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0
这一页是钱钟书。“开几本英文淫书”不知是否有误?这个好玩:“钱所报的牛津大学
英国文学专业仅一个名额,据说其他考生皆因他的报考而放弃,吴宓的一名研究生后来
只得改报畜牧专业,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所。”
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钱锺书先生故去十多年了。临行前,他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
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杨绛先生谨守遗言,依之操办后事。
钱先生去了,令人想起弘一法师的临终偈子: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悄然西行的钱锺书还是震动了世界,连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发来情辞恳切的
唁电,说:我向这位伟人鞠躬致意,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
文化历史中,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寓居美国的余英时也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
逝世象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有学者将钱锺书喻为“文化昆仑”。
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足令人深长思之。
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锺书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他1910年11月21日生于无锡一书香门第,其父钱基博是文史大家,一生著作甚丰。
钱基...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191
21
来自主题: _BibleStudy版 - Eric Liddell-为神的荣耀奔跑的人
李爱锐(Eric Henry Liddell, 1902-1945)的父母,是英国伦敦会差到中国的宣教士
James & Mary Liddell。他们夫妇初被差往内蒙古传道,因为义和团事件,撤退到上海
,他们的长子罗柏(Robert Victor),于1899年十月二十三日生在那里;及至乱事过
了,于1902年一月十六日,在天津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取名为 Henry Eric Liddell;
在预备去登记的时候,途中遇到一个宣教士朋友,听了告诉那新父亲:这样的名字在学
校会给孩子受嘲笑,因为简写 HEL,跟 HELL(地狱)相近。父亲马上改过来,成为
Eric Henry Liddell,中文名字李爱锐。
1906年,他们第一次休假,准备回苏格兰。从报纸上读到哈斯威勒(Wyndham
Halswelle)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得到四百米银牌。
五岁的爱锐问:“父亲,从来没有苏格兰人得到过第一名吗?”
父亲点头说:“不错,苏格兰从未得过金牌。爱瑞,得奖牌不是最要紧的;最重要的
是怎样跑人生的路程。”随即打开圣经:“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
爱锐说:“天上的奖赏!父亲。”
那时,...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22
2011-5-8(2 天前)专访党史学者辛子陵之后不得不说的事从 明镜博客 作者:高伐林
党史学者辛子陵给我写最后一信的当天竟遇到大麻烦,我只好对他接受我专访的初稿在
网上流传一事“沉默是金”,以免给他节外生枝甚至增添罪名了。各方向我求证,我一
概含糊其辞或装聋作哑。直到昨天看到《亚洲周刊》的报导《中共老人辛子陵被审查》
最近不断有人问我,在网络上读到《只有和毛切割,中共才能找回自信和光荣——辛子
陵接受〈新史记〉特约记者高伐林专访》,连博讯、华夏文摘等等许多网络媒体都登载
了,究竟是真是假?为什么你自己的博客没有刊出?
对一些朋友发来电子邮件和打来电话问我,我简单作答;但是我顾忌某些因素,不愿公
开答覆——直到昨天,看到《亚洲周刊》登出了《中共老人辛子陵被审查》的报导,我
想我可以介绍有关情况,而不致于给辛子陵先生增添罪名了。
今年2月到3月,我接受即将创刊的香港《新史記》杂志的委托,以“《新史記》杂志特
约记者”的名义,对一些多年来研究中共党史的学者进行专访,请他们围绕今年“七一
”中共建党90周年这一话题,谈谈看法。我的专访对象中,就有解放军退休大校辛子陵
先生。
解放军退休大校...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161
23
中共“储君”习近平在公众视野失踪14天后,北京时间9月15日上午9点,在北京出席了
“全国科普日”活动,并发表讲话。
官方喉舌新华社称,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前往中国农
业大学,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全国科普日”活动。
官方报导只简单报导此新闻,目前没有更多的报导。这是习近平自9月1日起失踪后,引
发外界诸多猜测和传言,这次是首次露面。
另据报导,不少大陆资深官员一致认为,习近平是因为轻度心脏病或是中风,才会取消
多项会晤活动。但报导指出,习近平的消失也可能是因为健康以外的因素。1名才刚和
习近平亲友餐叙的学者就表示,习近平的消失是因为政治局势尚未稳定,中共高层“仍
在斗争,还没结束”。
三名与中国领导阶层有密切接触的消息人士称,59岁的习近平因背伤而遵医嘱卧床休息
,并在中南海接受三天的理疗,习近平应该很快就会再次露面。
有消息说习近平在疗养期间一直超时工作,以免造成十八大延期。据称,习近平取消了
所有外部和内部的活动,以专注进行十八大的准备工作及王立军薄熙来的案件审理。消
息人士还透露,习近平正与李源潮和栗战书一起工作。
日前多家媒体证实被提起公诉的王立军案... 阅读全帖
p**********3
发帖数: 54
24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访英时发表的演讲,
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寓意深刻,堪称金玉良言。本文将盘点习主席脍炙人口、富含哲
理的十大名言佳句。
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谈到中英之间的亲密关系时,如是说。语出东
晋葛洪所著《抱朴子》,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英作为第二
次世界大战盟友,曾经并肩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中英在经贸、金
融、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全面推进。习主席不远万里跨越亚欧大陆专程访英、英方以
“最鲜艳红地毯”“103响礼炮”等高规格礼仪接待习主席充分说明,中英志合则亚欧
大陆为咫尺、若比邻。
二、“中国孩子玩得太少,要让他们多玩一玩。”在谈到中英教育时,如是说。参
观孔子学院时,习主席指出严师出高徒是中式教育的优点,张弛有度是英式教育的长处
。习主席强调“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
梁,孔子学院为中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如何让孩
子增长才干的同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在...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5
是出家人,却常驻少林寺
既做“公关部长”,又当“新闻发言人”
朱炳帆:在少林寺“就业”4年的“研究僧”
他中山大学硕士毕业,4年前,手握几份让人艳羡的offer,放弃到大型国企上班的机会,却选择到少林寺“就业”;他的工作有些神秘,大部分时间待在寺里,却不是出家人;他执掌“武林秘籍圣地”藏经阁(少林寺图书馆),又时常接待一些“大人物”。 近几年,许多有关少林寺的舆论风波他都亲身经历,他处理危机的公关能力日渐显露。他殚精竭虑地维护着少林寺品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僧”?他眼中的少林寺又是怎样的?
四年的少林寺“研究僧”生涯
4月10日上午,郑州大学新校区暖风拂柳,绿草成茵。穿过清幽的校园,记者在图书馆楼前见到了朱炳帆。他告诉记者,他从去年10月份便从少林寺来到郑大少林文化研究院。“郑州大学少林文化研究院”于2011年筹备,2013年4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郑大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任研究院院长,方丈释永信担任名誉院长。
“来研究院之前我一直在寺里住,不过没有剃度。虽说没有出家,但待在寺里,白天工作,晚上的大部分空余时间,都在锻炼、看书、与寺里的师父们聊天。”
“虽然寺里没有娱乐活动,平时也要...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6
朱炳帆
他中山大学硕士毕业,4年前,手握几份让人艳羡的offer,放弃到大型国企上班的机会,却选择到少林寺“就业”;他的工作有些神秘,大部分时间待在寺里,却不是出家人;他执掌“武林秘籍圣地”藏经阁(少林寺图书馆),又时常接待一些“大人物”。 近几年,许多有关少林寺的舆论风波他都亲身经历,他处理危机的公关能力日渐显露。他殚精竭虑地维护着少林寺品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僧”?他眼中的少林寺又是怎样的?
四年的少林寺“研究僧”生涯
4月10日上午,郑州大学新校区暖风拂柳,绿草成茵。穿过清幽的校园,记者在图书馆楼前见到了朱炳帆。他告诉记者,他从去年10月份便从少林寺来到郑大少林文化研究院。“郑州大学少林文化研究院”于2011年筹备,2013年4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郑大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任研究院院长,方丈释永信担任名誉院长。
“来研究院之前我一直在寺里住,不过没有剃度。虽说没有出家,但待在寺里,白天工作,晚上的大部分空余时间,都在锻炼、看书、与寺里的师父们聊天。”
“虽然寺里没有娱乐活动,平时也要跟师父一样吃斋,但我的生活并不像僧人那般清苦,毕竟我是在家人,寺里寺外能出入自由,每天也不必受朝...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7
已经忘了是从哪一年开始,自己已不再庆祝“来美国N周年纪念日”了,大约是因为上学、工作,以及边工作边上学,这一页一页的人生经历逐渐进入快进模式,我只能用不去计算日子来假装自己依然青春。
我为自己做的另外一件事,是努力做一个粗人来避免内心过于敏感。由于目前为止两件事都做得不错,我得以粗糙而青春地活着。
然而某天,大学校友微信群里,几位热心同学讨论起组织入学N周年聚会,彻底打破了我的结界,因为他们明目张胆地写出了N的赋值——20。
是的,从我误入“21世纪新兴科学领域”,美漂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民工,20年就这样过去了。
这一切,都始于大二时的一张报纸。
1
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有理想,我也不例外,虽然现在已经没了。
我的第一个理想是成为一个农民,那样我就可以在地里种玉米和土豆给自己吃。
第二个理想是成为一个歌星,因为我当时迷上了郭富城,只有和他成为同事才能有传绯闻的可能,可是后来我发现他喜欢网红并且很抠门,这个理想就算是破灭了吧。
再后来,身为一个学场浪子的我因至今也没想明白的神秘原因考上了北大,也没再有什么其他的理想。
我还能追求点什么呢?大学时,最向往的生活无非就是毕业了能找份养活自己的工作,...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乱世枭雄毛泽东(转载)
乱世枭雄毛泽东
作者:阿唐
三十年前的一个子夜,毛泽东走了,抛下了这个他已经整整统治了二十七个年头的古老
国度,径自去了。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传唱在中国大街小巷40年之久,并且在1970
年被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带上了太空的歌曲,曳然而止。
不象他的忠实臣子周恩来,生命的最后阶段,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远远拍摄的追悼
会上的新闻照片也不能掩盖他骨瘦形消的模样。也不象他的部下后来成为潜在对手的刘
少奇,饱受精神折磨后,披散着长达盈尺的白发,睁大着不甘心的眼睛,恨恨地离开了
人世。毛泽东走的很安详,昏睡之中,尘世与冥界之间一个趔趄,就去了。
其实早在4年前,他老人家已经走了一回。那是在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叛他而去之后,他
实在经受不住日夜不眠苦苦思考而不得其解的痛苦折磨,休克了过去,在鬼门关上走了
一遭。
自那以后,毛泽东的生命之火似乎已经奄奄一息,新闻照片和电影上,他总是一付淡淡
的表情,很少再展现慈祥的笑容。对,慈祥,就是这个词,大概是那个年代里面与毛泽
东一起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另外一个就是伟大。伟大的舵手累了,他革命了几十
年,奋斗了几十年,把他的老对手蒋介石赶...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72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卫兵运动始末
红卫兵运动始末
作者:江寒
http://www.mychinanet.com/bbs/subject.aspx?
topic=66566&board=1&type=0&mtopic=66565

1. 红卫兵之谜
我国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震惊世界的红卫兵运动,究竟真相如何?对绝大多数世人来说
,目前依然是个谜。关于红卫兵运动的描述,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著作或文章,但
是,我认为,这些著作和文章多数与事实真相有一定的差距,相互矛盾和扑朔迷离之处
颇多。
中 国古时候有个寓言叫《瞎子摸象》,说的是有四个瞎子去摸一头大象,其中一个瞎
子刚好摸到了大象的腿,于是说,大象象一根柱子;另一个瞎子刚好摸到了大象的 尾
巴,于是说,大象象一根绳子;还有一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于是说,大象象一把
扇子;最后一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于是说,大象象一根大萝卜。目前 国内外有
关红卫兵运动的文字性论述多数与“瞎子摸象”的情况差不多。
例如,现存的关于红卫兵的回忆文字中,数量最多的是部分知识份子回忆 其在文革中
如何遭受迫害的文章,在这部分人的记忆中,留存得最多、最刻骨铭心的是这么一种红
卫兵形象:臂戴...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969
30
按语:
孔老此篇访谈是近期的扛鼎力作,水平很高。用《四世同堂》做切入口,对许多重大事
件做了阐释,坊间已有不少讨论。
1,《四世同堂》这部戏其实写中国人坚韧的力量,什么力量呢?中国人的力量就是比
过日子,这是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明不善于抢东西,不善于打仗,一打仗我们经常
失败,中国人打仗是胜少败多。但是你看中国人越来越厉害,靠什么起来的呢?靠过日
子。因为打仗的时间毕竟少,打完仗不还得在一块过嘛。
2, 老百姓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默默的力量,不是简单地喊口号,不能都跟侵略者同归于
尽,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说都去当朱自清,宁可饿死。毛泽东说得好,“民族的抗
战力量深藏于民众之中。”
3,而汉奸呢,第一是无能,第二做事不符合日本人的忠义的道德观,日本人迫不得已
用汉奸,汉奸还往往给自己留后路,还偷偷给重庆甚至延安通风报信,日本人心内最看
不上这种人。日本人老说良心大大的坏啦,其实是说汉奸良心大大的坏。所以《四世同
堂》里说的整个是一个东亚的文化问题。
4,都是同人同种,都是黄种人,都反抗英美白种人侵略,必须建立一个东亚文明,高
级汉奸就用这个理由给自己开脱。但即使这些人感到日本人的焦土政策...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1
2017-12-26历史研习社 微信号mingqinghistory
功能介绍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研习社社论
二师兄
据悉,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遽然仙逝。商传先生出身于明史世家,他与父亲商鸿
逵都是著名明史学家,又师从著名史学家谢国桢,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过36集的朱
元璋系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曾这么描述过自己的志业:“作为史学工作者,我的
工作更多的是恢复历史。史学工作者尽量去找到历史的真相,去无限接近它,从而了解
我们传统历史的一些优秀遗产,找到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永不会完全抵达它。”
晚明社会转型最终伴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了,中国从此失去了一次与世界同步发展的
机会,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历史遗憾。回首明朝灭亡的那幕“天崩地裂”的悲剧,究竟谁
应该对这一切负责呢?是张居正,还是万历皇帝?或者是东林党与阉党?抑或是那个时
代从上至下的每一个人?这才是我们今天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无法改变的规律是改朝换代。每个朝代,长不过三百年,短不过数
十年,便都灭亡了。自秦统一中国开始,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建立与灭亡,即“初”与
“末”。但是,如果我们进一... 阅读全帖
C***J
发帖数: 7594
32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欧洲之行引人注目,访问的内容固然重要,在讲究规格的中国,
其出访的形式更引人注目。从他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几次出访的「破格」来看,已渐
与最高领导人看齐,令其提前接班的味道更加浓厚。
在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规格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的待遇最高,外访前通
常会由外交部举行吹风会,或由胡总、温总本人接受目的国的媒体联合专访,在国外的
重要演讲由新华社发出全文,外访结束后再由陪同的外长或副外长讲述此行收穫和意义。
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外访,除不安排出访前的吹风会和媒
体专访外,其他大体比照胡、温。
本来,除「四巨头」之外的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无上述待遇,如负责意识形态
的李长春、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和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外访前没有吹风和专访,演讲
全文亦极少发表,回程更鲜有总结回顾。但近年习近平和李克强的外访,却有直追「四
巨头」之势,如外访中的演辞全文发表,回程的外交部总结回顾等。特别是李克强今次
创造的在到访国家报章撰文的形式,可谓别具一格。
李克强迄今在西班牙和德国报章发表的文章确具极强针对性,以求对方听得入耳。
对陷入金融困境的西班牙强调会...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3812
33
国民党权贵资产一览:蒋介石6639万 宋美龄3094万
2011年11月20日00:40:59 [新闻大杂烩]

文化人议政、参政,本来是我国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的传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
与科学”精神感召下,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而且赋予了现代政治意义。抗日期间,
文化人反腐败斗争的事迹很多,本书仅举出反对孔祥熙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案例。
Mitbbs.com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长(相当于国务总理),孔祥熙为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
国银行总裁,实际主持日常工作。迁都重庆以后,1938年3月国民政府改组战时机构,
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仍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不久又兼四行联合办事处副
主席,成为抗战时期主管大后方财政经济的首脑。Mitbbs.com
由于宋美龄的裙带关系,连蒋介石本人对大姐夫孔祥熙都有点奈何不得。孔祥熙担任财
政部长之后,独揽中国财政金融大权达11年之久,其间连蒋介石本人都无从确切得知真
正的财政运行状况,孔氏真可谓权倾一时。Mitbbs.com
为何蒋介石长期重用孔祥熙主管财政?Mitbbs.com
蒋介石究竟为什么如此重用并纵容孔祥熙呢?Mitb...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韩寒:谈革命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小
说家、网络作家,《独唱团》杂志(现已停刊)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
目录 [隐藏]
1 经历
1.1 名字来历
1.2 成名及退学发展
1.3 博客论战
1.3.1 韩白之争
1.3.2 其他论战
1.4 网上书店与创办杂志
1.5 赛车生涯
1.6 时事关注
2 作品
3 主编杂志
4 争论
5 评价
5.1 人物评选
6 相关书籍
7 相关条目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
[编辑] 经历[编辑] 名字来历「韩寒」一名原是韩寒的父亲韩仁均想出的「得意的笔名
」,但一直未被启用;当韩寒身处娘胎,未知性别之时,其父亲已准备把「韩寒」一名
当作一笔“财产”送给儿子或者女儿;所以韩寒得名「韩寒」,与其出生时的天气无关
。[1]
[编辑] 成名及退学发展初中时开始有文章发表,[2]并作为体育特长生升入上海市松江
二中。高一时(1999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因
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2]被报道后引发社会关于素质教育政策及“学校应当培
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36
35
嫖娼老手 学历造假——台湾学者揭秘胡适
江勇振
民声网按:这篇专访里揭出了猛料,原来胡适不但二十多个博士学位是假的,而且一直
是嫖娼老手,这让经常拿胡适忠于旧婚姻为例,证明“左翼文化人道德底线低于右翼学
者”的谢咏先生情何以堪!让那些拿胡适当祖师爷的精英学者情何以堪!好在这是台湾
学者的发现,否则极左的大帽子一定逃不了。
江勇振:破解胡适之谜
前不久,江勇振著《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由新星出版社
出版。该书共分5部,每部约50万字。到目前为止,本书为篇幅最大的胡适传记。作者
在史料爬梳、细节考证等方面用力之勤,为胡适传记所仅见。对于此前余英时、罗志田
、周质平、邵建等人的胡适研究均有点评,或表异议,或指研究者被胡适牵着走。此外
,对于众多胡适之谜,江勇振也一一进行了破解。本书出版后,得到广泛好评。近日,
记者专访了江勇振。
江勇振:破解胡适之谜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6月15日 07 版)
江勇振,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
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张君劢传》、《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等。...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3446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haodan (信号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孔庆东:中国人的力量就是比过日子--《四世同堂》文化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5 22:42:38 2012, 美东)
按语:
孔老此篇访谈是近期的扛鼎力作,水平很高。用《四世同堂》做切入口,对许多重大事
件做了阐释,坊间已有不少讨论。
1,《四世同堂》这部戏其实写中国人坚韧的力量,什么力量呢?中国人的力量就是比
过日子,这是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明不善于抢东西,不善于打仗,一打仗我们经常
失败,中国人打仗是胜少败多。但是你看中国人越来越厉害,靠什么起来的呢?靠过日
子。因为打仗的时间毕竟少,打完仗不还得在一块过嘛。
2, 老百姓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默默的力量,不是简单地喊口号,不能都跟侵略者同归于
尽,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说都去当朱自清,宁可饿死。毛泽东说得好,“民族的抗
战力量深藏于民众之中。”
3,而汉奸呢,第一是无能,第二做事不符合日本人的忠义的道德观,日本人迫不得已
用汉奸,汉奸还往往给自己留后路,还偷偷给重庆甚至延安通风报...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7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电 新兴国家互联网圆桌会议1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
巴西、南非等国政府有关部门、学术机构和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新
兴国家间首次就互联网问题开展对话交流。
这次圆桌会议由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互联网主管部门共同举办。国务院新闻
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在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俄罗斯通讯与大众传
媒部副部长杰尼斯·斯维尔德洛夫、巴西外交部科技议题司总司长贝内蒂多·小丰赛尔
、南非通信部代副总司长加布·拉德比分别作主题讲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
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致闭幕辞。与会代表就“互联网发展及治理”、“网络空间
安全”、“新兴国家互联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晨在题为《共同创造和平美好的网络空间》的主旨演讲中说,中国自1994年正式
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积极为互联网持续发展
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络用户最多的国家。回顾过去
18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体会:把大力推进互联网的繁荣发展放在重
要位置;加强技术创新不断丰富互联...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8
信源:蔡慎坤博客|编辑:2012-11-27|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18大闭幕之后,温总理出访柬埔寨、泰国两地,这位七旬老人再也没有提及“政改”二
字,在过去的日子里,他曾无数次呼吁政改,可悲的是,这位爱民如已的大国总理却一
再遭到体制内一系列的诋毁和抹黑,让这位视政治清白如同生命的良心老人蒙受不辩之
冤。实际上,各种谣言暗箭射向他和他的家人,都跟他呼吁政改反腐倡廉有很直接的关
系,一股强大的顽固势力除了封杀他的言论,也同时警告他,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你
不要试图改变现状!
11月20日晚,温总理抵达泰国首都曼谷,离开机场后,直接前往泰国中华总商会与泰国
华侨华人代表会面,并发表讲话。
在讲话最后,温总理说了一段感人肺腑话:“我想对大家说,还有几个月我就要退休了
,归隐林泉。我总觉得似乎还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完,还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办好。但是
,我心里常常默念屈原在《离骚》里的两句词。一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
未悔,另一句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两句的意思是,为了追求真理,
即使我死九次也不后悔,为了自己的清白,即使死也要死得诚实...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1382
39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多少“富二代”
来源: 文史天地

这些19世纪“80后”海归均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却为了民族的自由和复兴,放弃锦衣
玉食,割舍万丈柔情,用自己的生命去敲响苦难深重的古老中国的黎明钟声!
同是“富二代”,现今的“富二代”,有几人能望其项背?
百年沧桑,回望辛亥,经济凋敝,政治腐败,强邻虎视,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与日俱增
。凡有志之士,无不主张推翻封建专制,革除暴政,通过建立民主共和来拯救中国。他
们以飞蛾扑火般的坚定与决绝,选择了牺牲和革命,在那个黑暗和绝望的年代里,为中
华民族寻唤着光明、希望与重生。
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三月廿九日),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发动了广州起义
,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志士以及海外留学生在黄兴带领下,强取两广总督署,与
清军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革命失败。事后革命党人潘达微冒险收殓烈
士遗骸72具葬于广州东郊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实际死难者,数倍于此)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这样评价广州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
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 阅读全帖
p********6
发帖数: 994
40
二、汪精卫从“主战”到“主和”的转变
汪精卫是1905年发起成立同盟会的元老,是最早跟随孙中山的信徒之一。汪精
卫在国民黨内的地位和威信一直很高,孙中山逝世后接任国民黨主席。虽然被掌握军权
的后起之秀蒋介石夺取了实权,但汪精卫在黨内的政治地位一直在蒋介石之上。汪精卫
并不是一开始就主张对日讲和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
策相比,汪精卫是主张抵抗的主战派。当时的爱国学生把汪精卫当作爱国领袖,193
1年12月5日全国爱国学生到南京请愿时,请当时正下野的汪精卫还政,他们打出的
标语是:“欢迎护黨救国的汪先生”,“欢迎主张实现民主政治的汪先生”,“欢迎反
对不抵抗主义的汪先生”,“欢迎主张即日收复东北失地的汪先生”等等。
12月6日汪精卫在接见全国高校学生代表时说:“应付目前局势的方法,兄弟认
为有八个字,就是: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汪精卫进一步阐述他的对日方针说:“军
事上要抵抗,外交上要交涉。不失领土,不丧主权。最低限度之下不退让,最低限度之
上不唱高调,便是我们共赴国难的方法”。汪精卫在高呼抗战的民意之下,再次还政担
任行政院长。
汪精卫上台后公开发表讲话,主张...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1
http://news.ifeng.com/shendu/nfzm/detail_2013_12/19/32268180_0.
四月网分裂全过程:创立者公款买房表妹吃空饷
2013年12月19日11:06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曾鸣
2012年7月30日,公司有一笔219.8万的账务支出,没有支出原因,但同一时间,饶谨在
北京买了一套房子……
原标题:四月的“叛徒”一家“正面民族主义网站”的成立与分裂
一家源于一场“爱国主义运动”的网站,一个因应时势走上前台的创始人,一群主张“
中国认同”与“挑战西方媒体霸权”的年轻人,试图在网络上完成一次由草根民族主义
者向爱国青年领袖与商业精英的转型。但他们寄予光明前景的网站以持续低迷和经济丑
闻收场,曾经惺惺相惜的同志,最终互相将对方驱逐出队伍,这仿佛《1984》中的结尾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
“舍我其谁”
唐杰第二次见到饶谨是在上海,这是两个“年少成名者”的会面。那是在2010年,与如
今对比,会面算是惺惺相惜——这完全不同于三年后的现在:唐杰一再向南方周末记者
表示,他不愿再“和饶谨个人扯上口水”;饶谨则在个人微博上...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3513
42
傻逼你就别卖傻了,蠢逼一个
《新华日报》 国父诞辰纪念
1943年11月12日社论
国父诞辰纪念
今天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七七诞辰。国父是中华民国的创造者。他奋斗一生,都是为了
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他手创的三民主义,目的就是要使中国的人民能够过
自由、平等、幸福的日子。国父是最能顺应世界潮流的伟大政治家。所以,他能够根据
实际的情形,不断的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而这种充实和发展,都有一条明显的线索
可寻,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并决定于人民。
国父为了三民主义的民主政治,坚决的反对过陈廉伯的法西斯党和一切叛逆,反对过袁
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反对过一切军阀专横,也反对过段祺瑞做了执政后召开的善后会
议,因为这个会议不是他所主张的国民代表会议的预备会议,代表是由段祺瑞指派的,
而不是由各军队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民主的选举出来的。
国父为了实现三民主义的民主政治,英明果断的采取了很好的政策,从对内到对外,从
国民党的改组和与人民特别是劳动大众的结合,以及与革命政党的联合,到确立对外政
策,着重中、苏亲密邦交。国父为了他的这些主张曾经以他的伟大辩才折服那些怀疑的
人,也以他的伟大的人格,感召...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10248
43
原标题:在少林寺“就业”4年的“研究僧”
不是出家人,却常驻少林寺
既做“公关部长”,又当“新闻发言人”
朱炳帆:在少林寺“就业”4年的“研究僧”
他中山大学硕士毕业,4年前,手握几份让人艳羡的offer,放弃到大型国企上班的机会
,却选择到少林寺“就业”;他的工作有些神秘,大部分时间待在寺里,却不是出家人
;他执掌“武林秘籍圣地”藏经阁(少林寺图书馆),又时常接待一些“大人物”。
近几年,许多有关少林寺的舆论风波他都亲身经历,他处理危机的公关能力日渐显露。
他殚精竭虑地维护着少林寺品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僧”?他眼中的少林寺又是
怎样的?
郑州晚报记者路文兵文/图
四年的少林寺“研究僧”生涯
4月10日上午,郑州大学新校区暖风拂柳,绿草成茵。穿过清幽的校园,记者在图书馆
楼前见到了朱炳帆。他告诉记者,他从去年10月份便从少林寺来到郑大少林文化研究院
。“郑州大学少林文化研究院”于2011年筹备,2013年4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郑大历
史学院院长韩国河任研究院院长,方丈释永信担任名誉院长。
“来研究院之前我一直在寺里住,不过没有剃度。虽说没有出家,但待在寺里,白天工
作,晚上的大...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4
亚洲首富
2014年12月12日早间消息,彭博社亿万富翁指数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创始人
马云已经超过香港富豪李嘉诚,成为新的亚洲首富。
2014年以来,马云的财富增加了250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后股价大
涨。根据彭博社的数据,马云的财富总额达到286亿美元,而李嘉诚为283亿美元。
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达到2590亿美元,超过了亚马逊和eBay的总和,在标准普尔500指
数中仅落后于8家公司。马云的超过一半财富来自他所持的6.3%阿里巴巴股份,这部分
股份的价值达到163亿美元。此外,他还持有蚂蚁金融的近一半股份。[20]
2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生活
马云的老婆名叫张瑛,为人非常低调,两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就领取结婚证,还是马
马云的风采
马云的风采(5张)
云教书时的同事,最后成了马云人生伴侣加事业伙伴。马云创业时,老婆也在公司帮忙
,张瑛已经从阿里巴巴中国事业部总经理的职位上退出阿里巴巴管理层,安心在家相夫
教子,做起了全职太太。[21]
马云与张瑛育有一子,马云儿子出生于1992年,是个标准的90后男孩。在10岁左右,或
许是受了马云的熏陶,他对网络格外有兴...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5
储百亮 2017年4月19日
上周六在平壤举行的阅兵式,纪念朝鲜开国元勋金日成诞辰。中国出现了政府是否应该
放弃支持朝鲜的争论。
上周六在平壤举行的阅兵式,纪念朝鲜开国元勋金日成诞辰。中国出现了政府是否应该
放弃支持朝鲜的争论。
北京——中国最著名的朝鲜战争历史学家沈志华最近阐述了他对朝鲜的看法,令听众非
常惊讶。他以此间罕见的直言不讳,谈及中国基本上搞砸了其朝韩政策。
中国与朝鲜共产党领导人的关系,在毛泽东1950年决定派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之前就已
经形成了。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说中朝两国“唇齿相依”。
特朗普和习近平本月在马阿拉歌庄园会晤。特朗普政府敦促习近平对朝鲜施加更大
压力。

特朗普和习近平本月在马阿拉歌庄园会晤。特朗普政府敦促习近平对朝鲜施加更大
压力。
查看大图
3月份在韩国参加演习的一名美国士兵。中国通过敦促美国同意与朝鲜谈判、暂停
与韩国的联合军事演习来平衡对朝鲜的批评。

3月份在韩国参加演习的一名美国士兵。中国通过敦促美国同意与朝鲜谈判、暂停
与韩国的联合军事演习来平衡对朝鲜的批评。
查看大图
...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129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在共产理论中,不仅财产公有
在共产理论中,不仅财产公有,而且性资源也必须公有。按照马克思学说,消灭私有制
和家庭是解放全人类的关键:“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
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同传
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包括同传统的一夫一妻制观念决裂吗?决裂后就成了俄
共的“杯水主义”——性交象喝“杯水”一样的随便;到了陈独秀(1879-1942)那里
,“性器官长在头上,性交不过是点头而已”,是每日必打几次打招呼的革命仪式。
一,陈独秀先奸后娶小姨子高君曼
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庆府城内(属于怀宁县)。其父陈
衍中是秀才,陈独秀2岁丧父,过继给叔父陈衍庶(昔凡)为子。1896 年,陈独秀参加
县府考试获得第一名秀才,时年17岁。1897年8月底陈独秀赴南京参加乡试,第一次接
触到了康梁派的报纸。乡试落榜后,1897年9月下旬,18岁的陈独秀回家与高晓岚拜堂
成亲。高晓岚比陈独秀大3.5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是出身将门之女却目不识丁。
她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体态端庄;一双小脚,总是穿着老蓝布做成的长长的大褂子,
...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基本上造谣在学术界已成风气
基本上造谣在学术界已成风气,一发不可收拾。
文人无耻!
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饿死三千万”】这个谣言上最先下嘴乱咬的是美国人—
—美国人口与人口学会主席、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安斯利·科尔,他研究出1958-1963
年间,中国人口“超线性死亡”2680万人,实际上是说,当时中国饿死2680万人。
紧接着,美国普查局中国科科长班尼斯特研究出1958-1961年间,中国非正常死亡人数
2987.1万人,实际上是要是说:那个时段中国饿死1987.1万人。再加上少出生的人口
3119.5万人,那四年间,中国人口减损6106.6万人。
法国人也凑热闹,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所长杰勒德·卡勒认为1958-1962年,中国有
2851万人过量死亡。3197万婴儿没有出声,总计损失人口6048万。不过后来他有修正了
自己的研究结果,在1960年,中国死亡4090万人。
就直接死亡人数来讲,上述外国人的数字是层层加码,一个比一个惊悚:2680万-2987
万-4090万。
在这方面也少不了中国人自己的研究,198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蒋正华给
哦除了自己的研究结果:
【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1...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战国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
何炳棣先生却认为,我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大事因缘”应该是墨者协助秦国完成统一
大业,而本身却消溶于时代政治洪流之中。秦国转弱为强,人们一般都归功于商鞅变法
,但事实
上,应该归功于墨者的帮助。他说:“完成此篇论文之后,却不由得对墨子及其忠实信
徒非讲一两句纯感情的话不可:墨者原有兼爱非攻无私救世的清补良药,竟被时代巨变
无情地化为本身生命的强酸消溶剂——这是国史和人类史上值得讴歌赞叹的永恒悲剧!

四年前,何炳棣先生开始思索这件大事,经过大量考实之后,近日他撰写了三万多
字的《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从重建秦墨史实入手》一文。5月13日下午,何
先生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黄长风讲座上,为300余位清华师生讲解了这篇论文。著名科
学家杨振宁主持演讲,林家翘、李学勤和陈来教授分别提出了相关问题。
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即河西地在秦史上的重要意义、墨者巨子制始末考辨、献
公朝墨者仕秦考实、图强运动中墨者的主要贡献和结论。由于本刊版面所限,只能刊登
部分内容。如果读者朋友需要这篇论文,请来电告知,本刊可免费提供。
演讲人:何炳棣 时间:2010年5月13日 地点: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何炳棣...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9
高医生很伟大。但是严格说起来,高医生是被人为强行树立为一个中国政府的对立面的
,类似李文亮医生。而做出贡献的其它人则被有意无意忽略了,类似武汉第一个上报的
张医生。
另外,她也不是被中国政府驱逐的。
------------------拷贝
高耀洁去美国原因
高耀洁的家里一共有五副眼镜,以便她随时随地需要写稿、校稿。四年来,她唯一的寄
托就是写书。她将要出版本书,一本是关于艾滋病儿童的图集,一本是她这些年来的一
些文章的文集。她已经在联系出版社,同时想办法转运一些回家乡。
高耀洁说她不向出版社要一分钱稿费,“这样他们热情更高”。
但中国民间防艾志愿者李丹感叹“高老是有点脱离时代”。2003年,李丹在河南南商丘
建立东珍艾滋孤儿救助学校。高耀洁会给她几捆自己印的小册子,让她拿去发。“她印
的资料是那种黑白的小折页,几万几万地这样印。”李丹说,“但其实这并不适合现代
人阅读。”
但高耀洁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忙着她的书。她的房间既是书房又是卧室。桌子边放着两张
椅子,一张给来帮忙打字的留学生用,高耀洁坐在旁边把关。她用蓝色钢笔把文章写在
活页笔记本上,再用红色的笔修改,最后由来看望她的学生打字到...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