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发帖数: 27062 | 1 张岱的就不用说了,钟敬文的文字我原本不甚喜欢,但是因为这个也可以看了。我以前
说起过,回想杭州的冬天,除了苦冷之外,下雪天是很美妙的记忆,当年的晦暗湿冷现
在只觉无尽的诗情画意。
西湖的雪景
钟敬文
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
——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当中自然有所以然的道理。春夏之间,
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浴晴瓯鹭争飞,拂袂
荷风荐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于此时节,往来湖上,陶醉于柔婉芳馨的情
趣中,谁说不应该呢?但是春花固然可爱,秋月不是也要使人喜欢么?四时的烟景不同,
而真赏者各能得其趣;不过,这未易泛求于一般人罢了。高深父先生曾告诉过我们:“
若能高朗其怀,旷达其意……揽景会心,便得真趣。”这是前人深于体验的话。
自宋朝以来,平章西湖风景的,有所谓“西湖十景”、“钱塘十景”之说,虽里面
也曾列人“断桥残雪”、“孤山霁雪”两个名目,但实际上真的会去赏玩这种清寒的景
致的,怕没有许多人吧。《四时幽赏录》的著者,在“冬时幽赏”门中,言及雪景的,
几占十分之七八,其名目有“雪霁策...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 按时间顺序贴我、乐子和jlzhao1980给素问写的帖子,哈哈我写得最早,所以不客气地
排在最前面啦。喜欢看武侠的请看我的帖;喜欢看言情的请看乐子篇;喜欢网络文学版
的请看jlzhao篇。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扶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记素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3 17:50:40 2008)
素问的这句签名档,出自李白的《扶风豪士歌》,是她最喜欢的金庸人物何足道的开场
白。签名如见人:拔剑扬眉,何等潇洒。回想我和素问的交情,也皆因金庸而起。
素问最初被小四拉到上海版报到时,我笑说小四拉客;素问勃然,讥我如此熟悉,可见
也是干这行的。可恶的3L还幸灾乐祸地跟帖说原来wh是这种人。我好冤,版上可都是这
么叫小四的。每有新人报到,七哥就会吆喝一声:“小四来接客!”小四就会乐颠颠地
边跑边喊“来啦来啦”,随后醒悟大骂“我成了什么人了!”素问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敏
感,自尊,令人想起荆轲、唐雎那样的冲冠一怒、刀剑相向的侠客。
不久素问的头像换成一古装白衣公子,我一眼便觉得是花无缺,一问果然不差,就此打
开我们最喜...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 曾几何时,见网友成了回国的乐事之一。海外的网友时不时回国,回国多经北京上海几
大城市,见面的几率反而比在国外大。即使没机会见面,打个电话也会很高兴。平时灌
水都是笔聊,难得有点实在的接触很有新鲜感:记得第一次随口八了几句娜娜在电话里
的声音,居然引来十几页的汪洋大水,可见网友们对彼此的物理存在状态怀有高度的兴
趣。
回国次日就和LeChuck见了面。之前得知同时在上海,LeChuck先给了我电话号码;我到
上海一打电话,他便详细告知门牌号码、地理位置、标志性建筑及小孩游乐场,清晰详
细,有条有理,又干脆爽快,说见就见,大有我们上海男人的优秀作风。刚在网上认识
LeChuck时,他用的头像是个背着厚棉袄的小老头,灌水风格也深沉简扼,没有一句废
话,给我的印象是个历尽沧桑难为水的中年忧患男。及至见面,却发现LeChuck年轻俊
美,都不像个有孩子的爸爸,谈笑风生,比我话还多,再次体现南方男人细腻后生、亲
切宜人的优质基因。
我们先在家,随后去公园,一路聊得都很愉快,最后还在鲁迅公园门口吃了儿时最爱的
油墩子和臭豆腐。LeChuck健谈,记性好,兴趣广博,观察敏锐,有点内向,跟我说话
的时候...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agua 讨论区 】
发信人: CostoBU (我踏月色而来), 信区: bagua
标 题: 平生最识诗书味:黄老邪最欣赏的一位词人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8 11:54:55 2011, 美东)
http://hi.baidu.com/007855/blog/item/a6aad61bab290d1d8718bf52.h
话题要从黄蓉第一次以女装见郭靖说起:
突然身后有人轻轻一笑,郭靖转过头去,水声响动,一叶扁舟从树丛中飘了出来
。只见船尾一个女子持桨荡舟,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
更是灿然生光。郭靖见这少女一身装束犹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荡近,
只见那女子方当韶龄,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郭靖只觉耀眼生花,不敢再看,转开了头,缓缓退开几步。那少女把船摇到岸边
,叫道:“郭哥哥,上船来吧!”郭靖猛吃一惊,转过头来,只见那少女笑靥生春,衣
襟在风中轻轻飘动。
郭靖如痴似梦,双手揉了揉眼睛。那少女笑道:“怎么?不认识我啦?”郭靖听
她声音,依稀便是黄蓉... 阅读全帖 |
|
i***a 发帖数: 11826 | 5 [征文]梦中情人《Twelve Oaks, My Dream》阿希礼之于郝思嘉 -- by iyiya
看到征文题目的第一眼,刹那间跳入脑海的,便是《飘》一书中的卫希礼之于郝
思嘉。《飄》(Gone With The Wind)一直都是我非常喜爱的小说。曾经攒齐过各个中
英文版本和续本,甚至伴我飞越太平洋。《飘》又名〈乱世佳人〉,是美国史上最为畅
销的小说之一;是其作者Margaret Mitchell活着时出版的唯一部作品,也让她在1937
年获得普利兹奖。
一花一世界,花开花谢的似水流年里,每个人每一世,都不可避免的有意或无意
间做过很多恶俗事。不过现实词语中的俗中之最俗,却更莫甚于本文题目中的字眼。细
细想来,似乎自己从小就没什么人可以上升到“梦中情人”的高度。但是小说文章却不
然,现实中的种种都可以在小说中得到升化与提炼。
《飄》文中的主人翁郝思嘉从年少时期就爱慕着阿希礼(卫希礼),十二棵橡树
庄园(Twelve Oaks)是她永远的梦。它代表着爱好音乐读书和欧洲文化的典型南方贵
族绅士阿希礼,代表着19世纪南方的暖暖天气红色棉田悠闲时光,代... 阅读全帖 |
|
|
l****i 发帖数: 20439 | 7 ☆─────────────────────────────────────☆
alafayatown (alafayatown) 于 (Tue Jan 11 19:53:13 2011, 美东) 提到:
(01/16/2011-Sunday morning)
备注:我认为音乐就是对世界和生活的解读。所以,通过我喜欢的音乐也就能知道我的喜好,
我的世界和人生观了。。。
我还是很认可以文会友的道理。
And, the mission statement here is to search out the beauty of life emerged from
music
historically, globally ,collectively and build up our friendship through
interaction by following this easily accessible and unique world musical
collection we like and have assemblied up....
Glad that I am...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Poetry
标 题: 博尔赫斯与日内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0 11:03:41 2012,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239
杜欣欣
日内瓦的天气一日数变—晴转多云,转阴
,小雨。清晨穿过勃朗峰大桥时,明亮的晨光恰好掩住女人脸上不深的皱纹。当我站在
棱堡公园的宗教纪念墙前,加尔文雕像的顶上白云依然飘动。然而此刻行人却已裹紧外
衣围巾,疾步冷风细雨中。
前几天自伦敦飞来,我先看到了一片散发着钢铁般灰色的云。当机头拉起,我们似要飞
入那片云中,云层却平滑地展开,随即倾斜,我这才意识到那不是一片云而是莱蒙湖。
随即我又看到了山,云在半山疾走。时而一缕云絮飘落,犹如掉队的孤雁。数日之后,
当我感叹瑞士美若仙境,生活却过于昂贵,友人答:“神仙住的地方,自然是天价了。”
倾斜的坡道上,...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9 从图书馆的赠阅书架上拿下这本《The Bremen Town Band》连环画,完全是因为认识一
个名叫bremen的id:
读后方知这是一个著名的格林童话,原名《The Town Musicians of Bremen》,说驴子
、狗、猫和大公鸡垂垂老矣,被各自的主人抛弃,相约同往大城市Bremen加入乐队,尽
其绵力。
半路遭遇豪宅中的一伙强盗。他们合力赶走强盗,住进豪宅安享晚年。动物们从大到小
一个摞一个的画面很有趣:
与强盗打斗时驴子飞蹄、公鸡立于头顶的图画也很可爱:
最有意思的是几乎每幅画里都有一群色彩鲜艳翩翩起舞的蝴蝶,与故事情节毫无干系,
只是为画面增添彩色和动感,倒是很像该童话的梁祝版。封底也是一片蝴蝶:
这本连环画还是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插画家Brian Wildsmith据wiki说是
“英国最著名的儿童连环画家之一”,东京有他的插画博物馆。
格林童话常常带有冷酷血腥的色彩,好在《The Bremen Town Band》很温和,虽然开篇
驴子和猫狗鸡都老无所养,调子颇为苍凉,但和愚蠢的强盗打闹玩笑一场,结局安乐可
喜。我只是不明白...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6689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lmStudies 俱乐部 】
发信人: aixiaoke (流浪者的乡愁), 信区: FilmStudies
标 题: The Artist:声影传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8 06:49:43 2012, 美东)
今年的奥斯卡季有趣儿,竟有两部拼着比着向电影史致敬的作品。好莱坞的老马
丁(Martin Scorsese)用《雨果》(Hugo)向法国先驱电影艺术家乔治•梅里埃
(George Méliès)致敬;法国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Michel
Hazanavicius)则用《艺术家》(The Artist)向好莱坞片场与默片时代致敬。这敬来
敬去的,怎么也有一部该投奥斯卡的胃口,难怪双双提名。
我不喜欢《雨果》,因为它除了强大的技术效果和致敬心态外,在电影故事的构建
与完成上却十分粗糙。《艺术家》除了采取默片的视觉表现方式独树一帜外,情节本身
说来也乏善可陈,但与《雨果》不同的是它在小细节小桥段上的巧思妙想,种种视觉小
品时常看得人会心一笑。比如仰慕默片明星乔治•瓦伦丁的女演员佩皮...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一堂关于死亡的古典文学课——从《游东山记》开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12 16:49:24 2012, 美东)
这学期古典散文课的倒数第二堂课,我们学明初大学士杨士奇的游记兼悼文《游东山记
》。杨士奇是明初盛行的“台阁体”的代表人,该文体多为歌功颂德,时常空泛平庸,
被其后的“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轮番批斗,最终诞生与之相反的
注重“真我”、“性灵”的晚明小品文,影响直至今世。然而杨士奇的这篇《游东山记
》简约、生动、流畅,从游山玩水之极乐到聚散无常之极悲,写得收敛平稳而令人愈感
其情浓。文笔深厚老到,令人对“台阁体”刮目相看,其顶尖作品远比同时代的传奇、
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更耐读;俗文学有强大的民众基础和生命力,但语言流于浅俗,不
如精炼的文字更让人有阅读的享受。
文中显示的古人的旅游方式似比今人雅致。开篇简述庐陵(江西吉安)同乡蒋隐溪父子
皆为“意度阔略(气度旷达、无所拘泥)”、“深自晦匿”的隐逸...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12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图
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译本由英译本转译,译文流畅,且发行广泛,影响最为深
远,译林出版社也有陈中梅译本。
罗念生是古希腊文学的专家,有罗念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卷行世,其译著
涉及三大悲剧家和阿里斯托芬的大部分作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及古希腊抒情诗
和碑铭体诗歌,译文典... 阅读全帖 |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4 很喜欢他说不要去和名家译作比较、修改:
“他们把大部分心思用在遣词造句上,结果往往是,他们提供的译文都看上去四平八稳
,实际上毫无锋芒、力量、细微差别。根据别人的理解来理解是害处极大的,失去独立
的个人感受力及其新鲜感……当我们独立阅读一首诗并有深刻感受的时候,我们已经接
受了一股灵气……翻译这首诗时,我们主要是努力把那股灵气表达出来,如同创作时把
那股灵气表达出来。”
我觉得最好是自己先译,先把这种冲动、灵气保留下来;然后参照名家译作,比较各自
的理解和用词。初稿定基调,之后再改也只是小改动,不影响整体。
还很赞成要去发现未被译过的外国作者、或被译过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作者。重复翻译
名家其实是偷懒,现成资料多,不用多动自己的脑筋,独创性少。
许鞍华的电影很尽现普通人生活的点滴细节?非常喜欢评论里列的黄灿然的第一首诗,
第二首次之,第三首更次之,四五首感觉一般——我读诗感觉不灵。评论也很不错,明
儿仔细看。可惜很不熟悉奥登,西南联大那批诗人就很喜欢奥登。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5 是TLC在版上推荐的,谢谢!
另外,前两天有人提起王德峰。黄灿然的这张照片很像王德峰,大烟鬼形象,呵呵: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6 噢我忘了说我听到的香港诗人朗诵是粤语朗诵,音律性可能胜过普通话。黄灿然老家泉
州,不知道他写诗用什么方言——那些香港诗人说他们写的时候脑子里都是粤语。借问
windking写的时候是普通话还是重庆话? |
|
a******e 发帖数: 6689 | 17 哇,早豆瓣上早就注意到了黄灿然,但是没仔细读过他的东西。这几首诗写得真是好,
生动却又踏实,平凡然而飞跃。我很喜欢这种口语化的节奏感。当个诗人语感真是太重
要了,有时候断句也能决定一首诗的生死。 |
|
T*C 发帖数: 3040 | 18 黄灿然的文字有点琐碎和絮叨,读的时候还让想到了你写的<步履不停>的影评,哈,
不是说你的文字琐碎和絮叨,是说电影。 |
|
s**t 发帖数: 17016 | 19 黄灿然的这些诗,并不是口语诗。其用语,行文方式,大体属于书面语的范畴。这些“
诗”的特征,并不在于是用口语写还是用书面语写,翻译成英语也没什么大区别。如果
真是首好诗,无论口语写的还是书面语写,会发现根本不可能翻译成别的文字。有一个
简单的标准来判断诗歌的质量:能很轻松地翻译成别的文字而不丢失精髓的诗,往往都
不是好诗。你提到的高行健,因为本身也是一位大家,他的翻译结合了再创作,所以保
证了译诗的质量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0 找到一首:
Le Jardin
—— Jaques Prévert
Des milliers et des milliers d'années
Ne sauraient suffire
Pour dire
La petite seconde d'éternité
Où tu m'as embrassé
Où je t'ai embrassée
Un matin dans la lumière de l'hiver
Au parc Montsouris à Paris
A Paris
Sur la terre
La terre qui est un astre.
公园里(高行健 译)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这首很有画面感,descriptive;黄灿然的好像更meditative,属于思考型。高行健的
早期剧本和儿童故事我看不出好,其实后期也没看出好,不大熟悉法式风格。前一阵看
英若诚的自传提到他,英若诚在文革后期从北京人艺转到外文局编辑部工作时,高行健
正在编辑...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1 robert frost也说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he translation。不过诗不可译这种
话,我觉得不是个实践标准或具体评诗标准,只是个终极状态,悲观一点的拿它当批评
,积极一点的拿它作为努力目标。另外我自己觉得黄灿然这些诗很难翻成英语哎,文字
的格式、音律很难移过去。不过我没翻译过中文诗,完全不知道其中技巧,呵呵。 |
|
i*****c 发帖数: 1322 | 22 黄灿然翻译过很多,我读过他翻的巴列霍诗选。翻译诗还得是诗人来干,我觉得其实是
重创作了。
那是穆旦晚期的诗,好像就叫普通生活?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3 我也觉得黄灿然用词虽然浅白,但是仔细推敲衡量过的。他好像不求强烈,只是捕捉平
凡生活中的片刻感动。
长篇小说的语言肯定比诗歌粗糙多了,长篇注重立意、结构这些。莫言的短篇好像还挺
有节制,上次有人贴过一篇《牛》,我还挺喜欢。
啊, |
|
T****e 发帖数: 2798 | 24 哈哈,本来想你要是出几个包子,我就来打油一把,保证同名,而且篇幅不长。为什么
你的包子也不多呢?黄金不富英雄汉,打油还得先吃饭,你想想哈。
辱。 |
|
|
j*x 发帖数: 931 | 26 我觉得我已经很富了。
但是为什么你打油,我得出包子啊? |
|
|
j*x 发帖数: 931 | 28 Such as "1+1=?" ?
Not relevant though.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9 嗯,各人好恶不同。中文倒不会只有简洁这一条路。他的啰嗦不是漫无节制的平铺,是
精心打造的啰嗦,不过喜欢简洁的人总是不对胃口。同感没有画面感,不过很觉得有
音律感。他是中国人啊,做翻译也是英翻中;叫他用英语写他要哭了……呵呵。
辱。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0 我也不知道现代诗有什么路可走,我读诗不多,看版上对诗挺有研究的silverblade,
windking等人都说白话诗和古诗几乎格格不入,不知道他们这些写诗的会怎么发展。不
过即使对古典文学来说,我也觉得简洁不是唯一标准。赋就挺繁的,虽然我自己不耐烦
读。凄凄惨惨戚戚、错错错莫莫莫也不简洁。诗贵意境,繁简是达到意境的各种可行手
段吧。现代人看古诗觉得简洁,是不是主要因为文言比白话简洁;白话本身不是简洁的
语言。雨巷你觉得简洁吗?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 阅读全帖 |
|
z*i 发帖数: 58873 | 31 干嘛老拿某个人的观点和风格作为标尺来衡量一种艺术形式啊,在一个人那儿理论上完
整了,这个艺术形式在他她那儿也就差不多死了。 |
|
C***3 发帖数: 2226 | 32 雷版上这么多爱听歌的,应该有人懂节奏把,俺在网上看见了这么首诗,听说是诗选刊杂
志编辑部主任写得,T兄你说它是诗吗,它有感染人的力量吗:
晚上想洗澡
发现
花内裤
找不到了
难道真的会
有人
收藏
我的
没来得及
洗
的
花内裤? |
|
g*******f 发帖数: 427 | 33 ^_^ ,哈哈哈, 我以前(很多年前,还很年轻很喜欢诗的年纪,现在不好意思说自己
喜欢湿了),看过一首诗也是发表在诗刊上,写的好像是什么,他听到一个妇人在白被
单后尿尿的声音,叮叮当当的,等等,那时想,真的是好诗啊
刊杂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4 是讨论啊,不是谁的观点说了算。如果没人讨论,这个艺术也差不多死了,哈哈。 |
|
j*x 发帖数: 931 | 35 hmm,犹豫了一下回答,觉得还算简洁吧。其中的排比对诗意是有帮助的,所以不能算
罗里啰嗦。
以前的繁复的赋,因为文过饰非,终于走不下去了。但是你举的凄凄惨惨戚戚若干,我
倒真不觉得不简洁。看来我对这个罗里啰嗦还得解释一下。如果对达到已经有帮助,那
也不能全算罗里啰嗦,但是如果花了大量篇幅来达到一个小小的意境,那么也有罗嗦的
嫌疑,至少水平是不高的。
你提到的说白话诗和古诗几乎格格不入,我也听说过。我觉得,如果这是一个公论,那
么这就是现代白话诗走岔了的证明。但是我并不完全同意。其实二三十年代的现代诗还
都有古体诗的神韵在里面,比如韵味,意境等等。连北岛顾城等的若干朦胧诗,也能找
到唐诗宋词的味道。但真要说清楚,我也力不能及。 |
|
|
j*x 发帖数: 931 | 37 哈哈,这“诗”还是有点感染人的力量的:让人小小地恶心了一下。
刊杂 |
|
S*********e 发帖数: 3006 | 38 在这个声光电发达的时代,文字的魅力在于绕过眼球/耳膜,直接打击人心。
黄的诗歌口味很淡,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会觉得不“过瘾”。口味重的话,显
然“蚯蚓在他脑子里尖叫”这样的句子更动感。 |
|
b*s 发帖数: 82482 | 39 文字不经过眼球/耳膜,如何进入人脑?
在这个声光电发达的时代,文字的魅力在于绕过眼球/耳膜,直接打击人心。
黄的诗歌口味很淡,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会觉得不“过瘾”。口味重的话,显
然“蚯蚓在他脑子里尖叫”这样的句子更动感。 |
|
S*********e 发帖数: 3006 | 40 我应该抽你个大嘴巴,然后你高呼“我悟了”,遂为一段诗坛佳话。 |
|
|
T****e 发帖数: 2798 | 42 意向不错,我接着打个油:
江之南
蚯蚓在他脑子里尖叫
蚱蜢在他眼皮上大笑
一转眼就是一个世纪
春天在安眠药里睡着
绿色倒进锅里成诗篇
红色漫过枝头太妖艳
遥远的马蹄声折断了
巨大的天空往事如烟 |
|
|
b*s 发帖数: 82482 | 44 看见你一抬手,我飞起一脚,先把你踢翻了,侬岂不是成了笑柄?
我应该抽你个大嘴巴,然后你高呼“我悟了”,遂为一段诗坛佳话。 |
|
S*********e 发帖数: 3006 | 45 你真客气。我的版本:
蚯蚓在他脑子里尖声地叫
蚱蜢在他眼球里艰难地跳
一转眼就是一个世纪
或者一个星期
鲜艳的花朵长出他黑色的舌头
完成了最后一次美妙的祷告 |
|
|
T****e 发帖数: 2798 | 47 嗯,你这个版本好,很象形又意思流畅。我容易刻意字数,然后因形式废意思。 |
|
z*i 发帖数: 58873 | 48 蚯蚓在他的脑子里尖叫
他觉得自己的头
好疼
大声喊着,不要
不要!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9 是,也更安静点。
看来我口味就是淡,lateleo说我听歌口味淡,哈哈。今天刚看到一首“过瘾”的:
行动和再次行动;
都是美丽和丑陋的触觉延伸。
残缺的认知结构,
限制着自然与认为的发生。
矫饰的审美化,
直面那不再强烈的、去探入肚脐深处的冲动。
是个画家写的,上面那个是翻译,下面的是原作,这些词都好大:
Actions and reenactments,
As haptic extensions of beauty and non-beauty.
Blemished cognitive structures,
Binding residues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happenings.
Cosmetic aestheticizations,
Confronting diluted compulsions of umbilical exploratio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