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王仲宣
(共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仲景神断预后
张仲景神断预后
我国古代神医通过“察颜观色”就可以决生死,知未来。这并非仅仅是一种占卜术的神
机妙算,而是对人体科学的整体把握和多年临床经验的娴熟运用。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被人们称为中医的“医圣”。他预言王仲宣生死的故事,可谓神奇。
一次张仲景偶遇王仲宣,那时王仲宣只有二十岁出头,张仲景对他说:“你有病,到四
十岁时眉毛脱落,半年后就将死亡。你从现在起服用玉石汤,可以幸免一死。”王仲宣
听了这样不顺耳的话,当然心中不快,虽然接受了张仲景开的药方却没有真的服药。过
了三天,仲景又见到了王仲宣,就问他:“汤药吃了吗?”王仲宣回答:“已经服过了
。”仲景说“看你的神情面色好像并没有服药,你为何轻视自己的生命呢?”王仲宣本
不相信仲景所言,就避而不答。二十年后,王仲宣果然眉毛脱落,在眉落后一百八十七
天死去,果真证实了张仲景的预言。
中医认为人体的任何局部和整体都是互相联系的,一个微小的局部,不日耳朵、手掌、
面相等等都是整个身体的全息缩影。中医有句术语叫“其华在面”。面色如同生命的一
面镜子,可以时刻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张仲景可能就是通过对王仲宣的面色观察而
对察知他身体的整体状况的。
r****y
发帖数: 26819
2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壞魚,你最近可好?
还有一文说:
王粲(字仲宣)生于东汉熹平六年丁巳(177年),卒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丁酉,卒
年41岁,各书均同。至于仲景见王粲,并为其开五石汤一事的时间有二说。
(1)《太平御览· 七二二卷》引《何别传》云:“王仲宣年十七(笔者注:194年
)常遇仲景,仲景曰:‘君有病,宜服五石汤,不治且成;后三十(笔者注:224年,
黄初五年)当眉落。’仲宣以其长也,远,不治。后至三十,病果成,竟眉落。其精如
此,仲景之方术,今传于世。”若据此说,仲宣死年为四十七岁,与史实不符。
(2)皇甫谧《甲乙经序》:“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
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
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若《甲乙经序》所言为确,则仲景见仲宣之年为建安二年(197年),时仲宣年二
十一。此时之仲景既能诊知仲宣将死于二十年后,并开立五石汤治疗,则知仲景此时之
医术已是才高识妙,对于人之五脏五常,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已能探其理
致。亦即:仲景此时的医术,当已成熟到可以治疗大疫,并乘此经验著作《伤寒论》。
E******u
发帖数: 3920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新开一贴继续《通鉴》笔记,从隋朝开始。混乱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终于结束,隋唐时
代开始。
隋纪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 开皇九年(589年):韩擒虎、贺若弼克建康,俘陈主叔宝,陈亡。
荆、巴、岭南诸地陈师相继降隋。陈宗室入隋长安,后安置边州。隋主诛乐安公元谐等
五人。
十年(590年):上常于殿廷杀人。江表民怨沸腾,民间多有举兵反者。杨素济江讨平
民变。裴矩、冼夫人平岭南王仲宣之乱。
十一年(591年):吐谷浑遣使入贡。
隋纪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 开皇十二年(592年):苏威因事坐免官爵。杨素与高颎专掌朝政;
贺若弼有轻谩之意,几死,后复其爵位。
十三年(593年):礼部尚书牛弘等议明堂制度。隋主讽突厥都蓝可汗杀大义公主。
十四年(594年):四月,诏行新乐,万宝常听之不悦。关中大旱,民饥。晋王广等请
封禅。十二月,上车驾东巡。
十五年(595年):正月,上为坛泰山,祀天,赦天下。杨素殚民力为仁寿宫,上不悦。
十六年(596年):初制工商不得仕进。
十七年(597年):南宁羌反,太平公史万岁平之。桂州俚李光仕反,桂州总管周法尚
讨之,杀光仕。令狐熙为桂州总管,抚诸夷。帝尝怒而欲杀人,少卿赵绰...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建安抒情小赋的文学价值
姓名:蒋程安
学号:200440101559
指导老师:李洪亮
摘要:作为两汉主流文学形式的赋,发展到东汉末年,其创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
张衡的《归田赋》开始,大赋渐渐向抒情小赋转变。到了建安时期,则形成了以抒情小
赋为主的创作高潮。比如曹植赋,除8篇仅存数句而无法详勘内容外,现存44篇,骚体
赋2篇,散文大赋1篇,而抒情小赋却有41篇。这时期的小赋相对于汉大赋来说在文学史
上有其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描写对象上的转变,二、人性的回
归,三、形式上的灵活风格,四、艺术风格——楚骚传统的回归。
关键词:抒情小赋 建安时期 文学价值
赋是两汉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样式,但到了东汉末年,赋体文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出现了由以体物、叙事为主的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的趋势。到了建安时期,抒情小赋则
成了赋创作的主要形式。所谓的抒情小赋是一种灵活多变的赋体,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在汉大赋兴盛的同时,小赋已有所发展。这些小赋一般没有大赋的主客对答结构,句式
则以韵文为主,[1]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多变,“或借物抒情,或序志述行”。刘勰曾评
价这类小赋:“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1633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丕学驴叫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最富才华,也很诙谐幽默。他高兴的时候,喜欢学驴叫,常引得大家
捧腹不已。217年(建安22年),王粲突然死于瘟疫,消息传来,整个建安文坛被震动
了,曹丕更是不胜伤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后,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仲
宣(王粲的字)平日爱听驴叫,让我们一起学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随即学起驴叫
来,官员们听曹丕之言后无不面面相觑,但又不得不遵命也一起学起了驴叫。于是,王
粲的墓前响起了一片驴叫声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赴客皆一作驴鸣。
l*****e
发帖数: 1633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丕学驴叫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最富才华,也很诙谐幽默。他高兴的时候,喜欢学驴叫,常引得大家
捧腹不已。217年(建安22年),王粲突然死于瘟疫,消息传来,整个建安文坛被震动
了,曹丕更是不胜伤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后,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仲
宣(王粲的字)平日爱听驴叫,让我们一起学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随即学起驴叫
来,官员们听曹丕之言后无不面面相觑,但又不得不遵命也一起学起了驴叫。于是,王
粲的墓前响起了一片驴叫声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赴客皆一作驴鸣。

发帖数: 1
7
狒叫没听过,想想应该和峨眉山的猴子差不多,烦死人了。中东驴叫声音粗野,不过还
真有人爱听。《世说新语 伤逝》: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
「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
之。」赴客皆一作驴鸣。相比之下,鸡叫代表天亮了,最能让人接手,不过母鸡叽叽喳
喳让人受不了。
b*s
发帖数: 82482
8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呼唤呱呱--李志《1701》
青蛙叫不懂,驴叫倒是略知一二: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 王好驴鸣,可
各作一声以送之。" 赴客皆一作驴鸣。

这个问题太深了,有请褒姒作答。
j******g
发帖数: 2689
9
丁丁:您在对中医学的思考中,特别重视一个“道”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您是从
“道”入手,从很深的层面上对中医学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请您给大家谈
谈您的看法。
刘力红(以下简称刘):好的。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限于物质世界,对
精神世界的东西涉及并不多,所以,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那么
,这个物质世界又是属于一个什么范畴的东西呢?这一点我们可以暂时放下,而先来看
一看古人对这个世界的划分。在古代有这么一个“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形而上
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世界就分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一个道,一
个器。什么是器呢?器就是有形质的东西,有结构的东西,所以,叫做形而下。很显然
,现代科学所探讨的物质世界,就是这个形而下的器世界。所以,现代科学所探讨的范
畴就是这个“形而下”的范畴。那么,什么是形而上呢?有形之上的东西,那当然就是
无形的东西了。这个无形的“形而上”的东西,就称之为道。道世界的东西是否就是精
神世界呢?这个问题还有待三思。但,至少在范畴上有相近的地方。
上述的这个区别,关键在于“形”。《素问》里面对这个“形”有...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10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壞魚,你最近可好?
另有人撰一篇:
【摘要】 张仲景于建安二年为王粲诊病,言“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
。章太炎及郭霭春认为其死于麻风。据有关史料考证,得出以下结论:1.张仲景与王粲
于建安二年(197年)相见。2.张仲景于王粲20岁时预断他20年后将死,此事亦见于《
太平御览》,其说可信。3.王粲死于大疫,非死于麻风。后人据《甲乙经序》所说“眉
落而死”推断死于麻风,与史实不合。
【关键词】 王粲 张仲景 史料 考证
张仲景于建安二年(197年)为王粲诊病。《甲乙经序》云:“仲景见侍中王仲宣
,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
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
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耶?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此二
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
《甲乙经序》“时年二十余”,南宋程迥于淳熙三年(1176年)所撰《医经正本书
》引序无“余”字。孙鼎宜《张仲景传》谓“余”字乃语助词,非“多余”之 “余”
:“盖余字古多用以足句。如《日出东南隅》诗:一环五百万,两环千万余。其明证
r****y
发帖数: 26819
11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壞魚,你最近可好?
转载:
《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了一个“张仲景见王粲”的故事:“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
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
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仲景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
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十七日而
死,终如其言。”,很多中医学者都喜欢将此故事当作史料来引用,然而我认为这个故
事存在很多漏洞,其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张仲景和王粲可不可能见面?
张仲景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出生于南阳(今河南南阳
市),从《伤寒论》序中“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及其本人曾被举孝廉,估计其家
族当时在南阳是名门,因为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没点关系的话,被举孝廉的机会是很小
的。后官至任长沙太守(关于张仲景究竟有没有当过长沙太守,历来说法不一,鉴于
1981年在南阳发现的张仲景墓碑,笔者还是认同其曾任长沙太守的),死于建安最后几
年(约公元215~219年)。由于各种原因,《三国志》及《后汉书》对张仲景几乎只字
未提,而以后的记载又因为所距年代太远,可信

发帖数: 1
12
《<三代吉金文存>校释札记》
《三代吉金文存》一书著录传世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拓本共约4835件,是20世纪30年代质
量较高的集金文拓本之大成的金文合集。是罗氏在其子罗福颐协助下编撰完成的。该书
无器形图,无尺寸说明,无释文,无考证文字,只有拓片。正文首页下署“集古遗文第
二”。该书出版后至今堪称为民初时期治金第一名著。它以收罗宏富、印刷精良而闻名
于世。而且所收拓本多经过罗氏本人严格的真伪鉴定。铭文又以原大拓本付印。从食器
、礼器、乐器到兵器等等,分类又按铭文字数多少先后排列。只可惜没有对器形、出土
、著录、收藏及考释等作出说明。这和此书的编篡出自罗氏晚年、他个人已经没有精力
亲自撰写如此庞大拓片合集的释读和考证有直接关系。而实现了对这一古今空前绝后的
金文拓片合集进行释读和考证却是在他逝世几十年后才出现的:他的儿子罗福颐先生亲
自撰写了《三代吉金文存释文》一书、日本汉学大师白川静先生从此书中选释了大部分
拓片并以此写出了八卷本的考释性学术著作《金文通释》一书。
实际上,按照罗氏本人自述得知,他本来也是准备撰写《金文通释》的——由此我们也
可以明白白川静博士把自己考释商周铭文的多卷本着...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登楼赋》
读《登楼赋》
《登楼赋》是王粲(177-217)代表作,在文学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他是建安七子之一,
一般认为其文学成就最高,被称为“七子之冠冕”。
他出身显赫,是地道的高干子弟。那个时候的文人大都如此。不能简单地看成是血统论
的证据,而是那时的文化的垄断性,无权势只有干苦力的份,不可能读书识字。那又是
一个极其讲究门阀的时代,不是士族(祖上做官)根本就进不了组织部的名单,科举制
度的成型是唐代的事。
可以作一个合乎情理的猜测,也许有一个天才,写了某些绝妙的文章,但进不了那个圈
子,就不会为人所知,也流传不下来,要知道那时可没有网络。
所以说科举制度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其使得土族(并不是一般人,而是有钱有地的乡绅
)都有了做官的可能(像不像今天的高考?)。用现在的话来说,使得社会的流动性加
强,让有才干的人有进入统治阶层的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能持续那么
多年,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让能干人在底下愤愤不平,琢磨着怎么造反可不是什么好
事。中国历代所谓的明君都非常重视这一点,一结束天下大乱就立刻开考,然后读... 阅读全帖
Y*****2
发帖数: 38613
14
来自主题: NewYork版 -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zz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范云和何逊)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
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
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
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
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
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5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
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
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
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
“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
“鲁国孔融...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16
百里奚姓啥?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
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
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
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
“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
...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6211
17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读古书一感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em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hr (麻辣呆牛筋), 信区: Memory
标 题: 读古书一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3 16:40:12 2008)
读古书最讨厌的就是人名,好好的大号不叫,非要叫表字,什么公幹仲宣的,尊敬里透
着一股子亲切,好像都是自家哥们。我忍了。
拍完肩膀了,再拍屁股,好好的曹植不叫,你说陈思,我认了;你又说思王,我无语。
然后一串太傅、镇西、记室、都尉。你说胡core温总我都没意见,你来个张局长,我知
道谁是谁啊?我咬牙。
拍完了屁股,交换一下户口本履历表,青州、北海、临川的一通乱来,谁知道你们那嘎
达在哪儿啊?我切齿。
户口查完,可以拜把子了,排排座序拉拉关系,什么三张、二陆,王、扬、枚、马。。
。。你这儿发密电呢?我只想踢人!
l*r
发帖数: 79569
18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读古书一感
读古书最讨厌的就是人名,好好的大号不叫,非要叫表字,什么公幹仲宣的,尊敬里透
着一股子亲切,好像都是自家哥们。我忍了。
拍完肩膀了,再拍屁股,好好的曹植不叫,你说陈思,我认了;你又说思王,我无语。
然后一串太傅、镇西、记室、都尉。你说胡core温总我都没意见,你来个张局长,我知
道谁是谁啊?我咬牙。
拍完了屁股,交换一下户口本履历表,青州、北海、临川的一通乱来,谁知道你们那嘎
达在哪儿啊?我切齿。
户口查完,可以拜把子了,排排座序拉拉关系,什么三张、二陆,王、扬、枚、马。。
。。你这儿发密电呢?我只想踢人!
j***j
发帖数: 9831
19
来自主题: Xibei版 - 看看有多少人和你同名
古人还有“字”,玄德,孟德。。。还有“号”,什么卧龙凤雏。。。
名字,字号,现在只有姓名了。
用这些旧办法的确能减低重名。
“姓名字号”,连在一起才是全名。用哪个,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古之称法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060.htm?fromTaglist
古时怎样称呼名和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
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
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
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
国特有的“避讳”制度。这里暂时不说,下边再详细介绍。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 阅读全帖
(共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