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王淦昌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w*******k
发帖数: 580
1
来自主题: SDU版 - [转载] 王淦昌先生介绍
在山大呆了几个月?
a*********3
发帖数: 660
2
来自主题: SDU版 - 山东大学杰出校友
中国石油天燃气集团董事长——蒋洁敏(中央委员) 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 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子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项怀诚 1960年7月山东大学中文系
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秘书长,原陕西省省委书记——李建国 1970年山东大学中文系
毕业
原江苏省省长——季允石 1964-1969年山东大学物理系本科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央候补委员——刘振亚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 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无线电专业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 1963年毕业于山大内燃机系   马建堂:国家统计局局长,
1978-1982年山东大学经济系本科
李从军:中央委员,新华社社长兼党组书记(正部长级)1982-1985年山东大学中文系
博士,获山东大学博士学位
陈建国:中央委员,宁夏自治区书记,1982年山东大学经济系
杨衍银:中央委员,1982年山东大学经济系毕业
王文章:现任文化部副部长:197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尹力:现任卫生部副部长:1980-1988年原山东医科大学本科,...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786
3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回来的飞机上看书,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愣了一会儿,我不认识这个人,只是觉得
很少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
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
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
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
爱护无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
下的桃李。
h*d
发帖数: 19309
4
☆─────────────────────────────────────☆
hillhong (三不:不出门不旅游不拍照) 于 (Tue Mar 1 11:01:13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朱光亚:我这辈子做的就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8 22:03:45 2011, 美东)
朱光亚:我这辈子做的就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组图)
来源: 猪钢鬃 于 2011-02-28 11:04:02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
话] 本文已被阅读:1225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朱光亚:我这辈子做的就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2011年02月  来源: 人民日报
朱光亚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1947年,美国密西根州安阿堡市,朱光亚(左一)和张文裕(左二)、李政道(右
一)。CFP供图
• 朱光亚去世“...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5
发信人: eaglell (章鱼哥,能算命吗?), 信区: DP.THU
标 题: 朱邦芬在“清华学堂班典礼发言”原稿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15 14:22:25 2011), 站内
入驻清华学堂典礼发言
朱邦芬
(2011.4.14)
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2009年6月清华大学推出了一项特殊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学堂人才培养
计划” 。这个计划属于教育部稍后推出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一部
分,也被纳入中组部人才计划作为一个子项目。清华学堂在清华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100年以前诞生的、清华大学的前身就叫清华学堂。1909年批准筹建的游美肄业馆所建
的第一个楼叫一院,也被叫做清华学堂。学校领导把这项人才培养项目的冠名为清华学
堂,把这个清华最早的楼给清华学堂6个班,作为他们的根据地,这表明了校领导的重
视和远见,也表明全校从领导到教师对做好这件事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清华学堂物理班”的首席教授,今天我代表所有参与学堂计划的教师发言。
我记得去年4月1日清华学堂物理班开班仪式,杨振宁先生讲,他寄希望于清华学堂...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1636
6
给你转一个统计,当选院士的人当中当年在院校调整时候的流向。
你看看北大是损失多还是受益多
院系调整(1949-1955)各高校调出师生当选院士情况(转)
这里的院系调整是个大概念,指1949之后,对教育科研领域各机构的调整。
1949年部分高校停办(中央政治大学等),部分高校开始小范围的院系调整(如清华
大学、北京大学、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校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
1949年创办中国科学院(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合并组成),并开始从各高校抽
调人员。
1951年开始取消教会学校,教会学校并入各高校。
1952年开始大范围的院系调整,以华北、东北、华东区为重点,确定了各高校的学科
性质(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被定为工科学校)。
1952年私立学校也进行了调整,或改为公立,或撤销并入其他公立学校。
1953年对中南、西南地区高校进行调整,同时继续农林、医药等系科专业设置的调整。
1955年继续调整部分高等学校的院、系、专业的设置和分布,同时将沿海地区一些高
校的全部或部分迁至内地,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将交通大学大部分迁往西安,建立了西安
交通大学。
1955年以后...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7
☆─────────────────────────────────────☆
htd (孩儿她爹) 于 (Fri Apr 29 12:42:58 2011, 美东) 提到:
2011-04-19    EOL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网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清华被世人误解的话题,我首选就是,清华,是人文的清华,而
不是工程师的摇篮。
时下时髦的国学一词,无从考证真正的出处,但第一个大张旗鼓地说国学的,正是
清华。当时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名振中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导师
树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丰碑。
不仅仅是他们,吴宓、冯友兰、梁实秋、金岳霖、王力、吴晗、周培源。。。。。
。。。
在1952年前的清华,那是一个国学大师云集的清华。北大,也只能望其项背。1998
年,北大百年校庆,推出的大师级人物,多毕业于清华,或从教于清华,后被合并调整
至北大。我几乎无法想象没有院校调整,今天的北大会有什么?
一些人记得人文的清华的似乎只有朱自清与《荷塘月色》了,其实我们不知道,或
者说被误导的还有很多,很多:
当季羡林先生过世时,许多...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8
·张 比·
……
三、恐怖五十天——工物系蒯派挨整
1,反蒋与保蒋
6月1日,晚上8点,物九的同学在宿舍里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系团
委书记吴英禄也来了。他是一位很朴实的工农调干生,毕业后留校当了团的干部,我们
对他印象都很好。据说他曾经当过邓拓的勤务员,还当过人民日报的印刷工人,文革后
曾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算是回到了老本行。听广播的时候,吴书记很严肃,没有
说什么,只是在同学问宋硕、彭珮云是谁时,说了一下他们的职务。
几天后,贺鹏飞、刘涛等人的大字报贴出,蒋南翔校长匆匆回校讲话,引用了这篇
大字报,表示欢迎批评。同学们围绕校党委是“姓马还是姓修”的问题展开了辩论。
怀疑校党委“姓修”的只是少数。坚决表示持“保卫校党委”态度的也并不多,主
要是文革前被发展入党的同学。多数同学持观望态度。在物901,曾经一度担任过团支
部书记,后因父亲在“四清”中被整,一直比较关心政治的陈治国,持“反蒋”观点。
一贯不关心政治,文革前才入团的陈龙也表示怀疑校党委,他带领几个同样怀疑校党委
的同学去走访了新市委,那里负责接待的同志说,清华校党委是“姓马还是姓修”,要
靠广大师生用毛泽东思想...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529
9
(III)科学院的各期领导
正规说起来,科学院有五任领导和五个时期。分别是郭沫若(49到78)、方毅(79
到81
)、卢嘉锡(81到87)、周光召(87到99)、路甬祥(99至今)。不过,这样以院长划
分时
期不能反映实际。
郭沫若没有实际领导过科学院。他作用很有限限制:他不是自然科学家,而科学院
主要
是自然科学,所以他专长不够、发言没有分量;政治上,他是摆设,而且科学院还不是
他扮
演的最大摆设(有副总理头衔)。在他名义上做院长将近30年里面,实际管科学院的有
好几
任,职位一般是副院长,党内职位是党组书记:最初是张稼夫,时间不长(两年多),
时间
最长、影响最大的是张劲夫,从56年到67年,张劲夫实际领导科学院。
49年任命的科学院第一批副院长是陈伯达、李四光(他被任命时人还没回国)、陶
孟和
、竺可桢、吴有训。其中陶孟和、竺可桢、吴有训都是陈毅领导的华东局推荐的,陶孟
和是
文科,解放后不兴文科,他在科学院没多少科技的工作(管出版、图书),开会也可以
不叫
他来。陈伯达、李四光都在科学院外有事忙,做事物的副院长就是竺可桢、吴有训,但
是,
科学院的副院长通常也没有掌大权,大权... 阅读全帖
x******e
发帖数: 193
10
来自主题: USTC版 - 管惟炎口述历史回忆录
·六四事件
一九八九年年初,方励之给邓小平写了封信,信的内容主要是提前要求把魏京生放出来
,等于是特赦。理由是,一九八九年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中国建国四十周年,五四运
动七十周年,利用这个机会举行特赦,这样对中国的形象很好,这是很善意的建议。后
来邓小平对这封信大为不满,他就讲了三句话,第一,看来还是要依靠工人阶级,意思
就是知识分子不可靠;第二,反右看来还是没有错。第三句话我忘了,反正就是对方励
之很不满意。其实方励之的信是善意的,虽然意见不一样但是站在维护邓小平和党的威
信。后来方励之和许良英,两个人要组织右派百人大会,许良英是非常积极,现在他还
被软禁监视,行动完全不自由,也不能出国。许先后组织两次签名,一次是老科学家签
名,要求放出魏京生,其中签名主要有王淦昌,还有几个有名的人物。另一次是文艺界
的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冰心。这两次都无效,不了了之,中共对这些人也不敢像对魏
京生那样统统抓起来,罪魁祸首都是许良英,都是他发动的,也没有把他抓起来,就只
有把他软禁。
六四以前在北大,有一个“三角地”,就像伦敦的海德公园一样,有些大字报,有人上
去讲,就越来越活跃,像王丹就是其中很重... 阅读全帖
q**w
发帖数: 782
11
何梁何利成就奖历年得主
潘建伟 男 20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学军 男 201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张锦秋 女 201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王德民 男 2009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房建成 男 20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林元培 男 200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马永生 男 20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徐光宪 男 2005 北京大学
谷超豪 男 2005 复旦大学
吴征镒 男 200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邹承鲁 男 2003 ...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143
12
来自主题: ZJU版 - Re: 我看浙大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竺可桢日记。解放以前的浙大当然比不上
Oxford or Cambridge。因为底子就摆在那里的。
但是当时浙大的确集结了一大批很有名望的
教授,学术气氛活跃,王淦昌,苏步青等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当时
全国一百多号学部委员,浙大占了六十人。这和竺校长的办学思想
是分不开的,他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许多学术观点相左的人
都能在浙大相处融洽。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更是给予充分的自由
在那样白色恐怖的年代里,浙大有民主堡垒之称。我想如果能这样
办学百年,定能与美国之哈佛MIT有得一比。
可惜解放以后,共产党对竺先生的办学态度并不赏识,民主堡垒
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洪水猛兽。于是将着大肢解成了现在的样子。
数学系挪给复旦,师范学院变成杭大,医学院农学院也拆出去,
校歌上的有文有理有农有工,成了...
一个学校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去楼空,就算把以前分出去的
再找回来,又能怎么样呢?空留笑柄而已。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多少恨啊
S*****T
发帖数: 400
13
来自主题: ZJU版 - 讲讲王淦昌先生的事迹吧
王先生系清华大学毕业
后去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
师从迈特那夫人(号称德国的居里夫
主攻核物理
据说三十年代错过了发现中子,不知道试迈特那不同意他的实验构想还是处理数据时的
什么问题,这个还有待考证
回国后先在几所学校任教,很快加盟浙江大学
40年代初,提出用k-capture(一种beta衰变,k层电子+核内质子==〉中子+中微子)
来探测中微子,中微子很难探测,过去一直没有什么试验证据
一般的beta衰变是三体问题比较麻烦(新核,放出的电子和中微子)
而k-capture是两体问题(新核+中微子)
从实验角度讲很容易分析
根据动量守恒,通过核反冲,很容易就知道中微子的信息了
王先生当时在贵州(浙大西迁),没有实验条件
所以只好把这个建议投给physical review
到了1950年代有人根据王先生的建议而作了这个实验找到了中微子
60年代初,他在dubna联合研究所(相当于现在的cern吧,cern当时估计都是西方
国家参加,dubna全是共产党国家参与)领导了一个组发现了反sigma负超子
算是dubna建成一个重要工作了(好像除了这个dubna也没有什么重要发现了)
后来我
n***o
发帖数: 5
14
来自主题: ZJU版 - 讲讲王淦昌先生的事迹吧
王老在浙大时,据说经常去学生寝室和学生谈心,给学生补课;
负责9院时,在明知没有很好的防护条件仍坚持亲自参加在西北进
行的核试验....这就是老一代的学者。只是不知道他最后居然是因
为被自行车撞而离开了人世,和陈景润的情景竟然是如此的相似,
sigh.
m*******e
发帖数: 13
15
10月16日,为建设新中国科研事业,竺可桢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想不到,此次
一别,竟再也没有能踏回浙大半步。他更想不到,马出任浙大校长不到2年,旋即调至北
京大学任校长,此后的浙大竟因种种原因分崩离析,鼎盛不在。
新中国的成立,百废待兴,国家决定抽调浙江大学部分师生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随
着竺可桢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贝时璋离开浙江大学到上海中国科
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任所长。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王淦昌调至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苏联联
合原子核研究所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长。浙江大学教务长王葆仁调至上海任中
国科学院有机化学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蔡邦华调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任副
所长。罗宗洛离开浙大,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所所长。陈述彭奉调到中国科学院地理
研究所,后任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名誉所长。姚錱调至上海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后任室主任、副所长。钱人元调至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后任中国科学院
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沈善炯调至上海中国科学院抗生素工作委员会,现任中国科学院
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邹元燨调至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
W****A
发帖数: 143
16
阅读次数:284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7-05-21 13:24:38
世界名人与浙大

汉斯·玻尔

1937年夏,著名物理学家玻尔访问中国,玻尔之子汉斯·玻尔在日记中记
载了跟随父亲左右的中国之行,他在日记中写道:

“束博士、王博士和何博士陪着我们走了一程并和父亲说着话。看到他们
对自己的事业和对我父亲的那种深深的真诚,真是美好和令人感动。”

尼尔斯·玻尔 (NielsBohr,1885-1962)是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原子
核物理学创始人。192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1937年夏天,玻尔夫妇和儿子汉
斯访问中国,在前中央研究院、浙大、北大等研究机构和大学做了关于原子和
原子核的演讲。

1937年5月23日中午,尼尔斯·玻尔在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胡刚复陪同下,
离开上海到达杭州,会见了浙江大学许多著名的学者。5月24日,王淦昌陪同尼
尔斯·玻尔游览了西湖,听取了尼尔斯·玻尔关于原子核的复合核和液滴模型
的谈话。当天下午5时,尼尔斯·玻尔在浙江大学新教室楼三楼大教室演讲《原
子核》,听众二百余
W****A
发帖数: 143
17
阅读次数:339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7-05-21 13:34:02
惟学无际
——写在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

走进浙江大学校史陈列室,犹如笼罩着历史长空,群星璀璨,互相辉映,
一幅长10米的巨型油画,仿佛使我们穿行于110年的时间隧道,感受到深深的震
撼。这是中国美术学院画家徐方毕全身之功完成的力作。画面上充满沧桑感的
底色,从晚清到当代99位各具形象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迎面走来,有的能一眼
明辨,他们是:林启、陈独秀、陈布雷、蒋梦麟、竺可桢、马一浮、邵飘萍、
李政道、谈家桢、苏步青、王淦昌、钱三强……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与一所
大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的身后,一条河流贯穿了杭州、建德、泰和、宜山
、遵义、湄潭,最后汇入东海,消失在茫茫的天际。油画正中有一块“国立浙
江大学”的校碑。碑文中跳出了四个大字——惟学无际。

A.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
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浙江大学校歌(作者马一浮)

西湖畔,白堤旁,有着西泠印社和林社
T*********r
发帖数: 11175
18
说起来浙大校友和这个弱相互作用真是有渊源啊.
1942年第一个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是当时的浙大物理系主任王淦昌先生PROPOSE的K-
CAPTURE的方法. (最近是王先生诞辰100周年,应该就是这几周,100周年校庆的时候,90
高龄的王先生
还到场.)
1956年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是1944级校友李政道先生提出的.
1956年实验验证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是吴健雄女士做的(吴先生是中央大学的毕业生
毕业后在浙大工作过两年,后来才去BERKELEY念的博士)
除了前面大大牛的工作,
今天的罗民兴老师为PRECISION ELECTROWEAK也算做了重要贡献
T*********r
发帖数: 11175
19
5月28号
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仪式
a*****l
发帖数: 869
20
支持!
王教授给中国的核事业,贡献了太多了。
可惜被一个小青年撞了。
q**f
发帖数: 2903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ds (你想裸替也得替的上啊),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给Nature投稿:一个失败的故事-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3 19:14:25 2008)
给Nature投稿:一个失败的故事
60多年前(45,46年),浙江大学教师贝时璋,王淦昌,束星北,何增禄四位教授在
Nature上共发表了6篇论文。自那以后浙江大学教师在就没有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
或通信作者),且第一单位发表过论文(第二单位还是有的,例如童利民教授)。值得
一提的是,上个月18日刘树生教授的一篇论文,实现了第二个顶级期刊Science零的突
破。
近20年来,浙大每年都有一些教授向Nature,Science投稿,主要集中在生科院,医学
院,农学院等。据我所知,其中汪元美,罗琛,吴平等教授的工作已经很接近发表在
Nature,Science上的标准。刘树生教授更是十年磨一箭,要不发都难。
2007年10月28日,我也斗胆敲了一下Nature的门。
07年初写国家自然基金标书时,有一篇重要的参考
P***a
发帖数: 4213
22
☆─────────────────────────────────────☆
qqjf (qqjf) 于 (Sat Feb 23 23:32:29 2008) 提到:
发信人: cds (你想裸替也得替的上啊),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给Nature投稿:一个失败的故事-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3 19:14:25 2008)
给Nature投稿:一个失败的故事
60多年前(45,46年),浙江大学教师贝时璋,王淦昌,束星北,何增禄四位教授在
Nature上共发表了6篇论文。自那以后浙江大学教师在就没有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
或通信作者),且第一单位发表过论文(第二单位还是有的,例如童利民教授)。值得
一提的是,上个月18日刘树生教授的一篇论文,实现了第二个顶级期刊Science零的突
破。
近20年来,浙大每年都有一些教授向Nature,Science投稿,主要集中在生科院,医学
院,农学院等。据我所知,其中汪元美,罗琛,吴平等教授的工作已经很接近发表在
Nature,Science上的标准。刘树生教授更是十年
T*********r
发帖数: 11175
23
那年代的nature和现在的nature不是一回事吧
王淦昌最重要的文章根本不是nature上发的
是这篇
Kan Chang Wang. A suggestion on the detection of the neutrino. Phys. Rev,
1942,61:97.
直接导致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奖

Nature.
R******y
发帖数: 236
24
来自主题: ZJU版 - 老浙大,许良英先生逝世
42年,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束星北和王淦昌的学生,主要研究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T*********r
发帖数: 11175
25
他亲属向浙大捐赠两弹一星元勋的勋章
不知道浙大这次是否能给王先生立个雕像
上次的说法是要30万
钱三强的雕像是湖州市政府捐了30万修的
这个常熟市政府不肯出,所以一直拖着
这次不知道是否能解决
浙大有时候真是让人无语。。。
这也看出为什么领导必须是浙大毕业的才行
只有浙大自己的学生,才对这些比较重视
s*******i
发帖数: 12823
26
物理系哪三个参加了?
物理系本来在学校里就弱势,咳咳
T*********r
发帖数: 11175
27
除了系主任,总支书记,大千人张富春,和本来要给报告的唐先生之外
只有应和平,张剑波,两位李文铸先生的博士,所以是王老先生的徒孙
加上我,因为我们大佬出差了,我也算徒曾孙辈吧
s*******i
发帖数: 12823
28
原来你也是物理系的
T*********r
发帖数: 11175
29
我算是近10年,物理系招的唯一一个浙大物理系毕业的。。。。
s*******i
发帖数: 12823
30
那是正牌师兄啊
不过也可以理解,浙大物理系早些年确实不行
在外面都很少碰到师兄师姐
我这届也没几个人还在学术圈了
d*****l
发帖数: 8441
31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来看看两弹一星元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zbd (小破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来看看两弹一星元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6 02:12:05 2007), 转信
浙江6:钱三强,赵九章,屠守锷,钱学森,陈芳允,吴自良
江苏6:钱骥,姚桐斌,王淦昌,程开甲,杨嘉墀,王大珩
安徽3:邓稼先,黄纬禄,任新民
湖北2:彭桓武,朱光亚
湖南2:周光召,陈能宽
辽宁1:孙家栋
云南1:王希季
河北1:于敏
山东1:郭永怀
d*****r
发帖数: 2583
32
华人里面,做生物的牛的基本上也都回去了,或者快要回去了,问题不在这里,就算把
生物诺贝尔奖搬十分之一去中国也没有用。
我的意思是说差的原因不在静态的学术本身,或者CNS papers,而在于产生一个自下而
上的创新机制和可持续的产生创新人才的环境,这个,除非各位回国去在体制内有重大
影响的能力,不然基本没什么好讨论的。话说回来,即使有重大影响又有什么用呢?施
现在算有大影响了,如果他不算,陈章良做过省级领导,算吧?但是也还是做不了什么
。上世纪五十年代吴有训王淦昌钱学森远比现在施饶在各个方面要影响力大,能力大,
可是他们回国后的那几十年真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幸福,这还真是难说。表面看似乎现在
和那时候很不一样,其实我看本质上没啥区别。
D*a
发帖数: 6830
3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为啥就生物drama多?
http://zh.wikipedia.org/zh-cn/%E8%AB%BE%E8%B2%9D%E7%88%BE%E7%8D
古列尔莫·马可尼获得19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美国专利局原本首先将专利
给于尼古拉·特斯拉。不过在1904年,美国专利局撤销原先的判决,将无线电的专利权
给于古列尔莫·马可尼。最后在1942年,美国高等法院决定维持特斯拉的专利权,承认
特斯拉为无线电的发明人。汤玛斯·爱迪生与尼古拉·特斯拉曾被认为是有力获1915年
诺贝尔奖的获选人,但他们彼此仇视。虽然两人在当时都有巨大的科学贡献,但最终均
未得奖。当时新闻界流传着谣言指出他们彼此都无法接受对方得奖,也拒绝共同分享奖
项[2][3][4][5]。
约翰尼斯·斯塔克为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在研究阳射线过程中发现一种
重要规律,并发现了“斯塔克效应”和“斯坦克-爱因斯坦方程”以及“斯坦克数”,
使其在原子物理学领域里独领风骚。但此人极鲜明的拥护纳粹立场却在往后饱受争议。
曾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国物理技术研究所所长,后因屡次干涉纳粹上层官员的事务,被开
除纳粹党籍。1947年被盟国军事法... 阅读全帖
k*******d
发帖数: 500
34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周其凤的北大新梦 (转载)
你妈B就知道看官大不大,陈良宇官大不大?下台的铁道部长大不大?
你不考虑历史,就是把张龙翔同时代的
华罗庚,赵忠尧,苏步青,王淦昌,钱端升
跟周奇峰相提并论
我看你够傻笔的了
就算张龙翔同辈的那些人死了,张龙翔那个时代,大学是清水衙门的时代,
周当领导的时候,北大校办产业几百亿,贪污层出不穷,
周在国务院的部门也不是清水衙门,
而且当代中国买官卖官公然化,
你居然还说闵周当什么政协人大的官,
还跟30年前比,你真是傻B到了极点
q********g
发帖数: 10694
35
[转载]1984,中国科学的寒冬——国产量子化学程序覆灭记
已有 1102 次阅读 2011-4-22 22:5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style 中国
写在转载前面的话:文章的作者中性的描述中流露抑制不住悲观。只是悲观,是没有用
的,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转载此文,对自己和朋友们是个事实的借鉴和提醒;并
且尽可能提起模拟如这样不会的处境或者更坏的处境,我们是否除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
无奈和抱怨以外,能否有些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
/////
1984,中国科学的寒冬——国产量子化学程序覆灭记
左克
根据本人半年前的文章《中国当年的量子化学程序哪里去了?》改写。
美国汤姆森科学论文检索(SCI)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SCI论文数从2004至2006年起
连续三年排在世界第5位。到了2007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四,与位居第三的德
国和居第二的英国只差400篇和4000篇左右。SCI论文主要反映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
状况,我...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9446
36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公告] Physics 板的投票结果
【此篇文章是由自动发信系统所张贴】
⊙ 投票开启于:Wed Mar 2 21:40:20 2005 类别:是非
⊙ 主题:你愿以身许国去九院工作吗?
⊙ 票选题目描述:
送交者 : 谁愿以身许国!!! 于 November 13:
打电话回家我爸的消息也证实了中国已经开始投巨资改进发展核武器了,
最近江泽民朱荣基等大员都接连视察绵阳的九院,说朱问他们院长你们现在
钱有了,能不能搞出东西来?他们院长说搞不出来。为什么?因为没有人愿
意来工作,清华北大等好学校多少年都没有一个毕业生分来,根本就没有人
能够继承研究工作。唉,现在真是体会到什么叫国乱显忠臣了。看王淦昌的
回忆录,讲他在清华时物理系主任叶企孙对他讲的那番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家
的强盛而奋斗的话,和他那‘我愿以身许国’的豪言,真不知道是什么一种
滋味。
这是很久前我收到的一封信,请问你愿以身许国去九院工作吗?
** 投票结果:
(A) 赞成 (是的) 12 票 约占 34%
(B) 不赞成(不是) 15 票 约
w***s
发帖数: 7132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ennesse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lks (闪着泪光的微笑), 信区: Tennessee
标 题: ZZ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by柴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8 21:25:31 2010, 美东)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2010-03-29 01:18:44)转载
标签:杂谈

回来的飞机上看书,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愣了一会儿,我不认识这个人,只是觉得
很少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
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
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
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
爱护无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
下的桃李。
x********g
发帖数: 595
38
☆─────────────────────────────────────☆
walks (闪着泪光的微笑) 于 (Sun Mar 28 21:25:57 2010,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walks (闪着泪光的微笑), 信区: Tennessee
标 题: ZZ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by柴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8 21:25:31 2010, 美东)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2010-03-29 01:18:44)转载
标签:杂谈

回来的飞机上看书,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愣了一会儿,我不认识这个人,只是觉得
很少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
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
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
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
爱护无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
q*d
发帖数: 22178
39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最好的物理书
推荐两本本土口味的:
1.李政道的统计力学,一本一百来页的小册子,
有次要坐一天飞机,看着这本书薄,就带上了,
一天看了可能有2/3吧,感觉很有收获,对统计力学的理解有境界性的提高
2.杨振宁文集--传记,演讲,随笔的那个.
有他回忆他论文选集里每篇文章是怎么做的,
有对赵忠饶,王淦昌工作的专业评价,
有八卦访谈,内容十分丰富

太差
来意
匠心
是不
R******y
发帖数: 236
40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许良英在北京逝世

你了解他老人家吗?
人家好歹也是束星北和王淦昌推崇的学生,没点物理水平能让他们的学生?
T*********r
发帖数: 11175
41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研究的动机/Einstein
这。。。你是在说许良英?
他是男的,早年被划了右派,后来还被开除出党
有个事好像还牵涉到拉王淦昌签什么公开信
具体我也搞不清楚,只是听说过
和Sakharnov奖评奖委员会一人很熟
我过去不认识刘克飞,第一次见,这位的介绍就是说刘跑中国去探视一个被捕的什么人
结果被国安给扣了
z**********e
发帖数: 22064
42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华新民:方教授陋室铭
【书讯: 在方励之先生去世两周年之际,《方勵之紀念文集》(科學卷),由明鏡出版
社出版了。全书收集了74篇不同作者的回忆文章。作者中有方先生的尊师,亲朋好友,
工作中的同事,科研中的合作者,以及方先生不同时期的学生。全书共556页,并收集
了许多作者和方先生的合影,方先生的手迹等照片。书中也列出了方先生所发表科研论
文的目录。《方勵之紀念文集》是缅怀方先生,研究方先生的一部重要的书籍。】
方励之老师曾跟我说,他是科大建校(1958年)时最早的一批教师之一。我是1962年考
入中国科技大学的,但是,我同方励之老师的相识却不在我读书期间,地点也不在北京
玉泉路的校园里。那时我是近代力学系的学生,普通物理课是由物理教研室的老师来上
,但是他没有被安排给我们授课,无缘相识。
最初注意到方励之的名字,好像是在1973年。那一年,我离开学校已有五年,在昆明钢
铁厂已经当了三年烧锅炉的工人。当时厂里买了一台日本进口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了
翻译它的英文说明书,把我从车间调到厂技术处的资料室,这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中
外文的科技资料。此时,1971年9月发生的林彪外逃事件已经过去两年,文化大革命已
成强...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43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束星北身边的告密者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lzylwz (qsxfthmlp),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束星北身边的告密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9 21:41:40 2015, 美东)
解放前中国能在《Nature》上发文章的人寥寥无几,其中有两篇是束星北发的,之前自己
一直好奇为什么束星北不像其他人如吴有训、赵忠尧、王淦昌一样有很大的名气,原来是
被关牛棚扫厕所了,二十多年做不了科研。
http://news.qq.com/original/jdrw/j36.html
大家看看这个,我对这个告密者很无语,片子中第一句话是“要是不当特务,我本来是个
院士吧”。自己当年为了告密,不专心学术,老了说自己本该是个院士,逻辑就是以前请
教他问题的人当了院士,还有公安许诺过他“职称不会比同期的人低”。
“但当被问及有什么论文和著作时,王镇皋只能想到两篇说得出来的论文,一篇发表在了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的校报上,另一篇发表时被人抹去了自己的名字。此外是三本参与编写
习题或是参与校对的物理方面译作。”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摘要: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取得4项历史性成就是奇迹;更奇的是,他完全是用业余时间
来探索科学的。本文着重从其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奇迹的源泉。爱因斯坦的
非凡创造力,不仅来自他对自然奥秘的惊奇和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更来
自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统一性的信念,以及
来源于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文章随后简要介绍了爱因
斯坦在第二个高峰期(1915—1917)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认为他一生中至少有8项成
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文章最后着力展示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为和平、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理想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人民苦
难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奇迹年 双重奇迹 两个高峰期 独立批判精神 自然界统一性 人格魅力
一 双重的奇迹
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告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Physics),理由是:鉴于物理学对于了解自然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以及物
理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必要性,同...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丁训班和我的硕士论文
http://hx.cnd.org/?p=118388
王克斌
1979年秋,研究生院的课程修得差不多了。这时麻省理工学院的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小组
和高能所联合在玉泉路办了个训练班, 简称丁训班。学生在班上学习一些高能物理实
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成后,部分人会被选送到德国的汉堡。那里有个高能物理实验
室,得赛(Desy),其中有台马克J探测器属于丁先生的小组。这个小组从实验数据中
发现了三喷注事例,被解释为两个夸克和一个胶子。
赵忠尧导师介绍我参加这个训练班,不管将来能否会去德国,但总会学到一些有用的知
识。参加这个班的还有几位105班的同学,郑林生先生的研究生赵天池,叶铭汉先生的
研究生漆纳丁和马宇培。纳丁在张鸿欣班长去美国后,继任105班的班长。我们几个应
当算旁听的,正规学员有科技大学的冯正勇等,考进丁班的研究生吴守庠、汪尧勋等,
还有还几位年长的老师来自南京大学和上海原子能所。
按照老师的决定,我骑着自行车驮着铺盖卷离开林学院,来到高能所,住进新盖不久的
宿舍楼的一层。丁训班的活动安排在一座新楼里,属于唐孝威先生领导的应用室,他们
与丁肇中小组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个组的大部分科...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中科院玫瑰李佩:民国的人去哪儿了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13/doc-ifxnkkuv4493665.shtml
原标题: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13日12版)
李佩先生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熊卫民/摄
李佩
郭永怀、李佩夫妇陪女儿弹钢琴
郭永怀雕塑
郭永怀、李佩夫妇和女儿郭芹
□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
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
,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
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
,都登过这个大讲坛。
□唯一的女儿郭芹病逝了。没人看到当时近八旬的她流过眼泪。几天后,她像平常
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
进入人生的第99个年头,李佩大脑的“内存越来越小”,记忆力大不如以前了。她
一个月给保姆发了3回工资;她说现在的电视节目太... 阅读全帖
x**e
发帖数: 315
47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转载] 为了忘却的纪念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U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hox (一日不finger 也攒眉千度), 信区: THU
标 题: 为了忘却的纪念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Jun 4 02:35:19 2000) WWW-POST
选择这个70年来似乎已经用滥了的标题,是因为70年后这句话仍然是
那样的惊心和凛然。
看王淦昌先生的回忆录,讲他在3.18惨案发生的晚上叶企孙先生在南
院的家中对他讲过的话。叶先生说如果中国富强了,就没有列强再敢欺侮
中国,从此王先生就下定了科学救国的决心。596工程,那‘我愿以身许
国’的豪言,激励了多少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奋斗终生。而当那蘑菇云在
罗布泊上空腾起的时候,王先生的同班同学韦杰三先烈地下有知,是否会
欣慰他临终的心愿‘中国一定要富强起来’终于‘实现’了呢?
水木清华后面的断碑是从小就看惯了的,而小学的时候有过主题队日,
在圆明园里面的三·一八纪念碑前,向先烈们庄严地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
奋斗终生,同时自豪地告慰他们说,他们的遗志已经由伟大的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完成了,而剩下的建设四个现代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