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 发帖数: 12188 | 1 吴桥兵变的故事可以写一本书了。
不过也不关山东人的事。兵变的明军是毛将军的东江军,首领是孔有德,后来大清三汉
王之一。
毛将军被袁崇焕砍了以后。手下人心不稳,在后金煽动下有人叛乱。但是大半还是坚持
忠诚了。
袁崇焕下令东江军撤到山东,火炮专家,基督徒孙元化接收了皮岛的叛将孔有德、耿仲
明、李九成、李应元诸将。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祖大寿受困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内。孙元化急令孔有德
以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然登州辽东兵与山东兵素不和,孔有德抵达吴桥时,因遇大雨
春雪,部队给养不足,又部队行抵吴桥时,与当地山东人屡有摩擦。
有一士兵强取山东望族王象春家仆一鸡,该丁被山东人抓去“穿箭游街”。於是士兵击
杀该家仆,事後王象春之子不肯罢休,要求查明真相,李九成把孙元化给的市马钱花尽
,恐遭非议,於是抢劫哗变。
孔有德受李九成、李应元父子的煽动叛变,史称“吴桥兵变”。
广东道御史宋贤上疏抨击巡抚余大成、孙元化:“登莱抚臣孙元化侵饷纵兵,贪秽已极
。” 广西道试御史萧奕辅指责孙元化放任孔有德,
後孔有德倒戈杀回山东半岛,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率兵直趋登州。孙元
化急令张焘率辽兵守...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 吴桥兵变的故事可以写一本书了。
不过也不关山东人的事。兵变的明军是毛将军的东江军,首领是孔有德,后来大清三汉
王之一。
毛将军被袁崇焕砍了以后。手下人心不稳,在后金煽动下有人叛乱。但是大半还是坚持
忠诚了。
袁崇焕下令东江军撤到山东,火炮专家,基督徒孙元化接收了皮岛的叛将孔有德、耿仲
明、李九成、李应元诸将。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祖大寿受困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内。孙元化急令孔有德
以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然登州辽东兵与山东兵素不和,孔有德抵达吴桥时,因遇大雨
春雪,部队给养不足,又部队行抵吴桥时,与当地山东人屡有摩擦。
有一士兵强取山东望族王象春家仆一鸡,该丁被山东人抓去“穿箭游街”。於是士兵击
杀该家仆,事後王象春之子不肯罢休,要求查明真相,李九成把孙元化给的市马钱花尽
,恐遭非议,於是抢劫哗变。
孔有德受李九成、李应元父子的煽动叛变,史称“吴桥兵变”。
广东道御史宋贤上疏抨击巡抚余大成、孙元化:“登莱抚臣孙元化侵饷纵兵,贪秽已极
。” 广西道试御史萧奕辅指责孙元化放任孔有德,
後孔有德倒戈杀回山东半岛,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率兵直趋登州。孙元
化急令张焘率辽兵守...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 原创:沅湘 沅湘文学 微信号 yuanxiangwenxue81
功能介绍
我手写我心!
清朝末年已容不下一本说真话的书一个说真话的人
文/执立
梦醒者的痛苦,在于
他承受了那些沉睡者
和装睡者,所有人的痛苦
郭嵩焘是清朝末年的一个梦醒者
他的呐喊声从一大群沉睡者和装睡者
耳际掠过,但无济于事
他被那个时代一大群沉睡者和装睡者
孤立,也被当局抛弃
最后,他老死于荒村山野,死不瞑目
1874年,英国驻北京使馆的马嘉理路过云南时,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马嘉理被杀。
1876年,英国就此事要清政府派遣使团赴英国道歉,并作为中国的驻英大使。
在当时,出任“驻英大使”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历来只有“蛮夷”派人来天朝朝贡,
哪有天朝的大臣去外国“做人质”?士大夫们纷纷避之唯恐不及。最终,朝廷让曾任广
东巡抚的郭嵩焘“临危受命”,勉力郭嵩焘“为国家任此艰难!”
鸦片战争的枪炮声并没有惊醒“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就算30多年后的1876年,清廷上
下还没有从“天朝上国”的幻想中醒来。
鸦片战争之后的30年,整个满清还是沉溺在“盛世”的美梦中无法醒来,在士大夫们的
想象中,一切都很美好,岁月也静好,一切都安然...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 第三章 三八式:步枪、干部、中社部“中统”、“军统”
中共情报、保卫史分期,以作者的看法,可分初创时期、成熟时期、建设时期、破坏时
期、法制时期。
初创时期,自1927年中央特科创立、1931年国家政治保卫局成立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
爆发。
成熟时期,自1937年中央成立特别工作委员会、1939年成立中央社会部起,跨越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两个阶段,至1949年9月30日建国前的中央情报部、中央军委公安部。
建设时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分别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央调查部、总
参二部起,至1966年“文革”前。
破坏时期,自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发动,砸烂公检法起,至1976年秋粉碎四人帮,恢复
公检法。
法制时期,自1978年底三中全会决议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颁布刑法、刑事诉讼法,恢
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设立国家安全部起,制定1982年宪法,全面加强法制建设。
1938年这个年份,之所以被作者看成中国情报、保卫工作的历史分期,是因为,在这一
年,中国政坛的国民党、共产党,这两大政党,在情报、保卫工作方面,都大力进行组
织机构变动、方针路线调整、人事选拔培训、工作扩展部署...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5 秦晖:那些最早认识西方的小人物
2017-03-25秦晖 影响力发现 微信号
功能介绍
优秀原创文章推送
郭嵩焘:每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
近代以后,西方对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怎么造成的呢?有些人造出一
种三段论,说中国人最早佩服西方的器物,西方人把我们打败了,我们对洋枪洋炮感兴
趣,于是有了洋务运动。但是,我们有了洋枪洋炮之后还是被打败,像中法战争、中日
战争都是在中国有了洋枪洋炮、军舰的情况下被打败的。于是,又有人说光学器物还不
够,还要学制度,因此有了戊戌变法。但是,后来搞了共和制之后,结果还是不行,于
是中国人这个时候才认识到西方的文化是最重要的,就有了新文化运动等。
这个所谓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听起来有道理,但是仔细一分析,就发现远远不
是那么回事。
鸦片战争以后,的确有极少数人注意过洋枪洋炮确实很厉害,但是大部分的中国人包括
清政府根本不把洋枪洋炮当作一回事。实际上,中国人重视洋枪洋炮是很晚的事,早在
这之前,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就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好感,甚至有一些好感是走入误区的。
早在1843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结束不久,晚清名臣徐继畲就写了《瀛环志... 阅读全帖 |
|
t*******a 发帖数: 4055 | 6 瀛寰新谭|古埃及人是黄帝后裔?晚清外交官的“埃及热”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张晓川
2017-10-08 11:28
字号
国庆大假,朋友圈状态大抵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堵在高速公路百无聊赖,第二种是庆幸
没有堵在高速公路但仍百无聊赖,第三种便是趁着假期做些有意义的活动,其中又以去
展览场馆增广见闻者为多。
现今的展览场馆,随着策展、交通等水平的提高,真正营造出了一种不出城市而看遍天
下古今的氛围。比如上海博物馆最近火爆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当然名为百物展,实际
上却有101件展品,用以反映人类历史变迁。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中,作为序幕的佘盆梅海特内棺。
其中作为000号展品放置在序厅之中的,则为埃及的佘盆梅海特内棺,足见展方对于古
埃及文明的重视。
中国与埃及,尽管历史上出现文明的时间很早,但是重洋相隔,数千年间,并未有直接
交流见诸史册,且双方似也不甚了解对方的存在。郑和下西洋,虽然途径摩加迪沙、蒙
巴萨等非洲东海岸地区,却未履埃及地方。埃及作为国家和文明,载入汉文文献,要到
西方传教士在明末清初向中国人介绍世界地理知识之际。
中国人亲眼目见并记录埃及的古迹和古物,则要到晚清时期,中国使节梯山...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7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王彬彬
一
在人们心目中,潘汉年仍然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
1955年4月3日傍晚,剧作家吴祖光和夫人新凤霞来到了北京饭店。这夫妇二人是来看望
从沪来京、下榻于此的潘汉年和夏衍,并请他们吃晚饭。吴祖光回忆说,晚饭是在东单
的一家小饭馆吃的,同座者还有夏衍的女儿沈宁和夏衍的秘书李子云。潘汉年、夏衍是
来京出席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的。吴祖光闻讯特来尽地主之谊。时隔多年,吴祖光仍清晰
地记得,那天潘汉年虽一如既往地头净面光、衣着齐楚,但却有些闷闷不乐。也许是一
人向隅、举座不欢吧,饭吃得时间不长。放下碗筷,潘汉年便说要回饭店休息,大家也
就散了。(1)
回到北京饭店303号房间,潘汉年换上了拖鞋,大概在做上床的准备。这是晚八时许,
电话铃响起了。潘汉年被告知,楼下有人找他。潘汉年穿着拖鞋来到楼下客厅。等候他
的,是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和几名便衣随员。罗瑞卿向潘汉年出示了逮捕令,几名随员便
将潘汉年押上了停在门外的汽车。潘汉年此前的身份是上海市副市长,随着逮捕令的发
出,这一政...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8 聂作平
法国大革命前夕,尽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但以国王为首的特权阶级依然过着醉生梦
死的幸福生活。在一次由国王举行的晚宴上,一个贵族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口吻说,“
我们正坐在火山口上”。
生活在距法国万里之遥的大清官员张集馨不可能知道这个法国贵族近乎预言的感叹。然
而,作为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的高级官员,张集馨通过他的自订年谱给我们展示的他所
见证的晚清危局,同样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和大革命前夜的法国一样,道咸年间的中国
,也是一个火山口上的国家。
这个貌似强大,时时以天朝自诩的帝国,它赖以立足的,是一座暂时还没有爆发的活火
山。虽然谁也说不清这座火山到底什么时候喷发,但是,谁都可以肯定的是,这座火山
一定会喷发,而端坐于火山口的社会精英们,必将成为火山吞噬的首选目标。
张集馨,字椒云,江苏仪征人。先后任过山西朔平府知府、福建汀漳龙道、陕西督粮道
、四川按察使、贵州布政使、甘肃布政使、河南按察使、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福
建布政使、江西布政使、陕西按察使、署理陕西巡抚等职。
从张集馨的履历可知,他在清朝治下的十多个省做过高级官员,其中主要是管理司法和
监察的按...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9 红四方面军的血碑——白雀园肃反
不列颠地主提到了“白雀园肃反”。同学们对“AB团”大概知道得比较多,对“白雀
园肃反”就可能不太了解了。在网上找到一些文章,划拉划拉放在下面。
我的印象里国民党也杀自家人,但没有共产党杀自家人这么心狠手辣。有谁知道是为什
么吗?
如果说当时共产党弱小,为了不被敌人消灭,就要肃清敌人派过来打进内部的间谍,那
也可以算一个理由。但49年后,共产党已经掌了大权,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地把自
家人统统干掉呢?
红四方面军的血碑——白雀园肃反
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鄂豫皖苏区在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发生的一起大规模肃反行动,
由张国焘发动。该肃反行动使红四军中被株连杀害的人员达2500多人。白雀园肃反是红
四军(及之后的红四方面军)的最大规模的肃反行动,然而此后陆续有数次小型的肃反
运动。其中被撤职的原红军鄂豫皖苏区领导之一的曾中生在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
曾试图写信向中共中央举报张国焘,后被张国焘截获并勒死。原红军鄂豫皖苏区另一位
领导旷继勋亦在1933年因肃反被杀。红四方面军军长徐向前的妻子程训宣亦在白雀园肃
反中被秘密处死,徐向前直到延安时才得悉此事。
中共六...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0 聂作平
法国大革命前夕,尽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但以国王为首的特权阶级依然过着醉生梦
死的幸福生活。在一次由国王举行的晚宴上,一个贵族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口吻说,“
我们正坐在火山口上”。
生活在距法国万里之遥的大清官员张集馨不可能知道这个法国贵族近乎预言的感叹。然
而,作为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的高级官员,张集馨通过他的自订年谱给我们展示的他所
见证的晚清危局,同样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和大革命前夜的法国一样,道咸年间的中国
,也是一个火山口上的国家。
这个貌似强大,时时以天朝自诩的帝国,它赖以立足的,是一座暂时还没有爆发的活火
山。虽然谁也说不清这座火山到底什么时候喷发,但是,谁都可以肯定的是,这座火山
一定会喷发,而端坐于火山口的社会精英们,必将成为火山吞噬的首选目标。
张集馨,字椒云,江苏仪征人。先后任过山西朔平府知府、福建汀漳龙道、陕西督粮道
、四川按察使、贵州布政使、甘肃布政使、河南按察使、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福
建布政使、江西布政使、陕西按察使、署理陕西巡抚等职。
从张集馨的履历可知,他在清朝治下的十多个省做过高级官员,其中主要是管理司法和
监察的按... 阅读全帖 |
|
K*****2 发帖数: 9308 | 11 作者:郭黎安
一、守卫建康的重镇——京口和历阳
都城的选址与确立,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皇朝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它将影响
到政权的稳固和国祚的长短。六朝定都建康(今南京),除了一般都城所考虑的交通条
件、经济腹地以及有利于控制其所统治的地区等因素外,基于南北分裂的形势和限江自
保的基本国策,则更注重防卫。而防卫所持者重在长江。古人云:“长江千里,险过汤
池,可敌十万之师。”(注: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上《江河门》注引《江南野
史》,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但是,能否守住这一天险,确保首都安全,关键
又在京口和历阳。
京口(今镇江)位于建康以东八十公里的长江南岸,除本身山水险峻,可资设防外,在
地理位置上尚有以下特点:其一,六朝时期,建康—京口段的长江江面十分宽广(注: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九引《舆地志》:“天景清明,登之(指北固山)望见广陵
城如在青霄中,相去鸟道五十余里。”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风高浪急,而江的
南岸正是宁镇丘陵所在,矶石绵延,“高岗逼岸,宛如长城,未易登犯”(注: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中华书局1955年版,下同。)。京口以下接近长江喇... 阅读全帖 |
|
l***8 发帖数: 2233 | 12 《红朝太祖毛泽东本纪》
原标题:《红朝太祖本纪》
红朝太祖武皇帝,姓毛讳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也。其寿诞之日为大清光绪十
九年十一月十九日,若以西历西时记,此日为西夷之圣诞日。
帝少有大志。未冠之时即作咏蛙诗,以述其志。及少壮,游学长沙,师从杨昌济,
后入京,供职于京师太学藏书阁,问学于鸿儒陈仲甫、胡适之、李守常等。适之昔日留
学于美夷,恃才傲物,因帝未忝科名,甚轻之。适之门生傅斯年、罗家纶之辈亦甚轻帝
。后帝一统天下,欲灭群儒,盖因此三人故耳。
帝受仲甫命,返湘结党,得仲甫提携,得以拜见于前朝太祖,官侍读学士。前朝太
祖崩,时,前朝武厉帝为大司马大将军,阴结其党,欲灭帝党人。帝谏以兵击之,仲甫
不许,武厉得以蓄积羽翼,民朝十六年武厉于凇沪,前朝摄政王汪公于江夏,大杀帝党
人。八月帝与诸党人会于汉口议事,帝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众皆异之,后受命返湘
,策反南军卢德铭部,九月九日兴兵起事,围长沙,不克,败走江西。
军次三弯,帝重编余部,至队官皆有帝之党人监军。帝据井岗,与朱武胜公所部合
兵,屡败官军,威名远扬,号朱...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3 2016-10-28 刘统 国家人文历史
《红军过草地》油画
经公众号三联书店三联书情(微信号:sanlianshutong)授权转载。
过了若尔盖草地,跟着毛泽东北上的红四方面军的机关干部、红军大学里的学员全都回
到张国焘那里去了,这就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八万红四方面军,没有一
个人跟他走,而且还把朱德、刘伯承和五军团、九军团扔在了张国焘的左路军。这时张
国焘有九万人,毛泽东是一万人,你说谁能成气候?但是毛泽东没有退路了,不惜一切
代价,他也得带着队伍北上。
长征开始的时候,当时是博古、李德、周恩来当家,他们采取的行动就是大搬家、大逃
跑。红军经过湘江之战之后,一下损失了三分之二,中央高层内部开始了争论,毛泽东
利用这个时机,策划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结果是改变了中央的最高决策层,博古、
李德下来,张闻天、毛泽东上位,形成了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的新的三人领导机构。
在毛泽东重新回到决策层之后,红军长征的方式有了变化,开始变得机动灵活,于是就
有了所谓的四渡赤水。四渡赤水的路线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就是为了避战,因为毛泽
东心里非常清楚,这支走了几千里地的红军队伍已经是精疲...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4 第七章洋务文化教育的开端
一、举办洋务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洋务文化教育,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适
应洋务活动需要所举办的文化教育事业。这种事业,既与清政府同外国资本
主义国家打交道的外交活动有关,也与办洋务企业的经济活动及一切政治、
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洋务文化教育涉及面是比较广泛的,它培
养了包括翻译、外交、律例、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电报、矿务、冶炼、机
械制造、水陆军事等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些文化教育事业,主要是由于
洋务派在洋务活动实践中,意识到培养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性而逐渐举办
的,是适应洋务活动的具体需要进行的。因此,虽有一些计划,但并无远景
规划和战略目标,因而基本上是被动的,尤其在洋务运动开始时是如此。
首先意识到紧迫需要的是通事(翻译)人才。清政府在与洋人打交道中
使用通事,并不是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更不是到1860年《北京条约》
签订后才开始,而是早已有之。那时的通事,主要是由于广州一口对外贸易
等活动,和澳门一隅同洋人接触及传教士的活动等关系,而自发的出现和形
成的“通事”群。没有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只有在北方因与沙俄交往...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1 | 15 [转自汉唐论坛]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中三杰.留法期间,向警
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在
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得连丝带缕地,是老毛诗
词中难得婉约缠绵的一首,以前史家说是老毛写给杨开慧的,但现有人考证是毛给陶的
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毛之后,美女陶斯咏虽不乏追求者,到31年去世时一直单身
未嫁。
老毛在北京和老师的女儿杨开慧相识相爱后,20年两人回到湖南。... 阅读全帖 |
|
p****x 发帖数: 643 | 16 ZZ 海归网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 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 中三杰.留法期间,向
警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 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 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
在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得连丝带缕地,是老毛
诗词中难得婉约缠 绵的一首,以前史家说是老毛写给杨开慧的,但现有人考证是毛给
陶的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毛之后,美女陶斯咏虽不乏追求者,到31年去世时一直
单身未 嫁。
老毛在北京和老师的女儿杨开慧相识相爱后,20年两人回...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m123 (dm123),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共早期领导人爱情之八卦(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9 21:19:28 2010, 美东)
[转自汉唐论坛]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中三杰.留法期间,向警
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在
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18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崔浩之死
五胡继起中原之时,汉人士家大族有的南渡,有的北上,还有的因情势所迫留了下来,
如清河崔氏,一片胡尘弥漫中,极力延续血脉与文化。崔氏人物在南北朝均有出仕,如
南齐冠军将军崔慧景。但是论影响力则远不如北朝的同宗们。最重要的崔氏人物自然是
崔浩,地位显赫之极,但是最后结果也悲惨之至。崔浩曾祖崔悦,原与卢谌一起,是在
中原孤军坚守晋阳的刘琨部下,在晋阳失守后随之投奔鲜卑段氏,段氏被后赵石虎灭后
又出仕石虎。晋书卢谌传:
值中原丧乱,与清河崔悦、颖川荀绰、河东裴宪、北地傅畅并沦陷非所,虽俱显于石氏
,恒以为辱。谌每谓诸子曰:吾身没之后,但称晋司空从事中郎尔。
崔,卢互为姻亲,崔浩的母亲是卢谌的孙女。他的祖父崔潜仕前燕慕容暐,父亲崔宏仕
慕容垂,并在慕容宝败后仕拓拔圭,为之定下“魏”这个国号,也可算是开国功臣了。
崔宏,崔浩父子二人俱知遇于拓拔氏,崔宏在拓拔嗣当政时候逝世,甚有身后之荣。崔
浩的宠遇更过其父,跟拓拔嗣很投合:
明元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善之。
拓拔嗣之子拓拔焘说他:
才略之美,当今无比。朕行止必问,成败决焉,若合符契。
拓拔嗣拓拔焘当政时候这些军国大事...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19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崔浩之死
五胡继起中原之时,汉人士家大族有的南渡,有的北上,还有的因情势所迫留了下来,
如清河崔氏,一片胡尘弥漫中,极力延续血脉与文化。崔氏人物在南北朝均有出仕,如
南齐冠军将军崔慧景。但是论影响力则远不如北朝的同宗们。最重要的崔氏人物自然是
崔浩,地位显赫之极,但是最后结果也悲惨之至。崔浩曾祖崔悦,原与卢谌一起,是在
中原孤军坚守晋阳的刘琨部下,在晋阳失守后随之投奔鲜卑段氏,段氏被后赵石虎灭后
又出仕石虎。晋书卢谌传:
值中原丧乱,与清河崔悦、颖川荀绰、河东裴宪、北地傅畅并沦陷非所,虽俱显于石氏
,恒以为辱。谌每谓诸子曰:吾身没之后,但称晋司空从事中郎尔。
崔,卢互为姻亲,崔浩的母亲是卢谌的孙女。他的祖父崔潜仕前燕慕容暐,父亲崔宏仕
慕容垂,并在慕容宝败后仕拓拔圭,为之定下“魏”这个国号,也可算是开国功臣了。
崔宏,崔浩父子二人俱知遇于拓拔氏,崔宏在拓拔嗣当政时候逝世,甚有身后之荣。崔
浩的宠遇更过其父,跟拓拔嗣很投合:
明元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善之。
拓拔嗣之子拓拔焘说他:
才略之美,当今无比。朕行止必问,成败决焉,若合符契。
拓拔嗣拓拔焘当政时候这些军国大事...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20 毛太祖本纪赞
撰文: 紫云居士 | 公元二零零六年九月九日(丙戍年閏七月十七日辰時) | 凡属:国
朝史记 | 7 条评论 »
本朝太祖毛姓讳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氏。其寿诞之日为西夷之圣诞日。帝
少有大志。未冠之时即作咏蛙诗,以述其志。及少壮,游学长沙,师从杨昌济,后入京
,供职于京师。
太学藏书阁,问学于鸿儒陈仲甫、胡适之、李守常等。适之昔日留学于美夷,恃才傲物
,因帝未忝科名,适之甚轻之。适之门生傅斯年、罗家纶之辈亦甚轻帝。后帝一统天下
,欲灭群儒,盖因此三人故耳。帝受仲甫命,返湘结党,得仲甫提携,得以拜见于前朝
太祖,官侍读学士。
前朝太祖崩时,前朝武厉帝(蒋公)为大司马大将军,阴结其党,欲灭帝党人
。帝谏以兵击之,仲甫不许,武厉得以蓄积羽翼,民朝十六年武厉于松沪,前朝摄政王
汪公于江夏,大杀帝党人。是年七月,党人会于汉口共商之。太祖怒曰:“帝业皆从长
戈出!”帝素有伟略,曾著词以明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傲视群雄。八月帝
受命返湘,策反南军卢德铭部,九月九日兴兵起事,围长沙,不克,败走江西。军次三
弯,帝重编余部,至队官皆有帝之... 阅读全帖 |
|
B*Q 发帖数: 25729 | 21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十二)
芦笛
4)后事
中央率红一、三军私逃后,右路军剩余部分再过草地南下,与左路军会合。四方面军此
后干了些什么事,官方除了辱骂外,基本不曾介绍过。这么做对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极
不公正。下文所说是从张国焘与徐向前的回忆整理出来的。
A、“另立中央”
四方面南下到了卓克基镇(据徐向前说是在脚木足乡,卓克基镇与脚木足乡都在马尔康
县,相距约30公里),张国焘在该地召集了高干会议。据徐向前说,出席会议的有朱德
、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刘伯承、王树声、周纯全、李卓然、罗炳辉、余天云等军
以上干部,大约四、五十人。据张国焘说则是“各军政首脑同志约三千人”,这数字似
乎太高了。看来还是向前同志说的可靠,顶多也就百把人。
据徐向前回忆:
“会议由张国焘主持。他的发言,蛊惑人心,欺骗性很大。大意是:中央没有粉碎敌人
的第五次“围剿”,实行战略退却,是‘政治路线的错误’,而不单是军事路线问题。
一、四方面军的会合,终止了这种退却,但中央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无端指责四
方面军。南下是终止退却的战略反攻,是进攻路线,而中央领导人被敌人的飞机、大炮
‘吓破了胆’,对革命前途‘丧失...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22 司马璐:我与张国焘的交往
在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中,我与张国焘先生交往较多。中共官方党史中,丑化张国焘,每
多违反事实真相。本文所写的多是张国焘对我谈的第一手资料。
张国焘是中共主要创党人之一
张国焘是中共正式成立前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之一。中共组
党前南陈(独秀)北李(大钊)的联系者,中共一大的主席和一大选出的组织负责人,
中共工运史上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领导者,中共早期驻共产国际的代表,也是中共
领导人中极少数见过列宁的人。
张国焘曾经是中共最大的实力派,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领袖。193
4年,红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在江西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饥寒交迫,士气低
落,逃命到四川时,红四方面军给中央红军补充弹药、粮食、兵源。等到中央红军元气
渐复,来了个“金蝉脱壳”。为了摆脱红四方面军,叶剑英谎称张国焘致电徐向前、陈
昌浩,要他加害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徐向前生前曾表示,他根本未见到这份电
报。张国焘本人则说,“根本没有这件事,我怎么可能做这样愚蠢的事,给别人制造口
实,打击自己”)。后来,中央红军奔逃中到达陕北,找到了落脚地,又制造了陕北冤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3 谌旭彬
近年,“复兴儒学”之类的口号频繁见诸新闻报导。比如,2016年6月,曾有一批“儒
家学者”在四川大学召集会议,联名倡议在中国高校设立“儒学一级学科”,与政治学
、社会学等并列。更有所谓“当代大陆新儒家五大重镇”,跟风喊出了“中国必须再儒
化”的口号。
一叶可以知秋。
反对比主张更真实
“儒学”到底是什么,貌似是个不言自明的东西。其实不然。自西汉起,儒家知识分子
内部就已有“真儒”和“伪儒”之争。扬雄说孔、孟是真儒,其后则假儒当道;程颐之
儒、朱熹之儒、王阳明之儒,都曾被朝廷宣布为“伪学”而遭禁止;明末,又有王夫之
指责汉儒、宋儒、明儒乃是伪儒、败类之儒……
要了解某种自称“儒学”的东西究竟是何物,最简洁的办法,不是看它主张什么,而是
看它批判什么,反对什么。主张很可能只是粉饰,批判却往往深藏真意。
比如,孔孟时代,儒学反对“杨墨”——孔孟主张成仁取义,杨朱主张“拔一毛可利天
下,不为也”;孔孟主张按血缘关系有差别的“孝悌”,墨家主张对所有人无差别的“
兼爱”。
再如,秦汉之际,儒、法尖锐对立——儒家重视礼乐,主张仁义,法家却把礼乐、诗书
、良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列为... 阅读全帖 |
|
q*****k 发帖数: 586 | 24 自古以来“叔嫂恋”其实并不少见,而其在文学作品中更是屡屡出现,虽然多数都是处
在萌芽之中,但爱情的种子已经种下。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其
实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她对武松就是一种不被世俗所接受的爱,如果武松不出现,也
许她还会和武大郎一起平静的生活下去。曹植之于甄妃应该也有这种情怀吧!
纵观中国古代史,“叔嫂恋”大都以悲剧结局,因为这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自古以来
就有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古训,小叔子对于嫂子只能有敬爱之心,不能有爱慕之情,
嫂子也不应对小叔子心存幻想。
史上最昂贵的“叔嫂恋”,私通嫂子导致家灭国亡。
因偷情引发的一起亡国事件:如果不是因为和嫂子偷情,北凉国主沮渠牧犍不会落到“
面缚请降”(《资治通鉴》)的尴尬境地,北凉的灭亡也不至于来得那么快。历史就是这
样残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事件,却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北凉国主沮渠牧犍向南朝宋国和北朝魏国均称臣,同时,送其妹兴平公主于魏国,被拓
跋焘纳为右昭仪,魏国也加册他为“河西王”。南朝宋文帝也厚报其使,也加封他为“
河西王”。沮渠牧犍自小左右多儒生,深知臣藩之礼,...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5 张国焘在武汉宣布脱离共产党,各报刊着实热闹了一阵之后,渐渐平静下来。蒋介石对
张国焘的投靠,开始也高兴了一阵,他嘱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
“军统”)副局长戴笠照料一切。戴笠把张国焘安置在武昌的一座小洋楼里,并委托张
国焘的同乡、武昌警察局长蔡孟坚负责“保护”他。
大约在1937年五六月间,杨子烈和妹妹杨子玉带着张海威从延安来到武汉,全家再
次团聚了。
张国焘逃离陕北时,没有告诉杨子烈。当杨子烈得知张国焘在武汉脱离中共的消息
后,向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毛泽东提出要求,要到武汉找张国焘。在得到批准后,杨子烈
一行先从延安到西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杨子烈痛哭流涕,声言要去劝说张国焘回
来。办事处的同志还想多做做她的思想工作,林伯渠说,没什么可做的了,她连孩子、
行李都带上了,要去武汉劝说,何必带这些呢-明摆着要走嘛!杨子烈来到武汉八路军办
事处后,周恩来同她谈话,希望她劝说张国焘,不要对党做得太绝了。杨子烈表示同意
。周恩来派邱南章把杨子烈姐妹和张海威送到了张国焘的住处。从此,杨子烈也是一去
不复返了。
过了不久,张国焘托人捎口信到江西萍乡家中,要其母亲到武汉来团聚。在其四弟...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26 宋纪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 元嘉二十四年(447年):魏王赐死沮渠牧犍。宋檀和之平胡诞世之
乱。杨文德据葭芦城,坐大势力。
二十五年(448年):魏伐仇池,杨文德败走,魏得仇池。宋庾炳之势倾,宋帝从何尚
之之谏,免炳之官。魏万度规击破焉耆、龟兹,平西域。
二十六年(449年):魏伐柔然,败之,自是柔然衰弱。宋沈庆之讨沔北山蛮。
二十七年(450年):三月,魏攻宋悬瓠,不克而还。六月,魏主焘杀崔浩、宗钦、殷
承根并崔、郭、柳氏宗族。七月,宋大举伐魏,多道并进;九月,魏发兵,宋王玄谟败
走,宋师溃,唯彭城、盱眙坚守。十二月,魏军南下,至瓜步。魏欲与宋和亲,不成。
宋纪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彭城王义康被杀。魏由瓜步还,攻盱眙,
不克。魏人凡破南兖、兖、徐、豫、青、冀等,杀伤民众不可胜计,千里萧条,元嘉之
政衰。魏主焘斩仇尼道盛,太子晃以忧卒。
二十九年(452年):魏中常侍宗爱弑魏世祖焘,杀秦王翰,奉南安王余为帝。宗爱复
弑南安王余,刘尼、陆丽奉皇孙濬为皇帝,杀宗爱等,具五刑,夷三族。宋复北伐魏,
攻碻磝,大败而还。魏佛教复兴。
宋纪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 元嘉三十年(...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27 宋纪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 元嘉二十四年(447年):魏王赐死沮渠牧犍。宋檀和之平胡诞世之
乱。杨文德据葭芦城,坐大势力。
二十五年(448年):魏伐仇池,杨文德败走,魏得仇池。宋庾炳之势倾,宋帝从何尚
之之谏,免炳之官。魏万度规击破焉耆、龟兹,平西域。
二十六年(449年):魏伐柔然,败之,自是柔然衰弱。宋沈庆之讨沔北山蛮。
二十七年(450年):三月,魏攻宋悬瓠,不克而还。六月,魏主焘杀崔浩、宗钦、殷
承根并崔、郭、柳氏宗族。七月,宋大举伐魏,多道并进;九月,魏发兵,宋王玄谟败
走,宋师溃,唯彭城、盱眙坚守。十二月,魏军南下,至瓜步。魏欲与宋和亲,不成。
宋纪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彭城王义康被杀。魏由瓜步还,攻盱眙,
不克。魏人凡破南兖、兖、徐、豫、青、冀等,杀伤民众不可胜计,千里萧条,元嘉之
政衰。魏主焘斩仇尼道盛,太子晃以忧卒。
二十九年(452年):魏中常侍宗爱弑魏世祖焘,杀秦王翰,奉南安王余为帝。宗爱复
弑南安王余,刘尼、陆丽奉皇孙濬为皇帝,杀宗爱等,具五刑,夷三族。宋复北伐魏,
攻碻磝,大败而还。魏佛教复兴。
宋纪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 元嘉三十年(...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22804 | 28 “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对“秦制”的埋怨老实说也不是晚清才有,其实中国历代的儒家经常都有一些人会有这
种埋怨。真正的儒者往往都是不满现实的,孔子就曾说:“道不行,乘槎浮于海”,现
在礼崩乐坏,这个社会已经堕落了,我现在要坐船到海外去当移民去了。朱熹也说:“
尧舜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
但不同于孔孟和朱熹的是,晚清的儒者找到了一个“仁义道德”的来源,那就是西方。
用徐继畬的话说,就是“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得三代之遗意焉”。
当然,他们讲西方比“我大清”更仁义,主要讲的是对内,就是西方的统治者对他们的
老百姓比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对中国的老百姓要仁义得多,这里不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关
系。上面提到的所有这些人,在国与国的关系问题上当然都是爱国者,他们在抵御列强
的侵略上,态度是很明确的。但是如果讲国内体制的话,他们很明显地认为西方民主政
治比中国的法家政治要“仁义道德”得多。
于是这些人介绍西方的时候,主要的精力并不放在“船坚炮利”,甚至不是放在如今公
认为西方人擅长的办公司做买卖上,而是大谈所谓“西洋国政民风之美”。王韬就大讲
,西洋“以礼义为教”,“以仁义为基”,“以教...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22804 | 29 “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对“秦制”的埋怨老实说也不是晚清才有,其实中国历代的儒家经常都有一些人会有这
种埋怨。真正的儒者往往都是不满现实的,孔子就曾说:“道不行,乘槎浮于海”,现
在礼崩乐坏,这个社会已经堕落了,我现在要坐船到海外去当移民去了。朱熹也说:“
尧舜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
但不同于孔孟和朱熹的是,晚清的儒者找到了一个“仁义道德”的来源,那就是西方。
用徐继畬的话说,就是“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得三代之遗意焉”。
当然,他们讲西方比“我大清”更仁义,主要讲的是对内,就是西方的统治者对他们的
老百姓比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对中国的老百姓要仁义得多,这里不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关
系。上面提到的所有这些人,在国与国的关系问题上当然都是爱国者,他们在抵御列强
的侵略上,态度是很明确的。但是如果讲国内体制的话,他们很明显地认为西方民主政
治比中国的法家政治要“仁义道德”得多。
于是这些人介绍西方的时候,主要的精力并不放在“船坚炮利”,甚至不是放在如今公
认为西方人擅长的办公司做买卖上,而是大谈所谓“西洋国政民风之美”。王韬就大讲
,西洋“以礼义为教”,“以仁义为基”,“以教...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2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33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9:56:14 2014, 美东)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26819 | 35 名字是误打误撞从佛经来的,东西不是一个: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
“频婆”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22804 | 36 沉默的声音
当然郭嵩焘后来因为这些大胆言论遭受挫折,似乎显得很孤立。有人因此说他这是个例
外,多数儒者那时还是视西夷为名教之敌的。但我以为,首先一个时代的特征在于它那
不同于其他时代的东西,而不在于相信这些东西的人是否已经成了算术上的多数。就是
戊戌以后,“西化”潮流更猛,中国总人口中的多数对之又有多少认识?否则怎么会有
义和团那样的事?但是,相比起五四前后“学西”者尤其是倡言学西“本”西“体”者
大都批儒,而崇儒者不是反对“西化”,就是只主张学“西用”、反对学“西体”的状
况而言,像郭嵩焘等人那样从儒家、而且是从“反法之儒”的古儒原教旨出发来倡导学
习西方,而且特别注意学习西“本”西“体”,难道不是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吗?戊戌
以后尤其是五四时代,主张学西的人显然比徐继畬郭嵩焘时代要多得多,而在西化大潮
下仍然坚持儒家本位的人肯定比徐郭时代少得多了。但是他们几乎都“反西”,在这些
人当中有像徐、郭乃至谭嗣同那样主张通过弘扬“西体”来实现“反法救儒”的吗?我
看似乎一个也没有!
而且,秦汉以后在儒表法里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儒者”的确很难说。任何文化背景下
的专制时代有权有势者从既得利益出... 阅读全帖 |
|
g*****p 发帖数: 790 | 37 1 秦始皇嬴政 50岁 前259年-前210年
2 秦二世嬴胡亥 24岁 前230年—前207年
3 汉高帝刘邦 62岁 前256年-前195年
4 汉惠帝刘盈 23岁 前210年—前188年
5 汉文帝刘恒 46岁 前202年-前157年
6 汉景帝刘启 48岁 前188年-前141年
7 汉武帝刘彻 70岁 前156年-前87年
8 汉昭帝刘弗陵 21岁 前94年—前74年
9 昌邑王刘贺 34岁 前92年—前59年
10 汉宣帝刘询 45岁 前91年—前49年
11 汉元帝刘奭 42岁 前74年—前33年
12 汉成帝刘骜 45岁 前51年—前7年
13 汉哀帝刘欣 26岁 前26年—前1年
14 汉平帝刘箕子 14岁 前9年—5年
15 孺子婴刘婴 21岁 5年—25年
16 新朝王莽 68岁 前45年-23年
17 汉光武帝刘秀 63岁 前6年-57年
18 汉明帝刘庄 ...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gsddup (天天向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皇帝的寿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 02:18:06 2015, 美东)
1 秦始皇嬴政 50岁 前259年-前210年
2 秦二世嬴胡亥 24岁 前230年—前207年
3 汉高帝刘邦 62岁 前256年-前195年
4 汉惠帝刘盈 23岁 前210年—前188年
5 汉文帝刘恒 46岁 前202年-前157年
6 汉景帝刘启 48岁 前188年-前141年
7 汉武帝刘彻 70岁 前156年-前87年
8 汉昭帝刘弗陵 21岁 前94年—前74年
9 昌邑王刘贺 34岁 前92年—前59年
10 汉宣帝刘询 45岁 前91年—前49年
11 汉元帝刘奭 42岁 前74年—前33年
12 汉成帝刘骜 45岁 前51年—前7年
13 汉哀帝刘欣 26岁 前26年—前1年
14...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9 原创:张宏杰 搜历史 微信号 soulishi
功能介绍
顶级历史作品集结地。
一
清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中国风格和特色,总结起来一是好面子,
轻里子;二是喜欢耍态度,喜欢慷慨激昂地讲大道理,但不善于有一说一地就事说事;
三是不重契约精神,不愿意坚守条约,喜欢勾兑,迷信个人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条,好面子,轻里子。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清王朝在炮口下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是中外关系上最重要的条约之一,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按照各国的惯例,这
样的条约签定后,应该下发天下各地,各级官员,特别是外交部门了解并且执行。但是
我大清的做事方式别具一格,《南京条约》签定之后,条约原文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
门里,从来也没有送到北京,让皇帝亲看,也并未向下颁发。
因此,当时不光各地地方官不知道条约都写了些什么,就连很多外交官员也不了解条约
的具体内容,“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和约’之名,而未见其文”。因此很
多人将另一个《通商章程》误认为是被称为“万国和约”的《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为什么要秘而不宣呢?当然是因为这个条约太丢面子。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22804 | 40 沉默的声音
当然郭嵩焘后来因为这些大胆言论遭受挫折,似乎显得很孤立。有人因此说他这是个例
外,多数儒者那时还是视西夷为名教之敌的。但我以为,首先一个时代的特征在于它那
不同于其他时代的东西,而不在于相信这些东西的人是否已经成了算术上的多数。就是
戊戌以后,“西化”潮流更猛,中国总人口中的多数对之又有多少认识?否则怎么会有
义和团那样的事?但是,相比起五四前后“学西”者尤其是倡言学西“本”西“体”者
大都批儒,而崇儒者不是反对“西化”,就是只主张学“西用”、反对学“西体”的状
况而言,像郭嵩焘等人那样从儒家、而且是从“反法之儒”的古儒原教旨出发来倡导学
习西方,而且特别注意学习西“本”西“体”,难道不是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吗?戊戌
以后尤其是五四时代,主张学西的人显然比徐继畬郭嵩焘时代要多得多,而在西化大潮
下仍然坚持儒家本位的人肯定比徐郭时代少得多了。但是他们几乎都“反西”,在这些
人当中有像徐、郭乃至谭嗣同那样主张通过弘扬“西体”来实现“反法救儒”的吗?我
看似乎一个也没有!
而且,秦汉以后在儒表法里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儒者”的确很难说。任何文化背景下
的专制时代有权有势者从既得利益出...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1 刘绍铭 翻译教学与研究 微信号fanyiluntan
功能介绍
语言塑造世界,翻译再现人文,语言绽放人性,翻译重塑文明。
“不能否认,以两国当时的军事力量来说,英国在鸦片战争取得胜利,几乎是绝对肯定
的事实,但在缺乏合格和受信任的译者的情况下,中方无论在战争情报以及谈判过程中
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这实际上也影响了战争的成败以及后果。相反,假如清廷能认识
到翻译在战争和外交中的重要性,他们又是否会这样地一败涂地?”
上面引文,出自王宏志的论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译者》,收在王宏志主编的《翻译史
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2011年出版。王教授这篇文章是标准的学报著作。一般来讲,
学报文章因应规矩总要在引文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落注释,亦往往因此令人望而生
畏。令我自己也觉得意外的是,这篇长达三万余字的论文我竟然读得津津有味。我想这
是因为王宏志巧妙地把“国家兴亡”和翻译之“为物”这两回事相提并论的缘故。“假
如清廷能认识到翻译在战争和外交中的重要性”,中英对峙的局势,会不会改观?即使
最后还逃不了割地赔款的命运,也不会因对敌情的无知而害得自己在战场上不堪一击。
受命到广州去禁烟的林则徐(17...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42 很抱歉,动笔之后才发现越写越多,所以第一集分作上下两步,先把上部发上来。
虽然说是从孝文帝迁都开始,但是我觉得还有必要大致介绍一下鲜卑拓跋部落的历史。
一来是为了完整性,二来在这些大背景下,能够对后来北魏的汉化有一个更全面地了解。
鲜卑拓跋部落,原本栖息在大兴安岭东麓一代的大鲜卑山。东汉时期,随着北匈奴的败
走, 蒙古高原的出现的真空很快被鲜卑人占据。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带领下,于三
世中叶左右向南迁移到了盛乐(内蒙古的和林格尔一带)。他们与中原王朝有记载的接
触最早大概是,261年(曹魏景元二年,司马炎篡魏前夕),拓跋沙漠汗作为质子来到
洛阳。所以大概可以推测,在此之前拓跋力微应该就接受了曹魏的某种封号。
拓跋部落继续和后来的西晋也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期参与了中
原内战,首领拓跋猗迤名义上接受了西晋的大单于封号。这时候拓跋部的势力范围进一
步扩张到了山西北部地区,进入了长城以南, 形成了北边的盛乐, 南边的平城两个统
治中心的格局。到了拓跋什翼犍时期,正式建立代国,和当时的前燕有姻亲关系。
应该说拓跋什翼犍是一代英主,只可惜生不逢时,当时前秦统一北方的势头已经是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This is the self-preservation society!
先来三碗毒鸡汤提神醒脑,注意啊,三碗不过岗啊~~~
观网军事满嘴跑火车已成常态。然而观点跑火车倒也罢了,基本事实都瞎扯淡就太过分
了。
ps观网除了林毅夫张文木李零王孟源等几位先生的文章,还有些年轻学者的文章也有些
不错的,其他不看也罢。军事那帮五毛除了奉旨扯淡之余,基本属于偶尔能抄对的层次
,比满嘴跑火车的长鱼侯略强,跟围脖五毛科洛抄夫半斤八两吧。
中国模式?摸着石头过河,还在摸...现在捅出来一个几个自信,也是在摸......这个
是上层建筑的。 下层建筑是还需要大部分能三班倒,白加黑,在长期负福利下贡献剩
余价值给原始积累的个人,法人和ZF,又毫无怨言的劳动力。给上层建筑的摸石头,试
错提供时间和空间。
春节回乡跟同学吃饭聊到两个读书的事儿,让俺明白了现在教育改革到了啥进度。第一
是跟从事高中教育的同学聊天,他说现在Top2的招生基本被省城著名高中包圆了,入围
后可以降二三十分录取,所以地级市里面哪怕是学霸也很难考上了,因为省城名校的学
生本来就厉害很多。今天跟在985大学当教授的同学吃饭,他说现在像样...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44 首先祝贺booker当选斑竹,另外感谢伪币。在斑竹竞选过程中我基本保持沉默决不是装
清高,而是最近一个多月才开始大量灌水(因为换工作原因,业余时间比以前多),
在此之前我潜水多,冒泡少。更多时候是拜读各位大作,更多是关注文章内容而不是ID
名字,所以对ID名字印象不是很深刻。没有调查权,也就没有发言权。
另外感谢hinotori提供的“牛继马后”。我也就记得个大概“以牛代马”意思,不知道
是这样的一句谶语原文。这也反映了我这种业余历史爱好者,虽然“博闻广见”,但还
是基础不牢固。
再就是修改了一处笔误,杀死拓跋珪的是其儿子清河王拓跋绍。这里也有一个“灭清河
,斩万人”谶语在里面,由于偏离主题太多我就不八卦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股购。
还有一些直接的引文加了点注释。虽让相信史版大部分同学的水平都是比较高的, 但
还是觉得考虑周全些好,觉得太浅显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我会做到尽可能的多引用史
料原文, 不翻译成白话文,除了要加点自己的评论这种难以避免的情况。我的资料主
要是魏书,北史,以及宋书,南齐书的一部分。这可以说是研究南北朝历史的一个有利
的地方,双方各自修史随难免有互相诋毁之处,但...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45 读洛阳伽蓝记的一点感想与总结
先说体例;此记正文与子注并行,正文为地志,子注为史事。中华书局杨勇校笺本自序
中说此书"以地志为经,以史事为纬"。经纬交织,由地理而及人事。这种体裁,陈寅
恪以为是杨炫之采用佛经文注并存的写法,在南北朝时期并不鲜见,如水经注,如世说
新语注。由一寺之由来,及其里坊,过渡到注中详细叙述人事与历史。文字秀逸,间有
鬼神不稽之谈,叙事繁而有致,而常有麦秀黍离,不胜今昔之感,以及重北轻南之语。
以地理书看,详细勾画了北魏时代洛阳城里坊与建制。书分五卷,前有杨氏小序,辞简
旨约而深有意味。五卷从城内,及城东,南,西,北,由寺,及何人所建,及轶事,及
此寺所在里坊人物事迹。以历史笔记看,则对北魏迁都洛阳之后不过四十年间,尤其是
元诩/胡太后执政至六镇之乱那段短短历史有不少细致而有趣的轶事补充;不过,自然
轶事不可全当信史。 杨炫之此人魏书与北齐书均不见传。个人事迹,可见本书中,如
叙述城内华林园景致,其中苗茨堂有作者的个人回忆,他曾官为孝庄帝奉朝请,而为孝
庄帝解释苗字由来,应该是他当时得意事。书中也随处可见他奉北魏为正统的情感,想
必他对高欢不以为然。
再说背景,包...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46 读洛阳伽蓝记的一点感想与总结
先说体例;此记正文与子注并行,正文为地志,子注为史事。中华书局杨勇校笺本自序
中说此书"以地志为经,以史事为纬"。经纬交织,由地理而及人事。这种体裁,陈寅
恪以为是杨炫之采用佛经文注并存的写法,在南北朝时期并不鲜见,如水经注,如世说
新语注。由一寺之由来,及其里坊,过渡到注中详细叙述人事与历史。文字秀逸,间有
鬼神不稽之谈,叙事繁而有致,而常有麦秀黍离,不胜今昔之感,以及重北轻南之语。
以地理书看,详细勾画了北魏时代洛阳城里坊与建制。书分五卷,前有杨氏小序,辞简
旨约而深有意味。五卷从城内,及城东,南,西,北,由寺,及何人所建,及轶事,及
此寺所在里坊人物事迹。以历史笔记看,则对北魏迁都洛阳之后不过四十年间,尤其是
元诩/胡太后执政至六镇之乱那段短短历史有不少细致而有趣的轶事补充;不过,自然
轶事不可全当信史。 杨炫之此人魏书与北齐书均不见传。个人事迹,可见本书中,如
叙述城内华林园景致,其中苗茨堂有作者的个人回忆,他曾官为孝庄帝奉朝请,而为孝
庄帝解释苗字由来,应该是他当时得意事。书中也随处可见他奉北魏为正统的情感,想
必他对高欢不以为然。
再说背景,包... 阅读全帖 |
|
D***s 发帖数: 5613 | 47 见识,学识都不错,可惜还是太狠了点,得罪人太多
让两宫太后给废了
具体事例就是借科场舞弊案杀了军机领班大臣(相当于现在有人借高考舞弊案把总理给
杀了),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维护左宗棠
满清一代,科举考试舞弊现象很普遍,如果考官也牵涉在内(所谓通关节),往往就会
“兴大狱”,自上而下,死伤无数。顺、康两朝,天下初定,为警示、驯服汉族读书人
起见,惩治尤为严厉(估计和解放后的知识分子政策命意相同)。咸丰八年的科场案,
则以受刑官员级别之高创了纪录。这年,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处领班大臣柏葰担任顺天
乡试主考官,考生罗鸿禩通过关系找到了柏葰的家人靳祥。柏葰年老,杂事都委托靳祥
办理。柏葰阅卷,将罗卷定为副榜。考试被录取,称为正榜,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副
榜则入国子监肄业,不得参加会试。罗鸿禩乃委托靳祥从正榜内取出一卷,和己卷对调
。于是,罗卷进入了正榜。不过,正榜取中之卷,还要进行“磨勘”,也就是复审。此
案即在磨勘时暴露。罗卷文理一无可取,光错别字就有三百多,磨勘官一见大惊,但慑
于柏葰权位,不敢公开批驳,只是私下告诉了御史孟传金。御史的职责就是纠察,遂以
上奏。咸丰亲派太监到礼部取得罗卷,看... 阅读全帖 |
|
w********9 发帖数: 8613 | 48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626/c1003-25203256.html
中国南海,是一个传奇。有多少朝代和历史人物与她的命运紧密相联;有多少不为人
知的故事在这里发生、演绎。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南海有着不同的称谓,汉代称南海诸岛为“崎头”;三国东吴
孙权命名东沙群岛为“珊瑚洲”;隋代为西沙群岛起名“焦石山”;唐代以“象石”称
西沙群岛;《宋会要》第一次以“石塘”之名泛指南海诸岛。《元史》中之“万里石塘
”指今西沙、南沙群岛;明《郑和航海图》以“石塘”“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为
今之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之名。清代为南海诸岛的命名就更具体,仅海南渔民
使用的《更路簿》就有十多种,给各岛、礁、滩、洲所取的地名,多达120多个。
我国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发现一个命名一个,发现一批命名一
批,由少到多,逐步完善,不断规范,最终实现标准统一。两千多年来,为南海诸岛命
名竖碑的数以千计,这些地名既遵循传统命名的一般规律,也凸现了南海诸岛命名的独
特性。
一
以古代名人命名地名,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南海诸岛的命名,坚持和发扬了这个...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2810 | 49 西路军 - 营救西路军失散被俘人员
(一)党中央营救
西路军濒临失败时,党中央曾采用各种方法营救西路军。包括在谈判中要蒋介石令“二
马”停止进攻;请兰州的友军出动接应西路军;出钱收买“二马”;直至成立“援西军
”向镇原地区出动,并向张冲和顾祝同通报援西军出动情况,进一步催促他们制止“二
马”进攻西路军,给蒋介石以压力等。西路军失败后,党中央又千方百计营救西路军。
石窝山分兵后的几天,有几百名西路军指战员被“二马”包围在黄番寺的消息传到陕甘
根据地。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出面,在西安托请曾当过马步青老师的马德涵先生
和马宪民到河西疏通关系。他俩面见马步青后要求其不要虐待被俘红军战士,后被俘到
马步青所辖凉州范围内的西路军指战员均没有遭到杀害和活埋。之后,马宪民继续西行
到甘州城面见韩起功,转告马步青的态度,并劝其与共产党抛弃前嫌。4月上旬,周恩
来又得知几千名西路军指战员被集中到凉州的消息后,立即致电国民党谈判代表顾祝同
,要求将他们全部送至平凉归队。接着,周恩来又与过路西安的国民党青海省政府主席
、马步芳族叔马麟会面,希望他敦促马步芳、马步青做些包括保护和释放西路军被俘人
员等为全民... 阅读全帖 |
|
m********g 发帖数: 10469 | 50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http://wenku.baidu.com/view/c2a3d6707fd5360cba1adb01.html
在谈到左李二人之前,想说一些题外的话。这几年,重新评价李鸿章的呼声很高,李鸿
章似乎已经成功地得到正名,开始以一代贤相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在这些重新评价
李鸿章的文章中,被引用得最多的,几乎被视为经典和依据的,是梁启超著名的大作《
李鸿章转》。但是,一些不经意的发现,使笔者对梁氏文章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有一次在网页上看到了梁启超故居的词条,就顺便浏览了一下,看过之后,有点出
乎意料。梁氏故居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想象,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建筑
,也算得上一座超级豪宅了。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梁启超却在这种时候大
起閈闳,将府邸打造得如此奢华,其非同寻常的财力不禁令人乍舌。
一八九八年,梁启超被光绪赐予六品衔,这是一个比较低微的品秩,而且是个闲职
,在当年的百日维新之后他就逃亡日本,所以,在此之前,不可能拥有巨额财富。日本
时期的梁启超,生活比较拮据,连住所都是向别人借的,一九零八年,还“与觉顿在此
忍饥相对”,“从事于著述以疗...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