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现代文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知道Cape Cod这个地方纯属巧合。我看完电影《The Hours》很喜欢,去找原著读。发
现作者Michael Cunningham还写了另一本书,叫《Land's End》。书名很好听,“天尽
头”;讲的就是麻省东南的Cape Cod半岛。一查地图,状如一弯新月,长得果然漂亮。
Cape Cod地处天涯海角,正是艺术家们理想的自我放逐之地;Fitzgerald, Eugene O'
Neill, Tennessee Wiliams, Norman Mailer等作家都来住过。Michael Cunningham非
常熟悉现代文学,他的文风也像他喜欢的Virginia Woolf一样,细腻主观意识流。由他
来写艺术天堂般的Cape Cod,实在再合适不过。
我们趁着劳动节长周末去Cape Cod走马观花。路上稍堵,近四小时才开到Falmouth. 我
们十几个人合租了一个house,既便宜,又自由,晚上又是火锅又是烧烤。坏处是没机
会下馆子吃龙虾——据牛筋说这里的龙虾与别处不同,很有文化的。留待下次拜会吧。
走在Falmouth的海滩,很强烈地感受到Michael Cunningh
wh
发帖数: 141625
2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2009年读书汇报3
赞啊,文思敏捷,一天一篇。
我不大看到迟子建写“人性的丑陋和社会阴暗面”。我把於梨华读完了,但还有葛剑雄
要读,这两本图书馆的书读完,我就去读福翩翩。
方方怎么不稳定了?我觉得风格挺统一的。你对各个时期的潮流如数家珍,怎么那么熟
悉,你学文学的吗?
还有萧红迟子建的确写的是现实生活,但笔法不完全写实,尤其萧红,我印象里很荒诞
派。哎我其实不大看得进她那本呼兰河传,现代文学我好像很多看不进,觉得质量很差
……哈哈。
wh
发帖数: 141625
3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英俊少年qicheji
哈哈,哪句哪句?反正那些很心灵的句子,我一看就印象很深,很漂亮啊。你那时就说
要写一点现代文学评论,好像一直没写啊。你应该写的啊,你那么熟悉,写起来肯定得
心应手的。而且可以让我们学习学习。
那个公然对抗老师的事我也觉得无比熟悉,我们中学颇有几个男生也这样,偏偏成绩很
好。很多女孩暗恋明恋他们的。哈哈。然后你又说了句女生们都记得,哈哈笑死我了。
哎哎要不要八一八当年的女朋友们?哈哈。
s***n
发帖数: 10693
4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一则关于林语堂的八卦
林语堂和京华烟云
||||Today 9:02|沧月|沧海月明
一般来说,我读书有着强烈的钻研精神——考证作品和作者之间的映射和内在逻辑,以
及挖掘作者生平的种种八卦尤其是绯闻。
所以,当椴家山里听到木头和小椴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从法国文学到印度诗歌再到日
本文学,不时冒出一连串我很陌生的名词和名字,肤浅的我只能很无聊地逗他家的狐狸
玩儿。而蚊子则悉心地向他们讨教法国文学,不时提出一些加缪福柯的问题,每逢听到
精辟新奇的观点,则立刻正色请求“再重复一遍,我还没记住”——我不由苦笑:这个
女人认识了法语男,就要开始钻研法国文学,如果跟了个研究考古的难不成还要去写盗
墓啊?
不过,那一天,听到他们在探讨日本当代文学时提到了森鸥外这个名字,我两眼一亮,
立刻扔了狐狸转过头说森鸥外我知道我知道!木头和小椴吃惊地回头看着我,我很得意
的说,那不是和夏目漱石齐名的日本现代文学两大家么?写过《舞女》的!一行人不料
我如此精准地说出了正确答案,椴惊讶的问:你何时开始留心日本文学了?
我的答案令他们跌破眼镜:”因为他女儿森茉莉,是著名的耽美文学鼻祖呀!“
然后我开始滔滔不绝:她是个奇怪的女人,一生都活在
I***d
发帖数: 1023
5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叶嘉莹
上次说要八一八的,一直没时间。现在来。
话说俺当初在某大念Ph.D.的时候,经常去旁听一些乱七八糟的课,其中不少都是东亚
系的课。某大的东亚系在美国还是不错的,俺在那个系又有个好朋友,所以连一些
seminar啊,马屁大会啊什么的都去过,很多人都认识,所以对他们还挺熟的。某大的
东亚系以现代文学为强项,学生们的古代文学知识也不多,这方面的课也很少,所以有
一年,系主任就把叶嘉莹从加拿大请来了,客座了半年,开中国诗词鉴赏课。话说某大
东亚系的学生有个习惯,只要有从外面请人来开课,学生不论中国人外国人,不管选不
选,都齐刷刷的来听课,叶嘉莹之后清华的汪晖也来过,也是如此。
那个时候俺已经在东亚系混了一阵了,对他们中国古典的东西比较失望,听说叶嘉莹来
了,俺也去听。俺不怕被人笑的说一句,因为俺自小欢喜古典文学,自认为对诗词歌赋
的东西比较精通,所以对这个课本来是抱着一点谨慎的态度的。听了一堂俺就发现叶嘉
莹是真正懂的,而且是以中国固有的文学精神和审美情趣来懂的,这在当今的所谓文学
研究的领域里是十分难得的。上次wh说叶嘉莹经常搞一些西方美学、文学理论堆进来,
呵呵,我觉得她已经是搞这些东西搞
wh
发帖数: 141625
6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读书汇报11陈染《私人生活》
哎我说错了,我想说的是animal farm很逗。1984我不记得说啥了……orwell有那么逗
?我学过他一篇文章讲语言的,一点不搞笑,很严肃很博学说得很漂亮。比如说古典文
学的语言比较flowery,现代文学的很lean, 比如hemingway, 他当记者的时候编辑叫他
尽量不用形容词副词,对他文风影响很大。还说anglo-saxon词根和拉丁语不同,前者
简短有力,比如hard,后者优雅繁冗,比如difficult. 我还看过他的一个短篇
shooting an elephant,挺惨的,好看。不过这种关于殖民的文章我总是不很懂。e. m
. forster的passage to india也是。主要是我不懂政治,一和政治搭边的东西我就蒙
了。除非写得很逗的像animal farm那样的,那个好玩。
不认识査建英,不是查良镛的亲戚吧?我去查查。
L*******s
发帖数: 15925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发信人: ribeye (执手相看肋眼), 信区:
标 题: Re: 舌尖上的北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3 15:23:06 2014, 美东)
张曼菱在北大演讲全文|压抑的胜利
地点:北大理科教学楼303
主持人:高远东 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高远东:曼菱学长给我的印象很深,那一年北大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我看见,那个场面您是有份的,您在那儿指挥。您对我们后面这几届的学子影响是很深
的。下面,请张曼菱学长给我们讲座。
同学们,感谢你们来听讲座。今天天气好,又是周末,我想很多同学应该是外出了。
本来准备讲一些西南联大的故事,谈一下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怎样使自己成为有用
之才等等。我去年九月在三联书店出的一本书《西南联大行思录》,里面全都是西南联
大人的口述历史,基本上是小故事。很有趣,你们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然而,看见你们坐在这里,眼睛里带着迷茫,像来听一堂课那样地沉默着和认真着。我
忽然改变了主意,我不想讲那些故事啦,因为西南联大的故事离你们实在是太远了。
我说的远,不是时代和时间的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远。...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9638
8
狡辩。
ZB是形容词, 把是动词, 否则不通啊, 哪像现代文学女青年说的?
z**c
发帖数: 7595
9
来自主题: Joke版 - (ZT)孔庆东现象。
作者:杜君立
1
“一分钟前,《南方人物周刊》电话骚扰要采访我,态度很和气,语言很阴险。孔
和尚斩钉截铁答复了一个排比句:去你妈的!滚你妈的!操你妈的!”近日以来,孔庆东
因为这则微博而声名鹊起。北大素有“宁可鸣而死,绝不默而生”的传统,虽然之前他
早已经出书上电视,但只是从这两年开始骂人以来,孔庆东才算摸到了出名的门道。语
不惊人死不休,或许可以说,这也是芙蓉姐姐和凤姐带来的启示。她们与孔庆东的不同
是从不伤害别人。
“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坏事不难,但要一辈子都做坏事,就非常难得了。”他骂美
国国务卿希拉里是“母狗”;他骂姜昆是“下三滥”;他骂贺卫方是“汉奸法学家”;他
骂央视“毫无人性”;他骂记者是“国家公害”;他骂南方报业集团是“汉奸报系”;他
骂深圳是“反动政府”;他骂中国是“不要脸的国家”。对孔庆东来说,骂是他重要的
提高知名度的方法;为了增加骂的效果,他采取了最出位最低级的爆粗方式,如泼妇骂
街一般恶毒下流。
“骂人绝不是战斗”。孙隆基将一个人对自己言行的控制力类比成排泄能力,一个
污言秽语的人如同一个大小便失禁者,这是一个人人格(身体)不健全的结果。如果说知
识分子是人格健...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0
http://hunan.sina.com.cn/news/s/2013-04-27/080349601.html
2013年4月27日08:03红网
网友微博爆料孔和尚在张家界天门山寺出家引来众多网友关注
红网张家界站4月26日讯(分站记者 李庸)“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孔和尚
突然决定在张家界天门山寺出家,并且不再回北大了。天门山寺决定择日举行剃度仪式
……”4月26日,微博网友“宾语”爆料称,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
“策马入林”:孔和尚要当真和尚啦。
“李寻欢”:我觉得孔和尚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黔城雨人”:孔教授一度以和尚自居,如今得以遂愿,皈依佛门是好事啊~!以后
不叫和尚了,以你教授的“前身”,叫你“庆东法师”得了,
“宾语”:湖南、湖北都已经传开了。当年歌星李娜就是在这里出家的。
“黄胜友”:北大少了大教授,天门山多了大和尚!
....。.
那么到底孔和尚是否真的要在张家界天门山寺出家?红网张家界站(张家界在线)记
者将继续关注。
延伸阅读:
孔和尚本名孔庆东,1964年生,祖籍山东,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中共党员,哈尔
滨三中和北大中文系毕业,博士学位,现任北京...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广东梅州原纪委书记违反社会主义道德 被降为科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13 16:04:55 2014, 美东)
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 据南粤清风网消息,近日,省纪委对梅州市委原常委、纪委书
记李纯德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经查,李纯德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他人礼品;违规接受私人宴请;违反财经纪律;
违反社会主义道德。
李纯德的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李纯德开
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厅级待遇,降为科员,收缴其违纪所得。
李纯德简历
李纯德,男,汉族,1964年7月出生,河南杞县人,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1989年4月
参加工作,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9月后,在郑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6年9月后,在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学习研究生毕业,获文...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34403
12
在这篇笔记中,80后博士生王磊光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
但家乡人与人之间联系渐渐疏远,而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
力感也十分强烈。
王磊光
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
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截至昨晚9点,该文在微信公众
号“市政厅”上阅读量已超过4
.6万多次。近似“疯狂”的转发量让作者王磊光感到不安和不理解,在他看来这只是一
个媒体事件,自己不过是“不小心卷入了其中”。
[返乡笔记经典段落]
“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
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
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
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
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
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青一代来说,大家的...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13
南外今年高三一批“神人”已被国内外名校录取
发布时间:2012-12-20 09:01:16 | 来源:扬子晚报网 | 作者: | 责任编
辑:
记者昨天从南京外国语学校获悉,该校2013年有470名高中毕业生,预计一半在国内升
学,一半出国留学。被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外名校录取的超过80人次。
傅敏坐在教室里微笑。
傅敏坐在教室里微笑。
谭安琪会跳舞。
谭安琪会跳舞。
朱天奇在练武术。
朱天奇在练武术。
“爱赚钱”女生去美国学当CEO
穿着西装套裙校服,南外高三(2)班时尚女孩谭安琪一脸自信,她被美国神秘的巴
布森商学院提前录取,要去学习未来如何当一个CEO;而书生气十足的高三(5)班朱天奇
却是一位武术高手,曾在香港获得武术大赛咏春拳冠军,他被美国瓦萨学院录取,带着
奖学金去学考古。
记者昨天从南京外国语学校获悉,该校2013年有470名高中毕业生,预计一半在国
内升学,一半出国留学。在首批已出炉的学生录取情况中,保送南京大学的14人,复旦
大学9人,浙江大学12人等。被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外名校录取的超过80人次。其中
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等美国常青藤盟校...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1342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eer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llax (一天到晚想死的鱼), 信区: QueerNews
标 题: 你是哪种意识形态----陈丹青谈同性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5 18:27:17 2010, 美东)
陈丹青在纽约旅居18年,与纽约的杰出华人往来甚多,其中不乏优秀的同性恋者,这
亦使得陈丹青对同性恋者有与众不同的判断。
记者:在你看来,为什么有那么多艺术家是同性恋,譬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
陈丹青:你得问上帝,人间无法回答。科学家说:染色体XY的某种差异造就了同性恋。
但这位同性恋会是达·芬奇吗?你去问上帝。
记者:你认为艺术家和同性恋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陈丹青:同性恋自古就有。希腊时期不必说了。近代西方艺术家长串名单是同性恋。譬
如舒伯特。有资料说勃拉姆斯、肖邦、贝多芬,甚至托尔斯泰,均有同性恋倾向。当然
,最着名的,确凿无疑的同性恋艺术家是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卡拉瓦乔。二十世纪
人文艺术领域同性恋者更多:巴特尔、福柯、沃霍、罗森伯格、帕索里尼等等。着名政
治人物中,美国八十年代公布了档案,那位“麦卡锡...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1059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zhaoyuanwai (赵员外),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别人给介绍的女朋友,靠谱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0 17:53:22 2012, 美东)
1982年4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湖南师大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专业毕业。
2005.08~2006.06 湖南省隆回县第九中学支教
2008.07~2010.03 开福区委组织部干部
2010.03~2010.06 伍家岭街道党政办
2010.06~2010.12 开福区团委副书记
2010.12.31 团长沙市委副书记
j******n
发帖数: 21641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追风青年), 信区: Family
标 题: 【大型主题征文--海外生活】故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0 01:03:08 2009)
在我心目中,现代文学里最美的一段描写来自鲁迅: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
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它是那样地优美自然,与小说那伤感和悲哀的主题形成强烈对比,而我总是只欣赏这一段
,将它从小说拿出来,单独品味,非常感动.
回忆我自己的故乡,我也总是想起那美好温暖的事情和景物,我想这有心理上的因素,
人总是寻求安全感,躲避不快.我的童年是美好的.当然,有些人可能因为外界的因素,总
是有不快的,比如鲁迅,他那么多作品里还是可以找到很多温情的文字的,但总体上来说,
给人印象都是冷峻的,有人说是朱安引起的,这无法求证,这种说法也过于调侃.不知道鲁
迅在世时是否有人这样调侃过,当时精神分析学也才发展起来.而今,媒体充斥着各种
p*n
发帖数: 1736
17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按时代来分,中国有古体诗(或称古诗、古风),近体诗(
或称今体诗)和新诗。
说起新诗,不能不提胡适。所谓灌水不忘挖坑人,新诗这个大坑,胡适先挖,功不可没
。坑成,则众人各施法宝,围而灌之,至成汪洋,浩荡接天,遂可关关雎鸠,汎彼柏舟
矣。
胡适在一九一七年元旦以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现代文学的序幕,完成了新诗大
坑第一挖。一年后(一九一八年一月十五日)胡适、沈尹默和刘半农围着新坑灌了第一
桶水。其中胡适灌了四瓢,沈尹默三瓢,刘半农两瓢。这可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标志着一座惊天动地的里程碑拔地而起,其雄其伟堪比惹恼了共工的不周山,这座里
程碑就树在陈独秀的《新青年》上。
这几瓢水是怎么个不同凡响法呢?它们的不同凡响在于彻底地砸光了旧诗的司马缸!首
先它们分行还排列得错落有秩,其次它们用了标点符号,再其次它们都是用白话写的,
最重要的是它们突破了五七言句式。
下面看看其中的一首《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只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诗很美,可是大家看出什么问题
p******e
发帖数: 5174
18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贵版...
我们小版,就不起哄了,我是个文盲,也就博览过知音故事会等等中国现代文学著作,
实在写不出啥来,你们办吧,到时候让版上有才的ID去凑热闹,呵呵
j******n
发帖数: 21641
19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过去3年一月的博文
2008
年夜饭
Posted on 一月 1, 2008
Jervis Bay的2天的天气很好,但风略显大,所以照片拍出来显得不平和. 休息了几天,
明天该上班的又要上班了. 昨天到今天,把湖南酒鬼酒拿出来喝了,四川五粮贵州茅台
还是舍不得开. 菜有:京酱肉丝,三文鱼烤,糖醋排骨,鸡藕耳片,凉拌拉皮,细芹虾仁,
蛋皮蘑菇,豆腐丸子,外加:水果拼盘,西式蛋糕. 照片过几天再上传.
2009
故乡
Posted on 一月 2, 2009
在我心目中,现代文学里最美的一段描写来自鲁迅: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
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它是
那样地优美自然,与小说那伤感和悲哀的主题形成强烈对比,而我总是只欣赏这一段,将
它从小说拿出来,单独品味,非常感动. 回忆我自己的故乡,我也总是想起那美好温暖
的事情和景物,我想这有心理上的因素,人总是寻求安全感,躲避不快.我的童年是美好的
.当然,有些人可能因为外界的因素,总是有不快的,比...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5087
20
来自主题: MiddleSchool版 - P大那点事儿(3)
本来都没想写了,腾地看见首页一篇帖子里提到了ZD,就顺便回忆下。
ZD是我们大学语文的现代文部分老师,主讲现代诗。
因为以前Z上古文的时候总会提前几分钟坐在讲台边翻翻讲义,记得换老师的第一堂课
,我习惯性地早早到了教室,坐在第一排望着空空的讲台暗自神伤。一直到上课铃响,
几乎是踩着铃声,从教室外带进一阵风,就见一个穿着黑风衣,斜挎一黑色messenger
包的男老师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教室。大步走到讲台前,把messenger一扔,黑风衣一脱
,转身在黑白上写下ZD,说我就是你们接下来的语文老师了。等他再转过身,我才有机
会端详他,30多的样子,标准国字脸,细黑框的大眼镜,活脱脱五四时期的大学生样。
这就是我对ZD的第一印象。
我以为后半学期的语文课因为Z不在,我会少了听得兴趣。可事实证明,我移情别恋的
速度也很快:P。ZD说P大中文系按研究方向可以大致分文献学,古文学和现代文学。按
气质分,这三类人分别是夫子型,君子型和才子型。他讲到这儿,台下自然哄笑,他也
为自己的幽默眯着眼睛哈哈大笑。ZD给我们讲诗的时候,总是先要大声朗读一遍。他的
朗读从来不像电视台那些人念起来那种舒缓流畅富于感情
l********e
发帖数: 131
21
来自主题: Piebridge版 - 鹊桥征文活动:睡莲症
看着象十年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的路子,有点欧化
现在的大多数网络小说没有这么含蓄隐晦吧
多是上来就直接YY,很少废话的
s****a
发帖数: 687
22
来自主题: Piebridge版 - 大叔争友
***请勿回帖,谢绝评论***
我一直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提高人综合素质的地方,所以我从来没想过在大学里做一个
只读专业的书虫,在不用担心成绩后,哥开始了寻匿些其他的事情,我喜欢读书,其实
我在中学就是个文学青年,在中学的时候曾读过大量的文学作品,研究过现代文学,甚
至考虑过学文,可惜父母不让,说我这脑子不学理浪费了,我一直觉得分文理挺过分的
,直接造成中国出不了大师级的人物。无论如何我那时读了很多图书馆的书,我就记得
有一本好像叫做《秦淮之恋》,并不出名,只在校内小圈子里流行,是一本很有金陵风
格的书,年代隔得太久,我都记不得内容了,只记得是一个很缠绵很缠绵的爱情故事,
就像那条弯弯曲曲的秦淮河,也只有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才能写出来。哈哈,想想那
可是比我们还老一辈的人的爱情故事,快赶上伤痕文学年代了。它也的确是个悲剧,傅
雷不是说过吗,那些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往往是以悲剧收场。我很爱读,在当今这个爱
情快餐的年代,再也读不到那样缠绵的爱情故事了。可我没想到的是它就像一本预言,
一本我的预言,也许因此我才会到现在还记得它。
哥那时也爱听流行音乐,那时候当北方媒体还在讨论流行音乐的趣味问题...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555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 原文由 qiuxing 所发表 】
20世纪中华文化的一个奇迹
提交者: 秦楚 于 北京时间: 20:24:34 2/26/99:
发信人: Joaquin (鹞子★我心依旧), 信区: Emprise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Feb 26 13:48:56 1999)
20世纪中华文化的一个奇迹—
就《金庸小说论稿》与作者严家炎对话
本报记者 宫苏艺
金庸小说造就了千千万万个“迷”,也留下了许许多多个“谜”。
北京大学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
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先生的专著《金庸小说论稿》。这本书是第一部
从学理上研究金庸小说的专著。
《金庸小说论稿》出版后,记者采访了严家炎先生。
记者:您1995年春开始,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金庸小说研究”
课程。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考虑。
严家炎:在大学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平心而言,并非为了
赶时髦或要争做“始作俑者”,而是出于文学研究者的一种历史责任
感。具体来说,我开这课,一是为了感谢青年朋友们的殷殷期待,二
是为了回答文化界个别人士的无端指
i***a
发帖数: 11826
24
现代文学的话,我猜可能新文化运动白话文算吧:)
艺术的话,我猜african american arts这种算吧,不过有种族因素在里面,而且大家也
不太看的。其它的似乎都是不
同风格。毕竟时间太短了,呵呵。我也不太清楚啊。让其他懂的id来回答吧~~:)
g***y
发帖数: 16371
25
☆─────────────────────────────────────☆
iyiya (钟粉良民~) 于 (Fri Apr 8 00:02:59 2011, 美东) 提到:
BBS的艾的贴子全上了首页,以前不了解的人都知道了。
艾现在肯定笑不动,连早上的英文广播都提到伊是Olympic Game的艺术指导。
有作品肯定就有争鸣,很多艺术家其实当时都不能为大众接受,樊高的自画像估计当时
扔街上都没人捡。特别现在已经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艺术家博的就是标新立意。
葵花子也不错,但是有些作品确实很惊世骇俗。
在BBS上争论没什么意思,呵呵。不如强人们大家都贴些自己知道的艺术品或者其他作
品,让其他人参观一下?:)
看这个censorship现代艺术~~:)。作者是罗马尼亚的Dan Perjovschi,也算有名,小
型展馆收藏,也是批判政治和censorship的,风格温和,可能更为大众或主流接受,呵
呵。
☆─────────────────────────────────────☆
rodney (=) 于 (Fri Apr 8 00:05:22 2011,...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林培瑞(Perry Link)访谈
采访者:吴放
【林培瑞(Perry Link),1944年出生于纽约州。 1966年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1969
年获文学硕士,1976年获哲学博士。其学术涉猎广泛,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史
、大众文化、20世纪初中国的通俗小说,及毛泽东时代以后的中国文学。精通中文、法
文、日文,为美国著名汉学家,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系教授、普林
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大河滨分校教授。】
时间:2009年6月23日
地点: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iverside)(电话访谈)
采访人:吴放(下称CND)
CND:请您先简单讲一下1989年您在北京时做什么?
林培瑞:我在1988年8月——很吉利的日子,88年8月——带着孩子太太一家人到北京去
。我的工作是在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北京办事处的办公室做一年的主任。本来应该是一
年的任期,可是因为6·4,我早走了两个月,我在6·4的5天之后就离开了,到香港去
了。可是我那一年的工作就是这个,也认识了很多本来不认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在
我的领域以外的——我本来是搞文的,研究文学、语言之类的,可是我认识了方励之、
认识
m*****u
发帖数: 723
2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茅盾背《红楼梦》
乌镇是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文化部长沈雁冰(1896年-1981,
终年85岁,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的故乡;其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等。茅
盾的小说《林家铺子》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描绘的就是这个千年古镇。据乌镇人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回过二次乌镇。
1926年的一天下午,开明书店老板章锡琛请沈雁冰(茅盾)、郑振铎、夏丐尊及周
予同等人吃饭。酒至半酣,章锡琛说:“吃清酒乏味,请雁冰兄助兴。”沈雁冰酒兴正
浓,便说:“好啊,以何助兴?”章锡琛说:“听说你会背《红楼梦》,来一段怎么样
?”沈雁冰表示同意。于是郑振铎拿过书来点回目,沈雁冰随点随背,一口气竟背了半
个多小时,一字不差。同席者无不为他的惊人记忆力所折服。
wh
发帖数: 141625
2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数学系毕业的中文系主任
威斯康星大学的陈炳藻教授真是胆大……
红楼梦前八十回里的粗话,除了薛蟠焦大还有谁说?
“那篇论文是关于控制论与阿Q性格的。我就很奇怪:阿Q的性格本来就是这样的,你
还控制它什么呢?看了半天我看不懂,也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我就不知道那些搞文学研
究的人是否看得懂了。”蛮好玩的。
这段也喜欢,估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里面鲁迅占50%以上,再加周树人有没有60%:
“例如运用统计的方法,我发现从建国到1999年,关于古代小说研究中的88%论文
集中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金瓶
梅》、《聊斋志异》等七部名著。如再加上《三言两拍》、四大谴责小说等一二十部大
家比较熟悉的小说,论文总数竟然达到了96%!但以上只是明清小说(文言加通俗)约
两千部的极小一部分。这说明我们现在的研究格局严重失衡。举个例子来说,研究《红
楼梦》论文中,题目标明是研究贾宝玉和林黛玉恋爱的就有400多篇,这好比在反反
复复地证明勾股定理!这种现象令人担忧。我的观点是:搞研究第一是发现问题,不要
去重复别人已研究过的成果;第二是解决问
题,应该干脆明了,其它不用罗嗦。写论文就像证明几何题,...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9
真不错。你们听完来说说感想吧?以前认识浸大的黄子平,是搞现代文学的。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跟老舍先生学教子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一
位敬业豁达的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至今仍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老舍先生特别喜欢孩子,他有自己的一套儿童教育观和比较超前的教育思想。老舍
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文艺与木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
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
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这是一种反传统的教育思想。
一次,小女儿舒立哭哭啼啼地回到家中,拿着60分的数学试卷伤心地哭个不停。父
亲弄明原委后,依然像平时一样潇洒,笑着安慰女儿道:“咳,我还当发生什么大事了
,不要紧,60分已经挺高了。再说现在的题越来越难,要是我,我还考不了这么多呢,
顶多考20分。”父亲的话,让难过的小女儿破涕为笑,同时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更加
努力学习,不能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理解。
时光流逝,孩子们渐渐长大,要报考大学选择专业了。在这关键时刻,老舍只是在
旁边听...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8800
3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跟老舍先生学教子
拜托。会不会举例了?
老舍但有一个教育好的儿子就不会自杀了。
那母子洗地这么多年, 是不是以为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了?
真当知道的人都死了?

: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一位敬业豁达的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至今仍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a****s
发帖数: 8624
32
来自主题: Comic版 - 本版能否搞个黑话集?
kaka,我还看到这个:
语源
有人认为“同人”一词的语源并非来自日本,在五四运动时鲁迅或《现代文学》已曾使
用“同人刊物”一词,来指非商业性的创作刊物。更有人上追至《易经》的同人卦,指
出这是“同人”一词的最早起源。然而,现在这个同人文化的兴起,是由日本传入,且
以动漫文化为主。本条目所述的,主要亦是这个同人文化部分。
b*g
发帖数: 644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黑凤
黑凤
黑凤
1928年,当沈从文仍在生活困境里挣扎时,徐志摩曾写信给他说:“还是
去北京
吧,北京不会因为你而米贵的。”
沈从文没有因此重返北京。后来,他又对徐志摩谈及自己想进上海美术专科学
校,跟刘
海粟学绘画的念头。徐志摩说,“还念什么书,去教书吧!”
其时,胡适正担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由徐志摩介绍,胡适同意聘用沈从文为
中国公学
讲师,主讲大学部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沈从文以小学毕业的资历,竟被延揽为
大学的教
师,这即便在当时,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而开明的决断。
第一次登台授课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沈从文既兴奋,又紧张。在这之前,他做
了认真而
充分的准备,估计资料足供一小时使用而有余。从法租界的住所去学校时,他还特
意花了八
块钱,租了一辆包车。第一次以教师身份跨进大学的门,不能显得太寒酸!按预先
约定的条
件,讲一个钟头的课,只有六块钱的报酬,结果自然是赔本!
当时,沈从文在文坛上已初露头角,在社会上也已小有名气。因此,来听课的
学生极
多。今天又是第一堂课,还有一些并不听课,只是慕名而来,以求一睹尊容的学生
,故教室
里早已挤得满满的了
b*g
发帖数: 644
3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在大洋的彼岸
在大洋的彼岸
在大洋的彼岸
就在中外学术界殷切关注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进展情况的同时,沈从
文前半生
的文学创作成就也在国外引起广泛重视,国内也出现了重新评价沈从文文学成就的
呼声。这
不是一种突发现象。早在20年代,沈从文的作品就被翻译介绍到了日本。30年
代,斯诺
选编的《活的中国》,其中收入了沈从文的短篇小说《柏子》。到40年代,由金
臧和英国
人白英合译的沈从文作品集《中国土地》出版,收入《柏子》、《灯》、《丈夫》
、《会
明》、《三三》、《月下小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龙朱》、《夫妇》
、《十四
夜间》、《一个大王》、《看虹录》、《边城》等,该书1980年在美国重印。
由松枝茂
夫翻译的《边城》(日译)在日本出版。其后,由姚克译《从文自传》在《天下》
杂志连
载,作为《熊猫从书》之一的《散文选译》(戴乃迭译,收入《边城》、《贵生》
、《萧
萧》、《丈夫》等),在英美受到读者的欢迎;日本翻译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
第五卷,
收入由松枝茂夫、冈本隆三翻译的《边城》、《丈夫》、《夫妇》、《灯》、《会
明》等中
短篇小说。在德国,出版了由吴乐素翻译的《边城》及部
v*******e
发帖数: 3714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greenwood 所发表 】
本帖版权归原作者,其它网站转载须注明出处,传统媒体转载须事先
与原作者和西祠胡
同[http://xici.net]联系。
作者: simple_rascal 发表日期: 2000-10-20 10:47:01 返回《锐
思评论》 快速返回
文中胆 发言于:2000-10-19 16:46:31
最近,身为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的王蒙与南大师生纵谈文学,发表
了一些很有见地的
观点。
有人问王蒙对现代文学馆的看法,王蒙答道:“我去看了,感到
现代文学很难建馆
,它
不像建筑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很难展示。文学牵扯的学术问题多,
排位是按社会地位
定的,
比如七位大师:鲁郭茅巴老曹冰,里面摆了已故者生前的办公室模样
,摆了笔筒、墨水
什么
的。我要是活够90岁,肯定能进去。”
王蒙对现代文学馆的不以为然我很能理解。
巴金老人有两大心愿,一是建立“文革博物馆”,一是建立现代
文学馆。建立“文
革博
物馆”的倡议没有理会,这让巴金老人非常痛苦,许多关于晚年巴金
的文章写到了老人
的这
一痛苦。而他关于建
o**a
发帖数: 472
3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伪奥登风与非中国性:重估穆旦 ZZ
江弱水
穆旦的地位现在是被大大地高估了。且不说在一次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的排名中他高踞
诗人的榜首;从近十年以现代诗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评论来看,以穆旦为题的文章在绝对
数量上也稳居前列。由于其人其诗在三十多年里遭受的极不公正的冷遇,这一研究热潮可
视为一个有意义的反拨。也许是新发现带来的兴奋所致,研究者倾向于将研究对象看高一
格,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位诗人的创造性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丰富,或者说
,一种丰富的表象掩盖了事实上的贫乏,那么这种高估其实是不正常了。穆旦真的具有如
此非凡的成就而值得我们竭力追捧吗?
在对穆旦的诗作的所有评论中,王佐良先生的意见堪称代表。他于诗学是行家,与诗
人为至交,所以他的意见分量很重,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对于穆旦的诸多说法,在
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王氏的见解。问题是,一个行家兼至交的看法,既容易体现出所谓\"
了解之同情\",也容易成为一种令人困扰的混合:行家的\"了解\",使他能够一针见血地
看出对方的长处和短处;至交的\"同情\",又使他下意识地为其扬长避短,或者替那些短
处曲为回护。比如,他说:
人们可能有一个初步印象:他过分倾向艾略特
w********h
发帖数: 12367
3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韩少功:选择隐居的先锋作家
韩少功:选择隐居的先锋作家
作者:余少镭
关键词:"先锋"
"倒退",也许有时候正是一种悄悄的"前进"
记者:从八十年代的《爸爸爸》、《女女女》一直到《马桥词典》和最近的《暗示》
,你一直在小说的语言和结构方面不遗余力地进行着实验。你自己认为这种实验对于小说
创作来说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韩少功:小说或者文学从来不会定于一式一法,从先秦散文到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等等,从欧洲的史诗到戏剧、小说、电影等等,不断实验几乎就是文学的基本职责,是
对一个写作者并不算太高的要求。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不过是想使自己成绩及格而已。小
说过去一直有变化,肯定还会有变化,不会永远停留在巴尔扎克或者卡夫卡,也不会永远
停留在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如果中国新时期小说的第一阶段,主要职能是恢复和补课,那
么更高阶段当然意味着独立和自由的创新。在这一方面,中国的作家们其实面临着千载难
逢的机会,当然也是很艰巨的任务。
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外国现代文学思潮大量涌入的时候,中国文坛出现了
许多先锋作家,他们也写出了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贴着各种现代派标签的实验作品,可现
在那些先锋作家不少都从文坛上消失了,还在坚持
M*********m
发帖数: 2024
38
这是一个不完全的ID介绍,希望能促进大家相互了解。如果有说错的地方,或者没记下
的ID,希望大家指出海涵。:)
另外,新来的ID也来报到一下吧,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可以写首诗,填个词,写篇小小说,都可以!
更新日期:2010年3月9日
abalagu: (阿巴啦鼓)原创作家,《夏祭》的作者
agostic: (和) 山大王和散文作家
airdragon77 (aid):气龙,热血风流,吃的是空气(别的偶尔也吃点)挤出来的是湿歌
aixiaoke: (艾小柯) 文学评论家,作家,电影鉴赏专家,文笔优美,感情细腻
ambertree: 喜欢读点诗或词。。
APRIL83412: (桨声灯影)喜爱中国古典/现代文学,散文灵秀,富于情韵
benyaer: :(笨鸭儿)喜欢古典音乐,来这里学习散文,诗歌和西洋音乐。
BeThankful: 书法家
bhxy: 自称薄荷薰衣,其实从来没有薰过,坚定地主张大俗大雅。
Boston(○波城恶少◎逍遥派掌门○):波城掌门,诗词爱好者,散文作家
capote: 俄罗斯文学
Carlsberg: 说学逗唱的单口相声,独力抗衡新鲜谷子的相声门派
Cartel:
i***R
发帖数: 663
39
汉学家顾彬:中国小说在德国是遭排斥的庸俗文学(图) 扬子晚报
由于发表“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著名言论,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曾引发
空前的关注,也招来了不少
中国当代作家的“忌恨”。昨日,受聘南京大学“海外兼职教授”的顾彬来宁澄清,自
己遭到了不少媒体的“误
读”。“我只是说一些女作家的作品是垃圾,况且有的媒体还说我养猫养狗,去年我来
华7次,请问我哪有时间养
这些?”这次来到南京,爱“放炮”的顾彬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和作家的批评来得更为猛
烈——阿城的时间都用来写剧
本了,非作家才写剧本!张贤亮是商人还是作家?全是性和罪,难道还不是庸俗文学?
他强调,“我知道我的评
价问题不少,但是我坚持我的观点。”
澄清媒体误读——
批评中国当代文学遭“封杀”
顾彬现为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及现代文学和思想史的研究
。有学者笑称,顾彬的本
行是神学和哲学,但他只有在无聊时才研究自己的强项。作为著名汉学家、诗人、作家
和翻译家,顾彬已出版
《红楼梦研究》、 《中国诗歌史·从皇朝的开始到结束》、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等
著作。这次在暌违30年
后来到南京,顾彬表示,充分感受到了南京
p*n
发帖数: 1736
40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按时代来分,中国有古体诗(或称古诗、古风),近体诗(
或称今体诗)和新诗。
说起新诗,不能不提胡适。所谓灌水不忘挖坑人,新诗这个大坑,胡适先挖,功不可没
。坑成,则众人各施法宝,围而灌之,至成汪洋,浩荡接天,遂可关关雎鸠,汎彼柏舟
矣。
胡适在一九一七年元旦以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现代文学的序幕,完成了新诗大
坑第一挖。一年后(一九一八年一月十五日)胡适、沈尹默和刘半农围着新坑灌了第一
桶水。其中胡适灌了四瓢,沈尹默三瓢,刘半农两瓢。这可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标志着一座惊天动地的里程碑拔地而起,其雄其伟堪比惹恼了共工的不周山,这座里
程碑就树在陈独秀的《新青年》上。
这几瓢水是怎么个不同凡响法呢?它们的不同凡响在于彻底地砸光了旧诗的司马缸!首
先它们分行还排列得错落有秩,其次它们用了标点符号,再其次它们都是用白话写的,
最重要的是它们突破了五七言句式。
下面看看其中的一首《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只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诗很美,可是大家看出什么问题
j******n
发帖数: 21641
4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2009年读书汇报2 (转载)
主榜主要是兼顾各种题材,并且尽量选择有争议的
所以很多小说被挤到副榜去了
这2天打算写个<中国现代文学的性描写-由<废都>被友善重读说开去>
还在收集各类素材,不知道能否写成
j******n
发帖数: 21641
42
上次我说要写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描写
当时是受贾平凹和张贤亮触动
都是很深刻的作家
但都转了个圈子回来了
p******e
发帖数: 5174
43
http://gb.books.sina.com/blogbook/heart/2007-02-12/02014019.html
我一直很喜欢欧洲的电影传统,尤其偏爱法国、西班牙的电影。比如阿尔莫多瓦(
Almodovar)和吕克·贝松(Luc Besson)的片子,我甚少错过。欧洲电影受现代文学影响
很深远(这或许是我喜欢它的重要原因),对传播技术的依赖性较小,所以在探索人欲、
伦理的问题上往往具有相当的深度。其中所包孕着的宿命感和仪式感,也和好莱坞电影
中大刀阔斧的“美国精神”很不相同。
放假之后,自由时间增多,选了一些片子看。主要是2006年戛纳和柏林两大电影节
的一些获奖作品(我个人也比较偏好这两个电影节)。选择三部我比较喜欢的,推荐给大
家。
1,《最后的时光》(Le Temps Qui Reste)【法国】
法国“帅哥天才导演”Francois Ozon在2005年的作品,我个人认为超过了2003年
的《游泳池》。虽然这次仍然没能捧到金棕榈,但其叙事和试听语言的成熟已经标明
Ozon即将成为未来10年之内欧洲的另一个天才,毕竟他才只有三十几岁。
与Ozon以前的那些充斥着赤
j******n
发帖数: 21641
4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陈丹青在2010年鲁迅论坛的发言-zt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陈丹青在2010年鲁迅论坛的发言
主持人:陈丹青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从鲁迅看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
的关系”,大家欢迎。
陈丹青:大家好!我尽快念,因为我要说一些题外话,可能跟今天的讨论完
全没有关系。所以我临时请(周)令飞原谅,如果我让你为难,请原谅我。
我第一次来贵院参加论坛,非常荣幸,尤其荣幸的是回来十年,这是我第一
次被要求发言稿事先呈交当局审查,审查两个词不好听,他们说是看一看,等于
现在警察局约你训话叫做“喝茶”,非常斯文,非常礼貌。可是文化部官员为什
么要事先看一看,说是将来要出书,好像文化官员成了书刊编辑要出书,自然先
要看看。我不知道这套把戏是刚刚时行,还是很早就时行,是因为讨论鲁迅才要
看一看,还是今后所有论坛发言都要事先看一看,但我愿意相信,今天大家坐在
这里开会,诸位学者、教授都已经事先呈交了,过去五年我曾经应孙宇兄和令飞
兄的邀请六次讨论鲁迅,事先从未被要求要看,后来六篇讲稿都收到书里去,当
然要给出版社,出版社...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征文】没有书房的女人
暑假回国,偶从家中故纸堆里翻到一张旧剪报,昔之所爱,今尤戚戚,输入电脑附录于
后。
该文发表于1998年的《新民晚报》,作者张新颖是复旦中文系的青年才俊,此前看过他
的《栖居与游牧之地》一书。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到几本令人眼前一亮的书,都出自中
文系的年轻学者:除了张新颖,还有吕新雨的古希腊悲剧,郑元者的图腾美学。张新颖
的书是系主任陈思和主编的火凤凰新批评丛书之一;这套丛书颇为红火,同列其中的系
友还有《拯救大地》的郜元宝、《季节轮换》的李振声和《在功利与唯美之间》的王彬
彬。这些年轻人日后都成为呼风唤雨、独当一面的骁将猛士,让人感叹中文系人才济济,
切磋激励,文思俱进。
文章所写的赵萝蕤更是让我感到亲切的外文界前辈。赵萝蕤出身名家,其父赵紫宸历任
东吴大学教务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不仅是知名的神学家,并且精研诗词。赵萝
蕤从小中西兼学,文采过人。十六岁入读燕京大学英文系时,外籍教师布置阅读的名著
篇目,她早从家中书架上遍览无遗,其师惊许。好友钱穆后来回忆西南联大期间,图书
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赵几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
从燕京毕业后,赵萝蕤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研究所,跟随吴宓、叶公...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