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生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7
发帖数: 6300
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中国古人所敬拜的皇天上帝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sdyzggr/htm/5.htm
第五章 中国古人所敬拜的皇天上帝
在我们进一步研究之前,必须首先认识中国人所认识的最初的上帝。当中国的祖先
在公元前2247年左右告别巴别塔,由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从西向东,迈进中国大地
时,我们发现当时的中华祖先所敬拜的,正是《圣经》中所说到的义人挪亚和他儿子闪
的上帝。传说中的“五帝”中最后二位分别是尧和舜。这二位先帝的一直以圣王的美名
而流传了下来。论到尧,孔子这样说:
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
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尧作为国君真伟大啊!崇高啊!只有天最大,唯独尧能效法天。
他的恩德广博无边,老百姓不知道怎样去称赞他。他的功业真崇高啊!他的礼仪制度也
太美好”《论语·泰伯第八》
《书经·舜典》中记载舜帝“肆类于上帝。”从这两则短短的描述之中,可以看出
尧和舜都是敬拜真神上帝的。在前一章我们提到中国上古社会所传习的圣人之道,也是
自尧舜开始。中国最古老的《书经》的第一篇就是《尧典篇》。
因此,我们似...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9112
2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中国十大古曲zz
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梅花三弄》是笛
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
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
《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王
徽之与王徽之并不相识。这时船上一位客人道,“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
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贵胄,但他也久
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吹
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
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
根据《晋书》的介绍,桓伊是武将,被封为右军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也许是音
乐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为人谦虚朴素,个性不张扬,曾立大功而从未招忌。正是由于
这样的性格,他才能静的下心来精研音乐。《...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
3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我曾经试图从儒
释道中寻找生命的真谛,直到来美国后接触并皈依了基督教。所以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
写出来,希望对寻找信仰的朋友有所帮助,其中错误之处忘大家包涵。
关于儒家,我读过朱熹的《四书集注》,对孔子和孟子的话语有些了解。孔孟之道
对我们修身齐家非常好,所以中国古代社会达到了非常高的道德文明和精神文明。孔子
对“天”有种敬畏,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知我者,其天乎?”。但是对于形而上的一些问题孔子没有
谈论,《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
死”;论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儒家思想不能彻底解决我对
天命、鬼神、死亡这些问题的疑惑。于是我开始从道家寻找。我读过《庄子》的一些章
节和《老子》,老子和庄子都觉得有一个“道”,但是他们没有指出“道”究竟是什么
,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还是无法解答我的疑
惑。
我又开始学习佛学。我读过《金刚经》和《六祖坛经》,觉得义理很深奥。本科时
,我坚...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宗--百度百科
净土宗
百科名片

净土宗
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信
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
宗多以净土为归。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
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宗第
二代祖师。净宗历代祖师并无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弘扬
净土贡献推戴而来。中国净宗十三祖分别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
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及印光大师。
目录
弥陀西来
发展概况
五经一论
修持简述
净宗特色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展开
弥陀西来
佛教西来
种种资料显示,佛教传入中国年代远比西汉更久远。目前发现的有明确文字记载的
最早事件,如:官方权威的《太平广记》第284卷,引用《王子年拾遗记》一书,记述
题为《天毒道人》的事件,详细记载了燕昭王七年(前305年)来自印度的百四十岁高
僧尸罗(从文中对其的记载来看,是位具足神通的圣者无疑)来华(燕都)传法的事。
此年代已比印度阿育王时代更早,接近佛陀...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5
砍柴山歌
作者:涂鸦

出集子?没那么牛b。可砍了一年山,也有几小捆柴了。下头捆了几捆,多
为不起火的货色,算一种负荆请罪吧。
鸦,7/25/95
乱侃之一涂鸦 94——95
1。   我们的口号是“大家都对。”因为所谓民主的目的并不是找出真
理,真理永远归少数人,比如相对论是在爱因斯坦手里,太阳是在哥白尼手里,
等大多数人都懂得了它,它就成了常识,又有新的真理,只为新的少数人接受,
多数认为异端。而民主是一种巧妙的独裁,用多数人的昏庸压制一些少数人的正
确和另一些少数人的错误。所以民主只能用于社会不能用于科学,不能选举日出
的时间,或定理的对错。
民主的最大好处就是它的欺骗性强,使社会不致有大动荡。所以我们对讨论
中的暴力都反对,对温柔都支持。“这一点还请同志们加以注意”。
2。   民主干嘛非跟面包矛盾呢?
把魏京生放出来天下大乱了吗?是谁拿全国人民的mfn在打赌呢?不是王
军涛,是邓小平。一党统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危险,否则就把14亿人押到赌台
上...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西游记未解之谜
西游记未解之谜 -- 作者: 吴闲云
----------------------------------------------------------------------------
----
* 1.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 2.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 3. 唐太宗地府还魂
* 4. 真经究竟有什么作用
* 5. 取经难, 传经更难
* 6. 观音菩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7. 皇帝是最佳的传经人选
* 8. 唐僧的父母亲
* 9. 西游记中最大的秘密
* 10. 殷小姐绣球招亲
* 11. 唐僧的亲爹究竟是谁
* 12. 江流僧复仇报本
* 13. 观音菩萨的黑帐
* 14. 观音选定取经人始末
* 15. 佛道相争
* 16. 大闹天宫的受益者是谁
* 17. 官封弼马温
* 18. 孙悟空究竟有多大本事
* 19. 大闹天宫的背后
* 20. 猪八戒戏嫦娥的真相
* 21. 猪八戒是怎样调戏嫦娥的
* 22. 取经队伍究竟有多少人
* 23. 如来佛送给观音的3个金QQ
* 24. 唐僧究竟有没有凡心
* 25. 《四圣试禅心》的真相
* 26. 唐僧为什么要赶走孙悟...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16963
7
李白出生在中亚只是一种说法。我前面已经说了,在上世纪之50,60年代以前,李白出
生在四川的说法是主流,是普遍观点。李白出生在中亚后来兴起,是郭沫若的李白与杜
甫那本书的大力推行的。而郭沫若采用中亚西域说,很大程度上不是从学术角度,而是
政治形势。那时候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界遗留的历史问题突出。李白出生在中亚,也
就是当时苏联的吉尔吉斯斯坦加盟共和国,是边境谈判的筹码之一。
李白写的诗歌可见李白对胡人的态度。
胡无人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
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
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西上莲花山(《古风》其十七)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请帖出考证文章,李...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8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往往回避“死亡”这个话题,但广州华师附中的学生们却提前为自己“策划”了一个葬礼。近日,在华师附中“欧洲文化巡礼”选修课上,老师给学生
们留下了一道作业题目: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人世,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如何回忆你?同学们交来的作业让老师感到惊讶。
由《夜宴》与《哈姆雷特》引出的思考
王丹丹,作为华附“欧洲文化巡礼”选修课的其中一名教师,近日,她给学生上了一节名为“《哈姆雷特》与《夜宴》跨文化比较”的课。“我本身是从事人文英语工作的,所以其实里面是包含着人文
和哲学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上,不是解决知识和技能的问题,而是谈跟人生相关的问题,生死肯定是逃不开的。”丹丹老师告诉记者,她给学生讲中西跨文化的课程,《哈姆雷特》已经被讨论了多次,
很难找出新的角度,于是就想到让学生进行跨文化对比来阅读。
丹丹老师为此找来了冯小刚拍的《夜宴》。“我在香港讲学的时候,曾经问过部分人,他们都看不出《夜宴》跟《哈姆雷特》之间有什么联系。”丹丹老师表示,对死亡的思考,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在
《哈姆雷特》中,老国王不止一次地说,地狱有什么可怕的呀?而《夜宴》...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9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渐冻症女博士昨日苏醒,大三时就已萌生捐献意愿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8 07:21:13 2017,GMT)
渐冻症,娄滔——16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娄滔的家人、好友,他们依旧无法将可怕的病魔与他们熟悉的女孩联系在一起。现实却是如此残酷。这个勤工俭学给妈妈买衣服的孝顺女儿,这个为了让室友多睡一会儿在自习室外排1个多小时队的贴心闺蜜,这个信奉“未知死,焉知生”的刻苦博士,在病床前让护士根据自己的口述写下了3个“遗嘱”愿望。同学们记得,谈及生死,娄滔曾说,死亡并不可怕,了解死亡、敬畏死亡,才能让每一个人找到活下去的意义和方向。
女儿坚持立下3个“遗嘱”愿望 ,父母泪流干了,默默点头
54岁的娄功余至今还记得今年4月女儿娄滔第一次向他和妻子汪艳梅提出捐献遗体想法的那个晚上。“当时,她说话已经很吃力了。她把我们叫到病床前,一字一顿地说话。听到‘遗体捐献’时,我们的脑袋像被狠敲了一棒子,嗡嗡作响。”娄功余说。汪艳梅的话更加痛彻心扉:“就这一个女儿,哪里舍得。”
那个晚上,夫妻俩没有丝毫让步:坚决不同意...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5118
10
闸北刀客杨佳列传
大侠杨君者,讳佳,国朝京畿人氏。起于贫寒,性情温良,邻人皆曰善。其尤善刀
术,抽刀断敌首而不染滴血,人称“柳叶快刀杨(和谐)佳”。
幼,父母离异,孤苦伶仃,苦不堪言。
初,闯荡浦江繁都上海府,欲侍平身气力而谋生。然国朝之“编户保甲之制”极苛
,公四处讨活不得安生,更有酷卒——联防队、城管日夜侵扰,乃至于 拳脚相加者,
杨公避之唯恐不及。堂堂八尺男儿,欲为贩夫走卒而不能。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英雄
末路,前景凄凉,纵铁骨之人皆为之涕泪涔涔。
一日,公赁人力车行,卒为锦衣卫番役所获,番役谓车为盗赃,捕公入上海锦衣卫
镇抚使司衙,百般栲掠,遍及惨毒,伤及命根,而公犹不屈,不肯自污为盗。后出赁者
为证,车非盗也,锦衣卫方纵公归。公以国有明宪,冤人为盗须偿付之,诉于上海锦衣
卫镇抚使司,竟不理。
一日,杨公偶获《贺元帅洪湖起兵纪实》一书,阅罢不禁掩卷长叹曰:“嗟夫!大
丈夫生当若贺帅,两把菜刀斩尽天下不平事,固因杀豪强而死,熟与忍辱偷生,亦死得
其所。余奋起市井,若能一怒而天下惊,不亦快哉!”。
遂奔东市买快刀,西市买汽油。事毕,东北向三拜以敬爹娘,思及哺育之恩,英雄
泪潸然而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下士闻道大笑焉,不笑不谓之道”-- 灵修之谈 (一)
文章来源: 西方一衲子 于 2003-12-15 20:15:00
大家好。
号称修行多年,其实是好吃懒炼。如果说开悟,只能算开小悟。本坛开坛以来,各位大
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几位涉阅甚广,我一直是很佩服的。现在有一点见解,
与有缘者共享。高人大德如果在旁,全当我献丑了。
老子曰:下士闻道大笑焉,不笑不谓之道。大智若愚,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我的见解
能够侥幸让某位读者茅塞顿开,恭喜您!因为这是您毕生难遇的机缘;如果您认为我胡
说,没关系!因为也许您这么认为本来就是对的,至少我们俩个有一个是对的;如果您
与我见解相同,却认为我对牛弹琴,谢谢同道!释尊说法40年,小弟说法一刻,下不为
例。
多数读者或许认为我说的有理,但是一时理解不了。这也无妨。悟道不是一日之功。就
当我跟您聊天吧。天机不可泄露太多,今天有机缘,但是我想以后我不会再说了。
宇宙的构架与修行的历程 -- 灵修之谈 (二)
文章来源: 西方一衲子 于 2003-12-15 21:55:00
先说大范畴的东西,否则不得门而入。
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佛教,道教,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下士闻道大笑焉,不笑不谓之道”-- 灵修之谈 (一)
文章来源: 西方一衲子 于 2003-12-15 20:15:00
大家好。
号称修行多年,其实是好吃懒炼。如果说开悟,只能算开小悟。本坛开坛以来,各位大
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几位涉阅甚广,我一直是很佩服的。现在有一点见解,
与有缘者共享。高人大德如果在旁,全当我献丑了。
老子曰:下士闻道大笑焉,不笑不谓之道。大智若愚,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我的见解
能够侥幸让某位读者茅塞顿开,恭喜您!因为这是您毕生难遇的机缘;如果您认为我胡
说,没关系!因为也许您这么认为本来就是对的,至少我们俩个有一个是对的;如果您
与我见解相同,却认为我对牛弹琴,谢谢同道!释尊说法40年,小弟说法一刻,下不为
例。
多数读者或许认为我说的有理,但是一时理解不了。这也无妨。悟道不是一日之功。就
当我跟您聊天吧。天机不可泄露太多,今天有机缘,但是我想以后我不会再说了。
宇宙的构架与修行的历程 -- 灵修之谈 (二)
文章来源: 西方一衲子 于 2003-12-15 21:55:00
先说大范畴的东西,否则不得门而入。
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佛教,道教,伊...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阅读马克思的酣畅淋漓之感zt
南方周末2012年新年献辞: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
我们再次赋予时间以壮丽感,这是我们和你在这个崭新年头的第一次见面。太阳照常在
黎明升起,从辽阔幅员的霜雪和晨露间升起,从每一桩生老病死和柴米油盐间升起,从
远方潮湿的枕木和卧室窗玻璃上的冰花上升起。无论身在何地,愿你在这个清晨,分享
这份光亮。
没有哪个黎明能阻止阳光。在又一个新年,我们迎接正义与真相的光芒。你看到动车调
查报告宣告出炉,看到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终被撤销,看到乌坎村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村
民代表……这是这个国家向前的步伐,这更是属于你我的荣光,因为每一个渴求进步的
个体都为之贡献了力量。平凡真实的生活中,能动的个体执拗地站立于每一寸坚实的土
地之上。
你看着他们愚公移山,将旧规则改变,让新价值诞生。希望从人心的地平线升起,一寸
寸照亮大江南北。这平凡的生活,因为他们而不再平凡。能被他们感动,每个人的心也
终能散发光芒。伸出双手,你不仅点亮自己,也温暖周围。
这是一个亟需正义的时代,而你对权利的坚守就是正义之源。从年初的乐清,到年终的
乌坎,公民为土地和自治的权利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任何人都无权剥夺”——2011
年,庙堂之上...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中国儒释道和基督教的比较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ShiqiYin (GodLovesMe),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中国儒释道和基督教的比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7 14:58:30 2014, 美东)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我曾经试图从儒释道
中寻找生命的真谛,直到来美国后接触并皈依了基督教。所以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写出
来,希望对寻找信仰的朋友有所帮助,其中错误之处忘大家包涵。
关于儒家,我读过朱熹的《四书集注》,对孔子和孟子的话语有些了解。孔孟之道对我
们修身齐家非常好,所以中国古代社会达到了非常高的道德文明和精神文明。孔子对“
天”有种敬畏,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何言哉?四时
行焉,百物生焉。”“知我者,其天乎?”。但是对于形而上的一些问题孔子没有谈论
,《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论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儒家思想不能彻底解决我对天命
、鬼神、死亡这些问题的疑惑。于是我开始...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整理ZT] 中國古人的上帝崇拜
http://www.goodnewscd.com/mandarin/GnC.htm
祭祀和祈祷
1. 中國自夏朝 (2205 B.C.) 到清末 (1911 A.D.) 每年都由皇帝主持 "祭天" 之禮,
內中有獻祭, 以牛為祭牲. 亦有祈禱, 祈求上天, 赦罪賜福. 通常是在冬至 12月22
日那天舉行的.
2. 中國的許多文字, 例如: 祈禱, 神, 祖, 祀, 祝, 禪等, 都是以 "示" 字旁. 示的
古字 "示" 是一般祭壇的形狀.
禪 - 是指單獨尋求神, 就如今日的"個人靈修".
帝 - 最大的祭台就是 帝就是神及其在人間的權能.
社 - 祭壇前的土地為 "社", 是祖先拜神的地方.
禍福 - 皆指都來自上帝
祈禱 - 向神求福與壽.
3. 中國的 "書經" 即 "尚書" 乃孔子 (551-479 B.C.) 所編纂的書. 內中記載舜 "肆
類於上帝"
即向上帝獻祭. 孔子也在 "中庸" 提到 "郊社之禮, 所以事上帝也".
4. 中國 "大明會典" 中記載了很多祈禱文. 其中例如: "于昔洪荒之初兮,混蒙,五行
未運兮,兩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無容...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737
1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中国人祖先的信仰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之礼也”[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七] 由此可知国家有大的丧事,可以停止宗庙和父母
的丧祭,足见祭天地之礼,大于宗庙的祭祀,也大于父母的丧事.
古代的君王执行祭天之礼. “为人子而不事父者,天下莫能以为可.今为天之子而
不事天,何以异是.是故天子每至岁首,必先郊祭以享天.”[ 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九
] 古代的皇帝称为天子.为儿子的必定要事...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中国儒释道和基督教的比较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我曾经试图从儒释道
中寻找生命的真谛,直到来美国后接触并皈依了基督教。所以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写出
来,希望对寻找信仰的朋友有所帮助,其中错误之处忘大家包涵。
关于儒家,我读过朱熹的《四书集注》,对孔子和孟子的话语有些了解。孔孟之道对我
们修身齐家非常好,所以中国古代社会达到了非常高的道德文明和精神文明。孔子对“
天”有种敬畏,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何言哉?四时
行焉,百物生焉。”“知我者,其天乎?”。但是对于形而上的一些问题孔子没有谈论
,《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论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儒家思想不能彻底解决我对天命
、鬼神、死亡这些问题的疑惑。于是我开始从道家寻找。我读过《庄子》的一些章节和
《老子》,老子和庄子都觉得有一个“道”,但是他们没有指出“道”究竟是什么,如
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还是无法解答我的疑惑。
我又开始学习佛学。我读过《金刚经》和《六祖坛经》,觉得义理很深奥。本科时,我
坚持...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
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
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
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
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
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 阅读全帖
r****b
发帖数: 110
19
未知“死”,焉知“生”?
[7]
由于世人对死亡的恐惧几乎无人能够幸免,而一旦人们通过内观等方式弄清楚了生死的
真相,也就会随之而解决许多与现实人生密切相关的关键性的问题,其人生智慧必然会
有一个极大的长进。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也会随之而发生本质上的减轻。因此,人
们是不应该以“掩耳盗铃”的方式去刻意地回避对生死问题的深入探究的。这种建立在
顽迷和怯懦的基础上的回避会阻塞人们通向真理的道路的。
在《南传大藏经·小部·经集·八颂经品·洞窟八颂经(第2经)》中,佛陀的圣弟子
们是这样告诫后人的:
一个生活在洞窟(指身体)里的人有许多遮蔽,沉溺在愚痴中;这样的人远远没有达到
超脱。因为在这世上,爱欲是很难摒弃的。
听凭愿望,执着生存的快乐,寻求未来或过去的爱欲,贪恋今日和往昔的爱欲,这样的
人很难获得解脱。因为解脱不能依靠别人。
贪求,迷恋,沉醉于爱欲,吝啬,邪恶,这样的人陷入痛苦时,悲叹道:“我们死后,
将成为什么?”
因此,让世人学会知道什么是世上的邪恶,让他不要行恶。因为智者说道:人生是短暂
的。
我看到世上贪恋生存的人战战兢兢; 这些可怜的人面临死亡嘟嘟哝哝,不能摆脱对生
存的贪恋...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737
20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之礼也”[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七] 由此可知国家有大的丧事,可以停止宗庙和父母
的丧祭,足见祭天地之礼,大于宗庙的祭祀,也大于父母的丧事.
古代的君王执行祭天之礼. “为人子而不事父者,天下莫能以为可.今为天之子而
不事天,何以异是.是故天子每至岁首,必先郊祭以享天.”[ 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九
] 古代的皇帝称为天子.为儿子的必定要事...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16364
21
☆─────────────────────────────────────☆
happylife (美丽人生) 于 (Fri Apr 15 01:57:12 2011, 美东) 提到:
看到前面一帖子,5岁孩子好奇人类的起源,妈妈说不清楚,然后有些回帖质疑进化论。
忍不住另外开一贴说几句,
科学的方法保证了科学理论是现有的人类目前为止对客观世界最好的描述的合集。
这特殊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相信科学,不是相信某某科学理论永恒正确绝对真理,
相信科学是相信科学的方法确保了科学理论是人类目前对客观世界最好的描述,
所以会相信科学理论比任何不经检验或者与检验结果相悖的说法都更正确。
孩子们对于自己好奇的问题,deserve被告知现有科学理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以及
为什么这个回答被科学界认可,并不妨碍孩子们有挑战该理论的想法。其实也只有
给了孩子正确科学方法的启蒙,孩子以后才可能真正有可能去挑战现有的科学理论。
聪明好奇的孩子本不deserve被告知现有的某科学理论(有大量证据支持的理论)
与任何别的流派号称的未经检验的说法没区别。
不管个人信哪个具体的说法或者都不信,以上的逻...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22
明末,利玛窦来华传教,把基督教的神“雅威”意译作“天主”、“天”、“上帝”、
“天帝”。其《天主实义》说:“天主之稱,謂物之原。如謂有所由生,則非天主也。
物之有始有終者,鳥獸草木是也 ; 有始無終者,天地鬼神及人之靈魂是也。天主則無
始無終,而爲萬物始焉,爲萬物根柢焉。無天主則無物矣。物由天主生,天主無所由生
也。”《坤輿萬國全圖》说:“天主創作萬物于寰宇。”而其撰于1595年的《交友論》
还说:“上帝給人雙目、雙耳、雙手、雙足,欲兩友相助,方爲事有成矣。”4年後,
利瑪竇在《二十五言》中又說:“上帝者,生物原始,宰物本主也。”除了“上帝”、
“天主”之外,利瑪竇還創造了“聖母”(原爲皇太后的尊稱)、“聖經”(原指儒家
經典)等詞。其《上大明皇帝貢獻土物奏》:“謹以原携本國土物,所有天帝圖像一幅
,天帝母圖像二幅,天帝經一本。”
利玛窦用“上帝”称呼基督宗教的神,引起了一些儒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儒家的天、上
帝与天主教的天主有着本质的区别。钟始生的《天学初征》和《天学再征》对此做了较
为全面的辨析。他认为:第一,天是苍苍之天,是与地相对的物质之天;第二,天是“
统御世间、主善罚恶之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应成派与自续派之中观见
我们说到坦特罗佛教其实它的整个哲学基础就是以中观派----特别是中观应成派
,认定意识心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虽然有别的主张,但是终究是离不开意识心的范围。
一般人都认为,中观应成派是由佛护所创立的,然后传到月称与寂天的时候,大肆
的弘扬。但是其实中观应成派的思想,它是发源自婆罗门教的《奥义书》里面。在婆罗
门教当中,它原本只是一种辩论的方法论,是说自己不立自宗----不立自己的主张,只
去分析别人的错误之处,然后破对方的法义。所以中观应成派它只著重在现前能思、能
量的意识心,它只承认六个识,认为佛所说的第七识跟第八识都是方便说,都不是实法
。这种思辨的方法其实原本就广泛地存在于婆罗门教的典籍当中,它用来解释无所不在
却又无所形相的大梵,是一种印度人很习惯的逻辑论证。北大的尚教授说:《奥义书》
在描述梵的性质的时候呢,常常使用一连串否定的句子,也就是指出“不是这个,不是
那个”,而不说它究竟是什么,以否定达到肯定的方法。在哲学上呢,称为“遮诠”,
也就是遮其所非之法。后代印度的哲学家以及佛教的哲学家,在描述宇宙的本源的时候
,也常常用这个方法。所以,中观应成的思想它本来只是一种...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2896
24
温经汤证探讨
缘起:这篇内容是我在听小艾老师讲冲脉后再看经方时的片段感悟,后来有一位王同学
问我她治疗效果较好的一个病例看起来即有柴胡汤证也有温经汤证,要如何辨别。我费
好大劲组织语言想把我的想法说清楚,因而写成这样。写完之后自己发现不知道这样的
理解是不是牵强或臆测。
温经汤从最初学习起我就不理解它,看过所有的解释也无法满意接受。直接有了如下的
理解,但我确实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或是否有显然的硬伤。发在这这里希望得到
大家的指正。
感谢这两位了不起的小中医,没有她们的讲解与提问我会仍然在不理解温经汤主治与方
意的困惑中。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
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
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
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应是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
血,或...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历史回顾 -- 孔子、中国、耶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5 19:07:43 2013, 美东)
孔子、中国、耶稣
陈耀南
我说个比喻:这房子里飞翔着许多小鸟。房子有一条通往上天的出路,只是小鸟们找不
着。其中能力高强一点的,自以为找到了,就带着追随者乱飞乱撞,头崩额裂。
古今中外,世界上的人都在找寻幸福快乐之路。有些智能出众的人,被尊为一代圣贤,
其实只如上述,是领着跟从者乱飞的鸟,许多盲闯乱撞,加速死亡;较好的也不免冤枉
迂回,误人误己;最好的,不过在本族本类中作好准备,就像太阳出来之前,驱除黑暗
的油灯。
以色列之外的万国万邦,耶稣基督降生之前之后的百代千世,都有许多人间的导师贤哲
: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阿里士多德、孔孟老庄、穆罕默德、马克斯、佛洛伊
德、杜威、罗素等等,他们的智慧与主张或者接近圣经,或者与福音远离,最差的是“
各样的异端”、“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之事”;他们许多自以为有...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回顾 -- 孔子、中国、耶稣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6 14:25:40 2013, 美东)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历史回顾 -- 孔子、中国、耶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5 19:07:43 2013, 美东)
孔子、中国、耶稣
陈耀南
我说个比喻:这房子里飞翔着许多小鸟。房子有一条通往上天的出路,只是小鸟们找不
着。其中能力高强一点的,自以为找到了,就带着追随者乱飞乱撞,头崩额裂。
古今中外,世界上的人都在找寻幸福快乐之路。有些智能出众的人,被尊为一代圣贤,
其实只如上述,是领着跟从者乱飞的鸟,许多盲闯乱撞,加速死亡;较好的也不免冤枉
迂回,误人误己;最好的,不过在本族本类中作好准备,就像太阳出来之前,驱除黑暗
的油灯。
以色列之外的万国万邦,耶稣基督降生之前之后的百代千世,都有许多人间的导师贤哲
:释迦牟尼、苏...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活在当下 — 现代人需要基督信仰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10 14:12:40 2014, 美东)
活在当下——现代人需要基督信仰吗?
作者:庄祖鲲 文章来源:《麦种》期刊
人生中有太多无可捉摸、无法掌握的事,佛教称之为“无常”。圣经的《传道书》则以
“生有时,死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痛有时,跳舞有时…”来表达人生的变幻莫
测。
在华人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当中,特别是受到禅宗及“人间佛教”思想影响的华人,“
活在当下”似乎是大部分人所共同认可的人生观。“活在当下”原来是佛教禅宗的一种
人生观,而“当下”一词是指“现在的、眼前的”。禅宗六祖惠能曾说,那些 “迷妄
之人”才会企望来生能去到西方净土;真正已经“了悟”人生的人,则只求“当下了断
”。
禅宗这种“活在当下”的人生观,一方面是反映儒家传统“未知生,焉知死”的务实观
点,另一方面也似乎与二十世纪西方“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的...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2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孔子、中国、耶稣
孔子、中国、耶稣
陈耀南
我说个比喻:这房子里飞翔着许多小鸟。房子有一条通往上天的出路,只是小鸟们找不
着。其中能力高强一点的,自以为找到了,就带着追随者乱飞乱撞,头崩额裂。
古今中外,世界上的人都在找寻幸福快乐之路。有些智能出众的人,被尊为一代圣贤,
其实只如上述,是领着跟从者乱飞的鸟,许多盲闯乱撞,加速死亡;较好的也不免冤枉
迂回,误人误己;最好的,不过在本族本类中作好准备,就像太阳出来之前,驱除黑暗
的油灯。
以色列之外的万国万邦,耶稣基督降生之前之后的百代千世,都有许多人间的导师贤哲
: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阿里士多德、孔孟老庄、穆罕默德、马克斯、佛洛伊
德、杜威、罗素等等,他们的智慧与主张或者接近圣经,或者与福音远离,最差的是“
各样的异端”、“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之事”;他们许多自以为有智慧,结
果“中了自己的诡计”;稍好的则是“向上帝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因为不知道
上帝的义…。”(经文出处:以弗所书四14;哥林多后书十5;哥林多前书三18至19;
罗马书十2至3)
一、先有上主,后有孔子
孔子可说是上帝赐给东亚世界的一位“行义”教师。古人说,孔子是“天...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29
活在当下——现代人需要基督信仰吗?
作者:庄祖鲲 文章来源:《麦种》期刊
人生中有太多无可捉摸、无法掌握的事,佛教称之为“无常”。圣经的《传道书》则以
“生有时,死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痛有时,跳舞有时…”来表达人生的变幻莫
测。
在华人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当中,特别是受到禅宗及“人间佛教”思想影响的华人,“
活在当下”似乎是大部分人所共同认可的人生观。“活在当下”原来是佛教禅宗的一种
人生观,而“当下”一词是指“现在的、眼前的”。禅宗六祖惠能曾说,那些 “迷妄
之人”才会企望来生能去到西方净土;真正已经“了悟”人生的人,则只求“当下了断
”。
禅宗这种“活在当下”的人生观,一方面是反映儒家传统“未知生,焉知死”的务实观
点,另一方面也似乎与二十世纪西方“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的论调相呼应
。而存在主义的“存在”一词,也就是“当下”的意思。存在主义思想家不想追究生命
的本质问题,也不想探索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他们只看重那些对他们切身有关、
此时此地的问题。
因此,现代人关心的是眼前的事物,不太关心遥远的未来;他们认为只要能掌握人生中
最主要的几件东西(... 阅读全帖
r****b
发帖数: 110
30
未知“死”,焉知“生”?
[6]
几乎所有的世人对死亡的恐惧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不管是混沌未开的幼儿还是学富五
车的世间智者,他们都无法通过深刻的内观来认识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在“结生”时就
随之而现起的“俱生我执”和与之相关的“我慢”等不善心所,(更枉谈去制伏它们了
)。由于这种在现代人所说的“下意识”层面上就可以正常地活动的“俱生我执”所执
著的对象中就包括色身,因此世人在觉得自己的色身可能受到侵害时,必然就会随之而
现起“我慢”等与烦恼相应的不善心所,将自己的心态遗忘在烦恼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社会经验和世间智慧也会随之而增长。可惜的是,世间智慧的
增长不仅不能减轻“俱生我执”,相反地还会通过“心理正反馈”的方式来加强它。人
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许多令他们感到非常难过的烦恼,但是缺乏内观经验的他们既分不清
这些烦恼是来源于身体还是心理,也根本不知道通过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态调整就可以
减轻乃至于制伏烦恼。他们所知道的只是:如果能够在“财色名食睡”等五欲方面获得
满足,则心中的烦恼就可能通过转移的方式而得以减轻,而五欲是通过滋养色身的方法
来给人们带来快乐的觉受的。于是,他们所倡导...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761
31
附属阅读(二):中华民族的哲学与社会实践
(1) 中华民族--哲学的民族与宗教包容性
本文credit 特别送给宋达同学,她的哲学国与宗教国一文(链接:http://blog.renren.com/share/241551763/15426681541)是本文的基础。 此外本文部分内容也是摘抄她的文章。
在宋同学的文章里提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也是中华文明用以区分其他文明的根本标准
。 这里给予力所能及的分析。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补充。 因为宋同学的短文里提了不
止一个问题,而大家很少阅读长文流,所以这里同样切成几部分进行分析。凌乱之处希
望大家见谅。
第一个就是社会起源。宋同学的文章说的很清楚,这里就直接摘抄了:
“来对比下不同文明体系的传说:中国人认为人类刚出现的时候活的很惨,但是我们的
英雄与神明披荆斩棘创造了美好的文明与社会。其他人认为人类刚出现的时候活的很好
,但是犯下了”希望拥有自己的追求“的罪刑而被逐出天堂。或者人类是为了某个超自
然的目标而来世间修行文明的好坏并不重要。这一基本的定义的不同导致了完全不同的
文明追求,中国人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在人间建立天堂,西方人希望通过赎罪重...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2
来自主题: Ghost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glory0607(without), 信区: Ghost
标题: 中元节:你不知道的二三事...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Sep 5 08:22:54 2017,GMT)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本是祭祀地官的节日。古人以正月十五为
天官生日,故定为上元节(即元宵),七月十五为地官生日,故定为中元节,以十月十
五为水官生日,故定为下元节。到后来,民间又流传七月十五地府开门放鬼魂的传说(
部分地方是七月十四,比如广东),于是中元节渐渐具有了“鬼节”的意味。又适逢佛
教超度亡魂的“盂兰盆节”也在这一天,所以七月十五便成了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节日。
在汉魏六朝以前的观念中,“地府”的所在是泰山,因为泰山府君掌管着人间的生
死,而人死后要为泰山府君干活。《搜神记》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叫胡母班的人
走在泰山,突然被一个红艺人带进了泰山府君的宫殿。泰山府君让胡母班给阳间的女婿
河伯送信。谁知胡母班死去的老爹见到儿子,也要求他向泰山府君求情免了苦力。泰山
府君因胡母班有功,便放了胡母班老爹并让他做土地爷。谁知过了几天胡母班的孩子都
死了,原来是胡... 阅读全帖
r****b
发帖数: 110
33
未知“死”,焉知“生”?
[4]
在古代那些有修有证的禅者们“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的教诲的鼓舞下,我
从97年开始大量地阅读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原始经论,正式地开始了对我所接受的
佛教义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死轮回——的全面检验和思考。
根据南传佛教阿毗达摩(论典)中的义理,人类的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
)所能感受或认识的客观世界都可以用名、色,或更细致一点的,色、受、想、行、识
五蕴来涵盖。其中“色”对应于色蕴,而“名”则包括受、想、行、识四蕴。而人类肉
体的死亡——佛家称之为“分段生死”——只相当于色身(属于色蕴)和依色身而起的
种种“身受”(属于受蕴)的消亡而已,而作为有情众生的特有标志的心理学意义上的
想、行、识三蕴以及与“心受”相应的那部分受蕴并不随之而消失。换句话说,死亡的
不过只是人类的“色身”和一部分“名身”而已,而其他属于“名身”的成分则继续存
在。而与这些“名身”的活动相应,可能会有新的业报色身和与之相关的新的“名身”
随之而出现,使得生命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下去。不管这个新的生命有没有色身,他都
是有情众生的一种存在形式。
有趣的是,世俗意义...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这里有没有看过阴符经的?
轩辕黄帝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易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
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
不奇其圣。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35
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a01/775.html
王小甫,拜火宗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历史研究,2007。
唐朝叛将安禄山是粟特胡人,从柳城胡人聚落到幽州军事集团,安禄山都是首领甚至最
高首领。[65]《安禄山事迹》略云:“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无子,祷轧荦山,神应
而生焉。是夜赤光傍照,群兽四鸣,望气者见妖星芒炽落其穹庐。其母以为神,遂命名
轧荦山焉(原注:突厥呼斗战神为轧荦山)。后乃冒姓安氏,名禄山焉。”[66]“禄山
”一名,据我看就是伊朗语roshān“光、明亮、光辉的”一词的音译。因此,安禄山
以其两个名字,宣示了自己是斗战神和灵光神二位一体!为什么要这样呢?《新唐书·
逆臣安禄山传》有一段讲得很明白:“至大会,禄山踞重床,燎香,陈怪珍,胡人数百
侍左右,引见诸贾,陈牺牲,女巫鼓舞于前以自神。”[67]就是要神话自己!《安禄山
事迹》里还有一些这类记载,如,禄山奏云:“臣焚香告天曰:臣若不行正道,事主不
忠,(虫)食臣心;若不欺正道,事主竭诚,其虫请便消化,启告必应。”所谓“正道
”显然就是拜火教的asha,...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文化的实用之风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715/c40531-22204125.html
2013年07月15日16:08来源:光明日报
秦风俗与全面继承周礼乐传统之东方诸国有明显差异。中原人曾经对秦人“夷翟遇
之”(《史记》卷五《秦本纪》),视之为“夷狄也”(《史记》卷一七《天官书》)
,史称“诸夏宾之,比于戎翟”(《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东方人又有“秦戎
翟之教”(《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秦与戎翟同俗”(《史记》卷四四《魏
世家》)的说法。东方诸国与秦人长期军事对抗,对于秦文化自然不免怀有敌意。不过
,所谓“夷狄”“戎翟”一类污蔑性言辞却也曲折反映了秦文化在西北少数民族影响下
不受礼教拘束,比较急进暴烈的特征。秦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实用主义的倾向。《史记
》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言东方文化“迂大而闳辩”,秦文化则风格大异,体现出对
“功用”直接的简单的急切的追求。
文化取向:从商鞅焚书到秦始皇焚书
秦始皇焚书,医学、数术之学以及农学等有实用价值的著作不在禁毁之列。据《史
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佛教: 殺生為護生 斬業非斬人
宋儒是引用的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是哪个说的哇?
春秋左氏传有

冬,晉趙鞅,荀寅,帥師城汝濱,遂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著范宣子所謂刑書焉,
仲尼曰,晉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晉國將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卿大夫以序
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貴,貴是以能守其業,貴賤不愆,所謂度也,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
,為被廬之法,以為盟主,今棄是度也,而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貴,貴何業之守
,貴賤無序,何以為國,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晉國之亂制也,若之何以為法,蔡
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中行寅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為國法,是
法姦也,又加范氏,焉易之,亡也,其及趙氏,趙孟與焉,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免。

[在 phlin (四匹) 的大作中提到:]
i****x
发帖数: 17565
38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同学们的德国车都是被修坏的
例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逻辑思维是古希腊的思维遗产,西方世界的统治性思维。
电哥国学深厚,熟读《诗》《书》,文有古风。
看看下面这篇名文,每句话都是例证,没有一句逻辑。
劝学 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
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l*****f
发帖数: 13466
3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读洛阳伽蓝记
读洛阳伽蓝记的一点感想与总结
先说体例;此记正文与子注并行,正文为地志,子注为史事。中华书局杨勇校笺本自序
中说此书"以地志为经,以史事为纬"。经纬交织,由地理而及人事。这种体裁,陈寅
恪以为是杨炫之采用佛经文注并存的写法,在南北朝时期并不鲜见,如水经注,如世说
新语注。由一寺之由来,及其里坊,过渡到注中详细叙述人事与历史。文字秀逸,间有
鬼神不稽之谈,叙事繁而有致,而常有麦秀黍离,不胜今昔之感,以及重北轻南之语。
以地理书看,详细勾画了北魏时代洛阳城里坊与建制。书分五卷,前有杨氏小序,辞简
旨约而深有意味。五卷从城内,及城东,南,西,北,由寺,及何人所建,及轶事,及
此寺所在里坊人物事迹。以历史笔记看,则对北魏迁都洛阳之后不过四十年间,尤其是
元诩/胡太后执政至六镇之乱那段短短历史有不少细致而有趣的轶事补充;不过,自然
轶事不可全当信史。 杨炫之此人魏书与北齐书均不见传。个人事迹,可见本书中,如
叙述城内华林园景致,其中苗茨堂有作者的个人回忆,他曾官为孝庄帝奉朝请,而为孝
庄帝解释苗字由来,应该是他当时得意事。书中也随处可见他奉北魏为正统的情感,想
必他对高欢不以为然。
再说背景,包...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读洛阳伽蓝记
读洛阳伽蓝记的一点感想与总结
先说体例;此记正文与子注并行,正文为地志,子注为史事。中华书局杨勇校笺本自序
中说此书"以地志为经,以史事为纬"。经纬交织,由地理而及人事。这种体裁,陈寅
恪以为是杨炫之采用佛经文注并存的写法,在南北朝时期并不鲜见,如水经注,如世说
新语注。由一寺之由来,及其里坊,过渡到注中详细叙述人事与历史。文字秀逸,间有
鬼神不稽之谈,叙事繁而有致,而常有麦秀黍离,不胜今昔之感,以及重北轻南之语。
以地理书看,详细勾画了北魏时代洛阳城里坊与建制。书分五卷,前有杨氏小序,辞简
旨约而深有意味。五卷从城内,及城东,南,西,北,由寺,及何人所建,及轶事,及
此寺所在里坊人物事迹。以历史笔记看,则对北魏迁都洛阳之后不过四十年间,尤其是
元诩/胡太后执政至六镇之乱那段短短历史有不少细致而有趣的轶事补充;不过,自然
轶事不可全当信史。 杨炫之此人魏书与北齐书均不见传。个人事迹,可见本书中,如
叙述城内华林园景致,其中苗茨堂有作者的个人回忆,他曾官为孝庄帝奉朝请,而为孝
庄帝解释苗字由来,应该是他当时得意事。书中也随处可见他奉北魏为正统的情感,想
必他对高欢不以为然。
再说背景,包...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41
庄子智慧:生灭变化无常
作者: 佚名
庄子提出是“齐物”,宇宙万有平等,没有现象的不同,那么《齐物论》讲万物平等,
没有差别。我们人如何解脱物理世界的束缚,达到那个真正无差别平等的道体,下面就
谈谈谈这个问题。
《齐物论》的思想、理路给人的感觉是:“汪洋博大,堂皇迷离”,因为它中间说的内
容太丰富,太丰富了!我们往往把它前后的逻辑把握不住。所以古人都批评《庄子》的
文章“汪洋博大,堂皇迷离”。实际上一点都不迷离,条理很清楚。
我们看一下题目:“齐物论”。宇宙万物,宇宙万有是不齐的,不平等的。所谓不
平等,就是有差别。现在庄子提出是“齐物”,宇宙万有平等,没有现象的不同,那么
《齐物论》讲万物平等,没有差别。我们人如何解脱物理世界的束缚,达到那个真正无
差别平等的道体,这篇文章最重要是谈这个问题。由开头讲如何求证这个无差别道体,
到最后说明无差别里头有差别的道理。到底差别是怎么来的?差别是由于“气”的变化
来的。
庄子《齐物论》。首先说明无差别的求证,他以故事的方式说明。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
“南郭”是复姓,“子綦”是名字,后世道家的《神仙传》、《隐士传》都把...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孔老思想 上(ZZ)
八:孔老思想 上
经过了在老子、孔子、孟子和庄子思想中的游历,我们这趟从先秦众多思想中
寻找哪些符合现代宇宙观的旅程到了返航的时刻。虽然自先秦以来中国产生了浩如烟海
、形形色色的思想,但先秦思想中得以传承、发展的则主要是所谓的儒、道两家,而先
秦以后的诸多思想更是儒、道的发展和变形。因此,我们可以粗略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符合现代物理学家所发现的绝对光速宇宙观的只有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这样的结论真是
令我们悲喜交加,悲的是两千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这条弯路是如此之长,是如此之远;喜
的是符合新型宇宙观的先进思想原来就在我们手里,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给准备好了,不
仅如此,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人类遗产由于宇宙观的改变而得到了简化,中国的古代思
想经过宇宙观的梳理,其发展脉络也变得异常清晰。在去除了自孟子、庄子及儒、道两
家对孔子、老子思想的纷乱的解释后,我们突然发现老子、孔子的思想在人性宇宙观方
面完全保持了两千五百年前的初始状态。就如同去除了地面上纷乱、过时的建筑之后,
突然发现了露出来的正是建设新的、现代化大厦所需要的地基。
自汉朝以来的两前年中,我们一直在使用“老庄...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372
43
来自主题: _BibleStudy版 - 妇人焉能忘记?
http://www.chinachristianbooks.org/new/Sermons/ministry/gb/gb/m13.htm
Robert Murray MacCheyne
锡安说:"耶和华离弃了我,主忘记了我。"
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
——以赛亚书四十九14,15
这段经文最初是写给神古代的子民犹太人的。在他们最后归正之前,我相信神会开启
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见他们的罪和悲惨处境。"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亚十二10)
,并且痛哭流涕。听说神要赐给他们怜悯,他们无法相信:"锡安说:'耶和华离弃了我,
主忘记了我。'"但神回答他们说,尽管他们过去犯罪,使祂难过,祂还是爱他们,仍然是
他们的神:"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
忘记你!"这些话对所有信徒来说都同样真实。
1. 让我们来看看信徒认为自己被离弃的日子。
(1)在痛苦的患难中
拿俄米是这样。她在摩押失去了亲爱的丈夫和两个儿子;现在,她回到自己的家乡,
与儿媳相携相扶,出现在伯利恒的山上。整个城都轰动了,人们说:"这
z**********e
发帖数: 22064
44
http://hx.cnd.org/?p=119624
中国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和秦以后的“中华帝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就一直在这个帝制的磨道里转圈儿,一
治一乱,分分合合。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千年犹行秦政制”。
这种“模式”是怎样形成的?这个体制,中国是怎么进去的?现在,面临再次转型的中
国,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模式”呢?
关于这个“模式”的形成,有过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是自然环境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处在一个封闭而又广袤的地区。说封闭,因为
它的东边是大海,北边是草原,西边是沙漠,西南和南部是高山。说广袤,因为它又有
足够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供我们折腾。
在这一环境中,产生了我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
耘冬藏。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我们务实的文明,让我们不用去关心外面的世界。
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一盈一虚,一治一乱。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我们的性格,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除汉武帝主动
征伐匈奴外,历史上,中国很少出兵国外,最多也就是应属国的要求,去镇压当地的叛...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南方系的轮子就是喜欢作
轮子五岳散人:入党申请书
日升月恒,盘古以降;天堂地狱,共产萌生。百万年走出非洲,实为求存;五千载光阴
似箭,无非公平。
想我人类起自鸿蒙,由蓝绿藻进化,经细菌、无脊椎、脊椎、卵生、哺乳至今已数十亿
年,其间火山爆发、沧海桑田;流星碰撞、万物灭绝,进化于基因变异,躲藏于恐龙嘴
边;求一息之残存,看霸主其灭亡。何其不易也。
百万年前,吾等悠游在非洲丛林之中,乃乎丛林变稀树草场,不得已落地生根,冰川季
刚过,世界遍布冰凌,我等祖先劈荆斩棘,终于遍布各洲,干掉尼安德特、吃掉山顶洞
人,总算站稳脚跟,以部落联盟建立国家,以智力优势陵于万物。
文明之始,始自劳动;手之解放,非为手淫。劳动催化大脑,劳动创造价值。至此,人
类真正诞生;从此,世界有所不同。
何为不同?世间万物弱肉强食,唯有人类有惜老怜贫之文明,有人人平等之志愿。吾等
回想丛林社会,强者恒强、无论公母占据一方,无论食物配偶均为有力者得之,而人类
社会最初之始亦然。
原本此事为世间常理,只有人类文明产生才破此循环。自有意识之后,吾等常思为何世
间会如此?吾等究竟为何而生?由此,宗教生焉。
起始之时,宗教无非是崇拜自然,因自然并不能人为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治国大道(一):皇道无为
李道真
一、皇道无为
笔者梳理了整个中华历史中治国之道的发展过程,并将各家治国思想的模型提炼了出来
,希望对当今人类能有一个警醒与借鉴作用,能在这最关键的历史时刻,作出正确而明
智的选择,不与魔鬼为伍,为自己选择一个光明而美好的未来。时间已不多了,一旦犹
豫错过,将永远失去机会!
总体上来说,在中华君主治世的历史進程中,治国之道经历了皇道、帝道、王道、霸道
这四个过程。我们先沿着中华历史的脉络,来了解一下皇、帝、王、霸之间的区别:
在远古留下来的传说中,从盘古开天地,女娲与众神造人以来,目前所知的最早中华文
明史是三皇史。三皇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其次见于《吕氏春秋》。在司马迁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引用李斯的话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
皇最贵。”
一般来说,将天皇、地皇与泰皇(人皇)合称为三皇,而这三皇具体是谁,又存在着多
种不同的说法。也有的说三皇分为前三皇、中三皇与后三皇,一共有九皇。总之关于三
皇的说法很多,它代表着我们这轮五千年文明之前的一段漫长而神秘的史前文明时期,
时间跨度极其的遥远与漫长。
《春秋纬》中记载说:从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治国大道(一):皇道无为
李道真
一、皇道无为
笔者梳理了整个中华历史中治国之道的发展过程,并将各家治国思想的模型提炼了出来
,希望对当今人类能有一个警醒与借鉴作用,能在这最关键的历史时刻,作出正确而明
智的选择,不与魔鬼为伍,为自己选择一个光明而美好的未来。时间已不多了,一旦犹
豫错过,将永远失去机会!
总体上来说,在中华君主治世的历史進程中,治国之道经历了皇道、帝道、王道、霸道
这四个过程。我们先沿着中华历史的脉络,来了解一下皇、帝、王、霸之间的区别:
在远古留下来的传说中,从盘古开天地,女娲与众神造人以来,目前所知的最早中华文
明史是三皇史。三皇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其次见于《吕氏春秋》。在司马迁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引用李斯的话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
皇最贵。”
一般来说,将天皇、地皇与泰皇(人皇)合称为三皇,而这三皇具体是谁,又存在着多
种不同的说法。也有的说三皇分为前三皇、中三皇与后三皇,一共有九皇。总之关于三
皇的说法很多,它代表着我们这轮五千年文明之前的一段漫长而神秘的史前文明时期,
时间跨度极其的遥远与漫长。
《春秋纬》中记载说:从远...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35
4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生死之谜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
《论语·先进第十一》
“生存还是死亡:这就是问题!”莎士比亚藉剧中人物哈姆雷特之口所说出的这句
话,道出了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的确,生和死是人人都得面对的一个问题。生
死的迷惑历来都是人类的一个不解之迷,对今天的人来说,也仍然如此。生命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之后会如何?死后还会有生命吗?死人有知觉吗
?我是谁?是这个身躯,还是躯体内的灵魂,或者是两者的集合?人真的有灵魂吗?灵
魂是不朽的吗?人是否能获得永生,如何才能获得?
人生看起来是何等的不公啊?我们的出生并不是按着自己的意愿,人想活下去,却
偏偏要面临死亡。有人生来身有残疾,有人年少之时就过早地夭折。在生与死这两件人
生中最重要的事上,我们的天赋的自由选择的权力似乎根本没有派上用场。须知,我们
若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上不能作自我选择,那么,这种选择的自由权岂非形同虚设?如
果上帝真是爱,是绝对公正的,为什么我们生来就进入苦难的之中,或迟或早地都注定
要走进坟墓之中,这又如何说明上帝的爱与公正呢?
虽然自然界的一切,都
l*****y
发帖数: 9433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黄帝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
,万物生乎
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
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 克,奸生
于国,时动必
溃;知之修练,谓之圣人。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
骸理;动其
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
神明出焉。其
盗机也,天下莫不能见,莫不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
,机在目。天
之无恩而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则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气。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
恩生于害,害
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m*****e
发帖数: 10963
50
Hello,Chicago!
芝城父老,别来无恙,
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 who still 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 tonight is your answer.
余尝闻世人有疑,不知当今美利坚凡事皆可成就耶?开国先贤之志方岿然于世耶?
民主之伟力不减于昔年耶?凡存诸疑者,今夕当可释然。
It’s the answer told by lines that stretched around schools and
churches in numbers this nation has never seen, by people who waited three
hours and four hours, many for...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