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电子计算机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z**********e
发帖数: 22064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该盲目进口电子计算机
人民日报1981年07月06日第2版
专栏:工程技术人员来信
编辑同志:
我们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单位工作多年的科技人员,想谈一谈对盲
目进口电子计算机的看法和意见。
自从国家狠抓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以来,许多大规模集成电路相继研制成功。有些产品
达到了国外七十年代初期、中期的水平。目前,许多厂正在积极组织力量准备生产。集
成电路产品是电子计算机的重要器件。可是,最近一些部门和地区的个别单位,通过各
种渠道购进了大量外国产品。据我们了解,国内有几十个单位进口了各种微型计算机系
统上千套,另有大量的散件。其中,有的用进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国内生产的小规模集
成电路搭配成套组装电子计算机;也有的用套购的外汇,进口器件。有些进口的整机和
散件,没有关税,价格便宜,投入市场后,直接影响了国内产品的销售,也干扰了我国
工业的发展计划。
如此发展下去,作为电子工业基础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就要受到排挤。以目前已被
挤垮的台式计算器为例:我国从1973年起研制台式计算器,研制成本每台需一万元左右
,随着生产量的逐步扩大,产品成品率的不断提高,成本也在逐步下降。上海市生产的
台式计算器,三...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17
2
电子计算机QQ群:111658646,欢迎加入!
电子计算机QQ群:111658646,欢迎加入!
大家可以交流申请,工作和就业等方面的信息。
n**n
发帖数: 217
3
电子计算机QQ群:111658646,欢迎加入!
电子计算机QQ群:111658646,欢迎加入!
大家可以交流申请,工作和就业等方面的信息。
s*******w
发帖数: 2257
4
华夏文摘】老钱:硅谷传奇:计算机发展简史- -(附录)
发表于 2016 年 04 月 22 日 由 老钱
人类的进步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人类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的进步,另一个是科
学技术的进步。近代以来,人类在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方面的进步相对比较缓慢。但是
,科学与技术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理工科的说法就是,以往的世代里,科技进步
是线性的,近代以来则是以指数形式在发展。近代的科技发展,赋予了人类无以伦比的
力量。这么说吧,要是把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物种进行比较的话,今天人类的能力堪比上
帝。
十八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蒸汽机,人类在力量、速度、和距离上开始主
宰世界,这是力学与热学综合应用的产物。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给我们带来了新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等等新兴产业主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尽管这
次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场世界性的农业革命,但从此人们对土地的依赖越来越弱了。这
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综合应用的产物。到了二十世纪末,一场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生
活方式的工业革命发端了。这是以技算机、互联网、无线通讯兴起的产业革命。这是以
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的综...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
http://hx.cnd.org/?p=123650
老钱
人类的进步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人类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的进步,另一个是科
学技术的进步。近代以来,人类在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方面的进步相对比较缓慢。但是
,科学与技术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理工科的说法就是,以往的世代里,科技进步
是线性的,近代以来则是以指数形式在发展。近代的科技发展,赋予了人类无以伦比的
力量。这么说吧,要是把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物种进行比较的话,今天人类的能力堪比上
帝。
十八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蒸汽机,人类在力量、速度、和距离上开始主
宰世界,这是力学与热学综合应用的产物。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给我们带来了新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等等新兴产业主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尽管这
次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场世界性的农业革命,但从此人们对土地的依赖越来越弱了。这
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综合应用的产物。到了二十世纪末,一场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生
活方式的工业革命发端了。这是以技算机、互联网、无线通讯兴起的产业革命。这是以
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的综合应用的产物。
在今天的世界里,对人们日常生活...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邓时代算个屁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
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
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 --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
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

发帖数: 1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daguanyuan (jiazheng),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转帖]潘建伟等的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也都是假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0 11:43:16 2019, 美东)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3076131&boardid=1
量子计算机和永动机—兼评郭光灿院士在深圳高交会上的报告
原创物理研究 2018-11-23 17:59:57
量子计算机和永动机—兼评郭光灿院士在深圳高交会上的报告
量子计算机和永动机
— 兼评郭光灿院士在深圳高交会上的报告 —
梅 晓 春
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
2018年11月15日上午,中国科技大学量子信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教授在
深圳高交会上发表演讲。看完报道,本人觉得有必要进行评论,并再次提出,量子计算
机违背自然界的基本原则和事物的基本逻辑,类似于永动机,是根本造不出来的。
郭光灿院士在报告中有三点值得关注:
1...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8
如果搜索中文维基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第一段就是,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
1983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一片空白。难道说,这些计算机都是在80年代从空而降吗?
我搜索了一下银河计算机的主要科研开发人员,找到这么一段信息:
慈云桂,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亿次级巨型计算机系统。在我国计算机从电子管、晶体
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开发历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详细的内容显示,慈云桂一直在哈军工和国防科技大搞计算机研究。1972年后率领国
防科大计算机科研队伍,先后研制出26种型号各异的大、中、小型计算机,历经5年,
至1983年12月,中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
也就是说,被走资派厚颜无耻归为改开成就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原来是如假包换的文革成
就。从下面这段中国计算机的开发成就也可以看出。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
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671
9

============================================================
中国计算机事业回顾——毛泽东时代辉煌的微电子事业和计算机事业
一. 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毛泽东时代取得了巨大发展
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56年,
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
技术的重点之一,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我们知道,以逻辑电路器件作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此
外还有“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和“第六代”即生物计算机的说法,但至今尚未成
熟,本文不涉及)。每一代计算机,都比前一代更小、更快,技术工艺要求更高,价钱
也更便宜。中国科学家研制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1943-1946,标志:
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ENIAC),而中国通过学习苏联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
1956-1958,标志:中科院计算所的103... 阅读全帖
h******k
发帖数: 13418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革就是邓先生的挡箭牌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
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
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
h*h
发帖数: 27852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垠: 图灵的光环
http://www.yinwang.org/blog-cn/2015/10/18/turing
图灵的光环
仿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图灵(Alan Turing)是个天才,是他创造了计算机科学,是
他破解了德国纳粹的Enigma密码。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计算机科学的最高荣誉,被叫做
“图灵奖”。然而根据自己一直以来对图灵机等计算模型的看法,加上一些历史资料,
我发现图灵本人的实际成就,相对于他所受到的崇拜,其实相差甚远。
由于二战以来各国政府对于当时谍报工作的保密措施造成的事实混淆,再加上图灵的不
幸生世所引来的同情,图灵这个名字似乎拥有了一种扑朔迷离的光环。人们把很多本来
不是图灵作出的贡献归结在他身上,把本来很平常的贡献过分地夸大。图灵的光环,掩
盖了许多对这些领域做出过更加重要贡献的人。
图灵传
2012年,在图灵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人们风风火火的召开各种大会,纪念这位“计算
机之父”,很多媒体也添油加醋地宣传他的丰功伟绩。还有个叫Andrew Hodges的人,
抓住这个时机推销自己写的一本传记,叫做《Alan Turing: The Enigma》。这本书红
极一时,后来还被改...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12
来自主题: Joke版 - 王垠: 图灵的光环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sh (niday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垠: 图灵的光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9 12:34:11 2016, 美东)
http://www.yinwang.org/blog-cn/2015/10/18/turing
图灵的光环
仿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图灵(Alan Turing)是个天才,是他创造了计算机科学,是
他破解了德国纳粹的Enigma密码。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计算机科学的最高荣誉,被叫做
“图灵奖”。然而根据自己一直以来对图灵机等计算模型的看法,加上一些历史资料,
我发现图灵本人的实际成就,相对于他所受到的崇拜,其实相差甚远。
由于二战以来各国政府对于当时谍报工作的保密措施造成的事实混淆,再加上图灵的不
幸生世所引来的同情,图灵这个名字似乎拥有了一种扑朔迷离的光环。人们把很多本来
不是图灵作出的贡献归结在他身上,把本来很平常的贡献过分地夸大。图灵的光环,掩
盖了许多对这些领域做出过更加重要贡献的人。
图灵传
2012年,在图灵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人们风风火火的...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6240
1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转马督公的】机械计算机
机械计算机
——某杂志约稿,稿子好了,杂志倒了。就发在这里吧
马前卒
我问大家:“那你们的计算机的数制呢?你们都有电脑吧?” 我们再次达成了一致,
他们都说是二进制。
披棕色大衣的人说:“这是很自然的,要不计算机就很难发明出来。因为只有两种状态
:豆子掉进竹片的洞中或没掉进去。”
我又迷惑了:“ ……竹片?豆子?”
“ 看来你真的没上过学,不过周武灵王发明计算机的事应该属于常识。”
“ 周武灵王?那个东方的国王或巫师?”
“你说话要有分寸,怎么能这样形容控制论的创始人?”
“那计算机……您是指的中国的算盘吧?”“什么算盘,那是计算机!占地面积有一个
足球场那么大,用竹片和松木制造,以黄豆做为运算介质,要一百多头牛才能启动呢!
可它的CPU做得很精致,只有一座小楼那么大,其中竹制的累加器是工艺上的绝活。”
“怎么编程序呢?”
“在竹片上打眼呀?那个出土的青铜钻头现在还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馆里呢!它的中文
名字叫‘辞头’ ,现在人们用这个名称称呼磁盘上读写的那个部件。周武灵王开发的
易经3.2 ,有上百万行代码,钻出的竹条有上千公里长呢……”
这个片段来自刘慈欣的《纤维》,一个飞行员偶然穿越...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数学是宇宙的本质
☆─────────────────────────────────────☆
runsun (runsun) 于 (Thu Jul 15 23:14:17 2010, 美东) 提到:
你是否知道为什么数学是如此的美,为什么很多现象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为什么揭示
自然规律的物理必须要依赖于数学。为什么类似斯坦福大学赵午这样的顶尖物理学家竟
然敢说电子是抽象空间的抽象算符。
数学仅仅是人类抽象的产物吗?
不,他是宇宙的本质。
我们以为数学是毫无生命力的,但却不知道,生命依赖于它。
简单的二进制运算,可以运算出一个极度丰富的虚拟游戏世界,让无数人沉迷,未来的数学运算,可以算出超级计算机,可以算出智能机器人。
宇宙的数学运算,算出了电子,算出了种种法则,算出了整个宇宙。
我们所感知到的,所观察到的宇宙以及所谓的客观世界,不过是它的投射。是意识参与而形成的投射,虚幻不实。
宇宙本身就是数学。
数学,才是真正的真实。
上帝就是数学。
如果这段话能被保留100年,它会成为名言的:)
原始人是无法想象人怎么可能上天的,你,和他们差不多,都是极度无知。

☆─────────────────...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15
来自主题: Programming版 - 王垠: 图灵的光环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sh (niday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垠: 图灵的光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9 12:34:11 2016, 美东)
http://www.yinwang.org/blog-cn/2015/10/18/turing
图灵的光环
仿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图灵(Alan Turing)是个天才,是他创造了计算机科学,是
他破解了德国纳粹的Enigma密码。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计算机科学的最高荣誉,被叫做
“图灵奖”。然而根据自己一直以来对图灵机等计算模型的看法,加上一些历史资料,
我发现图灵本人的实际成就,相对于他所受到的崇拜,其实相差甚远。
由于二战以来各国政府对于当时谍报工作的保密措施造成的事实混淆,再加上图灵的不
幸生世所引来的同情,图灵这个名字似乎拥有了一种扑朔迷离的光环。人们把很多本来
不是图灵作出的贡献归结在他身上,把本来很平常的贡献过分地夸大。图灵的光环,掩
盖了许多对这些领域做出过更加重要贡献的人。
图灵传
2012年,在图灵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人们风风火火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华为为何在美国遭打压受气
华为为何在美国遭打压受气?因为中国40年扔了这个小零件
2018-01-17 08:51
华为
/
计算机
/
英特尔
来源:内容来自手抄报 ,谢谢。
这篇文章很长,披露了中国40年GDP高速增长和印钞机轰鸣掩盖下高科技和制造业衰落
的真相。
当华为手机在美国的广告已经挂起,由于美国国会18位议员的反对,美国最大的电讯运
营商AT&T撕毁协议,华为手机进军美国市场再次受阻。
华为高管余承东哭了,中国人气了!
可是,生气有什么用呢?
美国人从来就是这么霸道,他们没有丝毫的信用。
他们将中国看作美国商品高价销售的市场,却不准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多少美国产品在中国畅通无阻,市场已经完全开放,美国人还说你不开放。可是美国市
场却对中国企业严密封锁。打压华为和中国企业这不是第一次,而是一直打压封锁。
面对这种不公平,华为只能忍受,中国人只能气愤,也只能接受。你几乎没有反抗的能
力。
为什么?
因为,包括华为,中国的电子产品的命门都捏在美国的手里。
这个命门,就是芯片。
手机就是一部微型化集成化的电脑,它集成了原来的电脑、手机、娱乐等一系列功能,
小型化功能强大,需要的芯片就越精密,韩日德台有...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6101
17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 --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
-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6101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总射师前的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
辉煌的毛泽东时代——中国计算机事业回顾
作者:tiexuetv
一. 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毛泽东时代取得了巨大发展
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
1956年,国家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
重点之一,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我们知道,以逻辑电路器件作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此外
还有“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和“第六代”即生物计算机的说法,但至今尚未成熟
,本文不涉及。)每一代计算机,都比前一代更小、更快,技术工艺要求更高,价钱也
更便宜。中国科学家研制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工作,几乎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
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1943-1946,标志: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
ENIAC),而中国通过学习苏联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1956-1958,标志:中科院
计算所的103机),并生产了50台左右。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
美国从第一代计算机进入第二代计算机花了9年时间(1946-1954,标志:贝尔实验室的
TRADIC),中... 阅读全帖
h**c
发帖数: 234
19
才知道越战前我们就有国产炮兵雷达
这是一部炮兵英雄传,记述我军研发炮兵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之父张相良为了国家、为
了军人的荣誉、不辱使命,拼搏奉献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打消敌人的嚣张气焰,前沿部队奉命集中炮火摧
毁敌人的工事和指挥所,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地命中目标,在炮火中敌人精心构筑
的工事、指挥所变成一片废墟……
这是沈阳军区根据军委和总部命令,派出的二个轮战分队,携带刚完成设计定型,列入
我军炮兵装备系列的八四式地炮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赴广西龙洲和云南老山前线参加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片断。
前越南人民军武阮甲大将参谋官阮建同,在其退役以后发表了他自己对于中越战争的
一些经历与看法中提到“中国炮兵配属了先进的激光测距机。实施对于静止目标直瞄射
击,十分精确。”
被称为“战争之神”的大炮,用高傲的炮口展示了中国的军威,同时向世人宣告:中国
的炮兵射击指挥装备已经跨入先进领域。
我军地炮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研发的倡导者和具体指挥者就是原沈阳军区炮兵部长张相良
1987年,这个指挥系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由世界十四个国家参加的“国际防务展览会
”的...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9258
20
发信人: Mang (忙 盲 茫),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任教于美国一流大学的部分清华学子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Sep 10 11:30:55 2013), 站内
【致谢】感谢参与编写和提供信息的以下校友:
IhateBS strong
根据美国US News 2013年美国大学排名前100的顺序统计,缺漏错误之处难免,请大家
补充
分为Full Professor(正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和Assistant
Professor三类,
其中前两类一般具有终身教职,不含解放前的清华学子,也含有极少数非tenure track
教职
人员,和已离职的人员,只列出,不计入统计总数。
共有在职Tenure track系列教职的共492 人,其中90名正教授。副教授186人
另有部分著名实验室全职研究人员22人
----------------------------------------------------------------------------
1,哈佛大学 6
林希虹
Professor, 生物统计系...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祖国高于一切〔报告文学〕
人民日报1980年10月02日第4版
陈祖芬
柏林妻子
30年前。德国柏林。
俗话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即使象王运丰这样豁达的人,现在也屡屡跌进感情的深
渊。他陷在厚实的沙发里,望着正在地毯上嬉戏的三个儿女:孩子们和她长得太象了!
那凹陷的棕色眼睛,那举手投足之间,无一不渗透着她的音容笑貌。说来也怪,只有在
她出走之后,他这做丈夫和父亲的人,才充分地领略了这一切遗传上的惟妙惟肖之处。
于是孩子们那欢快的笑声,只能引起他悲凉的情思。人对于失去了的东西,总是感到分
外地宝贵。她出走了,却较之她在家的时候,愈发地使他感觉着她的存在和他视之比生
命更宝贵的她的爱情。
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象旋转木马似的把他搞得晕头转向。一切都是从那个邮件开始的
。那是一张祖国寄来的《人民日报》——报道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简直不是看报,
而是吞!他一口气把那条喜讯吞了下去,然后才久久地品味着、陶醉着……当然喽,回
国去!1938年他出国留学时,坐的是德国海轮。这样先进的海轮,这样超乎他想象的内
燃机!世界上一见钟情的故事不少,他和内燃机的姻缘就由此产生了。海轮途经新加坡
,几个洋人向海里扔下几枚钱币,对中国人...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6673
2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邓小平当年拍着一个小孩的头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这个小孩叫李劲,现在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
1984年,邓小平同志摸着他的脑袋,说了那句著名的话:“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家用电脑在世界上尚未流行,在中国
还是一个稀罕物的时候,小平同志就以他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眼光,敏锐地察觉到,
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即将来临,中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再也不能视而不
见,无所作为了,他告诫国民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占领这场科技革命的前沿阵地,并提
出了大力普及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特别是向全国发出了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从
这之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运用电子计算机的热潮。
可以说,正是在小平同志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才有了从无到有,从小
到到大逐步跟上时代步伐的大好局面。特别是家用电脑的普及速度目前已经与发达国家
不相上下了,很多新产品在世界上一露面,中国人也能在最短时间内买到了。随着计算
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坐在家中便可漫游全世界,网络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绚
丽多姿、丰富多彩。目前,我国的网民占全球的十分之一还强,
w*****g
发帖数: 1503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轮嘲笑小平是一百步笑五十步
两弹一星是在毛轮鼓吹的文革前搞的, 结果文革开始,把这些功勋斗的斗,搞死的搞
死, 找了个列表:
I.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获奖者
赵九章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浙江吴兴人,1933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
1935年赴德国留学,1938 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九章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6年任国家科学技术
委员会气象组组长,1958年,中科院成立581组,组长钱学森,副组长赵九章、卫一清
。581组下设技术组,由赵九章主持,成员包括陆元九、杨嘉墀、陈芳允、马大猷、贝
时璋等十多位专家,负责卫星研制的各项准备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7年,中国科学院“造反派”开始夺权,赵九章自然首当其
冲。每天他都被押到大街上游逛一趟,而且脖子上还要挂一块方方正正的广告牌,上写
“反动学术权威赵九章”几个大字。等游街完毕,再回到科学院接受批斗,然后晚上还
得赶写检查和交待。每次批斗,他都必须低头弯腰,老实认罪。1968年春节刚过,
赵九章就被押送到北京郊区的红卫大队劳动改造。造反派在他脖子上挂起一个大牌...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503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两弹一星中被迫害的英雄们 zz
两弹一星中被迫害的英雄们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把“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颁发给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
“两弹一星” 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另一说则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这23位科技专家当时还健在的有十六位: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
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
、彭桓武。他们有幸在有生之年,不但亲眼目睹自己的科技梦想成真,而且亲手接受这
迟来的荣誉。另外的七位: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则已不幸离开人世,其中王淦昌、邓稼先、钱骥、钱三强等四位,有幸在生之时目睹自
己的科技梦想成真,但无缘亲手接受这迟来的荣誉,郭永怀则在1968年12月5日因空难
逝世,在飞机失事的最后一瞬间,郭永怀与警卫员抱在一起,用身体夹住了装有宝贵科
研资料的公文包,科学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以血肉之躯,保护了用无数脑汁血汗换来
的科研成果。...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3240
25
北京《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1-14页
http://www.yhcw.net/famine/Research/r060704a.html
李成瑞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关于“大跃进”引起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究竟有多少,由于当时的户口登记数中有不少遗
漏,而且其中包括正常死亡人口,故而难以作出回答。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同年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1‰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公布后,美国著名人口学家科尔教授利
用这些资料进行了反复研究,在1984年出版了《从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
》一书,其中估算我国1958至1963年超线性死亡 (非正常死亡) 人口约为2700万(2680
万)。我国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蒋正华教授经过反复研究,在1986年撰写的《
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与结果》的专论和有关著作中,估算1958至1963年建国非正常
死亡人口约为1700万(1697万)。本文着重对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作了较为详细的介
绍和比较研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科尔计算的个别重要数字与有关数字间存在着难以理
解的矛盾,在针对这一矛盾对个别数字作技术性修订后,认为按科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李成瑞
关于“大跃进”引起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究竟有多少,由于当时的户口登记数中有不少遗
漏,而且其中包括正常死亡人口,故而难以作出回答。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同年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1‰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公布后,美国著名人口学家科尔教授利
用这些资料进行了反复研究,在1984年出版了《从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
》一书,其中估算我国1958至1963年超线性死亡 (非正常死亡) 人口约为2700万(2680
万)。我国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蒋正华教授经过反复研究,在1986年撰写的《
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与结果》的专论和有关著作中,估算1958至1963年建国非正常
死亡人口约为1700万(1697万)。本文着重对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作了较为详细的介
绍和比较研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科尔计算的个别重要数字与有关数字间存在着难以理
解的矛盾,在针对这一矛盾对个别数字作技术性修订后,认为按科尔的线性公式计算,
超线性死亡人口应约为2200万(2158万)。本文认为,科尔和蒋正华所依据的资料都具有
高度的可靠性,两人所采用的方法也各有其科学依据,但蒋正华所采用的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横空出世——中国突破氢弹原理的秘密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米艾尼 时间:2017-12-04
46 0 新中国史两弹一星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新疆天空上出现两个“太阳”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烟云。
我国氢弹爆炸成功以后,北京市民抢阅人民日报喜报。
时任九院理论部主任邓稼先(左)和副主任于敏(右)。
1965年九院理论部氢弹研制“百日会战”期间使用的J501电子管计算机。
上海市嘉定县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在高102米的自立式铁塔上爆炸成功。
14号楼灯火辉煌。
50年前的罗布泊荒原上,一团炫目的光芒在天空绽放,见到的人们曾称这一奇特景观为
“两个太阳”——这一天是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成功地爆炸了第
一颗氢弹。
举世震惊。
更加令西方世界惊讶的是中国核技术的进步速度: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
弹,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而中国,仅用了
两年零八个月。
没有任何资料,没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任何帮助,中国的科学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研制出
了氢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被放弃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方案
被放弃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方案 ? ——钱学森的《中国经济总体设计构想》
2018-02-20 14:07:28 来源:好文共赏 作者:北京东博文化研究
点击:11452 评论: 39(查看)
0
被放弃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方案
——钱学森的《中国经济总体设计构想》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初期,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有改革的冲动和愿望,但如何改改什么
则没有准确的方向,只知道要过河,要发展经济,于是提出了“摸石头过河”的思路。
但是“摸石头过河”都是在不知深浅的情况下进行的,特别是“价格闯关”失败之后,
中国学者们看在眼里,认为这样瞎摸瞎闯是危险的。可能会摸到一条有害于社会主义发
展的错误的道路。改革之初,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当然,当时谁也
没有胆量说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是说补资本主义的课)。改革之初,其实是还有一个
“走社改”的改革方案的。
一个是以钱学森同志为首的“走社改” 总体设计方案,一个是吴敬琏为首的“走
资改”总体设计方案。遗憾的是,历史选择了“走资改”。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许多
时候,历史往往选择了错误的道路。从韩非子与李斯的选择以来,君子往往难敌小人,
奸侫常常...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8041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
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在美国封杀中国华为,让芯片这个小小的产品成为中美战略
较量的焦点。
而在中国这则是两条经济发展道路的斗争。这两条发展道路的斗争现在已经转化成
中美经济的较量。
也许是由于已经觉察到美国贸易战的到来,2018年2月4日,也就是两个月前,官方
媒体《经济学家周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计算机事业在毛泽东时代就已经取得巨
大发展,后来为什么嘎然而止?》,给年轻人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毛泽东时代不是一穷二白吃不饱饭吗?怎么还有计算机事业的“巨大发展”?
年轻人一脸茫然。
因此,文章的前面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
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这话已经讲得很明白,这篇文章就是“思想的闪电”,要解放被蒙蔽的人。这篇文
章开宗明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或“信息技术
革命”,其影响持续至今。这一时期中国恰好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于是有很多诬蔑毛
泽东时代的文章说:中国正处于内乱,耽误了宝贵的机遇。例如,在那本被吹捧为科技
史权威,由老自由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破破的桥:如何评价经济学家吴敬琏的反对大力发展芯片说?
吴敬琏不是反对大力发展芯片,是反对因为群众呼声,通过行政拨款来扭曲芯片的发展
轨道,并且认为此前已经投入足够多,高达4000多亿投资并没有产生多大效果。
这实际上还是我此前说的,目标问题。如果是军事需要,那么是没什么问题的,做出一
款能用的就行了。如果是学术研究,那也没有问题,但这就和产业没有太大关系。造芯
片本身并不难,一款通用芯片,如果对性能、Bug、用户体验之类的都没有需求,一个
强点的硕士生,几个月也可以设计出来。至于逻辑综合布局布线物理规则检查之类的,
外包给随便一家小公司,一两个礼拜就搞定了。
但假如你的目标是经济上的,需要在产业上占据龙头,或者关键位置,那这种投资效率
就非常的低了,至少比起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要差。而且我认为现在通用CPU根本就不
是应该有大量投资的领域。iOT和AI芯片才是。
大家高喊“自主”。因为自主了,你产业就发展起来了。其实这两者大多数情况下是有
矛盾的。现在中国的IT行业之所以那么繁荣,就是因为没有搞这些条条框框。硬件发展
靠买办,软件发展靠开源。就是这么回事儿。
现在中兴出事了,大家开始吹...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6601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炒作量子通信工程
http://www.guancha.cn/XuLingyu/2017_12_07_437997_s.shtml
《炒作量子通信工程,连潘建伟都担心》一文在观察者网发表后,收到不少批评和质疑
。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1)怎样正确理解“后量子时代的RSA”这篇论文。2)为什么
说量子密码通信工程建设在可行性、必要性和实用性诸多方面均面临严峻挑战。
有批评和争论是好事情。《四书》十九章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行之。”说的是求学的几个递进的阶段。读者阅览文章即是“博学之”,留言和评论就
是“审问之”。怀疑和审问是求学的关键阶段,但是问后应有深入的思考,把分析和研
究上升到理论层面,是为“慎思”,否则所学所问徒有虚表,难有实质之收获。“明辩
”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不辩,鱼龙混杂,何分良莠。本文希望为读者“慎思”
和“明辩”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使用肖尔量子算法破解4096位的RSA,据有关专家估算,考虑到必要的纠错等因素,量
子计算机需要的量子位(Qbit)约为 4096^3 = 68719476736 。前几天IBM实现50个量
子位,尽管IBM自己承认还在试验阶段,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曾经单挑全世界的苏联计算机:毁于领导人错误决策的产业
2014年10月14日 【 字号: 大 中 小 】
【《透视俄罗斯》消息】上世纪四十年代苏联开发的最早的计算机毫不逊色于西方同类
产品。随后,该行业得到迅猛发展,直到七十年代初苏联领导人做出轻率决定将研制工
作扼杀。其中一部分研制成果极具现实意义,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至今仍属绝密技
术。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豆瓣网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
标签
政治、 信息技术、 苏联、 重返苏联、 技术、 研发、 电脑、 科学
图片来源:俄新社/Boris Ushmaykin
图片来源:俄新社/Boris Ushmaykin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斯大林政府就开始考虑必须在工业与科技中实现技术突破,因
为迫在眉睫的冷战要求全国的人才资源都能得到动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就曾建立
起与美国发展水平相比毫不逊色的现代化计算机产业。然而,七十年代初苏共领导人决
定终止这一独一无二的研发工作并以盗版方式复制西方系统,结果造成整个产业遭到毁
灭性打击,并成为全世界科学的损失。
前期措施:从苏联到未来
[组图]苏联时期的11款计算机产品
研制小型电子计算机...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8502
33
☆─────────────────────────────────────☆
Zhongrui (Karl Max) 于 (Thu Jul 28 13:38:06 2005) 提到:
毛泽东时代的真正成就(附明细表)

" 毛泽东不懂经济”几乎成了定论,而被海内外人士所接受。至于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
则很少人细究。就井冈山和延安根据地时期来说,在中国也算是最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满
足几十万军民的生活和战争需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济管理能力,要确保根
据地的长期生存是不可想象的。建国之初,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
油要靠进口。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52年
,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
,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在毛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三十倍。即使“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这样的高速增长居然被贬之
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让人不仅要问:“何处不是边缘?”
以下是几个关键部门的发展数据: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破破的桥:如何评价经济学家吴敬琏的反对大力发展芯片说?
吴敬琏不是反对大力发展芯片,是反对因为群众呼声,通过行政拨款来扭曲芯片的发展
轨道,并且认为此前已经投入足够多,高达4000多亿投资并没有产生多大效果。
这实际上还是我此前说的,目标问题。如果是军事需要,那么是没什么问题的,做出一
款能用的就行了。如果是学术研究,那也没有问题,但这就和产业没有太大关系。造芯
片本身并不难,一款通用芯片,如果对性能、Bug、用户体验之类的都没有需求,一个
强点的硕士生,几个月也可以设计出来。至于逻辑综合布局布线物理规则检查之类的,
外包给随便一家小公司,一两个礼拜就搞定了。
但假如你的目标是经济上的,需要在产业上占据龙头,或者关键位置,那这种投资效率
就非常的低了,至少比起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要差。而且我认为现在通用CPU根本就不
是应该有大量投资的领域。iOT和AI芯片才是。
大家高喊“自主”。因为自主了,你产业就发展起来了。其实这两者大多数情况下是有
矛盾的。现在中国的IT行业之所以那么繁荣,就是因为没有搞这些条条框框。硬件发展
靠买办,软件发展靠开源。就是这么回事儿。
现在中兴出事了,大家开始吹...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5
该中心控股的中铁信及相关14家企业法定代表人均为吴建中,此人最近还以中心党委书记身份出席活动
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实实在在发生了官员兼职企业高管的“奇迹”。
6月底审计署发布的一份审计公报中明确指出,铁道部所属信息中心6名司局级干部未经批准,在所属企业兼职,其中个别领导一人兼任18家所属企业董事长。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调查,一个名叫吴建中的人浮出水面。
铁道部信息中心,全称为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同样是在今年6月,吴建中依然以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党委书记的身份公开出席活动。此前,他曾任该中心主任。
公开资料显示,中铁信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铁信”)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均为吴建中。
本报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发现,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是中铁信的大股东。
中铁信控股的中铁信金快(北京)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铁信金快”)的工商资料证实了吴建中担任过铁道部信息中心党委书记。
铁道部信息中心负责人兼任中铁信董事长,已有先例。吴建中的前任李中浩也曾身兼这两职。
工商资料亦显示,至少有15家企业法定代表人均为吴建中,除了中铁信本身外,其他均与中铁信有关。
按照《公务员法》,公务员如在外兼职...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811
36
现在清点一下“太祖”留给我们的部分遗产:
1)毛逝世时, 即无内外债,又无通货膨胀,国库里留下了5000亿斤粮(78至80年让全国
人民吃了三年陈米),500多万吨棉花, 20多亿美元, 74年,陈云向李先念建议,购进了
600吨黄金等,支援国外200多亿美元,这些实物就相当于现在几万亿(反毛派胡说经济快
崩溃了?);
(2)遍布全国的无数水利工程;平均寿命由35岁增加到65岁,婴儿成活率从20%上升到
70%;
(3)建立了数千所大专院校、各类中专基础教育体系(建国前夕,全国仅有普通高校205
所,在校生仅有117000人),识字率从20%上升到80%, 新中国的四次扫盲高潮, 1亿多
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02年我国文盲约8507万,其中2000万左右为15~50岁的青壮年文
盲,文盲总数超过世界总数的10%,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 教育投入却排名世界到数
第三),在校学生增长8.4倍,小学在校人数达到了创记录的1.5亿,入学率达到了97。3
%。普通中学在校人数1977年达到了创记录的6780万人,而1977年之后的几年,大量学
校关闭,在校规模迅速减少,仅中等学校在校生到198...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7
曾记否,70年代中国的IT产业一度领先世界?
一路风尘1
1973年我国造出第一台台式电脑,硬件完全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差三年左右。
我搜索到的资料: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3 150机研制成功 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由北京大学、北京
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有关单位共同研制;字长48位,存储容量13KB。
DJS-100机研制成功。
注意这儿说的DJS-100机研制成功于1973年。
在已有的小型机中,字长为16位者较为普遍,如美国的PDP-11系列、NOVA系列, 中
国的DJS100系列
这儿把中国的DJS100系列和美国的PDP-11系列、NOVA系列相提并论,可见它们在同
一个层次上。
DJS100系列计算机自1974年投产到1983年共生产了1000多台,提供给社会各界使... 阅读全帖
h******k
发帖数: 13418
38
父亲病重的日子里,我经常推着轮椅送他去医院检查或者治疗。有一天,从放疗科出来
,他说累了,歇一会儿吧。
于是,我们就坐在肿瘤医院的走廊里,歇一会儿。接近傍晚的阳光,从玻璃窗外洒进来
,是金黄色的。父亲眯缝着眼,很享受的样子。半晌,对我说,其实龙芯和我们当初搞
的长城203,没有传承关系,长城203的后续研究,是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作的。。。
这是一个突兀的话题,使我有点儿发懵,而父亲的表情丝毫不显得突兀。
不过,这倒是我没有听说过的事情,科学院的计算机研究,后来怎么会跑到成都去了?
于是,他说,我听。说完了,我推着他回去。以后的日子里,他经常会说起一些工作上
的事情来,事情都不大,往往颇为琐碎,也不怎么系统,都和技术没有什么关系,可是
他讲得津津有味,我听得也津津有味。
父亲似乎有些怀旧呢。我想。
那天晚上,他看我在计算机上写东西,慢慢走过来,坐在我身边,用一辈子都没有过的
柔和对我说 – 你现在不要急着写。
这种待遇让我有些吃惊,我说,爸,我就是记下来,免得忘了。
他拍拍我的肩膀,用同样的语调轻轻说道:“以后再写吧。”转身走了。
后来,我想,他是怕我误会他的意思,以为他还在反对我写东西...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39
我国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
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机器在738厂开始少量生产,
命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
机(104机)研制。在研制104机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并于1960
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
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
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
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
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
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
、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
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8897
40
论坛's Archiver
论坛 ? 文献资料坛 ? 88年中国核潜艇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太可惜胡大江 发表于
2011-3-4 14:34
88年中国核潜艇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太可惜
太可惜:从094看中国核潜艇研发的断点
云淡水暖
核潜艇作为战略威慑武器,无疑代表了一个军事强国的核对抗实力,或者常规局部战争
的海上打击能力,去年美国在南海、黄海亮肌肉之前,还把弗吉尼亚号核潜艇派到南海
周边公开“停泊”到某国的港口,让记者狂拍。所谓“三位一体打击力量”,核潜艇是
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军。国产“094”的在各大军事网站和相关军事媒体的出现,令中国
军迷和网民倍受鼓舞。最近,草民看到一篇文章,2004年12月下半月刊《现代舰船》上
刊登的访谈录“龙啸九天——中国核潜艇专家采访录”,这位老专家叫做黄旭华。
“百度百科”介绍:
黄旭华(1926.3.12-),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6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曾先后于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8897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贴个赞美总湿贴,矬轮进来跪拜
论坛's Archiver
论坛 ? 文献资料坛 ? 88年中国核潜艇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太可惜胡大江 发表于
2011-3-4 14:34
88年中国核潜艇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太可惜
太可惜:从094看中国核潜艇研发的断点
云淡水暖
核潜艇作为战略威慑武器,无疑代表了一个军事强国的核对抗实力,或者常规局部战争
的海上打击能力,去年美国在南海、黄海亮肌肉之前,还把弗吉尼亚号核潜艇派到南海
周边公开“停泊”到某国的港口,让记者狂拍。所谓“三位一体打击力量”,核潜艇是
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军。国产“094”的在各大军事网站和相关军事媒体的出现,令中国
军迷和网民倍受鼓舞。最近,草民看到一篇文章,2004年12月下半月刊《现代舰船》上
刊登的访谈录“龙啸九天——中国核潜艇专家采访录”,这位老专家叫做黄旭华。
“百度百科”介绍:
黄旭华(1926.3.12-),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6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曾先后于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好吧,问个核武器的问题
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
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
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
(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
,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子弹)。
目录
概况
历史
原子弹的现状和分类
研制和试验
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与原子弹
概况
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
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 原子弹
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 或钚239(厱Pu)等
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dao H,
氘)或超重氢(chuan H,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
常称为氢弹。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
应。 一般化学炸药如梯恩梯(TNT)爆...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117
43
此人对科尔很不满,从新计算,给的数字是2158万
——————————————————————————————
“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
李成瑞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org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提 要
关于“大跃进”引起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究竟有多少,由于当时的
户口登记数中有不少遗漏,而且其中包括正常死亡人口,故而难以作
出回答。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同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1‰
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公布后,美国著名人口学家科尔教授利用这些资
料进行了反复研究,在1984年出版了《从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
急剧变化》一书,其中估算我国1958至1963年超线性死亡 (非正常死
亡) 人口约为2700万(2680万)。我国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蒋
正华教授经过反复研究,在1986年撰写的《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
与结果》的专论和有关著作中,估算1958至1963年建国非正常死亡人
口约为1700万(1697万)。本文着重对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作了较
为详细的介绍和比较研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科尔计算的个别重要数
字与...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计算机之母去世
8月27日,中国计算机之母、著名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家夏培肃院士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辞世,享年91岁。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基人之一,夏培肃始终坚
持中国要做自己的计算机。中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就是在
她的主持下完成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8月27日在其官网首页发布了夏培肃院
士讣告。
夏培肃1945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
研究生毕业后,赴英国留学,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当博士后。
1951年秋,夏培肃学成回国,任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52年秋开始研究电子数字计算机;1953年至1956年,她先后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和
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56年,参与筹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
研究员。
1952年,在华罗庚的组织领导下,夏培肃和闵乃大、王传英组成了中国第一个电子
计算机科研小组,揭开了我国电子计算机研制的序幕。1956年,夏培肃参与筹建中科院
计算技术研究所。当时,计算所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计算技术的专业人才,夏培肃作为计
算机训练... 阅读全帖
y*z
发帖数: 3244
45
[文章编号]CN 53-1160/C (2001) 01-0003-06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ntum Mechanics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the Establishment of Planch Quantum Theory
HE Zuo-xi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080, 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quantum mechanics lay
dow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tomic energy,
computer, fiber-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laser technology. It a...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刘亚洲:恶魔导演的战争(1984)
[阿里埃勒·沙龙(1928年2月26日-2014年1月11日)是以色列政治家,利库德集团创
建人之一和前任领导人,曾任以色列总理。生于卡法马拉,曾为以色列国防军服务超过
30年,尤于第三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战功显著。2001年起任以色列总理。2005年末,沙
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另建以色列前进党,并请求总统摩西·卡察夫解散议会,提前举行
大选,惟沙龙不久中风昏迷,无法再履行总理的职务。
沙龙是一个在以色列国内外都具有极大争议性的人物。许多以色列人视他为“战争英雄
”,称赞沙龙曾经协助保卫国家。然而,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行动经常破坏以巴和平的
进程;也有人认为沙龙牺牲太多保安来换取以巴和平;此外,更有人认为沙龙战时的行
动(特别的是1982年黎巴嫩战争)是战争罪行。--Wikipedia]
一位退役的英国陆军上校说,一九八二年世界上进行了两场战争。英国与阿根廷的
福克兰群岛之战是“昨天的战争”,而以色列在黎巴嫩进行的战争,则是“明天的战争
”。各国国防部都在悄悄地然而却是认真地研究着这场战争。
这是一场由以色列蓄意挑起的非正义的战争,导演这场战争的人物是以色列前国防
部长沙龙。
冒险家
阿里尔...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7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

李文卿
后勤保障,对战争的胜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技术战争中,后勤保障
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
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不仅正在改变武器装备的性能、
人们的思维方式、战略战术和作战样式,而且正在改变传统的后勤保障模式、
保障思想和保障的方式,使后勤保障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是后勤保
障的活动空间增大。高技术战争的战场范围已由陆地、海洋、空中扩大到外
层空间,作战部署和作战行动由平面变为立体,整个战争将在地面、空中、
海上、水下、外层空间、前方与后方同时展开。这种高度立体化的作战战场,
要求后勤必须进行保障方式的变革,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内层空间到外层
空间,从前方到后方的快速、有效的保障网络。后勤保障空间的扩大,对组
织指挥、协调、保障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后勤保障的任务更加
繁重。在高技术战争中,由于武器装备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使作战物资
消耗日趋增大。第四次中东战争共消耗108亿美元,平均每天高达6亿美元;
海湾战争仅美军耗资就高达611亿美元。这种高强度的巨大消耗,对后勤物
资筹措、储备管理、运输补给以及战场修理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定向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等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使用,正在改变武器装备的性能、
后勤保障的手段和军人的思维方式,迫使人们竞相发展高技术,研制更先进
的高技术武器,以新的武器系统,新的作战样式、新的战略战术进行战争。
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保障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后勤保障和后勤指挥
也在进行深刻的变革,正在逐步转变传统的后勤保障及后勤指挥的模式和方
法,使后勤保障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战争后勤保障的新特点。
一、作战后勤保障地域逐渐缩小,后勤支援保障空间逐渐扩大
所谓作战后勤保障地域,是指在交战地区直接为交战部队组织实施后勤
保障活动的空间范围。所谓后勤支援保障空间,是指直接作战地域之外从事
与作战后勤保障有关的后勤保障活动范围的总称。战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
化和国际形势的相对缓和,全球规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日益减少,战争的形
态转而在一些热点地区进行小规模、低强度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作战地
域也仅限于某一局部地区。随着作战地域由过去世界范围内的世界大战的广
大地域逐步转向局部的热点地区,后勤直接保障的作战地域,也逐步转向局
部热点地...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9
高技术战争的后勤准备,是为保障高技术战争胜利而在战前所进行的一
系列后勤准备工作活动的总称。
高技术战争的后勤准备,是整个高技术战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
保障高技术战争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高技术战争由于发生突
然,战争进程加快,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大,后方破坏严重,进一步增大
了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因此,认真做好高技术战争的后勤准备,对于争取
后勤保障的主动权,保障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技术战争的后勤准备,是事关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
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十分复杂
的系统工程。本章试图从分析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后勤准备人手,探讨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准备的方针、原则和各项主要后勤准
备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高技术战争后勤准备的基本指导方针和要求
(一)高技术战争后勤准备的基本指导方针
制定正确的战争后勤准备的基本指导方针,对于做好战争后勤准备至关
重要。建国以来,我们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和周边国际环
境的实际情况,适时地确定了不同历史时期战争后勤准备的指导方针,有针
对性地进...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0
物资保障是军队生存、战争胜负的基础。在战争史上,因物资缺乏而导
致失败的战例不胜枚举。高技术局部战争,物资消耗量大,物资补充要求紧
迫,物资保障的任务更加繁重,地位更加重要。因此,组织良好的物资保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技术战争物资保障面临的新变化
高技术战争的全新特征,对作战物资和生活物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需
求,使物资保障发生了许多不同于过去战争的新变化。
(一)物资消耗的速度和强度增大,单位时间内物资保障负荷剧增
高技术在武器装备上的广泛运用,使武器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
各种武器装备弹药的发射速度和在单位时间内物资消耗的速度加快,强度增
大,因而数量成倍增加。在单位时间内,常规步兵轻武器的发射量比第二次
世界大战增加了2倍以上,迫击炮弹发射量增加15倍,坦克弹药发射量增加
44倍。马岛战争中,英军的5个105mm口径炮连在攻克斯但利港的战斗中,
由于战斗激烈,一天曾更换5次炮管,每门炮每天消耗弹药高达5吨之多,
人均达430公斤。在海湾战争中,由于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使单位
时间内消耗的物资与日剧增。美军空袭伊拉克每天的投弹量相当于朝鲜战争
的19倍。仅空袭第一...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