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百思不得其解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s***a
发帖数: 214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年内战的真实历史背景
哈哈哈哈哈,我真服了,你说你想显眼也不用这样啊
来,你告诉我,黄河归故是哪年?还“抗日结束后”,今天也算抗战结束后
哪年啊!你知道吗?说啊!
哈哈哈哈哈
还强行,国民党为了黄河归故,跟匪党谈了《菏泽协议》《上海协议》
《上海协议》甚至是在全面战争爆发后的46年7月签的
怎么强行了?你管这叫强行啊?
你们当官强奸邓玉娇时,你党妈还发民个“推坐”呢,
那都有脸叫“推坐”,你管这叫“强行”?
最搞笑的是这句:
【抗日结束后又不顾黄泛区迁走的老百姓,强行把黄河改回旧道】
这什么逻辑呀?哈哈哈哈哈,我百思不得其解
哪位一号二号或者百度学家,帮我解释解释?
哈哈哈哈哈哈哈
8
a*********3
发帖数: 660
2
1、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宋美龄四人坐在同一个房间里争论,宋
美龄和张学良讲英语,蒋介石听得半懂,杨虎城一点也听不懂,结果事后张学良只是软
禁,性命无虞,杨虎城全家被报复杀害……听不懂的事,千万别跟着掺合,会输得很惨
的……
2、胡适认为,中国的命运,在1919年3月26日彻底改变,那一夜北大四位校董开会,商
议如何解决陈独秀嫖娼打架之事,胡适要求留住陈独秀,另三人反对,结果陈被开除,
愤怒之中的陈独秀遇到了共产国际派来的魏金斯基,魏建议陈干脆成立一个**,自己玩
,陈独秀欣然。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的命运已不可逆转
3、20世纪最早看清苏俄本质的人不是胡适,而是徐志摩。徐去英国途经莫斯科写的《
欧游漫录》中这样评价苏俄的马列主义者:“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
现实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
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多深邃的目光!
4、厓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满清之后无汉人,文革之后无信仰,改革之后
无道德!
5、【身高很重要吗?名人身高是这样的】拿破仑165,邓小平157,列宁164,斯大林
162,赫鲁晓夫...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03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真日本史-水户黄门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Diego 讨论区 】
发信人: crazyman (荒神), 信区: SanDiego
标 题: 最真日本史-水户黄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1 03:37:51 2012, 美东)
一切都是为了科学
(挖坟行动00001号)
享保五年(1720)十月二十九日,水户藩向德川幕府献上了240卷《大日本史》,该书的
作者是当时水户藩的藩主,德川光圀,在日本,他还有一个名号,叫水户黄门。
这人在中国没啥知名度,除了知道他收留过明朝遗臣朱舜水之外,很少有人再知道他别
的事迹了,但是在日本,这家伙属于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就算是不知道丰臣秀吉也不会
有人不知道他水户黄门,当然,这主要得归功于一部拍摄于多年前的同名电视剧。
这部叫做《水户黄门》的电视片,主要讲的是水户藩的大人德川光圀带着随从阿介和阿
格微服出访四处巡游,并以天下副将军的身份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成为了当年老百姓
心目中的青天和英雄。
这片子一播就是四五十年,重播重拍了好几次,可不管怎么重拍,这剧情基本上都不带
变的,往往都有固定模式,就是水户黄门一帮子人或走在乡间或穿梭于街头,接...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933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明破坏者-by马伯庸
事情的起初是这样的,我和一位朋友在MSN上谈到埃及文化,她发了一张解读“图坦卡
蒙,底比斯之王”象形文字的图给我,接下来就有了如下的对话:
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解读出来的……怎么就猜出那倒雨伞就是上埃及
朋友A:罗塞塔石碑 石碑上有三种文字 一种是埃及的神圣文字吧,一种是科普特文,
一种是希腊文。就是比对,比对出来的
我:若无这石碑,埃及文化就不可能被解读吧?
朋友A:的确难说了
我:(开始修理时光机)待我去砸了它 这样埃及就完蛋了,哇哈哈哈。
朋友A:喂…………
(于是9分钟以后)
我:我写了一个科幻故事,我决定把他命名为《The Destroyer of Civilization》
朋友A:说什么的?
我:讲一个拥有时光机器的现代青年,他没有远大志向,只是非常的欠,非常喜欢捣乱
,于是……
…… 布夏尔谨慎地审视这块刚被士兵从沙漠里挖出来的黑色石碑,上面明显写着三种
文字。虽然这些文字勾画奇妙他看不懂,但直觉告诉他,这块石碑一定蕴藏着连接远古
的钥匙。身为一名业余考古爱好者,布夏尔兴奋得几乎忘掉了拿破仑将军的使命。他命
令士兵小心地把整块石碑挖出来,不要碰掉哪怕一个小角。这时候...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3388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dy (现在我很害怕,可能时间会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乳糖不耐受的人,在历史上是被淘汰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6 12:38:15 2013, 美东)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想想为什么白人大部分都乳糖耐受。其实最开始,欧洲人也
是乳糖不耐受的,因为对远古时代的人来说,奶这种东西只有哺乳期需要,长大了如果
还要喝奶,就是跟婴儿抢奶喝,这样的人是不能被社会容忍的。。
那后来呢,人们学会了畜牧,学会了养牛。。这么一来,基因变异导致成年也能喝牛奶
的人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你想啊,别人养头牛只能用来吃,你养头牛天天喝它的奶就
能获得很好的营养,当然你的种族效率就高,人长的也壮,也不需要依赖耕地,机动灵
活。所以慢慢地,整个欧洲就被能喝牛奶的人占领了。以至于现在,90%的白人都能一直
喝牛奶。
可是为什么在东亚,类似的情况就没有出现呢,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
d******o
发帖数: 67
6
忍不住回一句,长城上的烽火接力才是最快的通讯。
我一直想给我娃写一系列古人爱科学的童话故事,其中一个大意如此:
住在中国中间的皇帝举行了一系列烽火演习,让长城最东头和长城最西头分别在正午时
分点起烽火,向另一个方向传递。皇帝发现东边的烽火总是早早传来,有时候甚至不到
正午就传来了。皇帝百思不得其解,直到...
h******x
发帖数: 10156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天子的墓被发现过没有?
洛阳金村古墓------8位周天子王陵
1928年夏秋之际,大雨多日不停,村东的农田忽然塌陷,露出一个大洞。村民
进洞探奇,发现了编钟,这才知道下面是古墓。原来,这一带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地,
墓中陪葬了无数青铜礼器。这些文物虽历经千年,仍完好如初。编钟等乐器仍可演奏,
声音洪亮,音律动听。每逢雷雨天气,雷声和古乐器振动的频率一致,于是便有了天上
地下的共鸣现象。百姓不知其中缘由,传说这是“龙脉”在跳。另外,由于金村地下古
墓很多,影响了地下水的分布,掘井不易,于是就有了独特的“串井”现象。
金村地下的惊世发现,使得众多文化盗贼垂涎三尺。加拿大人怀履光、美国人华尔
纳等所谓的学者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一些古玩奸商,威逼利诱当地农民为他们盗墓。
从1928年至1932年,这些人带着荷枪实弹的卫兵,在金村一带公开盗挖文物,
共盗掘大墓8座,出土文物数千件。这些珍贵的文物被盗贼们用马车运到洛阳,然后转
运出国。其中华尔纳盗走的玉器精品最多,其他文物被运往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存
留国内的文物微乎其微。
《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共收录金村出土的文物238件,其中大多数珍贵文物
流失海外。这些...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0533
8
‘待到1964年9月,马维民接到省委组织部杨部长电话,调回团省委时, 赵玉书再度复
出。“赵玉书接替我,出任凤阳县委书记。你说怪不?”马维民也感觉困惑。’
这个不是个例,很多因为虚报产量之类被调查停职的官员都有类似的‘起复’经历。所
以到了文革很多这种人就被群众揪斗了。比如甘肃省委书记,后来就跑到江苏任职,结
果文革时期因为饿死人的问题被甘肃造反派千里揪斗。
讽刺的是,文革之后借着‘拨乱反正’,很多这种人又‘恢复名誉’‘官复原职’了。
包括文中这个,还不是现在作为‘人民的好干部’而存在在官方纪录中?
所以网上有为毛喊冤的,认为当年的责任主要不在毛,而应该是实际负责管理的某后来
的‘走资派’。很多极左的执行者恰恰是该走资派的党羽,或者说忠实执行了上头分配
的任务,当然能很快起复。而文革的发动,正是毛对此深恶痛绝。文革之后的历史,更
是证明了走资派复辟。等等等,考察历史,这一切的确基本能够自圆其说。
而反过来,对当年历史作深刻反省状,沉痛承认‘走了弯路’的,从实际行动上看,却
不是很能自圆其说。真的反省,那怎么会去‘平反’这种当事人呢?而且不是一例,而
是多例,普遍的。
当然,文中这个人,...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读史有感(马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exasredneck (德州乡巴佬),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读史有感(马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 18:08:11 2013, 美东)

读史有感(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著名
的军事家。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维基百科》
马援被认为是趙奢(战国时赵人)的后代,因为秦灭六国后,为避祸而姓马。趙奢是中
国古代最出名的将领之一,牛得一塌糊涂, 趙奢大败秦军的那一仗,名将廉頗都不敢
打,现存的史料根本看不到弱点。我根本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只好自己找二条,第一,
史料太少;第二,对手太弱,如果对手是白起,王翦,那就不好说了。
马超是马援之后,马超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三国里著名的悲剧人物,大败曹操的悍将。
马援的出生地和早年活动都不在中原,因此他不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汉光武帝)真... 阅读全帖
d*******h
发帖数: 499
10
对,这就是问题所在。诸葛亮明知刘很难一统江山却偏要辅佐之,
偶百思不得其解。估计是上了刘的当了。
i******2
发帖数: 136
11
俺对麦克阿瑟的名望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挺麦的好好讨论一下。麦是
老美里面死后军阶第二高的,第一好像是华盛顿。但一般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战后统治日
本,这主要是政治功劳,跟军功一毛钱关系没有。仁川登陆,就算是碰了几个水雷,潮
汐把多少条船给困住了,凭老美的海空军,朝鲜能咋样?而且最多12小时而已。长津湖
被多少倍的共军围住多少天?照样没事。
台湾还特饭他,整天麦帅麦帅的。活活笑死。
i******2
发帖数: 136
12
俺对麦克阿瑟的名望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挺麦的好好讨论一下。麦是
老美里面死后军阶第二高的,第一好像是华盛顿。但一般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战后统治日
本,这主要是政治功劳,跟军功一毛钱关系没有。仁川登陆,就算是碰了几个水雷,潮
汐把多少条船给困住了,凭老美的海空军,朝鲜能咋样?而且最多12小时而已。长津湖
被多少倍的共军围住多少天?照样没事。
台湾还特饭他,整天麦帅麦帅的。活活笑死。
m***e
发帖数: 428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经济学怎样挑战历史by盛洪
经济学怎样挑战历史
盛洪
写罢“什么是文明”,就拿起话筒对张宇燕说,这篇文章写得我“心惊肉跳的”。这是
我不曾有过的的心理感觉。也许,这不仅是因为这篇文章的逻辑所导致的结论是令人悲
观和恐怖的,而且与我过去一般接受的有关历史和世界的基本观念框架有着根本的分歧
,尽管近年来我已经对这一框架产生了怀疑,但将这种怀疑变成文字,仍会引发意想不
到的震撼。例如,我们一般认为,“现代”比“传统”好;中国文化,尤其是民国前的
中国文化是传统的,而西方文化则是现代的;西方文化是一般的、世界性的,其它文化
则是特殊的、民族的;“现代化”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福利;西方人则把现代化带
来给了全世界,不管他们是如何带来的;等等。我相信,除了我以外,大多数三、四十
岁的、与我有着相近的有关历史和世界的知识结构的人,都会持有这种看法。然而,当
我试图用经济学去剖析历史时,问题出现了。
经济学可谓西学的一种,有趣的是,用这种西学却很容易发现西方文化的倾向性。她并
不象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具有一般性或普适性,而是带有对一部分人群的行为的强烈的
辩护色彩。其实西方文化的特点恰恰是在利益问题上不加掩饰,除了个别时期,西...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邓小平伟大和劣迹并存的一生
8月22日是邓小平(1904-1997)的诞辰日,他是一个龙的传人,生肖恰亦属龙,五行
为火,火龙是强势猛烈的。龙人的一般特征是胸襟博大,志存高远,奋发向上,不卑不
亢,坚韧不拔,稳健发力,自强不息,富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这不正是邓小平的人生
写照吗?纵贯邓小平错综复杂的百年人生,伟大和劣迹并存,因而争议不息,许多层面
值得人们感怀随想,他的不平身世,他的爱情家庭,他的磐石意志,他的谋略手腕,他
的隐忍保身,他的铁面屠刀,他的仁慈良心,他的时代局限。。狮子座最后一天的邓小
平又进一步增大了他的心胸和意志,他要坚决做主宰。他可以卧薪尝胆,落难后不自暴
自弃,他可以狡诈逃生,他做得到出尔反尔,但奴颜却不卑骨,三落之后传奇版的三度
东山再起,他终得笑到最后,成就了振兴祖国和繁荣经济的伟业,同时兼享得家庭幸福
和天伦之乐,沉溺于个人喜好,耍尽桥牌,终生烟鬼,照样益寿延年为百岁寿星。他老
迈地躬身与趾高气扬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调侃着,同时咳咳喘喘不断往脚下的痰盂大
口吐痰,但是一说到收回香港却立马斩钉截铁,毫无讨价还价的节奏。。人性是复杂的
,多面性的矛盾统一体,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邓小平。
16岁...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4091
15
终于圆满了
我一直对周恩来百思不得其解,原来如此,呵呵
s*******w
发帖数: 2257
16
张爱萍晚年曝光:许世友和杨成武丑闻(图)
文章来源: 史海钩沉 于 2014-12-18 14:10: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7778 次)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中纪委打虎记”专题页面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张爱萍人生记
录》,其腰封标出:“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
说他:‘惹不起!’儿子评价父亲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作者张胜是张爱
萍次子,上世纪80年代曾任总参谋部作战部战役局局长,在上级决定擢升其为作战部副
部长兼战役局局长、战略研究室主任之际,离开军队走入民间下海。因此,这本书所记
录的,既是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也是老一代上将与新一代大校的对话。一般的将军传记
和回忆录,多是讲将帅如何同心,上下如何协力;张胜则侧重讲领导者在战役决策上的
分歧,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在《两代军人的对话》中有两个没有点名的反面角色,其一
涉及人品素质;其二则涉及诬陷犯罪,张爱萍直到晚年也不能原谅他。本文选自沈大民
读罢此书所撰写的文章《犹抱琵琶半遮面——<两...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为什么tg那么喜欢满清文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9 12:16:38 2014, 美东)
这一点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tg多是汉人,为啥喜欢满清文化?
tg按说是继承马列毛思想,和满清文化有何亲和之处?
tg按说脱胎于国民党体系,是推翻满清才有的,为啥立国后还那么钟爱满清文化,清宫
戏,什么奴才万岁,罪臣该死之类的?
s*******w
发帖数: 2257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杨振宁的言论得到的启示
美国中小学不及中国 为何大学那么牛
http://www.creaders.net 2015-02-07 21:49:52
《早晨的太阳》博客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公立中小学教育,跟中国相比,其实并不怎样:同一个
年级比较,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平均来说明显比美国学生好很多。斯坦福大
学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对比研究,发现23名随机调查的美国小学教师,只有9个人正确做
出14除以2的答案;而72名中国小学教师,全部都做对。另外,对于“除以二分之一”的
数学概念,没有任何一个参与研究的美国小学教师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所有的中国小
学教师都正确答对。教师如此,学生的水平可想而知。
于是,很多中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那么糟糕,为什么美国的大学
那么牛?为什么美国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文的创新,都远远把中国甩到后面?为什么美国基
本垄断每年的诺贝尔奖?
答案其实只有一句话:美国人相信“不落后于终点”,中国人相信“不落后于起点
”。美国人基本不怎么管学生的初中和小学教育,中国人拼命拔苗助长,结果在学前班
、小学、初中教了很多学生接受不了的东西,学生长大全忘了。
美国与中国民教育育的...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9
从百战沙场到挨斗百场:年迈体弱彭德怀被红卫兵打断肋骨(组图)
从百战沙场到挨斗百场,69岁年迈体弱的元帅,被两个大汉拖着跑步上台,在烈日之下
,在拳脚之中,在对一串串谁也不 识真相的“罪行罪状”的声嘶力竭的揭发批判声中
,被拽起打倒连续七次至昏迷...
文章摘自《彭德怀全传》
作者:彭德怀传记组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在朝鮮戰場上的司令員彭德懷
资料图:文革中彭德怀惨遭迫害
从百战沙场到挨斗百场
1967年7月,“无产阶级革命派”在全中国“全面夺权”,掀起“大揭发、大批判、大
斗争”高潮。《人民日报》号召“革命派”痛打“落水狗”。一代民族精华、革命领袖
人物被揪上批斗台,遭肆意凌辱。
江青十分“关注”彭德怀——在她的心目中,元帅、“海瑞”,正需要痛打一下。她几
次不阴不阳地提到:“彭德怀在卫戍区养得胖胖的,过去还没有公 开批判一下呢”,
“要把他批倒批臭呵”。戚本禹连忙告诉北航造反派头头韩爱晶:“彭德怀是军内最大
的走资派”,“把彭德怀拉出来斗”。红卫兵提出没有“炮 弹”,戚本禹马上叫专案
组给红卫兵提供材料。
野蛮的、可悲可叹的历史一页揭开了。
6月21日,“重新武装”的...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20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无非是硝烟弥漫,死伤无数……然而,在硝烟和伤亡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并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军事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
1、史前爆发过核大战?
印度古史诗《摩诃婆罗多》曾记载了在恒河上游发生的两次远古大战,战争的场面极为骇人听闻:“英勇的阿特瓦坦,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 灼热和狂风,使得地动山摇,河水沸腾,敌兵被瞬间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古尔卡向敌方发射了一个火球,它具有整个宇宙力,赤热冲天的烟火柱,其亮度犹如 一万个太阳……人畜皆被烧死,食物皆染毒素……”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这不过是《摩诃婆罗多》这部世界最长古诗作者的“带有诗意的夸张”。但是,当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许多学者突然领悟到:这首古诗的描述简直就是原子弹爆炸的目击记录! 近来,考古学家在恒河上游发现了许多已经成为焦土的废墟,并且废墟中的岩石全部都粘合在一起。物理学告诉人们:无论是森林大火还是火山爆发,它们所产生的 温度都无法使地球表面的岩石完全熔化、粘合,只有核爆炸才能达到这一温度。更令人惊奇的是,古战场的许多远古石制品居然全部被玻璃... 阅读全帖
M*P
发帖数: 6456
21
这个马航客机失踪估计过几年就入榜了

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并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军事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
极为骇人听闻:“英勇的阿特瓦坦,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这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r***e
发帖数: 10135
22
7就是有协议,没有永远的敌人
但是战后形势变了,议郎就不愿意还了1

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并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军事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
极为骇人听闻:“英勇的阿特瓦坦,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 灼
热和狂风,使得地动山摇,河水沸腾,敌兵被瞬间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古尔卡向
敌方发射了一个火球,它具有
马兵引入荒漠深处,突然发动反攻,打了罗马骑兵一个措手不及。克拉苏战死沙场,其
子率部下杀开一条血路,向东突围。一年后,他们神秘地消失在中国的西部境内。
1955年,英国军事历史学家br />
罗里达海岸执行飞行训练任务,不久,塔台收到泰勒中尉的紧急呼叫:“我们迷路了…
…发现异常……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指引我们……我们钻进了大海,完了……”
从第二天起,连续几个星br />
损失惨重。美国总统罗斯福立刻得到参众两院和全国军民的支持,决定对德、意、日宣
战。 战后,美国着名记者约翰·托兰在《丑事:珍珠港的内幕》中断言,罗斯福总
统早已从被破译的日军无线br />
k****n
发帖数: 780
23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无非是硝烟弥漫,死伤无数……然而,在硝烟和伤亡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并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军事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
1、史前爆发过核大战?
印度古史诗《摩诃婆罗多》曾记载了在恒河上游发生的两次远古大战,战争的场面极为骇人听闻:“英勇的阿特瓦坦,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 灼热和狂风,使得地动山摇,河水沸腾,敌兵被瞬间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古尔卡向敌方发射了一个火球,它具有整个宇宙力,赤热冲天的烟火柱,其亮度犹如 一万个太阳……人畜皆被烧死,食物皆染毒素……”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这不过是《摩诃婆罗多》这部世界最长古诗作者的“带有诗意的夸张”。但是,当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许多学者突然领悟到:这首古诗的描述简直就是原子弹爆炸的目击记录! 近来,考古学家在恒河上游发现了许多已经成为焦土的废墟,并且废墟中的岩石全部都粘合在一起。物理学告诉人们:无论是森林大火还是火山爆发,它们所产生的 温度都无法使地球表面的岩石完全熔化、粘合,只有核爆炸才能达到这一温度。更令人惊奇的是,古战场的许多远古石制品居然全部被玻璃... 阅读全帖
M*P
发帖数: 6456
24
这个马航客机失踪估计过几年就入榜了

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并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军事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
极为骇人听闻:“英勇的阿特瓦坦,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这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r***e
发帖数: 10135
25
7就是有协议,没有永远的敌人
但是战后形势变了,议郎就不愿意还了1

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并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军事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
极为骇人听闻:“英勇的阿特瓦坦,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 灼
热和狂风,使得地动山摇,河水沸腾,敌兵被瞬间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古尔卡向
敌方发射了一个火球,它具有
马兵引入荒漠深处,突然发动反攻,打了罗马骑兵一个措手不及。克拉苏战死沙场,其
子率部下杀开一条血路,向东突围。一年后,他们神秘地消失在中国的西部境内。
1955年,英国军事历史学家br />
罗里达海岸执行飞行训练任务,不久,塔台收到泰勒中尉的紧急呼叫:“我们迷路了…
…发现异常……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指引我们……我们钻进了大海,完了……”
从第二天起,连续几个星br />
损失惨重。美国总统罗斯福立刻得到参众两院和全国军民的支持,决定对德、意、日宣
战。 战后,美国着名记者约翰·托兰在《丑事:珍珠港的内幕》中断言,罗斯福总
统早已从被破译的日军无线br />
d*******h
发帖数: 499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三星堆文化
偶回国时专门去三星堆看过,太惊讶和震撼了!完全不是一般中原文明的
感觉,绝对独立和游离于中原文明甚至亚洲文明之外,很有天降文明之感。
器具之大,制作之精良只有到近前才能感觉,很怀疑现代技术能否复制,
更别提为何如此之怪异,对此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m*****o
发帖数: 408
27
戴季陶,原名戴传贤,字季陶,四川广汉人。戴季陶在其自叙中说自己祖籍浙江吴
兴,清初那场著名文字狱的悲剧主角戴名世就是自家老祖,“《南山集》”案发之后,
一些幸免于难的戴氏后裔举家迁往四川广汉。戴季陶自幼聪明颖悟,功课极好,被乡人
誉为“神童”。1905年,青年戴季陶东渡扶桑,开始了在日本的求学生涯。在日本,戴
季陶结识了陈其美、蒋介石、张群、黄郛等留日学生,因彼此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因
此互换金兰,结成了肝胆相照的革命战友与亲密无间的手足兄弟。
戴季陶非常反对满清的腐朽统治,因而和有同样志向的陈其美、蒋介石来往密切,
并在他们的介绍下加入同盟会。三人中,以戴季陶的性格最为浪漫,加上他文采出众,
能言善辩,而且风度翩翩,因此极有女人缘,他平时总以风流才子自诩,最喜欢作狎邪
之游。
戴季陶的原配名钮有恒,长戴四岁,戴一直将她看作姐姐。钮有恒和戴季陶都是虔
诚的佛教徒,戴季陶曾被北大教授、新文化运动干将、作家刘半农戏称为“南无戴传贤
菩萨”,其妻钮有恒更是自幼吃斋念佛,还曾有过一段出家为尼的经历,因此对夫妻之
事早已看淡,二人自生下长子戴安国后,虽相敬如宾,却...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28
张勋复辟是一场闹剧,同时也是一场笑剧,时人天忏生便在《复辟之黑幕》中将其间的
种种笑料丑闻录下,姑撷取数则,以飨读者。
在复辟的季节里,最宝贵的莫过于脑后的那条辫子。众所皆知,张勋不但自己留辫
子,他的军队也全留辫子,“辫子军”实乃名至实归。据说,张勋在去见清帝的时候,
太保世续说辫子与时世不合,劝他将辫子剪去。张勋听后大恼,便在清帝面前起而为辫
子辩护:“我手下的兵,个个都有辫子。这些兵之所以要有辫子,这在军事上关系重大
。正因为我的兵都留辫子,所以奸宄之徒就难以混入。如今这些乱党奸徒,岂不个个都
是没有辫子的?”
复辟的当天下午,当手下报告街上到处都是留辫子的人后,张勋乐不可支,拍腿掀
须大笑道:“我说人心不忘旧主,今日果应其言。不然,哪里来这许多有辫子的人呢?
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在这些复辟大佬中,众人的辫子都保留得完好无损,唯独康有为的辫子既短而秃,
垂下来也不过六七寸,蓬蓬然如蒲草一般。当有人指斥他不像个复辟派时,康夫子辩解
道:“我自从戊戌年后亡命海外,不得不剪发易服。自从辛亥国变后,这才返回祖国,
重新蓄发,距今五年有余,所以长不盈尺耳。”众人问他,辛亥年后,别人都剪发...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676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棣这天下得的不可思议
建文帝不只是姓朱,他就是猪。一个人犯错误难免,但是在重大决策上犯错,而且是一
连串的错,神仙都救不了他。汉景帝当年削藩导致叛乱情有可原,他没有历史借鉴。汉
武帝聪明用了推恩,你好我好大家好,把问题解决了。血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摆在那儿
,建文帝选了硬削,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当时最让朝廷放心不下的就是朱棣
,有人建议擒贼擒王,趁他没下定决心反叛、没做好准备的时候一举把他拿下。建文帝
不听,他选择了先拿弱小的藩王开刀,一个个下手,愣是把朱棣给惊起来,让他明白燕
王做不下去了,那他不反又怎么办?第三,朱棣的儿子都在南京为人质,朱棣很难下决
心。建文帝真想得周到,放了,送回北京。朱棣起事没了顾忌。第四,战争开始了,下
令战场上不得伤害燕王。这就不是一般的猪能想得出的主意了,会有什么结果不用说了。
q*****k
发帖数: 586
30
袁世凯在中南海举行百官朝贺会。由于时间仓促,事前也没有做什么准备,前来朝贺的
官员只包括在京的官员,地方大员们都没有参加。滑稽的是,这次朝拜既没有统一服装
,也没有规定程序,来贺的官员有的穿着长袍马褂,有的则身着西装礼服,武官更是戎
装入贺,而有的闲职人员干脆穿着便服就来了。
在袁世凯复辟闹剧中,最令人捧腹的莫过于“太子”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来蒙
骗老头子一事。不错,《顺天时报》是袁世凯每天都要读的,因为这份报纸不仅发行量
大,而且是日本人在天津所办的汉文报纸(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的动向),而当时袁世
凯对日本的态度是最为敏感的。“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袁克定为了促成老头子称
帝、以圆自己的“太子梦”,竟然不惜伪造了一份专门刊登一些鼓吹帝制、拥护袁大总
统做皇帝之类消息的假《顺天时报》,并每天偷梁换柱地送给袁世凯看,这就不得不说
是一桩奇谈了。
据袁世凯最宠爱的三女儿袁静雪回忆说:“假版的《顺天时报》是大哥(袁克定)纠
合一班人搞出来的,不但给父亲看的是假版,就是给家里其他人看的也是假的。大哥使
我们一家人和真实的消息隔绝了开来。不料有一天,我的一个丫头要回家探望她的父亲
,我当时...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1
郭槐和贾充所生的小女儿,叫贾午,水灵可爱,远比粗壮的姐姐长得妩媚。她在父亲的下属中,见到帅哥一枚。心中顿起波澜,主动相约,是《西厢记》里崔莺莺的祖师奶。这个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也成了史上经典的浪漫传奇。
贾充发觉女儿恋爱了
贾午长到十三四岁时,她的父亲贾充偶尔发现她心不在焉,时而眼角带笑,时而若有所怨,总觉得有点不对头。他问婢女,她们只是捂嘴笑笑: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你也不明白。
贾充没往心里去,因为他是个工作狂,整天忙忙碌碌。下班后也不享受天伦之乐,而是宴请一些宾客幕僚,到家里开会聊天,商议时事。其中有一个人叫韩寿,据说是汉初名将韩信的后代,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在贾充幕府任司空掾(相当于文字秘书)。
一次大家喝茶闲聊,一名下属对贾充说:韩寿最近很特别,身上有种奇怪的香味,以前从来没有闻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贾充大惊。原来当时西域有人到洛阳进贡奇香,一旦接触人身,即使过了一个多月香味也不消退。晋武帝把香料看得特别珍贵,只赐给了贾充和大司马陈骞。一道闪电在头脑中划过,贾充刹那间明白了,女儿的脸色为什么阴晴不定,这是恋爱的节奏埃
但贾充百思不得其解,贾午属于正宗的宅女。晚上家里...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2
呵呵,木兰从军这个故事真是假的不能再假了。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一个女人要在成千上万的男人面前伪装成男人,这怎么可能?
她不上厕所吗?她不洗澡吗?她不戴胸罩吗?她不痛经吗?她不来大姨妈吗?她怎么换姨妈巾的?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怕男人偷窥吗?
这些千古谜题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我经过慎重的思考,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推测——其实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花木兰这个女人。
花木兰其实是女权主义为了让女人达到不比男人差的境界,故意虚构了这个脑残的故事。
b***d
发帖数: 304
33
这张照片太有趣,相册主人是位从军记者,拍摄位于安徽河南一带,俩鬼子正看着中国人打麻将。这两位日本兵表情严肃,好像是在监视,也好像在想这时你们还能赌博,更好像在研究打法,坐着的中国人反而很轻松,桌上还堆着赌金。
好像一部什么抗日神剧借鬼子的嘴说过一句让我们都不在意的话,中国都快要完蛋了,XX、XX都还在跳舞。
h******g
发帖数: 43
34
军民鱼水情
g*****w
发帖数: 1824
35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潜伏——穆斯林太监郑和
郑和下七次西洋历经几十年,期间花了明朝不计其数的银两,成果呢?带来几个外国酋
长回来,还有不少奇珍异兽。这成本和收获远不成正比啊?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有好
几种说法:宣扬大明威德,寻找建文帝,发展海外贸易,但实际上这些目的,要么没达
到,要么有必要花这么多成本吗?派一个使节组几只船的船队一样可以做到啊,何必如
此兴师动众?
之前读史就对此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朱棣和郑和都是傻瓜,显然不是啊。后来结合下
西洋的最终影响,我终于领悟到了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潜伏,潜伏之深,直至现在
还被国内历史书封为英雄。
动机很简单,郑和出身云南色目贵族,父兄当的是元朝的官。10岁时,蓝玉攻破云南作
为俘虏被净身当了太监,送给了朱棣。10岁是已经懂事了,和李莲英这种自愿净身的不
同,设身处地想如果你10岁时小jj被割掉,心中的怨毒会不会埋藏一生?那报复的对象
呢?肯定是汉人的明朝。但光靠个人之力,据说郑和这个太监是孔武有力型的,能对明
王朝有多大的伤害呢?郑和此时一定是把仇恨深深的埋藏在心里,而且他立了战功,成
了朱棣最信任的人,这肯定是他早年的谋划。
下西洋的差事...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6
平反高岗易平反林彪难 中共需跨越三座大山(图)
文章来源: 博客中国
于 2015-11-22 14:18: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3012 次)
2015年11月20日,中共高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政治局七常委悉数出席,习近平对胡耀邦的评价也极高,媒体认为胡耀邦已经“脱敏
”。在此前不久,一个红二代组织在北京高调举行“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
年(北京)座谈会”,高岗在2010年《忆高岗同志》中第一次被赋予“同志”称谓,由此
胡耀邦“脱敏”高岗平反还会远吗的声音在媒介响起。不过,相对于高岗的平反声音长
期以来的微弱,平反林彪的声音更为响亮,尤其是对文革反思的深入、毛泽东个人形象
的跌落,然而平反林彪中共需要跨越的障碍非胡耀邦、高岗可比。本文选自文史作者大
海之声在博客中国网专栏。
平反林彪中共需要跨越的障碍非胡耀邦、高岗可比。图为林彪文革旧照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面或负面的看法,这
不奇怪。最近共识网发表的关于林彪的两篇文章:马双有的《彭德怀与...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和周永康的故事--沈冰自述
第五章
我与叶迎春的几个回合
打匿名电话的女人
本来我与叶迎春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都没什么交集,她在国际频道,我在经济频道。有
时我们共用演播室,在交接时彼此见面都是微笑点头。但是有一天,我的主任接到匿名
电话,说有人在电话里辱骂我,说我是外表清纯的婊子,按照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说法,
就是“绿茶婊”。我听了大吃一惊,我当时刚刚参加完周贾的婚礼,只是偶尔与王小丫
一起参加一下李部长的活动,不知招惹了哪路神仙。
后来,我们部门的值机员也接到一次,广电总局新闻办也接到过一次,说央视就是一支
“高级妓女”队伍,比如沈冰,王小丫等等。刚开始,我们猜测可能是某位领导的太太
,吃了飞醋以泄私愤。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我想忍了算了。但王小丫不能忍
,她说她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的受这种冤枉气,她找到了电信局里的朋友,最终被她查出
了这个电话号码的出处,就在中央台内部。
后来她又查了值班表以及内部通话记录,她告诉我打电话的人有可能就是叶迎春。我不
相信,因为叶迎春可不是一般的播音员,她是中央四套的当家人。叶迎春从央视四台国
际频道的新闻播音员作起,后来担任主播和制片人,目前的职称是主任播音员。本来我
们只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家族悬案角度下的陈冲恪
在陈寅恪先生早期经历中最为神秘的一次活动是:1967年12月写的“第七次交代稿”中
记述的1914年发生的事情: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电召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并许补江西省留学官费

——这里最宜注意的是: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为什么要电召一个在法国的留学生回国参加阅留德学生的考
卷工作?既非当时国内无人了解德语,亦非当时陈寅恪先生的德语水准名扬中外。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是怎么认识陈寅恪先生的?在已知陈三立、陈寅恪先生父子
的交游史中没有史料证明陈家父子和符九铭有来往。
作为当时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的符九铭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许给陈寅恪先生江西省留学
官费的资格?
以上三个疑问说明此事实在太离奇了!可是陈寅恪先生本人和其后代、亲属至今无人道
及此事。这便是有必要在此略加考证的原因。由此便引出了陈寅恪先生早期生平经历中
的一个神秘人物——陈冲恪。
首先,我们先从陈三立先生共有多少名子女这一基本问题入手。也许,陈家后代、陈寅
恪先生的朋友和学生、研究陈寅恪先生的专家会以为我们无事生非。因为出自陈寅恪先
生的学生之手的那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话说“急急如律令”准确含义
看到这一题目的人,百分之九十九会将其念成“急(jí)急( jí)如( rú)律(
lǜ )令( lìng)”,我也曾上百次、上千次地亲耳听一些道士、术士、佛教徒这么
念过。如果说,民间方士们“不识字”尚且情有可谅的话,那么大学者们本不该出现这
种错误了。然而,事与愿违。大陆新近出版的《中国方术大辞典》,扉页上写明该书经
中国大陆古典文史学界四位博士生导师、教授作审读,在“急急如律令”词条下,解释
为:“意味勒令鬼神按符令火速遵循”。真乃天大笑话,误人子弟!此书现已成为权威
性工具书,据说在海外也将发行繁体字版。诚如是,众多学者也据以为说,简直成了国
际玩笑。此并非危言耸听,大家翻几本时下的武侠小说,在佛光的倒影中,总可以找到
和上述解释同出一辙的内容。这一误解,自古而然。
这五个字的正确读音是:急(jí)急( jí)如( rú)律( lǜ )令( líng)。
请注意这“令”的正确读音。它的真正含义是:符咒见效之快,如同善于奔跑的律令鬼
一样。看来,有必要对这一文化史上的重大误解进行一番溯本清源的考察。
一、道教符咒派的产物
“急急如律令”是道教符咒派的产物...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2729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发信人: ggsddup (天天向上), 信区: Movie
标 题: 南京大屠杀,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3 02:36:39 2016, 美东)
影片中一大段镜头直观展现了这一点:一个日军小分队,只有5个人,小心翼翼地挪在破碎的街道上,路两旁是被绑缚或是吊死的人,赤裸裸的女性尸体,还有触目惊心的人头。当他们发现教堂有动静时,更加小心地向前挪去。当教堂沉重的大门打开的刹那,他们震惊了,眼前是成群的妇孺和儿童,人群出奇的静。日本鬼子也很害怕,大气不敢出,试探着向前挪,人群就向后退。渐渐的,一个人双手举过头顶,无数双手举过头顶。一个坐在父亲肩头的小女孩在看到周围的亲人,周围的叔叔阿姨们都举起手,她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慢慢地举起双手,高过头顶!日本人吓蒙了,慌忙喊道:“叫救援!叫救援!”——陆川在这里处理得相当好,力量对比如此悬殊,首先屈服的竟是我们的同胞,这是多么巨大的讽刺。
跟许多人一样,我一段时间内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是愚昧吗?我想不是,一个人再怎么愚昧,应该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是存在侥幸心理...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1
最近十年网上经常有人信誓旦旦说已经定论,其实中华文明只有3000年。还有上海复旦
的教授,北大教授,浙大教授,易中天等等,作为证据。
我老百思不得其解。
3000年,那不是从周朝开始算么。难道不但夏朝不存在,商朝也不存在?

发帖数: 1
42
方子奋
方子奋,高级工程师。“九一三”事件发生时30岁。1970年在“一打三反”中被诬为“
现行反革命”,判刑10年。当时在南京第四机床厂(江苏省第十一劳改队)服刑。
到了1971年秋,我的刑期下来已经两年出头了。这年的“国庆”前没几天,我被调入设
计室搞设计。当时我所在的劳改队(南京第四机床厂)开始生产“大桥”牌212越野车
,我的机械设计老本行,终于使我逃脱了地狱般的出窑劳动,从“糠箩”跳进了“米箩
”。
按劳改队惯例,“国庆”放假三天。劳改队里犯人放长假是令管教干部特别头疼的事,
为了防止犯人闲得无聊搞“名堂”,每天总要组织我们集中学习,让大家围坐在一起相
互盯着。话虽如此,为了多少营造点节日气氛,每天也恩准我们可以自由活动几个小时
。在这点难能可贵的自由活动时间,刑事犯们大多干些拆洗缝补衣物之类的事,我们“
反革命”主要是去阅览室看报纸。劳改队虽然对入口的食物控制很严(出于改造需要,
让犯人处于半饥半饱状态永远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对精神食粮的供应相对要宽裕得多
,外面公开发行的几家大报,我们在里面基本上都能看到。
1971年的那个“国庆”,我注意到了一个反常现象:我看遍了阅览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人鼠争粮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饥荒不期而至。人人嗷嗷无告、个个面有菜色,饥饿是社员们挥
之不去的阴影。糠菜半年粮,树叶、草根、野菜、米糠、山药藤、葵花饼子、玉米芯等
凡能果腹的东西都成了人们苟延生命的食物。一天五舅在地里劳动,看见一只肥硕的田
鼠从鼠洞里露头,等他追赶过来,田鼠又钻回了洞里。那时,堡里的人还没有吃田鼠的
习惯,饥饿使五舅就萌动了捕鼠的念头。
五舅是得胜堡捕田鼠、吃田鼠的第一人。他很快就探明了田鼠的行踪习性,开始是布鼠
套、下鼠夹,收获颇丰。有一年,过年包饺子用的也是田鼠肉。听五舅说,田鼠剥了皮
在锅里煮熟,吃起来非常香。由于田鼠仅吃粮食作物,不吃不洁的东西,所以肉质非常
鲜嫩,绝无异味。“天鹅、地鵏、出土的田鼠。”其实老祖宗早就发现田鼠的美味了。
“硕鼠硕鼠,莫食我粟。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说的也是田鼠。田鼠不同于家鼠,更
肥硕,尾巴更短。居于田间,善挖洞、能藏粮。小眼眯着,地下的生活让它们的眼睛似
乎有些退化。秋日的田野,特别是小麦、莜麦、谷子、豆类的地里,到处可见田鼠的窝
。一堆新鲜的小土山,旁边就是幽深的田鼠洞。
五舅听人说田鼠洞里都有粮仓,只要能找到,数量非常可观。饥饿诱...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莫把秦皇当文王
http://hx.cnd.org/?p=142501
荣剑
作者按:当代大儒梁漱溟被誉为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开拓性人物,于中共建政初期的一
次政协会议上,大庭广众之下和毛争议工农问题,说中国工人是在九天之上,农民是在
九地之下,此说被毛当庭痛斥,梁被赶下讲台。从此梁被打入政治冷宫,二十年不与人
闻。文革期间,梁被毛邀请重新出山批孔,梁说匹夫不可夺志,而他的好友冯友兰则欣
然入世写下批孔大文章,以致后来后悔不迭。文革之后,梁被平反,恢复名誉,冯晚节
不保而无颜以对梁,梁坚持名节而不辱于世。但奇怪的是,梁对毛依然是称赞有加,喻
毛为周文王,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难道不知毛一直是自比秦皇?混淆秦皇和文王
之别,岂不是历史之大谬?本文从文革后期毛批郭沫若的一首诗谈起,看看秦皇和文王
的区别究竟何在?他们其实就是帝制和封建的区别。
1973年,批林批孔运动正如火如荼。林彪一派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拿历史说事,把
毛泽东说成是秦始皇,毛泽东索性也自称是革命的秦始皇,在林彪事件后的多次讲话中
,公开为秦始皇翻案。在该年8月,毛泽东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这就是《七律
·读〈封建论〉呈郭老》——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曾国藩本传
前言
曾国藩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然而对他的评价却大毁大誉,
差之天渊,正如章太炎所论:「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又一次出现研究、评论、仿效曾国藩的热潮。不仅
是史学界、文化界、士农工商无不关心死去百余年的曾国藩。有人称之为「曾
国藩现象」。
曾国藩毕竟是历史人物,这本《曾国藩本传》旨在如实反映曾国藩的一
生史实,帮助大家研究了解,或能透视「曾国藩现象」的本质。
总序
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研究、评论曾国藩的热
潮。当前,这个热潮已波及到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并广泛
影响到政界和工商界。被人们称之为「曾国藩热」或「曾国藩现象」。
对这一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出现的历史文化现象,有人作
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考察。认为其基本原因是:世界范围的儒学复兴热潮,
为「曾国藩热」的产生准备了良好土壤;新形势下新道德重建的社会呼声,
为「曾国藩热」创造了必要前提;领袖崇拜的自然延伸和向纵深发展,推动
了「曾国藩「热」的出现和形成;长篇文学作品《曾国藩》的出现,促使「曾
国藩热」由学术热潮转为社会热潮,等等。
上述分析无疑是有道理的。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eer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eilu (HI), 信区: QueerNews
标 题: 中国神秘的预言 冥冥之中有定数(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0 23:15:37 2017, 美东)
中国神秘的预言 冥冥之中有定数(图)
ttp://img2.secretchina.com/pic/2017/12-9/p2050031a244820024-ss.jpg
谶谣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图
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古代政治预言─谶谣,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
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本文作者钩沉索隐,以严谨的治学方法
将为你一解悬疑。
什么是谶谣
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唐朝之后,是一个战乱仍频的时代,叫“五代十国”。在十国中
,有一个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叫南唐,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李煜,人称李后主。李后
主统治南唐时,喜欢吟诗填词。一日,他听见近侍来报,说都城金陵的街头有一群儿童
传诵着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谣:
索得娘来忘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梦醒温都尔汗
来源:
知青的岁月
作者: 林小仲
1971年10月中旬的一天,夕阳西下,青年点炊烟缕缕,正值农村秋收大忙季节,劳累一
天的知青们个个筋疲力尽,整整齐齐靠在炕上的被褥卷上,有人在望着顶棚发呆,有人
在议论着一天里的趣事。混上大队采购,经常到外面出差的白静中突然从外面闯进来,
大家都很奇怪,他早上才乘早车去扎兰屯,怎么晚上就赶回来了。
白静中是我们青年点中第一个当大队干部的人,后来离开阿荣旗投奔他在大庆油田的大
哥,曾任华北油田计划处处长。他进屋后急忙关上了门,把大家召集到炕桌旁的油灯周
围,十分惊愕地说,出大事了,他在扎兰屯听人讲,林副主席乘飞机投奔苏联,飞机爆
炸身亡了。这一消息对我们这些从中国政治中心北京来的知青来说,太让人感到震惊和
不可思议了。
林彪是中共九大通过的党章中规定的毛主席的接班人,林彪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
人。在那个年月里,亿万中国人每天都在挥动着《毛主席语录》高呼“祝毛主席万寿无
疆!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在我们这一代人心里毛泽东无比英明伟大,即使是我们响
应他的号召,在农村饱尝艰苦磨难时,也对他的政治伟大深信不疑,而这个消息使我们
困惑之余惊呆了。
为了证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文革让中国为世人嗤笑
——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卡达莱谈文革见闻与感受
在上个世纪延续了几十年的共产世界中,中国与阿尔巴尼亚,这两个地理距离遥远,文
化传统迥异的国家之间的联盟可以说是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上的一大奇葩。两国之间的结
盟当然是出于政治考量,苏联这一共同的敌人是他们结盟的粘合剂。但是,双方之间的
盟国关系除了中方为阿尔巴尼亚提供巨额经济援助之外,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双边交流
却似乎十分有限。那么,两国之间这段持续了十多年的特殊的友谊,今天是否留下一些
痕迹?
中阿友好关系的发展正值中国十年文革,这场发生在中国的政治运动在其当年的盟国阿
尔巴尼亚眼中曾经是什么颜色?阿尔巴尼亚政府以及普通民众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化大革
命?文革对两国关系是否产生了影响?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伊斯迈尔·卡达莱曾经于
1967 年,也就是文革发动后的第二年访问过中国,这次对中国的唯一的一次访问给他
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任何阅读过他的巨作《音乐会》的读者都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
到作者对中国尤其是文革时代的中国的迷茫与疑惑。
卡达莱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两国断交的前后经过。他关于两国外交官之
间聋子与哑巴一般的荒谬对话的描述令人瞠...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odian (有熊),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梁柱: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7 22:50:03 2018, 美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D0NHq5WJc
中国官场腐败不堪,毛泽东去世后,真正的共产党的党章全部被官僚体制借壳上市糟蹋
了,这帮披着共产党合法外衣的官僚体制,贪赃枉法胡作非为,欺上瞒下知法犯法。毛
泽东在的年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对于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地主官僚买办阶
级打地主阶级以及一切勾结外国势力反动国家的知识界,人民可以监督或斗争他们,而
如今,人民完全成为这帮官僚们剥削的对象,欺压的对象,早已没有共产党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基本操守。而美国,恰恰一直在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没有忘记毛泽东思想
,而是在用毛泽东思想在军事上继续强大美国。而美国两一方面,利用西方的舆论优势
,在整个世界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烈士进行铺天盖地的污名化,目的就是要让觉醒的中
华民族重新腐化愚昧堕落,让中华儿女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文:徐慧君
所谓“管仲陷阱”,核心就是“利出一孔”——只有一个获利的孔道、途径。即国家采
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那么人民要想生存
与发展,就必然要事事仰给于君主(国家)的恩赐,这样君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奴役支
配其治下的民众了。这一思想为春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先秦法家先驱管仲首创。
管仲的原话是:“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
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
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1]这一思想被历代专制君主奉为统治民众的金科玉律,成为实施中国特色的人身控
制的黄金法则。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诺,将人的需要分为几个依次递进的层次,最下面是生理
需要(食物、居所、睡眠、性等),然后依次是安全与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
他人的尊重与自我尊重的需要,最上面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
以后,新的更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2]中国的先贤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
下攘攘,皆为利往”[3]。人的天性是...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