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 发帖数: 256 | 1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毫(音bo,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
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
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
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
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
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
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
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
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从那时候起,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日子,商朝的国都早就变为废墟了。到了近代,人
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 |
|
j****i 发帖数: 68152 | 2 盘庚迁殷,商朝因此兴盛。魏孝文帝迁洛阳,北魏因此灭亡。 |
|
w***u 发帖数: 17713 | 3 号称有两大商店东西比较多,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其实东西也不多。所以我个人认为
盘庚迁殷是从游耕向定耕文明转化的标志,是中华民族文明勃兴的起点。 |
|
h******x 发帖数: 10156 | 4 撰文/陈良飞
自夏朝始,中国历代统治者正式建立的大小国都或陪都有298个,如果加上一些王朝末
期匆匆选定的“国都”和农民起义政权所在地,这个数目会增加到350个左右。如此频
繁的建都、迁都史,在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
迁都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条件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迁
都案例中,有的因素凸显,而有些不那么突出。
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天命自居,对国都的选择与营造极其重视,一旦确定就不再轻言迁都
。无论被迫迁都还是主动迁都,统治者常常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社会压力,更考验
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主动迁都者尤甚。
进攻与退守
在古代中国,选取一个“固若金汤”的都城几乎是所有统治者思考国都问题时的首要因
素。大多数时候,统治者会寻找一些具备良好地形据守条件的地方作为国都。但出于加
强防御的考虑,统治者有时会将国都主动设在靠近军事冲突前沿但本身易守难攻的地区
,既能扼守军事要塞,又不易被侵占,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鹤看来,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
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从三
河缩小到一个地...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 中商文化和考古学商史编年的新视野
----畏友唐际根教授《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述评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
授、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唐际根教授的大作《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我虽治商周
彝铭研究有年,然才疏学浅加之缺乏田野考古实践,所以至今也不敢归队到专业考古学
科研人员行列之中。蒙唐兄不弃,使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了他的赠书。通读之
下,多有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骨鲠在喉,欲吐之而快,因成是文!
该书收录了唐际根教授从事商代考古学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共33篇,从内容上看,作者
先后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商研究、铁器与冶金术、文化遗产四个部分。其中,“考
古学理论与方法”收论文9篇,“商研究”收论文18篇,“铁器与冶金术”收论文3篇,
“文化遗产”收论文3篇。内容上虽然分为四个部分,但是全部论文皆为围绕殷墟考古
和商代编年的考古学实证这一核心而来,可说主题集中。从时间上看,本论文集所收最
早的一篇论文是1993年6月发表在《考古》上的《中国冶金术的起源问题》一文,到此
论文集出版时最新发表的《殷墟早期田野工作的得失》等6篇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2017-05-10 刘正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考古暨历史语言学会常务会长刘正教授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
授、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唐际根教授的大作《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我虽治商周
彝铭研究有年,然才疏学浅加之缺乏田野考古实践,所以至今也不敢归队到专业考古学
科研人员行列之中。蒙唐兄不弃,使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了他的赠书。通读之
下,多有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骨鲠在喉,欲吐之而快,因成是文!
该书收录了唐际根教授从事商代考古学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共33篇,从内容上看,作者
先后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商研究、铁器与冶金术、文化遗产四个部分。其中,“考
古学理论与方法”收论文9篇,“商研究”收论文18篇,“铁器与冶金术”收论文3篇,
“文化遗产”收论文3篇。内容上虽然分为四个部分,但是全部论文皆为围绕殷墟考古
和商代编年的考古学实证这一核心而来,可说主题集中。从时间上看,本论文集所收最
早的一篇论文是1993年6月发表在《考古》上的《中国冶金术的起源问题》一文,到此
论文集出版时最新发表的《殷墟早期田野工作...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7 http://www.gmw.cn/content/2009-05/11/content_919697.htm
2009-05-11
作者:武家璧
《宝训》讲商先公上甲微报复有易氏,使之"服厥罪",其主要手段是"?中于河"。
《竹书纪年》载"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山海经・大荒东经》郭璞注引《
竹书》曰"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李学勤先生释文"假中于河",殆拟合"假师
于河伯"之意,虽文意可通,但字形不合。
"?"字从石从刀,赵平安隶写为"?"甚确。此字见《龙龛手鉴》《四声篇海》《正字
通》等,谓"砌"之俗字。辽释行均撰《龙龛手鉴》辑录大量俗字、异体字、古文字及简
体字,在释读敦煌文献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辨识古俗字的重要工具。《说文》"砌,阶?
也。""砌中"即以?石垒砌成台阶状的"中"坛。《汉书・礼乐志》"帝临中坛,四
方承宇。"石砌台阶状中坛,见于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方形祭坛,陶寺文化观象台半
圆形基址外壁也有一圈卵石围栏,殆即祭告天地之场所。中坛选址一定采用了"辩方正
位"的科学方法,坛中央可能立有定方向用的表杆,是谓"立中"或者"立极"。上甲... 阅读全帖 |
|
s*****j 发帖数: 6435 | 8 商代
考古方面:郑州商城遗址C14测定,范围在BC1680- BC1415 之间,其中有块木头保存
的特好,连外皮都保留如初。专门测了一下,在BC1408- BC1392。 偃师商城遗址C14测
定, 范围在BC1600 - BC1365。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谁早谁晚吵了十几年,现在说是不
用吵了,一样老。
小双桥遗址ASM测定,在BC1435 – BC1220之间。可以算做是商代晚期。
文献记载,真不多,就几个,我就全都摘下来。
1.〈左传〉宣公三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五百有余岁”
2.〈孟子-尽心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
3. 〈鬻子-汤政天下至纣〉“汤之制天下也,。。。 积岁五百七十六岁至纣”
4. 〈史记-殷本纪〉引〈汲冢纪年〉“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
年”
5.〈易纬稽览图〉“殷四百九十六年”
6. 〈汉书-律历志〉引〈世经〉“自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年”
下面就是经过若干计算排除,专家们认为三种说法比较可信:576, 552, 526。由
于当时已经确定武王克商在BC1046,所以倒推回来,商代的起始在 BC1622, BC...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9 读殷墟卜辞综述
作者陈梦家是容庚的学生,是古文字学家,又是新月派诗人。妻子赵萝蕤是翻译文学家
。陈梦家1966年自杀。李学勤曾是他的助手。
此书1955年写成,总结从甲骨发现到成书为止的甲骨研究。涉及甲骨发现过程,甲骨文
字的构造,文法,断代分类,以及解读卜辞得到的关于商朝历史,包括历法,地理,商
王世系庙号,商人亲属关系,宗教等内容。
甲骨出土前,古文字学只是古器物学,金石文字。据此书所述,发现甲骨的时间顺序大
致为:约1880清光绪初年前后,安阳之小屯村民耕地发现有甲骨出土, 村民用来填
井,磨粉做伤药,及卖给药铺,为龟板与龙骨。约二十年后有所谓贩卖古董的"估人"
来村里收买有字甲骨贩卖北京,从此村人才有意寻找有字甲骨。最早收藏人为王懿荣,
王死后收藏归与刘鹗。刘继续经估人手收集,约五千余片。其间这些估人们是对甲骨出
土与传播的直接负责者。直到1928-37年中研院开始殷墟考古系统发掘,又陆续
万余片出土。49年后又继续考古工作。这些出土甲骨碎片居多,整片极其稀少。到此
书出版时,甲骨收藏以国有最多,五万余片,还有运台的两万六千余,日本一万片,欧
美七千余,及私人收藏若干。这些碎片... 阅读全帖 |
|
s***x 发帖数: 638 | 10 from wiki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參 18]。关于“夏”字的名义来源学界主要有十种说法
[註 15],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认为“夏”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註 16][參 33]。
司馬遷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註 17]、斟鄩氏、彤城氏、褒
氏、费氏[註 18]、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註 19]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
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參 34]。唐张守
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註 20]为“夏伯”后而得名。又说,“夏”是
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再成为国号[
《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
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这三
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
殷”的甲骨文字。“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对殷墟都邑的自称,在战争中称
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
从《史记·殷本纪》“契封于商[參 1]”的记载可知“商”是商族先公的初期居地...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1828 | 11 商朝前期为何屡次迁都
马执斌
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近六百年。约当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
元前十一世纪。商朝历史上有一个很显著的现象,就是都城屡迁。汤最初建都于亳(今
河南商丘市)。其后五迁:中丁迁都于隞(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河亶甲迁都于相(
今河南安阳市西),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旧城
东),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盘庚迁殷,在商朝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此之前,从汤至阳甲,传十代十九王,约三百年,为商朝前期。在此之后,从盘庚
至纣,传八代十二王,凡二百七十三年,为商前后期。由此可见,都城屡迁,确切地说
,应该是指商朝前期。
商朝前期为何屡次迁都呢?
关于这个问题,古今学者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水灾”说;二、“游
牧”、“游农”说,三、“去奢行俭”说,四、“王位纷争”说。
“水灾”说试图从自然灾祸方面去寻求商都屡迁的原因。但它举不出一条过硬的材料来
证明水灾逼迫商人迁都。相反,从汤至中丁,传六代十一王,至少都亳一百五十军,难
道这么长一段时间河水就役有闹灾吗?而且从武丁到纣卜辞多次记载洹水泛滥为害殷都
,但 |
|
V***y 发帖数: 83 | 12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几为世界之冠。每个朝代的开国帝王立国之初要办的第一件
事,就是确立自己的国号,也就是国朝的名称。《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确立了国号也就是名正了,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
生。《史记五帝本纪》说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一、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名正则言顺:中国18个朝代国号的由来及其疆域图夏朝疆域图
关于“夏”的名义来源史学界有多种说法,比较为可信的观点认为“夏”为夏族图腾的
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等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
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唐代史家张守节在《史记
正义》中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又说,“夏”是从“有夏之居
”、“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再成为国号的。
二、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
名正则言顺:中国18个朝代国号的由来及其疆域图商朝疆域图
《史记·殷本纪》记载:“契封于商”。由此可知,“商”是商族先祖契的早期居地,
国号取于地名。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帝盘庚徒都殷,始改...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13 二里冈上层大型青铜容器除少数出自郑州人民公园、白家庄等地点外,大多出自三个青
铜器窖藏。1974年在郑州张寨南街窖藏坑出土2件大铜方鼎和1件铜鬲。1982年在郑州向
阳回族食品厂发现一个青铜器窖藏坑,出土13件铜器,器类有大方鼎2件、大小圆鼎各1
、羊首罍1、中柱盂1、素面盘、牛首尊2、提梁卣1、觚1。1996年又在郑州南顺街发现
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12件,包括方鼎4件、斝2件、爵2件、簋1件、戈2件、钺1件 。
对这些遗存的年代,学界有不同看法,《郑州商城》都定为二里冈上层一期,其他学者
大多倾向于定为二里冈上层二期或更晚一些。如杨育彬先生认为,“三座窖藏坑的时代
都属于二里冈上层晚期的范畴。严格来说还可以排一个相对的顺序,即张寨南街窖藏坑
为二里冈上层晚期偏早一些,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坑属二里冈上层晚期偏晚一些,南顺
城街窖藏坑则是二里冈上层晚期最晚段,甚至还要再晚一些。”杨育彬先生的断代可信。
图四 二里冈上层窖藏铜鼎与盘龙城、吴城同类器比较
(1.郑州张寨南DLH1:2;2.郑州向阳食品厂H1:3;3.郑州向阳食品厂H1:9;
4.大洋洲标本8;5.大洋洲标本2;6.大洋洲标2...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4 【2工程年表】
夏代年表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
、桀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
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
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后期年表
盘庚(迁殷后) 公元前1300年
小辛在位50年
小乙前1251年
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前1191年
祖甲
廪辛在位44年
康丁前1148年
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纣)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1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史说汉字 最近大概看了一些。本来想给娃熏陶下我们中华文明的渊源流长,不过自己看得也蛮有
趣味。这个系列一共七集,讲文字发展历史,我觉得前面几集更有趣一点,还算比较系
统的讲汉字这个起源发展的过程。第一集文明晨曦从传说中苍颉造字讲起:苍颉造字,
而天雨粟,鬼夜哭。战国时候成书的世本-作篇说:“沮诵、苍颉作书。”传说这二人
为黄帝史官,文字由古老时代即开始存在发展。但是目前出土的最早成熟系统文字只有
殷墟甲骨,甲骨文之前的漫长岁月,如果有一个积累总结与统一的过程,为什么至今还
没有发现?这集里面总结了目前考古发现的远古遗迹,器物上的符号,称为初文阶段,
比如贺兰山山石上发现的壁画,距今约一万年前,里头大麦地岩画,有"日"字跟甲骨
文日字狠相似,同时却也跟埃及印度消失了的象形文字也类似。新石器时代则有陶符等
,如浙江的良渚文化发现的良渚陶符,还有大汶口文化陶符,其中有一个这个符号,第
二行第一个
上面是日,下面是山,中间像云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人以为是日出之象,为旦字,有
人以为日落之象,为炅字。此符号在不止一个地方出现,似乎已经有交流信息的作用,
所以可能已经算"前文字"?另外河南舞阳贾湖出土了最古...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16 测出来数据越来越小,而且朝令夕改。
“商假说”之七:测年专家给考古学界提出的问题
与夏商分界相关的测年结果的变化,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前引王琼、钱燕的论文述及:“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中,
众多学者根据碳-14测年数据推断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始建年代在公元前1610-前1560年
。但仅时隔5年,又有新的碳-14测年数据公布,指出郑州商城的始建年代在公元前1500
年前后(该处引注为《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张雪莲等文)”(《中国历史文物》
2009年第6期)。
其实,我在评述2001年的夏商周考古研究时就曾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负责工程测年
技术的首席科学家仇士华等,在工程阶段性成果公布不久,又撰文发表了不同于已公布
成果的最新数据拟合结果。如《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中曾推断‘郑州商城和偃师商
城始建年代在公元前1610-前1560年之间’,新发表的《关于夏商周碳十四年代框架》
一文则认为‘两个商城最早的年代均不早于公元前1560年~公元前1580年’,而‘郑州
商城的始建年代难以老上去,应处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华夏考古》2001年3期)
。...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17 不是这样的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殷向来并用
一般是成汤到盘庚称为商,盘庚迁殷后称为殷
史记殷本纪称殷,是因为西周喜欢改商为殷。实际上殷商故地的宋国人,还常以商自称
。据说诗经商颂是宋人所编,故名商颂。跟后来宋朝关系不大。 |
|
l*****f 发帖数: 13466 | 18 不是这样的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殷向来并用
一般是成汤到盘庚称为商,盘庚迁殷后称为殷
史记殷本纪称殷,是因为西周喜欢改商为殷。实际上殷商故地的宋国人,还常以商自称
。据说诗经商颂是宋人所编,故名商颂。跟后来宋朝关系不大。 |
|
a***e 发帖数: 757 | 19 你这些解释都是由今天的汉字本义去理解,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全错。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
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
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
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姬发灭殷以后,就以“周
”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
,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
|
x***a 发帖数: 409 | 20 历史回顾:探究中国各朝各代名称的来历
文化走廊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
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
其国号,以章明德。”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
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具体说: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
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
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
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
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 |
|
x***a 发帖数: 409 | 21 历史回顾:探究中国各朝各代名称的来历
文化走廊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
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
其国号,以章明德。”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
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具体说: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
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
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
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
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 |
|
a******g 发帖数: 13519 | 22 第七章 天命
阴不胜阳,导致四时失序,气候反常,谷稼不熟,饥馑蔓延。饥荒不但没有引起人
们足够的警惕,反而加剧了各国的争夺。或者说,不是不知道原因,然则万国并竞,不
进则退。当时的情形,就好像身处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众人不是想着如何合力堵漏补
缺,同舟共济,而是争先恐后抢拆船板,好争取在船沉后多一丝存活的机会。
从这里,再往北走数千里,便是这个世界的最北端。那是一个寒冷到难以想象的地
方。在那里,没有一丝人声,没有生命的迹象,只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千万年的积雪层
层叠压而成的玄冰,冰雪之下,便是永恒的冻土和寒冷的海洋。一年之中,半年为冥夜
,半年为纯阳。然而,正是这阴寒到诡异的地方,却成为数千年后大国相争的目标。
我们一直以为天圆地方。但在未来,人们发现,其实大地浑圆如鸡子,南辕北辙,
亦可殊途同归。以致这极北之地,反成为通往东西方最便捷的通道。谁占据此地,就等
于控制了别国的后门。早先因为严寒所阻,无法利用。而当未来气候变暖,海冰解冻,
航道大开,那片本来绝无生存可能的酷寒绝域,一下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加之那极北
之地,其下埋藏着大量能制造出光和热的物质,那是驱动后世文明运转最重要的宝...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23 发信人: yellowrace(黄种人), 信区: Henan
标题: 为什么说“一个河南就是半个中国”?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8 11:38:57 2017,GMT)
这个说法鄙人认为应该从历史和文化方面说起,而不是所谓的地域和经济方面。
看看河南有什么?就知道为什么半个中国了。
1、夏朝都城遗址。夏朝作为华夏文明的第一个王朝,其遗址在河南境内,可见其历史
地位,也算是王朝开端的发祥地吧。河南省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被推测为是夏王朝的都城
,它是良渚文化消失约三百年后的遗址,历史学家人工复原了夏朝宫殿,在人工堆积的
土台上建筑宫殿的方法与良渚文化十分相似。在那里出土了黄河流域以前从未发现过的
象征军士统制权的“玉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洪水之后良渚的人们迁到了二里头并
带来了玉器文化,如果是这样中国最初的王朝就是由长江、黄河两大文明的溶和而诞生
的,相传夏王朝持续了约四百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社会迎来了大转变的时期,历史进入
了青铜器时代,二里头出土了青铜戈,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青铜器,这是中国最早的青铜
器。
2商朝都城。商超的地位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分量很重,尤其在...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17713 | 24 请教大家文明与文化到底有明确的界限没?城市和文字是不是必须的?
二里头有没有城市的规模?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应该是城市了吧?那后两者有没有安阳
殷墟那样的文字?为啥盘庚迁殷之前那么爱搬家,是不是还保留着原始部落迁居的特点
,是不是可以认为从搬到安阳起才是正二八经的文明开始?
别打我,我是无知才问的。 |
|
w***u 发帖数: 17713 | 25 这关系到文明史是否该从盘庚迁殷算?之前还都算没文字的游耕文化? |
|
C********g 发帖数: 9656 | 26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7127&tid=268847406286
作者:tanghesizhou 提交日期:2009-09-03 10:04:00 访问:70 回复:0 楼主
商报记者 郑筱倩 李雅静 高云
美洲土著是殷商人的后裔,这种说法像天方夜谭?
但近期,我省历史学专家又提出了新的佐证。虽然在学术界,“殷人东渡美洲论”
尚无定论。但如今这些专家的解释,也许在若干年后能助推美洲土著之谜的揭晓。
再挑争议
美洲土著的祖先是殷商后裔
近期,在鹤壁淇县出席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分会成立大会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
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高凯被问到了“殷人东渡美洲论”的问题。他表示支持
这种学说,并提出了一些新“证据”。
外国学者研究发现,在北美沿太平洋沿岸发现的石锚和商周时期的沿海石锚的形、
质相似,出土的玛雅祭坛和玉器也和中国殷商时期的玉器有着类似的文化“血统”。
他详细分析了这种学说成立的可能性:
一、从人种学来讲,印第安人是黄皮肤黑头发,是亚洲人种。
二、先秦时期,殷商灭国后,殷商的国民被当做奴隶对待,这就提供了向外...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17713 | 27 盘庚迁殷前,就像个游耕民族一样到处跑,所谓到处迁都,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的文字
证据都很少,为啥到了安阳以后,突然就文化勃兴了?是考古环节有缺失,还是有从周
围别的部落里传来的东西? |
|
y****e 发帖数: 1785 | 28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
|
|
C********g 发帖数: 9656 | 30 商代屡次迁都,是因为那时候不懂施肥,首都周围的地,种上一段时间就薄得不能打足
够的粮食供应居民了。
那时候整个王朝境内也没有多少居民,租税制度跟没有差不多,无法从外地调运粮食。
盘庚迁殷后,人们总结出了施肥的经验,可以保持长期稳产。
所以以前的迁都,并非是喜欢那样。 |
|
w******g 发帖数: 10018 | 31 昨晚无事,在想这个五德终始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无稽,不过仔细论起来,却发现和朝代轮替颇有重合。今试论之。
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乃是基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但是论及朝代轮替,有时用相克,有时用相生,令人莫衷一是。如今我把一个朝代推翻一个朝代,或者有着明显的制度差别视为相克,一个朝代禅让给下一个朝代,或者朝代迁都视为相生,以此来推导。同一时代多个政权的依据中原者为正德。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如下图:
相克关系为: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相生关系为: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一、夏之前
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所以黄帝是土德。按照三皇五帝年表,依照禅让制论下来:
炎帝(火)-》黄帝(土)-》少昊(金)-》颛顼(水)-》帝喾(木)-》帝挚(火)-》尧(土)-》舜(金)-》禹(水)
二、夏至秦
夏启开创第一个朝代,视为相克,故为土德。夏朝迁都次数据说有九次,但是缺乏具体史料,姑且只以太康失国视为一次主要事件。后羿夺夏,为木克土,随即少康中兴为金克木。
接下来,商夺夏为火克金,盘庚迁殷为火生土。
周夺夏为木克土,平王迁都为木生火。
最...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17713 | 32 别说偃师了,郑州商城能叫文明都存疑。中华文明的重大转折点是盘庚迁殷,正式从游
耕定下来,生产方式的巨大进步使得文明得到巨大发展。挖出几个带符号玉器或者知道
部落首领,不见得就是文明。 |
|
w***u 发帖数: 17713 | 33 在哪个角落埋着,是肯定的,不过肯定不会太大,其实在盘庚迁殷前,商还是个游耕部
落,也可能就是个首领部落,生产力就那么点强,但还是比夏强了。要是在某个居民小
区下面,真是找也找不到,很多遗迹也都是施工的时候发现的,要是比地基稍微深些,
怎么想得出来? |
|
w***u 发帖数: 17713 | 34 盘庚迁殷之前都是游耕部落,都什么都。
郭威石敬瑭都算的啊? |
|
w***u 发帖数: 17713 | 35 现在争论的不就是周说有这么回事,商的甲骨文不提这么件大成就嘛。另外就是盘庚迁
殷前,这些欺压周边部落的牛部落,算不算得上朝,还就是游耕部落游牧部落一场混战
而已。抑或就是商欺负了夏,根本就没挂在心上,根本就不当我取代你成了部落头领,
在我看来你根本就不是啥头,是众多手下败将而已,而周又要说给自己找正统性,非得
把这是渲染一番?或者夏商本同时,夏换了个周的名字或酋长,牛起来了。把祖宗扯大? |
|
w***u 发帖数: 17713 | 36 杭州能和安阳比?盘庚迁殷标志着从游耕的部落时代进入真正的国,是第一个国都,中
华文明勃兴的起点,第一古都啊。 |
|
w***u 发帖数: 17713 | 37 听我一句劝,盘庚迁殷前,都是部落战争。游耕比游牧好些,能呆的时间长些,但也就
那么回事了。朝不朝的,也就周围两三个部落服你,换个地方换个酋长,就不服了。那
生产力真以为能管很远啊?还南狩苍梧,葬于零陵呢,那个苍梧零陵是现在那个吗?都
拿着秦汉的思维套古代呢。 |
|
|
h***i 发帖数: 89031 | 39 8代而已
以当年的预期寿命,273年8代在统计上不合理 |
|
m****w 发帖数: 1304 | 40 8代11王,有什么不合理呢?弟弟可以比哥哥小很多的。武丁一个人就在位差不多60年。 |
|
|
|
P**5 发帖数: 7467 | 43 最开始兄终弟及多,后来父子相传多,跟生产力水平相关。父子相传了,就开始讲究嫡
庶长幼。 |
|
h***i 发帖数: 89031 | 44 如果小己是小辛的弟弟,其实才7代
7代根11代还是差很多
平民人均预期寿命33-35,贵族预期寿命35-38
大老婆 18生子 小老婆30生子
平均一代25
西周还算合理
273年7代,生子平均在39岁,超越预期寿命,统计上是扯淡的 |
|
x*********3 发帖数: 1438 | 45 那时候哪有18才生子的。估计女的十一二就开始嫁人了。
寿命也不好说吧,那个时候没有环境污染,说不定寿命很长也难说。平均寿命短是因为
普通老百姓缺衣少食吧。
所以说你这个统计上是扯淡就是扯淡。 |
|
h***i 发帖数: 89031 | 46 14-15岁生孩子正常
但是婴儿成活率是个问题
所以放宽一点阿,这个放宽,是对本问题的保守退让
影响平均寿命的是疾病
早期文明聚落里污染是存在的,没有工业污染,但是越是大的贵族,周围的人口越密集
城市的清洁供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等,都没有很成熟的管理经验,
日常饮用含酒精10%的饮料和饮茶作为人口密集的地区的卫生饮料,这是很久以后的事
情了 |
|
h***i 发帖数: 89031 | 47 实际上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人均预期寿命都是40以下 |
|
P**5 发帖数: 7467 | 48 武丁在位59年,祖甲在位33年。
统计这玩意就是骗人骗己的,我工作一部分就是制造统计分析结果。 |
|
h***i 发帖数: 89031 | 49 个例都有的
没有抗生素,预期寿命不过40
有59 的,就有在位不到一年的
单个的可靠性,没有资料,无法讨论, 统计上的荒谬性是显然的 |
|
h***i 发帖数: 89031 | 50 比如说孔子世家里的后裔的年纪,每个年纪都合理
但是前面几百年的代差,跟司马迁本朝的100年间的5代,代差20年,有着本质的统计区别
你无法肯定任何一个人的年纪有问题,但是那些年纪加在一起,就有问题
所以,漏代和年纪错误是非常可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