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相续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t
发帖数: 1799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自他相换修法 - 济 群法师
除阿底峡尊者的“七因果”之外,藏传佛教中,还有一支关于菩提心修行的重要传承
,就是寂天菩萨的“自他相换法”。寂天菩萨是公元8世纪左右的印度中观派论师,属
于文殊、龙树深观体系的传承。“自他相换法”出自《入菩萨行论》,是寂天菩萨最为
重要的著述,至今有着广泛影响。该论曾在宋代雍熙二年(985)由天息灾译成汉文,
但始终未能引起重视。近代以来,先后有隆莲法师和如石法师重新翻译,引起了很多佛
子的关注。近年来,还出现了修学《入菩萨行论》的热潮,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道次第》中,关于自他相换的修习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说
明自他相换的意义,二是说明自他相换的原理,三是说明怎样修自他相换,四是发菩提
心要达到什么样的量。
1.自他相换的意义
《入行论》云:“谁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又云
:“尽世间安乐,从愿他乐生,尽世间苦恼,由欲我乐生。愚人作自利,能仁为利他,
依此二差别,何须复多说。我乐与他苦,若不正相换,即不能成佛,亦无世间乐。”谓
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当思惟之。
这一段引《入菩萨行论》的偈颂,说明自他相换的意义。《入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应成派与自续派之中观见
我们说到坦特罗佛教其实它的整个哲学基础就是以中观派----特别是中观应成派
,认定意识心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虽然有别的主张,但是终究是离不开意识心的范围。
一般人都认为,中观应成派是由佛护所创立的,然后传到月称与寂天的时候,大肆
的弘扬。但是其实中观应成派的思想,它是发源自婆罗门教的《奥义书》里面。在婆罗
门教当中,它原本只是一种辩论的方法论,是说自己不立自宗----不立自己的主张,只
去分析别人的错误之处,然后破对方的法义。所以中观应成派它只著重在现前能思、能
量的意识心,它只承认六个识,认为佛所说的第七识跟第八识都是方便说,都不是实法
。这种思辨的方法其实原本就广泛地存在于婆罗门教的典籍当中,它用来解释无所不在
却又无所形相的大梵,是一种印度人很习惯的逻辑论证。北大的尚教授说:《奥义书》
在描述梵的性质的时候呢,常常使用一连串否定的句子,也就是指出“不是这个,不是
那个”,而不说它究竟是什么,以否定达到肯定的方法。在哲学上呢,称为“遮诠”,
也就是遮其所非之法。后代印度的哲学家以及佛教的哲学家,在描述宇宙的本源的时候
,也常常用这个方法。所以,中观应成的思想它本来只是一种...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922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责任续1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讲:
丁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
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
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
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
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
解脱。’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慑[怡-台+龙]悷马,
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
令趣向,所应作品。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
有定学。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
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
x******i
发帖数: 14369
4
一、总义
(一)修法的重要性
前面讲过,自他相换等三个修法具有两种作用:其一、在未发菩提心时,虽然不容易产
生真实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念头,但通过这三个修法的锻炼,却可以生
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其二、在已发菩提心后,通过这三个修法的锻炼,可以使已经生
起的菩提心更加稳固和发展。
另外,前面也曾经讲过,菩提心和自他相换等修法是非常伟大的。虽然没有单独修忏悔
的法,但在菩提心生起来的同时,就连五无间罪、谤法罪之类非常严重的罪业,都会得
以减轻,而杀生、偷盗等一般的罪业,则能从根本上得以清净。所以,菩提心自身就具
备了清净罪业和积累资粮的两种能力;同样的,自他相换等修法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许多人可能尚未生起无伪的、不造作的菩提心,但正如前面所
讲的一样,对我们这样的凡夫而言,菩提心的修法并非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肯下功
夫精进修行,就一定可以生起菩提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虽然许多学佛的人每天都在打坐、修行,但有些人所谓的打坐、修行,实际上却
是很盲目的。比如,有些居士只懂得念诵一些密法的仪轨或本尊的心咒,根本不理解仪
轨的含义,却自以为在修生起次第或圆...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922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责任续1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所讲
丁二(依师之次第)分三:一、观察上师;二、依止上师;三、修学上师之意行。
戊一、观察上师:
凡夫人本来就很容易随着友伴等暂时的外缘所改变,所以我们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依止良
师益友。打个比方来说,普通的一节树木落到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后,就
会熏染上栴檀木的妙香,结果这节普通的木材也自然散发出芬芳的檀香味。同样,如果
依止一位具相的高僧大德,久而久之,也会熏染上他的功德妙香,所作所为也都变成他
们那样。如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
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随行彼。”
如今正处在五浊恶世,当然,众多续部宝典中讲的所有法相样样俱全的上师实在是难以
寻觅,但一般来说,可以依止的上师必须具备以下这些功德:一、相续清净:从来没有
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与密乘三昧耶戒;二、广闻博学:通晓经续论典;三、具
大悲心:对无边众生就像母亲对独子般慈爱;四、通达显密:精通外三藏、内密四续部
的仪轨;五、现前断证依靠修持实义于自相续中现前殊胜的断证功德;六、圆满四摄:
以布施、爱语、同行、共事四摄法摄受具善缘的弟子。如《功德藏》中说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异阴相续与薪火相承
有人說佛法裡面不是說有一個不滅的本心第八识嗎?但是那個不滅的本心是靈魂
嗎?那個不滅的本心跟一般人在講的靈魂是一樣嗎?
那我們說靈魂見,靈魂的這個知見其實古今中外都存在,基本上中國的靈魂見是出
自於儒家的思想、還有道家的思想的延伸。靈魂的知見從古時候到現在,從印度乃至於
希臘、乃至於歐洲、乃至於不是說基督教他們就沒有講靈魂的,基督教他們講永生,一
樣是講靈魂,但是那個就是佛法中所說的”常見” (把本来不是恒常存在的东西认作恒
常存在的)。所以這個靈魂見是所有的一切眾生的一個迷惑,所以不單單只是中國的儒
家,還有道家所說這部分的問題。靈魂見它其實是對於生命的實相不瞭解所產生的一種
邪見,因為對於生命的實相不瞭解,所以有錯誤的一個妄想,認為說有一個能夠常住不
滅的這樣子的一個心,能夠往生到未來世去,這個常住不滅的這個心,他們所認知的這
個心,其實是攝屬在五陰(身心)裡面。
如果這個東西沒講清楚的話,很多人會把靈魂不滅,還有佛法裡面所說的一個不生
不滅的這個本心把它混在一起;甚至於很多佛門裡面的人,也認為說有一個靈魂,佛教
裡面的大師也不乏有這樣子的一個見解,認為說...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4445
7
随着大叔大棋最后一子的下完,戏班终于恢复的往日的平静。
随着大叔便秘最后一驮的拉完,戏班终于恢复的往日的清香。
随着大叔故事最后一字的写完,戏班终于恢复的往日的安详。
随着大叔包子最后一个的获得,戏班终于恢复的往日的富庶。
大叔,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你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大叔,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你重重的倒下,不带走戏班的云彩
为了纪念大叔一个月来给我们带来的欢笑,送大叔这个骚人一首湿: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大叔您走好,我们戏班人民会想你的。
临别赠言,好好休息,继续yy,别再胸闷,争取再活六十年!
大叔,你永远活在我们戏班人民的记忆力。
大叔,我们爱你!
靠,
真TMD酸!
s**********t
发帖数: 25
8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世事不正是如此?
G**W
发帖数: 1865
9
“无因唯缘论”,只有六个论的說法不但走不出死胡同,而且害死人啦!
如来藏,阿赖耶識就是法界實相,阿赖耶識於佛法修証中的重要性:
首先,佛教修行者必定相信轮回,如果没有轮回,那么死了就完了,不需要修行,搞这
么多名堂,又是闻又是思又是修的,不需要这么累,只管吃喝玩乐,早死晚死一样。
第二,既然有轮回,那么是什么在轮回?因為死時五陰己滅, 这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了!
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在轮回,我们怎么把握轮回呢?就象原始人连车都没见过,而说自己
会开车,你相信吗?
所以,修行的真正开始,必定是从了知什么东西在轮回开始的,只有知道什么因什麼作
用在轮回,才谈得上改造命运,保证生生世世修行,保证最终成佛等等。
这里就引起两派争论来了,反方认为,缘起性空就是佛教真理,不需要有
轮回的主体,认为如来藏是“性空唯名”的方便说,并没有如来藏可证可知;正方认为
,如来藏就是轮回的主体,离开如来藏谈一切问题都是戏论。下面就两派观点是否吻合
三转法轮经典和三法印来作辨证:
初转法轮之《杂阿含经》卷五:记录了一个叫焰摩伽的比丘说: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
所有。遭到了僧团的一致反对,大家都劝他舍弃邪见,最终,焰摩伽...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4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首楞严通议(六-续)
次许说分际分二 初答摄心轨则分二
初总示三无漏学为修行之本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
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议曰。此略标三决定义为修行之本也。毗奈耶云律。谓欲修定慧必以
戒为基本故曰摄心为戒则定慧由之而生也。意以戒为重。故定已说。
此特宣戒。故下令持四根本戒制断发业润生二种无明
二别示三聚戒为成佛之基分四
初略出戒体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二正示修相分五
初令持四根本戒制断发业无明分四
一不淫戒分六 初通显能持利益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二显不持过误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
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
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
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三令依教当持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四显持犯得失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
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
H******9
发帖数: 2766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
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世尊,若此
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
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
,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
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
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
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
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f*******8
发帖数: 3612
12
基本上,认定这部经跟那个经矛盾,那个经比这个经好的,
我看都有问题。都是不懂装懂。
而且恰好都是那种不修不证的人最喜欢这样。
旁观的人最好还是不要执认自己都不懂的错误认定吧。
------------------------------
http://baike.baidu.com/view/48531.htm
至于民初,又有一些佛学家,主要以白衣为首,大力倡导法相唯识学,于是唯识学又
再度引起大家研究的兴趣。
然这些唯识学者,他们研究唯识学的最初发心,是有鉴于禅宗在中国高度发展,而禅宗
之末流则流于空疏、不精确、不确切、乃至不切实际之口头禅,因此欲提倡法相精确之
唯识学,以纠正禅宗末流之弊。
这等发心原无可厚非,然而却矫枉过正,只看到禅宗末流之弊,而不见禅宗正法之善;
于是由本为救禅流之失,转而一心、全力地抨击所有禅宗,乃至广义的性宗,亦加以讥
毁,这些学者的一些出家弟子或再传弟子,继承其志,发扬光大其说,大事“以相破性
”这实在是对唯识之义,多有误解及曲解所致。
其实,诸有智者皆所共知,如来大法犹如“如来之一体”而性相二宗,即犹如“如来之
左右手”奈何众生不解斯义,却拿着如来的“左...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13
基本上,认定这部经跟那个经矛盾,那个经比这个经好的,
我看都有问题。都是不懂装懂。
而且恰好都是那种不修不证的人最喜欢这样。
旁观的人最好还是不要执认自己都不懂的错误认定吧。
------------------------------
http://baike.baidu.com/view/48531.htm
至于民初,又有一些佛学家,主要以白衣为首,大力倡导法相唯识学,于是唯识学又
再度引起大家研究的兴趣。
然这些唯识学者,他们研究唯识学的最初发心,是有鉴于禅宗在中国高度发展,而禅宗
之末流则流于空疏、不精确、不确切、乃至不切实际之口头禅,因此欲提倡法相精确之
唯识学,以纠正禅宗末流之弊。
这等发心原无可厚非,然而却矫枉过正,只看到禅宗末流之弊,而不见禅宗正法之善;
于是由本为救禅流之失,转而一心、全力地抨击所有禅宗,乃至广义的性宗,亦加以讥
毁,这些学者的一些出家弟子或再传弟子,继承其志,发扬光大其说,大事“以相破性
”这实在是对唯识之义,多有误解及曲解所致。
其实,诸有智者皆所共知,如来大法犹如“如来之一体”而性相二宗,即犹如“如来之
左右手”奈何众生不解斯义,却拿着如来的“左...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国内LTPS液晶面板6代线相续投产
http://laoyaoba.com/ss6/html/60/n-590160.html
国内首条LTPS液晶面板6代线试生产
本报讯 (记者 张钦)国内首条采用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的液晶面板六代线于大年
初三在武汉华星光电试生产,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攻克了第六代LTPS生产核心技术,初
步具备了高端小尺寸显示屏生产能力,打破了国外产品在我国高端小尺寸显示屏市场上
的垄断,对拉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6代LTPS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是由TCL集团旗下的华星光电投资建设的,相比传统
的非晶硅液晶显示面板,低温多晶硅可以使显示器的反应速度更快、亮度更高、稳定性
更强,同时也使产品的重量更轻、厚度更薄,工作寿命更长并耗能更少。据了解,武汉
华星光电在实现批量生产后,每年可实现生产高端智能手机及移动PC显示面板约8800万
片,产值超百亿元。
http://laoyaoba.com/ss6/html/27/n-589927.html
天马微电子雄起 LTPS技术引领国内液晶行业
天马微电子第6代LTPS(低温多晶硅)生产线昨日在厦门全线贯通,市长裴金佳昨天上
午会...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5

物理量的量子化不必说了,这个早被证明了,在这个基础上,量子力学已经广泛应用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革命。
而空间时间的量子化,目前基本可以被确认。在现在的理论物理领域里面,超弦理论和
圈量子引力理论,全部都认为时空是量子化,是离散的。围绕这个也有数学上的一些证
明,当然目前由于仪器的限制,还不具备能力分辨普朗克尺度下的事件。未来就有机会
,一旦实验给出结果,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你可以再百度或者google上检索一下"时空量子化",或者“时间 量子化”的关键词,
结果有一大堆。
这篇是物理学家斯莫林书里面对时空量子化的分析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80817/
我们感觉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但是如果令人称奇的圈量子引力理论是正确的话,时空
实际上是以离散形式存在的。
“100多年前,绝大多数人和科学家认为物质是连续的。尽管自古以来一些哲学家和科
学家曾经推测如果把物质分解到足够小的块,就会发现它们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几乎
没有人认为能够证实原子的存在。今天我们已经得到了单个原子的图像,也研究了组成
原子的粒子。物质的粒子性已经是过时的新闻了。...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6

物理量的量子化不必说了,这个早被证明了,在这个基础上,量子力学已经广泛应用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革命。
而空间时间的量子化,目前基本可以被确认。在现在的理论物理领域里面,超弦理论和
圈量子引力理论,全部都认为时空是量子化,是离散的。围绕这个也有数学上的一些证
明,当然目前由于仪器的限制,还不具备能力分辨普朗克尺度下的事件。未来就有机会
,一旦实验给出结果,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你可以再百度或者google上检索一下"时空量子化",或者“时间 量子化”的关键词,
结果有一大堆。
这篇是物理学家斯莫林书里面对时空量子化的分析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80817/
我们感觉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但是如果令人称奇的圈量子引力理论是正确的话,时空
实际上是以离散形式存在的。
“100多年前,绝大多数人和科学家认为物质是连续的。尽管自古以来一些哲学家和科
学家曾经推测如果把物质分解到足够小的块,就会发现它们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几乎
没有人认为能够证实原子的存在。今天我们已经得到了单个原子的图像,也研究了组成
原子的粒子。物质的粒子性已经是过时的新闻了。...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7
五受蕴,五取蕴就是五蕴,叙说角度不同。
五受蕴或五取蕴,是指任何被观察感知的名色;观察感知之外的算不上五受蕴或五取蕴。
1.五受蕴(五受阴),觉受接收之五蕴,认“贼”作父,凶戾而不知 - 有被动之意。
2.五取蕴,摄取执取之五蕴,贪爱我执而生烦恼 - 有主动之意。
《俱舍论》卷一云(大正29·2a):“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或
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沁名取蕴,如花果树。”即名一切烦恼为取。
生命就是五蕴(相续流),或说色、受、想、行、識是組成生命的五种机能,故行善积
德不外乎五
蕴。
W**N
发帖数: 1037
18
懂了。恭谢师兄点化。 :)
福蕴
五蕴取受苦,
厌离如修福。
观音加弥陀,
行善又积德。
--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蕴。1.五受蕴(五受阴),觉受接收之五蕴,认“贼”作父,凶戾而不知 - 有被动之
意。2.五取蕴,摄取执取之五蕴,贪爱我执而生烦恼 - 有主动之意。《俱舍论》卷一
云(大正29·2a):“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或
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沁名取蕴,如花果树。”即名一切烦恼为取。
生命就是五蕴(相续流),或说色、受、想、行、識是組成生命的五种机能,故行善积
德不外乎五蕴。
r****n
发帖数: 825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轮回和心的相续

是的,死亡發生在每個時刻,新生也發生在每個時刻,我們觀察當下每一時刻的生和死
,我們將了悟輪回是什麽,了解肉身的的死亡是什麽,我們不會再懼怕死亡。
這就是毗婆舍那的力量。
輪回其實就是剎那剎那五蘊的不斷相續相生,五蘊在每個剎那都是不同的,所以沒有輪
回的主體。
r****n
发帖数: 825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轮回和心的相续

同意,
是的,就世間來說,真實的只有生滅、(緣起被包含到裡面了)
觀察生滅,對生滅厭離,喜貪滅除,於是生滅生起的動力消失掉,就是不再生滅的涅槃
。佛法整個修行的核心就是圍繞這個的。
用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就是,當觀察測量存在的時候,被觀察對象的粒子性實在性
就顯示出來,這種觀察測量持續性的進行,那么相生相續的輪回就會繼續,永無休止。
當”觀察測量“消失掉后,不生不滅的涅槃就到來。
觀察測量的消失,就是五蘊的滅盡。
佛法,是五蘊寂滅的涅槃為終極目標的。
佛陀也是爲了這個真理而說佛法的。“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杂阿含110经)
r****n
发帖数: 8253
21
下面附件的图,是说一切有部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演示图,也是所有外道关于灵魂,
梵,神我的演示图
其中大乘的如来藏,真如,阿赖耶等要稍微复杂一点,没有在图中完全的显示,但本质
差不太多,只是如来藏,阿赖耶等有一些掩盖性,欺骗性的东西,比如用不一不异来掩
盖独立性,用无形无相来掩盖实体性。但其实还是神我邪见,只是形式变化了。
对比最上面的图,就会看到一个很大的不同。
第一张图,都是一组一组,前后不同,分立的,是一种离散的,非连续的,刹那生灭的
理论,
而第二张图,都有个持续不变的主体存在其中(黄色的部分)。这个主体本身不生不灭
,具有影响操控客体的能力。它也是连续性的,恒常性的。
这个不变的主体,在各种宗教当中有不同的名称,基督教,印度教,称呼为灵魂。大乘
佛教,则称呼为心,真如,如来藏,自性,本心,本觉等等。它是解脱的所依。是在五
蕴身心现象当中的。甚至是五蕴身心现象产生的源头。是万法产生的根本因。所谓的明
心见性,就是要找到这个黄色的关键部分,并利用它的性质。
而佛法和这个完全不同,关于五蕴,它是一种刹那生灭,非连续的理论,关于解脱所依
的涅槃,和五蕴是完全的相异,不能共存。

洞见。
r****n
发帖数: 8253
22

我没有仔细计算过,每秒二三十次,应该是有的,
马哈希尊者在某处提到过他能觉知到上百次。
有些南传的禅修者,在禅修报告当中有说自己大概每秒三四十次。
这个完全可以统计的,甚至可以直接用秒表来测。
有一点很肯定,对于大多数人,不可能观察到普朗克时间尺度的生灭,那既不可能,也
没有必要
我前面也已经详细分析了。
尽管大多数人意识不能够觉知道普朗克尺度的生灭,但是利用意识本身的特性,却可以
洞察非连续性,离散性,最小不可分割单位这些关于实相的终极真理。
我最初获得的这方面的洞察,连一秒钟几十次的生灭都没看到,而只是普通的修观。但
当时就极为明确清晰了。
r****n
发帖数: 8253
23
我再把waichi当初教导我根法的原理贴出来,用来对比二种理论的根本不同
有邪法作为对比,可以知道佛法和它的根本性不同,重要的区别点到底在哪里。
---------------------------------
修观光者, 须轻轻松松自然凝神于额中央智慧眼处, 但非意念集中在印堂(两眉心之 间
), 而是眉与发脚之中间, 额头中央处, 然后留意 "观" 智慧眼前方, 用以对比反 观自
心, 以了见性, 并非往外看, 而是利用自然 "观" 之性能 "反观" 自心, 只要您"观"
正前方, 则自然会处于智慧眼处, 根本不须用意.
人之本能乃在于见, 常人只习惯见外, 行者于正修时如经常内现光或景相, 却又习惯
见内-"眼根现", 修时如内不现光或景相时, 却又习惯靠感觉感知-"意根现", 此乃由 "
眼根" 转变成 "意根", 然如此, 正修时之 "内六根", 及生活正用时之 "外六根" 并无
不同, 亦 "六根" 互转不断生灭而已, 当中何有永恒之现像及事物? 故如此修者 无论
其修何功法, 其禅定力神通力或景界多高强, 其实一切亦不免生生灭灭, 转转换 换, "
六根" 亦被业相迷转...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4

根据大乘佛经的如来藏理论,如来藏是众生身中的,所以用那个黄线表示,也没有问题。
藏識住於身,攝藏諸種子。遍持壽煖識,如雲覆世間。業用曾不停,眾生莫能見------大乘密严经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具足無量清淨功業,從無始世來自然圓滿,非修非作,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只是如来藏有一些不一不异,“空”之类掩盖性的东西,比灵魂这种比较简单的神我要
更复杂一些。
而阿赖耶也是内识,而且每个众生一套阿赖耶识的库,外在的色法都是内识里面色法种子的变现,阿赖耶本身又是不断生灭,这个更特殊一些,但其实还是神我。
只要这个解脱所依在众生身中,再怎么玩弄不一不异,无形无相,哪怕变成生灭,都逃不了神我,都是违反佛法的。
佛法的理论,本身很明确,当众生在轮回的时候,只有五蕴身心现象,全部舍弃,全部否定,当中没有任何解脱所依,涅槃不在五蕴中,,和五蕴相异,通过对五蕴的否定和厌离,证涅槃。
这种五蕴涅槃互斥互补的性质,尽管不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不符合我们的通常思维,但却是宇宙的一个根本性质。
因为互斥性,必须要彻底否定舍弃五蕴,才能证涅槃
因为互补性,才...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5

呵呵,三个人物,全是虚构。
其实你这东西,只是神通而已,你应该去学神通,不需要学佛法。
佛法的核心部分,无常,苦,无我,缘起,四圣谛,灭除贪嗔痴,基本都和你无关的。
假如你看阿含经,应该是味如嚼蜡,只有看维摩诘经这种伪造得很符合你口味的经典,
才让你觉得过瘾
你能被waichi收伏,哪怕waichi后面已经严重穿帮,几乎超出你的底线,可你还继续相
信,也显然和你的动机目标有关。
r****n
发帖数: 8253
26

100年?呵呵。
你就是再过千万亿年,轮回千万亿世,也根本没能力模仿佛陀。
你离成佛的资格,根本就相差亿万八千里,佛陀积累的累世波罗蜜,强过你亿万亿万倍。
你现在连个小小的随意弄禅相,想让它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都弄不出来啊。你那点小小定力,实在可笑。
自己还以为如何如何。。。
真正着了大妄想的,是你啊。
f*******8
发帖数: 3612
27

唯识就有见分,相分和自证分。
也没有说见分就是长存的。
法独有的。
r****n
发帖数: 8253
28

唯识的见分,是从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这个阿赖耶识,是个超级小宇宙,色法业力种
子全在里面,尽管色法业力种子本身生灭,但是阿赖耶作为整体,实际还是长存的。阿
赖耶识被唯识说成生灭,其实完全就是掩盖,用种子本身的生灭,掩盖整体上隐藏的不生
灭。而这阿赖耶识,其实是背后真正的“能”,唯识只是中间弄出个见分作为转换而已。
这也是一种变种的常见,我见。
最近学了点唯识了,知道什么是见分,相分了?
现在还说七识是行蕴?
f*******8
发帖数: 3612
29

那些东西早都看过了,原来在深圳时候Gder推荐唯识,90年代的事了。
我只不过在没有自己亲之实证之前,不执着名相而已。这是个好习惯
七识还可以是别的蕴呢。你不懂机制背书有什么用。
r****n
发帖数: 8253
30
下面这篇文章是介绍圈量子引力理论理论的部分节选,主要是关于量子化时空的,其中
有比较形象的比喻,方便理解什么是量子化。另外文章中还提到了前宇宙,暗示宇宙是不
断循环反复的,而这种认识论,也很接近佛法对于世界不断循环,不断生住异灭的看法。
转帖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354545.htm
在普通人的脑海中,宇宙是一个整体。可是,有一些“疯狂”的科学家现在却宣布,宇
宙是破碎的,我们的世界,包括空间和时间,是由无数的微小“积木”搭建而成。 随
手拿起一张白纸,我们会发现,它的表面很光滑,光线照射在上面,甚至会反射出光泽
。好,现在,让我们拿起放大镜,再次观察这张白纸,我们会发现,这张纸的表面其实
并不那样光滑,它是凹凸不平的。 如果我们的放大镜质量上乘,放大倍数很高,我们
甚至能看到,纸其实是由许多的木质纤维组成,这并不奇怪,纸就是木材被加工后得到
的。 再放大一些怎么样?从这张白纸上撕下很小很小的一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我
们会发现这张纸竟然漏洞百出。请不要责怪造纸厂偷工减料,所有的纸通过显微镜观察
,都是这副模样。如果我们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足够高,我...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1
下面附件的图,是说一切有部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演示图,也是所有外道关于灵魂,
梵,神我的演示图
其中大乘的如来藏,真如,阿赖耶等要稍微复杂一点,没有在图中完全的显示,但本质
差不太多,只是如来藏,阿赖耶等有一些掩盖性,欺骗性的东西,比如用不一不异来掩
盖独立性,用无形无相来掩盖实体性。但其实还是神我邪见,只是形式变化了。
对比最上面的图,就会看到一个很大的不同。
第一张图,都是一组一组,前后不同,分立的,是一种离散的,非连续的,刹那生灭的
理论,
而第二张图,都有个持续不变的主体存在其中(黄色的部分)。这个主体本身不生不灭
,具有影响操控客体的能力。它也是连续性的,恒常性的。
这个不变的主体,在各种宗教当中有不同的名称,基督教,印度教,称呼为灵魂。大乘
佛教,则称呼为心,真如,如来藏,自性,本心,本觉等等。它是解脱的所依。是在五
蕴身心现象当中的。甚至是五蕴身心现象产生的源头。是万法产生的根本因。所谓的明
心见性,就是要找到这个黄色的关键部分,并利用它的性质。
而佛法和这个完全不同,关于五蕴,它是一种刹那生灭,非连续的理论,关于解脱所依
的涅槃,和五蕴是完全的相异,不能共存。

洞见。
r****n
发帖数: 8253
32

我没有仔细计算过,每秒二三十次,应该是有的,
马哈希尊者在某处提到过他能觉知到上百次。
有些南传的禅修者,在禅修报告当中有说自己大概每秒三四十次。
这个完全可以统计的,甚至可以直接用秒表来测。
有一点很肯定,对于大多数人,不可能观察到普朗克时间尺度的生灭,那既不可能,也
没有必要
我前面也已经详细分析了。
尽管大多数人意识不能够觉知道普朗克尺度的生灭,但是利用意识本身的特性,却可以
洞察非连续性,离散性,最小不可分割单位这些关于实相的终极真理。
我最初获得的这方面的洞察,连一秒钟几十次的生灭都没看到,而只是普通的修观。但
当时就极为明确清晰了。
r****n
发帖数: 8253
33
我再把waichi当初教导我根法的原理贴出来,用来对比二种理论的根本不同
有邪法作为对比,可以知道佛法和它的根本性不同,重要的区别点到底在哪里。
---------------------------------
修观光者, 须轻轻松松自然凝神于额中央智慧眼处, 但非意念集中在印堂(两眉心之 间
), 而是眉与发脚之中间, 额头中央处, 然后留意 "观" 智慧眼前方, 用以对比反 观自
心, 以了见性, 并非往外看, 而是利用自然 "观" 之性能 "反观" 自心, 只要您"观"
正前方, 则自然会处于智慧眼处, 根本不须用意.
人之本能乃在于见, 常人只习惯见外, 行者于正修时如经常内现光或景相, 却又习惯
见内-"眼根现", 修时如内不现光或景相时, 却又习惯靠感觉感知-"意根现", 此乃由 "
眼根" 转变成 "意根", 然如此, 正修时之 "内六根", 及生活正用时之 "外六根" 并无
不同, 亦 "六根" 互转不断生灭而已, 当中何有永恒之现像及事物? 故如此修者 无论
其修何功法, 其禅定力神通力或景界多高强, 其实一切亦不免生生灭灭, 转转换 换, "
六根" 亦被业相迷转...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4

根据大乘佛经的如来藏理论,如来藏是众生身中的,所以用那个黄线表示,也没有问题。
藏識住於身,攝藏諸種子。遍持壽煖識,如雲覆世間。業用曾不停,眾生莫能見------大乘密严经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具足無量清淨功業,從無始世來自然圓滿,非修非作,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只是如来藏有一些不一不异,“空”之类掩盖性的东西,比灵魂这种比较简单的神我要
更复杂一些。
而阿赖耶也是内识,而且每个众生一套阿赖耶识的库,外在的色法都是内识里面色法种子的变现,阿赖耶本身又是不断生灭,这个更特殊一些,但其实还是神我。
只要这个解脱所依在众生身中,再怎么玩弄不一不异,无形无相,哪怕变成生灭,都逃不了神我,都是违反佛法的。
佛法的理论,本身很明确,当众生在轮回的时候,只有五蕴身心现象,全部舍弃,全部否定,当中没有任何解脱所依,涅槃不在五蕴中,,和五蕴相异,通过对五蕴的否定和厌离,证涅槃。
这种五蕴涅槃互斥互补的性质,尽管不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不符合我们的通常思维,但却是宇宙的一个根本性质。
因为互斥性,必须要彻底否定舍弃五蕴,才能证涅槃
因为互补性,才...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5

呵呵,三个人物,全是虚构。
其实你这东西,只是神通而已,你应该去学神通,不需要学佛法。
佛法的核心部分,无常,苦,无我,缘起,四圣谛,灭除贪嗔痴,基本都和你无关的。
假如你看阿含经,应该是味如嚼蜡,只有看维摩诘经这种伪造得很符合你口味的经典,
才让你觉得过瘾
你能被waichi收伏,哪怕waichi后面已经严重穿帮,几乎超出你的底线,可你还继续相
信,也显然和你的动机目标有关。
r****n
发帖数: 8253
36

100年?呵呵。
你就是再过千万亿年,轮回千万亿世,也根本没能力模仿佛陀。
你离成佛的资格,根本就相差亿万八千里,佛陀积累的累世波罗蜜,强过你亿万亿万倍。
你现在连个小小的随意弄禅相,想让它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都弄不出来啊。你那点小小定力,实在可笑。
自己还以为如何如何。。。
真正着了大妄想的,是你啊。
f*******8
发帖数: 3612
37

唯识就有见分,相分和自证分。
也没有说见分就是长存的。
法独有的。
r****n
发帖数: 8253
38

唯识的见分,是从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这个阿赖耶识,是个超级小宇宙,色法业力种
子全在里面,尽管色法业力种子本身生灭,但是阿赖耶作为整体,实际还是长存的。阿
赖耶识被唯识说成生灭,其实完全就是掩盖,用种子本身的生灭,掩盖整体上隐藏的不生
灭。而这阿赖耶识,其实是背后真正的“能”,唯识只是中间弄出个见分作为转换而已。
这也是一种变种的常见,我见。
最近学了点唯识了,知道什么是见分,相分了?
现在还说七识是行蕴?
f*******8
发帖数: 3612
39

那些东西早都看过了,原来在深圳时候Gder推荐唯识,90年代的事了。
我只不过在没有自己亲之实证之前,不执着名相而已。这是个好习惯
七识还可以是别的蕴呢。你不懂机制背书有什么用。
r****n
发帖数: 8253
40
下面这篇文章是介绍圈量子引力理论理论的部分节选,主要是关于量子化时空的,其中
有比较形象的比喻,方便理解什么是量子化。另外文章中还提到了前宇宙,暗示宇宙是不
断循环反复的,而这种认识论,也很接近佛法对于世界不断循环,不断生住异灭的看法。
转帖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354545.htm
在普通人的脑海中,宇宙是一个整体。可是,有一些“疯狂”的科学家现在却宣布,宇
宙是破碎的,我们的世界,包括空间和时间,是由无数的微小“积木”搭建而成。 随
手拿起一张白纸,我们会发现,它的表面很光滑,光线照射在上面,甚至会反射出光泽
。好,现在,让我们拿起放大镜,再次观察这张白纸,我们会发现,这张纸的表面其实
并不那样光滑,它是凹凸不平的。 如果我们的放大镜质量上乘,放大倍数很高,我们
甚至能看到,纸其实是由许多的木质纤维组成,这并不奇怪,纸就是木材被加工后得到
的。 再放大一些怎么样?从这张白纸上撕下很小很小的一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我
们会发现这张纸竟然漏洞百出。请不要责怪造纸厂偷工减料,所有的纸通过显微镜观察
,都是这副模样。如果我们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足够高,我...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1
非常好的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楞伽经》卷一:
『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
而自真相实不灭。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识则
灭。 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
w****g
发帖数: 570
42

只是没有痛的感觉。。。意识一点也没少
哈。。。你怎么知道傻子对世界没看法。。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无明的表现。。无明的一个表现就是分离化, 个体化。。用名和相
来理解这个世界。
a***n
发帖数: 1993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宁玛派
藏传佛教宁玛派
刘立千著
一、 宁玛派的传承
宁玛派的教法传承是与前弘时期【1】的法统一脉相承的。在禁佛【2】时期是采取
极为隐蔽的方式进行传授。吐蕃王朝崩溃后,很长时间无寺庙、无僧团,只有一批在家
俗人咒师维护法统,有的则采取在家庭中父子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法,法脉因而赖以不断
(《青史》【3】上84页)。《青史》说,这些在家庭或居山岩的俗人对佛法非常敬重
,也重修持。安达?热巴坚王【4】以前所有的《甘珠尔》、《丹珠尔》【5】他们都保
持得很完整。过去吐蕃时期所译经典,大部分到今天我们都能看得到(《青史》上84页)
。为什么这些俗人没有遭到灭法厄运?由于当时达磨赞普【6】破坏的对象是寺庙和僧
团,还未来得及对付这些在家的信徒。《西藏王臣记》【7】说,有些外表是在家的俗
人,实际是在家修持密咒金刚乘【8】的人士,他们没有露出出家人相,当时藏王和他
的左右大臣都未注意到,故未遭到迫害。像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一切智者?耶桑孜巴
【9】说,那时律乘教法【10】虽然衰落了,但大密咒金刚乘教法方面直到如今都未衰
落过《西藏王臣记》76页)。公元10-11世纪时期即后弘初期就有人或自费或被派到...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4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萨迦派
藏传佛教萨迦派
刘立千著 (王小军提供)
一、萨迦派的传承
萨迦派的派名,是来源于萨迦寺名。萨迦寺是公元11世纪时衮却杰布所创建。衮却
杰布(1034-1102)是吐蕃贵族昆氏的后裔。初学旧派【1】法门,后往莫古隆【2】,依
卓弥?释迦耶协【3】大译师学法,不久又去往依桂?枯巴拉孜【4】已得新译密乘法要
的传授,尚不满足,又往莫古隆请求卓弥传授《道果语教宝法》【5】,卓弥为他分期
传授。四十岁时,在奔波日山【6】灰白土上建立寺院,灰白土藏语为萨迦,遂名萨迦
寺。他住持该寺广传新派密法,但当时萨迦派的派名还不显著。
衮却杰布长子名衮噶宁布(1092-1158),又称萨钦【7】。他是住持萨迦教法的法
座第一人,但他并未出家,衣白衣,故认他为白衣【8】初祖。父死时年尚幼,遂请八
日译师【9】 (1040-1111)住持萨迦寺,并依之学法。十二岁时依仗底?达玛宁布【10
】和琼仁钦扎【11】等学习对法、中论、因明等显教经典,从朗?卡乌巴【12】昆
仲学《密集》、《胜乐》、《大黑天》等密法,后在向敦?却八【13】大师处尽学《道
果法门》。此后印度成就大德毗瓦巴【14】亲来萨迦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1 中说:“能为因性是相续展转就有的,就像植物的根茎
叶一样,成为前因后果的连索。”释印顺的意思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前法引生后法,前
法即是后法的生起因,这样诸法就能成就相续辗转的现象。他又说“业是过去了,但还
能感果”;可是,前法既然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又能引生后法?为什么业过去了却还
能感果?释印顺没有解释。然而,因果现象既然能够不错乱的如实存在,有情过去世所
造作的业既然能感得后世的果报皆不错乱,那就表示必定各自都有一个能含藏诸业种子
、而且刹那至永久都不会坏灭的真实法存在。所以有情所造作的种种业行,才能被如实
保存著而不会失坏,也才能在未来缘熟之时,现行而成就因缘果报的现象,这是一切有
智者都必然能够理解以及信受的正理。就好比植物的种子虽能长出根茎叶乃至发育而长
成,然而种子也要依附于大地才能发芽乃至成长,不是存在于虚空之中;也就是必须要
依附于大地作为根本,在外界的水分、阳光、空气等等缘具足,种子才有持续变异与生
长的功能。然而,释印顺却说:【为解决这因果不相及而能成为因果的现象,才采用了
种子生果的比喻。】(《唯识学探源》页168)【后代的唯识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能为因性与根本因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1 中说:“能为因性是相续展转就有的,就像植物的根茎
叶一样,成为前因后果的连索。”释印顺的意思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前法引生后法,前
法即是后法的生起因,这样诸法就能成就相续辗转的现象。他又说“业是过去了,但还
能感果”;可是,前法既然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又能引生后法?为什么业过去了却还
能感果?释印顺没有解释。然而,因果现象既然能够不错乱的如实存在,有情过去世所
造作的业既然能感得后世的果报皆不错乱,那就表示必定各自都有一个能含藏诸业种子
、而且刹那至永久都不会坏灭的真实法存在。所以有情所造作的种种业行,才能被如实
保存著而不会失坏,也才能在未来缘熟之时,现行而成就因缘果报的现象,这是一切有
智者都必然能够理解以及信受的正理。就好比植物的种子虽能长出根茎叶乃至发育而长
成,然而种子也要依附于大地才能发芽乃至成长,不是存在于虚空之中;也就是必须要
依附于大地作为根本,在外界的水分、阳光、空气等等缘具足,种子才有持续变异与生
长的功能。然而,释印顺却说:【为解决这因果不相及而能成为因果的现象,才采用了
种子生果的比喻。】(《唯识学探源》页168)【后代的唯识学...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缘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缘起》
前言
佛说“缘起甚深”,正因其深奥,致使大部分的人无法洞悉因缘法则。二千五百多
年前佛陀对阿难的开示,至今依然真实如昔。佛教的核心──缘起,是如此难以理解,
因而成为人们严重误解与扭曲佛法的症结。本书中,佛使尊者将这些误解的根源挖掘出
来,并将其置于严谨的慧光下细察分析。这些根源虽可回溯到原始佛教时代,然而最早
的文献记载,却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觉音(Buddhaghosa)的论集中发现的。
许多上座部的正统教说,可说是建立在觉音解说的基础上,且把觉音对缘起的误解
当作标准,因此使真理变得混淆不清。简言之,觉音是从亘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
立场来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现在世,在现在世中承受过
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
来世中的生与苦。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并提出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anatta),那么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么我们要如何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
正确地了解缘起非常重要,它会使我们认识到“我”这个观念,是...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