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瞋怒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a*****y
发帖数: 3318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五章 修行的障碍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2:18  点击:148
第五章修行的障碍
十种障碍
住所家利养 ,众与业第五 ,旅行亲戚病 ,读书神变十。《清净道论.第三章.第29段》
障碍有两类:一类是比较外在的,即所谓的十种障碍;另一类是较为内在的,即所谓的
五盖。先,修行者应当破除十种障碍。以下十种障碍的陈述乃改编自《清凈道论》,只
是第十种(神变)另加了一些适合初学者的解释。《清净道论》的陈述是以出家修行者
为例所做的解释,在家修行者的情况可以据理类推。这十种障碍对有些人是障碍,对有
些人则不成障碍。前者
在修行时应以少事为妙,后者则能因不执取而不被障碍所束缚。
(一)住所1. 这并非对一切人都是障碍。对于热心从事于装修建筑等事的人,或在自
己的住所里喜好积储很多物品的人才是障碍。2. 有些人会因种种原因而对自己的住所
有种种的期望,并对住所的一切非常执取,对这样的人而言,住所自然成为障碍。
(二)家1. 「施主的家幸福,我也幸福」,如果像这样子和施主相亲相伴而住,对于
这样的人,家则成为障碍。2. 对于有些人,即使与父母亲同住,...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转载)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
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谩骂发泄,然後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
「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有啊,瞿昙!那又怎样?」
「婆罗门!你曾经准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了吗?」
「有啊,瞿昙!」
「婆罗门!如果他们没吃你准备的餐饮,那你所准备的餐饮,最後会归谁?」
「瞿昙!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
「这就对了,婆罗门!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谩骂,我都没接受,那你
刚才那些粗恶谩骂,最後又归谁了呢?」
「瞿昙!虽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经给你了。」
「婆罗门!没有我的接受,何来你的给予?」
「瞿昙!那你说说看,什麽是接受?什麽是给予?什麽不是接受?什麽不是给予?」
「婆罗门!如果你骂我,我反过头来回骂;你对我动怒,我也回过头来对你动怒;
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斗我,我反斗回去,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给予。反之,
如果不以谩骂回应谩骂;动怒回应动怒;拳头回应拳...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9421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版上可有心理医生给看看这病不?
你是心里的负能量太多,需要慢慢地调整。这里转个隔壁fivestone网友的一个帖子,
或许会有帮助。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
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谩骂发洩,然后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
「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有啊,瞿昙!那又怎样?」
「婆罗门!你曾经准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了吗?」
「有啊,瞿昙!」
「婆罗门!如果他们没吃你准备的餐饮,那你所准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
「瞿昙!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
「这就对了,婆罗门!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谩骂,我都没接受,那你
刚才那些粗恶谩骂,最后又归谁了呢?」
「瞿昙!虽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经给你了。」
「婆罗门!没有我的接受,何来你的给予?」
「瞿昙!那你说说看,什麽是接受?什麽是给予?什麽不是接受?什麽不是给予?

「婆罗门!如果你骂我,我反过头来回骂;你对我动怒,我也回过头来对你动怒;
你...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面对谩骂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
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谩骂发洩,然后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
「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有啊,瞿昙!那又怎样?」
「婆罗门!你曾经准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了吗?」
「有啊,瞿昙!」
「婆罗门!如果他们没吃你准备的餐饮,那你所准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
「瞿昙!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
「这就对了,婆罗门!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谩骂,我都没接受,那你
刚才那些粗恶谩骂,最后又归谁了呢?」
「瞿昙!虽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经给你了。」
「婆罗门!没有我的接受,何来你的给予?」
「瞿昙!那你说说看,什麽是接受?什麽是给予?什麽不是接受?什麽不是给予?

「婆罗门!如果你骂我,我反过头来回骂;你对我动怒,我也回过头来对你动怒;
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斗我,我反斗回去,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给予。反之,
如果不以谩骂回应谩骂;动怒...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 无我的简单验证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
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谩骂发洩,然后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
「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有啊,瞿昙!那又怎样?」
「婆罗门!你曾经准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了吗?」
「有啊,瞿昙!」
「婆罗门!如果他们没吃你准备的餐饮,那你所准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
「瞿昙!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
「这就对了,婆罗门!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谩骂,我都没接受,那你
刚才那些粗恶谩骂,最后又归谁了呢?」
「瞿昙!虽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经给你了。」
「婆罗门!没有我的接受,何来你的给予?」
「瞿昙!那你说说看,什麽是接受?什麽是给予?什麽不是接受?什麽不是给予?

「婆罗门!如果你骂我,我反过头来回骂;你对我动怒,我也回过头来对你动怒;
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斗我,我反斗回去,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给予。反之,
如果不以谩骂回应谩骂;动怒...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忍辱波罗蜜(上)
所谓的六度波罗蜜,就是菩萨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到彼岸。如
果菩萨能够广行六度,未来才有可能明心见性到彼岸,因而在内门行六度万行。由此可
知这六度波罗蜜,对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们很重要,因为那是菩萨成佛最基本的条件,
唯有菩萨具足六度波罗蜜,才能从名义菩萨成为真实义菩萨,从此入菩萨僧数中。

忍辱要有五种的因缘可以达到生忍,佛陀提示我们:当你建立这五种因缘,可以作
这些观想,建立这个适当的作意以后,你就容易可以安忍于诸等境界。
什么样是五种的因缘呢?就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要怎么办呢?所以应当具备
有:一、就是“恶来不报”。就是当你遇到了一些恶的境界、坏的境界、对你不顺利的
这样境界的时候,你可以心里面没有加害想,没有想要说对于这样的境界马上去反抗、
反驳或是愤怒,甚至想要报复;因为在这五浊恶世,你很容易就遇到不好的境界。有时
候这不好境界甚至是来自于你所亲爱的人,包括父母兄弟、然后子女配偶等等;当这些
境界来的时候,你可以先去想:他们是不是曾经有恩于你、是不是在平常对你很好,所
以你是不是对于一时的事情不要那么在意,这就是属于对于亲人的。如果对于...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7
震惊!四川南充某寺庙师徒被指乱搞男女关系
原文地址:震惊!四川南充某寺庙师徒被指乱搞男女关系 作者:湖心亭看雪客
按:本博主非常清楚,转载本文会对中国佛教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但为了许多虔诚信佛
者的法身慧命,本博主决定以壮士断腕之心,忍痛转载。早在2000多年前,魔王波旬就
对佛陀说过,未来,他会派魔子魔孙混入佛门,穿着袈裟,破坏佛法。当今时代,此象
已显,切望大家擦亮眼睛。本文是一位出家多年的比丘,在四川南充某著名寺庙多年亲
身经历后撰写的揭露某著名汉地“高僧大德”(三寺方丈、省佛协副主席)的文章,揭
露其假冒密宗上师大肆奸淫女弟子的行径。本文受网友留言推荐,转载自钟馗的博客(
原文太长,本博主被迫做大幅删节,但依然有1万多字,可见作者用心良苦),原文链
接:
http://blog.tianya.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3622106
http://blog.sina.com.cn/u/1985632422
但是,3月9日,有女性作者在凤凰网发文,指出她和本文作者发生过关系。本博主将该
文附录在文后。
引言:在看到那些从您手机发出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四章 性行与业处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3:34  点击:186
第四章性行与业处
性行
性行有六种,即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寻行……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4段》依据《清净道论》的定义,性行和本性、增性是同一意
义,皆指人的个性倾向。精确地说,这里所指的性行是一个人在禅修上所显的性行。有
些人天生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子,但他在禅修上却很可能有着过人的潜能或造诣。将人
分为六种性行,是种相当简约的方法。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同时具备贪、瞋、痴、信
、觉、寻六种性行当中的某几种性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很多人有多重性格。再者
,俗语说得好:「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实有千千万万不同种类的人,怎么说只有六
种性行呢?虽说人可以五花八门,但也不离这六大种,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很多
修行人在修行时都忘了关注自己所属性行。一人的良药很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药。比如说
,现代健康学大多建议我们多吃生菜,喝生水,但对某些体质偏寒,特别是胃虚的人可
不要盲从。同样的,诸如:「完全放松」、「不需决意」等禅修口诀并不适合痴行修...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 嗔
先来看一下嗔是什么:
http://wiki.sutta.org/index.php?title=%E7%9E%8B%E6%A0%B9%E5%BF%
“瞋根心(巴利语:dosamūlacittani)以瞋作为主根的心名为嗔根心。在命名瞋根心
时,却用与嗔(dosa)同义的“瞋恚”或“厌恶”(paṭigha)。厌恶包括了各
程度的反感,从最强烈的暴怒,至极微细的烦躁。直译patigha(瞋恚或厌恶)的意义
是“反击”,显示它是心反抗、排斥或毁灭的态度。”
所以南怀瑾先生这里用的“厌恶”其实是嗔的一种,是一种“心反抗、排斥或毁灭的态
度”。
“瞋根”是嗔心所,是第二个不善因,包括了一切及各程度的反感、恶念、生气、烦躁
、恼怒、怨恨。其特相是凶恶残暴;作用是怒烧自己的依处,即它所依靠而生起的名色
法;现起是毁坏(身心或自己与他人的福祉);近因是(九或十种)瞋怒事”
对制嗔,可以修慈观来让心的态度转变,但若真正断嗔,还是要修观,才会真正灭嗔:
“当禅修者继续客观地观察感受,更了解到感受的危险,感受很有可能造成极大伤害-
-巴利文叫做 adinava(危险/过患)。这种沉浸在感受中的...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138
10
来自主题: LES版 - 七戒之不嗔 恼怒篇
前言<->
《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是瞋,起一瞋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载,瞋怒如毒蛇、如刀、如火,有智慧的人,应当要以忍灭瞋。
瞋有三相,即:
一、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
二、顺理瞋:他人来恼,尔乃生瞋。
三、诤论瞋:己法言是,他法言非。

前言〈二〉
张爱玲说:“正经女人虽然痛恨荡 妇,其实若有机会扮个妖妇的话,没有一个不跃跃
欲试。”。
q****n
发帖数: 4574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中有佛--“佛祖心中留”
从心中有佛开始修,言谈举止像佛,我们就能够成为佛。心中先要有佛、有菩萨,然后
你做出来的行为,讲出来的话都像菩萨一样,那么你这个人就能成为菩萨。每当自己把
握不住行为举止的时候就问问自己“我像不像菩萨?菩萨会像我这样吗?菩萨会像我这
样骂人吗?菩萨会像我这样愚痴吗?菩萨会像我这样嫉妒人吗?”“菩萨会不会像我这
么悲伤啊?菩萨都是想得开的,为什么我想不开?”因为你不是菩萨,但是要学菩萨。
很多人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升起了贪瞋痴,我不知道啊。我突然之间会很贪,我突
然之间会很瞋怒,我突然之间会很愚痴,怎么会呢?”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你们回
答我,怎么会的?这是修心的时间长短和你自己学佛之后的悟性问题。你修心修得时间
越长,贪瞋痴越就越不会有。你悟性悟得越快,你贪瞋痴也会没有。明白了吗?所以要
掌握要点,“心中有佛”——这是要点。
q****a
发帖数: 21
1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迷惘者往事书》第三章第X节
超越矩阵,真正的扬升
“2012”,不是真正的扬升。
在这临近变革的末尾时刻,各种“光与爱”的演讲和宣传接踵而至,各种灵性的分析、
猜测和假设交织而来。我想,但凡现在关注觉醒信息的朋友,关注“2012”的朋友,都
在不同程度上认同“2012”代表了一次意识上进化,也就是经常提到的“扬升”。由于
其他关于2012的启蒙宣传中已经造成了这种“扬升”概念的约定俗成,因此在前面章节
的讨论中,本书也继续延用了“扬升”这一称呼。随着“2012”的临近,当前网络上的
各种觉醒信息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冥想”、“脉轮”、“光与爱”、“神圣意识”、
“神圣火焰”开始逐渐闯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中国的互联网“心灵市场”也迅速的被
这些关键词所覆盖了,大有形成一边倒的趋势,使得很多人对于“扬升”的认识仅仅止
步于此。而实际上,“扬升”有两种,一种是在矩阵幻象内发生的,指在幻象中扬升到
其他维度;另一种是真正的扬升——脱离幻象的扬升,确切的说应该是脱离六道轮回、
分段生死的往生。很显然,我们即将经历的“2012同化银河系”事件属于前者,这将是
一次发生在矩阵内部的扬升。所以,并非一切事物的发生都将如那些“心灵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造物主观念的由来
发起初禅的行者可以往生到色界,色界的众生有二十二种,其中初禅天相应的境
界有四种:第一是梵身天、第二梵辅天、第三梵众天、第四大梵天。依著这一位众生,
他所证的初禅的这个品质的殊胜、坚固程度的不同,也就是福德的大小,初禅天中会有
这四种等级。有些经论则只分三种等级:证得初禅下品者则生梵众天,就像是一个王国
里面的平民百姓;中品的人则生于梵辅天,也就是大臣、贵人;至于上品初禅遍身发者
,诸般初禅功德具足者,则生为大梵天王,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四面佛、四面天神。其
实他绝对不适合被叫作四面佛,因为这个是僭越,大梵天王他与佛地的境界相差甚远,
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同样是出生在初禅天中,大梵天王与其他的梵天王、梵辅天、梵众
天,彼此也有许多的不同。例如在经藏说到:大梵天王他的名字叫作尸弃,如果有人修
得了上品的初禅,那就会出生为大梵天王,他能于梵天众中发出大音声,使得一切的大
众都能够听闻到,没有听不到的人;可是梵界的诸天,他们各自却又会认为,现在大梵
天王只与我一个人说话,没有和别人说话,其他人都听不到。大梵天王统治一个大千世
界,所以他对于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他最能得自在任运;他富有、丰... 阅读全帖
q****a
发帖数: 2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迷惘者往事书》第三章第X节
超越矩阵,真正的扬升
“2012”,不是真正的扬升。
在这临近变革的末尾时刻,各种“光与爱”的演讲和宣传接踵而至,各种灵性的分析、
猜测和假设交织而来。我想,但凡现在关注觉醒信息的朋友,关注“2012”的朋友,都
在不同程度上认同“2012”代表了一次意识上进化,也就是经常提到的“扬升”。由于
其他关于2012的启蒙宣传中已经造成了这种“扬升”概念的约定俗成,因此在前面章节
的讨论中,本书也继续延用了“扬升”这一称呼。随着“2012”的临近,当前网络上的
各种觉醒信息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冥想”、“脉轮”、“光与爱”、“神圣意识”、
“神圣火焰”开始逐渐闯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中国的互联网“心灵市场”也迅速的被
这些关键词所覆盖了,大有形成一边倒的趋势,使得很多人对于“扬升”的认识仅仅止
步于此。而实际上,“扬升”有两种,一种是在矩阵幻象内发生的,指在幻象中扬升到
其他维度;另一种是真正的扬升——脱离幻象的扬升,确切的说应该是脱离六道轮回、
分段生死的往生。很显然,我们即将经历的“2012同化银河系”事件属于前者,这将是
一次发生在矩阵内部的扬升。所以,并非一切事物的发生都将如那些“心灵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在上一集中我们说到:佛陀在灭度前,为了后世的佛弟子不落入邪知邪见,也为了
临终前,为了天、人等等的众生开示重要的知见,主要是世尊预见了佛灭度后的众生将
会出现的邪执著。只要是非正知正见的佛弟子,不是落入断见,就会落入常见;不是落
入一切皆无的无因论、外道见,就是落入一切万物都有造物主的大梵论。果不其然,各
位现在可以看一看,目前世界上的哲学思想、宗教理论是不是就如同 世尊所预记者,
皆落入此断、常两边?大梵创造了宇宙,大梵是万物的本源,大梵是众生本性、第一义
谛的这种观念,不但广泛地流行在印度,而且在世界上影响最深的一神教,也是这一种
思想的延伸。例如在《长阿含经》中说到:大梵天王自己说:“我是大梵天王,大千世
界中,没有能胜过我的众生;乃至我造作了万物,我就是众生的父母。”为此缘故,佛
陀特别在入涅前把大梵天王找来,当面开示大梵天王。以此因缘教化天、人及后世的佛
弟子们,要把这一种积非成是、众口铄金的说法,让当事人大梵天王自己的口中由自己
来澄清,后世的佛弟子就不会再落入了这一类常见或断见的理论之中。在《大悲经》中
详细地记载了这件事情。
上一次的课程中,我们说到 世尊先以山...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265
16
谢谢。
那请问如何能成为菩萨呢?从具体修行上来说应该怎么做?有何次第?
古狗了一下,见如下。
不知道这十地和四道果有没有比较直接的对应关系?
「十地」菩薩是真正的大菩薩,大菩薩為什麼要稱做十地呢?
「地」,能生萬物,樹木花草依地而生,一切有情依地也才能存在。菩薩以地
分階位,是因地能生萬物,因地能生諸功德,登地的菩薩就快要成佛了。
1.歡喜地:初地的菩薩,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
、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
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本,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因為
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了菩提,歡喜踴躍,所以叫歡喜地。
2.離垢地:二地的菩薩,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
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叫離垢地。
3.發光地:三地的菩薩,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
精修定學,得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定,不再為貪瞋愚痴闇蔽,聖格昇華,像光明一樣
,驅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發光地。
4.燄慧地:四地的菩薩,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除了我執、法執,見解上沒
有...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陀对世人的描述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
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
,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
重思累息,忧念愁怖。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
忪忪,无有解时。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
弃捐之去,莫谁随者。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
居。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
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
复糜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
,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居。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
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
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
成大怨。所以者何...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9
18
“国内某地共修会同修,”时听E师兄分享,一次经过鱼摊,她本不想买扇贝放生,可
经不住店主的一再劝说,最后她还是买了。当晚做梦,有人告诉她,她放的这些扇贝,
是她曾经工作的著名手机品牌M的高层之一。想想看,谁会想到叱咤风云的人物再投胎
,却成了扇贝啊!”一个高层能犯下的业,千万个高层都正在犯着。因果轮回,报应不
爽。尽早开悟修心放生念经。
同修,“对我非常好的男友突然变了一个人,离开了我。我知道是自己欠下的情债,所
以在一个月之间每天,为自己感情方面念诵礼佛大忏悔文3遍,为男友念心经21遍,为
我们俩的恶缘念解结咒49遍,并且念诵小房子大约有50多张之后,我的男友突然转变了
,回到了以前一样,而且希望我原谅他,希望和我和好。”
“根基是学佛基础。一个人到人间来,前世的根基和今世所投的胎很有讲究。根基好、
正,前世是一个有修为的人,那么这辈子,会做得更好,生活中会比较顺利。所以当有
机会接触到佛教或者其它一些宗教方面的事情,马上就明白了,马上愿意接受,这是前
期根基,就是说你前世给你带来的这个时期的根基。很多人前期根基很好,但到人间之
后,天天吃喝玩乐,享受荣华富贵,他的前期根基就会慢慢地...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821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ntone (shantone),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Re: 今天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在Fremont集体放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31 11:22:08 2013, 美东)
“国内某地共修会同修,”时听E师兄分享,一次经过鱼摊,她本不想买扇贝放生,可
经不住店主的一再劝说,最后她还是买了。当晚做梦,有人告诉她,她放的这些扇贝,
是她曾经工作的著名手机品牌M的高层之一。想想看,谁会想到叱咤风云的人物再投胎
,却成了扇贝啊!”一个高层能犯下的业,千万个高层都正在犯着。因果轮回,报应不
爽。尽早开悟修心放生念经。
同修,“对我非常好的男友突然变了一个人,离开了我。我知道是自己欠下的情债,所
以在一个月之间每天,为自己感情方面念诵礼佛大忏悔文3遍,为男友念心经21遍,为
我们俩的恶缘念解结咒49遍,并且念诵小房子大约有50多张之后,我的男友突然转变了
,回到了以前一样,而且希望我原谅他,希望和我和好。”
“根基是学佛基础。一个人到人间来,前世的根基和今世所投的胎很有讲... 阅读全帖
j***j
发帖数: 9831
2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怀旧美食】炸虾片
那牛筋从软榻上起来梳理一番,用过午茶便揣了记事本去找哥哥们继续理论,不想转了
一圈,半只人影也未遇到。
楞过半晌只得叹一声:“却是溜得快。” 扭头折返路过厨房,手里已多了脆香香的满
满一把。
转身踱进麻辣后院,就着那石桌石凳,闭目仰了脸,只管咔嚓咔嚓地嚼。
不紧不慢地好一阵,方才拍拍手停了响动,立了耳去听,依旧是四下无人。遂起身擦了
手整整衣裳,又捡了两颗一般大的炸虾片,左右掌心向上地托了,举至头顶再沿任脉而
下,十指相对,大拇指内扣,双臂紧挟两肋,调整呼吸,意守丹田,发动想象力。。。
也不知过了多久,进入角色挥挥洒洒,眼见一篇怀旧美食佳作《炸虾片》初成。
正待收功调息log out之际,冷不丁耳旁响起一串哈哈哈朗声大笑,惊得牛筋几欲汗涌
脉颤,急点了ctrl,alt, del三穴锁屏,也顾不得虾片四处飞散,拼聚内力冲院外一声
瞋怒:“怎么又是你!”
及至打开院门观瞧,却并无闲人往来。那边桃树林中,隐约独坐一只花猫,只含了满眼
无辜如镜,镜里的牛筋是个满手炸虾片味道,吵醒旁人瞌睡的家伙。
t***g
发帖数: 557
21

喇嘛教的慈悲和佛教的慈悲含义是不大一样的,在正常佛教来看,这又是一个羊头狗肉
的例子。
且看喇嘛教的诛杀法—杀生修行法((ZZ)
 在上次已经提到藏密三昧耶戒的杀所行戒是诛杀法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的精神保
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藏密诛杀法的内容。当然,以后还有更多的关于藏密密续的经文
来公开,证明藏传佛教诛杀法的存在和狰狞的面孔。  
  密宗的诛杀
法,所诛杀的对象:破坏密教的人,以及冒犯从上师的人,上师藉诛法而驱遣鬼神诛杀
他人,令其人立刻殒命,或令其人短寿。若是诛杀他人者,行诛法 后,必须以迁识法
观想被杀者往生诸佛净土(其实这是密宗的喇嘛上师自己臆想的法:以为杀人以后,观
想被杀者的灵魂已经飞往极乐世界了,就以为死者真的往生 到极乐世界了)。 &
#160; 《苏悉地羯罗经》所载密教的法师作诛杀法的情形如下:“作法的基本方式叫做
阿毗遮噜迦。作法时,先供养大忿怒金刚和他的眷属,作法的人,用水洒湿赤衣或青衣
着身上。如作 极忿怒事,用自己的血洒衣使湿,以右脚踏左脚上,面向南,一目向左
斜,一目向右斜(怒目不齐),睛眉间起皱纹,紧咬牙...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22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dharma_talks/FaJeiWei
法界唯心-1981年亚洲弘法记行
宣化上人
一 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吉隆坡
什么是邪师
更可悲者,在此魔强法弱的时代,不少冒充为佛教徒,诳称为善知识者,挂羊头而卖狗
肉,打出佛教的招牌,实则行持恶法,卑鄙无比。他们公开赞叹男女欲乐双修,谓此即
菩提无上道,即身成佛之真传,专以诡异神通,炫惑世人。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
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楞严经》云:“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多陷王难,未及遇
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想阴魔第十﹞吾人怎能不心惊?愿诸青少年
勿为欲乐双修之噱头所惑,以免伤身害命,泯灭淳善之本性。
常言我是活佛、菩萨再来,但不经修得,无修无证,拨无因果,豁达空。这都是大我慢
魔、狂魔、空魔作怪,故大言不惭。经云:“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
劫,一念能越。﹝受阴魔第二﹞”是人喜言某人是某佛,某菩萨化身,或言佛也有大小
,先佛后...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23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dharma_talks/FaJeiWei
法界唯心-1981年亚洲弘法记行
宣化上人
一 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吉隆坡
什么是邪师
更可悲者,在此魔强法弱的时代,不少冒充为佛教徒,诳称为善知识者,挂羊头而卖狗
肉,打出佛教的招牌,实则行持恶法,卑鄙无比。他们公开赞叹男女欲乐双修,谓此即
菩提无上道,即身成佛之真传,专以诡异神通,炫惑世人。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
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楞严经》云:“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多陷王难,未及遇
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想阴魔第十﹞吾人怎能不心惊?愿诸青少年
勿为欲乐双修之噱头所惑,以免伤身害命,泯灭淳善之本性。
常言我是活佛、菩萨再来,但不经修得,无修无证,拨无因果,豁达空。这都是大我慢
魔、狂魔、空魔作怪,故大言不惭。经云:“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
劫,一念能越。﹝受阴魔第二﹞”是人喜言某人是某佛,某菩萨化身,或言佛也有大小
,先佛后...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24
文:唐岐
在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乃互相依持,少了其中一项
,就无法圆满六波罗蜜;比如不持戒,不修禅定,却想要求証「般若实相」,就犹如煮
沙成饭,了不可得,如《大智度论》说:「观真空人,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
心柔软,诸结使薄,然后得真空。邪见中无此事,但欲以忆想分别,邪心取空。」「先
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诸结使薄。」就是要先具足「善根」。「善根」
指善良敦厚的个性,少了自我傲慢的心态,具备「理性与民主」的心态,凡事讲信用,
重人情义理,处事稳重,不会心浮气躁,富包容心,心怀慈悲等等内在的德性;若是欠
缺了这些「善根性」,对「般若」的了解,就会止于想像分别,无法获得亲切的体验,
而且在分别想像中,很容易错解法义成为邪见。若是心中已有邪见,又得不到善知识的
指正,就会「邪心取空」;「邪心」含有著强大的贪瞋心行,贪瞋心行会相应邪见而不
自知;只要染著在贪瞋之下,就不可能契应「般若真空」;也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
以「诸法毕竟空」来掩饰自己贪欲心,说「贪欲」乃空无自性,一切行为「无罪无福」
之邪见。
《大智度论》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不积善根,不...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5
《大智度论》:「真空与邪空」的差别
文:唐岐
「般若空观」是佛法修証的核心;声闻缘觉依之而証涅槃,菩萨乘依之能够圆满六波罗
蜜。般若空义可以由「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法毕竟空」的法义得到胜解,但是要体
証般若,就不是从单纯的从法义理解所能相应了。
在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乃互相依持,少了其中一项
,就无法圆满六波罗蜜;比如不持戒,不修禅定,却想要求証「般若实相」,就犹如煮
沙成饭,了不可得,如《大智度论》说:「观真空人,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
心柔软,诸结使薄,然后得真空。邪见中无此事,但欲以忆想分别,邪心取空。」「先
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诸结使薄。」就是要先具足「善根」。「善根」
指善良敦厚的个性,少了自我傲慢的心态,具备「理性与民主」的心态,凡事讲信用,
重人情义理,处事稳重,不会心浮气躁,富包容心,心怀慈悲等等内在的德性;若是欠
缺了这些「善根性」,对「般若」的了解,就会止于想像分别,无法获得亲切的体验,
而且在分别想像中,很容易错解法义成为邪见。若是心中已有邪见,又得不到善知识的
指正,就会「邪心取空」;「邪心」含有著强大的贪瞋心...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6
link 贴在2楼
學佛的基本認識
雜 附(3) 依負面情緒實踐四諦
前 言
對看不到「色聚」、「四大」,沒有禪定力的人來說,雖然不具備敏銳的察覺能力
,但也不能因此而對佛法的實踐毫無作為。粗大的負面情緒是一般人常有的、帶來惡的
影響的、容易察覺的、必須調伏的,正好可以依之實踐佛法。「苦、集、滅、道」的四
諦,是佛法實踐的重要綱領,結合兩者,就是「依負面情緒實踐四諦」,這是沒有禪定
力的人都做得來的。
負面情緒的定義
負面情緒是指會導致傷害自己或他人言行與想法的心理狀態。
一些明顯負面情緒的歸納
為了便於辨識與應用,這裡將性質相近或結果相近的負面情緒簡化歸納成七類:
1.惱:生氣、懷恨、厭惡、微慍、悶、不滿、不平、壓抑、不甘。
2.妒:忌妒、希望他人失敗、幸災樂禍。
3.悲:悲傷、難過、悲哀。
4.憂:擔心、焦慮、操心、沉重。
5.悔:罪惡感、後悔、愧疚。
6.躁:煩躁、不耐、不安。
7.失望:挫折、沮喪、消沈、氣餒、灰心、無助感、失落感。
其中,「生氣」來得急去得快,但傷害力最大,應該列為最優先處理。「悔」的對
象通常已逝而難以彌補,最難化解,易埋入內心造成長時間影響,不能輕忽。
培...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史记 《张仪列传》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①,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①事:师事,侍奉。②术:此指游说之术。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①,门下意张仪②,曰:“仪贫无行
③,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④,掠笞数百⑤,不服,之⑥。其妻曰:“嘻!子
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⑦?”其妻笑曰:“舌在
也。”仪曰:“足矣。”
①亡: 丢失。璧:平而圆,中间有孔的玉。②意:怀疑。③无行:品行不端。④执:
拘捕,捉拿。⑤掠笞:用竹板或荆条拷打。⑥:通“释”。释放。⑦不:相当于“否
”。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①,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②,乃
使人微感张仪曰③:“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④,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
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⑤。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
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⑥:“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
不能言而富贵子⑦,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
,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⑧,乃遂入秦。
①从亲:除秦国而外南北各国合纵相亲,相...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习四无量心( BY性空法师)
〔第三阶段 ──扩大所缘〕
◎破坏心的限制
将稳定的慈心感觉,扩大至一切众生为所缘,没有例外。如何扩大所缘修无量心呢?要
破坏心的限制。那什么是心的限制?我们的分别就是心的限制,如果不分别,心就没有
限制,因为分别,心就受到限制,心除了分别的限制外,没有其它限制。了解心的限制
才能扩大所缘修无量慈心。那什么又是无量慈心的限制?分别那个人很好看,他对我很
好,他是我的儿子,她是我的母亲,所以我对他们好。那个人我不认识、长得不好看,
就不想看;或者乞丐很脏,我们讨厌他,无法像对母亲般地爱他。
所以要学、要练习面对所有的众生,都是用平平衡衡的慈心观,像母亲对待自己的独生
子,是很稳定且没有变化的爱,我们要以同样的爱对待一切众生。
◎五个所缘的选择
要如何做呢?先观想五个喜欢的人物,在这里修的时间短,所以异性也行,没有问题
──母亲、朋友、姊姊、弟弟都可以。我们用很快的速度观想他们,只要有印象就好,
不用调印象很明显。观想他们后,也用四个愿祝福他们:没有仇敌、没有怨恨、没有痛
苦,拥有快乐。
接着观想五个中性的人物,这次只要选择认识的人,没有特别喜欢或不喜欢,如邻居、
同学等。我们的心也要调得...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自由的迷思》

《自由的迷思》是根据丘扬·创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Rinpoche),于一九
七一至一九七三年间,在美国各地所作的演讲结集成书的。由于仁波切的前一本书《突
破修道上的唯物(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alism)》引起热烈的回响,因此
我们决定将这一组演讲稿也付梓刊行。《自由的迷思》可以视为《突破》一书之姊妹作
,也可单独当作一本介绍佛教心理学与西藏禅修的书来阅读。
本书在正文前,是仁波切写来描述修行历程的一首诗歌;书的最后是由仁波切英译
的一篇古典经文——帝洛巴(Tilopa)对弟子那诺巴(Naropa)口授之大手印教法。帝
洛巴乃仁波切所属历时一千一百年的噶举传承之祖师,故将该篇古典经文收录书尾,格
外适切。
|序曲|
登极
修行是努力汲取心灵的滋养,淬砺智慧的剑锋。

父母是非常慈爱的,
而我太年少未能体会。
高原的崇山与深谷美丽无比,
未曾见过低地的我,何其愚昧。

努力汲取心灵的滋养,
淬砺智慧的剑锋,
我寻得永恒的父母
令我再也难忘。

无人左右我的思想,
我显露本我的自性
现出少年王子的风仪。
此皆唯一上师之...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最初之决定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 自知,设
有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
信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 疑之劣性不除,
转因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
甚矣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辗转自误,更以误人。 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
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 子禄,终究
不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
切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 著,佛又不许。因此
世间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八天[转载]
第八天开示
(业行的)增生法则以及逆转的灭除法则~平等心是最大的福报~平等心让人过着真正
自主行动的生活~保持平等心让人有快乐的未来
八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两天可以用功。在剩下的两天中,你们要正确了解这个修行方法
,好让你们在这里能正确地练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善加利用。要了解「法」是什么:自
然、真理、普遍性的法则。
一方面来说,有着(业行)不断增生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有着灭除的过程。有一个偈子: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所有的「行」(savkhara),所有的心理状况,都是无常,有着生起又灭去的本质。它灭
去了,但下一刻它又生起,一而再,再而三,这就是业行增生的过程。如果我们培养智
慧,并开始客观观察,增生的过程就会停止,而根除的过程随之展开。某个「行」生起
了,但禅修者保持平等心,它就失去力量,从而消失灭去。只要我们保持平等心,一层
又一层的旧「行」就会生起并消失灭去。业行根除了多少,你就享有多少的快乐,这是
完全解脱痛苦的快乐。如果所有的旧业行都灭除了,你就得享完全解脱的无限快乐。
心的旧习惯是起反应并增生加强反应。我们碰到不想要的事情,就产生瞋恨的「行」,
随...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35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
----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智旭著
~d 1
經題七字。通別合舉。人法雙彰。經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脩多羅藏。同名經故。
佛說四十二章六字是別名。異眾經故。就別名中。佛為能說之人。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
。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不同凡夫。覺他不
同二乘。覺滿不同菩薩。卽是釋迦牟尼如來萬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說者。悅所
懷也。佛以度生為懷。機緣未至。默然待時。機緣旣熟。應病與藥也。四十二章者。約
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為一冊。以逗此土機宜。所以
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s 1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d 2
後漢。卽東漢。對前漢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
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
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於周昭王二...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6
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1801
转这个作为我的忏悔, 于大家共勉
释普性
内容提要:六根是连接众生心识与外界的门户,众生之所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
之中,就是因为六根的不清净,从无始以来的一切业报皆是由六根杂染所造成,比如眼
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而贪,是与瞋、
痴紧密相关联的。我们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断除贪、瞋、痴“三毒”的过程,
而守护根门是断除贪、瞋、痴“三毒”、趋向解脱的根本门径。《杂阿含经》是原始佛
教的根本经典之一,本文就《杂阿含经》中佛陀开示的有关守护根门的问题试加以探讨
,以便我们从守护自己的根门中体悟佛法的旨趣。
关键词:六根、六尘、守护根门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虚妄、颠倒的自我的作怪,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顺著自己
的爱好而选择自己的东西:眼喜欢见自己喜爱的颜色,耳喜欢听自己爱好的音乐,舌喜
欢尝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等等,不一而足。当现实生活不能满足自我无尽的要求时,我
们就会不断地起惑、造业,产生或大或小的诸多烦恼,正如印顺法师所言:“依佛法说
,有情的生死流转,世间的苦...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7
哈哈你最后一句说的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迷妄之链 - 顶果钦哲法王
无数的念头和记忆在心中生起,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气所搅动。一个接着一个,每
个念头似乎已经消失,但只是被下一个念头取代;轮到下个念头,在它让路给未来的念
头之前,也仅是短暂的现前一念。每个念头都会重拾前一念的动量,所以随着时间流逝
,一串念头的影响力也增长了,这就是“迷妄之链”。如同我们所说的念珠,实际上是
成串的珠子。因此我们也常称心是短暂念头的相续,这样连绵的念头构成了意识之流--
心河,心河通向存在的大海。我们相信心是一个实体,是奠基在不充分的探讨上。我相
信今日所见之河和昨日所见一样,但事实上,河水连一秒钟都未曾停歇--昨日之河的河
水肯定现念已成了海洋的一部分。同样的事实也发生在从早到晚流过心河的无数念头上
。我们的心河只是许多短暂念头的相续,没有一个你可以指出为心的单独个体存在。
现在如果我们依照中观的逻辑来探查念头的过程,很明显地,过去的念头已经死了
,就像尸体一样。未来的念头尚未出生。至于现在的念头,也不能说它们有任何属性,
如位置、颜色或形状等;它们不留痕迹无处可觅,事实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念...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8
《阿含經》中
佛陀這麼講:「佛告阿難:『伽伽羅等十二人,斷五下分結,命終生天,於彼即般涅槃
,不復還此。五十人命終者,斷除三結,婬怒癡薄,得斯陀含,還來此世,盡於苦本。
五百人命終者,斷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必定成道;往來七生,盡於苦際。』
」(《長阿含經》卷2)這一段經文中 佛陀說:伽伽羅等十二個人,這十二個人已經在
捨報前修學 佛陀的聖道,能夠斷除我見、疑見、戒禁取見,而且發起了初禪,斷除了
欲界貪、欲界瞋,所以他命終以後會生到色界天;因為已經是發起初禪是三果人,所以
命終之後會生到色界天,那麼就在色界天那裡捨報以後就會入無餘涅槃,不會再回到人
間來了。 另外有五十個人捨報了,他們在捨報前,已經修學佛法的聖道,斷除我見、
疑見、戒禁取見,而且同時薄貪瞋癡,得到解脫果的二果斯陀含;那麼在捨報以後會生
到欲界天,之後還會來到人間,到人間來以後繼續修學,能夠滅除生死之苦,能夠出離
生死之苦。另外有五百個人命終的,他們是已經修學佛法中的聖道,斷除我見、疑見、
戒禁取見,得到解脫道的初果須陀洹;那麼因為有這個功德,所以不會再墮到三惡道中
,必定能夠成就解脫道,那麼就這麼七次的人天往來...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zt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的感官欲樂
──阿梨吒比丘的邪見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故鄉迦毘羅衛城,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園中。
這天,佛陀的堂兄弟摩訶男來禮見佛陀,問佛陀說:
「世尊!我修學佛法已經有好一段時日了,也深知佛陀所教導的法:貪、瞋、癡是
內心的染污障礙,應當完全斷除,但有時心中卻還不免會生起貪、瞋、癡來,無法完全
根除,不知這是因為還有哪一法尚未斷盡所導致的呢?」
「摩訶男!你心中對來自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上的五欲之樂還喜歡著,所以
還會有貪、瞋、癡的生起。一旦斷除了感官五欲這一法,你甚且不會再過著在家的欲樂
生活。
不過,摩訶男!即使能以正慧如實知『感官五欲是樂少、苦多、失望多、帶有多少
危險禍患』的聖弟子,只要還未能經驗到離欲、惡的踊動之喜與溫馨之樂,或者,比這
喜樂更寧靜的境界,那麼,還是會喜歡這感官上的五欲之樂的。」
接著,佛陀為摩訶男居士,詳盡地分別說明了這五種來自感官的欲樂,以及其所帶
來的危險禍患,例如,佛陀說:
「因為欲的緣故;以欲為根源,所以,國家與國家共諍;族群與族群共諍;家庭與
家庭共諍;母子、父子、兄弟、姊妹都不免共諍,乃至因共諍而引起征戰與殘酷的殺戮
。」
※ ...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6898
4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fool (fool), 信区: Wisdom
标 题: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6:16:58 2012, 美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真我呢?圣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说:“当
我们开启自我的心门时,透过此门,我们可以发现真我,同时也找到天主的临在。”7[
7] 心门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打开,当我们有规律性地,走进自己的内室,在宁静中通过
心门,我们才能发现...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
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
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
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
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
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
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
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
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
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
...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751
4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二十四节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玄幻小说 › 《缺月梧桐》› 目录
章节目录 第十四节烈火大江(二)
书名:《缺月梧桐》作者:缺月梧桐字数:13299字体:+大中小-

申日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wWW,QuANbEn-XiAoShUo,cOM夜中的长江翻滚的黑龙,
吐着白沫的巨浪一个接着一个,好像这条凶龙浑身的鳞片都暴烈的立起。
而在这狂野的大江江心,却有两艘大船在一前一后劈波斩浪,说是大船,但和这条翻滚
的龙比起来,小的就像鳞片空隙中爬行的虱子,一会被鳞片抛到空中,一会却又隐没在
了鳞片之间,但却始终是逆着狂风暴雨不屈不挠的前进。
摇滚的船上隐隐有灯火传出,在风浪里看起来无力的就像雾中的小小萤火虫。一个男人
正借着这灯火举杯喝酒,他两条腿紧紧盘住一把钉死在地板上的椅子,一只手朝后绕去
,把住了椅子背,就这样才慢慢的把杯子摇摇晃晃的递到唇边,但还没来得及喝,地下
的地板猛地好像突然塌陷了一般,他整个人也朝后仰去,一杯酒全泼在了自己脸上。
“***”,还没来得及把掷杯的手收回来,脚下地板好像又朝上猛地跳了起来,男子惊
呼一声,整个人直朝船舱摔了...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史记 《苏秦列传》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①。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
工商,逐什二以为务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③,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
,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④,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
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⑤,伏而读之。期年⑥,以出揣摩⑦,曰:“此可以说
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⑧,皆少之⑨。弗信。
①困:窘迫,不如意。②逐什二:从事工商获十分之二的利润。③本:此指手工
业、商业。口舌:指游说。④屈首:低头,埋头。受书:从师受教。⑤《阴符》:古兵
书名,《战国策》谓为太公所著。已佚。今传本《阴符经》旧题黄帝撰,有太公、范蠡
、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⑥期年:一周年。⑦揣摩:此指悉心求其真意
,以相比合。后用为测度、估量或欣赏文字,加以效仿等意。⑧素:平时,向来。习:
熟。⑨少:轻视。
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①,被山带渭②,东有关河③,
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④。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45
【佛经故事】优婆斯的前世今生
罗阅祇国的一富商家,生有二子。弟弟长大后与哥哥共同经营家中事业。哥哥喜欢上一
长者家的女儿,但由于她年纪太小,虽然哥哥派人前去提亲,但长者并未答应。哥哥在
失望之际,全心全意投入事业,多年远赴他国从商,与故乡没有只字片语的联络。到了
女儿适婚年龄时,长者开始心急,眼见日子一天天过去,哥哥却了无音讯,生死未卜,
于是长者想尽办法要求弟弟娶他的女儿,但弟弟始终不敢答应。长者只好伪造佯称哥哥
已死于他乡的书信,托人从远地带回,迫使弟弟答应这件婚事。可惜幸福美满的日子短
暂易逝,当两人正欢喜地为即将出生的儿子取名字时,哥哥突然破门而入,歇斯底里的
咆哮,并诅咒着这对夫妻!
弟弟昼夜不安,于是决定逃离家乡。一日,他意兴阑珊的走在舍卫城中,正巧遇见佛陀
。佛陀问他愁眉不展的原因后,即为其开示佛法,弟弟蒙受法益,顿时心开意解,发愿
追随佛陀出家修行,并做佛陀的侍者以报答佛恩。佛陀慈悲答应,并名其为优婆斯。优
婆斯出家后发大精进心,依教奉行,严持净戒。
但哥哥始终无法平息报复心,于是重赏五百两黄金给愿意杀害弟弟的人。一位贫穷人家
的小孩得知有此重赏,就随着哥哥来到优婆斯修...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9
46
关于以神通度人的几个问题
——从圣严法师《神通的境界与功用》一文看台长神通度人是否如法
许多对心灵法门信心不足甚至造下口业的人,常常以“高僧大德都反对用神通度人”这
样的说法来怀疑台长及心灵法门。但是,高僧大德持这种说法的原因是什么?高僧大德
是绝对反对用神通度世人吗?用神通来度世人一定是世尊不允许的吗?拿自己并不全面
的理解的来看
待以神通度人,是否存在问题呢?
圣严法师,当代高僧大德,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法
师遍览群经,知识渊博,曾将见于经律论中关于神通方面的资料综合,撰成《神
通的境界与功用》一文。以下所列为易被误解的几个关于神通度人的问题,问题下的答
案,主要摘自圣严法师《神通的境界与功用》一
文所持的观点,答案下面是相应的原文。备注是笔者的所思所想所学。希望以下资料能
够消除一些人对于神通度人的偏见,增进正知正见。
一、佛陀在世的时候不曾用过神通吗?佛陀完全禁止他的弟子运用神通吗?在什么情况
下可以运用神通?
答:否也。佛陀在世时,用过神通的。佛陀的弟子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运用神通度人,神
通度人为善巧方便之法。
圣严法师《神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初果到初禅的发起
继续上一次的内容,来为各位讲说声闻道中二果与三果的修证。首先我们先来复习
一下,上一次所说的为什么众生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而不能解脱呢?因为众生有无
明,所谓的无明就是众生不了解三界五阴诸法都是无常、苦、空、非身、无我的,所以
众生会把五阴法当做是真实的、常住的、可乐的、值得追求的;这样的无明在解脱道来
说,就是会障碍众生出离三界不得解脱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为什么众生不能出离三
界呢?因为有这个无明(又叫作一念无明),众生在现前的一念当中,就已经被这个无
明所缠绕,所以就会一世又一世的轮回而不得出离。那么一念无明的内容又包括哪些呢
?一念无明包括了: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无色界爱住
地烦恼。其中无色界爱住地烦恼,又叫作有爱住地烦恼。简单的来说,就是众生爱乐于
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境界,被这个爱乐所绑住,所以就会在三界当中轮回;这三界住
地烦恼的背后,是因为有我见,也就是见一处住地烦恼(才会轮回生死不得解脱)。
比方说我爱这个东西,我讨厌那个境界;众生要产生喜爱或厌恶,它的先决条件,
就是必须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也就不会有这一些...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ukkha (沉浮颠倒之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观呼吸》——慈心的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9 11:27:49 2012, 美东)
处理愤怒
当我们向某人发怒时,通常都是针对那人的某方面而发的,例如:几句粗鲁的话、
某一眼神、或一个轻率的行动等,时间一般都极为短暂。在我们的心里,那人的其他方
面都不见了,只剩下触动我们发怒的那部分。当我们这么做时,其实是把那人的一个细
小部分抽离出来,并加以放大和无限上纲(把一些小事幻想成为严重恶行,然后狠狠批
判)。我们看不到令那人如是表现的所有背后因素,我们只集中考虑那人的局部,即令
我们发怒的那个部分。过去多年,我们收到很多囚犯来信,他们都很想学习佛法,当中
有些人犯过可怕的罪行,包括谋杀,可是,现在他的观点改变了,且希望改变自己的生
活。其中有一封信很有见地,且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作者在信中描述:当有狱警出现
时,其他囚犯都会向狱警叫嚣、奚落或嘲弄的;这名囚犯曾尝试向其他人解释,说狱警
也是人,无谓令人难堪,可是,其他人都被愤怒...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ukkha (沉浮颠倒之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观呼吸》——慈心的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9 11:27:49 2012, 美东)
处理愤怒
当我们向某人发怒时,通常都是针对那人的某方面而发的,例如:几句粗鲁的话、
某一眼神、或一个轻率的行动等,时间一般都极为短暂。在我们的心里,那人的其他方
面都不见了,只剩下触动我们发怒的那部分。当我们这么做时,其实是把那人的一个细
小部分抽离出来,并加以放大和无限上纲(把一些小事幻想成为严重恶行,然后狠狠批
判)。我们看不到令那人如是表现的所有背后因素,我们只集中考虑那人的局部,即令
我们发怒的那个部分。过去多年,我们收到很多囚犯来信,他们都很想学习佛法,当中
有些人犯过可怕的罪行,包括谋杀,可是,现在他的观点改变了,且希望改变自己的生
活。其中有一封信很有见地,且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作者在信中描述:当有狱警出现
时,其他囚犯都会向狱警叫嚣、奚落或嘲弄的;这名囚犯曾尝试向其他人解释,说狱警
也是人,无谓令人难堪,可是,其他人都被愤怒...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