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礼记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i
发帖数: 1329
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论道德
道德的起源
这就引起一个问题:既然如此,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因为,每个人如果生来就是恶
的,那么,道德又起源于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论证。
第一个方面,荀子指出,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这是因为,人们要生活
得好些,有必要合作互助。荀子说:"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
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荀子•富国》)还因为,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才
能制服其他动物。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
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
由于这两种原因,人们一定要有社会组织。为了有社会组织、人们需要行为的规则。这
就是"礼"。儒家一般都重视礼,荀子则特别强调礼。讲到礼的起源,荀子说:"礼起于
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
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
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huang (春风又绿江南岸),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刘宗迪/廖明君:《山海经》与上古学术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7 04:15:00 2011, 美东)
http://iel.cass.cn/expert.asp?newsid=783&expertid=58
刘宗迪博士
一、 钟敬文先生与现代《山海经》研究
廖明君(以下简称廖):宗迪兄,最近你发表了关于《山海经》研究的系列论文,对《
山海经》这部古老典籍提出了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的解释,尤其是你证明此书的《海经
》部分其实讲的不是地理,也不是神话,而是讲的上古天文历法制度,是一部被人遗忘
的“天书”,可谓出人意表,在学术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兴趣。我本人对你的研究也深
感兴趣,你对《山海经》新解释的意义其实已经超出了《山海经》本身,它涉及到中国
学术史,尤其是上古学术史中许多重大问题,因此,今天请你就这一研究的缘起、基本
观点和学术意义等系统地谈一下。
刘宗迪(以下简称刘):很高兴有这个谈论《山海经》的机会,不过,在开谈之前,请
...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2565
3
来自主题: NUAA版 - 国学网 - 汉学研究
不错,看这两段:
http://www.guoxue.com/gxrm/gx_sswj.htm
以下两段摘自上面那个链接,好像电脑生成的一样。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
(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
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
熹继承二程思 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
》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
学 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
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中庸》原来也是 《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
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
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 想,便把《中庸》
从《礼记》中抽出
K*K
发帖数: 193
4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5
☆─────────────────────────────────────☆
tongxiao (tongxiao) 于 (Wed Jan 25 19:09:49 2012, 美东) 提到:
汉字,汉语的发展是自简至繁,社会复杂程度增大,词汇也会随之丰富,一个字开
始用在不同地方表达相近或是有联系的意思,但逐渐的区别增大,一个意思就有可能变
成多个意思。
说文解字【卷八】【重部】重 :厚也。从𡈼東聲。凡重之屬皆从重。柱用切〖
注〗徐鍇曰:“𡈼者,人在土上,故爲厚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重 厚也。𠪋者,𣆪也。厚斯重矣。引伸之
爲鄭重,重曡。古衹平聲。無去聲。从壬。東聲。柱用切。九部。凡重之重皆从重。
所以重最初意思是厚,衍生为重量,衍生为多层,西周时重的用法很可能有时偏向前
者有时偏向后者,没有很明显的区分。而读音也应该是一个,“众”和“虫”分开是后
来的事情。
再来看这个三重门
《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周礼是——“凡丧.王则张帟三重.诸侯再重.孤卿大夫不重。”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豪华随葬品
汉代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厚葬成为有汉一代的整体风气。正如《潜夫论
·浮侈篇》所云:“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
檽梓、梗、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
”当时之人即多有感叹:“国赀糜于三泉,人力单于郦墓,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
穸。”这些都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一种证明。
自西汉至东汉,文献中不断记载有帝王、思想家及有识之士对厚葬的抨击与对薄葬的提
倡。西汉前期的汉文帝修建自己的霸陵时,坚持不以金、银、铜、锡为饰,专用瓦器,
并在遗诏中明令不准厚葬。东汉初期光武中兴之时,曾下诏说:“世以厚葬为德,薄葬
为鄙,至于富贵奢僭,贫者单(殚)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正,仓卒乃知其咎。其
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东汉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竭
力反对厚葬陋习,力主“圣贤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当时甚至还有人身体力行倡
导薄葬。武帝时的黄老之徒杨王孙认为,“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竟以为高,靡
财殚币,腐于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火历新探──对荆楚文化和原始宗教信仰的思想史研究
研究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必然要涉及到对夏商周历法问题的理解和研究。因为
它是建立上古史研究的物质基础。在西历通行之前的中国青铜时代,因为朝代、历史和
科技的发展,曾经先后使用过几种不同的历法。本文所探讨的火历,就是当时在若干地
区通用过的历法之一。
一、火历问题的提出
对火历问题的研究,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庞朴教授首先提倡的。1978年,庞朴教授的论文
《“火历”初探》在《中国社会科学》第四期上刊发。然后,他在1982年的《中国文化
研究论丛》和1984年的《文史哲》上接连发表了《“火历”续探》和《“火历”三探》
两篇论文。其中,在《“火历”初探》一文中,他正式地提出:
远古时代同后来历法的最大差别是:它并不以冬至的建子或雨水的建寅为岁首,而是以
大火昏见为一个新的农事周期的开始……这种以大火为授时星象的自然历,我们可以名
之曰火历。
在此问题提出后,他使用的常见例证如:
《诗·七月》:“七月流火”。
《周礼·夏官》:“季春出火,民咸从之”。
《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
等等,特别是服虔为《诗·七月》所作的注:
季冬十二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殷代金文中的庙制问题
一、殷周庙制发展史
古代中国的史学家们建构出一幅由夏至周的庙制发展史。但是,对这一发展史的建构却
有两种观点存在。
以《礼纬·稽命征》一书为代表,认为:”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夏,
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此说重点在于通过对”周因于殷礼”的
证明,从而达到否定周庙的真实存在这一目的。如果夏的四庙不包括始祖庙的话,那么
夏朝立国初期并不注重对祖先的祭祀,这或许是和夏启的”石破北方而启生”的异常出
生神话有直接联系。可参见《汉书》颜师古注引《淮南子》佚文中的有关记录。四庙说
的提出,为亲庙地位的建立提供了历史依据。
以《孝纬·钩命诀》一书为代表,认为:”唐尧,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禹,
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周,六庙;至子孙,七。”此说提出的意
义在于把周庙地位的提升,注重的是周礼对殷礼的”损益”。在这里也是主张夏朝立国
初期的四庙说。同样都是纬书,却有两种不同的庙制发展史观。看来,作为纬书,仍然
维持着孔子思想的正统性。
但是为两派观点都赞同的四庙说,在青铜器铭文中的具体例证如下:《戍嗣鼎》:“用
乍父癸宝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周易》古代乐器考——释缶第一
《周易》一书,文字奥古,晦涩难懂,它可以说集商周社会科学之大成,对当时和后代
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仅古今论《周易》的书就不下三千种!它与《尚书》一样,保
留了大量的商周二朝的史料,为我们研究商周二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提
供了原始的资料。因此,我们要想了解商周二朝音乐发展状况,也有必要对《周易》中
得音乐文字进行一番探讨。
《周易》一书,由两部分组成:《易经》和《易传》。目前易学界一般都认为:《易经
》产生与周初,而《易传》则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文主要就《易经》中作为打击乐
器的“缶”进行一番考证,发管窥之见,成鸡肋之文,以就正于同道。
“缶”字《易经》中凡三见:
1、《周易·比卦》:“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2、《周易·坎卦》:“六四:樽酒,……贰,用缶,纳约自牖,重无咎。”
3、《周易·离卦》:“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案:《比卦》之“有孚盈缶”之缶,从该条卦爻辞之内容来看,缶在这里仅仅是作为一
种盛饮食的器皿而出现的。清儒陈梦雷《周易浅述》中云:“缶,土器。以阴变阳,又
为仰盂。坎水下流...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1417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三重门这个书名到底啥意思?
(1).三种隆重的礼仪。指祭祀仪式中献用祼、声用升歌、舞用《武宿夜》。《礼记·祭
统》:“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於祼,声莫重於升歌,舞莫重於《武宿夜》,此
周 道也。”
(2).三种隆重的礼仪。指 夏 、 商 、 周 三王之礼。《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
重焉,其寡过矣乎。” 郑玄 注:“三重,三王之礼。” 孔颖达 疏:“谓 夏 、 商
、 周 三王之礼,其事尊重,若能行之,寡少於过矣。”
三层。《礼记·礼器》:“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 唐 杜甫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R****a
发帖数: 6858
11
生鱼片和BBQ其实是中国人春秋时代吃的东西
知道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么
脍炙人口说脍炙--孔庆东
2012-09-18 | 阅:1 转:15 评:0 | 分享
修改
自从30年前中国大张旗鼓地挺进野蛮发展阶段以来,国人的饮食也日趋“野蛮化”。吃
陈粮、喝毒奶之外,大小城市遍布烧烤,街头巷尾,烟熏火燎,就是其标志之一。由陈
佩斯那厮公然在春晚上大烤羊肉串开始,发展到陆海空、麻辣烫无所不烤,连大蒜香蕉
萝卜皮也能烤着吃。套用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真可谓“烤而不死是为神”了。
新世纪之初,俺到韩国蛰伏了两年;隔了5载,又到日本隐居了一年,发现韩日两
国也流行烧烤,只是规模比较小,尚不及中国的十分之一耳。中国现在到处是韩国烧烤
城,什么权金城啊,汉拿山啊,导致国人误以为高丽朋友天天吃烧烤。这正如刚学汉语
的纯朴老外,以为中国人天天吃北京烤鸭。日韩两国的饮食都较贵,老百姓不比中国市
民可以天天下馆子。像中国人这种吃法,每年扔掉的剩饭就可养活两个非洲的,无论那
个外国都承受不起,用不了3年就把经济吃崩溃了。中国人太能吃也太会吃,几十年前
,本来人民公社办得好好的,忽然刮起了一股“大...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12
脍炙人口说脍炙--孔庆东
2012-09-18 | 阅:1 转:15 评:0 | 分享
修改
自从30年前中国大张旗鼓地挺进野蛮发展阶段以来,国人的饮食也日趋“野蛮化”。吃
陈粮、喝毒奶之外,大小城市遍布烧烤,街头巷尾,烟熏火燎,就是其标志之一。由陈
佩斯那厮公然在春晚上大烤羊肉串开始,发展到陆海空、麻辣烫无所不烤,连大蒜香蕉
萝卜皮也能烤着吃。套用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真可谓“烤而不死是为神”了。
新世纪之初,俺到韩国蛰伏了两年;隔了5载,又到日本隐居了一年,发现韩日两
国也流行烧烤,只是规模比较小,尚不及中国的十分之一耳。中国现在到处是韩国烧烤
城,什么权金城啊,汉拿山啊,导致国人误以为高丽朋友天天吃烧烤。这正如刚学汉语
的纯朴老外,以为中国人天天吃北京烤鸭。日韩两国的饮食都较贵,老百姓不比中国市
民可以天天下馆子。像中国人这种吃法,每年扔掉的剩饭就可养活两个非洲的,无论那
个外国都承受不起,用不了3年就把经济吃崩溃了。中国人太能吃也太会吃,几十年前
,本来人民公社办得好好的,忽然刮起了一股“大食堂”的妖风,集体开伙,白吃白喝
。结果愣把好些地方的集体经济给吃垮了...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5
13
文/专烤填鸭
先秦时的文化遗产
在此首先申明:对古代所有思想家,笔者都持尊敬态度,所有的批评只对思想不对人。
再看先秦时的社会文化遗产。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给后世留下了《论语》等四书五经;法
家代表人物商鞅给后世留下了治国谋略《商君书》。而秦以前,孟子说:“杨朱墨翟之
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虽然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足以证明,那时
的确是百家争鸣的社会氛围,然而儒家并不入流。
而秦国,自商鞅以后,以法家治国方略,取得了横扫六合的成就,所以,夺得天下之后
,秦国焚书坑儒,使其他学说,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基本绝迹了。然而,仅仅十五年,
法家所建立的家业就破产了。也就是说,诸子百家的帝王之道,都不足以维持帝王政权
的稳定,都不能使帝王的江山万年红,都不足取。
所以,灭秦以后,西汉吸取了秦王朝的经验教训。在汉初大力推行“黄老之术”,与民
休养生息的利民政策。但是,在“君弱臣强”的形势下,使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对
汉皇权构成了极大威胁。于是,欲采用儒家学说。然而,汉朝统治者,也认识到单纯以
儒家学说来治理国家也是行不通的,虽然独尊法家的秦亡了,但秦横扫六合的业绩是法
家创造的,是不可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公元前684年发生的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其中,曹刿
论战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更是精彩出色,意味深长。
可是,为什么吃肉的人就目光短浅,缺乏深谋远虑呢?难道曹刿自己就不吃肉吗?
命题似乎逻辑上说不过去,因此谁是肉食者一直存在着争议和猜测。或以为指吃肉的人
,引申为有权位的人或俸禄丰厚的人;或称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高官。但是,人
们对这样的解释并不认可。所以,又有引用西方精神分析学派、医学界观点认为,食肉
容易得富贵病,与精神疾病互相影响,轻者脑残,重者出现聋哑癫瘫等官能疾病,自然
目光短浅。照这样理解,是不是素食主义和杂食主义一定会深谋远虑呢?有人根据孔子
用干肉当学费,证明孔子也是肉食者的事实,否定了素食就有智慧的说法。还有的就军
事维度分析认为,做了官之后,随着地位和立场的改变,逐渐不思进取、脱离群众和实
践才变“鄙”的。尽管解释很多,似乎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始终没有服人。
《礼记十二·王制》认为,人到“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强调老年人更需要
吃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在谈到明君制民之产时也说:“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
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发信人: microfish (<。)#)))≦),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黄震云:“肉食者谋”与周代公务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5 00:13:57 2017, 美东)
公元前684年发生的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其中,曹刿
论战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更是精彩出色,意味深长。
可是,为什么吃肉的人就目光短浅,缺乏深谋远虑呢?难道曹刿自己就不吃肉吗?
命题似乎逻辑上说不过去,因此谁是肉食者一直存在着争议和猜测。或以为指吃肉的人
,引申为有权位的人或俸禄丰厚的人;或称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高官。但是,人
们对这样的解释并不认可。所以,又有引用西方精神分析学派、医学界观点认为,食肉
容易得富贵病,与精神疾病互相影响,轻者脑残,重者出现聋哑癫瘫等官能疾病,自然
目光短浅。照这样理解,是不是素食主义和杂食主义一定会深谋远虑呢?有人根据孔子
用干肉当学费,证明孔子也是肉食者的事实,否定了素食就有智慧的说法。还有的就军
事维度分析认为,做了官之后,随着地位和立场的改变,逐渐不思进取、脱离群众和实
践才变...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4
1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央视综合频道今晚20:00档播出第三集:
国无德不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立德修身。对于选人、用人,提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
于个人、家庭、国家来说,“德不孤,必有邻。”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关于为什么立德,他曾经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
不立”。
本期节目围绕着“立德”这个主题,通过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当中的
用典,来深入学习和领会他关于新时代立德、修身的讲话。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子》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和师生座谈的时候,引用了一句古语“四维不
张,国乃灭亡。”
本期的经典释义人——中南大学杨雨教授解读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
,四曰耻。
“维”的本义是指系东西的大绳子,也引申为一切事物赖以固定的东西。而“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就是说治国有“礼义廉耻”这四大纲纪,而这四大纲纪一旦废弛了,国
家就有可能面临灭亡。
本期经典释义人——中南大学杨雨教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
2018年5月2日,...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7
出处: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9024-1.shtml
儒家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家”。这种“家”文化的结构可以用“忠”、“孝”、“仁”
、“义”四个字来概括。
这四个字之中又以“孝”为根本。“孝”维系了家庭与家族的基本伦理;“孝”的向上
延伸和扩展成为“忠”,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帝王就是头号大家长——不忠不孝是
十恶不赦的重罪,人人得而诛之;
“义”是家族伦理的横向扩展,“四海之内皆兄弟”——结党营私,结党夺权争利,是
儒家文化官场的传统文化;
而“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的恩典,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被儒家当作圣人,
是永远伟大、光荣和正确,出了问题都是小人(即下级)的过错和责任。
“忠”、“孝”、“仁”、“义”是搭起中国文化结构的四根支柱,上下纵横互为支撑
,形成一个不可拆散的完整框架,衍生出中国文化中大部分意义、价值、伦理与道德的
体系。所以社会公德是不受重视的,自私自利衍生为团体、血缘和地域利益的亲疏,远
近,轻重和高下。所以任人唯亲是儒家这种文化的延伸;而强权就是真理,有权有钱就
有地位,只要有了地位,对于小人(劳动人民,...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4
18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央视综合频道今晚20:00档播出第八集:
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是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的“金钥匙”,也是习近平总
书记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重要习惯。
本集节目从三个层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劝学”的论述: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清·袁枚《续诗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4日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的时候,曾引用“学如弓弩
,才如箭镞”八个字,着重谈青年为什么要重视学习,为什么要勤奋学习。
这八个字典出何处?它有什么样的含义?本期经典释义人——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
授进行了解读。
本期经典释义人——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
蒙曼教授说,学问就像弓一样,是发力的,才华像箭头一样,是刺穿的。有了弓,
有了箭,再加上见识做引领,这样才能够一举中的,射中目标。
主持人康辉
听完蒙曼教授的讲解,主持人康辉感慨道: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箭镞”
没有那么锋利,但是我们可以努力让“弓弩”变得更有力量,这样箭射出去也会非常地
有力。就像武侠小说里内力深厚的高手,可以飞花摘叶,可以重剑无锋。
本期思想解读... 阅读全帖
E*V
发帖数: 17544
19
脍炙人口说脍炙--孔庆东
2012-09-18 | 阅:1 转:15 评:0 | 分享
修改
自从30年前中国大张旗鼓地挺进野蛮发展阶段以来,国人的饮食也日趋“野蛮化”。吃
陈粮、喝毒奶之外,大小城市遍布烧烤,街头巷尾,烟熏火燎,就是其标志之一。由陈
佩斯那厮公然在春晚上大烤羊肉串开始,发展到陆海空、麻辣烫无所不烤,连大蒜香蕉
萝卜皮也能烤着吃。套用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真可谓“烤而不死是为神”了。
新世纪之初,俺到韩国蛰伏了两年;隔了5载,又到日本隐居了一年,发现韩日两
国也流行烧烤,只是规模比较小,尚不及中国的十分之一耳。中国现在到处是韩国烧烤
城,什么权金城啊,汉拿山啊,导致国人误以为高丽朋友天天吃烧烤。这正如刚学汉语
的纯朴老外,以为中国人天天吃北京烤鸭。日韩两国的饮食都较贵,老百姓不比中国市
民可以天天下馆子。像中国人这种吃法,每年扔掉的剩饭就可养活两个非洲的,无论那
个外国都承受不起,用不了3年就把经济吃崩溃了。中国人太能吃也太会吃,几十年前
,本来人民公社办得好好的,忽然刮起了一股“大食堂”的妖风,集体开伙,白吃白喝
。结果愣把好些地方的集体经济给吃垮了,狂吃一年的代价是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一、荇菜
荇菜是一种处境尴尬的植物。有一首关于荇菜的诗歌家喻户晓,却少有人知道荇菜的样
子;即使常常见到这种植物,却又或许叫不出它的名字——闻其名不知其貌,见其貌不
识其名。
那首诗歌是这样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名篇《关雎》里,这位姑娘每天采来采去的荇菜。
这些圆圆的绿叶,在今天池塘甚至臭水沟里都相当常见,现在似乎绝少有人打捞回家当
蔬菜吃了。《诗经》中的姑娘却无疑是经常采食荇菜的,才给了小伙子无数偷窥的机会。
此物利尿通淋,有清热之效,不宜多食。小伙子天天视奸采荇菜的姑娘,看得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肿胀难受,自己应该多吃些败败火。
二、堇 [jǐn] 菜
《礼记 · 内则》列举了一份平民家子女奉养父母(公婆)的食物标准,其中就包括堇
菜。
(事父母姑舅)饘酏、酒醴、芼羹、菽麦、蕡稻、黍粱、秫唯所欲,枣、栗、饴、蜜以
甘之,
堇、荁、枌、榆、免、槁、薧滫以滑之,脂膏以膏之。
三、荁 [h... 阅读全帖
f**z
发帖数: 186
21
“束脩”在古代都有哪些意思?
束脩一词虽然古老却并不冷僻,今人常有提起并训解为学费。古人也讨论束脩。但
话题重点不在学费,而是考辨其词义多解以及缘由。仅本人所阅古籍文献,束脩一词存
有四解。一为贽礼,即学费。二为年龄,即十五岁男子。三为修饰,即束带装饰。四为
检束修德,自我约束。
“束脩”一解
束脩一词早见于经书,以《论语.述而篇》与《礼记.少仪》中两句话较为流行。《
论语》云:“子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宋儒朱熹注云:“脩,脯也。十脡为
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四书章句集注》)脯就是干肉,
脡是干肉量词。十脡儿干肉为一束,故曰束脩。朱子认为此束脩是古人见面礼中较轻者
,以小礼聊表敬意而已。《礼记》云:“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汉儒孔安国
注云:“束脩,十脡脯也。”乘壶酒之乘为数词,即四壶酒。束为肉脯数量词,十条肉
脯为一束。此十条肉脯说最流行,可算“束脩”一解。
“束脩”二解
“束脩”不仅载于经书,汉代以后又常见史书。《汉书.王莽传上》:“窃见安汉
公自初束脩,值世俗隆奢丽之时。”这句话是大司徒陈崇称颂王莽所言,安汉公即王莽
。唐儒颜师古注云:“束...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769
22
来自主题: Boston版 - 家庭问题,续篇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第五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4年11月21日 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昨天课程提到的是五伦关系,所谓伦常大道。我们今
天的课程就要深入伦常大道来了解,我们应该怎麽样在这个五伦关系当中相处得非常和
睦融洽。
昨天提到五伦关系是「道」,那什麽是「德」?在我们讲义当中对「德」做了一个
解释,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踰越的去做人,这就是「德」。当我们顺从
父子关系,不踰越的去尽自己父之职,去尽自己子之分,孩子的本分,这个人就是有德
行。所以「父慈子孝」的「慈」就是父之德,「孝」就是孩子的德行。
我们看五伦关系的第一伦,「父慈子孝」,诸位朋友,父子关系是不是某一个人规
定的?不是,它是一个天然秩序。一个父亲,孩子出生的时候,有没有人去规定你要对
孩子很慈爱?没有。当为人父者看到刚刚出生的孩子,很不自主的对孩子就是无限的慈
爱跟关怀。有没有一个父亲看到孩子刚生下来,然後心里就想着,这个儿子以後要给我
买大房子,给我买大车子,有没有这样的?都没有,只想着如何让这个孩子能够健康成
长,这是为人父母很自然就会生起的一种关怀跟慈...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5
23
文/专烤填鸭
先秦时的文化遗产
在此首先申明:对古代所有思想家,笔者都持尊敬态度,所有的批评只对思想不对人。
再看先秦时的社会文化遗产。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给后世留下了《论语》等四书五经;法
家代表人物商鞅给后世留下了治国谋略《商君书》。而秦以前,孟子说:“杨朱墨翟之
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虽然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足以证明,那时
的确是百家争鸣的社会氛围,然而儒家并不入流。
而秦国,自商鞅以后,以法家治国方略,取得了横扫六合的成就,所以,夺得天下之后
,秦国焚书坑儒,使其他学说,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基本绝迹了。然而,仅仅十五年,
法家所建立的家业就破产了。也就是说,诸子百家的帝王之道,都不足以维持帝王政权
的稳定,都不能使帝王的江山万年红,都不足取。
所以,灭秦以后,西汉吸取了秦王朝的经验教训。在汉初大力推行“黄老之术”,与民
休养生息的利民政策。但是,在“君弱臣强”的形势下,使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对
汉皇权构成了极大威胁。于是,欲采用儒家学说。然而,汉朝统治者,也认识到单纯以
儒家学说来治理国家也是行不通的,虽然独尊法家的秦亡了,但秦横扫六合的业绩是法
家创造的,是不可否...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569
24
zhihu提问:辣椒没传到中国前 川菜靠什么?
原帖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890792
排名第一的回答:
by: 王贵霖
题主不二君这个题目的意思,无非是两个要素:辣椒传入以前,古代四川人吃辣么?如
果吃辣的话,用什么作为辣味的调味料,是这样的吧?
古代川人这个概念,实在是过于笼统,这里为了表述方便,时间上就从春秋战国时期开
始,上古时代的蚕丛、柏灌、鱼凫(《华阳国志》)等时期抛开不谈;空间上仅讨论巴
、蜀二地,周围的川西、中南、汉中等地理单元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以下为正文:
----------------------------------------------------------------------------
--------------------------------------------------------------
第一个问题,古代川人吃辣么?
先上结论:最早的川人不吃辣,反而与江浙一带一样喜欢甜食,辛辣味最早在东汉时期
在四川地区出现,在唐代逐渐成熟,在北宋时期出现“川菜”这一菜系。元代至清代初
期,...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3048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被误读的文史常识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2015-11-04 历史重读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
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
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
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
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
“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
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
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
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
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
用,后来发展到公...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2014
26
值得一提的是从春秋到唐代之间,龙的词义渐渐衍生出了一个新的义项,这也可能是后
世对龙的认识产生混乱的原因之一。《尔雅》“马,八尺以上为駥”。由于古音中駥龙
相通,在《礼记正义·月令第六》疏里就变成了“马八尺以上为龙”,马变成了龙,在
这一时期的著作里都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如:
帝赐之(孔甲)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左传·昭二十九年》
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后汉书·南蛮传》
今王四年,碧阳君之诸御产二龙。《开元占经》引《纪年》
《左传》之豢龙氏其实只是养马的专职官员。此前神仙都是乘云的,到了《五帝
德》中也就变成了龙:黄帝是“乘龙扆云”的,颛顼是“乘龙而至四海”的,帝喾也是
“春夏乘龙”的。此后一直到唐代,仙游文学盛行,龙被普遍作为神仙之御入诗。我们
在建安文学和李白的诗歌中就经常看到这种描写。龙终于成了天上神仙界的一员。从潜
龙在渊、藏于深泉到位列仙班。
奇怪的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和老百姓对于龙的态度古今大不相同。《礼记》中记载了各种
祭祀种类和方式,却没有对龙的祭祀,甚至祈祷禳灾的例子也很少。在《礼记正义》卷
16中甚至有这样的记载“季夏之月...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2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大学》概述
《大学》概述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
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
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
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
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
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
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
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
,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
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
b*******n
发帖数: 1267
2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外儒内法养猪狗 zt
外儒内法养猪狗---自由主义漫谈选段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页码:作者:
专烤填鸭 提交日期:2011-01-22 10:48
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漫谈选段
文/专烤填鸭
先秦时的文化遗产
在此首先申明:对古代所有思想家,笔者都持尊敬态度,所有的批评只对思想不对
人。
再看先秦时的社会文化遗产。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给后世留下了《论语》等四书五经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给后世留下了治国谋略《商君书》。而秦以前,孟子说:“杨朱墨
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虽然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足以证明,
那时的确是百家争鸣的社会氛围,然而儒家并不入流。
而秦国,自商鞅以后,以法家治国方略,取得了横扫六合的成就,所以,夺得天下
之后,秦国焚书坑儒,使其他学说,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基本绝迹了。然而,仅仅十五
年,法家所建立的家业就破产了。也就是说,诸子百家的帝王之道,都不足以维持帝王
政权的稳定,都不能使帝王的江山万年红,都不足取。
所以,灭秦以后,西汉吸取了秦王朝的经验教训。在汉初大力推行“黄老之术”,
与民休养生息的利民政策。但是,在“君弱臣强”的形势下,使诸... 阅读全帖
t****v
发帖数: 9235
29
作者:俄勒冈老人 发表日期:2012-2-22 20:02:00 回复


关于韩寒事件的重量级权威性总结
作者 晋豫
(为了阅读方便,重新按一节一楼的方式贴了一次,在38-47楼,敬请关注)
韩寒事件自1月15日开始,至今一月有余。真相基本明了,年画尚未出现。解剖越
来越细,韩寒退出论战。因此,韩寒事件可以告一段落。现在谈谈关于韩寒方面的人和
事的认识。
一 、双方有共识 韩寒无真才
韩寒是少年天才作家,是民众意见领袖。但是,在这次事件中,韩寒从《小破文章
一篇》、《正常文章一篇》,一直到《二月零三日》的博客,大失水准。不但没有一个
作家的相应文采,甚至出现许多硬伤。一篇博客,发表后多次在网上修改。这让支持韩
寒的人也大跌眼镜。在视频中,竟有延安整风时期的姚文远的说法。有人把韩寒的所有
网上视频研究了一番,得出一个结论:谈到女人、赛车,流利顺畅;谈到文学,一问三
不知。王朔说韩寒的博客“我可以用我兜里所有硬币打赌,那里大部分的文字并非出于
韩寒之手”(2008.11.01王朔博客)。李敖说韩寒,“一进入知识的境界就出局了”(
2010.08.31《东方网》)。
从韩寒... 阅读全帖
k********9
发帖数: 2326
3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总结韩寒写作的九处大破绽 (ZT)
很长,耐心看.
比较欣赏这一段:
"人们无法抓住韩寒文学作品代笔的现行。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东方快车谋
杀案》的故事吧。
这是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一部推理小说。在伊斯坦布尔开往加来的
东方快车上,一个叫雷切特的人被刺了十二刀身亡,作为旅客一员的大侦探波洛
开始了调查。通过种种迹象,波洛排除了外来做案的可能,把目标锁定在卧铺车
厢上的十二位旅客身上。这十二个人全部能证明自己案发时不在作案现场。但他
们的证词都有漏洞,互相矛盾。
最后波洛根据现场物证和每个人的证词推论出了两个答案:一是一个不在车
上的人作案,二是卧铺车箱十二个人共同作案。
对比韩寒作文比赛的情况,韩寒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写出那么高水平的文
章,其水平之高后来韩寒再也没有达到过。答案也有两个:一是一个不存在的人
作案,那就是上帝。二是有关人员共同作案。波洛是为了维护正义而虚设了第一
个答案,难道我们也需要为了什么这么做么?"
总结韩寒写作的九处大破绽
作者:晋豫
韩寒事件自1月15日开始,至今一月有余。真相基本明了,年画尚未出现。
解剖越来越细,韩寒退出论战。因此,韩寒事件可以告一段落。现在谈谈关于韩
寒方...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5
31
文/专烤填鸭
先秦时的文化遗产
在此首先申明:对古代所有思想家,笔者都持尊敬态度,所有的批评只对思想不对人。
再看先秦时的社会文化遗产。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给后世留下了《论语》等四书五经;法
家代表人物商鞅给后世留下了治国谋略《商君书》。而秦以前,孟子说:“杨朱墨翟之
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虽然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足以证明,那时
的确是百家争鸣的社会氛围,然而儒家并不入流。
而秦国,自商鞅以后,以法家治国方略,取得了横扫六合的成就,所以,夺得天下之后
,秦国焚书坑儒,使其他学说,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基本绝迹了。然而,仅仅十五年,
法家所建立的家业就破产了。也就是说,诸子百家的帝王之道,都不足以维持帝王政权
的稳定,都不能使帝王的江山万年红,都不足取。
所以,灭秦以后,西汉吸取了秦王朝的经验教训。在汉初大力推行“黄老之术”,与民
休养生息的利民政策。但是,在“君弱臣强”的形势下,使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对
汉皇权构成了极大威胁。于是,欲采用儒家学说。然而,汉朝统治者,也认识到单纯以
儒家学说来治理国家也是行不通的,虽然独尊法家的秦亡了,但秦横扫六合的业绩是法
家创造的,是不可否...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2152e0100dqv2.html
马克思进文庙--郭沫若真性情
白云蓝天 http://blog.sina.com.cn/byunlantian 2009-06-15 13:17:49
李西兴转贴郭老《马克思进文庙》的按语
自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国大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立国的理论基础。而在改革开
放已见成效的今天,大陆又掀起传统文化热。从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
到钱文忠的《解读三字经》,等等,在北京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播以来,中华
大地上,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再评价,已经形成不可阻挡的文化潮流。马克思和孔夫子,
究竟哪一个在中国人心里的分量大呢?近日我在京时所写的《儒家四书格言》前言,以
及近来陆续写成的部分样稿。《前言》提到郭老1925年写的的《马克思进文庙》一文。
今特将郭老的原文,经校读略加简注,全文转贴,以飨网友。
马克思进文庙
郭沫若
《洪水》第一卷第七期
1926年1月1日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
文庙里吃着冷猪头肉的时候,有四位年...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3382
33
来自主题: Love版 - 南怀瑾主要有哪些成就?
google了一下,好像南的作品是有些细节上的硬伤,张中行批评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复旦出版社的也同意对细节的批评和争议,说甚至有书专门总结了南书的硬伤。看来小
帕的说法并非没有根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0529/09/6047_124296.shtml
张中行: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0528/23/2311_124164.shtml
http://chinese.fudan.edu.cn/forum/dispbbs.asp?boardID=16&ID=715
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
作者:张中行
还是三四年以前,我写《禅外说禅》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台湾有个老人物南怀瑾
,学兼儒道释,著作不少,可以找来看看。这善意我同意,可是因为懒而兼忙,竟没有
找来看。日前,以偶然的机会,得见他的据说是最重要的著作《论语别裁》,为1990年
复旦大学出版社据第十八版改排本,精装上下两册,定价26.80元。依旧习惯,看到没
见过的书,总是急
着翻开看看。而一看就大吃一惊。——不只一惊,而是一...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5391
34
南阳手里的锦盒上有题名,工工整整的柳体楷书《远涉帖》;还有一行小字,“华原柳
宿钩摹”。只看题名,她就知道这是本朝高宗年间的大书家柳宿临摹的隶书手卷。柳宿
是中唐大书家柳公权的五世孙,不单擅长书法,同时也是一位儒学的大家,他著作的《
礼记考问》,成书不久就成为诠释《礼记》的重要文献,也是仕子们参加科举时选治《
礼记》的主要参考书。有这样的成就,也就不难理解柳宿在读书人当中的声望之隆,水
涨船高,他的书法作品自然也就被人们竞相追逐收藏。南阳擅书法也好书法,自然不会
免俗,她对柳宿的书贴也很是喜欢,家里还收着两幅。要是放在平日,有人用一幅柳宿
的书贴相赠,她肯定会分外高兴。但今天却不一样。柳宿是本朝的书道名家,传世的作
品再少也有数十上百贴。可是攸缺先生的书贴总共才有几幅?今天之前,一共才只有一
幅半!《六三贴》真迹在她父皇手里,她秘藏的《拾遗贴》是用先生的习字拼接而成,
只能算是半幅!就是这半幅字贴,也让她受益菲浅,外面盛创她首创的“鹤体”瘦硬书
法,其实就是仔细揣摩《拾遗贴》所得。她早就想着恳求先生再送她一贴半幅的字,看
见陈璞手里的锦盒上是一大块留白,就知道其中多半是先生的手笔,再见...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13519
35
第七章 天命
阴不胜阳,导致四时失序,气候反常,谷稼不熟,饥馑蔓延。饥荒不但没有引起人
们足够的警惕,反而加剧了各国的争夺。或者说,不是不知道原因,然则万国并竞,不
进则退。当时的情形,就好像身处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众人不是想着如何合力堵漏补
缺,同舟共济,而是争先恐后抢拆船板,好争取在船沉后多一丝存活的机会。
从这里,再往北走数千里,便是这个世界的最北端。那是一个寒冷到难以想象的地
方。在那里,没有一丝人声,没有生命的迹象,只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千万年的积雪层
层叠压而成的玄冰,冰雪之下,便是永恒的冻土和寒冷的海洋。一年之中,半年为冥夜
,半年为纯阳。然而,正是这阴寒到诡异的地方,却成为数千年后大国相争的目标。
我们一直以为天圆地方。但在未来,人们发现,其实大地浑圆如鸡子,南辕北辙,
亦可殊途同归。以致这极北之地,反成为通往东西方最便捷的通道。谁占据此地,就等
于控制了别国的后门。早先因为严寒所阻,无法利用。而当未来气候变暖,海冰解冻,
航道大开,那片本来绝无生存可能的酷寒绝域,一下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加之那极北
之地,其下埋藏着大量能制造出光和热的物质,那是驱动后世文明运转最重要的宝... 阅读全帖
g****m
发帖数: 996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怀瑾-老骗子!老杂碎!
http://article.netor.com/article/memtext_85740.html
台湾李敖很早就对南怀瑾下过颇为贴切的六字考语:老骗子!老杂碎!
张中行: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
台湾李敖很早就对南怀瑾下过颇为贴切的六字考语:老骗子!老杂碎!
张中行: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
作者:张中行
还是三四年以前,我写《禅外说禅》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台湾有个老人物
南怀瑾,学兼儒道释,著作不少,可以找来看看。这善意我同意,可是因为懒而兼忙,
竟没有找来看。日前,以偶然的机会,得见他的据说是最重要的著作《论语别裁》,为
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据第十八版改排本,精装上下两册,定价26.80元。依旧习惯,
看到没见过的书,总是急
着翻开看看。而一看就大吃一惊。——不只一惊,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全书近
千页,是用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格调写的,这我不想说什么,因为论文也有如上饭桌
,有人爱吃甜的,有人爱吃辣的。单说惊,一,再,三,都来自我略翻看的百页上下。
不再往下看,恕我说句任性的话,是没有兴致再往下看。以下说一瞥的所见,或说惊的
来由。想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这部书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周易》古代乐器考——释缶第一
《周易》一书,文字奥古,晦涩难懂,它可以说集商周社会科学之大成,对当时和后代
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仅古今论《周易》的书就不下三千种!它与《尚书》一样,保
留了大量的商周二朝的史料,为我们研究商周二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提
供了原始的资料。因此,我们要想了解商周二朝音乐发展状况,也有必要对《周易》中
得音乐文字进行一番探讨。
《周易》一书,由两部分组成:《易经》和《易传》。目前易学界一般都认为:《易经
》产生与周初,而《易传》则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文主要就《易经》中作为打击乐
器的“缶”进行一番考证,发管窥之见,成鸡肋之文,以就正于同道。
“缶”字《易经》中凡三见:
1、《周易·比卦》:“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2、《周易·坎卦》:“六四:樽酒,……贰,用缶,纳约自牖,重无咎。”
3、《周易·离卦》:“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案:《比卦》之“有孚盈缶”之缶,从该条卦爻辞之内容来看,缶在这里仅仅是作为一
种盛饮食的器皿而出现的。清儒陈梦雷《周易浅述》中云:“缶,土器。以阴变阳,又
为仰盂。坎水下流...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9
38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
《黄帝内经》中涉及五行的篇目主要有:《素·金匮真言论》、《素·阴阳
应象大论》、《素·脏气法时论》、《素·五运行大论》、《灵·顺气一日分为
四时》等。其中,以《素·阴阳应象大论》和《素·五运行大论》的描述较多。
现在,《黄帝内经》印数之多是空前的,所以,其中的文字就不一一引述了,只
归纳为几个方面论之。
1.和《礼记》比较,五行对应的内脏分别为:
五脏
《礼记》 《素·阴阳应象大论》
五行 木 脾 肝
火 肺 心
土 心 脾
金 肝 肺
水 肾 肾
从比较中看出,五行和五脏的比附,除了水一行相同以外,其余的都不同。
这个变化的根据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黄帝内经》中涉及五行的各篇,都没
有任何解释,说明《礼记》和《黄帝内经》之间,只有表面符号,即所谓“五行
l*******u
发帖数: 2496
39
平仄两读字总表
作者:周拥军
字 平韵部 仄韵部
中 韵部 平声 一东 韵部 仄声 去声一送
词组 ~间。~国。~原。~游 词组 射~。~伤。~计。~意
例句 却嗟流水琴中意。 例句 君看琴中意,何尝在玉徽。——宋祁《秋
日四首》
——朱淑真《春昼偶成》
重 韵部 平声 一东 韵部 仄声 去声一送
词组 ~复。~申。~阳。~逢 词组 ~量。尊~。~兵。~大
例句 钟山只隔数重山。 例句 花重锦官城。
—— 王安石《泊船瓜洲》 ——杜甫《春夜喜雨》
从 韵部 平声 二冬 韵部 仄声 去声二宋
词组 顺~。服~。~父。~戎 词组 侍~。仆~。(名词)
例句 笑问客从何处来。 例句 门前仆从雄如虎。
——贺知章《回乡偶书》 ——郑板桥《道情》...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387
4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孔子的千年孤独
孔子不讲平等吗?
孔子最受人吹捧,也最受人垢病,也就是最遭人误解的,莫过于他的君臣学说了。历代
帝王推崇孔子,看中的不是他全面仁爱的核心思想,而是君臣关系的某一具体体现,想
用孔子学说把民众变成安分守己、俯身称臣的人,现代人最反对孔子的也是这个等级观
念。有人说孔子是最讲究民主的,有人说孔子是最崇尚专制的,有趣的是,双方引经据
典争论所用的都来自《论语》中的第十二篇〈颜渊〉一章。“仲弓问仁。子曰:‘出门
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齐景公
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后世把这里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成了做人最基本的底线,也是上天规范人
最起码的道德标准,这是通用于所有人、所有事的普世原则,无论双方的地位财富如何
,都必须做到的。比如自己不想被人骂,那就不要骂别人,自己不想受苦,那就不要把
痛苦施加给别人。孔子这番言论的背后其实有个没有点明的前提,那就是孔子承认人与
人是平等的,你和我大家都一样,感同身受,人性相通。所以很多人认为孔子是最讲究
平等的,只是他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平等这个抽像深奥的概念讲清楚了,让文化...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4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温家宝脑袋里有多少古训?
这里我们不妨重点看看,从2003年高票当选上任总理至今,温家宝在每年3月的全国人
大记者会上都会引用不同诗文,有海外媒体注意到,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强调忧患意识。
2003年温家宝上台伊始就引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第十五章,
原句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04年,他又用了“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
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屈原《离骚》“路漫漫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5年,他引用《左传.襄公十年》中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006年,温家宝又引用《新唐书.魏徵传》中的“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
以亡则存”。
2007年,他回答记者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矛盾时,引用宋代文人苏轼《晁错论》“名为治
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在2008年第二届内阁产生之后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他又引用了《诗经》“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和《诗品》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温家宝说出的诗文,有一...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4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敏感词的敏感词列表zz
敏感词的敏感词列表zz
新浪微博搜索禁词:“九常委” 2011-10-1
[编者注:以下所有词语均为新浪微博的搜索禁词,除了括号内的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书记处,国家中央军委,政治局常委,政
治局,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共产党章程
九常委,九长老,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
强,周永康(本届常委)
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尉建行,乔石,刘
华清,赵紫阳,胡启立,胡耀邦,邓小平,毛泽东(历届常委)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对应人物:胡锦涛)
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对应人物:吴邦国)
中共国务院党组书记,国务院总理(对应人物:温家宝)
中共全国政协党组书记(对应人物:贾庆林)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国家副主席,国家中央军
委副主席(对应人物:习近平)
中共国务院党组副书记,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对应人物:李克强)
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对应人物:贺国强)
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维稳工作...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亦明:方老偷,老是偷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亦明:方老偷,老是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5 19:47:26 2012, 美东)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201/289415.html
第二标题:《方舟子造假第七十二案:偷文批韩》
贼喊捉贼之抄剽惯犯方舟子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海内华人叫他“方老师”,海外同胞叫他“方小偷”。本人土洋结
合、删繁就简,得出“方老偷”这个新的称呼。既然是土洋结合,当然得有对应的洋文
。方老偷的洋文title是Tealer Fang。看官千万别去查字典,你查不到tealer这个词。
它由teacher(老师)和stealer(小偷)两个英文单词合并而成,乃是亦明兄特意为“
方老偷”到美国“陪妓”(陪新华社“妓者”刘菊花到美国行骗)而量体定制的一件新
装。【注:“妓者”是方舟子对中国记者的通称。】
话说方老偷从高中一年就开始偷,偷到今天,被挖出来的赃物已经凑足了一本五十万字
的大书(见亦明...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76个常识
1.【四大名酒】
贵州茅台酒(酱香型)、山西汾酒(清香型)、四川泸州老窖(浓香型)、陕西西凤酒(
兼香型
2.【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
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
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
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粤绣(广东)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发明】
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
宋.发明者无记载)
7.【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8.【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6
清代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一代明君,励精图治,为著名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他非
常重视家教,平时在宫中经常给子女们以教诲。《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乃雍正即位后对
其父的家训加以追述汇编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生动而具体,比较周详地表达了康熙
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人生经验与体会,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教诲和启迪。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内容丰富,包括理想、道德、读书、治国和生活等诸多方面,引
用诸子先贤的言论贯穿始终,表达出以仁爱思想为立世之本。康熙教诲子女们:在品德
上,要严于律己,以诚敬待人接物,仁爱之心应无处不在。在理想上,强调立志于道的
重要性,“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
,无坚不入。”在治国上,要求以身作则,凡有益于人民的事,“我知之确,即当行之
。”在读书治学上,要求读书以明理,并要躬身力行。在生活上崇尚以俭朴为荣等等。
以下摘录其中数则:
一训曰: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
虚饰。
“语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诚心去做,而不...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数则(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4 00:52:27 2014, 美东)
】清代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一代明君,励精图治,为著名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他
非常重视家教,平时在宫中经常给子女们以教诲。《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乃雍正即位后
对其父的家训加以追述汇编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生动而具体,比较周详地表达了康
熙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人生经验与体会,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教诲和启迪。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内容丰富,包括理想、道德、读书、治国和生活等诸多方面,引
用诸子先贤的言论贯穿始终,表达出以仁爱思想为立世之本。康熙教诲子女们:在品德
上,要严于律己,以诚敬待人接物,仁爱之心应无处不在。在理想上,强调立志于道的
重要性,“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
,无坚不入。”在治国上,要求以身作则,凡有益于人民的事,“我知之确,即当行之
。”在读书治学上,要求读书以明理,并...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新华字典内容......
蓝:
秋鳸窃蓝。――《尔雅·释鸟》。
上有蔚蓝天。――杜甫《冬到金华山观》
以蓝手巾裹头。――明·魏禧《大铁椎传》
绿: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上面是找字典找来的哈,俺没对字义有这么多的研究。我没记错尔雅是最晚也出现在秦
汉时期,楚辞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礼记、说文都是在五胡乱华之前滴。别的俺不说了,真是啥人都有。
S*******C
发帖数: 7325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中华文明究竟有多长?
☆─────────────────────────────────────☆
QQboy (我爱我老婆) 于 (Wed Mar 31 13:22:11 2010, 美东) 提到:
为民族文化寻根溯源
——读蒋南华先生《 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

汤序波

癸未岁杪,回溯这一年来自己的阅读生涯,兴趣的重点仍然投放在文化类的书籍上
,在读过的书中有两部可谓特立独行、出群拔萃,令我感佩莫名。一部是考古学家苏秉
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二00一年版),另一部则是历法学家蒋
南华先生的《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人民出版社二00二年版)。两部书都是由国内顶
尖级出版社出版,其学术含金量、学术档次,不言而喻。它们的殊途同归,分别着重从
考古和历法两个路径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真是厥功甚伟、功绩彰著。我认为对当
前中国文化研究而言,套用黑格尔的话,它们可以说是一个“光辉的日出”。其在学术
上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中华文明起源的...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50
作者:硬石头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04/143954.html
——毛泽东为什么要打倒刘少奇是千古之谜吗?
2010年04月09日  凤凰网发文刘少奇之子谈毛泽东为什么要打倒刘少奇(简称刘文,
文章摘自《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 作者:王光美 刘源/等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0_04/09/516126_4.shtml)
刘文称毛泽东为什么要打倒刘少奇已成为千古之谜了!
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
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
历史的唯心主义。《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
选集》第四卷第一四九一页; 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
种思想...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