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礼部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v********e
发帖数: 1985
1
在燕山军临时驻扎的营地里,商成喝了很多酒。
他醉了……
他没办法不喝,更没办法不醉。作为燕山卫的老提督,这座军营里的燕山兵全是他
的老部下。他们中有的人早在东元十八年就在他的麾下听指挥,有的人是十九年跟他在
草原上杀进杀出,还有的人虽然到燕山的时间晚,但很快就融进这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的集体之中。大家在残酷的战场上携手同心彼此照顾,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战友情谊。在
处置军务时,他们是他的部属,他们尊敬他,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号令都得到了一丝不
苟地执行。而在军务之外,他又是他们的朋友、兄弟和师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与他
说话逗乐,开着粗俗的玩笑,拉扯着喉咙骂娘。正是因为他们之间彼此尊重又彼此了解
,所以在燕山卫军接连取得了一连串的辉煌胜利的时候,所有的人里面惟独他没能在场
,这教大家都觉得缺少了什么,连香醇的庆功酒也喝得没滋没味……现在好了,大将军
又和大家在一起了!虽然过几天就又要分别,可是,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这一刻时光
弥足珍贵!出于对他的敬重与爱戴,他们不停地向他敬酒,几乎一刻都没有间断。到最
后他根本就记不上来自己到底喝了多少盏,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醉...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3105
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双全
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双全
李大人离了都察院,径自回家,却见门房有人候着。问之,原来
是朱放鹤派来的下帖的,请他今夜赴宴。
这样仓促的邀请很不庄重,不过李佑与朱放鹤之间交游密切,所
以不必讲究这些俗礼,礼节上更随性些。在家小憩片刻,天近黄昏时
李佑便出门而去,地点在棋盘街附近的锦绣楼。
旧元时期,京城商肆最密集地方是城北钟鼓楼一带,那时候运河
可以直接从北边入城。到了国朝,几经改建,商路转移到了以崇文门
为代表的南城诸门,商业区也随之南移。
其中位于大明门外、正阳门里、距离崇文门不过两三里路途的棋
盘街一带,则成了内城最繁华的商业区,这片铺户号称数千家。朱放
鹤帖子上注明的地点锦绣楼便位于附近。
锦绣楼不愧其名,不过这种“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富贵
场景,落在李佑眼里,引不起多大的触动了。
守门引客的店家将李佑带入东楼二层的一间阁中,里头已经坐了
四五人,皆是官员,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朱放鹤抬眼看到李佑,站起来迎接道:“仓促相邀,却是我失礼
了,勿怪勿怪。”
李佑谦虚几句,朱放鹤便与李佑引荐。都是礼部仪制司郎中、太
常寺...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63
3
谷实这些天以来心事重,本来就很不情愿与人交道,只是今天来的这位大和尚颇有
些来历,与他又是多年故交,这才耐着性子陪和尚说话。他自己很清楚,他对客人有些
冷淡了;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他明明知晓这不是待客之道,
却偏偏无法装出热情的模样,最后没有办法,也只好听之任之了。要是商成不是来得及
时的话,他或许已经托病送客了。
商成一来,先同贺岁说话,又与和尚说话,三言两语之间便把亭上本来有些冷清的
场面搅和地热烘起来。谷实脸上也露出由衷的笑容,把客人都让到亭上坐,又叫人送来
新茶汤,随便带送些糕点果脯过来佐茶一一嗨,他昏头胀脑地,竟然把这些事都忘记了
!他又狠狠地瞪了在亭边的两个贴身侍女一眼:眼睁睁地看着他出如许大的疏漏,怎么
不说帮忙弥补一下?
侍女们也委屈。他一天到晚把老脸拉得比驴脸还长,除了蝉儿之外,对任何人都没
个好脸色,谁还敢在他面前自作主张?
再转过头时,他又是笑容满面,亲手执了壶要给环坐在石桌边的客人们斟茶汤。头
一个当然是商成了一一可商成却在蹙着眉头朝他递眼色。
谷实一怔,旋即便反应过来:他真是昏头了,直到现在,他竟然... 阅读全帖
x****t
发帖数: 824
4
李佑当然不是爱心泛滥的人士,但他刚才突然发现,崇文门宣课分司在商业上的巨
大用处。
何况他能看出,陆元广此人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虽然只接触了这么一刻钟功夫。就
说陆大使在崇文门征税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就有两个,强过他所见过的绝大多数
官员。
第一个优点是这位陆大使执行力很强。
李佑步入官场也有几年时间了,经历足够丰富。据他所见,一般官员征不足钱粮赋
税,又不想承担横暴名声的,采取的态度多半是拖欠税额,然后通关节、走门路,想方
设法的免掉责任。
而这陆元广如果不是凭空吹嘘,至少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是竭尽全力完成征税任务
,并尽自己所能的拿出对策,确实也想出了办法。即便有几分夸大之处,也属正常。
第二个优点是心思巧妙并敢于取舍。
其实陆元广的思路就是从所有行商中,用合法形式随机抽出小部分倒霉蛋,代表所
有商人受罚。被连坐的只能自认倒霉,然而倒霉的终究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只会庆幸。
对陆大使自己来说,好处就是只用牺牲小部分,避免波及所有行商,便可以收齐税
额,不至于怨声载道、沸反盈天。不然京师供给出现紧张,他就要当朝廷的替罪羊。
总而言之,李佑判断的最大依据还是四个字——很像自己,所以必然是个...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933
5
归德长公主与李佑今天谈话,总体来说是友好的、成功的、坦率的、深入的,气氛琴瑟
和谐其乐融融,因而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提起什么“误事”、“封杀令”这类扫兴话题。
天才一秒就记住,()
李佑做完了盟友该做的事情,尽到了情夫该尽的义务后,怀揣临时借给他用来还债
的五千两银票(居然还是自家银号的),腰酸腿软的离开了长公主宅第。
话说他辞官后这几天,时间闲了下来,男女事情上未免就放纵了点。虽然年轻体壮
,但次数太多了后也容易腰酸腿软。
此时快到正午,天色仍是阴测测的,日光也是若隐若现。长随韩宗议论道:“听街
上老人说,看样子过几天要下雪。”
下雪?这也算是天公作美,估计要极大促进薪炭消费,有助于自己的谋划,李佑想
道。其后便向棋盘街而去。
长公主府邸在皇城东,棋盘街在皇城正南,路上要经过皇城东南的一大片衙门。李
大官人本想吸取教训,去六部里拜访官场熟人,但今日时间吃紧,那钱国舅还在惠昌银
号等消息,所以去六部转转的打算也就作罢了。
昨天李佑得到长公主的传话后,就打发家奴去钱国舅那里通报,并约定今天在惠昌
银号见面沟通。
“如何?”钱国舅在银号大...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6
王斗看着眼前忐忑不安的王朴,还有他身后战战兢兢全身发抖的王氏商人们,他本来要
寻王朴商议,他自己找上门来了,也好,就给王朴,他身后的王氏家族一个选择吧。
听那王家老叔公口齿不清的诉说晋商等阴谋之事,他打断他的话:“便是范、王、
亢、翟、梁、黄、渠诸家散布谣言,阴私对付我东路之事?此事本伯早己知晓!本伯还
知道,他们印制假粮票、焚烧抵制我东路商货,还意图到东路挤兑我粮票。”
他冷笑道:“哼,他们真是不知死活!”
那老叔公一愣,随后与王朴等人心中冰寒,原来此事早在忠勇伯掌握之中,可笑众
人蝇营狗芶,蒙在鼓里,他却早就洞若观火,还好前来反正投诚,否则等待他们的,就
是血淋淋的屠刀了。
王朴陪着笑脸道:“都是下人无知,请忠勇伯念在小弟追随血战的份上,放他们一
马吧,他们也己幡然醒悟……”
这时钟调阳进来禀报,言洪督有请,王斗点了点头,对王朴说道:“王帅不必如此
,我早视你如兄弟,骨肉同胞一般,自然会念你这份交情。”
他看着那些王氏商人,淡淡道:“两条路给你们选择,顺之,生,逆之,死……”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初十日,经过十余日的拖延,各镇十数万大军,再次向京师起程。
对这个结果,京师上下,不约而同...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7
王斗掏出自己的帕绢,递给王德胜:“鼻水都要流下来了,擦擦吧。”
王德胜颇为感动,又偷偷顾盼左右,低声细语道:“还是不要啦,被纠仪官看到,
怕要被弹劾殿前失仪,这会影响到忠勇伯的。”
王斗微笑道:“无妨,擦吧。”
王德胜再看一下左右,闪电般从王斗手中接过帕绢,他一手擦鼻涕,另一只手托住
沉重的红木金丝托盘,猎猎寒风中,托盘稳如泰山,纹丝不动,与他弱不禁风,瘦小的
身体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斗意味深长地看了王德胜一眼,又回过头去。
身旁洪承畴、杨国柱、王朴、王廷臣等人都当没看到,很多注意王斗这边的文武百
官,赞礼典仪也当没看到,殿前负责纠仪的各知班、宿卫镇抚、护卫将军等,很多人也
当没看到。
对于王斗,很多人己经不想招惹,至少不想明着招惹,而且那个王德胜,也是大太
监王承恩身旁的心腹小太监,王承恩岂是好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一个纠仪官板起脸想要过来,不过王斗双目如电,扫了他一眼,让他脚步一窒,顺
势转了个圈,往一边走去了。
未时正点,鼓声响起,皇帝仪仗车辂来到,侍从班文武入迎车驾,击鼓三严,御用
监官奏请皇帝于谨身殿衮冕,皇太子诸王,则于前奉天殿门,东耳房处具着冕服。
舍人引文武百官入就...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8
昨天就想找出来贴上来的,没顾上
今天找了下,这也是理学家,神马是斯文扫地
鲁迅,买小学大全记
线装书真是买不起了。乾隆时候的刻本的价钱,几乎等于那时的宋本。明版小说,是五
四运动以后飞涨的;从今年起,洪运怕要轮到小品文身上去了。至于清朝禁书〔2〕,
则民元革命后就是宝贝,即使并无足观的著作,也常要百余元至数十元。我向来也走走
旧书坊,但对于这类宝书,却从不敢作非分之想。端午节前,在四马路一带闲逛,竟无
意之间买到了一种,曰《小学大全》,共五本,价七角,看这名目,是不大有人会欢迎
的,然而,却是清朝的禁书。
这书的编纂者尹嘉铨,博野人;他父亲尹会一〔3〕,是有名的孝子,乾隆皇帝曾
经给过褒扬的诗。他本身也是孝子,又是道学家,官又做到大理寺卿稽察觉罗学〔4〕
。还请令旗籍〔5〕子弟也讲读朱子的《小学》〔6〕,而“荷蒙朱批:所奏是。钦此
。”这部书便成于两年之后的,加疏的《小学》六卷,《考证》和《释文》,《或问》
各一卷,《后编》二卷,合成一函,是为《大全》。也曾进呈,终于在乾隆四十二年九
月十七日奉旨:“好!知道了。钦此。”那明明是得了皇帝的嘉许的。
到乾隆四十六年,他已经致仕回家了,但真...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将夜 作者:猫腻
第三十一章 一文钱难死主仆俩(上)
第二日清晨从客栈醒来,主仆二人梳洗完毕然后准备打扮,因为今天要去各部堂跑手续
,拿到书院入院试的准试凭证,所以想要打理的精神一些。宁缺坐在窗前,迎着初升晨
光,拿着卷书似看非看,眯着眼睛准备享受身后桑桑梳头,却没料到头发被扯的一阵生
痛,他转过头来,无奈看着小丫头说道:“梳个头有这么难吗?”
“要不然少爷你自己梳一下试试,往年在渭城都是随意梳拢个髻就好,你今天却要
学那些书生,我可没学过。”桑桑把握着梳子的手缩到身后,没好气说道。
“瞧瞧你这态度,你也知道叫我少爷啊!”宁缺恼火说道:“到底谁是少爷谁是丫
头,说你两句,居然叫我自己去梳!你要明白,少爷我马上就要进书院,那就是正经的
读书人了,你不会就去学嘛,以后天天都要梳那样式儿的!”
从昨天在朱雀大街雨中看着那绘像之后,主仆二人的情绪便一直有些问题,只不过他
们根本无法理解当时的感受,更无法确定当时的感受是不是真的,再加上一些很隐晦的
理由,所以并未就此事交流过。
宁缺看着桑桑比原本更黑的小脸,笑着说道:“好了好了,办完正事儿了我带你去
陈锦记。”
听到这句话,桑桑抬起小脸笑了笑,转身从包裹里取出一...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0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将夜 作者:猫腻
第三十一章 一文钱难死主仆俩(上)
第二日清晨从客栈醒来,主仆二人梳洗完毕然后准备打扮,因为今天要去各部堂跑手续
,拿到书院入院试的准试凭证,所以想要打理的精神一些。宁缺坐在窗前,迎着初升晨
光,拿着卷书似看非看,眯着眼睛准备享受身后桑桑梳头,却没料到头发被扯的一阵生
痛,他转过头来,无奈看着小丫头说道:“梳个头有这么难吗?”
“要不然少爷你自己梳一下试试,往年在渭城都是随意梳拢个髻就好,你今天却要
学那些书生,我可没学过。”桑桑把握着梳子的手缩到身后,没好气说道。
“瞧瞧你这态度,你也知道叫我少爷啊!”宁缺恼火说道:“到底谁是少爷谁是丫
头,说你两句,居然叫我自己去梳!你要明白,少爷我马上就要进书院,那就是正经的
读书人了,你不会就去学嘛,以后天天都要梳那样式儿的!”
从昨天在朱雀大街雨中看着那绘像之后,主仆二人的情绪便一直有些问题,只不过他
们根本无法理解当时的感受,更无法确定当时的感受是不是真的,再加上一些很隐晦的
理由,所以并未就此事交流过。
宁缺看着桑桑比原本更黑的小脸,笑着说道:“好了好了,办完正事儿了我带你去
陈锦记。”
听到这句话,桑桑抬起小脸笑了笑,转身从包裹里取出一...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1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一百五十章 会揖吵架,小徐摊牌
和大明门之外千步廊左右五府六部等气势恢宏的衙门不同,宫城右顺门东南的文渊阁内
阁直房始终都并不起眼。随着内阁的重要,使用的文书人等越来越多,但贵如首辅,也
不过是小小的直房一间,更不要说次辅三辅等等。几次修缮之后,这片地方便分作了三
片院落,中间是俗称的内阁,也就是文渊阁,东边是诘敕房,西边是制敕房。
终弘治一朝,内阁中人除非致仕抑或去世,否则基本一个不动,反倒是十几个文书
承旨已经换了好几茬,不少都高升到六部抑或放了外任,正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这一日乃是八月十五,民间百姓可以热巅闹闹过个中秋节,可对于宫中来说,中秋
算不上正节,望日大朝之后固然赐了月饼和御酒给部阁高官,正事儿却是不能耽搁的。
因为十五这一天除却大朝之外,还是六科给事中前来内阁和辅臣会揖的日子。
此时此刻的会揖直房中,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辅臣居左而坐,六科给事中则是坐在
右边,虽是人员相比悬殊,可谁都知道这三位阁老多年秉政威权极重,天子甚至称之为
先生而不明,更何况六科中人多数不过七品。往常的会揖虽偶尔也有一些争争吵吵,但
多数时候,就如同这会揖二字的意思,不过是辅臣一锤定音,其余...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2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一百五十章 会揖吵架,小徐摊牌
和大明门之外千步廊左右五府六部等气势恢宏的衙门不同,宫城右顺门东南的文渊阁内
阁直房始终都并不起眼。随着内阁的重要,使用的文书人等越来越多,但贵如首辅,也
不过是小小的直房一间,更不要说次辅三辅等等。几次修缮之后,这片地方便分作了三
片院落,中间是俗称的内阁,也就是文渊阁,东边是诘敕房,西边是制敕房。
终弘治一朝,内阁中人除非致仕抑或去世,否则基本一个不动,反倒是十几个文书
承旨已经换了好几茬,不少都高升到六部抑或放了外任,正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这一日乃是八月十五,民间百姓可以热巅闹闹过个中秋节,可对于宫中来说,中秋
算不上正节,望日大朝之后固然赐了月饼和御酒给部阁高官,正事儿却是不能耽搁的。
因为十五这一天除却大朝之外,还是六科给事中前来内阁和辅臣会揖的日子。
此时此刻的会揖直房中,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辅臣居左而坐,六科给事中则是坐在
右边,虽是人员相比悬殊,可谁都知道这三位阁老多年秉政威权极重,天子甚至称之为
先生而不明,更何况六科中人多数不过七品。往常的会揖虽偶尔也有一些争争吵吵,但
多数时候,就如同这会揖二字的意思,不过是辅臣一锤定音,其余...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13
昨夜入寐,忽觉形神漂移,乘风而行。至一广厦,琼楼玉宇,耸然有切云之崔巍。仆望
之良久,不知所在。忽又有四人携手谈笑而来。为首一人,头戴十二旒冕,身着交领右
衽之玄色上衣下裳,容貌俊伟,气宇拔群。第二人戴黑色幞头,身着明黄圆领衫,眉目
清朗,英武不凡。第三人衣裳形制与第二人相同,头戴翼善冠,昂然伟器,龙啸鹰扬。
第四人身着灰色硬挺中山装,面容可亲,目光坚毅。
仆惶惧甚,手足无措。四人趋前,其为首服玄衣裳者笑问曰:“子下界凡人乎
?神明乎?鬼魅乎?”
仆答曰:“下界凡人尔,敢问四位尊者何人?”
玄衣裳者曰:“吾大汉孝武皇帝也,此戴幞头者大唐太宗文皇帝也,翼善冠者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末者中. 华. 民. 国大总统孙文也。”
仆大惊,战栗欲拜,武帝笑而止曰:“吾非子之君,子非吾之民,毋拜,长揖
可矣。”
仆揖四人,遂问曰:“四君何以在此?”
武帝答曰:“天帝以吾四人有功于社稷黎民,故简拔为神,位列仙班。然淹留
仙境已久,中山先生以下之国情概不知晓,子既从现世来,请为吾等言之。”
仆大惑,不知何以应。太宗曰:“无妨,试言当今为何朝何代?”
仆答曰:“当今为同生朝,已四代矣。”
太祖问曰:“何谓同...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4
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长达3米,字迹清秀
当年的考棚 资料图片
古代选拔官员,最高等级是殿试,皇帝亲自监考,考生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从太阳出山考到太阳落山……昨天,第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和秦淮区人民政府主办。
现场展出的清光绪六年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长达3米,从头到尾都是清新隽秀的楷体字,拿来当字帖一点没问题!
【南京状元的殿试草卷】
长达3米,能当字帖
长约3米的草卷,全部为毛笔书写的小楷,字迹清秀,从头到尾没出现圈改……昨天,南京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堪称“惊艳”。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这份草卷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间收藏家,委托原江南贡院馆长周道祥先生进行捐赠。“放在现在,就是考场上打的草稿,还要经过再次誊录。”周道祥说,这份草稿还有一些偏字、难字,“相比之下,汉字听写大会简直弱爆了!”现场有学者议论。
存世极少非常珍贵
明清时代,战乱频繁,明代的殿试试卷早已全被焚毁,而清代试卷几乎也被八国联军销毁殆尽。况且,殿试试卷在当时属于皇家“绝密档案”,均藏于皇宫大内之中,不允许遗落到民间。
至今,只有山东青州明万历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5
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长达3米,字迹清秀
当年的考棚 资料图片
古代选拔官员,最高等级是殿试,皇帝亲自监考,考生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从太阳出山考到太阳落山……昨天,第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和秦淮区人民政府主办。
现场展出的清光绪六年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长达3米,从头到尾都是清新隽秀的楷体字,拿来当字帖一点没问题!
【南京状元的殿试草卷】
长达3米,能当字帖
长约3米的草卷,全部为毛笔书写的小楷,字迹清秀,从头到尾没出现圈改……昨天,南京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堪称“惊艳”。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这份草卷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间收藏家,委托原江南贡院馆长周道祥先生进行捐赠。“放在现在,就是考场上打的草稿,还要经过再次誊录。”周道祥说,这份草稿还有一些偏字、难字,“相比之下,汉字听写大会简直弱爆了!”现场有学者议论。
存世极少非常珍贵
明清时代,战乱频繁,明代的殿试试卷早已全被焚毁,而清代试卷几乎也被八国联军销毁殆尽。况且,殿试试卷在当时属于皇家“绝密档案”,均藏于皇宫大内之中,不允许遗落到民间。
至今,只有山东青州明万历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61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ZT)
【钱起:湘灵鼓瑟】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年轻时在家乡已有诗名。天宝九年,住在
京口(今江苏镇江)旅馆中,一个月夜,听得有人在院子里吟诗,走来走去的吟着两句: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就走出到院子里,一看,没有人。觉得很奇怪,但这两句诗却一直记住着。明
年,到长安去参加礼部考试。试题是《湘灵鼓瑟》。钱起就用这两句诗为结尾。主试官
李暐看了他的考卷,非常赞美这个结句,以为"必有神助"。于是录取了他,名次很高。
从此钱起以进士成名,从校书郎开始,官至尚书考功郎中。他这首诗成为唐代三百年间
省试诗中的著名作品: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在唐代,各地品德、文学都好的士子,经过地方长官的访查考核,由县报名给州
,由本州长官提名推荐到中央。这时这个士子就称为"乡贡进士"。乡贡进士还不是进士
,止是由本乡贡献给朝廷,已取得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
乡贡进士聚集在长安,参加礼部主持的考试。考上榜的,就成进士。一日之间,
扬名全国。考不上榜的,永远是个乡贡进
h***i
发帖数: 89031
17
而是科举制度本身
国家官员不用豪门望族推荐,完全匿名考试
以前还有投靠豪门的,隐居炒作名声的,著书立说的,
别建功勋的,思想上相对自由
彻底考试之后,大家全都钻研礼部的评卷标准
豪门消失了,科举成为唯一的成功道路
科举选拔出来的,去完善礼部的评卷标准
几代下来,最先进的考试制度,就造成了最僵化的思想方式
S*******C
发帖数: 7325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古代几大部委
☆─────────────────────────────────────☆
ericz (eric) 于 (Thu Apr 1 21:09:31 2010, 美东) 提到:
比如兵部力布里布公布户部
如何翻译
清末有没有标准官方翻译
泻泄!
☆─────────────────────────────────────☆
sturtle (huhu) 于 (Thu Apr 1 21:19:04 2010, 美东) 提到:
兵部应该是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吧,瞎翻的。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Fri Apr 2 00:31:43 2010, 美东) 提到:
宦官有英语单词吗?
☆─────────────────────────────────────☆
xiaxie7 (xiaxie) 于 (Fri Apr 2 00:38:56 2010, 美东) 提到:
吏部: Ministry of...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谈清代文字狱。
翻了一下戴逸的简明清史,戴老居然也在维民所止这事上出错了。查嗣庭出题这事是雍
正4年,查受命出任江西乡试正主考,出了这样几道试题:首题是“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出自《论语》;三题“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出
自《孟子》;次题两道:一道是《易经》的“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另一道是《诗
经》的“百室盈止,妇子宁止”。雍正的谕旨如下:
以命题讥讪,逮江西正主考、礼部左侍郎查嗣庭,交三法司治大逆不道罪。
上谕:查嗣庭向来趋附隆科多,在朕前荐举,令其内廷行走,授为内阁学士,夏见
其语言诈伪,兼有狼狈之相,未之任。隆科多又复荐举,遂用为礼部侍郎。今岁典试江
西,首题“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夫尧舜之世,敷奏以言,非以言举人乎!
查嗣庭以此命题,显与国家取士之道相背谬。三题“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
塞之矣”。更不知其何所谓。《易经》次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诗经》次题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去年正法之汪景祺文稿中,有《历代年号论》,指正字有
一止之象,引前代如正隆、正大、至正、正德、正统,凡在正字者皆非吉兆。夫人君纪
元,茗以字面分析,则如汉元封、...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三读《慈禧全传》
☆─────────────────────────────────────☆
jjseven (大杂院) 于 (Tue May 31 12:34:40 2011, 美东) 提到:
从去年开始到今天,读完了三遍高阳的《慈禧全传》。其实年轻的时候(大概20年
前?)就接触过这套书,是友谊出版社出版的,明黄色的封面。先读第一本《慈禧前传
》,主要是讲辛酉政变,写的十分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推动很快,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但往后看,或许是年龄还小的原因,觉得逐渐无聊起来,就放下了。去年重新开始,
发现原来觉得精彩的部分依然精彩,原来觉得无聊的部分别有一番意境,不知不觉就看
完了。但这部书实在是年度跨度太大,人物众多,关系纷繁复杂,看完一遍仍然意犹未
尽,又在短时间内复习了两遍,并辅助性的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终于有了些感觉,有
不吐不快之意。
第一,关于本书。该书名为慈禧全传,却是写尽了晚清五十年,是一部绝对的史诗
性巨著,堪称中文历史小说的翘楚。这部作品最抓人的地方在于叙事的真实性。高阳虽
然著作等身,但遍观其作品,显然晚清才是他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距离现代不
远...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感想吧
温体仁,字长卿,乌程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崇
祯初迁尚书,协理詹事府事。为人外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
崇祯元年冬,诏会推阁臣,体仁望轻,不与也。侍郎周延儒方以召对称旨,亦弗及
。体仁揣帝意必疑,遂上疏讦谦益关节受贿,神奸结党,不当与阁臣选。先是,天启二
年,谦益主试浙江,所取士钱千秋者,首场文用俚俗诗一句,分置七义结尾,盖奸人绐
为之。为给事中顾其仁所摘,谦益亦自发其事。法司戍千秋及奸人,夺谦益俸,案久定
矣。至是体仁复理其事,帝心动。次日,召对阁部科道诸臣于文华殿,命体仁、谦益皆
至。谦益不虞体仁之劾己也,辞颇屈,而体仁盛气诋谦益,言如涌泉,因进曰:“臣职
非言官不可言,会推不与,宜避嫌不言,但枚卜大典,宗社安危所系。谦益结党受贿,
举朝无一人敢言者,臣不忍见皇上孤立于上,是以不得不言。”帝久疑廷臣植党,闻体
仁言,辄称善。而执政皆言谦益无罪,吏科都给事中章允儒争尤力,且言:“体仁热中
觖望,如谦益当纠,何俟今日。”体仁曰:“前此,谦益皆闲曹,今者纠之,正为朝廷
慎用人耳。如允儒言,乃真党也。”帝怒,命礼部进千秋卷,阅意,责谦益,谦益引罪
。叹曰:“微...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7797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状元的寿命
一、宋代状元的寿命
宋代共出状元118名。其中,已知其生卒年或虽不知其生卒年却知其寿数的共70人,
占总数的59.32%(保留两位小数,下同)。依据这70人的年龄资料所得出的若干统计
平均数,也许能接近实际情形。这70人中,80岁及80岁以上的5人,占7.14%:
黄裳(1044-1130),87岁(《全宋词简编》第202页)
郑性之(1172-1255),84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第301页);
阮登炳, 82岁([洪武]《苏州府志》卷三十五,总页1424页);
刘章(1100-1179),80岁(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总第3872页);
胡旦80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第324页)。
70岁至79岁的14人,占20%:
王嗣宗(944-1021),78岁(《宋史· 王嗣宗传》);
李迪(971-1047),77岁(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总第850页);
留梦炎(1219-1295),77岁(《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第929页;沈阳版《中国历代
状元录》第170页);
莫俦(1089-1164),76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第370...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曾左失和后面的深意
☆─────────────────────────────────────☆
Diaowai (Waiting for suckers rally) 于 (Sun May 27 11:28:27 2012, 美东) 提到:
曾国藩和左宗棠在曾老九攻克天京后,莫名其妙地失和,互相写折子参对方。
表面上看是因为天京失陷后,幼天王和李秀成等突围,而且突围方向经过左宗棠的防区
,害的左宗棠在曾家弟兄与李鸿章都被封爵后,非但没有封爵,反而被勒令追剿太平军
余部。
不过二人互参这事背后可能还要更深刻的背景。当年湘军打下安庆后,据说湘系大员中
的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都拿“问鼎”来试探,结果被曾国藩断然拒绝。
当年邓艾、钟会打下蜀国,结果自己或不造反而死,或造反而死。现在灭了太平天国,
对于不想造反的曾国藩来说,如何生存下去,是一个考验。做一个湘军干将窝里斗的局
面,恐怕就是为自保而实行的苦肉计。曾左都是明白人,参对方时,同时也写了一个副
本给对方送去--意思就是,兄台,小弟骂你的事,你懂的。
☆─────────────────────────────────────☆
coco...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4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时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
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而在状元中能够“三元及第”(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仅14人。在唐朝有二人张
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
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ohnSMill (John S Mill),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我梦见了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孙中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9 11:56:57 2012, 美东)
昨夜入寐,忽觉形神漂移,乘风而行。至一广厦,琼楼玉宇,耸然有切云之崔巍。仆望
之良久,不知所在。忽又有四人携手谈笑而来。为首一人,头戴十二旒冕,身着交领右
衽之玄色上衣下裳,容貌俊伟,气宇拔群。第二人戴黑色幞头,身着明黄圆领衫,眉目
清朗,英武不凡。第三人衣裳形制与第二人相同,头戴翼善冠,昂然伟器,龙啸鹰扬。
第四人身着灰色硬挺中山装,面容可亲,目光坚毅。
仆惶惧甚,手足无措。四人趋前,其为首服玄衣裳者笑问曰:“子下界凡人乎
?神明乎?鬼魅乎?”
仆答曰:“下界凡人尔,敢问四位尊者何人?”
玄衣裳者曰:“吾大汉孝武皇帝也,此戴幞头者大唐太宗文皇帝也,翼善冠者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末者中. 华. 民. 国大总统孙文也。”
仆大惊,战栗欲拜,武帝笑而止曰:“吾非子之君,子非吾之民,毋拜,长揖
可矣。”
仆揖四人,...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ohnSMill (John S Mill),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我梦见了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孙中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9 11:56:57 2012, 美东)
昨夜入寐,忽觉形神漂移,乘风而行。至一广厦,琼楼玉宇,耸然有切云之崔巍。仆望
之良久,不知所在。忽又有四人携手谈笑而来。为首一人,头戴十二旒冕,身着交领右
衽之玄色上衣下裳,容貌俊伟,气宇拔群。第二人戴黑色幞头,身着明黄圆领衫,眉目
清朗,英武不凡。第三人衣裳形制与第二人相同,头戴翼善冠,昂然伟器,龙啸鹰扬。
第四人身着灰色硬挺中山装,面容可亲,目光坚毅。
仆惶惧甚,手足无措。四人趋前,其为首服玄衣裳者笑问曰:“子下界凡人乎
?神明乎?鬼魅乎?”
仆答曰:“下界凡人尔,敢问四位尊者何人?”
玄衣裳者曰:“吾大汉孝武皇帝也,此戴幞头者大唐太宗文皇帝也,翼善冠者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末者中. 华. 民. 国大总统孙文也。”
仆大惊,战栗欲拜,武帝笑而止曰:“吾非子之君,子非吾之民,毋拜,长揖
可矣。”
仆揖四人,...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贞观之治开始
唐纪八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下 武德九年(626年):上于弘文殿聚书四部二十余万卷。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上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等议定律令。燕郡王李
艺据泾州反,败,奔突厥,被杀,传首长安。五月,苑君璋来降。幽州都督王君廓谋叛
,道死。岭南冯盎等相攻,太宗遣使抚之。吏部刘林甫奏四时听选,选拔士人。
二年(628年):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突厥突利、颉利可汗相攻。上遣刘
旻、刘兰成等击朔方梁师都,师都败死,平朔方。太常少卿祖孝孙作《唐雅乐》。
唐纪九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中 贞观二年(628年):上斩卢祖尚,寻悔之。西突厥内
乱。突厥北地多叛颉利可汗归薛延陀,立夷男为可汗,上遣使封之。
三年(629年):房谋杜断。上拔马周为监察御史。以并州都督李世勣。兵部尚书李靖
、华州刺史柴结等众合十余万,分道出击突厥。
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破定襄,又破颉利可汗于阴山,大酋长众人碛口请降;唐
斥地自阴山至大漠。太宗称天可汗。四月,颉利可汗至长安请降;东突厥亡。唐置地纳
突厥降众。六月,上欲修洛阳宫,张玄素谏而罢之。伊吾城主、高昌王麴文泰入朝。
...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28
还有一个就是自由,跟平等相关的
豪门氏族在经济实力上可以和国家抗衡的时候,政治上就有些相对平等的实力,那么意
识形态上,也可以有些相对的自由
等到氏族消失了,一切知识分子向上爬的途径,只有死背礼部科举的考试大纲,考上了
以后,努力维持礼部的考试大纲,意识形态的自由就彻底消失了
j****n
发帖数: 7636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是中国最自卑的朝代之一
好把,既然大家认为这个词太攻击性,我这里到个欠先。
不过这个帖子错得也离谱。
天启皇帝在位七年。前期东林党掌权,天启三年“正月己酉,礼部侍郎朱国祯,尚书顾
秉谦,侍郎朱延禧、魏广微,俱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已经是阉党掌权了。
天启三年到七年一共四年是阉党掌权。期间罢免孙成宗,任命高第,不战而弃关外。幸
亏有袁守宁远。宁锦大捷之后罢免袁承焕。 这些都是阉党的功劳? 如果问宁锦大捷的
功劳的话,首先是孙的。孙本人就是东林巨头。如果依着阉党,孙早死翘了。
东林党一共就掌了两年权,哪来的十几年? 你不会把崇祯的烂事都算到东林党头上了
吧? 崇祯最信任的前有温体任,后有杨私昌,哪个是东林党?
m******r
发帖数: 4351
30
传统上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区别有很多,比如众所周知的中国文化重实用不重逻辑。
还有一点,就是传统上的中国文化有着多神教的特点。相对比较宽容。也就是围棋思维
,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我能比你强那么一点可以showoff就行了,不用杀的你死我活
。而中古时期的西方,尤其是天主教,是一神教,有你没我,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现在看这个圣教入川记,隐隐有一种感觉,在张献忠进行的这场四川大屠杀中,这两个
传教士可能也不清白。
张献忠早年虽然一样滥杀无辜,具备残暴成性的土匪本色,但并没有如在四川这般,连
城带邑,屠尽杀绝的凶残。
如果联想到天主教尤其是旧约全书里面,对异教徒和所谓的罪人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
,也许就不奇怪了。
这两个神父,在1640年来到四川,发展教徒。如果大家有在国内信教的朋友就知道了,
天主教和中国的传统宗教不同,对其他宗教是极度不宽容的,尤其是佛教道教,敬拜其
他神明那是最大的一宗罪(象棋思维)。这点上完全不同于僧道之间仅仅是为了寺产土地
的经济上争夺(围棋思维)。
所以可能双方信徒开始了冲突。僧人道士共六千人(成都周围的和尚道士真不少),奔赴
刑部,要求取缔天主教。这个时候一个叫...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1952)
新浪历史论坛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
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
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
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
私心。在这种私心下,他就需要一种法术。所以我们说,清代政治,制度的意义少,而
法术的意义多。
在这种私制度之下,最坏的还是他们自己心虚,要替自己留一个退步。这个退步,就留
在关东三省。清政府把关东三省划成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
我们已讲过:满洲人是吉林长白山外松花江畔很小的一个小部族,满洲并不就是东三省
。辽河东西两岸,秦以前就是中国的土地。战国时代属于燕。秦始皇筑万里长城,东边
直到大同江。无论如何,清代奉天一省,两千年前,早就是中国的。两千年来,也一向
是中国的。
清代把它划出去,做他们的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直到光绪末年,河北、山东人才可
以出关开垦。当时的台湾,也划为禁地。因为台湾由郑成功经营以后,还不断有人造反
,因此不许福建...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2
愚蠢的满清外交:看康熙,雍正是怎样被外国使节轻蔑的!
17 世纪70年代,沙皇俄国镇压了斯杰潘拉辛的起义,国库空虚急需贸易补充。但时逢
英荷战争爆发,使俄国的对外贸易几乎中断,因此沙皇政府希望开拓远东市场,与当时
的满清做生意。于是在1675年3月,沙皇派遣尼古拉使团出使中国,他给使团的训令有
45条之多,主要是收集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情报,以便为帝俄远东扩张而服务。使
团携带了沙皇给博格腾汗(满清康熙老狗)的回信,和一批所谓的礼物,有莫斯科向中
国的北京进发,在1676年1月到达了中国境内的嫩江。
由于当时俄国远东地区的总督已经通过耶稣会教士通知了满清政府,当尼古拉使团到达
嫩江以后,中国边境的满清官员纷纷前来迎接,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其中有130辆双
轮牛车和60匹马,以及大量的猪肉和牛肉,正使尼古拉对礼物如此之多而大为吃惊。当
尼古拉和满清的大小奴才官们会面的时候,满清官员请求其出示中国皇帝给沙皇的信(
以便确认其身分),尼古拉将信拿出后满清官吏竟纷纷跪倒对着尼古拉三叩九拜,至此
以后尼古拉对满清官员十分地轻视“他们竟有如此不分场合地,奴隶般的举止,实在是
我所见过的,最为卑贱...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33
王振与土木堡(土木之役的疑问)
正统十四年是多事之年,年初,即有云南思机发之乱,又有福建邓茂七之祸,还有贵州
的骚乱,都是动用了国家大力量才加以平定的。直到六月,还调了十万兵,灭了湖广生
熟苗的造反。于是才有刘球之言。刘球:“移此力经略西北,已巳之变,必有以御之者
,穷疥藓这拒搔,而耗腹心之元气,安得不败乎?”(指云南麓川之役)
明朝与瓦剌的战争必有原因和过程,我们看,正月初,还在给瓦剌的使臣任命官职,可
见当时并无异常,最起码是明庭没有意识。到正月末时,瓦剌开始有意见了,“虏大媿
(愧),怒。”原因,是明朝答应对方请婚,但在国书里没提这事儿;另外,外交部没
有按惯例给够人家的“饩”(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注意,这里未提王振的事儿。从
年初到七月出兵之间,明朝与瓦剌之间,只有一些小冲突,只有四月间,在大同方向与
瓦剌有一小仗。此外,与辽东的蒙古人也打了一两次不能称为战争的战争。其实,这时
瓦剌肯定已经开始准备动手了,而明人无意识。
到六月三十,明庭下令派出9万军队,以备虏患。(75000到大同,朱勇、陈怀等为帅;
15000到宣府,王贵、吴克勤为帅)既然是派兵镇边,必有原因和由头,而且...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4
梁启超家族三代人的悲剧——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剧
2014-07-20 读史
图:梁从诫儿时与母亲林徽音
2010年10月28日下午,梁启超之孙、梁思成之子梁从诫病逝。消息传得很快又传得很慢
,知道的人为之悲伤不已,不知道的人仍旧不知道。
梁从诫这一生,是追求知识分子良知的一生;尤其是在1994年后,他的整个生命,都在
为阻止环境苦难的续发而倾尽其心力和血汗,他在努力给更多的知识分子作出表率,希
望“身负知识权力”的人,能成为公众信任的人,替公众请命的人,为公众献身的人。

每个人的心都敏感,都能感知社会的苦难;每个人的眼睛都锐利,都能发现自然的苦难
。发现这些苦难,并把苦难的真相散播于众,进而让有心为之的人,能“起而行之”,
为缓解苦难、阻止苦难、追求美好而赴汤蹈火,是知识分子的重要责任之一。
在很长时间内,梁从诫曾是历史学家、出版社编辑。然而,“自然之友”成立后,他辞
掉了公职,抛弃了待遇,甚至可能忘记了“所学专业”。而就是在这时,他慢慢完成了
知识分子的精神升华,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大我走向无我。一个人,只有进入无我的状...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叫渤海国是因为被唐朝封为渤海郡王。
唐朝用这个名字是因为曾经在渤海郡定居过。
渤海国初名震国,为大祚荣袭其父的唐朝封爵“震国公”[1]。而关于“震”的含义说
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1][2],震是东方之卦,因此以地处
东方而以震为国号[3][4]。
朝鲜学者朴时亨所著渤海史则认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5],但武则天封“震国公”
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1]。
粟末(松花,这两个都是同一个名字的不同时代的音译)被高句丽打败后,不愿臣服于
高句丽的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投奔隋朝,被当时的隋
文帝安置于幽州昌平一带(渤海郡)。
在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中粟末靺鞨人也参加了对高句丽的征战,带路党。
后来又给唐朝带路。
高句丽灭亡后,此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
丹、奚、等部民,唐朝又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就是投降了高句丽的粟末靺鞨
部落)徙居辽西营州。
渤海高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
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营州到公元698年大祚荣率部众重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真实的和坤(转载)
一 家庭、出身与学历
“和坤”是他的“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译成汉文应为“三纲之纲”之意,其乳名叫
“善宝”。他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祖籍在长
白山英额峪(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地区)。和坤的先祖叫噶哈察鸾,很早就
归顺了努尔哈赤(后金),过着平时狩猎、耕作,战时出征作战的生活。其五世祖尼牙
哈纳,因作战英勇,为他家挣得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他的父亲名叫常保,
也是八旗军武官出身,除了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外,还因为他的堂弟阿哈硕色
,在跟随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的战争中,在西北地区阵亡,追叙军功,他家又获赠了
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后来也由其承接下来了。常保一生最高做到“福建副都统”
(正二品)的官位,相当于今天的军队中的“中将”级别的军官,这在当时也可以算是
个“高级武官”了。常保的妻子(即和坤的亲生母亲)是河道总督嘉谟的女儿,其继妻
是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和坤的妻子冯氏是清乾隆朝名臣大学士
英廉的亲孙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史(如《清史稿》等)、野史和传说中说和
坤家庭出身“低微”、“贫贱”、“少贫无...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316
37
历史上最早的婚前裸检是东汉建和元年汉桓帝刘志册立皇后期间的事。
刘志能够当上皇帝,完全是因为他和大将军梁冀的妹妹梁莹订有婚约,只是还未正式成婚。质帝刘缵驾崩后,梁氏兄妹就把刘志推出来继承了皇位。皇上没有皇后是不行的。在粱氏兄妹的操办下,后宫打算正式立梁莹为皇后。
这天,汉桓帝特地把女官吴姁召进后殿,降旨说:"过几日朕就要立皇后了。事关重大,现托付你去为朕按照皇规查验一下已故大将军梁商的小女儿梁莹的身体。"原来,东汉时期有个规矩,凡是后宫册立皇后、贵妃,都得事先由女官检验身体,其中包括是否是处女,有无慢性病等。
吴姁在宫中已经做了好几朝女官,办事老练,认真负责,人也很正。桓帝是经过好几天的考虑,才决定指派吴姁去办这件事的。但是,吴姁听说皇上亲自派她去为未来的皇后娘娘验明身份,感到这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搞不好两头都会得罪。如果检验发现人不美或查出有什么疾病,实话实说,势必得罪大将军梁冀和皇太后梁妠;如果说了假话,皇上又不会放过她。所以吴姁感到很为难。她想了半天,可又找不出推辞的理由。只好答应下来。
她谢过恩,正要出去,又被桓帝叫住叮嘱道:“听说梁小姐贞节娴静,容貌端庄秀丽。你明日与单超...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266
38
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经历1300余年。科举考试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童生,考中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考秀才是初级考试,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乡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的开始。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再高一级是会试,因由礼部主持,在春天举行,所以又称“礼部试”、“春试”。会试在京师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最高层次的考试是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殿试在皇帝的金銮殿举行,参加考试者是贡士,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一个考生只有在这三次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项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才能称为“连中三元”。
因此,在长达1300余年的科举中,能够摘下“三元”桂冠的,仅仅17人,平均百年才有一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174
39
明清时期,“状元”特指殿试第一名,依次而下,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
称“解元”,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科举之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个“状元”已属不易,连中“三元”则尤为难得,至于从县试到殿试,六战六捷,
六获第一,难度自然最大。历史上只有一人曾从县试到殿试六夺第一,他就是明代的科
场奇才黄观,时人称其“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黄观,生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南直隶贵池人(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父
亲黄古出身书香门第,后家道中落,不得不入赘贵池上清溪的许家,成了“倒插门“的
女婿。黄观出生后,即从母姓,名叫许观,直到他做了礼部右侍郎以后,才获得恩准恢
复原姓,改称黄观。
黄观酷爱读书,他的老师是元末学者翰林待制黄冔。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黄观以
贡生的身份入太学。这年八月,他参加乡试的考试,获得第一名,中“解元”。次年应
会试,又得了第一名,中“会元”。同年,他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的殿试,再
次获得第一名,中“状元”。这样,明代第一个连中三元的读书人就诞生了。
一个考生只有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40
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咸
丰元年(1851年)入宫,封懿贵人,六年生子载淳(同治帝),进懿贵妃。同治即位后,与
恭亲王等密谋杀肃顺,垂帘听政。光绪即位后,仍听政。光绪亲政后,因无实权,发动
戊戌政变,被其挫败,将光绪囚于宫中。光绪二十一年,光绪卒,次日,慈禧亦卒。葬
于东陵。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
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
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
情六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
北京琉璃厂有个叫张春圃的琴师,以为人弹琴糊口。他为人戆直且朴野,琴技出神入化
,在士大夫中口碑极好。慈禧闲来无事想学琴,听到张春圃的名声,就把他召入宫里弹
琴。据说弹琴的地方在寝殿的西厢房,正屋有七大间,慈禧坐在最西边一间,距离西厢
房很近。张春圃在宣召时就与太监约好,不能跪着弹,必须坐着才可以弹好,太监一口
许诺,所以不让他对着慈禧的面。
西厢房摆着七八具琴,都是金弦玉轴,极其华贵,张春圃试弹都不合节拍。接着听到慈
禧说...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元朝: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zz
由于9世纪中叶佛教在中国遭受迫害,日本与中国逐渐疏离,直至最后决定几乎完全切
断与中国的贸易和文化联系。对于忽必烈来说,如果能与日本重建朝贡关系,就能在汉
人心目中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这将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急于博取
汉人赞赏的心态,促使他决定一定要与这个日出之国建立联系。但直到那时为止,蒙古
将领还从未参加过海战。而此时忽必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要跨海降伏这个岛国。
13世纪中期,蒙古成吉思汗之孙大皇帝忽必烈建立起一个版图包括几乎整个亚洲和东欧
在内的,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强的元帝国。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派遣兵部侍郎
郎赫德、礼部侍郎殷弘出使日本。忽必烈在国书中,对这次遣使的目的讲得极其清楚,
要日本效法高丽,举国来朝以通和好,如不相通好,将至“用兵”,令日本“王其图之
”。国书被日本以书辞无理、不能接受为由,予以退回。元朝: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
1268-1272年,忽必烈又三次遣使至日本,要求副本皈依中国。引起日本朝野的普遍恐
慌。日本先后将几名使者杀死,命全国进入战时戒备状态。至元十年(1273年)起,忽
必烈开始着手部署征日战争。忽必烈派元军进驻高丽。... 阅读全帖
c*m
发帖数: 1599
42
绍兴二十三年(1153),朝廷举行“锁厅试”。“锁厅试”类似于明清时期的乡试,就
是专门为宗室后裔、朝廷要员及那些高官的子弟举行的一种科考。
这次“锁厅试”的主考是陈之茂,秦桧的孙子秦埙(1137年出生)也将参加这次考试。秦
桧为了让秦埙能取得第一名,开考前秦桧多次向陈之茂暗示,其孙秦埙参加此次考试,
并要他将孙子秦埙取为第一名。陈之茂为官正直,且一向不满秦桧,他当然不会买秦桧
的账,照样是公事公办。
参加这次“锁厅试”的还有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这年陆游29岁。当陈之茂批阅陆游
的答卷时,赞不绝口,于是当即判定陆游第一。为了照顾秦桧的面子,陈之茂还是将他
的孙子秦埙排名第二。“锁厅试”结束后,即绍兴二十四年(1154),朝廷礼部要举行省
试,主考官是秦桧的亲信御史中丞魏师逊、礼部侍郎兼大学士汤思退,结果秦埙为第一
,陆游下了榜。省试结束后,进行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其中第一名为状元,
按照常理,皇帝多尊重“锁厅试”和省试的排名。高宗却钦点张孝祥为状元,满以为状
元非他莫属的秦埙的状元梦也彻底破产。不过,最终还是得了探花。
F*******t
发帖数: 2186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Frankfurt (Frankfurt),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联日反华的详细原始史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7 06:18:10 2015, 美东)
一句话简介,
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人在抗战期间是三国志,
共产党和日本人矛盾不小,也有冲突
但总体上以共产党日本人联合,打击国民党为主,
-----------------------------------------------
芦笛
《中共“抗战”的真实过程》
抗战的特点是,它是一种“杂乱战争”,日军自始至终没有统一的战略计划,却由各部
随机因应、胡乱攻击。因此,它从未形成整齐划一的阵线,战线犬牙交错,类似围棋。
所谓“敌后”不但有共军,更有大量的国军甚至国军的重兵集团。共军扩张到一定程度
,就必然要与国军发生冲突,而他们就是共军在此期的主要作战对象。用毛的话来说就
是:“只要我们要发展就还会有磨擦,休战也不过是暂时的。”[1] “如妨碍我发展,
须坚决消灭之。” [2] “反磨擦斗争必须与扩大巩固根据地、扩...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化贞 和 熊廷弼
没时间整理,拷贝的比较乱,大家随便看看。
在少量接触到几何学,被演绎法震撼的中国士大夫中,有首辅叶向高。
传教士积极传播几何,天文,地理的潜台词就是,通过已知可以推出未知,通过有形可
以认识无形。无形无象的上帝,可以通过理性证明去认识。
后周武帝宇文邕灭佛,理由是真佛无形,不可以塑造偶像敬拜。慧远法师诡辩,百姓无
法认识无形的事物,必然要通过有形的偶像去认识。作为坚决的偶像反对者,基督徒别
开生面,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借助演绎法,去认识上帝,建立了严密的神学体系。摆脱
了佛教的困境和歧途。
首辅叶向高退休后,带了一大群弟子,在家乡福建研究传播天学。历史上称为三山论学
。叶向高最推崇西学凡事讲求证据的精神。在为职方外记作序中特别称赞: “泰西氏
之始入中国也,其说谓天地万物皆有造之者。。。而其言皆凿凿有据,非汪洋谬悠如道
家之诸天,释氏之恒河、须弥,穷万动无人至也。”
叶向高说:“或疑天堂地狱之说与佛氏同,不知佛氏以报应言,西氏以义理言。解中辨
之详矣。……自混沌开辟以来,世界皆无所造,决无他物更大于天。而佛氏乃以天为帝
,释偃然而据其上,此其为谬诞无疑,西氏所以辟之力也。”
归隐论学的叶...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45
第二款
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西曆本年二月十三、二十一等日,即中曆
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本年正月初三等日,先后降旨,所定罪名,开列于后(附件四、五
、六):
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均定斩监候罪名,又约定如皇上以为应加恩贷其一死,即发
往新疆,永远监禁,永不减免;
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均定为赐令自尽;山西巡抚毓贤
、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为即行正法;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均已身故,追夺原官,即
行革职。又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衔联元、太常寺卿袁昶,因上年力驳殊悖诸国义法极恶之罪被害,于西曆本年二月十三
日,即中曆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奉上谕开複原官,以示昭雪(附件七)。
庄亲王载勋已于西曆本年二月二十一日,即中曆正月初三日,英年、赵舒翘已于二十四
日,即初六日,均自尽;毓贤已于二十二日,即初四日,启秀、徐承煜已于二十六日,
即初八日,均正法。
又西曆本年二月十三日,即中曆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谕,将甘肃提督董福祥革职,俟
应得罪名定谳惩办。
西曆本年四月... 阅读全帖
W*****B
发帖数: 4796
46
毓贤杀人挺狠,有点ISIS味道,也确实按罪当斩。

:第二款
: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西曆本年二月十三、二十一等日,即中
曆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本年正月初三等日,先后降旨,所定罪名,开列于后(附件四、
五、六):
: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均定斩监候罪名,又约定如皇上以为应加恩贷其一死,即
发往新疆,永远监禁,永不减免;
: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均定为赐令自尽;山西巡抚毓
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为即行正法;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均已身故,追夺原官,
即行革职。又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
郎衔联元、太常寺卿袁昶,因上年力驳殊悖诸国义法极恶之罪被害,于西曆本年二月十
三日,即中曆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奉上谕开複原官,以示昭雪(附件七)。
:庄亲王载勋已于西曆本年二月二十一日,即中曆正月初三日,英年、赵舒翘已于二十
四日,即初六日,均自尽;毓贤已于二十二日,即初四日,启秀、徐承煜已于二十六日
,即初八日,均正法。
:又西曆本年二月十三日,即中曆上年十二月二十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一直惊叹于我国现行的农历,觉得很精确。曾经以为这是几千年朴素的劳动人民在
劳动耕作过程中对地球运行、气候变迁的经验总结,现在才知道目前现行的农历是一位
德国传教士(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编著的。
汤若望(J. A. Schall vonBell,1591-1666)出生在德国科隆一贵族家庭,1611年
加入耶稣会。在1620年来到中国(澳门),崇祯二年进入北京,不久又去西安传教。1630
回了北京,那时侯钦天监教士邓玉函已死,他就顺理成章的(顺当时传教士在中国活动
之理)的继任下来,工作则是帮徐光启编修《崇祯历书》(可惜由于明朝的灭亡,这本历
书没有能发挥效用)。他还会制造天文仪器,获得崇祯皇帝特赐“钦褒天学”匾额。另
外据说还监造过20门大炮。
接下来就是战乱了,到了1644年,满清人入关;清兵进了北京城后,到处圈地、赶
人。连汤若望所躲避的宣武门内天主堂(俗称南堂,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明万历三
十三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在此地创建,多次被毁,现存建筑是清光
绪三十年新建)都让人端了,不仅人被赶出来而且还被丘八爷们命令里头的东西也必须
在三天搬出去,否则就要动家伙了!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初剃发的真正原因
多尔衮在满清军队攻入北京城的第二天,就发檄文引贴全城,檄方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
要求降官降民剃发以示效忠:“檄文到日,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凡投诚
官吏军民缘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朝鲜官员随即报告说:“及有剃头之举,民
皆愤怨。”多尔衮于是不得不让步,发布榜文:“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
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意,反非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兹之后,天下臣民,
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顺治二年,多铎陷扬州,剑指南京,弘光政权不战而降。总宪李乔易服剃发,拖了条大
辨子来见多铎。多铎大为恼火,当即将李乔一通臭骂,赶了出去,并于随后张贴布告:
“剃头之事,本国相治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
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过了一个月,满清开始强硬的推行剃发令。这一政策的改变,皆拜一位名叫孙之獬的所
赐。
孙之獬,山东淄川人,明朝天启年间中进士,清人入关,他是第一批出城欢迎的官员,
被赐礼部侍郎的官衔。孙之獬身为礼部侍郎,尽管满清一再说过剃武不剃文的话,为了
表明自己维护满清的正朔,与表明自己的忠诚,穿了满清的...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49
百度百科
徐桐(1820-1900) 清朝大臣。字豫如,号荫轩。汉军正蓝旗人。道光进士。1860年以
前任翰林院检讨,实录馆协修等职。同治帝登位后为其师傅。 1870年以后,先后任太
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
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顽固守旧,嫉恶西学。 1898年戊戌政变后,因不择手段攻击
新党,得慈禧信任。1900年,支持慈禧力举立溥儁为大阿哥(即皇储),废光绪帝,遂被
任命为溥儁的师傅。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主张借助义和团排外,支持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自缢身亡。著有《治平宝鉴》。
徐桐之死
徐桐有名,不在别的,而在于庚子之变中,他上吊“殉国”。《清史稿》说他 “
守旧,恶西学如仇”,是比较顽固的人物。他家住在东交民巷,与各国使馆相近,他就
在大门口贴上“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对子,来表示自己对洋人的憎恶。他的儿子徐
承煜,和他一般是守旧卫道之士,却酷爱洋人的洋烟卷,每日吞云吐雾,只是不敢让他
老爹看见。
徐桐师宗宋儒,也是讲理学的,却不如李鸿藻那么博览通达。据说他的学问也很有
限,每日不离手的,是正学之士所不屑的《
y****i
发帖数: 1050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反不反目前的共产党不是问题
导演都在中国社会其中泡着,他们拍的片子可以脱俗?中宣部可以成为礼部,简直是笑
话。过去礼部的官员都是最老实守规矩的。
好莱坞搞的都是反叛之类的冬冬,小孩看了连爹妈都反,还听现代皇帝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