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禹凿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发帖数: 1
1
四、治理黄河
黄河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当时叫河,或大河。
久远年代以前,黄河上下游不是连通的,距今一百万年以前的“黄河运动”,使黄河上
游切开积石峡流入临夏——兰州盆地,与下游贯通。距今十五万年的“共和运动”,使
黄河上游溯源侵蚀到龙羊峡以上,下游切开三门峡东流入海。
导水入海
黄河,是雍、豫、冀州泄洪的一条主河道。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
按计划,治水从冀州开始。大禹时期的冀州相当于现在的山西全省、河南省黄河以北、
河北省西半部及内蒙古阴山以南,东及辽宁省的辽河以西的部分地区,这是《禹贡》所
指的王畿,即天子直接管理的地方。
东海有两个怪物,一个是天吴,一个是罔象,这两个怪物干扰治水,伤害好多治水工人
。禹请东海神禺虢降服了这两个怪物。
禺虢又叫他的手下应龙佐禹治水。应龙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他对水脉地脉了如指掌,
可以很容易划出开掘渠道的路线。
在青州和兖州一带,禹由王屋山开始疏导济水入黄河,向东进入荷泽。雍水至荷泽与沮
水(清水河)会后合入雷夏泽。再向东北和汶水相会,向北流,然后转向东流入大海。
在应龙的帮助下,在黄河下游兖州、青州和冀州一带共开挖了九条河道,排水入东海。
在这里禹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共工孔壬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埋卑”的治水策略,历时多年,徒耗巨款,没有成效。
加之孔壬“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最终治水失败,无功免职。
尧征询四岳的意见,询问谁能治理水患,四岳推荐鲧。尧说:“鲧这个人很任性,很骄
横,常常不听从命令,还毁坏族人的利益,不可以担任这个工作。”四岳说:“现在找
不到比鲧更合适的治水人选,就让他试试吧。”尧因此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了鲧。
鲧长于建筑,善于筑城。鲧采用筑堤堵水的方法,以期约束水势,开始有些效果,随着
水位升高,堤防不但未能阻遏洪水,还不断溃决。最终堤坝崩溃,死伤众多。
鲧治水九年,没有取得成效。舜建议将鲧流放到羽山。
舜了解到鲧的儿子文命(禹)宽仁有德,善于治水,于是向帝尧推荐他来治理洪水。
一、神禹降世
禹,姓姒氏,名文命。其父鲧,是黄帝氏族的后裔。
据《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
。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镂,首戴钩铃,胸有玉斗,足文履已,
故名文命。长有圣德,长九尺九寸。
鲧娶有莘氏的女儿,名叫女嬉,也叫修己。帝挚死后,鲧不再做官,和他的妻子住在汶
山广柔地方的一个石纽村,在... 阅读全帖
r*******s
发帖数: 308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墓里有什么?
baidu 过来的,会稽应该在河洛附近.
禹葬会稽,从历代的文献资料看,可能是不争的事实。但大禹葬于浙江绍兴会稽山,还
是豫西会稽山?至今仍是一个谜。
关于禹葬会稽的传说,史书有许多记载。《墨子·节葬下》云:“禹东教乎九夷
,道死,葬会稽山。”《史记·夏本纪》云:“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吕
氏春秋》、《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等都有禹葬会稽的记载。从历代史料和传
说情况看,会稽山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是位于浙江绍兴钱塘江畔,二是位于豫西河洛
地区。因此,大禹的真正埋葬之地也存在两种可能。
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市有大禹陵庙。该陵位于绍兴城东南6公里的会稽山麓,面临禹
池,背负稽山,左右青山环绕。墓地有大禹陵碑亭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亭内立一
石碑,上刻“大禹陵”三个字,为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千百年来,大禹陵一直是
浙东最负盛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相传,秦始皇就曾登上会稽山,并留有“上会稽,祭大
禹”的记载。李白、元稹、苏东坡、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到此凭吊这位治水英雄,
并留有不朽的诗篇。大禹陵左侧有禹庙,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供奉着
这位传奇圣人。
根据文献记载...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59
4
来自主题: Tianjin版 - 关于天津历史的瞎掰
很喜欢看亲王马伯庸胡扯的各类故事。最近在知乎上发现了一位胡扯能力不次于马伯庸
的答主,特点是扯得一本正经,有来道去。以下转几篇他的大作与各位乡亲共享:
0.问题:如何评价天津这个城市?
在天津好多年了,这几年滨海新区建设不错,市区的建设也不错,GDP增长飞速,可是
就是觉得离北上广深差得很远,不是硬件上的,觉得是政府的管理者乃至政府机构的服
务观念,缺乏开放性的思想,大家怎么看呢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531662/answer/22939450?group_id
答主:沃金,心眼小,报复心强,记性好。
作为一条天津人,我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
@姬轩亦 :听我师父说,天津建城时,城基下头朝下种了很多活人。
首先对于姬喵喵散播的这条妖言,我要出来证明,这是真的!
天津建城时真的头朝下种了很多活人!
宋代的汾阳无德禅师曾经念过两句偈语:“懵懂禅流眼不开,仰山直下蓦头钉。”
这不是在说法渡人,而是在讲解《佛说陀罗尼集经》里的镇龙法!
“牛粪和泥作一龙形,龙尾头向西。咒白芥子打其泥龙,一咒一打一百八遍。以紫檀橛
钉龙项上,其雨即止如上。”
这是... 阅读全帖
h*****u
发帖数: 2648
5
来自主题: Chongqing版 - 水上驿站铜罐驿 zz
九龙坡区有个铜罐驿镇(以前属巴县),镇政府驻地却叫冬笋坝(因坝上两根一两
丈高的形同冬笋的石头得名),因此习惯上就把冬笋坝称作铜罐驿。真正的铜罐驿在哪
点?现在除了当地人,还有老点的人晓得以外,怕很多年轻人搞不大懂。其实,两地都
在长江边上,冬笋坝在上游,铜罐驿在下游,相距不过三、四公里,顺着成渝铁路往重
庆方向走,半个小时就到了。
铜罐驿,因早年在此掘出一个古代铜罐而得名,(冬笋坝更是古文化富集之地,五
十年代,重庆机制砖瓦厂采土制砖时,发现大量古墓,经发掘,出土有两千三百年前的
古代巴人船棺、青铜、铁兵器一大批。)地处金剑山大茅峡即猫儿峡上峡口,石壁峭立
,峡势雄峙,风光入画,文人墨客时有赞颂。清人张问陶诗云:
“石斓文章出,横空半壁蹲。山容留禹凿,峡意仿夔门。洞杂精灵守,林荒虎豹尊
。人烟可续继,一犬吠云根。”
铜罐驿历来是长江上游的水码头。在明清时,是重庆府巴县在长江上的三个水驿站
的一个(重庆下游为木洞水驿站,重庆上游有鱼洞水驿站,往上就是铜罐驿)的一个重
要水上驿站。每至傍晚,峡口这一回水沱便靠满了船舶,小镇也因此繁荣无比。明人杨
慎(升庵)描绘过铜罐驿,他说: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
【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7) 大禹治长江
五、治理南方水系
南方水系众多,主要有长江(大江)、淮河,而长江的支流繁多。
按计划治理徐州一带,包括徐州、扬州和豫州的一部分。徐州东起大海,南至淮河北岸
,北到泰山。河流有黄河、淮河及沂水;山系有蒙山、羽山。向东治理泗水、沂蒙水,
向南治理淮水,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河,向东和泗水、沂水会合,东流入大海。沂蒙山
、羽山可以种植了。
涂山娶妻
禹年三十尚未娶妻,禹道:“我若娶妻,必有一种奇异的征应。”
禹等一行在前往治理淮河的途中,一只九尾的白狐造访禹,说道:“我家住在南方涂山
旁边的一个涂山国。那涂山国的国君有两个女公子,美丽非常,才德兼备,要想嫁给崇
伯。”禹以异类为由而拒绝。
九尾狐道:“现在我用这个九尾白狐的形象来见你,是因为你前日有一句话,说你若娶
妻必定有奇异征应,所以我才给你个奇异征应,亦是来给你一个祥瑞。你要我是个人身
,这又何难?”说着,将身一摇,转眼之间便化成一个白须老者,仙风道骨,气概不凡。
大禹见老者不凡,大有来历。他想,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阳数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关于龙图腾最全面的研究(1)
龙蛇文化——传说神话中的龙蛇及其变体
1、青龙,所属文化:中国。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
是代表东方的灵兽,青龙既是名字也是种族,青龙的方位是东,右,代表春季;白虎的
方位是西,左,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后,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前,代
表冬季。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
称。东方七宿亦名苍龙,苍龙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
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
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相关说法还有在龙心的部分
,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
。(相关:中国蛇文化全解读 周兵的新浪博客)
2、螭,所属文化:中国。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
形状作装饰。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
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文献记
载:《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8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李自成趁明官军征剿张献忠之际,打出商洛山,转战
湖北、四川,又北上一路打到洛阳,旋又包围开封,虽未打下开封,但有力震动了明王
朝的大厦。后又经郊县之战、潼关之战,明王朝的帝国大厦终于倒塌。崇祯自缢煤山,
固若金汤的明王朝彻底崩溃。
一、官逼民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多被官府、豪强、地主、强占、兼并,生活没有出路,尤其天启、崇祯年代
,阉宦当权,魏忠贤把持朝廷,朝政昏暗。这时边患也十分严重,后金(清初称后金)
常年与明军在辽、蓟地区作战,战争开支庞大,朝延为应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在农民十
分沉重的赋税负担上,又加派“辽饷”,随后又增加了“剿饷”、“练饷”,谓之“三
饷”。“三饷”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各行业各业也都负担沉重,难以支
撑。天下人心惶惶,深感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水、旱天灾不断,尤其陕北地方数年
不雨,赤地千里。天灾人祸,造成遍地饥荒,原本就少地或根本无地的农民更加无法度
日,濒临绝路。又加官府讨饷横征,虎狼般地痛叱、催逼、打、抓、坐牢、杀害,种种
摧残之下,致使无数成...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13519
9
第七章 天命
阴不胜阳,导致四时失序,气候反常,谷稼不熟,饥馑蔓延。饥荒不但没有引起人
们足够的警惕,反而加剧了各国的争夺。或者说,不是不知道原因,然则万国并竞,不
进则退。当时的情形,就好像身处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众人不是想着如何合力堵漏补
缺,同舟共济,而是争先恐后抢拆船板,好争取在船沉后多一丝存活的机会。
从这里,再往北走数千里,便是这个世界的最北端。那是一个寒冷到难以想象的地
方。在那里,没有一丝人声,没有生命的迹象,只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千万年的积雪层
层叠压而成的玄冰,冰雪之下,便是永恒的冻土和寒冷的海洋。一年之中,半年为冥夜
,半年为纯阳。然而,正是这阴寒到诡异的地方,却成为数千年后大国相争的目标。
我们一直以为天圆地方。但在未来,人们发现,其实大地浑圆如鸡子,南辕北辙,
亦可殊途同归。以致这极北之地,反成为通往东西方最便捷的通道。谁占据此地,就等
于控制了别国的后门。早先因为严寒所阻,无法利用。而当未来气候变暖,海冰解冻,
航道大开,那片本来绝无生存可能的酷寒绝域,一下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加之那极北
之地,其下埋藏着大量能制造出光和热的物质,那是驱动后世文明运转最重要的宝...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陵的窆石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wde (长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禹陵的窆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00:04:27 2015, 美东)
《辞源》释“窆石”曰:“窆石,古用以引棺下隧之石”。又引《嘉庆一统志》云:“
浙江绍兴禹陵有窆石,形长椭圆,上有穿孔,传为禹葬会稽时所遗。”《周礼注疏》:
“执斧以莅匠师。”注曰:“窆,谓葬下棺也。”《嘉泰会稽志》卷六更具体述说了窆
石的含义:
大禹陵...是山(指会稽山)之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
处,疑未敢信。然《檀弓》注:‘天子六繂四碑,所以下棺。’则窆石者,固碑之制度
。...窆石之左,是为禹庙...固有依丘陇而立者。
可见,窆石是下葬时的工具。这从形体上也可得到证明:禹陵的窆石,长椭圆形,上有
穿孔,作绳索穿孔之用。或谓窆石为棺木下葬后,堆土打夯之用,使之“土地之深,下
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田,则止矣。”《墨子·节葬下》
的这段话,为窆石的用处作了注释,“收余壤其上”即为夯土之工具。孔灵符《会稽记
》:“...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禹陵的窆石
《辞源》释“窆石”曰:“窆石,古用以引棺下隧之石”。又引《嘉庆一统志》云:“
浙江绍兴禹陵有窆石,形长椭圆,上有穿孔,传为禹葬会稽时所遗。”《周礼注疏》:
“执斧以莅匠师。”注曰:“窆,谓葬下棺也。”《嘉泰会稽志》卷六更具体述说了窆
石的含义:
大禹陵...是山(指会稽山)之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
处,疑未敢信。然《檀弓》注:‘天子六繂四碑,所以下棺。’则窆石者,固碑之制度
。...窆石之左,是为禹庙...固有依丘陇而立者。
可见,窆石是下葬时的工具。这从形体上也可得到证明:禹陵的窆石,长椭圆形,上有
穿孔,作绳索穿孔之用。或谓窆石为棺木下葬后,堆土打夯之用,使之“土地之深,下
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田,则止矣。”《墨子·节葬下》
的这段话,为窆石的用处作了注释,“收余壤其上”即为夯土之工具。孔灵符《会稽记
》:“千人坛:禹葬茅山有聚土平坛,人功所作,故谓之千人坛。”窆石则为“聚土平
坛”所用,为“人功所作”的一种凭借。
用窆石下葬后,再以夯土,符合古代帝王墓葬风俗。王充《论衡·虚务篇》云:“贤圣
家天下,故因葬焉。”以天下为家,葬在何...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1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圣经是神话语的七大证明
说了很多啊,中国人的典籍中国人当然很关心啦,信仰犹太小神的大师们对此一窍不通
是可以理解滴
--------------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
、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
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
、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
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
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
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
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
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13
除这个之外,甚至各个文明的古国都不约而同记载过历史上的洪水这个事情。
中国的传说就是大禹治水
禹为鲧(gǔn)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
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
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
,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
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
?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
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他
就偷了天上的土叫息壤能自生自长,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
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
,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
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
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4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断龙台 (1)
蒲远很早就从酒店出来步行去公司,这是他的生活习惯之一。在路上,他接到了妻子文
玲的电话。
“忘记给你准备毛衣了,早上起来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要降温,你自己去买一件好不
好?”
“呵呵……我知道了,小瑶起床没有?”
“起来了,正在吃早餐……”
“是不是爸爸的电话?”一个可爱的声音在电话那端响起,蒲远的嘴角浮起一丝微
笑。
“爸爸!你不要忘记给我带一件礼物回来,你答应过我的!”
“知道知道,我怎么会忘记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带生日礼物?”
“不要以为随便买个价格昂贵的东西就可以打发我,只准买50元以内的东西,但一
定要是我喜欢的!”蒲瑶在那边撒娇。
“好好好……我一定亲自去给你挑生日礼物!”蒲远拿自己这个十五岁的女儿一点
办法也没有。
“好啊!我上学去了,拜拜!”蒲远听见蒲瑶啪嗒啪嗒地跑开,电话又被妻子拿了
起来。
“你既然答应了小瑶,可别又像上次那样买金表什么的给她了,她不喜欢这些东西
。”文玲叮嘱蒲远。
“是啦,老婆大人,你不也一样吗?最喜欢的不是钱,是我亲笔写给你的情书……”
“讨厌!老提这事干嘛?注意休息,别整天像个工作狂一样!公司又不是只有你一
个人。”
蒲远诺诺连声地答应着,挂掉了电话。...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12
15
☆─────────────────────────────────────☆
chooyu (卓奥友) 于 (Mon Oct 10 01:50:57 2011, 美东) 提到:
1916年11月的一个下午,一个叫做Charles Freer的老人正在他底特律的家中喝茶,家
中的装饰和陈设无一不暗示着这位老者丰厚殷实的家境和经世致用的品味,恰似《诗经
•卫风》中的“如琢如磨,瑟兮僴兮”。此时,他正面对着他刚买回来的两座近1
米高的石刻发呆,这两座石刻,前看非人非兽,侧看非仙非魔,老人若有所思地走来走
去,从各个角度对比着手中照片上他并未购买的另外两尊,那个卖家只告诉他这是公元
6世纪某时期的东亚石刻,和宗教有关,其他一概不知。从照片和他购入的两尊雕刻的
体积与雕像背后那齐齐的、近乎新鲜的一道道切割、敲凿痕迹看,Freer只能确定一点
,这些石刻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现象,而是刚刚被人为剥离于一个规模庞大、体系完整
、风格自成并拥有千年左右历史的大型石刻群。。。
(镜头一转,咔咔咔咔!)
整整九十五年后的一个下午,堵得结结实实密不透风的635车流中,有一辆车中的气氛比
... 阅读全帖
q******j
发帖数: 577
1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纪念杜甫诞生1300年
老杜这首诗结句是有点虎头蛇尾,不如把它提到颔联,这样先说功绩,再写古人的赞美
和今昔对比,再以云气江声作结给人联想。并且阴阳平交错读起来更上口: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荒庭垂桔柚,古壁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或者把尾联改一改,带一些哲理,加一些气势和意境,并且褒扬大禹之功惠及千秋: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壁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一朝伊阙破,万水奔长峡。
杜诗也有不少结句结得相当漂亮的,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等等。
发信人: SilverBlade (流川), 信区: Poetry
标 题: Re: 纪念杜甫诞生1300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16:28:11 2012, 美东)
一直很难欣赏老杜的诗歌。比如禹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壁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前六句酷毙了。尾联莫名其妙的一句套话,似乎要拔高思想水平的...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17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 (2011-05-25 13:0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上古三代史
《古本竹书纪年》简介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
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
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
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各种版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竹
书纪年,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
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
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版本争议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
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已不加著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
出现的《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19
【大纪元2011年11月15日讯】舜帝,三皇五帝之一,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所以
姓姚。今山东诸城市万家庄诸冯村人。舜是四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因为受尧帝的“禅让
”而称帝于天下,改国号为“有虞”,后人尊为“有虞氏帝舜”。同时帝舜、大舜、虞
帝舜、舜帝都是虞舜帝的名号。所以后世以“舜”简称之 .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贫寒,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都是普通百姓,生活在社会下层
。舜本人的遭遇更为艰辛,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个
弟弟名叫象。舜的父亲心不向善,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三个人串通一气,必
欲置舜死地而后快。虽然生活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对弟弟象仍非常友善,而且多年如一日,既没有怨恨,也没有丝毫怠慢。象想杀他,找
不到藉口。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他都能及时避开。有小过失的时候,便接受处罚
,以顺从的态度待父母和弟弟。平时总在他们身边,上敬父母下爱弟弟,对他们尽可能
多的给予帮助,让他们无计可施。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能够表现出超凡的
品德,让一家人能平静的生活,非高德大善之人是根本无法想像和身体力行的。
因家境... 阅读全帖
z**********3
发帖数: 11979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1862年发生啥事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ertain99 (pertai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1862年发生啥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0 10:49:16 2016, 美东)
晚清的“同治回乱”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前言
1862—1873年(清·同治年间)在西北暴发了的回族暴乱,当年的回民,对渭南两岸的
汉人进行了疯狂的种族大屠杀,两岸汉人总数不过七八百万,被杀竟有五百多万之多。
临潼县志载:“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
人而幸免。”
富平县志载:“1855年(咸丰五年)全县有46795户,254257人,1876年(光绪二年)
统计,有28543户,120302人。户数、人数减少了一半,计1862--1869七年间被杀60%。”
三原县志记载“1861年(咸丰十一年)全县人口16万人,由于回乱加之光绪年间两次瘟
疫和大旱,人口锐减至4万人。回乱两年间(1862—1863),县旧隶五百余村俱残破,
仅存东里、蔡王二堡。”
高陵县志记载:“1864...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11826
2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纪念杜甫诞生1300年
谢谢高人指教~~,这个我水平比较弱搜了一下:)发现自己原来理解有误,本来以为提
到“巴”是写巴蜀四川等地的禹庙;还以为“早知”是早知如此又何必的意思。
那现在这样,最后一句already known...似乎确实意犹未尽,控字感觉挺强势的,会不
会是用了这个字来符合大禹上古身份呢~~
google讲--“这两句诗很含蓄:禹啊,禹啊,我早就耳闻你乘四载、凿三峡、疏长江、
控三巴的英雄事迹;今天亲临现场,目睹遗迹,越发敬佩你的伟大了!”

乘四载,疏凿控三巴有话没说完的感觉,而且没有再写景而显得有点干,尤其是控字感
觉有点局促煞风景。
a***n
发帖数: 199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方术纪异》 王亭之
《方术纪异》 王亭之
王亭之原名談錫永,廣東南海人,雖攻讀化學,但出身八旗世家,少習琴棋書畫、醫卜
星相諸學,對子平、易理更為有研究,雖從事金融,但性喜文史哲學,信仰佛教,後隨
中州派劉惠蒼師父習紫微斗數,得其真傳,使其在香港發揚光大,收門徒四十人,成立
紫微斗數學會,從事學術性研究。然其平生所慕,實為佛學,自大學時代即已研究,二
十八歲時得機緣修習西藏密宗,隱居夷島六年,配合經論修習,近年更編纂《佛家經論
導讀叢書》、《甯瑪派叢書》,甚得好評。

对於方术,王亭之一向抱著既不全面否定,亦不全面肯定的态度。为甚么不否定,
因为有些人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根识,例如人的听觉受声波幅度限制,假如能超越这些
限制,那就可以听到一般人所不能听到的声音,在方术的层面,就可以称为「道术」,
或如今人之称为「异能」。
然而为甚么又不肯定呢?
任何方术,包括星相风水,都有它的局限性,是故许多称为「大师」的人,渔色渔
利或者得意,可是其际遇却往往不足为外人道。由是可见方术之不足尽恃。至於不学无
术之辈,假方术之名,迹同行骗,那就更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了解方术的局限,非常重要,否则便会变成迷信。古往今来,许...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5074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禹治水的智慧
传说在远古的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
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作三仞之城,想把居住区围
护起来堵塞洪水,做了九年也没做好,最后被放逐到羽山而死。舜帝继
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用水方法为“疏顺导滞”,就是利用水自高向
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
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
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感人传说。相传禹借助自
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
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
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因为治水有功,舜传位给禹。后来,禹的儿子启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
,禹便被称为“夏宗神”。
b*s
发帖数: 82482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莉莉斑的翻唱版《如果没有你》~
《淮南子》中记载:「禹治洪水,凿轘辕开,谓与涂与氏曰:『欲饷,闻鼓声乃去。』
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化为熊,惭而去。至嵩山脚下化为石,禹曰:『归我
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赞强人啊~~!!这个我完全不知道。禹的爹好像叫鲧。我看过的是,大禹的儿子启,之
所以甲骨文叫“启”,是他妈妈生他时候剖腹产死掉了。
,可惜媳妇跟人跑拉。
q****n
发帖数: 4574
25
父母之恩, 难报. 从父母出生, 这本身就是大恩, 在父母危难之季, 离开不仁不义也.
这小孩这么做,乃人之天性的表现吧. 现代人有的很聪明, 有奶就是娘, 呵呵, 与畜生
何异?
看看我国古代舜, 他继母对他这么残暴,他都仁慈相待. 可见古人与今人, 差异很大啊.
-------------------------
舜的平生, 来自: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304900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
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
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傲不
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
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
;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
(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16217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吴宝珠 陶哲轩 都是南方人后裔
你看看我们河北大数学家李冶早就看出南蛮子朱熹那套是他妈的垃圾,会阻碍文明进步
,真是震烁古今之言
不朽的数学家李冶
1251年,史天泽驻守真定,他兴教育,劝农桑,广纳贤士。在秋高气爽的暮色中,一
位59岁的儒士在学子们的簇拥下踏上了真定路栾城县的故土,他就是金元之际最伟大的
数学家李冶。
□梁 勇

李冶家学深厚,博览群书,兼修文学、史学、数学、经学。时人称赞他“经为通儒
,文为名家”。
李冶(1192~1279),字仁卿,号敬斋,元代真定路栾城县(今石家庄市栾城区)人
。他出生的年代,正是金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李冶父亲李遹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在大兴府尹胡沙虎手下任推官,母亲姓王。
泰和八年(1208年),蒙古成吉思汗的军队开始向金朝进攻。李遹的上司胡沙虎是
金朝臭名昭著的大权奸,“声势炎炎,人莫敢仰视”,动辄打骂同僚,甚至“虐杀不辜
”。李遹常据理力争,置个人生死祸福于度外。但行走于虎狼之室,不得不小心。他为
防不测,把妻儿送回故乡栾城。少年李冶,就到栾城邻县元氏封龙书院求学。
至宁元年(1213年)胡沙虎篡权乱政,李遹被迫辞职,... 阅读全帖
q******j
发帖数: 577
2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纪念杜甫诞生1300年
杜甫这首前六句句句写景,但又句句含情,可谓情景交融,雅俗共赏。最后两句早知乘
四载,疏凿控三巴有话没说完的感觉,而且没有再写景而显得有点干,尤其是控字感觉
有点局促煞风景。
发信人: iyiya (伊伊~为伊书), 信区: Poetry
标 题: Re: 纪念杜甫诞生1300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 12:57:25 2012, 美东)
惭愧,没有理解好。:)不过我猜~~古往今来,颂过大禹治水的不会少,大部分可能都
是类似浩旻天地之类的颂扬等。杜埔的这首意境,却是描写直白却又带些凄凉苍茫,包
括青壁和白沙的青白2色,也是类似的。

老杜这首诗结句是有点虎头蛇尾,不如把它提到颔联,这样先说功绩,再写古人的赞美
和今昔对比,再以云气江声作结给人联想。并且阴阳平交错读起来更上口: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荒庭垂桔柚,古壁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或者把尾联改一改,带一些哲理,加一些气势和意境,并且褒扬大禹之功惠及千秋: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壁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一朝伊阙破,万水奔长峡。
a***n
发帖数: 1993
28
第13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临济宗发展到元代,分为南北两大传承系统。北方以海云印简为代表,南方则以
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为代表。印简一系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在元初被奉
为“临济正宗”,势力很大,但在禅学思想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南方临济宗不仅
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宋代“看话禅”等传统禅法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
使临济宗风仍保持一定生机和活力。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印简(1202-1257),字海云,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岚县)人
。自幼出家,从学中观沼禅师,十一岁受具足戒,中观沼圆寂后,印简到燕京大庆寿寺
,从学于中和璋禅师,并接续其禅法。1235年,窝阔台差官选试天下僧道,印简被
推为住持。1247年,贵由皇帝命他统领僧众,赐白金万两。1251年,蒙哥即位
,命印简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印简死后,忽必烈命建塔于大庆寿寺之侧,谥“佛日圆明
大师”,前此,成吉思汗曾赐号“寂照英悟大师”,成吉思汗的二皇后赐号“光天镇国
大士”。印简历事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蒙哥四朝,... 阅读全帖
u****d
发帖数: 257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复习梁启超的论正统
对照大家关于上古的讨论,看看先贤的说法。
论正统
----------------------------------------------------------------------------
----
(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懿大传
司马懿大传 一 观新军校场遇恶少 看猛虎洛阳显英才
东汉未年,天下纷争。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一方面灵帝献虎讨欢,一方组建新
军邀宠;人群中,有两帮少年对峙:“我叔叔是新军校尉曹孟德!”“我爹爹是 京兆
尹司马建公!”   汉灵帝中平五年。   动荡朝代中最不平静的一年。   以宦
官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与外戚、大将军何进争权夺利,矛盾演化到白
热化的阶段。   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他们深知灵帝是个喜怒元常而又宠信宦官的
主儿,在王美人为灵帝生下个儿子后,生怕失宠而被废遭贬。便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
讨好灵 帝。何进见灵帝每日不理朝政,不是在裸游馆偎红依翠,便是在西园斗狗玩鸡
骑驴车,便投其所好,以重金让人捕捉了几只猴子和一只老虎,进献灵帝消遣。
“十常侍”听到消息,赶紧密谋策划,借口保护皇宫,防止黄中军余党造反,建议皇上
组建一支护卫京师安全的西园新军。这新军的统领便是“十常待”之一的 赛硕。
这天,风和日丽,是何进向皇上进献猛虎的日子,也是新军成立的日子。   整个洛
阳城轰动了。天不明,人们就涌向街头翘首以望猛虎,涌到校场观看新军军威。
等着看热闹的人群前头,早早就来了...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2394
31
论正统
梁启超(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权利,非他人所能几也。因文其说曰:“亶聪明,作父母。”曰:
“辨上下,定民志。”统之既立,然后任其作威作福,恣睢蛮野,而不得谓之不义;而
人民之稍强立不挠者,乃得坐之以不忠不敬、大逆无... 阅读全帖
u****d
发帖数: 2578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历史真的有公义可言么?
论正统
(1902年7月5日)
梁启超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权利,非他人所能几也。因文其说曰:“亶聪明,作父母。”曰:
“辨上下,定民志。”统之既立,然后任其作威作福,恣睢蛮野,而不得谓之不义;而
人民之稍强立不挠者,乃得坐之以不忠不敬、大逆无道诸恶...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ireroad (地狱之路),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辽要是占了河南是不是就可以算正朔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8 18:39:31 2015, 美东)
论正统
梁启超(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88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年自然灾害的照片
丁抒:从“大跃进”到大饥荒
来源 :博讯网
一、 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祸
一九八四年,有几位学者在英文《人口与发展通讯》上著文指出:“一九五八年至
一九六一年中国的大饥馑是人类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1)对这一点,当代严肃
的学者、历史学家都已予以肯定。问题是,它的来龙去脉如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大跃进期间中国饿死了多少人?
  毛泽东在世时,一直嫁祸于老天爷,将那场深重的灾难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
”。如今,当年的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终于说出了真话:“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
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的。”
(2)前《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也说:“国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象完全是我们
党造成的。”(3)另一位中共党内有识之士、一九五九年时任毛泽东兼职秘书的李锐
则评述道:“高举‘三面红旗’,高指标,瞎指挥,一平二调,造成国民经济大破坏,
饿死成千万人,这是中外古今历史上承平之世绝无仅有之事。”(4)
  由于毛泽东在世时,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试析古羌族与汉民族的源流
——兼议先进文化对培养和强化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
张润平
(原发表在《西羌文化》2002年第1期,后被多家大学学报及多种文库转载收录)
内容提要:先秦史其实是部夷夏形成史或由夷变夏史。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正是羌族
。由羌族先民创造的华夏文化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及其在古代发展过程的完成
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绝对性的贡献。汉族是在不断吸收各种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融和各
个民族的过程中,由最早的极少数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
主体民族。岷州是古羌族的发祥地之一。古羌族由盛到衰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
必然。它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活化石。
主题词:古羌族 大汉民族 华夏文化 源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数千年来保持着统一和持续的文化形态的古国。从远
古的石器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在改造世界,求取生存,开创自己的历史的漫长岁月中,
以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又有重大
深远影响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值得我们任何一位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自豪的。
然而,当我们在阐述中华民族历史源流时,往往显得异常慵懒,大量历史事实随便...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5074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大禹治水的智慧
☆─────────────────────────────────────☆
serawang (皇叔郎) 于 (Sat Jun 6 21:28:33 2009, 美东) 提到:
传说在远古的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
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作三仞之城,想把居住区围
护起来堵塞洪水,做了九年也没做好,最后被放逐到羽山而死。舜帝继
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用水方法为“疏顺导滞”,就是利用水自高向
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
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
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感人传说。相传禹借助自
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
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
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
z**********e
发帖数: 22064
3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4
第四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一——从安庆内军械所到江南制造局①
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安庆内军械所
在本书前三章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提出,或是洋枪洋炮的使用和“借师助剿”的实行,都在某一侧面和一定程
度上,为中国自己创办近代军用工业,作了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尤其是
清军使用洋枪炮、火轮船和“借师助剿”的实践,对清政府的军政官员下定
自己掌握先进武器的决心,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对于中国
必须设厂制造枪炮轮船的直接认识,始自林则徐。林则徐在两广总督任内与
英国侵略军的接仗中,即明确意识到:为了国防的需要,不仅从西洋购买火
炮船只,更要自己制造,而首先在国防前线地区制造。他说:“以船炮而言,
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
粤东关税既比他省丰饶,则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
造船必求极坚。”①魏源并建议在虎门外的大角、沙角建立造船厂和火药局各
一座,雇用法、美等国技术工匠,制造船炮。这种主张在当时虽未能实现,
但对后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直至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并付诸实践后,左宗
棠因此举被顽固...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8
【 阿波罗新闻网2011-02-01讯】台北北面有座阳明山,蒋介石退守台湾后选择这里做
官邸,以其偶像之名改称“阳明山”,这里的公园也改称“阳明山公园”。
蒋介石对王阳明一直是十分推崇的,他常自言:“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我是自
18岁,从读顾葆性先生时候起就开始研究的;以后50年来,更曾经读了再读,研究了再
研究,他的《传习录》与《大学问》这两个小册子,真是使得我百读不倦,心向神驰,
不知其乐之所止。”
蒋介石在台湾将传统文化平铺在了城市的路面上,台北市区几条东西向的主干道被他重
新命名,从北往南依次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此外还有四维、八德之类典自四书
五经的路名。
由此可知,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有着不解之缘。虽然蒋中年后皈依基督教,但其
思想主要以中国道统为根源。终其一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甚力,自诩以服膺和
承继儒家道统为己任。他时常以儒家道统的卫道者自居,为此不惜殚精思虑。
1966年,毛择东在中国大陆发起“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 ,对中华传统文化造
成严重破坏。几乎与此同时,蒋介石在台湾发起复兴中华文化运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是中华民国以复兴文化为名开展的...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39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的六十三章为“反思检讨三大问题”,当我耐心看完之后得出结论
:南怀瑾你确实应该反思检讨三大问题,只不过不是你所说的有关国际形势问题、西方
的文化与文明问题、有关人文文化与政治社会问题!
这些“大哉问”的问题,应该留给国际问题观察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去
研究探讨。
你南怀瑾应该反思检讨的三大问题依次为——
一、旧的不行,新的不懂问题!
关于“旧的不行”,张中行已经在《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里指出过,“原来他
不信通假甚至不知通假,把通“无”的“亡”读为亡国的亡”,我也在《我为南怀瑾献
对联》中补充说老南把“诸夏”臆想为夏朝和殷商,还在评论他《原本大学微言》帖子
里指出这位“学界楷模,一代宗师”其实连蒙古问题都搞不清楚,纯粹胡说八道没边儿
了。现在更要指出《原本大学微言》六十三章中的错误,大家看老南说了这样一段话“
但在日本史上,约从我们的宋、元以后,天皇的政权旁落,在明治维新以前的五六百年
,天皇只是虚设的象征,所有治国和军政的大权,统统落在日本式的藩镇,先后...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40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作者:任复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11-11-20

提要:躬逢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重温历史,对推动现代化建设
很有现实意义。前几年,曾由山西省政府拨款,在这次变法的智囊、首任总管同文馆事
务大臣(即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徐继畬的家乡举行过“纪念徐继畬暨中
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0周年研讨会”。希望如今有更高层次、更多相关学校(如北大
、北师大……)、部门和人士有所表示、行动。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同治年间同文馆天文算学馆计划,是“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的变法。1866年12月至1867年8月,变法计划的出台及由此引起的风波,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海外学者认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前曾“作出了一个实在
大胆的计划,此计划的激进性质,通常为历史学家所忽略”,是一次受到挫折的变法。
(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卷上第58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刘
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页407。)尽管因倭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
【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4) 顺天意帝尧禅舜
一、尧寻访继承人
尧清楚自己的儿子丹朱德才不足以继承帝位,他时常注意寻访继承自己帝位的人。
《吕氏春秋》记述,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婉言谢绝。
《高士传》记载,帝尧让位给许由,他不接受,说自己要“修身养性,不问世事。”
尧欲以天下让巢父,巢父也不受。
尧又让位于蒲衣子,蒲衣子说道:“帝勿过分焦虑,贤人早降人世,近日即可得也。”
尧征询四岳,谁能继承帝位,四岳向帝尧推荐了舜。
二、风雨童年
在古冀州平阳之西南数百里有一个小小村落,叫姚墟,其中一户人家姓虞,是颛顼的后
代。舜就出生在这户人家。
据《史记》,舜的父亲是瞽叟,母名握登。
舜,名“重华”,传说目有双瞳而得此名,舜是其谥号,《谥法》说:“仁圣盛明曰舜
。”
瞽叟和握登生了两个儿子,舜是其次子,生于姚墟,故姓姚。自小聪明睿智,排行第二
,所以又叫仲华。
据《竹书纪年》,舜“母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目重瞳,故名重华”。
此外,舜的形体还有许多奇异之处:他的掌心,有文如“褒”字,前额突出,眉骨隆起
,头... 阅读全帖
C*******0
发帖数: 126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
《“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附录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上)
金辉
笔者按:凤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处北纬32°37′~33°03′
和东经117°09′~117°57′之间。东西长74.64公里,南北宽49.6公里,面积1920平
方公里,其中岗地占63.7%,浅山区占22%,平原占11.2%,湖泊占3.1%。凤阳地理
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年平均气温15℃,日照2248小时,年降雨量800-1000毫
米,无霜期210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适合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稻
、麦为主。1958年有耕地143万亩,人口402700人。
在中国历史上,凤阳是个有名的地方。14世纪这里出过一位朱元璋先生,此人后来成为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凤阳花鼓也同样名闻遐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县志》称:人民“饥寒困苦,他处人所不能忍者,独能忍之”。
凤阳县在当代中国... 阅读全帖
t**********8
发帖数: 1683
43
陕甘“同治回乱”的起因及结局(转载)2012年01月26日 18:28:10
前言:同治回乱其实并非宗教矛盾,乃是种族冲突,不过鉴于大多数国人对这段历史
茫然无所知,也因为某人说我只敢黑基督教怕被来信砍,故此发出,其目的不在煽动宗
教和种族仇恨,而是希望大家了解这段历史。此文为网文,未经严格考证,也没有列出
参考书目,其可信度受限。
--------------------------------------------------分割线--------------------
----------------------------------
“回 回”的祖宗应该是西来的突厥一类,突厥又是怎么回事?哪就得去看书了。说来
话长,突厥跟蒙古同属游牧民族,算是近亲。按说“回回”也算真心帮助过蒙古人,
“回回炮”就是蒙古人“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的“战争利器”,那是对
蒙古人有过“恩情”的,蒙古人“投桃报李”,也高看“回回”一眼,“回 回”人的
地位远在“汉人”之上。史料说,从13世 纪初开始,蒙古在漠北崛起,并三次西征,
曾占领中亚广大穆斯林地区,有大批中亚西亚穆斯林被蒙古...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8308
44
来自主题: Texas版 - 报复性汉语六级考试题
最后一道大题,分三小部分:
1。以散文形式翻译全文
2。原作者是在怎样的心情下在哪里作出的原文,在成文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阻力,
并如何克服了他们(可摘抄原文作出解释)
3。以原作者的心态,以同样文章格式阐述你人生境遇中的类似遭遇(不包括本次考试)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45
0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
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
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
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此诗在喜欢喝酒的
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02.《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 阅读全帖
C*******0
发帖数: 126
4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
《“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附录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上)
金辉
笔者按:凤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处北纬32°37′~33°03′
和东经117°09′~117°57′之间。东西长74.64公里,南北宽49.6公里,面积1920平
方公里,其中岗地占63.7%,浅山区占22%,平原占11.2%,湖泊占3.1%。凤阳地理
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年平均气温15℃,日照2248小时,年降雨量800-1000毫
米,无霜期210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适合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稻
、麦为主。1958年有耕地143万亩,人口402700人。
在中国历史上,凤阳是个有名的地方。14世纪这里出过一位朱元璋先生,此人后来成为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凤阳花鼓也同样名闻遐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县志》称:人民“饥寒困苦,他处人所不能忍者,独能忍之”。
凤阳县在当代中国...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006
4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纪念杜甫诞生1300年
一直很难欣赏老杜的诗歌。比如禹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壁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前六句酷毙了。尾联莫名其妙的一句套话,似乎要拔高思想水平的样子,让人大倒胃口
。不过据说尾联才是精华。其他的杜诗大抵如此 ---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似乎
也只是套话,没有美感。
i***a
发帖数: 11826
4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纪念杜甫诞生1300年
惭愧,没有理解好。:)不过我猜~~古往今来,颂过大禹治水的不会少,大部分可能都
是类似浩旻天地之类的颂扬等。杜埔的这首意境,却是描写直白却又带些凄凉苍茫,包
括青壁和白沙的青白2色,也是类似的。

老杜这首诗结句是有点虎头蛇尾,不如把它提到颈联,这样先说功绩,再写古人的赞美
和今昔对比,再以云气江声作结给人联想。并且阴阳平交错读起来更上口: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荒庭垂桔柚,古壁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或者把尾联改一改,带一些哲理,加一些气势和意境,并且褒扬大禹之功惠及千秋: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壁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一朝伊阙破,万水奔长峡。
。。。。。。。。。。。。。。。。。。。
w****2
发帖数: 12072
49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中国水利六十年
中国水利六十年
钱正英 马国川
《新华文摘》2010年第1期
原载《读书》2009年第l0、11期
父亲带来的美国梦
马国川(以下简称“马”):我在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写的《院士自述》里看到
,您的父亲也是学水利的。
钱正英(以下简称“钱”):对,他是上海南洋大学(现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留学
美国时学习水利工程,一九二二年得了硕士学位后回国,第二年得了我这个女儿。很自
然地,他把从美国带回来的一套理想传给了我。从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告诉我,美国已
经有了女工程师,但是中国还没有,他要我将来当中国的第一批女工程师。
马:这是您父亲给您规划的人生道路?
钱:他给我规划的道路就是中学毕业以后,考清华,公费留学美国,然后回国当工
程师。因此我上大学也是学习土木工程,但他要我以后搞建筑不要搞水利(土木工程包
括:道路、建筑、水利等许多专业)。
马:为什么?
钱:因为我父亲自己的道路并不理想。回国后先在铁路,后来在国民党政府的建设
委员会搞房屋建筑,一九三六年才回到他的本行,到武汉任江汉工程局第二工程事务所
主任。他的前任由于一九三五年汉江大水、堤防溃口...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一九二七年三月)
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为了这个目
的,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写了这一篇报告。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
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他们的错误
,主要是被国民党的反动潮流所吓倒,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伟大的农民革命
斗争。为了迁就国民党,他们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工人阶级和共产党
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一九二七年春夏国民党之所以敢于叛变,发动“清党运动”和反
人民的战争,主要就是乘了共产党的这个弱点。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我这回到湖南⑴,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从一月
四日起至二月五日止,共三十二天,在乡下,在县城,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
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所得材料不少。许多农民运动的道理,和在汉口、长
沙从绅士阶级那里听得的道理,完全相反。许多奇事,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想这
些情形,很多地方都有。所有各种反对农民运动的议论,都必须迅速矫正。革命当局对
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