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私塾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t
发帖数: 766
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孙中山先生的信仰 zz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的开国元勋,是辛亥革命的首领,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
制政体,创立了中国,成就了东亚历史上千古未有的伟业。而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运动背
后,乃有一个超凡神圣的力量一直支持着他,孙中山先生自己见证道:“革命的成功,
在于仰赖神的恩助。”
中山先生不但是中国"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领导者,他同时也是
中华民族"心灵革命"、"宗教革命"和"思想革命"的领袖。
少年慕道
中山先生自幼即好追求真理,当他入学读书时,就已令私塾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他常向母亲杨太夫人问及宇宙人生的奥秘,尤其对天地的创造,死后的问题,十分好奇
,常使杨太夫人惊异辞穷。十三岁时随母亲前往檀香山,据其自传里说:“始见轮船之
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十四岁时,进入当地一间基督教学
校就读,校长韦理思先生(AlfredWillis)对他尤其关爱,中山先生十分勤于参加每日
早晚的祈祷会及主日的崇拜,对于基督教教义的认识逐渐加深。十七岁时,转学圣路易
学院,当时他已决志归向基督,且有受洗的意愿,不料长兄得知十分震怒,命令他辍学
返国。
...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
转贴自:北京龙泉寺出家博客
每过一些日子,我会检省自己在佛门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利益,然后记录下来,设法让更
多的人体会到,不能让自己在道场里的生命白过。
首先,我确认,通过学习、熏染,以前一直控制着我的那种焦虑感已经减弱了很多,甚
至,这种生命中一个重大的痛苦如今已经不会对我发生太大的作用。
焦虑感。
我们先解释一下焦虑感。回忆我们小的时候,大家恐怕都在起床的时候做过已经从温暖
的被窝里起来上学,而事实上自己还在被窝里躺着,这是度过了快乐的孩提时代之后对
读书的焦虑感,还有,在学生时代早已结束很久以后,我们还会做那些应付考试的噩梦。
还有,我们小学毕业后焦虑毕业后该如何进入重点学校,初中毕业后焦虑高中以后该如
何,焦虑高考,焦虑自己的功课,焦虑自己的专业,焦虑毕业后的工作,焦虑谈恋爱,
焦虑工作环境的改变,上下级关系的调和,焦虑自己的住房,焦虑婚礼,焦虑收入,焦
虑生孩子,焦虑孩子怎么抚养,焦虑孩子读什么样的学校,焦虑双方老人的养老,焦虑
他们的葬礼,焦虑自己的疾病……
上面讲的这些焦虑其实都是最正常、健康的家庭、个人生活历程,还有很多人还要焦虑
诉讼、不睦的邻里关系、艰难的创业、债务等...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31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为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texasredneck (德州乡巴佬), 信区: Prose
标 题: 母亲的故事(77年高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3 15:22:45 2011, 美东)
母亲的故事(77年高考)
我父母都是49年前的大学生,爷爷,姥爷都识字,但书读得都不多,那时还没有所谓学
校这一说,识字只能到私塾。女性识字的就更少了,因为私塾是不收的。旧时读书的目
标非常明确,就是功名,用现在的话来说,读书是为了做官,女性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不能做官,读书就失去了意义。
父母家里都还算有钱,否则是断然供不起大学生的,还得要有些新潮,因为新式的学校
是没有功名了,读书还有什么意思那可就成了一个问题。母亲那边是一个很大的家族,
都算有钱,母亲却是第一个女大学生。
看了我过去写的故事的人就知道,那是因为她大概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比她大很多的
哥哥抚养长大的,没爹的孩子自然就被舅舅宠爱,从小就任性,她有一个堂哥是在外面
读书的,就把外面世界的精彩讲给她听,要知道在五四运...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
来自主题: NKU版 - zt张伯苓信主经过
张伯苓信主经过 (2011-11-03 19:23:24)
张伯苓先受旧式的四书五经教育,青年时期入北洋水师学堂,时逢中日甲午战争.自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特别是1860年的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自强”运
动,派留学生去西方学习技术,购买外国的战舰。到了1894年有了点实力,这时日本挑
战中国。中国在西方的侵略下,基本上没有还手能力,突然东方的一个岛国要挑战天朝
,清朝是不服气的。结果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水师全军覆灭,1895年被日本打沉。张伯
苓本应在1896年毕业,由于没有军舰可以实习,于是毕业拖到1897年。毕业后他跑到山
东的威海威工作实习,不久大清政府又被迫将山东的威海威港口租给英国,张伯苓失望
地回到老家天津。
回到天津后先在严范孙私塾教书,然后到天津商人王益德家馆教书。1900年义和团运动
后,张伯苓开始深思中国的文化和前途,决定走教育救国之路。1904年张伯苓同 严休
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后来改名为南 开学堂
。此时的中国教育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 官府开办的学校;2。私塾或 家庭学校
;3。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新式学...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5
来自主题: NKU版 - zt张伯苓信主经过
张伯苓信主经过 (2011-11-03 19:23:24)
张伯苓先受旧式的四书五经教育,青年时期入北洋水师学堂,时逢中日甲午战争.自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特别是1860年的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自强”运
动,派留学生去西方学习技术,购买外国的战舰。到了1894年有了点实力,这时日本挑
战中国。中国在西方的侵略下,基本上没有还手能力,突然东方的一个岛国要挑战天朝
,清朝是不服气的。结果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水师全军覆灭,1895年被日本打沉。张伯
苓本应在1896年毕业,由于没有军舰可以实习,于是毕业拖到1897年。毕业后他跑到山
东的威海威工作实习,不久大清政府又被迫将山东的威海威港口租给英国,张伯苓失望
地回到老家天津。
回到天津后先在严范孙私塾教书,然后到天津商人王益德家馆教书。1900年义和团运动
后,张伯苓开始深思中国的文化和前途,决定走教育救国之路。1904年张伯苓同 严休
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后来改名为南 开学堂
。此时的中国教育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 官府开办的学校;2。私塾或 家庭学校
;3。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新式学...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4370
6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转】 外婆一生最好的时光
http://renjian.163.com/17/0412/19/CHRI1QFS000181RV.html
外婆生于晚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本是江门滘头人士,姓赵,是家里降生的
第一个孩子。外婆出生后,家里找了算命的看,说这女子命好硬,不能留在家里。家人
信了,40天的时候就把外婆送了给了别人。
外婆的养父姓李,外号瘌痢头洪,四会人,住在广大桥,竹排街一带。
江门这地方,因着南边的烟墩山与北边的狗山隔江相望,中间夹着一条蓬江,两座山之
间的河道中央有块礁石,与两座山形成门柱、门槛之势,于是有了“江门”这个地名。
明清开始便有了商埠,各类货物沿西江顺水而下,就在这里集散。竹排街、葵尾路、竹
椅路、水街、卖鸡地、京果街、打铁街、墟顶,都透着浓浓的功能性。
最初,太外公贩竹排到江门售卖,后来成为一名巡城马(曾经快递、邮差的称谓),是货
主与店铺之间的经纪人。不久后在江门定居,娶了一个广州老婆。
养父给外婆取名李莲有,是“连有”的谐音,寓意在她之后,能够连续有儿女出生。但
这不过是祈愿而已。外婆的养父母先后生了11个小孩,都是长不大的。有些胎死腹中,
有些早产,有些出生不久就殁...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2294
7
其中的一个,说起来也是名门之后,是当地世袭的唯一私塾学堂的当代掌门,当地人都
尊他一声“先生”。照先生的家谱记载,他们原本是宋代朝廷里的达官贵人,只因朱颜
变更,落难到了这南夷山寨。
当年这一大家族的到来,给当地带来了两样巨大的财富:文化知识和漂亮女子。后来当
地上没上过私塾的人,都知道这句千古名言:书中自有颜如玉。
先生自幼书是读得好的,肯下功夫,就是有点一根筋。他也一直是相信颜如玉在书里等
着他的,直到有一个炎热的夏天,他读到了那一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他便满脑子是
那漫天飞舞的洁白如玉的雪花,他想象着她们的洁雅和清凉,他迷恋上了她们。到他成
家立业的时候,他便娶了个肌肤雪白、叫小雪的当地姑娘。
不过到了先生主持家业的时候,他们家已经破落成当地的贫苦阶层了。先生不善农活,
小雪便得主持里里外外众多生计。很快小雪如雪的肌肤,便不再有任何能联系到雪的含
义了。先生也就没有了在月下轻抚着小雪,吟诗唱赋的心境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雪
的痴迷。
d******e
发帖数: 292
8
1887年春天,刘国钧出生在江苏靖江县祠堂镇的一个读书人家。他的父亲是一个穷秀才,
一直考不上举人,只好在家乡当私塾先生,教书糊口,家中经常是顾得上吃顾不上穿。刘
国钧7岁那年,正当青黄不接的春天,家中又揭不开锅了。父亲再也承受不住贫困的沉重
压力,精神崩溃,成了疯子,连书也教不成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到了母亲肩上。母亲是
个好强的女人,她要小国钧照顾好父亲,就到外面给人家当佣人去了。
父亲的精神病时好时坏,清醒的时候也知道煮点东西吃。一旦发作起来,小国钧便吓
得只好逃到街上去。7岁的小国钧已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也学着邻居的样子,用一条
白布带扎在短褂上,贩点水果、酒酿在街头叫卖,挣一点钱帮助母亲。母亲不忍心让这么
小的孩子就背负起生活的重担,在邻居的资助下,把小国钧送进了私塾。可是一年没读完
,小国钧就因为饥饿不得不丢开了书本。
1900年,14岁的小国钧被送到县城一家酿酒的糟坊去当学徒,他实在忍受不了那繁重
的劳动和恶劣的环境,终于逃回家中。按照当时的规矩,学徒3年,是不允许半途中断的
。糟坊主人追到他家中要人,吓得他躲在舅母家不敢出门。还是邻居赵大叔同情他的处境
,推荐他到常州奔
W*****P
发帖数: 1778
9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我的大连
我生在大连,但没有长在大连。大连是最能给我归属感的地方。
我一直为天生是东北人无比骄傲。
东北人的血液告诉我——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前传
我的姥爷生长在华北一个离城市不远的村庄。排行老六,也是老幺。按照旧社会的家庭
组成,到姥爷这应该是没有吃过多少苦,毕竟上面有五个兄弟姐妹。姥爷在农村的生活
主要是在私塾里度过的。那是日本侵华之前。
姥爷说小日本没有在那个县大规模地烧杀。但是强掠之类勾当估计没有少干。以至于日
后我每每问姥爷有关日本人的事,老爷子总是咬牙切齿的说:小日本呀!不是东西!
姥爷16岁离家出去工作。到大城市里投靠亲戚。站过劝业场柜台,做过学徒。后来跟着
本家哥们儿一道闯关东。一闯就来到了大连。也是得了亲戚庇护,最后在一家国营大厂
做学徒工。再后来因为有点文化,做了小干部,具体管什么我也搞不清楚。20岁上下娶
了老家私塾先生的闺女,就是我的姥姥。
老爷子一辈子爱惜自己形象。中山装,长短风衣,呢子礼帽,皮鞋好几柜子。70岁上了
出门还要自己穿戴整齐。板儿板儿地挺着腰拄着手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华侨。我看
过姥爷年轻的照片。一身白色中山装,手握纸...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816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lackA (黑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徐才厚老家瓦房店:一个盛产将军的北方城市(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4 19:01:18 2014, 美东)
于永波与徐才厚既是瓦房店老乡,又是一前一后的正副手,也是辽宁瓦房店这地方出产
的军政界最知名的两位将军。这是2000年9月召开的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时任
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左)和时任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
部常务副主任的徐才厚(右)在开会。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指2003年)为止,从瓦房店市走出的将军已近30位,仅上将就
达3位,于永波和徐才厚两位上将还先后成为中央军委委员,这让人口不足百万的一个
小小的县级市倍感光荣和自豪。
20多位将军出自瓦房店
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像江西、湖北、四川、湖南等一些革命老区才出很多将军。然而
,在我们大连的一个县级市——瓦房店也以盛产将军而闻名遐迩。据不完全统计,到目
前为止,从瓦房店走出的将军已近30位,这在东北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其中,于永波和
徐才厚两...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11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上海算完蛋了
記得當年日據時代台灣人在日本人的打壓之下還辦私塾教河洛話
怎麼上海就沒這種私塾來抵抗北方方言的入侵?
gi
发帖数: 496
12
太阳快要落山了,西边的天空变成了一抹血色。一望无际的晋中平川,风一阵阵刮过,
地上黄黄的杨树叶随风而起,发出沙沙的声音,向路边聚集着、翻滚着。
李宝根在榆次城里卖完豆腐往家赶。他骑着的自行车吱吱呀呀不停地响着,车子后面
放豆腐的木盒和秤、秤盆发出咣咣的不规则的碰撞声。村边一处小院,院北三间矮小的
土坯房,东边是更低一尺的伙房。房子后墙上写着“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
这就是李宝根的家了。
村里的大喇叭刚刚开始晚上的广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
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东方红乐曲后,是例行不变的播音员声
音“山西人民广播电台,三六五点儿九米,八二零千周,本台第一套。。。”
宝根推开柴门,把自行车立在正房窗户下,撩起门帘进了门。
宝根婆姨名叫兰英,她和一队的妇女们一起去地里劳动,还没有回家,家里就宝根一
个人。宝根又去东边伙房看看,灶台温着的水有一丝声响。他顺手取下挂在脖子上的烟
袋锅,把烟袋锅往装满烟叶和干杨树叶混合的旱烟袋里麻利地转了几下装满、捏一捏,
烟杆由两排牙咬紧了。他从灶台边取一根臭椿树梗,往灶台火里探一下点着树梗,歪着
脖子,叭嗒、... 阅读全帖
gi
发帖数: 496
13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翘楚领晋商,族风看郝家
本文乃山西晋中榆次地方约稿。文章刊载于《榆次时报》,并为《今日头条》收录。
中国第一商帮晋商,曾纵横中国乃至海外商界500年,足迹遍及西域丝绸之路、中俄茶
叶之路、云南茶马古道,并及大江南北、四海九洲;可谓无晋不成商。榆次王村郝家,
明中后期起家,长期执茶票界牛耳,工商诸业引领潮流,家风美德相益得彰。昌盛繁荣
,至十七、八代人。
祖训三 “不”: 尚古义,不作恶; 崇道德,不欺诈; 师圣贤,不为官。
在长期的经营及社会活动中,郝家世代传承、恪守着“三不”的严格祖训:尚义且不作
恶,为人根基,不可动摇; 崇天道,有德行,不可或缺。有一个可以说明郝家尊崇天
道的故事,郝家原始商号都取一“顺”字, 意图吉利。其中核心商号之一的“天顺长
”,原名“大顺长”。莫名灾祸连续5年,使得茶界头领茶庄“大顺长”损失惨重。天
祖父郝天佑警觉自省,恐有违天理,于是亲自提笔改写号名为“天顺长”。把原来只图
吉祥的“顺”意改谓之:顺天道者,天亦顺之,天顺必长。商号如此,乌金山(龙王山
)上郝家的避暑山庄“德顺堂”之“顺”字,其含义亦随之皆变,意在勉励家族商号、
族人言行要“尊天理、顺天道”。欺诈乃经商、实业第一...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9290
14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原创】写写家族的故事
再来一段故事
我爷爷和小爷爷兄弟俩上完私塾后,接下来该干什么呢?如果是现在,自然不用说,继
续上中学。但是在以前,一个县只有一两所中学,私塾不负责小学升中学的考试,需要
自己跑到想上的中学去参加入学资格考试。
我小爷爷是最好学的一个,他问清楚稠州中学的入学考试时间后,拉上了我爷爷一起去
参加考试。我爷爷其实没心思要去考试,但是弟弟拉着,总不能不给弟弟面子,所以两
个人穿着草鞋走了20多里路,终于来到了考场。两兄弟不再同一个考场,所以考试哨声
响起后,两人就看不到对方了。我爷爷不知道做了多少,中途就从考场溜了出来,一个
人踏上了归程。我小爷爷考完事后出来找人,怎么也找不到,心想这个哥哥一定是逃学
回家了。以后小爷爷再也没有强迫哥哥去参加考试了,所以最后我爷爷只有高小毕业,
而我小爷爷确是算得上大学毕业。
不过我爷爷居然画得一手好画,炭笔素描吧,很写意那种。我一直不知道,直到几年前
回国,爷爷拿起给小孩子玩的那张画板(一插就没那种,可以重复画),几下功夫就画
出了荷花莲叶图,不说惟妙惟肖,但是绝对画出了荷叶荷花的神韵。但是我还用相机拍
了下来,可惜现在不知道我把那个图片放在哪里了。
a******r
发帖数: 1464
1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一位老中医的行医体会
http://www.ngotcm.com/forum/article-18486-1.html
摘要: 一位老中医的行医体会 看看这才是真真的中医!!! 陈源生:医学生涯六十年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顾问 陈源生 【作者简介】陈源生(1897~),四川铜梁县人。中医世
家,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六十余年。对《伤寒论》、 ...
陈源生:医学生涯六十年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顾问 陈源生
【作者简介】陈源生(1897~),四川铜梁县人。中医世家,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六十余
年。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临床意义多有阐发,善于汲取各家学说的长处,对
中草药的研究尤其心得。治病不拘成法,主张轻灵巧取,在内、妇、儿科临床上,有较
深的造诣。着有《临床常用中草药选编》、《简便验方歌括》
在畸岖的医学道路上,我虽已经历了六十多个寒暑,但仍不敢妄言医道精微。只能把一
些点滴的经验教训披陈如下,以与同道共勉。
由诵习方药入手,从流溯源
我家世代以医为业。叔祖父陈济普,以内、妇、喉科见长,在铜梁一带行医数十年,名
噪一方,家父
及兄长皆从其学。我九岁发蒙读私塾,二、三年后,父亲就叫我在课余背诵《药性赋))
。所赖年少... 阅读全帖
G**U
发帖数: 5492
16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兴西学之风,废止科举、提倡新学。创立新式学堂;打开了
近代中国教育进步的闸门。苏州自古重视教育,一时间新式学堂遍地开花,普及了初
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当年的新式学堂,不但为地方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
在苏州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毕业校友中多有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
家等,遍布全国各地,在不同的行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国一个时代的脊梁。
年年岁岁楼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些新学堂,有一部分经历了百年历史的洗
礼,保存了下来,直至今天,依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今天(9月27日),记者走进了苏州历史上最早的新式学
堂之一:位于沧浪区草桥弄的草桥小学。这里不但走出了叶圣陶、顾颉刚等大家,一
百多年来,也走出了千千万万受了新式教育的中国人。
草桥小学门面不大。车从十梓街打个弯,再拐进草桥弄,没反应过来车就溜过了
,又倒回来。只见两座对比鲜明朝南的校门并肩而立,西门楼古色古香,上书1906—
—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堂,目前已经禁行。东面门是供师生们平时出入。一百多年走
下来,校门经历了多次的修改重建。据校史记载...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7207
凡江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毛泽东语) 鲁迅先生,曾经评说毛的诗词“有山大王
气概”。毛也自称是从“绿林大学”出来的。这使人联想到黄巢、宋江(宋江的诗词实
际为《水浒》作者拟作)、洪秀全等人的诗作。尽管毛的这种“山寨体”诗词表面的“
气魄”似乎比上述“好汉”的作品更大,但其共同的内涵都充满自负、狂妄、狭隘,缺
乏人文精神。而且,毛的诗词特别表现出一种异化的审美观(即“反主流审美”,甚至
以丑为美,以恶为美)和写作倾向。
“内斗文学”的始作俑者?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是毛泽东
年青时候的座右铭。如果从励志向上的角度理解,是可取的。但从毛以后的理论和实践
来看,他把这种“奋斗”变成了为达到某种狭隘的目的和满足个人权欲而实行的非理性
、非人性的残酷争夺和杀戮。毛的这种以“斗”为生活方式的偏执思想,贯穿他的一生
。直到文革后期,他行将去见马克思之际,还发出了“八亿人口,不斗行吗?”的呼喊。
从毛诗词看出,毛对内斗似乎特...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孫 科: 八十述略
全文目次:
一 先世述略
二 我的童年
三 求學經過
四 記者生涯
五 三任廣州市長
六 北上與侍疾
七 成立國民政府
八 巴黎郊外公園之會
九 建設鐵路與航空
十 我的抗戰建國主張和重要提案
十一 制憲與立法
十二 教育與文化
十三 三訪莫斯科
十四 赴法就醫和旅美
十五 回國定居
十六 訪韓與使菲
十七 接受哈斯國際獎
一、先世述略
民國三十一年,國立中山大學的史學教授羅香林寫了一本「國父家世源流考」。羅
先生這本書,對於我們香山孫氏這一支派,如何自中原轉徙江南,而後定居於廣東香山
縣翠亨村,根據史料,作了一個扼要的敍述。
按我們孫氏這一族,在唐以前,都是住在河南陳留;晚唐僖宗時,我們的遠祖,時
為中書舍人及兩浙節度使的孫拙,有子曰孫誗者,甚賢能,黃巢亂起,充承宣使,引兵
遊擊閩越江右間,以軍功封東平侯,屯於虔州虔化縣,就是現在江西的寧都縣,由於治
績懋著,百姓乂安,為當地父老所挽留,就在那裏定居下來。孫誗公五傳至承事公。遷...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9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60628/cultural-revolution-mao-china-chenjieren/
陈杰人 2016年6月28日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60628/cultural-revolution-mao-china-chenjieren/
文化大革命的影像记忆
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令中国经历了十年的动荡岁月,关于这场运动,李振盛
的照片或许是最完整、最微妙的一份图片记录。
今年4月初,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期间,我从北京回到湖南双峰县的故乡,在为先人
扫墓之余,我特意绕道走了一趟多年前儿时上学的小路,意外地发现那里的一些墙上还
残存着40年前文革时期的标语,也正是这些标语,把我的思绪带回了40年前那些令人恐
惧的日子。
我对儿时清晰而又系统的记忆,始自刚刚踏入校门前夕的时段,那正是1976年——中国
的文革运动在农村基层最疯狂也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时候。
1976年初,我刚满4岁不久,因为家庭穷困,加之父亲在村里的小学担任民办教师——
那是工作职责和任务与正式教师一样但薪酬却低得...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20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y**z
发帖数: 80
21
http://beidaren.net/bbs/viewthread.php?tid=846&extra=page%3D1
目录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季羡林先生的品格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季羡林95岁生日采访实录
季羡林:学术大家
季羡林的作品
一、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
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
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
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
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
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
w***s
发帖数: 4394
2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也说几个中美教育的例子
这才是最典型的中国式教育,沿用了几千年的私塾式教育。所有偏离这种方法的教育,
都只不过是照搬西方式的。有些人,还没搬多少年,就开始YY搬过来的比人家的好。

哪些
Q***y
发帖数: 583
2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由韩寒看中国教育
他凭什么代表中国教育结果,就因为生在中国,会识会写中国字?他就是一自以为是
,会写点引人眼球自以为高明的大SB!

通过博客作为阵地,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的看法犀利而不乏生动,常会
让人看后拍案叫好。
小,但隐隐约约描述了韩寒幼时的点点滴滴。其实韩寒小时是非常听话的好学生,但中
国的教育慢慢的改变了他。如他在一次自己并不擅长的数学考试中得了满分,老师便怀
疑非自己所为,让他重新做一遍,而在重新做时因韩寒说有字看不清,老师便一口咬定
说做过一遍还看不清,考卷必定不是自己所写。当然这只是一个小事儿,但不口否认的
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这是多么大的伤害。当这些小事儿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作为
还未成年的孩子,已经无法忍受被误解,受委屈的? 峋帧?: 韩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对韩寒的教育应该还算成功,他并未像一般家长那样非要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在上
海这样一个地方,能走出这样的决定,让孩子高中休学,自己决定未来,这需要很大的
勇气。
身情况也会不同,更重要的是父母教育在孩子年幼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育有其不足的地方。但如此片面的评价是否是太偏激了。鲁迅还曾经否定过中国的私塾
教育,
W*********7
发帖数: 426
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eed6550100fhyt.html
胡适——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杨开亮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胡
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
、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他曾历任北京大学
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
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
院院长等职。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写到胡适,我首先想到的是胡适的母亲。了解胡适的母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意义
上的胡适。
历史上有两位母亲了不起,一位是孟母,一位是胡母。我甚至认为,没有胡适母亲的智
慧,就没有作为国学大师意义上的胡适。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二十三岁就守寡,那年
胡适才三岁,日子艰难,可想而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横下一条心,节衣缩食,
要让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她是怎么培养的?智力投资。胡适上私塾,别的家长给
先生两块
m******n
发帖数: 6673
2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我认识了邓小平爷爷
我认识了邓小平爷爷
——《邓小平爷爷的故事》读后感
溧阳市前马小学三(2)班 陈郅
今年暑假,我看了好几本好书,其中我最喜欢是《邓小平爷爷的故事》这本书。从中我
读懂了邓小平爷爷的一心为他人着想。这本书说的是:邓小平爷爷生活、工作的事迹等
,使我更加认识这位伟大的人了。
其中最令我感动一则故事是: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有关“五块银元”的故事。故事的
大概内容是:有一天,邓小平在去私塾的路上看到一个同学哭得好伤心。经过询问,知
道这位同学的妹妹病危需要五块银元,但是家里太穷付不起。邓小平连忙跑回家拿五块
钱给这个同学。当他的爸爸发现钱少了后十分恼怒,就狠狠地打了邓小平一顿。后来经
过追问知道事情的真相,很心疼地问他问什么不早说。邓小平却说他没经爸爸允许拿钱
挨打是应该的,但是为了救人一命挨打也是值得的。从这个故事中我想到:我们现在的
小学生,大部分同学整天只想着自己,不会去关心他人,对同学更是缺少舍己为人的精
神。
读完这本书,我十分佩服邓小平爷爷舍己为人的精神。书里感动人的故事很多个呢
,我读完很受教育,读完这本书,爸爸说我懂事多了,我也更加佩服邓小平爷爷了。
(指导
m******n
发帖数: 6673
2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邓小平爷爷的童年》读后感
作者: 陈佳蕾 发表日期: 2007-12-06 18:37 复制链接
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我一看到书名《邓小平爷爷的童年》就很好奇:邓小平爷爷是
我们伟大的主席,他的童年是怎样的呢?他小时侯调皮吗?他小时侯爱哭吗……这一连
串的问题使我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我马上捧起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了。 这本书主
要写了邓小平爷爷小时侯的成长经历,他从小时侯念书到立下志愿留学去法兰西的一个
个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尤其是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
国和人民。读完这本书,我很敬佩邓小平爷爷,他年幼读书勤奋、刻苦,无论是刮风还
是下雨,他都坚持去上学。在现在,我们大部分同学学习非常认真,但有的还是不好学
,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还要旷课。再想起我自己时也觉得有些脸红,自觉性比较差,
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外,就很少看书等。读了这本书,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邓小
平爷爷小时侯在接受私塾教育时对老师说:一个人小时候不好好念书,这是极不应该的
,小时侯不念书学习,到老的时候还能有啥子作为呢。这句话更是对我敲响警钟,提醒
我要好好学习。 最后,我特别想对邓小平爷爷说:“您真伟大,虽然
f*****e
发帖数: 939
2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又是一个星光灿烂的晚上,刘姥姥躺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用蒲扇撩动着晚风里的淡淡
花香。身下那张古旧的摇椅,伴着蒲扇的起伏吱吱作响,押韵合辙如私塾里那古老的吟
唱。但蚊子和萤火虫早已识破了其色厉内荏的模样,它们大摇大摆地绕着其飞舞,把这
山村小院儿当成了盛世梨园的庙堂。偶尔有蚊子停下来,吸一小口血,或者,只是小小
的休憩一番。通常,每当这时候,忙着赶蚊子的板儿,就很是羡慕姥姥身上披挂的那副
粗糙的岁月铠甲。那脸上刀刻般的沟壑,就连蚊子,也是望而生畏的。但今天,板儿却
没有去看姥姥,而只是抽着鼻子,仰望着头顶灿烂的星空。小脸上淡淡的泪痕,映着星
辉,就反射出无限的幽怨。

滑溜溜的鸡蛋,滚下了桌沿,翻滚着摔了下去,地上就多了一片小小的肮脏。前一刻,
还是别人口中的美食,下一刻,却成为需要收拾的垃圾,着实有些感伤。或许,它已经
不愿意再被人啃食其躯体,跳下去,只为了一个自由的灵魂?或许,那摔碎的不是鸡蛋
,而是,一个时代的梦想和一个民族的希望。可惜,这不是来自天堂的诗歌,而只是一
个鸡蛋,摔碎在生养它的土地上。板儿看着它摔了下去,他努力地伸出手去接,但,还
是没有接住。姥姥却
y********8
发帖数: 517
2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看真实白毛女(ZT)
真实的黄世仁和白毛女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剧《白毛女》,让黄世仁遗臭了万年。但经过记者对黄世仁的家乡河北省平
山县进行详细调查,从群众那里得知了历史上那一段传说的真实面目。
黄世仁的爷爷黄运全,本是一个老实贫农,经过一辈子的省吃俭用艰苦创业在
四十岁的时候买下了十五亩薄田,然后辛勤劳动惨淡经营最终将105亩地传给了他的独
生子黄起龙。
黄起龙念过私塾知书达理,聆听祖训秉承父业,低调做人,几十年来,将黄世
仁的爷爷黄运全留下的100亩地扩大成千亩良田。并且有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大
儿子。
黄世仁是长子,自然接了父亲的班儿。黄世仁自幼好学,学历至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黄
家五兄弟在当地名声颇好。黄家仁人善心,经常周济邻里,行善积德。在当地是有名的
黄大善人。黄世仁有一妻七妾,儿女成群,家庭和睦。(当时的法律允许有一夫多妻,
黄世仁的婚姻状况不属于违法也在当时的道德规范之内)
杨白劳,黄世仁的发小儿(结拜),杨白劳的父亲杨洪业是当地有名的豆腐大王人称杨
豆腐。杨家豆腐以质好价廉著称。杨洪业将他的豆腐事业传给他的独生子杨白劳之后,
于41岁英年早逝
w***3
发帖数: 387
29
真实的黄世仁和白毛女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剧《白毛女》,让黄世仁遗臭了万年。但经过记者对黄世仁的家乡河北省平山县进行
详细调查,从群众那里得知了历史上那一段传说的真实面目。
黄世仁的爷爷黄运全,本是一个老实贫农,经过一辈子的省吃俭用艰苦创业在四十岁的
时候买下了十五亩薄田,然后辛勤劳动惨淡经营最终将105亩地传给了他的独生子黄起
龙。
黄起龙念过私塾知书达理,聆听祖训秉承父业,低调做人,几十年来,将黄世仁的爷爷
黄运全留下的100亩地扩大成千亩良田。并且有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儿子。
黄世仁是长子,自然接了父亲的班儿。黄世仁自幼好学,学历至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黄
家五兄弟在当地名声颇好。黄家仁人善心,经常周济邻里,行善积德。在当地是有名的
黄大善人。黄世仁有一妻七妾,儿女成群,家庭和睦。(当时的法律允许有一夫多妻,
黄世仁的婚姻状况不属于违法也在当时的道德规范之内)
杨白劳,黄世仁的发小儿(结拜),杨白劳的父亲杨洪业是当地有名的豆腐大王人称杨
豆腐。杨家豆腐以质好价廉著称。杨洪业将他的豆腐事业传给他的独生子杨白劳之后,
于41岁英年早逝。杨白劳承接父业之后,辛劳程度超出了他当公子时候的
f*****e
发帖数: 939
30
作者不详
刘国珍(1862—1947),字介臣,又名席玉,祖籍浙江绍兴,本人诞生于天津,原
姓李,但因家境清贫,诞生后约100天母亲病故,只能由14岁的姐姐勉力喂养,不久被
姨娘家(刘姓)接去,刘家膝下无男孩,随即过继入刘门,改姓刘,学名席玉,乳名小柱
。刘家虽为书香门第,但家境一般。刘国珍童年时被送入私塾读书,他聪敏灵慧、勤奋
好学,特别喜欢看人家写字,随时随地临摹他人手笔,几近废寝忘食程度。少年时他到
市上去买东西,往往因见路人写字绘画等而入迷忘归。至青年时期,最初被录入直隶总
督衙门任文职,由于学识渊博、才智过人、品行正直、办事能干,深受上下级的赞扬,
并很快地成为当时总督衙门的两大师爷之一。他精通大清律例,主要负责国内的民事律
法问题,另一位叫刘子兰,则负责对外国的事务兼翻译。两人是官方处理日常法律事务
的主要骨干。
他生于同治元年,比康有为小4岁,比谭嗣同大3岁,比梁启超大11岁,是康
梁的志同道合人及维新变法在天津的积极支持者。刘国珍当时在津以新潮人物而知名,
与许多具有革新思想的高层次年轻学者交往甚密,因关心国事,也结识了不少友好的外
国朋... 阅读全帖
z**********0
发帖数: 224
31
[导读]林坤荣去大陆“卧底”的时候,他的儿子林正杰刚刚3岁半。那是1956年4月,身
为台湾“国防部特情室”中尉军官的他,被组织派遣偷偷到大陆江西山区架设电台,从
事特务活动。
林坤荣:一个台湾“特务”的大陆卧底生涯
林坤荣晚年拿着自己当年在香港做“特务”时拍摄的照片。准备从香港赴大陆“潜伏”
前,他拍照邮寄给妻子张月凤,一直被妻子装裱珍藏。
林坤荣:一个台湾“特务”的大陆卧底生涯
林坤荣的妻子张月凤与孩子们。前排中为妻子张月凤,后排左一为林正杰。前排左一为
林丽霞,林坤荣去大陆“潜伏”时,她尚在胎中。
◎林坤荣故意将手提包放在宾馆,三次换车赶往广州火车站。但在附近一个小吃店里,
三男一女围住了他。很客气的一句“请你到我们那里谈谈”,接着他被架上一辆黑色汽
车。
◎林坤荣在广州受审之时,他在台湾的妻子接到了丈夫的死讯:“兹有陆军中尉台长林
坤荣于民国四十五年(1956)四月九日在广州市阵亡,忠贞为国,殊堪旌扬,特发此状,
永垂示范。”
◎林坤荣在《归鸿》里记述在香港机场与妻子见面的刹那:“我妻一看到我,不管三七
二十一直冲过来,我把手上的手提包往地下一甩,四只手紧紧拉在一起。廿八年,廿...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7455
3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孔老二罪恶的一生
上午6:21(8 小时前)孔老二罪恶的一生从 政府丑闻 作者:poster who编辑说明:
中共当局最近设立了"孔子和平奖",我们来看看中共御用文人当年写的《孔老二罪恶的
一生》。
由于孔子年代久远以及巴金所处的年代,可以谅解他们的一些带"局限性"的观点(现在
任何人写的文章,过一些年再看也会有局限性)。
但如果谅解局限性,任何一个人(包括毛泽东和希特勒)造成的恶果都是由于局限性(
他的出生到他所经历的一切)造成的。
是不是所以如果谅解局限性,历史上任何一个犯错误的人都应该被谅解?
作者:巴金
1974年
春秋时代,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如火如荼的奴隶起义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夺
权斗争,猛烈冲击着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失败的奴隶主阶级,千方百计企图恢复自己失
去的"天堂"。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
就在这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孔丘,于公
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今山东)。孔丘排行老二,所以又名仲尼,祖先本是宋国贵族
,父亲孔纥是个破落的奴隶主。
孔老二念念不忘自己是奴隶主贵族的后代,他从小迷恋贵族老爷的生活,喜欢用小碗小
盘做祭。
从十五... 阅读全帖
b*j
发帖数: 293
33
中共将军高敬亭因抗日而被中共所处决
──《高敬亭小传》评点
http://www.aboluowang.com/life/data/uploadfile/201012/20101213083139574.jp
g
高敬亭,原名高志员,1907年8月出生于新县新集镇董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丧
母。因家庭贫困,唯读过六年私塾就辍学在家帮父亲种田。
在大革命时期(中共的所谓大革命时期,是指1924-1927年共产党参加国民党后、藉中
国国民革命以发动中国共产革命的时期),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的共产党员方进贤
、梅光荣等人以走亲访友为名在鄂豫边区开展革命活动。高敬亭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
随之开始了革命活动(应该准确地说是受到了共产革命的启蒙教育并参加了共产革命)。
1927年11月著名的黄麻起义爆发(实际是前苏共命令中共发动的“八一”南昌暴动等一
系列武装叛乱之一),高敬亭参加了工农革命军(共产革命军)。 1929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1934年重新组建红28军,并任政治委员,他以超人的胆略,领导和坚持了三年
的游击战争,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奇迹般地战胜了百倍于己的强敌,在多次反围...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张作霖都这样办教育 羞死中共!
张作霖自幼家贫,无力就学,仅念了三个月的私塾。但就是这么一位在老百姓眼中胸无
点墨、穷兵黩武的人物,后来竟然高度重视教育。在其当权时期,东北的教育取得了显
著的成绩。
上书袁世凯
1915年2月,张作霖上书大总统袁世凯,专门指出奉天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
整顿的措施,建议对学校加强管理。其时,张作霖仅是奉天城内小小的二十七师师长,
虽说握有重兵,但无论如何与教育是挂不上边的。
张作霖在条陈中首先指出,奉天办学存在两大弊端:一在靡费过多,得不偿失;二是教
授不得其人,仅是坐拥虚名,缺少实际才干。另外,他还提到,办学偏厚于高等小学,
忽视初等小学,使师范毕业者不愿到初小就教。初小既乏良师,而毕业者亦无从升学。
张作霖的条陈马上引起教育部、国务院乃至袁世凯的重视,袁命国务院将该条陈转交教
育部查照。
对于第一条,教育部“已于本年二月十九日通令各省斟酌地方财力,体察人民生活状况
,竭力撙节,以杜虚糜”。对于第二条,教育部批道:“现在小学之必待整顿,亦诚刻
不容缓。整顿之法,当从力节靡费,严定教员、管理员资格入手。庶使不能胜任之教员
、管理员得以大加淘汰,于教育前途乃有澄清之望。”
4月9...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35
春秋时代,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如火如荼的奴隶起义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夺
权斗争,猛烈冲击着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失败的奴隶主阶级,千方百计企图恢复自己失
去的“天堂”。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
就在这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孔丘,
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今山东)。孔丘排行老二,所以又名仲尼,祖先本是宋国
贵族,父亲孔纥是个破落的奴隶主。
孔老二念念不忘自己是奴隶主贵族的后代,他从小迷恋贵族老爷的生活,喜欢用小
碗小盘做祭。

从十五岁起,孔老二就下死劲学习周朝奴隶制的典章制度,学习奴隶主贵族的“六
艺”(礼、乐、射、御、书、数),梦想将来出人头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孔丘切望结交有权势的人,一步步爬上政治舞台。有一次,鲁国新兴地主阶级分子
季孙氏设宴招待宾客。刚死了娘的孔老二,认为自己是贵族后代,不顾身上披麻戴孝,
也赶去参加宴会。
还没踏进季孙氏家门,季氏的家臣阳虎迎头给他一顿臭骂,把他赶下台阶。孔老二
意识到,新兴封建社会势力抬头,奴隶贵族就要倒霉。他咬牙切齿要为复辟奴隶制卖命。
孔丘十九岁成婚,第二年生了个...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387
3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孔子”跪在天安门
2011年01月16日 作者﹕唐子
“孔子”不是孔夫子。孔子时代没有天安门。倒是进天安门的古人要去曲阜拜孔夫子。
据说,最近有位“孔子”在天安门广场面朝长安街“站”了起来。这是我无论如何也不
会信的,我坚信:跪在天安门的是“孔子”,绝非孔夫子。
据报导,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共工部落
假国博物馆北广场落成。据“裆中央”电视台报导说,这个“孔子”正对东长安街,双
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一把宝剑。这是山东曲阜孔庙中那位名丘、字仲
尼的孔子吗?是中华君子儒心中敬重的孔夫子吗?
显然不是。这个“孔子”必须打上引号,全然不见重修身、讲礼仪的儒家先师的大贤形
象,倒像是被中国共产党生命垂危之际塑造出来的老红卫兵战士,所以才佩剑。正好我
手边有副东晋顾恺之画的先圣小像,定睛一看:左侧佩的是笔。儒生心中的孔子佩剑了
,还是曲阜孔庙中那位名丘、字仲尼的孔子吗?绝不是!
赵静芝女士说的没错,孔子目前正成为中共眼中最拿得出手的“形象大使”,所以被“
请”出来看护天安门广场。这须要看护些什么人呢?当然是要看护董存瑞、黄继光为中
共作恶献身的幽灵,还包括... 阅读全帖
m****m
发帖数: 526
3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红军干将龚楚为何悲情远离共军?

顾克美
龚楚将军的文章,我其实早都想写。毕竟作为我们党早期老党员的他,作为中
央苏区一直就是重要领导人的他,作为国民党少将的他,作为在香港生活四十多年的他
,其经历和阅历都不得了。最重要的是,我收藏的历史资料中,几位开国将军都谈到他
们在躲藏时遇见了龚楚,但是龚楚均没有指认他们,也就是说龚楚将军保护了他们。与
其说龚楚叛变了革命,还真的不如说当时环境决定了一切。否则开国将军中肯定会少几
位。
这几天,我就一直在看电视剧《浴血坚持》。我有点受不了的是,其中对龚
楚的宣传有点误解和胡说。唉,这是真实的历史生活啊,我们绝不应该有虚假的成份在
里面啊!不要为了找反面教材,就宣传龚楚叛徒、宣传他是坏人啊!后面龚楚将军与日
本人作战,还不是为国家立了功劳?
要拍摄好电视剧,但更应该尊重当时的历史事实。否则邓小平同志能够会在上
世纪九十年代接见龚楚同志!龚楚作为与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代领导人都心心相印和同
甘共苦的人,难道就不值得纪念?
我这还有点资料,你们可以通过资料认为识龚楚这个人吧!再不要相信我们
现在中央电视台正播出...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35
38
都2011年还能写出这样的垃圾文章?

不说里面数据胡说八道,就说地方税收影响房价打从八国联军那会儿
私塾两年以上的都知道了,摆脱动点脑筋想点新花样,已经21世纪了啊
c*****3
发帖数: 1141
39
今天,收到恩师高春满教授儿子高越的电子邮件如下,我心情非常沉痛。
小谢:你好!
你是我父亲最喜欢的学生,我能感到他对你的欣赏和关心,他总是以你为荣。我怀着沉
痛的心情给你写信,今天我们失去他了,我很悲伤,很难控制自己,小谢,就写这么多
吧。
高越 2011年3月14日于北京
我立即拨通高越的手机,他对我说:“我父亲是上午十点离开的。”他接着说:“以后
你的担子会更重了,父亲没有完成的事业,希望你能帮他做下去。”
高教授的儿子没有修炼法轮功,这时他理解了父亲在人生最后十七年全身心投入到修炼
法轮功中,为了法轮功的洪传、为了讲清法轮功被迫害真相,默默付出。高教授的儿子
希望我能做好高教授的未竟事业。
因材施教导师
1993年9月,我被刘铮博士(现在是教授)介绍到高春满教授处,我成为了高教授的因
材施教生,当时全清华共有不到三百名因材施教生。高教授是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
教研组的成员,同时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的成员,从事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工
作。
高教授早年留学苏联,是中共为了学习苏联核技术而派往苏联的留学生之一。回国后,
在200号(当时被编号的秘密单位)从事核燃料萃取技术研究,为...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7299
40
后清几十年如一日文字欲强烈地搞奴隶制,怎么各位吃叉的没有审美疲劳的表示呢?红
头文件新闻联播几十年如一日copy&paste,怎么各位吃叉的没有抱怨呢?
各位吃叉的私塾教育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啃腚是非法字符敏感词诗书传家了。期望领略
各位吃叉的下一代的吃叉疯采。
k****u
发帖数: 1686
41
当然,父母能力高,他们教育出来的子女能力也高。历界美国总统的子孙也不在军
政身肩要职吗?难道美国不是世袭吗?非要公平,那让总统的子女去做清洁工好了。
现在中国真的不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世袭,现在最高权力者禅让结合
民主参评;封建社会没有组织性,讲究个人独善其身,经济纯个人手工业,现在所有的
政治和经济都是组织化,战斗力大大增加;封建社会教育个人私塾,学四书五经,老师
打学生,家长唱红脸,现在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学科学,老师不打学生,家长来打学生
。封建社会到处茅草房,而现代中国到处高楼大厦。
后清跟现代中国根本比不了。
c*****3
发帖数: 1141
42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2011年2月9日的大陆《南方都市报》A11版的《红色记忆》栏目,
介绍了中共前领导人方志敏,介绍人是其孙子、现任南昌纪委副书记的方华清,内中第
一部份是《下令处死地主五叔》。真真是出人意料!
方志敏这个名字,对于几代中国人都并不陌生,他在狱中所写的《清贫》、《可爱的中
国》曾被选入课本,让无数懵懂少年为之感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中共赞誉为“铮
铮铁骨”的革命者,却背负着下令处死自己的亲叔叔方雨田以及杀害美国传教士夫妇的
罪孽。而正是后一罪行,导致了其被民国政府处决。
1899 年8月,方志敏出身于江西一个自耕农家庭,7岁入私塾,1919年夏考入江西省立
甲种工业学校预科班,次年升入应用机械科,为该校学生自治会负责人。 1921年春被
校方开除,之后考入教会学校九江南伟烈中学。次年7月方志敏赴上海,任《民国日报
》校对,并在上海大学旁听。不久,加入中共青年团,并与他人共同创建青年团南昌支
部。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中共,并于次年在弋阳建立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他的五
叔方雨田是地主,带头反抗农民运动,方志敏遂带领全村贫雇农,手拿铁叉、锄头,包
围了他的大院,...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3
作者:杨光
一、 两种太子党
“太子党”这个概念,我们现在的用法属于用词不当。古人所谓太子党,是指太子的党
羽,或曰“太子一党”。那是一群以太子为核心,以排斥其他觊觎者、确保太子不出局
为目标,期待着沾太子的光、将来“政治上有更大进步”的阴谋团体。假设当今中国存
在着某个效忠当朝太子的“习近平一党”,那便是正宗的、原生态的、实至名归的太子
党。假设当今中国还同时存在着某些个觊觎大位、与习太子暗中较劲的“薄XX一党”、
“王XX一党”、“李XX一党”,按照康熙朝的老叫法,就应该叫他们“薄阿哥党”、“
王阿哥党”、“李阿哥党”,而不能也叫太子党。
但我们现在叫乱套了,我们所说的太子党,完全不是用其本义,而是指什么“官二代”
、“官三代”,“老干部家里出了新干部”,此之谓也。我们把凡是以红色血统作政治
标签的达官贵人通通叫做太子党,这等于是把康熙的三十多个亲儿子、二十多个亲驸马
,以及多尔衮、豪格、鳌拜、苏克萨哈等等所有“老干部”的所有子孙全部指为一党,
混为一谈,好像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注定“铁板一块”似的。这样的叫法,或多或少是因
为我们的汉语水平不够好,赶不上那些上过私塾、学过国史的古人。...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4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人的营养不良
2011-5-26 下午8:35
中国人的营养不良
从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作者:信力建 | 评论(7) | 标签:时事观点
根据解密数据,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有3756万人非正常死亡。有的人直接被
饿死,有的人因营养不良而丧命。因为饥饿,人们会患上浮肿病、干瘦病,女性会出现
绝经、子宫下垂。这些疾病会导致器官衰竭,在当时往往被看作死亡的前兆。无论如何
,饱经磨难的中国人还是挺过来了。
痛苦的岁月已经过去了50年,当年的灾难却仍旧折磨着我们这个民族。据上海《文汇报
》报道,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研究所贺林院士领导的一
个研究小组发现,出生于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新生儿,其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的几
率较正常年份的人群翻了一番。这一结果与此前国外专家对1944-1945年荷兰大饥荒时
期的相关研究不谋而合。最近国家体改委还公布了一个专项调查: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
命仅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而在上海地区,1994年调查的科技人员平均死
亡年龄高达67岁,较全市职业人群的平均寿命短3.26岁,其中15.6%是发生在35岁-54岁
的早逝。中国知识分...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7511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老毛家绝对是大户 大地主
那个时候农村人也没现在穷的
朱德家是佃农,基本没有自己的土地
照样上了私塾上国小,上了国小上国中
又考上清政府的公派留学,回国马上投入反政府运动
z*******2
发帖数: 2643
4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顾维钧 - 个人简介
顾维钧顾维钧家庭照片
顾维钧(1887~1985)中国外交家。字少川。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1905年留学于美
国哥伦比亚大学。1912年获国际法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外交部
参事。1915年任驻美、日等国公使,后调任驻美大使。1918年11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
巴黎和会,在维护中国在山东半岛的主权和拒绝对德和约签字等问题上作出了努力。
1922年起,历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并两度代理内阁总理。1928年因支持张
作霖的安国军政府而受到南京国民党政府的通缉,流亡法国、加拿大等地。1929年回国
。1931年12月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不久因蒋介石下野而辞职。1932年任东北
收复失地委员会委员长,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国联李顿调查团,曾向调查团提出有关日本
侵华之祸备忘录。同年出任驻法国公使,并任中国政府出席国联大会代表。1934年任海
牙常设仲裁法庭仲裁员。1935年任中国政府出席国联大会的首席代表。1936年任驻法国
大使。1941年任驻英国大使。 1945年任中国驻联合国筹备委员会首席代表。1946~
1949年任驻美国大使兼驻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团长。...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5144
47
嗯,建议公办小学,中学全部取消。还是以前的私塾比较好。谁家有钱谁上学,没钱的
做文盲好了。
m********y
发帖数: 21909
48
【整理者按】这是秦晖、温铁军、汪晖三人的一个对话。《天涯》与《中国改革》杂志
曾先后发表过未经笔者审阅及认可的两个删改版,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发表未删改的文
本以正视听。在这个由笔者整理的版本中,本人的谈话部分有相当篇幅的进一步补充,
同时也保留了其它两位对话者的全部对话内容(包括两位事后整理增补的内容及前后文
的顺序、体例,乃至两位认为应当放进来的他人言论,均一字不删,以对历史负责),
但他们的对话内容在文中的性质属于引文,不影响笔者自负文责、自享文权。——秦晖
第一部分 国家的责任与权力 关于过去的争论
中国农民摆脱束缚,无需支付失去保护的代价?
秦晖:在中国—东欧转轨比较上,如今争论双方似乎有个共同点,即都说中国
渐进、东欧激进。只是一方说中国渐进就对了,而东欧激进则是犯了过分市场化的错误
。另一方则认为:目前中国采取的渐进改革,虽然短期内增长比较快,但将来可能会发
生很多问题。而东欧国家采取彻底的自由化道路,所以现在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
从长远的角度看,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我看,如果不谈政治改革,仅就经济转轨而
言,中国渐进东欧激进之说本身就很可疑。
如果拿东欧和中国做比较... 阅读全帖
f**********w
发帖数: 210
49
中国的近代史,一座庐山就是一部中国啊,近代史。我们那年去都是特逗,赶着庐
山那些别墅拍卖,就是毛泽东、蒋介 石住过的别墅拍卖。广告词绝了,立着那大牌子
,我们都在那牌子底下亲切合影。蒋介石失去的,毛泽东得到的,你掏钱就是你的。哇
,绝了!这玩意儿太来劲了! 反正咱就是没钱,不然我一定要得到一座。太好了,这
玩意儿。
在庐山开会,这庐山会议,因为全国都饿死人了嘛,到处都是饿死人的现象。你不
是太平盛世,尧天舜日么,你到处饿死人,这玩意儿你咋整啊。于是毛泽东就要开 会
,总结一下。毛泽东认为,总的形势是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饿死多少人啊
?几百万!“前途光明”!几百万?太少了,接着来!才牺牲了几百万,我 们不害怕
,牺牲了两千万才建立了共和国。所以毛泽东在会上胡喷,完了之后,就以他喷的这个
东西,讨论嘛,大家就讨论,结果这一讨论就出问题了。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副部长彭德怀元帅去东
欧访问,回国正好赶上庐山会议。毛 泽东在会上这么一喷,在会上气氛他没有感受到
,直接就赶上小组讨论,以毛泽东这东西作讨论,正好分在西北组。彭德怀一看就急了
,不同意...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74
50
毛曾说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不可忘记: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纺织工业的张謇、搞交
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后来,张之洞墓被掘,弃尸荒野;张謇墓被
掘,棺木尸骨被毁,故居夷为平地,祠堂被破坏;卢作孚在五反中受辱自杀;范旭东去
世于1945年,搭档侯德榜在文革中抑郁辞世。下面让我们记录下中国的民族资本家所遭
受的屈辱和磨难。
上海和陈毅言论
在工商改造的腥风血雨中,资本家、业主、商贩统统上交了他们的资产。其中有不少不
堪屈辱而轻生的。当时在上海任市长的陈毅就曾每天询问“今天又有多少空降兵?”指
那一天又有多少资本家跳楼自杀。这样在几年内,全面取消了私有制。
1952年五反时,上海工商界许多人不堪屈辱而自杀,跳楼与服毒最流行,跳黄浦江最不
明智,因一旦遇救会遭更残酷批判,即使死了,万一尸首漂失就会定为失踪,家属会有
帮助逃跑的嫌疑。为不给家人找麻烦,自杀者总在遗书中痛骂自己并歌颂人民政府。陈
毅对此表示“我不懂为什么资产阶级愿意跳楼而不肯坦白”。当局曾采取紧急措施,如
公园、江边、高楼顶上均有岗哨,凡以自杀逃避“五反”者,公司行号器物财产一律充
公。凡重要目标,派人跟随,寸步不离,...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