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四、治理黄河
黄河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当时叫河,或大河。
久远年代以前,黄河上下游不是连通的,距今一百万年以前的“黄河运动”,使黄河上
游切开积石峡流入临夏——兰州盆地,与下游贯通。距今十五万年的“共和运动”,使
黄河上游溯源侵蚀到龙羊峡以上,下游切开三门峡东流入海。
导水入海
黄河,是雍、豫、冀州泄洪的一条主河道。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
按计划,治水从冀州开始。大禹时期的冀州相当于现在的山西全省、河南省黄河以北、
河北省西半部及内蒙古阴山以南,东及辽宁省的辽河以西的部分地区,这是《禹贡》所
指的王畿,即天子直接管理的地方。
东海有两个怪物,一个是天吴,一个是罔象,这两个怪物干扰治水,伤害好多治水工人
。禹请东海神禺虢降服了这两个怪物。
禺虢又叫他的手下应龙佐禹治水。应龙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他对水脉地脉了如指掌,
可以很容易划出开掘渠道的路线。
在青州和兖州一带,禹由王屋山开始疏导济水入黄河,向东进入荷泽。雍水至荷泽与沮
水(清水河)会后合入雷夏泽。再向东北和汶水相会,向北流,然后转向东流入大海。
在应龙的帮助下,在黄河下游兖州、青州和冀州一带共开挖了九条河道,排水入东海。
在这里禹凿...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2761 | 2 这厮简直是考据狂魔
====================================================
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请来西天如来佛祖,将他镇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解开封
印,他才恢复自由,从此甘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五行山
是《西游记》的大关窍,到了这里师徒相认,西游记才算是正式开始。
那么这座五行山,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来回顾一下唐僧离开长安以后的路程。贞观十三年九月三日,唐僧西出长安,先到
白马寺暂歇,再至巩州城。这里吴承恩犯了一个写小说常犯的错误,巩州其实在唐代叫
渭州,一直到宋代才改名为巩州,所辖大致为今陇西临洮地区。
离开巩州城以后,唐僧来到河州卫。河州卫的历史沿革有案可查:秦代这里叫罕羌候邑
,西汉初建枹罕县,后改名金城郡。前凉始置河州,隋代河州改名枹罕郡。到了唐代,
复置河州,治所枹罕。到了今天,这里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唐僧在河州福原寺稍事休息,次日出发,走了数十里,抵达双叉岭。在这里,唐僧的侍
从被寅将军、牛处士、熊山君三只妖怪捉去,幸蒙太白金星化成老叟相救。《西游记》
原文里说“相随老叟径出了坑坎之中,走上... 阅读全帖 |
|
p***r 发帖数: 20570 | 3 这个积石恐怕这两本书都没讲对。
山海经的《海内西经》说,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
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海外北经》︰“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淮南子•地形》:“河水
出昆侖東北陬,貫勃海,入禹導碣石山”。
这个勃海就是古人心目中的西海,积石山在西海的北面。
勃海到底在哪里有不少说法,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巨野泽。因为巨野泽确实吞吐过黄河。
在先秦时期也确实很大。这样海内所指,无非是山东及其周边这一带。
就算不是巨野泽,就算你把勃海放到青海湖去,这个积石山也不可能是这里的积石峡。
因为地理上还是对不上。
积石山比较靠谱的解释就是碣石山,如淮南子所说,在河北,黄河的古入海口附近。
再说了,夏禹时代,生产力那么底下,大禹不可能大老远跑到青海去搞那么大一个工程
的。
这篇文章是比较哗众取宠的,考古学来说,黄河下游大洪水的痕迹是很明显的。 |
|
p***r 发帖数: 20570 | 4 你自己说话文明点儿。既然谈文史,就做个斯文人,说斯文话。说实话,你是真没搞懂
山海经的来龙去脉。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这句话的主语是河水,东北隅是后面传抄时候错了,应该是西北隅,指的昆仑之虚的西
北角,专家有很明确的讨论。所以这里讲的是河水出入勃海(巨野泽)的来龙去脉。也
就是西南方向进入勃海,然后出海外,向西,又向北,最后入禹所导积石山。这里说的
非常明确,积石山根本不在海内西部,而是出海外,在北面,也就是海外北部。所以会
在海外北经看到。
然后再看海外北经:博(夸)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
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讨论中国西部的文献里谈长江发源于青海,流经青海,四川等等省
份,入东海。你不能说我在西部的文献里提到东海,东海就在中国的西部。这是完全拧
巴了。
山海经在这里是自洽的,积石山正是在海外北部,由这里注入北海,也就是今天的渤海。
最后,这些理论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转述而已。 我只所以一直回这些贴,就是因为
千百年来,对山海经的理解谬种流传,...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8922 | 5 你来装斯文人了?拿了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曲解山海经的学说,你就牛逼哄哄地嘲笑古
人意淫,司马迁犯错。
你先是不承认海内西经里面写了积石山,我贴出海内西经原文打你的脸了,你又狂言海
内西经抄错了。你说抄错了就是抄错了,你把自己当上帝?你还知道羞耻吗?
其实你就是一个半文盲,连海内西经和海外北经都没看懂。
海内西经的原文是"入禹所导积石山",在积石山这个地方,大禹的动作是“导”--疏导
黄河。
海外北经的原文是"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在这里大禹的动作是“积”--堆积石头。
这是两个地方,大禹在两个地方做不同的工作。你个半文盲把企图把大禹堆积石头的地
方当成大禹疏导河流的地方,企图否认大禹真正疏导黄河的积石山在西部。 |
|
o*******r 发帖数: 25 | 6 炳灵寺石窟
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积石山虽然 地处西北
高原,但风景独好。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黄河右 岸的小积石山的大
寺沟西侧的崖壁上。
炳灵寺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 开凿雕
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 壁的高处,岩层
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 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
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 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
着。
|
|
D*****i 发帖数: 8922 | 7 你缺乏常识,所以你胡乱解释山海经。
山海经在《海内西经》这一章谈到大禹的积石山。《海内西经》描写的是中国西部,积
石山这一段前后都提到昆仑,所以积石山就在中国西部,而不是你YY的河北省。 |
|
D*****i 发帖数: 8922 | 8 这是海内西经的原文,睁开你的瞎眼看有没有“入禹所导积石山”: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
,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
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
|
p***r 发帖数: 20570 | 9 我说了多少遍了,我这只是转述。至于为什么说这段抄错了,原作者是有仔细考证的,
你要是有兴趣,就自己去读我前面贴的两篇文章。这套理论不是我提出来的。这里面没
什么输赢,又不是博彩。
这么说吧,如果积石山在海内西部,为什么海外北部会又出现一次?而且,山海经原文
讲得很清楚,出海外,这么清楚的说去了海外的河水,又在海外北经明确讲清楚了,你
还把积石山理解成海内西部,也确实是另人叹为观止。 |
|
f****o 发帖数: 8105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冤狱十多载 核工业地质人员控告江泽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3 13:22:21 2015, 美东)
二零一五年八月,甘肃核工业地质二百一十二大队六十六岁的退休职工李建魁控告迫害
元凶江泽民,请最高检察院依《宪法》、《刑法》、《劳动法》、《民法》等的规定追
究江泽民剥夺公民宗教信仰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搜查罪、侮辱罪、诬告陷害罪、故意
伤害罪等刑事责任。
明慧网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报导,李建魁在工作的过程中染了多种疑难疾病,如
矽肺病等,修炼法轮功后他康复了。一九九九年七月江泽民迫害法轮功后,李建魁幸福
美满的家庭多次遭到破坏:李建魁本人多次被非法拘禁,非法劳教一年六个月,先后被
冤判五年和六年刑期;品学兼优的小女儿李萌炳被迫辍学;儿子李学贻、女儿李永兰,
分别被冤判、非法劳教和非法拘禁;妻子多次遭到恐吓。
下面是控告人李建魁遭受的迫害事实:
修炼法轮功 工伤疾病不治自愈
控告人李建魁,自一九九五年七月份喜得法轮大法...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21907 | 11 保安族
bao'an zu
Bon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12212人。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
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
在聚居区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大多数保安族人通晓汉语
。
保安族人以汉文做为交际工具。
信仰伊斯兰教。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是由地名而来的自称,明万历年间曾
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过去人们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
地回族相近,而称其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据民族内
部的传说、语言特点和类似蒙古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可以认为保安族是由元、明以来居
住在青海省同仁地区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与周围生活的回、汉、藏、土
等民族长期交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他们受封建农奴主的欺压,被迫迁徙到现在保
安族唯一的聚居地----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3个毗邻的村庄
,当地习惯地称其为保安三庄。保安族人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
布朗族
bulang |
|
h******y 发帖数: 2025 | 12 保安族
bao'an zu
Bon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12212人。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
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
在聚居区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大多数保安族人通晓汉语
。
保安族人以汉文做为交际工具。
信仰伊斯兰教。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是由地名而来的自称,明万历年间曾在
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过去人们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地回
族相近,而称其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据民族内部的
传说、语言特点和类似蒙古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可以认为保安族是由元、明以来居住在青
海省同仁地区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与周围生活的回、汉、藏、土等民族长
期交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他们受封建农奴主的欺压,被迫迁徙到现在保安族唯一的
聚居地----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3个毗邻的村庄,当地习惯
地称其为保安三庄。保安族人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 |
|
h******y 发帖数: 2025 | 13 撒拉族
sala zu
Salar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87697人。
主要聚居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及其附
近地区。少数人散居于青海、甘肃、新疆等地,与汉、藏、回、维、哈等族人居住在一起
。
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 西匈语支。大多数人通晓汉语。 没有本民族的
文字,通用汉文。
撒拉族人信仰伊斯兰教。
撒拉族的先民在元代由中亚细亚的撒马尔罕经过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省东部,定居在循
化地区。在他们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合周围的汉、藏、回等民族,逐渐形成了
一个民族----撒拉族。本民族自称为“撒拉尔”。汉文史籍称他们为“撒刺儿”、“沙喇
族”、“撒拉回”等,是其自称的不同音译。撒拉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畜牧业
和园艺业。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成立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980年又成立了积石山保安
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人民有了当家做主的权利。他们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
权利,努力发展生产,使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得到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逐步改善。 |
|
Y*****2 发帖数: 38613 | 14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范云和何逊)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
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
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
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
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
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16 | 15 昆仑构成之条件,珍木异兽,琼楼玉宇,仙灵神怪
等
等尚非重要,重要者厥维发源昆仑而各自流入大海之四
条
大河。此为探讨昆仑所在地之关键,而亦笔者此文研究
之
中心也。希腊奥林匹司山实际无河,希艆河于冥界以外
?
中国人之昆仑,印度人之阿耨达,希伯来人之伊甸,皆
有
四河之说,巧合若斯,即欲强证其非同出一源,亦不可
得
。兹分别论述如次:(A)中国昆仑之四河《山海经·
西
山经》第二:“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河水出焉
,
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
。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
于
大杆,是多怪鸟兽。”《山海经·海内西经》第十一:
“
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西
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
入
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
水
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
水
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淮南·地形训》:
“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
赤
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
水
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 |
|
a****t 发帖数: 7049 | 16 尼罗河治水就瞎扯了。但是夏人发祥于青海湖昆仑山地带是杠杠的事实。
《山海经》被后人整乱了,里面有几层堆积,地名都重释过,但是最早一层说的四海是
内陆地理。
西海很确定是青海湖,北海是当时内蒙沼泽地,南海可能是覆盖四川盆地的大湖或泛区
,东海则是黄河下游改道时的黄泛区,即中原。
所以《山海经》底层指的“海内”是陕甘宁地区,这个在四篇海内经里可以核证。
大禹治水出现在《山海经》的“海内西经”篇,是黄河中上游的事情:
http://www.guoxue.com/book/shanhaijing/0011.htm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翻译:黄河出于(西海,即青海湖的)东北角,在它的北边走,在(北海,即内蒙沼泽
地的)西南又流入一大片水,又出这片水之外,靠西边向北,进入禹导河堆积的石山。
这不都很明白吗? |
|
w********9 发帖数: 8613 | 17 http://minzu.people.com.cn/GB/165242/11330641.html
少数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何星亮
2010年04月09日15:1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从中国少数民族的构成来看,大多是多元的,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其来源都不可能
是一元的。有些民族可能融合其他民族的成分多一些,有些民族则融合的少一些。
因战争、冲突引起不同民族的融合
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引起战败部族或部落分化,分别融入若干民族之中。如北方的
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鹘等,都曾在蒙古大草原驰骋称雄,战乱不息。每
一次战争过后,胜利的民族往往融合了大量其他少数民族,失败的民族则四分五裂,融
入其他民族中。如汉武帝时,汉军征讨匈奴,南匈奴归汉,北匈奴远遁。公元91年,汉
军出居延塞(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
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
突厥人也一样,通过战争融合了大量的异族。如公元546年,突厥人乘铁勒人袭击
柔然人之际,打败了铁勒人,收编铁勒部众5万多人,开始壮大起来。又如克烈部(旧
译“怯烈”、“...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18 字似乎小了。
大体上,
河南是徐元朗
宁夏是梁师都(具有双重身份)
山东是刘黑闼
江苏是辅公佑
都是釜底游鱼。
东突厥是比较统一的集权帝国
西突厥是乱七八糟一堆部落,没有统一国家(后来著名的沙陀部就在其中,还有哥舒部
,奥斯曼等等)。还有许多西域小国,高昌国也画在了其中。
吐蕃尚未出现,不过很快了,发羌出了大爆发(类似蒙古的突然兴起),建立吐蕃帝国
,开始去征服世界,不过运气没有蒙古好,遇见了上升期的唐朝,两败俱伤。 (《新
唐书》认为吐蕃即发羌的后裔。另一说,吐蕃是鲜卑族的南凉王朝秃发利鹿孤之后。秃
发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檀。傉檀为西秦乞伏炽磐所灭;樊尼率残部臣服于
北凉沮渠蒙逊。北凉亡,樊尼率所部过积石山,西越黄河,成为诸羌部的首领。)
高原各部落,有的灭亡,有的投降,不肯投降的党项北逃投奔唐朝。
契丹被突厥压迫驱赶,向东南迁徙到辽河中游。开始和唐朝发生亲密接触。 |
|
p***r 发帖数: 20570 | 19 青海积石山那块自然条件很差的,以四千年前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大禹不可能在那里进
行疏浚堰塞湖的工程,这是常识。 |
|
p***r 发帖数: 20570 | 20 现代的积石峡和昆仑山都是后人附会尚书山海经而造的地名。积石山甚至都不止一处,
当真不得的。
从长安出发走丝绸之路也不路过那里。
四千年前的黄河和现在是两码事。那时候黄河出入巨野泽,后来的水泊梁山是古代巨野
泽的残余。
如果上游有巨大堰塞湖导柱洪峰,主要的洪水也是流入巨野泽被吞吐,多余部分溢出巨
野泽,为祸
海内。这部分水迟早会退去,回归北路黄河入渤海,大禹无非就是加速这个自然过程罢
了。这和后世
黄泛区,悬河这些概念都是两码事。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人群,技术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人口也不会太高。出土的东西远远不如龙山岳石。另外,古文献学里面,好几位大家
认为禹贡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还是山海经。 |
|
p***r 发帖数: 20570 | 21 你就没看懂海内西经那段是怎么回事儿。这个说的是黄河入勃海,再出勃海的始末,勃
海,也就是西海,当然在海内西经的范围内,但是积石之山根本就不在西经的范围内。
再说了,大禹的时候,青海在他的版图内?证据呢?
你再去海外北经看看到底积石之山在哪里?怎么又出个积石山?难道有两个?
这个东西也不是我解的,我只是引用而已,但是人家的观点你是不容易驳倒的,因为你
根本没搞明白山海经的基本结构。 |
|
w******y 发帖数: 8040 | 22 你先加了一个抄错了的假设就已经输了
人家是从东北一隅起始, 最后回到西北,
这分明是支持积石山在西北啊
海。
五寻
隅之
石山 |
|
D********r 发帖数: 3238 | 23 逊尼派、什叶派和苏非派是伊斯兰教中的三大派别。现在,全世界什叶派约有7000万
人,在我国只有3万多人,并且都在新疆。
先知穆罕默德对自己的继任者未作任何选择,因此,他逝世后,围绕着“谁为先知
的合法继任者”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后经协商,先后推选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和
奥斯曼为第一、第二、第三任哈里发。公元656年奥斯曼被刺后,阿里当选为第四任哈
里发,但以穆阿维叶为首的一部分人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于是相继发生了骆驼之
战、隋芬之战和拿赫鲁宛之战等。公元661年阿里遇刺身亡,穆阿维叶取得了哈里发的
地位,并建立了伍麦叶王朝。于是形成了以“伊玛目的职位属于古莱氏族”的逊尼派和
“阿里是穆罕默德的惟一合法继承人”的什叶派,以及主张“以选举产生哈里发”的哈
瓦利吉派等派别。当时,这些派别并不是因教义分歧为内容的宗教派别,而是以“争夺
先知合法继任人”为内容的政治派别。
阿里族人作为先知惟一合法的后裔,是最高政权的主要追求者,所以在“还权于先
知家族”的斗争中,跟随阿里派的人很多,但其成员也很复杂,特别是阿拔斯族人穆罕
默德·本·阿里在哈希姆族族长艾卜哈细姆临终时(公元717年)...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324 | 2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8%80%80%E9%82%A6
胡耀邦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放開了民族自治權,大力提拔少數民族幹部,并制訂
了相當多的法規和條例,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和教育,保護民族自治权和少數民族的特殊
利益。[7]其民族政策概括起來被稱為“三個百分之六十”,即“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
当中少数民族的干部要占60%以上;大专院校招生中少数民族的学生录取比例要占60%以
上;中央投资中,用于民族事业的经费要占60%以上。”[8]
1980年5月29日胡耀邦和萬里在西藏考察時,在西藏自治區幹部大會上提出了著名的“
西藏六條”,[9]其中一條是要讓藏族幹部自己管理西藏,藏族幹部佔到西藏地區幹部總
數的三分之二以上,漢族幹部離開西藏是光榮的。[10][11]建議把80%的漢族幹部從西
藏撤離。這些建議引起新疆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共鳴。同年7月10日至14日,中共中央書
記處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談會,胡耀邦提出了新疆六條,提出從新疆調回漢
族幹部的決定。[12][13]但最後由於新疆民族主義高漲以及王震的反對,座談會決議內
容在黨... 阅读全帖 |
|
f*u 发帖数: 5923 | 25 民族政策
胡耀邦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放開了民族自治權,大力提拔少數民族幹部,并制訂
了相當多的法規和條例,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和教育,保護民族自治权和少數民族的特殊
利益。[7]其民族政策概括起來被稱為“三個百分之六十”,即“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
当中少数民族的干部要占60%以上;大专院校招生中少数民族的学生录取比例要占60%以
上;中央投资中,用于民族事业的经费要占60%以上。”[8]
1980年5月29日胡耀邦和萬里在西藏考察時,在西藏自治區幹部大會上提出了著名的“
西藏六條”,[9]其中一條是要讓藏族幹部自己管理西藏,藏族幹部佔到西藏地區幹部總
數的三分之二以上,漢族幹部離開西藏是光榮的。[10][11]建議把80%的漢族幹部從西
藏撤離。這些建議引起新疆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共鳴。同年7月10日至14日,中共中央書
記處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談會,胡耀邦提出了新疆六條,提出從新疆調回漢
族幹部的決定。[12][13]但最後由於新疆民族主義高漲以及王震的反對,座談會決議內
容在黨內被推翻。1981年7月14日烏蘭夫也在《人民日報》提出了自治地方民族幹部比
例也必須與民族人口比例相等... 阅读全帖 |
|
w********9 发帖数: 8613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ewill2009 (daluob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载:少数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7 14:18:42 2015, 美东)
http://minzu.people.com.cn/GB/165242/11330641.html
少数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何星亮
2010年04月09日15:1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从中国少数民族的构成来看,大多是多元的,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其来源都不可能
是一元的。有些民族可能融合其他民族的成分多一些,有些民族则融合的少一些。
因战争、冲突引起不同民族的融合
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引起战败部族或部落分化,分别融入若干民族之中。如北方的
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鹘等,都曾在蒙古大草原驰骋称雄,战乱不息。每
一次战争过后,胜利的民族往往融合了大量其他少数民族,失败的民族则四分五裂,融
入其他民族中。如汉武帝时,汉军征讨匈奴,南匈奴归汉,北匈奴远遁。公元91年,汉
军出居延塞(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27 一月份:
黄河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完成截流工程。
第1台功率28千瓦的电动拖拉机在哈尔滨松江拖拉机制造厂制成。
冰上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跨径最大的片石混凝土拱桥河南省唐河大桥建成。
二月份:
江西省波阳县农民聂寿茂培育出抗虫棉。
中共中央民族乐团在北京成立。
北京民用电器厂制成简易洗衣机。
中共中央决定在黑龙江大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大会。
中国选手李名强在第6届国际肖邦钢琴演奏比赛获第四名。
中国影片“五朵金花”在第2届亚非电影节获最佳演员奖和导演奖。
中国首次派船接运2000多名印度尼西亚华侨返回大陆。
三月份:
第1次运动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广东中山竹仙洞水库正式输送淡水至澳门。
四月份:
京承(德)铁路全线通车。
西藏拉萨金木水电站建成发电 。
全长近3公里的黄河上最大铁路双线桥郑州大桥建成通车。
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1艘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在上海下水。
五月份:
3名登山运动员从北坡登上圣母峰。
六月份:
北京地质学院登山队登上青海境内海拔7100公尺的积石山。
七月份:
河北保安设立第1座现代化大型化学纤维联合工厂。
安徽省女子跳伞运动员武永兰、唐荷秀、荣志玄在蚌埠...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何新:被中国历史忽视的吐蕃王朝
点击:308 作者:何新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8-01-26 11:32:57
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除了巍然屹立的喜马拉雅山、奔流
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还存在过一个强大的地区——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大约和李唐帝国同时建立,在唐初归顺大唐帝国。中唐以后崛起,其存在和李
唐王朝差不多时间兴盛,也差不多同时间衰落。
图中黄色为全盛期的大唐帝国
隋唐之前,吐蕃仅是生活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小部落,史书中把它归属于西羌一部。
后来吐蕃兼并唐旌、羊同、苏毗等周边部落后,影响日大,中原史料中逐渐开始记载它
的存在。而之前,中原史料只是将它简单的归类在羌族之中。
吐蕃在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
即今西藏拉萨),兼并了苏毗、羊同(今青藏高原)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
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以南
、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
吐蕃帝国
唐朝之前近千年中,吐蕃与中原王朝关系并不密...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2025 | 29 http://www.56-china.com.cn/china04-12/06q/zgmz04-6m25.htm
文/马朝霞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他们在黄河岸边繁衍生息,与汉、藏、回等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同时创造了根植于
本民族土壤的文学艺术。
撒拉族的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与之相比,作家文学的历史显得十分短暂,只有半个世
纪。但是,在这短短的50多年里却涌现了许多颇有成就的作家: 韩秋夫,撒拉族作家文
学的领路者;马学义,用小说形式抒写撒拉族人生活的开创者;马学功,撒拉族精神家园
的痴迷追寻者;马文才,多种体裁创作的尝试者;翼人,撒拉族诗坛的崛起者。还有,韩
文德、韩新华、马毅、马梅英、韩国鑫……纵观这些作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
共同点:他们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民族,密切地关注着自己的家园
,以他们独特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关照社会、关照人生。而且,在他们的作品中几百
年前的迁徙历史得到了反复再现,家园成为他们解构的主题。
或许是因为,撒拉族的祖先吟着古歌迁徙而来;或许是因为,诗包 |
|
m****a 发帖数: 2216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nthroLing 讨论区 】
【 原文由 daigaku 所发表 】
作者署名:辄馨
从外面调查回来,写一些调查笔记好象成了一种任务,不过如果每一次都写的和流水帐一
样(记录所有的细节,好象《人类学家》杂志上的田野记录),那就失去了观察的意义。
这次前往临夏州的东乡县做调查,在上次积石山县的隔壁,虽然离的不远,可是山路阻隔
,做车也要花上半天。加上东乡县县治——锁南坝在山顶上——是整个县城的制高点,所
有的公路都在盘山路上几乎没有坦途,不知饶了多少的弯道,反正在转了一百多个弯后,
一车人东倒西歪地从没有减震的面的中爬了出来。锁南坝现在称锁南镇,虽然是县城所在
,但范围极小,所有的建筑与主要的商业都分布在唯一的一条街道两侧,也包括我们居住
的东乡宾馆。与积石山不同,街上的男人女人看起来比较传统,至少很少见到不穿传统服
饰的男女,无须太多的分析就可以明白,这里的交通比较闭塞,完全是因为县城所在,才
有了唯一通往外界的公路。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机会离开土地,去了解外
面的世界,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人口接近30万的东乡族人,保留并维护自己 |
|
w***s 发帖数: 15642 | 31 曾在大都会博物馆见过一卷清代《黄河万里图》手卷。题目好大,一见之下大失所望:
不过是青绿山水加上地名,远近不知,比例可疑。再看宋代编纂的《历代地理指掌图》
,比如《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装饰图案比河道还要精致,且篇幅太小,很难想象有
什么实际用处。
(《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局部)
除此之外的其他典籍中,《山海经》这样描述地理位置:“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又
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
山。……又东三百里柢山。……”从头读到尾,也不知道它在讲什么,而那些细节琐碎
到了极致,实在也不像编造的。《水经注》少了怪力乱神,读来更枯燥,且摘第一卷看
看:
“昆仑墟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河水出其
东北陬,屈从其东南流,入于渤海。又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
流。”
短短六十五个字,郦道元就注了近八千字。了不起!可读完还是不知道河在哪里、怎样
从昆仑丘流至渤海?再想下去就有点可怕了:是不是在中国上古历史上没有诞生过这种
智慧,用精确图表把地理记录下来。。。
所幸读了这本普及常识的小书。书不长,不到两...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320 | 32 “属下得到消息之后,曾经写过一封信给大帅!”高适微微一笑,露出保养得极好的一
口白牙,“属下记得曾经在信中建议大帅不要急于向杨相示好。(.)他的人情随时都可
以还,主动权在大帅之手。而万一与安西军交恶,却得时刻提防着封常清报复!两相比
较,最好是稀里糊涂将辎重队放过去!可能是大帅公务繁忙,根本没注意到属下的提醒
。”
“有这么一回事?”哥舒翰又是一愣,模模糊糊中,他对此信还真有点儿印象。可
这封信,当时是被夹在一大堆公文当中一道送过来的,封皮上没有任何特殊的标记,他
怎可能有精力仔细去读?更何况他一直认为高适这个人书生气太重,根本不可能做出什
么长远谋划。所以只是匆匆扫了几眼,就将信丢到废纸堆中去了。
如今,被对方当面提起来,哥舒翰的脸皮登时有些烫。扭头避开高适的目光,低声
说道, “唉!你怎么不再多提醒我一下!本帅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公务,哪可能有时间
仔细看每一封信?估计是底下的参军归错了类,所以根本就没有引起本帅的注意。唉!
这帮疲懒家伙,尽误我的事。早晚我得找机会好好整顿他们一下。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晚
了,封常清我也得罪了,杨国忠那边也没落到好!唉!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我...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5074 | 33 传说在远古的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
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作三仞之城,想把居住区围
护起来堵塞洪水,做了九年也没做好,最后被放逐到羽山而死。舜帝继
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用水方法为“疏顺导滞”,就是利用水自高向
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
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
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感人传说。相传禹借助自
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
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
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因为治水有功,舜传位给禹。后来,禹的儿子启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
,禹便被称为“夏宗神”。 |
|
s******g 发帖数: 5074 | 34 ☆─────────────────────────────────────☆
serawang (皇叔郎) 于 (Sat Jun 6 21:28:33 2009, 美东) 提到:
传说在远古的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
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作三仞之城,想把居住区围
护起来堵塞洪水,做了九年也没做好,最后被放逐到羽山而死。舜帝继
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用水方法为“疏顺导滞”,就是利用水自高向
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
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
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感人传说。相传禹借助自
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
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
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 |
|
O*****a 发帖数: 11621 | 35 呃,话说我们系做神话的教授好像专门为这个跑了趟青海... - -b
昆仑神话
http://www.qhnews.com 西海都市报 2011-07-18 07:32
◎黄帝大战蚩尤◎女娲补天◎嫦娥奔月
◎王母曾为男儿身 ◎多情王母恋穆王
雪山圣殿莽昆仑
今天,“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国际学术论坛”在青海西宁举行。这对拥有神奇
的自然造化、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充满魅力的人类生活传承的秘境青海而言,意义非凡,
影响深远。昆仑山浩浩荡荡,横贯东西数千里;茫茫苍苍,挺拔高峻,雄奇壮美。正如
《山海经》中所描写: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魄魄。”这是一种由高原特殊地理环境和
气候条件造就的“大美”,蕴涵着自然造化的神奇创意,带给人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
撼。可以说,昆仑山堪称青海的标志性形象。
而以昆仑神话为核心的昆仑文化,令人肃然起敬、令人心驰神往、令人回肠荡气。
昆仑文化历史久远,而且博大精深,用昆仑文化来冠名青海的文化,既反映了悠久的文
化历史,又体现了青海的文化神圣。既包含着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因素,又富含历史和
文化意蕴。既有历史继承性和久远性,还凸显了青海特色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凝重感。
... 阅读全帖 |
|
d*****u 发帖数: 17243 | 36 作者署名:辄馨
从外面调查回来,写一些调查笔记好象成了一种任务,不过如果每一次都写的和流水帐一
样(记录所有的细节,好象《人类学家》杂志上的田野记录),那就失去了观察的意义。
这次前往临夏州的东乡县做调查,在上次积石山县的隔壁,虽然离的不远,可是山路阻隔
,做车也要花上半天。加上东乡县县治——锁南坝在山顶上——是整个县城的制高点,所
有的公路都在盘山路上几乎没有坦途,不知饶了多少的弯道,反正在转了一百多个弯后,
一车人东倒西歪地从没有减震的面的中爬了出来。锁南坝现在称锁南镇,虽然是县城所在
,但范围极小,所有的建筑与主要的商业都分布在唯一的一条街道两侧,也包括我们居住
的东乡宾馆。与积石山不同,街上的男人女人看起来比较传统,至少很少见到不穿传统服
饰的男女,无须太多的分析就可以明白,这里的交通比较闭塞,完全是因为县城所在,才
有了唯一通往外界的公路。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机会离开土地,去了解外
面的世界,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人口接近30万的东乡族人,保留并维护自己的语言的能力,也要强于上次调查
的保安族。巨大的人口基数明显是语言得以保障的重要因素,我们在保 |
|